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09:27: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态农业行业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旅游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响了“魅力菜乡,生态寿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种技术研发推广、农业观光旅游、会议展览举办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寿光市乃至山东省蔬菜产业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1、生态农产品的供需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广大消费者转而投向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扩大了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但目前市面上供给的农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态农产品的供求出现了均衡的局面。
2、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的原因分析
2.1、需求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地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消费者对以健康、绿色为标志的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目前市面上生态农产品的购买渠道并不完善,从而导致供需信息不匹配,进一步扩大了生态农产品的供需缺口。
2.2、供给方面
总的来说,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偏小,供给相对不足。
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仍在继续减少,而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需要足够多的土地。此外,现今全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对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导致了供给量不足。
生态农产品的监测、鉴定机制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对于一些生态农产品来说,产品缺乏鉴定保证,导致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度低,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较少。此外,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扩大生产,导致供给量不足。
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低,生态农产品品种较少,生态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在开发上起步较晚加之经营分散,使生态农产品不能形成统一健全的市场体系,导致优质不优价,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还很少,其品种也只局限于粮油、肉禽、茶叶等少数品种,还未达到品种齐全的要求,从而缩小了生态农产品的供给量,减小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生态农产品的中间服务体系不健全,推广方式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咨询机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行业的整体效益的提高。此外,生态农产品的推广方式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口碑等方式,宣传效果不明显,导致消费者不了解生态农产品的特色及价值,隐形地减少了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上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力度不够,法规保障体系也不够健全,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若没有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价格相对较高的生态农产品的竞争力将急剧下滑,而生态农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导致资金供应较少的生态农业企业被迫退出了竞争行列,生态农产品的供给量愈发减少。
3、解决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的措施
那么如何解决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成功对接消费者和生态企业,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促进我国新型生态农业企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
3.1、生态农产品需求方面
建立生态农产品监测、鉴定机制,由国家统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从而确保生态农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营养性,增加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信任度,刺激需求,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销售量,提高生态农业企业的收益,促进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
增强生态农产品的特色及生态农产品的品种,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
合理确定生态农产品价格。一般来讲,价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导因素之一,若定价太高,不利于产品的销售,优质优价的产品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2、生态农产品供给方面
构建适应产品和市场特征的推广、销售渠道。创新产品推广、销售模式,可与当今受欢迎的网络等高科技相结合,利用网站、网店推广和销售。此外,近年来兴起的营养师行业也是一个推广、销售的好选择,可以与营养师的食谱等结合,通过营养师的推荐,销售生态农产品。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提高生态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供给量。
积极创新,不断研发出新的生态农产品,优化生态农产品结构。同时,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以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带动他们的生产经济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产量,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
加大政府生态农业产业上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其竞争力,扩大销售,刺激生态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生态农产品供给量。
参考文献:
一、背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技术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消费时尚的今天,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能使农业得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进程、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传统旅游者已经厌倦了旅途劳顿的传统旅游产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态旅游产品。其中农业生态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广泛青睐。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和喜爱。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较有名的有北京的绵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农林双世界、扬州高冥寺观光农园、无锡马山观光农园、山东的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潭人工林场、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傻瓜农业园等等。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静谧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村情趣并结合丰硕的生态农业成果为向往大自然回归的旅游者提供一个安详的世外桃源。
二、基础: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全县辖6乡3镇11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3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981年恭城县被列为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
恭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环抱,恭城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来,沼气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节省,使县内的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恭城县的生态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4大水果生产基地,并着力优化生态农业产品结构,在生猪品种改良及发展草食动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恭城被人们誉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恭城实现“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虽然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但是其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名优产品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制约因素,恭城生态农业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理顺销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具特色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恭城县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而且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恭城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并结合生态农业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人民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着“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柑之乡”、“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金字招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生态农业成果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县得以蓬勃发展。这种与传统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其静谧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据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统计,1999年以前,旅游者人数非常有限,每年到该县旅游的人数不足4万人次,自2000年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来,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2002年达27.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207万元;2003年游客人数进一步上升到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800万元。2004年该县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和“月柿节”。据统计,2004年仅桃花节、月柿节、关公文化节等3个节庆接待区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该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成就斐然。西岭乡大岭山桃花园、红岩新村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2、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恭城县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首先是资金短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时常是捉襟见肘,开发过程中的后续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其次是在旅游人才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使旅游服务水平总在低水平状态徘徊。再次,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目前恭城的生态旅游产品多停留在观赏层次上,反映生态农业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见,旅游产品的类型的单一性已经制约了恭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
为了使生态旅游产业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使上述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在资金问题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入股,参与旅游产业的投资,给农民看得见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地致力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人才方面,关键是加大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努力引进一部分知识型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旅游与桂林的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使恭城的生态农业旅游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三、路径:恭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互为资源。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的自然基础和现实保证,生态旅游为生态农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契机。因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二者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的区域品牌战略
在现代贸易中,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会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是推动恭城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对“三高”农业的影响重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农业品牌,是抢占市场,提高农业经营收益,获得高额市场回报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领跑整个恭城的经济。如何利用恭城的生态农业资源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成为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将“三高”农业融入旅游体系中,形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一条可“循环”及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产业链。与此同时,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作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不能只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成果来支撑,必须开发出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体系。
(三)加快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寻求农业、旅游业的合作伙伴
农业品牌的竞争,绝非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的销售市场上,更多地体现于农业产品加工的角逐中。同时,在对恭城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把农产品加工列入其中。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为农业产品打响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四)努力培育地方农民经纪人,生态农业协会等组织
农业经济人和生态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协作分工、信息互通、联合经营、信息互补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架设市场和农民之间的经济桥梁,通过降低农民各自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恭城县瑶族人口众多,民俗风情与众不同。恭城在开发民族生态旅游时,应注意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边品尝油茶百年,边欣赏歌舞,在乡土的气氛中感受瑶族的古韵今情。瑶族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瑶族同胞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传情达意。18种舞蹈精彩纷呈,其中以长鼓舞和师公舞最为盛行,浓墨重彩的推出瑶族风情,突出展现恭城县的真实感、原始感和淳朴感。
四、结束语
在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今天,恭城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是必然的。随着二者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必定会相互促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2、粟维斌,李肇荣.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1).
3、何秋婵,刘桂高,杨月兰.恭城生态农业建设与效益[J].广西农学报,2002(5).
生态农业旅游中采用SWOT分析法可以对该片区旅游中存在的优点和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生态农业旅游是将农村的环境、资源以及乡土文化作为开发的重点,通过有关部门的规划,完善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一项专业旅游服务。作者利用SWOT分析法对某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提出相关应对策略,本文的调查数据来自2015年9月-11月随机发放的问卷调查表,总共发出2000分,回收1961份。回收率超过了98%。
一、解析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地区优势。仙庾岭所建成的生态农业旅游地在湖南省株洲市的荷塘区境内,距离当地市中心只有十五公里,株洲市区内有公交车可以直达,全程仅需50分钟左右,交通十分方便。作为典型的郊区型生态农业旅游区,其满足现代人希望迅速脱离快节奏生活的要求,且具备极佳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所以受到当地市区居民的亲睐。
2.资源优势。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常年保持在15-20摄氏度之间,且降水充足,在其旅游区方圆1.8平方公里内以丘陵地形为主,周边没有高污染的化工厂,空气质量很好。旅游区内水质优良符合国家相关饮用水业内标准。植被覆盖率较高,超过四成。在旅游区内,道教文化十分繁荣,仙庾岭当地的仙庾庙是为了供奉神灵仙庾娘娘而修建。每年会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仙庾文化节,有效地起到了对仙庾岭的宣传推广作用,当地特有的农家饭更受到访游客的一致好评。
3.游客优势。据研究,当下城市游客的出行比例和出行距离成反比,在离市中心十余公里的郊区往往可以吸引城中八成以上的游客。作为移民城市的株洲,大部分城市游客都会对农村的环境感到陌生。仙庾岭的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的乡土文化对于这些城市游客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根据调查反馈,超过三成的居民都有兴趣在周末度假,愿意度假者在30-50岁之间的接近七成,超过50岁的占到了两成。这些结果表明郊区旅游的游客主体是城中的三口之家和中老年游客,按照现有株洲市区人口160万计算,初步预计注重各年龄层次的游客将超过45万。
(二)不足
1.开发深度不足。首先,仙庾岭的旅游仅限于观光、农作物采摘等方面,无法满地当代旅游者更高层面的精神追求。再有,建设“农家乐”过于无序,未有相关的方案进行整理规划,大面积修建“农家乐”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负担。最后,在对仙庾岭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没有从仙庾岭的乡土文化深度挖掘设计旅游产品,其内涵深度有所不足。
2.城市居民对生态农业旅游了解不足。据调查,不足两成的城市居民知道有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区,估计只能吸引到大约7.5万名城市居民旅游者,远远不到仙庾岭的接待量峰值。当前旅游行业的从业者超过八成都是超过四十岁的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足,对自家的旅游特色缺乏足够的认识。调查还显示,只有14%的城市居民拥有一定环保概念。当问到“对于旅游行业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时有何看法时”,绝大多数的城市巨门都答道“无伤大雅或先开发后治理”。各方面认识的不足,是制约仙庾岭农业生态旅游的关键。
3.相关旅游产品没有特色,鲜有精品。在2012年,仙庾岭的景区到访者超过10万人次,但在2013年,却下降了近三成,观赏人数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大多数游客觉得仙庾岭景区内“没什么看头”,内容单调。另据调查,近三成的游客对仙庾岭在内的当地风景区没有兴趣。郊区旅游接待设施不足,旅游产品没有特色、单调,是导致客源下滑、难有回头客的重要原因。在仙庾岭对外宣传的政策中,未使用旅游促销等相关的营销手段,导致了客源急剧减少。
二、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农业生态旅游活动正日益被重视。因为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正在逐步改善,因此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正慢慢提高,生态旅游已渐渐成为一种新浪潮,让城市居民改变了传统远足出行的旅游方式,开始走向郊区。而乡村旅游隶属于生态旅游范围,国家旅游局早在2006年提出的“中国乡村游”也对当下农村生态旅游行业起到了政策扶持作用。
2.生态旅游提出的高要求,加快了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旅游行业和农村产业的相互融合,同时也是旅游行业向传统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方式。这种发展模式,增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交流,增加了农村产业的涉及范围,增加了农村的发展速度。也为城市旅游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3.城市居民游客对乡土文化的认可,让乡土文化得到发展并保护。农村生产行业是一项被人类所控制的半人工生态系统,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既含有自然风景元素,又有人文背景。因此,仙庾岭农业生态旅游是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一种有机结合,推广了仙庾岭乡土文化在城市居民之间的影响力。也使得仙庾岭的特色旅游行业可以得到长期发展。
(二)挑战
1.如何发挥地区优势。株洲的潭金三角区各地的距离都不过50公里左右,这为每个城市郊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个郊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都需要相互借鉴、资源共享,采取优势互补等策略。仙庾岭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控制规模,构建自身的旅游特色,并与周边城市共建旅游资源,从而形成结构稳定的旅游产业链。
2.考虑旅游客源的自身特点,增强旅游向导作用。仙庾岭主要面对的游客群体是株洲市的城市居民,特别是一般的三口之家或者中老年人组团为主。据调查,仙庾岭在株洲城城市居民中,知名度较低,且绝大部分去过的城市居民只是对当地的仙庾庙和农家乐有印象。这极大弱化了株洲城市居民对仙庾岭的兴趣,所以,加强仙庾岭的旅游活动向导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相关旅游活动上要体现当地生态旅游的特色,提升宣传力度,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
三、对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相关意见以及建议
(一)用当地特色景点作为支柱,突出地区特色
旅游产业中,参与性和人文内涵是吸引顾客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保持客源的最佳途径。仙庾岭农业生态旅游要充分使用当地富有特色的农家生活,创造出真正的农家乐环境,挖掘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
(二)创造有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参考当地游客的旅游兴趣点、人口年龄分布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关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相关体验,参与型生态农业旅游在城市郊区最为流行。由于其参与人数多、覆盖面广,因此要针对这些特点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例如,在仙庾岭生态农业旅游中,以仙庾庙、道教特色等作为依托,发展相关旅游产品和文化活动,如仙庾庙故事传说讲解等。还可以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体验仙庾岭的特有乡土文化,例如开展农业生产操作的活动或是“做一天农民”等相关主题活动,从而降低城市居民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其在旅游中得到放松。
四、结束语
以仙庾岭生态旅游为例,得知在生态农业旅游中,注意当地的环境管理,保护旅游地的自然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增加旅游产品质量,是增强壮大旅游产业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要在SWOT视阈下,加强农业生态旅游业的打造。
参考文献: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总面积25 271 km2,山地、丘陵占总面积7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充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吉安森林覆盖率达65.3%,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非常有利。近年来,吉安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绿色证书”工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市已建立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和6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并建立市县乡农民热线118服务体系[1]。全市已形成草食畜禽、花卉苗木、特种水产、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林产化工及竹木深加工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8家;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8家,累计达到775家;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国家“绿色食品标志”116个[1]。
虽然吉安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含量及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农业产出不够。为有效利用生态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行现代化无公害生产方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规划引领,规范生态农业发展轨道
目前,市各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生态农业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但规划水平不一,缺少市一级的统筹安排,资源整合不够。因此,有必要制定市级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全市生态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市级规划应该包括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确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园,相互促进,互相支持,提高生态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2]。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持续投入
生态农业前期需要高投入,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整合项目资金,用于扶持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设。各县区财政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配套经费,专门用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同时,要按市场规律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可以采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 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以企业与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
3创新经营体制,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创新“公司+农户”和“企业+农户”等规模经营模式[3]。可逐步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示范基地及农业大户辐射带动散户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种、养、加”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产销对接、优势互补,整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4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地方政府与高校的联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科技资源的优势,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以农民大户为骨干,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塑造一批现代农业法人主体;加强市场化品牌意识,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5改良生产技术,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农业生产
在栽培技术上,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肥料施用上,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绿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4];在防病灭虫方面,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快推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选用生物农药,保护害虫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做到科学防治,合理用药,减轻污染,降低残留,提高效益。
6创新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推广茶林间作、果林间作立体种植技术,运用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发酵的生态手段,形成“草—畜禽—沼—果(气、电)”等多种循环生产生态模式[5]。同时,加大推广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及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选择。
7参考文献
[1] 吉安市政府.吉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0.
[2] 邱优辉,游党呈,饶月辉.江西抚州市生态农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4):80-81.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如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之路,突破瓶颈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到一个向规模化发展、高层次运行的新阶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大发展。在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hington)对生态农业的界定是“生态上能自我邹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ScofiedAM广泛考虑农业与乡村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乡村经济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农业”理论和进行实践。李颖明(2006)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刘红梅、李玉浸、陶战、刘凤枝(2006)论述了中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贾利、李友华、董濮(2006)等学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行研究,从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口概况出发,利用系统综合指数、生产指数、技术装备指数、经济指数、资源环境指数评价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学者李代福从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陈厚基认为应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沈享理、叶谦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国应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郭思琪认为生态农业的实现就是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并且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生物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将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概括为: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刘绍民(2007)则将国内发展模式归结为“主导产业发展”、“全面发展”。
徐明峰(2005)着重研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绩效,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杨筠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工业、农业、旅游可以协调和谐发展。
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现象即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及优势区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当前湘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及实质,试图通过以发展产业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使产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优化的产业链,初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实施途径。
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每个企业专注于一道工序,将核心活动集中,从而加强了价值链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达到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
(一)生态农业产业群的模式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集群模式,另一种是嵌入型集群。
1、原发型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原发、内生力量,区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发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内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属于当地企业,并随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随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这种集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扩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养禽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二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依靠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的模式,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态果园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运作的跨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投资在特定区域聚集,进而吸引更多国际、国内资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受到集群地区某种比较优势要素或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迁移到该地区发展,一旦比较优势不再,这些企业会继续迁移,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可见,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必须使其集群主体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个内生化的过程,方能稳定。而湘西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龙头产业,因此基本上属于此类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鉴意义
学习东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开拓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借鉴日本的经验,拓展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药型”、“林果牧型”、“农林牧型”、“农林牧药菌型”等;借鉴中国台湾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经验,在城郊和交通条件便利地区积极发展“果菜花生态园区”、“科技与休闲农业园区”、“禽菜果花草鱼观赏园”等生态农业。制定完备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规避中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借鉴东南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关农业科研机构等科研力量,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对周围农村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三)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企业因素。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最为基础的要素,集群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因此,企业间的聚集必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要发展也势必要考虑如何促使企业的聚集,保持企业的聚集,并扩大集群的规模。
2、软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基础、人才教育、文化意识及区位等制约因素。就西部地区具体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及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严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多表现出以内生性、自发性为主要特征。
3、硬条件。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内得以发展,一定与区域内的条件相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而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对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
(一)观光农业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观光农业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起点,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挥各地的农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模式,将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族文化、消费时尚等结合起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湘西地区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立观光农园,通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到园内摘果、选菜、采茶、赏花,将观光休闲与体验田园劳作乐趣相结合;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向游客提供田园景色观赏、农业劳动体验、垂钓、采集果蔬、度假、游乐等休闲项目;以此将观光农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立体性和生态性的产业,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的现代农业。
同时,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确立大湘西的旅游经济圈。
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关联单位坚持通力协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首先,以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其次,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丰富资源,开发出富硒的猕猴桃、茶叶等系列产品。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服务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农村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造湘西传统产业,从而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1 湖北省荆州市“农家乐”的发展现状
荆州市农家乐起步早、规模大、普及早。截止目前,荆州已有星级农家乐380多家,其中2家五星级,2家四星级,300多家三星级。现在,一家小型的农家乐1a有5万左右的利润,一家大型的农家乐1a的最高利润可达50万,这种良好的经济效益让荆州市民对荆州农家乐旅游前景信心倍增。农家乐也将成为荆州农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荆州是“鱼米之乡”中部粮仓,以农家乐饮食文化为例。荆州的农家乐在饮食产品上有荆州本地生产的农产品、水产品和禽产品等多种产品,就烹调方式而言,荆州的农家乐也展现出了荆州民间多用的烧、炒、煨、炖等工艺。此外,荆州的农耕文化、渔业文化以及与民俗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都在荆州农家乐这个橱窗中得以展示和传播。同时,农家乐将不再是单薄的旅游产品,而能够在传承和保护楚地民俗文化方面有更重要的意义。
荆州最大的农家乐——紫荆农庄,作为农家乐发展队伍中的佼佼者,其最初的创办理念就是低碳环保。农庄建有养猪场和沼气池,每年产出生猪300余头,利用猪的排泄物制成沼气,残余物作为天然饲料用于浇灌蔬菜和鱼类养殖。农庄中的供水系统全部采用太阳能,厨房使用的燃气40%来自沼气。这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经济投入成本,也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稻香村农业生态园在荆州的农家乐也是走在最前列的,其创办者杨学岭说:“人们对农家乐的普遍认为就是一个吃饭的地方,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家乐已经成为一种旅游文化,而在荆州,农家乐也是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杨学岭介绍,在稻香村农业生态园里,有最原始的荆楚农具展示,有水车、风车及很多农耕用品,那是很多80后的城市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些农具代表了荆州的农耕文化,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再和今天的生活水平相对比,让孩子们更懂得珍惜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
2 荆州市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的区位选址及基础设计
2.1 基础选址
农家乐造林模式在荆州城市近郊农村,由于依托城市,交通方便,农产品商率较高,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怀,新农村建设逐步加快,荆州市村湾绿化行动对改变农民居住环境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荆州市的郊区。在郊区经济效应的指导下,农民经济状况大大改善,普遍步入小康。
在荆州的村湾绿化行动中,他们一户或数户联合甚至整个村湾一致行动,充分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四旁隙地、村级公路两旁、小广场及公共场所等,利用档次较高的园林绿化树种进行绿化、美化;利用新开发出来坡地或低产田实行经济果园建设,对现有农村水塘进行改造为养鱼池;将居住的房屋改建为“农家乐”或“农耕年华”。形成房前屋后,大树参天,夏日浓阴,整个村湾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四季美景。从景观上构成春景桃花、夏日荷花、秋风丹桂、冬雪寒梅的布局。让平日拥挤不堪的城市人民,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这里来休闲度假,深深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春天踏青,夏日避暑,秋天摘果,冬天赏梅。这是一种新的城市农业模式,是城市人民迫切要求的休闲方式,也是荆州农村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2.2 设计思路
依托农村现有山、水、渠、路进行植树造林,在原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补植,提高档次。
植树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景观效果和社会效益。用材林经济林并重,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并重。
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各业都要办出特色。
2.3 主要技术措施
规划布局。按农家乐经营面积的大小,统一规划、布局。规划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一般要包涵优良品种农业区、果树区、丰产林区、养殖区(包含水面养殖、家禽养殖)等。
房间隙地营造竹园,竹类刚劲挺拔,枝叶滴翠,给人以优美之感,房屋左、右、前3方栽1排常绿树,2排阔叶树,形成林盘,房前栽两株桂花和各种花卉,形成错落有致、芳香四溢的环境。
选择3333.5~6667m2面积,集中栽植常绿樟树和落叶树杨树形成片林,特别是夏季烈日酷暑时,形成浓阴,林下休闲娱乐。按6667~13334m2面积不等的地块,栽植桃、李、梨、苹果等,品种要优良,管理要精细,在果实成熟季节实现自采自摘,让城市人特别是儿童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园内小道和步道两边建立木泥柱搭建葡萄架。
家禽鹅、鸭、鸡集中圈养,以供城市儿童喂食参观。水面种植莲藕、养鱼,实现夏日荷花满池和林荫垂钓的乐趣。
餐饮部要办出农家特色,尽量做到粗菜细做,就地取材,粗茶淡饭,享受回归自然纯真年华。
3 荆州市“农家乐”转型升级对策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新变化及和人们旅游生活的新改变,荆州市“农家乐”发展秉承“以农为本,贴近生活,发展楚都文化”的新型旅游;以“战国”为魂魄,突出特色,发展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以“融合”为途径,农、旅结合,发展产业化的”农家乐”旅游;以“环保”为前提,绿色低碳,发展低碳化的“农家乐”旅游。同时,在湖北构建世界现代卫生城市的背景下,“农家乐”的发展也必须体现“自然生态、城乡一体”的概念,即实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现促进农村发展、惠及农民生活、融通城乡一体、服务大众社会的核心理念。
荆州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推动荆州市“农家乐”的发展,为实现未来荆州市“农家乐”的转型升级,应从以下3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
3.1 荆州市“农家乐”人才转型培养升级方案
高素质人才是荆州市“农家乐”的升级的重要支撑,荆州市“农家乐”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人才。人才的教育与培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荆州市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荆州郊区旅游农业服务业的整体行业素质。“农家乐”的经营者和企业也要摒弃传统家庭经营观念和守旧思想,加强自身学习和参观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农家乐”整体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大力普及岗前培训,使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大幅度提升;充分利用荆州市的人力资源,与大学城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合作。与大学展开“暑期实习合作”和“课余时间兼职培训”等项目,尽量让学习旅游专业和管理专业的人才深入到“农家乐”行业中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3.2 荆州市“农家乐”市场转型升级方案
乡村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荆州市“农家乐”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侧重于以下2个方面:
3.2.1 市场的基础性拓展
目前荆州市“农家乐”的市场覆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远未不及成都市“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的产业规模。在市场的基础性拓展上,荆州市应该着重于营销合作模式,推动荆州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乡村生态农业市场由“区域化竞争”向“区化域合作”的转型,从而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提升的共赢局面。
3.2.2 深入和细分市场的营销
荆州市需要深入研究湖北省乡村生态农业产业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针对湖北省荆州市的楚都文化、关公祠堂、三国争霸等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着重扩展湖北省周边的消费者,针对节假日休闲、旅游团等大型散客为主设置相应的与旅游风格结合的“农家乐”活动,积极发展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进行网站建设和在线服务。
3.3 荆州市“农家乐”产业化转型升级方案
荆州市“农家乐”的发展应置于湖北省“农家乐”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湖北省旅游经济的统筹发展,在实现湖北省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前提下,实现荆州市“农家乐”郊区生态农业的大发展。
在发展荆州市“农家乐”郊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同时,将旅游业、农业、饮食产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等产业融合贯通,形成共同良性发展的局面。在荆州市大力发展花园城市、黄花菜基地、鄂菜产业化基地、中部花乡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同时,抓住荆州市的“农家乐”的发展机遇,借助其他产业发展的“东风”,使荆州市的郊区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在发展荆州市“农家乐”郊区生态农业产业的同时,重视产业链的强化发展上,大力大胆推广创新思维,以生态农业产业为优先,合理配置其他相关资源,建立旅游——文化——娱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郊区生态农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善和创新;将引进旅游和农业项目作为实现手段。荆州市引进了鱼米之乡、关公祠堂、中国战国文化博览园、楚都文化探秘之旅等大型推广项目,应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产业内要素资源。
4 荆州市发展郊区生态农业的重大意义
大力发展城市郊区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潮流,同时能够满足社会人群对农业现状的需求。“农家乐”是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农村经济商业化社会化发展的独特产物, 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就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农业形式本身而言,它涵盖了4大消费优势:价格、区位、消费群体和文化特色,有成为大众化消费首选的良好先天条件。对“农家乐”旅游经营者而言,经营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并不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是可以作为农业的附属产业来经营。而这也是“农家乐”产业的得以迅速开展的原因。
从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农家乐”的产业联动效应来看,它对于我国城乡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推动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作用。“农家乐”利用郊区农村现有资源,自发承接城市消费“辐射”,促进了城乡经济互动,繁荣了郊区农村经济。随着它的发展,农民的陈旧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收入途径开始增加,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同时,“农家乐”产业的发力发展提升了农业的附属价值,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对湖北省乃至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及意义
1.1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要本着国情为出发点,遵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实行农业生产,无疑会使农业生产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农业发展战略转移,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1.2生态农业的发展关乎人类健康及绿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则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的种植方法,并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从而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生产出绿色无污染产品,因此生态农业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生态环境。
1.3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发展生态农业,可大大提升经济效益。由于生态农业,不但可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增值作用,还能加速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品种多样化的质优农产品,可以确保人们对农产品日渐增长的扩大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应大力提倡。
2、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改善,在不久的将来,巨大的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基于此,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同时建立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市场的基本需求相适应,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对现代的相关经济和产业进行调整,以突出农业生产的地区优势。
2.2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把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合理发展与运用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与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优势相结合,并不断完善,建立起优势更加显著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未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
2.3生态农业建设可使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生态农业,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及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改造与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自然资源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得以多层次与多途径的合理利用,大大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的发生。基于此,生态农业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3、促进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
3.1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要想使人们转变传统观念,进一步了解并接纳生态农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同时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生态农业的推广,切实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3.2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如服务、技术及资金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撑以及农技服务网络的信息支撑,更加有利于培训与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要落实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并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切实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3.3从严把控人口数量,降低带给土地的沉重压力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非常有限,在当前生产力状况下,土地的数量很难供养众多的人口。人口如果增加太多,就会超出土地的实际承载状况,必然导致土地的掠夺式开垦,这必定会极大地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持久运用。所以,坚定不移地合理把控人口数量、追求人口质量要坚持下去,这是达到土地持久运用的关键举措。
3.4逐步促进土地整理垦殖,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
具体措施有:抓紧整理农村的居民地区,要遵循农村宅基地的划分准则,积极进行科学规划,分步骤地推进监管空心村及合并村庄工作,将多余的宅地还给农田,使耕地面积得以拓展。及时整理农田,比如说整理农田里的多余小路、河沟、防护林,减少坟墓用地等。积极调整地块,借助于小块凑成大块的模式,将某些零散的土地并合为比较大块的土地,从而方便规模管理。对废置的土地加以开荒,尽可能让它得到充分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力度。
3.5改善土地运用构成,使土地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没有进行理性搭配,农耕地到处开垦。在农、林、牧业中,林牧业非常微弱,比例相当不合理。所以,对产业构成进行调整,助推优质产品的发展,达到产业化运营是目的,是国内延伸产业链、保持生态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选,也是达到区域生态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法宝。依照我国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整体思路要推动农、林(草)、牧全方位发展;在行业构建方面,要凸显饲、农、经三元构成;在实质举措上,要做到草灌优先;在挑选关键技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开发利用高新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生态和经济为基础,并深刻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的角度砜矗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政府规制;生态农业;土地整理监理
【作者简介】章梅,内蒙古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一) 国家政策的积极倡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发展生态农业就是积极拥护党和国家正确的政策方针的体现,其将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增添动力。
(二) 生态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今后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还在继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建设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无害化,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传统农业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现入要素对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作物增产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仍然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效果已出现了相当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从不同农业生产资料来看,机械化农具价格和农药价格相对比较稳定,饲料(2010年价格上涨8.3%)、农机用油(2010年价格上涨10.3%) 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2010年价格上涨10.3%) 上涨明显,但是化肥价格持续下降。2010年化肥价格在2009年下降6.3%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1.4%,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化肥的使用可能已到了极限。以传统农业生产中的氮肥使用效果为例,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氮肥的使用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单位农田的氮肥使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用量(2010)。尽管粮食作物增产与氮肥使用量的增加高度相关,但随着氮肥的大量使用,氮肥的肥效快速下降。有专家分析认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贫化、土地板结和水土流失是氮肥肥效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维持单位土地产量,农民陷入了“施用化肥——土地贫化——施用更多的化肥——土地更加贫化”的恶性循环。同样,过量使用农药也有类似的负面效应,农药的使用也没能避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二、政府发挥规制作用引导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 综合运用“三色GDP”评价经济发展成果
长期以来,GD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推崇。不管是世界经济还是国家经济实力都看GDP,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凸显,人们发现GDP核算机制存在缺陷。传统GDP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没有考虑。为此,有学者提出“三色GDP”的概念,即“红色GDP”、“黑色GDP”、“绿色GDP”。“红色GDP”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GDP,而“黑色GDP”是包含环境污染损失及治理成本的GDP。以2004年为例计算“黑色GDP”,据《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当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如果将当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处理,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同时还需要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1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由此, 黑色GDP=5118+10800+2874=18792 亿元,2004 年的GDP 总量为159878 亿元,黑色GDP占当年GDP的11.75%,所以实际GDP应为141086亿元。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黑色GDP不仅减少了当年经济总量,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支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更真实地反映民众健康成本和社会福利的变动情况。绿色GDP目前在核算体系和统计口径上,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的口径是从传统GDP中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最终得到的国内生产净值。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还要扣除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和治理价值。绿色GDP用公式表示为:绿色GDP=红色GDP-黑色GDP-资源消耗+生态效益。这样计算的GDP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中的黑色GDP和资源消耗明显下降,而生态效益大大加强。在上述三色GDP 的推动下,生态农业将能迎来新的发展态势。所以政府应将推行三色GDP特别是绿色GDP制度提上议程,改变绿色GDP核算制度“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为加快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 建立和完善土壤整理监管制度
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从土壤改良开始。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都与土壤有关。土壤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达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改善土壤质量、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土壤基础。建立土壤整理监管是土壤整理目标控制的重要环节,该制度能有效控制土壤整理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资金的投入。土壤治理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监管人员的素质有关。监管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该类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涉及专门的土壤整理监理企业,人才培养更是短板。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土部门出资培养土地整理监理的专门人才,二是通过减免监理企业税费,鼓励监理企业自身投入一定教育经费培养人才。同时,政府还应不断完善监理企业生存空间,规范监理行业招标制度,制止监理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加强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
(三) 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在经济学完全竞争的理念下,市场可以通过“无形的手”来实现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但通常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特别是在质量安全方面更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为了避免市场上生态农产品鱼龙混杂的现象,政府要加以干预、调节市场关系、矫正市场失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1.要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鉴于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法律现状,首先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将散见于各相关法律中的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具体条文和规定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其次应根据实际需要制订新的法律,以填补目前存在的法律空白,进一步健全现有法律体系;还应出台有关法律的具体实施细则、办法及解释,提高现有法律的可操作性。
2.制定相关政策的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宏观调控为主的间接干预。这就决定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生态农产品生产活动,只能通过相关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积极引导生态农业生产者,提高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一方面,要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扶持政策,给安全生态农产品生产者以优惠和政策倾斜,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尤其在科研、检测、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智力保障,促进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3.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要对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否做出明确区分,这种区分的前提是需要一套完整、详尽的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由于标准制订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能产生经济利益,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安全标准的制订与安全保障关系重大,因此只能由政府牵头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共同完成。我国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订既要与国际接轨,加强我国生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情况的不同,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既包括国家标准,也包括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促进生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特别是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化,需要完善现有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订更为详尽、全面的质量安全标准,力争涵盖绝大多数生态农产品生产。鉴于很多民众对生态农产品的了解欠缺,还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与知识的普及。
三、结语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与诸多部门相联系,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促进农业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有机协调和配合。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调节和监督。另外,对生态农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都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钟文田.探讨低碳农业发展之路[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1):23-25.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值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
3.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到了一起,致力于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生态农业中可以减少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使用,通过合理分配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数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了对土地及水源的过度利用,为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促进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g,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
2.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3.改善土地运用构成,使土地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没有进行理性搭配,农耕地到处开垦。在农、林、牧业中,林牧业非常微弱,比例相当不合理。所以,对产业构成进行调整,助推优质产品的发展,达到产业化运营是目的,是国内延伸产业链、保持生态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选,也是达到区域生态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法宝。依照我国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整体思路要推动农、林(草)、牧全方位发展;在行业构建方面,要凸显饲、农、经三元构成;在实质举措上,要做到草灌优先;在挑选关键技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开发利用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