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文教育创新

语文教育创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6 09:20: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文教育创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文教育创新

篇1

语文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并且无论何时、何地、何事,只要涉及语言文字和中外文化现象与问题,涉及可创新的问题,都要去指点、揭示,不管是课内、课外,都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有创意地解决问题,要启发并鼓励他们不满现状、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于课本等。要相信科学,要敢于质疑、探讨、解惑、求实、求异、求新;要肯于见贤思齐,弃旧图新,探究发现,并有所创新。比如,对文言文中的注释要更留意,勇于推敲,发现不妥帖的要进一步探究,使之更确实妥帖。例如,《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将“五短身材”注释为“指身躯和四肢都短小”就欠妥,许多词典也这么解释,其实,应指“四肢和脖子短”。

(二)适时适度,鼓励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逐渐强化、确定,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品质,即是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旦有所表现,教师要及时、恰当、适度地鼓励,特别在学生敢于咨询质疑表达不同意见、能够变换?角度或方法回答问题和描述想法时,或作业、练习出现意外答案而有独到见解时,只要合情合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有一点可取之处,也应适时适度地赞许、表扬、鼓励,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要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思人未必能”,“敢为天下先”,培养其冒险精神、进取精神,鼓励和培养他们喜欢质疑、挑战权威、超越自我、,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树立敢于幻想、奋发有为、踏实向前的精神,消除与世无争、无过无为的消极态度及处世观念。

(三)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思维经实践过程来表现的。这里所说的实践过程,是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主性在多阶段、多方面、多形式、多层面将多器官运用于整个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像教幼儿学步一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应从根本上培养、增强创新能力、工作和生活的目的。所谓多阶段是指小学、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等各学段,而各学段还要分年级、学期等。正如“新课标”所定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各阶段的创新能力,既有衔接又有不同。所谓多方面主要是听、说、读、写和字、词、句、章等,都要有基本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要有实现的目标与体现的标准。所谓多层面,就是各项基本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都有表层、浅层、深层、自由层面的要求,而且各有实践操作的步骤与目标等。同时,要协调眼、耳、口、手、脚多器官以至整个身体各部器官,运用多种方法使其综合运用。

(四)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情感

创新是激烈的智力活动,更是强烈的感情活动。智力是创新的基础,感情则是创新的动力。智力只有在感情的推动下,通过能力在践中作用,有所表现,做出成绩,体现价值。古今中外,大凡有杰出创新才能的人,无不在远大理想、坚强信念、崇高精神、高尚情操、强烈情感的推动和作用下而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可以说,没有强烈而崇高的感情动力,就没有创新。然而,强烈而崇高的创新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孕育和激发,需要有“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精神环境,需要激活创新灵感和保障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

篇2

一、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同步发展。

工具性着眼于形式,人文性则侧重它的内容,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形式的内容,也不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片面强调形式或者内容都是不正确的。抛开工具性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语文”的掌握与运用;只追求知识、技能、技巧,而舍弃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思想的呆板工具化教学都是片面的。我们应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有侧重地运用,做到二者兼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充分展示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由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因循守旧,传统教学方式占主导。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主要是一只粉笔,一本教参,一本现成的教案,走上讲台就开始传统的辛苦的讲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进行安排;学生以接受知识为主,虽然也可与教师进行交流,但大多是单向的,双向交流并不占主导地位;对教学资源的要求相对简单,通常是具备书本、黑板、粉笔、纸张等即可;学习过程相对封闭、保守和紧张,学生、教师所接受和讲授的知识均不超出书本范围。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生完全处于接受学习的被动的填鸭教学中,没有主动参与积极参的机会,同时导致学生的积极参与的意识不强,即使有这方面的愿望,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有机结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小学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设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图文并茂地把课堂知识展现给学生。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相反的作用。很多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时髦,并没有真正把多媒体的功能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听过多的录音和看过多的大屏幕,过多地采用表演、演示等手段。这样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耽误了学生体悟、读背的时间。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多媒体中体现很少,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脱节,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方式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伴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行,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多元化原则。

只有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能激发创新得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中,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而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能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他们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把很多科学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来。多媒体并不等于现代教学方式,也就是在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并不就是现代教学了。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学观念。一是学生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主体,转化学生的从属地位,将学生的地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可以利用话筒这种手段现场采访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教学方式。二是要注意多媒体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学校的主体永远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频和图片,利用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因为学生并没有走出校园亲自观察的机会,经过剪辑后的录像带恰可解决这一问题,使之成为学生认知事物的帮手和学习的工具。

2.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灵活性。

固定的思维方式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为了避免这种弊端,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力求求新求异,提倡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锻炼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锻炼这种思维方式,变因为果或者变果为因,从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2)正确反推,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冲破习惯思维的羁绊、不落窠臼、标新立异为主要特征。通俗地讲,求异思维就是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思考,以探求不同见解、不同结论的思维。它的目的在于求得对问题更全面、更正确、更深刻的认识。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层次。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用这种思维方式改变已经讲解过的课文的某些条件,启发他们从反面进行分析推理,找出事物的正反面,从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3)多向探求,多向思维。每篇课文都有每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1)激趣设疑,诱发思维。小学课文并不是每篇都特别精彩,有很多课文是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解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我们就必须引入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又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这样带着疑问学习语文,效果更佳。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根据课文的难易点和重点,把课文中讲解的顺序颠倒一下,先把果说出来,再由果导因,这样学生会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讲解课文就得像电视连续剧,每一环都是相互连接的,一环套一环,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有一部分课文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完全能够表达清楚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这样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就要设置一些疑问,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自己续写课文的结局。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第7版).

篇3

(一)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进行人文教育,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将人文教育的精髓贯穿于课堂中,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展现出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学过程。[3]这样,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促使学生注重人文知识。

(二)有利于教师改变学生观

人文教育,教师必须将人文精神发挥出,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独特思维活动的人,一个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的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必须受到尊重,由此,学生倍受鼓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能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发展。在强调专业学科的同时,也能关注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三)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只要求掌握系统性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知识的方法。从而忽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采用的学习方法、知识内容本身承载的情感态度和塑造出的价值观。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倡导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引导师生全面来了解这个公共科目,让学生学会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所学知识联系,使得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文教育中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语文教育理念,重视人文性教育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基本的铺垫。因此高职语文必须抓好基础性的知识,将人文与实用这两个理念结合在一起。而当前的教育理念,则是过于注重技能教育,忽略高职语文这门基础课。[4]但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的学生的表现反馈信息来分析,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相当欠缺的。为此,高职语文教育理念得改革,将人文性教育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不再单纯传授知识,得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学会做人等。

(二)整改教学方式,联系学生实际

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语文课程都有期待的,高职的学生也不例外,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再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学习方法。高职院校安排的语文课时并不多,教师必须整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减少讲解课文的时间,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乐于思考,积极主动投入到言语实践过程中。

篇4

在贯彻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最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及人文精神起到关键作用。当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行创新是新时期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缺乏创新的原因

课程创新,具体是指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念课本,讲大纲,出习题的授课方式,转而通过其他手段并采取不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而对学生施以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让学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获取新知识、熟悉新事物、掌握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学科,人教版教材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若能有效运用,对于发展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课程创新还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没能完全发挥作用。具体原因:一是部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着课程创新的真正落实;二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师性格的原因,导致在教育教学中缺乏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教育成为一纸空文。三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缺乏,导致课堂教学沉闷,让创新无从谈起;四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保守,没能树立以学生为出发点的教学观。在具体教学中一味强调通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

语文是小学阶段众多课程中最核心和最基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做到课程创新对于学生未来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其他发展能力优化将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课程创新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1.让质疑之声充满课堂,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要实施课程创新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个观点: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更积极和主动,激发探求知识欲望,迸发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质疑,如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会首先让学生们看一段介绍桂林秀美的视频短片,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品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秀美的景观?我们该如何去珍惜这些秀美的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尝试开展讨论,假设人们都没有社会公德,随意破坏环境,我们还能有这么美丽的山水风光吗?通过语文教育样式的变化来感化学生心灵,起到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又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的目的。

2.让教学设计充满个性,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创新应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并贯穿于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课前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并有开放性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能够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意兴趣。

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图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再造,通过对图形的思维再造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中时,课本上就有赵州桥的插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并在网络上找些桥的图片,并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回到虚拟世界中去感受赵州桥的魅力,进而引发思考,这样的课程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乐于想像、敢于想像的良好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在小学语文课程创新中应该重视想象力的作用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是无限的。重视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创新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挖掘教材中可能涉及的想象力因素,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进行《小摄影师》一文的教学时,由于课文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文章对小男孩是否还来没有做出具体的交待,这就给我们阅读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学完课文后,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结局中,这时,我展开话题讨论,鼓励他们展开想象,以“小男孩回来了……”为话题,让大家大胆想象小男孩回来后会发生什么故事。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展开发散思维,并开口发言,这样便使学生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的想象延伸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凭借教材的想象因子,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就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始终坚持课程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优化设计,改变旧有思维模式,精心组织教学,科学进行指导,大胆创新尝试,唯有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创新上才能迈上新台阶。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9-02

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在眉捷的任务。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当前,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我们,尤其是中学教育,高考更是典型。它还是以考分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大小,决定其人生的命运。这就必然会造成高分低能儿。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学生在思维方面形成了定势,不敢体现自我的个性,创新意识更是被挤压殆尽。每年几百万的考生都被高考这一指挥棒指挥得团团转。显然,这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了,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语文在各科教育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从小学到大学,这一直是一门必修课,可见其重要性,它是工具学科,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成败,它的人文性,决定着我们我国的母语特色,它的社会性自不待言,只要人处在社会中,就一定需要语文。所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应试制度下,语文学科的三性都被消磨殆尽,极需创新意识的渗透。只有在语文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才有可能给语文学科带来生机。笔者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其潜在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地看待受教育的对象,要适应21世纪经济的发展,破除陈旧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为培养21世纪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被动的听记者。教师讲课时各个环节都设计好了,分析文章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几个步骤,学生只需要记下来就可以了。写作时,教师也给学生安排好立意与中心,起承转合,层层“指教”,还有甚者,让学生背一些模式,或者是背几篇教师选好的范文,在考试时套用即可。学生的听、记、练,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他们也懒得再去开动脑筋,质疑探究,直接复制教师的答案就可以了。然而,我们都错了,语文教育应该是创新的教育,能力是需要培养的,而不可能被复制。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它综合性强,包罗万象,特别灵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多创新。比如瓦特对沸水的壶盖感兴趣从而发明了蒸汽机,李时珍尝遍百草而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等等。这些中外前辈的例子举不胜举,它们都告诉我们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质疑精神。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课堂上授课时,可以故意写个错字,而大力表扬那个发现这个错字并改正的学生;还有如故意讲错某个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找出来,并大力表扬,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回自信,大胆质疑,而后才会有创新。有些教师总是觉得让学生质疑会丢面子,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了赶进度,总是一味地满堂灌。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一定要改变那种赶进度的状态,要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时间,要敢于表扬向自己质疑的学生,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把学生推到课堂的中心,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其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今天,也许他们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前程似锦,我们要因材施教,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让其扬长避短,挖掘其潜在的意识。在这里,笔者提倡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充满温馨的大环境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让其对自己充满自信。语文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关心”学生的度的问题,关心尊重与严格要求是一致的,尊重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要对其要求有法。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从学生自身出发,发自真心地关爱学生,才会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们要在关心学生的前提下,提倡学生张扬个性,发展自己的特长,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分析,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时期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入手,以实证和归纳的方法,对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化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素质教育观念下语文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已经成为教学法则。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素质不断提高,这种授课的方式只会落得“老师讲得天花欲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结果。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创新意识,实施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要使课堂达到省时高效,让教师享受教学,让学生享受学习,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动”起来,还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改变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语文教学中的人本理念,也就是强调人的培养、关注个性发展。语文,最关键的是言语体验,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课应尊重学生言语实践亲历和亲历语感的积淀,让学生在独立自由的写作中表达个性化的思考、感悟,在广泛的阅读中体会语言的奥妙。学生不能被当成一个用来灌输知识的容器,也不能被当成一块毛坯,用来机械加工成什么器物;更不能被当成考试机器,用来应付考试。老师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主动求知,独立思考;不盲从,勇于质疑,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判断和选择,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并能激发他们潜能的环境。

单有观念上的创新,如不实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取得成效,必须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教参、课本或前辈的经验,很大程度上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人非圣贤,难免会有疏漏,使用时,贪图方便或出于崇拜而不加以辨别就将会谬种流传。因此,需要我们独立思考、评判,且敢于破旧立新,阐述自己的见解观点,赋之以新意,这便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当然这里强调的否定旧说绝不是盲目的,应是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后采取的行动,质疑不等于怀疑一切,千万不可打着创新的幌子否定一切。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并做到使教学手段丰富、新颖,有独创性,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例如:在教学《五人墓碑记》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在讲台上放一个天平,在天平的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上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上众多凡夫俗子或者高爵显贵却贪生怕死者,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教师这样做可谓别出心裁,手段新颖富有独创性,学生们兴致勃勃,思维的闸门被一下子打开,大家各抒已见,课堂上气氛便会活跃。最为关键的是学生能较快地进入情景,很快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二、培养学生个性,在语文教育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必须要用动态的发展的[光去看待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的不足和不完美,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的前程。我们应该为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为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长处。在学生的潜在的创新意识被挖掘出来后,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这需要教师努力去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下功夫培养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信心。

彰显学生个性,必须尊重、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在讲到《祝福》中祥林嫂死因时,许多学生提出了种种富有个性的看法,有的认为是被环境迫害而死;有的认为是被流言淹没而死;有的认为是个人性格中的奴性成分使之走向死亡……学生提出的这些说法,体现了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这些独到的见解,哪怕有些是错误的,教师都应鼓励,应该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对某些错的看法,老师可以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这样他们可以大胆地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潜在的创新意识。

三、改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创新意识

伴随着教改的轰轰雷声,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教师授课从原来的三尺讲台、三寸粉笔到现在的小黑板、录音机、投影仪,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例如:在教《为了忘却的记念》一课时,为使学生准确把握鲁迅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景,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切换以下幻灯片:(1)鲁迅送书给白莽;(2)柔石睁大[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3)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4)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5)柔石在狱中学德文;(6)龙华枪杀烈士现场;(7)鲁迅提笔著文;(8)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再配上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一幅画面,伴随着雄浑的旋律,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讲解,营造了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感情基调的感受。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完善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语文教育富有生机与活力。

四、培养创新意识的具体操作方法。

1. 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广泛汲取知识的琼浆,真正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的涵义。语文的特点是厚积薄发,创新意识的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应如此,它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知识底蕴而谈创新就是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2. 让学生养成辨论的习惯。思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因此日常教学要着力培养。训练中可以以社会热点话题为辨题,让学生展开论辨,在唇枪舌战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新的思想认识就会就此产生。当然,这样的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以期强化全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定期安排质疑答疑课。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每周尽可能安排一节质疑答疑课。先由学生互问互答,解决不了的可由老师回答,但应给学生以补充发挥的空间。教者可以提些有争议的问题,让他们展开讨论。

4. 作文要体现创新意识。题目设计要有创新意识,如时下流行的半自由命题、自由命题及想象作文等都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应大力提倡。还可同时出几个题目,给学生以选题的自由,以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水平。

5. 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要多加以思考。要培养学生善恶分明的立场观点,弘扬社会主旋律,完善他们的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创新,着重在于课堂的创新。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在现状下,必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说;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不要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高兴干的事情……”只有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掌握创新规律和创新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现在推行的创新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05.

[2]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和平出版社.2000,3.

篇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一个充满情趣、美趣、又富实效的世界。

2.播撒爱心,激发创新的火花

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培养创新能力要从课堂教学上抓起,教师要力求创造富有“三童”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即童心、童趣、童志。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听见孩子们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的声音,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呵斥声中有牛顿,讽刺声中有爱因斯坦,嘲笑声中有达尔文。教师只有用爱心去浇灌童心,创设民主、和谐、活泼的教学模式,才会获取创新的火种,擦出最美的火花。

3.捕捉契机,发掘创新潜能

契机的捕捉体现在活用教材,用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原本静止的教材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而是为“我所用的半成品”,将教学顺序倒一倒,内容改一改,借来用一用,收效有时会更佳。教师要有课堂机制,善于化解课堂偶发事件,捕捉到一瞬间即逝的契机。

4.激发思维,诱发创新灵感

在激趣质疑的过程中,注意开发并保护甚至张扬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幼小的心灵萌生一种创造的胚芽,逐渐长成智慧之果。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发散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的反映,但现实中存在教师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挤占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没有善于从各种不同课例的课文中充分挖掘趣味性,充分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使语文教学达到充满创新意识的目的。我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任务是否圆满的完成,教学时间是否准时,而把这些最为重要的环节流于形式。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一层层的思维铺设栏杆,让他们一步步地跨越。

5.鼓励实践,拓展创新时空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现代语文名师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者。他们在运用前人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及各具特色的教学理论。这些教学理念和主张,都是在借鉴前人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的,既有时代的印记,又颇具当今语文教育的特点,更能体现各位名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在对传统的传承和发扬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提倡的“绿色语文”首当其要。赵谦翔坦言,“绿色语文”并未创造任何新的理论,这些教学理念其实古已有之且早经实践检验过,只不过在急功近利的教学风气甚嚣尘上的当今被人们冷落却被他坚守着罢了。说到底,“绿色语文”只是对传统教育的追本溯源而已。

关于传统语文教育的分期,至今学者争论不一,本文根据众多研究成果,将先秦至语文独立设科这段期间内的古代语文教育称为“传统语文教育”。并且认为“绿色语文”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现:

首先,在教育目的上。传统教育讲究“学而优则仕”,目的为“明人伦”。这与传统伦理政治文化影响和教育为宗法政治服务密切相关。读书为封建政治和入仕做官,通过教育培养治国安民之才或晋升仕途以光宗耀祖求得荣华富贵。这一人才观和教育目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绿色语文”提倡不仅为高考学语文,更是为人生学语文。开展“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实验,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精髓,陶冶情感、启迪悟性为主线,把学生的主体意识确定为人格完善的前提。为达到这一要求,赵老师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人格为躯干,以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为四肢,以追求活力为灵魂,以启迪悟性为脉络,教导学生要“目中有人,心中有爱”,使学生的精神素质和人生境界全面提高,达到学语文和学做人双赢。

其次,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地位很高,先秦教育家已经把师的地位提到了与君并存的高度,主张“尊先租而隆君师”,《礼记・学记》也指出“事师如父”;“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从人伦关系看,师与生如同父子;从社会关系看,官师合一,师君并提,甚至强调,尊不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由于教师闻道在先,是传统文化的化身,所以荀子也主张“言必称师”,汉代的儒者更是强调师法家法,唐宋教育家也讲究道统师承。这本是我国重教尊师的优良传统,但所谓物极必反。教师的地位过高,就造成了在教学关系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和“教师讲,学生听”的话语独霸现象。“绿色语文”倡导绿色阅读,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关心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乃至与编者的对话,希望以自己的体验生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它要求语文教师从传统阅读教学中课堂“霸主”的位置上走下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去,做“平等中的首席”。对于如何做到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赵谦翔曾有“求同”与“求异”说:“‘求同’不是主观外加的什么金科玉律,而是文本内在的精神本质。‘求异’不是随心所欲地断章取义,而是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前提下的张扬自我。‘求同’是继承,‘求异’是发展;‘求同’是吸收,‘求异’是创新。‘求同’不能限制过死,‘求异’不可放得太活。只‘求同’不‘求异’,就是死读书,读书死;既‘求同’又‘求异’,才是活读书,读书活。”①把握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便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进而平等的开展教学中的对话。这种既强调教师的教,又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不仅做到了对尊师重教优秀传统的继承,更是对传统的超越和创新,与新时期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重讲解和记诵。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讲解式,往往是将教师的理解机械地搬给学生,忽视了将学生的人生体验与阅读文本的有机融合,更是忽略了对潜能和创造性的开发。这与封建时代强制灌输儒家学说,培养符合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观有很大关系。故古人读书不求全然理解,强调死记硬背,先熟读记住内容,日后再慢慢反刍消化,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书当然有益,但死记硬背难免效率低下,这在学习科目众多的今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赵谦翔的“绿色语文”传承了古人多读书多记诵的传统,更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强调“口诵心惟”,在对作品含英咀华审美鉴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多元开放的解读,力求有自己的新发现,进而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述评。诗歌鉴赏强调审美,催化人生诗意;文言教学强化诵读,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活记软背”,在熟读精思中培养语感;绿色作文“以人为本,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真为纲,以导为脉”,激活悟性,指导写作,引导落实,使学生做到“心动、笔动、行动”,把“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他稳抓“创造”这一语文教学的灵魂,立足于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人生潜能,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终极目的,这必然是对传统最好的创新与发扬。

当今教育普遍参照西方模式,但教育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我们应有横向的借鉴也有纵向的继承。但传统教育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必然优劣参半,它的二重性也决定了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具有二重性。故如何实现传统语文教育向当今语文教育的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教育为现代语文教育服务,我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赋予旧的经验以新的生命力,使其得到传承与创新,应是教育者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注释:

①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53.

参考文献:

[1]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6.

[2] 张书丰.中国古代教育精粹的现代解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4]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4――传统语文教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5]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 王炳照.中国传统教育.[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7] 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 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 刘湘洋.赵谦翔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

篇9

小学时期是孩子接受规范教育的起始点,加之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本,怎样保证小学语文的教育水平是当前相关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创建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基于此,应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提上日程,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创教育新局面,展开教学新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重心所在。

2.创新小学语文教育途径的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推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其中也包含了教育事业。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时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课材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育重心应转移到素质教育中,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如果沿用老旧的教育观念,会发生教育水平较低和教育方法落后的尴尬局面,使得素质教育难以真正得到实施[1]。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另辟蹊径,开拓创新,以新思路战胜旧观念,新方法代替老路子,做到真真正正的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教育的改革,把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层次上来。

3.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状况分析

随着小学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创新,语文教学在发生了很大改变的同时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依然有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重视,比如:小学语文教学师资队伍水平欠缺、课堂教学无法有效带动学生积极学习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鉴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对教师引导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要求是较高的,这些不足需要及时认识并抓紧解决[2]。

4.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创新途径

4.1 创建有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有了充分的兴趣爱好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就相当于帮助学生好好学习,如果老师能清楚意识到这一点,让课堂教学充分乐趣,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语文是一项十分开心的事儿,就好像游戏一般让他们乐此不疲。教师可以利用导入的方式来丰富语文课堂,例如在教授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图片或者视频片段来导入到课堂当中,小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营造的场景中深刻的了解到课文中的内容。在这种轻松且新颖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4.2 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的综合能力。想要有效、有序的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超强的教材分析和理解能力,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基础教材的认知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所以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备课和授课阶段,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剖析,延长教材的知识内容,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和安排,对学生进行合理授课。利用流畅的语言、真实的情感渲染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有着明确的认识,在课堂中利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对学生进行授课,通过教学视频、学生表演、课后练习等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这一课的认识。

4.3 大力采取引导与启发模式开展教学。小学时期的学生犹如一个新生儿刚接触世界一样,对小学时期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所以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采用创新的方式与手段吸引和带动学生学习,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带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针对教材,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多思多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引导,使学生进行深人思考,并不断加深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且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坐井观天》这一课时,要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然后进行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视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并且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强化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篇10

引言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其培养目标与育人准则涵盖着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内容,德育工作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优秀的德育工作对高等教育航向的发展至关重要。做好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有多种,而在语文教育环境下,就必须将两者成功融合起来。以语文教育为载体,利用隐性和外在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增强其道德判断能力,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如此才能真正优化高校德育工作绩效,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增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魅力、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语文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

(一)语文教育和高校德育互为支撑

语文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通识性和基础性课程,具有普及性,高校的各个专业都需要文学的陶冶和性情的培养,来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而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提升。在古代时期,语文教育与德育就表现出了严密的同一性,儒家学派即通过语文教育手段将其核心价值理念传授给公众,实现伦理道德的广泛传播,以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在现代,高校语文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蕴含着德育的内容,语文教育中承载着德育。我们知道,我国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有文化、理想、道德、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由此可知,德育过程中也包含着语文教育。各国高等教育理论界也普遍认为,语文教育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形式载体,德育也是语文建设所需的内容载体,语文教育能够在理论与方法上都能给予德育以辅助与引导,德育的实施与实现能够彰显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与德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统一性,高校工作者若能两者之间彼此结合相得益彰,语文教育便能拓展高校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活力。

(二)人文教育与德育的内涵相通

德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承担着道德培养、思想引导、行为改造、素质提高等任务,既有外在的言语、行为教育,也有内在的精神熏陶,其人文教育色彩很浓厚,体现着语文教育的宗旨。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来看,高校德育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彰显着人文教育的宗旨。德育注重对人在生活意义的指导,促使人们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提高道德修养,完善人格塑造,同时高校德育也尊重人发展的主体性、个体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为了促进人文修养的形成,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人自我完善。据此可见,人文教育和德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三)人文教育与德育的教育要素相融

在教育内容上,语文教育也涵盖了部分德育内容,例如语文知识教育、语文精神教育都与德育内容存在一定的交际,利用语言文字丰富的表现力,文学人物形象的穿透力实现德育内容的展现。教育要求体现着教育对人的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我国的语文教育和德育都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注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法律意识为辅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追求。

二、高校语文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这片净土受到了社会功利主义的冲击,高校功利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为学者和公众所诟病,人们仅从教育与外界的关系去寻求教学目的,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人”的价值,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选择经过功利化的筛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理性的空洞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许多高校教师采用政治化、功利化的标签来理解人物形象,给人物进行归类,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狭隘而肤浅,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功利化的德育不仅不利于语文教育,还损害了学生的感情,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现实脱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有事物和人类构成的生活世界。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语文教育存在与现实的脱节现象,在德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高校语文教育或多或少地在逃避现实,回避现实生活世界里的矛盾与丑恶现象,这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会出现偏差,缺乏全面性,在道德判断力上出现问题。正如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想要学生做自由和负责任的人,我们必须让他们直面生活、面对难题。”[1]语文教育回避社会现实问题是无法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二是当前高校语文德育的内容较为陈旧,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目前来说,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德育内容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部分文章思想内容滞后于时代精神,甚至与其相违背,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缺乏现代精神,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降低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语文教育下高校德育的学科个性丧失

学科个性是考察学生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语文德育活动之前必须对语文学科个性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语文教育下的高校德育存在许多弊端,如德育内容的生搬硬套、德育动机的外显化、德育方法单一等等。究其原因,忽视了语文学科与德育的相互关系,使得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协调起来。[2]具体来说,表现为三个方面:1.忽视语文教育动机的内隐性。内隐性是指不通过主观意识努力而发生作用。在语文教学的德育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远远胜于苍白的理论说教与强制的德育干预。2.忽视语文教育内容的情感性。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情感性的渲染,将文学中许多饱满的人物形象、丰富细腻的情感性剥离掉,抽出干巴巴的条筋来解读,使得语文教学支离破碎,失去德育的灵魂,也使得语文课堂缺少生气。3.忽视语文教育方法的灵活性。考察目前的语文教育德育现状,“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盛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缺乏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三、高校语文德育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认识,形成协同能动的意识和观念

首先,高校领导作为高校的决策层,应重视高校语文教育的发展,更新教学管理观念。高校领导层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的管理方式及其效果,也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在专业课教育中渗入语文学科知识及语文教育手法,打破学科之间的学科屏障,因利势导,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大学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融合语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语文教育教师队伍作为语文教育的实施主体,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强化教育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高校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高校语文教师自身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树立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教育观念。作为大学生受众来说,要积极参与语文教学中来,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能动意识,不断探索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

(二)适时适度改革高校语文教育现行制度

一是在全校通选课设置上,将语文素质教育基础课列入其中,加大语文课程量,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二是将一些基础性的语文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而不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性情来随意选择,增进语文教育的系统性和稳定度。三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开设语文素质基础班,针对一些对人文学科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通过一定程序的选拔进入基础班学习。四是完善高校语文教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对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制定以人为本的人文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实现对教师工作科学合理的公平总结与评定,有利于语文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

(三)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构筑语文教育大环境

高校语文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重,难度高。如果仅仅依靠高校努力是不够的,从结构论的角度来看,高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应该协同合作,齐心协力做好大学生的语文教育工作。正如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所言:“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事,也不仅仅是一般学校教育的事,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事。除了学校课堂教育之外,社会上的各种讲座、文化活动,出版的各种书籍杂志,以及网络媒体,都可以承担语文教育的责任。”[3]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在三者之间的融合中贯穿语文教育,实施德育活动,将有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隐。

结语

语言文字和思想道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文字能够表达思想道德,思想道德也蕴含于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中,高校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文本的感染力,自发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内隐和外化的言语与行为教育方式,强化德育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深化。语文教育下的高校德育在于导人向善,在道德追求过程中需找生命与个体的意义,完善自我,塑造人格,形成尊重与和谐的意义世界。语

参考文献

篇11

(二)缺乏灵活的教学内容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学内容应有别于高中教学,应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而事实上,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践往往和普通高中一样,有着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方式上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生存环境和未来的工作岗位。

(三)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灌输式”,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起到的是制约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尽管对学生地位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中具体体现为: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语文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对语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其中,课外教育可以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现实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所以,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大语文课外教育的创新力度。为了进一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可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例如,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周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包括人物传记、励志类书籍等,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和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了有效创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使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教师应努力寻找创新突破口,进一步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可在语文课堂上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和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科学是美丽的》一文时,仅仅借助于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往往缺乏足够的表现力。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呈现图片或者视频短片,对同一内容进行鲜明而生动的表达。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搜集与“魅力科学”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活跃课堂,加强互动,对语文教学的导入形式进行创新为了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阅读,使其与各类新鲜的事物接触,表达自己的观点。良好的切入角度是课堂导入的前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导入形式的创新高度重视,并与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导入形式,如纠错导入、鼓励导入、轶事导入、情趣导入、课件导入和疑问导入等,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听觉和视觉的愉悦,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到《赤壁之战》一文时,课间导入材料可选择《三国演义》的部分片段,这样既可以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的方面,应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在说的方面,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能够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要求其用语有分寸,说话得体。在职业教育中,应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毕业后,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文明态度,同时,通过模拟一些面试和应聘情景,加强学生在洽谈、采访、导游和推销等方面的练习。

在读的方面,要求学生用流利和标准的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而能够将文章内容融会贯通,切实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在写的方面,要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工整地书写的习惯,并能用书面语明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应用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文写作训练应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坚持写作的应用性和社会性的原则,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合同协议、计划总结、自我介绍等应用文的写作,为将来的择业做好准备。这些最基本的交流能力,实用性非常广泛,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语文素养,也是其今后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