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采购质量管理的措施

企业采购质量管理的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6 09:20: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采购质量管理的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采购质量管理的措施

篇1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国际间的商品交流与发展也日渐激烈,要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就需要强化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使得汽车生产企业也不可能生产所有的零部件,而是将零部件的生产交给其他专业化的企业。采购零部件的质量管理将对产量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因此必须做好汽车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

一、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汽车制造业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改变金属原材料的物理性状,并进行组装,使其成为产品,具有一定的价值。机械制造业生产具有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的特点[1],离散型就是将单独的零部件一个一个进行组装最终形成产品,这种产品的形成是以零部件的拼接为主要的工序,因此装配是重点工作。汽车制造业也是离散型的工业。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中,外购以及外协件的比重还很大,大约占到60%[2],有相当部分质量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外购、外协件的质量存在问题,因此就必须要进行采购质量管理,完善采购标准,提高采购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汽车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加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产品质量已经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汽车制造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就必须要做好源头上的质量管理工作,这也就使得汽车制造业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成为解决的主要任务。汽车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零部件采购质量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做好零部件采购的基础工作管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强化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与考核,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保证采购零部件的质量。

二、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现状

零部件采购就是一定条件下,企业在供应市场中获取零部件或者是服务,以此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促进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有质量目标、计划的制定,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等内容[3]。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就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做好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使汽车能够顺利生产出来。然而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中,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还不到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零部件采购的质量,也影响到汽车生产的质量,导致企业信誉受损。还有些企业对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认识不到位,使得零部件采购质量的提高受限。零部件采购的管理主要是供应商、进货以及采购物流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汽车生产过程中,整辆汽车中有60%的部分是需要采购提供的,采购的零部件的质量将直接对汽车的生产质量造成影响。但是目前汽车制造业中零部件的采购质量管理还缺乏有效的基础性工作,信息传递比较缓慢,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不到位[4]。并且采购人员在采购汽车零部件时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挑选零部件的随意性也比较大,加之采购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不能得到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同时,在采购零部件时,不能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老化设备;工艺不稳定、检验把关不力等生产过程控制不严等,这些都会影响零部件的质量,使得质量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被解决。当前,零部件检测设备以及人员还严重不足,无法达到质量管理控制的目的。现阶段,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以及专业化逐渐提升,现有的质量检测人员以及设备无法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使得不合格的零部件也大量入库。汽车制造企业缺乏专业的统计人员,不能对统计技术程序文件进行编制,检验过程中无法使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对于质量原始记录不能运用统计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

要强化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就需要有完善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市场化、简单化、有效化以及总体化、阶段化的原则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5]。以市场的价格作为指导,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基础和前提,建立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体系。在零部件的采购过程中,需要明确采购的目标,进一步简化采购的过程和环节。完善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采购质量管理。在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中,需要将其纳入到整个管理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外部的协调,使零部件从生产到结束都能够全面的管理。在零部件采购过程中,需要明确采购的时间、数量等,针对不同的采购环节以及时间等完善质量检测控制手段。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经过策划设计、采购质量管理文件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等阶段[6]。管理人员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总体的设计与策划,明确采购质量管理的目标以及需要,在进行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需要保证管理体系的完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质量管理的方法,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编制采购质量管理文件时需要满足标准,保证质量控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完善的、高效、实用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中应包括质量管理手册、供应商的相关文件以及质量管理记录等。为了保证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提高认识,做好质量管理与考核,及时进行纠正、预防等工作,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促进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做好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分级以及信息管理工作

要使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需要做好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明确零部件采购的重要性,并做好分级管理,零部件的质量对最终的汽车质量产生影响,但是不同零部件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需要将零部件根据产品的结构、性能以及影响产品的效果等进行分级。主要可以分为3级,一是关键性的零部件,对汽车质量有直接性的影响,决定着汽车的性能。二是重要的零部件,对汽车质量有直接性的影响,对汽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一般的零部件,也就是上述两种之外的采购零部件[7]。通过分级管理,能够对采购、库存管理等进行重点处理。同时,还需要收集零部件的相关质量信息,这是采购的重要依据。搜集质量信息,质量信息主要有质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合同中的质量内容,检验记录、产品的合格证书、报告单、检验的设备程序标准等[8],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对质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息的传递。在对采购质量信息的处理时,还需要强化质量信息的统计工作,了解质量清理,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3、对采购零部件的文件进行管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动使得采购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对采购零部件的内容进行管理,处理管理的漏洞。在对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前,需要将采购资料以文字的形式在订货合同以及协议中明确表述出来,产品的名称、型号、数量、金额、签订的时间、地点,供货的时间、供货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损耗的计算方法,包装的标准以及相关费用的承担,验收的标准、方法,结算的方法,违约责任等,采购的零部件需要经过审批才能够生效。

4、提高采购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汽车制造企业中要使所有人员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需要领导提高质量管理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提升,才会更加注重采购人员的意识提升,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化的动力,使零部件采购质量真正得到提高。汽车零部件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的素质能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汽车制造业的领导需要明确采购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采购人员、质量检测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都参与到零部件采购的管理中,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强化学习与培训,提高零部件采购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理念,使零部件采购人员能够提高自觉性,认真按照质量管理标准以及制度进行采购工作,明确质量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汽车零部件采购工作需要采购员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对产品技术以及质量标准有正确的认识,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策划采购人员的上岗条件,进行岗前、岗中培训,提高其素质能力,能够在采购过程中处理好质量问题,避免给汽车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做好采购人员的奖惩工作,提高采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

5、明确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程序

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完善质量管理程序,使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更加程序化,使采购零部件工作能够受到严格的控制。采购质量的管理并不只是采购部门的工作,还需要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的配合。需要根据汽车企业的情况,对采购质量管理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相互配合,保证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能够在控制中。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程度进行采购,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责任开展工作,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禁止跨越任一环节进行采购质量控制。通常来讲,采购部门制定采购计划,并开始实施采购质量管理程序,保证采购零部件的验证以及供应商的评价等都在控制中。质量管理部门主要是对采购的零部件进行质量的审核,做好进货检验工作,对供应商的质量水平进行核定。技术部门主要是对零部件的质量影响情况进行分类,检验部门对送检样品进行检验、出具相应的鉴定报告。

6、强化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

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是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很多汽车企业将注意力放在零部件的入库检验上,采购零部件的质量不能做到适时控制,供应链上的企业也不能同步进行。因此需要强化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选择供应商要明确供应商的技术能力水平、价格、质量、服务等,对供应商的年度业绩、信誉以及供货等进行明确。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访问,了解供应商的信息,与供应商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为了保证零部件供应商能够一直满足企业的需要,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质量合作,保证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也满足质量要求。明确合同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并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将供应商的设计、工艺以及质量能力等进行全面控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考核,全面考察供应商的能力,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9],保证零部件的质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汽车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供应商也一样,因此企业需要明确其变化,并要求供应商及时汇报情况,对报告进行鉴定,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的供应关系,促进零部件质量的有效控制。结束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行业也迅速进步,汽车成为人们首选的交通工具。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汽车以及零部件产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提高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汽车企业产品整体质量的实现,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作者:章银霞 单位:东沃(杭州)卡车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淑清.供应链环境下的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探析[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2,12:67-69.

[2]毕文栋.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2,24:200.

[3]毕文栋.关于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132-133.

[4]李文丽.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1,04:54-55+60.

[5]颜玲凤.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质量管理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4,33:206.

[6]尹秀杰,周爽.汽车零部件开发过程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J].品牌,2015,05:93.

篇2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国际间的商品交流与发展也日渐激烈,要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就需要强化汽车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使得汽车生产企业也不可能生产所有的零部件,而是将零部件的生产交给其他专业化的企业。采购零部件的质量管理将对产量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因此必须做好汽车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

一、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汽车制造业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改变金属原材料的物理性状,并进行组装,使其成为产品,具有一定的价值。机械制造业生产具有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的特点[1],离散型就是将单独的零部件一个一个进行组装最终形成产品,这种产品的形成是以零部件的拼接为主要的工序,因此装配是重点工作。汽车制造业也是离散型的工业。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中,外购以及外协件的比重还很大,大约占到60%[2],有相当部分质量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外购、外协件的质量存在问题,因此就必须要进行采购质量管理,完善采购标准,提高采购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汽车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加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产品质量已经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汽车制造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就必须要做好源头上的质量管理工作,这也就使得汽车制造业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成为解决的主要任务。汽车制造业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零部件采购质量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做好零部件采购的基础工作管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强化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与考核,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保证采购零部件的质量。

二、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现状

零部件采购就是一定条件下,企业在供应市场中获取零部件或者是服务,以此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促进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进行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有质量目标、计划的制定,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等内容[3]。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就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做好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质量,使汽车能够顺利生产出来。然而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中,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还不到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到零部件采购的质量,也影响到汽车生产的质量,导致企业信誉受损。还有些企业对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认识不到位,使得零部件采购质量的提高受限。零部件采购的管理主要是供应商、进货以及采购物流过程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汽车生产过程中,整辆汽车中有60%的部分是需要采购提供的,采购的零部件的质量将直接对汽车的生产质量造成影响。但是目前汽车制造业中零部件的采购质量管理还缺乏有效的基础性工作,信息传递比较缓慢,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不到位[4]。并且采购人员在采购汽车零部件时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挑选零部件的随意性也比较大,加之采购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不能得到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同时,在采购零部件时,不能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老化设备;工艺不稳定、检验把关不力等生产过程控制不严等,这些都会影响零部件的质量,使得质量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被解决。当前,零部件检测设备以及人员还严重不足,无法达到质量管理控制的目的。现阶段,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以及专业化逐渐提升,现有的质量检测人员以及设备无法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使得不合格的零部件也大量入库。汽车制造企业缺乏专业的统计人员,不能对统计技术程序文件进行编制,检验过程中无法使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对于质量原始记录不能运用统计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

三、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完善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

要强化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就需要有完善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依据市场化、简单化、有效化以及总体化、阶段化的原则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5]。以市场的价格作为指导,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基础和前提,建立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体系。在零部件的采购过程中,需要明确采购的目标,进一步简化采购的过程和环节。完善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采购质量管理。在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中,需要将其纳入到整个管理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外部的协调,使零部件从生产到结束都能够全面的管理。在零部件采购过程中,需要明确采购的时间、数量等,针对不同的采购环节以及时间等完善质量检测控制手段。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经过策划设计、采购质量管理文件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等阶段[6]。管理人员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总体的设计与策划,明确采购质量管理的目标以及需要,在进行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时,需要保证管理体系的完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质量管理的方法,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编制采购质量管理文件时需要满足标准,保证质量控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完善的、高效、实用的采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其中应包括质量管理手册、供应商的相关文件以及质量管理记录等。为了保证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提高认识,做好质量管理与考核,及时进行纠正、预防等工作,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促进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做好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分级以及信息管理工作

要使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需要做好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明确零部件采购的重要性,并做好分级管理,零部件的质量对最终的汽车质量产生影响,但是不同零部件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需要将零部件根据产品的结构、性能以及影响产品的效果等进行分级。主要可以分为3级,一是关键性的零部件,对汽车质量有直接性的影响,决定着汽车的性能。二是重要的零部件,对汽车质量有直接性的影响,对汽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三是一般的零部件,也就是上述两种之外的采购零部件[7]。通过分级管理,能够对采购、库存管理等进行重点处理。同时,还需要收集零部件的相关质量信息,这是采购的重要依据。搜集质量信息,质量信息主要有质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合同中的质量内容,检验记录、产品的合格证书、报告单、检验的设备程序标准等[8],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对质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息的传递。在对采购质量信息的处理时,还需要强化质量信息的统计工作,了解质量清理,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3、对采购零部件的文件进行管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变动使得采购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对采购零部件的内容进行管理,处理管理的漏洞。在对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前,需要将采购资料以文字的形式在订货合同以及协议中明确表述出来,产品的名称、型号、数量、金额、签订的时间、地点,供货的时间、供货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损耗的计算方法,包装的标准以及相关费用的承担,验收的标准、方法,结算的方法,违约责任等,采购的零部件需要经过审批才能够生效。

4、提高采购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汽车制造企业中要使所有人员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需要领导提高质量管理意识,领导的质量意识提升,才会更加注重采购人员的意识提升,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化的动力,使零部件采购质量真正得到提高。汽车零部件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的素质能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汽车制造业的领导需要明确采购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采购人员、质量检测人员、技术管理人员都参与到零部件采购的管理中,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强化学习与培训,提高零部件采购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理念,使零部件采购人员能够提高自觉性,认真按照质量管理标准以及制度进行采购工作,明确质量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汽车零部件采购工作需要采购员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需要对产品技术以及质量标准有正确的认识,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策划采购人员的上岗条件,进行岗前、岗中培训,提高其素质能力,能够在采购过程中处理好质量问题,避免给汽车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做好采购人员的奖惩工作,提高采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

5、明确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程序

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完善质量管理程序,使汽车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更加程序化,使采购零部件工作能够受到严格的控制。采购质量的管理并不只是采购部门的工作,还需要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的配合。需要根据汽车企业的情况,对采购质量管理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相互配合,保证零部件采购的质量能够在控制中。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程度进行采购,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责任开展工作,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禁止跨越任一环节进行采购质量控制。通常来讲,采购部门制定采购计划,并开始实施采购质量管理程序,保证采购零部件的验证以及供应商的评价等都在控制中。质量管理部门主要是对采购的零部件进行质量的审核,做好进货检验工作,对供应商的质量水平进行核定。技术部门主要是对零部件的质量影响情况进行分类,检验部门对送检样品进行检验、出具相应的鉴定报告。

6、强化零部件供应商的管理

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是零部件采购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很多汽车企业将注意力放在零部件的入库检验上,采购零部件的质量不能做到适时控制,供应链上的企业也不能同步进行。因此需要强化对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选择供应商要明确供应商的技术能力水平、价格、质量、服务等,对供应商的年度业绩、信誉以及供货等进行明确。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访问,了解供应商的信息,与供应商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为了保证零部件供应商能够一直满足企业的需要,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质量合作,保证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也满足质量要求。明确合同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并制定全面的质量管理计划,将供应商的设计、工艺以及质量能力等进行全面控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考核,全面考察供应商的能力,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9],保证零部件的质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汽车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供应商也一样,因此企业需要明确其变化,并要求供应商及时汇报情况,对报告进行鉴定,对供应商进行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的供应关系,促进零部件质量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交通行业也迅速进步,汽车成为人们首选的交通工具。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汽车以及零部件产量已经居于世界首位。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零部件采购的质量管理,提高零部件的质量,保证汽车企业产品整体质量的实现,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王淑清.供应链环境下的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探析[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2,12:67-69.

[2]毕文栋.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2,24:200.

[3]毕文栋.关于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132-133.

[4]李文丽.汽车零部件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山西科技,2011,04:54-55+60.

[5]颜玲凤.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质量管理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4,33:206.

[6]尹秀杰,周爽.汽车零部件开发过程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J].品牌,2015,05:93.

[7]姚凯.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多方面分析[J].科技风,2010,22:91+94.

篇3

1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从本质上来说生产的是建筑产品,建筑产品也需要满足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宜性等特征,由于建筑产品主要使用单件筹划、设计与施工的生产方式,因此,又表现出一些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征,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可靠性。建筑产品不仅需要满足用途与功能的需求,还需具备安全可靠性,如防盗、防坠、防腐蚀、防辐射等等,同时还要满足设备的使用安全与运行可靠,这种安全可靠性是建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2)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特征。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性质量是对建筑工程功能需求的一个客观反映,如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能力、平面空间布局、通行能力等等。

(3)艺术文化性。一直以来,建筑产品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性,其中的文化内涵、建筑造型、装修装饰、时代表征、建筑造型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1)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疑管理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现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工程质量管理的背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建筑与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但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竞争和发展,建设单位的荣誉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广大人民安全息息相关。

(3)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这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如何,在某一方面来说就影响到了建设企业的企业信誉、经济效益甚至是企业的生存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要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为了更好的使用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则需要企业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来进行实施和支撑。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意识不强。国家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义务及质量管理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由于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不遵守操作规程,不照图施工,不按规范操作,缺乏有效技术措施,有的甚至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工程质量低劣,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2)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现象,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3)施工方案可操作性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缺乏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具体性、指导性。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但有的项目部却照搬照抄方案,对重大方案不组织专家进行有效论证,内容空洞化、笼统化、形式化。

(4)检验检测不规范。对材料供应商不进行有效考察评价,使用无资质或不合格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材料进场检验及试验不到位,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工程质量过程检验控制不规范,作业人员以赶工期抢进度为目的,忽视工程质量管理,而项目质检员和工程监理人员又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责任。

4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树立质量意识,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激发其质量责任感。同时,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此外,还要严格执法,必须依法惩处那些质量事故责任者,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是做好相应的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相关的监理单位进驻现场之后,可以根据监理质量的相关目标,完善相关的制度,协调相关的工作,切实落实相应的责任。

(3)把好材料质量关。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整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必须严格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材料验收及施工材料保管三项工作,确保材料优质进厂。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定的材料厂家,经审核确有质量保证能力,可按设计和建设部门指定的厂家定购。做到四不采购: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不采购已明确淘汰的产品;不采购不带合格证的产品。

5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与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关联,只有在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工作做好,才能真正的扩大社会大众的福利,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决定企业成效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物资质量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部分,物资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着企业是否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一、企业物资采购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1、低价中标,物资采购质量无保证。现在很多企业为了控制物资价格,采取物资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或历史价格比较的方法简单进行对比,绝大多数的物资采购部门愿意采取低价中标的策略来进行采购。但是,物资采购总是以最低价去选择供应商,造成供应商利润空间急剧减小,因此他们将采取各种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牺牲物资的质量来换取利润,频繁的低价中标造成低质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俗话说:“买家没有卖家精”,供货商对出卖物资的成本价是非常清楚的,没有一定的利润势必会影响到采购物资的质量。

2、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建立完善的生产加工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生产合格物资产品至关重要的条件之一。有些供应商是图有虚名或者根本就没有质量保证体系,无法保证所品为合格产品。

3、验收不严使不合格物资进入施工现场或生产环节。物资保管人员没有按照合同中物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验收,致使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

4、保管不善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由于储存条件或者物资保管人员责任心不强,库内物资因霉烂、老化、变质、变形、失效、严重锈蚀等原因致使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资为不合格物资。

二、加强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对策

1、前馈控制

所谓前馈控制就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是在工作开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估计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的偏差消除于产生之前,其目的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或防止工期延误。要进行有效的前馈控制,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检验机构。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先从管理程序、制度入手,出台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和组织机构。

2)、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高从事物资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水平。首先,应加强物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把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的教育和业务管理工作同步进行。把具体质量问题,如在以往出现的物资采购质量问题案例情况作为培训的一个课题,对物质人员讲清楚、讲透彻,同时收集掌握各种对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培训物资采购和质量控制程序,使物质人员明白在物资质量控制工作中应该怎样做,如何做。

3)、实行招标采购,规范采购行为。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前应严格初选合格供方单位,通过国家或国际权威机构质量认证单位优先选择。在供应商选择时,把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网络和产品质量水平作为采购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存在质量隐患的供应商排除在采购名单之外。在合同谈判过程中应明确物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及责任,在合同中除了要注明采购物资的名称、型号规格、材质、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外,还要注明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供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和期限、质量验收方法等,便于采购物资的到货验收。

2、现场控制

所谓现场控制就是在工作过程中开展的控制,现场控制的重点是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要做好物资质量的现场控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理的物资储存场地。物资种类繁多,必须要规划好合理的库存场地,不同物资储存的要求不一样,对露天存放的设备要做到上盖下垫,防止积水锈蚀,散失等现象对设备的质量造成影响;对需要恒温要求的热工设备元件要存进库房,具有一定条件的冷热温度控制或通风设施;对焊接材料每天要做好温湿度记录,温度≥5℃,相对湿度≤60%等。总之对于不同特性的物资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防止物资在存储过程中出现品质下降或变质现象。

2)、严格的物资验收、保管、发放程序。严格的物资验收是保证物资供应质量的前提,重要的物资必须经由相关各方共同验收,对于合金或不锈钢等物资必须进行光谱定性分析。对于不合格品应立即封存或降级、降质或退货。物资保管好坏直接影响到物质的使用价值,因此应根据现有的保管条件对不同特性材料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尽量减少或避免物质使用价值的损失。物资的正确发放是保证工程安装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发放物资是要根据施工计划要求的物资规格、材质、数量进行发放,严禁错发不同材质规格要求的物资,否则会给安装工程留下质量问题隐患。

3)、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物资管理也应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对物质的计划、采购、验收、仓储、发放的管理纳入网路管理中,通过网络把各供应和使用单位连接起来,及时掌握物资采购、仓储、使用和质量反馈情况,使物资管理者能全方位的了解物资从采购到使用过程中质量和数量的各种信息,以便管理者正确决策。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通过分析以前的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也就是通过对已经形成的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发现偏差的情况,依此采取措施,对后面的工作进行纠正。

1)、反馈信息的建立。建立质量回访制度是实行反馈控制的重要方式。物资管理人员应与用户之间建立质量回访制度,同时应定期对物资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评定。对用户反映的质量问题要尽快进行处理,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及界定责任范围。

2)、反馈信息的处理。从重索赔处理是提高采购物资质量的有效手段。对物资产品的供应商的评定中,对于物资有质量问题,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供应商应坚决予以索赔,决不手软。处理原则一般是:除让生产厂家补偿等量同种合格产品外,还要赔偿经济损失,另加一定的处罚,直至取消其供货资格,让劣质产品生产厂家付出惨重代价,不敢再存侥幸心理,在重拳打击下,假冒伪劣产品已无立足之地。

总之,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各个方面进行完善,提高物资采购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国辰.对加强质量管理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11)

篇5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其生产所需的物质往往十分复杂,其采购物资的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企业生产的整体质量,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的工作也显得愈发重要[1]。文章围绕煤矿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以及物流管理为中心,分意义、问题、措施三个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帮助煤矿企业做好自身的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工作,促进煤矿企业发展,以下是具体内容。

1煤矿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新兴能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加,加之国家在环保方面的重视程度增加,目前煤炭企业的发展情况极不乐观,致使很多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煤炭企业对于国家而言仍然是支柱行业,需要继续发展下去。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其物资采购和物流管理对于煤炭企业的运作经济性有种极其重要的意义,煤炭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在物资采购上做出合理的改善,同时煤炭企业的运作必须进行煤炭的运输,因此物流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也是直接影响运作经济性的核心问题。

2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随着国家供给改革的进行,以及我国煤炭企业的固步自封,发展上逐渐的止步,致使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发展出现了瓶颈,尤其是在物资采购和物流管理方面问题逐渐突显。首先是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进而管理水平也不高,从而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满足企业所需;其次是采购工作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物质管理起步较晚,因此目前在其监管机制上处于不健全的状况之下;再者是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的管理机构不合理,设置的部门很多,但是存在着很多权益重叠的问题;最后是对于物质供应商的管理程度不足,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地合作关系,致使采购的成本过高,难以在企业运作中提高运作经济性[2]。

3煤矿企业物资采购的优化措施

首先需要强化对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让物资管理人员能够符合煤炭企业相关工作的实际所需,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行严谨性;其次需要有效的控制物资采购成本,降低成本是提升利益的主要措施,因此在采购上可以使用竞标制,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再者还需要强化物资采购渠道的管理力度,进而为煤炭企业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采购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开拓新的渠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大限度上降低采购风险;最后需要完善物资采购的相关制度,完善其配套的相关法规,制定出明确的相关制度,进而要求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制进行作业,同时还需要对目前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给以充分的重视,能够在物质供应上实现信息化的建设,进而提升物资供应环节的工作效率和质量[3]。

4煤矿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措施

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生产物流给以优化,实现集中式的采购,进而一次性的物流,提升企业物流运作的效率;其次要进行生产和供应物流的合理改革,对现有的企业物流体制给以重置,提升企业已有资源和资金的利用率,并且建立现代化的储存配送的体系;再者需要精细化的物流计划,在物流技术编制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实际情况,如春运、节假日等情况都要考虑其中,并且对现有的物流设施和设备给以性能上的提升,使其装卸和运输的能力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从而提升单位物流的进行效益;最后要发展综合性的配送物流,随着国家铁路线路的不断增加,应该在物流选择上更多的选择低成本的运输方式,此外还要应用科学技术建立功能完善的物流体系,保障煤炭企业的物流作业顺利运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和物流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同时又是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份工作,需要在企业的日常生产中做好该方面的工作,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的矿企业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着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于采购工作的监管机制不完善、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的管理机构不合理以及对于物质供应商的管理程度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其物资采购上需要采取强化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有效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强化物资采购渠道的管理力度、完善物资采购的相关制度等措施,在物流管理方面需要采用对生产物流给以优化、进行生产和供应物流的合理改革、精细化物流计划、发展综合性的配送物流等措施来实现煤矿企业物资采购及物流管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在实际运作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益新.基于J2EE平台的面向煤矿企业的物资供应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14,21(20):21-23.

篇6

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变化,各种建筑如雨后的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建筑工程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建设工程过程中,要切实保证每一环节都不出错,保质量的竣工。这样可以保证建筑质量。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中国工程的管理水平相比国外,在管理上仍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建设过程。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指建筑工程符合有关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包括安全、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这在质量上显得特别重要。建筑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对项目质量的控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从市场和社会发展角度看,加强建筑项目质量的管理,首先对投资者的投资效益实现有利,对投资者来说,其参与建筑工程的主要目标是获得经济利益,而只有建筑质量,才能保证市场交易顺利完成,进而实现投资目的;第二,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项目投入使用后,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必然需要;最后,有利于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的竞争核心在于质量与技术,而做好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对提高经济和国民的生活质量都有重大意义[1]。

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因为施工企业忽视质量管理,导致其所管辖的施工队伍在施工期间也没有特别在意质量问题,只是凭借着自身的施工经验或者是施工习惯完成施工任务[3]。长期处于该种情况下,施工队伍所完成的工程质量逐渐失去控制,且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会逐渐淡化。

2.2 管理系统不健全

施工管理体系的好坏对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备也是施工质量影响的一个常见问题。在施工管理体系中,包括施工者的管理、质量、材料、以及验收等多个方面。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备,将导致施工者管理出现无证就岗现象,从而导致在施工中不规范的操作增多。在材料管理上,也会发生建筑材料乱放现象,影响建筑材料质量,同时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3 缺乏质量管理正确认知

在施工质量管理上,施工企业也存在着缺乏工程质量管理正确的问题。许多施工企业都认为,质量和成本成正比,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支付高昂的施工费用[4]。这一观念并不科学,建筑工程质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工程质量的高低与消费者实际需求有关。在建筑工程建设时,以消费者的要求为标准,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降低工程费用。同时,加强施工技术研究和创新,也能起到降低工程费用、提高建设质量等作用。此外,许多企业把技术标准作为质量的目标。这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建筑工程的质量实质,把工程技术标准的参数当作质量评价的标准。但是,工程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客户满意的标准,工程质量管理要考虑的是用户的需要,而不是技术水平。

3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强化对策

3.1 健全质量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主要由采购部负责,建筑工地采购部不仅要负责建筑材料的质量,而且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定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首先,采购部门工作人员要对各类建筑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在采购时应购买符合国家建筑工业要求的材料,对特种材料要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规定的材料要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第二,采购部门工作人员也应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将建筑需要的原料和质量级别列成清单,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6]。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对原料的采购要求特别是对建设单位,如指定供应商,采购单位一定要向指定的厂家提交质量合格证明书。建筑中所需的材料,均须经建设部门和施工单位同意,才能投入使用。

3.2 宣传质量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涉及许多工作人员,施工者的管理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施工部门的高度关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无形地增加建筑企业的工作量,建筑企业也必须提高对高层管理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各个环节,实行建筑工程安全原则。每一家建筑公司都应该建立起科学施工者管理的机制,从人员管理的角度,作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起点。例如,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让施工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先进施工技术,从而增强施工者的安全质量管理意识。此外,严格督导施工者在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及时纠正工作错误,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4 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理和质量监控对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项工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这就需要建筑部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全面和系统认识,充分了解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施工出现的问题,为建筑工程制定有关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实现建筑工程在本企业中的经济利益和整个社会中的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田景芳.论述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对策[J].大科技,2018,000(021):33-34.

[2]练芳林.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强化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2):2073.

[3]彭莉.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解决对策[J].环球市场,2018,000(019):305,344.

篇7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电网物资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入网物资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物资质量监督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抓好物资从生产到安装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工作,把好物资入网前的质量关,全面实施在网运行物资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督管理,对于供电公司做到及时发现物资质量问题,确保电网安全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物资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随着物资集约化的不断深入,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对质量监督工作非常重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明确了物资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和目标,便于市、县供电公司开展工作。质量监督的范围主要是对公司所有招标的设备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抽检),同时对在网运行的设备材料进行实时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的目标主要是做到全面覆盖、全过程管控。全面覆盖指的是物资分公司将公司(含所属县公司)所申报的批次招标计划、合同和省公司下达的重点物资的检测(抽检)计划进行认真核对,统筹安排自行组织的物资检测(抽检)计划,做到物资质量检测 (抽检)工作覆盖所有招标设备材料。全过程管控指的是通过对招标物资从生产监造、到货检测(抽检)、入网前检测、运行阶段的质量监督等各环节的管控,形成了“四点成一线”的全过程管理模式,确保了入网产品的质量和电网安全。

二、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1、质量管理体系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在ISO9001:2008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可见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通用的体系,可以有效的管理各项活动,也同样适合物资管理过程,并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对物资采购有详细的要求,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应用到物资管理中。

2、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要求,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物资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电力工程项目物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以至于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项目物资质量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把握住原材料及设备备件采购质量这个源头,工程质量就有了保障,否则其它质量因素控制得再好也只是舍本求末。作为电力工程项目关键的部门物资部,更应该将本部门作为整个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运行,才能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

三、物资管理理论基础

1、物资管理的概念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存储等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从而对物资进行有效的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对物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更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坚实基础。

2、物资质量管理

企业物资的质量管理首先应分析与物资管理有关的质量活动,并确定企业物资管理的质量环节。物资企业的质量管理包括物资供应管理的所有阶段,从最初的与供应商关系的确立,所需的物资种类、数量、质量要求,一直到最终物资消耗后的全部过程。一般包括:编制物资计划、进行供货方调查、组织货源、物资运输、物资贮存管理、物资的发放、现场物资管理、设备维修保养、物资节约管理、物资报废清算等九项基本活动。

四、电力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而言,无论是公司总部还是工程项目部,物资管理部都不是核心的部门,物资管理人才学历普遍较低,工作技术含量不高。而且不重视物资管理专业人员的招聘和培养,大部分物资管理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临近退休的老职工,因此,无论是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年龄结构都无法满足现代物资管理的要求,导致物资管理人员在物资的招投标过程中不善于商务谈判,从而影响物资的采购成本;在物资验收过程中缺乏实际的物资验收经验,只能查验物资的数量和型号,无法全方位的验收物资的质量:在物资仓储过程中,不善于应用计算机新技术,只会利用计算机统计物资的数量和型号,而不能做到对物资的出入库进行统计和预测,对库房的物资做出科学的统计和盘点,为后期物资的出入库做出科学的规划。

2、物资检验及仓储管理不严

目前,电力工程项目的物资检验主要是对物资的生产合格证、物资规格型号、物资数量或总量、生产日期、外观等的检验,缺乏对物资内在质量的检验。物资内在质量检验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往往需要较长的检验周期,但是电力工程物资质量是整个电力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一旦不合格的电力物资应用在了电力设施的建设中去,就会为后期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电力事故,就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3、物资管理监督措施不足

电力物资管理的监督可以是物资管理部门内部的监督,也可以是项目的外部监督,但是一定要对物资的管理全过程尤其是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在询价和选择投标入围的供应商方面,都是由物资采购部门决定的,缺乏有效外部监督措施,很可能夹杂着个人因素,就会导致一些优秀的供应商无法入围,导致工程项目物资成本的提高。

五、提高物资质量监督全过程管理措施

1、深化物资计划管理,实现源头增效

采购计划,是指计划编报人员在了解本企业供求情况,认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掌握企业物料消耗规律的基础上对计划期内物料采购管理活动所做的预见性的安排和部署。采购计划是根据生产、基建、计划或其他使用部门的计划制定的包括采购物料、采购数量、需求日期等内容的计划表格。按计划期的长短,可以把采购计划分为年度物料采购计划、季度物料采购计划、月度物料采购计划。

当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对计划的制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要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计划的编制是物资管理全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把握这个环节,不仅可以使企业所拟订的物资计划切实可行,而且能够为后续环节赢得先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达到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的目的。

2、深化物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物资采购,是指企业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或者说,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有机体为维持正常运转而寻求从体外摄入的过程。其目的是力争以最低的成本,为本企业提供生产所需最优性价比的物资。

1)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公告或者邀请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单位要事先公布评标标准,然后按照一定的评标程序选择中标供应商进行合作的一种采购方式。

2)联合采购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多个采购单位在同一时期购一种物资或者是多个采购单位在不同时期购买多种物资的情况,也就形成了不同品种同一周期的联合采购和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联合采购。

3)竞争性谈判采购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采购单位根据采购物资的特性选择几家供应商就采购价格以及服务方面的内容与其进行谈判,最后确定最优的一家供应商进行供货的一种采购方式。

4)询价比价采购

询价采购就是采购人员向潜在的供应商询问价格,然后采购人员在其报价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货款的承付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满意的供应商进行采购的一种采购方式。

5)最高限价法采购

最高限价法采购是询价比价采购的一种延伸,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实际采购中,只有少部分物资会形成较大的批量,大部分物资都是品种繁杂、采购次数频繁、不能形成规模的采购,而这部分物资又是企业常用的消耗物资。

3、深化物资使用管理,降低消耗支出

物资使用主要是指物资的配送及消耗。当前石油石化企业物资使用管理,由于各用料单位相对分散,且距离较远,重点突出了配送方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和物资消耗的控制力度。

在物资配送方面要以直达物资和集中入库灵活运用。因此,在配送方式的选择上不应该一刀切,要遵循的是方便、高效的原则,并结合物料的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最适合于本企业的物资配送计划。在物资消耗管理方面应严格管控。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消耗量是控制企业生产成本的决定因素,目前,多数企业往往将挖潜效益的重点放在前端计划编制和物资采购环节,对物资消耗管控不严。对超额问题查明超额原因,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消耗环节出现浪费现象的几率。

4、深化物资储备管理,降低无益损耗

过去,物资相对匮乏,物资储备是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但生产物资的积压使企业承担了巨额的仓储费用,资金周转日益艰难。现在,这种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现代物资储备管理要求企业在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和扩大再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因此,现代企业的物资储备管理模式应以调整企业库存结构、盘活超储(积压)物资、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储备资金占用为主线。

一是大力清理积压库存。加大集中管理力度,彻底清理各单位、区队、班组的小仓库存放的账外物资,并在本企业范围内进行调剂、调拨使用,盘活积压资产;

二是严格验收入库物资。严格检验拟入库物资的质量、数量,认真审核附带资质证件、质量证明等,严防不合格物资进入生产环节,避免造成误工、返工和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加强检测设施及技术人员整合,提升物资质量检测能力。为了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战略及物资集约化管理要求,提升物资质量检测能力和效率,公司对检测设备设施、技术人员进行整合,成立质量检测中心,新建实验大厅、购置新的试验设备,送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使公司物资质量检测能力大幅提高。

三是科学保管在库物资。要严格按照不同物资的保管保养标准以及有效期等开展保管工作,同时定期核对存货财务账、实物账和实物量,保证账物资相符,避免出现过期质损、积压报废现象;

四是严格物资出库管理。坚持先进先出原则,严格按需求计划、材料定额发放物料,保持存货合理、快速周转。认真统计、核算各单位当期消耗的真实性。

结语:

物资质量监督全过程管理运行机制是全新的管理模式,工作要求高、协调难度高,广大物资管理人员将在运行机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创新管理方式上,确保运行机制实施到位。

参考文献:

[1] 邓健.浅谈电力物资采购成本的控制[J],财经界,2010,(5) :104

[2] 周静.电力物资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篇8

项目质量管理是土木施工工作中重要的部分,随着社会对工程质量重视程度的加强和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水平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对社会及施工单位都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来说,土木工程行业隶属于建筑行业,更是建筑行业的基础。如果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轻者造成财产损失和资源浪费,重者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管理好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对于社会有重要意义;对于公司来说,尽管伴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剧,我国土木行业拥有巨大市场,可是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土木行业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而工程质量是赢取市场份额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且控制施工质量对于把控工程进度、控制工程成本也有重要影响,出现质量事故,必然影响工程进度和增加成本。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单位对于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高

当前,部分施工单位比较重视经济利益,追求成本控制,对于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有如下表现:施工设计和规划时,比较关注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对于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考虑较少;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完整的控制制度,或者制定了制度,可是实际施工情况并不与制度相符;土木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不够先进,部分施工单位还沿用原有的质量管理方法,导致现代质量管理工作很难开展。

2、材料和设备管理不科学

1)建筑材料管理制度不规范首先表现在建筑材料采购环节,当前施工单位出于地理位置的考虑,随着项目地点的更换,供应商经常被更换;出于采购成本的考虑,土木施工单位多数采用集中大批量采购方式,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且占用大量工程成本。甚至有些单位没有内控标准,出现企业内部人员中间吃回扣的情况,他们采购进来一定数量的劣质建筑材料。其次,施工工地防护设施不佳,多数材料在储存环节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致使大量建筑材料损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和浪费。最后,工程材料的验收检验环节极为落后,多数施工单位的验收手段和方法缺失或者落后,检验过程随意性很大,抽样不规范、检查不严谨等情况比比皆是,施工单位配置的检测人员素质不高,权限有限,工程材料入场环节很难依靠他们把握。2)施工设备管理不规范设备管理还是重使用轻维修,施工过程中只重视设备是否可以使用,并不重视设备是否在安全运行,不重视日常的保养和维修管理。所谓日常检修也只是走走形式,导致设备带病运行,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暗藏设备使用安全风险。

3、监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经常会发现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监理人员及监理工作,他们认为监理人员就是质量检验员,或者限制监理人员工作,导致监理人员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土木监理工作应该贯彻土木工程整个过程,应该从设计、策划、施工和验收各个过程,可是当前,监理工作仅仅在施工过程得以展开,导师监理工作仅仅成为施工过程监督者,并不能预先控制质量问题。

三、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的对策

1、提高重视程度

强化和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和重点。若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将遭到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以具体施工情况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且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准确掌控工程质量。与此同时,以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为基础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具体而言,明确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目标,对质量控制网络进行适当调整,强化施工工程质量建设,合理分配施工人员。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因部分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2、改善材料和设备管理

1)完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为此必须完善施工材料的管理制度。而且材料管理制度也是施工管理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首先编制严格的材料采购计划及采购标准,合理有序的采购材料,并给出材料的技术要求,为后续质量把控创造条件;其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相关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从两个方面防止相关人员出现吃回扣的情况,严格把控进场的质量检验环节,建设相关检验流程和制度,配置和培训检验人员业务能力。最后,做好材料的防护工作,必要时需要做使用前的复检工作。2)完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操作和保养相结合,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其次,对于设备实施分类管理,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流程,并培训操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

3、完善监理机制

首先,将监理工作延伸到土木工程的全部过程,以便保证监理工作在土木工程施工时,既能掌控全过程,又可以重点监控,并且可以了解整个设计规划目标,出现系统性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以免出现重大问题;其次,施工单位提高对监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听取他们的监理意见,并及时纠正修改,确保监督意见得到落实。最后,施工单位自身也需要监理相应的考核机制,及时监督检查施工过程。

四、总结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保持土木工程质量才能提高施工的声誉,进而提高市场份额。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完善质量相关制度和重视监理工作来提高土木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春锦.论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24-26.

篇9

1 概述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其中很多项目都以EPC总承包模式实施,国际EPC项目管理的课题也随之摆在企业的面前。

葛洲坝集团一公司承建的埃塞FAN项目、正在施工中的尼泊尔上崔树里3A项目及刚刚中标的刚果布水电项目,均是施工企业以EPC总承包模式于业主签约的。质量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好坏,是合同履约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本文就国际EPC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2 国际EPC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

EPC合同,即设计-采购-施工合同,是一种包括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直至竣工移交的总承包模式。这种合同模式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目前广泛运用于国际项目中。相对于国内项目和施工合同项目,国际EPC项目的质量管理表现出其不同的特点:

1)管理覆盖面广

EPC专业覆盖全面,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环节都涉及到,同时国际工程还存在区域跨度大的特点。

2)管理结构不同

国际EPC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多层次的,作为总承包商,承担着业主和承包商的双重角色。

3 国际EPC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E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国内施工企业由于在建筑设计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不能满足EPC项目管理的要求。一旦中标EPC项目后,项目设计往往是分包给设计单位来完成。那么如何确保整个工程的设计质量,使之既能满足业主合同的要求,又能满足总承包商的利益。

3.1.1设计分包商的选择

工程设计质量的优劣,其责任最终由EPC承包商承担,所以设计工作对于EPC总承包商来讲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更是确定项目质量的命脉。因此,在选择设计分包时,应综合考虑设计单位的实力、经验和业绩、投入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因素。如果对设计分包商的选择失误,将给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最终使总承包商承受较大的损失。

3.1.2设计文件的控制

对设计方案的审查是控制设计文件质量的基础。如何把好对设计方案的审查关,这点对EPC总承包商对说是首要的。首先施工单位作为EPC总承包商,在设计专业方面的力量是薄弱的,那么必须聘请专业人才充实设计方面的力量,做好对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其次,总承包方应在满足雇主要求、在保证工程结构和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控制设计变更的质量并对设计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工程量和降低成本,杜绝不合理设计变更的发生。

设计文件完成后,业主组织专家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往往是总体框架上的。那么,作为总承包商组织专业人员做好设计文件的会审和会签工作是关键。特别对细部结构;对机电、金结、土建相关接口部位要进行认真审查,把好设计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3.2 P采购过程的质量管理

在EPC合同中设备和材料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高,如何保证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满足合同要求,对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总承包商的经济利益,因此, EPC总承包商必须对采购环节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2.1采购供货方的选择

EPC总承包商应在工程中标后,就应根据合同所需要的材料设备,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册中,以书面调查、实地考核、间接询访等方式,采取货比三家,通过最后合同评审后,确定能提供优质价廉的材料设备、并具有质量保证能力的供方为本工程材料设备的供方。

3.2.2采购实施阶段的过程控制

EPC水电工程的采购过程分一般材料设备采购及大型机电设备采购,整个采购阶段的质量保证和控制应能确保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1)一般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

总包方需根据采购计划有序地实施,对进场的材料必须由总承包方采购部门提供质量合格证等证件,需进行现场复检的材料必须由总承包方现场试验室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凡无合格证或合格证不符合实际情况者严禁使用。

2)大型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

由于大型机电设备具有特殊的制造过程,供应商一旦确定,其能否按时提交并安装设备;能否提供质量满足要求的设备,这关系工程的成败。

1)设计阶段对雇主要求的彻底理解是设备采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前提,选择的设备等级和规格将极大地影响将来业主对设备的有效运行,因此,总承包方在审核设计文件时,应将雇主的要求及设备的等级和规格放在首位;再者,总承包方采购人员对设计要求的正确理解是保证设备采购质量的关键,否则,设备的采购过程从开始启动就注定将与雇主的要求发生偏离,质量控制将成为空谈。

2)在与供应商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还应要求供应商根据总承包商的进度计划,提供设备的制造、安装计划,同时,总承包商还应定期派人到制造现场查看,一是查看设备质量能否满足合同要求,二是查看设备制造的进度能否符合要求。

篇10

1.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的意义及原则

1.1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的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综合管理施工项目。尤其在国际承包商逐渐进入中国建筑市场的冲击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就要不断增强企业在管理、机制、体制、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要不断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从而跟上时展的步伐。

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工作,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对施工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创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同时创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还能同步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素质,为打造优质工程奠定坚实基础。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创新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息息相关,只有企业领导层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企业才会关注建筑市场对质量要求的变化,才会注重新技术的开发,才会产生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办法,全体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才会增强,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思想基础。

1.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的原则

1、要有利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施工项目的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所以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以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为基本原则,要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引进和改进技术装备、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组织管理等具体工作中去。2、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要想获得效益就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占有并不断开拓市场就要打造精品工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基础。所以为了适应时刻变化的市场需求,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就要不断延伸项目的内涵,要妥善处理企业与项目的关系,让企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同步。3、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在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企业要着重考虑提升企业文化和品牌效应,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明确自身定位,才能真正为企业选拨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2.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施工质量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然而很多建设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建筑施工质量意识薄弱,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只追求施工速度而牺牲施工质量,造成很多工程项目达不到使用要求,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浪费。

2.2 部分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会雇佣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比较匮乏的施工人员。与此同时,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不高,缺乏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深入的了解,更不注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不能有序展开,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2.3 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施工原材料是保障施工质量的物资基础,如果原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就会给整个建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当前有些施工单位的采购人员为了个人利益,通过采购原材料获得回扣,对原材料的质量没有做到严格把关,使得大批劣质材料涌入建筑工地,给施工质量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2.4 施工机械设备老化

施工机械设备老化的问题是我国各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一些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即使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发现设备老化的问题,也不予以重视而是继续使用,这样一旦设备老化程度严重甚至不能再投入施工,就回家迫使施工中断,拖延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

3.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提升工作人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各施工单位要提升所以工作人员的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施工单位的领导层以及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定期参加施工质量管理培训,要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树立预控为主的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要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每个人都及时关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施工单位的领导层还可以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制度,让施工质量管理更加标准化。

3.2 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优化人员配置

施工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考核制度。施工单位在雇佣施工人员过程中要根据岗位要求雇佣专业技术人员,让施工人员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此外,在对工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还要着力培养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帮助他们树立按照质量标准以及操作流程施工的法制观念。

3.3 加强采购管理,确保原材料质量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以及进场后的验收、复检工作。对于原材料的购买要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用招投标的形式确定具体供应商,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严禁采购员在采买过程中谋取私利,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对采购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品质,提高他们鉴别材料质量的水平。要选择有国家认证许可证、有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供应商还要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在原材料进场后要继续做好质量检测工作,验证原材料的各项参数和指标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之后对于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要做好储存、保管工作。

3.4 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及更新工作,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时时监督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老化并且无法维修的机械设备要及时更换。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要及时检查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作中是否存在问题。要鼓励施工人员提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质量隐患,要为一线工作者提供献言献策的平台。同时对于工人提出的问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予以足够重视,要及时解决问题,对提出良好建议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还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及时记录工程质量抽检情况、工程设计变更情况以及不合格工程的整改情况。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走到最基础的工作人员中去,要多参加工地例会,要广泛听取施工单位以及监理方的质量管理情况,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

4.总结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要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科技含量。切实把好施工质量关,真正打造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篇11

石油资源对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保证石油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所以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石油企业质量管理措施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提出新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面的优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 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对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也从上个世纪中期就开始,石油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子啊质量管理的水平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在经历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后,石油企业的不断重组,使得管理水平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管理水平的调整远远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因此必然存在着一些滞后性、不合理的因素和问题。

首先,对石油产品的质量保证存在问题。在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时,有时面对不符合开发条件的油藏进行开发,这就使得油藏的开发受到影响和破坏;石油企业对进入市场的原油和天然气在质量标准上有时难以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规范要求,给相关的生产企业带来困扰。

其次,对过程的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的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工作不能深入到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对相关标准、规范的执行部严格,使得生产过程中频发各类安全事故和危险。

再次,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石油企业在组织生产中需啊哟采购大量的设备、零部件,在对这些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上存在不严格的问题,这些设备、零部件进入石油勘探开发中就会引发各种生产问题,对油气资源的开发极为不利,有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对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石油开发中要进行各类工程施工建设,包括管线布置、土建工程、泥浆池等,但是对该类工程施工的管理不到位就会使得相关的油气开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发现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两方面,一是外部的管理不善,缺乏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和指导,基础条件薄弱;二是内部监督不到位,对质量管理的标准认定和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只是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实际应用性。

2 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

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的保证,也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主要措施,对石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上述我国石油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提出要在现有的管理方法上进行科学、创新的管理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措施:

2.1 加强质量管理的意识培养

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要贯穿于勘探、钻井一直到开采整个过程始终,对原油、天然气的质量管理是这个过程的一个内容,所以管理意识的培养和树立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要落实到石油企业的管理层和每一个工作人员,设置相应的质量评定制度,对每一个过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审查。对进入到油田进行施工的单位和建设工程队伍要进行严格的筛选,或者油田企业自己建立质量优质的工程队伍进行设计施工。

2.2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要进行相关质量标准的认定和考核,对整个石油企业的管理领导层进行质量管理的训练和考核,对基层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技能培训与考核等,将质量管理的体系与升职加薪相结合,提高质量管理的地位。运用科学额管理手段主要是指用现代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加强对质量管理的运用,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相关管理信息及时掌握和处理,对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

2.3 将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质量管理是石油企业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一定要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把提高质量作为目标进行坚持。如何做到这一点,就要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对现有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突破创新,达到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功效。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所以就要对每一环节的工人进行质量提高的激励,重视对取得优秀成果的一线工作人员的精神奖励和相应的工资水平、职位的提高。

2.4 从实际出发进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依靠高水平、高素质的质量管理队伍,质量管理队伍要从实际出发,发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发现问题需要深入基层,对客户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发现产生问题的源泉,再结合现有的生产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听取一线工人的意见进行质量提高。

除了以上措施的介绍,在加强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上还包括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标准、开展文化建设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关注客户的需求和进行产品的质量评比等。

3 结语

石油企业的质量管理是石油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和保障,是石油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保证。当前,我国的大多数石油企业在经历改革重组后都面临着质量管理之滞后和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要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来自内部的运行和监督不力和外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提高石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石油企业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服务质量提高做出些许的贡献,为石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管理上的支持,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