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09:27: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质量管理工作亮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影晌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生产要素
1.1 劳动主体的控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每个劳动者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劳动意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从思想意识、文化修养、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身体条件上整体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1.2 劳动对象的控制。劳动对象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其控制重点是加强材料使用前的检验和试验,检查材料设备性能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对于工程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所给定的规格、型号和技术性能进行采购,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1.3 施工设备的控制。主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施工设备,应履行安装方案的审理手续,启动前还应经相关单位联合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1.4 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全面正确分析工程特征,明确质量目标和验收标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对于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还应编制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案,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1.5 施工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搞好地方干群关系,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有关政策。
2 水利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旋工阶段的事前预控。事前预控主要是对开工前施工单位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严密的审核,对工程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开工前对每道工序班组进行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交底,对工程质量控制对象进行周密分析,提前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处理对策。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等应采取核准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进入工地现场,不得投入工程实体。
2.2 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事中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对施工中的作业工序进行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报验制”。第一级是对已完工序或单元工程,采取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质检机构终检的质检制度。第二级是在第一级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并由监理工程师核签评定意见和评定等级,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实行“三不放过”原则。运用因果分析图和排列图等质量统计工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提出有效措施和处理意见。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2.3 施工阶段的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按照有关规范的统一标准。及时组织验收,并对试运行的工程进行时时观测,收集运行中的基础数据,并对已完工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 施工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数据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是工程质量评定结论客观、准确与否的关键,对检测数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对检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3.1 质量检验的要求。工程质量检验的项目、数量、方法应符合SDJ249―88,SL38―9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遇到评定标准中未涉及的检验项目,其质量评定标准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并报质量监督机构批准后执行。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机构中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见证取样资料应由施工单位进行制备,参与见证取样的有关人员应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盖章。
3.2 质量检验的职责设定。施工单位虚按照SDJ249―88,SL38―92等评定标准要求,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合同约定,确定的检验项目及检测数量进行自检,检验结果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办建管[2002]182号)的要求进行填写。
监理单位应采取跟踪检测、平行检测的方法对施工单位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平行的检测数量应按照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3%,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5%;跟踪监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7%,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10%的检测点数进行取样。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还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按照质量监督机构确定的检测数量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抽样检测,做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
3.3 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原材料、中间产品一次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及时对同批次另取两倍数量进行取样检验,如仍不合格,应立即撤离工程现场,不得使用。
单元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重修,直至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工程完工的质量抽检不合格,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或验收。
4 施工质量评定
工程质量评定是对施工质量形成过程的综合评价,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核心,水利工程项目应根据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规定,进行质量评定工作。
4.1 施工质量评定的组织方式。
单元工程质量应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报监理机构进行复核,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最终对质量等级进行认可;分部工程质量同样是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并将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对于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质量结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审核,建设单位认定,其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工程项目质量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后,由监理机构统计工程质量等级,经建设单位认定后,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
4.2 施工质量评定。
1.我国电力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存在大量的未完的工程项目,不具备质量监督检查条件工程中存在大量的未完的工程项目,根本不具备质量监督检查的条件,而且在没有监督检查的过程中,电力建设工程仍不断进行建筑施工,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问题,应给予严厉的处罚措施。
(2)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问题较多。
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也是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曾有过许多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应用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距离工程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本文将会做进一步的探讨。
(3)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电力工程建设人员分两类人员:一类为从事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人员,对其进行有效培训,国家就这方面的要求已很严格了;另一类则为具体的施工人员,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民工,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类人员通常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也没有正规的上岗证等。
2.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行为和工程主要技术管理上,包括了从工程开工、原材料采购、设备管理、施工控制、验收移交等多方面的全过程管理。
2.1施工准备质量管理措施
2.1.1工程质量标准管理措施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明确本项目执行的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标准有效版本清单,作为参建各方施工、检查验收的依据。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工程质量标准跟踪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确保工程中使用的质量标准为现行有效版本。
2.1.2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编审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应包括下列(但不限于)质量管理内容: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检验和试验程序等;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与施工过程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等。施工组织设计一般由施工项目部总工组织编制,合同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送项目监理部审查。项目总监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2.1.3设计交底及施工图纸会审措施
工程设计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设计质量决定着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设计图纸是施工和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对设计图纸质量进行控制,开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议审查。不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设计交底在施工图会审前进行,目的是使参建各方透彻地了解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设计交底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交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1)设计意图和设计特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2)设计变更的情况以及相关要求;(3)新设备、新标准、新技术的采用和对施工技术的特殊要求;(4)对施工条件和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意见。施工图纸交付后,参建单位应分别各自进行图纸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对。
对于存在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在施工图审查会议上研究解决,经设计单位书面解释或确认后,才能进行施工。图纸会审由各参建单位的各级技术负责人组织,一般按自班组到项目部,由专业到综合的顺序逐步进行。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参加,会审成果应形成会审纪要,分发各方执行。
2.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2.2.1施工技术交底措施
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环节,施工作业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是取得好的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员了解项目工程的概况、技术方针、质量目标、计划安排和采取的各种重大措施;使施工人员了解其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内容和特点、施工目的;明确施工过程、施工办法、质量标准等,做到心中有数。技术交底应注重实效,必须有的放矢,内容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情况确定具体办法和方式,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全员签字手续。在每一分项或关键工程开始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监理应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监督。
2.2.2设计变更管理措施
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是施工及验收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应按图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应按图验收,确保施工质量。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期勘察设计的原因,或由于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未探明的地下障碍物、管线、文物、地质条件不符等,以及施工工艺方面的限制、建设单位要求的改变等,均会涉及到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管理,也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2.3隐蔽工程验收管理制度
隐蔽工程是指将被其后工程施工所隐蔽的分项、分部工程,在隐蔽前所进行的检查验收,是对一些已完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检查。由于检查对象就要被其他工程覆盖,给以后的检查整改造成障碍,因此隐蔽工程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重点控制,防止出现质量隐患,它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关键过程。施工项目部应建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项目监理部应建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度,其工作程序为:(1)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施工项目部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图纸先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报项目监理部核查;(2)监理工程师首先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与施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一起到现场共同检验;(3)经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在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准予施工项目部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否则,指令整改,施工项目部整改后自检合格再报项目监理部复查。
2.3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措施
2.3.1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照检验项目、检验批、分项、分布、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逐级检查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应明确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检验项目的性能特征及重要性级别;检验方法和手段;各级质量检验的程度和抽检方案、比例;检验所依据的工程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验收应具备的条件、程序和组织方式等内容。
2.3.2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措施
工程资料是工程施工或安装期间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工程实体质量的真实反映。工程档案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2)工程材料质量记录;(3)施工作业过程作业活动质量记录资料。工程档案资料应随工程进展同步形成,内容应真实、齐全、完整,相关各方签字齐备、字迹清楚、结论明确。各参建单位应制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工作。按照竣工资料的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进行工程移交。
2.3.3竣工验收程序措施
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工程项目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应规定竣工验收的程序,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三级检验、监理单位的竣工初验制度、启动验收的组织方式及验收程序,如存在缺陷,按不合格程序处理。
3.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从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要求,各相关专业工序交接前,应按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进行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及时处置,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样才能对电力建筑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与有效的控制。 [科]
1引言
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总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经常会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建筑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违规违法的施工现象,这不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促进建筑工程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
2.1对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进行监督
按照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有效的安排质量监督员实施质量监督工作,按照建筑工程的特征和结构,明确质量监督计划,对于监督的重点内容,要报备有关部门。质量监督员要审查建筑工程有关的所有资料和质量文件,审查这些资料是否满足有关质量规范。审查建筑工程有关的主体和工作人员的资格,贯彻监理单位的责任,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都能满足质量标准。
2.2对建筑工程参建主体的行为进行质量监督
要质量监督建筑工程参建主体,例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等。监督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工程申报手续是否齐全、审查施工图是否标准、审查建设材料的质量问题等等;监督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监测各项工程质量的保证资料,确保各种资料的完整性,禁止发生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的情况;建筑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建筑工程中是否配备专业的监理机构和建立人员,检验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工序;监督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审查该单位是否拥有建筑工程勘察和设计的能力、审查该单位是否具有项目负责人资格、审查该单位是否具有设计人员的图章签字、审查图纸设计及变更勘察等手续是否齐全等等。
2.3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质量监督
利用抽查的方法,完成建筑工程实体的监督工作,抽查内容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竣工工程和竣工验收。检查地基工程时,主要检查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资料和混凝土、基础砌体和防水质量;抽查主体结构时,主要检查混凝土、砌体、钢筋和主体结构的安装质量;抽查竣工工程时,主要检查项目的基础工序,包括:水、电等等;监督竣工验收时,主要监督验收程序、形式等等,要责令改正所有违规行为。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方式
3.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
为了给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和模式,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有关制度和政策也在逐渐的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也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但是因为质量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从而不能够顺利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监督的方式也不合理,信息的传递也不正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实践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3.2运用现代化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上,加上建筑工程质量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往的监督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要使用现代化的方式实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要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确保监督行为的法制化,确保监督重点的明确化,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3.3严格监督建筑材料的质量
目前,多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建筑材料造成的。部分建筑工程的负责人为了确保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情况严重的话,会发生质量事故。所以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查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关键部分的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对比多家建筑材料的生产厂家,选择质量最优的厂家进行材料采购工作,要按照有关的规定,严格的检验进场材料的质量,确保使用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
4案例分析
4.1案例概况
某城市位于我国南部城市省份,随着该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该市建筑工程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该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经历了确立、调整和改进三个阶段,虽然该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4.2该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
4.2.1监管工作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该市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具体来说就是一项完整的建筑工程有不同的工程质量监督结构进行监督,但是相互之间又存在着独立执法的问题,双方互不了解彼此的工程质量信息,导致监督主体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4.2.2监督范围未能全覆盖
近些年,随着该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基建行业建设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例如:建局、规划局等等,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因为前期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齐全,或者用地规划手续不齐全,由于每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进而会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会出现覆盖不完全的情况。
4.3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监督的措施
①要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这主要包括完善法制化建设、完善监督机构职能等等,具体如表1所示。②要完善建设工程社会监督保证体系,包括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机制、完善建设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③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三大体系,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系、监理咨询和工程保险的社会监督保障体系。
5结语
总而言之,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的过程中,要抓住监督工作的重点,同时使用合理对监督方式,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减小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英斌.论规范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对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J].工业,2017(3):199.
[2]奚敏.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安徽建筑,2014,21(5):26~27.
一、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是由建筑施工本身的安全问题现状决定的。建筑施工由于本身的施工特点,大多数建筑施工生产流动性大,施工过程复杂,露天作业多,施工时间长,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机械设备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些都使得建筑施工本身成为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
2、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线。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效的管理。对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管理、现场各个施工项目的配合、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发生事故后的迅速反应能力及应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安全,所以,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它的管理水平越高,越注重细节,安全事故也会离它越远。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二、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质量问题分析
1、高处坠落。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潜在坠落风险的位置(洞口临边、龙门架和脚手架等处),由于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坍塌。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潜在坍塌风险的区域内(基坑等),由于支撑系统的脆弱性或者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以上三者中的任意两者或三者共同作用下造成坍塌事故。
3、物体打击。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潜在物体坠落风险的场区内,由于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4、触电。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电器设备的环境内,由于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触电事故发生。
三、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因素
1、工程参与方自身责任
我国工程施工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法不依、违章施工、不依照施工流程施工以及施工资质不足等,此外在施工中还存在拖欠工程款项以及签订霸王条款等问题,这就使得施工主体在施工过程中态度消极,无法在安全管理上积极采取措施。一些安全防护资金无法按要求到位,并且有些工程为了赶工期,导致了施工强度较高,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便不会重视安全防护,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2、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尽管我国己经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距离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并且在此基础上的配套制度建设也显得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
3、项目资金无法到位
有关施工安全防护相关费用在我国相关规定中有明文规定,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支出都进行了明文规定,在施工中需要施工方严格予以执行。但是为了注重经济效益,业主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所以忽视了对管理工作的监察。因此施工单位便会习惯性的在安全管理资金方面不断缩减,因此施工中相关安全管理资金便会无法及时到位,这就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了威胁。
4、缺少安全管理意识
经济效益是企业存在以及发展的基础,我国施工企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然会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基础,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往往并不重视。有些施工企业往往只是将安全管理机构作为一种形式,对于日常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予以纠正,仅仅将安全管理作为一种形式。这种由于安全意识缺失而造成的管理问题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四、施工企业深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安全监管观念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应当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理念,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都应当坚持这一理念。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给企业形象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建设主管机构以及建筑单位应当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必须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来开展。我国颁布了《施工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评价标准》,依据该制度各施工企业应当立足本企业的生产实际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
2、构建科学的安全监管评价体系
建筑施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设计的学科体系相对较多,因而其体系组成相对较为复杂。并且施工中所设计的岗位众多,不同的岗位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负的责也具有差异,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对这些岗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依照预估风险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安排,并确定安全管理措施以及需要投入的安全费用。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确定目标的最优性。
3、强化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监控
现场采取安全检查、巡视、旁站、平行检验、验收等技术措施,使项目安全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监理部根据现场安全管理情况适时发出监理指令,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安全防范措施采用施工单位自检自验、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复检、安全设施验收;质安站抽查监督的三级安全管理模式。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对于较大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监理部应实行旁站监理,排好轮流值班表总监带班轮流值班并做好安全旁站监理记录。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巡视检查发现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或有未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违反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应立即开具监理通知单,要求限时整改,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后复检合格方可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做整改不予安全验收,不予出具安全评验资料;安全验收不合格监理部不参加基础、主体分部的质量验收。巡视中发现有严重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或有严重违反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违反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方仍然拒绝整改,擅自盲目施工时;项目总监需及时与工程所在地质量安全监督站及时报告相关情况,出具监理报告由建设主管单位作出相应处理。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与考核
所有事情的落实最后都是人的落实,人的差异导致最后结果的差异。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应该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做到上岗培训,规范操作。
5、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能够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通过应急预案的制定,相关负责人对于整个工程的难点有所把握,心中有数,从而对某些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重点关注,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即便发生事故,也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加强安全管理是质量水平得以提高的前提,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促进建筑工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25-02
引言
电费管理是电能销售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电力营销工作的核心部分,其工作质量不仅影响电网经营企业经济效益,也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资金周转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文从电费管理工作的五项主要工作模块:电价执行、抄表、核算、电费回收和账务处理入手,结合各环节工作特点,分析阐述电费工作质量控制重点和方法,为切实提高电费业务管控力、实现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电价执行工作质量控制
电价执行的政策性很强,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到位,尽可能减少营业人员工作差错,严禁擅自扩大优惠电价范围,或将高电价用电按低电价结算,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损失。控制重点和内容有:
1.报装台账资料。通常情况下,客户电价是在客户提出用电申请后,供电公司依据客户的用电性质和国家电价政策确定,并在供用电合同中明确。装表接电后,依据工作传票,建立抄表卡(机),记录客户用电容量、电价以及功率因数考核标准等计费信息,归档后纳入报装台帐资料管理。控制时应从工作传票和供用电合同及其他报装资料入手,查看电价分类是否准确、电价确定是否与客户用电情况相符、记录是否完整准确。重点查看:(1)基本电价是否正确。(2)用电性质与电价是否一致。(3)电价与客户受电电压是否对应。(4)峰谷分时电价各时段比例与文件是否相符。
2.电子信息。所有档案台账录入营销系统后形成电子信息,并作为电费计算的依据。通过电子信息控制:(1)客户用电性质及电价设定相符。(2)客户信息完整准确,并与原始工作票中所确定的电价一致。
3.大容量用电客户。对有多种用电类别的客户,尤其是用电容量较大的客户和专用变压器客户,要到现场进行核对,了解客户用电容量和用电性质是否与报装台账资料相符;用电容量、用电性质是否完整准确,特别是大工业用电的容量核定是否准确,高压电机是否计入计费容量;不同类别的用电是否分别装表计量,对未按不同用电类别装表计量的客户,定比定量设置是否符合规定与实际情况;功率因数考核标准是否正确;峰谷分时电价执行是否与文件规定相符,现场情况是否与工作传票、营销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相符。
二、抄表工作质量控制
要从抄表卡(机)有关资料的建立、抄表到位率和准确率、抄表计划、抄表质量和抄表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抄表卡(机)信息质量。抄表卡(机)上客户信息资料准确是抄表员抄表质量的保证,是抄表计量和电费计算的依据,是抄表员到现场核对客户各种参数的必备资料。抄表卡(机)上的电价、容量、电压等级、供电方式、计量方式、表计信息和变更记录等内容必须齐全正确。客户地址、门牌是抄表员确定抄表路线的依据,户名和表计资料是抄表的依据。对抄表卡(机)建立资料的监督检查应重点解决好抄表卡(机)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最终目标要达到报装台帐资料、抄表卡(机)、电子信息以及现场实际四者相符。
2.抄表到位率、准确率的控制。目的是为了杜绝估抄、漏抄和错抄。控制抄表到位率、准确率要做好:(1)事后控制。在抄表员完成抄表工作后到现场抽查,对照抄表员的抄表结果进行分析抄表工作质量。(2)事前控制。按照供电公司确定的抄表周期,在抄表员抄表前,到客户处抄录电表,记录抄表区的异常情况,待抄表员抄表后,再对两者进行比对,分析抄表电量差异是否合理。
确定抽查对象的依据:(1)台区线损分析结果;(2)抄表员的记录分析。
3.抄表计划、抄表记录和抄表异常情况处理质量的控制。抄表计划控制内容包括:抄表计划和抄表例日的执行情况;月末抄见电量比例。抄表记录和抄表异常情况处理,主要抽查抄表员有无抄表记录、抄表记录的质量、抄表异常情况是否全部按按规定通过工作传票进行及时、准确地处理。
抄表时除抄录电表读数外,抄表员还应认真核对计量参数、检查计量装置有无异常、是否存在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将客户的异常用电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处理。抽查人员应先调阅抄表员的抄表记录,再查阅有关业务票据,将抄表记录和有关业务票据对照分析,看抄表员的记录是否详实,业务票据是否办理,已办理的业务票据是否正确,工单处理的结果怎样,对有异议的问题还要到现场核实取证。应特别注意的是,如有连续6个月或以上零电量的用电客户应列入电力营销控制的重点工作范围。
三、核算工作质量控制
电费核算是电费管理的中枢,电费是否能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收回,账务是否清楚,统计数据是否准确,关键在于核算质量。
1.电量核算。主要控制以下内容:(1)表计电量计算是否准确。(2)母、子表的电量结算是否准确。(3)线损、变损电量计算及分摊是否到位。
控制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计量方式和计量表计的关系,确保现场与执行情况相符。(2)对电量波动较大的客户进行分别统计分析,核实电量波动的原因。计量表计故障的,要根据表计不同故障原因而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并重点杜绝人为差错同时出现。其他非计量因素原因的,应重点关注客户用电容量突然改变、电能表实际使用人改变或表计实际供电范围改变、人为连续多月估抄后当月现场抄表等情况。(3)长期零电量。对于长期不用电的客户,抄表人员和核算人员要及时将该类客户统计汇总,报有关负责人审定处理,将该类客户长期不用电的真实原因查清,尤其是新增客户,要弄清客户不用电的原因,防止因计量故障或违章用电现象延续存在。
2.退补电量处理质量的控制。由于所有非抄见电量电费之外所发生的电量电费变化都需通过退补电量或电费手续来完成,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应给予重点关注。通过查看退补工作流程中每一环节的处理档案,来检查工作质量或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应首先查阅起始环节对客户现场情况的描述,然后对照退补电量电费的计算依据及处理结果,查看是否符合、是否存在计算错误。主要内容及处理方法是:(1)电能表现校、轮换造成的电量退补,将计量轮换、轮校后的计量报告录入管理系统,核查电费工作人员是否及时准确处理退补电量报告。(2)计量故障造成的电量退补或其他电量退补,须调阅计量部门对客户计量故障处理报告,再到电费管理部门核查,看抄表人员是否在抄表卡(机)上和微机信息系统上记录有关事项,同时在电费结算单上核查是否按报告要求及时退补电量。
3.电费核算的控制。主要包括电量电费、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峰谷分时电费、代征电费等的控制。(1)电量电费。首先根据客户电价与电量的对应计算结果,与电费结算人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若计算结果有偏差,就要重新核查,查清原因及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将有关情况记录清楚,备案待查。(2)基本电费。要抓好计费容量的核查,把握计费容量变化的关键点,重点把握变压器暂停次数、变压器暂停时间、新上和增容、暂停或减容客户的基本电费计算情况。客户变压器减容、暂停次数和时间必须符合《供用电规则》的有关规定。按需量计算基本电费的客户,按规定核定需量值。(3)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控制好功率因数考核标准、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计算三个方面的工作质量。(4)峰谷分时电费。重点关注峰谷分时电价执行范围和浮动比例是否正确。(5)代征电费。重点关注代征电价的执行范围和价格,特别是实行减免的特殊客户要严格执行文件,既不能擅自扩大减免范围,也不能全额征收擅自取消优惠。
四、电费回收工作质量控制
1.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重点控制电费回收完成的实效性、核对电费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预收电费的管理情况、欠收电费客户采取停电催费措施和违约使用电费计收等方面的控制。
2.控制电费回收资金的安全性。一是随机抽查走收电费人员手中电费发票,统计发票金额与财务账上的挂账电费金额是否一致,判断营业人员对现金电费缴纳的及时性。二是通过查营销系统收费记录,统计一天的现金收费金额,与其当天的现金缴款单金额比较,检查营业人员现金进账的及时性。
五、电费账务管理工作质量控制
1.电费收入的真实性与及时性。提取电力营销和财务销售报表进行比对,重点控制是否存在电费结算周期内人为提前或推迟结算电费的现象、是否存在人为虚增、虚减电量造成电费收入统计失真的现象。
2.电费发票管理。包括发票的领用、填写、统计、发放和回收五个方面。重点控制发票的领用记录是否完整,核对库存发票、领用发票与总发票是否吻合,电费发票填写的规范性、准确性,统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签字手续记录、发票回收的完整性等。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在大力提倡推进城市化建设,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就要大加城市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用来满足城市化的发展需求。市政公用工程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公用工程的工程质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用来顺应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2、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概述
2.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市政工程施工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说:施工周期长、对环境影响大、参与人员多、工程造价高以及复杂程度高等,因此,在施工管理时会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较之于其他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较为复杂,易被外部环境所左右,工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价格、天气条件、周边社会关系等;易致使相关工程承包商、I主、材料供应商以及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等产生变数;除此之外,市政公用工程还存在着季节性、工期限制性以及耗资不均匀等问题。现在,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监管已经逐渐转变为现代项目管理。
2.2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就是对工程设计前资料采集的管理、对材料采购的管理、对设备应用的管理、对现场施工的管理以及对工程验收的管理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市政工程的施工是根据施工合同进行的,所以必须按照施工合同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这就需要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设计进行管理;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状况分析,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行管理主要就体现在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③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理,主要就是保证施工的规范和材料的管理,要对施工状况进行跟踪;④施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进行工程验收管理,对竣工材料进行移交等工作。
3、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3.1 施工过程的技术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大多数的市政公用工程并不能够全封闭施工作业,从而导致与施工无关人员以及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更进一步造成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作业面的狭窄,还有就是市政公用工程主要涉及到排水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道、国防管道、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热力管道等各种管道纵横交错相互影响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无论是道路施工还是管道施工作业面的局促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有很多情况下本应该使用机械的情况由于施工作业面不允许即系而进场,从而使得必须采用人工进行施工,可能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市政公用工程的作业面长度很长,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分段进行施工,不同的施工段承包给不同的施工企业,但是在两家单位相互交接的位置就容易出现施工交接困难的情况。
3.2 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规范性差
在市政公用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没有按照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制度进行设备采购,甚至有一部分施工部门没有使用标准设备;另外就是一些单位为了得到更多的分红利润,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私自将工程进行转包或者分包,一些资质不够的施工部门完全忽视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实际投入使用的价值非常低;最后是一些施工单位借用了其他的施工单位资质来参与工程的建设。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工程严重缺乏质量保证。
4、做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点
4.1 切实抓好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认真的实地考察以及调查研究,并且要组号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在开工前期要编制好施工质量计划,并且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目标要贴合现场实际情况,每个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不一样这样就应该针对不同的项目施工段制定不同的施工质量管理计划。
4.2 加强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要首先保证施工人员的生产安全和后期使用的安全。要有效的避免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要以安全生产为准则,本着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进行工程施工;过程负责人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生产;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4.3 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禁出现由于现场施工原因造成附近公用设施额损坏,在进行施工前如果感觉此道工序可能会对附近的公用设施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应该是对附近的使用设施进行成品保护。
4.4 制定出具有高度科学性的管理办法
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工程的管理者对被施工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保证各个细节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能等都充分且全面地了解,之后构筑一套系统化且非常完善的结构表。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开始进行管理和决策,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工期,并且在这段工期之内科学地做好施工的安排。同时根据整个工程项目需要的设备以及材料进行充分的资金预算,防止由于各种人为的失误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充分考虑施工对象所具备的特征采取最合适的工程管理办法,将总的施工目标按照一定的规范分成几个详细的步骤,之后按部就班地展开工作。除此之外,对参与到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的工作人员工作职能进行详细地划分,以此来保证施工责任可以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保证施工效率。
4.5 提升施工作业队伍人员的综合素养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相关现场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完了还应该进行相应的考核制度。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应该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水平,让施工质量观念根植于现场的施工人员的心里,培养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要把施工质量问题放在施工过程的首位,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与施工;针对不同的岗位开设不同培训内容,使人员的水平得到整体加强,从而保证每个岗位的施工人员都能达到专业要求,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才能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更好的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与体现城市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才能给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石银.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6,01:299+219.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对全社会而言举足轻重。我国于九五期间曾确定斥巨资投入电力行业,对全国城乡电网进行建设改造。从98年第一期电网改造到如今已进行十三年,大批的电力基础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运,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多年来的各种原因,这些工程在从立项到设计、施工、运行的一系列工作中均不免出现个别轻率、仓促的现象,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工期、安全以及超概问题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立项和竣工决算上,从而对中间建设过程的管理有所放松,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进展。对此,我们就目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谈几点看法。
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三大问题之一是设计环节的共性问题;由于电力工程设计单位体制不一,不能公平竞争。作为电力行业的设计单位,有以电力企业三产性质出现的、有以电力企业主业性质出现的,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对设计任务的态度有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有些单位纯粹以利益为重,而忽视了工程设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科学性。目前,有不少的设计任务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指令性的计划任务书,而不是一个组织严谨、高效负责的工作任务。设计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前几年建设项目的数量迅速猛增及行业管理的不甚完善,设计单位的成立审批多头管理,导致了设计队伍的迅速膨胀,使一些不具备设计能力的单位承担起了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有些单位只顾揽活,而不考虑自身的设计能力,工作量大无法完成时,只好把工作分配到基层甚至让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施工,出几张草图敷衍塞责,给以后的工程质量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设计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设计单位内部及各专业之间封门闭户,各自为政,互不沟通,造成电力建设工程专业设计之间不能正确衔接,例如出现电器设备找不到对应的基础等问题。同时,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有些设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低,工作繁多时就东挤西凑,抄袭图纸。典型设计推广较为迟缓。基础架构设计是杆塔稳定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地区数年间对变电站杆塔基础设计时从来没有进行过地质勘察,由此出现一些为提高安全感而加大基础尺寸、提高砼标号、增大配筋产生的肥梁粗柱大基础、特别线路杆塔基础动辄上百方砼等现象。对此,建设部门因缺乏可操作的审查判别标准和处罚办法而感到束手无策。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有人查责任,而在经济方面的浪费问题却没人过问,这是因为在整个设计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审计及责任追究机制。
二是建设主管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建设部门往往重立项投运,轻过程管理,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责权不清。工程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而是阶段性管理,有权的管两头,有责的管中间,这就给一些施工单位造成可趁之机,他们把重点放在做好立项及工程结算这两头的工作上,而不考虑工程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这样是极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另外,比如验收不到位,不按图验收,凭经验只看投运结果,没有变更设计的更改也无人问津,工程建设上同一张图而两次施工就出来两个效果等,也是近几年来工程设计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三是实际施工方面的问题;无序竞争留隐患。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施工单位内部有时会进行无序竞争,在无资质、无营业执照、无收费许可的三无情况下,承揽电力工程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但是由于其自身素质与能力较低,甚至根本就无力完成作业,就分包给别的单位,坐收管理费,而在实际工作中又失于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应有的失误,如基础浇错位的、杆塔立错方向的、灌注桩基础断桩的、不按图纸施工随意更改塔位使直线杆塔不在直线位上的、绝缘子串无风飘起的、对地夹角达到三四十度的等,多种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监理缺位。监理、施工混为一体,基本问题很难及时掌握,给工程管理增加很大工作量。有很多问题,应当在监理那里处理的却推迟到到业主发现时才去解决,例如原材料设备把关不严、不履行手续,监理不看,供应部门无人进场,只有厂家与施工单位,甚至是托运人员代交货物,给部分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电建施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八项对策;笔者在施工企业工作多年,鉴于上述诸多问题,据实际提出如下八项对策,供大家参考并指正。对策一:健全行业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管理,早日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实行全过程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对策二: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明确各方责、权、利,并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督促落实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一项工程,不管它的资金流量有多少,都要有具体的经济合同来约束。没有合同的签订,任何经济关系都不具备法律效应。过去计划经济时的所谓上下级关系、长官意识、一言堂,那是人治而不是现代管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供需合同为主体的经济关系,必须由合同即共同认可的供需目标来约束供需双方的行为,而且安全地提供服务。二是对于同级管理单位,之间是一种协助关系,没有任何合同可以约束,必须以单位的各种相关规定制度为行为准则,工作中多沟通、多交流。要以协商沟通为主,协助完成各项任务,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正常进行,对于物资采购、技术协议,不仅要有设计单位的材料清册和技术要求,还要有相关生技部门的技术协议及物资供应部门的商务合同,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要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为物质部门提供相应材料的供货时间段,以保证材料的充沛供应,并能节省材料的装卸、搬运费用,节约物质材料仓储空间,按照要求确定各种验收制度,以规范供应行为,达到安全保质保量的目的。对策三:强调落实制度,使制度由文字变为具体的行动。各种制度一经制订,各种合同一经签订,就要把它落到工作中。在施工中要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以检查督促落实,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切实分清责任。在建设管理上要从以往的人治转到法治的轨道上来,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是我们行事的准则。对策四:严格设计审批(审查)制度。设计审批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一,工程设计审查是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建设方针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技术是否可靠先进、结构及消防是否安全可靠、投资及环保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大事;其二,工程设计审查是保证设计质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批,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可鼓励设计人员创造优秀设计,以压力变动力,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要通过审查确定设计的收费标准,使设计成果与经济效益真正挂上钩,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一定区别。对策五:完善设计变更手续,严肃设计变更流程。设计变更内容必须经过有人提出、总监理师认可、主管部门同意的流程后,设计单位才能进行变更设计方案和经济指标的调整。只有经过有关人员会审签字通过、总工程师或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交监理和施工单位实施。对策六:整体提升专业素质。要不断提高设计、监理、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各专业人员的传帮带,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设计人员,更应加强专业之间的配合,使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策七: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注重完善施工日志,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切实做到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对策八:严把工程交接关。从工程开工到竣工若干道工序,只要到了转序阶段都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交接负责人应当场签字,特别是隐蔽工程,要请生技、安监有关人员现场检查。材料进场必须交齐管理制度规定的所有内容,且保证监理、物资、接收各单位现场验收和合格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工地。在电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规章制度,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切实把好工程设计关、设备采购关、施工关和验收关,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由此,做到自觉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电网技术升级,不断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降耗水平。
一、全面实现“四办”改革要求
全面推行一网办、一窗办、简化办、马上办“四办”措施,探索实行“上门办、现场办”,制定下发了《甘肃省食品**监管“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放管服”改革工作精神,研究解决“放管服”改革中的突出问题。2018年,我局7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依托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在线办理,在省直部门率先实现了办事事项100%“一窗办”和“最多跑一次”,基本实现“不见面审批”,并持续向“最好一次都不跑”目标迈进。在“四办”的基础上,部分增加了“现场办、上门办”服务,形成“零跑路”审批模式和“4+2”服务品牌。同时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质量抽检数据纳入共享目录,实现了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共享。
二、大力激发公平竞争内在动力
我局持续清查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先后3次组织规范性文件清理,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19个,废止23件,宣布失效7件,印发的规范性文件全部进行法制和公平竞争审核,均向省政府法制办予以报备,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率100%,受到政府法制部门到表扬。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对7类事项合并进行办理,5类事项的现场检查予以合并,取消9类事项的现场核查环节,精简办事材料116条,清理取消各类证明文件74项,优化压缩审批环节144个,办事时限整体压缩30.23%。出台了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利企便民的23条措施,从放宽市场准入、开辟绿色通道 、取消现场核查、合并现场检查、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审批时限等方面实施具体举措,努力破除阻止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限制。
三、着力构筑**监管法治思维
2.质量管理各阶段的重点。
2.1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方案设计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管理工作必须准确抓住工作重点,即在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计划的时候必须将该的电子产品特点充分结合在其中,并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必要的相关评审工作做出较为详细的呈现,同时,要将规定的责任、权限确定出来,甚至包括这二者的相互关系,该电子产品在最后完成是所应实现的最终质量目标。
2.2工程研制阶段的工作重点。该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准确地把握质量控制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对该产品的质量管理在其设计、供方、节点、检验、试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将其正样机联试与环境等试验大纲设定出来,并全面监控该项质量管理计划在这一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时做出相应的检查。
2.3设计定性阶段的质量管理的重点。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进行该产品在这一阶段的质量策划工作与质量管理文件的制定,并做好该质量管理文件实施的整个过程的监督工作,最后进行此阶段的全面检查,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方式应该是质量的审查与复查、全面科研生产大检查。
2.4生产定型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该阶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重点在于:进行该产品的生产环境的试验报告制定工作,进一步强化各阶段策划与控制,让这一阶段质量计划切实符合该产品的质量控制目标,对全面控制该产品生产、审批、交付等所有过程。
二、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在各阶段质量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1.方案设计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在方案设计阶段当中必须全程参与到方案评审、验收、实验等各个环节,并全面监督电子产品的质量技术方案阶段的实施,做好整个阶段内部电子产品的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如维修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要求,同时,监督管理好相关的整改工作。
2.工程研制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参与工程研制阶段的技术文件会签、评审的整个工作过程,全面地评审、检测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设计、产品质量。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把好关,对于产品性能指标、相关参数指标没有满足原设计文件要求的,坚决不能允许进入下一环节。
3.设计定性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对该阶段产品的设计质量加强全面且严格的把控,对该产品在设计评审、验证、生产控制、确认实验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严格和全面的控制,充分将其自身监督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只要发现在设计开发方面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要求设计人员进行整改,甚至进行重新的设计。
4.生产产品定型阶段。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在生产产品的定型阶段充分、全面地发挥自己的监督、质量把关的相关作用。应完成好全面抽检实物产品质量的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将设计工艺人员组织起来,全面地对此进行校核,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及原因制定出全面整改意见,监管好后续的试验工作,只有在试验产品质量真正地通过质量检测的情况下,才能投入生产。
三、质量管理技术人员应具有的条件
由于电子行业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因此,对于从事电子产品质量管理的技术人员来说就一定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敬业精神、思想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由此笔者将对其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熟悉电子产品的具体各个生产环节和全过程,与此同时,对于其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所具备的素养要求比较全面,并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过硬的思想素养和极强的责任感,全面熟知电子产品的整体性能、各项功能、相关的验收准则。第二,我们应根据相关的从事质量管理人员的实际培训情况、或是其接受相关的教育的具体情况来把控对其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全面地考核其整体质量管理经验与技术水平,以此来实现质量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1.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会因为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技术上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这些危害,小则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大则出现重大事故。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大力抓好、抓紧和抓牢,严把质量关。
2.电力工程质量的特点分析
电力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的一种,有工程项目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1)复杂性。主要是指电力知识比较广泛,包括线槽位置、深度、配电箱的安装、导线的线径等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施工要考虑周全,不能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避免引发电力火灾。
(2)突发性。主要是指电力施工中很容易突发许多预想不到的事件而影响了施工质量和进度。例如电力设备的突然烧坏、风雪天气造成的电线断裂、人员架设高处电力设施的人身安全隐患等,都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
(3)严重性。主要是指电力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例如,家庭用电一般电压在220V,工业用电电压更大,一般在380V以上。一旦触电或者引发电力火灾,不仅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危害,还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
(4)可变性。主要是现在电力施工项目中发生了质量问题以后管理人员要及时控制和改进,相应的项目计划也就会随着进行调整。例如相应的导线长度与电容量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在计划调整前做好前期设计,防止二次反工。
3.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监督、检验机构
建立完善的监督、检验机构是开展质量监督管理的首要工作。要依据法律法规对业主的建设程序是否规范、各方主体资格与所承担工程是否相适应、主体各方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工程建设资料是否真实和完整、各方主体的职能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到位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同时,要完善质量检验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通过科学方法鉴定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结构构件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情况。通过检验,合理地使用原材料,推广新技术。
3.2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速度、降低成本。监管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才能达到确保施工质量的目的。
3.3加强技术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因此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对施工进行监管时,要注意施工的全过程应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4通过制度加强质量监管
加强质量监管首先是要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才能出效益”。管理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因素,作为工程投资者和收益人的业主,应在工程建设初期就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其次是要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4.结语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技术、材料、环境等等,这些众多的因素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做好,都会对电力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可能的危害。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在充分认识电力工程质量特点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开始到结束,认真负责、严格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从而真正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梅.浅谈电力各类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管理工作等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9)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生产力进步都显示了很高的效益。国际上经济发达、交通现代化的国家,从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需要,都在一定时期内规划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从长远看,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对于我国保持发展后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就是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生产施工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它是衡量工程质量管理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管理又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就我国的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点进行探讨。
1.我国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公路工程施工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得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也认识到了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传统粗放型管理更多的是注重事后检验,忽略了事前与事中的控制。同时由于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等问题造成了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存在诸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对高速公路实施质量控制与管理。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进行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公路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2.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格兰特在1946年出版了《统计质量》一书,形成了著名的统计质量管理理论,使质量管理由事后检验变成事前控制。1950年代后,质量管理学家进一步深化了质量管理理论,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现代质量管理理论。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认为,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是实施质量管理的三个主要环节,称之为“质量三步曲”,并提出了普遍存在的“80/20”规则,他还强调高层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责任。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菲根堡姆在1961年指出:为了生产较高质量的产品,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策划,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
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著名质量专家张公绪在1982年提出了两种质量诊断理论,以后又提出了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并和孙静一起提出了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诊断理论等。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球化,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即全球质量管理阶段。国内学者也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管理解决思路:质量功能展开技术将质量的各子项目的合理质量进行量化,并转换为设计方案。其中,针对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构建了基于6σ管理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DMAIC模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点――量化质量管理点――质量原因――优化质量管理点――规范化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公路工程质量实行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全面负责,监理单位控制,设计、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体制。
3.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研究
国内有很多学者分析研究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学者认为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设计因素、管理因素和施工因素。上级政策、技术规范、决策思想、施工工艺、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因素都会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仓促、深度不够,造成决策失误、设计经验不足、建设管理经验不足、承包商建设高速公路的经验不足、工程建设主要材料设备不能满足要求、赶工期造成质量失控等也是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4.高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生命,高速公路的质量指的是整个高速公路系统能够满足人们快速、安全、舒适、便捷需要所具备的特性。影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五类: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牵涉到多个单位,部门之间的协作,涉及到了施工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且其好坏直接反映了系统内部各环节工作的综合水平,因此在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针对高速公路质量影响因素,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坚持系统的质量观。
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从施工方到监理方及项目办都要严格实施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并判断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及确定排除不一致的原因和方法。具体步骤为:通过度量来获取施工质量的真实状态;将施工质量实际值和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识别施工的质量偏差并确认问题;对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纠正的措施来消除质量偏差。质量控制最主要的特征是直接对产品进行检查,监理公司安排合理的监理人员在项目施工各环节进行旁站、测量、检查、测试等工作。发现问题和缺陷除了直接排除之外,还要分析产生缺陷的根源,及时与项目办沟通,采取根本性措施预防缺陷再次出现。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的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在事前控制方面,主要工作有:(1)对项目参与者进行资格审查。针对大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全线只有一家业主方,对于业主方的要求更为严格。业主方应该是具备丰富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和建设经验的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项质素(思想素质、技术素质等等)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2)对施工材料、设备及施工环境进行检查。所有用于工程项目的材料和设备必须经过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检测中心的认可才可进场。(3)建立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系统,主要是组织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检查验收――总体验收和资料归档。
在事中控制方面,主要工作有:(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依据。包括共同性依据和专用性依据:设计文件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合同文件、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等,施工技术的详细技术报告等。工序的质量控制,对于影响每道工序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2)设置质量控制点。根据施工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重点控制。(3)质量检测。一般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业主方设有独立的质量检测中心,监理方和施工承包商也有自己的质量检测中心,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4)巡检制度。高速公路项目由于施工路线长,项目业主要及时的了解项目的施工情况,一般会设置专门的质量巡视小组,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巡检。
在事后控制方面,主要工作有:组织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验收,审查竣工图,组织试车等工作等并建立项目的技术档案。
通过以上项目质量控制的总结,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不可忽视:人的控制;机械设备、原材料的控制;施工工序的控制。在选择项目业主、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时,对项目参与各方的工程师、计划、财务、质量、试验、机械等等主要管理人员的能力都要进行考察以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对于施工材料设机械设备,要经常组织检查和验收,作为施工方应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在施工工序方面,应严格遵守施工流程,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工程计量制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具体实施单位是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项目办对其建立进行激励与约束机制十分重要,质量巡查和抽查也必不可少,全员质量管理的意识应贯彻始终。
5.结论
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对高速公路建成后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其还关系到公路建成使用后的养护成本与使用寿命。因此,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必须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科学的管理的重点开展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以此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改善传统施工中存在的弊端,提高高速公路施工质量,为人们的安全出行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玉良.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J]. 科技创业家,2013,11.
[2]王建奇.公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具体管理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