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

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4 09:25: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

篇1

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对于一门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在规划课程目标时,需要科学把握该课程的主导思想与精髓,完整领会该课程知识体系与能力目标,才能科学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产生背景、意义和重要作用,理解供应链体系结构、构建理论与策略,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形成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系统工程问题,领会供应链战略合作的思想和意义,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思想,培养全局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了解供应链管理产生背景、意义和重要作用;理解供应链结构、原则、步骤和策略,供应链运行优化等;掌握供应链管理概念、管理的内容,供应链构建内容等基础知识。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及制约因素,采购管理模型,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原理、意义,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关键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委托机制,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方式、作用,库存与库存控制、库存优化方法,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关系,电子订货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作用;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采购策略,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协同式库存控制策略,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网络,销售时点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作用;熟练掌握联合库存管理策略。了解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基本原理和方法,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作用;理解快速反应、有效客户反应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的方法应用,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基本原理;掌握快速反应、有效客户反应的方法应用,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熟练掌握供应链激励机制。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从供应链出发寻求系统工程问题最佳优化方案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讲授、分组研讨、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深刻领会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通过供应链战略合作思想和理论的学习,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

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环节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环节,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理论体系内容多、覆盖面广、理解难度大,与系统工程相关课程衔接紧密等特点,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选取上,紧密结合课程知识体系特点和学生自身知识需求,精心进行了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

依据课程的教学对象特点和易具备知识结构情况,以及对学习课程的知识需求和兴趣情况,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选取。本课程依据教学内容共分为供应链管理基础、供应链构建、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法与应用、供应链信息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价等内容。

教学环节安排。注重精讲与研讨等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与方法应用的深刻理解与掌握;“精讲”贯穿教学全过程,由教员按单元统一组织;“研讨”是在精讲的基础上,组织专题研讨,促进对知识点的拓展与深化。

全面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和重点是,教学目标定位应聚焦学生能力与素养培养,教学内容体系应着眼能力需求,教学过程方法应突出学生为主体。该课程教学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牵引,紧紧围绕教学转型,强化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倡导“自主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模式上,进一步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由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并重转变;由灌输、讲授为主,向讲授、研讨、自主学习、创新提高、个人发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转变,实施有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在教学模式方面应当构建“案例驱动式”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贯彻“案例驱动”教学。在教学中以供应链典型案例、著名企业供应链案例、知名品牌供应链案例为先导,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建议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经典案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目的,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研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教员与学生之间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强化课内课外的结合。课内教学注重对供应链管理基本知识的讲授,针对不同教学单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效果,合理运用精讲、案例驱动、研讨互动等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外组织学生围绕系统工程实践和经济管理领域等问题,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

为做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行学生学习策略调整。就是在角色定位上,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单纯讲授和学生被动听讲,教师由讲授者向设计者、组织者转变,学生由被动听讲向自主学习转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重视自主学习。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衔接紧密,与此同时,供应链运作的实践性较强,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加强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归纳、总结、讨论的学习习惯,注重课堂学习的消化吸收;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中的网络课程、参考教材等渠道开展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课堂内容,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研读经典案例。供应链管理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经典案例多,认真学习研究经典案例,有助于对课堂知识的拓展深化。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有利于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和方法应用到经济管理和系统工程实践中去。

篇2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11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但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时有发生,精益、环保、绿色、高效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将环境意识和精益思想融入整个供应链管理,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最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鉴于精益生产方式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体系的战略性、多方面性及复杂性,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企业战略角度综合考虑。

一、构建原则和假设

1.绿色目标覆盖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制造过程、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2.系统性。从项目层的高度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保持和发展整个建造系统中各参与方的合作关系,从宏观上管理和控制成本。

3.增值性。新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导向,应从最终用户角度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

4.前馈性。新的成本管理体系应着重于事前控制,重点控制产品规划和设计阶段。

5.过程性。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对形成成本的过程进行持续控制,精益建造提供的多种生产管理技术和方法可实现成本管理与生产控制的结合。

6.全面性。成本管理不仅满足财务管理目的,还应满足精益项目管理需求,为项目管理提供成本信息,支持项目决策。

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两种指标相结合更全面地评价成本管理体系。

8.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行业整体状况及企业的实施情况具体分析。

二、体系构建

精益生产方式下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以精益生产、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故对其评价应涉及企业运营、环境对企业影响及财务成本管理三方面。

(一)企业运营评价指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以及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实施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包装、绿色物流以及绿色营销等策略,同时,精益生产方式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运营。

1.产品开发指标

(1)产品开发周期。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实施产品并行开发工程,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质量。

(2)产品开发投入产出比。可用新产品开发成本与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衡量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产品开发的投入产出比。

2.产品生产指标

(1)生产周期。生产周期是从零部件投料到成品产出的全部时间,通过生产同步化、缩小生产批量、快速更换工装可明显减少生产周期。实施精益生产应尽量消除或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占用,可用生产周期长短、生产周期缩减率、制造周期效能评价。

(2)库存水平。库存量大相应占用资金多,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增加了库存管理费用的支出。精益生产零库存管理思想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用库存资金占用率来评价库存水平。

(3)边角余料。少量边角余料是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但过多边角余料的产生有违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绿色采购和绿色设计在源头上控制边角余料产生,绿色制造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边角余料产生,可用边角余料率评价边角余料的影响。

(4)质量保证。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内所有的部门必须参加全面质量管理,在在制品储备量很低的生产环境下,对零部件和在制品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可用产品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保证水平。

3.产品销售指标

(1)产品及时供货能力。及时供货是满足客户需求这一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其能力的大小反映了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运营管理的状况,可通过顾客对其满意度来衡量。

(2)产销率。产销率衡量企业实现产品价值转换能力的大小,其值越接近1,说明企业成品库存量越小。

(3)绝对市场占有率。绝对市场占有率准确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市场角度衡量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方面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

(4)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率反映了企业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成本降低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1.能源消耗比率。能源消耗比率越大,表明销售收入中所消耗的能源越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大,供应链的环境绩效越低。

2.资源属性指标。绿色产品评价中材料资源属性可用材料利用率、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率、无毒无害材料使用比例衡量。设备资源指标是衡量绿色产品生产组织合理性的重要方面,主要用设备利用率来衡量。

3.环境经济性指标。环境经济性就是使绿色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全程中具有最小的成本消耗和最少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可从生产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社会成本方面考虑。

4.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绿色供应链对能源的利用更充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小。

(三)财务成本管理指标

1.主要成本指标

(1)企业成本比较优势。用企业的成本比较优势来衡量精益生产方式下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后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的成效,即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与同类企业各单品综合平均成本的比较。

(2)成本费用利润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节约支出。该指标值越高,表明绿色供应链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3)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反映绿色供应链购、产、销平衡的效率。货物周转率快,表示存货量适度,存货积压和价值损失的风险相对较低,存货所占资金使用效率高,企业变现能力和经营能力强。但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有关,生产经营周期短,表示无需储备大量存货,故其存货周转率就会相对加速。

(4)环保投资成本。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环境基础设施、环保技术、环保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系统等方面增加的投资有的是单个企业进行,有些则是供应链中的多个企业共同投资,对其进行评价主要依据企业当年投资比上年度增加的比率。

2.主要财务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即企业净利润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关系,是从资产运用角度反映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

(2)总资产增长率。即本期期末总资产相对于上期期末总资产的增长情况,反映了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扩张的情况。

(3)财务杠杆系数。是净资产收益率对总资产投资报酬率的倍数,反映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4)固定资产效用比率。绿色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要创造收益,利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的比较分析,可以有效地衡量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

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的评价是要检验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效果。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的运营、环境影响、财务成本管理方面入手,选取了典型的指标全面地概括评价了企业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智军,党新民,刘胜军.精益生产方式JIT[M].海天出版社,2002.

[2]徐团结,王硕,潘海青.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绿色度评价[J].巢湖学院学报,2006(2):61-65.

[3]邓明君,罗文兵.精益运营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06(3):56-59.

篇3

1.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供应链管理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与欧美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相比,我国供应链管理存在着明显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已不仅表现在资金、技术上,更多地表现在知识和观念上。很多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学术著作只是对国外供应链管理知识的简单介绍,缺乏把国外经验、理论与我国企业现状相结合的理论。各界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探索还相当薄弱。此外,我国企业对于供应链的理解也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偏差。在市场上所谓的物流公司,仅仅只是原来“运输公司”的翻版。供应链这种新型管理方法的应用也少有实际运行成功的案例。因此,在我国企业间建立供应链,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高低,存在很多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而这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2.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观念陈旧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流通领域得不到重视,导致对物流业投资少,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分布分散,装备落后,物流企业运作水平低,多为人工机械化操作,从事物流行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供应链管理发展缓慢;由于传统仓储运输企业操作水平低,人工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普遍存在,因此一些企业不愿使用具备专业知识的大学生,而使用具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人,这些人学历普遍低,所积累的是在传统运作模式下的经验,缺乏对现代物流运作规律的整体把握,加之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即使企业投入资金建设信息平台,多数员工也无法胜任。

2.2管理体制滞后

供应链管理本身是一体化的工程,须解决铁路、公路、港口之间的衔接问题。但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使原本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分为若干部门,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待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使得供应链不能很好的建立,无法实施链条式管理。比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运输资源,除了深圳等个别城市统一由运输局管辖外,其它都是分别直属铁路部、交通部、航空总局、海运局等管理。由于条块分割,造成各种基础运输方式之间无法做到高效衔接,造成企业流通效率的低下。

2.3标准化水平低

标准化是促使供应链高度一体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标识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已建立供应链物流标识体系中,除《商品条码》应用较好外,《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的应用的程度和应用的正确率都还很低。同时,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设备设施标准化程度低,托盘等物流设备的尺寸各不相同,造成运输、仓储、搬运等环节的脱节;另外,我国流通领域各企业为了自己的发展,制定出了自己的标准,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

2.4企业信用缺失

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我国企业目前的信用状况不容乐观,不讲信誉的行为时有发生。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信用的缺失远远超出一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失信范围,已经濒临了信用危机或失信泛滥的警戒,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行的市场交易中,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很不正常,各种合同陷阱比比皆是。诚信原则、商业伦理被严重冲击,如生产商担心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不合格、生产企业担心零售商不按时付款,零售商担心运输商不能保质保量地运送商品等等。这些不属于技术范畴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作为战略利益联盟的初衷,使得交易阻滞堵塞,阻碍“一条龙”式的生产与服务。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企业间轻易不敢进行合作,实施供应链管理。

3.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优化的路径选择

3.1转变观念,重视供应链管理

传统观念固然异常顽固,但是要想实现供应链管理,第一步骤是更新陈旧的观念。要利用外部环境促进企业观念的转变,提高企业间相互合作的意识。改革组织机构,建立面向市场的一体化组织,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从而创建畅通无阻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符合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物流,使人们对物流的认识逐步提高。同时,加大各种培训机构的建设,重视人才,真正培养出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影响力,通过对核心企业的规范与培植,对供应链上的其它企业产生影响,逐步提高供应链整体水平。

3.2构建专门机构,建立统一标准

在市场经济发展逐渐深入的今天,要实现现代化物流,实施供应链管理,要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管理与物流相关事务的部门,这就需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统一标准。如条码标准,可由国家先制定出统一的标准,然后在各行业大力推广,并通过零售业的使用促进制造业对条码的重视和利用,从而使制造企业主动解决产品的条码标识问题,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现行法规也应随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中包括政府贷款、技术政策、反垄断法规、税法、税率、进出口法、国际贸易协定等。

3.3借鉴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经验

为实现供应链的管理,我们必须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学习成功国家供应链每一环节上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思想,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搬照抄。如:生产厂商加强生产技术,力求在生产中实现零库存,使用标准条码;配送商通过卫星通讯系统GPS的运用,提高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通过实施ERP进行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相互支持的子系统,从而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人力资源等进行有效地管理。

3.4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整个供应链要通过信息共享,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取得竞争优势。在利益分享问题上,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收益,真正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各公司应正视供应链中的风险,找出一个降低风险的机制,这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提升组织之间的默契度,使企业能够放心地把有关信息与供应链上的其它所有企业共享。另外,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每个贸易伙伴、每个职能部门在供应链优化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集成最优供应链,从而不断提高供应的整体水平。

3.5制订政策法规,确保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物流政策即物流发展产业政策,包括规划和土地管理、财政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金融政策速效和通关环境等。这方面可以学习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中国物流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一定要防止各部门针对同一问题,出台不同的政策,使物流企业无所适从。同时,由于物流企业平均利润水平较低,为确保物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篇4

关键词: 市场需求;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特色

Key words: market demand;Independent College;Industrial Engineering;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27-03

0 引言

工业工程专业是集工程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叉学科,注重以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系统的管理问题[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八十余所高等院校设置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工程技术基础和掌握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由于工业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设立的时间较短,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课程模块与培养体系设置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也面临着很多办学难题,例如:专业设置如何能主动并及时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培养如何能基于市场需求体现特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如何能更好地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要办好工业工程专业,必须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科学制订培养计划,彰显特色,打响品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同类专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数学基础和理论功底,重心在于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工业工程知识的应用和学生的就业。

1.1 知名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良好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专业办学成功的基础。国内外知名高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依据各自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制定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2]。

大陆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大多设在机械学院,部分设在管理学院,体现了较强的工程属性;香港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主要设在工学院,注重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设置了诸如“工程原理与设计”、“产品设计和通讯”、“社会工程”等特色课程,值得关注;台湾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其课程模块设置较为精细,如有的高校将“品质与可靠性”列为核心课程[3];在美国,工业工程被列为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学科体系完备,已形成了人机工程(Human Factor)、生产与制造工程(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物流与供应链(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管理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等五大研究方向,美国主流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特色鲜明,如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物流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质量控制和人机工程学,普渡大学的人因工程等。

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层次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学时安排等方面的异同,从而为独立学院对现有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整合与优化,修订和完善符合现代工业工程发展趋势的专业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1.2 浙江省内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分析 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浙江省除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独立学院主要有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等,具体设置见表2。

浙江是经济强省,制造业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浙江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产业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利用外资规模小、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浙江离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工业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实践表明,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效益与效率,离不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表2可见,浙江省内独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主要设在机电系,以工程学科为主,强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独立学院的定位是相符的。

2 现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之江学院自2002年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至今已有10年,是独立学院中较早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工业工程专业一贯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东伊利诺大学建立了“2+2.5”合作培养项目,与美国拉玛尔大学建立了“3+2”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教学体系较为完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培养思路基本清晰,毕业生就业面广的良好办学格局,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根据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调研和毕业生回访发现,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为以下几点:

①培养方案的系统性不强,技术与管理的衔接不到位;②课程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整合还不尽科学合理;③大型综合实践平台欠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

3 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特色培育思路

完善以工程学科内容为主,管理学科内容为辅的教学体系,优化以机械制造工程为主要对象、制造业信息化为背景的培养方案,加强以制造管理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特色的专业优势。使得工业工程专业既能主动适应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3.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 认真探索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质量标准,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为主要服务对象。结合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和社会需求,研究和修订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根据独立学院生源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完善和调整教育改革的理念,研究和改革工业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面向制造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与浙江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3.2 整合教学课程体系,强化综合实践平台 教学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体系[4]。如何在课程体系将工业工程的技术特色和管理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是关键所在。

一方面,科学搭建专业基础课平台,强化“运筹学”等专业基础课,适当压缩“电工学”等课程学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改革,根据现有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确定了3-4门专业核心课程,如生产管理方向将“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场管理”等四门课程确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共计11个学分。此外,对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认真梳理,如“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等课程都涉及到仓储管理这一知识模块,在新的培养方案中进行了整合,避免多门课程重复讲解同一知识模块的现象发生。

应用型人才强调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取消了“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的课内实验,增设了1周的工业工程基础综合实验;依据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3周的生产管理大型综合设计和供应链大型综合设计。

通过对教学课程体系的整合和优化,两个专业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约占总学分的6%,而实践环节占了毕业总学分的23%左右。

3.3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专业特色培育 在以应用型为主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很多高校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专注培养以采掘业为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面向煤炭及相关产业就业;华北电力大学主要培养以电力为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主要在电力及相关产业;安徽工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主要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外资和台资电子制造企业。

独立学院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主动适应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制造业包括离散制造型企业和流程型企业,主要应用工程信息技术来解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如管理控制一体化问题、企业内部物流问题等。之江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制造业,因此,要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主动跟踪企业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和体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应洛,袁治平.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5

我国物流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变革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能力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合适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能力矩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也是物流管理人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利保障。比如《物流法规与实务》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应该具备对合同中双方当事人责任认定的能力、了解国际贸易基本术语的能力、运用物流法律知识对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客户关系纠纷进行处理的能力、能够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能力等,即要求学生具备拟定合同能力、处理纠纷能力、签订合同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读国际公约能力。例如,物流活动属于商事活动,涉及到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往来,因此物流企业一般通过物流服务合同的方式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并获得物流服务报酬。物流管理人才应了解物流服务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学会拟定物流服务合同,明确物流活动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拟定物流合同能力是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物流管理人才的应用创新能力。

物流管理人才应是掌握了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性技能,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制定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策略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根本,是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应用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产学研的途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管理,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分层次把学生派遣到企业去,达到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比如,某校物流管理专业已与多家物流公司签订了协议,使在校生在学院的推荐下能到这些物流企业实习,如重庆中集物流、德迅重庆分公司,以期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的综合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目的。这些企业与该校之间都是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双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战略合作,以物流领域为重点,以建设创新型物流行业、促进重庆物流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物流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紧密结合中国中西部地区建设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战略合作与交流沟通,促进共同发展。由中集物流公司和德迅重庆分公司积极支持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物流领域相关的业务,优先为其提供物流领域的决策与科研课题。两家公司定期地会选派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同时吸纳该学院相关优秀青年教师到自己的公司及下属单位实践锻炼,促进学术交流。同时,双方分别成立合作与交流共组小组,分别选派一 名同志为联络员,具体负责沟通和协调有关事宜,并且每年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议部署下一年度对口支援与合作计划。

3.进一步完善面向应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

采用系统研究与比较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从各学科的交叉视野以及中国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出发,在整理归纳中外文献资料与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物流管理学科及应用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层次的知识进行分类、组合、分析、探索,进一步完善面向应用的、有中国特色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指导物流管理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比如,物流管理知识体系除了包含基础知识课程物流管理、物流概论、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物流专业基础课程配送与仓储管理、物流中心规划、物流运营管理等,还包括针对就业开设的新课程如工程项目物资采购、交通规划与控制、供应链建模理论等,既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扩宽知识口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论创新能力。

二、实施方案

1.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分析。

以某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以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抽样调研对象,调查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岗位分布、工资水平、行业转化、成长周期、工作满意度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需求特征。

2.某校物流管理专业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从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对口、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和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多维度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实际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对某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总体评价。

3.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

根据就业质量评价结果,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考核机制等方面分析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就业单位反馈的信息建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矩阵。

4.某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措施研究。

基于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定位,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估、就业指导等方面提出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措施。

三、采用的方法

1.采用数理统计学调查分析某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

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模糊层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针对实际调查获取的相关数据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

3.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和物流管理学分析某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篇6

一、引言

ERP的发展已有将近20年的时间,自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第一次提出ERP的概念,ERP就成为了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之后系统观的ERP概念研究也指出ERP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并且集合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有效计划与控制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可以看出,计划和控制是ERP的重中之重,而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估也是在对计划的监督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控制又建立在计划的基础上,所以,计划就成了ERP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出发点。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由预算规划、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所组成的管理过程,是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战略目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同样是由计划开始,控制同样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同时,在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方面,ERP和全面预算管理也存在可以整合之处。然而,由于ERP系统业务处理的瞬时性以及全面预算管理计划的不可变性,财务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就比较困难,如何在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ERP的“三维”模型

从系统观的ERP概念可以看出:供应链、资源和计划是ERP的三大主要要素,而企业是供应链的最小单元,因此可以用企业代替供应链。而ERP系统就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将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与控制的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所以,在ERP中,E(企业)、R(资源)和P(计划)是三个相互交织而又具有独立意义的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建立的ERP系统的“三维”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对E(企业)、R(资源)、P(计划)三个维度的分析如下。

第一,E(企业)维强调ERP系统是以一条经营过程中的相互关联的各方,如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网络等集合而成的供应链为载体。ERP系统以核心制造企业为轴心,把供应链上、下游的协作伙伴看成是企业资源的一部分,通过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有效传递,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实施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最终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第二,R(资源)维突出ERP系统管理的对象是供应链上现有的资源。ERP系统通过数据结构的统一,实现信息在供应链上企业间及企业各个不同部门间的迅速传递和实时联机处理,达到对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集成,保证业务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在供应链上和核心制造企业内部流程之间的同步记录、同步传递和数据一致性,并为合理调配、控制、利用供应链上资源提供保障,从而实现供应链上企业资源管理的全面高效率。

第三,P(计划)维是ERP系统的核心维,也是ERP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标准和目标。在整个供应链上,核心制造企业通过业务计划实现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在信息流上的同步共享,又以与业务计划同步实时生成的资源计划对制造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实现业务流与资金流的传导;它体现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和事先计划与事前控制的思想,即在ERP系统中,企业必须把计划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来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控制,没有计划就不能动用企业的任何资源。

综上,在ERP系统的“三维”模型流程图中载体是供应链,轴心是核心制造企业,主线是信息在供应链上实时有效的传递,主要通道是计划,关键是对供应链上资源进行合理共享与利用,目的是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总体价值最大化。可以说,ERP系统产生的源头是供应链管理,而管理的高级阶段就是对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实现有效控制。

三、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由预算规划、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所组成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将业务流、信息流、人力资源流与资金流整合于一体并进行优化的管理系统,是一个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战略目标管理。以核心制造业为模板,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第一,确定年度经营目标。此时确定的目标应该是企业战略目标的一部分,包括具体的市场份额、财务目标和产品目标,在此只研究财务目标。财务目标的确定应在以前多个(通常是三个)年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目前所拥有和未来可能获得的资源确定的。此财务目标的确立,应以服务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以可实现性为必要条件,应由财务部门提交董事会讨论,最终表决产生。

第二,成立预算小组。此预算任务就是一个项目,具体的管理就是项目管理。此时要成立一个项目小组,就是预算委员会或预算小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组成问题对预算编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算委员会必须由总经理或者监事会成员任主要项目负责人,各个部门(如财务部、采购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等)的负责人必须参与。同时,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全员参与,这也是全面预算的真正内涵,各个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任何一个部门目标的实现都要考虑到相关部门的作用,同时在公司总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完成预算编制。

第三,具体预算编制。其编制过程与实施ERP的企业内部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传递过程很相似,ERP是从销售计划做起,然后是生产计划、物料计划和采购计划。而全面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两种: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结合目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供给与需求,以销定产的预算编制方法使用最为普遍,而以销定产的预算编制方法和上述ERP内部企业流程基本吻合,这就为ERP和全面预算的整合提供了实际运用中的支持。和ERP计划类似,具体预算的编制如下:

(1)编制销售收入预算。在以前年度的基础上,采用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同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财务目标中对于本年度销售收入的实现要求。

(2)编制生产预算。采用以销定产的预算编制方法,在以上销售收入预算编制完成的基础上,编制生产预算。在编制生产预算的同时要和销售部门做好沟通,及时协调出现预算完成困难的地方,及时解决。

(3)编制料、工、费预算。料、工、费的预算以生产预算作为蓝本,同时考虑下年度的通货膨胀预期、供应商状况以及员工工资增长幅度。

(4)编制应收、应付账款预算。在销售收入预算、材料采购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此预算要有灵活的收账和付账政策,在保持资金回流顺畅的同时,还要尽可能拖延应付账款给付时间,从而降低资金占有成本。

(5)管理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预算,在以上预算编制完成的情况下,管理部门要根据以上预算预计要做多少辅助工作,要有多少管理费用发生。

(6)投资筹资预算。在所有预算编制完成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可以得出下一年度有多少资金收付,进而对如何以最低成本筹措资金,以最高收益率得到收益进行预算编制。

第四,审批。这个环节至关重要。是将各部门的预算整合在一起,查漏补缺的最后过程,要认真对待。在以上预算的基础上,完成三大报表的编制,然后和公司的总体财务目标对比,查漏补缺,直至和财务目标的温和度最大,方可下发预算执行。

从上面典型预算编制过程可以看出,预算编制是环环相扣的,这本身提供了一种内控的先天环境。

预算的执行,需要有预算委员会的监督和考核,这也是全面预算管理圆满完成的有力保障。

(二)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

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研究由来已久,罗小明(2010)在其论文中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在计划和控制的统一性、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论述了这种整合的可实现性。本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模式如图3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糅合,而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计划与控制的统一性。ERP和全面预算管理都强调计划的重要性,以计划为整个过程的出发点,同时在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控制,保证计划的完成。

第二,计划流程的吻合。ERP在企业内部从销售计划到采购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编制流程的主要流程吻合,而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费用和投资筹资预算等又和ERP的附属流程计划(如人力资源计划、设备计划等)吻合。这种流程的吻合性保证了两者在流程上整合的可能性。

四、基于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

许道林(2008)将内部会计控制分为两个层面:会计基础工作层面和经济活动层面。本文在此基础上,同时结合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将内部会计控制分为三个层面:会计基础层面控制、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一)会计基础层面控制

除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准则建立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等基础工作外,由于ERP系统的特殊性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在会计基础层面的控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账号密码的管理。由于ERP系统对于不同的操作人员赋予了不同的权限,不同的权限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业务进行处理,因此做好账号密码的管理工作对于分清权责十分重要,这和手工条件下不相容职务管控的思想相一致。同时,由于网络的安全性问题,企业ERP系统多采用局域网络,所以建议各操作人员定期更换密码,切实保障账号安全;2.尽量采用扁平式组织结构。这主要体现在全面预算过程中,预算编制完成之后,预算指标下达问题是执行好预算的重要前提,过于冗长的组织结构会导致信息传达不顺畅,从而给预算执行带来不必要的阻碍,建议企业采用尽量扁平式组织结构。至于集权还是分权,视企业文化而定;3.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会计预算工作,这是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也是全面实施ERP的必需条件。

(二)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也就是计划中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从上述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流程来看,各个预算之间是环环相扣的,这种集成化控制环境给企业节省了用于后续控制的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专用型的ERP系统是在通用ERP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而开发的,在实施过程中,会用到企业往年的数据进行调试,其过程也是一种事前控制。在经过图3所示的整合后,这两种事前控制就会结合起来,彼此的优势会更强,而彼此没有考虑到的事前控制也会得到弥补。

这种全面财务预算和ERP系统的融合,可以在结合市场预测的情况下,配合企业总体目标,产生预算年度经营数据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实施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事前控制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所编制预算的可实现性,如果预算编制偏离实际目标过高,那么以后无论如何努力经营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计划编制时一定要在以前年度的基础上,采取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预算年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三)事中控制

事中的控制也就是执行中的控制。在完成年度预算经营指标编制之后,企业可以基于ERP系统信息技术的瞬时性,建立一种预警机制:1.当实际的经营状况和ERP系统中存储的预算指标吻合或者在其允许发生偏差的范围内时,视为正常运行;2.当实际的运营情况和ERP系统中存储的预算指标发生的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ERP系统就会发出警报,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如资产负债率超过预算指标、管理费用超支等,并给出造成该偏差的根本原因,如资产负债率超过预算指标的原因是权益下降还是负债过多,负债过多的情况下是短期负债还是长期负债过多?如果造成此偏差的根本原因是不可控因素,如市场因素,则调整ERP预算指标,继续下一期的控制;如果是内部管理经营问题导致的,则纠正经营管理方案,如此进行循环控制。年末,在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偏差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论

从系统观的ERP概念出发,构建了ERP的“三维”模型,并对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控制的关键是P(计划)。在阐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给出了ERP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模式,确定了基于ERP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根据确立的ERP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模式,分别从会计基础层、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三个层面给出了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其主体思想是:首先,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运用ERP的计划管理功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其次,依据该指标体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在产生较大偏差的情况下,利用ERP的计划管理系统,快速重新修订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并依此改进控制;最后,通过ERP系统对年度计划指标数和实际发生数进行分析,并依此进行合理考评。

【参考文献】

[1] 张同健.我国企业ERP实施成功因素经验性解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0):1.

[2] 王少君.企业资源计划(ERP)实施评价与决策模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41-42.

[3] 罗小明.基于ERP的A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8-29.

[4] 吕华.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思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2):135-136.

篇7

为了解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调查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淮安物流园区的多家物流企业,以了解企业物流岗位设置情况及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职业素质的需求。通过调查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四个方面。

1.职业知识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职业知识极度缺乏,一问三不知。职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知识。以物流专业为例,职业知识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物流管理、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业运作等核心知识和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高素质的职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且能在工作中合理运用。

2.职业技能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技能生疏,不会或不能熟练操作物流软件、物流用具。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对职业技能的界定是:职业技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不少高职学校要求学生毕业时能取得双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甚至有的学校把取得职业资格证作为学生毕业的硬性规定。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最好取得助理物流师证书,技能熟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3.职业心理

用人单位反映有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何种岗位的工作,盲目而频繁地跳槽。职业心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性特征。学生一毕业甚至还没毕业就面临就业,这就要求学生毕业前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一定了解,明确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并为之奋斗。

4.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德才兼备是企业引进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德在职场上就体现为职业道德,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二、物流沙盘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物流沙盘通过模拟物流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员通过竞标获得订单、派车提货、货物入库、货物分拣、车辆调度、线路选择、货物出库、货物到达、运费结算、车辆购置、仓库选址(配送中心建设)、资金筹措、人员招聘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的决策与实施。

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理论课学习中,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认识往往是分散的、零乱的,缺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沙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所学知识综合性、系统性地运用的载体。沙盘模拟实训要综合用到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知识。通过沙盘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物流管理知识体系,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岗位素质全面培养

物流沙盘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模拟,使学生既能大胆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又不必过分担心失败带来的负担,反而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沙盘模拟实训中,感受物流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通过不断反思、总结,全面提升自己的岗位素质。

3.团队协作能力

沙盘实训过程中,全班学生会根据需要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物流公司,各个物流公司之间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小组的成员要分别扮演总裁CEO、营销总监CSO、运营总监COO、财务总监CFO四个角色,各小组内部是相互配合的关系,各角色扮演者须相互配合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同时通过揣摩各角色的岗位职责、团队目标,扮演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4.职业道德的培养

篇8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保护和创造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知识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知识管理概念界定

近1O年来,知识管理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知识管理的文献与著作日益增多,将知识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的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到目前为止,各类学者对知识管理定义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管理是企业要系统有效地管理知识并用运知识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LucyMarshall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及其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利用等一系列过程的显性的、系统化的管理,它注重于将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的知识并使之得到适当的应用…。Bassi把知识管理认定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管理的过程,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要,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

知识管理是企业搜集信息形式的知识并沟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新途径。Freke.V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为组织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而提供的新途径。

Sveiby认为,知识管理是指组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组织内部知识网络进行内部学习、构建组织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外部学习,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互相转换,并在转换过程中创造、运用、积累和扩散知识,最终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系统过程。

知识管理是企业将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并对此类资产经营过程的管理。Malhotra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就是企业内知识资产的管理。Alavi等则将信息管理视为一套工具,借以自动建立信息对象、用户和过程之间演绎的或固定的关系,知识管理的作用是连接知识拥有者和寻求者这两个节点。

知识管理是企业利用其已有的知识成果和经验并加以创新的管理活动。白波、张晓玫认为,知识管理是系统地平衡信息和专门知识,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生产率。Safdi和Edward指出,知识管理是使人、过程以及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以使组织机构的与信息相关的成分,变成为企业带来价值、优势和利益的直观动态的知识财富集合。

根据上述归纳,我们认为:知识管理是通过获取、创造、选择、分享、应用和更新等活动来管理企业的知识,并实现将合适的知识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送到合适的人手中,以提升组织绩效和价值创造。

2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内涵

信息化对物流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能给物流系统带来创新价值,唯有知识管理才具有创新功能,才能使物流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多数物流企业都提倡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现代化运作水平,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大多数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数据和信息存储、办公自动化、信息等表层的信息处理和使用层面上。此外,物流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不考虑新旧系统的兼容性和结合度,这不仅会使新的整体难以形成,而且还会导致各部分不能联系和沟通,或沟通不顺畅,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如何整合分散的信息模块,使之成为物流企业的知识库和知识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这一切又是知识管理的内涵所在。因此,知识管理的提出是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3知识管理与企业竞争力契合关系分析

知识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但知识不能自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能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其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即知识管理的能力。知识管理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着诸多契合关系。两者二位一体,相辅相成,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双通道的,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支持创新,创新成果还需知识管理对其有效管理,以便在企业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进而实现新的创新,

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反之,企业的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又会产生和积累新的知识点、新技术等,从而为知识管理提供和扩充了知识储备和资源,形成新的良性循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知识具有新陈代谢性,以致核心能力的构建必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更新过程。从而在知识管理与核力构建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功能机制与内在联系。

4知识管理对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和变革早巳显得力不从心,知识管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生。知识就是力量,对企业也是一样,知识就是企业继续发展的动力,是利润的源泉。具体来讲,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4.1缩短物流时间。实现智能化物流

传统物流企业由于信息交流速度的限制,完成一个物流活动所需时间较长。同时,传统的物资供应过程由多个业务流程组成,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随着知识管理的运用,客户任何一个需求、供应、配送的信息都会通过企业知识网络选择捷径,企业可以实现敏捷供应和科学决策。

4.2寻找和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实现差异化竞争

价值链是区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也是各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在物流活动中,它不仅注重货物的流动,更注重资金的流动,以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价值增值。实施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现有资源的分析,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价值链。并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作为近期的主攻业务和远期拓展的方向。以集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4.3优化物流方案,提高决策能力

传统的物流运作,需要企业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换,但由于物流活动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实施知识管理以后,企业现有的实物资源和积累的业务经验、解决方案等都可以得到充分梳理和归类。客户也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平台获取帮助,知识管理系统根据客户提交的业务要求进行分析、组合,并自动生成最优方案,做到及时响应和科学指导。对于系统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得有益的建议和参考,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知识管理系统在完成一项业务后,会立即更新和升级,及时充实知识库,与时俱进地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

4.4保护环境,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物流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基调,即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一致,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包括产品生产、包装、储存、运送、回收等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利用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方便地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物流技术战略(使用新技术、洁净型能源,使用环保车辆,以及利用GPS、GIS等高新技术指导和规划物流系统),循环物流战略(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采取这些战略,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4.5实现供应链管理与合理配置资源

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需要置备大规模的仓库设施。我国物流企业均存在组织松散、机构庞大、难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问题。为了保证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将商品送达需求者,需要对现有物流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技术改造。应用知识网络,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商品的需求特点与供应特点将散置在各地、分属不同系统的物流设施资源通过虚拟企业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发挥物流设施和服务优势,扩大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进行供应链管理,完善服务功能。

4.6加强内外界联系。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对物流企业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各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的交流,实现知识共享,及时反馈,提高运作效率,减少业务操作的出错率。同时,物流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进行业务信息的传递,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物流企业与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也越来越重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企业不但能够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规划方向,也能实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谐统一。特别是和交通、气象等部门的经常沟通能使企业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5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物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培养

5.1建设知识库。为供应链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随着知识管理在物流业的应用,企业的供应、配送信息会通过企业知识库和知识检索系统选择最优方案,或从知识库中找到由实践经验而来的方案,实现有效客户反应和科学决策。企业可以将商品信息电子化,编人品种、规格、材质等,不断更新商品的隐性知识。客户通过WEB方式查寻商品的编码,即可找到所需商品库存量、近期市场需求特性,提高了订货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利用知识库里的商品内容拟定将来的库存策略和制造计划。此外企业利用员工的经验、教训和知识库处理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参考实践经验,在极短时间内拟定有效的配送计划和运输路径。

5.2建立并完善企业知识网络。实现知识共享最大化

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其信息网络是知识共享与交流的平台。基于先进的信息网络,我国物流企业即将进入快速反应的物流一体化阶段,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相对封闭,没有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的潜在效益也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实现与国际接轨,物流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显得越来越重要,应在强调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的同时,建立并完善外部知识网络,充分利用外部知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物流企业在实现编码化的基础上,可借助供应链管理软件将供应链各成员的知识源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联系越广、越有效,知识就能得到越多越好的共享,而这反过来也意味着知识得到了发展。同时,应对各成员进行物流、信息流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5.3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

知识的更新速度在加快,企业所处的环境也在日益变化中,企业只有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将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首先要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知识共享与交换的平台,企业员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能够自觉地学习,同时企业的学习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包括部门之间、联盟之间的相互学习,甚至要向竞争对手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产品与服务、管理经验、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经验等,以提高本企业的竞争力。

5.4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

物流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员工共同分享所拥有的知识,还要求领导层将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加大企业知识编码化和员工专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充分挖掘企业隐性知识。传统物流企业内部有明显的地位区分,员工的意见必须经过多层中间管理人员的传递才能达到最高层。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中间管理人员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信息进行过滤,从而使到达企业最高层的信息可能产生扭曲。同理,企业高层领导下达的指令也会由于中间管理人员的理解而变形。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物流企业必须减少中间管理层及人员数量,改造企业组织,实现企业结构的扁平化。在扁平化结构的物流企业中,最高层与一线员工可以直接进行交流。一线员工的信息不仅能快速、准确地传达到最高层,还能在企业中与其他员工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共享。由于一线员工最了解顾客的需要和兴趣,知道如何通过减少作业流程提高效益,因此,扁平化结构的物流企业能更快地对顾客的要求作出反应,有效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5实施知识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

篇9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50-04

一、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高校信息系统选型目光也开始逐渐投向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背景、在国外优秀高校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然而与开箱即用的应用软件不同,ERP是一个可以灵活配置的开放平台,其核心价值并不仅在于系统的易用性,而更是系统体现的最佳管理实践。作为一个平台,ERP系统成功与否与软件实施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实施决定着ERP系统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投入运行。保障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有项目管理理论来指导。同时,在高校管理体系环境下的软件项目实施也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二、高校事业环境下ERP系统的选择与风险

ERP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体系,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并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紧密集成,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流程优化的目的,并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科学的决策管理平台。在高校环境下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通过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对象、过程、结果进行整合,达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这方面已经有高校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率先采购ERP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建设平台。引入平台的最大好处是当用户业务发生变更时,可以在控的客户化开况下,通过调整系统配置尽快满足新的需求,降低系统变更风险。但ERP平台并非适合所有的信息系统建设。ERP系统费用涉及软硬件平台采购费用、项目实施费用、人力资源培养费用以及后期持续投入的服务支持费用等。高昂的成本相比某些成熟的产品确实容易让用户觉得代价太高,特别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更是不易控制。另外ERP系统建设周期较长,需求访谈、业务流程分析、差异化比较等过程反复迭代,对客户而言并非即见即所得,与定制系统相比显得非常不直观。最重要的是,引入ERP是需要实现对原有流程的变革而非改良,通过系统的实施达到促进自身BPR(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绝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电子化复制,所以如果没有BPR的事业环境和条件,系统实施的阻力会很大,效果也会有很大偏差。认识到这些,对ERP的选择就需要倍加慎重。因此,在引入ERP系统前对自身的组织架构、业务状况、面临的业务挑战以及未来运维支持力量的分析尤为重要。在高校技术和业务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咨询管理公司进行评估,为信息系统的选型提供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三、ERP系统的实施理论

实施是ERP系统建设的灵魂。用户往往觉得实施就是系统软硬件安装、历史数据迁移或者定制开发,是IT的工作。但实际上对ERP系统来讲,购买软件只是购买了平台。如何在平台上勾画业务逻辑、实现业务流程才是ERP实施的精髓,绝对是需要业务的深度参与。通俗比喻,购买ERP软件如同引入一条通用的汽车生产平台,只有通过各种组合构建实际生产线才可以生产不同的车型,这个组合的过程就是实施,也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形态。从费用上来看,项目实施的费用通常不会太低于软件购买的费用;从人力资源投入来看,项目实施需要强有力的项目实施团队来保障;从时间上来看,项目实施周期通常远大于软件采购的周期。因此,ERP系统的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控制,其实施就需要采用严谨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项目实施方法论是对有共性的项目管理实践总结形成的标准,并逐步形成行业内认可并遵循的知识体系。目前项目管理和实施方法论有很多,主流的通用项目管理方法有:

(1)英国的PRINCE2(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受控环境中的项目):PRINCE2将项目管理分为8个过程组:项目准备(SU),项目启动(IP),项目指导(DP),阶段控制(CS),产品交付管理(MP),阶段边界管理(SB),项目收尾(CP),计划(PL). 八个组件:商业论证,组织,计划,控制,风险管理,项目环境下的质量,配置管理,变更控制。三个技术:以产品为基础的计划编制,变更控制方法和质量审查技术。同时,介绍了36个产品描述概要以及项目管理团队中的10个角色。另外,还出版了36个产品介绍的模版。

篇10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

    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篇11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体系结构 推广应用

在我国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不少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从信息化建设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缺乏对信息系统的了解,在建设过程中作了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企业中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各个方面及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流程,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前后环节如何衔接等,既要从全局把握,又要注意每一个细节。

建立与管理、技术基础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为必由之路

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基础决定了企业能够建立和应用怎样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艰苦且永无止境的过程,企业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建立起满足目前和日后所有需求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式、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如果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与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基础相适应,便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落后或者超前于企业的管理基础和技术基础,就会阻碍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使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陷于停顿。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大量失败的案例说明: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技术基础薄弱。因为ERP系统要求多个业务系统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进行集成,事件驱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在信息系统中完成。这就需要各种互联网技术如XML等、数据仓库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企业管理的要求从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转为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注重决策的科学化。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很难建立实施,即使勉强上线,也不能为企业创造出预期的经济利益。一些管理软件厂商在推广其较高阶段的产品时,如ERP软件,无视企业管理基础的实际情况,用高级阶段信息系统的固有优点与低级阶段信息系统的固有缺点进行比较的宣传方法,很容易误导企业用户,使他们难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产品。其实不同发展阶段的AIS适合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和不同规模企业,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企业从自身管理、技术基础出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目前的管理、技术水平,做好信息系统发展的长期总体规划,才能为日后AIS向更高阶段的跳跃直至成功实施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许多管理学家和ERP实施人员试图建立一套客观的、可行的和量化的评分体系,通过数字来对企业进行评价,最终决定企业建立实施某种系统。但是,不同企业之间千差万别,评价标准很难制订得客观合理,人的主观因素会影响分数,而且无法规定达到怎样的分数才适合建立怎样的信息系统。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全面、定性、面向过程的可行性分析体系,注重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促使企业决策层充分认识各种困难和风险,最后才做出决策并做好相关准备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分析体系可以由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员工素质、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和预算、企业生存环境等四个内外因素组成,企业以此出发考察建设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可提供数个严格的“最低标准”,企业用以判定自身管理、技术基础,如果达不到某个“最低标准”,则不能建立相应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他的标准主要用于衡量企业建立目前备选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难度,在达到“最低标准”后,其他的标准满足得越多,建立难度越小;更重要的是促使企业决策层深入全面地分析企业的状况,促使企业决策层充分认识系统建立的诸多困难和风险,为将来做好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避免不可预知的困难而导致项目停滞甚至失败。

实施ERPⅡ为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最优途径

ERPII系统是被现代企业广泛接受的管理系统软件,企业信息系统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的管理扩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并扩展到整个商务社区;应用集成则是实现企业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集成而且实现与第三方企业应用软件的集成,使得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呈现继承、复用的特点。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全部商务流程,使企业全部商务流程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整合为一体,实现了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在逻辑上的统一,作为其物理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要与 ERPⅡ系统融合,向如下方向发展:系统构造理念的先进化,系统数据的大量化和多样化,信息交换系统的多元化,系统功能上的综合化和技术上的高度集成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时化等。这些特点充分说明了ERPⅡ会计信息系统基本具有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在企业中单独推广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很大难度,技术上并没有可行性,经济上得到支持力度有限;理论界虽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比如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构想和理论,在实践中依然需要时间来推广验证。ERPⅡ却是理论界与企业界都一致认同的管理信息系统,大量的软件企业已经开发推广ERPⅡ软件,ERPⅡ在企业的应用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相当多的企业正在实施或准备实施ERPⅡ系统。实施ERPⅡ系统成为建设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捷径。

网络化为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

信息技术作为推动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之一,计算机已经由应用初期的计算工具转变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手段,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在网络内部的传输和共享,而且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管理环境。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只能实现某个数据处理环节的加速。而借助于网络平台,在内部,企业通过构建内联网(Intranet),连接内部的所有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系统;在外部,企业通过建立外联网(Extranet)与因特网(Internet)相连接,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以至整个社会连接成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从而完成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适时、有效管理和控制。网络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的形成。这一切都要求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加快“网络财务”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其功能、拓展其应用领域,使业务处理、会计核算、财务监控、信息传输一体化。同时,还要着重加强理论研究,探讨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会计思想、会计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为了适应经营管理的网络化环境,使企业资源得以统筹规划和使用,必须以信息化标准对传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再造;为了使会计信息系统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必须结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特点,与时俱进建设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网络化环境作为基础,应以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网络化作为建设的环境。

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为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促进手段

随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里的推广应用,对财会人才的需求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在发生变化。

财会电算化的成功实施彻底改变了会计工作者的处理工具和手段。由于大量的核算工作实现自动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财务会计管理转向财务会计管理与管理会计并重。会计人员职责将得到提升。会计人员不仅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外延扩大为会计信息系统所反映的各种业务活动规则、控制规则和信息规则的制定者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者以及验收测评者。未来社会所渴求的财会人员将是兼容科技与管理知识,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未来财会人才应具备六种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技能,战略性和关键性的思考能力,关注企业客户和市场的发展,为关联信息提供科学解释,技术熟练。通过信息化的教育与培训,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加强现有财会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才能保证现有会计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提高财会人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重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扩展财会人员知识体系,满足会计管理职能充分实现的要求。

加强宏观调控为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保证

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基础环境,推广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有相应组织进行协调引导,《会计法》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在会计信息化宏观管理中具有法律赋予的领导地位和管理职责。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制定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为企业实施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目标与保证措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训,应以财政部门的强制规定进行落实;制定会计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使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过程有章可依;会计软件的评审和替代手工记账的审批,使软件质量和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得到保障……这样促成政府宏观调控成为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保证。

研究和推广适合我国企业现状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

在中国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进程中,会计软件及其开发占据着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企业建设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确定会计软件的取得方式,选择会计软件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的各种ERP软件(包含了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各种缺陷:国外ERP软件精密、机械、复杂的管理模式往往较难适合中国的企业,软件功能的复杂性增加了实施的难度,缺乏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做、符合现实需求的ERP产品,价格和服务也不够人性化,也不符合中国“以人为本”的现实企业文化。国产软件基本按职能编制,把企业的运营人为分割为各个模块,信息孤岛很难消除;而且开发商急于回收成本,设计的软件基本都是通用化的,不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基础、人员素质、管理要求,二次开发又存在成本与今后维护的问题。

适合我国企业现状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具有如下特点:使用简单、操作灵活、流程清晰;易于维护、便于升级换代;信息共享度高、扩展性好;安全性能好、保护企业投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一定要在企业中会计软件得到普遍推广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我国国情、企业现状的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是重中之重,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设计完美,然后“照章办事”就行了的,而是要不断地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实际,不断地修正完善,从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喜的是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也已经涌现出一批领航企业,相信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在宏观引导与软件企业的努力研发下会不断完善、发展,真正适应企业的发展,成为加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综上,发展规划为企业实施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目标与保证措施,人才培训以财政部门的强制规定进行落实,会计信息化的各项制度使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过程有章可依,会计软件的评审和替代手工记账的审批使软件质量和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得到保障。加强宏观调控成为推广应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组织保证。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一定会在企业建设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捷,杨周南.如何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研究,2004(4)

2.杨周南主编.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