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09:32:4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职德育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以2014级全体学生(1050名)作为研究对象,生源来自浙江省内各地区,其中农村学生占31%,城镇学生占69%,学生平均年龄16.3岁。
2.调查方法
(1)访谈:班主任以电话、家访等形式联系学生或家长,在新生报到后2周内与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正式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观察、评估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
(2)问卷及测评:从学生家庭情况、身体检查和心理测试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网上测评,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初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并针对突出的问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重点关注,随时记录,完成学生心理问题评估表。
(3)建立学生档案:新生入学1个月后,通过班主任对班内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建立档案,记录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的违纪细节,以统计学方法进行整体评估。
二、调查结果
调查总结果表明:在该年级的全体中职学生中,不良的家庭教育背景、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均显示了相当比例。同时,学生群体中该三种情况呈现交叉并存状态,即家庭教育不当的学生,其心理不健康及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进一步说明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应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关注群体。
三、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在心理辅导站、班主任、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各类访谈记录中发现,该年级段的中职生存在以下主要心理及行为问题:
(1)缺乏自信。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家庭教育对学生单方面“高标准、严要求”,缺乏正向的鼓励与支持,从而导致学生自信不足,没有理想与追求。具体表现为学习不勤奋,做事不主动,人际关系被动。
(2)缺乏自控。主要包括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两方面。由于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或者“真空”的家庭教育模式,使这些学生在碰到情绪和行为问题时缺乏正确的引导与管理,逐步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是导致中职生不爱学习、不守纪律的重要因素。
(3)情感孤独。部分学生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出现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等“情感孤独症”,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导致在校不适应新环境,同学关系不良,并对学习效率造成影响。
2.德育与心育融合的教育路径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率达100%。因此,在开辟德育与心育有效融合的途径上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具体教育实施路径为通过知、情、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知——心育渗入课程,改变认知。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动机,改变中职生不良的行为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认知开始。懂学生心理,会分析学生行为表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动因,让学生能正确辨明真与假、善与恶、是与非,是提升家庭教育缺失学生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①知其然——德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从研究当今中职生的身心特点入手,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挖掘社会热点问题,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德育课堂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信息与理念,改变错误认知。②知其所以然——德育导师“一对一”心理疏导。学校实施的“德育导师制”对学生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重点学生(违纪或心理问题)的定期约谈(即每月一次思想交流),知其心理根源,不定期交流观察其心理发展和疏导效果,两者结合展现德育渗透心育的效力。③实践认知——家校合力改变学生认知。个人认知的改变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家庭介入是认知改变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有效保证。笔者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及家长介绍经验等形式,针对笔者学校全省招生的特殊情况,抓住新生入学之日、寒暑假前后及学生进岗前等关键点,分享家庭教育理念,给予家长可操作性实践指导措施,共同携手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家庭教育正面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2)情——心育融入活动,导引情感。作为培养医护人员的卫生类职业学校,“白衣天使”是我们育才的目标。通过“塑天使形、育天使心、铸天使魂”三条实践路径,以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净化心灵,逐步形成正向积极的天使情怀。①心育融合“外显”文化。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土壤,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任何显性课程无法比拟的。对于中职家庭教育缺失的学生尤为重要。②美化校园环境文化。多年来,笔者学校不断完善校园设施,重视校园绿地文化、走廊文化及职业文化建设。文化氛围遍布教室、寝室、心理咨询室、团辅室等学生场所,使身处其中的每位学子,沉浸于文明、温暖、积极、豁达的人文环境中。③优化校园励志文化。学校“一训三风”定位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源自“奉献、重托、品牌”校园天使文化基因要素。通过合理布局构思,关注视觉与听觉的效果,在校园绿化区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励志石刻,让学生随时谨记校纪校规;以黑、红和金的递进色调,按照抬头是奉献、转身有重托、追求铸品牌的空间立体设计,强化文化基因要素,从而抓住视觉强化效应;制定“天使文化”的宣传整体规划,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多媒体转播、国旗下讲话、德育课堂等文化宣传阵地,以听觉强化深入师生内心,营造浓厚的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文化氛围。④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班级是每一位学生每天都身处其中的场所。以天使文化为基调,结合专业文化及班级特色,通过主题班会、班级博客、特色班歌等活动深化班级文化,师生共创“一班一品”特色。在集体教育的同时,教师再进行针对性引导,利用各种班级活动平台,鼓励集体合作,在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团队的力量,展现班集体的正能量,正向强化健康的心理和行为。⑤心育渗入“内隐”文化。把德育活动作为文化载体,化精神追求于学生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之中,从而滋养学生心灵深处向善的种子,主动“屏蔽”来自家庭或社会的负面影响。通过搭建丰富的活动平台,鼓励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激发自信,体验肯定。一是团结向上——班团活动。在研究活动中,针对班级特点开展班团活动,有主题班会(如友善、诚信、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文体活动(如阳光体育、班歌创作、班级排舞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悄然接受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交往,理解他人,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在活动中感受师生之情和同学之谊,形成快乐团结的情感体验。二是多元多彩——社团活动。学校拥有近40个学生社团,学生覆盖率达100%,目前有专业礼仪社、舞蹈社、逐潮文学社、英语社、专业技能社等等,成为学生展特长的舞台。在该项研究中,指导老师充分挖掘学生优点,主动吸收自卑、内向、胆怯的同学加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增强自信,以促进学生持续健康的发展。三是特色品牌——主题活动。校级层面每学期有序安排主题活动,抓住教育时机,渗透德育教育。如护理专业实习进岗前,举行“南丁格尔传光授帽仪式”,邀请“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为学生传光授帽,在感动、感恩中洗涤心灵,振奋精神走入岗位,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育人成效;校园文化艺术技能节,共设20多个项目,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找到自信和勇气。
(3)行——心育助力德育,规范行为。行是指外显行为。夯实认知教育和情感引导的基础工作,能否真正见效,还需刚柔并济的管理和辅导,确保身心共健,从而促进行为习惯养成,使习惯形成内涵。①广义——整体规范。以7S标准化管理为德育管理的日常抓手,配合“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借校文明礼仪星级班评比,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嫁接企业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服务于学生管理。实施两年中发现,CQI管理能够有效解决管理难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有效策略及实施反馈等手段将困难各个击破;同时也针对特征明显的学生团体和个人进行追踪管理,使学生规则意识不断强化,偏差行为得到有效纠正,契合中职生管理要求。②狭义——针对性辅导。一是团体辅导:以“天使加油站”为“助力”平台,以违纪学生群体为对象,强化德育管理针对性。源于“助低成长,不掉队”的思考,笔者学校针对该学生群体创设天使加油站,通过“申报—审核—加油—完成”的程序,采取定期汇报、及时交流及自愿提升等措施,结合班级同学、班干部、班主任、学工处老师的成长帮扶,综合评定考核,促进学生在规范中顺利成长,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二是个体辅导:通过心灵氧吧、结对帮扶和具体化策略,实现个别特殊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德育管理配合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于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劣势的中职生,颇具成效。同时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先摆正自己,再规矩学生,杜绝在自身和受教者身上执行双重标准,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合力,才能真正立德树人,达到“育人为先”的目标。
作者:周兰兰 徐元智 单位:海宁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赵忠心.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不仅要具备现代化技术,同时还要具有良好地道德品质,良好地道德品质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一个人的个人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地思想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应当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语文学科具备的学科特性,具备了开展德育教育的充分条件。因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精神有着一定的感染力,因此,在职业中学语文教育过程里开展德育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以及个人品质方面快速成长。
二、在职业中学语文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由初中毕业,他们在文化知识以及个人素质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对于职业中学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格外重视。并且,职业教育并不存在升学现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并具备升学方面的压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也并没有过分重视,并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较为懒散,缺乏一定的吃苦耐劳能力。基于此,德育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根据有关教学纲要指出:“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职业中学生构建科学文化知识体系,重视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帮助职业中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创业技术、学习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帮助职业中学生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帮助职业中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他们的审美能力,形成一种知识能力与个人德育综合发展的人才,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顺利成长。伴随新课改的开展实施,德育教育已经不仅仅属于政治课程的范畴,其他学科都应当在日常教学工作里渗透一些德育教学任务,然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较而言,更加适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就以语文学科的自身教学性质而言,语文教学过程里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教学过程。
三、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过程里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在日常教学课堂里渗透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较而言,语文教学内容往往带着情感色彩。语文教师可以在向学生教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将一些德育教育内容掺杂在语文教学内容里。例如说可以通过借用对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课文主人公性格的赏析以及对重要词语的学习,将一些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去。以《老妪》这篇小说为例,故事是发生在十二月,那一天非常冷,有一位老人与一群人在一起买茶叶蛋,里面不仅有小姑娘,同时还有俏媳妇,天气比较寒冷,在这样的天气下这位老人的生意并不是很不好。然而这位老人并没有苛求别人来买她的茶叶蛋,为了找给客户两毛钱,她在门口待了许久。通过学习这篇小说,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这位老人即使贫穷,然而却不贪财,体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值得广大师生所学习的。(二)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里渗透德育教育语文基础能力不但包括了口语能力,同时还有作文水平。在对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过程里,语文教师能够选取一些适于职业中学生的训练。题目不仅要能够练习职业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还要富含德育教育内容,例如说人生理想、早恋现象以及消费观等一些方面。在练习过程里,要提倡职业中学生勇于提问发言,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还要在一旁给予一定的指导,对学生问题或者看法不正确的地方要加以纠正。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提升职业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职业中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观,辨别社会的善恶美丑。在选取作文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综合语文教学内容,例如说《我的梦》《家乡的美》或者《自我评价》,在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过程里,要结合德育,让职业中学生在提升作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接受德育教育。(三)在课外活动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往往也能够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因此课外活动也能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例如说开展故事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或者辩论赛与主题谈论会等一些活动。在这些活动里,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这些活动里增长自己的见识,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思想上的陶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里帮助他们培养一种竞争意识。在体会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朝着积极向上的道路上前进。
四、结语
伴随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与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德育对任何一名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教育专家通过不断研究发现,无论是职业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在未来工作与生活过程里遇到的挫折,主要都是由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语文教学内容不但赋含了智力教育,同时还赋含了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基于语文学科特征出发,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具有的学科优势,挖掘语文教学内容里的所有德育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在语文教学活动里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帮助职业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里形成良好地思想道德品质,帮助他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团忠.中职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卢艳丽.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夏冬梅.浅谈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J].长三角(教育),2013,(02).
一、引言
中职作为培养劳动技术型一线人才的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课教学应该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摆脱现行以课堂为主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树立大德育课观念。中职德育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而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现开放式立体化教学。
二、中职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觉悟,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德育在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结构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承担着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状况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更对社会发展有决定性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实现培养意志坚定、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
三、中职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德育包含的知识、涉及的领域、具有的功能、承担的重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教育体系中,这类思想理论课一直作为必修课而备受关注。中职德育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1.师生认识上的误区。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在生产与服务一线直接运作的实用性人才,因此,师生对那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侧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以及实用的技能课和基础课非常重视,忽视侧重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精神素质的德育课堂本身存在的意义,认为德育课堂没有实际意义,可有可无。
2.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比较散漫,不喜欢被人强制,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学生这些突出特点影响了德育课的实际教学,导致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缺乏针对性,教学有效性不高。
3.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结构是以教材章节为基础的,这其中问题在于教材的章节划分大多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更多体现的是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以此为基础的教学必然是知识传授教学,这就必然导致教学缺乏明确目标,为学习而学习。
四、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中职德育教学要立足各专业特色,以专业引领活动,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兴趣增强技能,形成能使学生达到“认知、情感、技能”三者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培养模式。此模式的构建,从理论上摆脱当前以课堂为主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不但克服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而且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情感认知水平及专业技能都得到提高。具体活动形式有如职业生涯设计、主题辩论会、模拟法庭,以及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拉近他们和德育教育的距离,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乏味的。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不仅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以及写作、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增强德育课堂教学效果。
课外活动是德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及延续。课堂教学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注重两者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体上说,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如果离开了学校、社会、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其教育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不尽如人意。因此,学校德育教学必须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从而在教学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用。
德育教育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德育课堂教学向家庭、社会延伸。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我们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相关案件的庭审过程,如此对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理解相关法律条文非常有利,活动结束后,教师不要忘了对实践结果进行检查并评估,及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此外,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借助网络等手段,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和经验,并且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信心,从而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将德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思想道德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分辨是非和解决思想道德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语
中职德育教育需要结合职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有特色、有创新,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并学得投入。教师要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意志坚定、品质高尚,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前言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处于成长发育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还不成熟,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容易被误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影响将来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教学成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情感教学则是德育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等都有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能否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都与情感教学有着极大的关联。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如何发挥情感教育的最大作用,成为目前中职教育发展方面研究的重点,本文就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2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2.1情感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但是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中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人才,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帮助学生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职教学中重专业课,轻公共素质课,重视技能培养,轻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培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中职的德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也不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德育教育水平上,从而导致情感教学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成为中职德育教学中情感教学发展的重要阻碍。
2.2缺乏专业的情感教育教师:
中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就业率,由于重视技能而轻视思想培养,中职学校内德育教学教师的水平也是相当有限,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思想理念发展不成熟,教师的思想教学水平对学生的思想理念的形成有关键性的影响,由此看出专业的情感教学教师对中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加上学校并不重视情感教学,很多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在情感教学方面的经验不够充足,没有抓住正确的方式方法,从而降低了德育教学的效率。
2.3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传统德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依靠课本和教师,手段单一,过程枯燥无味,长时间处于过分单一的教学环境,对于情绪尚不稳定,心理上不成熟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种考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对课程的积极性非常困难。其次,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学到的课本知识,却没有实际的生活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3加强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途径
3.1学校应加大对德育教学的支持力度:
传统观点认为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甚至是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出现了中职学校轻德育教育重技能教育的现象,但是应该意识到,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各种思想混杂交错,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没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很容易被不良思想引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德育教学,意识到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而只有德育教学受到重视,情感教学才能得到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支持,这样才能够选择更加优秀的情感教育教师进行指导,才能选择更加权威性的教材,同时,家长才会重视起来,从而共同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贡献力量。
3.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中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达到情感的共鸣,更有利于学生了解德育教育深层次的内涵,提高教学效率。对中职德育教学教师来说,要想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首先,教师自身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和处事态度,会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积极正面的情感,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以学习成绩好坏给学生定等级,只有真正尊重学生,才能从情感上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对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的中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尊重就是最大的肯定,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才能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德育思想,发挥情感教学对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功效。
3.3转变教学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激感体验:
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单一的依靠课本教材并不能达到情感教学的目的,而通过情境教学方法能够为情感教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其将来在社会上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单纯的课本理论难以满足现代德育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意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某种情境中,感同身受,增强情感体验的真实感。同时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情境的真实性,越贴近生活的案例越能让学生有现实感,冲击感才会更强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情境教学,体验情境中的真情实感,为将来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奠定重要基础。
4总结
情感教学是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发挥德育教学作用的关键环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了学生价值观往正确的方面发展,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学,同时更加重视德育教学中情感教学对学生思想教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虽然目前情感教学在德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积累,对情感教学的把握也会逐渐精确,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为中职学校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熊蕾.论情感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4
Abstract: to twentieth Century since the thirty or forty's, many scholars begin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value of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method, 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field with a full of vigour, so this article from this perspective in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experience.
Keywords: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course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体验式教学的自我解读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体验这一词汇进行了研究:体验是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是一种情感[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页.];体验是意义的建构、价值的生成,理想于对世界的理解与超越[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体验是指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在《体验教育:共青团、少先队最适应的教育模式》一文当中这样写道:“许多教育家、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事情、很多书本知识离开学校后就会忘记,但有些东西是忘不掉的,忘不掉的是那些最值得纪念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毕业以后很多年,学校里教的知识渐渐淡忘了,还有一些东西是忘不掉的,这些忘不掉的东西才是教育。这是很有哲理的,这些忘不掉的东西其实是最刺激、最冲击你的人物、事件、情感,他们和知识一起积淀下来,构成、内化为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过程,它是把教学过程中所学的东西渐渐积淀、渐渐内化、渐渐变成稳定的品质,朝着一定的方向强化、积淀、内化,然后稳固为品质。[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12页.]
那么,体验式教学笔者认为它是意在唤起学习者对相关知识或者理论的体验,而不是直接作用于认知层面,强迫其了解、理解、记忆。是使学习者伴随着某一种体验,产生情感,触动心灵,感受冲突,引发思考,自主探究,获得成长。
二、传统学习方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区别
体验式教学较传统教学呈现出显著的不同,其特点总结如下:
三、体验式教育在德育课堂上的应用
(一)铸就团队式、协助式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堂讲求个人学习,教师教授知识,学生理解记忆,实现教学标准化,达到完整体统传授知识为目的,体验式的教学强调团队式学习,即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你所做的并不只是给自己做的,而是对整个团队来讲都是很有意义的。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关于提高中职生创造力一节,我采用了团队式学习,把同学分为四组,提前给每一个人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能根据现有材料做出某种用品,同学们进行互评,提出优缺点及改进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看起来普通,但却有它的奥妙所在,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每个同学手中的物品必须要加以利用,哪怕是一块纸片,一只笔,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得到加强,因为只要有一个人不参与,整个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
(二)创设生活情景,引起学生共鸣
在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每节课的设置中,情景的创设很重要,比如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都是教师通过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们进行参与或观摩,达到问题由学生解决的目的。例如: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人际交往这一节中,关于如何掌握“拒绝策略”,可以创设出两难情景,如好朋友在上课时间邀约出去玩,上课的时候同坐要和你聊天等等......这些情景都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来演绎冲突并消减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并把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其实不止心理健康课程,很多德育课内容都可以进行情景的创设。比如,心理健康或职业生涯规划、公关礼仪、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关于交往礼仪一节中,可以让学生模拟打电话,接电话,接待等情景,或把教室模拟成面试场地,学生扮演面试官及面试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职场礼仪的重要性。这种学习模式便是直接式的学习,学习是一个根植于体验的连续过程,知识不断从学生的体验中产生,并且在体验中加以检验。[ [美]库伯著,王灿明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教学已经不同以往,如要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即学生吸收课堂所学,就必须要转变教学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学生相比较之下,宁可愿意看一部电影,因为电影中有情节,有他们喜欢的内容,我们的课堂也可以创造情节,把生涩的书本内容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活动。
(三)加大情感投入,点燃快乐支点
一堂优秀课堂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它至少是能让学生拥有快乐的情绪,最终学到知识的课堂。
在体验式的德育课堂,快乐要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愉快心情,利用课堂上的活动及良好氛围,刺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的学习冲动,使学生由对学习的趣味,上升为学习的乐趣,最终到达乐学的程度。布卢姆曾经说过:“回顾一下情感领域,它实际上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不打开这个盒子,就是否定这些塑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强大动机力量的存在。布卢姆在这里揭示了情感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这对中职的德育课堂来说是及其重要的。中职生作为应试教育下的弱势群体,其内心的压力已经达到了底线,中职生并不是学习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而是他们本身对现行的应试教育存在不适应感,受到学校、老师、家长的压力及否定性的评价已经让他们难以喘息。所以,针对他们的德育课堂,必须要进行大比例的情感投入,激发并激励他们,让他们那些主观的,带有新意的想法表达出来,给他们一个释放的空间。比如,在心理健康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给学生时间及空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的认识自己,在以往的教育中。他们根本不能也不敢认识自己,他们所了解到的自己就是那一张张醒目的可怜成绩单。再比如,关于人生目标一课,不要一味的强迫他们必须树立人生目标,而是要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如“金鸡独立”的活动,赏识学生的坚持到底,让他们知晓人生拥有焦点的意义是重大的。所以,每一节的德育课堂,都应该加注情感教育,不管的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并让他们也相信自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总之, 体验式教学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能够愉悦学生的心情, 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通过生动的主题活动使得学生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心情的改变使得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 更乐于参与学习, 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也解决了德育课无法开展下去的困扰。
参考文献:
[1]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
[2]朱海娟.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
1前言
中职机电教学虽然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体,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为学生人格的塑造奠定良好基础,更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及世界观,开拓学生眼界,使其成为与时展需求相符合的高素质人才。
2中职机电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2.1以教材内容为基准实现对德育教育的渗透
现阶段机电专业的学习在学生眼中普遍较为枯燥,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较为懒散,不仅学习热情难以调动,学习效率的提升更是成为一大教学难点,导致以上不良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针对自身特点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心中没有设定目标,学习的意义也就逐渐弱化,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下降,这就为后续机电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也难以提高。为了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入手,促使其树立更加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以机电教学的专业课程为基准,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该门课程,在掌握专业基本要点的基础上,将知识点更加精准熟练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专项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及提升。学生只有全面、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才能在后续的机械维修及应用中发挥其技能优势。当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教材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后,就能进一步明确技工人员的职责所在,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思想的确定不仅能够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带来积极影响,更能促使学生乐于贡献的精神得到培养,从而塑造更加高尚的人格。通过对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虽然教材中涵盖着部分德育教育内容,但是如果不对教材进行深挖,这部分内容将会被直接忽略,也可以说机电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内容大多是以隐性形式存在的,为了促使机电教学与德育教育能够相互渗透及融合,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全面掌握,在熟练运用教材的同时,探寻德育因素的展现路径,确保教材中隐藏的德育因素被充分挖掘出来。在对机电专业基础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探究及深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及处理,使其成为统一的结构框架,这样在实际教学环节德育内容就能全面渗透,便于学生掌握。为了促使学生在乐于接受的范围内认可自身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由浅至深的逐步强化专业训练,使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定自身将要承担的责任。在后续教学阶段,教师需要从专业角度出发,为学生分析现阶段机电专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基发展前景,为学生坚定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相对的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以实用技术的教学训练为依托导入德育教育
在机电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只有能够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促使学生的实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实训也就逐渐成为中职院校中不可或缺的教学项目,也同时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相渗透的教学工作中,应当以实训内容为核心出发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及纪律教育,督促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从而树立敢于贡献、爱岗敬业的高尚品格,以质量促发展,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规范自身工作行为,将安全生产及团队建设纳入到发展规划中。中职院校本身还应当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机电专业的教学重点,首先是开展实训教学前的铺垫性教学工作,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实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训培训中,相对的学生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规律,对实习的重要性及流程化内容等进行全面了解及掌握,在学生参与到实习项目中时,也能够对日后的工作环境及相关规范性标准形成初步认识,这样在毕业进入社会正式参加工作时就不会茫然无措,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生产工作中;其次,实习教育管理。实习单位、家长同学校要搞好协作分工,及时地互通实习情况,解决在实习里出现的问题。学校还应增强领队老师力量,使其在实习里的德育教育工作骨干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干部和校团组织的带头和桥梁作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自理、自治的教育活动。最后是实习以后的总结鉴定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技巧、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还要注重思想的提高,通过专业技术的成绩评定工作,进行实习期思想表现的鉴定考察,切实有效地进行及完成实习期德育工作。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还应适应时展的潮流,紧密联系当代的中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变化,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确实有效地改善现今德育教育现状,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院校的课程中德育教育是必修的基本课程,它对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中职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中职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也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不过,在现今的德育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效果不尽人意,同中职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脱节的现象比较明显。这种形势下,好多中职生都已经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没有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当然也是越来越差。另外,一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也对设置德育教育这一课程持有怀疑的态度,都以为德育教育这种理论性的课程,完全是可有可无。还有一部分中职院校过分的侧重于对中职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完全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将德育教育课程直接叫停,使中职生能有更多时间去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
以上这些误区,让现在的中职生在专业的技能上都能够达到目标,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有待商榷,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就业人才综合能力各方面的要求,已经对中职生日后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1. 创建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新观念,对理念进行更新
想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现状进行改善,不能光靠德育课教师去改变,一定要在中职院校内改变全体师生陈旧的德育理念,创建并健全院校内各个部门以及各方面的工作,全体行动,设立从党委各个成员到每个职教老师再到广大中职学生的全体德育教育组织机构,在队伍的壮大、管理的严谨、体系的完善、制度的规范以及对教师的德育教育责任等各方面给予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制度。只有在这样大的一个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教学才能够被重新正视,现有的教学情况才能够会有所改观。
在对陈旧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更新的同时,还要重新建立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教育。第一,要着重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同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相结合,例如在课上讲到“内因和外因关系”的论证课程时,任课教师可与近期比较热门的“富士康员工群殴事件”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去分析“富士康员工群殴事件”发生的内因及外因,对此次事件各方的关系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证。在这样的热门话题讨论以及辩证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发言,激烈的讨论,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再者,要着重德育的现代化教育,让德育教育课程结合现代的技术工具和交流手段。例如讲到“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及本质”这一课时,按照简单的教科书内容去授课,那肯定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在教科书的基础之上,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工具,把原有的文字知识,变换成视频播放,将种子长到幼苗,再长到参天的大树;水冻结成冰,冰再融化成水,再由水变成汽体等等,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一过程,提高教学的效率。
2. 着重中职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
中职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反感呆板、空洞的述说式教育,侧重于自己的思想观念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要改变原有的单方向灌输,变为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使用启发式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首要的是要重视导入式的课堂教育,要想具体实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了解中职生的学习水平现状;
②根据主题进行导入;
③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
再者,就是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主要是要注意在课堂教学当中,多组织一些课堂上的活动,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互动,能够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畅所欲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力。
3. 开设心理咨询课程,设立师生思想交流的渠道
多年以来,德育教育工作者一直侧重中职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却不够重视,中职生正值青春期,遇事容易冲动、走极端,有些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却被划归为品质道德方面的问题,将思想认知和心理疾病相互混淆,这种情况制约着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对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再运用心理学来进行对比,遵循这两条原则,对中职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思维特征来进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设计。还要运用组织的各种优势,吸取各种比较有效的形式,开展挫折教育,加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在全校的德育工作中开展中职生心理问题咨询,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如给中职生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是利用网络进行聊天互动,而且不要局限于教师和中职学生二者间,还可让学生同学生、学生同家长、教师同家长、学校同中职生实践的企业、中职生同实践的企业之间的沟通等等,让家长、教师、学校、实践企业充分掌握中职生的思想,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结合实际,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4.提高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8-01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生主体年龄都在16-19岁之间,这一时期身心急剧发展、但又极不平衡。他们虽然很渴望了解社会,但是由于对社会经验不足,思想还尚不成熟,特别是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这样一来,也就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他们精力旺盛,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遇事思想方法比较简单、片面,因此,激情犯罪(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同时,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又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缺乏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失等问题。他们独生子女居多,自立、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存在着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有些是单亲、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灵受到伤害;许多中职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可以要面向全体性,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所侧重地开展德育工作。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德育方法单一,内容滞后,直接体现为德育效果不佳。归纳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教育的方法不当,有些德育内容针对性不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以往传统式说教及灌输式的德育模式显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也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和效果。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都对中职学生德育观的形成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
1.培养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立德树人,这是社会对合格的中职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践过程中,要从德育的有效性为切入点,以适应学生为主要特点,满足社会职业需求。对中职学生德育的培养工作,我们应主要提倡自律,而不是一味强调靠学校和管理部门以及老师来监督约束。应充分的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道德完善方面从被动方变为主动方。在制定德育目标时,一定要紧密地结合学生和职业教育特点,遵循方向性、时代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此,来引导培养学生因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健全人格。
2.改革中职学校德育的现有方法
变“说教式”、“灌输式”德育为“合作式”、“动式”德育,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把外在的德育规范和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逐步达到自律的目的。一是要认真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他们的思想、生存状态,真正做到对症施治。二是要突出关爱,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做到尊重学生、宽容平等的对待学生。消除隔膜,增进沟通,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三是要把德育内容“活化”,利用兴趣驱动,创新德育形式,积极开展德育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大胆放手,为学生开辟一片独立的空间,“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进行道德感悟和实践。
3.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首先,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还是要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因为学习动力不足问题,进行学习引导,用关爱、尊重和激励教育,让学生消除自卑感,树立成长的希望。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努力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德育要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针对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自私、孤独,做事偏激、任性、逆反、叛逆等情况。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和干预力度,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再次,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和养成。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前期行为养成缺失等问题,重点从点滴的养成入手,通过对一日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适时引入企业职业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
4.优化中职学校德育环境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总是力求做到是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人)都来实现教育理想。”这其中,每个人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必须更新德育观念,在充分发挥德育人员主导作用的同时,摒弃德育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全员都应秉承“关爱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职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关系、渗透和去融合它形成良好的校风。通过关爱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把德育全方位的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时空育人的良好局面。
5.中职学校德育应发挥整体功能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要注重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学校应当要抓住这个良好机遇,并积极大胆地去争取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师生家长的支持,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育人,在体验中成长。其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当前,有些家长知识水平偏低、对社会抱有怨气、对中职教育存有偏见。对学校的教育不理解、不配合,从而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校更应主动 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网络短信等形式,携手家长为孩子创造健康、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在中职教育中,虽然学校也重视学生的德育,但是其教育的方式仍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多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只重视学生的共性问题,对学生的道德认识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领悟能力等个性差异都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导致在教育工作中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有些教师,为了使学生不出现违纪行为,为了管好班集体工作,对学生采取禁止、责备等教育方式,明确规定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少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即使是引导也是以灌输为主,且德育内容枯燥空洞,以理论为主,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很难使学生接受,久而久之,学生就将教师的德育教育也就当做耳旁风,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化、口号化以及文件化,收效甚微[2]。
(二)学校重视政治素质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品格和职业道德
教育根据统计,在中职毕业生就业失败的典型案例中,有40%左右的毕业生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不能遵守企业的纪律[3],可见,因中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品格问题是导致就业失败的重要因素,这种现象的出现跟中职的德育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职的德育教学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品格和职业道德教育,导致部分学生的品格和职业道德不能满足企业用人标准。
(三)社会负面信息的冲击影响的德育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更加广泛,各种信息不断的冲击这学生,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有营养的、没营养的,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观念冲击着部分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不规范、心理素质差[4]。意志力弱、受不了打击,而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又未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使那些负能量严重影响着学校德育正能量的传播,使德育效果不尽人意。
(四)学生心里障碍影响的德育效果
中职生都是在中考中失败的学生,是因为不能读普高才不得不选择读中职,因此他们心里也比较痛苦,而且社会上对中职生的评价较低,大多数人不看好中职毕业生,导致一些中职生出现自卑的心里。由于中职生都是在15-18岁左右,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有限,对很多事情还不具备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盲目跟从的心理,例如,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雄心壮志的说自己要好好学习,结果受到周边同学的影响,盲目跟随,与其他学生一起放弃学习,中职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也就影响的德育教学的效果[5]。(五)中职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由于从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只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对学生的法律知识讲解较少,使学生的法治观念不强,对生命的尊重程度不够,而且由于受到电视剧、游戏、网络中武力、暴力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二、微信在中职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一)互相关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而且德育的理论知识又与生活实践相脱离,使学生对德育产生疲劳甚至反感,甚至导致师生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学生在课外几乎不会主动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很少与学生交谈,形成恶心循环,严重影响学校的德育教学效果,因此怎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成为了一个难题。微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微信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双方在权利、地位上的平等能为彼此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通过微信互相关注,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教师不再是难以接近的,从而渐渐与教师增加交流,同时,学生也在关注着教师,通过朋友圈,了解教师的动态,并通过评论表达自己的想法,转发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加强了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动态,可以了解学生的活动、心理状况,并根据学生的状态适当的给予评论。而且在微信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通过文字或者语音,有些问题能更好的表达,而且也更有针对性,久而久之,通过交流,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使师生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友好的关系,从而教师的德育教学也就能更好的开展,德育教学的效果也能逐渐的提高。
(二)发挥微信的心理辅导作用
目前,微信在中职学校中得到学生的青睐,成为学生抒感的重要平台,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将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或图片表达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因学生人际关系疏离产生失败感,而通过微信的关注度,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问题得到了满足,因此,很多学生更依赖于这种微信带来的满足感,从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致力于扩展微信交际圈,虽然微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的学生的心理需要,但是那是虚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需求,久而久之,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差,心理上产生沉重的负担,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在德育教育中,面对面的心理教育一般很难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人的思想具有隐蔽性,因此可以通过微信这种虚拟的交流平台打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在微信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缩小了心理距离,也降低了人们的心理防范意识,个人隐私也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学生更能够将自己心中的苦闷、所想、所感等倾诉出来,德育教育者通过微信可以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对学生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及时的给予关注,并且给予及时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烦恼,消除不良的情绪与心理。通过微信,德育教育这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打破了传统的共性教育,更关注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教育者可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总结和探讨,不断的改进德育工作。
(三)使用微信进行安全教育
微信的交流功能保证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隐秘性,保护了个人隐私,但是由于在微信交流中信息的不可见性,陌生人之间的交流难度也相应下降,这就给了不法分子传递虚假信息与不良信息可乘之机,而且中职学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导致中职学生很容易遭受不法分子的伤害,因此,学校要针对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规避微信交流中存在的风险,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与陌生朋友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微信交往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用实际的例子教导学生怎样应对不同的情况,同时,普及相关的法律安全知识。
(四)建立班级微信交流平台
微信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公共的微信交流平台,德育教育者利用这个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宣传正面的、积极的电子商务信息与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还可以利用这个微信平台进行微演讲,微咨询活动,学生在微信平台中利用语音或者文字围绕某一个关于德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各抒己见,还可以通过答疑解惑活动进行德育教学。
(五)利用微信创新中职生德育教学
在现实的德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兴趣不浓,因此,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发挥微信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信中有热点推荐功能,可以从中及时发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将这些话题引入教现实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进而积极的引导学生。而且,还可以利用微信通知和活动,将各种丰富多样的有关德育的知识在微信群组里或者朋友圈里,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还可以利用微信中拍照的功能将身边的事物、信息分享,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
三、将微信运用于德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德育教育者在将微信运用于德育教学中时,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监督引导作用,例如,学生在微信中围绕某一个关于德育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或演讲时,教师要进行监督和适当的引导,有些学生可能思想上存在偏差,在微信平台中发表的观点会造成负面影响,此时,教师就需要对该学生的言论进行的点评,对该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并且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用鼓励的话语、正能量的语言、积极的态度影响学生。还有,教师不能过于形式化,与学生互相关注之后,不能对学生不管不问,对于学生的问题视而不见,要充分发挥微信的优势,多关注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时刻的关注他,对于学生的问题要及时的回复,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回复,在之后也要抽出时间认真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在朋友圈中或者班级微信平台中的消息必须是积极的,避免不积极的思想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是以扎实的英语基础为平台,以商务知识为背景,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涉外商务运作能力,涉外经贸实务操作能力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中职生的年龄正处于青年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的逆反心理,所以德育目标不能过早的暴露,不然会让他们有逆反和抵触情绪,所以应该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
杜威认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去适应社会,因此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学校教育的道德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教育方法来进行道德教育。
1. 我校商英专业教学的德育实施。
由于英语学科的涵盖性、交际性、思想性等特质,教材内容涉及到的题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指导学生就业为导向,所以我们老师可以知识为载体,适当地在教学中穿插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渗透。因此,我们在引入课题的时候往往要融入相关的背景知识的同时,也是德育渗透的良好时机。
1.1.教师的人格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其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作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他们才会被正面的感染。同志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1.2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子
英语课程主张"任务型(task-based)"的教学途径,通过合作和挑战任务的过程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英语课标》提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语言的层面上,老师要通过任务、项目有计划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活动,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怀和受到重视,让学生初试成功的滋味,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健全的人格。
我校商英专业的精读课程选用的是《新剑桥商务英语》(初级)为基础教材,其中有一单元涉及到"Transportation"(交通),其中涉及到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如空运、海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当学生基本了解章节大意后,我提出"交通工具与环保"的议题,围绕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中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是非判断,并且结合时事问题热议。
1.3 团队合作学习
不论是哪种核心课程的学习,合作学习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和主流的学习方法。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后,教师会对学习结果量化评价,这不仅是对专业学习的评价,更是对学生兴趣、自信心的建立、参与合作学习的综合评价。在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对自己进行道德评价,在自评中审视自己、反思自己,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由上表可见,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够很好的与组内成员合作沟通,并且能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也懂得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以及尊重组员意见,最终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种类型的量化自评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建立其自信心,进而全面的建立自己的道德认识,树立有力的道德信念。
2. 课外实践性研究
在典型的社会情境的题材条件下,学校本身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形式,并且与校外其他各种形式的共同经验彼此密切地相互影响。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这种教育塑造一种性格,不但能从事社会所必需的特定行为,而且对成长所必需的继续不断的重新适应感到兴趣。
2.1 第二课堂活动
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为指南,围绕"和谐教育"办学模式的构建这一核心目标,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课程设置和组织工作,确保第二课堂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课堂教学比较注重教材本身,加上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实训英语的机会很有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对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者英语能力的培养给予相应的重视,创造、建设一种全方位的、全校性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样就需要一个英语学习的平台,让学习爱好者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2.1.1.英文晚会
英文晚会是英语俱乐部的重头戏,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从旁指导和建议。晚会的节目形式不一而足,有唱歌、现代舞、话剧、小品、诗歌朗诵、魔术、演讲等。节目在内容的选取中,隐含着德育。今年我校英文晚会荣获二等奖的话剧就是根据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改编而成,还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该话剧改变了传统的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结局,改为被皇后拆散了,理由是--学校里不能谈恋爱。大家在收获快乐之余,以轻松搞笑的形式重温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又如,小品名为"True Beauty(真正的美)"讲述的是评判一个人不能仅仅只看外表,更要看他的内心。参加演出的专业是幼儿教育,该专业学生是从事教育工作,这更加需要他们严于律己,德育为先,这些无痕的渗透更为自然。
中职英语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整堂灌的思想让学生无法完全聚精会神,相对而言任务型的实践教学更为容易接受。例如口语课可以利用部分时间让他们来排练节目,让参与性更为广泛,语言类的节目更具有挑战性,从节目的策划、供稿、配音、道具、构思、编排都要下很大的功夫。而且学生们很热衷于这种形式的汇报演出,觉得是专业学习的综合展现。
2.1.2.英语角
英语角的英语称为English corner,旨在提高英语口语,而进行的一种英语口语训练活动。场所多在户外,众多高校都有自己的英语角, 参加者以学生居多,也有社会人士参加。
我校的英语俱乐部也积极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首先我们在11级、12级商英专业中开办一个提高班,将其中综合水平较理想的同学选,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晚修时段布置相应的任务,晚修结束前20分钟让他们用英语自由交谈,一周提供几个主题去讨论。同龄人之间会更便于沟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会亦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除了家长老师的关怀,同龄人的开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2.2 专业实习
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开办于2001年,在广交会期间,在展馆里从事餐饮服务,包括有中西餐、榨汁点、咖啡点等。在课堂里,我们让学生懂得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接待来宾的礼仪礼节,但是没有经历真正的实操,就没那么深刻。所以广交会的实习给我们的德育提供了渗透的平台,更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其必要性。实习有种种的酸甜苦辣,但是还是让他们久久难忘,每当提及仿佛就在昨天。广交会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为期一个月,但是足以让他们尝到世间百态和初涉社会的不易,更让他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日子。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阵地。作为专业老师的我们,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又要有机的渗透德育,获得两者的双丰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德育对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双轨式教学中高考学生的德育,我有如下思考:
一、德育要结合国情
《中等职业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教育的目的从“人才”到“人生”》一文中说: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人生的目的是“自己享受人生,也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此时教育目的从“人才”上升到了“人生”。
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让我们重新调整职业教育的目标:加强习惯培养和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从实际出发,落实政治和思想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强化法制教育,保障中职生健康成长;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中职生成才。
二、德育要结合校情
我校在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先成人再成才,既成才又成人”的育人目标,将德育放在育人目标的首位。“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我们非常明确自己在德育中应找准方向,一条“寻根”之路在脚下延伸。
三、提出“寻根”教育
“寻根”一词源自文学界,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理论界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学校的德育也有“根”,德育的“根”应该根植于国情、校情、学情。
1.“寻根”:寻做人之根本
对中职高考学子进行德育,我们首先要明确教育的对象――中职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先贤孔子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德育也应以此为根。
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易中天在《守住底线,拒绝高调》一文中犀利地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所以,一定要守住做人的底线。
德育让高考学子在浮躁中沉静下来,将天性中的友爱、善良、正直、自信等传统美德激发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流淌为涓涓细流,将心田永久滋润。
2.“寻根”:寻职业人之根本
走入职校的学生,已经是一名准职业人,在此基础上,注重高考学子如下德育方面的养成教育――举止得体、仪表大方、谈吐温文尔雅的商务礼仪,时间观念,角色认知,懂得复命,有效沟通,情绪控制,成本意识,同事交往,注重职业形象、行业声誉、“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职业道德。
3.“寻根”:寻年轻人之根本
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说:“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时光,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而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对于高考学子来说,我想,他们正处于大好年华。中职三年,学生度过美好的花季、雨季、草季,他们会时而忧虑时而洒脱,时而敏感时而狂放,时而消沉时而达观……这是青年应有的风貌,营造井然有序、宽松人性的环境正益于年轻学子淋漓尽致地挥洒青春。
年轻应是激情与活力。职校有多个舞台让学生迸发激情与活力――篮球赛场上,喝彩与呐喊不绝于耳,球员的自信昂扬达到沸点;青歌赛的舞台上,歌手与观众共唱一曲,热情的掌声让歌手难以谢幕;演讲赛场上,讲者以亲身经历打动人,展现真心与诚意……学业的减负让学子真正感受到年轻的美好与真谛,激情活力不可阻挡。
年轻最重要的是有追求与梦想。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老虎代表着野心、欲望与恐惧。我想,德育工作就是要把高考学子的野心、欲望激发出来,加以正确引导,转为正能量的追求与梦想――在高考班,学子重拾大学梦,让追梦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古希腊哲学家、“力学之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面对踌躇满志的高考学子,我要让他们明白,从内因入手,改造思想,塑造向上的德育人生,才是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