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4 09:24: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篇1

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影响已远远超出了运输业的本身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增长却呈现出了区域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是由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带动起来的,而这种增长是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支持。东部地区仅占我国面积的1/3,但我国基本上所有的港口以及大部分的铁路、公路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长时间以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问题。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总起来看,人们对其因果关系主要有三种认识。

第一,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较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不仅使得人们的消费空间距离缩小,也加大了不同区域间人们的经济活动,形成了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促进产业的优化,吸引大量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地发展,也对交通运输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完善,使其不断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

第三,二者相互影响。这种观点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即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我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1、城市交通运输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除了部分大城市外,大都处于规划水平低,缺乏有效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虽然交通运输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交通拥堵现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解决。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的人流、车流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道路的建设,而交通工具却发展的非常缓慢。除了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设了地铁、轻轨等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之外,大部分城市还没有做出大的变化。

2、交通运输问题影响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规划水平、应变能力等的限制,使得交通运输的建设不能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规划相协调。道路容量的不足,致使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像北京、上海的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各方各面的经济活动,从而影响到该城市的经济。相反的,像西部及偏远的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发展缓慢,这些地区与外界的沟通将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当地的大量丰富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投资商不来这些地方投资,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地方的差距越变越大。所以,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交通运输的拥堵问题还是交通运输能力的缺乏都相应得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交通运输

长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一种不合理的制度之下,导致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例如,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将会导致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差距也越变越大。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可以强烈的刺激当地的消费,同时增加政府的收入。当经济得到高效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时,而交通运输能力没有进行相应的提高,进行必要的建设,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在城市整体的建设和规划中缺乏其科学性。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的现状,同时也显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了四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问题的建议。

1、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从实质到内容的一体化,使二者相互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不仅促进了人流、物流等的畅通,而且支撑和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们对于交通运输观念的转变。对于中国的西部而言,区域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现代文化的教育。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文明思想的传播,加速了中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使人们能够逐步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明,这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具有很大的意义。

2、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别战略

在充分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应针对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设施实行差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战略,使得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充分的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各种效应,最终使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针对像北京、上海、天津等这样的大城市而言,其公路、铁路的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现象,这就需要建设技术要求更高的交通运输设施,如地铁、轻轨等。但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仅仅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其基本条件的铁路、公路就可以了。

3、发挥交通运输的聚集效应

依据点轴开发理论,随着像铁路、公路这些重要的交通干线的建立,连接重要干线地区的人流、物流将会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不断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与投资环境。经济区域的发展首先是从具有有利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的中心城市开始,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一定的经济带。在此产业、物质、技术、市场、人力、资金等高度聚集,这就大大降低了区域经济的运输费用和运输水平的提高。当费用降低时会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吸引大量的产业向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优势的地方聚集,使得这些地方有了较大的空间进行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以交通运输为干线,快速发展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完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联系也日益密切,逐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的经济聚集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员、资金、技术等在交通干线上集聚,不断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产业等也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干线集聚,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甘肃省依据"提速中部,东联西拓"战略,以兰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径为100km的1h交通运输圈,同时甘肃省的东部地区以天水为中心,融入国家中部、西南经济的交通运输,是甘肃的交通运输东连陕西、南连四川,与国家的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地区经济相互融合,发挥了甘肃省的优势。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保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斌,荣朝和,马云. 《运输经济学导论》.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2]赵坚.《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综合运输》.2007年,第8期

[3]张云,孙启鹏,丁海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有关问题的探讨》.《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卷(第3期)

篇2

华北地区水资源主要属于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根据1956―1973年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124亿m3,华北六省区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77.5亿m3,只占全国4.54%。水资源数量与这一地区居住着占全国19%的人口以及贡献了占全国24%的GDP极不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各省区水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1994―2001年华北地区生产、生活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重基本在13.5%到14%范围内变化(见表2)。用水结构变化情况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比重是少许上升,到2001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城乡生活用水的比重出现快速增长的走势(见表3)。

2、供水水源构成变化情况分析

根据1994―1996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公报》和1997―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分析,华北地区供水水源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地表水的比重下降,地下水比重上升,特别是地下水供水中的深层地下水量增长了近一倍(见表4)。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便大幅度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3、华北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评价

(1)用水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资源性缺水严重,按国际上对水资源利用程度评价标准,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比重大于40%的地区,就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

据《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1%,其中海河北系84%,海河南系高达90%,海河流域当地水资源已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潜力。据《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成果,估算2000年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海河为78%,黄河为72%,淮河为37%。华北实际用水量已超过了地区水资源可承受的能力,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1997―2001年华北地区年用水总量基本维持在750―760亿m’的水平。正常年份生产、生活用水能得到“基本满足”。所谓“基本满足”是指在经济用水挤占了部分生态用水,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勉强维持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基本需要,遇到多年持续干旱,便出现严重的水危机。天津、北京和山东省的烟台、威海等城市,近年都出现了严重水源危机,如2000年和2002年天津两次引黄河水应急,2004年北京也开始动用了备用的应急水源供水。

(2)水资源开发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华北地区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长期占用了大量维持生态环境基本稳定所必需的水量,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后果。如海河主要支流下游出现季节性断流,河流白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河流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河和黄河的人海流量大幅度减少,河口水生态环境恶化。黄河由于冲沙流量得不到保证,近年下游河床淤积严重出现了“二级悬河”,增加了下游防洪风险。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量的减少已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了地面沉降、地表出现裂缝和建筑物破坏。在滨海区因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影响了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使耕地盐碱化。

二、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与供水能力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1)人口增长预测

2020年全国人口预测的高方案14.62亿人;中方案14.55亿人;低方案14.35亿人。2005年人口不超过13.2亿人,2010年人口不超过14亿人。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年人口总数均占全国总人口的19%左右,估计今后20年左右仍可能基本维持这一水平。预测华北地区2020年总人口数高方案为2.78亿人,低方案2.73亿人(见表5)。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全国GDP应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357768.8亿元,2000-2020年GDP年均增长7.18%。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从22%5曾至24%。2020年华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占全国GDP的1/4估算,约为8.63万亿元到9.24万亿元左右。

2、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预测

(1)按人均综合用水量推算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2001年华北六省区人均综合用水量320―330m3,是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的72%一75%。预测2020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20―430 m’左右,华北六省区约为307―315m3。按2020年地区人口增长预测的中方案为2.76亿人计算,需水总量为848―869亿m’,仍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4%左右。

(2)按用水弹性系数预测

按可比价格计算,华北地区1995―2001年用水弹性系数为0.06。考虑“九五”期间属枯水期的因素,2001―2020年用水弹性系数由0.06提高至0.065,据此测算2020年用水总量为826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

3、供水能力预测

华北六省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经处理的污水回用、微咸水和海水利用,以及引用黄河水和长江水等。供水方案组成原则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大幅度削减深层水开采量;增加长江供水量,压缩黄河供水量;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量和海、咸水利用量。据2020年华北地区各种水源的供水能力的初步分析结果,组成以下三种供水方案,见表6。

方案一:地区总供水能力为799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分别为55亿m’和5.5亿m3。

方案二: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31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05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一增加5.5亿m3。

方案三: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54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3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二增加5亿m3。

三、2020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支撑能力

1、2020年水资源支撑能力情景分析成果

按照三种需水方案和三种供水方案,组合成九种水资源供需情景,分析结果详见表8。

(1)当需水量为826亿m3情景时,实施第一种供水方案可基本满足需要。

(2)当需水量850亿m’情景时,实施第二种方案或第三种供水方案可完全满足需要。

(3)当需水量869亿m’情景时,实施最大供水量的第三种方案,仍缺水14.8亿m3。

2、分析结论

(1)南水北调工程是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安全建设的必要条件

华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实施水安全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初步测算2020年华北地区总需水量826―869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300―315m3。2020年华北地区当需水量826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时,需要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左右。当需水量869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15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0亿m3左右时,缺水率保持2%左右。

(2)2020年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在三个供水方案中,均较大幅度削减了地下水供给量,由2000年的440亿m3降至320亿m3,减少了120亿m’。另外,到2020年华北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总用水量将达到300亿m3左右,废污水年排放量约200亿m3,扣除计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平衡的污水处理回用量,还有110亿m3左右经处理的废污水用作河道内或河道外的生态环境用水。总体上看,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3)遇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需要实施应急方案

华北地区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周期性变化影响,不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而且有丰水段和枯水段交替出现的规律。因此,制定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均应制定完备的遭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建立备用应急水源、应急状态下确保重点供水的用水户排序方案、应急状态下压缩各类用户用水定额标准以及应急状态下实行浮动水价方案等。

四、对策与建议

华北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是解决华北地区供水安全问题的关键举措。

1、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已提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重要的是可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各部门协调行动,共同进行推动和引导工作,在利用相关法律、政策、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等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还要作好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树立全民节水意识。

2、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

篇3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随着统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我国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统计工作的中心话题。关于统计数据质量,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统计数据质量取决于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用性和简便性五个方面。当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失真(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数据适用性不强。本文重点讨论数据失真的问题。我国统计数据总体上是可信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但是毋庸置疑,当前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确实存在。统计数据的失真,影响了政府统计的社会公信力,也影响了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准确掌控。那么,统计数据失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一是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二是统计制度落后;三是统计执法不力具体表现为: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四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五是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六是统计调查方法、手段落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技术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统计起报单位有了变更,被调查对象合作程度降低,这些都使原有的统计调查基础发生了动摇。而新型的统计调查管理模式还未真正全面运用,现行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格局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难搜集到准确的统计数据。此外,目前我国统计技术手段十分落后,手工汇总仍然是广大基层统计人员处理统计数据的主要手段,不可避免出现技术性误差等等,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二、应对统计数据失真的对策

1. 狠抓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首要环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的人是不可能搞好本职工作的。就统计工作而言,把中国统计职业道德贯穿于每一个统计工作者脑海里,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借用一切有利时机,通过定期培训,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等形式和措施,提高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其责任心,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搞好统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之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统计工作需要,各级统计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下延两级、培训业务骨干,并建立相应机制,如培训考核制(每年至少两次)、缺席单位补课制等,利用制度的形式将培训工作规定下来,贯穿到底。通过业务培训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及时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破解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去完成各项统计工作。

3. 加强统计普法教育

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统计人员的力量来做好统计工作力量十分有限。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还有待于全体公民的共同应对。因此,我们要想千方设百计采取多样措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统计普法教育。通过设立专栏、张贴标语、发放传单,广播电视宣传,统计知识法规竟赛等形式,使统计法律法规及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思想上强化人们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质量的认识,促使其在实际行动中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只要人人从我做起,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指日可待。

4. 实行统计部门垂直管理

统计工作的真实性,决定了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水分,受不得一点干扰。。实行统计部门垂直管理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国际通用的统计管理模式,将统计部门人财物上划统一管理,工作由上级统计部门管理,既可以从体制上阻断人为干扰因素,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统计部门独立报告权。

5. 加大打击力度

统计部门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摄不法分子。对统计工作中出现拒报、瞒报、篡改统计数据等违法事件,相关责任人不管是企业业主、统计工作人员还是行政领导,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行政、法律、经济三管齐下,让违法者得不偿失,望之胆寒。

6. 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各方协调,加强统计数据管理

应在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机制,在指标设置、统计口径等方面统一管理,以取得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双方都能得到满足的统计资料,以减轻基层企业的压力。此外,要加强业务、统计、会计三大核算之间的协调,特别是加强会统核算协调显得更为重要。

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其个体可以包括: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责任制;完善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的调查制度;建立数据质量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的正确与否与整个统计调查活动息息相关,虚假不实的统计数据,大者危害国家,小者贻害百姓。还要建立主要数据审核评估制度。

7.重视“人力开发”,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统计、懂统计,并运用统计法规真正承担起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责任。上级主管部门在考察干部工作实绩时应全面客观,要经常深入群众中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不要习惯地沉溺于一些统计数据,从而消除干部们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不良动机。

要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牢固树立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在统计工作中,做到“不惟上、不惟财、只惟实”,并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其次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统计人员进行统计专业知识和经济理论、会计、计算机、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所有统计人员必须通过严格考核,获得专业技术证书才能持证上岗。只有这样,才能使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统计人员更应该明白,他们是统计数据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决定着统计数据的质量。

8.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应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为补充的新型统计调查管理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表明,过去实行的以全面统计报表为主的调查格局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其获取的数据费时费钱又费力,而且由于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相反,利用精干的专业队伍等进行的抽样调查方式,既快捷又省事,数据的质量也可大大提高。

增加统计的人、财、物力的投入。没有无投入的产出,增加投入人为先。应加快培养统计人才的速度,不断更新统计新知识,可以引进人才,也可以送出去培养,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财力、物力投入也是统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必备条件,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放,配备相应的设备,如中高档计算机,开发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以减少技术性误差。

总之,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统计数据失真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它的存在与我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多方面原因密切相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迫在眉睫,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增强全民统计意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调查管理体系,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20-01

一、社会公正的内涵

从古代思想家开始,就对社会公正进行了不断的探讨。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正是最完美的德性,公正是一种所有人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苏格拉底认为:“不愿行不义之事就足以证明其为正义”“守法就是正义”。“对于公正的破坏,来自人的无止境贪欲,或把脚伸到别人的领域中,而自制则意味着健康的灵魂,有秩序的内心,对人对神都会做正当之事”。柏拉图认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的幸福;正如罗尔斯所说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因为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同时就是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重新构造色还会基本结构和公共政治权利的基础的进程。

二、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社会公正问题

(一)贫富差距扩大

贫富差距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人们通常适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社会贫富差距。在中国,2004年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45,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 超出了合理的范畴。有的研究结果认为已经超过了0.5。多数人认为贫富差距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二)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环境恶化

社会的弱势群体一般是指老弱病残和丧失劳动能力者。中国社会的一些重要群体比如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呈现一种明显的弱势化趋向,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的重视经济政策而轻视社会政策的基本取向,还有很多没有改变的因素存在,中国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势在一定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剧。[8]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恶化表现在:利益诉求缺乏有效的表达途径,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合理的维护。

(三)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

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说,是形成社会公正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鉴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反而造成了一些事实上的不公正。市场经济的有利因素只能在经济层面发挥作用,不能在整个社会层面发挥作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对社会公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它无法保证竞争的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于是就产生结果的不平等,从而造成不公正。

(四)社会政策的不完善

在当今社会,社会政策相对于经济政策是滞后的。社会政策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现在,中国的社会政策存在着种种不当之处。不规范是其典型的特征。一是技术方面的不足,二是制定社会政策时,相关的社会群体没有充分参与及表达真实的意愿。三是没有充分的公开,与某项社会政策息息相关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

三、改善社会公正的策略

(一)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效率与公平并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提法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逐渐显示出了它的弊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属于一种经济领域短期化的行为,更不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造成了很多非赢利部门比如公共管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片面地追求利润,忽略了这些部门应该发挥的社会效益。所以,应该转变观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为效率与公平并重。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大投入。建设一个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底线,保证每一个人都有合理的生活水平。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的经济基础应该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基础。一个社会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会导致社会成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有的社会成员在不同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中,陷入了生存危机。

(三)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

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社会公正的状况是可以通过财政税收来调节的,社会调剂的来源也主要是税收。从消费的边际效应来看,对于高收入者来说,高税率并不影响其生活质量。并且税收有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即使对于高收入者,给予其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对其生活状态也是有益无害的。

(四)深化教育改革

篇5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08-04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rural economy,social and culture have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 in all aspects,but som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development,such as empty nest elderly,industry structure,harmful traditional practices led some farmers production and living.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roposed solutions:actively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xpansion,large-scale,industrial management;law and education to rural practice of parallel measure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o on.

Key words:Rural economy;Development;Problem;Path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中国亿万农民正自信的走在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路上,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空巢老人、产业结构单一、陋习导致部分农民返贫、养老体制不健全、大病救助机制不健全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对确保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意义。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空巢老人问题制约农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农村地区60岁以上人口为99 303 29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4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14 386万人,较2010年增长20.1%,其中农村65岁以上人口增长迅速。这组数据清楚地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异常迅猛,农村人口老龄化增速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入城市。调查显示,农村人口中,40岁以下的大部分都留在城里,有的因为工作留在城里,如经过高考等一系列考试等渠道,在城里有了稳定的工作,而彻底居住在城里;有的为了生存而留在城里,大部分年轻人依靠自己的本事在城里打工赚的钱比种地收入多,再者为了孩子的读书问题留在城里。这些留在了城里的人并不是完全脱离农村,他们是每年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候人。他们的户籍在农村,父母、亲人在农村,有的孩子也留在农村由他们的父母照看,成为留守儿童。每年过节或者农忙时,他们要回到农村,陪父母、孩子等亲人一起过年过节。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上学、外出打工、当兵是他们走向远方的主要途径。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使他们很多人内心撕裂和无奈的写照[2]。由于这些青壮劳力流入城市,农村的大片耕地只能由他们的父辈来耕种,致使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农药化肥的上涨、种地成本越来越高、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放弃耕地,转而流入城市[3]。人口的这种推拉式的流动不仅造成严重的空巢老人问题,也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源不足和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

1.2 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 农村产业主要是种植业。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种植首先要自给自足,满足自身的吃饭问题,因此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比较多,有谷子、高粱、黄豆、绿豆、地瓜、玉米、小麦、花生大蒜和一些常见的蔬菜。唯一的经济作物也就是花生或大蒜了。随着农药、化肥价格的上涨,灌溉、犁地成本的提高,种植花生和大蒜的收益越来越少,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开支,攒不了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受到冲击甚至消亡,农田里除了小麦、玉米、花生和大蒜,其他的都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小麦、玉米价格提不起来,花生、大蒜价格又起伏波动。近几年,由于玉米收储制度,刺激了玉米种植积极性,玉米产量供过于求,农业供给侧出现严重不合理现象,对广大农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例如,1kg玉米成本大概是1.2元,但2016年玉米的收购价却掉到了1.0元左右,辛苦劳作一年到头来却连本都收不回来。受到交通条件和销售渠道的困扰蔬菜大棚和家禽家畜养殖也没有形成规模,不能产生很好的市场效果。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两组数据:

表1和表2两组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从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高,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过低,且地区差异明显,以及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科技含量低加上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严重阻碍了农民增产增收。

1.3 陋习导致部分农民返贫 陋习主要是农村结婚彩礼过度问题。关于彩礼不同年代的不一样。比如20世纪50年代的聘礼,什么都有,像暖壶、脸盆、还有一套床上用品、包括痰盂也算彩礼;60年代是一套家具;到了70年代,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到了80年代是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现如今聘礼账单却变成了100元大钞“三斤三两”,或者紫色的5元钞票要1万张和红色的100元的钞票1千张,绿色的50元的钞票也要有点,单是这笔钱就10多万元。这么重的负担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致使很多家庭进入贫困状态甚至负债状态。所以,目前在农村,结婚已经升级为大难题。父母辛辛苦苦积攒多年,赶上儿子结婚,一场婚礼下来,多年积蓄全搭上还要背上几十万元的外债,原本小康的生活一夜之间返贫。结婚是喜事,却如同灾难。正如时下农村的一句流行语“要钱、要车、又要房,坑爹、坑娘、又害郎”。

1.4 养老体制不健全 我国养老体制尚不健全,城市及乡村的非体质内的大部分人,养老主要靠自己和儿女。目前农村主要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主要是子女提供给老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养老模式;自我养老主要是依靠老人自己的家庭储蓄和收入来维持生计的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是指政府、社会对养老服务有支持意义的各种制度、政策、机构等方面所构成的系统[4]。这3种养老方式中,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是主要模式,2种养老模式面临着一些问题。在农村,病痛是养老的第一大问题,无病无灾,基本都是很好的,但凡有了大病就很麻烦。在乡村大部分地方,老人患了重病,就是等死。一方面是钱的问题。虽然现在搞了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若要治疗,必将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所以很多老人拒绝治疗,而作为子女的也就默许了。另一方面是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问题。这些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显现出其脆弱性和局限性[5]。一项调查显示,农村男性老人在70岁时,仍有大约2/3在参加各种农村生产活动,获取经济收入(表3)。这说明在农村自我养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此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负担重,而且农村劳动力负担人口数与收入水平成反比,即收入越低,负担人口数越大,收入越高,负担人口数越小。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负担重,制约了农村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1.5 大病救助机制不健全 虽然现在我国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大病救助政策,但是农村大病救助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规模偏小,大病救助力度不够。尽管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每年人均筹资已由往年的57元,逐步提高到今年的232元,明年将达到人均260元的规模[6],但这一规模和发达地区比,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比,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二是先行垫付就医费用,导致贫困居民仍然存在“看病难”。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相关规定,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最高可以报销8万元,但不管怎么报销,前提是要求他们先自己拿钱出来看病,再按规定履行报销手续。这对低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体来说,维持日常的生活已经是捉襟见肘,要交付一大笔医疗费用几乎不可能,因而只能放弃医治,更谈不上享受什么优惠政策;三是医疗救助疾病范围界定不清,使得大病救助难以操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大病的界定过于专业,缺乏灵活性;四是大病救助申请程序繁杂,不同制度之间对接不蛩吵。现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救助制度及慈善救济制度等,其主管部门分属卫生、劳动和民政,没有统一扎口部门,彼此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工作协调不紧密,因此不能发挥各种救助机制的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的医疗费用支出。同时,目前农民申请医疗救助程序繁杂、环节多、费用报销周期较长,对他们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压力。

2 路径探析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上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如下几个可行路径。

2.1 积极扩大、推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应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法律形式禁止农田荒芜现象,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快实施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土地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7]。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适度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是解决农村产业和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城镇化。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现代农业。

2.2 对陋习采取法律和教育并行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婚姻法,以法律形式禁止农村婚姻陋习现象的出现。其次,乡风文明的本质是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8]。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抛弃愚昧、迷信、铺张浪费的陋习,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娱乐方式、进步的思想意识,建设崇尚科学、文明的新环境,倡导社会主义文明婚姻观,进一步解放农民思想。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逐步改变农村现存的各种陈规陋习。

2.3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运作提供物质基础。其次,政府应该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要依照城乡居民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的要求,结合财政实力,有步骤的提高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标准,提高大病住院补偿标准,降低大病住院起付金额,扩大特殊病种范围,进一步减轻农民看大病的负担,尽可能的减少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再次,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法,同时适当的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对相关特殊群体给予政策支持。另外,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的步伐。通过颁布法律和执行法律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广大农民对政府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决心和信心。

3 结语

经历了将近40a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倡导婚姻文明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才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国家的发展及政策的调整改革,农村也在经历阵痛中调整自己的状态,力争赶上和适应时代的潮流。通向明天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但明天必定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林苹.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经济功能的变化[J].科学时代,2013(11):18-19.

[2]王玲玉.我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魅力中国,2014(19):20.

[3]刘晓慧.关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调查报告[J].科教文汇,2013(17):207-208.

[4]付瑞智,韦平美.国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借鉴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4(11):40.

[5]霍文娟.高青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28-30.

[6]李友华.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与对策[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160-162.

篇6

2007年10月30日,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成立大会暨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全国妇联国际部、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的领导和专家,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的项目官员,小城镇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农家女》杂志社、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CAD)网站、中国扶贫基金会、妇女环境与健康行动小组、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等机构的负责人,约三十多家机构、近五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宣布“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的成立,其次就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主题讨论。

“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是由中加农业项目发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构建的社会网络。网络的宗旨是为促进农村发展中性别平等与发展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交流和服务的平台,促进农业领域内的性别意识主流化和性别平等。网络有两个层面的目标:(1)政策影响。也就是把性别视角纳入农业和农村决策系统;提高决策者的性别敏感度;开发出适合三农的性别监测和评估指标;倡导性别统计和性别预算;促进妇女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社区影响。使社区受益于网络的运转,比如在村规民约中体现出性别的视角,使农村妇女真正受益。其次就是帮助、扶持更多的草根组织。网络成员包括高层决策者、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官员、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各个领域。网络将开展培训、编发简报、互访、项目合作和进行政策倡导等方面的活动。与会者对网络的成立均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积极的支持,同时对网络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与会者还从行动研究及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展开了主题发言和讨论。从行动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融入社会性别视角,促进妇女和男子平等地参与决策,减少在获得和支配资源以及从发展成果中受益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具体的行动有:编制和落实性别平等手册、开展社会性别敏感基线调查、社会性别平等培训、妇女领导力培训以及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专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重点阐述了农村妇女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期盼。调查显示,“缺资金”是农村妇女生产中的最大困难,其次是缺技术和致富门路(项目)。“盖房子”和“支付子女的教育费”是农村妇女家庭最大的支出;“家里人生病”是农村妇女最担心的事;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例低是影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是影响农村妇女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总之,关注农村妇女的需求、关注她们的话语权,确保农村妇女和男子一样参与项目并从中受益是行动研究中实施和发展社会性别平等策略的关键。从实证研究层面,与会者认为,结合中国的转型过程,性别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于权利视角、社会视角和经济视角。包含参与决策权利、土地权益、财产权益、家庭、组织、福利、分工、收入、就业、贫困等各个方面。从性别研究的社会视角来看,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女性的社会资本对婚姻暴力的抑制作用总体上看比较有限,但是对预防婚姻暴力仍起到一种象征性的作用。在就业和分工领域,有学者通过了解妇女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探讨中国的农业是否已经女性化。利用:2000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以及“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限内中国农业总体上看女性化的情况并不明显,但是在中年人群(36-45岁)中农业女性化情况已经呈现,同时在畜牧业部门女性化情况也很明显。

此外,与会者还对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出路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有学者在分析农村地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时发现,性别依然是制约农村女性获得更好教育机会和未来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也有学者通过对25位大龄流动儿童(已经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追踪调查,发现教育和技能的缺失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限制因素。因此与会者呼吁,要关注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同时要特别关注农村女童的教育机会,以推进性别的公正和社会的和谐。(于乐荣李小云王伊欢)

篇7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3月份,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出台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六个配套政策;省统计局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和建议,对考核方法进行了全方位修定和完善,制定了新的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方法》并经省政府2011年3月25日第六次常务会议通过,以陕政发(201123号文件下发全省贯彻执行。新的监测考评方法实现了六大创新”一是实现了监测范围全覆盖;二是县域城区分类测评;三是建立指标新体系;四是增设惩办奖励项目,重奖强县强区;五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安全生产、环境维护、节能降耗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只要其中一项工作被否决,将取消惩办奖励资格;六是增加民意调查,考评中增加公众平安感满意率指标。

统计局、各监测考评工作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依照监测考评指标体系要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实施六年来。密切配合、协同工作,既向省委、省政府客观反映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又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07年县域经济监测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县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监测的83个县(市)第43名,首次跻身2007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前十佳县行列,并荣获“争先进位奖”

更要清醒地看到差异。2004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97个县(区)中位居58名,肯定成果的同时。2005年为64名,2006年在全省83个县(区)中位居58名,2007年为43名,2010年为54名。从排名情况看,工作起伏动摇较大,同时也说明了县域经济发展竞争激烈,稍不注意,就有落后的危险。从近几年的工作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部门和单位至今尚不了解什么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不明确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更谈不上认识到位和工作到位,一定水平上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二是监测考评数据质量不高。个别部门和单位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监测工作中缺乏科学严谨、负责求实的态度,没有站在对县域经济发展负责的高度认真调查、核实和评估数据,不负责任地凭感觉上报数据的现象还不同水平存在导致不能客观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影响了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形象。三是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不深入。少数部门和单位把监测考评工作简单归结于上报数据和常规的数据统计,不注重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某种水平上使监测仅限于向上级报数字,未发挥好其在引导、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监测考评工作失去了实质上的意义。这些问题,既影响到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又在一定水平上制约了县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局部。对此大家务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是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2011年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较大,国家出台了一揽子“保增长”政策,使经济止跌回暖,有效防止了继续下滑,2010年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经济回暖的基础不时稳固,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成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各项决策都需要准确的统计数据。二是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科学指导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县域经济监测考评,有利于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全面客观地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解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在全省中的位次,对于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开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是激发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发展热情的需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不只体现了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更重要的反映出了各部门、各单位抓发展、谋发展的能力。监测考评指标若临时处于落后地位或不断下滑,既无法向省市县党委、政府交待,更无法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待,还会影响到县委、县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竞相发展、争先赶超、追我赶的发展形势下,迫使我必需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利于激发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加快发展的热情。四是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是宣传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水平和投资环境、社会保证、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一个综合反映。对监测考评结果省统计局采取多种形式对外,3月份省委、省政府即将召开全省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会议,对经济社会发展强的县(区)和争先进位县(区)进行惩办奖励,影响十分重大,关系到县在全省83个县(市)中的地位,关系到对外开放的形象。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清当前经济形势,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监测考评工作的责任感,认真总结监测考评工作中存在问题,扎实、细致地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确保监测质量和水平。

二、履职履责,明确任务。科学严谨地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监测工作

新修订的县域经济监测考评指标体系突出了一个体现,为进一步体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的科学性。三个突出和三个更加”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突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突出效益与质量的同步提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的生命平安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修订后的监测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四大类31项指标,根据新要求,就做好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强调四个方面的工作:

结合本单位上报各上级主管部门的年报工作,一要各负其责地做好监测指标的调查和核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和监测方案的要求。各负其责地对所承担的监测考评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吃透各项指标的内容及测算方法,分析研究各项指标间的联系。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数据的调查、核算和上报工作,确保上报主管部门的数据与报统计部门的数据口径统一。同时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数据的衔接,防止数据出现大起大落、甚至是相互矛盾,确保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全省所处位置的反映,二要严谨求实地做好监测数据的评估和认定。县域经济发展监测考评指标数据份量很重。各级领导的执政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标尺。各部门、各单位在监测考评工作中务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确保数出有理、理出有据。对所有纳入监测考评指标体系的数据,要认真自查自审和评估认定,统计部门要在做好对部门和单位业务指导的同时,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审核,务必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并提供各部门监测考评指标在全省、全市的排名情况,三要及时快速地做好年度监测考评结果资料的提供。统计部门要及时地将省、市评估认定的数据反馈给承担监测指标的部门和单位。以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全省同行业中的差别与不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以部门和单位工作实绩的提升,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提升,以达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县(市)中争先进位的目标。

明确发展的差别和不足,四要科学有效地搞好监测资料开发和利用。监测考评的核心是要通过监测数据分析。找出根源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方面始终是弱点。各部门和各单位特别是统计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监测考评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县委、政府科学决策和部门推进工作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措施,更好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夯实责任,加强领导。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县域经济监测考评工作

提高认识是前提,任何一项工作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加强领导是保证,落实责任是关键。

切实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做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做好日常统计工作,通过监测指导工作,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之目的分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要经常性地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做好汇报,以得到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业务人员要从对单位和领导负责的高度动身,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科学严谨地做好各项统计数据上报工作,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当好领导的顾问和助手。

篇8

列宁同志曾经指出:“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有力指出了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2010年颁布实施了新《统计法》,以法律形式对统计工作进行了规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统计工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统计工作渗透到政府各项工作之中,无论是GDP还是CPI,无论是生产、消费、科技、投资还是人民生活、社情民意等,都涉及到统计部门和统计信息。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人们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各级党委、政府需要依据统计信息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科学预测;人民群众更多地需要通过统计信息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新统计法明确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指明了统计工作的功能作用,也明确了统计工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发挥统计的信息功能,提高辅助决策能力

统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经济决策的智囊团,是各级领导须臾不可或缺的工具。统计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途径采集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当然这种工作是由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规范的统计调查方法,而进行的系统的搜集、整理、传递、存储统计信息的,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有利于提高领导者辅助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统计信息是领导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信息是由专门的统计机构按照国家统计法规进行采集的,具有数据统计权威、统计范围广、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对各级领导正确分析形势,科学进行决策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充分利用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准确分析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的企稳向好,并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二是开展需求式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后危机时代,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足不同群体对统计信息多元化的需求,积极开展需求式服务,以满足决策机构及人民公众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三是创新统计指标,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新统计法进一步拓展了统计的范围,创新了统计指标体系,统计的范围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涵盖了宏观和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可以使领导者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教、医、保等各方面的水平和质量。

二、发挥统计的咨询功能,当好经济发展的“哨兵”

各级统计部门既是统计数据的采集者,同时,也拥有较为完备的技术及资源,可以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研究,为相关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建议,提高对经济运行情况的预警能力。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注重发挥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及时将各类统计监测情况形成报告,并及时开展分析研究工作,力求第一时间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结合经济运行特点规律,综合开展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前景预测,提高各级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二是搞好预警服务。积极拓展统计服务的功能,变单纯的统计信息服务为产品服务,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走向,开展预警服务,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利用所掌握统计调查数据资料,及时分析查找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进行科学的统计预警分析,为各级科学制定应对措施赢得时间、赢得主动。三是开展专题监测。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经济运行监测工作,针对经济社会中出现和存在的有关问题,提供专题分析研究报告,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进行重点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报告,进一步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桥头堡”作用。

三、发挥统计的监督功能,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统计的监督功能主要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相关统计调查与分析,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地分析与反映,特别是对一些重点企业的生产经济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提出相关监测与预警报告,有利于相关领导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偏离“航向”的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健康的发展方向。加强统计行政执法,突出抓好统计法的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统计法制意识;进一步完善统计各项检查制度,加大统计违法查处力度。新的形势下,各级统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各地关注的重点和社会公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为目标,实行监督式服务。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并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的统计评价,重视并加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节能降耗等的统计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一、我县宗教基本现状及特点

通渭是一个多宗教的县份,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道教五个传统宗教,且历史悠久。但无论哪一种宗教,都因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时慢时快,时断时续。近年来,宗教界人士在结构和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全县共有信教群众163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34%。从信仰的教别上看,信仰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人数较少,佛教、基督教的信教群众较多。近年来,宗教活动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如宗教团体、教职人员和场所负责人的队伍建设还较薄弱,全县佛教教职人员仅有3人,基督教教职人员虽然调查中为6人,但实际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施教能力十分有限。他们大都是通过师傅口传心授学习教义的,这样代代相传,难免会出现与本派教义偏离的现象。宗教后备人才滞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中青年教职人员少,新老交替后继乏人,整体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信众都报着神佛保佑的心理,见佛叩头,见庙烧香,对宗教的认识模糊,只讲信仰,不管派别,处于低级迷信状态。他们很难从中辨别真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宗教活动出现一些新特点。一是信教群众总体上呈现平稳增长。如通渭县2010年,信仰基督教的只有260人,现在421人;信仰佛教的从81人发展到现在的496人。信仰佛教的发展最快,基督教次之,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发展较慢,分别从124人、143人发展到144人和252人,其增长速度与这一信仰群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近。二是信教群众在分布上不平衡,由区域性逐渐呈扩散状态。三是信教群众结构稳中有变。通过调查掌握,全县信教群众中存在“四多”特点,老人、妇女、文盲半文盲、病残人多,其中中老年人占69%,妇女占67%,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以上,身体有慢性疾病或残疾的大约占31%以上。四是信教群众与历史和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8个信教群众较为集中的乡镇分析中我们发现,某种宗教传入的历史越悠久,这里的信教群众就越多。

二、对宗教界人士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认识和体会

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最新发展。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的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宗教问题。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贯彻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修改的也写入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内容。同时,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对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

三、宗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

1、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总书记指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关键是要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贯彻好、落实好。

(1)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从我县信教群众结构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因此,应采取通俗易懂的教育方法,向信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宗教的基本常识,增强信众识别和抵御的能力,减少其信教的盲目性。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完善行政执法工作。要定期排查宗教领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对以往整治的非法宗教活动点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措施,认真做好抵御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工作。

(3)规范宗教场所建设,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要重点加强宗教场所的制度建设,辅以目标管理考核测评,在宗教场所实行财务公开和审计制度,保证日常管理的有序规范。

2、引导宗教界继续努力挖掘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通渭服务。

(1)在教育人、引导人方面发挥一定作用。开展各种培训,组织教职人员、信徒学习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宗教教义,宣传、贯彻党的自由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引导他们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2)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和谐本是宗教的理想,宗教大都主张仁爱、慈善、和平,中国各宗教都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理念和传统。如佛教倡导和谐、和平的思想,其核心理念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对缓解当今世界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圣经》的中心信息就是“和好”,包括“神与人和好”、“人与人和好”。要进一步发掘各宗教关于和谐的理念,使各宗教更加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3)在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面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挑战,要引导宗教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以各种方式反对和抵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发展经济是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我县信教群众虽然在总人口中比例不大,但绝对人数不少,因此他们在参与经济建设中大有可为。通过培养一批热爱祖国、政治上立场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能带领和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同党和政府真诚合作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是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加强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确定了20多名培养教育对象,采取举办学习班、定期联系、走访慰问,邀请参加有关会议和社会活动,政治上及时安排等方法,逐步造就了一批合格的教职人员队伍,促进了宗教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确保宗教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人士的手中。

4、发挥宗教中正面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消除宗教中负面的、消极的不和谐因素。

篇10

二、挂钩分工

三、挂钩内容和目标

总体而言,挂钩工作的重点在于发现问题,挂钩工作的关键在于找准问题,挂钩工作的成效在于解决问题。挂钩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调研、指导、衔接、帮助等方面,要做到调研深入而突出重点,工作到位而不越位。

(一)负责挂钩的领导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1.与所挂钩的辖市区审计局建立常态工作联系,定期调研,对该局工作作全面了解,随时掌握重要情况;

2.每年年初,对挂钩审计局的项目立项提出参考意见;

3.对“一条鞭”项目,及时开展督促和指导;

4.对工作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组织研讨,提出建设性方案;

5.对挂钩审计局的党风廉政建设听取有关方面意见,加强廉政教育;

6.对“1+4”的乡镇、村(社区)、企业和内审机构联系点,了解其领导机制、组织方式和人员配置,其在跨越式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方面帮助解决,主持研究审计机关服务这些行业的特色工作路子,形成推广经验。

(二)负责挂钩的处室需做的主要工作:

1.具体负责与所挂钩的辖市区审计局的工作联系,调研提纲的准备等衔接工作;

2.协助挂钩工作组领导整理调研报告并上报,提出具体工作思路;

3.根据所挂钩审计局的业务工作情况及时组织对口的业务培训;

4.就审计信息宣传和理论研讨工作部署课题、组织培训、组织稿件;

5.对重要审计报告的撰写提出建设性意见;

6.对“1+4”的乡镇、村(社区)、企业和内审机构联系点,了解其在执行财经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财经、内审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帮助整章建制,帮助提升业务能力,促进加强财务和资产监管;全面总结审计机关服务这些行业的具体工作措施并整理上报、宣传。

四、工作要求

(一)挂钩联系,深入基层。实行“1+4”模式,即以局领导挂钩联系的审计机关为依托,在其所在地区再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社区)、一家企业和一个内审机构,挂钩一点、联系一片、服务一线。

(二)定期调研,促进工作。定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明确调研计划、目标和措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摸清区域审计工作发展和服务党委、政府能力建设的总体情况,注重促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依法行政、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宣传、审计结果公开、内审指导、创新创优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和考核目标,注重调研乡镇审计和村级组织审计的资源整合和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审计工作协调发展。

篇11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无论从现在还是从长远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说在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就对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建新房、修新路、换新颜,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观念新、精神面貌新、知识水平新和生产技术新的新一代新型农民。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技能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现代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而且也有提高个人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因此,它既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认识。一方面应处理好经济发展教育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现代社会中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重视教育工作,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教育创新,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使之充分发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农村教育事业投资体制,不断拓展投资渠道。第三,调整结构,积极推动农村不同层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展超前、经济的远程教育,并尽可能免除成人教育的一切费用,以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不同层次要求的劳动者。

农村各级人口学校有着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健全的管理网络和科学的教育制度。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培训广大群众人口政策、计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现代科学知识教育,使人口学校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摇篮。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对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建设农村先进文化,首先应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应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以巩固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其次,应正确对待农村中的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汲取其中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坚决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不利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大力建设先进文化。第三,加强农村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使之切实发挥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尤其要建设好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农村人口文化大院、文化广场,配齐配全各种设施,并经常开展各项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