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0: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业方向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创造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现状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最后一站。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一样都具备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同时我们要看到高职生群体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生源结构的复杂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结构比普通高校复杂。学生3/5来自第四、五批招收的普高毕业生,2/5为单招单考的三类中职毕业生(中专、职高、技校),有的院校甚至还有成人生源。不同基础的生源,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势必造成学生思想素质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学习动机的盲目性
在学习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稳定,具有盲目性的倾向。他们不能客观地为自己的将来找准定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缺乏正确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同时,由于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主,部分学生片面理解为突出技能,忽略理论,学习单纯追求实用,致使理论课的学习情绪低迷,而在操作中遇到理论问题又感到难以拓展和提高自己。
3.生活态度的放任性
近几年入学的高职院校学生,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人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入校后,进入新的环境,不适应周围的一切,经受不了挫折。他们自主生活能力较弱、依赖性强、适应能力较低、盲目追求时尚,喜欢凭一时之快、放任自己、叛逆心理突出,如不服从学校严格制度的管理,管理越严,则逆反心理越严重。
4.心理上的不平衡性
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自身局限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巨大的心理负担。有相当一部分普高毕业生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出于经济、自身实际情况或者迫于各方面压力,不得不面对现实,在无奈、彷徨和失落中走入高职高专。这部分学生心理往往交织着自卑、挫折和失落感,入学以后有较长一段时间的情绪波动期。这个问题是高职院校学生各类思想问题的根源,具有传染性和并发性,它甚至关系到学校的稳定。
5.价值取向的偏向性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双重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这些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在当代大学生中必然会有所表现,如不少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为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缺乏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在道德行为选择上推崇“义利交重”、“先己后人”的行为准则等。
二、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超过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总数也占据了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容乐观。
1.重视不够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岗位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上,有比较严重的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或者谁都可以干。
2.方法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还是运用一些老办法,学生工作较多地停留在“关、管、灌”层面。辅导员工作则较多地停留在情感层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和生活关注较多,涉及到学生培养与就业、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比较少,将学生工作扩大到社会上去得就更少。
3.师资短缺,队伍不稳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中,大部分是青年教师,他们工作任务繁重,思想压力大,工作上没有上下班界限,常常被“苦、累、难”等问题困扰;加上他们在学校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内心容易失衡,很多人不愿意在此岗位上工作,经常是工作两三年便跳槽。此外,一些高职院校人员编制紧张,引进的辅导员很多没有编制,也导致了这支队伍的不稳定。
4.平台较少
两课课堂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是简单的“灌输式”说教方式,这种机械、教条、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脱离现实生活,不能对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生硬和枯燥。两课教师课后很少和学生进行交流,辅导员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时间也不多,学生有什么思想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还不够适应实际需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缺点在于教学内容滞后于形势发展,教学形式上缺乏创新举措,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实际结合不紧,启发、引导不足,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出现错位。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新时期高职高专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企业、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特点,把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成才需要作为切入点,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和企业互动,把企业引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的全过程,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委员会
由高职院校学生的二级管理部门——系部牵头,聘请专业的高职教育专家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委员会,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内容,跟踪观察学生的思想状况,研究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如何健康发展,监督、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确保培养出优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班级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参与班级的整个管理过程,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具体工作和亲身经历,用真实的事件教育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与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自我教育,培养与人合作、团队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做讲座
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典型示范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使同学们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他们了解到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有一技之长才可以更好地创业。教育学生成功是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做起,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在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4.利用实训实习过程进行职业道德培养
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动手能力强,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企业的实训实习等过程来强化职业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进而把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从当前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来看,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职业道德修炼内容:一是突出吃苦耐劳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二是突出纪律观念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三是突出企业文化的灌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5.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职业形象修炼
每一名员工的职业形象的总和形成了企业的形象,员工的职业形象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形象也会引导、约束和规范每个员工的形象。每一个职业和每一个企业都有着各自的形象要求和期望,从个人形象上的肢体语言、衣着和谈吐,到工作中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率、信息资料的准备和提供的态度,以及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等都是职业形象的具体表现形式,都需要与企业形象相吻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大学生活有较多的自由,而对职业形象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不经过与企业的接触和实践,难以达到企业的形象与文化要求。因此,在校企合作教育的实践中,改变了学生原来校园比较自由随意的学习氛围,进入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这样学生能针对自己的个人形象,在企业管理人员的介绍和实习实训的实践中,了解与企业要求的职业形象的差距,并加以调整和改变,逐步达到企业职业形象的要求,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形象。
6.利用企业环境资源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企业环境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作用。直接影响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职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高、行为的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约束和规范作用。如企业环境中的条例、准则、守则起着直接规范约束实习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弄虚作假、迟到早退、违反操作规程等现象是绝对不允许的。间接影响往往通过暗示、模仿、舆论等心理影响和作用来约束和规范思想行为。如当实习学生走进生产车间,自然会主动熄灭香烟,着装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否则就成为安全隐患。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训实习,对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是一个极大的提高过程,通过实训实习,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化工厂职工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7.将企业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用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鼓舞员工的士气,培养员工的技能,凝聚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具有导向、激励、感化、约束和凝聚功能,是企业发展之魂。
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把握企业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到学生日常的工作管理之中。比如,2008年和2010年我院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光明乳业班”,用企业名称给班级冠名,就是一种对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宣传。其次企业聘用员工的要求和标准,企业优秀员工的表现,都反映出大量的企业文化气息。企业对员工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考核,都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在社会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为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今后顺利就业或创业夯实了基础。三是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加强了学生的职业认知。校企合作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到学生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在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的同时,加强了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更好地实现了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对接,加强了学生的职业认知。
8.创建多元的企业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新体系
为了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适应,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应做相应的调整,摒弃单一的只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的方式,进行多元的综合评价。多元的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考核,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实习实训期间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由课程成绩考核、日常行为考核以及实习实训期表现考核三部分组成。课程成绩考核占总成绩的5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给予评定。考核标准除了要关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应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把学生的课堂参与、课外调查及合作学习、参与校园活动等纳入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日常行为考核占总成绩的30%,由班主任、宿管人员根据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给予评价。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日常行为考核应包括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态度,服务、责任意识在内的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习实训期表现考核占总成绩的20%,主要是关注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考核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以帮助学生快速地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化,由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评定。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评定,有利于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考评,实现评价的客观和公正;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勇于探索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221-02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辅导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我们要正确分析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职业素质是人们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个体能力,它是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所组成,它也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发挥作用。职业素质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情绪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等。经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具有下列特点:
(一)职业价值期望不合理
在一项针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调查中,73%的同学对自己目前的工资水平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劳动所得应该远远高于目前的薪金水平,愿意从基层做起的同学虽然达到了80%以上,但是却都认为不能忍受长期在一线服务。职业价值期望偏高,功利性偏强;职业评价存在盲目性,自我认知欠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社会需求;对自主创业存在偏见,害怕创业失败,创业热情不足等等都体现了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期望不够合理。
(二)职业道德水平欠缺
在对用人企业的了解中,我们发现,企业非常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但是许多学生的不尽如人意,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受拜金主义影响,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的物质收入,对于工资的多少非常看重,而且平日里组织纪律涣散,随便请假,如果迟到没有处罚就会任意迟到早退,个人对工作任务内容和业务内涵不求甚解,没有刻苦学习和向前辈请教的意识,眼高手低,爱岗敬业和奉献意识差。
(三)职业技能水平不高
虽然大部分学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除了那些经过校企合作班的长期培训的毕业生以外,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职业技能的后期培养才能够真正达到岗位的要求,因此,毕业生们在岗位上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能否在岗位上发展得更好,许多毕业生没有意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对工作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对自己的岗位发展没有规划,对个人的能力水平过于自信,专业拓展面窄,学习能力弱、外语能力低、计算机能力不足、信息意识弱、同时伴随的还有相关的岗位适应能力不足,诸如不善交际、缺乏团队精神、不具备创新能力等。
(四)职业心理素质弱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一些毕业生在访谈中反映,由于自己高考没有发挥好,而进入高职院校,在入校后常会悲观失望,缺乏自信心,耐挫力差、缺乏进取心,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毅力,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拼搏进取精神。此外,有些学生不能正确把握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与学习相关的事都没有兴趣,生活中常常因为同学之间的一些小事而大动干戈,甚至激化矛盾。而表现在岗位中的就是,不能接受前辈的正确指导,不听取他人意见,工作中时常闹情绪,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不得不转换工作的人数越来越多。
二、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性格特点决定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行为习惯,大多数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外在表现还是源自于他多年来形成的性格,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注,不合理的赏识教育过多,适时的惩罚教育太少,导致许多学生盲目自信,过于自大,认为自己能力强,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初入职场又不懂得尊重他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同时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对工作挑三拣四,不乐于奉献,敬业意识弱。
(二)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式各样的不良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受炫富、拜金主义影响,许多人淡化了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勇担责任的价值观,更多的是追求不劳而获和各种物质利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碰撞时,私心太重;同时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不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的例子越来越多,让许多人丧失了立足于基层、靠个人打拼进而获得成功的信心,转而去追求所谓的捷径。
(三)家庭环境影响
家长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孩子从小受父母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历史原因,有的学生的父母对社会不满意,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差,给孩子造成了工作做和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理,当来到内部竞争非常激烈的外企时,许多人仍不转变这种态度,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从而导致了适应不良,工作表现不佳,却又不知错在哪儿。
三、以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懂专业、会应用、有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如何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中注入新的理念和内容,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探索新理论,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从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创职业素质教育新领域、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强大的教育主体和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利阵地,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一阵地,积极探讨与此相关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新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高校的品德课堂是一个重要的学生道德水平培养阵地,随着社会多元价值观的不断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无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礼仪诚信、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等品质的培养,这些同时也是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因此将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第二课堂学习与职业技能提升相促进
面对高职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相对不足的情况,专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除了理想信念教育、礼仪道德教育,也应该将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纳入进来,以第二课堂为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吸引同学们专业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专业技能大赛、各类学习型社团、专业讲座等形式,将第一课堂的内容巧妙地引进到第二课堂中来,让各色学生活动的主题不单是为了单纯的娱乐,更多的是寓学于乐。
(三)心理健康与职业心理素质相融合
在调查问卷以及访谈中,我们发现高职心理素质现状有待提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有50%以上的受访用人单位人事负责人反映面对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一些大学生缺少足够心理准备,当遇到困难时没有能力合理解决,出现各种心理矛盾,产生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造成了高职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困难。我们要提高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的心理教育认知水平,使他们在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关心和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引导或向心理咨询教师反映。第二,加强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心理情绪问题,针对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指导解决,这样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心理和情绪方面存在的某些特殊问题。
(四)职业规划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相引导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描述和把握,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盲目求高,贪恋物质的职业价值取向,可以开展“职业榜样在身边活动”,将往届优秀的毕业生或者和专业相关的优秀职业人士请到学校来,让同学近距离接触职业榜样,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是辅导员要更好地引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这样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和劣势,基于这些特点,进行合理的自我培养,更有利于大家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五)社会实践与岗位实践相结合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
1.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平台,我们学生工作应该抓住这一有利阵地,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公益性活动,到农村进行宣传服务,关爱孤老等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引导他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培养他们的善意公民意识。
2.社会实践中将所学进行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5-01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在培养工作技能的同时,要始终以未来工作需求作为自身教育的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高职院校普遍都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未来好就业的专业设置上,重视毕业的招生就业上,往往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工作需求的导向下,高职院校理解出现偏差,普遍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上,专业课和实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精益求精。但是,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并没有给予重视。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更没有人重视了。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方法陈旧。虽然学院领导一直提倡师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是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配置过少,教师综合素质比较低,他们普遍专业素质较差,工作热情不高。当前的思政教育的内容仍然保持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陈旧。这些都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
二、以工作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要根据未来工作需求为导向。以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形势教育。要根据未来就业形势的变化不断革新就业形势预测与就业知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僵化,教育方法单向,学生一般不爱听。但是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未来就业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自身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听讲,并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
2.择业观教育。择业观是指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时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择业观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择业观教育中,要向学生进行择业功能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在工作中服务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还要教育学生对工作待遇有正确的认识,对工作前途有明确认知,教育学生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自我的地位,多为社会做贡献。
3.利益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不能受功利主义影响为了挣钱不择手段。要教育学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道德与金钱的关系。我们要教育学生 “目光放远,心态放低”,不能盲目要求高工资、舒适的工作条件,要做好吃苦的奉献准备。
4.诚信教育。要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诚信教育,“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在工作中也务必坚持诚信原则,不然无论什么岗位都不会干长久。大学生应该将诚信放在将来就业的最重要的位置。
三、以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
1.在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大部分高职大学生更加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他们将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专业技能的提高上。改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陈旧模式,首先就应该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企业文化的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对未来工作职位的了解,增加他们对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进一步完善择业观,明确未来就业的方向。[1]
2.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学习中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很多高校规定学生必修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中。教师可以在就业指导课上传授学生法制知识,使学生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者应该帮助学生确立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观,坚决与不良社会风气做斗争,更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
3.在日常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影响也最大。因此,学校辅导员要在日常的管理中融入就业教育。辅导员要让自己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有所了解,对今后的就业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育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并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导学生能够知轻重、顾大局,教育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当前的高职院校都实行了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开展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实行工学结合,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活动,实践自身学习的劳动技能,锻炼自身能力。经过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可以随时了解企业实际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反馈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对最新形势有所了解,早做准备。在学生实习毕业后,企业和学生都彼此熟悉,在今后的工作招聘上也会优先考虑实习学生。对于学生个体来说,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自身学习的劳动技能付诸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对就业后的工作环境有所了解,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2-02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既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比如大学生思想觉悟、诚信品质、奉献精神、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素质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之下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关改善策略,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升。
一、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现状
对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提升,不仅政府部门予以高度关注,高校自身更是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有的高校通过课程教育或数字媒体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还有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观点之下,努力营造出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举办多样化的提升就业能力实践活动及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志愿者活动等,全面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落后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具备先进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采用集体教育方式,但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二是思政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性,不具备一定吸引力。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与大学生就业的联系不大,较少涉及大学生进入职场前后的就业素质素养的提升;高校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划归为政治教育范畴,运用模式化的培养方式及固定化的培养内容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因而这样的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3.思想政治教育不具备连贯性
高校开办就业教育课程,或者是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或者集中在大三及大四阶段,或者仅仅在大四才开办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的教育课程,不具备连贯性。如果是集中在大三大四阶段或者仅仅在大四开办,则不能使大学生较早定位职业方向、制定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理想,对整个就业素养的提升有应急之嫌,更不会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如果是大一大二开办,学生又不会清晰了解就业形势。
4.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实际就业中,大学生所体现的就业素养与其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极大矛盾之处。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择业观等;但是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有待提升、情商低下且心理素质较差,另外在就业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都存在极强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就业素养极其不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素养培养策略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升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结合时代背景及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改革。第一,采用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集体教育有效改善学生择业就业普遍所存在的素养问题,个体教育改善部分学生在择业就业素养中存在个别化问题。第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革新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程吸引力、增强课程学习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使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做出合理的引导,提供更为完善的课程内容。
(二)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学生需求
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应加以完善,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在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基础之上,还应当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责任感、端正就业态度、增强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而这就需要开办就业观、择业观、创新意识、职场素养、自身综合素质及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等同于政治教育,改良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式及内容,将就业形势及基本国情融入到相关课程中,提升思政教育作用于就业素养的影响力。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提升教育连贯性
对大学四年分别制定出不同教育方针,使得具备连贯性。如大一阶段,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择业就业观,使大学生明晰所学专业特征及未来职业方向;大二阶段,应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重视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大三阶段,确定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从专业素质及职业修养之上加以更完善的培养;大四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确立合理的择业观念、并开展讲座及活动提升大学生责任感等。
参考文献:
[1]熊笃、石玲.大学生成才素质与学习方法[M].重庆出版社,2005(3).
[2]鲍振兴、黄宝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J].福建理论学习,2012,9(2):20-24.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处理不好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繁荣富强造成影响。党和政府出台正确的就业政策是必要的,高校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1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一,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无论是在教育机构人员机构建设还是在经费以及各种硬件设备的投入上都有所加强,很多院校都积极选拔、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小组,甚至专门配备多媒体教室、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及其他相关设施。就业指导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从就业技巧向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教育方面转移。第二,很多高等院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素质的不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及内容。每个学生情况不同,所遇到的就业困难也就不尽相同,教师因材施教,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三,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途径进行了改革,以结合实际就业案例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的方法取代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就以上介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受到各方重视,并实际改革了教学内容与方式,总体趋势是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由国家包分配,因而不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也就不重视,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市场经济到来后,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主要注重传授就业技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导致了如今各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与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工作互不交涉,两者不能紧密结合使得两者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第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没能紧跟国家最近的就业发展趋势,没有结合最新的就业政策,忽视了对于理想信念的培养。第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且落后,没有重视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时效性。第四,高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素质以及能力不足,其知识结构单一、就业信息了解不及时、就业政策了解不充分、就业精神把握不准并且不具备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高校应注重此方面人才的选拔与任用,选择有强烈责任心、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并且掌握相关方面知识的人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解决我国现存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已然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途径之一。然而,国内外的各种实验结果以及各种理论均已证明要想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真正作用就必须结合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将会最大程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技巧及素质。
2.1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处于首要地位。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政治、文化渗透以及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我国大学生面临着西方价值观以及文化思潮的冲击,很多学生被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好的思想所腐蚀,缺乏理想信念,缺少诚信等传统道德观念。在如此情况下,国家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各高校应帮助大学生认清我国的国情、制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2.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旗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就业或其他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使青少年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被挫折所打倒,勇往直前,而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指引奋斗方向,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大学生就会在困难面前不堪一击甚至迷失就业方向。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中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3总结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技巧与就业素质。通过上文中笔者指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仍需改进,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长远问题。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就业指导,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一些高职院校还没有正确处理好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特别是对二者之间的联系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高职学生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也是促进高职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学生就业的内在联系
深入分析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可以清楚的发现,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思想教育能够使高职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政策,进而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这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在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将就业形势以及我们国家的一些就业政策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就业政策,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强化自身的就业定位,进而能够使高职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未来更好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特别是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能够使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发生深刻的变化,比如一些高职学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老是想找一些好的工作,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想更加充分的就业、要想使自身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从底层做起,而这样的教育最恰当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展开,也容易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三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心理障碍。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因而很多高职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就业障碍,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心理障碍比较突出,很多高职学生都有嫉妒、自卑甚至焦虑的心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由于这些就业心理障碍,普遍是因为对一些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没有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正确的认识评价,但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指导高职学生的实践和认知,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进而解决就业心理障碍。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学生就业还存在的不足
一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缺乏融合性。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其职责主要在于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信息的收集、组织“双选会”等事务性工作,几乎没有涉及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此外政工人员也担当了一定的职责,由于这“两个层面”人员对就业指导理论掌握不够,因而无法更好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以上情况来看,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存在“两张皮”现象,无法更好的发挥提升学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作用。二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体系,特别是就业指导课普遍都在最后一年开展,而且对于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有面试技巧、自荐书制作等一些技术上的培训,很少涉及到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尽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通常都是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方法根本无法更好的起到就业指导作用,必须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三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指导缺乏效能性。尽管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就业指导作为重要的内容,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缺乏有效性。比如个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方向、就业目标等的调查和分析,因而即使开展了有关就业教育,仍然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再比如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更多的是灌输相关理论,而对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习惯、个人意志、思想情感等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三、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
一是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性。要想正确处理好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强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整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整合、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就业的工作模式,比如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结合起来,共同组织一些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二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教育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就业教育的针对性,要针对各个年级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模拟招聘会、职业生涯大赛等活动,这样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技巧和心理素质;再比如还可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于高职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趋向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纠正;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园标语、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教育、就业引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教育的针对性。三是提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教育的实效性。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更好的加强就业教育,必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育内容,使其更具有实效性,而重中之重的就是要大力开展自我认知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建设教育等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这样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就业教育更具有实效性。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教育的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得到转变,就业能力得到提升,这将有利于高职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就业教育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触角延伸,进而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业教育的拓展性。在这一点上高职院校应当进行实践和探索,并进行科学的总结,形成理论。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而必须高度重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就业教育,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融合性、针对性和效能性,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翼,王珊.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作用和对策探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01).
[2]傅绍群.高职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
[3]李迪.浅议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1).
1.1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必要性。总书记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同样适用于和谐校园建设。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我们应密切结合高校实际,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实际中。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统筹学校整体利益,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很强的必要性,首先,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校园和谐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校园的和谐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校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最后,校园和谐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都需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建设谐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而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和谐校园建设方向的正确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和谐校园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逐步实现校园全体成员的政治共识、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受到学习、就业等压力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实际问题或矛盾,需要得到调节,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疏导与和谐,建立良好的师生与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和谐校园环境;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校园建设培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努力向上,逐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1.3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3.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方面要保证所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向学生传授基本原理、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计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实际需求,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把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课程实习等有机结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时效性。
1.3.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高校进行和谐校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全面建设,加强学校领导部门的支持力度,重视课程精品课程的打造,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开抓,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持。
1.3.3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高校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和学习作风,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首先,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氛围,教学或科研人员,都要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科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并在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其次,是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积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原则引导学生遵守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18-02
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我国最珍贵的人才资源,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成果。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鼓励高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价值观、择业观,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就业素质,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真正成对社会有帮助的有用之才。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择业观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大学生将来的发展,大学生如果被错误的观念引导就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就会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部分大学生所欠缺的是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如后职业生涯中明显表现出功利性,毕业后由于对自身缺乏准确的定位,主要关注个人的利益,把薪金的高低作为衡量职业价值的标准,从而降低了个人价值。基层工作经验的缺乏是目前存在于“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主要问题,并且由于生活条件的优越,这部分学生较比于以往的学生缺少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重点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能够逐渐的将个人的意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意愿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大学生的情商与智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发大学生潜在的能力,有效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由于我国就业压力在不断增大,由此发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求知欲、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使情商和智商能够更好的结合起来;同时应结合学生自身生源结构与个性特点,采用德育课程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还需要运用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日后就业提供帮助。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激发创新意识,为就业提供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下,大学生就业不仅要具备就业需要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4.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为教师要为大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导致诚信意识逐渐淡薄。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各大高校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各大高校也在不断加大就业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力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主要体现在下面一些方面。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经济时代的就业指导方向过度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市场经济时代的过分强调技巧培训与信息服务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就业不能有效结合。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较为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思想观念日趋多样化,要求教育者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工作,而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缺乏对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基本上就是一些关于面试技巧和自荐书书写等方面的教育,对现阶段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择业观等的教育一带而过,不能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较为滞后,对就业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比较迟缓,处于被动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项长期而反复的工作,应该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这样到学生毕业真正面对就业的时候就能收到春风化雨、滴水穿石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帮助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来适应就业的需要,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找到正确的切入点,提高毕业生就业机会。
2.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教育,择业观、就业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诚信意识教育,完善大学生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毕业生进行正确引导,使毕业生从自身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选择正确的择业方向,以进取的态度.积极面对就业竞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勇于面对求职中的挫折和失败,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教育,帮助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人生正确的规划与决策,使毕业生转变“为当前就业而学习”的短视观念,提高学生踏足社会的竞争力。
3.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实施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我们要继承过去一些能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但不能把优良传统生搬硬套,要重视改变,千万不能一成不变。我们把优良传统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4.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教师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把教育工作的职能定位在“三个服务”上,为大学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等,深层次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规律,不断帮助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罗瑞锋.浅析就业指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7).
[2]张咏铃.如何发挥德育课的就业教育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3]赵炜婷.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这一趋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之一。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称专项思政工作)可确保大学生就业性质和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和职业观,调节职业适应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个人全面自由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
1887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宣传工作”概念,列宁在创建布尔什维克过程中,提出“政治宣传工作”概念。后来发展演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思想道德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阶级性、党性、意识形态性和鲜明政治性。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就是面向大学生就业而开展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为充分实现人生价值,更好为社会做贡献,大学生会对未来工作岗位做选择,希望能找到最好发挥才能的工作。高校为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就业岗位而开展的系列工作,就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包括政治方向引导、思想塑造教育、品德养成修炼、技能提升和学业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及提供政策、信息等服务。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功能为: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真正的大学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灌输,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精神与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这样的人首先在精神上就是健康的。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核心要素的“精神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就业顺利开展,与就业工作相互统一,相互促进,为培养“精神健康”人才作贡献。
二、大学生就业呼唤专项思政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实践呼唤专项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工作延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当今就业成为大学生关注热点和难点,处理不当则可成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偏差诱因。这种新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通过就业工作能有效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就业能让学生更深入认识国情社情,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对照国家和社会要求进行自我反思,比单纯理论灌输更有效和针对性。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社会和高校稳定和发展,关系大学生切身利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极大影响,并产生系列问题,新德政治问题、思想问题、道德问题需专项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规律,探索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速度、深度和广度比任何时候都深刻,社会利益面临重新分配,社会矛盾积聚。大学生就业时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利益和矛盾,关系其价值观、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和诚信观形成,直接关系到就业竞争力形成与提高。大学生专项思政工作应呼之欲出,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调适,使思想政治成为化解思想矛盾的“清道夫”和调适心理的“剂”,为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方向,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偏离。
三、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的功能
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可为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强大思想动力。思政工作有激发人主观能动性、挖掘潜能,充分调动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殊功能。新时期需大学生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优良道德品质,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完善自我贡献社会。个人理想、品质、意志、毅力及才学胆识等思想因素需要通过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养成优良道德品质,增强大学生实现理想和抱负意志、勇气和毅力,激发大学生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其就业竞争力培养与提高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可确保毕业生就业性质和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造就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专项思政工作把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就业中,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意愿和国家需要关系,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专项思政工作能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引导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崇高职业理想,避免职业理想功利性。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出现的新问题;认识就业形势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关系。用人单位招聘时将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标准。而部分大学毕业生仍眼高手低、缺乏奉献和敬业精神、对待遇和环境挑三拣四等;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弄虚作假、不履行就业协议承诺等,这些都需通过专项思政工作来培养和矫正。
大学生就业专项思政工作可调适职业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伴随就业竞争加剧和就业压力加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专项思政工作应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适应能力培养,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自己与评价自己,并制定学业计划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做到不自负、不自卑。通过有益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磨练意志,培养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对已遭受挫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适度自我宣泄、自我安慰调节就业过程不良情绪,以理性思维和心理来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以良好心态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还要重点在就业指导中发挥专项思政工作的价值指引作用。就业指导要帮助求职者自身特点和社会所需,选择最能发挥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适应职业,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奋斗。
参考文献: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市场经济为机制的就业体制的逐步确立,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已经由以前的学校分配转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形式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会,也同时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等综合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又是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和关键。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的指导毕业生就业时却没有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这一点,而是侧重于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和技巧培训。因此,在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增强大学生应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在思想教育过程做到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其了解自身的职业方向,稳定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除了关注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外,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由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度大。这些都会对以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其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了大学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有利于就业的良好内在素质,另一方面又能够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外在人际环境。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的50%以上,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招聘紧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思想层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做出符合时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择业行为。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重视是因为其能够对大学毕业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正确的择业观能够引导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培养良好的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能促使大学生在能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能变角色,激励他们在任何职业领域都爱岗敬业。
2.帮助大学生尽快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的就业现状和就业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步骤,认清国家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在政策的范围内就业。帮助大学生自己的择业姿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正确的思想下确立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和就业选择。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受挫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水平,让学生明白在就业中遭受挫折的必然性以及对其以后就业的作用,使其对就业压力和困难有着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学生思想来提高其挫折承受能力,培养他们乐观独立的性格和坚韧顽强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遭受挫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形成积极的择业心态。
4.巩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水平。我国目前处于一个新旧观念大更替的时期,在旧观念没有完全打破,新观念还没完全建立的转型条件下,许多外来的不良私潮正侵蚀着中国的年轻一代。因此清除不良思潮的影响,巩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十分重要的。长期、深入、细致、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消除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侵蚀的关键。
四、小结
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兴盛的关键,肩负着国家及民族未来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其正确的责任观是国家前进的源动力。只有大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服务社会的思想,他们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得价值和活力,中国和谐社会主义才能更好更坚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伴随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部分高校与中职学校正处合并、、改制及转型等调整过程当中,学校办学资源、模式及招生就业等都发生剧烈变化,学生及教师的观念也逐步改变,改制转型的职业学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加大,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一、改制转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
1.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教育对象和工作条件的适应问题
现职业学院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其渴望自强、创新、成才,但同时又有部分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惘、信念模糊、价值扭曲、心理素质差等问题。职业学院学生既具大学生的共性,同时又具个性化差异,特别是一些改制转型起步较晚的职业学院,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更大,不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是否能与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的问题。另正历经改制转型的职业学院,其办学资源及教育环境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是否能与新的工作条件相适应的问题。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
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尤其是收费制度、学分制、就业制度、后勤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更是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对于正处改制转型期的职业学院来说,一方面其缺乏相应经验,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诸多贫困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毕业就业等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更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弱。
3.网络媒体的推广与应用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
伴随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现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当中随处可见互联网。互联网具及时、开放、匿名、控制困难等特征,虽可为学生提供大量有利信息,但同时也给予了不良信息渗透的机会,部分学生沉溺网络,对网络信息的正确性缺乏一定鉴别能力,致思想发生改变,不利学生健康成长。
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下新形势要求不符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采取“填鸭式”,即单纯将相关政策、思想等灌输至学生脑中,而未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未依学生需求、社会变化等更新教育观察、创新教育内容、改善教学方式,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未能真正实现教育学生思想政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改制转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
就本质而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主体性。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以使学生能主动接受并路径相应思想观念。同时,改善交流方式,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依学生心理需求设计组织并开展相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从而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其次,要重视学生个体化差异。观察并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再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当中,并以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能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创新教育内容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部门对于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这对于正处改制转型的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新内容。首先,加强就业指导。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并完善相关教育设施,开设专业就业指导课,以为学生就业咨询提供渠道,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当前择业和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转换角色,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学院学生面临学习、恋爱、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心理问题不断加大,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对此,改制转型学院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再次,加强网络思政。现代社会,网络遍及人们生活各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可了解源于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就要求改制转型职业学院在不断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利用网络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以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当中。可通过建立网络课堂、学院论坛等方式为学生介绍国内外时事、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学院各方面工作,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民主决策,并解决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3.改善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教育效率,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就有必要改善教育方式。首先,要创新教育维度,扩展教育覆盖面。改制转型职业学院的环境既开放又复杂,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其更多是与社会联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只存在于学校范围,而应融入学生平时生活与工作,并将思政教育延伸至校外,做到时刻关注学生思想与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通过开展健康文化活动以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其次,创新教育机制。改制转型职业学院应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方向,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综合考虑学院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统一,以真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结语
面临改制转型,职业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更加艰巨。在这种形势下,职业学院更应从学生实际思想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国际及国内形势变化,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等方式以实现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推动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