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09:27: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比重的提升主要是因其生产总值的增速更快。
(三)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005年后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快,各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扭转了2000年后扩大的局面,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如表1所示,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为156.5%,2004年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为159.8%,之后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为142.2%。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的比值则先降后升,2003分别下降为近10年的最低值65.7%和59.2%,之后逐年上升,2010年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4%和69.0%。2000年后,省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异系数保持上升,2004年有所下降后继续上升,但在2005年后持续下降,2010年为0.44,已明显低于2000年时0.57的水平,表明本世纪10年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缩小。
(四)沿海-内地之间差距缩小是主要因素锡尔(Theil)系数可将地区差距分解为地带之间和地带内差距。计算锡尔系数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主要是由于沿海和内地差距缩小所带来的。反映地区发展全部差距的曲线与变异系数反映的态势大体相同,即在2004年时有所上升,之后基本为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全部差距的锡尔系数为0.037,明显低于2000年时0.050的水平,反映了我国地区差距缩小的态势。
二、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未有明显缩小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仍有所扩大与2005年相比,2010年西部地区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量有所提升,但生师比仍在提高;中部地区生师比虽然没有提高,但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藏量则有所降低;中西部地区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则均略有下降。从小学教育看,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部地区小学生师比仍在提高,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和生均图书数量则有所下降。分城乡来看,四大地带在教育软、硬件方面的差距不尽相同。以生师比代表教育的软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县镇之间的差距大于城市和农村。2010年普通初中生师比东部县镇比西部低2.3,而东部城市比西部低2.0,东部农村比西部低2.2。以生均校舍面积代表硬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城市间差距大于县镇和农村差距。2010年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东部城市比西部高4平方米,东部县镇比西部高2.2平方米,东部农村比西部高2平方米。
(二)区域间医疗人员方面差距明显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方面的差距已有所缩小,但西部地区万人医生数量仍在下降。
(三)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仍相对滞后从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来看,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提高,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相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小,这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反而有所扩大,2009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东部地区提高了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只提高了2.95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0.42和5.59个百分点,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提高16.28和17.85个百分点相比,提高幅度相对不高;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中西部地区呈下降态势,这与东部地区12.37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三、区域政策的取向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不同变化态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一)提高区域政策的区域瞄准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相继提出和实施了以四大地带为政策实施区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政策操作中很难按地带进行,而实际上是按政策目标或区域类型进行。在当前地带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所缩小的情况下,应在以四大地带为单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细分政策实施区域,提高政策的区域瞄准性。可以考虑按县级单元为基础单元确定受援地区。建议逐步以县级单元为政策基础单元,特别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方面更需如此,以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和受益群体利益。可将全国各县按人均生产总值进行排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比例(如75%)的地区列为资助地区,接受来自中央和省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助额度与这些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正比。当然,细分政策区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障这些区域有信息量充分的统计数据,提高县级统计数据质量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师资水平,一是需要加快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改善其生活办公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农村教师职称晋升、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在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外,完善教师编制核定办法,适当增加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编制。三是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师资培训网络。四是改善目前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经费各项目均分别投入的方式,采取中央财政负担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的方式,即中央根据教师工作的艰苦程度确定工资和津贴标准,由中央财政全额出资负担其工资的方式,以此保障教师队伍稳定,从而加快提升贫困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
一、前言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就是这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秩序与治安状况良好、文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追求文化娱乐、环境质量等精神生活需求。由此,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每个人的变化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上看就意味着社会传统以及文明方式等等的改变。而上述这些方面的改变又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随之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将会日益得到重视。
二、内蒙古发展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得以成功实践,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区域社会环境所包括的内容繁多,本文拟从内蒙古发展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内蒙古社会大局等几个方面对内蒙古社会环境的变迁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自实施五年规划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在自治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目前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束后,内蒙古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而“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建成赤峰至通辽、呼和浩特至大饭铺至东胜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峰至承德等9条连接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5公里,12个盟市全部有了高速公路。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建成临河至策克、包头至西安等30个重点项目,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89公里。开工建设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赤峰至锦州等35个重点项目,在建铁路总规模5980公里。累计完成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内蒙古经济发展初期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较低,随着内蒙古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自治区政府历来都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从而使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去了明显成效: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治理,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勘查工作,煤田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500亿吨。
三、内蒙古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同,内蒙古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作为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之一的“民生工程”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自治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民生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具体体现在: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2.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达10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7万人和886.4万人,230.9万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3.全面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689.4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5万套。内蒙古还建立了被征地农牧民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五七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农牧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失业、工伤保险盟市级统筹的目标,6个盟市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盟市级统筹。
4.制定了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政策,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5.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613万元,如期完成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目标,解决了295万农牧民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自治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社区卫生和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从自治区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内蒙古的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入,内蒙古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目前内蒙古已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草原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其中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以“节庆展示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被评为“十大品牌节庆”。其次《蒙古学百科全书》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四、内蒙古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从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就深刻认识到内蒙古在国家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目标,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
(一)社会矛盾化解深入推进
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矛盾化解工作会议,对涉及政策层面的18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化解工作扎实开展。各地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抓手,实施惠民工程,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社会建设管理成效显著
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站、卫生服务站建设,普遍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多种便利服务。加快苏木乡镇(街道)职能转变,逐步强化基层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责。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工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在协同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狠抓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加快基层综治组织和服务平台建设,全区苏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起综治工作中心,嘎查村(社区)绝大多数建立起综治工作站。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确保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自治区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行政立法、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规范资金运行,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好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治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摆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内蒙古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也必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本文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内涵和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首先把握新形势下科学发展的本质,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子系统必须有机统一,协调共进。基于此,本文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在第一级层次上首先区分为两个维度,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维度,经济发展维度下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要素层次,而社会发展则包含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两个要素层次,具体宏观模型框架如图1。
1.2参考指标和核心监测指标确定
目前众多国家官方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来源于多种统计口径,且基本零散分布于各个统计范畴,使本应密切关联的人口发展统计指标愈显割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和有机统一,导致众多评价指标间又必然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因此目前学界在诸多评价指标的逻辑归属上仍然存在争议,给实际评价指标选取带来了较大难度。本文主要依照指标选取的合适性可测得性原则,首先在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各层次下确定参考指标。在核心指标层面,由于涉及的参考指标众多,指标间也存在着较大的重叠性,因此文章侧重指标选取的代表性原则,使用分层聚类中的变量R聚类手段最终选取能够有效反映数据总体特征的代表性指标变量。由于单纯的统计分析可能会导致各指标的逻辑归属出现偏差,因此本文在R聚类时并没有将所有变量一起代入进行聚类,而是依据实际评价指标的理论逻辑归属,将指标变量分批代入选取代表性指标,在代表性指标定量选取的原则上,遵循国内外通用的指标代表性和可测得性标准,在反复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共最终确定在10个核心指标最终构成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
2模型应用
2.1数据收集和标准化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在确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收集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并进一步结合专家意见和因子分析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各纬度、要素和监测指标的权重,在基于指标体系应用的基础上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状况进行实证评价。首先,在构建的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基础上,采集2000~2011年四川省相应指标数据(表3),为消除不同数据间的量纲影响,进一步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如表4。数据标准化采用公式为:正向指标:Zi=Xi-XminXmax-Xmini=1,2,3,⋅⋅⋅⋅⋅⋅⋅,n负向指标:zi=Xmax-XiXmax-Xmini=1,2,3,⋅⋅⋅⋅⋅⋅⋅,n其中,zi为数据标准化值,Xi为数据原始值,Xmax为原始数据组中最大值,Xmin为原始数据组中最小值。进而对指标进行赋权,在层次分析基础上,采用专家意见法对人口发展系统的纬度和要素进行赋权,进而结合主成份分析对各核心监测指标进行赋权并归一化,各阶段赋权情况见表5。在此基础上,代入表4和5相关数据求得四川省2000~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要素发展指数和总体综合值如表6。
2.2协调度测算和评价
本文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主要针对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其协调性状况通过计算经济发展综合值和社会发展综合值的协调度指数来客观展现,计算步骤如下:(1)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测算首先将经济发展综合值和社会发展综合值分别记为两个评价函数f()eco和f()soc,然后计算二者协调系数:C=éëêêêêêêêêùûúúúúúúúúf(eco)×f(soc)æèçöø÷f(eco)+f(soc)22k(1)其中k为调节系数;其次计算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数:F=αf(eco)+βf(soc)(2)其中α和β分别代表两个要素的权重;最后计算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指数:D=C×F(3)最终将表5和表6相关数据代入公式(1),(2),(3)即可求得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指数如表7。(2)发展协调度评价本文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度指数值区间,采用5分法将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状况具体划分等级,协调度指数区间为0~0.1处于严重失调;协调度指数区间0.1~0.4为轻度失调;协调度指数区间0.4~0.6为过渡发展;协调度指数区间0.6~0.9为协调深化;协调度指数区间0.9~1为高级协调。依据这一标准,进一步将2000~2011四川历年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水平进行了分类评价如表8。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通过模型的应用发现,2000~2011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指数在0.42至0.88之间,其经济社会发展在自“十五”起已经摆脱失调状况,向协调发展过渡,而2004年以后则进一步开始协调发展深化,但至2011年仍未达到高级协调阶段。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趋势上看,在2000至2006年间四川经济社会协调度指数呈平稳增长态势,在2008年左右出现了一次较为明显的波动,但此后也展现出一个快速上升的势头。总体而言,模型应用分析的结论与四川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较为吻合。
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全面深化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我省全面实施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好转的宏观背景下,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新的优势产业正在崛起,推动全省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明显前移。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潜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特别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创新滞后这“三块短板”,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要走出一条低能耗、轻污染、高效益的发展之路,保持长久的发展后劲,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要看经济的增长速度,也要看经济增长的结构、效益以及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还要看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导向上做文章,通过建立规范的制度框架、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良性的轨道。省委、省政府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新的考核评价方法,其意图就是要引导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市与全省一样,近年来的发展令人欣慰,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省前茅,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同样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科技创新这三个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契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水平,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完善地区经济社会考核评价工作,必须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坚持民主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齐心协力促进和谐发展。
总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地区经济社会考核评价工作,是我省为实现这个宏伟蓝图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深刻领会,认真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要从转变政府施政方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内涵
全面开展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而且对各级政府转变工作方式,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转变政府施政方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其深刻内涵。
首先,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促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政绩。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今后,我们不仅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核评价,而且要对领导干部和领导集体进行考核评价;不仅要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核评价,而且要对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一改过去主要考核经济指标和简单的平均计算,而是引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综合成为包括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5个方面44项指标的考评体系,并且对各项指标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数,从而可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指标促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为政之路。
其次,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引导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将根据省政府出台的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优化工作方式,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加快发展作为主题,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主线,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坚持把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作为发展的重大任务,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思路转变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也就一定可以在新的考评体系评判中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位置。这里我要强调,新的考评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但并不能发挥决定作用。发展是干出来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考核评价出来的。我们唯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抓实干,拼搏进取,才能确保“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强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随着新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定期把评价结果公示于众将成为这项工作的一个亮点。这可以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使政府的施政成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哪些工作完成得好,哪些工作没有完成;哪些领导分管的工作成绩大,哪些领导分管的工作有差距,人民群众一目了然,自有评价。可以说,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沟通政府和百姓架起了新的桥梁,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改善政府形象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要从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抓好落实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加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以及全市统计系统一定要抓好落实。
一是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考核评价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抓好这项工作,真正把考核评价当成检验自身工作业绩的一面“镜子”,作为提高和改进政府工作的重要动力。要确保提供客观真实的情况和数据,使之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尤其是对考核评价结果,要学会正确对待,既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能怨天尤人。要以实施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为契机,学会从中了解实情、分析问题的本领,提高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210-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大安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研究,需要面对新形势,关注全球,放眼全国,立足市情,审时度势,前瞻未来,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的研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建议,才能有益于大安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1 国内外经济形势对大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1 国际经济形势对大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世界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其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我们大安市正具备风能、太阳能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对未来大安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2 国内经济形势对大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这个新要求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安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该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上述信息,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十二五时期,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对吉林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这对加快发展吉林、振兴吉林经济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大安市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总之,我国总体经济形势将进一步企稳向好,而且国家仍在强化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的政策措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向内陆地区转移,特别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必将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立足实际,把掘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发展。
2 “十二五”时期大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大安市“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应在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
2.1 突出项目建设,扩大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不大是我市的基本市情,扩大总量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一要集中力量谋划储备申报项目。二要集中精力打造新兴能源基地。依托我市能源优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安白百公里新能源综合开发景观带、风力发电、石油开发、火力发电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进程。三要集中管理强化对项目的服务。
2.2 突出培育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有特色才会有市场,有市场才会有效益。农村经济要围绕“特”字下功夫。一要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顺应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烤烟、瓜菜、美葵、圆葱、大荛子、红干椒、粘玉米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种植区;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畜禽品种改良和防疫工作,推进牧业向园区舍饲、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要突出良种繁育,积极抓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大力搞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生产逐步向育种、繁种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二要建设优质粮肉基地。重点抓好牧业园区(小区、家庭养殖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专业村屯、典型大户,不断扩大畜禽总量,使我市成为精品牧业大县。三要建设绿色食品城。围绕无公害瓜果蔬菜、有机肉蛋奶粮、野生鱼虾蟹蚌等一批质量好、叫得响的特色农副产品,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种经济主体开发绿色食品,搞好品牌注册认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使大安成为绿色食品城典范。
2.3 突出提速增效,提高工业化水平
今年是全面落实保增促调重大决策部署、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攻坚之年,是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国内经济合作工作凝聚力量、创新突破的重要之年。加强国内经济合作不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我市与国内兄弟城市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和调整产业结构,依托我市的港口优势,重点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一、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开展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的重要性。
(一)国内经济合作是我市由开放立市向开放强市转变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开放战略,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取得了开放立市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从区域内河小港到国际深水大港、从浙东商埠小城到现代化国际港城的跨越。在新形势下,我市正由开放立市向开放强市转变。开放强市首先是要树立宁波以外就是外的大开放思想,走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调发展之路。其次就是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仅要为宁波的发展服务,而且要为宁波的腹地发展服务,为浙江、长三角、中西部地区、海内外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在发展壮大中提升服务的水平。再次就是形成合作型的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承担研发总部和销售总部等职能,实现加工生产环节适度向外地转移或加工外包;打造向国内外提供高端服务外包的服务产业,为国内合作的城市提供高端服务和知识型服务。四是形成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加大与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合作力度,全面加强港口物流、进出口贸易、制造业、会展、科技人才、旅游等合作,在合作中推动双方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国内经济合作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宁波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是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从横向看,我市与其他同类型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从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能力、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从纵向看,我市现代服务业比例还不够高,城市服务功能仍不够完善,还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离省委要求建立宁波都市经济圈还有很大差距。当前,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甬台温铁路、杭甬客运专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宁波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凸显。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按照“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工作方针,加强与人才、科技实力雄厚的区域中心城市合作,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科技项目、高端产业,推动临港服务业发展,提升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拓展港口腹地,加强现代物流产业合作,为合作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促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三)国内经济合作是当前企业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内经济合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资本合作、资源合作、技术合作、品牌合作和市场合作等手段,实现区域性、全国性资本、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与优化配置,从而使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促进生产力大发展,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并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体系。而作为国内经济合作主体的企业,只有在国内经济合作大潮中,寻求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才能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近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我市企业通过国内经济合作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解决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为我市经济发展和促进合作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们的企业正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国内经济合作要在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寻求合作伙伴,拓展国内市场等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帮助。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内合作渠道,结合我市企业自身特点,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跟踪服务,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牵线搭桥,当好红娘。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今年国内经济合作工作的各项任务。
(一)要在“宁波周”活动中取得新成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完善,“宁波周”活动已成为一个宣传宁波、发展宁波,互动交流、合作双赢的国内合作品牌。今年,我们将在南昌和重庆两个城市举办宁波周活动,这是市委、市政府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实现我市经济平稳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按照活动组委会的统一部署,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品牌商品展销、港口物流合作、进出口贸易合作等新增或重点内容,一定要从城市战略合作的高度、保增促调的高度,早谋划、早安排,精心组织、加强宣传,通过活动的举办和合作机制的完善,为与南昌、重庆建立全面、持久、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
(二)要在拓展国内市场上有新作为。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内外并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拓市场、保增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在外部需求大量减少的情况下,我市作为一个开放早、外向型经济特色明显的沿海港口城市,受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明显,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也就更早更大,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工作,充分利用国内经济合作平台,着力帮助企业稳定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带动企业产销,促进生产和发展。我们要把拓展国内市场作为保增促调的重要举措,在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上下功夫,主动服务企业,努力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要在“引进来”上有新进展。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引进机构和优势项目上下功夫、求突破,强化产业链招商和高端项目招商。要将招商引资作为把握发展主动权、争创发展新优势的工作来抓,大力引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国内优质产业,特别是要依托港口优势和进出口贸易体系优势,在引进国内重要外贸企业来我市设立窗口方面下功夫,推动宁波产品的出口,带动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四)要在“走出去”中有新突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为长三角地区早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协调配合,真抓实干,推进我市国内经济合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37-02
先行试点、由点及面的渐进改革方式是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成功推进的重要经验。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差距明显,是制约河南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原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体制,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不仅可以促进中原城市群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而且可以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全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同时对全国其他城市群或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中原城市群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河南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提供典范
河南省地处中原,有近1亿的人口规模,是全国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等交通通讯枢纽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畜牧生产基地和能源矿产、重化工业、食品纺织、商贸物流等产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和航空运输网的完善,河南作为国家交通运输枢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中原崛起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多年保持全国第五的地位,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2009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 367.28亿元,增长10.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 477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 704.65亿元,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746.38亿元,增长19.1%。但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究其原因,河南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从根本上破解河南三农问题,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乃至相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之一,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其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明显,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与沿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虽然处于发展的“起飞”阶段,但从河南经济甚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此时,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中原城市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进程,来引领和带动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有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和城市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完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严重问题。其中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河南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支持城镇化动力不足。建国以来,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化工业化加大了中国城乡二元分化,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城乡二元分化更加突出。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二元结构尤为明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初加工,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困难,城乡贫富差距加大,推进城镇化后劲不足,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影响。
此外,河南城市对农村集聚作用大,而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工业有着强烈的聚集需求,需要人、财、物高度集中和健全的公共服务系统,才能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可利用的人才、资金、技术贫乏,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工业大多停留在原材料粗加工等方面,难以完成乡镇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而城市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人、财、物各类资源在行政集权或市场的调配下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由于缺乏城乡转移支付等结构性政策措施,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城市与农村之间仍未建立起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机制。
河南省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城镇化模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设立中原城市群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不仅有利于探索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产业、人口集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中原城市群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构筑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劲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增长极,而且对于全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有利于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
目前,中原城市建设虽有较大发展,但是,各城市间功能定位不清晰,城市优势和特色不鲜明,产业同构现象比较突出,城市之间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首先,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区域内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形成系统合力、提高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基础。而由于长期发展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同类工厂重复建设,造成投资和生产分散,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各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各个城市难以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
其次,城市定位不清晰,城市建设缺乏特色。由于缺乏科学缜密的分析,尤其是缺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缺乏地域特色。一是城市的定位不够清晰,虽然目前九个城市有一定的发展定位,但特色不够显著。二是城市在建设当中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在中原城市群设立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在中原城市群内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设施服务联通机制、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使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速中原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对于中原城市群地区探索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投资强度最大、人口和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利于转变中原城市群及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集约节约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河南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以年均11.2%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最初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分配制度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这说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单纯强调GDP数量的增长,而应当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解决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内容的进一步转变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从河南实际来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转变河南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紧迫。2009年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所载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一文,则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还有《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所载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还有些学者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坚定和谐发展率先崛起的信心和决心
2011年,是我们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之年。我们既面临着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
一项项行业重大发展战略,汇聚起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创新动力。在此过程中,会计行业自身也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初步建成了以会计审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为基础的多维度会计技术标准体系,以高端领军人才培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为主体的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以道德诚信建设、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和执业质量监管为核心的多方位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系,我国会计行业正加快融入世界并在国际会计审计舞台增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魅力。
会计工作始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会计业务日趋丰富和重要,不断深化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会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未来数年甚至更长远时期,深化改革、提升发展水平的重点难点无不与会计工作紧密联系。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中,需要会计工作提供真实科学的价值评估,需要会计监督加强企业管理,需要会计分析找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需要会计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预防经营决策失误。发展管理会计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具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是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以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做强做优的重要举措。当企业经营压力、成本压力骤增时,要从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产品价格的模式中转型,在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借助更精确的管理工具执行战略,找到自身的独特优势,提供独特价值定位。未来,我国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832. 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2-0020-03
金融支持下外汇业务管理要从新常态出发,发挥外汇资金的管理作用,提高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要利用经济增长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外汇业务环境,为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投资环境良好,劳动力市场优势比较明显的今天,我国外汇业务要和金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金融与外汇的联动机制,为外汇的综合性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同。
1.金融支持下建立外汇增长业务模式创新
外汇储备可以有效的协调世界经济资源,但是外汇储备量过大同样会给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好外汇,确保外汇业务模式创新化管理,提高外汇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针对拥有一定规模的外汇需要进行有效的经济运行管理,确保经济模式能够符合外汇全面优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外汇的综合管理水平。
1.1金融支持下外汇业务货币政策管理模式优化
金融支持的环境下,外汇货币政策要进行全而的优化,确保货币管理能够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外汇多的情况下,兑换后会造成货币的被动增加,尽管央行会采取一定的对冲措施,但是多余的货币如果能有效的业务管理,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对国内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表现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如果对冲量激增,那么政府所承受的利息成本会很高。因此在金融支持下外汇货币业务政策需要进行实时更新管理,确保符种业务资金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进行资本项目的综合性管理,按照货币化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项目的综合化管理,提高资本的综合运行水平。新增外汇储备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让短期投资资金和长期投资资金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金融支持下外汇货币业务政策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流动,合理使用资金,全面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1.2金融支持下外汇资金运行效率优化
高额外汇储备是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因此要从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出发,实现对外汇资金的综合性管理,全面提高金融外汇资金的管理效率,为金融外汇资金的全面优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金融外汀:资金需要从多方面经济发展情况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国民经济的全方位监控管理,提高金融资金的综合运行效率。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会面临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从外汇资金管理的角度出发,发挥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效率,为金融资金更好的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是提升金融质量的重要策略,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金融资金的综合管理水平。
1.3金融支持下制定避免外汇贬值风险的策略
外汇资产在资金运行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外汇资金的保值增值,为外汇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金融资产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对其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综合性管理水平、为金融资产的综合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金融资产的多元化管理,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外汇贬值风险最典型的情况是美元贬值问题,如果我国长期持有美元储箭,如果因经济等问题美元贬值,我国外汇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进行外汇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风险因素,确保外汇储备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 金融支持下外汇业务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
外汇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要从外汇的管理策略出发,按照金融政策要求,稳定外汇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外汇管理水平。通过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达到优化外汇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外汇全面有效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2.1金融支持下外汇储备需挤出投机性资本泡沫
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的过程巾,需要通过金融手段不断挤出投机性资本泡沫,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行管理,提高外汇资产的运行效率,为外汇资本的综合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二外汇资本管理必须要从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出发,通过对各种资金管用模式进行比较,确保资金管理能够符合外汇储备管理的要求,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行效率,为外汇储备的全方位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金融支持下要对外汇资本运行的游资压力进行系统性分析,确保外汇资本的管理符合资本运行预期,全面提高外汇资本的管理水平。外汇资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原则,通过对各种资本改革的模式分析,实现对资本效率的全方位分析,为资本的全面有效管理创造良好的平台。
2.2金融支持下坚持限度开放资本账户政策、对外汇进行多样化管理
金融支持下外汇储备政策要符合货币资源管理的要求,通过有效的外汇成本管理,可以降低外汇储备成本,提高外汇资本的利川效率,为外汇的管制效率提升营造良好的条件外汇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升值预期等方面出发,积极稳妥的创造条件为外汇管理创造条件,实现外汇管理的多样化处理。在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外汇储备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要从风险性管理出发,对各种隐蔽的风险进行分析,有效遏制破坏性风险,为外汇资产的安全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外汇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投融资的角度出发,按照金融资产的多变性管理要求,提高外汇资本的综合运行管理水平,为外汇管理的创新模式形成营造良好的条件资金链实现的过程中要形成交互的管理模式,提高外汇资本的运行积极性。
2.3金融支持下外汇储备要适度放宽流出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