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自信的特征

文化自信的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4 09:24: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自信的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自信的特征

篇1

一、人格与文化的研宄视角

自信是一种私密性的心理过程,在界定和研宄的过程中,通常是在个体意义上使用的。人格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自信心理的研宄是否跨越了人格与文化的范畴,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首先,自信是一种人格化描述。“自”即指自己,“信”或表示“信任”,或表示“坦诚”,与自己链接在一起时,都是指向于自我的。在描述某个人自信时,即在人格层面上使用自信。从人格的视角出发,自信研宄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解释个体的自信现象、自信心理过程及自信的形成与发展等。

其次,自信还在文化层面使用。群体士气、群体对于生存及发展模式的信仰,都是文化层面的自信。在社会文化层面,自信虽然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却并不是个体自信的总加或平均。例如,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对于信心的强调和宣传,“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在社会心理或文化层面上使用自信。在这里“自”己虚拟为“我们”或“自己人”,不再是具体的个人,群体自信的描述及其规律探宄是研宄的基本内容。

再次,自信的人格层面和文化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定意义上,人格是文化的塑造,并且反构文化。在自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中形成自我的锚定。从符号互动论来看,是个体具备了镜像自我的能力,而后自我评价能力才能够发展起来。这个镜像,最早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而后才内化为反观自我的能力。即便如此,个人仍然不能脱离社会过程来形成完整的自我评价,社会比较中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个人与文化设定的互动,仍然是个人自我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参照系。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最富有吸引力的部分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这是二者平衡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然而这个过程却不是线性的,例如在人际互动中,具有过分自信倾向的个体通常不被欣赏,但这种信息不一定能够反馈、接受或理解。虽然社会认知可以看作是自我认知的镜像,二者却是有差异的,有研宄表明,在自信评估上,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存在差异[6。

另外,文化有超越日常社会互动的吸引力与号召力。换言之,仅将社会理解为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互动,会缩小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不仅显性存在,更多的是隐性地存在,存在于群体的无意识当中。这种无意识只有在文化群体之间互动的时候才会明确地显现出来,如近现代中国人自信品格的变迁。文化变迁缺乏实验的可操纵性,却是理解自信概念化的组成部分,是人格与社会心理的背景。这在方法上成为综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宄自信的挑战所在。

二、情绪与认知的心理内涵

不管是在人格意义上还是在文化层面上使用自信,其成分结构当是知情,或者知情行的统一;把自信当作自我的一部分,也适用于这个成分结构。自我的情感面曾是我国心理学界最早对于自信的定位与阐释。然而,进一步的审视却发现,与自信相关联的概念侧重于表达自信的不同成分内涵。

在情绪方面,自信与自卑、自傲等常在同一个概念水平上使用。这些概念在认知层面较容易区分:自卑是认为自己一定不行,而不自信是认为自己不一定行或不一定不行,自信则是认为自己一定行,自傲是认为只有自己行。然而在情感层面,自信与这些概念的关系则较复杂。自信的情感上限是自傲,如果在信赖自我上走过了头,就会产生骄傲的情感。即自傲包含与成就有关的值得自豪的真实部分(aulhenlic)和与自我夸大有关的自大(u-bri^c)两部分[78],前者表达的是自信,后者表达的是具有自恋倾向的防御性情感。对于自信与自卑在情绪情感上的区别,当前还缺少实证研宄的证据。在一般的理解中,自信与自卑是对立的,自信者相信自己的强大与有为,而自卑者相信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并且表现为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与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的对立。个体捕捉到这种情感体验,就获得了二者的区别,也就了解了自信的状况。在己有研宄中,通常侧重于情感上与自信的对立来界定自卑,而没有对低自信与自卑进行区别。

在认知方面,与相信自己处于同一水平的概念是自我怀疑和“他信”。自我及其与外界的关系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人时刻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或怀疑自己。自我怀疑是自我评价上的不确定,引致个体自馁;其对立的极端是自大。所谓的“他信”是相信他人、相信物而不相信自己,说明我他关系中的自我评价的不足。关于自欺,则涉及我他关系的另外一个极端,即个体在自我认知中能否克服自我防卫的影响。由于自我作为认知的对象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个体对自己的坦诚从内容到动机也在变动之中,自我信息的充分性变动,这些都给自我判断带来了困难。这其中最明显的便是积极错觉(posiliveillu?sion)即自信测量结果通常是高于理论中数。常见的三种积极错觉,即不现实的积极自我观、夸大的个人控制感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都或多或少地与自信有关联。因此,在主我与客我关系上,自信是个永恒的主题。

如果将情感体验与自我评价的认知相结合,在多维视角下有可能获得自信心理内涵的准确刻画。然而目前的研宄更多地是关注认知层面,还鲜有研宄将二者整合起来。

三、外显与内隐的心理过程

对于自信外显与内隐的区别,源于自信真与假的追问。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虚假自信的案例,而有关的自我概念研宄也确认了背离客观自我的情况,如积极错觉、虚假自尊等。那么,虚假自信的性质是什么,是意识层面的自我欺骗,是内隐自信与外显自信的分离,还是一种人际表现策略?

从自我意识的程度来看,自信过程有内隐与外显的差异。自信过程完全可以发生在意识觉知以外,一方面,自信自动激活的过程不受个体控制;另一方面,个体无法完全察觉到其思维、情绪和行为所受到的影响以及影响来源。如果将自信界定为认知过程,从信息的搜集到概念表征的完成,主要是无意识的自动加工。而对个体自信程度、自信模式意义的评价,则主要是在意识层面进行的。将自信界定为情绪,也会产生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分别,从情绪的酝酿与产生到个体的意识与解释,可以是认知驱动的,也可以从生理的层面开始萌发,最后为个体所捕获,也可能未被捕获。

从主我与客我的关系来看,自我可能为了避免焦虑的体验,而装出具备某种能力或者对成功的非理性预期,这与自我防御非常接近。自我还有可能对环境和自我的关系产生错误判断,例如自己对于环境的改变无能为力、成功并不取决于自我努力等,从而表现出另一种非理性的自信丧失。这两种情况可能是完全无意识的,也可能是自己部分意识到,甚至可能完全处于清醒的认知状态下。

从人际过程角度,自信的表露与否,可能都是一种经过计算了的策略。不分场合的谦恭和过分自信都会引起人际障碍。自信表达的是否恰如其分,在各种文化和情景中都有其规定性。如果能遵照情景的定义,对交往各方自信情况、自信表达策略做出评估和决断,并按规则进行自我调节,把握自信的量与度,则是成熟自信的表现。

在自信发展及养成研宄中,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自信的内隐评价框架、与自信关联的无意识言谈举止置于意识主动加工状态下。通过将这些处于自动加工状态下的认知与行为过程外显化,自信评价中的参照框架选择及其意义将更多受认知理性的指导,无意识的言谈举止对于表达自信的意义也将更明确,从而有利于形成自信的品格,有利于适应。

显然,在不同层面区分自信的内隐和外显都是有意义的,这不但有利于了解自信产生、成长的机制,还有助于理解复杂社会情境中自信行为的确切意义。

四、状态与特质的领域划分

自信的状态面和特质面很容易被观察到,在特定任务(如体育竞技)中,人们总是喜欢询问“有没有信心?’在众多作品和日常生活中,总是很容易看到被描绘为自信的人。自信特质甚至在大学生叙述的优秀品质中出现的频次超过了10%。

关于状态与特质的划分,与两个研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其一是经典的人格心理学传统,重视特质的研宄;其二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宄,重视特定的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人的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还是情景决定的,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主题。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与情景的争论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后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这些争论中,研宄者更多地认同发展一种整合的理论模型的重要性。由于状态与特质的争论,使得我们有参照系来理解作为人格特征或个体社会性的自信。

从状态与特质整合的角度,自信研宄目前建立一种整合模式面临着更多要做的工作。假使承认中国文化心理中自信具有其特殊性的话,那么,还没有对这种特殊性作出清晰的刻画,即尚不清楚自信作为一种特质,它处于何种水平,是中枢特质还是边缘特质,是首要特质还是次要特质,在个人精神生活中是可替代的还是不可替代的。以及,自信的品格是如何在一定的情境中被建构、维持和被认知的,是如何表达的,人们又是如何遵循生活中的自信法则(如何从这些表述中获得指导行为的灵感)等等。如果在整合的水平上刻画自信,面临的不确定性将更多。另外,对于特质与状态整合的研宄策略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如Roberts&Pomeranlz分析了发展心理学框架中情景与特质研宄带来的经验[11'指出了研宄中的分析水平、时间与年龄、不同类型的连续性与变化及其过程等都会对这种整合产生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给自信的整合研宄带来诸多具体的研宄问题。

五、生理与心理的内在机制

心理学研宄自然要关注心理机制。而受心理是生理功能的哲学指导以及生命科学的整合式发展趋势的影响,更多的心理学主题正在寻找生理学的理解,自信研宄也需要考虑其中的可能性。

自信心理机制的探宄是自信研宄的核心主题,既涉及研宄取向、研宄方法等外部问题,也包含自信的成分、结构、运作过程以及相应的功能等内部问题。特质论倾向于描述个性,而不倾向于解释,因此,对于自信的心理成分及其运作过程,更多地将由社会认知取向来完成,而与之关联的功能机制则可采用多种研宄取向。

自信生理机制研宄的可能性有多种理论依据,包括特质论、情景论以及神经心理学理论等。特质论承认特质的基因基础,这是行为跨情景一致性的主要依据。从情景论的角度来看,物理情景本身不仅仅是特定时空下的存在,它受生理也受心理的制约如时间限定性,情景是蕴含适应的建构,这个结构正是在生理基础上塑造的。诚如不同物种对于同一物理情景的反应不同,生物进化使得情景建构成为生理反应的一部分。从神经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由于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研宄中确定自信心理结构的特异性非常重要,这是进一步探测自信的过程特征和机能的基础。

自信的生理研宄存在几种可能,首先是发展的视角,即生理成熟(主要是脑成熟)对自信的影响。其次是亚文化的视角,即特殊的生理特征对自信及脑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建构所激发的脑区模式可能不同。再次是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即生理唤起在自信中扮演什么角色。生理唤起会直接影响注意、也会间接影响动机和学习,并进而影响复杂的社会行为乃至心理疾患的易感性。由自信的这些直接或间接的过程可以探测与之相关联的生理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自信在形成(涌现)和表现的不同阶段的生物特征。第二代认知心理学可能在整合生理与心理的意义上对此作出回答。

六、结构与功能的优先度

自信的结构主要涉及自信的内容、自信的心理成分及其关系;而自信的功能则涉及自信在整个自我、人格结构中的地位,自信对认知、情感和自我调节系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自我和谐与社会适应。目前关于自信结构的研宄主要围绕内容展开,关于自信的功能研宄则主要涉及健康、成就动机等方面。

从内容角度,自信的结构研宄己发现了社交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才智自信等领域自信。对于自信心理构成成分,则很少有实证研宄涉及。在一个没有发表的研宄报告中,我们曾经尝试将自信确定为四个成分:目标价值、能力素质、行为倾向和自我悦纳。其中目标价值指相信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有价值的,相信自己的选择;能力素质指肯定自己达到目的的条件,包括素质能力和各种策略;行为倾向是达到目标的方式以及出现困难挫折时的应对偏好;自我悦纳指目标达到的知觉和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性情感。我们以237名大学生为研宄对象,以内容领域和心理成分两个方向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个矩阵结构,即目标、能力、行为、自我悦纳四种心理成分在总体、学业、人际、身体四个自信领域中都存在,且有较为满意的解释率。同时,该研宄也发现,在进行因素分析时,内容领域总是优先于心理成分出现在结果中。这个研宄提示,通过分析开放式访谈建构的题目和问卷,不能直接解离出自信的心理成分。对于自信心理成分及其结构的确定,尚需要新的研宄视角。

由于自信心理成分不确定,目前关于自信功能的研宄主要在不言自明的背景下进行。即以自信的操作性定义(测量工具)为内容探讨自信在学习、健康、成就、人际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这种研宄可以独立于自信心理结构,而自信心理结构的探索无疑有助于这种功能的探讨。

七、科学方法与人文研宄方法的整合

在自信的研宄中,不管是使用实验的、统计的归纳法(科学的方法),还是描述的、诠释的归纳法(人文的方法)均能得到有洞察力的发现。科学的方法是指在研宄过程中遵循严格的逻辑实证主义、归纳一演绎、假设验证的方法;人文的方法乃是指在逻辑实证主义视角之外的、源于狄尔泰关注理解和意义的人文主义学术传统。

科学研宄是当前我国心理学研宄的主流,这是学科的历史也是该学科的现状。科学研宄的核心主张是以方法为中心,将科学方法视为心理研宄的不二法门,使得广泛的社会智能群体在心理研宄上无处置喙。执著于科学的研宄方式,各种“标新立异”的研宄在实践中将难以得到重视,例如质化研宄。己经有美国心理学家注意到了西方主流心理学中的科学哲学带来的局限。Arneu在回顾6个主要的APA杂志后发现,其作者、研宄样本、编辑均是美国人主导的,这些研宄可能忽略了世界上95%的人。隐藏在这种现状背后的逻辑是“科学强调基本过程而忽略或除去文化背景”,这引起了广泛讨论(参见《美国心理学家杂志2⑴9年第6期的一组文章)。

仅遵从科学方法研宄自信问题,容易忽略有关文化独特性的内容。科学主义主张寻找通则,故而亚文化特殊性只是一种可能的变量,这就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经验意义以及经验意义表征的差异。对于自信的研宄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局限。并非西方心理学未涉及自信,而是无法克服先入为主的视角对异文化中自信研宄内容的阉割。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对应自信的概念分别是自信(selfconfidence).自我概念(elfconcept).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其中的自信主要是应用在临床领域,表达的含义与自我效能感相同;自我效能感主要表达的是能力信念,是任务情境中个人对于自己的能力与任务对象关系的积极认知;而自我概念关注准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与自己的真实情况相符(这与行为金融学中过分自信研宄的出发点相同)。这几个概念用以表述我国文化背景中自信现象时,会发生一定的困难。例如,在内容上,“自信人生二百年,直挂云帆济沧海”、“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情怀无法在这些概念中找到对应的成分;在表述习惯上,自我概念是中性的,因此在表达自我概念“高”、“强”时会产生语言障碍;在性质上,这些概念力求中性地反映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无法体现出心理事实对于个人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缺乏积极心理学的特质与关怀。另一方面,我国所有对自信有过思考的学者,几乎都给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界定。寻求通用的心理学概念体系是合理诉求,然而将某种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概念体系指称为通则,则淡化了诸如东方文化心理学发展理论和概念的使命。

自信研宄既需要研宄通则,探求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研宄发现,与此同时,也应当承认自信在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个体或群体的特殊性,需要研宄、展示这种特殊性。前者需要科学的研宄范式,而后者却更需要尊重人文传统的研宄,重视现象学、话语分析、叙事分析等方法。从研宄实践来看,归因理论所强调的朴素心理学家(naifvepsychologisLs)经验在解释行为中的作用己为广泛接受,而对这些经验的诠释离不开人文的方法。

篇2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在社会的进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拥有比较集中的统战对象,而且在文化统战的进程中具有比较好的资源以及设施方面的优势,但是在现阶段的进程中文化自信对高校文化统战的发展产生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必须在加强自身凝聚力、渗透力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统战建设。

一、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的前提和基础

1、文化自信的内涵

我国在文化强国的发展进步中,需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在一般情况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概念,前者表达的是一种意识与责任,而后者说的是思想层面的信心与信念。文化自信来自于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在价值方面的认同和肯定,对自己的文化的生命力抱有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中获得坚持的动力,促进创新精神的传承。在文化自信的发展进程中,首先需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等的内涵价值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成为了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是经过时间的验证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核心作用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中国人不能过分的对西方文明进行推崇,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对外来文化进行排除,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之下,需在自身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正面的接受外来文化冲击,使自己的文化更加完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2、高校文化统战的意义

文化统战主要是“从文化视角切入”的一种工作形式,是利用文化资源来开展统战工作,文化统战偏重于统战,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方面,是开展统战工作的一种方式、手段[1]。文化统战从具体的实践层面来说,则比较注重文化方面的资源以及方式所蕴藏的能量,这就表明了文化统战在文化与政治属性上的统一。其中政治属性是它的本质上的特点,文化统战中包含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以及阶级特性,这也是它与其他文化现象不一样的地方,统战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类型的工作,文化统战是其形式之一。而文化属性则是文化统战所特有的,它以文化活动为展示契机,使用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来进行党的统一战线的推广,加快文化认同的实现。高校是文化统战发展的特殊领域,它具备的文化传播与创新能力使得其文化属性更明显,如果加以利用可以获得统战更好结果。

3、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的特殊要求

统一战线作为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联盟或联合,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文化现象,又为人类创造、积淀和丰富着新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牢牢占据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灵原点,是统战文化孕育萌芽和丰富发展的深厚土壤[2]。从实际的发展中来说,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发展的特殊要求,在统一战线的进程中具有团结与联合的特点,体现了其中开放包容的特点,从内容层面来说比较宽广,在思想层面它的包容性表现的比较明显,文化的发展活力在于包含的当代性和人民性,所以在实践中应该积极引起统战整体组成的主体意识,主动的运用文学作品、舞台剧目、影像作品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集中推出一批统战成员感同身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统战文化产品,增强文化自信在高校的推广,不断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二、文化自信是高校文化统战的必然结果

1、高校文化统战面临的新形势

文化统战主要以文化为载体,同时需要借助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功能,为实现某些目标而促成不同群体组成社会力量的联盟。在新的时代变革之下,高校文化统战正面临着许多新形势。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今天,统战对象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其包容特征更加明显,但是许多高校还存在对文化统战工作的忽视,投入力度与发展速度不平衡,另一方面,在扩招的高校发展形势之下,其中的成员的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复杂,比如在宗教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是高校统战对象在文化思想方面表现出的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并且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进步特点之下,网络化发展也成为了高校文化统战的一个新形势内容。

2、高校文化统战的经验

在高校中进行文化统战的人员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具有比较强的科学与自由的思想意识,文化程度高,在文化统战工作中能够发挥比较大的经验优势,首先党委领导之下的校长负责制度就为高校文化统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其次就是高校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分,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功能又为文化统战的进程提供了逻辑方面的基础。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措施

1、加强文化自信的宣传教育

文化自信的增强需要不断的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特别是在高校这种文化思想聚集的地方,人们都需要不断的被教育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上的自信,首先应该加强中国特色文化的吸引力,提高其凝聚作用,将社会主义发展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向统战对象进行清晰完整的传达,增强人们对文化自信的进一步理解,进而实现思想上的认同,最后付诸实践之中,达到文化的统一性,增强精神力量以及道德规范的成效。

2、开展传统文化知识培训

在文化自信的不断发展中,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内容进行理性层面的审视,在高校文化统战状态下的文化自信,应该是正确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让文化统战的对象对自己国家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产生更加强大的自豪感与敬畏感,并且对自己的文化生命力量以及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在文化的认同上需要进行积极的对外传播,文化自信的增强不仅与内部文化体系的实力相关,也与传播主体的实力相关,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3、让文化自信成为统战成员的自觉行动

文化在高校统战对象之中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成员起到一个良好的自觉领导作用,在面对现代社会的新形势以及新矛盾等方面的特征条件之下,高校党员干部更加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定的信仰者以及实际的宣传者、积极的践行者,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自觉行动的作用,用自己的表率作用以及实践中的模范行为来对社会风尚的发展进行引领,以此来增进高校文化统战全体成员对文化的自信力的提升。

结语

高校文化统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高校建设的不能忽视的重要科研基地,在文化自信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仅会达到文化的进步,而且也会增强民族的团结性,促进高校建设更加和谐长久的发展,对于整体的统战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永强,王晓东,王倩,吴虹.高校统战文化建设及路径问题探讨[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71-74.

作者简介

篇3

自信思想自古有之,且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辞海》对自信的解释是自己相信,信任自己。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自信”一说源远流长,如《旧唐书・卢承庆传》中“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孟子》的“有诸己之谓信”;《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皆有相关阐述。近现代国内学者车文博、黄希庭、陈帼眉等亦有类似的论述。而国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信是为了满足自尊需要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沮丧的自卑感。―个具有足够自信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兰登认为,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与自我价值的感觉,反映的是一种对生活和幸福的体悟。

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不论是个体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主观评价、自我评估、自我判断,也不论是生存自信、发展自信、成功自信等,它都是人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征,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二、自信的力量

自信有多大的力量?成功学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它会激发我们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如同熊熊烈火可以焚烧困难,明亮智慧。奥里森・马登认为,成功者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可见,自信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有不少的仁人志士的人生历程、创业经历都可见一斑。可见,自信可以把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以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西方学者,曾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以科学家的自信探索精神粉碎了西方的“中国贫油论”。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30年里相继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油田。

对中学生而言,没有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力,就会被自卑感所打倒;学习遇到困难,就会觉得无趣,没激情,进而选择放弃。若学生充满自信,就会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他们学习、生活的每一天都将是快乐幸福的。

三、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从宏观的角度看,有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可能实现。从学习的阶段性看,高中阶段是学生步入成人行列思考问题成人化,掌握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尚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还会从社会现实中确认自己。但他们自信的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能力还很不足,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升学竞争压力,以及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或许缺少应有的心理准备。当因主观欲望过大而难以实现时,他们常常会陷入无所适从的情感危机中。鉴于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有“独二代”,有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有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上孤独、自私,不懂得体谅他人,个性中有抑郁、自私、冷漠、缺乏自信等特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学生所在区域看,农村学生基础不好,素质不高,再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从而导致其不自信,有必要对其进行自信教育。从客观条件上看,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名校和优质中学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内自主招生政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等等,这些现存的教育差距迫使学校不得不去寻求突破。学校改变不了社会和家长,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只能去改变教师、学生,让他们通过树立起自信心并加倍努力去争取更加光明的前途。因此,学校应构建以自信教育为主线,以课程、活动、环境为载体,以人文管理为依托的校园文化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学校应为学生创设和谐高效的学习环境。以自信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自尊、自强、自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爱国、明礼、友善、自强”的合格公民。

四、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

自信的校长构建自信的学校,自信的学校成就自信的教师,自信的教师培育自信的学生。

首先,从学校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为使师资队伍在工作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信,学校应以教师幸福、快乐工作与生活为宗旨,追求一种文化管理,确立“以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第一”的管理理念,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亮与清新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性化、人文化的色彩。同时,采取一系列提振教师自信心的学习、培训、激励的措施,让教师在充满人性化的氛围中坚定信心,幸福、快乐地工作。

其次,从教师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努力打造充满自信的师资队伍,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有心情、有热情、有感情、有激情,坚定信心,走出“教书匠”的误区。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以“校长文摘”的形式,将好文章推荐给教师学习,且每年发给教师1-2册教育文献以帮助其提升理论素养。二是注重实践学习,提高教学实战水平。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以提升其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实战水平。组织全员参与编写《导学案》,举办“五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公开课、学科教学讲座,指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论著等。三是实施“三名”的激励策略。依托“名学生”的培养,塑造一大批“名教师”,以“名教师”为支撑创造有广泛影响的“名校”。激励教师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促进自身发展,打造一大批“名师”。四是促进年青教师成长,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平台,让他们实现“一、三、六、十”成长目标,即一年适应、三年合格、六年骨干、十年名师。

最后,从学生层面,进行充满自信的教育。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充分挖掘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校园(尤其是课改后的课堂)、校外(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多维、动态的教学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们能亲身体验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学习生活,使他们的潜能得到释放,个性得以张扬,真正品味到幸福而快乐的学习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乡土及校史教育培育自信。福安虽为乡村,但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中国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均是福安人士;福安一中的校友有五人曾参加两弹一星的研试工作,学校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连续三年高考居全省前茅,被誉为福建省高考“红旗单位”……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培育学生的自信。同时,学校要求学生高中三年在完成学科课程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完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升等。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自信得到了更好的激发。

二是以国旗下的演讲培育自信。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主角由校长或教师换成学生,由教师的说教变为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分享。演讲活动按班循环进行,由政教处负责审稿,采取从小组、班级、年级到全校的梯级训练,激励学生全员参加。

三是以学生自主管理强化自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校园这个小社会的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办法管理好,也让他们体验管理过程的艰辛,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全、稳定、舒适的社会环境,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自主管理每天由一个班级担任,且所有班级依次循环进行,内容包括校园公共卫生清扫、学生行为规范检查等。

四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巩固自信。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是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以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个体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自信。我校采取“六自策略”成就学生“自信的我”,即自主、自编、自导、自演,以及道具自备、实践场所自寻。同时,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实际,开设模联社、科技创新社等五类近百个社团,实行课程化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社团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篇4

一、引言

传统公司财务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但是,通过大量实验,心理学家发现:人们的决策行为往往与传统的理模型是相互背离。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就是基于决策者的非理性心理特征产生的,它最初是在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发源的,过度自信理论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受到诸如感觉、情绪和信念等,人们不但往往对自己的判断能力过度的相信,而且对私人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成功的概率高估自己。由于过度的自信而伴随着以过度自信理论为代表的行为财务理论的兴起,学者们纷纷将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引入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过度自信的衡量存在较大分歧。

二、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量化替代指标现有国内外文献中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量化替代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股票期权和持股数量。Malmendier和Tate在2005年最先提出这种方法,他们通过数据发现:股票期权的倾向或者管理者愿意持有本企业的股票和未来超额收益这两者并没有显著的关系,即使当前情况很适合行权,管理者将继续拥有其股票期权也可以买进股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应的评价标准可以由管理者自愿持有的股票或者股票期权来证明。同时他们认为只要以下两个条件符合其一,管理者就存在过度自信:第一,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行权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却未转让;第二,持有期权直至到期或在样本期间内持有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

(2)盈利预测偏差。Lin,Hu和Chen(2005)使管理者预算估测的公司每年的收入水平有没有超过事实上公司的年度收入水平用作评价管理者有没有过度自信的标准,且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趋势于过度投资。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2006)用上市公司年度的业绩预算是否改变用来断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标准,假如实际业绩收入少于预告的业绩那么断定为管理者过度自信。Hribar和Yang(2007)也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增大了公司在情愿显露收入超出预测方面的偏差,有着显著的偏高误差预测。

(3)主流媒体评价。该方法由Hayward和Hambrick(1997)首先提出,他们聚集了《纽约时报》这些影响较大媒体对这些样本公司CEO的各项评价,最后将这些评价划分为六类,且通过对这些类别进行记分形式来判定CEO有没有过度自信。Malmendier和Tate(2005)也指出判断管理者是否有过度自信行为的方法用新闻媒体对这些公司的CEO新闻报道来鉴定,并认为如果媒体对CEO的评价中常用“乐观”、“自信”等词,则认为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

(4)宏观指数。Oliver(2005)用消费者的情绪级别用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标准,该指数由国外密歇根大学对美国消费者举行定点的电话回访,用来调查群众对当前和预期经济状况的个人感受,最终模拟企业管理者的感受去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余明桂、夏新平和邹振松(2006)用国家统计局网站定时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标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标准,该指数范围为0至200,以100为临界值,若该指数过百那么断定管理者过度自信。

(5)并购频率。该方法是Doukas与Petmezas(2007)共同提出,他们觉得CEO如果越自信,进行的并购次数就会增加,所以他们将采样期中进行的并购次数超过5起的CEO判定为过度自信。Aktas,Bodt与Roll(2007)同样觉得,假若一个管理者举行多次收购,那么将会表现出他的相关心理状况,即他可能超高评估收购的收益,小看并购的风险,所以将进行过2次以上的并购管理者判定为过度自信。

(6)相对报酬。在1997,Hayward和Hambrick提出了相对报酬的方法,他们认为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CEO的地位越重要,那么他的薪酬越高,从而也会导致他们越容易过度自信。我国学者姜付秀等(2009)则使用“前三名薪酬最高的高管薪酬之和所有高管的薪酬之和”来表示高管薪酬的相对比值,并认为该比例越大,说明管理者越有可能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

三、总结与述评

我们从上述几种关于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无论是何种方法都具有较强主观性。一方面目前在研究中普遍采用的都是单一指标,解释力有限,另一方面,过度自信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是很难完全以管理者的事前事后行为或者其他间接指标来判定和衡量的。因此,从管理者自身个体条件如年龄、性别、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等出发,结合组织环境、公司治理特征、行为特征、国别文化背景等因素建立起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反应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将是未来在行为财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131-143.

[2]余明桂,夏新平,邹振松.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激进负债行为[J].管理世界,2006(1):1.

[3]Lin Y,Hu S,Chen M.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05,13(5):523-546.

篇5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决策并非完全理性,而是受到直觉和情绪的影响。Kahneman,Daniel和Amos Tversky(1979)等心理学家通过实证观察发现,人们在形成自己的判断时,经常对自己的判断过度自信,会因为高估自身的能力和知识而产生偏差,高估决策成功的可能性,并低估与决策相关的风险。

一、过度自信的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个性、情绪和理性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个性,是受环境和自身经验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特质的组合,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关于情绪,其受个性或某些特质及环境的影响,不同特质的人在不同环境刺激中会产生不同种类和程度的情绪,个性或者特质对情绪具有调节作用,《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中将情绪定义为“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这种精神上的情感可以是稳定的长期性存在的,也可以是短暂的感官刺激形成的感受;关于理性,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理想情况下,经济人具有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满足自己偏好的行为,同时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恰当行为是情绪和认知的合理搭配,情绪是机械的不受控制的,但认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情绪,情绪可以与理性和谐共处,共同完成某些行为。

综上可以了解自信是外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协调一致的产物,是一种长期的个性特征或者是短期的情绪体现(与特定环境相关的临时性特征),是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信念,适度的自信有助于人们建立应对变化的策略,而过强的情绪化则会阻碍短期记忆,使逻辑或者推理思维过程紊乱,阻碍关于利益和成本的理性思考。

二、过度自信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对于过度自信的表现,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一是过度狭隘的置信区间,人们往往高估其对不确定事件的预测精度,人们认为一定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只有80%的可能性发生,而认为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大约有20%的可能性发生,Russo、Schoemaker(1992)发现,职业管理者认为其自身判断过于精确;二是自我归因偏差,Miller、Ross(1975)的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能力和技能,但是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坏的运气和他们不可控制的因素,Bettman、Weitz(1983)发现管理者在分析其公司年度报表时存在这种归因行为;三是控制幻觉,带有唯心主义迷信色彩、认为自己能够影响偶然性的强烈感觉,而不是对自身能力的客观真实的感觉。Langer(1975)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自己选择的彩票而不是随机抽取的彩票,其在商业领域也发现了CEO投资项目的选择可能受控制幻觉的影响且倾向于低估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四是过度乐观,是指人们相信有利事件相对其实际情况而言更可能出现。Cooper,Woo,Dunkellberg(1988)通过对2994个企业家进行调查发现,81%的人认为自己的企业存活的可能性大于70%,33%人认为自己的企业肯定会存活,而事实上75%的企业寿命不到5年。

影响过度自信的因素主要有信息量的大小、问题的难易程度、专业知识和经验、性别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Oskamp(1965)研究表明表明,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参与者判断的准确度并没有提高,但对自己决策的信心却不断上升;Griffin、Tversky(1992)发现,人们在回答困难的问题时,倾向于过度自信;在回答容易问题时,倾向于缺乏自信;对于专业知识和经验与过度自信的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和研究结论;Peng、Wei(2007)研究表明男性管理者比女性管理者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但Biaiset 等(2005)研究表明过度自信并不存在性别差异;过度自信与环境密切相关,比如证券市场中的情绪周期,投资者在牛市中偏向于过度自信,在熊市中信心下降;于窈(2006)研究表明对于常识性问题亚洲人比欧洲人更过度自信,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过度自信,这可能部分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建构式学习比东方国家的直接指导式学习更更注重广泛全面客观的提出观点。

三、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

(1)由Malmendier、Tate(2005)以管理者持有任职公司的股票或股票期权的数量及其变动或行权决策作为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的指标。如果CEO执行期权晚于最优日期,持有期权至期限届满,或在任职期间购买本公司股票,则被认为是过度自信,结果显示自愿持有股票期权反映了CEO的过度自信情绪。

(2)Oliver(2005)以消费者情绪指数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它是通过对美国消费者进行定期电话访问,根据公众对当前及预期的经济状况的个人感受编制而成。我国学者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来代表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它是根据企业家对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综合判断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预期而编制而成。

(3)Rayna Brown和Neal Sarma(2007)用媒体的报道作为衡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他们搜集了媒体对同一时期每个企业管理者的评价,然后对有关每一个管理者性格特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设计了公式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

(4)Yueh hsiang Lin和Shing yang Hu(2005)将那些对公司年度盈利水平的预测超过实际盈利水平的管理者视为过度自信。

(5)Barros、Silveira(2007)将企业家兼管理者视为过度自信。

(6)Binxian Liu(2006)用利润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认为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下,利润是衡量管理者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企业利润持续增长,管理者的自信水平也将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篇6

二、高职生自信心缺乏的成因

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依然较为严重地存在着对学业、事业和将来职业生涯的信心不足,与一般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欠缺,进取意识薄弱,自我认可程度偏低,遇到困难只知道抱怨不知道思考如何去解决。对高职生的这种不良学习行为,依据社会心理学分析,其自信力的缺失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信虽然“是一种个人心理品格,但其社会性也是十分明显的”。高职生的自信是在一定环境下生成与发展的,其力度的缺失,自然也有其社会、学校等方面的环境原因和个体自身的诸多主观原因。就其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人们对高职教育这种新生的教育模式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对其地位的认识,也并未被广泛认同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在人才选用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由于存在对高职的类似误解或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用人观念,致使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又遭受很大压力。

2、教育因素

首先,高职院校的招生一直是排在包括高专在内的普通高校招生的最后一个档次,其次,高职学校大多是新办院校,办学时间短,设施条件相对本科院校无论硬件、软件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大学氛围;校园文化特征不明显;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易很快体现。

3、个体自身因素

自信力的关键要素――自我价值感涉及到的主要是自我评价。由于高职生自我意识发展尚不成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还不强,自我评价往往依从他人及社会的评价,有时甚至有些敏感,碰到或感觉到消极评价就焦虑不安。

三、高职生自信心培养的对策

1、举办系列讲座,提高自信意识

自信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也是持续不断发展的无价之宝。特别是对于高职生,除了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之外,自信尤为重要。要培养高职生的自信心,首先必须提高他们的自信意识。培养自信意识,可以在学生特殊的阶段,举办相应的系列讲座。

2、开展社团活动,锻炼自信能力

成功经验是影响学生自信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功经验,对个体自信心有明显影响。能力从哪里来?从锻炼中来,要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多给予正向反馈和正面评价。要多方面、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机会,满足他们社会交往的需要。

3、进行团体辅导,调节不良情绪

在入学初,对新生进行一次问卷普查,对自信心较低的学生,集中进行团体辅导,情绪不良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小组团体辅导,对学生情绪的调节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他们的情绪更加稳定、积极、开放,针对情绪开展辅导工作,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使他们看问题更加客观,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更加符合实际,减少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正视困难,调节不良情绪,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篇7

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81-05

运动自信(8port confidence)是指个体在运动情境中,对自我拥有达到成功的能力信念或确定程度。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自信作为影响运动行为和运动表现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一直受到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及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自信的运动员往往可以有较稳定且持续的发挥,在临场的关键时刻从容应对各种危机,获得胜利;反之,缺乏自信对运动表现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以致于发挥不出平时的训练水平,导致比赛的失利。自信与运动表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是预测比赛结果的一个重要因子。美国运动心理学家Vealeyl对运动自信心的结构、调节过程及影响因素或来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6年,Vealey根据人格研究中有关人格特质和人格状态的区分,将个体经常保持的、稳定的运动自信心定义为运动特质自信;将随环境调整的、易变的运动自信心定义为运动状态自信;认为比赛定向与运动特质自信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运动状态自信,运动状态自信进一步影响比赛行为,进而影响比赛结果。1998年,提出的运动自信心来源模型表明,运动员个性和组织文化是影响运动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前者包括人格特质、态度及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特性,后者包括竞赛水平、动机气氛及目标取向等因素。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一模型。

结果期待倾向(o~come expectancies]是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是影响个体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个稳定的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乐观和悲观两种倾向。压力则是影响着个体抑郁、焦虑、自信心及行为倾向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情境因素。有研究发现,在压力情境下,结果期待乐观倾向的个体能够进行积极的认知重构,采用较多的积极应对行为,往往具有良好的适应结果;悲观顷向者则较多使用情绪定向的应对方式,采用更多的分心、回避和否认策略,容易出现适应问题。而且不同的压力情境、不同结果期待倾向的个体应对方式及适应结果不尽相同。既然结果期待倾向是压力情境下调节个体适应的一种重要的内部资源,又表现为一种稳定的的人格特质,势必会对运动员个体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以我国部分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竞赛压力对不同结果期待倾向男子足球运动员状态自信的影响,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理论体系,为科学指导运动训练和竞赛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连、河南、长春、天津4支“中超”和延边、安徽两支“中甲”足球队的一、二线161名男子运动员,年龄(23.75±4.33)岁,训练年限(10.22±4.18)年。其中13人先后入选过各年龄段国家队,3人为现役国脚。

1.2 研究方法

1)测量工具。

(1)生活定向测验量表:采用Scheier等人编制的《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用来测量个体的结果期待倾向。该量表包括2个维度,各有4个条目,采用9点计分方式,从l到9表示从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乐观倾向维度考察个体对事件发展或未来评价的积极程度,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乐观倾向越高;悲观倾向考察个体对事件发展或未来评价的消极程度,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悲观倾向越高。

(2)运动员竞赛压力感问卷:采用自编量表测量足球运动员赛前各方面的压力感受。量表的编制在参考李伟和陶沙的压力感问卷及职业球员的竞赛压力来源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26个条目提交给20名足球运动员和4名教练员,被80%筛选人员选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条目进入第2轮,交由5名运动心理学专家筛选,把80%专家选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条目选出来进行文字加工,确定为18个题目形成问卷初稿。经过预测和检验信、效度后形成正式量表。正式量表共计15个条目,本研究采用5点计分方式,从1分(没有)到5分(非常多),其中4个题目为反向记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受到的竞赛压力越大。

(3)运动状态自信量表。采用Vealeyttgl编制的《运动状态自信量表》(SSCI)测量个体的运动状态自信。该量表共计13个条目。采用9点计分方式,从1到9表示从低自信到高自信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运动状态自信越强。

2)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对82名足球运动员预测,检验测量工具的信、效度。因素分析前初步检测LOT量表、运动员竞赛压力感问卷和SSCI量表的KMO(Kaiser-Meyer-Olkin)值分别为0.86、0.91、0.88。Bartlett球形检测结果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

(1)LOT量表:以主成分分析法斜交转轴进行因素分析,指定因素为2,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2个,各有4题,分别命名为乐观和悲观。各题在对应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6,2因素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5.85%。2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a α系数均为0.72。

(2)竞赛压力感问卷: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3道因素负荷量小于0.3的题目,其余15题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3,且不存在跨因素情况,共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58.2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为:X2/df=4.19、CFI=0.89、GFI=0.92、AGFI=0.86,RMSEA=0.05。内部一致性Cronbacha α系数为0.87。

(3)SSCI量表: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13个题目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3,没有跨因素情况,可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5.68%。验证性因素分析所得拟合指标X2/df=5.83、CFI=0.90、GFI=0.93、AGFI=0.88、RMSEA=0.04;内部一致性Cronbacha α系数为0.94。

检验结果表明,各量表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且内部一致性信度可以接受。

3)施测。

在教练员或领队的帮助下,在比赛前1天,利用运动员晚餐后的休息时间,采用集体统一测试和个别单独测试的方法,用指导语指导被试者填答3份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84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有效回收率为87.5%。

4)数理处理。

所得数据全部用ExceI软件包录入后,采用Spssl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被试者的结果期待倾向特点及其与运动状态自

信的关系

本研究主要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各变量的相关关系见表1。总体上男子足球运动员个体的乐观倾向显著性强于悲观倾向(t=23.86,df=161,P

从表1中可以看出,乐观倾向和竞赛压力呈负相关,与运动状态自信呈正相关;而悲观倾向恰恰相反,与竞赛压力呈正相关,与运动状态自信呈负相关。强-制回归分析表明竞赛压力、乐观与悲观倾向是运动状态自信的有效预测因素(β8:-0.36、0.23、-0.35,t8>3.90,P8

2.2 竞赛压力对结果期待倾向和运动状态自信的调

节作用

从表1中可以看出,竞赛压力与乐观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r=-0.15,P

根据Frazier等的研究建议,将乐观倾向得分高于一个标准差和低于一个标准差分别设定为高乐观和低乐观两组,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在高压力(高于一个标准差)和低压力(低于一个标准差)时,乐观倾向对于运动状态自信的预测情况。可以看到,随着压力水平的增高,乐观倾向对运动状态自信的保护性作用明显增强。在压力水平较低时,具有不同乐观倾向的个体在状态自信上的差异较小;而当压力水平较高时,高乐观倾向个体的运动状态自信较少受到损害,状态自信下降幅度较小。

3、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乐观、悲观倾向既显著相关又存在相对独立性。乐观倾向越强,运动状态自信水平越高;悲观倾向越强,运动状态自信水平越低。在男子足球运动员个体运动状态自信的变异中,乐观倾向具有保护性作用,悲观倾向具有破坏性作用,二者对运动状态自信的作用强度不同,比较而言,悲观倾向的消极作用比乐观倾向的保护性作用更强。竞赛压力在结果期待倾向与状态自信的关系中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悲观倾向的消极作用在任何压力水平下均显著,而乐观倾向的保护性作用在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上述结果对于认识运动员个体认知、信念系统在竞赛压力情境中作用的复杂性以及提高运动状态自信的干预针对性具有意义。

许多研究认为对乐观和悲观倾向作用的认识应结合认知和情绪两个方面,乐观或悲观倾向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体情绪主观感觉的好或差,而更重要的是反映着个体在自我调控上的不同特点,影响个体应对环境要求及各种挑战的策略,因而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身心适应。运动员在面临竞赛压力所带来的挑战时,具有乐观倾向的个体由于对良好结果的期待,会唤起积极的情感,以坚持的态度来面对,并以目标为导向更多地使用积极性的应对策略,这些积极性应对策略增强了行动的有效性,更加接近行为目标期望,进而坚定或增强了自信。相反,悲观倾向的个体会唤起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感,常常会以怀疑和犹豫的态度对待压力或挑战,要么缺乏自信,脱离目标,放弃努力;要么减少努力,降低目标,降低自信。这种解释不仅符合Carver和Scheier提出的以动机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观点,也符合Bandura等提出的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自身对可能的行为后果的信念的自我效能理论。

篇8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篇9

2. 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比如,中华民族保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和而不同”“”,倡导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等等。这些思想体系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言以蔽之,文艺是绝佳的精神食粮,触及人的灵魂,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300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用智慧、汗水和家国情怀破译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码”,让汉字散发出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硬磐石。

6.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上,这样的形势倒逼着我们,必须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一句话,就是用更有力的传承发展,让中国文化软实力更硬、更强、更精彩,不断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7.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不断融合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而中华文明也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对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在新时代就要更加深怀自信,理直气壮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 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我们还要深怀自信,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来”,推动文化交流,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篇10

以传承海洋文化为载体,吸取海洋文化的精神,建设民主、平等、关爱、和谐的校园,构建宽容、接纳、自主、参与的魅力课堂,培养学生宽容自信的优秀品格,让学生在海洋精神的感染下,成为宽容自信的人。以大海一样的真挚情怀去爱每一个孩子;以大海一样的渊博文化浸润每一个孩子;以大海一样的博大品格熏陶每一个孩子;以大海一样的宽广胸怀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通过海洋文化特色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具有宽容自信品格的大海的好儿女。

创设海洋的校园文化

依托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校园文化景观 着力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发动师生,全员参与,投入资金,开辟“海之魅”科普文化长廊、海之灵生物标本室、海之星才艺展示栏、海之声广播站,并在原有的科普活动室里增设海洋科普实验角、扩展展览台,建设成学校的海洋文化教育场所。

弘扬海洋文化,提炼校园精神 学校在打造海洋文化特色学校的实践中,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建立以弘扬海洋品质为灵魂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以文化立校。通过开展快乐德育课堂、海洋科技艺术节、“我爱大海”主题班会等海洋科普及人文教育活动,形成宽容、博学、自信、自强的校园精神。

成就完美的教师团体

海洋的品格特征之一就是接纳、包容、博大精深,学校在这一品格特征的启示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全纳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自我肯定和激励中不断进步。

倾注爱心,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要求教师要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去呵护创新。真正做到,用真诚关爱打开学生的心灵,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关爱与宽容的氛围中建立自信。

提高师能,以渊博的知识教导每一个学生 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使每位教师都能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

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

把海洋文化特色教育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力将“尊重、民主、参与”的管理理念真正贯彻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中。

打造“海之魂”魅力课堂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打造“海之魂”魅力课堂,就是把宽容、接纳的海洋精神品格融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构建“海之语”课程体系 海洋文化包含的教育内容丰富,学校把海洋文化知识渗透到不同年段的学科教学中,寓海洋博大、宽容、自信的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具有大海的品质。

实施“海之品”德育工程 海洋的宽容、博大、坚强、热情,正是学校德育教育所需要的。学校实施“海之品”德育工程就是寓海洋的精神品质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会宽容,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自信,做具有海洋品格的学生。

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

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热爱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实际上也是在优化孩子们未来的生存环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海洋文化特色方面,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创造海洋文化、享受海洋文化的能力。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凸显海洋文化的主题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中,如举行“我爱大海”主题班会、保护海洋清洁活动、海洋主题演讲比赛、故事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篇11

[作者简介]黄丹(1982- ),女,江西分宜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吴宏岳(1953- ),男,广东恩平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世豪(1962- ),男,安徽安庆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贸易与区域经济。(广东 番禹 51145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女校特色教育存在价值及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IA100298)和201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女大学生个性特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项目编号:GDGZ11Y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82-03

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积极评价的结果,是一种能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心理特质。Shrauger把自信当作自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设计的个人评价问卷(PEI)中,他把自信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应付各种环境的主观评价。自信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自信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得到学业的进步、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一般认为,女校的特殊氛围有利于女大学生自信的发展,但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女校大学生身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中,她们在学校面对的人群与男女同校的主流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她们的自信发展特点与普通高校的女大学生是否有所不同?本文以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自信发展的特点及差异。一方面可以为女大学的自信特点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所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校两所(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男女混校两所(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这四所院校均为高职院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发问卷,其中大一172人,大二123人,大三103人,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398份。

采用Shrauger在1990年设计,经季益富等翻译修订而成的《个人评价问卷》,测量内容为自信程度。量表共分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6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女校和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在自信水平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方差分析表明,在自信程度总分上,女校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自信的六个维度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说明女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影响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发展,女校是适合女大学生生理心理需求的有效可行的教育形式,为女性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女校在培养女大学生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以下几点独特性:首先,女校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独特的女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特殊功效。女校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校园制度文化;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女校还有有天然的单性别环境,拥有鼓励每个女生展示自己个性,挖掘自身潜力,鼓励独立自主的教育氛围。男女混校教育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但其效果与女校有很多大差别。其次,女校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女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突出女性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注重提高女性素质。再次,女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很独特。在专业设置上,女校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女性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突出专业学科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女校注重女性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些都为促进女性的进步和发展,为两性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低年级女大学生自信心水平高于高年级女大学生

方差分析显示,在自信程度总分上,三个年级的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

将各年级进行交互比较,发现大三女生的自信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女生,p=0.01(p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女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特点、不同时期的现实任务与压力有关。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2岁之间,主要应顺利完成青年期心理的高峰发展,并为转向下一阶段的心理成长做好准备,使女大学生在走向社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具体环境时,能拥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随着阅历的丰富,这种心理适应能力会逐渐增强,自信水平也会渐渐提高,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大一学生处在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和专业基础储备阶段,不少女大学生在这时出现适应困难,产生一些消极情绪,降低了女大学生的自信度,于是,大一女生的自信水平比其他年级低。经过一年的积累,大二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暂时没有升学和找工作的压力,所以自信心也会随之升高。经过一、二年级的积累与储备,绝大多数大三女生有了更加清晰的自我意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累积也到达高峰,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因此,其自信水平达到了三年以来的高峰。

(三)在爱情关系上,文史类专业的女大学生比理工类女大学生更加自信

方差分析表明,在“爱情关系”上,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在自信程度总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3所示。

对各专业进行交互比较,发现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关系上的表现显著高于理工类的女大学生,p=0.006(p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她们的学校背景、专业背景以及性格特点不同。我们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女校学生多为文史类专业,而且女校开展的“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如“女性形体学”“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及“现代礼仪”等课程能使女大学生更有女性气质,文明素质、礼仪修养和审美能力都有提高。因此,文史类的女大学生在爱情关系上比理工类更为自信。而男女混校中的理工类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不如文史类女大学生高,她们在爱情方面的吸引力不如文史类女大学生,所以他们在爱情方面的自信心不足。

三、启示

(一)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

女校与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在自信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女子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有人认为女校的单一性别环境会影响女生的心理健康,她们跟男性接触较少,会对她们的恋爱乃至今后的婚姻有负面影响,但从研究结果来看,女子院校的女大学生无论是在自信程度总分上,还是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等因子上,跟男女混校的女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女校就是要实现教育中的男女平等,其精髓是女性特色教育,独特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女大学生拥有了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女校的特色是依据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适合女大学生人格发展和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模式,以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女大学生们在女校形成了积极主动、独立自信的丰满人格,女校应该坚持女性特色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女校应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

“女性特色教育课程”是依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设置的,旨在开发女大学生潜能,帮助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系列课程。调查显示,高年级女大学生的自信程度高于低年级女生,这说明女校开展“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对提高女大学生自信水平有显著效果,学校应该为低年级女大学生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女性特色教育课程”可以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新的高度上认识“我是谁”“我如何存在”“我如何发展”;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可以赋予女大学生人生智慧和人文精神;可以充实女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人格完善、社会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三)男女混校、理工类学校也应该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

。“女性特色教育课程”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宽广平台,使女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质,可以提升女大学生的女性气质,提高她们的文明素质、礼仪修养和审美能力,塑造现代女性特有的高雅气质和贤淑风范。在男女混校和理工学校中开设“女性特色教育课程”显得非常必要,对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古玉,谭小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

[2]金义华.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鲁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5).

[4]吴宏岳,王世豪,席春玲.我国女校存在与发展价值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