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5 09:27: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办公楼的建筑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办公楼的建筑设计

篇1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600m2,办公楼共3层,每层层高4.8m,建筑东西向长约79.5m,南北向宽约35.5m。办公楼1层主要功能为门厅、厨房、餐厅、会议、开敞办公,2层和3层主要功能为开敞办公,沿四周外墙设置了一些小办公室。办公楼矩形平面,形状规整造型简洁,框架结构形式,造型合理。

二、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1.建筑与环境统筹设计

建筑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周围的自然因素,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本项目办公楼位于基地的中心位置,南侧为集中绿地,种植草坪及低矮灌木;北侧为生态停车场和小部分绿地;东侧种植两排高大乔木并辅以灌木层与城市主干道隔离开,减少道路噪音的影响;西南侧通过室外场地与园区道路相连。整个基地中,绿化地面植草砖等透水地面面积与室外地面面积之比大于40%,满足节地与室外环境的优选项之一,可有效增强地面透水能力,缓解城市气温逐渐升高和气候干燥状况,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在办公楼的1层西侧设置架空区域,作为餐厅的室外休闲茶座,以此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增加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到人的身边,这也是生态设计的一个重要体现。

2.围护结构绿色节能设计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外墙:办公楼外墙材料采用120mm厚岩棉夹芯复合板。夹芯板外层钢0.76mm,内层钢板厚0.6mm,平板外形,企口搭接。外墙传热系数K=0.45W/(m2K),热阻R=2.22m2.K/W;外侧钢板为浅灰色,太阳辐射热吸收率低。岩棉夹芯复合板作为外墙材料,集保温隔音、美观装饰于一体,施工安装快捷,可有效缩短工期,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屋面:办公楼层面为上人混凝土保温屋面,保湿层采用250mm厚泡沫玻璃保湿板,面层为太阳辐射热吸收率低的浅色材料。屋面传热系数K=0.27W/(m2.k),热阻R=3.7m2K/W。泡沫玻璃具有质量轻保湿好防火防水无污染不燃烧,寿命几乎同建筑的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外墙和屋面保湿隔热,被誉为“不须更换的永久性隔热材料”,外窗:办公楼所有的外窗及玻璃幕墙均采用断热铝合金框低辐射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玻璃遮阳系数SC=0.38,可见光透射比为0.48,气密性等级6级,水密性等级4级,抗风压等级4级。在满足围护结构热工能的同时,也避免因当地空气流速较大而造成的漏气现象,改善室内垫舒环境,减少建筑能耗。

(2)自然通风采光与屋面光导

办公楼各朝向的外窗及玻璃幕墙均保证主要功能房间的自然通风及采光,东侧窗墙比为0.19,南侧为2.36,西侧为0.37,北侧为0.33,满足绿色建筑窗墙比南向不应大于0.7,其它朝向不应大于0.5的要求。外窗除固定窗外均为上悬窗,可开启面积占外窗总面积的40.5%,满足绿色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总面积30%的要求。考虑到建筑进深较大,在3楼中间位置设有天窗和光导,用来弥补建筑中部的采光不足。屋顶天窗共3处,采用断热铝合金框低辐射中空钢化夹胶玻璃,用于楼梯间电梯厅的采光,同时还作为排烟天窗满足楼梯间的消防排烟要求。光导,管道式日光照明装置TDD是一种通过采光装置收集日光中的可见光部分,经高反射率导光管定向传输到所需区域,最后通过末端漫射装置实现室内日间照明的一种新型采光照明产品。光导产品具有先进的采光性能,高效的光线传输能力,梦幻的温射照明,卓越的显色性能,并且节能环保、健康舒适、光线可控、使用寿命长,装置几乎无须维护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一套直径为530mm的日光照明产品约可以提供相当于两套3管F032T8格栅灯的光线输出。办公楼拟采用750DS、330DS型号,管道直径均为530mm,使用梦幻温射器6节管道,光通量分别为5022lm、62651m,共16个导光筒安装在无直接对外采光的内走道及小会议室,增加室内日光照明效果。

(3)多维遮阳

建筑遮阳的作用主要是阻挡太阳光直射建筑物表面,尤其是直射玻璃进入室内,减少围护结构的辐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用电负荷。针对不同朝向,采取适宜的遮阳措施是改善室内环境,提高节能效果的有效途径。水平遮阳板遮阳: 用于办公楼南侧东侧的单扇小窗户,铝合金遮阳板位于窗户上部约1/3处,向外挑出1.0m,向内挑0.5m,把单扇窗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利用窗户的横档作为遮阳板的结构支撑,内外保持平衡外遮阳板阻挡大部分直射光通过窗户进入房间,内遮阳板对穿过窗户上部的直射光进行反射,经过吊顶的再次反射,使光线柔和均匀,防止眩光。水平百页遮阳:用于办公楼南侧玻璃幕墙,每层设置,整个遮阳百页构架突出幕墙0.8m,内含4片铝合金遮阳板,水平排列。遮阳板可根据太阳的直射角相应地旋转调节,满足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遮阳需求。垂直百页遮阳:为减少西晒的影响,在办公楼西侧玻璃墙外设置了整面垂直百页遮阳构架,构架突出幕墙0.5m,每片铝合金百页宽200mm。遮阳百页可旋转调节,且百页板上穿孔,保证了外墙表面气流通畅流动。垂直百页不仅遮挡阳光利于通风,而且竖向的线条也为建筑立面增加了一种韵律感。

3. 全装修一体化设计

(1)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可以使建筑功能与室内设计更加协调与完美,避免在二次在装修施工阶段对已有建筑构件打凿穿孔和拆改,既保证了结构的安生性,又减少了噪声能耗和建筑垃圾,还节省材料用量并降低了装修成本,实现绿色环保。在办公楼的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师重点构思建筑的空间形态、造型效果、功能布局,而室内设计师则注重空间感观、流线组织、家具布置。经过双方的合作,建筑的空间组织更有目的性,内部表现更具完整性,使用功能更有现实性。在此基础上深化方案设计,确定基本的材料构造设备选型管线走向,将概念成果向施工图设计逐渐转化。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完善建筑空间和界面造型,确定材料和装修细部,配合结构、电气、通讯、给排水、暖通等专业,完成管线布置、孔洞预留、设备排布。除了基本的平立剖面图、设计说明、装修做法详图外,还包括地面铺装图、吊顶布置图,设备布置图、固定家具装修图、门厅电梯厅装修图、活动隔断装修图、卫生间茶水间、装修图等一系列内部装修图纸。

(2)建筑装修材料绿色可持续

在办公室的建筑选材时,注重可再循环材料的利用。建筑内部隔墙均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在卫生间管道井区域采用水泥板墙,根据墙体所在位置选择板材的层数和岩棉厚度来达到相应的隔音防火隔热等要求,此类型墙体质量轻、施工快、无毒无害,有效减轻楼面荷载,且属于可再循环材料。楼地面装修采用结构面层随捣随光,上铺地毯PVC面层或刷环氧涂料,既减少了装修荷载,又节省了建筑材料。

结束语

篇2

1办公楼建筑的可持续设计的意义

办公楼是公共建筑中的一种较普遍的建筑类型,它的需求量大,由于其本身功能的复杂性和设计的多样性,使其空调能耗非常高,远大于住宅,因为办公楼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办公楼推行节能的力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实现,我们也看到,对办公楼节能问题目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更是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2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该单位的办公区用地内,用地位于世纪大道和滨江路交界处东北侧,该场地总用地面积为5984.98m。该办公楼为高层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层为17层,建筑高度53.4 m,为二类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缓丘及山间陡坡,不会发生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势较高,不会被洪水淹没或发生内涝,拟建场地地势开阔,适合各类大型机械进场作业,基础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办公楼建筑的设计理念

大量的办公人员聚集在一个建筑物内将对他们的邻居们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办公楼的建筑造型考虑到特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力图表达建筑的庄严的气质与威严的气度,同时又体现人性化的关怀,大楼以建筑南面中央部位作为入口,与前方广场及院内主入口构成中轴线,建筑左右两端完全对称,弧形车道与入口门厅、大台阶有机结合。特别是立面设计主要以竖线条为主,简洁、明快,突出建筑的雄伟、挺拔。建筑主墙面以高档花岗石装饰,且均为浅色调,底座均以质感粗糙的石材装饰,颜色较上部墙体深,强调基座的稳重。玻璃配以蓝色,玻璃色彩明快,采光良好。

4 大楼办公楼的设计

该大楼位于办公区的南端,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总图布置。该场地共分两大块,南边的办公区与北边的生活区,利用地形地势特点,建筑进行合理布局。大楼退用地红线48.8 m,楼前布置大面积广场、停车位,既方便群众办事停车,又使大楼更庄严、气派,同时又美化环境。其主要功能为检测办公。其中地下室为地下停车场、人防和设备用房,架空层为车库、设备用房与食堂,一层为检测室与大堂,二、三层为检测室,四至九层为办公,十层为大会议室与视频会议室。该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建筑层高均满足各功能用房的要求,地下室层高3.5 m,架空层结合地形做到4.8 m,一层至九层3. 5 m,十层4.8 m。大楼设置有两台防烟楼梯间,一台消防电梯和一客梯,并配以相应数量的出入口,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方便快捷。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自动喷淋系统,地下室设一个防火分区,架空层一个防火分区,地上十层每层一个防火分区。考虑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大楼设置有残疾人专用厕所,电梯设置有残疾人设施,入口设置残疾人轮椅坡道和盲道;人防工程设置于地下室,平战结合,战时人防,平时车库;建筑智能化设计,该工程按规范规定和业主要求,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监控系统。

5大楼办公建筑系统

(1)在办公大楼建筑设计中,建筑系统及主要组成是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筑系统和组成包括建筑外壳和建筑内核。本次益阳质监局大楼包括停车场、景观和绿化、场所照明、场所消耗、场所家具、大楼入口、建筑物包装(如玻璃窗、大门和其他开放空间)、内部分隔、雨篷、屋顶系统和天窗、披屋结构、地基和下层结构、结构系统和地板背板、空气流通、垂直运输(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邮件支持、泊车场、设备维护、窗户保洁、大楼安全保卫,以及建筑物标记等等。大楼外壳的机械系统包括供暖系统、降温系统、送风系统、排气系统和系统控制。

(2)建筑外壳的电气系统和相关槽隙,包括电力服务和配给,照明、紧急电源、照明保护。建筑外壳的管道系统包括公用给排水服务、供气服务、家庭冷热水系统、卫生排污系统和管道维修。建筑外壳消防系统包括压制系统、警报系统、排烟系统。建筑外壳通风系统和空间包括入口装置、垂直和水平通道、箱体和结合物。建筑安全系统包括场所屏障和缩进,周边屏障和防爆装置、公用保卫、进入控制和侵入检查、入口扫描、包裹扫描和控制、空气和公用供给保护。建筑外壳包括与建筑核心、公共走廊、门廊、普通空间和公用空间(如机械、电气、管道、通道、消防、安全等空间)相关的内部建筑。

6办公大楼建筑设计中考虑的建筑物的主要属性

6.1集成性

也就是说,建筑设计要在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构思。除此之外,大楼的建设用途和维护方法也很重要,为保证建筑的完成与建筑物维护相分离,由建筑用途出发而得出的建筑设计就很重要。

6.2可变性

高效能办公室必须能够简单、经济的装修,必须适应经常性的更新改造。

7 关于安全、健康与舒适的办公大楼设计

在办公环境中,员工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正在形成中的新一代先进办公室中,这些问题已经被制定为标准列入建筑说明书,如提高新鲜空气流通率,采用无毒、低污染材料和系统等。居住者的舒适度是工作场所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效能办公室能够提供个性化气候控制,允许用户设定他们各自的、局部的温度、空气流通率和风量大小。虽然难以衡量满意度的高低,但有一点被广泛接受,那就是当办公室职员被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后,提高工作场所满意度能够得益于此,部分原因是员工们可以接近自然,视野开阔,有相互交往的机会,还可以控制自己周边的小环境。

8 办公建筑中体现的经济性策略及能源效益

8.1针对降低能源消耗的最低策略

根据办公室大小、局部气候、使用收益和效用比,使能源消耗降至最低的策略包括:

(1)减轻负荷(通过综合考虑建筑与场地状况,充分运用建筑外壳,如减少透光、提高隔热性);

(2)使用规格大小合适的取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3)安装高效能的设备、灯具和器具。

8.2能源效能

篇3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某综合办公楼,位于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地带,东侧为停车场,北止于厂区内道路,北部与厂区内车间和办公楼毗邻。场地地势大体为平地,北部略低。

整个综合办公楼项目为二类多层建筑,高15.6米,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7 611.44平方米。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及设计合同的规定,本次设计的范围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空调、节能等专业设计和总概算。

二、设计理念

1.尊重气候

通过结合适宜技术观点中对气候的考察分析,我们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娴熟地组织空间,创造一种适合于工作、交流和休息的宜人环境氛围。我们使用Ecotect软件,对整个气候进行分析,包括被动式设计策略适应性分析、风环境特征分析、日照特征分析、温湿度特征分析,总体气候特征分析五个部分。进行系统分析为整个建筑的体型设计提供依据,把建筑体型系数尽可能地控制小,同时保证好建筑各个朝向所对应的空间功能分区,使整个建筑内部空间的保热与失热比重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进行功能分区、体型设计和竖向交通体分析,从而使建筑整体得到自身的更好的优化。

2.总体优化布局

场地主入口位于南部东面,包括人行和车行,人行次入口位于场地北部西面,消防环道围绕建筑设置。在设计中,我们通过建筑优化设计平台,展开设计工作:办公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靠东面的四层办公主楼,二是靠西面的三层会议室、餐饮区和四楼部分综合办公区。其中办公主楼由南北一栋条状的建筑组成,中间被厂区道路分开。建筑各部分以石材覆面,各部分之间以玻璃长条窗连接,使建筑光影、明暗、虚实对比强烈,简洁大气。

3.平面优化设计

办公楼建筑包括地上四层的办公及其他功能用房。平面布局是结合地区温度、湿度、风环境特征以及被动式策略适应性,进行功能布局,达到与基地环境相呼应。整个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内部流线清晰顺畅,建筑中部主入口门厅,通过两层通高的室外廊,进入到入口处灰空间,保证中庭的充足采光,使得进入建筑内部的人群能感受到建筑所具有的气势。

西向局部断开,设置了次入口,方便沿厂区干道的人流及内部人员进入;西侧的食堂屋顶设置了屋顶花园,给予建筑更多丰富的生态元素,使建筑内的使用者享有良好的景观感受。建筑内各层平面均匀分布有大、中、小办公室,出入口部分均设置管理用房,并且在办公区每层设有会议间、卫生间等用房,平面布局明确、紧凑,方便使用。泵房、消防水池、空调机房均设建筑东侧设备用房中而不在建筑内。

4.景观设计

对于办公楼周边的景观设计,我们主导设计思路是以“环境友好”为出发点,以环境优化设计平台中的室外环境,通过植被涵养、水体保护、地形保护三个技术体系来构架“环境友好型”的景观设计。同时通过主导思想与企业精神中高效、精准的特征相结合,以此来体现企业的实力与文化底蕴。

在场地植物配置原则中采用绿量率(也称为叶面积指数)来衡量生态效益,与传统绿化控制指标(人均绿化面积、绿化率、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相比,绿量率能够更科学直观地反映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以《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的四个方面为建设指导:(1)绿地全部由植物覆盖,没有土地;(2)多层植物群落≥40%-50%的绿地总面积;(3)群落一般3层以上,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亚灌木、藤木、地被;(4)乔木数≥2-3株/100m2绿地,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比例为1:1-2。

三、生态策略的考虑

通过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对办公楼进行再补充如立体绿化、生态中庭、其他策略,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令在建筑中工作的人们更加舒适。

1.建筑立体绿化

建筑的立体绿化技术主要包括屋顶花园和边庭绿化两项。作为建筑护结构的附加层,立体绿化有许多优于现有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和生态效益。首先,它可以显著改善室内物理环境,保护建筑构造层,调节城市温浸度,缓解热岛效应。其次,它能还原建筑所占土地面积,成为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一项有益补充,从而更好地增加绿化率、土地面积使用效率,达到土地节约的策略。

(1)屋顶花园:根据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如年降水量较丰富,四季分明等诸多较为有利于草坪、低矮灌木和常规地被植物生长的条件,发展屋顶绿化,具有保护建筑屋顶与及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作用。如在南方夏季,可利用屋面上种植植被来阻隔强烈的太阳辐射,防止建筑顶层腔体温度过高,其隔热原理则是利用植被茎叶的遮阳作用,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外的综合温度,减少对地面的温差传热量。同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消耗了太阳辐射自身的能量。

(2)边庭绿化:边庭空间具有一定生态特征。由于其具有开敞性,其与建筑腔体内外空间的渗透关系,使得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明显。同时,边庭空间能够结合植被营造成景观性的空中花园,成为优美的视觉焦点,有助于舒缓工作的紧张氛围,在工作之余能直接感受阳光和绿地。

2.生态中庭

在室内设置生态中庭,种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人心理状态的植被。这些植被不但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温湿度,滞尘降噪,还能缓解精神紧张,放松情绪,甚全辅助疾病治疗。

作为低节约策略的补充,植被在影响室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室内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而一些不利于室内生态环境的日照、温差等众多条件也对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我们通过促进通风换气的烟囱效应技术、采用植物群落的绿化技术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更加完善中庭策略。

(1)采光:中庭在建筑设计中是最为有效的作用,为建筑提供了优质的光源,并能达到建筑腔体内进深最远处。中庭的作用,就像建筑腔体中的一个自然采光的调度室。

(2)通风:中庭设计中,根据地区的地理与气候特点,在冬季,由于室内每间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故室内外温差有一定的变化,热压通风的原理能有效实现建筑腔体内气体的快速“新陈代谢”。而在夏季所需要的温差值,并没有冬季要求高,所以能很好地实现热压自然通风。

3.其他节约策略

利用建筑前建造生态水池,来进行建筑公厕的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和景观用水的节约策略,同时也为建筑的高温冷水机组提供冷却用水。屋顶的大面积场地为屋顶能源系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篇4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of Shangyu Wynn building center building design as an example, on whether the project planning or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 must be forward-looking and beyo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from th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 sums up its unique beautiful hand metho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 office buildings; architectural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building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上虞市永利大厦中心,项目位于上虞市新区,基地南临王充路,东临江扬路,大致为东西向63m,南北向70m的矩形地块。江扬路为上虞市目前主要的大街,上虞市永利大厦建筑在这特殊的地段必将体现其相应的价值。本项目基地用地面积为4960㎡,方案总建筑面积为25710㎡,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1810㎡,地下建筑面积为3900㎡ ,容积率为4.4,密度为31.0%,绿地率为10.1% ,停车位为109辆,其中地下停车位95辆,地上14辆,非机动车位35辆。

2. 设计构思

鉴于本项目基地为不规则四边形,规划用地面积为4960㎡ 。整块基地目前为空地,未平整开发利用,周围无大型污染源,区域环境质量良好,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完备,区域内供水以市政管网供水,供电为市区电网,保证率95%以上。为此,本工程在平面布置和室内空间设计上力求合理、现代化、空间感强,并使其满足业主功能分区的要求。同时在满足功能要求及建筑造型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投资,降低造价。同时为能有效满足消防防火分区、人员疏散,设置统一消防系统,配备相应消防设施。建筑周边设消防环道,主楼西侧、北侧均不布置裙房,主楼直接落地,作为消防登高扑救面,北侧消防道路距离建筑≥10m,西侧由于用地条件确有难度,消防道路与建筑的间距控制在5~8m。另外,对整块基地搞好环境保护,满足防疫,环保工作要求,振动设备均设减震、消声措施,室内外雨污分流。城建规划交通方面在设计遵照上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划处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满足城市规划建筑后退要求,满足停车位数量,出入口的规定要求。对整个项目的绿化设计方面尽可能扩大绿地面积,造成一个良好的广场空间。

3. 办公楼的规划设计构思

在对本项目的建筑规划设计构思上,设计的目标是为使本项目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又能成为上虞市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和城市地标,在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能体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规划还是建筑单体的设计都必须具有前瞻性和超越建筑的表现力。

基于以上的设计目标,在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尊重历史,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文化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建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尊重这也是《北京》所导向,只有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蕴涵着特有的文化的才会是永不褪色醇久而弥香的。整体地去把握,尊重城市的格局,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应用其中,使之能有效的适应城市整体的发展建设。功能与形式的协调并重,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合理的分区布局的前提下,注重建筑的形式美,强调建筑的艺术层面,确立自己的风格。以清晰的流线设计,来合理的协调布置各功能空间,从而达到安全、高效、便捷的效果,辅以景观点缀,同时又能营造出舒适的交通空间。强调建筑外立面的设计,通过建筑形体的变化,色彩的搭配,线与面的穿插,创造出庄重而典雅的气质。要重点强调入口广场景观的设计同时注重各个小广场以及次入口的景观设计,在设计中把握文化物质,空间尺寸等诸多因素对情感的丰富变化。

另外,整个项目每一细节的设计均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充分尊重以人为本的人文观点。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环境发展”的思想为求创造一个具有环境优雅、文化内涵丰富和个性鲜明的高档次办公大楼。充分尊重地域特色,充分体现现代化办公楼特色,使之与现代化办公生活相融合。空间介入与融合——讲述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群体与周围景观的融合,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从设计的角度来思考,对于建筑中某一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建筑所处的地理空间,时代空间,技术空间以及建筑师的个人修养空间所限定,而建筑师对地理、时代、技术的认识理解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的差异。本方案经过对永利大厦建筑性质的分析以及对周边建筑考查,基本确定了外立面造型的设计思路。功能与形式相统一,用简洁的几何形体和明确的阴影关系以及虚实对比来塑造外观形象。同时对沿江扬路形体做了处理,突出的实墙面增加了建筑物的立体感。整个建筑形象简洁流畅,其强烈的体块感和稳重的色彩赋予建筑造型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视觉震憾。本案在建筑造型的的设计上,我们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以挺拔的庄严的体块造型,同时结合构件,飘板等现代建筑元素点缀其中,勾勒出建筑整体的韵律感,给建筑赋予强烈的现代气息。建筑色彩稳重不失明快,简洁而不失丰富,这就是石材与玻璃体块结合产生的效果,白天,天光云影,简洁凝重,夜晚,车水马龙,道路的小霓虹,使之通透灵动,充分展现了建筑的时代本质。

基于对本项目的设计思考,本项目空间设计上,为了营造磅礴的气势,稳重大气的形象同时又能与城市景观形成联系,南往北依次布置。赋以主题景观的城市广场,以办公为主要内容的主楼部分,在不同功能的连接处都设计了过渡空间,使整个建筑和谐的融为一体,整体建筑轮廓流畅统一。对于机动车行入口及流线设计,在地块东北角设置车行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距离大于70m),建筑周边以6m宽道路环通,地下车库入口位置建筑西北角,并在场地西南角设消防车紧急出入口。人行入口及流线在设计中,主入口设置在主楼南侧作为外来办事人员及礼仪入口,设计上使景观步道与广场相结合。地面道路满足景观设计中强调轴线对称,在中轴线上做景观步道,连接主楼与城市道路穿过城市广场赋予基地开放的性格为城市空间做出贡献。北侧、东侧为办公楼次要出入口,办公楼西侧出入口一方面为方便非机动车人群设置。另一方面,贴邻消防道路,方便消防施救。

4. 单体的建筑设计构思

本项目中办公楼作为整个规划地块主体,而且基于本项目的超越建筑的独特设计理念,其立面效果要求较高,既要满足经济实用,又要顾及环境效果,故采用局部错落增加立体感。同时又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可观性。平面以2个口字型互相咬合展开,主入口设置在南面;北面、东面设置次入口,大厅内设置4部电梯直通屋顶层。办公区域围绕核心筒“回”字形布置,本案根据功能不同,将不同性质及不同大小的空间合理布局,设计手法重新诠释了传统空间的“庭、厅、堂、室”的结合起来,强调其轴线及空间节奏的变化,强调视觉景观的韵律与变化。同时在室内空间的创造上,力图表现出现代办公建筑通透,开放,高效,人文化的个性空间。

另外,在建筑立面的处理上,明快、简洁又不失对边角等细部的推敲及处理表现,色彩基调为冷灰色,主体采用石材,与玻璃局部采用高档涂料,建筑沉稳凝重,色彩历久而弥新,主楼部分对立面肌理进行刻画,强调线面的构图与裙房协调统一,达到沉稳、挺拔、硬朗的感观效果。整个立面处理沉稳凝重、精致尊贵,体现了富有动态韵律感,丰富而灵魂的现代设计理念。

5. 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办公楼的建筑规划设计实例,为了实现在满足现代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能体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规划还是建筑单体的设计都必须具有前瞻性和超越建筑的表现力。设计上以清晰的流线设计,来合理的协调布置各功能空间,同时强调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强调入口广场景观的设计。在项目单体设计上对立面效果要求较高,根据功能不同,将不同性质及不同大小的空间合理布局,设计手法重新诠释了传统空间的“庭、厅、堂、室”的结合起来,有效地强调视觉景观的韵律与变化。

参考文献:

[1] 巴志强,郭锡斌,郭启勇,等 .办公楼建筑规划与设计的理性思考[J].山西建筑,2011,28(07):118~119.

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by combining the daya bay nuclear power bas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pany AE office building design examples, the office building design projects focus on human nature, natur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igging, combined with people and people to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e, structure of the size of the appropriate space, use the natural person senses demand factors in the design of woven into, and cause the resonance of the people,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office; Architecture design; Human nature; Facad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大亚湾核电基地工程公司AE办公楼,建筑用地面积为12347㎡,建筑高度为32m,总建筑面积为49045㎡,建筑容积率为3.24,绿地率为30.21%。对该办公楼采取精心的建筑设计,设计重在对项目中的人性、自然和文化内涵的关注和挖掘,结合人们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反应,构造适宜的大小空间,利用自然把人的感官需求要素编织到设计中去,从而引发人的共鸣。

办公楼设计构思

根据对办公楼建筑规划的理解,同时充分考虑了业主的要求,对办公楼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如下的设计目标,对于办公楼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的区域项目优势,而判断其设计是否需要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同时对办公楼的设计应当尽量体现不断进步的设计思想以展望未来的形象。针对办公楼发展趋势,追求建筑环境的有机统一是办公楼建筑设计理念的强调点,对于办公楼室外景观、绿化以及灯光效果等应当采取设计协调一致,这也是办公楼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倡导下,尤其是对于办公楼这种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其建筑设计应当体现出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以上对办公楼建筑设计的构思,总的来说办公楼建筑设计适宜采取“科技、人文、生态”的办公楼建筑特色,设计中试图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艺术与哲理的表现“科技、人文、生态”的主题,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特点,充分展示办公楼崭新的形象风貌;突出生态化、信息化以及企业文化的办公楼建筑主题,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创建生态的、可持续的以及无害化的环境品质;现代社会极速三级网络信息交流、交通联系、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发展迅猛,本方案设计为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以人为本,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创造充满活力的办公交流场所。本单体西北紧邻国道及运河河道,建筑立面丰富了景观带,整个建筑单体的独特造型使之成为小区中的标志性建筑。塑造极具特色的空间环境,通过塑造轴线、对景、建筑形态、开放空间布局等相关要素的利用,在场地内形成具有特色的可辨识的景观轴线,同时在建筑内外形成良好的交流环境。

本项目设计理念

通过对上述对办公楼的设计构思,本办公楼项目设计重在对项目中的人性、自然和文化内涵的关注和挖掘,结合人们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反应,构造适宜的大小空间,利用自然把人的感官需求要素编织到设计中去,从而引发人的共鸣。对办公楼的环境设计方面,综合考虑办公楼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地方气候条件和交通体系等,合理地规划用地,创造现代企业舒适环境。对办公楼空间设计上,采取全新的单元办公模式组成有效的办公空间,并配以共享与交流的空间。整齐的柱网为办公空间灵活开放,内外交融提供了可行性。对办公楼的文化设计上,以简洁的模数化建筑语言寻求与中广核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文化相配的建筑新形象。通过对本项目办公楼采取以上的设计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AE办公楼不仅把环境引入到建筑空间内,而且其本身模块化的布局、优雅简洁的设计,也能够给人以强有力的秩序感,并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使得办公楼设计上获得到便捷的交通组织、高效的空间利用、舒适的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达到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办公楼规划设计

本办公楼项目规划设计上以简洁的模块,顺应现状地形设计成“L”布局,采取全新的单元式模块化办公场所,通过结合休闲花园、楼电梯间等服饲空间串联组合,即提供了办公功能的灵活分配,又为办公空间的内外交融提供了丰富的途径;该楼以走廊式组合为主,在楼体2端朝阳面设置楼梯,朝阴面设置卫生间。外表整体平滑,但又有中部幕墙和两端幕墙,让建筑虚实结合,凹凸有别。在弱化了建筑体型的庞大感同时,消化了大进深的室内办公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办公环境获得了更为理想的采光量和更大的视线角度。服饲空间尽量自然通风采光,也节约了大量空调能耗。

构筑开放性的办公环境,塑造多重交往空间。开放性的办公环境也是设计孜孜追求的新模式,对建设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建筑朝向好,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布局及高度等方面充分考虑与周边已有规划建筑的衔接,高低错落有致,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集中设置公共绿地,组织连续的步行休闲系统。考虑建筑立面的连续性、层次感和丰富效果,注意与城市景观带的关系。

建筑物功能的划分设计属于相当关键的设计部分,建筑物的功能划分应当保持对持续多变的市场需求的足够的敏感性以及灵活性,对于单体层面的设计上,平面使用应当凸显空间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以有效地应对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多变与多样性。对于本项目的办公楼方案中的平面划分上,采取多种划分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为市场提供了灵活性,也提供了大量的共性办公空间。

办公楼建筑形象和景观设计

本项目办公楼对于立面设计上顺应公司本身的企业文化理念,立面追求现代简洁明快的风格,突出虚实对比和体量感,强化立面的地标特性。作为一个现代的滨海办公楼,建筑设计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AE办公楼需要有通透的外表和较强的雕塑感造型,用以表现办公建筑的简练、高雅、清朗的气质。造型新颖、独特,整体建筑简洁、协调、清新淡雅,平面布局时充分考虑公共部分的交通性,又保证在楼内办公的各单位之间的相对独立,尽可能避免互相干扰;在立面设计手法上又适当超前,采用了复合立面形式:玻璃窗与陶土格栅的完美结合,看似时尚前卫,实则具有完美的规律感和逻辑性,使建筑具有超尘脱俗的个性,体现了现代建筑崇尚的“简约极致主义”。室内外实体部分材料,设计上选用清水混泥土来表现,这样即没有石材的奢侈感,但让人更觉朴素而厚重,永恒隽永;同时又恰如其份地体现了核电站形象。

本办公楼建筑整体性强,各房间联系紧密,为突出建筑的入口处,,把门厅设置于建筑物中轴线处。在建筑的构成要素中,窗、凹进的部分以及实体中的透空部分,常给人以轻巧、通透感,故称之为“虚”,而墙、垛、柱、栏板给人以厚重、封闭的感觉,称之为“实”。该建筑恰当地处理了虚与实的关系,使建筑活泼、生动,有时代感。在细部处理上,该建筑比例协调、尺度宜人,在整体形式要求的前提下,统一中求变化,多样中求统一。

AE办公楼不仅需拥有现代的表皮,还应该拥有多元化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空间。在这个办公空间里,人们能享受到大自然的阳光和空气,以及生态的亲和力、优秀的视觉感受、合宜的人体尺度和卓越的空间级配,提供富有乐趣的环境,提高现代人的工作质量环境,发展新的生活工作模式,使办公人员更具“场所感”和“归属感”。

结论

文章通过结合大亚湾核电基地工程公司AE办公楼设计实例,对办公楼的建筑设计提出了笔者的思考,同时针对该办公楼设计项目重点关注人性、自然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同时结合人们以及人们对所处环境的反应,构造适宜的大小空间,利用自然把人的感官需求要素编织到设计中去,从而引发人的共鸣,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通过对生态办公楼的发展过程和在技术层面上的发展现状结合工程实践,以公共建筑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归纳办公建筑适合采用的各种生态技术,结合工程实践将各种技术付诸应用,同时总结简便、易于参考、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办公建筑设计方法,方便普通建筑设计人员参考实践,对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推广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推进意义。课题的研究对解决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很有助益,非常具有推广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1、项目概况

某综合办公楼, 整个综合办公楼项目为二类多层建筑,高15 6米.地上4层.总建筑面积7 611. 44平方米。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及设计合同的规定,本次设计的范围包括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弱电、空调、节能等专业设计和总概算。

2、设计理念

通过结合适宜技术观点中对气候的考察分析,我们根据地方气候特征娴熟地组织空间,创造一种适合于工作、交流和休息的宜人环境氛围。我们使用Ecotect软件,对长沙地区的整个气候进行分析,包括被动式设计策略适应性分析、风环境特征分析、日照特征分析、温湿度特征分析,总体气候特征分析五个部分。进行系统分析为整个建筑的体型设计提供依据,把建筑体型系数尽可能地控制小,同时保证好建筑各个朝向所对应的空间功能分区,使整个建筑内部空间的保热与失热比重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进行功能分区、体型设计和竖向交通体分析,从而使建筑整体得到自身的更好的优化。

3、总体布局

场地主入口位于南部东面,包括人行和车行,人行次入口位于场地北部西面,消防环道围绕建筑设置。在设计中,我们通过建筑优化设计平台,展开设计工作:办公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靠东面的四层办公主楼,二是靠西面的三层会议室、餐饮区和四楼部分综合办公区。其中办公主楼由南北一栋条状的建筑组成,中间被厂区道路分开。建筑各部分以石材覆面,各部分之前以玻璃长条窗连接,使建筑光影、明暗、虚实对比强烈,简洁大气(图1)、(图2)。

效果图 (图1)

总图(图2)

4、平面设计

办公楼建筑包括地上四层的办公及其他功能用房。平面布局是结合地区温度、湿度、风环境特征以及被动式策略适应性,进行功能布局,达到与基地环境相呼应。整个建筑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内部流线清晰顺畅,建筑中部主入口门厅,通过两层通高的室外廊,进入到入口处灰空间,保证中庭的充足采光,使得进入建筑内部的人群能感受到建筑所具有的气势。

西向局部断开,设置了次入口,方便沿厂区干道的人流及内部人员进入;西侧的食堂屋顶设置了屋顶花园,给予建筑更多丰富的生态元素,使建筑内的使用者享有良好景观感受。建筑内各层平面均分布有大、中、小办公室,出入口部分均设置管理用房,并且在办公区每层设有会议间、卫生间等用房、平面布局明确、紧凑,方便使用。泵房、消防水池、空调机房均设建筑东侧设备用房中而不在建筑内。

5、绿色生态设计

通过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对办公楼进行再补充如立体绿化、生态中庭、其化策略,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令在建筑中工作的人们更加舒适。

5.1建筑立体绿化

建筑的立体绿化技术主要包括屋顶花园和边庭绿化两项。作为建筑护结构的附加层,立体绿化有许多优于现有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和生态效益。首先,它可以显著改善室内物理环境,保护建筑构造层,调节城市温浸度,缓解热岛效应。其次,它能还原建筑所占土地面积,成为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是—项有益朴充,从而更好地增加绿化率、土地面积使用效率,达到土地节约的策略。

①屋顶花园:根据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如年降水量较丰富,四季分明等诸多较有利于草坪、低矮灌木和常规地被植物生长的条件,发展屋顶绿化,具有保护建筑屋顶与及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作用。如在南方夏季,可利用屋面上种植来阻隔强烈的太阳辐射,防止建筑顶层腔体温度过高,其隔热原理则是利用植被茎叶的遮阳作用,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外的综合温度,减少对地面的温差热量。同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消耗了太阳辐射自身的能量。

②边庭绿化:边庭空间具有一定生态特征。由于其具有开敞性.其与建筑腔体内外空间的渗透关系,使得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效果明显。同时,边庭空间能够结合植被营造成景观性的空中花园,成为优美的视觉焦点,有助于舒缓工作的紧张氛围,在工作之余能直接感受阳光和绿地。

5.2景观设计

科学地进行种植设计。利用耐旱植物或用水高效的景观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要求,有许多植物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这些耐旱植物在干旱地区多加应用以减少灌溉用水。采用多渠道的水源供给。以收集雨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形成的中水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采用轻型种植屋面,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种植屋面不以观赏为主要目标,而是要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种植屋面的种植品种以耐旱草类和小型灌木为主,减轻结构负荷。

对于办公楼周边的景观设计.我们的设计主导思路是以“环境友好”为出发点,以环境优化设计平台中的室外环境,通过植被涵养、水体保护、地形保护三个技术体系来构架“环境友好型”的景观设计。同时通过主导思想与企业精神中高效、精准的特征相结合,经此来体现企业的实力与文化底蕴。在场地植物配置原则中采用绿量率(也称为叶面积指数)来衡量生态效益,与传统绿化控制指标(人均绿化面积、绿化率、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相比,绿量率能更够科学直观地反映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6],以《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的四个方面为建进指导:①绿地全部由植物覆盖,没有土地;②多层植物群落≥40%一50%的绿地总面积;③群落一般3层以上,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亚灌木、藤木。地被;④乔木数≥2—3株/lOOm7绿地,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比例为1:1—2。

5.3生态中庭

在室内设置生态中庭,种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人心理状态的植被。这些植被不但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温湿度,滞尘降噪,还能缓解精神紧张,放松情绪,甚至辅助疾病治疗[7]。作为低节约策略的补充,植被在影响室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室内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而一些不利于室内生态环境的日照、温差等众多条件也对植被生长造长不利影响。我们通过促进通风换气的烟囱效应技术、采用植物群落的绿化技术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更加完善中庭策略。

1采光;中庭在建筑设计中是最为有效的作用,为建筑提供了优质的光源,并能达到建筑腔体内进深最远处。中庭的作用,就像建筑腔体中的一个自然采光的调度室。

2通风:中庭设计中,根据地区的地理与气候特点,在冬季,由于室内每间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故室内外温差有一定的变化,热压通风的原理能有效实现建筑腔体内气体的快速“新陈代谢”。而在夏季所需要的温差值,并没有冬季要求高,所以能很好地实现热压自然通风。

结语

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在关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生态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in combination with an office building design example, put forward the combined with the architecture around the design of the office building to link to positioning,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the purpose is to JiZhi irregular status and a JinCu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to office to take reasonable planning design and building interior of graphic design, etc,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office buildings; Architecture design; Construction planning; Building exterior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本办公楼项目地处桐乡闹市区域,基地西南面接邻已建桐乡中心市场,东侧为综合市场用地及桐乡市信用社用地,北侧与振兴东路相隔是润丰商业步行街。建设主体单位为是桐乡市市场管理服务中心,拟建成一座现代化高品位的商务办公大楼。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095㎡,建筑为一幢二层裙房主楼二十六层的高层建筑,另设一层地下室平时作为机动车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机动车停车库作为6级人防防护单元。总建筑面积为37300㎡,其中地上部分为34819㎡,地下部分为2481㎡。

图1商务办公楼设计效果图

结合地形的办公楼设计

本项目的基址地呈不规整状态,用地较紧促。对于建筑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当从现有环境、周围规划等综合情况及商业区的人性化角度出发,利用基址地形的独特性来综合考虑。本办公楼项目结合桐乡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于本工程区域的建筑规划设计要求,并充分考虑到了用地西、北两侧的地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视觉影响,将建筑主体靠近北侧和西侧沿振兴东路、景雅路二条城市主要干道布置,基地东侧设置地面室外停车场,以有效地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从建筑交通组织、座向以及办公楼的出入口规划设计上,项目应当做到人车分流从而有效地避免交通流线的交叉。本项目考虑到建筑物的西、北二侧紧临景雅路、振兴东路已建城市道路,分别沿这二侧设置办公大楼的主要入口;在与西南侧桐乡中心市场之间已建的消防通道设置办公大楼的次要入口;内部人员出入口则布置在建筑东北面,靠近位于地块东侧室外停车场;地下车库、室外停车场出入口均沿已建消防通道设置,做到人车分流,避免交通流线交叉。将高层建筑北侧的入口广场作为本工程的消防登高场。

同时鉴于本项目的基址地形不是很规整,用地较紧促,在景观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案在绿化景观设计方面,通过化繁为简的处理手法,力求营造轻松、休闲的商业气氛,结合西侧景雅路与已建桐乡中心市场之间的广场,设置简洁的硬质铺装形式,点缀着几处机理性极强的花池、树池,适宜的总体尺度使人一目了然,不仅满足了人流集散的使用要求,而且也符合现代人在快节奏工作之余休闲生活的心理需求。

结合商务要求的办公楼建筑设计

3.1办公楼的建筑平面设计

考虑到本项目基址地形不是很规整,用地较紧促,在建筑设计的构思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现有环境和周围规划情况的综合考虑及对商业区的人性化考虑,利用基址地形的独特性,建筑平面设计采用建筑几何图形的穿插,结合传统高层建筑的排布方式,大开间的柱网布局,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最大程度的满足商务办公楼的采光通风等使用功能要求。最终本办公楼项目设计有地下一层、地上裙房二层、主楼二十六层、屋顶设机房层。一层布置为大楼的门厅及管理用房,二~二十六层均为大开间的办公用房,分隔方式灵活,最大程度保证了其主要功能的通风和采光,各层平面中心为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有楼梯间、电梯间及各类设备管道井;地下一层平时为机动车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地下机动车停车库为6级人防防护单元。

3.2建筑立面设计

对于建筑的立面设计是人员首先接触建筑物外观的重要体现,是反映建筑物给众人的首要感觉。为此对于建筑的立面设计应当结合项目的定位优势来决定。建筑的外观问题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从总体来说,既要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系,又要寻求自身形体上的突破,创造有个性、丰富、符合建筑自身性格和时代审美特性的作品。本办公楼的单体建筑做为整个城市的组成之一,必须与其所在区域相统一。对于本工程来说,周边的环境决定了采用的建筑形式。

(1)结合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用地位于桐乡市振兴东路南侧,景雅路东侧(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原址),地处桐乡闹市区域,基地西南面接邻已建桐乡中心市场,东侧为综合市场用地及桐乡市信用社用地。北侧与振兴东路相隔是润丰商业步行街,地块周边拥有苏宁电器、世纪联华、五星电器、沃尔玛等大型品牌连锁商店,并设有第二中心菜场、中都百货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和酒店等休闲娱乐设施,是商业服务业集聚区,本工程的建设将改善现状地块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2)本项目所在区域多数为用地规模及建筑体量都不大的建筑,因此在工程规模上,本工程的建设具备成为地标性建筑的条件,如此也决定了本工程在该区域的主从关系中“主”的地位。

在明确了本项目的定位之后,采用的建筑风格是在建筑的布局和形态上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应形成自身的特色。本工程建筑外观设计采用简洁明了的构思理念,高层部分为不规则的五边几何图形,临街两面128°相交,建筑以钝角临街,为使临街立面透视不显得臃肿,将不规则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高度不同,中间面积最大的三角形最高,临振兴东路的次之,临近景雅路面积最小的部分高度最低。四个三角形依次上升,且的三个三角形顶部为45°斜面,形成层层递退的关系,使临街面层次丰富。为减少尖角对人的压迫感,四个三角形都处理成圆角,使建筑的整体形象不仅高耸挺拔,且圆润大方,谦和近人。的三个三角形立面以竖向线条为主,竖向构件采用浅灰色石材,横向构件采用深色金属板材,充分强调外墙、外窗的纵向线条比例,中间的三角形部分为大玻璃面,以横向线条为主;两层高裙房,除主次入口,均开竖向窄窗,延续了主体部分竖向的分割方式,同时密集的柱子亦增加了建筑底部的厚重感,表现了简约的主导风格,呈现出个性鲜明、识别性较强的现代建筑气息。

3.3建筑坚向设计

本办公楼设计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六层,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总高96.750米。其中地下室一层层高为4.8米;一层层高为5.4米;二层层高为4.5米;三~二十六层层高均为3.6米。为了有效地解决办公楼的竖向交通组织问题,本大楼主楼共设置8部客用电梯(其中1部消防电梯,电梯载重量均为1000kG,速度为2.0m/s),2部为一至六层)及二部防烟楼梯来解决垂直交通要求。办公人员可以由大楼北侧、西侧主入口和西南侧、东北侧的次入口进入大楼,通过8部客用电梯直达各层办公区域。对于大楼裙房设计有8部客用电梯、2部防烟楼梯及1部封闭楼梯,可有效地解决垂直交通要求。

3.4建筑隔声设计考虑

对于办公楼建筑内不可避免地有很多噪声(电梯、设备、管道等)。通过设备自身减噪处理、隔声材料的使用及设计上的合理安排等措施,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建筑设计中应注意风引起的噪声。窗户采用多层不共振玻璃,保持良好的气密性,建筑外型应尽量简洁。另外,外部环境噪声对高层建筑同样有较大影响。街道布置时,应采用开敞式而避免封闭式;尚可以裙房、低层商业建筑起声障作用。

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办公楼建筑设计实例,分析了建筑规划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竖向设计的考虑,借此来提出相应的办公楼设计要点。如对于办公楼建筑外观问题应当给予重视,从总体来说,既要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系,又要寻求自身形体上的突破,创造有个性、丰富、符合建筑自身性格和时代审美特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篇8

1概述

本项目工程基地位于杭州市滨江区,腊梅路以西,滨盛路以北。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地总用地约7789平方米。建成后的该项目将主要以办公为主,部分结合商场、物业配套功能,将成为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上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办公大楼。

2设计理念

我们相信设计是需要激情的。“设计”的生命就是它倾注其间的情感,以及对“美”的闸释与不懈追求。

生活是设计的主题,那些实实在在地包含着生命活力和情感的设计就是生动感人的,我们的设计就希望把生命的活力和情感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把生命中理想和情感诗化,表现在建筑中,成为建筑设计的主题。

设计力图以环境、空间、文化、效益为综合设计理念,创建生态文化型景观广场。并结合现有环境因素,考虑自身项目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低密度、景观利用最大化作为本项目的规划主题。营造一种节材,节能,环保,高效,健康,舒适的环境。

3建筑设计

该工程地块为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地块,在总体布局时充分考虑和腊梅路的退让与亲和关系,在建筑与腊梅路之间设置一个入口广场,一则可改善建筑与城市道路的紧迫感,再则可为办公人员提供交通和休息广场。这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地块和城市交通之间的衔接关系。主入口朝南,显得正气,迎合人流方向,高层建筑直接落地,不设置裙房,这样的总体布置降低了建筑密度,使景观利用最大化也使建筑更加显得挺拔有气势。

3.1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及建筑的功能设计要求,将地块主入口布置在基地东侧的腊梅路上,在入口处设入口广场,并布置景观和地下车库出入口。在基地南侧的设置建筑主入口,面向滨盛路。沿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形成消防登高场地,这样即满足了消防需求,又保留和扩大了室外绿化面积。

3.2景观设计

绿化及景观布置与城市20米宽的绿化带和24米公共绿化空间连成一体,尽可能扩展其面积,并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绿化设计,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生态的绿色环境。把景色引入室内,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创造舒适优雅的工作环境。

作为一个注重人性化设计的项目,闲适温馨成为景观设计的主题之一。无论是入口广场亦或区块小景,景观设计无一不体现闲适的主题,使人心情舒畅,悠闲而自得。草坡、树廊、精致水景有机结合。通过乔木,亚乔木林及灌木绿篱、花卉草坪的综合布置,力争将自然与人工相融合,营造开放及半开放空间领域。

新颖,景观设计的另一重点,通过以阳光、水流自然为主题的环艺小品的设置,使艺术、品位、舒适穿梭于居住者生活的每一瞬间。在绿地中心,设置具识别性的“点题作品”。雕塑风格不拘一格,反映人文精神,造型新颖,与环境协调。

精致是景观的永恒主题。各种灯的造型、各种景观小品与环境、建筑的现代风格相一致。每件小品都犹如艺术品般镶嵌于环境中。而具亲和力的景观空间也是设计师所极力营造的,从每个台阶的尺度、用材和表面肌理,以及景观中的一把木质的休闲椅,一张天然石材的桌子和一块表面光洁的鹅卵石,一泓从岩中涌现的清泉都成为居者视觉与触觉的享受。

水,是小区景观设计的点晴之笔,入口水景的设置,一方面丰富了项目内部景观,一方面也统一了项目环艺设计的空间格调。

绿化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建筑空间的有机补充、对等部分,绿化是项目“自然化生存”的重要一环。根据杭州的自然条件,争取做到一级绿化,即四季常青,每月有花。

绿化设计追求点、线、面结合,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对项目内的环境进行绿化,以达到在到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有不同的绿化效果的结果。

在公共空间,绿化风格趋向硬质、高大、开阔。在内部空间,绿化风格追求软质、轻柔、私密。

3.3平面设计

本项目地下一层,地面二十五层(不含技术层)。地下一层为双层立体汽车库和设备用房;为节约投资减小地下室埋深,结构采取上翻梁等技术措施,保证地下室净空高度。首层设有二层高空间的入口门厅,提升整个办公楼的品质。首层还设置了商业设施、消防控制中心等;二到五层为企业文化展示空间、物业配套服务用房等;六到二十五层为标准办公层,单元式设计,提供了多种套型供不同业主选择。屋顶层为江景观景平台以及设置大楼LOGO的构架。

整个大厦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局紧凑合理,使用方便,又富有室内外空间变化。

3.4立面造型设计

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普利茨克奖授奖仪式上说:“单纯从风格的狭隘眼界的出发,对“新”的追求十之八九会导致一时兴起的独断专行,一种反复无常的紊乱。建筑艺术就是一切,这说起来非常容易,但要导致一种艺术想象的自觉介入而不背离生活的内涵又是多么困难。”

因此本项目建筑风格定位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的定位及建筑思潮的走向选定古典、简洁、现代、生动、活泼新显个性化的建筑形象,突出建筑的特性。如果我们拒绝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我们便失去了为我们文化提供发展宽度的机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是必将发展的趋势,建筑的跨文化创作,不但是形式上而且需要在文化实质上结合东西方的建筑文化。项目引用了线脚,壁柱、门楼等经典建筑造型语汇,遵照本土生活习俗布局重构,形成东西方建筑文化风格互补,文脉相通的建筑,具有独特的跨文化气质。

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体现出一部严谨的建筑作品应具有的时间内涵,恒久的,有历史记忆的,不随时尚潮流的。因此,我们对古典建筑元素进行了加工、以新材料、新工艺、新质感的空间上打散,以非古典的形式重组,保留了某些本质特征,变成了新的视觉符号系统,使古典建筑所具有的尊贵,精致气质以现代、现实的形式延续下来,并延续至未来,形成恒久的时间跨度,在自己的风格中重新解释历史。

3.5建筑的形体造型:

建筑造型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在建筑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这种外观及内部的不同显而易见。相对于大量相似的、缺乏个性和韵味的公共建筑,可以认为本项目是标新立异之作。立面设计,格调的统一是一个方面,还应有彼此间的差异性,通过不同的立面造型,构件组合,色彩材质的秩序韵律编排,形成特具有丰富多彩的立面形式。通过不断变化的细节差异,来表达丰富的内涵,形成个性丰富鲜明独特的文化标志。

建筑的基本形体模式为矩形,这一简洁的方合子形体从视觉上与周边的地形及环境产生对应,同时也满足室内空间平整使用的功能需求。

以方正的矩形形态作为基本母题,在建筑顶部设置构架,一方面可以设置大楼标志,另一方面打破的矩形形体,形成建筑体型的自然变化和升华。

主楼侧面的凹凸处理即打破了正方形平面过分呆板的形式,又和北侧江景产生对话。立面上的构件、空调机位及凹凸的处理形成活泼、生动而又不失简洁、大方的建筑形态。

建筑外立面在材质上则运用简洁、现代的材料来突显其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

3.6主楼立面风格及设计手法

主楼以精美的细部来刻画其充满文化气息的内含,并裱衬其超风脱俗的品质,竖向构件的设计一方面加强了外墙的韵律感,同时也使得建筑在竖向得到延伸,给人以高耸入云的联想

4建筑消防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属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高层主体整体直接落地,四周有消防道路环绕,转弯半径12M,北侧消防通道宽6M,距离建筑10M,兼作消防登高场地。高层建筑标准层内设二部防烟楼梯和两台消防电梯,满足消防安全疏散要求。建筑构件均按一级耐火等级进行设置,楼层之间用耐火材料隔绝。

篇9

上述两种可谓是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两种极端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建筑师的设计难度都很大。前者使得建筑师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小,其设计过程就是对应满足设计要点规定的过程,这往往更能考验建筑师的理性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其设计作品应当既能满足各种限定条件,又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建筑师一定的能动性:而后一种状态则更能鼓励建筑师发挥创作潜能,这对建筑师的原创与想象力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状态下,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在漫无方向中自我定位,因而面临的难度更大,更能考验出建筑师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决断力。

机遇与实践

建筑师能创作出一件好作品或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并非完全取决于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与能力。建筑创作受诸多相关环节的影响,如立项,招标,评审,报建、交底、施工、验收,物管等各个环节都有各种人的主观因素在发挥作用。其中业主与城市建设管理者的意向与思想是影响建筑师创作的主要因素。而较为理想的建筑创作环境是各个相关环节的水准整齐一致、协调默契。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创作状态是十分难得的。

而我们承接的云天化集团总部办公楼、科技楼这一项目可谓是有幸遇到这种较为理想的创作状态。

云天化集团总部原位于云南水富金沙江边,2001年底集团决定迁总部于风景秀丽的昆明滇池之畔。新总部用地面积约13ha,拟分三个区域:前部为办公科研区,中部为宾馆接待区,后部为生活居住区。我们接触到的集团高层领导是难遇的理想业主,他们不仅有理想,有追求、有品位,而且在对设计单位考查并确定设计单位后,尊重建筑师,信任建筑师,给予我们充分的创作自由与空间。甚至对建筑规模,高度,层数、风格等重要因素都充分尊重我们的意见,共同商讨与互动。在这种状态下,作为建筑师,我们被大大激发出创作热情,任想象的翅膀自由放飞,真正实践一次自主设计的理想与旅程。

设计解析

云天化集团建造新的总部大楼并非仅仅是为了实现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办公场所,而是希望凭借新总部的建设,充分展现企业精神,建立起“云南最具影响力企业”的品牌形象,使之成为其走向市场化、全球化的新坐标。在充分研读地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深入了解云天化集团的发展进程之后,我们选择了合适的建筑语汇表达出业主的心理诉求,获得业主的认同并得以实施。

总体布局

为延续云天化集团历史上与“水”结下的不解之缘,业主希望园区内能注重水景的塑造,但并未对其具体的形式作出更严格的限制。在总体规划中,我们以“水”作为环境构成的主线,利用空间的收放营造步移景易的效果,将总用地分为三个区域,其中的办公科研区域用地定为54 000m,三者既相互分隔,又紧密联系。而办公楼周边逾8 000m的水面,超越了业主的心理预期,成为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

整个办公科研区域的设计着眼于点、线,面的几何构成,正方与矩形、方形与圆形、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干净利落的布局形态形成简洁大气且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在总图布局中,我们将办公楼退离滇池路60m,远远大于规划要点中退1Om的要求。这一超越规划条件要求的大退让,显然降低了基地利用的有效性,是一般的业主难以接受的。但只有这种尺度的退让,才能减弱建筑体量造成的压抑感并形成一定的观赏距离,更好地烘托建筑主体,同时在一成不变的道路空间中形成舒缓透气的“港湾空间”,对城市整体空间构成作出贡献。我们的业主相当开明,他们在听取我们陈述的理由之后表示出的支持以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对于整个方案的贯彻和最终的效果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筑造型

浮于水面的办公大楼在满足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条件下,以135m的长度横向展开,形成水平方向的气势。利用金属、玻璃以及石材的搭配组合,通过律动的变形柱竖向序列,使得建筑既尊崇高雅又轻巧通透地舒展于水中,与水面倒影相映成趣。

建筑周边的柱廊序列首先满足对于屋面构架挑檐的支承要求。截面沿悬挑方向变化的变形柱,既减少了构架的相对悬挑距离,又成为建筑抵挡昆明高强度日照的遮阳体系。沿垂直方向变化的椭圆截面构成不规则的曲面柱形与建筑主体的横平竖直形成鲜明对比,得以凸显其丰富的韵律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入口处设置的高度为49.55m的标志性构筑物,不仅在立面构图中形成垂直与水平、竖向与横向,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打破统一的高度控制,成为制高点,形成起伏变化的天际线,而且以其独特的字母“H”造型折射无穷内涵,充分展现云天化集团“立根大地、志搏云天”的企业精神,为滇池旅游度假区树立了新地标。

科技楼利用建筑造型元素和建筑空间的变化,演绎出三维立体构成的云天化标志精髓。屋顶花园的构架支承于建筑4个角的片墙上,实墙与玻璃和柱廊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底层外墙覆土的斜坡造型构成科技楼稳重大方的基座,引申为“山”的形象,与办公楼周边巨大的水面形成山,水之间的对话。

建筑空间

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空间论”把空间描述为建筑的“主角”。本案利用水面空间,入口空间,柱廊灰空间,门厅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等若干层次的空间过渡,形成递进的空间序列,实现极具张力的空间效果。

水面作为一种空间要素,被灵活运用于各种空间的分隔、过渡与整合。办公楼前巨大的水面界定出个性的场所空间,加上建筑周边的柱廊序列在建筑与水面之间形成的“灰空间”,共同构筑完美有机、气韵连通的空间层次。建筑入口结合水面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八口空间形式。当人们经过水面通道步入建筑时,不但完成空间过渡,更完成一次心理过渡,使人充分亲近水面,融入建筑氛围,变化的空间感受更拉近人与建筑的距离。

水面上圆形会议厅的设置独具匠心,不仅在平面构图上作为科技楼圆形中庭空间的互补,其碗状倒圆台造型在立面造型上更起到点睛的作用,形成极为强烈的虚实对比,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业主方圆桌会议的使用需求,更以独特的造型营造出特殊的内部空间效果和与众不同外部空间感受。

静谧的水面、舒展的线条、简洁的形体以及空间划分的数学美,在光与影的变化之中相辅相成,在虚与实对比之中相得益彰,体现出云天化的行业特征和科学理性之美。结语

篇10

1、项目概况

某金融中心大楼(以下简称本大楼)总建筑面积74960平方,共设楼层地上25层,半地下层1层,地下层1层。其中1-4层为裙楼,内有金融办事大厅、大会议室、中会议室、健身房及商业配套用房;主楼部分,1层为办公门厅,2层为门厅上空及大空间,3-19层为大空间办公室用房,20-21层为普通办公用房,22-24层为领导办公室及大空间办公室,25层大空间办公室,在每层中间为楼层会议室。

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根据甲方及相关规范要求,从智能化集成、信息设施、楼宇自控、安全防范及配套保障等五大方面,遵循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标准化、安全性、创造性及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全面满足本大楼在智能化系统各项需求,提供和信息时代相适应的办公环境。

2、智能化集成系统设计

智能化集成系统,本系统主要功能为通过集成通信协议和接口,对智能化子系统进行数据通信、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以实现综合管理功能。包括设备管理模块、消息服务模块及建筑设备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出入口口管理子系统、消防子系统等通讯接口软件。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工作,又协调一致,在 BMS管理中心的统一监控和管理下,保证其运行维护管理的经济性和智能化。

3、信息设施系统设计

3.1 通信接入系统

本系统主要为各种外部信号接入创造条件,通过预埋进户管、设置交接间、考虑弱电桥架及井道容量等方便信号接入,所以仅在综合管路系统内考虑。

3.2 电话交换系统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暂定2200门电话,考虑营运商来提供虚拟交换,系统仅由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相关链路,不作设备规划和设计。

3.3 信息网络系统

本系统由金融专网、办公内网、办公外网、安防专网、有线电视数据网等五套网络组成,其中金融专网主要用于某财政局的各类业务,包括业务监管、信息处理、调度控制等等,该网数据流量大,网络安全性要求极高,是整个网络建设的重点。

3.4 综合布线系统

本系统是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是智能化大楼的物理基础。根据本大楼的建筑功能特点及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总体设计思想按照“水平全六类铜缆/光缆千兆”+“光缆万兆主干”+“电子配线架管理/模块式配线架”的解决方案。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电子配线架管理能实现实时监视、跳接的自动识别与自动重新同步、自动更新数据库、自动处理工作流程、自动连接方案工作流程规划、警报式安全功能和详细报表等功能。

3.5 室内移动通讯覆盖系统

本系统由各家营运商负责实施,仅在综合管路系统内考虑考虑弱电桥架及井道容量,方便信号接入。

3.6 卫星通信系统

考虑到金融系统的通讯特别需要,在机房层预留卫星天线基座,并预埋主干线缆,方便以后扩展。

3.7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在电梯厅、会议室、休息室等区域设置数字电视点位,共计177个。采用同轴电缆的分支分配结构及综合布线的星型结构相结合,可以传送数字电视节目或作为信息终端。机房考虑设在五层,配置邻频调制器及混合器,方便自办节目的播出。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主要考虑,和卫星通讯系统共用。

3.8 广播系统

本系统主要现实业务广播、紧急广播、背景广播等三大功能,当多个音源同时播出时,优先级高的信号能自动覆盖优先级低的信号。点位设置主要位于电梯厅、疏散楼梯、卫生间、公共走道、金融办事大厅及室外。

3.9 会议系统

根据建筑布局,楼内有500人大会议室、150人中会议室内及楼层会议室等三种类型的会议室。

设计基于网络化管理平台及媒体矩阵,现在PC终端上进行视频显示、预览和监控会场情况,通过管理电脑统一管理会议系统所有设备,在不损失音质、音色和细节的前提下,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网络化交互传输,信息资源共享。

3.10 信息引导及系统

据本大楼的功能划分和屏体安装条件,设计考虑在金融办事大厅的东、西入口及办公门厅入口各设置一块3*5的超窄边液晶拼接大屏。在电梯厅、会议室门口各设置19"LCD显示屏。

金融办事大厅的东、西入口及办公门厅入口各设置两台42”触摸式数字标牌(多媒体信息查询机)。

3.11 时钟同步系统

本系统主要保证各子系统在记录存储、系统集成、系统联动等应用环境下,能够实现时间同步。由GPS卫星接收天线、传输网络、网络时间服务器等部分组成。

4、楼宇自控系统设计

4.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本系统主要对建筑物内的所有空调系统设备、通风排风设备、冷热源设备、给排水系统设备、供配电系统及一些重要电力设备、照明设备实行全时间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并同时收集、记录、保存及管理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和数据,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工作环境,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等目的。

篇11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sidential quality complaints mainly around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slab and crack leakage proble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th examples of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crack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are discussed.

Keywords: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crac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建筑领域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已经得到了普及,可是由于其具有较差的抗拉性,此外还因为其他原因的影响,致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目前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尤其体现在裂缝方面,这对建设人员来说始终都是一个难题,本文的出发点是现浇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以及具体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很多避免裂缝问题的结构设计以及工艺办法。

1工程概况

有一建筑面积合计为30187m2且包括1层地下室以及12层主体建筑的综合办公楼,二类49.9米高的公共建筑,其框架结构属于钢筋混凝土,一到六层不管是梁板还是柱都选择了C45混凝土,六层以上选择了C40混凝土,超过±0.00的楼板其厚度都达到100mm,而地下室板厚达到了180mm,此外还有4050×7500的板轴线跨度。

2结构设计导致裂缝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

2.1结构设计导致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

(1)设计结构缺乏足够的安全储备,没有进行挠度和对裂缝实施的验算。板的配筋不科学,尤其是楼板跨度逐渐加大,设计过程中没有结合刚度原因,只根据构造进行配筋,无法达到构件要求。(2)钢筋以及混凝同承受构件受力,而且现浇砼楼板厚度不足,使楼板刚度被减弱,不管是受压砼应力还是受拉钢筋都增加,致使楼板发生开裂。(3)建筑平面不标准,结构设计过程中未进行进一步强化,于凹凸角位置易于出现温度以及收缩应力集中的现象,致使板发生开裂。 (4)房屋在纵方向上的长度比规范还要长却没有伸缩缝,致使薄弱处出现与纵向长度相互垂直的板面通长裂缝问题,特别是住宅设计结构体系变化显著,在应力集中部位产生主拉应力破坏形式的板面斜裂缝。超长地下室底板不合理设置后浇带或不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因为混凝土收缩也会引起裂缝问题而导致事故发生。(5)板配筋具有较大的间距,尤其是板面部位与负弯矩相抵抗的钢筋没有进行通长设置,导致在临近板边缘位置顺着负弯矩筋端处发生了裂缝问题。可是于角部板角位置,关于双向板,因为属于双向收缩,因为构造钢筋的缺乏,所以出现了45°斜裂缝。

2.2从结构设计方面避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1)楼板最好选择热轧带肋钢筋以进一步加强握裹力,避免选择光圆钢筋。构造以及分布钢筋都选择变形钢筋以加强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握裹力,能有效解决楼板裂缝问题。(2)要通过科学的计算模式计算混凝土楼板结构,比如确定负荷以及边界条件等,此外要对梁板共同功能进行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其受力情况真实的模拟出来;在对温度荷载有限元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模型中关于材料参数以及施工方式的选取等务必要掌握好。(3)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构造钢筋的具体布置,其严重影响着构造抗裂。关于连续板不适合选择分离方式进行配筋,最好选择上下层连续方式进行配筋;将加强筋配置在洞口位置;将构造筋配置在混凝土梁的腰部位置,其有大概200mm间距以及8~14mm的直径。如果东西单元房间以及跨度超过3.9mm,最好进行双层双向钢筋的设置,阳角位置的钢筋间距保持在100mm以下,并且要在外墙转角位置进行放射钢筋的设置,配筋要超出板跨1/3,并且长度要超过2.0m。(4)关于配筋,选择直径不大密度分布方式。为避免收缩以及温度导致的次应力作用,要提高一定比例配筋率,这样有利于结构体拉伸以及抵抗变形能力的提升,避免混凝土由于收缩引起的应力集中点,致使局部发生塑性变形进行引起裂缝问题。(5)后浇带设置要合适。后浇带间距要控制在30m内。后浇带位置的梁以及板主筋要避免断开。以现今混凝土收缩量为参考可以得出,后浇带大概需要3~6月的封闭时间,最少天数是45天。后浇带内的垃圾务必清除,而且接缝必须紧密,新旧混凝土接触部位通过1:1水泥砂浆进行接浆。该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以往相比,要上升一级,选择膨胀不强的混凝土,以避免新旧混凝土接触部位出现裂缝问题。(6)关于现浇板板,最好将其厚度掌握在跨度的1/30,最小值为110mm(浴厕、厨房以及阳台板为90mm)。如果存在交叉管线,其板厚最小值为120mm。(7)在单向板设计过程中,通常根据顺着短边方向实际受力情况进行计算,而长边方向一般根据构造进行配筋,不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应将温度应力影响考虑在内,并将充足的构造钢筋配置在长跨方向上,关于分布钢筋,其配筋率要大于其他方向处的15%受力筋,且要超过0.15%;其直径要超过6mm,间距最大值是200mm。(8)如果抗拉应力比设计强度大,要对裂缝间距进行确定,接着再参考裂缝间距确认裂缝宽度和挠度,结合混凝土收缩以及施工过程的不均匀性,预留部分安全储备,有利于与预料之外的附加应力像抗剪能力等进行对抗。(9)现浇混凝土机构的强度等级最大值应该是C30,如有特殊需要选择高强度等级水泥(也可以是混凝土)时,应该选择水化热不高的水泥并通过浇水给予养护,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以利于水化热释放。

3施工工艺导致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

3.1施工工艺导致楼板裂缝出现的原因

(1)施工工艺不科学。主要有混凝土维护不足,模板工程性能缺乏保障,施工组织不合理等。(2)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主要有现场管理监督的缺失导致任意踩踏钢筋以及偷工减料的情况非常普遍,没有根据设计者的意愿进行施工。(3)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不管是外加剂掺调和水泥还是混凝土配合比以及骨料级配等方面都缺乏严格控制,这些都是导致裂缝问题的因素。

3.2从施工工艺方面避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1)配合比要严格控制,关于配合比的确定,要以质量检验的相关规定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依据,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水灰比。如果有条件,可以增加一定量的骨料含量。(2)混凝土工程选择的水泥,只有具备了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才能进场,关于复试一定要要根据规定进行,以使混凝土凝结度有保障,选择干缩值不大并且热量较低的水泥,尽量避免高细度水泥。关于水泥以及水,要严格控制用量,混凝土对水的需求量通常不超过180kg/m3。(3)浇筑好的混凝土只有满足规定强度后才可以开始后面工序,关于大模板的拆除以及安装,务必要动作轻柔,避免与楼板混凝土碰撞,拆除的模板要尽早搬离,禁止将很多模板集中放置在楼板上,防止混凝土结构由于集中的负荷以及过早受到振动而导致裂缝的出现。(4)对粗骨料粒径要进行严格控制,此外针对粗细骨料,还要控制其含泥量,骨料的选取不仅要求较低的吸水率,而且要求级配好并且结构密集,以降低砂率以及空隙率进而降低收缩量,加强结构的抗裂强度,禁止选择细砂。(5)关于施工缝位置的混凝土,根据规定处理的除外,要进一步强化振捣工作,确保其结合更加密实,与此同时,施工时务必通过一些措施使楼板厚度等各个方面符合要求,并确保所有部位钢筋都处在正确位置上。(6)为了实现防水以及抗裂,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通常要混进微膨胀剂,减水剂以及外加剂等物质。外加剂质量优劣有否对混凝土意义重大,部分微膨胀剂和一些外加剂混合后也许会出现副作用,所以要先通过实验确定后再使用。(7)混凝土浇筑温度要掌握好。关于大型混凝土浇筑,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段分层,确保混凝土温度增加的均匀性,还未浇筑时最好在室外温度不高时开展,其浇筑温度必须保持在28℃以下。另外,湿润环境能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脱水而导致的干缩裂缝问题,关于浇水养护要超过14d。(8)选择高频振捣器进行振捣,如果较大坍塌度以及混凝土厚度较大,要进行重复振捣以及抹面

4结语

简而言之,针对混凝土裂缝进行的控制工作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设计、施工方面的积极协助,而且需要监理以及使用方面的协助,也就是实现认真施工,科学设计以及积极配合三者之间的统一,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控制现浇混凝土裂缝问题,确保其在规定范围。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