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

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2 08:25: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发展实体经济的作用

篇1

一、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为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们物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小,精神文化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拥有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越来越强烈,更加的理性化,对身体健康认识成为了生活的新价值取向。因为人们对自己身体锻炼、从事体育娱乐需求的增加,体育消费所占的比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里面的比例呈增长态势。价值取向的变化,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体育消费将成为某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通过节假日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激发了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者的鲜明个性,对体育锻炼的方式、体育消费的类型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随着人们对体育活动参与性的重新认识,在追求刺激、有趣、独特的运动参与的条件下,激活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社会形势,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功能、健身意义、娱乐趣味等特点充分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作为涉及面广反、综合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通相关的行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很多地区实行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旅游业的结合,就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体育产业开发形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对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展示,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通其他的民俗活动、文化行为相同,能够向人们展示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求新的心理特征,另外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娱乐趣味性,能够有效的激发人们参与锻炼的欲望。

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对策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本地区旅游结合的研究

旅游业被称作是不衰的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地区都在挖掘与旅游相关的资源,并进行全面的打造。因此,每个区域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的条件,积极的开展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作为融合与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性、趣趣味性等,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为顺利的融入到旅游业得发展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2、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优势

第一要加强对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估,不能盲目的跟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在坚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的理念下,通过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区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载体,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加强对民族特色的突出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全面的挖掘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投资少、减小快的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开发以及宣传,实现本地区的规模效应,从而为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增长为重点,产品为中心,进行各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联合与交流,不断的提升本民族、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竞争力,有效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要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在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与成功地区的发展模式,通过反复的研究、论证,初步制定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利用节假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规模要适中,争取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强化区域内部、区域相互之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深入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早日步入正轨。

4、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地区要想加快对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整理、挖掘与开发速度,这就需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管理、经营人才的重要性。需要在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全面的构建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强、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具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管理队伍,构建与提高我国民族特色的创新体育产业体系,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高人才、智力支持。

三、结语

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的形式来发展,需要我们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与整理,通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速度,使得区域经济的进步,加入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带动,将无形的民族传统体育,转化成经济发展的有形载体。

[1] 贾爱萍,洪芳坤. 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对策[J].财贸研究, 1999,(01) .

篇2

1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宣传的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载体信息传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传统的媒体不同,新媒体有着受众大、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渠道多等显著特点[1, 2]。

A.受众大:与传统媒体显著不同,新媒体凭借着数字技术,依托互联网的信息载体,使得短时间内多元化、多媒体信息传递打破了时间、空间局限。故此,报纸、电视、调频收音机收听新闻等滞后时间及受固定信息接收地点限制的传统媒体一度受到严重冲击。同时,因新媒体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了人们实时互交[3, 4]。而这一切,均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98亿,较2014年底增加42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8%,较2014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同时,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相比2014年下半年增加了0.9小时。预计2016年中国网民将达到7.5亿,同时移动互联网网民将达到7.3亿。

B.成本低:因新媒体的信息载体是数字技术,本身无需实体承载,而仅通过网络传播,因此节省了因载体宣传或派发而产生的人工成本(如报纸的销售产生的销售成本)。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采用的是卫星或同轴电缆或光缆传输,基本可实现讯息的实时传播,故此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节约了因事件的发生到编纂再到传播而产生的时间成本。此外,新媒体传播信息无需销售载体,自然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节省了因销售、贮存、运输信息载体所产生的成本。因此可知,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成本低廉。

2 近年来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体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同样,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马拉松运动也越来越成为大众娱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拉松赛事是国际上非常普及和深受普通民众喜爱的长跑项目,全程距离共计42.195 公里,分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作为一项全民参与性的群众性体育赛事,马拉松赛事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民众参与,同时,不同距离的设置也能够满足参与者的多样化运动需求。因此,自2011年以来,国内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该赛事随着参与人数逐年递增,也开始呈现以下特征。

2.1 赛事全民化,锻炼普及化

篇3

中图分类号:TS93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32-01

中国的崛起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得到改善,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状况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如今人们已经逐渐从主流的西方文化体系中脱离出来,寻找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重建符合民族特色与基本国情的现代民族文化是大势所趋。而作为传承几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的玉石文化,必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简析我国的玉石文化

我国用玉的历史超过七千年,在玉器方面的研究也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中国不仅享有“玉器之国”的美誉,还创造了历史悠久而内涵丰富的玉石文化。《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所谓五德,分别指的是润泽以温,对应仁德;勰理自外,可以之中,对应义德;其声舒扬,专以远闻,对应智德;不挠而折,对应勇德;锐廉而不忮,对应洁德。仁、义、智、勇、洁,是谓玉之五德。

(一)玉石文化的历史背景

中国的用玉历史已延续七千多年,先民们在选制石器时有意识的将美石做成美化自己和生活的装饰品,便构成了玉石文化的源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的两千多年中,玉石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科学研究等方面内容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古代重文轻理的主流思想意识下,古人受其影响对灵性与神韵极为推崇,并且形成了完善的理论系统,产生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对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对玉石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仁义”、“中庸”、“德治”等思想使玉石成为高尚情操的表征,如“君子比德于玉”,玉石成为文人雅士、帝王将相等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在古代科技落后、封建迷信、政治腐败等历史环境下,玉石成为上层社会修身养性甚至长生不老的一种寄托,并将玉石作为使人明理知义的教育媒介。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诞生了许多与玉石文化有关的文学作品和戏曲作品,使玉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并流传至今。

(二)玉石文化的内容

好的玉石主要有工艺、材质、主体和造型等要素,这使玉石不仅是山川之精英,还蕴含了人文之精美,因此在古今中外得到了广泛的赞美和喜爱。

在我国,对广大普通民众来讲,玉石代表着高贵,玉石的精神内涵已超越其物质本身,被国人视为手中的宝和心中的魂,与玉石相关的名言警句、民间传说、艺术作品都体现出玉石代表了廉洁、坚韧等等优秀的品质和操守,例如“和氏之璧”、“完璧归赵”、“宁为玉碎”、“金童玉女”,儒、道、佛等都以玉为美,并把玉的高贵体现在主流思想体系之中;玉石代表着灵性,在国人看来,玉石能够保佑人们平安、好运,满足了人们求子、学、财、官、友、情和健康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装饰、增值保值以及礼尚往来等各种需求。另外,玉石的形成需要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长期的作用,产量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昂贵,因此对于群众而言它不仅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工艺品,还是有升值价值的收藏品。

二、玉石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石文化的传统性与古典性发生了新的衍变,从最初为神灵而具有的神性衍变成为祖宗、为自己,玉石文化所具有的过去性造就了当代玉石的伟大性。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的战争时代”,玉石制品因我国特有的玉石文化而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之一,并在样式、数量等方面融合了时代特色,成为现代化生产的时尚商品,玉石制品的消费者普及到普通民众。与此同时,玉匠的地位得到提升,玉石的设计、加工、经营等一系列环节都紧跟时代步伐,玉石制品已经成为普通民众所喜爱和收藏的主要工艺品之一。

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我国玉石产业的发展还没能实现与玉石文化的有机融合,玉石的艺术、文化、历史等价值还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玉石文化受“利”、“欲”思想的影响而弱化了玉石的高贵属性。这要求相关单位、人员必须加强玉石文化的研究,探讨玉石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在使玉石成为时尚消费品的同时,借助玉石文化提升玉石制品的文化价值,在促进玉石企业、行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玉石文化真正成为广大民众寻求自我价值的文化符号。另外,玉石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对玉石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三、玉石文化对提升珠宝品牌的影响力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珠宝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珠宝的消费大国,珠宝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珠宝产业奠定了更为优越的发展基础,尤其是玉石文化赋予了珠宝行业鲜活的生命。

(一)玉石文化对提升珠宝品牌影响力的作用

中国博大精深的玉石文化为珠宝的设计、加工提供了无穷的素材和力量,使珠宝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双重内涵。充分挖掘玉石文化内涵,合理利用玉石文化元素,能够有效提高珠宝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珠宝品牌的影响力,促进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珠宝产品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销售,带动珠宝产业的高速、可持续化发展。

如今,倡导文化消费成为珠宝行业发展的主要理念,玉石文化与珠宝产品的融合提高了珠宝产品的文化含量,促进了人们消费意识的提升,在挖掘产品文化底蕴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例如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从龙纹玉璧演变而成,不仅彰显了玉石的高贵品质和玉石文化的“金玉良缘”、“以玉比德”,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合璧,有效提高了玉石的影响力。

(二)玉石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玉石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能够提升珠宝产品的文化含量,从而使珠宝品牌的形象更为丰满,更契合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而提高其品牌影响力。珠宝产品的材质需要珍贵,造型需要具备美感,而内涵上需要体现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色并满足人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好的珠宝产品不仅材质好、造型美,还应传播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历史底蕴和人性关怀的内涵,映射出或祝愿、或怀念、或愉悦、或期盼的情感,使其成为消费者张扬个性、彰显品味、展示形象的标志物。

因此,玉石文化的研究与利用,能够在提高珠宝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促进珠宝市场的发展,使更多的消费者喜爱玉石并购买、佩戴玉石制品,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玉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能够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味,使人们受到玉石文化的熏陶,将玉之德作为自身的处世原则,使人们脱离庸俗文化的侵染,感受到健康的、积极的文化的熏陶和净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珠宝行业需要加强对我国玉石文化的研究,结合古代玉石文化与新时代的特征,加速符合我国国情的珠宝产品生产、消费文化的形成,将传统的单层次的重质量转变为多维化的重质量、重文化、重宣传的生产经营模式。珠宝企业应赋予珠宝产品以独特的意义和情感,将流传几千年的玉石文化与珠宝产品实现完美的结合,例如对珠宝产品配以玉石文化名片,使珠宝产品蕴含并渗透出古老的玉石文化的精髓,以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整个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怡芳.西周宗法结构下的玉石文化特征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82-88.

[2]林幼斌,黎玲花.云南珠宝玉石业产业化发展优势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01):98-102.

篇4

(二)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金融经济的发展日益迅速,并逐渐摆脱了实体经济对它的制约和影响,出现了分离现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盛行,金融经济的发展空间日益加大,类型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资产比例不断提高。

(三)受制度因素的影响。受制度因素的影响,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现象日益明显。

(四)资本结构的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它也是这两者分离产生的结果。

(五)与金融相关的制度的接触,金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有一定影响。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和危害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有了一些新的特征,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产生失衡。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和危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实体经济受挤压

金融经济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其地位日益提高,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发生在金融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受到挤压,生存空间逐渐减小。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出现恶化。

(二)兼并现象的出现

兼并现象在很多金融企业出现,这使得经济体高度集中。企业兼并的行为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且不需要承担破产风险,就算破产,政府也会对其进行资助,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很低。

(三)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例失调

由于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中流出。金融经济中投机现象很多,投机行为严重,致使金融经济出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现象,这种繁荣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经济的发展出现失衡。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根源及防范

(一)技术和制度的影响

技术和制度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具有重大影响,是两者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促使了金融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比例升高。从制度层面来讲,金融经济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投机、非理性投资行为和跟风行为的出现,这些情况均受制度的影响。

(二)金融资金比例的扩大

实体经济的发展应优先于金融经济,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经济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中介的作用,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外汇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于金融经济,其增长速度较慢。长时间下去,随着金融经济的比例不断增加,在整个经济体系中,金融经济一旦出现集中现象,对社会经济将造成重大影响。

(三)管制因素的影响

管制因素是根本原因,它对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相分离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缺乏管制,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大,交易量增多。由于管制的弱化,金融机构的运行越来越自由,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以上我们所分析的三个点是造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最主要的方面。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应处理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采取的措施应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篇5

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设计到经济发展,有效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经济危机事件发生,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础,但同时金融体系也可以保证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避免金融体系的崩塌而产生实体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相关概念

(一)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制度的运行模式,每个国家之间的金融体系都是存在差异性的,某些国家是银行机构来决定具体的金融体系,而有些国家是金融市场决定金融体系。从广义上来看,金融体系就是一个国家经济流动的大体框架,它是由市场上金融资产、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交易方式共同组合而成,与政府的管理体制密不可分。

(二)实体经济

任何可以创造出经济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实体经济,例如相关材料的生产、产品的流通等等。实体经济涵盖了整个社会中所有的行业,包括工农业、建筑业以及文化精神行业和各种服务部门,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有效发展的基础。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发展的相互作用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实体经济产生于金融体系之前,实体经济就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而金融体系是所有实体经济运行的框架,对相关的实际经济运行进行约束,保证了实体经济运行的可靠性。但是如果没有实体经济,那么金融体系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实体经济运行的越好,金融体系发展的也就越壮大,而且利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进行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实体经济的运行出现影响社会发展的现象,保证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公平性。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金融体系是人们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而总结出的一种运行规律,从不同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规律对金融体系进行完善,可以使两者的发展更加稳定。早期的实体经济只是一种货币交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固定的框架,这个框架就是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发展使实体经济的运行更加具有规律性,同时也降低了实体经济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所以两者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稳定作用。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对实体经济起到推动作用,金融体系的有效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可靠的中介平台,能够对实体经济的相关风险进行分散转移,保证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国加大了对各行各业的扶持力度,使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使我国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脱节现象。这是因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理财规模的过分膨胀,导致银行中可贷款资金迅速降低,这种现象随时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金融泡沫现象。我国债务总量的比例程度已经接近很多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所以不会对经济增长量产生透支影响。

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脱节存在综合性的原因,因为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进行利润的追逐,所以需要对相关的实体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在现实发展中,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比较倾向于金融体系的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信息体系进行支持,但是很多金融企业在实体企业进行融资贷款时有求必应,导致金融体系的门槛过低,缺乏发展稳定性,所以出现两者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很多金融体系在进行金融交易时为非理易,导致很多人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盲目进行金融交易,导致金融体系容易出现失控现象。这种现象就需要加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也要发挥起主导作用,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构建,为相关实体企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资源支持。

四、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一)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使实体经济可以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要发挥出主动作用,需要以经济需求为发展导向,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解决两者发展脱节问题。例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实体资本的累积,并将累积的实体资本融入到金融体系中,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激活实体经济市场的金融需求,实现实体经济的有效改革,推动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两者发展目标的融合。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已经逐渐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为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使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二)对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

对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可以使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使金融体系可以在更加复杂的空间发挥出相应的功能。对金融体系进行自由化改革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发展过程进行规划,制定金融体系的改革措施。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对金融体系中的利率浮动进行限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这种改革方式可以让很多储户对实体经济进行投资,实现了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的多方面发展,同时也使实体经济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保证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发挥出了金融体系的作用,使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

(三)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完善

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发展,所以想要促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使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加稳定。金融体系可以分为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为各类金融机构,而直接金融就是资本市场,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但是直接金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时,需要借助各类金融机构的推广,及时向实体经济传播资本市场的各类金融信息,使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完善。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也要建立起相关的规则对实体经济参与企业进行约束,避免实体经济企业以不正当的方式在资本市场谋取利益。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对金融体系的信用结构进行完善,保证金融体系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增加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两者的同步发展。

五、结束语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分离和融合的过程,两者的有效融合、共同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同时两者也存在着相互依托的关系。金融体系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实体经济缺乏金融体系的保障,也使发展稳定性受到影响。通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发展过程中两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协调两者的发展关系,希望可以合理利用两者的关系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前者在规模、数量、地位等方面大大超越了后者,随着这种现象的深入,两者的分离也一定会对社会的整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4]。因此,对两者分离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体上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金融资产增多使风险增大在讨论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从时间顺序与现实贡献的角度看,实体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经济相比更具备根本性,从发展层面看,在实体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以后,金融经济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外,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期,金融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都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想要发展就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基础。但是,实体经济在世界性的交易过程中需要外汇,而外汇又要依托于金融经济,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然而,风险又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在金融经济中[5]。所以,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慢于金融交易的增长速度,金融资产的比率也因此增加,这对经济发展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导致从技术角度看,技术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创新,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国际化特点,金融经济的类型也以此为基础越来越多,从而促进金融经济的发展,提升金融资产的比率。从制度角度看,由于金融经济大于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很多非理都与两者的分离有很大关系,这些行为因为制度因素而产生的。

(三)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金融管制的自由化与弱化膨胀是影响两者分离的直接因素之一,弱化主要表现在国际之间解除了金融管制,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多,除此之外,国家内部也会对金融管制进行弱化甚至解除,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交易的数量也随之增加[6]。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有很多,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当前局面的产生,而上述的三个方面起主要作用,想要阻止两者的分离,也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将两者之间的比重与相互关系协调好,从而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三、金融经济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任何层面上的经济发展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密不可分,从根本上讲,金融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所以,金融经济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完成发展,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金融危机存在于金融经济领域,但究其根本仍在于实体经济,而金融经济的过快发展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在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下,就会形成金融危机[7]。金融危机的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自我服务,满足以及强化的倾向加强,使得金融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相脱离,甚至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干扰。由此可见,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金融机构与企业需要必要的实体经济作为发展支撑。

篇7

关键词 中国 实体经济 问题 应对措施 发展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好坏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因素。不过,在中国,实体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更直接、更显著。在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的应对措施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实体经济的概念。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在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进行分析之前,必须对实体经济这一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把握。对于实体经济的概念这一问题,我们拟从实体经济的定义、实体经济的特点、实体经济的作用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实体经济的定义

所谓实体经济就是指以物质、精神、服务等形式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的经济活动。它不仅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同样还包括教育、知识、信息等精神生产部门以及服务部门等。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有形性。所谓有形性就是指实体经济是可以体会得到的,它与虚拟经济正好相对应;其次,主导性。所谓主导性主要是指实体经济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对其它经济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或者是较大的影响;最后,载体性。所谓载体性就是指实体经济是其它经济形式的载体,其它经济形式只有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效用。

(三)实体经济的作用

实体经济的作用是比较多样而又显而易见的。归结起来,主要有提供基本生活资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增强人们综合素质三个方面。首先,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人们吃穿住用行等活动能够得以长久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向人们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其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们除了需要物质方面的满足,精神、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实体经济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是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前提和保证;最后,增强人们综合素质。实体经济的发展还会有效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主要是从纵向角度来进行说明的。

二、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政府、实体经济转型、金融危机以及企业家素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释。

(一)政府方面

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上处于劣势,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而目前一个很突出的矛盾就是国家没有能力或者是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这给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实体经济转型方面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实体经济都在尝试着转型。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目标不明确、条件不成熟等,出现了很多转型不成功的例子,给自身发展带来了困扰。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实体经济的转型是必然的,不过一旦转型不成功也会带来不少的问题。

(三)金融危机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中国实体经济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据统计,美国金融风暴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比如国内消费者收入预期变差,国内出口企业出口坏账增多以及企业就业形式恶化等。

(四)企业家素质方面

企业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不过,目前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实体经济普遍存在着企业家素质不高的现象,给其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制约。

三、中国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的扶持与支持,包括资金方面、政策方面等等,只有在政府提供较大扶持的基础和前提下,中国实体经济才能迎来比较迅速的发展,并进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推动实体经济的成功转型

实体经济为了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必须不断进行转型,并且必须保证转型的成功率,否则会给自身发展带来较大难题。对此,不管是企业自身还是政府方面,都应该相互配合,从自身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完成转型,从而为自身发展开辟道路。

(三)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国内消费水平降低、企业裁员增多等现象,不仅经济本身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社会的不稳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扭转,最重要的是要增强中国实体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四)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

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综合素质应该包括专业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等。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具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比如定期开展专门的讲座、定期组织企业家出国考察,借鉴外国经验等。

四、结语

在我国,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实体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共同努力,不断克服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边群.中国实体经济高负债值得警惕.理论视野.2012,23(9):80-80.

篇8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定义

所谓虚拟经济值得是一套价值系统,经济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物资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其中物质价格系统是通过成本和技术来制定价格的,而资产价格系统则不同,它是指以资本化为定价基础的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虚拟经济。狭义上的虚拟经济之的是金融市场中金融资产的交易过程,虚拟经济的复杂运行过程包括金融资产及金融资产的价格之间的变化过程。广义上除了金融,地产等,还应该包括体育竞技等等。

实体经济的定义则相对简单,指的是人类通过利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是物质或者精神产品以及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二、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首先,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无论是银行,债券,股票,还是之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上衍生而出的事实不可否认。虽然虚拟经济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其依然是产生于实体经济。其次,虚拟经济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收益,通过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可以将自己的产业无论是经营还是资源配置达到一个很理想的状况。再次,虚拟经济依托于实体经济来发挥效益,也就是说,虚拟资本在没有与实体经济这个平台结合的情况下,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然后,虚拟经济种与遇到的问题,对实体经济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连锁反应,同时,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是一面镜子,实体经济的问题在虚拟经济中也能看到。最后,虚拟经济看似独立,但是如果虚拟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会对整个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

首先,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是其形成的先决条件,只有高度市场化和成熟化的实体经济下,虚拟经济才能得到发展。所以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是基石,是前提,是根本。其次,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扩大化的前提。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虚拟经济的扩大化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再次,实体经济影响到虚拟经济的市场渗透范围。实体经济某一方面的迅速发展对于这个方面的虚拟经济就会起到额外的刺激作用,也会连带起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于虚拟经济的业务扩大范围有着方向性的影响。最后,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而言是推行新项目的风向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上有不同方向需求的时候,虚拟经济可以很好的补充完善这个需求。

四、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虚拟经济由于其自身的特质导致其发展方向和衍生出的经济产物距离实体经济渐行渐远,从而导致两种经济体制的剥离和难以相互促进,同时也增加了虚拟经济产品的风险性,也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虚拟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首先,虚拟经济因为膨胀进入市场之后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非常大的衍生效应,虽然对虚拟经济的收益大幅增加,但是极大的影响了实体经济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虚拟经济的风险性。同时也会对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其次,虚拟经济的失衡发展会导致资金和生产资源配置的失衡,从而导致实体经济发展无力,资金周转困难,而使得大批企业的破产,大量企业陷入困难等等问题的大量出现。再次,虚拟经济因为跟实体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导致无法很快的察觉经济过热的现象从而做出及时的调控,这样使得经济的可控性下降,对于调控控制市场和经济十分不利。

五、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原则

首先是平等对待的原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要发展,齐头并进,不能厚此薄彼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次是协调发展原则,也就是说不但要两种经济模式都能独立的完成发展,更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变得协调,不要对对方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再次是互利共进原则,也就是说在相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相互的调整与合作使得两种经济模式都能更快更好的发展。最后是协调一致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切以经济发展大环境和大趋势为前提,提高总体的经济发展为原则来协调和处理。

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首先,要重点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如同前面提到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成熟,产业与技术结构不合理,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好政策和扶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资,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备,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做好完全的准备应对虚拟经济的冲击。

其次,应该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当的发展虚拟经济,从而促进和完善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虚拟经济的发展还很稚嫩,抗压能力还很薄弱,控制虚拟经济的经验还有所不足,所以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时候要注意小心的引导和及时的控制,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促进提升。

再次,完善监管体系,可以想象,虚拟经济的膨胀性和不稳定性,如果没有一套完备而成熟的监管体系,如何能做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发展,同时,制度的建设也不能落后,要形成一套适合国情和国际形势的规范操作,从而达到两者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篇9

国务院总理在2012 年初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涵

所谓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是用钱生钱的资本运动,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在《资本论》第 3 卷第 5 篇中,马克思对虚拟经济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细致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虚拟经济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虚拟资本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它本身并不具有价值。

虚拟资本是用货币表示的现实资本,代表着对现实资本的所有权,但并不能支配现实资本的运作,只是作为实体经济获取收益的凭证。虚拟资本主要采取有价证券的形式,但有价证券并不都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也不是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而虚拟资本表现为有价证券时才成为生息资本。虚拟资本是一种特殊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其价格的高低反映了市场对有价证券未来收益预期的高低,与它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完全无关,虚拟资本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中现实资本的生产活动。

所谓实体经济是指国民经济中一切以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这种生产经营活动所生产的产品既包括了有形产品也包括了无形产品。实体经济始终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支撑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体经济是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关系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一)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

第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第二,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决定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与程度。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附属物,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带来虚拟经济的协调稳健发展;实体经济发展萎缩,那么虚拟经济最终必然萎缩。实体经济根据其发展需要决定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发行数量与交易规模,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是虚拟经济的载体,所以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决定虚拟经济的发展规模;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性根植于经济社会运行的最终目标,即通过资源配置的优化带来效率的改进,满足微观个体的真实消费需求。第三,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水平的测量器,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就会带来虚假的繁荣,从而危害实体经济,引发泡沫经济,而金融危机是泡沫经济破裂的必然结果。泡沫经济破裂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反之,若虚拟经济满足不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总而言之,只有实体经济繁荣、强大,才会有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第一,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会促进实体经济的繁荣稳定。当一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稳健、相适应时, 必然带来实体经济的繁荣。虚拟经济的发展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 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资金支持;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有效利用能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等。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的适度流动,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当虚拟经济发展适度时,虚拟经济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本价格发现功能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向,还可以凭借市场价格与供求机制引导资本向生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实体行业与领域流动,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二,虚拟经济的不健康发展,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不健康发展会产生经济泡沫,经济泡沫的破灭, 会扰乱投资与消费市场, 使实体经济的发展失去了动力。对投资与消费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会引发通货膨胀。当虚拟经济的货币体系中存在着过多的市场流动性时,不仅会引发虚拟资产市场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还会带动实体经济中固定资产、生产原料以及生活消费品等价格的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诱导大量境外“热钱”入境,产生大量的资产价格泡沫。资产泡沫的产生会降低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导致投机盛行,利率提高,高利率诱导商业银行扩大信贷,集聚潜在的经济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三、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 :金融经济 实体经济 分离 原因及对策

目前,金融行业中出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当这两种经济分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那么会给我国的金融乃至世界金融带来危害。这些危害主要体现在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以及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仔细研究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进行探析,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于稳定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正常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

(一)金融企业不断扩大兼并行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表现之一是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不断扩大,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金融企业的大量兼并使得企业集中化程度变高,这给企业管理人员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加强约束,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会面临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充满诱惑力的经济利益面前,有些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会完全忘记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而且即便真的出现金融风险,他们也一点不担心,认为政府最后会来解决,最终使得金融企业渐渐地放松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警惕和监督。

(二)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很多交易行为都离不开金融行业,在金融领域中的众多交易都是投机行为,这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投机行为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亚健康状态。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当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比例上出现差异、发生比例不一致的情况时,社会中的众多资金都会流入到金融经济中,这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就受到掩盖,经济发展呈现出低落的面貌,然而金融经济的发展面貌却刚好相反,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局面,实际上这种繁荣局面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价格指数能够体现出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但是在这样的虚假繁荣背景下,价格原有的导向作用不复存在。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有时是必要的,但是分离情况不能太严重,否则就会出现负面影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好处体现在,很大一部分社会资金流入到金融经济中,那么金融经济的发展步伐就会得到加快,金融经济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过于严重时,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阻碍了实体经济的顺利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掌握好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状况,把握好度,根据影响两者分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纵观全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带来的影响等各方面都要超过实体经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受到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金融管制的影响,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下文对此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一)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经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对接中少不了外汇,这就决定了金融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当金融经济遇到金融风险时,势必会影响到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实体经济,继而导致实体经济出现风险。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的革新,金融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越来越便捷,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交易范围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面貌,如今的金融经济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这就是金融经济逐渐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技术因素。另外在制度因素的影响方面,由于我国的金融经济风险制度不够全面,使得金融经济钻了制度的漏洞,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跟风行为和投机行为。因此,在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速度会逐渐加快。

(三)金融管制的影响。除了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和技术及制度因素的影响之外,金融管制的影响也是促使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加快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在金融管理这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加上金融自由化都加快了两种经济的分离速度。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管制都加深了彼此的联系,资本流通速度日益加快,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全球的金融交易量迅速增多,当金融交易情况变得糟糕时,会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综上所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三种因素分别是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管制的影响。面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危害,我国的政府部门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针对以上提到的三种因素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和讨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切实做好对实体经济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解决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措施

从近年来频发的金融危机来看,在世界范围内,金融经济的发展都严重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而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金融经济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持,继而出现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表现出一种自我满足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就深刻的地印证了这一点。实际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经济,更加离不开实体经济,从某种层面而言,金融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金融经济的繁荣也是取决于实体经济的繁荣,实体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为了遏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必须要对金融经济进行正确的定位。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制定好相关的政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备的支持,发挥出金融经济的服务性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参考文献:

篇11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离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只是二者分离的一个集中反映。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就出现了明显的失衡现象,突出地表现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关系上出现失衡,金融经济部门数量明显超过了实体经济部门数量,并且在规模上金融经济资产也超过了实体经济资产,这些现象都表征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在数量上、规模上、地位上都在发生着颠倒,实体经济有先前的主导位置转变为现在的辅助位置,而金融经济由先前的辅助实体经济发展的角色转变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而独自运行。衡量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指标是金融资产比率、金融交易量比率、金融资产系数,等等。随着这些指标的上升,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就表现的越明显。

随着开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在危机发生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出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显著失衡,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的兼并行为在大量大型金融企业中出现,导致经济体中出现高度集中的问题。这种因为大肆合并而导致的高度集中进一步又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则金融企业因高度集中而为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带来了追逐高额薪酬的机会,再则是由于高度集中而使得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即凭借自身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而无需承担破产风险的忧虑,即使有破产的风险和可能,政府也会因为其规模巨大一旦破产就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出手相助,因此,这些大型金融企业就减少了必要的风险防范,甚至会做出一些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经营行为。

第二,由于金融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大量交易发生在金融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致使金融经济中的交易出现纯粹性的投机行为增加,乃至金融经济彻底抛弃实体经济,脱离与实体经济的正常、必要的联系,致使整经济发生恶化趋势。

第三,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失衡,导致金融经济中的投机因素影响到经济指标,许多价格指数因为实体经济的弱小和金融经济的强大而难以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这也进一步致使大量价格指数失去了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由于金融经济的挤压而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大量社会资本从创造真实价值的实体经济领域流出,而流向金融经济领域,而金融领域由于其投机而出现出虚假繁荣,这又进一步掩盖了实体经济中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经济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演变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发展趋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增加,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金融经济领域,金融经济在社会经济整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资金配置和流动指引的中介和配合作用,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过度失衡,导致金融经济由于过度集中而缺乏约束,甚至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金融经济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其最为主要的职能,一旦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这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都具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比例并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弄清楚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根源及其防范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随着金融经济在数量、规模、地位等方面显著超过实体经济中而形成的,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二者的分离必将对社会整体经济发生消极影响。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因二者的分离而损害实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根源主要有:

第一,金融资产比率增加,风险扩大。在谈金融经济发展甚至超过实体经济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在实践顺序上还是在现实贡献上,实体经济都是比金融经济更具根本性,一方面金融经济必须在实体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都是金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经济支撑。因此,金融经济的兴起、发展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基础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需要外汇,这离不开金融经济的支持,金融交易对于世界范围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出现金融经济,各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因此,金融交易的增长会比实体经济增长更快,于是就出现了金融资产比率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损失社会经济。

第二,技术和制度因素也是致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重要原因。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深受全球化影响而具有国际性,因此金融经济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金融交易也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率也相应提高。在制度方面,随着金融经济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短期机会主义、各种非理、跟风行为、短期绩效评价等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有关,这些行为都是一定的制度因素的结果。

第三,金融管制的弱化与自由化的膨胀,这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直接影响因素。这种金融管制的弱化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管制的解除,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厉害,另一方面还突出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管制的弱化和解除,这加强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导致金融交易量的增加。

总之,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相分离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综合起作用的,以上三个方面是其主要方面,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措施也应该从以上方面入手,协调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融经济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看,金融经济产生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将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经济自身的发展乃至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似是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仍在与实体经济,即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又导致金融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持,进而出现了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出现的表现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金融经济已经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经济还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分离,致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撑。

因此,世界走出金融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并积极引导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努力改革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根本上是金融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危机走向缓和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