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2 08:24: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篇1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呈现出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情况。要想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应有的作用和地位,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快速发展。

一、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受外在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一部分高校教师不同程度的存在重视物质、轻视道德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到关键的转型时期;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往往存在各种经济利益诱惑、各种思想观念交叉融合,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拜金主义现象。由于社会道德建设提升往往滞后与经济社会转型,社会上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很多高校教师受这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往往忽视了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将着眼点更多的放在了如果赚取更多的物质利益上来;不能在岗位上清醒的认识到自身肩上所承担的责任、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甚至是有的教师存在敬业奉献精神不佳、职业道德观念日趋淡薄的状况。在本职工作中,有的高校教师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认真备课、精心讲课、传道授业上,而是热衷于搞所谓的“创收”;不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如何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上,而是搞自己“第二职业”。

第二,当前高校教师道德建设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部分教师往往将教学和科研等业务内容给予更多的倾斜,不太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只有将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上去,自己才能够更好的在本校、本学科中有立足之地,才有一定的威望和威信;由此导致很多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教学和科研领域,注重业务水平提高和学习能力提升;当然,高校教师注重业务水平提升和重视教学科研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有很多教师却对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过于疏忽,不太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的提升,具体体现在:对政治学习不重视,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思想松懈,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有失偏颇,影响健康成长;有的对自已的工作要求不严,在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上自觉性较差,以身作则不够;有的对集体不关心,对教学以外的工作不重视,敷衍了事。科学研究中,也出现了学术腐败现象。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分析

要想想解决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要坚持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以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的辨证关系,力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实现和谐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的建设与管理。对于高效而言,还可以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培训考核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奖惩约束机制等,促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加规范有效。要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工作,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工作,重点开展对教师在师德规范、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学习和培训,针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思想实际问题,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置于在培训形式上,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特点,采取专题讲座、师德报告会、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

三、结语

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分析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切实采取以下措施:坚持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的建设与管理、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榜样示范激励机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不仅仅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通过文字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影响高校教师完成肩负光荣使命、培养国家和民族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障碍。

参考文献:

[1]崔东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篇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彰显了人学思想的时代气息,是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人学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批驳德国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然,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提出以人为出发点的也不只有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费尔巴哈谈及的人只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他“没有看到真正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马克思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人与其社会性、现实性联系起来。在他的视野之中,人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可见,人学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扬了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点,并予以其时代意义。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而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立论基础。

首先,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在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沉重教训就是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这种发展观的本质是以物(商品、货币)为本,人成为了物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物则成了人的命运主宰、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追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凸现了严重的弊端和危机。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人道主义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近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经济建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形象工程”的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祈,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和能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发展。

其次,调整社会关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要外部条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上,加上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的基础工程。其实,在视域中,“现实的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没有现实的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点,才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实感和社会感召力。

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因而,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十分赞同费尔巴哈关于“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的观点,并将其加工扩充为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论。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动力,任何无视人的需要的主张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虚伪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方面阐述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说明了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了解人的行为的动力,研究“现实的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人们为了能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品,这种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层次更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享受需要是人的正常而又普遍的一种需要层次。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将逐步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逐步在人的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篇3

[作者简介]王洁(1968-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牛伟(1982- ),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胡万霞(1980-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处资助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服务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能力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0VJY14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75-02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理论的创新,服务学习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

一、服务学习的概念界定

20世纪80年代,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在倡导、研究青少年社会服务活动时,发现社会服务在学生成长成才、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具有很高价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学习”的概念就此产生,并且成为教育理论的一个课题。

服务学习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教育之父杜威的“经验学习”。他认为传统教学将学生限制在有限空间、有限知识范围内,在教学活动中被置于被动地位,因此他极力倡导确立学习者主体地位,使学习植根于实践需要和个体经验,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现代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经验学习(“做中学”)。与以往教育理论相比,服务学习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在个人人格的形成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过程中的作用。服务学习试图通过探究社会服务活动与课程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使两者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通过服务社区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品格和公民能力,在此过程中,服务与学科教学是直接相连的,学习与服务并重是服务学习的最重要特征。这充分说明,一方面服务学习理论的提出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是以实践对人类认识的影响作为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服务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作为学习活动承担者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二、倡导推进服务学习的必要性

1.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服务学习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新时期倡导推进服务学习,就是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究其实是要解决“教育活动为了谁”“教育活动依靠谁实现”的问题。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学习,就是要明确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明确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实现。学生是教育活动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动力。事实上,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2.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服务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时期倡导推进服务学习,就是要改革和创新教育体制和机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阻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过、绕不开,必须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加以解决。推进服务学习,就是不断纠正传统教学中刻板、空洞、一成不变的教条,倡导多形式、实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优化学习环境,充实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学能力,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要彻底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3.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服务学习通过服务社区把社会和学校联系起来,把社会的人和学生联系起来。新时期倡导推进服务学习,就是要把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融入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实践、深入基层、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让学生在服务活动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提升学生责任感、使命感,赋予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教会学生讲团结、讲合作,使学生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做事不谋一己之私。服务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良好公民素质,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心,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三、倡导推进服务学习的原则标准

1.明确指导思想。倡导推进服务学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站在新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重要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等教育,是促进高校、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以服务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等教育,出发点是社会、高校的和谐发展,落脚点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就要做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明确实施目标。倡导推进服务学习,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事业新局面。推进服务学习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从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保证实施目标得以实现。首先,所制定的措施必须符合当前教育的实际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其次,必须能够增强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必须实现服务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任何重服务轻专业或者重专业轻服务的措施都有失偏颇,都违背服务学习的本质。

3.明确实施条件。倡导推进服务学习必须举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之力量,形成以政府倡导为主线,以高校教育教学为载体,以社会(社区)人员落实为媒介,以学生受益为最终实现形式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整体模式。在推进服务学习体系过程中,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提供相关政策支持;高校从增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提高学生人格魅力的长远角度提供相关理论支持;社会(社区)人员从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操作维度提供相关实践指导。学生从增长才干、立志成才的精神追求出发,自立、自强,按照服务学习相关要求不断臻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四、倡导推进服务学习的对策

1.解放思想,为推进服务学习提供理念空间。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教育理念、观念陈旧是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在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必须面对新形势,顺应时展潮流,继续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关键是要及时回答教育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新的实践提供宽广的观念空间。充分了解世情、国情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充分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把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剖析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性因素,努力破除那些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已经不能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永葆观念理念到位,思想意识超前。

2.加大投入,为推进服务学习提供资金支持。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去考量服务学习的重要性,争取专项资金,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服务学习。这些资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使用:首先,以资金引进高素质人才,使那些德才兼备的能推进服务学习工作的人积聚到高等教育事业中来,引进有经验的、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充实本校师资队伍;其次,为实践环节提供资金,服务学习是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必然需要大笔资金用于实际考察等,因此必须保证用于实践环节的资金充足;再次,投入专项资金作为科研启动经费和教师进修学习。

3.强化研究,为推进服务学习提供理论指导。理论研究是推进服务学习的前提。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教育实践就跟进一步,这是纵观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历程得出的宝贵经验。因此,教育管理者、教育实施者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学习理论的创新工作,强化服务学习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服务学习理论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研究不断推进服务学习的可操作的方式、途径。不断总结服务学习教学的鲜活经验,从推进服务学习实践中汲取智慧,创造性地推进服务学习理论向前发展。

当前,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倡导推进服务学习,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服务学习理论起源于国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探索、研究、总结、改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当前教育实际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进服务学习的道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篇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原则,同样,也是指导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也同样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思想指导、基本动力、工作方法、检验标准等方面。

1.“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思想的作用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指导思想,我国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不能没有指导思想。我国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受教育事业和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直接影响。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学校档案事业的问题。

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其科学性不仅是理论的创造,而且对我国各项事业包括学校档案事业的指导作用已被实践所证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学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抓住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学校档案事业而言,“以人为本”首先是指与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校档案形成者、学校档案工作者、学校档案利用者等,其次包括与学校档案事业发展有间接关系的人。“以人为本”就是切实推进学校档案工作开拓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大法利益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基本动力作用

当前,我国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非人性化、与“以人为本”要求有一段距离的问题。比如说,学校档案的利用限制与利用者的知情权保护问题,学校档案的开发、开放与当事人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学校档案整理方法繁琐和减轻档案人员负担过重的问题等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而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以人为本”应作为一种工作的境界,一种努力的目标去实现。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够产生工作的巨大动力。“以人为本”这一目标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它要求我们对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不符合人本要求、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地方进行合理改革,在服务学校教育事业中心工作的同时,提升学校档案事业的整体水平,使之顺应历史的潮流,保证学校档案事业与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目标动力作用。

学校档案事业自身要获得发展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处理“有为与有位”、“思路与出路”这类问题时,这种内在需要就容易转化为内在力量,就会将目标问题内化,自发地寻找自身存在的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象,主动解决不符合“以人为本”的问题。对学校档案形成者的尊重和理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可以激发他们归档的热情,可以从文件的源头上方便地规范档案的形成过程,有效地从前端控制学校档案形成的质量和数量。对学校档案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劳动的尊重,可以激发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直接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对学校档案利用者的尊重和关心,处处为他们着想,不仅可以直接发挥学校的档案作用,而且可以把潜在的档案信息需求向现实的档案信息需求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档案信息的价值。而对学校档案捐赠者的尊重,则肯定有利于获取珍贵档案,丰富学校档案的馆藏。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又具有内驱动力作用。

3.“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工作方法作用

“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发展而言,不只是指导思想、基本动力,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这因为再好的指导思想也要靠相应的工作方法去实施和体现,否则就有存在“说”与“做”不一致的现象。所以,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具体工作方法统一起来是解决在学校档案工作的实践中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贴在墙上的摆设,它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档案工作的细节之处创造性地实施。比如说,一项学校档案管理法规的制定与颁布执行,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是简单地委托起草、领导签发、盖印下发的问题,要考虑到各所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档案人员执行难度,必须经过与广泛地调研和征求意见,多次修订完善后方可下发,并要告知解释部门和联系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虽然在过去的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我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要求,但是这并非说我们过去就没有“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我国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高校档案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结果。事实上,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摸索出许多“以人为本”的方法。高校档案馆(室)在其利用工作环节中“以人为本”的方法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例如,某些高校档案馆在门厅里设置咨询台,供应茶水和一次性纸杯,将档案馆指南和查档流程图公布在门厅的墙上,为前来利用档案的利用者提供档案咨询和查档辅导。这就是从大多数利用者不熟悉学校档案馆的情况考虑的,此举有助于利用者少跑冤枉路,节省档案查阅时间,也赢得了利用者的称赞。再如,有些高校档案馆则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即第一次接受档案利用者咨询的档案人员需要全程跟踪本次档案利用,直到利用者查完相关档案为止。而另有些高校的档案馆则得用馆藏档案,主动承办校史展览馆或者校史博物馆的建设任务,并将它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是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就是高校档案事业“以人为本”工作方法的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上,明确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工作方法的需求,便于我们梳理、继承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已有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以及提出新的遵循学校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如何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研究和探索。

篇5

深远意义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突出。人类生于自然,依赖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西方国家开始的工业革命,建立在廉价能源和廉价资源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上,使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口膨胀、粮食危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增多,等等;都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和蜕变正从局部的区域问题演变为影响全球的生态危机,从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事实证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不仅仅是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从根本上讲它是一个包括社会制度和发展理念在内的社会问题。因此,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符合自然规律、与自然友好、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我国的工业化则是在能源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成为紧缺资源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自然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十七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指出我们当前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国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就正式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加强管理保护。尤其是近些年来,制定了很多专门性的、综合性的条例法规、标准、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整体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消耗大于补给,支出大于投入,污染大于保护”,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崛起,人民要幸福,我们就必须改变高消耗低效率的西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同时,我国现存的资源总量、土地总量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清自己污他人”的老路子。

一言以蔽之。正视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全球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中国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科学内涵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走可持续的道路。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制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的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和观念建设,而且还包括生态意识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概括起来,大致覆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要全民实施清洁生产;三要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不仅要重视生态问题,而且要主动处理生态问题。要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和出发点之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二是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三是重视生态行政建设;四是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和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十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绿化祖国、美化家园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要重视和加强有利于生态文明的一切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二要优化“人居”生态生活环境;三要努力实现人口良性发展;四要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文明。

建设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实施道德、法律规范约束和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现途径。

首先,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因此,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必须依赖有效的、长期的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善待自然,并使其成为一种道德自觉,这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任务。

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与法律意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生态保护技能等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但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现和它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的日益提升,在我国有必要将其纳入到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再教育体系之中去。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危机意识,超越自私和浅薄的视野,自觉地做“大自然的守法公民”。加强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行为和风尚。“从娃娃抓起”,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生态环保观念和道德的、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教育人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应当呵护自然、反馈自然、美化自然,为子子孙孙留下一个不遭受任何破坏和污染的美好生态家园。

当然,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再教育的体系,实行正规教育,还必须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实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及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基地建设等多种教育形式,来扩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使生态文明意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一种浓厚强大的生态文明社会舆论氛围。

其次,加强生态文明约束机制建设。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规范约束方式,包括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同样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眼光认识道德规范与法律的关系,实施德、法并举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约束机制。

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观基础,坚持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和适度消费的原则。

健全的法律体制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维护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道德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法律,虽然可以将人们的生态行为强制性地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约束和制止道德底线以下的违规行为,但决不能代替道德的社会调试功能。只有将法治与德治相统一,才能培养具有高度生态文明自觉意识的社会公民,从本质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切生态失范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最后,要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活动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直接推动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切方面都必须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克服实践活动的这种异化状态,遵循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的价值观,自觉调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要使“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成为人们的自觉生产实践,而且要使“健康、科学、文明”和“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生活行为。同时,党的意识形态机构特别是各种媒体,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的传播渠道,增强宣传力度,为生态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应通过各种研究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力度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同时集中力量推行生态治理工程,诸如“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等;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物质条件。

篇6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等通过现代传媒方式迅速传播,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通过“经济通道”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这种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必然多层次、多角度地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企业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改革的面也越来越宽,职工面临多种选择,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困惑。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继续把深化改革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善于从企业经济建设的整体格局进行思考和开展,努力增强其实效性,才能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的历史重任。

(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信息产业大放异彩的世纪,它不仅将使世界经济的面貌为之一新,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对象素质、人文环境等也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不是劳动者更多的体力支出,而是劳动者的智力支出,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更高的技术知识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分散、小型、多样化的生产创造了条件和可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传播科学思想、正确理论的同时,必须符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正视工作对象的素质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利用信息化的社会成果增强自身的活力,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多元化经济、社会结构和信息化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环境、任务、内容诸多方面的变化,就必须把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研究其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革的深刻影响,研究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必须不断拓展新的内容,不断改进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强调内容、注重实践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实效意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不强,恐怕应该先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观上找原因。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衡量一个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劣的标准是主要是看以搞了多少形式活动,做了多少工作,而实际取得的效果只是放在次要位置,甚至不加以考察。在这种只重形式不重视实效性的思想的影响下,有的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声势大,效果小;喊得多,干的少的现象。这样的工作开展再多,也较难得到职工的支持和认可。我们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企业领导干部中、政工人员队伍中药树立起工作“实效性”的观念。让“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始终贯穿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成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础是尊重人,核心是关心人,途径是激励人,目的是凝聚人,因而我们必须在开展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讲求春风化雨、耐心细致,切实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掌握员工情绪,研究员工思想观念的变化,把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职业道德。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三)坚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提高

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灵魂,也只有在不断改进创新中,才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观念创新是前提。只有观念创新了,内容、方法才能实现真正创新。内容创新是重点。思想政治工作在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决定其内容必须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把准时代脉搏,摸清思想状况,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大量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素材,重点要增加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管理含量。方法创新是支撑。既可运用各种会议、电化教育等传统载体,又可因地制宜采用网络平台;既可借鉴管理、心理和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又可运用社会文化展览等思想文化阵地,发挥好企业文化的作用,使职工群众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篇7

目前,有相当多的人把在经济活动中奉行的追逐实利原则,推广到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中。这些人只注重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其结果是对人生的意义产生困惑,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产生偏差,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丧失信心。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在于偏离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要求,忽视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培养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出发,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要求个人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就是全部才能充分发挥的人。因此,越是到了高度发达的社会,就越需要个人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

21世纪生产力的发展是以知识作为关键要素,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而知识传承的载体是人,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实际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从求诉于外的农业、工业经济发展转向求诉于内的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的过程,就是走向解放的过程,就是真正从自在走向自为、由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作为知识经济原动力的人,如果没有人的个性解放、没有人的个性发展,就不会有知识的创新,如果没有人的发展,就不会有知识经济的发展。伴随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的个性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和发展的空间。

2.生活的多样性要求人必须全面地发展自己。马克思说过:“一个人,他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范围的多样性活动和对世界的实际关系,因此是过着一个多方面的生活,这样一个人的思想也像他的生活的任何其它表现一样具有全面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6页)人应该全面地发展自己,包括才能、个性、情感,需要等诸方面。

篇8

首先,良好的政治修养是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同时要掌握理论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始终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思想上,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鲜明、模范遵守纪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人民群众。

其次,优良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关键。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身教重于言传,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以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为根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抓住价值观的核心,树立集体主义思想。自觉服从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最后,较强的业务修养是保证。作为一名政工师首先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即“才干”。既能够调动本部门力量,发挥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一股凝聚力。同时,又能够协调组织其他部门的力量,共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要能够组织群众,运用群众智慧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生动鲜明的写出典范,能成功的组织各种活动,进而提高觉悟。

二、掌握好的工作方法

首先,政工师要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沟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在做工作中,要经常说理,沟通,争取让员工产生共鸣,但往往与之伴随的是对员工的批评。一般来说,只有员工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才更需要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企业的财富。政工师在批评之前,必须认真思考一下,被批评的人在批评以后,会不会成长、进步?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这样的批评最好是暂不做,等批评者思考清楚以后再进行。讲求批评艺术是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批评才会对被批评者产生吸引力和说服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批评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实事求是原则。 第二,心理相容原则。 第三,以理服人原则第四,保全面子原则。

其次,要了解来龙去脉,工作方法要区别对待。政工师不但应当了解问题的表现,还应当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产生的背景,了解症结之所在,了解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思想上的扣子是什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疑释惑。政治思想工作是一门科学,工作的对象是全体职工,这决定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地下功夫去分析掌握每个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变化情况,从而做到真正了解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有道理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了解、分析职工中各种不同的思想状况和变化情况很重要,要做到真正了解人,就得深入基层,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努力解决职工所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职工的思想、心理、情绪进行思想变化的因素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和做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

第一、直面形势,工作要务实。 要积极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和情绪,做思想政治工作时要讲效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办不到的事情不夸口,形式主义的事情不瞎搞,常规性的工作能少则少,承诺的事情不办则已,办则必成。

第二、掌握具体,工作要求细。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从人的正当需求出发,把握好人的感受和需要。要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困难并作为大事来抓。要根据实情变化,把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

第三、充实本领,工作要创新 要结合改革的具体方案做好宣传工作,让干部职工全面准确地了解方案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相信改革是为更好开展工作,更好地为长久、持续发展而作的必要举措,及时消除某些思想顾虑。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都要及时做到与时俱进,争取干部职工对改革和后续管理的最大支持。

篇9

一、“十一五”规划对财政税收工作的基本要求

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与党在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这是我们把握“十一五”规划对财政税收工作基本要求的前提。可以认为,对“十一五”时期的认识,主要依据就是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的三句话,而这三句话同样是我们进一步搞好财政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句话是对我们改革开放27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已经取得成果的回顾,是对“十一五”时期新发展所具备的良好基础的判定。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有了18.23万亿GDP这样一个“经济蛋糕”,已经有了3万亿财政收入这样一个“财政蛋糕”,包括财政税收体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财政税收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个新平台,有了一个新起点。其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句话既表明了这一时期的特定历史地位,也特别突出地表明这一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存在着来自国内外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这一时代定位要求包括财税体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要求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要能发挥作用,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其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句话是我们在“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明确指南与基本要求,财政税收工作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科学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进而,我们要明确,“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简言之就是规划中提出的三句话,即要做到“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在这一主导思想下,财政税收要做什么,应该在新时期内扮演什么角色,也应是对应的三句话,一是要通过财政税收的收入与调节职能的运用,来“实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国家在新时期的战略意图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统筹”、“六个必须”、“六个立足”等一系列要求,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而财政税收就是要从收入、支出、体制、管理、服务、政策等各个方面来促进这一战略意图的实现。二是要从财政税收角度出发来“落实”政府的工作重点。规划已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政府工作重点的主要方面,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等。对这每一方面的工作重点,财政税收都应该且可以从收入筹集、支出体现、政策支持、体制保证、提供服务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对此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已有许多共识与政策建议。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财政税收必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政府与公共部门的收支行为就是为市场行为主体提供信号导向。以税收为例,一方面,税收要力图保持中性,即要为市场主体的正常活动“提供”一个公平、合理、透明、竞争的市场环境,税收在取得必要收入的同时,要尽可能少地影响供求关系,要尽可能少地扭曲价格信号,这应是税制设置的基本出发点;而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条件下,政府要通过税收工具的非中性运用来“体现”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政策意图,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从而在市场为主配置资源和政府必要调节的结合中,为实现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发挥作用。具体说来,关于“十一五”规划对“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要求的理解,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总体目标,这一目标既包括对政府(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间收支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与规范,也包括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有利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匹配)。二是对财政体制完善的要求,主要包括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预算制度的改革、政府债务管理、非税收入管理等;三是对税收制度改革的要求,这里既有对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内容的重申与细化,也有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而增加的内容,如与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资源税制改革。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财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财政税收工作,我们首先必须不断理解科学发展观中依次递进的三层含义:其一,发展永远是硬道理,强调发展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于经济增长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定速度的有质量的经济增长和相应的GDP速度始终是必需的;其二,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这是一种全面与协调的发展,必须能体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同时,发展还必须具有可持续的后劲;其三,以人为本是任何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是为了使全体人民能以尽可能公平的形式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根据这一理解,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时期的财政税收工作,就同样必须用这三条标准加以衡量:一是财税工作与改革必须有助于发展的深化,必须促进以经济有效增长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二是财税工作与改革必须有助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实现;三是财税工作与改革既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财为民、治税为民。在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与促进财税收入在“十一五”时期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特别是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我国的财税收入实现了相当可观的增长,财税总收入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五年的时间,而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则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成绩,的确是经济增长、政策调整、加强征管等众多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与此同时,从政府高层到理论与实务部门也都意识到,从长远讲,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认真审视我国多年来财政税收持续高增长的现象,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笔者始终认为,要坚定持续地树立财税收入“适度”增长的观点。经济发展决定财政税收,而财政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经济蛋糕”做大了,“财政蛋糕”才能做得更大,只有通过财政税收作用的发挥,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带来可持续的更多的财源,这是看待经济发展与财税增长关系的基本点。在“十一五”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强调财政税收收入的和谐与协调发展,要探求新条件下财政税收增长的可持续能力,要从新的角度来探讨我们多年反复研究的应收尽收与放水养鱼、依法治税与涵养税源的关系。应该说,正确看待财税收入增长的形势,既在于财税收入的组织与实现,更在于在实现收入的过程中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方方面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简言之,我们应该继续提倡财税收入的适度增长观。

三、稳中求快地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税制改革,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力求在“十一五”时期内基本上建立一个与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税收制度。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到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到这次全国“两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央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已经明确,指导思想已经确立,主要的改革内容已经涵盖,不少改革方案已经出台,有的已经完成。可以认为,“十一五”时期将是这一轮税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在中央提出的税改原则引导下,在“十一五”时期内基本完成本轮税制改革的主要目标。笔者多次谈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作为新一轮税改的基本原则,与1994年税改的“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16字原则相比,已经更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税制改革的共同方向,体现了现代世界市场经济下一个良好税收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表明我国税制建设的体制背景已从当年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我们正在建设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税制。而当我们进一步在“十一五”规划的背景下审视这十二字原则时,首先体会的是税改对“十一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肩负的重任。税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一个简化而公平的税制、一个以低税轻负为特征同时又强调严格征管的税制,无疑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化的新阶段中,从税制完善的角度来努力促进“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笔者还认为,对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推进,我们应提倡“稳中求快”的改革思路。一方面,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变化了的新形势要求加快税制改革的步伐,要尽快调整现行税制与社会经济环境不相匹配的部分,已经提出的改革目标要尽快完成,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要求,是“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改革的步骤要把握适度求稳,这是“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具体步骤的要求,是渐进次优改革思路的要求,税制改革必须要考虑社会和谐的需要和兼顾各方利益的承受能力,实现税制改革有条不紊的推进。总之,这是一个要处理好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度”的把握,也是税制改革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四、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近年来,我们在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非税收入已经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成为我国财政收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的要求,为我们下一步在这方面的工作指出了方向。笔者认为,“十一五”时期非税收入的发展与管理问题,应做到“三个坚持”。其一,要坚持在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的框架下加强对非税收入的管理。这些年来,我们搞市场经济,讲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的结合,讲的是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公共财政的改革,开始并不断完善我们对非税收入发展和管理的认识。毫无疑问,“十一五”时期,我们还要继续在坚持这一基本思路的前提下,根据变化着的条件做与时俱进的调整,继续发展与规范管理非税收入。“非税收入”这一概念,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产物,顾名思义,它既是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下财政总收入的一部分,它又是相对应于税收收入而言,具有与税收收入不同的特征。因此,无论我们如何定义非税收入涵盖的范围,非税收入都将和税收收入一道,构成公共财政下统一的收入来源;无论如何理解非税收入与税收收入的不同特征,这些收入的共同属性都要求这些收入的获取都要遵循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对收入管理的一般要求,这些收入的使用都要按市场经济下公共支出的要求来进行。简言之,非税收入的获取和支出都必须纳入公共预算管理的范畴,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出发点。在这一前提下,笔者认为下面三点是很重要的。一是我们要继续坚持对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分流”与“归位”,这是我们过去讨论“税费归位”的延伸与扩展。要根据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不同原则与特点来判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自的比例。一般说来,税收收入是用于资助纯公共产品,而非税收入是用于提供各种具有直接受益性质的准公共产品,两者的共同特性和归属分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判断。我们要根据“十一五”时期国家对各类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的总体规划与实际可能,在确定财政总收入盘子的同时,逐步确定一个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比例。二是对非税收入的确定与管理,核心问题还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定位问题。只有明确政府的职能与作用,确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下对公共产品(包括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对市场经济运行必要条件的提供、和在一定条件下对部分资源的配置,才能对非税收入筹集有一个标准,也才能对非税收入中不同部分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使用有一个基本判定。三是要坚持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条件下对非税收入的一般管理原则,笔者认为,这些原则至少应包括:依法的原则、统一的原则、规范的原则、透明的原则、有序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等等。其二、坚持在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结合中进行非税收入管理。总体上看,我们对非税收入的管理肯定是要坚持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的结合,但笔者要强调的是,虽然在开放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各国非税收入管理的国际惯例要借鉴,但在进行非税收入管理时,要优先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现代各国的实践与我国非税收入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相对比于税收收入而言,非税收入的范围、内容、性质等都特别烙着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的特性,没有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从国情出发是讨论非税收入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具体说来,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必须特别注意的。一是要继续坚持“渐进次优”的思路,以推进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进行,不应苛求那些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在现实中不可行的理想方案;二是从我国实践出发,直接负责全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财政部门要在非税收入管理过程中起到统筹作用,依种种原因获取各种非税收入的各部门各单位要予以密切配合,努力构建一个各方利益较为协调的非税收入管理体系;三是要逐步改正现有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的各种不规范做法。其三,坚持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进行非税收入管理。“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非税收入发展及其管理要始终坚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促进。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辩证地看待近年来非税收入较快发展的现实,在坚持政府定位、规范管理等前提下,只要非税收入的发展有利于“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就应该继续挖掘非税收入潜力,要提倡看待非税收入较快发展的辩证观。这里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我国非税收入的发展,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它在一定阶段上发挥了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财力不足、满足公共需要的作用,而在一定时期出现的非税收入(特别是原来意义上的预算外资金和某些收费)管理不严的情况,在实践中已经逐步得到纠正与规范。既然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条件下有非税收入存在的必要,我们就要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观念,让非税收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对于非税收入,要继续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规”的原则来加以管理。非税收入的征收与使用是否得当,要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衡量标准,要以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效率与公平为目的。应该说,相对于税收而言,我们对非税收入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还不够,但较为成型的税收理论体系中的许多研究成果值得我们比较与借鉴。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必须坚持中性与非中性的结合,税制设置中效率、公平、简便原则的贯彻等,可以为非税收入的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参照系。这里提出的非税收入“取之有度、用之有规”原则,主要就是基于这种比较借鉴的考虑,非税收入在获取过程中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扭曲作用要降到最小,非税收入在使用过程中要有利于效率提高、公平促进与易管理等目标的实现。

三是对于非税收入的发展,还是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来分析非税收入的结构及其增长趋势。非税收入是一个定义较广的范畴,就目前情况看,有的是属于资助准公共产品或直接受益项目的(如政府性基金与各种收费),有的是与国家权利与国有资产(资源)使用联系的(如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还有的是与政府特定管理行为相联系的(如罚没收入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对有些非税收入的增长应予以支持与鼓励,而对有些非税收入的过快增长则要予以一定的控制,对此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五、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的财税对策“十一五”时期是我们在继续对外开放和深化

改革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在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各国之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了新的表现,这些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正是基于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显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应对贸易摩擦等新现象,是我们在“十一五”时期必须特别重视的问题,而在各项应对措施中,如何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财税政策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同时又不给贸易对手国留下增加贸易摩擦之借口,这是我们财税贸易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必须研究的新课题。国际贸易摩擦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现象,是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过程中的一个常态,其表象是贸易交往中出现的争执与异议,是生意不成和气伤,而实质则是反映着国家间在世界性资源配置博弈中的矛盾。贸易摩擦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之所以加剧,特别是在我国对外开放深化中之所以表现的这么明显,有其特定原因,归纳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国与国经济联系加深这一进程,使国际贸易摩擦与争端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因此研究贸易摩擦的成因与解决机制,既能有利于推动贸易自由化发展,同时又有助于我国在这一进程中通过妥协或协商的方式减少障碍并获取利益。二是应该看到中国近20多年的和平崛起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升温是共生现象,当我们决定并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我们在力争最大可能地获取全球化利益时,我们就已经看到了贸易摩擦产生的必然和应对贸易摩擦的必要。因此,和平崛起进程中伴生的贸易摩擦,提高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水平与质量,实现中国经济腾飞,是我们坚持“树立开放理念,构建和谐世界”的开放主题之一。

从这一现实出发,面对贸易摩擦,正确的态度就是“妥善应对”。对于中央提出的这一要求,我们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一是既要理解新时代中贸易摩擦加剧的不可避免性,又要认识缓解或不断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贸易摩擦的必要性;二是要认真研究导致贸易摩擦产生与加剧的原因与形成机制,从国内外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上去把握我国在深化开放中出现的贸易摩擦问题;三是要积极探寻缓解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这里既包括各种机制体制上的安排,又涉及到宏观政策上的妥善运用,从而确保对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这也是我们探讨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与财税政策运用关系的研究起点与基本态度。就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与形成机制而言,综合众多国际经济贸易的纠纷案例来看,各类成本、倾销等经济贸易因素导致的纠纷与各类非贸易壁垒运用产生的贸易战仍占主要比例,但必须看到的一个事实是,贸易对手国之间财税制度特征上的差异与财税政策上的有争议运用也已经成为形成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且这一比例还在上升。国际上这方面的案例已经很多,例如,美国与欧盟日本等国因美国海外公司销售收入税收规定引发的贸易纠纷,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因美国反倾销税收入分成的《2000年持续倾销与补贴抵消法案》(即“伯德修正案”)导致的贸易争端,德国关于股份公司出口税收规定与欧盟法律的不相容性引发的欧盟内贸易争执,等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Q9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73-02

一、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

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生成性,决定了人的发展与其所在的社会关系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因此,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以及现代人的发展,是以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以及现代社会关系的生成与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不具备这个前提,传统人就不可能转变为现代人,也就无所谓现代人的发展。

人类社会关系的演进始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传统社会关系形态代替原始社会关系形态,还是现代社会关系形态代替传统社会关系形态,都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是,这并不是说一种社会关系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关系形态就是无条件的。恰恰相反,一种社会关系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关系形态,只有在具备相应社会关系由此及彼转变条件的背景下才能实现。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或者说现代社会关系代替传统社会关系,同样也必须具备转变的必要条件。否则,这一转变就不可能发生或是实现。

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或者说现代社会关系代替传统社会关系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事物演变与发展的规律一再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决定事物存在的内外因素或主客因素,就是引起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传统社会关系而言,促使其向现代社会关系转变的根本原因也体现在主客两个方面。主体条件,就是人的发展变化;而客体条件,则是社会实践及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

在社会关系变革的主体条件上,作为社会关系创造与承担者的人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社会关系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所实现的程度。当然,人自身的转变并不是主观意志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创造可观世界之中改造自己的过程。在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转变的过程中,作为社会关系主体的人,也必然经历一个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合二为一的,是一个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的过程。没有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也就没有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同样,没有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也就没有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

二、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是一个互为条件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伴随着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当然,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无疑也为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创造着必要条件。

传统人与现代人并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而是人的发展所经历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或过程。因此,不能把传统人和现代人截然分开并且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现代人是由传统人发展而来的。没有传统人,也就无所谓现代人。那么,传统人是如何发展或者转变为现代人的呢?或者说,传统人的发展在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时才能转变为现代人呢?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的理论,传统人倘要转变为现代人,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个条件是促使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客观条件,即社会关系环境条件;另一个是促使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主观条件,即传统人自身转变的内在条件。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传统人才有可能在发展中转变为现代人。关于第一个方面,也即传统社会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我们已在前文详细论及,在此我们将不再重复。我们在此重点分析的是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即传统人自身发展转变的内在条件。当然,在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过程中,促使其转变的两个条件是在相互作用和促进的过程中同时逐渐生成的,而不是先有条件才有转变过程的。

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内在条件并非是传统人天然就具备的或者是在短时间内就生成的,而是在传统人自身的不断发展过程即传统人进行双重改造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这也就决定了传统人向现代人的发展转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传统人在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生成的促使其向现代人转变的主要内在条件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人在发展中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增强,二是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正是这两个最根本的内在条件的形成与发展,导致了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人的发展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发展,也是一种自我发展。并且人的自我发展是与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统一的。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创造自我的活动,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既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自身。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无疑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三、现代社会关系的当代嬗变与现代人的发展

现代社会关系的生成与发展,成为促进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重要客观力量。但是历史总是一个不断前进与发展的过程,现代社会关系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实践交往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和人类社会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新的社会关系会不断生成,因而现代社会关系与现代人也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

现代社会关系在当代社会的嬗变与新的发展,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现代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说,现代人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这就意味着现代人始终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如果说,现代人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规约自己本质和生成现代品质的现代社会关系这一客观条件的话,那么,现代社会关系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则无疑是现代人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新的社会关系力量。这种新的社会关系力量,将成为现代人新的人格品质生成的重要客观条件。当然,这种新的力量是否能最终催生现代人新的品质的产生与形成,还取决于现代人对新的社会关系价值意义的理解认同接受,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能否通过认知的内化而生成新的品质。因此,如何在当代社会关系这一新的现代社会关系形式下更好地发展自己,则成为每一个现代人所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现代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认真检讨现代社会关系的扩张对现代人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问题。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既是一个现代文明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野蛮的掠夺过程;既是一个人的个性解放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自我隐失异化和人格扭曲的过程;既是一个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人的自由缺失和片面发展的过程。现代社会关系所蕴涵的这种二律悖反的属性,正是造成现代人双重人格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认真检讨现代社会的发展及其对现代人发展所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是现代人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确立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现代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还必须自觉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并且将这一观念贯彻到现代人所展开的一切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社会交往实践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造不适于现代人健康发展的社会关系环境,积极创造有利于现代人健康成长与健康发展的社会关系环境,由此促进现代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现代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对新的社会关系环境进行认真的价值评估与考量。任何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都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也有反向制约的一面。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所具有的这种矛盾的特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在面对社会关系这一客观力量的制约时,必须对之进行价值性评判与考量,并由此做出正确的抉择。

现代人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在社会关系环境的选择与利用,还是在社会关系环境的改造与优化方面;也无论是对社会关系环境意义的认知与评价,还是对社会关系环境意义的接受和内化方面,都必须与主体的自觉的发展意识结合起来。惟其如此,环境对人发展的有效性才能变成现实。并且也只能如此,才能促使现代人在自身的发展中,自觉接受社会关系环境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有效抵御不良影响,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人民出版社,1988.

篇11

在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资源消费结构和以电力为主的资源生产结构中,燃煤发电厂既是最大的二次能源的生产者,也是最大的一次能源的消费者。以2006年为例,全国煤炭总产量约为23亿吨,其中约12亿吨为发电厂燃煤(以下简称“电煤”),如果加上进口电煤,这个数字还要再大一些。燃煤发电厂在生产中,除煤炭以外,还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燃油和大量的淡水。同时,产生大约相当于电煤总量20%左右的粉煤灰和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工业废水。预计到2007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将突破7亿千瓦大关,其中约50%属五大发电集团所有,另半壁江山分别属地方或外资及其他所有。在役燃煤机组中,有1000兆瓦超超临界的先进机组,也有50兆瓦以下的小机组;有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的,也有高于400克/千瓦时的;有脱硫、脱硝、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废水零排放的,也有直排的。总体呈现良莠混杂、参差不齐的局面。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国燃煤发电厂平均供电煤耗降低到了355克/千瓦时,但仍高于世界先进水平30~50克/千瓦时,电力生产中能源资源消耗过高、污染排放超标、能源环境制约加剧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全国关停小火电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成绩。2007年1~9月,我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903万千瓦,完成全年关停任务的90%。,这些机组关停后,同等电量由大机组,每年将减少原煤消耗136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万吨。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说明我国燃煤发电厂节能减排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节能减排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任务仍然艰巨,道路仍然漫长。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到了生态文明的高度,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现阶段,我国燃煤发电厂向社会提供的电量约占发电总量的75%,电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按照2007年上半年社会用电量计算,燃煤发电厂供电煤耗每降低1克/千瓦时,每年就可节约标准煤225万吨;如果能降低到350克/千瓦时,每年就可节约标准煤1125万吨;如果能降低到318克/千瓦时(国内600兆瓦亚临界机组先进水平),每年就可节约标准煤8325万吨,大约相当于2006年煤炭总产量的5%,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减少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可见,燃煤发电厂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这个地位决定了它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应当是:不断降低资源消耗,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提高粉煤灰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如果这个责任目标能够实现,我国节能减排所面临的半数以上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燃煤发电厂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总体上讲,我国燃煤发电厂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发展成长中的问题。但造成的以高消耗、高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粗放型与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环境污染事件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由环保问题引发的气候变化而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等后果是十分严峻的。而在造成这个结果的背后,一方面是一些高消耗、高污染的机组仍在运行,个别地方还存在新建小机组的现象;另一方面是一些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的大机组出力不足,不能实现经济运行,长周期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其节能减排的优势,而且还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客观地看,在一些省市区,由于电力负荷较高,仅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的大机组一时还不能满足用电需求,高消耗、高污染的机组依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省市区,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的机组完全可以满足用电需求,因为存在“平均调度”的传统模式,导致以上问题的存在。这是很不应该的,这种局面需要尽快扭转。

优胜劣汰是自然抉择的根本法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高消耗、高污染的小机组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是先进的生产力。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产的老旧机组必然会成为落后的生产力,理应被历史所淘汰,这也是自然规律,是“成长中的烦恼”,而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那些新建的小机组,绝大多数缺少环保设施,缺乏竞争上网能力,本质上是盲目投资所造成的结果,应当坚决予以关停。大容量、高参数、低污染的大机组之所以不能在经济状态下运行,关键在于真正竞争上网的机制还没有建立或运转起来。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遇到的特殊问题。马克思说过:衡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么生产。这是我们衡量生产力水平的科学依据。高消耗、高污染的机组不能淘汰,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机组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说明在当前的电力产供中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不相协调的弊端,这是制约节能减排工作的根本原因,我们一定要敢于正视这个现实,解决这一矛盾,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节能减排问题的根本所在。

可喜的是,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电监会、能源办联合下发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这给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基础和保证。《办法》规定:“同类型火力发电机组按照能耗水平由低到高排序,节能优先;能耗水平相同时,按照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这符合当前电力生产与调度的实际,顺应节能减排形势,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实施力度,加快实施步伐,发挥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让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三、燃煤发电厂节能减排的途径与方法

燃煤发电厂节能减排工作应当坚决贯彻党的十

七大精神,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以电力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通过结构调整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形成以电监会为龙头、电力调度为中心、燃煤发电厂为重点的节能调度体系,坚决执行并不断完善《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形成以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为基准的发电机组淘汰机制,让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的机组实现最经济运行,对高于平均煤耗的机组逐步实行关停或“上大压小”改造,形成淘汰落后生产力的机制。电监会监督《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试行)》是否真正得到贯彻执行,并以全国的平均供电煤耗为依据,形成对电网的考评或考核机制,促进电网改变“平均调度”模式,形成节能环保的新型调度模式。通过这个途径,使燃煤机组结构由目前的参差不齐朝着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的方向发展,以此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进步。二是新建或“上大压小”改造项目要尽可能上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的机组,在电网承受力许可的条件下,应尽量上超超临界机组。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克服保守观念和错误认识。超超临界机组已经在发达国家运行了三四十年,国内第一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投产一年多了,应该相信其技术完全是成熟的,经济性也是绝对不用质疑的(坑口电站也不例外),选择超超临界机组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电力行业走在世界前列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