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2 21:08: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施工图纸总结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TU72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2-045-03
1引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276km,横跨江、淮、黄、海四大流域,是我国特大型调水工程。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河渠交叉水工建筑物。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材料、工器具、人员、施工工艺、管理、环境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倒虹吸混凝土工程出现了部分钢筋间距不均匀、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局部存在裂缝和蜂窝等质量缺陷、对拉螺栓孔封堵不规范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对混凝土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国调办、中线局和建管部各级领导和专家对质量都非常重视,并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规范施工行为,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满足要求。
2工程概况
××倒虹吸工程建筑物由进口渐变段、进口闸室段、管身段(由进口斜管段、水平管身段和出口斜管段组成)、出口闸室段和出口渐变段组成。管身段采用两联四孔的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进口渐变段采用直线扭曲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始端为贴坡式挡土墙,末端为半重力挡土墙。进出口闸室段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出口斜管段顺水流方向坡度为1:5。纵向分缝水平投影长度13~15m。出口渐变段采用直线扭曲面混凝土结构,始端为半重力式挡土墙,末端为贴坡式挡土墙。
3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倒虹吸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为:钢筋加工测量放线钢筋安装模板安装仓面清洗浇筑准备验仓浇筑养护施工缝处理拆模锥形孔封堵和质量缺陷检查登记、上报处理方案、处理、备案
4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点的质量控制
4.1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属于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浇筑后易形成明显的分界线,并在该部位易形成渗水通道,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为确保施工缝的处理质量,凿毛时间选择非常关键,若凿毛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低,虽然省力,但凿毛效果差,严重时,会形成渗水通道,水位上来时,出现渗水。若凿毛时间过迟,凿毛就费时费力,凿气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经现场多次验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第4天开始,采用风镐进行凿毛,将浮浆全部清除干净,石子外露,凿毛效果非常好。
4.2钢筋加工。
4.2.1钢筋加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钢筋的安装,特别是混凝土保护层,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分析钢筋图纸,并编制钢筋料表,指导钢筋加工。在钢筋加工前,将需加工的钢筋搬运至加工场地按要求堆放,加工时充分考虑钢筋弯曲延伸值,确保钢筋下料长度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倒虹吸钢筋所用主筋为Φ25、Φ28、Φ32,分布筋为Φ18、Φ20、Φ22,为了确保施工进度,Φ25、Φ28、Φ32的钢筋可全部采用套筒连接施工工艺,Φ18、Φ20、Φ22可全部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施工工艺,套筒连接施工工艺中丝扣加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闪光对焊连接施工工艺中接头的轴线偏移问题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4.2.2丝扣加工前对钢筋变形部分进行校正,对钢筋头弯曲部分采用砂轮切割机垂直于钢筋轴线切割,以保证切口平直,切断口不得成马蹄形。若不对变形钢筋和钢筋头弯曲部分进行处理,丝扣加工质量不易保证,同时对钢筋的安装质量也造成影响。丝扣加工时,必须选用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操作,并在钢筋定位平台上进行,避免钢筋在加工完成后出现偏移,影响丝扣加工质量。丝扣加工完成后,采用手持砂轮机对端部进行打磨平整,对不合格部分重新返工处理。对成品丝扣采用透明胶条包裹,带上保护套,并小心堆放。丝头加工技术参数如下表:
4.2.3闪光对焊前,首先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应的工艺参数。对钢筋端头弯曲部分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一次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的严重压伤部分,二次烧伤留量不宜大于8毫米,钢筋越粗,所需的闪光留量越大。对闪光对焊轴线偏差大,接头墩粗不明显,有裂缝,有明显烧伤痕迹的焊件,必须进截除进行重新焊接。闪光对焊时,钢筋必须安放在钢筋固定平台上,避免两根钢筋焊接时不在同一轴线上。
4.3钢筋安装。
4.3.1钢筋主要型号有Φ32、Φ28、Φ25、Φ22、Φ20、Φ18,钢筋保护层设计厚度为5cm,保护层偏差为1/4保护层。钢筋在运输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钢筋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变形。
4.3.2在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对预留钢筋进行校正,对间距偏差较大部分采用钻孔植筋来调整,对间距偏差较小部分可渐变调整。钢筋与止水之间必须预留间距,不得压住止水带,或扎破橡胶止水带。进出口闸室预制的板梁钢筋和出口控制闸牛腿部位钢筋体型复杂,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钢筋安装作业指导书,保证钢筋安装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钢筋安装时要保证钢筋平、直、齐。钢筋安装完成后应做到整体不摇荡,不变形。采用电弧焊接时,焊接必须饱满无砂眼,表面应均匀、平顺、无裂缝、夹碴、明显咬肉、凹陷、焊瘤和气孔等缺陷,焊接长度、宽度和高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直螺纹套筒现场连接采用管钳拧紧套筒,接头拧紧后,采用扭力板手检测拧紧力是否达到规定值,若拧紧力达不到标准要求,必须重新加工丝扣或对该接头采用帮条焊进行加固处理。若拧紧力满足要求后,再检查接头的外观质量,外露丝扣长度不得大于2p(p为丝扣数)。外露丝扣超过两个完整丝扣时,应重新进行返工处理。
4.3.3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混凝土垫块控制保护层,混凝土垫块尺寸为5×5cm,其强度等级C50,安装间距为1m×2m,梅花型布置。为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钢筋连接次数,竖墙钢筋可一次安装到位。
4.4模板安装。管身段分为水平段和斜管段,单段长度约为13m~15m,段与段之间设置沉降缝,用2cm厚度的聚乙烯闭孔泡沫塑料板填充。管身段分底板、边墙、顶板三层浇筑,管身段模板均采用定型钢模板拼装,连接件采用标准扣件“U”型卡,端头局部部位采用木模板补缝。钢筋安装完成经三检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立模前,使用过的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平整,对变形部分进行校正。模板面必须先在仓号外涂刷脱模剂,严禁在仓号内涂刷。脱模剂可采用机油或植物油,严禁使用各种废油,脱模剂必须涂刷均匀。模板利用Φ14拉杆内拉固定,采用锥套连接拉杆和预埋插筋或架立筋,模板背面设置两道Φ48钢管围囹,间距为75cm,拉筋焊接在预埋的插筋上。
为防止浇筑过程中模板缝之间漏浆,模板缝之间采用双面胶粘帖进行密封,“三检”时重点检查模板缝是否存在透光,若发现透光情况,应立即处理。
4.5止水安装。
4.5.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管身之间的伸缩缝设两道止水,分别是橡胶止水和紫铜片止水,进出口渐变段和总干渠连接缝设一道橡胶止水带,渐变段的伸缩缝均设一道紫铜片止水。
4.5.2安装止水前,测量放出结构分缝线。止水部位采用专用模板进行拼装,止水全部固定牢固,确保了止水安装位置正确,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移位。
4.5.3铜片水止加工采用成型机分段多次加工成型,每段根据实际施工长度来确定。止水铜片采取双面搭接焊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0mm,不得铆接或仅搭接而不焊接。焊接接头表面做到光滑、无砂眼、无裂纹,采用煤油逐个检测焊接接头是否渗漏(若无煤油,可采用柴油),若发现渗漏,必须重新进行补焊至合格。验收时对接头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不少于接头总数的20%;在现场焊接的接头,逐个进行外观和渗透检查。接头处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的75%。对止水铜片采用专用特掉模板进行定位、加固,确保在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不变形。
4.5.4铜片止水安装时,牛鼻腔内的沥青麻绳必须充填饱满,并用透明胶带对上口进行封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砂浆流入牛鼻腔内。加强对铜止水片的保护,防止踩踏、生锈。
4.5.5管身段采用带两道遇水膨胀线的中心变形型止水带,止水带宽度为350mm,厚度为10mm。要特别加强对橡胶止水带的保护,在确保遇水膨胀条干燥的情况下,可采用黄色胶带沿遇水膨胀条粘贴进行密封防水,对仓号中剩余橡胶防止水带必须进行包裹,防止破坏和老化。
4.5.6止水带接头采用热压硫化胶合,接头外观应平整光洁,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7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必须加强橡胶止水保护。
4.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6.1管身段浇筑采取分段分层方法施工,每节管身分底板、边墙、顶板三层浇筑施工。浇筑时,混凝土的供应能力应满足现场浇筑强度需要,若混凝土供应能力达不到要求时,应减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初凝。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不得出现骨料分离、漏浆、严重泌水等情况,因故障停歇出现初凝时,应作为废料处理。在任何情况下,严禁直接向混凝土中直接加水,若需要调整塌落度,必须经试验室人员在拌和站调整。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应控制在1.5m以内,避免骨料出现分离。
4.6.2对底板、顶板等大仓号则采用台阶法逐层浇筑,每次铺料厚度40cm左右,铺料必须均匀,若出现骨料分离时,必须采取人工平仓方式将粗骨料分摊开,严禁直接用砂浆覆盖。振捣采用Φ70软轴振捣器和Φ50振捣器结合振捣,振捣标准以不明显下沉、不泛浆、周围无气泡冒出为止。为防止漏振、欠振或过振,应根据钢筋间距判断振动棒的插入点,采用Φ70软轴振捣器振捣间距控制在50~70cm,采用Φ50振捣器振捣间距控制在40~50cm,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10cm深。每点的振捣时间以气泡基本排净,骨料不明显下降为标准。振捣时间过短,达不到振密的要求;振捣时间过长,将引起粗骨料过度下沉分离,故振捣时间长短将会影响质量。
4.6.3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随时检查模板是否漏浆或变形,支架是否稳固、钢筋是否移位,等,如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处理;对粘附在模板、钢筋和拉杆表面的灰浆,就及时清除干净。浇筑混凝土时,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振捣中发生泌水时,必须人工清除,严禁在模板上开孔,泌水未引走或掏除前不得继续铺料振捣。
4.6.4浇筑时,对铜止水和橡胶止水周围及各边角位置,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振捣,并确保振捣满足要求,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4.7养护。正常条件下,混凝土浇筑12~18h后,必须安排专人加强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并做好养护记录,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若进行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对仓号进行全部覆盖保温,并安排专人不时测量混凝土表面温度,防止混凝土受冻。
4.8模板拆除。模板的拆除日期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各个模板的用途、结构的性质、混凝土硬化时的气温,以拆模时混凝土边角不至于损坏为准。
4.9加强温控,避免裂缝产生。
4.9.1夏季温度高时,对骨料场和拌和主机部分采用防晒措施,浇筑前用井水对粗骨料进行洒水降温,采用井水拌制混凝土,夏季井水温度一般在12~14℃,尽可能选在在夜间温度较低时浇筑,并对仓面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4.9.2夏季混凝土浇筑尽可能夜间温度较低时开始浇筑,出机口温度控制在26℃以下,入仓温度控制在不大于28℃。
4.10规范混凝土缺陷处理程序。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的定义为:混凝土结构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查项目或检验点,造成经济损失小于10万元,延误工期不足一个月,经过处理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及工程寿命的,非事故性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包括: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混凝土结构内部质量缺陷、混凝土结构裂缝、混凝土结构止水缺陷等。施工过程中质量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为确保质量缺陷处理符合要求,拆模时由质检工程师通知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联合检查、量测、分类和登记,针对不同类型的质量缺陷上报处理方案,对Ⅱ、Ⅲ类质量缺陷,则上报专项处理方案,经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同意后,严格按照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处理后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对处理不合格则重新修补至合格。质量缺陷处理过程全部留下影像资料备查。
4.11规范锥形孔的封堵。倒虹吸过水面的锥形孔封堵质量不好,易造成封堵体脱落,影响过水面的外观质量。首先进行锥形孔封堵试验,符合要求后,编制锥形孔封堵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锥形孔封堵过程监理工程师全程旁站,锥形孔先打磨成毛面,冲洗干净,涂刷丙乳液做基层,再采用丙乳砂浆分三次灌入,人工分层捣实,封堵完成后采用胶带密封养护,防止封堵后出现干裂。
5在具体施工过程还采取了如下质量控制措施
5.1执行开工检查表制度,逐项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不具备开工条件,不得开工。
5.2对钢筋、模板、橡胶止水(包括铜止水)、混凝土浇筑等重要工序,执行备案制度,做到质量责任可追溯。
5.3对关键工序建立质量责任牌制度,落实三检人员工作职责。
5.4对关键工序制作工序要点控制卡片,发放给现场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工人,让他们明白质量控制要点。
5.5混凝土浇筑前,对浇筑班组各施工人员进行一次技术交底,让他们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在浇筑过程可能会遇到哪里方面的问题,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5.6每个仓号安装钢筋定位卡扣,固定钢筋间距和保护层,确保浇筑成型后钢筋间距和保护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7在渐变段扭曲迎水面采用在模板上铺装模板布施工工艺,使作模板布的工作面气泡明显减少,外观质量得到了明显改改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己定会认真学习师傅的技能操作方法,端正对工作的态度,在师傅的“传,帮,带”下,茁壮成长!勤学多问,及时总结,实践师傅传授的技能操作方法,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尽快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公司需要的是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是远不够的,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拓宽视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实践的同时师傅要求我定期做总结,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规律。这不仅能学到许多未知的东西,更利于拓宽思路、丰富视野。
一、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从以往接触的一些工程中,由于施工缝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二是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
1、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例如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或者将施工缝设置在对于施工来说很不方便或很难实现的地方,例如紧贴基础梁顶设置而采用钢板止水带时,由于与梁箍筋位置发生冲突很难放置。
2、施工时处理不妥
这是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混凝土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2)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3)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4)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5)下料方法不当,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6)混凝土墙体单薄,钢筋过密,振捣困难,混凝土不密实。(7)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8)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二、预防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认真对待,避免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而引发质量事故,以确保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3)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4)有主次梁的前澹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5)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6)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7)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8)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9)后浇带的位置按规范要求结合具体工程进行留设,这里不再赘述。
2、施工缝的形式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有凸凹缝、高低缝、平缝、设止水带缝等多种。另外,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种接缝方式均存在着渗漏水的隐患。如采用“凹凸”型施工缝的最大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而且很难保证质量,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时,极易将“凸”楞碰掉一部分,由此减少和缩短了水的爬行坡度和距离,从而产生渗漏水现象;另外凹槽中的水泥砂浆粉末难以清理干净,使在浇筑新混凝土后,在凹槽处形成一条夹渣层而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黏结质量,留下渗漏水的隐患。而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因止水带是呈柔性的,安装时难于固定,且容易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挤压变形移位,从而容易造成局部渗漏水,而且橡胶止水带易老化失效,也不利于结构的长久使用。根据很多的施工实例,发现采用400mm宽、2mm厚的钢板作为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其防水效果很好。一是施工方便,将钢板止水带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长度,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进行搭接焊即可;二是不易变形且便于固定,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对拉螺栓上,上部用钢筋点焊夹住固定在池壁两侧模板支撑系统上;三是施工缝上下止水板均有200mm高,爬水坡度陡,高度也较大,具有较好的防渗漏效果。所以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采用钢板止水带为宜。
具体做法:金属止水带一般用2mm~2.5mm厚的薄钢板制成,接头应满焊,不得有缝隙。固定于墙体暗柱处,常在止水带上割洞扎箍筋,封模前应补焊。BW止水条为5000mm×30mm×20mm的长条柔软固体,7d的膨胀率应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浸入水中,最大膨胀倍率为150%~300%。试验证明可堵塞1.5MPa压力水的渗漏。应用BW止水条时,须将混凝土粘贴面凿平,清扫干净后,抹一层水泥浆找平压光带,利用材料本身的黏性,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接头部位钉钢钉固定。
3、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3)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4)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5)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其钢筋的布置和墙体厚度均应考虑方便施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6)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置施工缝。当需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第一,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第二,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当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注意加强防水措施。缝的迎水面采取外贴防水止水带,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浆等做法。第三,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7)高度大于2m的墙体,宜用串筒或振动溜管下料。
三、处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1、出现问题的现象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2、处理问题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要想在建筑行业进行技术革新,要想将混凝土的不良品质现象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些改进都要以提高建筑技术为前提的,任何一次的建筑技术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为相关的建筑工艺和建设活动重新注入全新的技术力量,因此,技术的革新在各行业中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混凝土建设中不良品质的现象是在建筑建设时期比较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的发展、改进建设技术,才能处理好在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质量问题。在积极论述问题的体现和成因的背景之下,探索处理方法,了解处理问题的关键点,通过强化管控以及提升科技使用性等措施来提升总的建筑品质。
1 关于表层麻面现象的具体成因以及解决办法
1.1 问题的关键体现
在部分地方,混凝土的表层可能会发生浆液过少、浆液过于粗劣等问题,在出现麻面问题比较厉害的区域,可能会存在许多非常小、数量集中的小坑,这些小坑会对混凝土材料的表层产生非常严重的质量影响。
1.2 成因
表层麻面现象的成因非常多,比如:模板表层的清洁工作没有做好、在涂抹脱模剂的时候,涂抹工作不匀称、裂缝之间的接缝不当而发生了不必要的渗漏现象,内部产生的气泡从而没有完全的释放,进而就会在表层产生麻面现象。
1.3 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建设之前,要充分做好表面的清理活动,在模板的表层禁止出现脏污。要将各模板拼接好,避免因为存在裂隙而发生渗漏现象,涂抹均匀脱模剂。
1.4 处理模板表面时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针对大规模的混凝土施工来讲,在处理表面的时候,要把容易出现麻面地方充分泡湿,进而泥浆能容易做好压光等活动,要确保模板表面的干净、清洁。
2 关于出现蜂窝问题的具体成因以及解决方法
2.1 蜂窝问题的体现
蜂窝问题通常是体现为砂浆数量不多,混凝土中的石子太大、成品之间的孔隙多,出现蜂窝现象会使得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而且由于混凝土它本身的力学结构不够坚硬,极易掉落。
2.2 成因
产生蜂窝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生产的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差、材料的配比不当、计算材料时的计量差异等因素都会产生蜂窝现象。当在制备浇筑材料时,由于搅拌的时间太短,使得原材料未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很凝土浇筑时,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段、分层浇筑。模板之间的空隙未进行认真封堵,使得模板发生了相对的位置偏移。
2.3 预防措施
一、要确保配比的精准度。二、在制备混凝土的时候要按照切实的设计要求进行,防止混凝土的拌合时间太短。第三,按照层次来浇筑。第四,切实将模板的闭合以及支护等活动开展好,避免模板出现相对的位置移动现象。
2.4 应对方法
对于直径较小的蜂窝,一般可以在模板表面清洁好之后,用提前配比得当的泥浆将表面抹平。混凝土蜂窝的直径较大时,先凿去混凝土中松动石子,并对蜂窝和凿除的部位进行进一步的冲洗后,再用高强度的细石混凝土将蜂窝和凿除的部位填塞压实。
为了解决上述质量问题需要做到以下控制
3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控制
在建设房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起到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作用,达到设计所需的质量要求,工程安检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现场施工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控制,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要进行必须的质量检测,只有当原材料的全部技术性指标完全符合设计的相关要求时,原材料才能进入现场,供建设施工使用。因为如果当混凝土骨料中某一物质超标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强度。
3.1 加强对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施工的过程中,在使用外加剂之前,首先要对外加剂进行有关混凝土强度的相关试验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测。除此之外,还要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自身的质量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繁多,按照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一种最佳混凝土外加剂,并对混凝土进行广泛的质量管理。在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加入外加剂,在施工过程中,使得混凝土能达到某一有效需求。同时,各种工程外加剂都会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相关的质量信息,因此,在检查外加剂自身的质量问题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防止某些质量伪劣的外加剂混入施工现场中。
3.2 加强对水泥的质量控制。
对水泥质量的控制,要对近场的水泥及其其中的构成部分进行详尽的质量分析和控制,只有质量合格、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才准许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同时要仔细查看水泥的出厂日期及水泥相关的试验报告等。检查水泥的包装是否受损,水泥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潮等情况。
4合理的科学的进行优化配置混凝土
4.1将混凝土的参数配置为题进一步进行优化,进行科学的、详尽的相似模拟实验测试,找出在当前的施工环境条件下,最佳的混凝土配置比,并在施工中使用找到的最优混凝土配置比。合理的、科学的混凝土配置比进行混凝土配置时,配置的强度就会明显地增加。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模板。进一步加强对现场施工的进度控制,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通常的情况下,施工混凝土以及少筋混凝土的坍落度最大值为 35cm,在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时,特殊的钢筋在混凝土中超过百分之一的,进行配制混凝土时,一般坍落度控制在 75cm 等,为此要对混凝土的坍塌度进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不断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必要的提高,达到房屋建设的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之中加入少量的同类型的外加剂。
4.2 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试验,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得出最优的配合比,是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施工质量的先决性条件。所以在实验室进行选择合理的参数配合比时,各种实验室试验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有严谨的实验态度,确保试验参数的精度。在实验室实验时,确定的混凝土中各种骨料质量比,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各种相关的检测的指标都要达到房屋建筑的设计要求。
5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对混凝土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加强相关的施工组织工作,将工作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现场工作人员身上,各施工工序之间要有机连接起来,严禁工序之间发生工序断裂。要明确工作的分工,建立健全的质量考核制度。使技术人员从责任上充分意识到,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定期对施工中的农民工进行施工培训学习,加强施工工人的施工能力,确保农民工能够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交底。
6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起承载力作用的主要是混凝土结构,所以,工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因此,在房屋建设的施工中,各级安监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尤其是在对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材料选择上,一旦发现在混凝土施工,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必须要立即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妥善的质量安全处理,避免房屋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重大的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明军.浅谈某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监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
[2]全. 房建结构砼墙体表面气泡病害成因探讨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
一、切实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一是找准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点。紧紧抓住工程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审批出让、规划审批及环评管理、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物资采购和资金安排使用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确定廉政风险点,进行评估分级,有针对性地提出预警防范措施。二是抓好公开透明和规范运作。实行审批流程公开,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把公开透明贯穿于项目决策、执行和结果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公开。加强公开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来源:文秘站 )政务,推行工程建设领域重点事项网上受理、审批、公开和监督。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强化行业监管责任,全面推行项目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对工程建设各种招投标和交易活动,按照“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监管、行政监察”的原则,实现“监、管、办”三分离和交易场所、信息服务、交易规则、运作程序、专家评委库五规范。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完善监控机制。将工程建设领域行政权力运行情况的评议考核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关效能建设考核、民主评议考核等工作中,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行政问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
二、全面推行《××市项目建设廉政承诺》和《工程廉政责任书》双制度
在项目建设中全面实行承诺制度,由担负有我市项目建设任务的各单位与市委市政府签订《××市项目建设廉政承诺书》,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公开招标投标程序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邀请招标程序,确定工程项目中标单位后,业主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时,一并签订《工程廉政责任书》, 以责任制为抓手,即廉政建设和工程建设同时抓,工程责任和廉政责任同时定,建立以监管部门、建设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公众联合的预防腐败主体监督链条,实现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坚决惩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技术越来越成熟,当然水工混凝土工程也在不断地发展中,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技术上的问题,温度裂缝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掌握水工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任务之一。
水工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是难免的,而且水工建筑物结构庞大,对工期进度要求很高,水工混凝土一般都是大体积地通仓浇筑。硬化成型后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施工、变形、约束等诸多因素会产生众多的微小裂隙,在混凝土结构受到荷载和温差等作用之后,某些微小裂隙将不断发育,扩展和连通形成裂缝。浇筑后的水工建筑物出现的这些或大或小的裂缝,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和抗冻性,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等,从而降低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的耐久性[1]
一、水工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成因分析
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混凝土导热性能较差,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浇筑初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都较低,对水泥水化热急剧温升引起的变形约束不大,温度应力自然也小,不会产生温度裂缝。随着混凝土期龄的增长,其弹性模量和强度不断相应不断提高,对混凝土降温收缩变形的约束也越来越强,即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当该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水工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的绝热温升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易散热,其内部温度有时可高达 90℃以上,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用水 80%要蒸发,只有 20 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混凝土内部多余的水分被蒸发,造成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于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4、设计或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因为设计计算的局限性,当假定条件计算出来的应力或变形与实际情况不符时,或在发生计算失误等情况下,混凝土的厚度或配筋强度等往往达不到强度要求,结构便发生裂缝。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骨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等,在混凝土浇筑后,也常出现裂缝。由于施工不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如混凝土模板制作、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就过早拆模等,导致混凝土承载力不足,结构开裂;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振捣不充分、不密实,使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进而出现裂缝;施工单位一味追求提前工期,浇筑仓面过大,或未分段、分层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结束未能做好混凝土的洒水、保温养护工作等。
5、其它原因引起的裂缝
外荷载、碱骨料反应、地震等因素均能引起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如混凝土在浇筑后,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标准就施加荷载,则极易出现裂缝;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混合材料、化学外加剂和拌合水中的碱,也可以是环境中渗入混凝土中的碱,这些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发生反应,会使混凝土体积增大、产生裂缝等。
二、水工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1、预防裂缝发生的措施
严格控制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选较低水化热且抗裂性能良好的水泥;保证粗细骨料级配良好,尽量减少粗细骨料中的含砂量;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水灰比、混凝土集料的配合比;科学合理地掺入外加剂协同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高峰值,掺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塑性,掺微膨剂和引气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减小温度应力等。
做好温度控制。采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如预冷骨料、采用低热水泥、避开高温时段浇筑等。采用埋设冷却水管、减小浇筑层厚,延长浇筑块的间隙时间、利用天然仓面散热等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
首先要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通过冷却拌和水、加冰拌和、预冷骨料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采用加大浇筑强度、仓面保冷等办法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其次要降低内外温差,可以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用地下水或人工冷却水进行人工导热,对于外部混凝土要进行隔热保护以调节表面温度下降的速度,达到降低温度梯度的目的。
把好设计关,杜绝计算失误和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设计人员严密考虑外荷载、约束、易裂部位等,准确计算,配置足够的钢筋;合理分层分块浇筑、或跳仓浇筑等,减少约束,减少热量的积聚,从而减小温度应力;结合计算和施工经验,合理设置伸缩缝的间距等减小温度裂缝发生的可能。
重视施工质量,采用综合措施,防止裂缝的发生。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施工方需合理适量地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浇注完毕后,表面压实、抹平,尽量减少诱导裂缝的产生。控制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在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合理拆模,严禁过早拆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需要一直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包括测量结构温度、观测裂缝是否发生,洒水降温,覆盖保温等。
针对成因分析中其他原因引起的裂缝,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减小裂缝发生的几率。如掺低碱外加剂等尽量减少碱骨料反应;严格控制加载时间等。
2、混凝土的养护。
当温度高的时候,混凝土水化反应快,强度发展也快,变形速度也快;空气湿度小时,水分蒸发快,变形速度也快。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是为了减慢其变形速度。早期养护可以在模板未拆时,尽可能减小环境风速;拆模后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模板起隔热和保湿的作用,可推迟拆除;拆模后立即在混凝土表面涂防裂剂,也能起到保湿效果。
3、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措施
①首先是细致检查和测试,确定裂缝发生的地方和形成的原因,从而确定裂缝的种类、数量,贴玻璃丝等同步观测裂缝的发展情况;②混凝土表面裂缝,先清洗,干燥后用环氧砂浆或表面涂抹剂涂抹封住。裂缝开裂较大的,应凿缝成槽,洗净后,按照规范里规定的要求用一定浆液比水泥砂浆或者环氧砂浆进行修补;③结构裂缝,或者对防渗等有重要要求的重要位置出现的裂缝,根据裂缝的宽度,先凿缝成倒梯形槽孔,用一定浆液比的水泥浆封闭后,再采用化学灌浆的手段进行加固,并在上面设计铺设限裂钢筋网,防止裂缝向另一仓混凝土扩展。
结语:综上所述,虽然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以及成功的工程实例都表明,只要我们在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完全可以避免危害结构的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鲁少林,等.水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水电站设计,第3期,2008; 9,28-30
[2]刘勇军.水工混凝土温度与防裂技术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2.
[3]李继业,周翠玲,孟昭平.特殊施工新型混凝土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8.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卫生保障工作的领导,确保圆满完成“年会”卫生保障工作任务,市卫生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保障组、疾病预防控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组和卫生监督组。
二、制定工作方案
根据省卫生厅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组织制定了昆明市《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卫生保障工作方案》。在方案中对卫生保障工作进行了分解,并进一步明确了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
三、有序开展前期卫生保障工作
1.卫生监督部门: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要求,对各自发证的接待单位开展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和培训,并对存在问题的接待单位开出限期整改监督意见书,并计划5月21日和22日对重点接待单位开展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现场快速检测。
2.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一是对接待单位分别落实了义务报病员;二是对定点接待单位义务报病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知识培训,明确报告方式、内容及时限;三是明确疫情报告电话号码及报告方式,由市疾控中心和接待单位双方共同负责宾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四是对全市县区医疗机构、疾控中心进行疫情报告管理检查,督促整改存在问题;五是对接待单进行了指导消毒,并培训了相关工作人员。
3指定市延安医院、市一院、市三院和市中医院为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并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安排了市延安医院、市一院、市三院和市中医院共7组医护人员将于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召开期间入驻7所酒店进行医疗保障。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重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主体、有理论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它摈弃了传统的纯理论的研究方法,注重学科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为全体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和智力背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青年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研究法,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2、个人反思——梳理成败得失的一面明镜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是呀,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反思。
3、同伴互助——在资源共享中前行
教学反思更多的是教师个体的思考。在信息社会中,同伴互助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现代网络是获取信息的环境、学习交流的环境,也是资源共享的环境。我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一方面采用导师制,结合的集体备课、“一课三议”活动进行;另一方面,充分依托网络的教育功能,利用同伴互助型的培养方式,进行专业培训。
4、集体备课——智慧碰撞的摇篮
学期初,由备课组长与组员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学期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然后,把备课任务进行合理分解。这样,每个教师的教案中,有独立备课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对共享的部分,教师必须进行第二次备课,要求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班级学生特点,可以修改部分章节,也可以重新备课。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有利于老师们进行思想碰撞,萌发出新的思维,最终孕育出“智慧的果实”。
5、“一课三议”——凸显个性的阵地
一、加强学习,精通设计、施工规范
针对目前建筑施工图设计方面的实际情况,要求预算专业人员必须掌握和熟悉设计、施工规范,如果规范不精通,必然造成漏项成差错。如设计施工规范规定了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相交节点处,其圈梁上、下的六分之一层高或450mm范围内,构造柱的箍筋间距为100mm;现浇混凝土圈梁的转角和丁角处增加构造筋以及300mm的拐角弯锚固长度。而大多设计施工图也没给详图节点,顶多交待一句如圈梁、构造柱构造措施见某某图集,如对规范不熟悉,则会影响预算准确性,甚至有的预算人员忘记计算上述部位的钢筋量。而若对这些规范上的细节较熟悉,计算到这些相关部位的工程量时就能运算自如,不会出现计算错误或漏项的情况。
二、合理确定计算项目
凡是预算项目中综合的工作内容,编制预算时均不得再另列目计算。这就要求预算人员必须熟悉定额子目中所含工作内容,材料的类别、数量及价格考虑到的正常工作程序并把定额的总说明、分目说明及有关说明,真正了解透彻,不然势必造成重复计算或漏算的错误。
三、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是编制预算的原始数据,是编制预算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直接费及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工程量计算要真实准确,经得起审查的考验:(1)熟悉施工图纸。施工图纸是确定计算项目和构件各部位尺寸,合理准确计算工程量的重要基础资料,对施工图纸和采用的标准图全面熟悉,方能准、全、快地编制预算。可见,对图纸的熟悉程度是编制预算的关键。施工图纸标示的各种不同的构造、大小、尺寸的建筑构件提供了计算每一个工程项目数量的数据,图纸各尺寸的关系,必须理解得一清二楚,这是保证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先决条件。因此,只有熟悉施工图纸,才能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全貌,为预算合理列项和准确计算工程量提供有利条件。(2)严格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必须有统一尺度,这就是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否则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就会造成工程量计算的混乱,使计算出的工程造价无法真实反映建筑工程的价值。因此,熟悉和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准确计算工程量的重要因素。例如墙体工程中计算砖墙面积时,墙体高度的取定,很多预算人员在墙体高度取定时较混乱,主要就是对工程量计算规则不熟悉,外墙与内墙、平屋面与坡屋面、现浇板与顶制板都有区别。
四、正确套价与计算项目直接费
项目直接费的准确与否,对工程造价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计算出的项目直接费是工程造价中各项费用计取的基础,所以计算项目直接费时,必须实事求是,马虎不得。其一,要注意工程内容与定额不允许换算时,必须执行定额不得任意修改或调整定额。其二,当工程内容与定额内容不一致,但允许换算时,应按定额的换算方法和范围进行换算,然后计算定额直接费,并在定额编号下注明该项目换算,以便审查时核对。例如,砖砌体中砂浆标号、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标号,定额与实际不同时允许换算,但只限于调整材料费,而人工费、机械费不能调整,在计算时该调整的调整,而不允许调整的人工、机械费不得调整。其三,必须按设计图纸与定额说明,实事求是,避免高套定额而脱离实际的不合理现象。总而言之,合理套用定额基价,避免高套、错套、重套是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
五、注重平时工作总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每做完一次预算后,都要进行一些总结。总结也是多方面的,如在计算工程量时遇到卡壳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发现计算出差错,要总结错在哪里,是粗心大意,还是不熟悉图纸,差错又是如何发现的。每做完一次预算后,最好做一次经济指标分析,如造价指标、项目直接费指标、总人工指标、三材指标,以便再做同类型项目的工程预算时作为参考,检查工程量及造价的准确性,在工程量计算中对于各个分项工程要掌握技巧,找工程量计算规律,这些也是靠经常总结得来的,如某些工程量的计算有没有较简便的方法,按什么样的计算顺序计算工程量能够又快又准等等。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工程预算编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平时多学习、总结、加强实践中的摸索总结,在基本功上下功夫;预算人员还必须走出办公室,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熟悉施工程序。这样才能提供预算编制质量,起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市政工程预算及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预算是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建筑工程的价值。提高工程预算的编制质量,对正确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项目投资、推行经济合同制、提高投资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图预算是指在设计施工图完成后,计算设计施工图的工程量,根据施工方案,套用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材料预算价格等,编制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的经济文件。
2 做好施工图预算的具体步骤
2.1搜集各种编制依据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施工图纸根据建筑施工图根据内容与用途可分为: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刨面图及详图。各种标准图集、工程地质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掌握现行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价格与调价规定、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环境。
2.2熟悉施工图纸和定额
建筑总平面图是新建房屋在基地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图,可以反映某区域的建筑位置、层数、朝向、道路规划、绿化、地势等:建筑平面图主要用于施工放线、砌筑墙体、安装门窗、室内装修及编制施工图预算等方面的依据:建筑立面图用以表示建筑物外形、建筑风格、局部构件在高度方向的相互位置关系,室外装修方法等;建筑刨面图反应房屋全貌、构造特点、建筑物内部垂直方向的高度、构造层次、结构形式等;建筑详图可以表达构配件的详细构造,如材料、规格、相互连接方法、相对位置、详细尺寸、向高等。对施工图纸和预算定额有全面详细的了解,才能准确的计算工程量,进而合理的计算工程量。
2.3扩大知识面,要对施工设计和规范有所掌握
针对目前建筑施工设计方面的实际情况,要求预算专业的人员也要熟悉施工设计和施工规范方面的知识。如果规范不精通就会造成施工预算漏项或差错。例如:设计规范规定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相交节点处,其圈梁上下的六分之一层或450mm范围内,构造柱的箍筋间距100mm;现浇混凝土圈梁的转角及丁角处增加构造筋及300mm的拐角弯锚固长度等等。在有些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出相关详图,而是告诉你参照某某图集,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规范图集要有一定的掌握。
2.4掌握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
同一图纸同一个做三次预算,总造价一定是不同的。高水平的预算是什么样呢?预算水平不一定高,计算工程量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笑话。他高在哪里?实际经验。与预算有关的施工技术:很多人都认为,预算人员就是在办公室里看看图纸,根据图纸及洽商就可以编制预算、结算了。其实不然,预算人员多转转工地,你会发现,整个一个工地都是钱铺出来的。有人会说了,这不是废话吗,工地上每一寸土地都有工人的汗水,都有材料机械的投入,当然都是钱铺出来的。其实是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是合同以外的钱。作为施工单位的预算,你要看的,人工投入、机械投入、材料投入等。因此说,预算人员多转转工地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搞懂施工组织技术,掌握施工现场的要领,对你做好预算造价的帮助是很大的。
2.5 准确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的重要性:工程量计算的工作在整个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是最繁重的一道工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核心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直接费的计算及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应准确并且快速的计算工程量,在计算工程量是应注意:
2.5.1准确不漏项的进行列项
在编制之前,充分熟悉总说明及每章节有关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的说明,了解子目中所包含的工作内容。认真全面的阅读、理解工程图纸和图纸交底材料,随时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以及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入现场,了解施工工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对整个工程进行列项。
2.5.2牢记计算规则,相关规范及图案
熟悉定额内容及计算规则,是预算员的基本功,也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工程量的前提。如果在计算某些工程中,对一些规则、规范、图集不够熟悉,需要查阅相关书籍的话就无形大大增加了计算工程量的时间,或在运用中对相关计算公式不熟悉而导致工程量计算错误。这些不该犯的错误是我们可以加强自身的能力所能避免的。
2.5.3优化计算顺序
为了快速的计算出工程量的结果,我们必须寻求各个计算数据的相似部分。让后进行排序使其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最后进行计算。其目的是为了计算流畅,避免错算、漏算和重复计算,从而加快工程量的计算速度。
“先算结构,建筑后算”,因为施工图分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对较简单的砖混结构无所谓二者的先后顺序。但对框架结构来说应该先算结构后算建筑,如填充墙、门窗、楼地面等等。随着计算的深入,头脑中对该工程的外形、细部结构、尺寸、标高等也有了深刻印象。从而为计算的准确及加快计算速度奠定了基础。
2.5.4以最少的图纸进行计算:
在计算工程量时,图纸会很多,但在这些图纸中会有很多复杂的图,因而在计算时不注意减少图纸和及时清理,就会增加翻阅图纸的时间,而且容易造成漏项、错算等问题。
例如:在底层平面图中,要算出底层墙体、散水、台阶及门窗的面积统计时,如果能在一张图纸中计算完就尽量全部算出。有时光靠一张图纸还不能蒋某工程量算出,需要结合其他图纸才能将某分部分项工程或构件的尺寸得出,再计算其工程量。若某张图纸的全部工程量已经算完,可以将这张图纸抽出,另外存放。在当今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还未能很好的解决计算的可操作性、准确性的这一前提下,手工计算工程量仍让会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进行的一项繁琐工作。因而如何快速准确的计算工程量仍然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2.6正确无误的套用定额及计算工程造价费用
定额直接费的准确与否,对于工程最终造价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根据我们费用计算程序表直接费是我们计算其他各项费用的取费基数。因此准确的计算直接费就尤为重要,必须实事求是,马虎不得。
2.6.1对定额的每章说明要很熟悉,准确无误的套用定额。第一:直接套用定额,对于与定额名称和内容一样的直接套用定额。第二:需换算后再套用定额,根据定额说明要求换算的一定要准确的换算,当让换算的形式很多。例如:浙江2010定额中(1)机械土方作业均以天然湿度土壤为准,定额中已包括含水率在25%以内的土方所需增加的人工和机械;如含水率超过25%时,挖土定额乘以系数1.15;如含水率在40%以上时另行处理。(2)如果实际用到的混凝土和定额中的混凝土等级不同时,需要将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换算;(3)凡定额未列商品混凝土的子目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捣时,按现拌混凝土定额执行,应扣除相应定额中的搅拌机台班数量,同时振捣器台班数量乘以0.8:;另按相应定额每立方米混凝土含量扣除人工;泵送是0.65工日、非泵送时0.52工日等等
2.6.2正确计算完直接费的同时根据工料单价法或综合单价法费用计算程序表准确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同时我们需要正确使用取费定额。根据不同地区合理的进行取费。
2.7做好自审和总结工作
在整个预算完成之后很有必要对自己所做的这份施工图预算文件进行自审,以便找出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失误和漏项。进一步确保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做完一次工程之后很有必要写一些总结。总结也是多方面的,如在计算工程量时遇到的卡壳问题时是如何解决的,发现计算中出现差错,要总结差错出在哪里,如何找到的。在工程量计算中对于各个分项工程要掌握技巧,找工程量计算规律,这些也是靠经验的出来的。
参考文献:
丁春静;《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J];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8
1 引言
国际通用的FIDIC 《施工合同条件》(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模式下,合同文件一般明确规定,承包商必须按照合同及工程师的指示,设计(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实施和完成工程。这就决定了在国际工程合同履约过程中,承包商不仅要承担工程的施工,同时还需完成施工图纸(Shop drawing)的深化设计。
国际工程施工图纸的深化设计是由承包商在工程师提供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合同及规范具体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深化设计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并编制出可供施工现场直接使用的图纸。经过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图纸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国际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建筑装修及机电等各专业图纸,通常需要经过设计准备、图纸设计、各专业协调、图纸报批等各环节。
2施工图设计准备工作
2.1图纸设计计划
承包商应在接到工程师的开工命令后,立即着手准备一份详细的施工图绘制进度表(Shop drawing schedule)。这份进度表应包括详细图纸清单及图纸的报批进度计划,并应与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相相一致。详细图纸清单需以招标图纸为依据,承包商需完成的所有用于说明工程的图纸、图表、进度表及其它资料,按照工程师的要求统一编制图名、图号。图纸报批计划是由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后,根据合同要求的总工期及阶段工期编制的图纸上报及批准计划,用来控制图纸的报批进度,避免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由工程师把关,并应与工程师施工进度表相吻合。施工图设计前需上报详细图纸清单及报批计划并获得工程师批准。
2.2图纸、合同及标准的掌握
一套图纸的报批涉及到工程各专业具体要求及规范规定,经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图纸应显示材料、施工方法、安装表、连接、注释说明和为适当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信息。这就要求施工图设计之前,需要详细研读招标图纸、合同技术条款及相应的标准;仔细研究审查招标图纸中结构图、建筑图、机电图及相关图纸总说明,确定各类图纸中是否有明显错误;对照比较结构图、建筑图及机电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研究合同及招标文件通用及技术条款,掌握合同规定建筑相关做法及规定材料的应用。国际工程采用标准一般除了本国标准之外,通常采用较多的是英国标准(BS),美国标准(ASTM,ACI)及德国规范(DIN)等,这些标准里面除了严格、具体的规定之外,还包括很多国际惯例做法,熟悉并掌握这些标准,将对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图纸起着决定性作用。
2.3设计人员
国际工程图纸深化设计需要精良的专业团队实施,一般专业团队需包括结构、建筑、机械、电气、暖通等各方面专业工程师及绘图员,各专业之间应相互协调同步进行。
3 施工图设计
3.1结构图
招标图纸中关于结构图(Structure drawing)部分包括结构的平面布置图、部分结构详图及图纸总说明等有限信息,一般无法直接用于施工。这就要求承包商根据招标图纸提供的信息结合合同技术条款,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基础、梁板柱、剪力墙、楼梯等结构详图及钢筋详图,用于工程现场施工。
结构图纸绘制前应熟读全部招标图纸及合同中规定的规程规范,掌握结构的特点,从基础往上逐层核对基础、梁、板、柱、剪力墙、楼梯等结构的位置、尺寸、数量等指标是否正确,并需提前与工程师沟通并深刻理解工程师的设计意图,并确定正确的尺寸,开始结构图设计。
结构图里面包括绘制钢筋图,设计时需要根据招标图纸给出的钢筋规划,设计钢筋详图。根据位置不同配置不同的钢筋,图纸必须准确、清楚显示钢筋级别、钢筋直径、钢筋间距、钢筋数量、布置位置、钢筋支撑等信息,同时应详细标注保护层,钢筋搭接长度,钢筋搭接位置,钢筋位置及布置分布,交叉部位钢筋的布置,梁钢筋锚固位置及锚固长度等,楼板钢筋层数及布置等等。最后根据设计的图纸做出钢筋表(BBS,Bar bending schedule),工人师傅根据BBS下钢筋料表,钢筋工按照批准的图纸加工钢筋、安装钢筋。
绘制结构图前还应对比建筑图、机电图,核对相关的建筑做法、机电预留孔洞等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注意门窗洞口、栏杆、建筑造型等部位的结构尺寸,需提前考虑各专业做法,避免后期交叉影响及返工。
结构图中需要计算的部分,图纸应该附有结构工程师完成的设计计算书,承包商工程师必须至少有5年类似工作经验,经验证据和工作记录应按要求提交工程师审批。
3.2建筑图
合同规定的建筑图纸(Architecture drawing)深化设计包括墙体砌砖布置及详图、建筑外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楼梯平面、剖面及详图、分层装修索引图、分层瓷砖布置及节点图、分层吊顶布置及节点图、厨房、卫生间、洗衣房等各功能区装修平面、立面及节点图、木、铝门窗索引图及节点图等。
在建筑图纸深化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精确的测量、复核并形成标准尺寸后,进行图纸深化,制定不同分区相同标准尺寸的排版图,反映相同户型尺寸中通用材料排版情况。
墙体砌砖布置及详图需要根据招标图纸布置,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砖的类型、尺寸等进行绘图。砌砖的详图应按照招标文件技术部分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对砖墙墙缝间拉结件、与混凝土结构间的拉结件,层间网片、砖墙底层防水、顶层防火、穿墙的孔洞、管道等的防火、密封等做法做详细的标示。
建筑外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需要结合结构图、机械、电气、空调、消防等机电各专业、钢结构、铁艺、门窗等图纸反复对比,完整体现建筑风格、造型等细节,避免出现各专业之间交叉影响。
楼梯平面、剖面及详图主要表现楼梯装修做法,例如石材立面、平面及踢脚板的尺寸、厚度、铺贴做法、踏步防滑做法、石材与石材之间、石材与栏杆、扶手之间的节点做法等。
分层装修索引图是根据招标图纸及合同技术文件,在平面图上标示出建筑各功能区的装修做法,包括每一独立区域的地面装修(包括瓷砖地面、大理石地面、水磨石地面、实木地面、环氧漆地面及地毯等)、墙面装修(包括瓷砖墙面、大理石墙面、马赛克墙面、乳胶漆墙面、环氧漆墙面)、天花装修(包括石膏板天花、铝扣板天花、乳胶漆天花、环氧漆天花等)、踢脚线(包括瓷砖、大理石、花岗石及木踢脚线等)等索引说明。
分层瓷砖布置及节点图分干区和湿区(厨房及卫生间等)两个区域,主要包括墙砖和地砖的排版图。墙砖排版根据橱柜图纸(考虑橱柜背板等不需贴砖的地方,节约成本)、开关插座位置(避免开关插座在砖缝)、给水点位(避免点位在砖缝)进行排版,墙砖排版时注意留铺贴缝隙。地砖排版是按照排好的墙砖对缝原则进行排版。压砖原则按照视觉效果,考虑砖压砖走向,可以微调及加工砖尺寸。
分层吊顶布置及节点图包括吊顶龙骨排版图和石膏板及铝扣板的排版施工图。龙骨排版图根据顶面天花图、灯具定位图、空调定位图、空调管线图、暖气片走向图、上水管走向图、电线管走向进行排版,避免交叉影响。 主龙骨离墙边的距离、主龙骨的间距、副龙骨的间距及吊筋距墙边的距离及吊筋间距等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技术条款、相关规范及材料厂家要求实施。
建筑装修图纸应体现出各功能区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材料以及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它装饰材料的选用,可采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表示。节点详图是在做好平面尺寸定位和立面装饰定位的基础上,对一些不同材质的收口或有造型的部位进行细化,尤其是一些内部结构部分,才能方便工人施工,不会出错。有些还要预先留好收口位置,分析施工的先后顺序,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化。
3.3机电图
机电图纸(MEP drawing)包括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管道、通风空调、消防、建筑智能化、电梯、电气等专业图纸,机电图纸的深化成果应包括开关插座定位图、灯具定位图、水电定位走向图、水管走向图、专业空调系统图、空调风管、防排烟系统平面布置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平面布置、连线图等。
3.4其它
玻璃幕墙、钢结构、门窗、铁艺、围墙等一般由专业分包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图纸设计,但总承包商在图纸设计期间需进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
4图纸协调
图纸设计深化包括结构图纸(体型结构及钢筋图)、建筑装修图纸、机械设备、电气、暖通、消防等各个专业图纸,各专业图纸之间应能相互说明,互为解释,应充分体现施工图纸的协调性。
承包商和所有提名的分包商均应在工程师所颁发的图纸基础上深化设计图纸。主承包商有义务协调所有施工图纸,包括(无论是否指定的)分包商所做的图纸,以便各项目安装后,确保应有功效,结构足够紧凑,并且避免安装不同项目时发生冲突。
主承包商应该雇佣一名有工程及其他安装协调经验的得力人选,来履行协调职责,其应安排包括指定分包商和其他直接委任方参加必要的协调会议(Coordinate meeting)。在协调会议中提出的任何对图纸的补充,应在此类施工图纸提交工程师批准前,由分包商或其他相关方绘制完成。
5施工图报批
所有由主承包商、(无论是否指定)其分包商或其他与工程相关直接委任的方绘制的施工图纸,都应由主承包商在适当的时候提交给工程师。这是唯一可以接受且符合合同的程序。主承包商应该审查所有分包商的图纸,审查后盖章并显示授权人的签名和日期。
工程师应在合理时段内批复这些图纸,工程师的审查结果一般给出批准(Approved),按意见批准(Approved as noted),修改后重新上报(Revise and resubmit),拒绝(Reject)四种处理状态,承包商收到工程师审查意见后应立即按意见执行。需要修改重新上报的图纸,修改后对最新的修改内容应当清楚标明或圈示,以便检查。所有前期修改的图纸编号和参考编码,都应在最新的版本中清楚显示,即便有些可能内容已经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