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职统计学基础

高职统计学基础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2 08:24: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职统计学基础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职统计学基础

篇1

一、思想上重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本文由收集整理,是高等财经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早在1992年,国家教委就把统计学列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十一门核心课程之一,体现了国家对非统计专业加强统计教育的决心,有关课程的设置,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大都开设统计学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其他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理论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为主,实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之目的。通过讨论、对话、答疑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统计学起码应该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即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在讲授有关统计理论知识时可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些相关的统计活动,在学期结束前可让学生做一次完整的统计工作。为了加快汇总速度,保证统计的准确、直观,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excel对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数据,绘出统计图表。这一工作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如何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等统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的调查研究能力。

(二)结合专业教学

在制定统计学的教学目的时,不能孤立地去制定,而应该在明确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与统计学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去制定满足该专业需要的教学目的,同时将提高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纳入教学目的之中;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应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依据各专业需求进行取舍,不能将所有专业统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都一样。在教学中,例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该专业相关,使学生明白统计理论及方法如何在专业领域中应用。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统计学教学中,当拥有大量数据要进行分析、演示并要学生参与其中时,传统的 “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既浪费时间,又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又妨碍了统计软件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教师适当增加课堂信息量可以让学生从烦琐的公式推导和复杂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可以演示、分析篇幅较长的统计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清晰,可以增加立体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同时开设适合本课程的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软件)内容,增加《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实验课,进一步提高统计教学的实操性和应用性。

(四)运用联系比较方式教学

统计学教材中公式繁多,且一般不能相互推导,同时统计学中一些指标数值的计算,必须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每一个计算公式都有特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场合,这对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困难较大。而对公式的运用条件和运用场合的理解,除了需要数学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知识。如,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时,运用条件必须有现象的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资料,或必须有现象的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资料,其运用的场合是当现象的总发展速度不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而是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通过一系列的比较,不仅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对学习统计学有很大的益处。

(五)案例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强化案例教学环节,案例的数量应有限度,质量要精,而且教师必须认真准备,提供的案例最好具有趣味性、引导性和应用性。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的案例主要有:中国股民股票投资状况问卷调查与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和需求函数估计;财政收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分析;电信资费调整的调查与分析;国产手机需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理财金账户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等。

三、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

篇2

我国高等职业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技能性、应用性的专业人才。统计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客观现象所带了丝事实反映的方法论科学,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等特点。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财会、贸易、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也是当代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近年来,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都对本院校的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期望发挥统计学基础课程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框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高职院校开设的统计学基础课程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可以进一步的深化课程的理论性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二、统计学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研究来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应用研究

就目前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统计学基础这门课堂的教学过分的倚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的应用性问题探索。相对而言,高职学生学习的知识专业性更强,更倾向于实用化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需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以此为工具,在采集到相关的数据后,能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反映事实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等。这也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欠缺的能力。

(二)忽略与相关学科联系,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小

统计学基础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课,它与概率等、线性代数等学科联系非常的紧密。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统计基础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课程多有交叉重复现象。

(三)课程设计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大多以全课堂教学为主。统计学基础这样的专业课也是进行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示不符合当前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课程本身而言,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教学案例具有以下特征:①案例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②案例要含有教育两难问题;③案例要蕴涵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的理论、原则与原理;④案例要具有新颖性、讲究时效性;⑤案例的背景要清晰。

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设计的层面是多样、复杂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守于传统既定知识,培养一统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显得多余了。

四、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篇3

1 课程的特性

1.1 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统计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统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基本上存在一致性,而且它们之间存在许多内容的一致性,它们知识间的重复联系,比如会计管理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中的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课程等都需要大量的统计方法的应用,是各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1.2 提升学生的统计基础技能

高职院校的统计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统计的基础技能,而不是统计的具体专业技能,因此对于学生的教学要具有侧重性,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搜集资料与整理的专业技能,因为只有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水平,实现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目的。

1.3 强化知识的实践应用

统计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对于统计技能的掌握与理解,而是要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因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人人具有统计思维意识,让学生在具有专业的统计知识的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统计意识观念。统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进入社会给予实践检验,因此在学校的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统计问题。

2 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按照统计实际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和职业实际岗位对接,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课程改革本着“理论够用、适度,强化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按统计实际工作过程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认知统计、统计设计与统计资料搜集、统计资料加工整理及表现、统计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四个项目,是教学内容贴近了真实的统计实际工作过程,是学生能清晰、明了的理解课程的学习目的,为学生后续工作或参与统计从业资格证、助理统计师和统计师考试提供知识支撑。

2.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特点

统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应用和实际背景出发,使学生在实际中识别统计方法的应用环境,正确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讲授中不要追求理论上的完整性,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结合大量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相关资料,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这样既可以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又使课程的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实际问题与所学理论与方法的距离。

2.3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的实际情况,课程教学过程中选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课程的基本内容采用讲授法讲解,避免复杂的推导过程,采用“由易到难”和“精讲多练”的方法,确保核心知识点的掌握,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教师不把所要讲的知识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是“话到嘴边留半句”,故意设“障”布“疑”,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注重课堂讨论,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断增进学生的理论理解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知识讲授过程中,将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老师选择具有针对性强的社会真实案例,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的应用案例分析引导发挥案例服务于教学,通过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的对案件分析,建立合作小组,发挥学生的主动探讨能力,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使学生既能学到相关的统计知识,更能锻炼统计实践技能,并且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使用。教学过程中将粉笔、黑板、多媒体合理组合运用,课堂上老师的灵感、提问时学生的答案、重点内容的再次强调等用传统板书来展现,比多媒体更有及时性和随意性,控制灵活。课程的知识体系、案例的描述、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展示等采用多媒体展现,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必要时可以加声音、图像以增强效果,更直观,便于理解,记忆深刻。同时,统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大量数据的处理,针对学生已学完计算机文化课程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借助计算机、利用业余时间来实施统计方法的应用。例如在讲述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内容时,利用Excel软件的“图表向导”设计统计图表,利用函数公式计算分析指标,使复杂的统计计算简单化,增强学生的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实操运用能力。两种手段相结合,相得益彰,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104-01

统计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财经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科目,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经济知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现代大学教育条件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会计系学习统计学基础课程的会计与统计专业近200名专科学生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并经过反复的试验及对比分析,概括出了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 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思想

1.体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进行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形式,其核心目标是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人才既要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相关知识,还要有适应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并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

2.体现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统计这门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3.体现可操作性

实施方案作为指导性意见,只有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证改革的有效性。考核内容的设计都是基于对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特别是Excel计算技术情况调研基础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能力完成各项形成性的考核内容。

二 统计学基础课程建设改革的具体措施

1.课程内容的改革

统计学基础课程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统计学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即统计的基本问题、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搜集及应用。采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实训等,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培养学生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程实施上,对每个单元的实训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际单位现场参观、实习等方式,配合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在集中实训中配合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专题实训,采取提前布置、课下阅读实训资料、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另外,还通过学生团队、统计网上指导、撰写与实习相关的统计小论文,甚至参与企业的具体课题制作等形式来贯彻实践教学方案,落实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在指导方法上主要采用:(1)讨论式教学。通过讨论式教学,强化学生对社会调查及其方法运用的重要性和具体调查方法、技术环节的认识,促进社会调查方法技术程序化使用意识的进步。(2)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式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小组。通过组建调查小组和学生实习团队,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全过程的社会调查活动,增强独立地、全过程地使用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的能力。(4)统计沙龙。这是针对统计课程的特点而尝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一般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经济管理问题,事先进行较充分的准备;然后,学生们集聚在一起,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畅谈,相互启发,也可以争论,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思路,便于事后形成文字材料。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方法采取以“能力为中心,综合测评”的方法,所谓“以能力为中心,综合测评”是指根据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采用课堂、作业、模拟实习、项目实训、考试等方式分别对学生进行测试,最后形成学生的综合成绩,力求客观地、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教学资源库及课程网站的建设改革

统计学基础课程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完善教学程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建设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并实现资源共享。这门课程网上资源目前还处于初级的状态,拟建立统计学基础的课程网站,逐步把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学习指导书、参考文献及教辅资料等资源上网并免费开放。

总之,统计学基础是会计与统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我们本着实施采用层次推进法教学模式,运用模块组织教学,力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从而体现统计岗位的针对性、实用性;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把该课程建设成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妍、王洪录.“一主三分”式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3(6)

篇5

一、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简称16号文),进一步强调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机制,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高职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具有以下诸多优势: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问题,扩大了专业视野;三是为学生提供了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四是增加了学习兴趣与动力。

统计学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教”和“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效结合起来显得格外重要,也极富挑战。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起步较晚以及条件所限,能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参加观摩、练习的并不普遍,但除了深入企业实习,我们还可以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将实际问题引入日常学习生活,创建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类似工学结合的效果。

二、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统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掌握基本的统计原理和方法,最终服务于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由于统计学具有理论抽象、计算繁杂、应用性强的特点,按传统的课文讲授―课后练习―习题讲解的模式基本能让学生较好的掌握书本内容,但无法将统计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也缺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没有完全达到统计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从工学结合的理念出发,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外,结合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有自身的特色与要求,又能与理论体系相互融合与促进。

由于在传统理论教学体系外增加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客观上要求增加统计学的授课学时,这是有效且必须的。高职院校的统计教学一般安排在72―80课时左右(平均每周4课时),这与统计课程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符的。这些课时对于理论教学尚可,若想强化学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则显得捉襟见肘,建议增加至108―120学时(平均每周6学时),将增加的课时分配给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用课堂情景模拟企业环境,用课堂实训问题替代企业真实问题,从而能产生近似工学结合的学习效果。

整个专业实践体系分解为四大块:教学计划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校内实训体系和教学改革体系。首先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外部环境变化,发掘企业及社会的需求,从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其次,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课堂模拟也可以课外实践;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比较、总结和学习,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核心价值。

三、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职统计教材都能做到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性,但真正能做到基本理论与专业需求较好融合的并不多见。

1、传统教学内容的特点

(1)一般按照原来苏联模式下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从基本概念入手,依次安排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模块;接着讲解抽样推断、参数估计、相关回归和统计指数,最后介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抽样推断和参数估计需要一定的概率论知识,因此一般略过不讲。

(2)缺少案例分析。这也是目前统计教材最大的通病。大多数教材只能做到将概念、计算讲解清楚,但内容稍显陈旧和单调,没有很好地和专业内容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统计教材一般不像经济类教材那样内容生动、案例丰富。虽然统计学基本特点是客观真实,并不像经济学那样充满想象和主观判断,但统计教材完全可以多采用案例分析――统计并不缺少实际事例。可能有老师觉得可以在课堂上自己增加举例,但枯燥的课本已经提不起学生自觉看书的兴趣了。

(3)缺少高质量习题。一般的教材课后习题只是注重对概念的识记,如选择或填空“统计的特点是什么”、“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哪些”等;或是对例题的重复变形,不过将例题稍微改头换面就变成了一个新的习题。这里并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好――初学者总要经历一个识记和模仿的过程――而是说这样的题目占整个习题的绝大多数,仅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在识记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理解和运用层次的练习。

2、设计和优化内容

越来越多的统计教学工作者也发现了上述问题并为之努力。本文就如何设计和优化内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根据工学需要,明确统计教学的内容范畴,并将课程内容细化为具体的知识点,再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内容。一定要注意课程内容不等于授课内容,课程内容只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必须讲授的知识点,但如何让学生学好学透这个知识点,老师应该围绕该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特点等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比如统计课程内容的“强度相对数的定义”,如果只是按书本讲解强度相对数是“某一总量指标数值与另一有联系但不同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学生一般难以掌握,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此知识点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强度相对数定义,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强度相对数与其他相对指标的区别,强度相对数的争议等”。显然教学内容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统计教学应该经历确定课程内容――细化具体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

其次,大量增加实例分析,将工学需求紧密结合。目前的统计数缺少引人入胜、紧贴生活的案例。案例一般分为三种:引人入胜型,这种案例一般是与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常识或趣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型,这种案例是统计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启发思维型,这种案例是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增加案例分析有三个途径:书本案例、课堂案例、课后习题案例。第一要增加书本案例,书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一本书如果内容枯燥无味,是很难吸引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的,而没有认真研读书本则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第二要增加课堂案例,课堂案例应以生产生活实际应用为主;第三要适当增加课后习题的案例分析,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又是对统计学习的补充。

最后,鼓励使用工学结合教材和习题。编写合格的工学结合教材和习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求教师紧跟专业要求和地方经济需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跨专业的复合知识结构。工学结合的教材要求体现统计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工学结合的习题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利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

1、始终坚持“兴趣性”和“重要性”原则

统计学本身涉及了大量抽象概念和计算,而数学是高职学生的普遍弱点,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对统计感兴趣并且重视,从而愿意学且认真学。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上述两大原则。

2、善用教学方法

目前倍受推崇的有项目驱动法、工学交替法、情景模拟法等。项目驱动法是指根校企双方据实际需要确定研究项目,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教学培养工作。工学交替式是指把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训分段交替进行,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个学期下企业实习。这两种方法效果明显,但局限性也较强,比如研究项目的选择、实习人数的限制等。情景模拟法是利用校内条件,仿真企业环境和实际工作需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实训,从而达到身临其境般的效果。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指导学生

统计也有其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从事统计学习和工作,必须本着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弄虚作假。教学工作不仅仅限于课堂上知识的讲解,应该以知识激起兴趣,以兴趣串起知识,并用真挚的情感全面地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利用课内外可利用的渠道来指点学生、关怀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长久、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

四、改变考核标准

为了有效实现上述目标,考核标准也要做相应调整。除了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外,更应该注重对平时的学习态度、实训效果进行考核,改变“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同时,除了教学考核外,还要求学生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甚至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考试(如统计师,会计师,经济师等),这也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根本出路。真正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需要在加大学校软硬件投入,强化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最终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艺术类高职院校是以艺术类专业为主的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新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应对将来的工作需要。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在课堂上的普及,教学手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因此,怎样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是笔者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笔者以所在的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结合在课堂上运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实践体会,就当前在本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

1.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较低,使得学生轻视文化课,只重视自己的专业课,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在高中或者中专有一点计算机基础,就认为上大学后没必要学;而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会打字、上网、打游戏、聊天、收发邮件,就是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慢慢下降,会对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即教师将课件投影在幕布上进行教学的模式。艺术类学生的个性都比较突出,纪律上自由散漫,思维的跳跃性和自我表现欲都非常强。所以这种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一方面使不自觉的学生趁教师不注意就开始聊QQ或者打游戏,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另一方面使坐在角落或者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大屏幕,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打击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多媒体机房中安装了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并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2.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简介

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套网络教学软件,利用机房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实现教师机对学生机广播、监控、语音教学等的操作,辅助学生完成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该软件具有一流的屏幕广播速度,可以实时广播多媒体课件中的各种动画效果,特别适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采用音频音频混合技术、支持多人同时语音交谈;独创的缩略图显示,可以把整个班级的学生端屏幕画面同时显示在教师端,让教师方便地一览全局;支持VCD、MP3、AVI、WAV等多种影音文件格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使用该软件,使教师演示与学生实习合二为一,使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在学习时觉得很直观,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变得易于教授和理解。

3.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

3.1上课前使用“点名签到”

由于艺术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不够,经常出现逃课现象。传统统计学生出勤的方法一般都是按照名单点名,这样就使得有些学生代替没到的学生答到。凌波多媒体系统具有“点名签到”的功能,课前教师点击“点名签到”按钮,学生在弹出的签到对话框中输入自己的姓名并确定,教师端上该学生端对应的缩略图就显示为该学生的姓名,实现缩略图与学生的对应,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导与监视。该功能还可以把学生签到的姓名、时间及对应的学生机名等信息保存成TXT文件,教师可以在日后需要时进行查阅。

3.2授课过程中使用“屏幕广播”或“屏广+锁定”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屏幕广播”功能,将教师机上对各种文本、声音、动画、图片等操作过程的画面同步显示在学生机上,轻松实现讲解和示范,实现“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教师进行屏幕广播的时候,有些学生会脱离广播,去做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原来学生用键盘按“Ctrl+Alt+Delete”调出任务管理器,在应用程序中结束屏幕广播的进程。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使用“屏广+锁定”功能,这样不仅学生机显示教师机的屏幕广播,而且学生的鼠标和键盘被锁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能用计算机做别的事情,便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教师还可以将任意一台学生机的屏幕广播显示到其他学生机上,这样就可以对该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有错误及时指出,使其他学生避免再犯类似错误。在这种“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下,加强了师生间的交互,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3.3作业的发送和收取时使用“作业”与“提交作业”

教师讲授的部分完成后,就要给学生下发作业和各种素材。比如在学习Excel时,素材中会有图片、文本文件或者来自外部的数据;在学习Power Point时,要用的素材会有图片、表格、音频或者视频,这些素材都要下发给学生。一般在机房上课的时候,教师机上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把要发给学生的素材放在这个文件夹中,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访问教师机下载素材,但是学生会在同一时间段访问教师机,这样就占用大量网络带宽,要是素材中有视频文件,下载的速度就会特别慢,用的时间很长,耽误课堂时间。使用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作业”按钮,教师就可以很快将素材发送到学生机指定的文件夹中,学生在本机上就可以直接操作了。

在收取学生的作业时,常用的方法是在教师机上设置一个共享文件夹,让学生把作业上传的这个文件夹中,这种开放式的共享使得学生可以任意上传和下载,有一些学生就可以钻空子下载别人的作业。使用凌波软件在“选项”中允许学生提交作业,学生在任务栏右下角单击凌波学生端图标选择“提交作业”,将作业拖进弹出的对话框中并发送,就可以把作业发送到教师端指定的文件夹中,避免了复制下载作业的现象,方便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考核。

3.4学生上机实习时使用“远程遥控”和“屏幕监视”

上机实习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这个环节中被完全体现出来,所以教师在上机实习中,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状态。艺术类学生计算机水平相差很大,对教师讲授的内容理解程度也不同,学生会提出各种难易程度的问题,这时使用凌波多媒体系统的“远程遥控”功能,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单独辅导。遇到学生不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对该学生机进行遥控操作,学生在自己的屏幕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过程,这样就做到了“一对一”的辅导。

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将全班学生端的屏幕缩略图显示到教师端上,教师能对全体学生进行查看,若发现某个学生实习过程有问题,可以针对该学生进行“屏幕监视”,该学生的一举一动就可以尽收眼底。发现有学生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可以使用“黑屏+锁定”按钮,让该学生的屏幕黑屏,并且鼠标和键盘都不能使用,该学生立刻就会有反应,起到警示效果,然后解除黑屏和锁定,学生就会继续学习,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杜绝学习过程中学生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出现。

3.5课程结束后使用远程“关机重启”

下课后,有的学生急于离开教室,有时就会忘记关闭计算机,而后面的班级又在外面等着进入教室,若是教师走到计算机面前一台一台关闭十分不方便。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了“关闭重启”学生端的功能,教师在成员列表框中发现没有关机的学生端,就能选择关闭或者重启学生端,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方便后续班级的使用和对机房的管理。

4.其他辅助功能

“影音广播”:为了丰富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课件做成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观看。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支持多种影音文件格式,教师使用“影音广播”,将做好的视频文件或者课件中的动画效果实时播放给学生,实现了课件的化静为动,使教学效果更为优化。

“网上聊天”:教师可以发起“网上聊天”,针对课堂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或者需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对话框里进行文字交流。学生还可以单击学生端图标进行“举手”,或者可以给教师“发送消息”,教师端就能及时看到举手的学生并收到学生端发出的消息,教师可以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屏幕日志”:使用该功能可以自动把全体学生的屏幕画面,以JPEG图片文件的格式保存到教师机指定的文件夹中,便于无人值守或者日后查看学生计算机的使用情况。

5.结语

实践证明,将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于本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更好地结合,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教学手段更为多样。课堂上,教师能够“一对多”地完成对整个班级的授课,也能“一对一”地进行单个学生的辅导,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切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教学的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组织和帮助了学生的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会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有助于改善计算机教学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更适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对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晓东.艺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J].佳木斯教学学院学报,2013(8):257-258.

[2]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说明书[S].

篇7

预防医学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1],该课程的开设顺应了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2]。医学统计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研究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表达[3]。但是大量调查发现[4],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的过程中普遍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很难保证,医学统计学部分学习时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原因w现在该部分知识点抽象、枯燥、不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觉得学完没有用,也不会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被用于课堂,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动画PPT的应用[5][6]、统计软件的使用[7]等等。其中案例式教学[8][9]是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以掌握基本统计思想为基础,探索统计学案例的设计思路,更大程度保证教学质量。

一、统计学案例应用现状

在统计学教学中,现有案例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以专业案例为主,如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但是专业性太强,高职高专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很难理解;

2)所用案例生僻,不典型;

3)以趣味统计学为出发点出版的著作多为外文翻译,多以股票、战争等题材为主,很多学生未必能领会其中含义,故不适于中国学生学习;

4)仅有少数兼具趣味性、生活化的案例,但未成体系,也没能兼顾其延展性。

故现有统计学案例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有一定借鉴性,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二、统计学案例设计思路

结合教学目标和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笔者认为统计学案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点:

(一)恰当性

案例的选择要恰当,一方面要符合知识点讲解需要,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另一方面要与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不至于让同学们花时间去理解案例,增加学习负担。

(二)简单性

用最简单的案例阐述复杂的统计思想。比如总体和样本,就可以用喝汤的故事来进行分析,帮助同学们体会其含义。

(三)趣味性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有兴趣的事情,完成起来自然积极性更高,能事半功倍。在统计学案例设计中也应体现这点。统计学原本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容易厌倦.如能将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网络热门话题引入课堂,应该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学习兴趣。

(四)生活性

统计学往往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很多同学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觉得学了没处用,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其实统计思想是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比如平均数、医学参考值范围在平时见得最多。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场景设计案例,比如求职、看病等,让同学们体会到原来这些生活问题都是可以在统计学找到答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以上就是我对统计学案例设计的基本思路,我也以此为原则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并在学生反馈中获得一定好评。但是要想将其体系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步怀恩,王泓午,赵铁牛,等.PBL 在网络环境下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4):89-90.

[2]章志红,上官致洋,林少龙,等.临床专科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97.

[3]周舒冬,李丽霞, 郜艳晖,等.以案例为中心的卫生统计学教学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4):27-28.

[4]许辉茹.预防医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弊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31(1):1-4.

[5]吴骋,罗虹,马修强,等.运用教学动画优化医学统计学教学[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3):455-457.

[6]曾芳芳,方积乾.基于Flash的《医学统计学》动画课件的研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421-423.

篇8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定义、发展、重要性

计算机应用技术,狭义的理解是通过利用任意一种计算机软件的某一项功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服务。广义理解则是对各类软件的使用功能、设置等操作技术要有充分的认识及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纵计算机,并使之高效的为人们提供各类所需的服务和帮助。总而言之,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通过软件为人提供便捷服务的技术。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在经济领域,传统生产过程依靠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和改造,并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并促进了新型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次,计算机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大秕新型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对整个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下,人们运用计算机帮助生产、学习、工作、甚至来丰厚的财富已经非常普遍,计算机技术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逐渐地改变我们人类的的生活。计算机技术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前进步伐,国家信息化建设已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特征及实现过程

因为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校类型和层次各异,课程的内容及深入程度会存在区别,但其课程的设置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普遍性

通识教育简单的说是面向大学生的非专业教育,所传授内容的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和普遍意义,并能适应于各个行业,而不是只针对某些职业或个别岗位。

2.永恒性

通识教育的内容通常要经过实践,并证明其正确性、具有严密的逻辑规律性、完整的知识体系、概念体系、工具体系及方法体系,内容有长期作用的潜在能力。

3.基础性

通识教育主要是关于语言文化、历史、科学技术等基础性内容的教育,它是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学生经过基础性的学习,对各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及个人发展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通识教育也为不断地进行再教育提供了认知可能。它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及对事物判断的能力。

4.教养性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之理念,其实质是培养高尚的情操,培育一种心灵的状态。培养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识别对和错、好的和坏的、善与恶、正义与非义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5.全面性

通识教育内容涉及其广泛,包括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应用等各类学科范畴的知识与技术,涉及科学知识的所有主要领域。通过对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及训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的能力结构合理化。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客观、理性、全面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植入通识课程,经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职业修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识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实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职业院校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课程教学始终是专业教育的主线,形成专业理论课、实验课及实训课程的专业教育模式;而通识教育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教育、课外活动教育,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扩展教育形式出现,并最终形成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在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多年,但教学上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泛统一的认识及课程的定位模糊。首先,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应该不同,但是目前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大多数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大纲及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没有针对性,这样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所有的专业几乎都采用相同的教材、教学案例及实验内容进行教学,不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根本不考虑学生所学专业,使得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脱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授课教师缺少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教学;最后,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 通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设想

1.通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

1.1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想激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首先教学主体必须要具有创造力。为实现此目的,身为学习主导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最明显的例证是:教师随时准备解答学生提出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各种问题。

1.2注意与专业、就业相结合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教学案例,应与学生实际所学专业知识及将来的就业岗位有所关联。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一些基础工作。

1.3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

有些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应适当引导开展教学;一些学生更喜欢独立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

1.4注意教授和操作的关系

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这样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只讲授理论知识,这样就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教学中要把理论教学和和实践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1.5注意强化疑难解答这个环节

在实验课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疑惑,应马上给予解答,对疑难问题应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及探索问题的热情。

1.6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多方向地去思考、解决难题;针对同样的难题,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每节课、每个教学设计中的。

2.通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法

2.1构建适合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

如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而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考虑符合市场需求,且学生在具备通用素质与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其自我创新的能力。。

通用素质与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所有行业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工具。不仅如此,当利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这门学科独特的逻辑性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计算机基础课应该和哲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一样得到重视,加入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去,并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计算机各种实践活动中接受通识教育,让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独特的思维方式,并把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应用到专业学习上来。专业应用能力:在课程的建设中,首先要对专业进行调研,分析其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对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及具体的岗位展开分析,了解计算机能力的需求,找出不同专业之间对计算机基础知识需求相同的地方,及各专业自身所需要知识的特殊性,教学大纲分类制定,确定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以为专业教育服务为核心,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创新源于问题、来自于实践,高职院校总是要求任课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分门别类的设立了专门的综合开发实验室、仿真实验室、模拟工作室等,面向学生开放。增加大型综合作业、各种实训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

2.2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通识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教学团队。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科研等能力,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熟悉学生的专业特征,避免把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的教育教学观念、做法及对学生的要求,用到通识课程的教学对象上来。计算机基础课程团队应经常性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召开研讨会等活动,主要讨论教学中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对多媒体教学方法、课程案例的选择。举行计算机学科新知识、新技术专题研讨会。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长进,开阔视野,从而获得更多新知识,这样可以很快提高教学质量,传授给学生的才会是符合时展需要的知识,加强教学的创新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与相关专业的教师要相互交流,多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这样可以熟悉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计算机技术与其融会贯通。为了跟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学校也可以选出一些优秀教师到企业去交流、学习、锻炼,了解社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2.3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内容的改革。要从培养目标出发,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看是否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能力和应用应是考核主要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操作技能。

考核方式的改革。随着考核内容的改革,考核形式不能再用传统的试卷理论考试的模式,不能再只是单一的笔试或单一的机试,这样的考试方式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程实际的学习能力,及掌握知识的程度。最终的考核成绩应采用理论笔试加上实践操作机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再加上平时的技能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才能对教学和学习的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小结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对各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如今懂得计算机知识,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已成为现在和将来人才需求的必备条件。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水平越来越作为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将计算机技术作为高职通识教育基础课程, 将是未来高职通识教育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韩凝.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J].科教文汇,2008(4).

篇9

我国普通高中对于档案管理所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在专门的环境中对档案采取保管措施和手段,来加强对于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我国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带去了一种崭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我国档案从纸质朝着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提高了电子档案的共享性,同时还能减少档案在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所浪费的大量时间以及做的许多无用功,这对于整个档案管理和发展来说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对于保存场地要求少,更是对于整个环境的干净与否要求低,但是却强调整个环境之中对于电磁的要求却极高,因为电磁能够影响整个计算机的具体网络环境,容易产生波动。

即便是电子档案呈现出极高的优越性,但在一段时间内电子档案无法完全取代我国传统纸质档案。因此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特点为基础出发,要求我们要采取专门的手段和措施来做好传统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工作的管理,在这一要求之下,出现了“双套制”的档案管理方式。

所谓的双套制档案管理指的是将电子信息档案和传统纸质档案共同归档,随之形成了两种不同介质的档案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采取了一种融合的态度,将纸质档案所具有的优势和电子档案所具有的优势结合起来,即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使用高效的专用搜索系统,又可以发挥纸质档案作为凭证的一种价值。这在整个档案文件的管理过程中,介质变化苏采取的一种主要管理方式。

二、普通高中学籍档案双套制管理方式的具体使用

现阶段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始建立了普通中小学学生学习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的专用系统,并且出台了多种规定,表明电子档案成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等具体工作的主要依据,并且改变了传统纸质档案的递交方式,逐步的实现传统纸质档案退出历史舞台。正是这些标准,使得学校不得不将档案一式两份,采用双套制的管理方式来满足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学生在入学期间,建立纸质档案,并且要建立两份,一份学校留底,一份要学生在学习毕业之后带走,无论是去参加工作还是到大学中去学习。而面对这样的管理方式,只有双套制的档案管理方式才能满足现阶段的社会要求,才能更好地展开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

学校在使用双套制的档案管理方式时,需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学籍内容的完整性

根据笔者的走访发现,有些学校根据具体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学籍档案实际要求,不断的补充完善整个学籍档案内容的完整性。许多学校充分发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定期地请他们结合实际对完善学籍档案的保管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前的学校纸质学籍档案内容包括学籍卡、思想品德考核表、;高中毕业证书存根;高考成绩单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了毕业生鉴定表和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而又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学籍档案内容调整为学籍卡、毕业生鉴定表、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信息表、高中毕业证书存根、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高考加分登记表。与此同时,电子学籍档案的保存内容也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不断调整与完善。

(二)明确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

纸质材料由原先定时归档转变为结合电子文件即时归档。学校档案室同步整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赋予同一内容的两套档案统一的档号,编制相同的著录信息,确保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实现有机对应。慈溪中学教务处学籍管理人员把同样内容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按时汇总上交学校档案室,由档案工作人员按档案整理要求把纸质学籍档案汇入学校文书档案中,把电子学籍档案汇入学校多媒体档案中,这一做法可以充分发挥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各自优势,有利于档案查阅利用。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确保工作成效

篇10

当前,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应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高校该专业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通信技术基础”是通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既涉及通信基础理论,又涉及通信网基本概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该课程内容抽象复杂,教学和学习的难度都较大,而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学习能力和基础稍逊,因此,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创新该课程教学方式,以及实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1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1由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通信技术基础”课程与日常信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从身边实际出发,以切合实际的实例引入,导入启发性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例如,生活中常用的对讲机、电话、手机和上网中常见的BT下载、迅雷下载等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互联网是如何完成数据包传递的;为什么在高速行驶中,移动电话会发生时断时续的情况[1]。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因此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关键点—对比论证—得出结论—进一步阐述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后,由教师引入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可和理解度。

1.2应用类比事例强化内容理解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抽象枯燥,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提升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重点,类比教学法就是一种较易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比如:将“信息量”类比成货物运输时的“货运量”来理解,就能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对信息度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关系这一难点,采取消息的事例来说明,让学生体会到对不同类型消息的反映和感受,通过自身感受来体会信息是可以度量的,且信息的量值与信息内容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关,越不可能发生的内容,人们的感觉越惊讶,所传递的信息量也就越大[2]。通信网与交通网在某些方面存在可比性,而学生对交通系统普遍认识深刻,在讲授信道、信道容量、交换方式、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等课程内容时,都可以与交通网类比进行教学,把信道类比为道路,将信道容量类比为道路的宽度,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道路交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会在通信网中有类似的表现。通过这样的类比,让学生对相关知识先整体上认识理解,再以数学方法予以推导和验证,避免使学生刚接触时就觉得通信理论高深莫测,更重要的是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难点的掌握,又能激发和培养学生联想的发展思维能力。

1.3适当增加“主导式”教学内容

由于专业理论课堂讲授的时间过长,显得进度较快,学生不易理解且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尝试逐渐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主讲式”的单一性,适当穿插性地实施“主导式”教学方法,减少教师课堂单纯讲课的时间,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机会[3]。可选择部分事宜的授课内容作为小专题,布置给学生提前预习、研究做好准备,课上选择2—3学生分别主讲该部分内容,同时引导全班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交流,再由教师带着学生分析不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发挥引导和推动的作用,从“主讲”到“主导”,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而且能使学生大胆质疑、小心论证,培养勤于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综合实验

2.1加强专业创新实验教学

通信技术的实验教学环节在课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基本局限于对课本理论的验证,再加上部分实验设备的缺乏,造成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都较低,学生既缺少兴趣,又难以达到实验的目的。因此,可尝试“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模式,即指导学生在先完成课程要求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应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实验设计,最后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开发小型实验项目,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选件、排查等程序,完成后由教师选择2—3组进行点评性讲解。通过一系列强化性实验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2结合课堂实际操作演示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包含很多数学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推导,教学的重点是原理分析,但是学习难度较大,仅通过验证结论性的实验,学生也并不清楚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学与用存在脱节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创新。对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的课本章节内容,可尝试结合实例课堂操作演示。例如,在学习模拟调制系统内容时,教师可将调频调幅收音机作为实例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熟悉收音机的工作方式、工作频率和基础元器件组成,然后结合收音机的工作过程,讲解模拟通信系统的调制、解调,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测量并装配焊接各元器件,让学生分组对各个波点进行测量,并对存在的故障进行排除,最终实现收音机的正常功能。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高职学生的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2.3开展专业综合实验

高职院校通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借助实际的组网和应用环境,来开展通信网络综合实验,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通信网络环境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鉴于此,一方面通过建设学校综合通信实验室,以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数据通信网络、以太网络、接入和传输网络为主要实验平台内容,开展无线传播环境测试、频谱分析原理与分析、信道编码与解码等实验[4];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赴通信企业单位实地参观、学习和实践,亲身感受通信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以及通信设备的基本运行模式、通信业务的基本处理流程等,提高学生对“通信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解和本专业的认识,更加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

3结语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本位的培养,对教师专业理论课程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通信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媛.高职院校现代通信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106-107.

[2]潘高峰,王丽丹.基于类比思维方法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比较教学策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74-178.

篇11

样本来自昆山市某职业院校,分布于一、二、三年级中三个专业共计7个班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计发放问卷213份,经数据质量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及数据缺失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94人(46.3%),女生109人(53.7%),男女生人数比为0.86∶1。

(二)研究方法

调查时让学生匿名作答,答卷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信息搜集成效。所有问卷信息经过审查与核实后输入电脑,保证问卷分析质量。因此,此次调查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现实情况。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3.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203份问卷中,学生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33人,占调查总数的16.3%;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170人,占调查总数的83.7%。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4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中专学生90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9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1人。经卡方检验,高职学生课余时间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数比率显著高于中专学生(X2检验:X2=3.859,P=0.049<0.05,见表1)。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0人,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65人。二年级学生85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12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73人。三年级学生3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只有1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32人。经卡方检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具有显著的差异性(X2检验:X2=7.829,P=0.020<0.05),越是低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越是能坚持自己学习,越是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越是更多地花费在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等方面(见表2)。

3.男生、女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男生94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13人,课余时间主要花费在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方面的81人。女生109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0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经卡方检验,男、女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差异性不显著(X2检验:X2=0.462,P=0.497>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能否自主学习文化知识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3)。

(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针对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自主学习0小时的37人,占调查总数的18.2%,每天自主学习1小时的114人,占调查总数的56.2%,每天自主学习2小时的39人,占调查总数的19.2%,每天自主学习3小时的13人,占调查总数的6.4%。结论是,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是1.14小时。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26小时。中专学生90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0.99小时。t检验后,高职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显著高于中专学生(t检验:t=-2.447,P=0.015<0.05,见表4)。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07小时。二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12小时。三年级学生33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36小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F检验:F=1.722,P=0.181>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受学生所在年级影响不大(见表5)。

3.男生、女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男生94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06小时。女生109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20小时。通过t检验,男生、女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t检验:t=-1.252,P=0.212>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6)。

(三)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针对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课余上网时间0小时的32人,占调查总数的15.8%;每天课余上网时间2小时的67人,占调查总数的33.0%;每天课余上网时间4小时的74人,占调查总数的36.5%;每天课余上网时间6小时的30人,占调查总数的14.8%。最后计算结果,每人每天课余平均上网时间约为3.01小时。

1.中专学生和高职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78小时。中专学生90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29小时。通过t检验,高职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显著低于中专学生(t检验:t=2.002,P=0.047<0.05,见表7)。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87小时。二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13小时。三年级学生33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03小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课余上网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F检验:F=0.413,P=0.662>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上网时间差异受学生所在年级影响不大(见表8)。

3.男生、女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男生94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26小时。女生109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79小时。通过t检验,男生、女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不具有显著差异性(t检验:t=1.815,P=0.071>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上网时间差异受学生性别影响不大(见表9)。

(四)学生晚自修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203人中,住校学生63人,晚自修时间能认真学习的10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15.9%;趴在课桌上睡觉的23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36.5%;同学之间聊天的5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7.9%;看小说杂志的25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39.7%。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梳理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分配调查结果可知:(1)职校学生目前厌学心理普遍严重。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人数比率很低,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者看电视看小 说等。相比较,中专学生比高职学生厌学情绪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厌学情绪高。(2)职校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很短。职校学生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只有1.14小时。高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要明显比中专学生多。(3)职校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较多。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3.01小时。中专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要明显比高职学生多。(4)只有少部分住校学生晚自修时间能认真学习。大部分同学晚自修时间是在睡觉、聊天或看小说杂志等。

(二)建议

1.注重培养校园职业情境,营造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本次调查发现,7.9%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专业理论课,56.2%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专业实践操作课,11.3%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数外等公共文化课,24.6%的学生则对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所以,要营造校园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强化技能训练,开展各种技能竞赛等,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学习热情不太高的中专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更要调动其专业技能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其次,专业教师要有企业实践经历,因为只有进入企业实践并经历真正的企业岗位锻炼,才能掌握贴近企业实际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真正给学生传授有用的动手操作技能。唯此,才能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减少其上网频率,缩短其沉溺网络时间。[1]与普高学生相比,职校生没有升学压力,机动时间较多。因此,学校可组织学生多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本次调查发现,81.3%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18.7%的学生则对此持无所谓态度。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客观上也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课余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周三开展的“广场周周演”活动,还有“女子管乐团”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参与度都极高,节目质量也很高,深受学生喜欢。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突出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第一,积极开展各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使学生有事可做,技能训练取得的成就感能够冲淡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压力。[2]第二,实行“替代学分”、“过程学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替代学分”是指用技能成绩来替论课考试不及格的成绩。如数学考试不及格,可用电工、数控等专业技能学分来弥补。“过程学分”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拿到学分。[3]如在实训课上加工出了一件合格的机械零件产品,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只要总学分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就能按时毕业。“替代学分”、“过程学分”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这些对于考试没信心而对待动手技能操作却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来说,真正是因材施教的可取路径。

另外,增强住校生晚自修管理,配备适当的值班教师,既能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能维持良好的晚自修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