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4 09:25: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

篇1

反馈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包括反馈教学法的概念、原则和具体分类,对这些基本理论的研究关系到反馈教学法能否更好地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只有通过对反馈教学法基本理论的梳理,结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才能总结分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切实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反馈教学法的概念

反馈教学法是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不同种类的学科。反馈教学法的实质就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接受了某一类型的知识或者听到教师的讲解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外在表现,而教师要注意这些细微的变化和表现,把这些行为转化为教师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来源。反馈教学法把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和调整后再反馈给学生,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更正,便于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教与学。将反馈教学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反馈教学法的原则

在实际课堂活动中应用反馈教学法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其一,互动原则。反馈教学要将课堂教学活动中所有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循环反复的传递,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过程就是互动。其二,情感原则。反馈教学的实质是一种信息传递机制,无论是信息的输入还是输出,面对的都是人而不是机器,尤其在教学活动中,当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时要及时鼓励,同时遇到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时也要及时引导,加强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其三,评价原则。反馈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运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能够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学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3.反馈教学法的分类

反馈教学法主要有正反馈、负反馈、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正反馈就是对教学活动起到促进作用的信息反馈过程;而负反馈则是与之对应的对教学活动起到阻碍作用的信息反馈过程。前者会更好地激励学生,后者则有可能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反馈就是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得到反馈信息;间接反馈则不仅仅要靠课堂上的信息,还要借助一些课堂外的信息来进行有效的反馈。

二、反馈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基于对反馈教学法基本理论的研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策略。

1.课前反馈――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从而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获得课前反馈信息。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困难能有大概的了解,可以在正式上课前更改课堂设计环节;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对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哪些知识学生容易混淆了然于心,便于教师对这些学生给予及时指导。进行课前反馈,能够充分降低课堂失误率,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原文是文言文,涉及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知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为学生布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预习。如“关于文章的题目,为什么顺序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而不是其他别的顺序?”“文中四人谈论的内容不尽相同,为什么孔子只对曾皙的言论表示赞同:‘吾与点也。’”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教师能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反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课中反馈――有效的提问促进与学生的交流

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反馈教学中主要的信息来源,教师甚至能够通过学生上课时的表情来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掌握情况,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中的机会进行反馈教学,通过有效的提问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不仅要问有意义的问题,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取对反馈教学有用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变式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如果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有愧疚之情?”那么学生可能只会浅显地回答:“因为作者吃了老王的香油和鸡蛋。”但是如果教师提问:“在作者和老王之间的关系中,对彼此的情感是怎样的?”那么学生就会挖掘到老王对杨绛的关心和杨绛对老王的同情这样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3.课后反馈――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篇2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1、快乐作文的可行性

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近年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

2、快乐作文的前提工作

2.1 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

2.2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 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篇3

汉语文教学需要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中国功夫,其实,早就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强调。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绝不是“老生常谈”,而正是汉语文教学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以此观照现行语文教材的选文,特别是教师的自选教材,这都是一个有待重视,有待强化的根本问题。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蕴含其中的“中国气派”。如第一部分的“前言”中,就显示了在弘扬中国精神的同时也应有的中国气派,如“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要看到经济的全球化,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不可墨守成规,泥古不化。要与时俱进,勇于革故鼎新。

当然,“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是汉语文教学的应循之“道”,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也还需要“中国功夫”,这同样是汉语文教学赖以承传发展实践运作所不可缺失的“术”。用中国功夫教中国语文,其指向便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反思汉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以推进当代语文教学的深度改革,大力提升国人的语文素养。应当认识,汉语文从考古发现最早的文字算起,迄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得以历代沿递,自有它深谙于汉语原生规律而积累的成功经验。只要我们今天仍在使用汉语,这笔传统经验就有它得以生生不息的理由。无论今日的语文教学有了多少现代化的发展,都无法丢弃传统,而另辟一个全新的教育生存空间。当然,这种“中国功夫”的承传,也不是去完全恢复传统,试图在失去的时空中去建设现代的语文课程文化。然而,当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语文教学中“中国功夫”的缺失。这不仅是因为世界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和科技的超现代,更在于语文教师队伍的结构改变。在年轻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主体的情况下,一方面为推进教育的深度改革,增添了强大的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因为年轻教师有限的工作经历,难免会对纵向的汉语文教育发展历史和传统经验知之不多,对当代横向的新理念、新信息,则接受更快,也更有兴趣。这两者的信息不对称,就很容易忽略了对汉语文教学传统精华的承传,对“中国功夫”的漠视。因此,当然也就有了对用中国功夫教学中国语文的研究、探索之必要。

那么,有哪些历经传统汰选而保留下的“中国功夫”,可以历史地证明是学好汉语文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求其大端而言似有五个方面,可以用“五字诀”来概括,这就是“识”“读”“写”“思”“行”。

一、识:“识字为先”乃汉语学习之本

汉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要以识字为基础。因为汉字不是绝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那种“拼音文字”,而是表意的方块字。一个字有形码、音码和义码,既有文字象形的形象性,又有部件组合字理的抽象性。这种独有的文字,既具形音义的“三码”融合,又兼具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复脑”双关,使得每个方块包蕴了很大的信息量,成一个“集成块”。所以,传统汉语教学的重要经验,正如王筠所总结“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教童子法》)。正因为汉语文的识字,不仅仅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它有自身增长见识,开发智能的重任,我们就不能轻慢了识字教学。有人以为中国语文能不能学好,关键取决于能不能过好文字关。这是学习汉语与外语的根本区别所在。从“识字”到正确、美观地“书写”,从“认得”到能准确灵动地“用得”,可以说是贯穿了每个人学习语文的全过程。文字驱遣的能力是中国人一辈子的修养。时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从海外回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春季里的一天,他到一所保育院看望无家可归的受难儿童,并为孩子们讲课。他把一个大大的“春”字写在黑板上,说:“这是‘春’字,现在春天来到了,从‘春’字里可以看到我们的希望。你们看,这个‘春’字由‘三’‘人’还有‘日’这三个字组成的。三人为众,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可以把小日本打倒!”孩子们听了这番通俗有趣的讲话,不但认识了“春”字,从此不会忘记,还激发了爱国热情。难怪著名特级教师韩军会说:“语文课之独立价值是文字。语文课首要上成文字课。语文教师首要是文字师。若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确实,识字教学对于中国语文教学的价值,无论怎么认识都不会过高。

二、读:“诵读为体”乃累积素养之道

教中国语文的中国功夫,历来强调的是让学生反复诵读,以求自得,而不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传授语文知识为主。即使是文言时代也是如此,就别说是白话文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一点古今的认识基本一致,但为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式与途径就不一样了。

首先,以学生的自主、自由诵读为本,着眼的是读书可以综合受益。这不仅是多读可以巩固识字、丰富词汇、有益积累、感悟技法;更不可忽视的一面是发展思维、提升精神、培养语感、学会鉴赏。所以,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之于口,入之于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成了千古名言。

另一方面,汉语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每一个汉字都有极丰富的意蕴,而汉字的字数众多,不是以采用拼音文字的国家那样,不过是三十来个字母的拼合。所以,学习书面汉语,需要字字入目,点点入心。这就离不开各人都得按自己的速度去反复诵读,逐步体味,乃至读出自己的领悟意趣。这也就是西方语文教学无须强调“诵读为本”的缘由所在。

再说,所有的学习都要靠学生自己在反复实践中学会,语文学习尤其如此。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曾经说过:“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学口头语言是如此,学书面语言基本也是如此,只是把“说”改成“读”罢了。

以讲练语文知识为主能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吗?不仅不能,而且事倍功半,徒费精力。因为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只有放在各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充分显示其作用,发挥其功能。如果将其从活的语言中抽出来花很多时间去讲解、去记忆、做练习题,虽然可能在应试时得分,但不等于就整体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写:“文具情显”乃语文运用之要

重视写作实践,是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的又一精华。把文章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甚至长时期地以文章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手段。这与现代以阅读为本位的语文教学颇有差异。重视写作实践,看重的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提高生活交际的能力。诚如王充在《论衡》中所认为著文是“定意于笔,笔集成文,文具情显”的过程,意思是人的思想和情意,都是通过调遣文字而集聚成为文章,在文章中充分表达的。马正平教授认为:人类写作行为不仅具有工具论意义,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还具有存在论意义。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生命生存自由秩序的缔造行为。正是出于当代语文教学不无片面性的“阅读本位”观,因而淡化了写作教学,潘新和教授在其宏著《语文:表现与存在》中提出了以“言语生命”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概念,建立“言语生命动力学”,从重阅读转向重表现、重写作,关注每个个体言语生命潜能,扶助言语生命的成长。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写作教学论,正是对中国语文传统经验创造性的承传和发展。学生的写作活动和教师的写作指导,本来就应当是关乎语文素养的全方位显现。近日收到著名特级教师肖绍国的《用文字画画》写作指导课实录,要笔者点评,读罢很受启发。他不是采用诸如“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之类作孤立的过分形式化的写作技法指导,而是以一种基于中国古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学审美原则,实现了大视角的古与今、像与意、读与写的艺术统整,着意于学生写作整体素养的提升。教师从王维三首诗中的选句开题,要学生描述这些诗句表现了怎样的图景,并进一步从学生的描绘中归结出“写意”与“工笔”两种基本技法。这种归结是结合回顾三篇已学课文来落实的――

这样的写作指导课,师生突破了那种单一、僵化的写作技法的束缚,而着力于与中华传统写作经验的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鉴赏素养与写作的整体能力。其实,在这方面同样有着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评王维的画)之外,诸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感物咏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立片言而居要”(陆机《文赋》),“文字须改,工夫自出(吕本中《吕氏童蒙训》)等等。

四、思:“虚心涵泳”乃浸润身心之法

“虚心涵泳”是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之一,并被公认为是学习汉语文的重要传统经验。何谓“涵泳”?在家书中有一段相当精辟的解释:“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滦恕S菊撸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谕纪泽》)这段话把中国的读书过程,形象地比喻为如“春雨润花”“清渠溉稻”(意为“涵”),水必须适度;而鱼之游水和人之濯足,都会感到十分快乐(即为“泳”)。以此喻书就是“水”,而读书人的心则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渲染于书之反复品味,犹如沉浸在水中一样的快乐。这说明教学中国语文的中国功夫,不是重分析,而要重感悟;不是重外部授予,而要重自我内化。正如陆九渊(宋)在《语录》中所言:“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描绘的也正是一种潜入涵泳的境界。“意会”既来自“涵泳”,而又在“涵泳”中沉醉迷恋,欣然忘食。从这里我们不难体会到“涵泳”获得的感悟其实就是一种直觉思维,它需要阅读主体的内动力和个人素养,方能在读物中知心见情,不自觉地去玩味揣摩。因此,语文教学教师不应在分析讲解上大费力气,而是要耐心引导学生自己在读书中养成把玩文字、品赏内蕴的习惯。可以这样认为:“涵泳”既是中国语文教学基于汉字汉语特点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也体现了东方文化和汉民族思维方式重在妙悟和直觉的读书方法。以此反观当下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过度讲析和统一活动,不让学生有充分自得自悟的空间,也就剥夺了学生涵泳之乐。这就难怪他们不喜欢语文课了。

篇4

二、采取疑问式语文课堂提问

对于提升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说,采取疑问式课堂提问是其重要措施之一。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简单来说学习与思维二者均来源于人们的疑问,随后再经过学习与思维将疑问予以解决,由此可见疑问所有具有的重要性。这对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而言,通过采取疑问式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与探索,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得他们有目的地专注于课堂学习,同时更有助于他们准确地掌握相应语文知识点。对此,这就要求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应做好疑问式课堂提问设计。首先,区别于一般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提问,疑问式问题设计核心在于紧紧围绕课程知识重难点,对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掌握教材情况下,并在备课阶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学生水平等设计出疑问式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疑问式课堂提问时应基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有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对于提升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有裨益。其次,为了确保疑问式课堂提问有效性,语文教师在其内容设计中应注意两方面要点:第一,内容设计中应加强学生对课程轮廓地整体把握。例如在《左传?段于鄢》该课程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完成新课导入后让学生思考该文主题是所需解决的问题有什么?随后抛出疑问:文章中第一件事情是什么?随后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课程学习;第二,疑问式课堂提问内容设计围绕于课程重难点。这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在充分掌握课程内容以及抓住教材链条中心环节基础上结合课程重难点进行问题内容设计。同样以《左传?段于鄢》教学为例,为了使得学生准确掌握郑伯为何不拒绝母亲对于划拨领地给弟弟的请求这一课程重难点时,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出:郑伯基于什么同意而不拒绝母亲请求?之后让学生带着该疑问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随后在找出问题答案。

三、构建轻松和谐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此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广大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需要将以往“演讲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向互动性与讨论性相结合的新型方式所转变,对此教师可以在课文内容导入、课堂问题以及知识点教学等方面中采取诸如知识点设疑法、小组问题讨论法或设计疑问式问题等方式开展教学。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互动,并在他们探索问题时给予相应指导,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确保学生知识点地掌握以及教学质量。其次,积极转变传统师生关系。受诸多因素所影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为客体。结合实践来看,这样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导致大多数学生因惧怕教师权威而在课堂中表现不活跃,如此一来不但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更会使得学生在此环境下学习积极主动性较低,进而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掌握知识点。对此广大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师生关系,并在强度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情况下采取开放式、鼓励式教育方式,同?r在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引导,这样一来大大提升职业院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结合学生反馈讲解重难点内容

篇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不懈追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这引起了我们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度思考,通过寻求最佳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中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提醒我们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而且要注意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同样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做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会反作用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带的这个班级两年前是个重组班级,刚开始时学生因为老师是新的,所以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班级纪律很差,学习习惯懒散,课前没有准备,课堂不认真听讲,经常有不做作业,甚至叫他们把作业补做好也不去完成等现象。班级就像一盘散沙,学生没有集体观念、团体精神,课堂学习效果很差。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下功夫狠抓班风、学风。从拔河比赛中渗透团体精神,从广播操比赛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卫生检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心中有了团体、班级,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班风越来越好,学生的思想就转到学习竞赛中了,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一年时间本班的语文成绩越居年级第一,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形成了班风促学风、学风带班风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教学的很重要的理念。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该走的一条坚定不移的道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打破了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发挥了课程资源的更大功能。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认真落实“用教材教”的策略,提倡把语文书读活读厚。

在教学完五年级下册《水》时,我就本课内容安排了一课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水的词语、诗句、篇章、名言警句等,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积累。学生搜集到的词语有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落石出、水中捞月、水泄不通、山清水秀、烟波浩淼、山高水长、川流不息……诗句有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篇章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名言警句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生课外搜集的量大得惊人,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办法把搜集的和自身的感悟全部展示出来,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培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学生不仅仅从课文中知道了水的珍贵,更从课外中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水的美,水的精神品质,水的教育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书被读厚了、读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关注课堂生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引起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早在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生成是个什么概念?我把它表述为:“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赶海》一课时,当学生领悟透赶海的乐趣后,进入了第四自然段(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学习。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随着文字内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面对此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学生们说了各自的感悟,这时有一个学生要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悟:“落霞与海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我一阵激动,你看他引用得多好,改动得多好,吟诵得多好,说明前面《少年王勃》一课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经典名句他领悟透了其内涵,同时又能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于对经典名句改动,从而把别人的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对名句修改,用在恰当之处,不是更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吗?我让全班学生谈谈自己的改法。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改成:“落霞与群鸥齐飞,碧水共长天一色!”“海鸥”改成“群鸥”是因为大海让海鸥生活幸福,自由自在,一定会有很多海鸥生活在大海边,同时,从书中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出海鸥确实很多,所以用“群”字更能表现海鸥的数量多,能看出大海养育了很多动物,是动物们的故乡。“海水”改成“碧水”是因为学生认为蓝蓝的海水一望无边,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群海鸥在晚餐后展翅在空中轻盈地飞翔,似乎是在散步,灿烂的晚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样的景色更美。可见,他们已经领会到了大海的美,热爱大海的那份感情更真实、更热烈了。吟诵一遍所改诗句后,我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班有这么多小诗人,原来作诗也不难,我们也会作诗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鼓励下,在接下来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四、提倡多种渠道加强积累

篇6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刘佳平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淇县朝歌镇初级中学时,我们办过“云梦山”文学社,在淇县六中时,曾经和朝歌镇初级中学的“灵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北阳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朝歌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篇7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essay Preliminary harmonious classroom

Pang Cui-ping

【Abstract】Writing is the human use of language to express themselves, talk to an inner emotional needs, is a self, life and the world as a touch, awareness and dialogue, it should become conscious of each student a spontaneous act .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 major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that every language teacher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topic. Current secondary language teaching writing facing poor, inefficient dilemma.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a new form of teaching writing, teaching writing hope to inject new idea: Have students write as is a happy thing, in a happy emotional experience, the ability to express emotion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goal.

【Key words】Writing; Happy; Interest; Living material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刘佳平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篇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

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我上初中的时候,刘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

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

篇9

1.我国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

在对我国一些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我们分析发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我们的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领悟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有的教师把一整堂课都安排得乱七八糟,充满了各种低效率形式化的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等等,让学生难以自行思考。还有的教师将自己淡化出场,一切学生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高级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说哪一段就说哪一段,想知道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把自主等同于放任自流,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各组成员在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的分工上不明确,乱哄哄一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看似热闹,实质空洞。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课堂平淡,气愤压抑沉闷,缺乏情感、单调枯燥,教学过程中过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职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尤其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空泛,低质、缺乏策略的。课堂上只有严肃的单一对话,只有单调的文本剖析,学生昏昏欲睡,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得不到开放。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鉴于以上几种现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2.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2.1对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方向的改进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认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赫斯特等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2.2从国内的教学研究中寻找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有效化的方向

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也很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高,使得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变得有效。为了提升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本文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材料中提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最后得出了几条让人教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变得更加有效率的教学策略建议。

参考文献

[1]林园.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与美国Treasures教材的选文系统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篇10

效果是指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它强调的是教学的最终成效。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以教学目标的设定为依据的,课堂上的一切有效话语都指向教学效果。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提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1]接受过教师专业化体系培养的师范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讲授技能都有过较多的涉猎。然而课堂的讲授话语绝不简单等同于播音员的关于事实陈述的朗读,也不等同于主持人在舞台上用深情的独白感染每一位观众,更不等同于相声演员插科打诨地抖出一个个预设的包袱。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就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负责任。教师在备课时应仔细思考课堂上的教学话语是否都有相应的“效果指向”,比如,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讲述后,会引起学生怎样的思考?等等,而绝非是在课堂上只是凭借着头脑中的一个大概印象,“现编现用”,这样的课堂讲授,既没有话语逻辑,更谈不上话语的“效果”了。在当前大力推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设计初衷,在这些课堂上很少能听到教师较为完整、流畅的话语表达,教师的课堂话语中多半充斥着的是一些诸如“大家思考思考”,“有什么问题请大家提出”的过渡性提示话语,偶尔的一些流畅的讲述话语也都是事先准备的由华丽词藻堆砌的“贯口”,而平实、质朴的课堂讲授话语难以寻觅了。这样看似热闹的课堂充满了一种迷惑性。教师的诸多“非话语”的表演冲淡了课堂的话语传递气氛,这样的课堂教学话语何以有“效果”?

二、效率标准

教师每一节课的授课时间是固定的。如何在这有限的45分钟内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个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这里的效率源于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的命题,即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是有效话语探究的关键所在。在有限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精炼的含义,是提高话语效率的重要途径。关注话语的“效率”是对“效果”更进一步的要求,即在有“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分配讲授话语各部分的时间,以达言简意赅之境。一个认真钻研教材、学识渊博且擅于思考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总会感到有很多内容要讲。然而每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有所不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备课中所准备的内容进行筛选,从而突出重点,在讲授过程中有的放矢,使得整节课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切实提高教学“效率”,除了在备课过程中的精心准备,更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有的教师在课前预设了一套“连环启发”,以为学生都会在自己预想的“轨道”中层层推进。可到了课堂上,学生不一定都是顺着教师的启发思考的,各式各样的“思维火花”在教学过程中生成,而一些固守“课前预设”且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往往会拘泥于某个“启发环节”,变着花样“引导”学生接近“预设答案”,而就在这样的“无力的牵引”过程中,宝贵的教学时间流逝了,学生不但没有获得相应的知识,反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思维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效用标准

所谓“效用”,其强调的是教师有效话语对学生的影响。任何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话语都不是单纯的事实陈述,教师的讲述中一定包含了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语文学科而言,小到对课文的示范朗读,大到对文章内容结构、写作手法的分析,都蕴含着教师的个人价值判断,同时也彰显着一种正向的教育性导向。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坚持“文道统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指语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属智育的范畴;“道”指语文教育中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属德育的范畴。[2]这一原则和“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一般教学原则是相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在谋求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发展方面寻找突破口。如果说“效果”与“效率”是基础性要求,那么“效用”则属于发展性要求。中学作为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递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作为集“人文性”、“工具性”于一体的语文学科,仅仅做好“双基”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努力寻找教学“效用”的突破口,在语文学科特有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中找到新的平衡,将思想的指引蕴含于“大语文”[3]学科文化的熏陶之中,以达“春风化雨”之境,从而避免空洞的说教所造成的学生认知情感层面的抵触。这一层“有效”的话语讲授直接关系到学生正确“语文观”的形成。“语文观”这个概念来源于哲学中的“世界观”。世界观是指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4]因此,“语文观”就是人们对语文总体的看法。这样的一种看法,既包括对于语文学科知识、情感层面的认知,更有对于语文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理解与建构。达到这一层面对于“有效”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学的宗旨就能够实现了。

此外,任何一种评价都包括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外部评价通常是由外在于教师的各种评价指标构成,如建立“教学有效话语评价表”分别从“效果”、“效率”、“效用”三方面对教师授课进行量化测评;组建“学科教学评议小组”深入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有效话语”的实施进行现场观摩并给予相应的质性评价等。内部评价又可称为自我评价,这是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监控与反思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可以从备课开始,对照准备的授课讲稿,仔细揣摩讲稿文本的遣词用语是否符合“有效”的标准;在讲课过程中,应根据学情及时反馈,机动地调整讲授的话语表达策略:如碰到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变换讲授方式,旁敲侧击以求触类旁通,而不是纠缠于细枝末节,阻碍正常教学的进行;如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理解较快,则可以调整讲授计划,及时推进教学进程。总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学有效话语”当做教学目的,更要将“教学有效话语”内化为一种具有高度引领价值的教学原则[5],只有这样,“教学有效话语”才能真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那些“为有效而有效”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只会使“无效”充斥课堂。

参考文献:

[1]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5-56.

[2]曹周天.关于如何开展“文道统一”语文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7):54-56.

[3]笔者曾给“大语文”下过一个定义:“大语文”不同于“泛语文”,它是以语文特有的视角,通过对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训练,达到增长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修养的教育模式。

[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810.

篇11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下口中学的时候,我们办过“棋盘山”文学社,在管道峪中学的时候,曾经和古月中学的“山花”文学社进行联谊活动,在古月中学的时候曾经办过“关山情”文学社,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