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的方法

中医的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1 09:14:5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的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的方法

篇1

中医所称的中风即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2006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了“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地图”,中国以全国每年150万人的死亡率而位居该图榜首。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都非常的高,并伴有肢体麻木或瘫痪、失眠、失语、大小便失禁、痴呆、流涎不止等后遗症发生,成为中医治疗上的一大难治病症。中风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是由于身体内部阴阳失调、正气不足、气血逆乱、内风旋动-引起大脑出血或缺血现象。中医药积聚了我们祖先数千年来与自然抗争、与疾病搏击的智慧经验,它对中风具有明显的调理改善效果,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现对目前几种常用于中风干预治疗的中医临床方法做一认识和分析:

1症状与方法

中风的治法抓住风、火、痰、瘀、虚等病机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要点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法则,即所谓的辩证论治疗法。按中风医治的角度分为两类,一个是以中风各期治疗目的不同而分期治疗治疗,称为分期辩治疗法;一个是直接按中医分型而不考虑分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称为分型辨治法。

1.1分期辨治法分期就是将中风划分成急性、偏瘫、恢复期三个时期,分别使用辨证论治。

1.1.1出现风、火、痰、瘀等标实症状的为急性期对患者用药时要注意以清肝息风的药物为宜,还要结合降逆止血的药物,达到扶正固脱、阳气潜回的目的。其中急性期又分为中脏腑与中经络,中腑脏应以闭证、脱证分别治疗,中经络应以实证、虚证分别治疗。

1.1.2出现血瘀气短、四肢麻木等现象的为偏瘫期其中偏瘫期的患者又分为属虚证患者和属实证患者,属实证患者,要注意用以平肝化痰、调理经络、活血化瘀的药物为宜;属虚证患者,要注意进食补阳益气、活血能络的药物为好。

1.1.3出现虚实相杂或体象虚弱现象的为恢复期,此期要重视对肝肾的保养,宜使用补肾养阴、滋肾养肝、通窍活络、化痰开窍的药物治疗治疗。

1.2分型辨治法又叫直接辨治法,是指不考虑分期带来的影响,直接依据中风症状结合中医辨证,得出中风原因和选出合适治疗方法。此法可细分为益气活血通络法、通腑泄热法、平肝潜阳法、醒脑开窍法等。

1.2.1益气活血活络法患者因“因虚致瘀,筋脉失养”而发生脑卒中,经脉络道淤滞不利,阻塞不通,临床表现为手不能握住东西、脚不能行走,严重的出现半身不遂症。治疗时要以益气活血为主,先通经活络,再温筋养血,还可配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使经络畅通。

1.2.2通腑泄热法身体气机失调严重,导致中焦阻塞、胃肠运转受障,出现热气积聚肺部无处宣泄症状,应结合上行下通的方法,先清热气,再通六腑,所以要结合使用通腹泻热、软坚散结、和胃止呕、顺气排污的药物。要是患者体制过于虚弱,出现口干舌燥和肠道干燥排便困难的症状,可合理使用益气养阴的药,实现润肠通便理气,排除身体内的热气。

1.2.3平肝潜阳法由于平素肝火旺盛,导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使肝阳上亢、气血上涌、扰乱阳气而导致中风。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伴有头痛脑涨、脉弦等。对其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慎重用药,宜用调理阴气平衡的药物以潜阳,降逆泻火以控制阳气回升,舒筋脉。

1.2.4醒脑开窍法此法主要用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热内封与脏腑不能通窍的患者。中风后患者容易损伤脑络,导致失明或痴呆。用药宜针对醒脑开窍、活血散结。分清病因偏阴或偏阳,制定用药剂量且要配合养元补气的食品一起服用。

2结论

中医药干预治疗中风的方法多种多样,且针对性强,一症一药,治疗效果明显,很好的发挥了中医药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传统优势,但疗程较长,见效速度缓慢,相关人员应该重视对药材剂量改变方面的研究。经过多次临床研究分析,中医诱导治疗在活血通络、熄风祛痰方面功效显著,分期辩证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均未出现毒副作用。说明采用中医治疗中风能准确辩证发病机理,疗效确实可靠,效果明显且安全有效。在发病早期如果结合应方药、针灸、推拿等方法一起治疗,能收到更理想的效果,为积极探索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篇2

结果:经过这些方法调理的患儿不易再生病或病后易愈、病程缩短。

结论:脾虚的患儿容易患各个系统的疾病,因此治疗一些因为脾虚导致的多病患儿应从健脾论治并且中药调理、小儿推拿、生活调养,这些方法效果良好而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脾虚 易病 儿童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43-02

李东垣早就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即肯定了脾胃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组方用药、服药禁忌、药后护理、病后调养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治未病重在脾胃这一学术思想。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就容易发生各个系统的疾病。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当然也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其中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与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

1 造成脾虚的病因

1.1 生理因素。中医学把小儿的生理特点归结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即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处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阶段。清代吴鞠通认为小儿时期机体的生理特点是“稚阴稚阳”的表现。有“稚阳”的存在,某些脏腑在功能上表现相对不足,如“脾常不足”,这是小儿脾虚的主要生理因素。

1.2 喂养不当。小儿本身就是冷暖不知自调,饥饱不知自节。笔者临床观察大多数脾虚患儿有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喂养失宜、尤其是添加辅食的时间、量没有把握好,很多患儿就是在不当添加辅食后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疾病;过食肥甘厚味、煎炸烤炙及高脂肪食品或小儿食用冷饮冷冻食品造成脾胃损伤;另外除了饮食,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也很容易伤害到小儿的脾胃:比如,孩子一到家就脱掉鞋子在地板上跑、睡觉时腹部不盖东西。

1.3 病后所致。目前的状况是小儿生病后家长大多先选择西医西药治疗,治疗小儿病症抗生素的应用量相当大,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抗生素应为苦寒攻伐的药物,而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则多为解表之品,加之小儿本为肺脾不足、全而未壮之体,用药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故小儿感染后极易导致或加重脾虚。

2 中医调理方法

目前临床上尽管脾虚易感儿的病情表现不尽相同,但多表现为食欲不振,甚则厌食,面色苍黄无华,形体消瘦,体重不增,发枯失泽,睡眠不宁,手足心热,多汗,腹胀痛,四肢倦怠,易于疲劳,大便干燥或如球状,便不成形,易感冒,并常伴发咳喘或过敏之症,但是总体来说根源在于脾虚。所以临床上不管是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当以健脾为主,同时随证配合相应的方案治疗。可以用中药调理,小儿推拿,以及生活调养等方法治疗脾虚易感儿,因为很多易感儿本身没有太多器质性的疾病,只是功能失和,需要的是调理。

2.1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涵盖面广,可以根据小儿身体的情况变化随时调整方药,灵活有效,而且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比如临床上一些脾虚易感的患儿常可以通过冬令时节进补膏方或选用一些重在补脾的方药,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异功散,常用药如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学者[1]用健脾益气散(黄芪、党参、山药、当归、白术、防风、陈皮、甘草)为主方预防小儿反复上呼道感染。1个月为1疗程,总有效率94%。服药1周后,大部分患儿食欲增加,2周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开始减少,30d后疗效显著。3个月后复查免疫指标,多数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提高。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了对于久病体虚,正气不足,反复感染的患者使用健脾药物可以提高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从而取得比单用抗生素更满意的疗效。瘥后防复,是指疾病初愈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治疗,防止复发。脾胃不足、运化失常是复感儿外感的根本,临床门诊中发现应用一段时间抗生素后,小儿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或痊愈,但食欲仍很差,身体虚弱,家长为了改善患儿食欲,增强患儿体质、防止复发,出院后寻求中医调理的患儿家长越来越多。家长有这种病后防复的意识是值得欣慰的。

2.2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为外治法,其特点是简、便、效、廉,不受环境及时间的限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调理作用良好,易被患儿和家长所接受,应具有更广阔的研究前景。临床上一些小儿没有任何疾病经常做保健推拿、或者一些脾虚易感的患儿经常做一做推拿,基本方是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六腑、揉足三里、摩腹、揉脐、捏脊等。结果显示:小儿的体质明显会增强,脸色好,不易生病,即便是易感患儿发病次数也会明显减少,发病时症状明显减轻,疗程缩短。

2.3 生活调养。笔者觉生活调养很重要,因为很多脾虚易感儿都是喂养不当造成的,恰当的喂养可以让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药后之,乱已成而治后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饮食的调治很多时候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改善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恢复营养代谢中的正常平衡。孟仲法[2]认为家长应该减少患儿甜食,禁食煎炸烘烤食物,3岁以上患儿每日给鱼、虾、瘦肉、禽、蛋等食物不少于50g,多给患儿吃豆类及豆制品,适当多吃真菌类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等以及绿色蔬菜。笔者觉得这个讲法很有道理因为甜食不仅伤害脾胃,而且多食还会伤肾,尤其遗尿的患儿不可食甜,煎炸烘烤食物本身就是不健康食品,影响小儿健康发育,而且还容易造成内热,内热之后更易感病,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能量,故应多食鱼、虾、瘦肉、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另外笔者觉得小儿应少食冰冻食品和饮料、多喝白开水、小儿脾常不足、食冷之后更容易损伤小儿脾胃,小儿应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白开水人体最容易吸收。

3 结论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中医学的脾不仅包括现在解剖学所指的脾,而且代表着一个多系统、多器官的综合功能单位,是人体中的淋巴器官,消化系统不仅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面对小儿五花八门的疾病,我们应该追本溯源调养好小儿的脾胃,中药调理、小儿推拿、生活调养这些方法效果良好而无不良反应。

篇3

1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恬淡虚无,主要是摒除杂念,保持心态安闲清静,防止情绪躁动,使精神情志活动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精神内守,指精神静谧,守持于内,做到少思寡欲,心神宁静,精神充沛,动作不衰,避免精气散越耗伤,以抗邪防病。

1.1少私寡欲,心安不惧

“少私寡欲”就是排除私心杂念,正确对待个人的嗜欲得失。节制欲望,不溢其情,不其性,返朴归真,节欲去奢,以保持生命的常态,维护身心的和谐。《素问・上古天真论》倡导宁静淡泊的养神之道,提出:“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只有减弱自我意识、减轻思想负担,才有利于思想清静。只有达到无欲无求、无我忘我的状态,人的生命活动才最自然、最健康。所以必须要学会放弃,顺其自然。生活中,提倡知足常乐,心胸开阔,襟怀坦荡,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避免无原则的纠纷。寡思虑以养心神,精神清静安宁、乐观开朗,有益于健康长寿。

1.2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人处于社会之中,外界纷扰的刺激必然会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的精神,耳之所闻,目之所视,均会使精神烦劳而心神不宁。历代医家尤其强调节制用神,认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

为了保持心平气和、思绪宁静,庄子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的养神方法,使目清耳静,心静神凝。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间较长,都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睡眠以保养精神。人到老年,精神日渐衰退,抑目静耳的养神方法更为必要,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

闭目养神是最简单易行的凝神养心方法。随意坐卧,放松身体,微闭双目,心神松弛,摒除杂念,养憩片刻,可以消除疲劳,收敛神志,有益身心健康。

1.3静默坐忘,收摄心神

静默坐忘的要领源于佛家或道家的修行方法。静坐一般以盘坐式为主,要双手交叠放置于小腹前,要求身形放松,舒适安稳,久坐无疲劳感。坐定后排除杂念,收心凝神入静,将意念贯注于脐下小腹间,调整呼吸,使呼吸均匀绵长。经过训练,入定后可以达到物我两忘,无私无虑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机体排除了一切外物的干扰,能充分发挥自主调节控制、恢复身心和谐的作用。收功时,先开口吐气十余次,再慢慢摇动上身;将双手拇指对擦致热后分摩双目耳鼻;双手搓热后从头面开始由上到下分摩全身,直至足心;离坐起身,活动周身。

2静中寓动,神用有节

静则养神,动则用神。静以养神可以保持精神饱满,生机勃勃,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更好地用神。如果养而不用,精神得不到锻炼,日久也会神思呆顿,散而不收。静与动、养与用,两者相辅相成。静而不散,动而中节,动静结合,适度用神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2.1凝神定志,神用专一

清心静神并非过度地压抑思想或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无知无欲、静思灭想,而是情绪安宁,不为私心欲念所累,做到静则凝神定志,动则神用专一。

工作学习之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工作学习之余,兴趣所致,或寄情于山水,或专注于花草,或忘情书画诗词。用心专一可以使神用得以充分发挥,并能忘却烦恼忧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有利于安定心神,愉悦身心。

2.2动静结合,适度用神

人不可无思,神焉能不用。强调静以养神,并非绝对的神静不用。精神的聪慧颖达离不开积极的思维锻炼,动静结合,适度用神是精神保健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适度用神,不仅能增强记忆力,保持旺盛的精力,维持心神生机勃勃的状态,而且能促进气血畅达,有助于脏腑功能协调,抗御疾病,防止早衰。善用神者,虽稀世之年,仍神清志聪,老而不衰。精神养生,贵在适度。既要克服欲念、忘掉自我,又要将精神专注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工作或活动之中,使心神和调,有利于健康。

3动形怡神,形与神俱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 精神的安定饱满依赖于脏腑机能的协调气血津液充盈和畅,所以,生活起居规律,调节饮食营养,注重劳逸结合,保证身体健康,精神才能健旺。

形体的运动与精神的怡养是养生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结合可以相互为用。四肢的运动可舒展气机,调畅血行,通利脏腑,促进脾胃运化,缓解精神紧张,消除不良情绪。许多传统的锻炼方法,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均能赏心悦目、怡情养性、陶冶情操、调神健身,达到形神共养、形与神俱的养生目的。

4 顺应自然,四气调神

依据“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中医学制定了顺应自然,四气调神的养神方法,即顺应四季变化,调节精神活动,以更好地适应四时气候的变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1 春日宜精神舒畅

春三月主生,阳气升发,气候温暖。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精神情志活动应顺其生生之性,保持情志舒展条达,乐观恬愉。可以漫步庭院,观赏花木,以畅生气;或走出家门,春游踏青,园亭楼阁虚敞之处,放意登眺,以快其意。

4.2 夏日宜精神饱满

夏三月主长,阳气最盛,气候炎热。万物蕃秀,开花结果。精神情志活动应顺应自然繁茂之势,不要厌恶夏日气候炎热,保持精神饱满充实,豁达开朗,情绪外向,对外界事物充满热情,使阳气通达宣畅。夏日炎炎,令人心烦,故应宁心静神、戒除悔怒,可以调息净心,所谓心静自然凉。

4.3 秋日宜精神安宁

秋三月主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凉爽。肃杀之气降临,万物之容平定,景物萧条。这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应随之收敛安宁,不宜轻易波动,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定、宁静。

4.4冬日宜精神内敛

冬三月主藏,阳气潜藏,寒气凛冽,气候寒冷。万物生机闭藏潜伏。所以,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要顺其时,使神气内敛,志意内守,象有私意存于心中不欲吐露一样,避免过度用神使阳气轻易耗泄。

顺应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调节精神活动,可以达到形体功能与精神活动的和谐统一,以及内外环境的相互协调。

5修身养德,陶冶性情

人的个性千差万别,生活中的烦恼又在所难免,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的调摄机能,通过修身养德,增强对来外界不良刺激的化解能力,排除客观事物对主观意识的负面干扰。因此,养生之道,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和性情陶冶。

5.1修身养德,近善远恶

传统文化最重视道德的修养,儒家刚劲有为、入世进取,道家淡泊名利、潜隐超脱;诗可言志,词能寄情。所以,不断学习是修身养德的重要方法,应该从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中汲取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多结交具有高尚情操的朋友;多行善事,从中体验幸福感和满足感。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祛除私心杂念,减少不良诱惑,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5.2陶冶性情,改善气质

禀赋体质各有差异,人的认知、情感、性格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注重陶冶性情,能够改人的心身机能,使气血畅达,正气旺盛,健康长寿。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性格,摒除不利于人体的精神情志因素,可以有效地防范疾病的侵袭。另外,人生难免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即遇违乐之事,要善于自我解脱。

古人认为,颐养性情的养生方法很多,如澄心静坐、学法帖字、吟诗作赋、益友清谈、登城观山、交游览胜、披林听鸟、临渊观鱼、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寓意奕棋等,迄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6调节情志,合理疏导

中医学重视情志活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七情太过,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而发病,也可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情志活不可压抑,也不可太过,贵在有节适度。既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太过伤人,也要适度宣泄,以免郁而为患。

6.1适度宣泄,勿令过情

情志变化要与整体的机能活动保持协调统一。当面临巨大的情感压力时,及时适当地发泄情绪,可以缓解紧张,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所以,当怒则怒,当喜则喜。过分压制情绪,会影响肮脏功能,日久必然使气血失和而为患。

需要发泄的一般都是恶劣情绪,如果不适度约束,很容易使人沉浸在过激过久的恶性情志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情绪的宣泄要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同样会伤损脏腑气血而为病。

七情伤人,唯怒为甚。怒是历代养生家最提倡节制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遇有可怒之事,要尽可能保持理智,用理性克服冲动,防止盛怒伤人。

6.2顺志从欲,调畅情志

面临比较严重的冲突和压力时,有时依靠自我心理调节难以完全化解恶劣情绪。可以配合心理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使情志得以调畅,心理得以平衡。

顺志从欲,是本着合情合理、适度适量的原则,顺从病人的某些意愿,满足其-定的心身需求,以改善其不良情感状态,祛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于那些由于外界条件所限,或因个人过分压抑、胆怯、内向而愿望难遂,日久形成的情志郁积尤为适宜。

6.3 言语开导,排忧解烦

对于放纵无稽,痴心妄想的欲念不能一味顺从,应予以劝说开导。通过言语开导,最终使病人端正态度,解除顾虑,增强信心,改变行为,恢复心理平衡。

《灵枢・师传》论述了言语开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1)告之以其败:指出不良情绪状态和行为的危害,引起病人对不良心境行为与疾病关系的重视;

(2)语之以其善:指出只要调节情志,克服不良行为,治疗及时,措施得当,可以恢复健康,以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

(3)导之以其所便:告诉病人应如何调养,如何节欲,帮助制定治疗、康复的具体措施;

(4)开之以其所苦:即让病人充分表达与释放内心的苦闷与压抑,解除他们内心的消极情绪。

以上帮助病人纠正不良行为和改变认知的四个方面不可分割,相互依赖,构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认知过程,与现代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认知疗法不谋而合。

6.4 移精变气,情志相胜

移情变气,充分利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转移和分散其相对固定的情志指向,移易、变更其精神意念活动,以达到调摄情志的目的。

当患者沉溺于恶劣的情绪状态中不能自拔时,可以培养或发展其多种情趣爱好,治疗和防范心身疾病。可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兴趣所在,投其所好,吸引和激起患者的乐趣,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移其心则忘其病,其后渐愈。

移情并不是压制情感,而是改变情志活动的指向;易性并不是取消个性,而是更易消极的情志状态;把心身创伤等不良剌激变为积极进取的动力。

以情制情是中国古代最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中医情志及五脏间的生克关系,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如,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悲伤心者,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等。

篇4

两组均于疗程结束后连续随访3个月经周期,并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后第一月经周期(T1)、治疗后第二月经周期(T2)、治疗后第三月经周期(T3)及随访结束(T4)采用CMSS评价痛经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其中,总频率是本经期体验到的每个症状持续的总时间(0~4分),无痛经为0分,持续总时间<3h为1分、3~7h为2分、7~24h为3分、>24h为4分;严重程度指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的程度(0~4分),无不适为0分,轻度不适为1分,中度不适为2分,重度不适为3分,非常严重不适为4分。

1.2子宫血流指标评分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峰值比(A/B),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显示盆腔活体器官横截面的彩色血液流动。其中:A/B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大,说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小,外周阻力大。反之,血流速度大,外周阻力小。RI值高,表明组织器官血供少,RI值小则组织器官血供增多,其值的变化反映了血循环阻力的变化情况。PI反映了血流量情况,PI值高,血流减少,PI值低血流增多或新生血管增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标准水准α=0.05。

2结果

患者治疗后CMSS评分:T1、T2、T3和T4时间点与T0时间点有显著差异(均P<0.01)。同时T3和T4时间点与T2时间点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子宫血流指标评分:T2、T3和T4时间点与T0时间点有显著差异(均P<0.01)。T4与T2和T3时间点比较各项指标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

3讨论

篇5

【关键词】 方剂名称;翻译;原则与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at the translation about the nam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s is a vital issue that the interpreters show their greatest concern to.The present writer attempts to discuss if the interpreters closely abide by the three translating principles and properly adapt the translating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f the nam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s,they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is translation and their translation levels abo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rescriptions will be improved a lot.

Key words:the names of the prescriptions;translation;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在中药方剂学翻译中,方剂名称的翻译一直是医学界翻译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方剂名称的命名法较为复杂,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使中药方剂学走出国门,便于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中药方剂名的准确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翻译方剂名时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1 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

中药方剂名称构成的方式概括起来约有十几种,如由所含诸药的名称所构成的方剂名“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四味药)、以功效命名的方剂名“温脾汤”、以用量命名的方剂名“七厘散”等等。由于方剂名构成的复杂性,目前中医方剂名翻译中存在俗而不真、合名法却失原意的翻译问题。因此,在翻译方剂名时要用简洁性、信息性与回译性三原则来指导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1]

1.1 简洁性原则

在翻译中医方剂的功效时,所描述和解释的译语应力求简洁,如果与原方剂进行比较,译语太长且复杂,那么交际功能就差。因此,在翻译时应避免繁琐冗长之弊,力求简明扼要。[2]例如,附子汤 Aconiti Praeparata Decoction 省略了Radix。又如,桑菊饮 Mori and Chrysanthemi Decoction 省略了Folium和Flos。

1.2 信息性原则

中医方剂名称具有对其所指代的方剂的组成或功效有直接或间接的说明作用,承载一定的信息,这样的名称使人能见词明义,很有实用性。因此,翻译时应使译名同样具有信息性,在方剂实际翻译中,应灵活运用这一原则。例如,“碧玉散”译作“Jasper Power”,不但满足了简洁性原则,而且也符合信息性原则。对“泰山磐石散”这一方剂名可根据药物的功效译作“Power for calming Fetus”。

1.3 回译性原则

回译性原则指的是英译的方剂名称在形式上尽可能与其中文形式相近,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一般来说,以中药命名的方剂名称的译名都具有回译性,如人参汤 Ginseng Decoction,五仁丸 FineSemen Pill,止痉散AntiSpasm Powder,地黄饮子Rehmanniae Decoction等,翻译时,应具体灵活运用,不要犯以形害意的错误。

2 方剂名称的译法

2.1 中医方剂剂型

中医方剂剂型比较多,如汤剂译为Decoction,散剂译为Powder,丸剂译为Bolus(大丸)、Pellet(小丸)或Pill,浸膏译为Extract,药露译为Syrup,片剂译为Tabet 等十几种剂型。笔者认为虽然中医方剂都为复方方剂,英译时应按约定俗成为佳,统一译为Formula欠妥。从翻译原则和实践来看,掌握这十几种剂型译法,对于方剂名称恰当翻译有一定帮助。

2.2 方剂名称的译法

在翻译方剂名称时,应以翻译原则为指导,采取直译、意译及音译等方法。[3]中医方剂名的翻译要根据方剂名的内容和前人完成的方剂译名总结出来的一些汉英翻译公式来进行,这些翻译公式有助于帮助译者解决翻译方剂名所遇到的难题。[4]

2.2.1 直译与意译

就直译与意译而言,方剂名称英译可以有用以下公式来进行翻译。以方中君药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君名+剂型名,如“苍耳子散”可译为Xanthii Power;以主治病症命名的方剂译式为:病症名+剂型名,如“宫外孕方”可译为Extrauterine Pregnancy Decoction;以动物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动物名+剂型名,如“白虎汤”可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以借喻法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借喻物+ 剂型名。如“玉女煎”可译为Jade Maid Decoction;以功效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功效+ 剂型名,如“回春丹”可译为Resuscitation Pill;以服药时间命名的方剂译式为:时间+剂型名,如“鸡苏散”可译为Roosterwaking Powder;以主药加功效命名的方剂译式为:主药+剂型名+for+功效,如“百合固金汤”可译为Lilii Decoction for Strengthening Lung;以颜色命名的方剂译式为:颜色+剂型名,如“碧玉散”可译为Green Jade Powder;以加减方式命名的方剂译式为:君药+剂型名+plus(加)或minus(减)+加上或减去的药物名称,如“桂枝加(减)芍药汤”可译为Ramulus Cinnamoni(或Cinnamon Twig)Decoction Plus(或Minus)Radix Paeoniae(或Peony);以方中所含诸药数加功效命名的方剂译式为:所含诸药数+剂型名+for+功效,如“五味消毒散”可译为Fiveingredient 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Toxin等。

2.2.2 音译

适合音译的方剂名称有许多,如以方中所含诸药的组成命名的方剂名称,及以比喻、传说或与五行配设相关的方剂名称等。在翻译时,应首先考虑直译或意译,然后再考虑音译。

为了避免译出的方剂名称过长,影响交际,采取直译更为合适,译名也更加简洁明快。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译为Banxia Baishu Tianma Decoction,“枳实白桂汤”译为Zhishi Baigui Decoction,“天王补心丹”译为Tianwang Buxin Pill,“左归丸”译为Zuogui Bolus,“玉液膏”译为Yuye Paste。

3 结语

方剂名称的翻译原则是简洁性原则、信息性原则、回译性原则。只有掌握这三个翻译原则,熟悉各种剂型的英语译名,才能为方剂名称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医方剂名称翻译是人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中医方剂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外交流的增强,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将会日趋标准化,对方剂名称的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94402.

篇6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中必然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当机体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环境稳定性渐次衰减及器官对环境改变的适应性逐渐下降的过程。皮肤是机体衰老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器官之一,主要表现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皮肤会发生退行性变,表现包括:皮肤黏膜无光泽、组织弹性减低、含水量减少、色素斑形成、皮肤变薄、萎缩、起皱等症状。

1 引起皮肤衰老的原因和机理

1.1 引起皮肤衰老的原因

1.1.1 内源性因素①生理性的衰老;②健康状况不佳,人体免疫力降低;③内分泌异常,有严重的内科疾病;④不正确的生活方式;⑤饮食结构不合理;⑥精神抑郁、高度紧张、过度疲劳及焦虑;⑦体内液体缺少。

1.1.2 外源性因素①自然环境中的致衰因子很多,最常见的是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致衰因子,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有CO、 NO化合物、CO2硫化物、过量的紫外线、各种农药和除草剂等;②缺少预防性皮肤护理或不正确的皮肤护理,使用劣质化妆品等。

1.2 引起皮肤衰老的机理

1.2.1 西医对衰老机理近代比较完善的认识①遗传学说;②体细胞突变学说;③蛋白质合成差错灾难学说;④脂褐素累积学说(即残渣学);⑤内分泌功能减退学说;⑥免疫功能下降学说;⑦交联学说;⑧自由基学说。

1.2.2 中医衰老学说中医衰老学说[1]主要有:①先天说;②后天说;③脏腑虚损说;④精、气、神虚衰说;⑤阴阳失调说;⑥邪实说;⑦气运失常说。

1.2.3 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研究[2]是利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发挥传统中医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传统中医疗法在改善自由基代谢、调节免疫、改善神经递质传导和提高 DNA 损伤修复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2 中医美容在延缓衰老方面的优势

2.1 历史悠久,根基深厚远在2 000 多年前,传统中医就建立了初步的衰老与抗衰老的科学体系。传统中医第一部巨著《黄帝内经》就将养生之道的论述“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等三篇列于《素问》之卷首,较为系统地阐述和记载了有关延年益寿的理论和实践。当时称抗衰老为“摄生”、“道生”、“养生”和“健身”等,并且十分明确地提出“治未病”,即预防为主和采用综合措施的医学指导思想。

2.2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综合应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精髓,在中医美容中也有所体现,它强调人体的完整性与统一性,重视调整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功能,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强调内外并治,标本兼顾,综合平衡的整体效应,从而能延缓衰老,充分显现出人体的自然美、健康美与整体美。

2.3 多种有效的中医美容方法中医美容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药膳美容、气功美容、中医养生保健六大类。内服和外用药均是由天然药物组成的复方或单方,经数千数百年的实践检验,对人体的副作用小或无副作用,而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更不会对人体造成大的危害,所以中医美容法正是国际美容界和爱美者所崇尚并追求的自然美容方法,它避免了化学药物和化妆品对人体的危害,符合人体健康要求。

3 中医美容在抗皮肤老化中的作用

3.1 针灸美容抗衰老针灸在美容医学院中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久(灸)治尤(疣)病等方法[3]。针灸美容是通过针灸的各种方法,刺激经络、腧穴而到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调整各脏腑组织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抵御外邪入侵而延缓衰老及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一种美容方法。于氏等[4]采用DDR-PCR技术试图从分子水平说明针刺抗衰老的机。方法:针刺快速老化模型鼠(SAM-P/10)的内关、人中、太冲分析SAM-P/10伴加龄脑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及针刺的作用。研究表明:针刺不仅具有调节作用及穴位特异性,而且可以通过调节作用影响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干扰衰老进程。陆氏等[5]认为针灸总的作用趋势是使低表达的基因水平上调,而使异常高表达的基因水平下调,从而对衰老机体紊乱的分子网络发挥整体调节调节作用,促进基因表达恢复协调,从而延缓衰老进程。灸疗法是传统医学中针灸学重要部分,古代医家认为艾灸不仅可以益寿延年,而且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高氏等[6]研究采用D-半乳糖造成的亚急性衰老模型,选取督脉“大椎”“命门”“百会”穴,以非经非穴部位作对照,研究艾灸督脉穴对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结论:艾久督脉穴可延缓免疫器官的萎缩,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

3.2 中医美容抗衰老中药美容是通过中药的内服或外用来治疗损美性疾病或养护肌肤的一种美容方法。由于不断深入地研究,使许多美容中药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证实,从而更加促进了有关美容中药的挖掘和发展,使之科学一体化。丹参及川芎均可降低老年大鼠血清 MDA 的含量,增强老化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6]。补肾益精方(仙灵脾、何首乌、肉苁蓉、骨碎补等)能明显延缓老龄大鼠的脑衰老,提高 M 受体结合容量,抑制脑胆碱酯酶的活性[7],从而说明补肾、健脾益气方药通过提高脑中枢神经递质及受体的数量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3.3 推拿按摩美容抗衰老推拿按摩疗法是通过各种特定的动作(手法)用于肌表,以调整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和美容目的一种手法。它具有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温经通络、宣通气血和调和营卫的作用,从而使机体内气、血、津、液得以正常运行,所有这些对于保持人体健康和延缓衰老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3.4 药膳美容抗衰老药膳美容法是在食物中加入中药或利用食物本身的药性制成食品通过日常饮膳达到对损美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和强身健体、抗衰延年、驻颜悦色的美容作用。只要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能够根据机体的生理需求,根据谷肉果蔬的四气五味,科学有序地安排食膳,就可以延缓衰老,使人身体强劲,容颜靓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专卷,记载了很多日常食物,其中很多具美容作用,如“樱桃,味甘平,……令人好颜色”,“瓜子,味甘平,令人光泽好颜色……久服轻身耐老。”其弟子孟洗所著《食疗本草》,更不乏有美容作用的食物,该书为后世药膳美容法提供了依据。

3.5 气功美容抗衰老气功是一种通过姿势、呼吸、心神的调练,来达到培育真气、保健强身、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一种自我整体修炼的方法。气功美容则是通过练气功而达到祛疾、抗衰、驻颜的美容方法,是中医美容的独特方法之一。大量实践证明,气功美容有奇效。古医书亦有记载,如《千金要方》中记有“……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云气达于气海……则身体悦泽,而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3.6 中医养生美容抗衰老中医养生内容丰富,通过顺从四时,适应寒暑;谨慎起居,均衡劳逸;和缓情志,畅舒胸怀;合理膳食,动练静养等方法,从而到达强健身体,抗衰养颜驻容。

4 总结

中医美容独具特色,如今世界正处在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中,中医美容更显示出它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理论方法进一步加强中医美容抗衰老作用机理研究,同时开展中医美容抗衰老的现代仪器开发研究,发挥祖国医学优势为现代人类健康服务。愿中医美容走向世界,为人类青春永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德成.中国针灸美容抗衰老全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8.

[2] 张 悦,王丽敏,韩银淑.中西医结合抗衰老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报,2000,21 (3):333.

[3] 戴国华,张 彤,王秀英.针灸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中国针灸,2000,19(5):315.

[4] 韩 煜.针刺改善老年人虚证及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3,13(3):31.

篇7

1中医复方治疗

杨正春等[7]认为治疗上应充分考虑调理脾胃,鼓舞中州,畅通气机,使机枢通利,升降有序,才能气旺流畅,情志正常,诸症皆除。徐薇等[8]认为,历代医家对抑郁症的施治注重人的整体观,在治疗上多采用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病证结合等方法。选方用药并不拘泥于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等与郁症的发病直接相关的治疗方法,而是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诊治,采用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方法综合施治。熊洪艳等[9]研究结果显示,补虚药、理气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张建玲[10]将抑郁症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郁化火、气滞痰郁、气滞血瘀、心脾两虚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并指出在用药时,应着眼于疏导、宣泄、肃降、畅达,力倡因势利导。既使患者出现气虚时,所选药物也是太子参、黄芪、山药、芡实、扁豆、龙眼肉、薏苡仁等甘淡之补品,而且还要佐枳壳、陈皮、莱菔子等运化之药,力避气机塞滞,重在疏导气机。张金茹[11]用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患者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表明小柴胡汤对抑郁症的疗效确切。陈晓阳等[12]用忧虑康汤对40例肝郁肾虚型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发现忧虑康汤对肝郁肾虚型抑郁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疏肝滋肾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方法之一。由此可见抑郁症的中医复方治疗已经从传统的疏肝解郁为主,向滋补脏腑虚损的方向转变,在单味药的应用频率上也证实了这一点。就近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来看,以脏腑虚损为依据辨证施方的研究逐渐增多。

2针灸治疗

张小兰等[13]对3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刺内关、印堂、人中、百会、四神聪、神庭、神门、风池、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总有效率达94•29%。乔颖欣等[14]对20例抑郁症患者,选百会、神门为主穴,加随症配穴进行治疗,治疗4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黄芳等[15]选取门诊及住院轻中度抑郁症患者46例,以内关、建里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88•1%。中医针灸治疗抑郁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但是临床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安春平等[16]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论文的质量不够高;多数试验样本量小;试验观察时间短,不足以评价长期疗效;辨证分型不一致,配穴方法不统一、穴位过于分散等。

篇8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1、翻译原则

1.1 “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 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 patch wind, 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1.2 “达”——准确

准确性原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医病名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所谓准确性,就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理论和特定的专业术语。在中医中,一种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显而是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为heart 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进一步被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有关,病情较轻;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病情较重。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而,仅用heart 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这个概念的。所以在翻译时,对这两种病要区别对待。惊悸可翻译成fright palpitation, 怔忡可翻译成fearful throbbing。在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准确地表达中医概念,才能尽量保持中医特色。

1.3 “照”——比照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医学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同一种病,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角度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要比照西医的表达,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医特色,又不至于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上述的三项原则是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还要依据当时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因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2、翻译方法

2.1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译者翻译,缺点在于读者可能难以正确理解,但由于中医有其特有的概念体系,一味地采用西医的名称,难以确切表达中医的知识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直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注解,加上西医名称,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

如哮喘。中医中哮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而喘则指气息,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为热哮、寒哮,喘分为实喘、虚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为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后来的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之为哮喘,为与哮证区分而命名为哮病。因此,哮喘可译作wheezing and panting。

Wheeze: breathe noisily, esp with a whistling sound in the chest (esp when suffering from asthma, bronchitis, etc)指呼吸时有声响(尤指胸部发出的哨声,如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pant: breathe with short quick breaths 指喘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样就可以把哮和喘区分开来,从而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2.2 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一个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语中的意义,延伸为医学中的意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术语的确切含义。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而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很多病名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可根据病名所表达的意思,采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所谓痿病,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此,它的英文名应为wilting。

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也符合中医本意。

1.3 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是指根据发音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的音译词,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马达等。我们总是先熟悉其声音,经过反复接触,并从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某种病症。

如痹病。痹病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对痹病的病因、发病、症候分类及演变都有记载。中医的痹病有很多种类,不能仅简单翻译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仅是关节疼痛,不能涵盖中医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把如此宽泛的内容包含进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需采用拼音Bi syndrome即可。

2.4 象译法

所谓象译法是指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表达原义。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图画,因而中医疾病的命名也是中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译者可借助汉字的形象,翻译成与其形象相对应的字母。这种翻译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滥用。

3、总结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而中医又是中华五千年医药文化的结晶,而且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译者的责任尤大。在中医的翻译中,译者要遵循翻译原则,采用适当方法,保持中医特色,把中医文化及中华文化准确的传给西方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篇9

脏腑辨证,要求要全面地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脏腑病证的定位和定性。定位就是确定属于何脏腑的病变,定性就是确定此脏腑属何性质的病变,从而最后判断辨证,作出正确诊断的两个关键步骤。所以,只有准确的定位和定性,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脏腑病证的定性

这方面依据脏腑病变的共性来判定。主要分清寒热虚实,阴阳气血,它决定着脏腑病为的性质。可先从脏腑虚证和脏腑实证两方面来判别,然后再确定其具体性质。

脏腑虚证的共性:主要分清阴阳气血4种虚证的共性。①气虚证的共性:是脏腑功能活动减退的证候。以“少气懒言,疲倦乏力,活动时加重”为其特征,既无热象,又无明显的寒象。如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均有气虚症的共性表现;②血虚证的共性:是阴血不足的证候,以“面白无华(或萎黄),唇甲淡白,头晕目眩”为其特征,既无明显的热象,又无明显的寒象。如心血虚、肝血虚等均有血虚证的共性表现;③阴虚证的共性:是阴液不足、并有热象的证候。以“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为其特征,“舌红少津,脉细数”为其典型乱脉象。既有阴液不足的表现,又有明显的热象,所以属虚热证。如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均有阴虚的共性表现;④阳虚证的共性:是阳气不足,并有寒象的证候。以“形寒肢冷,面色白,神疲乏力”为其特征,“舌淡胖嫩,脉沉迟弱”为其典型舌脉象。既有气虚证的表现,又有明显的寒象,所以属虚寒证。如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均有阳虚证的共性表现。

脏腑实证的共性:凡外邪入侵,或体内病理性产物蓄积所表现的证候均为脏腑实证。重点分辨六共性。六侵犯脏腑,就要确定其病邪的属性。同一种病邪,侵犯的脏腑可以不同,但有共同的病理表现。脏腑辨证中,比较突出的病邪是寒热(火)湿3种,以分辨脏腑的寒证,热(火)证和湿证的共性。①脏腑寒证的共性:以“恶寒喜热,口淡不渴,面白肢冷,便溏尿清,舌淡苔白润,脉迟或紧”为主要表现;②脏腑热证的共性:以“恶热喜冷,口淡不渴,面赤肢热,便结尿赤,舌淡苔黄干,脉数”为主要表现;③脏腑湿证的共性:以“头身困重,胸闷脘痞,以及下焦部位的大多数病变”为其主要表现。湿证多兼寒或兼热,要结合共性以辨别之。

另外,还有痰饮、瘀血和气滞等共性。痰饮、瘀血在脏腑辨证的各证型中较少,分别掌握其共同的证候特点即可。至于气滞证,主要是指肝气郁结证,其他脏腑的气滞证则多以病因命名,主要从寒、热、湿(已如上述)、食去把握。因为气滞不是原发病因,而是原发病因作用下的病理表现。

脏腑病证的定位

要判定属何脏腑的病变,就必须找出脏腑病变的个性,也就是本脏本经络的病理表现。主要从下面两方面去确定:①从症状出现的部位去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某脏腑所在部位及其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症状,则提示了该脏腑的病变。如胁痛、肿痛多为肝病;腰脊酸软或痛多为肾病;牙龈肿痛多为胃病(足阳阳胃经入齿中)等。②从生理功能及其相应的病理变化的特点去确定病变所属的脏腑:某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必定有其相应的病理表现。如心主神志,故神志异常多为心病;肝主筋,主动,故出现动摇性的症状多为肝病;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多为肾病;胆藏精汁、色黄绿、味苦,故口苦、黄疸多为胆病;脾主运化,故消化功能紊乱的见症多为脾病等等。

要对脏腑病证以准确的定位,除熟悉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外,还要熟练地掌握脏腑病变的常见症状。如心病常见心悸、失眠、口舌生疮等。因为脏腑病变的常见症状是脏腑病变的个性,亦即是脏腑病证的特征,是判断病变所属脏腑具有特异性的依据。脏腑病变的症状,大多几个一齐出现,亦可单独出现,故在进行脏腑病证定位时,特别要抓住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如同时见有2个脏腑症状表现的,则是脏腑相兼的病证。

篇10

目前临床中多用既往的常规推拿方法来治疗中风偏瘫,这些推拿方法为绝大多数推拿临床医生所运用。其操作的主体部分即操作的重点为循经推拿及循经穴位按摩。选取的经络是在“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指导下,多选取手足阳明经,也有部分临床医生将之拓展为取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而事实上,人体经络系统除了经脉以外,还有皮部与经筋部分。上述既往推拿多是在经脉及其循行路线的穴位上操作,强调的是经脉,对皮部及经筋的重视不够。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部,在人体分布最广,因此应该重视皮部的应用,尤其是中风偏瘫伴肢体麻木甚至失去知觉者尤应重视皮部的推拿操作。此外,还应重视对经筋的操作。有学者认为[2],经筋可能是与经络不同的相对独立部分,经筋系统与经络系统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对于运动功能失常的“筋不用”性疾病如中风后偏瘫的推拿治疗就应该重视经筋系统。在中医针灸医学中,有“巨刺”与“缪刺”的方法,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灸取穴方法。其主要中医学理论依据在于“维筋相交”及人体左右分阴阳及“从阴引阳”等理论。基于此,在应用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时同样要运用“维筋相交”及人体左右分阴阳的理论来进行“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推拿操作。针灸治疗上,《扁鹊神应玉龙经》中明确提出:“中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先于无病手足针,宜补不宜泻,次针其有病手足,宜泻不宜补……。”因此,采用手法治疗时同样应该在健、患侧操作。综合上述理论分析,提出改进后的推拿方法宜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既往中风后偏瘫推拿方法加以改进:①尽可能地在配合油性介质的情况下,直接在皮肤上进行操作,充分发挥皮部的治疗作用。操作时,要用力度适宜、接触面大的手法,如推法、擦法,甚至是抚法等,以保证力的作用部位在皮部而非肌肉、筋骨。②对于经筋所在部位(多位于关节附近)亦应引起重视,推拿有意寻找这些经筋结节病灶并进行手法操作。③不应只操作患侧肢体即瘫痪侧肢体,要像操作患侧肢体一样同等重要地重视健侧肢体的操作。

2现代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中风偏瘫推拿方法的改进

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认为,推拿手法对中风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主要机制为:①通过手法刺激的输入,以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发芽与功能重组。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及其周围组织的水肿,促进受损脑组织的康复。③改善肢体关节活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消除肢体肿胀,对关节障碍与肢体肿胀等后遗症与并发症起到康复作用。现代医学关于中风偏瘫的康复认为[3],中风偏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需要经过6个阶段,即Brunnstrom分期的6个阶段,此6个阶段又被粗略地分为软瘫期和硬瘫期。如为软瘫期,推拿手法应在整个上、下肢的皮肤、肌肉、骨骼及神经干等不同层次和不同部位上进行操作,从不同的结构层次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手法对不同部位神经末梢与神经干的刺激,以增加对受损脑组织刺激的输入。此外,在软瘫期尤其要重视对健侧肢体的手法刺激,因为在此期,对患侧肢体进行刺激,难于被中枢神经感知,因此发放的神经冲动相对较少,而采用手法对健侧躯体进行刺激,则可以经中枢神经的相互交叉调控来达到激发患侧残存神经元、促进潜伏通路及休眠突触活化的作用[4]。如为硬瘫期,推拿手法宜在上肢的伸肌肌群及下肢的屈肌肌群上操作,这样的推拿操作方法可以使上肢或下肢的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之间不平衡的肌张力重新回到协调平衡状态,有利于痉挛期(硬瘫期)的康复[5]。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分布广泛,因此,还要重视对皮肤的操作,通过给予推拿手法可以增加刺激的输入,对于促进受损脑组织的功能重组与再生发芽可能有利。此外,具有反射与传导功能的中枢神经脊髓,其发出的脊神经的皮支广泛地分布在人体脊柱中轴区域如督脉的循行部位,因此操作时要重视督脉部位的操作。人体大脑发出的脑神经支配躯体是左右交叉的,但其交叉部分是指大部分而非全部,仍有少部分是不交叉的,因此操作时除了要操作患侧肢体外,还要操作健侧肢体,且健侧肢体对手法刺激较患侧更为敏感,可以充分发挥患侧与健侧肢体刺激输入对病侧受损脑组织的治疗作用,这与中医针灸疗法中的“巨刺”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11

[中图分类号] R25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088-02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型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作为其唯一或主要症状,而无典型哮喘发作的喘息和呼吸困难,通常咳嗽比较剧烈,有气道高反应性,容易误诊误治。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如不积极治疗有10%~50%的患者可变为典型的哮喘。近年来不少学者根据咳嗽变异性哮喘素体脾肺气弱、卫外失固、邪气入侵的基本病机,尝试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并有较多的临床试验报道,以获得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证据,指导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中本校1997年1月~2009年12月中医门诊运用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997年1月~2009年12月本校中医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13~19岁,平均16.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2.1年。咳嗽发于春季16例,秋季13例,冬季5例,夏季2例。所有患者在本院或外院明确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效果良好,但停用后症状反复发作,不能有效缓解。全部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咳嗽。排除肺部其他疾病,无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1.2诊断标准

标准为[1]:①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间刺激性咳嗽明显者;②支气管激发试验(BPT)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BDT)阳性者,或呼气分流速(PEF)日间变异率>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显著缓解;④排除其他原因诱发的慢性咳嗽。

1.3治疗方法

根据感染情况使用中药。其基本组方:麻黄、杏仁、防风、乌梅、银柴胡、五味子、桔梗、蝉衣、甘草。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加减,有咽部异物感加陈皮,咽干不适加金石斛,口苦苔黄加黄芩,病情缠绵不愈加黄芪,心情郁闷用逍遥散加香附、郁金等。属寒者加炙麻黄、生姜;热者加金银花、黄芩。以上药物均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遍,混匀,早晚各服用1次,连用10 d。

1.4 疗效评定标准

以咳嗽症状变化为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症状完全缓解或较治疗前明显减轻。②好转:症状有所减轻。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0.0软件分析。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确诊前均经抗生素、抗病毒及各种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咳嗽迁延不愈,确诊后应用中药祛痰通络,5 d起效,治疗10 d后进行疗效评定,显效15例,占41.67%,好转19例,占52.78%,无效2例,占5.56%。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继续维持治疗2~3个月,病情基本稳定。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表现为慢性、顽固性、阵发性的咳嗽,并有夜间发作,主要以慢性咳嗽为主,不伴有喘息症状,呈季节性或非季节性发作,以夜间或凌晨为重,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持续时间长,可达几周至数年[2],可因物理化学刺激如烟味、异味或冷空气刺激而诱发,由于患者气道存在变应性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和气道的高反应性,其本质与典型哮喘无异,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认识及诊断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因而常造成误诊误治。其常因缺乏喘息症状而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中医认为,哮证宿根是痰,肺不布津,脾不运化,肾失蒸化水液等均可致痰浊内生。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遇感引触,痰随气升,壅塞气道,致痰鸣哮喘。尹良胜[3]认为哮证与痰和瘀密切相关,宿痰内伏,痰浊滞络,肺气闭塞,不能贯通心脉而行血,终致肺气郁滞,气滞而血瘀,瘀血又可致气郁痰阻,最终痰瘀互传,致喘咳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认为本病与少阳咳嗽有相似之处,虽经宣肺止咳、清肺化痰,甚至润肺养阴等方法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本资料采用麻黄宣散风寒之气,而有止咳之功,蝉衣、防风搜风通络、解痉脱敏,祛风解痉;乌梅、五味子酸甘化阴,敛肺止咳,适宜于久咳不止者;杏仁降气、祛痰止咳平喘;桔梗用于治疗风邪犯肺而致咳嗽;甘草缓急止咳,并能和中,在以上诸药中起调和作用。针对咽部不适,咽干、咽痒而呛咳不止,还可加薄荷、射干、板蓝根、玄参、木蝴蝶、凤凰衣等清咽利喉药物;哮证急性期分寒、热,寒哮治以温肺化饮,故用麻黄、生姜;热哮治以清热化痰,故用黄芩、杏仁、金银花。西医药理研究证实僵蚕、蝉衣、防风、乌梅、五味子均有抗变态反应作用,麻黄对支气管有显著扩张作用[5-6]。组方合用效果良好。本组36例患者确诊前均经抗生素、抗病毒及各种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咳嗽迁延不愈,确诊后应用中药祛痰通络,5 d起效,治疗10 d后进行疗效评定,显效15例,占41.67%,好转19例,占52.78%,无效2例,占5.56%。总有效率94.44%。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继续维持治疗2~3个月,病情基本稳定,无哮喘复发。有资料张芬兰等[6]以柴朴汤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说明重视邪郁少阳,从肝胆论治,可能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另一重要治法,并能预防哮喘复发。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2):18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47.

[3]尹良胜.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临床研究发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27-28.

[4]谢宏赞.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5,1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