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司的服务体系

公司的服务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1 09:14: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司的服务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司的服务体系

篇1

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不完善。当前的文化管理格局仍是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多部门组成,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各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行专业的管理,但这种体制存在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不利于对文化事业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传统办法来管理文化工作,致使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突出,不利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完善。现实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这就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投入保障的差距制约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其他的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

3、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消费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农民订阅书报刊的支出基本为零,乡镇、村图书室图书基本依靠捐赠。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依然是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4、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一些地方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不准、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实中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运营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收益小的大众性公共文化娱乐项目设置极少,造成了设施社会效益属性的偏离。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是“建设容易运行难”,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一次性投入,而运行则需要长期投入,没有稳定的长效监督评估机制很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康持续的运行。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文化行政机构改革,整合职能,探索“大文化”管理体制,改变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只有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可操作性增强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理念转变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执行也就顺畅了。

2、加大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用政策杠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以有效弥补公共资源及政府服务的不足。

3、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首先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要确定统一的最低保障标准,财力较强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最后是工作评价的标准化,对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投入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社会评价标准。

篇2

一、云浮市云安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一)阵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广东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考核办法(试行)》,我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改建、扩建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间,覆盖率达100%,其中2014年新建改建4间;改建扩建村级文化室120间;农家书屋149间;达到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共42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1个;区文化广场1个;镇文化中心大楼7幢,镇文化广场6个,城区及个别镇的文化广场还建有近1000平方米的绿地和1个以上的标准篮球场,强化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区文化馆所需的音响设备、乐器、服装、道具一批均已得到配置;区图书馆现有藏书量达到了5万多册,电子阅览室电脑25台;全区各镇文化站也配套了由省文化厅统一赠送的舞台灯光音响、演奏器材、放映设备等文化器材一批,总价值为100多万。区、镇两级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管用”工作的逐步规范,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建成全区光纤联网工程,网络覆盖得到新拓展

近几年来,区广播电视台在全市率先对镇广播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实现建管一体化、“全区一张网”的管理格局。2004年~2005年,多方筹措资金830多万元,建设并开通了杆路总里程为330多里的市通区、区通镇、镇通村的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和总投资300万元的区广播电视中心;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6台新闻采访和网络维护的工作用车;投入100多万元购置广播电视采、编、播和监控设备一批,其中投入25万元;2014年,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有线电视网络200多公里,全区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357户;为各镇配备摄像枪一支,基本满足了全区广播电视宣传和安全播出工作的需要;通过租赁的办法,为各镇广播电视站(中心)建起独立的办公场所,为广大群众办理交费等各项有关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文化载体不断创新,群众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群众文化活动大放异彩。一是大型活动进基层。近年来,先后邀请省文化馆、广东省歌舞团、广州市杂技团、云浮市粤剧团、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到我区进行巡演活动,举办了云浮市首届群众文化活动(醒狮)大赛优秀节目展演”、广东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活动、广东省文化志愿者惠民巡演、广东省优秀杂技巡演活动、云浮市第十四届广场舞大赛云安区初赛、2015年云安区首届龙狮武术汇演赛、南海区帮扶云安区文化交流演出巡演活动,这些大型巡演和比赛活动纷纷走进社区、农村,将高雅艺术引入基层,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大大提升了群众文化的生活品质。二是送戏下乡惠基层。近年来,我馆紧紧围绕“我们的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创建平安云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几大主题,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每年开展主题性送戏下乡巡演活动20多场,组织地方文艺社团以及文化志愿者送戏20多场,协助地方举办民俗节庆活动逾20次,受惠群众逾10万人次。三是一镇一品活基层。近年来,我馆根据各镇的传统文化特色,采用联建、新建、改建等灵活形式,先后组建了富林唢呐协会、六都春风曲艺社、茶洞曲艺社、高村山歌协会、六都广场舞队、镇安八音班和龙狮(武术)协会正式成立等群众文艺社团,帮助各镇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并给这些社团提供表演和展示的舞台,形成了多元化的农村文化格局及“人人皆演员,处处有舞台”的文化氛围,大大促进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

二、云浮市云安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低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对薄弱。多年以来,云安区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资金相对其他县市而言比较少。比如许多村镇的文化设施和有关公共服务设备甚至由以前的废弃设施改建而来,不仅其功能得到了削弱,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有些乡镇片面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单纯注重经济GDP,对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许多文化设施和文化设备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被用于别处。大部分文化站不能专职专用,没有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广大农村虽也订阅了大量的党报党刊,但绝大部分滞留在乡镇机关和村社干部手中,一般农民很难看到,农民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低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有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村文化阵地因此被“弱化”或“虚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文艺创作缺乏积累,缺少精品,供给模式单一、供给数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服务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以及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问题。

(三)基层文化站建设不足

由于镇级政府财政底子薄,投入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有限,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前期规划。镇文化站虽然有固定编制和人员,但是文化站在职人员往往被抽调到其他部门工作,因此出现管理缺位、监管乏力、文化阵地被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一是部分镇的党政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二是由于公共文化经费短缺,再加上没有建立起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的激励机制,最终导致农村经常性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三是由于基层文化站管理缺位、监管乏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潜力没有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广大群众习惯并满足于被动接受“文化下乡”的模式,缺乏主动地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效益因此被逐步弱化。

(四)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

基层文化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高中或初中学历者还非常多,空编缺员较为严重,文化专干被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文化事业,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十分困难。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瓶颈。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建设。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彻底改变以往“重经济、轻文化”的传统做法和政策倾向。实行目标管理,提高重视程度。政府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的意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体系统一考核。通过改进政府行政方式带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彻底改变广大群众被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并真正能够自觉主动参与其中,逐步开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崭新局面。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和岗位,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抓好层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服务机制

篇3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15-02

我国环境服务的提供长期由政府主导,缺乏市场激励,服务能力频遭质疑。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途径为政府支出融资的模式将不可持续[1]。公私合作关系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可借鉴成功经验探讨如何提高环境服务供给水平。

一、公私合作关系模式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

环境服务的非排他性、外部性、稀缺性和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决定了环境服务应由政府和私部门合作提供。多元参与主体的PPP模式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去行政化、推动公共利益实现的有效方法。

(一)环境公共服务应采用多中心提供方式

大多数环境公共服务属于准公共物品。如为治理严重环境破坏,要不断投入成本,边际生产成本不为零。又如城市处理生活垃圾设施有限,垃圾供应大于承受限度,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环境服务不一定单由政府提供,但私人资本也缺乏提供环保服务的动机。人们倾向于在消费环境服务时“搭便车”,提供公共服务的收益不足以弥补成本,且消费量和需求量无法确定,市场失灵。如污水处理服务难以控制消费和测算收益,企业缺乏动力投入高成本提供这类服务。另一方面,外部性使得企业有占用公共资源或降低服务效率的倾向。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通常存在浪费和滥用资源或寻租的现象。政府财政负担重,无法适应不同服务、不同服务群体特点及不同领域需投入资源数量及种类等各方面造成的多样性需求,无法弥补市场失灵。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组织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的政府购买环境服务融资模式,有助于双方针对特定项目协商合作,适合在环境领域推广,有利于加快重大环保项目建设,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PPP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本文对PPP模式的定义基于PPP的广义概念,认为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基于某个项目形成的责任共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伙伴式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政府更多地承担控制和监督责任,采取扶持措施,降低项目风险,吸引私人机构投资。私人机构与政府共同出资,并承担项目建设和运营责任。二者虽分工不同,但目标统一,共享资源,能获得比单独行动更多的成果。

(三)PPP模式应用于环境服务提供的优势

1.PPP模式应用于环境服务提供的可行性。从经济角度看,PPP模式将不同盈利水平的子项目打包成项目包,实现项目收益总平衡,并能独立融资,可解决企业不愿投资低利润项目的问题,提高项目推进效率。政府可以减少财政支出,还可以获得共享收益,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从管理上看,若环境服务由政府生产提供,政府要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实施及运营,管理技术有限的情况下,收益有限还要承担大量风险。而PPP模式中,由专业化的企业进行管理。企业竞争激烈,具备严格管理的动机,且参与合同制定,了解项目风险,便于实施管理。从技术上看,由行业提供技术更为专业,能以高技术支持环保产品生产、环保工程、环保设施运营的整个产业链,还能减缓财政预算压力,提升治理水平。

2.PPP模式有利于推动政府环境购买的市场化。市场化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能促进服务提供者高效利用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争取更多市场份额。PPP模式尤其能促进中小企业市场业务发展。如果政企合约的目标是追求成本收益率,而且合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项目的质量,那么私人所有权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2]。环保服务的提供大多要求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市场化有利于企业间互相学习、竞争,而不是政府单方面地向企业学习。市场化还有利于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分权的同时,让利给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人士,共享信息、技术、人员、经验等资源,并转移部分责任和风险。

二、PPP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PPP模式是我国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国情逐步探索出来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政府购买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我国PPP模式处在发展初期,还存在很多基础性问题。

(一)应用PPP模式提供环境服务的成功经验

苏州市吴中静脉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苏州市市政府授权光大国际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双方签订《苏州市垃圾处理服务特许权协议》,苏州市政府对项目规范运营、技术创新给予扶持资金。项目建成了国内已经投运的最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之一[3]。该项目注重配套和集约效应,注重垃圾处理方式的科学转变,注重民意监督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政府人员驻场监管、定期对生产运营指标进行检测和量化考量,实现数字监管,便于政府、行业和公众的监督与评价。

以上案例及国内其他典型案例展现的成功经验包括:第一,注重法律法规、配套机制的跟进。单个政策的作用有限,政府应做好配套政策文件的同步改进,提高政策运行效率。第二,注重履行社会责任、环境责任。重视民意沟通、民意表达,杜绝二次污染。向居民介绍项目意义,保证居民知晓,有利于获得支持,缓解“邻避冲突”。第三,注重一体化。案例无论从高低利润项目的捆绑、项目的集约循环效应还是地域界限的打破都体现了一体化的设计思路。首先,要整合行业、社会各方资源,真正达成资源共享。其次,要弱化地理、行业和文化界限,合理统筹规划。最后,要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公开共享。

(二)PPP模式运用于环境服务提供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及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有据可循的法律法规。规范PPP模式发展的法律仍在征集意见阶段,只有一些框架性文件。被称为“PPP立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只是部委规章。本是以解决法律冲突、填补立法漏洞为宗旨的立法,由于其位阶低的硬伤,难免造成新的法律冲突[4]。政企制定合同、划分权责都缺乏可依据的法律,导致政府信用缺失,企业投资积极性低。第二,政府购买服务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不一致。政府意图吸收社会资本,缓解财政压力,而环境保护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改善环境质量,这两个目的本身就存在矛盾。政策目标不清的情况下,政企难以合作。第三,公民环境意识差,社会参与积极性低。大部分社会组织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较弱,不具备承担项目的能力,持观望态度。第四,环保行业企业能力不足,其他领域大企业又缺乏专业技能,缺乏能提供高质量环境服务的企业。第五,定价、监督和评估体系存在技术障碍,缺乏“再谈判”机制。价格一般由政府制定或协商确定,政府主导谈判使得企业只能获得少量利润,难以达成协议。缺乏科学监督机制,流程不透明,存在“管干不分”的情况,导致寻租,公正性和服务提供效率不能保证。绩效评估流于形式,不能针对环境服务的特点实施准确评估。由于PPP合同难长期有效且难以一次性确定,每个PPP项目都需要“再谈判”,PPP合同在最初签订时的公平性很难得到保证,若缺乏“再谈判”机制则容易导致项目失败[5]。

三、推进公私合作关系发展提高环境服务供给的建议

多元主体一方面能提高环境服务的供给水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冲突的存在。公私合作关系应利用市场机制,维护好政府、企业、社会单位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共担风险、目标一致、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

(一)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规范化

第一,要明确指导思想,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及省市级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购买目录、购买流程、权责划分方法、合同内容标准、风险分担机制和监督评价方法等等。确定政府权责界限,克服政府缺位越位行为。第二,要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做好风险、权责划分,明确写入合同。第三,建立项目时要全面评估,分析政府购买服务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运营成本、定价机制、风险划分等,保证物有所值,而且有必要进行实地考察。第四,要实行“管干分离”,由企业执行,由政府监督考核或由第三方监理公司定期提交评估报告。要推动监管信息数字化、公开化,实现实时监管。可对项目履约实行强制信用担保,利用市场机制引入担保机构监管。第五,要加强宣传,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二)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市场化

首先,政府要与企业建立平等合作伙伴关系,避免过度干预,明确服务职能。其次,应搭建开放式平台,鼓励引导私人组织的参与,适当放宽准入条件,简化程序。北京市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连续四年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共1 544次,就是搭建平台吸引社会组织。要并在运行中推进组织社会化、专业化,提高其环境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再次,应完善示范项目库,提供范例和水平依据,并提供技术指导,通过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实训,打造优秀管理、实践队伍。

(三)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绿色化

关注环境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和绿色产品施加一定政策倾斜。在评估体系中加入绿色指标,开列清单,支持注重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对浪费资金、资源,忽视环境问题的企业不再选用,强制企业加强环保意识,树立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志敏,张明,司丹.中国的PPP实践:发展、模式、困境与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5,(4):68-84.

[2] 连.中小企业参与PPP模式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5):155-157.

篇4

(一)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总体供给不足

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不足,供不应求问题突出,在农民工集中流入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新兴城市中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就业培训的覆盖面仍然比较低,所占比重小;义务教育尚未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失业、救助等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政策尚未延伸到农民工群体;住房问题尚没有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的总体框架等。

(二)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的倾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子女教育、就业服务,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的支持力度不够,对社会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的参与权、政治权利的实现等方面还鲜有实质性的进展,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此外,从公共服务覆盖的农民工群体结构特征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工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越多,而真正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能享受到的城市公共服务则十分有限。

(三)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

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就需要对额外增加的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民工主要输入地为满足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而逐年上涨的财政支出对于当地财政压力非常巨大。当前国家针对农民工公共服务财政转移支付不能满足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机制尚未形成,实际的投入责任大多落在了地方(公共服务方面)、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障方面)肩上。农民工市民化投入的政府间分担机制尚未形成,作为农民工主要流入地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政府投入意愿不足,是造成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农民工公共服务的地区间和城市间差异显著

中西部落后地区受投入意愿和政府财力的双重影响,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地区公共服务的水平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2008年兰州市城镇就业农民工中享有医保者仅占其总人数约10%左右,农民工参加医保的不足6%。

二、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促进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如何克服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事实上存在的“生存差距”,让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原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来看,农民工实现社会身份转换的的重点并不在于农村户口向城镇户口的转变,而是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打破依附于我国城镇户籍上的福利或公共服务政策障碍,纠正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使农民工无论其为何种户口而得以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也就是使城市原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覆盖于农民工。未来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必须在继续向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改革方向努力的同时,重点综合考虑资源分配的可能性、农民工进城定居的需要,使农民工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二)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一体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的重点在于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而后者则重点强调在身份确认上消除对城市农民工作为普通市民的歧视性色彩,做到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化和管理制度与政策同一化,其目标是要最终实现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无差别待遇。

(三)实现对农民工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在公共服务实践中倡导“农民工满意”的理念,及时回应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正当需求,作为代表广义市民的城市政府,其所作所为必须代表包括农民工的广义市民的利益,这意味着政府选择什么服务内容首先要对广义市民对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有客观的了解,以广义市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必须注重供给能力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总量供给的增加和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缩小地区间和城市间农民工公共服务差距

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顺应当前农民工就地转移和回流步伐加快的趋势,未来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民工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努力缩小地区间农民工公共服务的差距。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农民工选择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作为落脚点、并最终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也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为此,要站在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发展和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加快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对农民工吸纳能力。

三、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一)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城市社会融入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以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是大势所趋。因此,通过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起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的方式、加强对社会就业培训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推进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等,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应当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

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城市化的难点是住房问题。作为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在城市中购买住房存在着巨大困难,而现行的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政策又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加之其它一些限制性政策的执行,大大增加了农民工的居住成本。为此,必须正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移的现实,正视未来10―20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脱离农业和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高度重视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可考虑在消除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畴,并尽可能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的建设与分配方面给予农民工特殊优惠的政策。

(三)推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平化

未来,在教育制度的设计方面应坚决取缔和制止对农民工子女入学收取的“借读费”等不合理收费项目,让农民工子女获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完全免费性;加大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以提高民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还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四)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的实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中,当前应加紧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工伤、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并通过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工社保挂钩等一些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逐步推进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到全体农民工。

(五)加快对农民工的公共卫生和政治文化服务

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群体健康检查和重大流行性疾病的监测。统一城乡计划生育政策,解决农民不愿放弃二胎指标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使其能够参加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消除心理障碍,使其真正融入城市。

四、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相关对策

(一)转变观念,强化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

要切实转变观念,确立农民工的城市居民意识,要深刻认识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样具有平等的工作与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同时,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破除流动农民的公共服务由农村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提供的旧观念,消除歧视性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二)加快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改革

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努力消除农民工的身份限制。鉴于我国人口多的国情,户口放开需要分步实施,可考虑先放松中小城市的户口管理,然后逐步放开大城市对农民工户口的限制,争取把在当地务工1年以上具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分期分批地转为市民。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财政税收、金融、社会保障等体制和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最终成为产业工人,融入当地生活,从而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的。在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过渡时期内,应以公共服务制度和政策与户籍制度的剥离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三)加大农民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政府主导和社会化参与相结合,增加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加大对接纳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地区的财政补助力度,同时有效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改善辖区内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政府在服务引导、服务规范、服务治理、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要积极调动企业、非盈利性机构、城市志愿者组织参与农民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逐步放宽国外投资者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限制,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四)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维权和自我服务能力

要依靠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突出工会组织的作用,当前应进一步强化工会职能,把农民工组织起来,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其他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民间组织也应积极探索,使农民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通过政府的引导,帮助农民工建立自己的服务组织,以弥补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不足。

篇5

政府信息公开是信息化时代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和谐行政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1]。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在第三章第16条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2]由此可知,《条例》的颁布,确定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法律地位,赋予了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新职能,公共图书馆也由此而成为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可以说,《条例》特别把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的行列当中,这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如何面对外部形势的变化,切实履行好新的职能,使其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馆紧紧围绕这一课题,通过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建设等措施,着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满足了读者对政府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具体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实践。

1 提高认识,强化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意识

政府信息公开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全体社会成员信息获得权利的实现,而公共图书馆则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3]。由此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和政府信息公开有天然的联系,两者的使命和目标是一致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必须依法履行《条例》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国外的公共图书馆普遍在政府信息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英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3.2%的公众认为公共图书馆是获取当地市政委员会信息最合适的地方;美国超过95%的图书馆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设施和咨询指导,并且很多美国人把公共图书馆作为获取数字化政府信息的唯一场所[4]。可见,从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观念出发,充分理解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社会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利用自身优势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开展社会公共服务,将是公共图书馆事业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为此,我馆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全面理解《条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涵,充分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并不单纯只是一个借阅场所,它还具有为公众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职责。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只有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树立政府信息公开的理念,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才能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和公共化。

2 加强领导,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运行机制

为服务好政府信息公开,我馆把政府信息服务作为本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写入本馆业务工作规则。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以保证其运行的畅通。一是建立沟通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不同层级的政府机构,制约因素也比较多,单纯依靠图书馆自己单兵作战是远远不够的。基于这种认识,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时,一方面,加强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逐步提高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关注度、美誉度;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政府信息公开职能部门的沟通,力求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提高决策者的公共图书馆意识[5],从而保证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我馆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之中,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并具体加以落实,制定了《芜湖市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规划》,成立了芜湖市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对馆内政府信息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同时还在图书馆内开辟政府信息服务专区,提供相关设施、设备,并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政府信息的日常阅览与查询,以确保社会公众能够获取更多的政府信息。

3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信息服务

为有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我馆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采用传统服务和现代服务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政府信息服务。

(1)政府信息宣传服务。为了大力宣传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一方面,通过馆内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设施,及时政府公告,吸引公众关注政府信息,培养公众获取和利用政府信息的意识;另一方面,在本馆临街大门两侧设置了图书馆馆外“政府信息公示栏”,方便公众随意浏览。同时,我们还利用公共图书馆这一开放平台,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进行政策法规信息利用的服务宣传工作,如利用馆内场所、社区分馆或基层服务点为政府部门宣传材料和办事资料等,从而使读者认识到,公共图书馆既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也是获取政府信息的一个有效场所。

(2)政府信息查阅服务。我馆把馆内的政府文献相对集中起来,在期刊借阅大厅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文献专柜,向读者提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芜湖市人民政府公报》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报》等政府出版物,以方便读者查阅与索取。还在图书借阅大厅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网络查阅示范点”,配置了专用的电脑和桌椅,并指定专门人员为不熟悉计算机操作或其他查找信息有困难的读者提供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广大读者能够查阅到所需要的政府信息。

(3)政府信息咨询服务。为公众获取和利用政府信息提供咨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新的增长点。为此,我馆在馆内咨询总台开展现场咨询服务,解答读者的口头或电话咨询。为让读者了解、掌握和利用政府信息,编制了《芜湖市图书馆政务信息公开查询说明》,为读者查询、检索、获取政府信息导航指路。还通过我馆创办的“江城人文论坛”“市民学堂”等公益性讲座平台,围绕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和热点话题,举办一系列公益性讲座活动,如针对社会公众所关注的就业、医疗、社保、房产等话题,邀请政策研究专家、政策执行人员宣讲、解读政策法规,把政府信息推送到了民众的身边。

(4)政府信息网络服务。在现代社会中,网络作为政府信息的新型载体与依托,给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选择方式,也为图书馆开辟了政府信息服务的新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利用网络平台,我馆在本馆网页中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为读者提供“安徽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芜湖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市民心声栏目”的链接服务,以方便读者获取政府信息,减少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读者的检索效率。为发挥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上所具有的终端触及广泛、延伸深入的优势,还利用该馆众多的服务网点,为政府信息获取和电子政务利用困难的读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使读者便捷地获取政府信息成为可能。

虽然上述这些做法赢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化政府信息服务,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读者对政府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因此,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更高要求,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水平。

政府信息公开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信息权。政府信息公开属于交叉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而服务过程中,公众的需求和问题又较为复杂多样,这就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建立一支具有多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人才队伍。一是通过继续教育、脱产学习、在岗培训等形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信息的组织、管理和检索,了解政府机关的运作机制,熟悉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和内容,提高他们对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二是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多元化的需求。三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建议国家人事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图书馆适当的人事用工权。图书馆要主动与当地人事编制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便图书馆能够根据人才结构的需要,通过考试、考核等择优录用的方法,向社会公开招聘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相关人才,充实图书馆的人才队伍,以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水平。

(2)发挥专业优势,整合政府信息资源。从实践情况看,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国家档案馆开展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都是对口,即只能针对本地区政府或其所属部门在其政府网站上主动公开的信息。对不同地区、上位地区、中央机构不同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均无法提供综合的查阅服务。这从侧面说明了我国政府信息提供中,各相关政府部门之间是有阻隔的,是不通畅的,是缺乏整合机制的。[7]因此,加强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十分必要。公共图书馆作为从事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专业机构,积极参与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整合责无旁贷。建议图书馆以各级政府网站上的公开信息为整合对象,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自动化采集和组织,对分散的政府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调控,以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8]。要提供多途径的检索平台,并就某些重点问题、热点话题整合或者编纂专题性的政府信息汇编,形成积累性的专题资料数据库。利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外部特征及其关联关系进行充分组织、挖掘和揭示。同时,建议图书馆将互联网上的不同来源、格式和版本的政府信息资源与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有序整合,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门户,提供“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的网络系统,从而提升图书馆对公众的信息服务水平。

(3)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障机制。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全面收藏政府文献是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基础。在操作层面上,原则上属于政府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文献,图书馆都可以搜集到。但是,由于《条例》只是中国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过渡性规定,其法律位阶决定了其不可能自如地解决公开与不公开、如何公开等问题。而且《条例》对于不公开信息的界定、主动公开与依法申请公开的关系、依法申请公开的资格与程序等的规定都有不完善之处。这些情况,给图书馆全面搜集政府依法公开的信息造成了困难。因此,应当建立图书馆政府信息资源的法律保障体系,使政府信息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主要馆藏内容之一。在这方面,西方国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如,美国建立的“寄存图书馆”制度,就是由图书馆在自愿的基础上提出申请,经政府部门批准,双方签订合同,政府免费向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与此同时,要求图书馆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这种政府信息服务制度既体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安排,又反映了一种合作机制[9]。借鉴国外同行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建议我国应尽快制定《图书馆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条例》,将《条例》规定的内容细化,以罗列的方式具体规定不公开的信息种类[10],使政府各个机构有可操作的依据,以确保图书馆全面系统地搜集政府依法公开的信息以及各种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 周文静.电子政务与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J]. 中国学术研究,2008(6):21—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 李国新.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 情报资料工作,2008(4):10—13.

[4] 万华英.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刍议[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170—172.

[5] 国家图书馆.关于建设“全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整合服务联盟”的倡议书[EB/OL]./nlc.gov.cn/.

[6] 徐 珊.案例调研: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支持热线 [J]. 情报资料工作,2008(4):31—33.

[7] 李景文. 对完善政府信息咨询服务的几点思考[J]. 国际经济合作,2009(3):23—28.

篇6

随着党十七大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主要方法之一,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具有着诸多功能,比如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以及服务大众阅读和科研等功能,所以,必须要不断的提高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服务领域,能够有效的满足广大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一、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全民的图书馆意识

公共图书馆主要的作用和功能就是为社会提供信息和知识的咨询服务。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当今时代主要就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公共图书馆应该结合时代的背景,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并且将服务公众摆上议事日程上来,将图书馆服务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全体人们的图书馆意识。

2.充分挖掘潜在的读者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社会机构、组织以及所有的社会成员,但是,我国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对图书馆的认可。由于一些因素,导致我国图书馆并没有十分的重视老弱病残不能到图书馆的读者,另外,由于位置、时间等原因,也无法到达图书馆的读者们的服务。图书馆本身属于公益性,为了能够展开更好的服务,往往会深入到民众中寻找潜在的读者。

3.为提高全民的精神素养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趋加深,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城市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塑造城市文明的主要因素就是城市人的文化品味以及现代素质,是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所以,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基地,其所需要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和重大。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中心,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不同的精彩的文化活动,进而为广大民众提供人性化阅读环境,培养人们的良好的读书风气和氛围,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提高我国人们的精神文明。

二、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

1.帮助弱势群体获取更多信息和技能

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丰富文献资源和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他们亟需的知识和信息,进而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从而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不断的增强自我完善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在社会的生存能力。

2.享受平等自由的有利场所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其服务对象包括了社会的全体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这是图书馆在整个社会立足的根本条件。知识并不是某个阶层的特殊待遇,弱势群体可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来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在图书馆资源方面有着同等权利,并且还可以感受到图书馆员服务中更多的人文关怀。是每个图书馆员都必须要遵循的服务理念以及社会责任。

3.弱势群体的人文精神家园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公共图书馆馆员在对弱势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体现出尊重、善待,不能存在着歧视的心理。弱势读者与其他读者一样,享有同等的阅读权利,图书馆在进行服务的时候,能够从最大程度上满足弱势读者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提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公共图书馆提供公众服务的功能

1.网络中心

图书馆在公众信息中心的角色就是强调它向居民、团体提供日常所需的基本信息,并且能够对重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存储以及利用,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

2.传递中心

公共图书馆公众基层服务网店是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功能诸多,比如沟通以及组织公众成员,在特定的公众中,其不仅是文化中心,也是主要的信息交流中心。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集散地,能够为公众快速的传递可靠的信息资源,是其他渠道所不具有的优势。及时的更新和传递实用的信息,比如技术信息、商品信息以及公众活动信息等,这些内容都是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3.教育培训中心

公共图书馆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以其优势能够成为公众终身的学校,是我国公众终身受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能够配合家庭教育,实现自我的主动学习,起到大学的作用。未来的社会中,公众可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继续进行教育,及时的更新自我知识,并且不断的充足自我修养。

四、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1.传统的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挑战

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最为基础和传统的服务方式,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逐渐的受到了原有产业链上游的诸多挑战,比如出版商以及书店能够提供更好、更舒适的阅读环境,由于一些图书馆成立的时间比较久远,无论是基础设施设备还是阅读环境等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公众度阅读环境方面的需求,不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2.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已经逐渐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对传统图书馆造成了十分巨大的挑战,大多数读者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知识的时候,往往会首先借助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并不是直接借助于传统的百科全书,因为大部分的网络搜索引擎和相应的数据库能够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所以,传统的读者十分依赖于图书馆逐渐的被网络所取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信息资源,还实现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知识资源进行共享,对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搜索网站对图书馆体系的颠覆

随着搜索网站的快速发展,以Google、百度等网络企业为首,给我国图书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数字变革,并且逐渐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并且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形成了新时代的秩序,虽然新秩序属于网络虚拟世界,但是对于知识、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搜索非常的便捷和简易,对图书馆查询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将会对图书馆产业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五、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主要遵循着一级政府负责一级图书馆的体制,所以,导致建设主体多头多级,管理也是十分的松散,并不能将其集中,进而造成了无法真正的形成总分管体系。由于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着经费、技术等不足的情况,可以成立一馆领导的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在现有的体制下加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建设、管理服务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共享,实现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在建设的过程中,其主要核心就是成员之间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

2.建设多样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需求,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应该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比如馆外固定服务点以及馆外流动服务点等服务手段,通过这些服务方法能够对图书馆进行单独的资源建设和管理,然后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服务模式,在进行服务的时候,应该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能够有效的解决公共图书馆在资金以及地址等方面的问题。

3.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我国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惠及到社会全体成员的基础文化工程,能够开辟一个不用局限于地域、时空的全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进而将文化资源以最为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为了能够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必须要在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的基础上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实施主体,给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图书馆网络,并且成立基层文化服务机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基层提供服务。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7-02

一、试点工作情况简介

德庆县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作为广东省公共气象服务建设试点,在2010年4 月至2014年分三个阶段实施,总体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气象信息为基础,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服务平台、服务载体、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实体化、队伍专职化、产品多样化、方式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实现气象科技成果和业务产品通过公共气象服务转化为生产力 [1~3]。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4~7]

1.构建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现代业务体系。构建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现代业务体系,健全基层气象管理网络,将气象现代业务体系延伸至农村,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加强农村气象信息设施建设。

2.实施三大工程。启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气象信息惠农”工程、“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工程的建设。(1)“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构建全县农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进村入户的基本框架,进一步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建立乡镇气象信息终端、农村气象直播系统、气象应急流动广播系统,以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开发“1、2、3”计划。即,1个公共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传播、应用服务产品);健全和完善2个网站(德庆气象防灾减灾网,德庆气象惠农网);3大系统:乡镇气象组织管理系统、农村气象预警直播系统(DAB、电子预警显示屏、固话语音等)、气象应急流动广播系统(应急服务车、大喇叭)。建立乡镇级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中心,全县各乡镇和灾害易发地段全部建立自动气象监测站。同时,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县防雷减灾工作。针对农村不同的建(构)筑物或场所,不同的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不同的地质、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开展雷击风险评估,规范和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监督和检测工作。(2)“气象信息惠农”工程。“气象信息惠农”工程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特别是贡柑、砂糖橘、松香、水稻等特色农产品)的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评估和服务工作,开展柑橘种植、采收和销售的特色气象服务。构建全县农村气象科技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开展双向互动的农业气象信息传输平台建设,以解决气象信息传播问题,同时进行农业气象信息的收集与反馈。(3)“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工程。建设全市首个柑橘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区内布设多要素自动站、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等,开展小气候观测,通过收集资料,形成服务指标和流程,开展开花期、结果期等预报和服务,开展基于气候因素的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和服务。

三、试点组织机构改革

1.建立公共气象服务组织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适应气象自身发展趋势的要求,理顺内设机构关系,减少职能交叉,提高管理效率。新增德庆县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属德庆县气象局内设机构,与现行的德庆县气象台平行。

2.人力资源调配。人员设置:根据现阶段工作内容、任务以及本局人员状况实际。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由3~5人组成,设主任(或主持工作副主任)1名。其他成员以预报值班人员为主兼任,其他部门为辅,统一由局领导调配,并明确各人员分工。

3.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以整合公众气象服务资源和专业气象服务资源为重点,对分散在局属各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和调整。调整原则是:便于运作,减少交叉,突出发展重点。

四、试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6~7]

1.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多年的预报与服务合一运作模式,使气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2.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缺位的矛盾仍存在。由于受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制约,目前县级气象部门开展服务的技术和能力较薄弱,公共气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存在着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缺位的矛盾。

3.在人才结构上,缺乏多元知识结构的气象服务人才。气象服务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学科领域范畴,目前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人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气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出身,缺乏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

4.公共气象服务经费的投入。目前公共气象服务经费主要为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和自筹资金,但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部分仍不足,大部分还要靠科技服务的收入。

五、建立完善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考[6~8]

1.加强服务平台开发,实现公共服务业务现代化。(1)建立完善特色气象服务平台。继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以建立柑橘产销特色气象服务平台为试点,逐步建立如水稻、松香产销特色气象服务平台。(2)完善公共服务业务流程。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梳理、调整、健全和细化各项服务的流程和规章,逐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管理制度和全套的服务业务新规范,使各项服务工作运转有序,职责明确。

2.加强服务产品开发,实现公共服务产品系列化。(1)强化决策气象服务手段。把决策服务放在气象服务的首位,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全程化、无缝隙决策气象服务。(2)强化面向农村的针对。坚持面向民生,强化面向农村的针对。针对发展精准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实际,不断拓展“一县多品”服务范围,开展点对点、个性化、精细化的贴心服务,开发柑橘气象预报等精细化预报服务。(3)加强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渔业等涉农部门业务服务交流,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实现观测手段、观测资料等的实时共享。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策措施的合作研究,以减少灾害损失。

3.加强内部分工协调,实现公共服务运作规范化。(1)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效率效益优先的运行管理机制。整合内部服务资源,建立全局业务单位之间既松散又联合的协调机制。(2)加强公共服务和预测预报业务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软件平台开发、现代化网络通讯等技术,确保预测预报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实现无缝隙对接,减少传递层结。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气象台和服务中心在制定工作流程时要及时互通有无,尽量避免因衔接问题而出现的预报服务的失误。(3)市局加强对县局公共服务指导。市气象台在服务流程、服务制度、服务产品、服务效益反馈等方面对县局提供技术指导。深化服务会商机制,缩短会商周期,扩大会商范围,并针对突发服务需求,建立临时会商制度。

4.加强服务人才培养,实现公共服务人才专业化。(1)培养复合型公共服务人才。公共气象服务涉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行业,因此服务人员不仅要熟悉气象预测预报,而且还要熟悉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服务中心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转型工作,通过培训、脱产学习等途径,鼓励技术人员加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应急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等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学习,形成一支高素质、具备多元知识结构的气象服务队伍。(2)建立正常的服务、预报人员轮岗交流制度。每隔一至二年,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业务特长,在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观测站等业务单位之间实行服务、预报人员轮岗交流,使服务人员仍然保持一定的预报能力。

5.加强经费管理,强化公共财政投入。服务中心获得的收益,统一纳入综合预算,充分发挥多元化资金来源的优势。强化公共财政投入,统筹安排公共气象服务项目的各种经费,保障决策、公众、社会管理经费。

参考文献:

[1]郑国光.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8-09-26.

[2]矫梅燕.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2008-09-26.

[3]矫梅燕.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N].中国气象报,2009-09-25.

[4]骆月珍,王仕,钱吴刚.公共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解读与探索[J].浙江气象,2006,(4):32-36.

[5]贾天清,黄光明.基于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气象服务层次和发展重点[J].广东气象,2010,(5):34-41.

[6]谢国庆.建立引领预测预报业务的市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思考[J].浙江气象,2009,(4):34-37.

[7]朱宝文,张得元,张慧琴.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气象,2010,(1):65-68.

[8]骆月珍,吴利红.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浙江气象,2006,(1):27-31.

Establishes the County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s Practice and the Ponder

HE Wei-fen 1,2,LIN Zhan-xin 3,ZHENG Shi-you 4

(1.Nanjing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Univeristy,Nanjing 210044,China;2.Zhaoq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Zhaoqing 526060,China;

篇8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2-0041-03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区域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一座城市文明建设的能力符号。作为信息资源的提供中心,图书馆一直面临着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难以满足所有读者需求的矛盾。同时也存在着如何统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为本地区、本系统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的问题。笔者认为,实现区域性图书馆合作和资源共享,既可以克服同一区域内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状况,打破文献资源的条块分割状态,同时也是推进区域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进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那么,如何建立区域性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呢?笔者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就此问题与诸同行探讨。

1区域性图书馆协作的内容与范围

1.1管理平台和技术共享

在区域性合作体系中,通过总分馆制,打破过去图书馆各自为政的局面,只要是集群图书馆网络中的一员,都可统一使用集群图书馆网络管理平台,统一共享总馆的服务器、设备、技术和人员,无需再自购相同设备,自设相同部门,避免了技术维护等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各馆办馆效益。

1.2采购协调

区域内的各图书馆可在采购方面进行协作协调,根据各馆文献购置经费情况以及馆藏侧重点不同,实行采购分工,强化各馆的馆藏特色。

1.3联合编目

各合作馆在书刊编目方面可以采取联机方式。对到馆的新书刊进行著录前,必须先进入合作系统的网络中进行,如已著录,只需在该著录款目的馆藏项中加上本馆代码即可。从而改变了分散的、个体化的编目方式,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1.4通借通还

各成员馆均应向社会大众开放自己的馆藏,制定统一的联合借书证,建立各馆之间的通借通还制度,一证可在多馆通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1.5数据库资源共享

数据库建设水平决定了图书馆自动化的水平与作用。各成员馆条件不一,在大型数据库的建设与购买方面差异较大,各馆应将自己所拥有的数据库向所有成员馆及读者开放,实现数据库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1.6人力资源共享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资源中的最为宝贵的智力资源,是实现图书馆服务价值的有力保证。在我国,图书馆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既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又有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就要求图书馆间必须紧密合作,通过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确立人力资源共享在图书馆资源共享中的重要地位。

2建立区域性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的有效途径

2.1实行总分馆制,形成市、县(区)、社区三级网络覆盖

城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成熟标志,应该是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覆盖率的提升。而总分馆制是世界通行的一种比较科学的图书馆建设模式。它具有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业务统筹安排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所谓总分馆制是以区域中心馆为总馆,以各县(区)馆、行业馆为分馆、以社区图书馆为基层服务网点,实行统一标志、联合采购、统一编目、统一管理。分馆不仅是总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总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基础设施标准化、文献资源共享化和服务系统网络化。2008年5月,鞍山市图书馆与市辖三县(市)、四区公共图书馆签订了分馆建设协议,将7个县区馆纳为分馆,将市馆所属50余个图书流动站按属地划归各分馆管理,初步构建了以市馆为中心,以县区馆为辅干,以社区图书馆和图书流动站为节点,以企业、学校、部队等行业分馆为补充,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率先在省内实施总分馆制,扩大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辐射面。总馆为各分馆服务提供业务统筹、协调和保障,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支持、数据维护、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分馆主要承担日常开放和开展专业服务。这种总分馆模式在运行上推行馆长联席会议制度,以强化管理。同时,这一模式也比较灵活,它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形成的“图书馆共同体”,通过契约确立起彼此关系,总馆和分馆在协议期内形成总分馆关系,在不改变各分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前提下,以一个规模较大、文献资源较丰富、技术力量较强的图书馆为总馆,各参与馆根据资源共享的需要,组成类似于总分馆关系的合作机制,以最小的投入实现了服务功能的提升与自身的发展。

2.2通借通还,实现地区图书借阅“一卡通”

总馆采用interlib先进技术,依托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了总分馆资源共享的平台,各馆实行interlib集群化管理,实现了通借通还。即读者凭本人身份证可以到任一分馆办理借书证,凭证可到任一成员馆借还图书。2009年,鞍山市图书馆与各县区分馆统一购买了interlib集群服务系统软件,统一了业务管理工作平台,可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解决了分馆无技术维护人员的现实问题,实现“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的“通借通还”大流通服务,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利用率,真正实现了图书借阅“一卡通”。

2.3联采统编,突出馆藏特色

各馆可以通过业务平台,实现联合编目,保证数据质量。同时分馆可以根据所在地的产业优势和地域特点,在资源收集、服务方式等方面办出各自的特色。如鞍山市图书馆的协作体系中,市馆仍保持综合馆藏性质,适当采购大部头图书,各分馆以本馆积累和本地区发展为依据,确立本馆藏书范围。如铁东区以商贸经济类为主,铁西区以法律法规为主,立山区以工业经济为主,千山区以农业及旅游专业为主。各馆在本馆采购经费允许范围内,采购图书和期刊,同时,市馆将拿出部分资金采购期刊,按专业配送给各分馆。将部分读者需求下移到各分馆,以缓解中心馆读者数量过多,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

2.4服务互动,积极推进城市文化建设

总馆与分馆有大致相同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模式,总馆实力雄厚,资源丰富,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分馆可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推出与总馆相同的服务项目,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服务项目和读者活动,活动的内容和规模根据各馆条件而定。这种服务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如2008年鞍山市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活动期间,鞍山市图书馆协同各分馆,上下联动,开展了读书征文、系列讲座、专题展览、读书猜谜、新春征联、百题竞答等系列读者活动200余场次,参加活动读者达100,000余人次。2009年年初,鞍山市图书馆专门召开了“2008年度全民阅读总结表彰会”,命名表彰了一批品牌活动项目,将各馆的特色活动以品牌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持续展开。基于鞍山市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中图学会先后将鞍山市图书馆命名为2006年、2008年、2009年度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并于2011年正式将鞍山市图书馆确定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基地。

2.5建立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增值服务

各成员馆建立了统一的网络平台,就可建立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公共书目查询系统,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学科信息导航、网上文献查询与传递等服务工作。区域内读者通过网络公共书目查询系统,可一次性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文献是否收藏和收藏地点。如2007年年初,鞍山市图书馆与鞍山网络台合作,引入百兆光纤,联合开展鞍山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公共图书馆为平台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将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使检索、阅读、咨询、互动等阵地服务内容逐步向网络延伸,延伸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为读者开辟更新、更广的信息检索渠道,推进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3构建区域内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区域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尝试得到延伸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3.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服务过程

完善相关制度是确保总分馆制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由于总馆与分馆在人、财、物方面仍隶属于原主管部门,各馆是因为利益关系形成的契约关系,这就要求协作体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整个服务过程。这些制度包括:文献通借通还制度、联采统编制度、文献著录标准、技术保障与服务标准等。总分馆制的建立是为了使市民在不同的图书馆中,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服务,为确保总分馆集群内读者证号、文献条码号的唯一性,避免各馆间文献通借通还时出现数据错乱,鞍山市图书馆制定了《鞍山市公共图书馆条码使用规定》、《图书馆业务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图书馆区域协作奠定了基础。

3.2要注意品牌服务的连锁效应

众所周知,各行各业出现的品牌服务如肯德基、苏宁等,均以统一的标志和独特的服务风格为其带来了巨大的连锁经济效应。而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管理统一、风格统一、服务统一,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而且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不可低估。所以,协作体系中的各馆在服务和工作中,要时刻考虑自身的服务所产生的连锁效应,要时刻维护协作网整体的服务形象。

3.3因地制宜,协作范围要适度

各地在建立区域协作体系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实行,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度的协作范围,并做好前期准备。如统一服务系统、文献数据、工作标准等,避免造成资金和人员的浪费。

3.4要强化技术支持,加强业务辅导

形成区域协作体系后,总馆要强化技术支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要加强对分馆业务的评估和指导,强化人员培训,提升分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以缓解分馆技术力量不足,人力物力欠缺的难题。

3.5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实现区域网络化服务之后,总馆、分馆纳入一个计算机业务管理系统,市馆、县区馆依托这个平台开展服务,必须要关注网络安全保障问题。总分馆要做好防火墙、加固局域网,进行安全防范。分馆网络相对比较单纯,但也要严格区分业务网段和非业务网段,安装杀毒软件,防患于未然。

3.6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提供政策与经费保障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都是一级政府建设一座图书馆,图书馆对自己的上一级政府负责。因此,每个图书馆都有一个独立的主管部门,使得各级图书馆之间除了业务合作关系外,基本不存在任何组织联系。因此,要想做好区域图书馆协作,必须要争取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决策作用,为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互通互联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保障。

在图书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早已离我们远去了,如今的图书馆是一个融合数字化的时代产物。单一图书馆孤军作战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构建区域公共图书馆协作体系是图书馆事业平衡发展的有益尝试。相信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一定会让这一体系逐步完善,使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宁.地方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服务体系的形式与构成――以湖北省区域图书馆合作服务体系为例\[J\].现代情报,2009(7):118-121.

\[2\]曹志梅.区域图书馆联合体及其构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3):30-33.

\[3\]常红等.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合作馆藏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16-519.

\[4\]邱冠华.苏州城区总分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9(1):15-18.

\[5\]谭舒.基层社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9):9-11.

篇9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建立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落到实处。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各地“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稳步推进。广电、财政、发改委、税务、供电、纪检监察等部门应明确职责,落实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一方面,县广播电视局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积极引导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好配套政策,全力保障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这些配套政策包括:对建设经营县以下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单位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政策支持;对覆盖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执行国家规定的非普工业类电价标准等。另一方面,虽然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巨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应切实维护好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特别是对农村困难家庭、五保户、军烈属和乡镇敬老院,要给予一定的视听费减免。

二、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采取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和措施,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就目前而言,县级有线电视业务基础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特别是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发展乡村联网工程大有潜力可挖。县级广电网络分公司要克服死守城镇网络摊子的旧观念,把有线电视的光缆架设到乡村去,辐射到绝大多数的农户家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发展权和主动权。与此同时,县广播电视局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采取无线、微波等多种技术手段,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无线广播电视的覆盖。

三、坚持弘扬“三农”主旋律,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办好地方台农业节目。

广播电视作为农村地区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信息载体和文化娱乐工具,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宜丰电视台、宜丰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本县的主流媒体要把面向基层、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报道份量,增加农业科普节目的播出时间,进一步办好地方台“农业”栏目,以充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学习科技知识、了解外面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

四、理顺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自2003年宜丰县在宜春市率先进行事业单位改革后,宜丰县广播电视局就由行政单位转制为事业单位,并实行了“局台合一”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2007年底,县广播电视局和县广电网络分公司又实行了政企分离,广电网络分公司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

篇10

(一)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体系。树立服务与被服务的新理念,有效形成良性互动。首先是要找准定位,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即由满足于本部门住房公积金业务向服务招商、谋好项目转变;由做“眼睛”工作向超前服务转变;由被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向主动服务、创造性工作转变;由封闭式服务向开放式服务转变。其次是要丰富服务内涵和方式,由以前客户办事“拿凳子、端茶水”的“体能式”服务,到“电话咨询、电脑记账”的“技能式”服务,发展到“网上审批、网络助民”的“智能式”服务。办提取,放贷款,作决策,始终把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二)依托业务优势,构建住房公积金归集服务制度体系。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归集服务,必须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接受面并占领市场。根据这个要求,我们一是依托政策优势,深入东方百货、伟嘉纺织公司、外国语幼儿园等10多家企业办宣传专栏,把资料送到职工手中,为他们讲政策,与他们交朋友;二是依托银行信贷优势,对伟嘉纺织公司等几家外商企业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为企业员工建缴住房公积金;三是依托人社部门就业合同管理职能,拓宽就业人员同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渠道;四是依托上市企业出具证公积金部门缴交证明制约优势,规范湖北雄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太力公司等3家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行为;五是依托贷款楼盘备案管理优势,加大以贷促缴归集力度,从而探索适合非公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归集模式,构建专业化的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体系。

(三)打造对接平台,构建住房公积金贷款服务管理体系。市场拓展,业务创新,管理必须先行。按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化、多元化等服务需求,全面加强楼盘备案管理,初步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个贷服务的公平化、网络化、集约化。通过对富水花园、惠水花园、公园一号等楼盘备案管理,切实防范贷款发放风险,进一步维护职工利益,同时实现批量个贷,扩大贷款规模。为了确保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的贷款公平性,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我们将启动宋河、钱场2个镇的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城乡一体化服务。

(四)完善绩效机制,构建住房公积金服务网络体系。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依靠广大职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履行岗位职责、服务顾客至上上,鉴于此,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化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班子成员对口负责制、考核百分制、工效挂钩制、三级责任制、一票否决制、费用包干制等“六制”内部管理机制,努力提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团队的凝聚力、行业的影响力、干部职工的执行力。今年元至6月,实现业务收入655万余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202万元,增值收益率0.57%。

(五)加强软硬件建设,构建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体系。住房公积金窗口建设是一个形象窗口,只有通过“一软一硬”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服务效果。因此,通过坚持“硬件要硬,软件不软”的理念,总共投入20万元,对营业部大厅进行装修改造,将原来高柜台、玻璃隔断式的服务窗口改为低柜台、面对面交流服务窗口。在软件建设上,首先是拓宽服务渠道。住房公积金支取为享受低保、困难家庭和有重大疾病的特殊群体开了绿灯,允许贷款职工先取后贷;规定按职工所购期房备案合同价或二手房契税完税价评估认定抵押价值,将职工借款评估成本降低到零。同时启动乡镇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业务,贷款最高额为10万元,最长期限为15年。其次是减少时效和环节。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必须提交和没有实际意义的申报材料予以取消,力争审批环节减少1/5,申报材料减少1/4,承诺时限压缩1/3;对特困户办理业务力求做到先上车后补票,并实行专人专件办理,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服务。

二、当前影响住房公积金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观念与服务型中心建设的理念有待更新。部分工作人员在住房公积金服务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方面是对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的归集义务强调多,而忽视对缴存人提取、贷款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将公正执法与优化服务对立看待。

(二)服务手段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待适应。经过不懈努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信息处理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业务。但各类软件主要满足管理需要,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尚有一定空间。

(三)资源配置与住房公积金职能的要求有待一致。一是在扩面潜力不足、行政执法环境不优的情况下,归集的突破口和有效手段尚未找到;二是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增值收益增幅下降;三是信息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四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数量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三、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服务体系的努力方向

第一、创新服务体制,促进服务队伍专业化。做好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需要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作保障。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职责明晰的专业服务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实施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强化对各层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坚持收、取、贷、管职能分工与一体化服务相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个性化、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篇11

引言

新时期,矿业服务公司均十分关注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即: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与和谐发展型,在其建设过程中,绩效考核发挥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直接关系着员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有效运营与快速发展,因此,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得到调动,进而也将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一、绩效考核的概况

绩效考核主要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借助特定的指标或者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业绩展开评估,在此基础上,获得的评估结果直接引导着员工的行为及其业绩。

绩效考核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其一,公平性原则。绩效指标体现着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因此,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以此让每个员工均获得客观的评价,此原则主要体现在一致的考核目标、平衡的考核指标与科学的考核方法三方面。其二,可控性原则。绩效考核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在此基础上,考核人员才能够运用自身的权力对考核进行控制,进而绩效考核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发挥。其三,激励性原则。绩效考核的结果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此时要求激励的形式要具有丰富性,主要是由于单一的激励形式不能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因此,多样的、丰富的、多元的激励形式,才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二、矿业服务公司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考核意识

目前,矿业服务公司在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与不合理性,主要是由于考核过于关注个人的表现力,如:工作态度,此时绩效考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严重,未能对考核人的综合能力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矿业服务公司对于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但当前的绩效考核具有较为明显的形式化,缺少客观性与真实性。

矿业服务公司的考核意识具有落后性,相关人员的参与主动性较弱,在实际的考核管控活动中,未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致使企业的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考核内容未能与自身的实际情况向结合,此时的考核管控措施缺少针对性与高效性。

(二)不合理的考核标准

矿业服务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缺少合理性与精准性,在考核过程中,指标较多,并且权重高,同时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在体系中涉及诸多的级别,如:优秀、良好等,但在各个级别中缺少准确的内容缌释,量化内容的欠缺导致级别设置缺少精准性,在此基础上,考核结果的种类较少,对于人员的考核缺少全面性,工作人员的差异未能得到有效的区别,此时不仅考核的价值未能得到体现,同时考核的激励作用也未能得到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未能得到调动。

同时,考核指标设置欠缺精细化,使此项工作的主观因素影响更为深入,通常情况下,考核人员凭借自身的主观判断对被考核人员进行评价,此时,考核人员的个人喜好直接关系着评价的结果[2]。

(三)不明确的考核目标

现阶段,绩效考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作用方面,通过考核,直接影响着人员的工资待遇与升迁等,此时绩效考核发挥着激励与惩治的作用,其中表现优异者得到了激励,而表现较差者则会遭受惩罚。在此基础上,部分企业将绩效考核作为奖惩的工具,其中绩效考核人员、企业员工等也过于注重此作用,借助不同的方法旨在获取较高的考核分数。此时的绩效考核不能推动管理的高效开展,还影响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不及时的信息反馈

五型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有效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但部分矿业服务公司的绩效考核属于闭合式管控体系,企业工作人员与考核人员缺少沟通与交流,考核人员对企业的考核事项缺少全面的了解,进而考核人员自身的能力未能得到及时的提高。同时欠缺的沟通与交流,直接影响着考核指标的准确性与考核评价的真实性。虽然五型企业绩效考核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其效果甚微。

三、提高矿业服务公司绩效考核的措施

(一)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

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与创新,要关注绩效规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让此四个环节构成闭路循环的体系,并将其与矿业服务公司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首先,五型企业绩效考核的规划要具有全面性,对领导小组的构成人员及其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如: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等。其次,续效考核体系中的各个原则、指标要明确,并对指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对其中的周期与权重等展开适当的介绍。再次,绩效考核的辅导,此时要对交流与沟通的方法进行介绍。最后,绩效考核信息的反馈,此时反馈的实施要采取面谈的方式,对绩效进行诊断和改进,并介绍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二)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矿业服务公司实施的五型企业绩效考核,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其目标,主要是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通过高效措施的采取,以此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工作的效益才能够更加显著。

同时,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落实要明确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职责,具体的内容为副矿长目标责任书、科级干部绩效计划书、班组管理人员绩效计划书等。各个部门与人员要对自身的岗位职责形成明确的认识,并对相应的目标任务进行承担,进而促进计划方案的落实。

(三)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评价

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中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建立考评机构、制定考评原则与展开绩效考核评价。

五型企业评价考核机构主要是由考评办公室、领导小组及相关的考核人员构成的,其中考评办公室对各单位的绩效考核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评。在评价过程中,耍遵循以下原则,分别为公开性、反馈性、透明性与时效性。考核人员在对被考核人员测评过程中,要保证公开与公正,并且要将其中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让相关的人员了解管理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对此问题进行高效的处理;同时,考核人员要减少个人因素对考核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