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09:20: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年轻、充满活力、敢想敢做,而且思维敏捷、知识丰富、视野宽广,无疑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关乎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2 有利于高等教育任务的全面实现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种专业性教育,如果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到高校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断地掌握方法、探求真理、创造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任务的全面实现。
1.3 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材
在科研实践中,学生要参加课题设计、文献查找、资料收集、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训练学生敏锐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总之,通过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可得到全面提升,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2 当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倾向于重点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家重点高校往往拥有雄厚的科研基金、先进的科研设备、良好的科研设施、丰富的科研项目、一流的师资力量,使它们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重点高校本就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强,更容易出新成果。所以,谈到大学生科研创新,人们往往就会将其与重点大学联系起来,普通院校似乎与此无缘,学校不重视,学生不热衷,呈现出一种“冷”态势。
2.2 倾向于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把学生科研工作重点放在硕士生、博士生上,而对本科生科研工作投入的精力、财力甚少。在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较少看到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内容,毕业时也没有科研创新学分的硬性要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注重对本科生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活动中,本科生真正参与和实际动手搞科研的机会也很少。总之,科学研究对很多大学本科生来说尚属新鲜事务。
2.3倾向于理工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容易出成果或者说科研成果容易产生可见价值的主要是理、工、农、医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领域,所以高校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集中在这些专业的学生身上,而对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明显重视不够。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科研实践通常只体现在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但由于缺乏平时的引导和训练,学生根本不懂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在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可资利用以及论文提交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抄袭和拼凑便是顺理成章。
3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创设科研氛围,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想干”
要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大学生产生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大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从何而来?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很关键,如此学生才能在科研创新上产生“想干”的欲望和冲动。
3.1.1 宣传引导
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毕竟接受专业教育时间不长,对于科学研究还很陌生,所以广泛的宣传引导很重要。宣传引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可以通过校广播站、校网站、校报、校黑板报等各种渠道对大学生能不能搞科研、为什么搞科研及如何搞科研这些基本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同时,借助上述这些渠道向学生介绍和展示其他高校或本校学子过去取得的科研成果,用实例进一步告诉学生在科研领域里自己也能够有所作为,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建设一个学生科研示范基地,专门展示学生曾经从事的科研活动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成果的应用与获奖情况等,或是创办专门的学生学术刊物,刊载大学生的学术科研成果。另外,学校也可举行多种多样的如“科研活动月”、“科研计划竞赛”以及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等活动。二是院系层面,各院系可结合开设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更加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关于从事本专业科研创新的意义、方法、途径等的宣传工作,并向学生展示本系学生过去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院系层面的宣传由于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更容易调动起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1.2 奖励激励
学校以及各院系可以设立专项学生科研资助基金,对学生拟从事的科研创新活动进行申报评审,对其中较好的科研创新计划予以立项资助。对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和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则可设立学生科研奖励基金,对他们的行为和成绩进行肯定和表彰,也可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大学生评比、推荐免试读研等中给予优先考虑。当然,也可通过授予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积极分子”、“科研创新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激励。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这样的荣誉证书在学生的就业资本上无疑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学生对这样的精神奖励可能更加重视并去努力争取。
3.2 提供科研平台,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能干”
科研平台既包括资金、场地、设施等硬件基础,也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它将使学生在“想干”时真正的“能干”。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研平台,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正规化。
3.2.1 硬件建设
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研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同时,高校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建设或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地,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支持。
3.2.2 软件建设
针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高校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渠道和信息,如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的科技创新竞赛的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同时高校内部也要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竞赛,这是吸引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最佳途径;再次,加强对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与帮助,如指导选题、帮助拟定研究计划和方案、为研究过程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等。
3.3 深化教育改革,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敢干”
教育教学制度上的滞后会导致教师在鼓励和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上的惰性,也会使学生在科研创新上不敢放开手脚,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他们的科研创新之路扫清障碍。
3.3.1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教师的薪酬制度要体现出对教师指导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肯定与鼓励,如对教师带队参加科技竞赛给予工作量上的补助或现金上的补贴,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师给予现金奖励和评优评先的优先地位,对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且成绩较突出的教师给以表彰和奖励等;其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应注意保持灵活性和弹性,很多时候是管理制度的僵化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进而导致对学生科研意识的扼杀和科研欲望的窒息。对于教师在备课、上课、考试、实习指导等教学环节中的工作规定不能过细过死或是统一化,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应给任课教师足够的空间自主安排各项教学环节,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如何讲课、如何考试、如何辅导,以便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引导和训练提供更自由的发挥余地。
3.3.2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评定等,通过改革使参与和不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强弱有别的学生在课程考试成绩上能有所区别,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首先,考试形式要多样化,针对课程性质和要求的不同,灵活采取闭卷、开卷、口试、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其次,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加大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考查的成分,减少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命题;再次,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中,期末考核成绩最多只能占70%,学生课堂上和课下的表现至少应占30%,如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思考、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勇于提出问题以及课下是否阅读教师推荐书目、是否喜爱钻研、是否勤于与老师交流学术问题等,都要反映在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之中。
3.1.2 奖励激励
学校以及各院系可以设立专项学生科研资助基金,对学生拟从事的科研创新活动进行申报评审,对其中较好的科研创新计划予以立项资助。对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和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则可设立学生科研奖励基金,对他们的行为和成绩进行肯定和表彰,也可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大学生评比、推荐免试读研等中给予优先考虑。当然,也可通过授予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积极分子”、“科研创新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激励。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这样的荣誉证书在学生的就业资本上无疑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学生对这样的精神奖励可能更加重视并去努力争取。
3.2 提供科研平台,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能干”
科研平台既包括资金、场地、设施等硬件基础,也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它将使学生在“想干”时真正的“能干”。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研平台,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正规化。
3.2.1 硬件建设
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研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同时,高校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建设或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地,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支持。
3.2.2 软件建设
针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高校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渠道和信息,如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的科技创新竞赛的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同时高校内部也要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竞赛,这是吸引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最佳途径;再次,加强对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与帮助,如指导选题、帮助拟定研究计划和方案、为研究过程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等。
3.3 深化教育改革,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敢干”
教育教学制度上的滞后会导致教师在鼓励和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上的惰性,也会使学生在科研创新上不敢放开手脚,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他们的科研创新之路扫清障碍。
3.3.1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教师的薪酬制度要体现出对教师指导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肯定与鼓励,如对教师带队参加科技竞赛给予工作量上的补助或现金上的补贴,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师给予现金奖励和评优评先的优先地位,对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且成绩较突出的教师给以表彰和奖励等;其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应注意保持灵活性和弹性,很多时候是管理制度的僵化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进而导致对学生科研意识的扼杀和科研欲望的窒息。对于教师在备课、上课、考试、实习指导等教学环节中的工作规定不能过细过死或是统一化,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应给任课教师足够的空间自主安排各项教学环节,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如何讲课、如何考试、如何辅导,以便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引导和训练提供更自由的发挥余地。
3.3.2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评定等,通过改革使参与和不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强弱有别的学生在课程考试成绩上能有所区别,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首先,考试形式要多样化,针对课程性质和要求的不同,灵活采取闭卷、开卷、口试、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其次,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加大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考查的成分,减少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命题;再次,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中,期末考核成绩最多只能占70%,学生课堂上和课下的表现至少应占30%,如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思考、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勇于提出问题以及课下是否阅读教师推荐书目、是否喜爱钻研、是否勤于与老师交流学术问题等,都要反映在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之中。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31-02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think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HEN Ke1,HUANG Yin2,YANG Zheng3*,ZHANG Xiao3
(1.Undergraduate courseofPharmacology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610081,China;2. Nursing Department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610081,China;3.The Experiment Technique Teaching Section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610081,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think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healthy growth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upon the educational features of college students,this article tries to investigate several approaches about development interests and capability in scientific thinking.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Capability of scientific thinking;Cultivation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大多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方面,而忽视了对在校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之当前部分院校沿用的“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育方法使大学生在学习上逐渐形成一种依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自主获取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使当代大学生尽早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进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培养新型科研人才,以下笔者即从如何激发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出发,对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及方法做一简单概括。
1开设《科学研究基础》等相关选修课程
可向有科研兴趣的低年级大学生开设《科学研究基础》等相关科研基础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激发其进入科研领域的热情。课上,老师可通过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及方法,使他们对其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的科研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这门选修课的开设,可使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们初步具备科研的价值理念,产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的动机,引领我们进入真正的科研领域。
2重视默会知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
默会知识即非显性知识,指不能被清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与能被清晰反思和陈述的显性知识相对。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要多于我们能言传的,人类任何通过语言和其他表述形式呈现的明确知识,都依赖于默会知识的存在,人类的认知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一个默然的认识过程”。
就科学研究的过程而言,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分析和最后的解决,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默会知识的存在,并且可能起到比显性知识更大的作用。正如波兰尼所言,科学发现不能通过明确的推论来获得,其正确主张也不能明确地加以陈述。科学发现只能由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达到,其内容,就其不确定的而言,只能默会地加以认识。
笔者从科研过程的几个方面概述默会知识的作用,使大学师生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利于科研思维的培养。
2.1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
一个有新意、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往往处于已知和未知的中间地带,其提出的过程当然不能仅仅依靠文字等显性知识,因此,发现事物内部隐藏的规律或问题并提出来的过程只能大多由默会知识来参与。只有合理地运用默会知识,清楚地评价将要提出问题的研究价值及可行性等各方面,才能确定一个真正的科研课题。
具体对大学生来说,一个新颖的并且具有研究价值的科研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很少来源于书本或其他显性资料,而往往是在一次实验,一个现象的个人观察中产生的一种灵感,然后对该问题加以细细推敲,再试图通过实验等科研基本方法找出其解决途径。可见,由个人的观察产生灵感发现一个有新意有研究价值的科研问题的过程离不开默会知识的参与。
2.2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后,研究者会尽可能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或是证实自己的猜想。这一过程中,尽管前人留下的科研方法技巧等显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用的,但由于研究问题的新颖性,实验中很可能出现一系列研究人员以前从没遇到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且一般不可被完全预测,所以仅仅凭靠前人的记录或是书本的信息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波兰尼提出,研究者如果想要做出一定的研究成果,必须形成许多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的科学技巧,或者说,必须将那些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巧如观察、记录、描述、资料分析等等个性化、实践化,转变为他自己的独特的知识,使之成为他自己科学实践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一种缄默的过程。即由于科研工作大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没有很多经验可循,研究者必须运用以往科研中形成的直觉、洞察力等无法言传的默会知识找出真正的解决之道[1]。
可见,在科研领域,默会知识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这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踏入科研殿堂,且默会知识严重缺乏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2.3默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提出和最后解决的过程,不仅仅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对默会知识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的过程。实验老师和同伴的实验态度和研究方式等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对话,观察与模仿等方式进行学习和总结,利于我们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治学精神的传承。
3合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媒介,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其独特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不仅可以拓宽专业口径,扩展我们的视野,完善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还能在阅读他人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间接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思维能力,为以后的科研活动提供基本保证[2]。
网络作为21世纪应用范围最广的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基本实现了部分资源共享。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熟练掌握基本的文献信息的检索与收集方法,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以减少不必要的文献检索时间,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我们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
4加强师资队伍和科学实验室设施的建设
大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高等院校科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还必须具备综合性、开放性、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综合科学实验室和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综合性专业化教师队伍。学生在课堂之余除了能进入实验室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外,固定而专业的实验室老师可对实验的相应环节进行适当地指导,这样可以减少因仪器故障而导致的实验停止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利于我们实验操作技术的学习。再者,老师可注意尽量以启迪式的教育方式来指导学生,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样更利于我们科研思维的培养[3]。
就我院的机能实验教学中心为例,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创新实验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现了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从“验证实验为主”向“综合、设计实验和探索实验”的基本转变。自从采取集中授课、小班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答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来,共有12个本科班学生撰写了探索实验设计200余篇,并录入成都医学院实验设计汇编。1 000余名学生完成探索实验设计并撰写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12篇已发表,14篇已被相关杂志录用。
5注重实习教学中科研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本科生理论基础好,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具有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如在实习教学中注意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敏锐的学术嗅觉,增强其在临床实践中捕捉科学研究方向的能力。实习中,带教老师可在强化基本操作和各种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注意启发其科研思维,训练其科研能力,在实习点创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启发我们的科研选题意识,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觅食”能力。另外,教授专家的学术讲座也可拓宽实习学生的学术视野,而通过实验则可培养其忠于原始记录、尊重科学事实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用实验事实进行严密论证并用论文形式与他人交流的方法。相信在这一科研旅程后,他们基本可消除浮而不实的作风,开始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科研思维能力也将会有长足的进步。
实践证明,只有努力创造条件,将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育科研的门槛前,多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并对其实践加以合理指导,激发积极探索的科研精神,才是培养大学生获得基本科研思维能力的最佳策略措施。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喜人景象,也说明了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科研能力培养的创新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高耀丽.从默会知识的维度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 26-29.
[2]姚毓武.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再认识――兼谈大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78-80.
[3]周志平,尹丽娟,王什,等.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6):68-7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为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提供平台,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科研的内涵及必要性
大学生科研区别于专业学术研究活动,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延伸,是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和学术认知过程,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科研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指导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科研技能、锻炼个性品质,培养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营造浓厚科研氛围的需要,对大学生深造就业、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现状
随着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各高校也逐步认识到培养科研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平台。然而,纵观目前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教学改革和师生自主性的发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方面:①对大学生科研重视不够。高校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学术科研和学生的知识学习,将大学生科研项目视为课外活动,缺乏足够重视。②科研经费不足,设施平台不健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有限,科研资助经费少,开放的实验设备及重大科研平台不能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③科研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参与科研和教师指导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方面:①课堂引导性不够。课堂教学缺乏学术性,课程与科研成果脱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②教师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力度不够。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重,缺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挫伤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学生方面:①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学生过于注重学习成绩或参与社团活动,不太关注科研活动,缺乏参与科研的主动性。②覆盖面窄。学生过分关注大型学术科研竞赛项目,忽略了普通科研项目,导致科研覆盖面窄,学生参与率低。③科研创新水平较低。本科生专业理论水平有限,科研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有技术含量、可行性高的项目较少。这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对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紧跟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目前现状和问题,结合高校实际和大学生成长特点,进一步思考、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科研工作方法,创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1.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科研保障体系。高校组织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①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应在争取国家本科生科研资助经费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拓宽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大学生科研专项资金,为学生科研提供资金保障。②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分别成立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学生科研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创业工作;建立以教研室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执行机构,为学生科研提供机构保障。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操作性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活动基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重大科研平台开放规章,指导教师工作量统计、考核评价,为学生科研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
2.创设支撑平台,完善实践实习条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各种平台的支撑,高校一方面要通过校校联合和校企合作等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从事科研创新的硬件支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建设,配备丰富的信息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向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学生开放,发挥硬件平台(特别是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学生科研团体或组织,积极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学生科技协会、专业研究协会、科技夏令营、科研与创新团队,定期进行学习研究,用浓厚的科研气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最后,高校还应提供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规范化。
3.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培养课程体系化。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要将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纳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首先高校应在保证传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实验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成长开辟空间。其次应增设专门的科研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从事科研的理论知识,引导他们从事初级科研尝试。再次要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设立特色课程,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强化课程体系对学生科研的潜在影响力。
4.充实延伸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按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及时用本学科内最新科研学术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适时把学生引入科研前沿。其次要延伸课程教学范围,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系统规划并科学设计实习教学,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科研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并给予学生体验和运用重大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启发式课堂互动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加强课堂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5.建立科研创新导师制,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建立科研导师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选拔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负责学生科研的选题、立项、研究开展及成果申报的指导工作,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根据指导学生的学历层次跨度建立学生科研梯队,拓展和延伸指导范围,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科研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大学生科研开展,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实现本科生学习与科研的全面接轨,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6.丰富培养载体,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丰富的载体和良好的氛围,高校应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学术学科带头人等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科论坛,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定期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观摩,举办科技活动节、科研讨论会、学术沙龙,探讨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以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大学生科研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必须根据大学教育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将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融入大学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加大学生科研工作力度,完善各种体制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通过多种模式、多种渠道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万荣,孙继,宁海龙,唐鑫华,李晶,魏湜.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
[2]邱学青,李正.加强本科生科研?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3]李继.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需要人才,人才要靠教育,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公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重任。在公安大学生中,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科研活动是培养和发挥这种潜能的有效途径,所以,就培养公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培养公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公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突破口和有效载体。科研工作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一种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拟定新对策的创造性活动。而发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奉献科学精神的全面展现过程。“创新”是公安院校实现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培养公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公安院校积极探索并不断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1.2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精神,全面提高公安大学生的素质。
科学研究是一种严谨的探索真理的过程, 在科学研究中要实事求是, 切忌弄虚作假, 因而科学研究是培养大学生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科研活动大多是以课题组为单位来进行的, 在课题组内, 大学生需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 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复杂的劳动过程, 在探索过程中, 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所以科学研究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进取精神。总之, 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1.3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交流, 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营造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 达到 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持续和深入。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可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科研进展情况,接收到最边缘最新的高精尖科研信息,极大地丰富课外知识,开阔眼界;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解决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达到 教学相长的目的。
2.培养公安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1培养培养公安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须从教学改革人手
公安院校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倾向转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传授学习掌握知识的方法,即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启发式”,“双向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加强师生间、学生间双向交流,打破“一言堂”,形成“群言堂”。培养公安大学生“发散性”、“求异性”思维习惯,促使公安大学生逐步形成自学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2.2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必须注重科研实践
2.2.1 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
进一步确立学生在科研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建立学生科研奖励机制。如公安大学设立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成果奖”,对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奖励等级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对获奖成果颁发奖金和证书。学校成立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有关评审事宜。 学生所获奖励记入个人档案,并在综合素质测评中予以相应加分奖励。
2.2.2组织科研立项、评审
为确保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公安院校科研工作主管部门应认真做好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和评审工作。如公安大学制定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科研创新成果评奖办法》,制定了严格的项目申报程序每年12月由各专业系部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进程提供申报指南,由学生工作处向学生公布并征集意见。学生工作处根据学生所提意见对指南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指南报科研处公布施行。次年三月初由科研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项目的立项指南,学生工作处按照项目申报通知要求具体组织完成学生申报工作。学生根据立项指南在三月底月前完成申报事项。每个项目应成立课题组,由学生担任课题组负责人,每个项目一般吸收3-6名学生参加结题验收原则上在每年4月份进行。
2.3营造科研氛围,激励科技创新
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报告活动,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
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学校应经常向学生介绍科研信息, 传播先进的科研理论,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 定期不定期请公安领域专家、学校教师开设讲座, 介绍公安业务和公安研究的最新动态, 指导学生科研, 拓宽学生视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研究成果的宣传和展览、举办优秀学生科研成果报告会, 也可以在各大队学生中成立学生科研小组, 定期在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籍此来营造科研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不断增强公安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
2.4加强与公安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 大学生;中药专业;科研能力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major; research capacity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88-01
1面向社会需要,明确中药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向
中药在我国几千年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在中药面向国际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大多数医药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科研集中在仿制药或技术含量低的项目上,很大比重为低水平的重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意义上的新药,科研实力和能力相对薄弱。虽然每年各大院校有不少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真正适合做科研的技术人才很少。国外制药大企业跨入国门后,我国的医药产业陷入困境。因此,培养出优秀的研发技术人才,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尤为重要[1]。中药专业是一个社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在校大学生大多数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主动寻求知识,学术论文阅读量小,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缺少连贯思维,综合实验能力相对不强。大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摆脱思维定式与框架的束缚,抓住机遇,积极的迎接挑战,是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面向国家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型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药专业大学生是中医药院校的教育重点,对于中药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科研能力的同时培养,着眼于培养出懂中药学基本理论,会在生产中实践,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优秀的中药专业大学生。
2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的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
国家要实现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目标,需要各大院校的积极配合,其中对于中药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科研实践平台,充分认识科研能力对于中药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培养常用实验仪器操作能力、常用实验方法运用能力、捕捉专业信息能力、文献检索、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操作与团队协作能力[2]。使学生在实验中理解性的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
3正确引导学生的科研思想,完善科研的实验设计
由于大学生综合知识与经验的相对匮乏,教师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校内组成一个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教师队伍,给予大学生科研理念和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把握科研方向,引导大学生建立缜密的科研思维。经常吸引本科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实验室的课题研讨组会,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总结内容,独立设计实验的流程和内容,教师完善学生的科研设计,以保证学生科学研究的先进性和正确性。
4以实验室在研科研课题为基础,带动大学生的科研实践
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比较重,自己独立承担实验研究型课题的机会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中药专业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有科研项目的课题组中。加入科研课题组中,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既解决了科研方向、经费等问题,又在实验中培养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5增强学生自身参与意识,提高科研兴趣,并在科研中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由于中药类专业的社会实践性和专业性强,作为科研能力培养的主体,中药类专业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对于知识的渴求,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平时还要注意增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及现状的了解、阅读中药类学术杂志、注重前沿知识的积累,在积累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学会利用文献检索来充实自己,正确看待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并积极主动地投入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中,完善设计实验,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认真地完成最后的结果分析,数据的统计,论文的撰写等。在科学研究中,团队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团队精神的有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研是否顺利及成果的大小[3]。当代大学生应该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共同协商问题,尊重科研课题组内其他人的意见,接受别人对于自己错误的纠正,不封闭自己的思想,分享实验设计、新发现,大家取长补短,聚集群体的智慧,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并能够形成一定的组间竞争意识,增强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科研思想的培养。
6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表现在大学生对于科研课题的投入,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也体现在大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的态度、对科研结果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培养。在科研过程中的严肃认真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保证科研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建立追求真理的人生价值观,是学生走向社会不可或缺的良好品德之一。身为中药专业大学生,未来在工作岗位上从事着特殊商品的研发、生产、营销等工作,肩上应该始终担着对社会、对人民的一份责任感、一份将中药事业发展壮大的使命感。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4]。我们实验室的老师认真探讨中药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式,并积极组织实践,为中药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提高探索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章巍.药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9,(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06-02
一、本科导师制简介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与研究生导师制不同,本科生导师制是指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本科生的学习、品德、思想、就业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及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1,2]。目前有多所高校将本科生导师制与科研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本科生的科研潜力,重点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科研实力的提升。本文将以作者所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浅谈本科导师制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充分阐释了科学创新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一个民族灵魂进步的重要性,而高校是培养科研精英人才的最大机构。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来看,多数高校将教育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3]。虽然这种模式培养下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但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明显缺失。大四毕业设计环节,虽然能让本科生一定程度地参与一定量的科研工作。但是大部分本科生只能参与基础的实验操作或者是简单机械的数据录入处理工作,不能深入分析实验结果,更无法指出课题的创新性,这将严重影响本科生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栋梁,大学教师需充分重视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积极投身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中。
(二)科研导师的重要作用
将导师制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科研导师制,主要是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科研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2013级全日制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全程导师制。即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业指导为主,兼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心理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人生观,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导师制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导师具有如下职责: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包括指导课外课题研究选题和立项,组织科研课题讨论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构建成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突出个性发展并拥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其中针对具有继续深造,有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对他们分配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或者是有科研项目的讲师,建立起科研导师制。
作为一名科研导师,需充分发挥导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科研课题的兴趣,导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国外内相关文献,了解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实验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实验预期结果等。针对本科生的科研思路和实验方案,导师需要积极给予审查意见,及时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待实验方案确定后,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但是由于大多数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时候,并不具备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并不熟悉具体实验仪器和实验设备。这个时候需要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我们针对本科生的课题类型,给他们建立实验小组,并由研究生担任实验小组组长,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效应。实验完成后,需要及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这时导师需要帮助本科生归纳总结实验数据,寻找实验规律,发现实验特殊现象,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及时引导本科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成果或者发表文章。从导师制实施以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多名本科生荣获各种科技竞赛大奖,例如2013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201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等奖。
(三)学生在导师制中全面成长
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首先,专业知识面得到充分扩充。通过查阅相关科技文献,可以了解目前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现状,发现某领域的研究不足和缺点,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法或思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其次,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充分提高。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均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实验失败,还需分析失败原因,寻找解决方案。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后,沟通交往能力得到增强。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时候,需要完成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汇报实验结果、发表文章等工作。这将充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交流、论文撰写能力[4]。
三、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尽管我国许多高校建立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但是存在机制不够完善,科研创新能力重视不足等问题。现结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导师制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关于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议。首先,激发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为了充分激发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和社团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宣讲科技带给日常生活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使学生明白科技能力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开设科研创新课程。为了快速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在本科生的课程中增开一些有关提高科研水平能力的课程,例如文献检索与管理、科技前沿学术讲座、创造力开发、数据分析与整理、科技论文撰写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本科生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学习有关科研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为将来继续深造或者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完善评价体制。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制,与本科生的奖学金、保研等挂钩,可以极大提高本科生的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5]。例如学科竞赛获奖、、申请专利等均可以计入学分或奖励加分中。同时,学校也要积极鼓励参与科研导师制的教师,例如将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时间计入学时,给予科技竞赛获奖或的老师一定经济奖励等。
四、结语
科学技术创新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目前高校急需重视的一项工作。通过科研导师制,让学生参与实际科研课题,可以显著提高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开设科研相关课程、完善评价机制等,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沙靖全,周淑晶,张宇,钟晓华,宋琳琳.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实施[J].药学教育,2014,(16).
[2]张菡,黄天寅.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4,(15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47-02
大学生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融合是时展的需求,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科研平台作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研究基地,吸引、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它具有技术集中、人才集中、课题集中多种特点和优势;同时,其工作性质决定其研究与自然、社会距离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更近,是对大学生德育素质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合培养的最佳场所。近年来,我们依托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科研平台进行了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近三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平台功能,树立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互渗透新理念
当前本科教育中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融合缺少有效载体,是导致当前高等教育中创新能力与德育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高校科研平台以其科技、人才和社会资源优势在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培养中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依托科研平台,建立了全程参与,整合培养新体制。通过平台教师全员参与对学生的管理,做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心身育人;通过召开大会、老教师和学生自我介绍、参观实验室、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面对面谈心等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平台教师除了负责指导学生的具体科研项目外,从学生的思想动态、科研设备分配、学术讲座、文体活动、后勤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安排专人负责,做到教师人人培养学生,学生事事有人培养。通过团队统一管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犹如在一个大熔炉里相互交融,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在管理活动中达到了共生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
二、开辟新渠道,促进德育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相互渗透
科研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实践活动作为渗透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化,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心理素质的培养客观化,教育形式趣味化,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效果。(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通过阅读历史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阅读励志书,强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奉献精神;阅读文学书,净化心灵,陶冶情操。(2)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让本科生参与科研平台管理把自己当作平台的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到东阳光集团、宜化集团、人福药业、神农架聚能药业等企业参观学习,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大学生严谨、务实、多思的良好品德,增强对国家的使命感和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4)开展主体实践活动,催生个性成熟:将科技创新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文素质的教育。重点实验室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工作中,有目的要求学生以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和“挑战杯”活动的方式参与到相关企业的管理和产品开发活动,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5)注重毕业实习指导,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德育素质:本科毕业实习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德育教育最佳整合期,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科技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从而实现科研创新能力和德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科研平台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机制
我们对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和科研期间的表现,从科研、管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检验实验室实施科学精神与德育素质培养效果。科研上,学生的科研的成果为考核指标之一,同时对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也进行考核,指标包括科学态度、科研成本、学习能力、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和低值耐用品使用的完好率、团队协作精神等。管理上,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实验室公共财产管理、安全卫生管理、考勤管理和对实验室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等。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学生参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活动的效果等。实验室对学生的考核改变单纯通过理论考试评价学生能力的模式,以实践工作能力考核为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同时,引入社会考核内容,对在实验室走向社会的学生,通过对其社会竞争力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学生对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调查,评价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通过100份问卷调查,我们科研平台推行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融合的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和毕业学生的一致好评,用人单位对实验室培养的学生满意度达到92.5%,毕业生对培养模式满意度达到100%。用人单位对实验室毕业的学生评价为优秀的包括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认识能力。社会评价客观反映了科研平台将德育素质与科学精神融合的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四、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大学生德育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
近3年来,我们通过“科研平台―团队统一管理为主导―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教育并重―活动式教育为载体―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先后培养本科毕业生38人,有7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发表研究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篇;接受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17个,培养科技创新学生45人,培育出科技创新团队8个;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人福科技“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大赛、三峡大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诸多奖项;学生参与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申报专利5项。协助完成课题鉴定3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通过主体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在社会各岗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体会
通过开展“科研平台―团队统一管理为主导―创新能力与德育素质教育并重―活动式教育为载体―内部考核与社会评价结合”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的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庄明珠,陈闽军,刘玉敏.发挥科研平台优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2]张桂春,张萍,刘新海.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科学教育,2005,11(6).
[3]费正东,屠美玲.科研平台反哺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35(4).
[4]王莉,韦革宏.浅谈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08(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100-03
0 引言
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的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显[1,2]。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依然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人才就业市场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而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3]、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差[4]、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已引起高校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5-7]、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8]。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尽快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上述状况与问题,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启动“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实验能力”的训练计划。本文提出了一套通过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来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分阶段培养方案。
1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内涵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有“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综合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属产品工艺、性能优化与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材料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冶金工程材料”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近几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优良的教学资源为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主要表现如下。
1)提升自信。通过科研活动并力争获得成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作风、承受挫败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创新能力。科研活动能巩固和强化专业知识,学会收集和利用资料和信息,扩展学生的视野,突破传统思维和固有经验的束缚,引导学生转换观念并更深层次的看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强化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使学生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对专业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知识储备,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2 培养方案
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应纳入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采用不同阶段的培养模式。图1为本文提出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
2.1 第Ⅰ阶段 ――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
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9],实验室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新生入学之后,学院及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主要包括:(1)做好宣传工作,将学院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学生,重点宣传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2)参观实验室,使学生对科研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和融入;(3)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并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本专业所需的实验仪器,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功能;(4)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技能培训和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实践的平台;(5)配备专门的专业指导教师,定期讲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与进程,强调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的重要环节,真正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和能力来源于实践,意识到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益处,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
2.2 第Ⅱ阶段――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
大二学生刚接触专业课,为加强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学院及老师采取的措施有:(1)对初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仪器操作培训;(2)顶岗实习,鼓励学生深入实验室,参与实验设备的维护、维修及管理工作;(3)实验室开设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题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拟实验课题;(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能在了解仪器原理及功能的基础上,学会正确操作使用仪器,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第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大三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阶段,学院实施方案有:(1)提倡学生成立创新实验小组。创新实验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自拟科研课题,自主选择实验仪器,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过程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院尽可能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并配备指导教师,最后由学院对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存档;(2)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国家级、省部及学校等部门设立的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生根据所学的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课题确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将全面完成课题所要求的任务,包括:收集资料、查找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及仪器,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总结实验,撰写科技论文等等,配备指导教师定期进行检查与指导。课题完成后,学院组织相关的专业专家进行现场答辩及评比;(3)提供学生参与企业的新产品设计、研制及开发等工程实际项目的研究;(4)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例如:现场实验教学、案例和模拟式实验教学等;(5)举办一些专业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如材料学院开展的“焊接技能竞赛”、“金相技能大赛”和“大学生职业创业大赛”等。通过这阶段培养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了独立的科研工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促进了师生交流。
2.4 第Ⅳ阶段――培养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综合 实践能力
大四时期是大学生活一个转折期,学生面临毕业和就业,每个学生都在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首先,做到尊重学生的选择,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不同选择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培养。(1)对保研或考研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究型实践能力,采取学生与老师双向选择,进行临时“导师”制的培养方式,选择一些研究型课题,让学生提前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中;(2)对选择工作或创业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型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采用与相关企业联合培养的培养方式,多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程性课题,鼓励学生深入企业调研,使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3 激励政策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教辅和学生共同参与和配合。为更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调动广大教师、教辅及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大家努力学习工作,学院制定了一整套激励政策,考核科研活动成果,并将成果纳入教师、教辅及学生评价体系。考核标准包括:(1)策划、指导及参与科研活动;(2)科研课题列入国家级、省部及学校等部门设立的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获得国家、省部级各类科技竞赛奖;(4)科研论文在国家核心以上期刊发表,或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根据考核结果,学院将给教师和教辅等工作量奖励,并与年终考核、晋级及评职等挂钩;学院给予学生1学分奖励,颁发证书及相应的资金奖励,并与学生年终综合测评、保研及推荐工作等挂钩。
4 实施成效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上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计划方案,极大的调动了大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个个争优的竞争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据统计:2011级、2012级、2013级三届共569名大学生均有参加不同形式的课外科研活动的经历。近三年,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在重大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2项,集体优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项;黑龙江“西钢杯”大学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还有多名学生获省级科技竞赛奖励,并有3篇科技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此外,通过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等,使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明显的改善,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有较大的提高。由表1可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连续三年分别稳定在53.97%和97.24%以上,列学校各专业之首。从就业等渠道反馈的信息获悉,学院本科毕业得到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工矿企业的认可及好评。
表1 近三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
届 毕业生 考研录取 就业 综合就业 考研 就业
别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率 率
2011届 189 102 85 187 53.97% 97.24%
2012届 187 112 72 184 59.89% 98.40%
2013届 193 106 82 188 54.92% 97.41%
5 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纳入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部过程中,并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牛,董继刚,刘桂艳,刘勇涛,等.强化实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 357-360.
[2]邵百艳.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学习习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59-160.
[3]纪淑娟,刘玲,魏宝东.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专辑):65-68.
[4]石俊,陈碧波,余志伟.课外科技活动对材料专业大学生培养“补强”作用的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0(1):81-84.
[5]曲明贵,张瑞军,张福成,闫淑兰.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35(2):12-16.
[6]卫绍元,佟绍成,吕义,张东旭.提升教师教学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9-21.
创新能力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创新需要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应尽的责任,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造就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已成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核心内容。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两者密不可分。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科研是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最新科研动态以知识的形式引入课堂,使得科研信息广泛地传播。反之,科研反哺教学,教师把研究成果引入课堂,使学生可以领略到学科前沿的进展。大学生凭借兴趣参加课题研究,不仅有机会接触到专业知识、前沿课题,还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及提高实践水平。
一、科研实践活动促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1.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
基于课堂学习,学生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反思和拓展。科研活动就是将基础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不具有标准答案,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探索事物本质规律时,如果认知事物规律不在自己的知识范畴,他们就会产生矛盾和质疑。此时,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的同时营造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质疑和提出问题,使得学生既会提出问题,又会分析问题,最终能够解决问题。
2.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加科研活动,可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已学的知识,培养对未知领域的学习兴趣,更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通过查阅资料,收集信息,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动向,极大地丰富知识范畴,开阔眼界;通过实践操作,逐步熟悉从事研究工作的步骤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课题的深入,各种困难迎面而来,这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在起步阶段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学生不畏困难,通过请教指导老师或者自身的学习探索克服难点。
3.科研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科研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科研实践活动可以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发现和研究。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正处在创造力最强的时期,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在科研活动中必然会得到充分的释放。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总会碰到一些闻所未闻的、见所未见的现象,这时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探索事物的规律,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培养创新能力。反过来,大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科研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动手、勤动脑的习惯
理工科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评价毕业生质量和素质的重要参考因素。部分高校的理工科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辅以实验训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源上得到改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胜任实际的工程实践,势必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因此,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在本科阶段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基础实验技能、综合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挖掘潜能,激活创新思维。仪器调试、加载测试、实验数据分析等过程的操作也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工科实验教学“只看不干”的模式,让他们接触各种设备,了解设备的功能、原理和构造。学生在实际科研学习中解决种种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又是考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的过程。
2.科研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
理工科院校特别是一些工科专业和企业的联系比较紧密,这些专业的教师所研究的课题往往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大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后有机会跟随指导教师从事一些更贴近实用、更接“地气”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研究课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动脑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课题研究不同于机械式的、重复式的体力劳动,是研究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既要勤动手,又要勤动脑。此外,大学生进入实验室会有更多的机会到与研究课题有联系的企业。在企业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获取直接知识和工程实践的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十分有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实践给了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探索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场所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企业实践既是学生检验书本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企业实践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角色,让学生了解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也让学生知道企业生存需要什么、自己的现有知识是否可以胜任当前的工作、还需要学习什么。
三、结语
学生在本科阶段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科学研究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不惧权威、敢于质疑的精神。但受限于认知的水平,他们在克服科学难题的时候,需要主动学习、钻研,养成自主求知的习惯。参与教师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参与课题,既可以学到一技之长,又有机会到企业锻炼,为今后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韦化,曾冬梅,秦钢年.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31-34.
[2]牛庆玮,胡伟,刘臻,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0-73.
在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就业竞争尤为激烈,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大学生除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较强的自我能力,即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而国内很多大学关心较多的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应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能力培养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1.大学生科技创新问题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国家组织了大学生“挑战杯”,各省也有专业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应该看到其成果存在利用率不高、难以市场化、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题:
(1)大学生缺少企业背景下的导师指导
很多大学生创新活动都是自己独立进行,缺少导师的指导,特别是有企业背景导师的指导,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处于无序状态。导致成功率低下及科技含量低,往往出现创新设计的产品产业化程度低。
(2)缺乏资金物资的支持
任何国家科技创新都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而大学生还是消费者,不可能对科技创新进行资金投入,而科技创新又必须有资金物资的保障才能进行,因此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停止。
(3)科技创新的市场背景观念不足
很多大学生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现有设备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缺少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分析,造成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设计停留在“别人会,我也能搞”,“简单改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水平上,缺乏应用的附加值,因而市场化或产业化的价值不高。有些科技创新成果,只是稍微改进,并无明显的创新;有些成果,制作简单,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大学生科技创新环境分析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而校园环境对创新能力影响尤其重要。
(1)校园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是熏染师生品格、素质、气质、能力的重要场所,同时表现为该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和校风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存在建校时间短、底蕴不足的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环境特色,很多高校都在模仿国外的大学建造校区,虽然学来别人的“形似”,但是整个校园环境差距还很大。
大学校园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深刻的促进作用,大学校园一直以来秉承学术自由、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思维模式。大学自由的学术环境是大学追求真理的基础,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保障,同时可以使大学免受外界社会力量的束缚,使创新的精神不至于被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淹没,同时,它还可以使创新活动免受知识机构自身的威胁,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与繁荣。
(2)课堂环境
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舞台,也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舞台。课堂环境是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场所,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校园底蕴充分展现的场所。
重新认识了课堂环境的重要性,也就重新认识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从观念上发生改变,课堂上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我国一些高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的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每个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甚至争辩,其目的是主动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发挥创造性思考。
(3)宿舍环境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对创新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以宿舍为基础可进行小组活动。通过本宿舍或相连宿舍的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对相关问题进行解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学生在互动中交流信息、探索问题、分享成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求异思维,同时,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创新精神。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在宿舍之间互动和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增强了合作意识,学会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体验了科学研究,提高了思维与表达能力,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发挥,培养了研究和创新能力。
3.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创新践能力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主要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其不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1)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85%是来自课堂讲授,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灌输教育方法,以教师上课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又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大学期间,我们都希望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服务将来工作所遇到的专业问题,而忽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从课堂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下面介绍两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①讲授启发式
讲授启发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主动置疑、大胆假设、开展讨论、争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获得求真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习惯,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而是在简明阐释新内容后,正式讲课之前,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通过查找、阅读、思考、提问、讨论等方式的自主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②研究引入法
教师把自己研究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引入教学实践过程,使教学的整个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探索。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介绍该科目的研究现状、最新发展动态及创新研究的方向等。通过布置作业、组织竞赛等形式进行基本的创新科研训练,让学生通过自己搜索有关资料,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说明该观点成立的依据,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研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环节。
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相结合,通过社会、市场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通过产学研校企合作,可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供真演实练的战场,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到真正动手操作的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密切联系实际的选题,这样的题目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并且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资金物质保证。
4.结语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其次提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及实际措施。本文中提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齐宗.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聪.聪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考试周刊,2013.55(157).
[3]姜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3.51(168).
0.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需要大批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正在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基本结构特征,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基本能力[1]。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文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而且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2];学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工科学生素质的高低,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3]。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内涵可以归纳为科学的怀疑精神、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家周光召把科学精神概括为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真理,进取创新,努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状态和结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用它作出预测,直到进一步的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就要使学生能够自由思想、独立思考,学生既要学会合理的怀疑、辩证的扬弃,也要保留被怀疑对象的合理的、正确的部分,而将其不合理的、不正确的部分加以纠正,使科学认识逐渐走向真实和完善。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证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尊重事实、诚实正直、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就要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没有一定的创新,科学就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难于获得进步。创新和突破往往要受到陈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精神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的探索和奋度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就是要认识到素质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模式,不要把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作为认识发展的终点,而是把它作为认识发展的起点;就要使学生们懂得认识传播中所得到的不仅已有的结果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努力促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展;促使学生自我发激励、自我评价、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基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过程,应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基本知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从而具备创新人才的智能结构。
2.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独立观察思考与独立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实验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建立的全新教学模式,就要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整合,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使受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获得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要强化本科基础教育,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新方案的课程体系要科学的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人才培养新方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综和能力,为拓宽学生知识面,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方案要优化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
3.强化实践,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科学实验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将所学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技法转变为创新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实践。一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在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实验的同时,实验教学项目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层次。对专业基础课程要有必做实验、选做实验、提高性实验;对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程有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内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导师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导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来影响学生。导师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导师要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学科竞赛、创业大赛、论文写作、项目策划、科研实践、专利申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要不断完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科]
【参考文献】
[1]睦依凡.观念更新: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6-9.
[2]解念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