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风险管理本质特征

风险管理本质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8 09:3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风险管理本质特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风险管理本质特征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与风险类型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本质 

商业银行有四大本质特征:一是商业性。商业银行要追求盈利。二是风险性。既有资金的损失风险,又有相关人员的责任风险。三是服务性。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第三产业,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众。四是关联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办得如何,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更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直接和深刻的影响,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直接主导作用,贷款投向哪里,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聚集,由此便形成社会产业结构,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四性”的本质特征。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 

银行风险是指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使银行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性。其表现形式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债权(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以及银行内部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和大案要案的层出不穷,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三大风险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足额、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使贷款资金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的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计量、分散、转移、补偿等内容,其中以信用评级为前提的信用风险计量是信贷风险管理整体工作的基础。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银行和投资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的挑战,因此,认识信贷风险首先应该认识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或是自然灾害等银行无法避免的因素;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这类因素体现在其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的质量之中。 

(二)利率风险 

自1952年至70年代末,我国本币利率始终是管制利率,但管制利率并不等于利率的永恒不变。当政府调整利率政策时,依然存在利率风险的可能。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频繁调整,如上世纪末央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2007年不到一年时间,央行已经连续5次上调利率。同时政府对银行的一些特殊政策规定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缺乏对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准确预期,更不能根据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变动走势适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以致资产负债结构严重失衡,在利率调整时遭受损失,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首先,在总量结构上,资产与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存在存差和借差缺口过大等问题,受限于资金运用权限的限制,大量资金积压,承受着利率调整的风险;其次,在期限结构上,资产与负债结构在期限结构上没有建立合理的配比关系,如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或以长期存款支持短期贷款。 

(三)操作风险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事件频发,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防范操作风险仍然是摆在银行业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给操作风险下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与银行业务操作相联系的风险,它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或外部事件而对银行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操作风险的内涵是动态的,银行许多新的风险会不断归并其中。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日常营运.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产生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多由外部原因引发。每个银行都有其自身、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环境,必须考虑银行具体情况来对操作风险进行分析,这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特征。 

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真正理解商业银行能够识别、监测、度量和控制风险,但不能回避风险,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要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控控制和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将其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

篇2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项目(J20091123)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灾难非比寻常。日本作为很多先进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的高端生产国,已经开辟了一个专属市场,而日本公司在这些行业中常常是处于支配地位。据瑞士信贷数据,日本供应的锂离子电池所用电极材料占全球供应量的78%,液晶显示器所用偏振光保护膜几乎占全部,其他高科技材料也占很大部分。然而,这些产品的供应问题引起越来越强烈的担忧,可以看出灾害可以给全球供应造成怎样的冲击?在应对日本地震造成的后果之际,不少企业正匆忙重新组织自己的供应链,对电子和汽车等行业的许多跨国企业来说,日本地震后的局面再一次暴露出了众多企业供应链的脆弱性,使得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无可置疑的是,每条供应链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具体属性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也相应地需要用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有关风险。本文试建立这样一种“权变框架”的方法,将其共同和共有的属性在一个总体框架上进行定位。构建权变框架下的供应链风险维度,这个框架中所采取的方法是,当一些特定的变量或参数发生或出现时,决策者可以采取预先设定好的策略去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二、供应链中的风险属性分析

对供应链风险属性分析有助于深入把握企业各领域业务活动所面临风险的动态性及其影响后果,可以为之提供良好的范例。

供应链中的风险可以根据供应链的延续过程进行分类。(图1)Paulsson和Norrman(2003)对这个延续过程确认了三个方面,即运行障碍、战术中断和战略不确定性。在本质上,这三个方面与风险类型的不同有关,并非意味着一个比另一个更为显著或普遍。与此研究相类似,Kleindorfer和Wassenhove(2003)将风险划分为两种类型:供需协调风险和中断风险。在实质上,相关研究处理的是供应链风险的不同类型以及需要不同处理方法和管理方案的问题。区分不同种类的供应链风险是很有意义的,然而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现实中这些不同类型的风险的相互依赖性。采取使供应链更简洁、更灵活从而改善其绩效的行动(例如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其结果可能会增大战术中断和战略不确定性的风险。目前,相关领域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发展也将不断继续下去,从而将对图1所概括的三个方面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产生影响。供应链领域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所涉及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供应链合作风险。供应链合作要求各节点企业将私有信息完全共享出来,只有掌握了系统中各个成员的具体信息,才有可能求得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解。但供应链成员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虽然有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但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供应链成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有时会故意隐瞒或谎报数据,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从而危害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影响供应链的效率最大化。

2、供应链信息风险。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就其本身而论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摩擦”这一定义。这种“摩擦”的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特殊性。其中,机会主义是指信息的不完整的或受到歪曲的透露,尤其是指旨在制造成信息方面的误导、歪曲、掩盖、搅乱或混淆的蓄意行为。它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实际条件或人为条件的原因,这种情况使得经济组织的问题复杂化了。对于双方来说,获取大量高质量信息的能力可以确保谈判不仅是信息充分的,更会对问题本身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3、供应链内部运营风险。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撑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据有关实地调研发现:不少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尚处于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状态,不能形成链条“整体”,表现为结构上的松散性。结构上所存在的天然缺憾可能造成一种内耗和低效运作,使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

4、供需调性风险和中断风险。无论是在供应链内部还是外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反应都会对风险产生较大影响。在供应链内部,位于上游的供应商很可能因下游客户所签订的协议而受到冲击。市场上的最终客户在价格、有效性、质量和设计等方面带来的竞争压力会通过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而依次反馈回来;另一方面这些局部的干扰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和成员关系模式产生放大和长期的影响。在当前技术变化和全球竞争环境下,许多研究者认为后一种局面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5、供应链决策环境风险。风险管理的决策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许多全球性的市场上,人们可能会认为信息技术能够降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它们可能会改变与最终客户之间的沟通方法、营销渠道、客户的订购和采购方法、产品或服务的供货渠道,以及维持客户关系的过程。所有这些变化不仅会对整个供应链的结构和过程产生潜在影响,而且会对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产生潜在的影响,并会影响到对意外事件的风险感知。

三、基于权变框架的供应链风险维度构建

构建任何用以描述特殊情形的框架结构,都需要确定特定的维度。供应链风险需要一套关键的特征属性或维度能决定所包含风险的本质,这些属性或维度能够为这些风险怎样被定义、衡量以及化解提供指导。这套关键的特征属性因素包括背景、结构/过程、决策支持、参与人等。通常认为这四个维度可以对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大多数决策情形进行分类,为供应链上的决策者提供更大的决策依据。

维度1:背景特征。这个维度的子集是外部环境、供应链背景、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代表了供应链运作以及决策制定的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风险、经济周期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意外灾祸风险等因素。这些因素表现出供应链运营所面临风险的本质特征;供应链背景代表了供应链所属行业特点、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主要范围集中于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以及其上游和下游的直接合作伙伴;内部环境代表了供应链结点组织、战略、资源和文化等都是影响风险预期的因素,也是影响相关风险管理和具体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维度2:结构和过程特征。供应链结构及其组成要素是决策风险特征影响因素的主要代表。在很多方面,这涉及到结构、过程以及伙伴关系的稳定程度。供应链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双向性、多极性、动态性和跨地域性等特征,供应链结构中的企业角色分类可分为主体企业与客体企业、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潜在企业等,在供应链上,不同角色结点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起着不同的作用,对整个供应链运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众多例子表明,很多行业的供应链前景处于不稳定和激烈变革状态,或是新形成的伙伴关系,供应链结构变化反应的本质以及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过程和行为都代表着一系列重要的变量,这些变量将反映出风险的本质特征以及进行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潜在方法。经常和快速的变化会对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合作过程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不稳定和不信任局面的产生,这样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维度3:决策支持。与外部环境相同,供应链环境和内部环境都表明决策制定的背景,企业中待解决的特殊问题将会表现为决策。描述决策特征的方式对风险认知、决策过程以及承担风险的准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不管供应链的形式如何,从决策层次上看,核心企业的决策权重是最大的,利益是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处在最上层,它的决策将影响供应链上其他节点的决策,其他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均处在下层,是相对独立的决策者,有各自的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这就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决策系统呈分散递阶层次结构,由各节点做出的能够满足供应链管理目标实现的决策是供应链的满意决策。影响供应链决策主要包括环境、过去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组织文化、时间等因素。

维度4:人员特征。早期关于风险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个体风险决策行为,影响个体、团体承担风险和制定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1)风险洞察力和风险准备;(2)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基于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决策者在风险感知和承担风险的准备方面是不同的;(3)群体影响。March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可能会提供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评估风险、承担风险并且转化为行动”。因此,组织中的团队可能会在他们的决策中反映出这一点,在制定特殊决策方面会有一些不同,例如研发投资等。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风险属性分析,把握供应链上独特的属性,分别采取相应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有关风险,试图在供应链环境下风险管理权变框架下构建维度。充分认识到这种权变框架在描绘这个领域的研究结论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好处,对于识别供应链中的组织以及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25-01

内部控制发展与构建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2004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广泛吸收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用以指导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中国内部控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起步较晚,1986 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首次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6月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了企业实施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理论研究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内部审计在国家的干预下建立起来。刘力云在专著《审计风险与控制》(1999)中认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虽然在业务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内部审计的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内部审计目前面临的影响,其职业生存和发展为风险问题,这是内部审计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苏运法 (2001)指出,“目前内部审计风险存在认识误区,一是无风险论,二是不用承担风险论,三是风险难免论,四是法制观念淡薄。”

对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的研究。因各自研究出发点不一样,提出控制的对策也有别,但总的来说,产生风险原因是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也是综合性的。如石爱中 (2001)认为,“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是综合的,采取措施也是综合性的,包括提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确定审计风险的时效性,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管理。” 张建军 (2001)认为,“独立性是审计最本质特征”,刘力云认为,“控制内部审计风险途径是内部审计要更加积极地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要改进内部审计方法,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代替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用风险评估技术确定审计事项。”阎达五、杨有红(2001)说明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重头戏。

国内各界人士都在深入思考和尝试着实践一些改革措施。李爱华(2008)根据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指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首先在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概念上不统一;其次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设计上比较混乱,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造成了信息严重失真,舞弊等现象不断出现。张桂玲(2009)论述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整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风险管理概念,并针对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李雅琴(2009)以ERM框架为参照,指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ERM框架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并针对中信泰富巨亏事件从内部控制角度进行了分析。古淑萍(2009)提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控制程序和方法,而是一个内容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它的内容会随着企业面临环境的不同而不断更新,在其体系中应当融入更多的思想,使其不断趋于完善。

篇4

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罗红梅、朱红祥(2009)指出,重大金融案件频发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商业银行如果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就可以保持在可控的合理范围内。[1]

一、 商业银行的风险及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目标中的安全性反映银行免受损失的可靠程度,对应风险性。商业银行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不确定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使其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2]1346年意大利银行的危机是商业银行最早的风险事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直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国际化进程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从银行内部来讲,对风险管理的失控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由此,要使商业银行稳定和持续发展,必须持续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进而才能考虑如何实现经营收益,如何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商业银行的风险常被分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风险及汇率风险这六大类。据不完全统计,从银行诞生开始,其所面临的风险种类多达200多种。风险对于商业银行这类特殊的金融企业无可避免,需要引起极大重视。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其存在问题

银行经营风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风险管理是其经营发展的主要内容。2007年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虽然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不高,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如果面临同样的危机,其能否有效管理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商业银行风险繁多,在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的综合冲击下,正常经营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就是风险管理。

陈葭(2003)认为,为有效控制风险,必须量化风险。而量化风险要作一些假设,还要进行定性判断,因此风险量化并不能作为判断银行风险的绝对标准。如简单的借款申请也要对贷款人的行业背景、股权结构等进行判断,而这些因素是难以量化的。[3]此外,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了资产负债管理,设立了相应机构, 建立了资产负债控制和监测制度, 定期考核资产负债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适时加以调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贷款风险管理机制。[4]虽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商业银行缺乏长远规划,过分看重资产规模而忽视质量;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存在问题,如内部机构冗杂、部门和岗位职责混乱、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便等,阻碍了对风险的有效监控。就我国现状看来,真正建立起科学信用评级体系的商业银行少之又少,风险的量化分析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其内部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二、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Robert H. Montgomery)的《蒙氏审计学》一书。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民生银行为例,2005年广东南海华光骗贷案中,民生银行广州分行之所以未受到牵连,是因为其2002年刚推出了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拒绝了南海华光集团申请的5000万的授信额度,从而顺利度过这一灾难。该制度以化解一些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为目的,接到授信额度申请后需通过公投决定是否接受,以避免某些领导者以公谋私。民生银行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到了稳步发展。[5]

张国容(2003)认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内部信用评级操作上相对落后;风险预警体系不完善;风险量化管理落后。[6]上述不足导致我国商行对信贷风险反应滞后,给其信贷业务带来了诸多不利。当前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通过长期经验的积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操作特点。如美国商业银行不仅注重客户本身的资信水平和贷款企业的现状,更重视对其发展例如现金流量做前瞻性分析,关注各种因素对该笔贷款可能带来的风险变化,并高度重视贷后管理。我们需对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与学习,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胡心怡(2009)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不强;内部控制制度对金融创新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内部稽核制度不完善。[7]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文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内部监督与控制。

就我国现状看来,结合国际上先进经验和我国商行风险管理及内控的现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细节入手,讨论内部控制能以何种方式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取得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罗红梅,朱红祥.完善内控法律体系建设 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区域金融研究,2009,(2).

[2]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3]陈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内部控制[J].经济与管理

[4]李鸿渐.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与管理分析[J].财会研究,2008,(14).

[5]王曼怡,郭海婷,周芳. 从民生银行成功案例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J]. 经纪人学报.2006(3).

篇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金融业也正经历着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深度叠加的新变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必须适应金融科技新常态,育先机,开新局。

一、金融科技的本质和新常态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究其本质,金融科技是金融机构将数据作为新的、战略性的生产资料,推动实现金融生产力的一次全面升级。其中,5G技术,着重解决数据获取和传输问题,传输速度的提升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将不再是瓶颈;大数据技术,着重解决数据的全量管理问题,成熟的底层技术框架使得数据采集、存储、集成、计算、分析等不再是瓶颈;云计算,着重解决数据的运算能力问题,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使得实施数据传输和运算的网络、系统、硬件、软件等不再是瓶颈;人工智能,着重解决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问题,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知识图谱等极大提升了基于数据的分析、操作、管理和决策能力;区块链,着重解决数据的信任问题,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了数据存储、传输和访问的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现实生活中,金融科技带来的改变比比皆是:智慧网点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当客户步入一个基于5G和人工智能服务构建的智慧网点,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客户识别系统第一时间识别客户身份,客户可以在智能交互屏完成各类常用业务,如需客服支持,远程坐席通过视频接入,实现“一对一”服务。“技术应用+服务功能+场景链接+生态融合”四位一体的智慧服务体系,突破了银行服务在交易介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智慧的金融服务体验。智能投顾提供专属客户服务。理财投资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客户通过网点的客户经理获取专业的财富咨询,受客户经理人数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客户无法享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智能投顾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客户个人特质和资产情况,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无需客户经理,就能为客户定制投资组合产品,客户无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设定预期收益率,实现一键投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为客户提供在线组合配置建议及组合管理的理财顾问服务。金融科技始于金融、融于金融。各类金融创新将突破时空限制,潜移默化或急速改变客户的金融消费行为习惯,也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对银行而言,对物理网点和网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降低,对长尾客户的服务效能会提升。对客户来说,缩短了业务办理的等待时间,能获得更专属的金融服务,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体验,更多的业务无需到网点就能办理。这些新服务、新产品,将银行打造成“空中银行”,将客户变成“空客”,客户的新习惯与银行经营管理新模式相互促进,成为金融科技新常态。由此产生新的风险管理数据、模式和需求,要求风险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建立三大思维应对金融科技新常态

金融科技,未来已来。新常态需要新思维,商业银行应加快适应金融科技带来的转变,以全量思维思考问题,以智能思维推进工作,以底线思维防范风险。

(一)建立全量思维,适应以大数据为驱动的风险管理新趋势

全量思维下的风险管理以大数据为驱动,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中数据来源单一、数据维度有限的困境,用全量、有效、合规的数据做好风险管理。一是加强数据获取。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风险管理建立在多维、海量、动态的数据基础之上,需要整合自有数据、收集公开数据、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以及新渠道开发等方式,构建包含市场数据、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等维度全量数据,实现数据持续更新,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二是提升数据质量。多渠道、多维度、海量的数据会带来数据质量的挑战。一方面,不同数据来源会导致数据标准不统一,需要在金融大数据平台汇总成统一数据格式;另一方面,各个数据来源的数据有效性不同,可能存在数据缺失、失真等问题,需要对数据有效性进行校验。三是保障数据合规。全量数据思维下,数据来源更广,除了公开的市场数据外,还需要利用业务数据、行为数据,甚至是客户在行业内其他机构的数据和跨行业的数据,需要有效使用合规数据,避免掉入合规陷阱。

(二)建立智能思维,掌握以人工智能为手段的风险管理技术

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需要建立智能思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改进信息获取时效,前移风险防控手段,实现数据实时获取、模型自主学习、参数动态调整,创新风险控制、监测和预警。一是前瞻性的风险控制。传统的数据获取方式使得风险的防控更多集中在事中和事后,对于事前控制手段较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多维度的数据更早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将风险管理的控制点向事前移动。二是高时效的风险监测。传统模式下,由于数据获取滞后和需要人为调整模型参数,信息不对称导致风险发现会有延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并处理海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间断运行并动态调险模型,实现高效的风险识别。三是新形势的风险预警。前置的风险控制和高效的风险监测方式,使风险信息的发现和获取变得更加灵活、高效,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建立底线思维,防范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挑战

金融科技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挑战。需要建立底线思维,应对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是合规风险。无论是依托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获取和使用,依托人工智能的实时运算模型和高频的量化交易方式,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发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符合法律和监管的要求,防范合规风险。二是操作风险。一方面,大数据管理和使用不当,会造成海量数据泄漏,需要防范数据使用中的信息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模型运行中出现的模型准确度下降甚至误报情况,需要通过持续的模型监测、评估和优化防范模型风险。

三、金融科技新常态给风险管理带来新机遇

新常态下,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为金融业务领域带来丰富应用创新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了诸多机遇。传统的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依赖专家经验判断,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于客户的集群风险、行业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较难识别。金融科技带来风险管理的方法创新,使得风险管理能够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地完成风险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工作。

(一)构建智能反欺诈监控平台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发展与普及给金融业态带来了深刻变革。传统欺诈防控方法以专家经验规则为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人工依赖程度较高,效率低下。在银行业务线上化、网络黑产技术化的形势下,银行传统的反欺诈方式已经难以奏效。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的全流程、多维度欺诈风险防控体系,能够实时识别、监测、阻断欺诈风险。工行智能反欺诈基于工银智慧大脑训练智能AI反欺诈模型,嵌入每笔用户动账交易,实现交易过程中毫秒级智能反欺诈识别和处理,直接避免客户欺诈损失。当客户在进行大额交易或向可疑账户汇款时,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在客户进行信用卡申请时,无需再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核实,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法进行信息核对,风险控制更加高效、准确。

(二)创新交叉线风险智能监控

近年来,杠杆高、嵌套深、产品复杂、资金空转的市场和业务乱象不断,市场动荡极易带来交叉性金融风险传播。传统情况下,因为业务数据分散,每一次市场震动,都需要很多团队和人员分工协作,各自独立分析数据,再统一汇总分析,很长时间才能全面摸透客户存量业务和风险传染路径。金融科技整合全量大数据,一键看清客户业务关系和资金流向,使得交叉性金融风险防范更加高效。工行集团投融资风险监控平台,应用于债券投资、风险排查、风险预警、专题分析,能够支持单客户和组合客户一键式风险排查,15 分钟内分析客户相关的债券、股票、贷款、租赁、票据、交易、存款、结算、资产、评级、财报、舆情等7 大类、25 小类信息,每日4 次获取客户股票债券价格异常波动、经营管理层变化、企业重大盈亏、经营管理重大变化等负面舆情,准实时地识别全市场的高风险客户和高风险债券,支持总分行加强交叉风险管理。对于风险管理而言,金融科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可以使金融业务有效提速和扩容,但也显著加大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和维度。工商银行愿意迎接各类挑战,坚持“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风险管理路径,强化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顺应时展趋势,加快金融科技的应用,持续推动风险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积极支持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篇6

随着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前期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范围上,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除少数已完成混业金融平台布局的银行外,大部分银行的投行业务产品比较单一,仅局限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财务顾问等寥寥几种,无法介入到企业资本运作、金融衍生产品创设等投行业务核心领域,业务发展空间有限。业务定位上,由于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中传统存贷款业务仍处于核心地位,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各类新兴业务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业务定位模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规避信贷规模管制的监管套利工具。运行机制上,目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组织架构、团队建设、业务流程、考核激励、风险管理等往往受制于商业银行的整体架构和相关文化,与投行业务自身特点并不适应,一定程度阻碍了业务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介入实体融资领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固守原有的简单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将难以为继。如何利用商业银行的资源和优势,克服商业银行的体制和机制弊端,打造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且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是其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具备以下三个主要特性: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

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确定什么是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判断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优势、劣势以及关键能力。

(一)优势

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客户、资金、渠道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最大的优势就是平台优势,而平台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投行业务所需要的客户、资金、产品、牌照等各种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其他机构所无法完成的交易。

(二)劣势

受监管政策限制,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目前仅有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格,尚不具备IPO、PE等业务牌照,在业务手段、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相比具有明显劣势,但这一劣势可以通过平台的资源整合来弥补。

(三)关键能力

商业银行在长期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信用数据,同时通过账户结算系统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和财务状况,这种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是投融资双方交易实现的前提,也是相关业务资源整合的基础。

因此,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资源整合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符合价值性、独特性和延展性的特征,是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赢得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何打造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开放式投行业务经营模式

理论上讲,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分属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不同范畴,经营模式上有着本质区别。在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形成自身负债,通过发放贷款形成自身资产,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同时承担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全部业务风险。在投行业务中,商业银行一般只是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交易撮合以及相关的便利,资金来源和运用均不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中介费用,也不承担相关业务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经营模式更多地延袭了信贷业务的一些作法。例如目前很多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都围绕着理财资金池来运作,即商业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形成表外负债,通过投资结构化融资项目等形成表外资产,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理财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利差,同时承担了业务的实质风险。这种业务模式在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以后,其弊端已充分显现。在合规方面,这种业务模式与监管要求和政策导向相悖;在风险方面,商业银行承担了业务的实质风险却没有相应的资本金覆盖;在业务规模方面,投行业务规模受制于理财资金池规模,发展空间有限。

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市场发展和政策变化,按照投行业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推动投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投行业务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角色职能将发生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由资产持有者变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实体经济融资只能通过商业银行解决,无论是表内信贷资产还是表外理财资产都是由商业银行自行投资并持有到期。随着泛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进入实体经济融资领域,但由于这些机构并无相关业务资源和经验,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就成为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在客户资源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占据金融产业链上游,成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作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重点在于筛选客户并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可行的融资方案(包括融资金额、融资期限、交易结构、风控措施等要素),形成金融基础资产。至于金融基础资产的买方(即资金提供方),既可以是商业银行自己(包括表内自营投资和表外理财投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是兼而有之,而且商业银行可以为金融基础资产在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易流转提供便利。

由风险承担者变为风险管理服务提供商。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能力,但在资产自持模式下,这种能力只是为商业银行自身服务,效能发挥受到限制,市场价值也无法得到实现。而作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商业银行可以将从项目筛选准入到项目后续管理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化服务提供给其他金融机构,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商业银行对外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不仅可以实现风险管理能力的市场价值,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可以弥补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有效解决制约直接融资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开放式的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向融资方收取的融资顾问费;二是向投资方收取的风险管理服务费和交易服务费。

(二)建立符合投行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在传统信贷业务领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新兴的投行业务领域,建立怎样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甚至很多基本概念、原则和标准都有待进一步厘清。

因此,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投行业务特点和风险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体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投行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

篇7

【关键词】中国 P2P网络信贷 风险 监管

一、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2007年~2010年:发展初期

2007年8月拍拍贷正式在上海成立,其初始的注册资金为100万,是国内首个P2P网络借贷平台,采取的是无抵押无担保的中介管理模式。所谓无抵押无担保,可以理解为借方无需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贷方也不要求有担保人来保证其偿还能力,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很容易造成违约情况的的发生。

2009年,深圳市红岭创投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红岭创投)于2009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原始注册资金为5000万,通过先行垫付本息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新兴的这种借贷模式虽然便利,但其安全性仍受到质疑,因而到2010年底为止,活跃在网络上的网络借贷平台只有10家左右,而且并不被大家看好。

(二)2010年至2013年:快速成长期

2011年,平安集团出资成立了现在著名的陆金所,并宣称将其纳入央行征信平台,以此消除了广大投资者及创业者的疑虑。至此,网络借贷行业开始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P2P平台远超200家,累加的借贷规模也在500~600亿之间。也有一些分析的数据与此存在出入,但这种网络借贷平台的大力发展是大家有目共识、不可小觑的。

(三)2013年至2015年:高速发展期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进入2013年以来,40家全国性主要的P2P平台的日贷金额为6000~8000万元。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网络借贷平台已达2595家之多,相比2014年增加了1020家。在短短的几年内,P2P信贷市场的规模迅猛增加,P2P网络信贷平台自身的规范性和可靠性也在不断增强。

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商家开创的P2P借贷平台开始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平台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据数据,2015年的问题平台约为900家,这些沿海城市存在问题的运营平台则占到六成左右。因此,对P2P网络借贷风险进行监管已刻不容缓。

二、P2P网络借贷中的风险分类

P2P网络借贷的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借款人以及网贷平台,而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支撑平台则是主要包括网络借贷平台软件、第三方支付以及担保公司、信用评估机构等。不论是业务主体还是业务支撑平台,都可能给P2P网络借贷带来各种风险,因此根据风险影响的结果来进行分类,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别: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一)基本风险

基本风险主要是指非个人原因而对整个团队以及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风险,是个人无法预防的风险。本文中针对P2P网络借贷的基本风险研究主要包括法律风险、监管风险。

1.法律风险。目前我国针对金融体系构建的法律体系,基本上都适用于传统金融业,还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特定的法律体系建设。我国P2P网络借贷所使用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所出台实施的《贷款通则》,这两项法律法规虽然基本上符合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需求,但在细节部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法律空白区域。缺失了法律监管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可能成为“非法集资”、“影子银行”等非法金融的集合之地,更加重了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管理难度。

2.监管风险。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监管不仅是在法律上无法可依,甚至相关的监管体系也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相关的业务标准,P2P网络借贷业务也无法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特定风险

除了外部环境带来的上述两种基本风险,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发展方式,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了特定风险。特定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风险,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者是部门才会产生这种风险。在P2P网络借贷的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网贷企业内部没有进行妥善的风险管理而引起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投资风险。

1.信用风险。现今我国的信用体系发展还不健全,仅对银行体系形成的借贷信用形成规范,却没有对网络借贷进行具体公开化,而P2P网络借贷的网络化特性,使借贷双方在借贷前没有事先做信用调查,因此,导致信息不对称,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人之所以参与借贷,其目的是获得收益。信用低的借款人为了能够在网络借贷中获得借款,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投资人无法对借款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调查和分析,因此,投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会选择高风险的借款人,导致更大的投资风险。

三、基本风险的成因

(一)法律地位的缺失

P2P网贷平台的本质是为借贷双方提供服务来促成借贷关系的中介平台,属于民间借贷的性质,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并自愿签订的借贷合同,如果条款合法,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相应保护的。但作为第三方的中介平台,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却没有明文规定。

为了获得发展,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很多贷款利率都远远超过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甚至是银行利率的好几倍,因此其超出部分无法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当出现风险时,投资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正当利益的维护。

(二)行业监管的缺失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业监管长时间处于空白发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它只是网络贷款公司,不在其金融市场管理的监管范围内;银监局则认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属于公司的性质,其开展的业务和银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无法进行直接的管理;网络监管部门认为他们只能对P2P借贷平台的网络程序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对于P2P网络借贷的日常经营活动则是无法进行直接的干涉和管理。因此,我国P2P网络借贷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监管部门。由于没有受到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信息严重不透明,进而间接引起道德问题。在这种监管背景下,网络借贷出现逾期、跑路、倒闭等等问题,致使投资人损失惨重。在行业监管的严重缺失下,有的P2P网络借贷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就会进行边缘性业务的发展,如通过和信托公司进行合作来实现非法集资,还有很多的直接发展为高利贷公司。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完善化监管体系构建

(一)创建监管体系

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7年,但是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监管模式,鉴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特殊性,P2P网络借贷监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监管体系:

首先,必须在法律层面将P2P网络借贷的行为规范纳入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其次,确定主管部门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比如由银监会来确定基本的市场限制条件和相应的标准。第三要进行协作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涉及P2P网络借贷的相关环节,需互相配合,协同合作。比如涉及担保,则由保监会出台相应的担保规则;第四是要对P2P网络借贷进行分类监管,不同的借贷模式要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

虽然P2P网络借贷长期无人监管,但社会各界已经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议题就在“两会”期间首次进行讨论,全国政协委员谢卫专门提出了《关于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几点建议的提案》。到2016年“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的关注重点则转向了P2P网络信贷,政协委员相继提出议案,要加快出台P2P网络信贷的监管政策,严格制定P2P网贷运营平台的进入和退出准则,提高平台的准许门槛,对平台的经营范围、行业标准以及禁止性的条约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做好防范准备。

(二)创建自律体系

行业的自律是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助力行业健康发展。一般来讲,行业的自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一定的要求,二是行业内部的行规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约束,其中主要包括对行业的监督管理以及保护功能。

现今,我国针对P2P网络借贷的行业监管,主要是将P2P网络借贷行业直接纳入自律组织中进行管理,其中主要有两个自律组织: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如果能直接针对P2P网络借贷成立一个自律组织,通过行业的自律管理,来加强对P2P网络借贷的辅助监管,可能对降低行业整体的风险有所帮助。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首先要重点提高P2P网络借贷平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风险管理上更加重视并加强管理。

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风险的态度、专业技能等都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高层管理人员来说,需要主动的进行风险监管责任的承担,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系统。

要做好内部风险管理,不仅是管理者要重视,要有内部的管理体系,还可以通过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使全员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道德标准以及风险行为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等。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文化的传递,才能真正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五、总结

从过去的历史来看,金融市场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金融危机则会导致经济的倒退。金融创新为我们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而P2P网络借贷作为新兴的金融发展方式,虽发展迅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其风险绝对不可轻视。

随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与日剧增,其风险问题也越发突出,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对P2P网络借贷无人监管、无法可依。没有正规的监督和管理,导致信息严重不透明,进而间接引起道德问题。尽管政府、金融行业与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甚至两会期间也有政协委员提出相关的监管政策提案,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却是任重道远,不仅要从法律上给出相应的明确规定,还要有强大的监管部门、整个行业的积极配合,并最终落实到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风险管理之中。

虽然风险监管难度很大,但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传统金融借贷的一种补充,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持续关注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变化,并积极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完善P2P网络借贷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才能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庆炜,张晓锋.从本质特征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07:64-68.

[2]屈援,李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监管原则与监管路径[J].学术交流,2014,08:137-141.

[3]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4,08:48-54.

篇8

一、公司治理理论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习惯上称其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从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 关注的是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关系。

(二)公司治理的内涵

1.公司治理的核心功能是进行科学的决策

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治理的核心功能是利益各方如何参与的决策,决策权力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中配置,简言之,就是进行科学的决策。

2.公司治理是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组合

内部机制是指公司通过内部管理的方法来管理与监督公司业务而设计的制度,比如董事会运作的方式、内部稽核的设置及规范等。

外部机制是指通过外部压力迫使经营者放弃私利,全心追求公司利益,例如政府法规对公司的控制及规范等。

公司的有效运行和科学决策不仅需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内部监控机制,而且需要一系列通过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来发展作用的外部治理机制,如公司法、证券法、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社会审计和社会舆论等。如将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结合,则公司治理就更加科学有效。

二、风险管理

(一)风险管理的定义及作用

1. 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2. 风险管理的作用

(1)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公司经营的稳定。

(2)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3)风险管理有利于公司造就稳定的经营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风险管理产生的原因

风险形成的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三个:

1.市场经济存在

不断变化的市场,存在着各种风险,如利率、汇率、商品供求等风险。

2.竞争存在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在竞争过程中,事先很难预料胜负就必然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并且法律的不健全和不完善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很可能使公司无力招架。

3.决策的不完备性

由于环境的复杂,加上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对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决策也具有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组织和策略

1.风险适时管理的组织基础

一个垂直有效的风险管理的组织应上至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至风险管理部和公司的管理业务部门。

(1)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由它确定公司的经营目标和政策。为确保公司在资本运营中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确保公司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准确的反应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指出主要风险区;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方面的有关问题。

(2)风险管理部

风险管理部是以总经理为管理主体的风险管理层,是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风险管理机构,有经营管理层和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组成,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并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贯彻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进行风险评估,全面汇报公司的风险状况;监督业务经营管理部门的操作流程,促使其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审查各业务部门的风险报告并评价其风险管理业绩。

(3)业务部门

业务部门是风险的日常管理责任者,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它既要执行风险管理部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又要协助并支持风险管理部汇报和反馈有关信息。

2.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指公司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确定公司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并确定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一般情况下,公司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换、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金融手段进行理财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等方法。

(四)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对于任何一个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生存发展都起着必不可少的支撑作用。

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2.了解本身的风险大小和风险发展阶段

3.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类型的风险

4.正确处理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5.从长远效果的角度控制和监督风险

三、完善公司治理,加强风险管理

(一)健全公司治理,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应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正确发挥董事会的战略决策作用。要实现股东主体多元化并授予独力董事具体事务的决策权,独力董事职责定位侧重于对公司关联交易的审查以及对会计信息批露的监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监事会,让更多的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与到公司监事会当中,不仅应包括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监事成员代表和职工代表,还应包括选聘债权人代表参与监事会中来。

2.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竞争的经理人才市场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建立竞争性的经理人才市场,让具有经营才能的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受公司制度约束并根据经营业绩获得相应报酬。只有公司同时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制度,才能挖掘经营者的潜力,让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证公司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长盛不衰。

3.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良好的内部环境应包括公司权力机构的权利有效制衡,公司的资源合理利用,风险管理科学,内部控制有效,生产经营效率高以及适合公司发展的公司文化等。同时必须优化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以独立董事、监事会、审计等多元化监管体系是保证公司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要增强监管受托责任,实施多样化的监管手段,还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加强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对违规者实施严厉的惩罚就是强有力的监管

(二)加强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效果

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认知度

加强我国公司风险管理,首先,在公司内部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有关管理者,最后由决策层制订防御措施并传达给公司员工实施。其次,公司可以考虑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公司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风险管理部门要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风险防范和危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2.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1)建立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2)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

(3)制定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理风险。

(4)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3.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

公司应加强监控方面的职能和手段,提高独立董事、监事及内部审计在公司内的监督。另外,公司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风险评价,鼓励员工反映公司内部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形成一个开放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

(三)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所决定的公司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些引发公司治理产生的因素实质都属于风险,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风险管理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研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宋静,戴伟.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预警的互动分析[J].会计月刊,2008.(6).

[2]和丽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06.(7).

[3]侯雪筠,柳锦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机制研究[J].商业会计,2009.(5).

[4]潘秀丽.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应与风险管理相融合[J].财务与会计,2008.(7).

[5]李映东.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公司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

[7]高超英,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关系探析[J].财会研究,2006.(8).

[8]张文红,浅析财务风险的适时管理[J].财务与会计,2008.(3).

[9]刘新宇,论现代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J].财会研究,2008.(19).

篇9

1 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通常是指工程项目实施结果的进展情况,在实施控制过程中不仅追求时间上与工期计划的吻合,还追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量的完成程度(劳动效率和劳动成果)或消耗的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始,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记录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程度。在一个工程阶段结束后(如月末、季末),将各活动的完成程度与计划对比,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成果、劳动效率、消耗等指标,评价项目进度状况,分析其中问题。

2 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的盈亏情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

(1)组织措施: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权利、职能分工,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责任。编制总项目和阶段性的成本控制计划及工作流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2) 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同时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3)经济措施: 采取经济措施管制工程成本包括:

①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2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②材料费的控制: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奖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③机械费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合同措施: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主要是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通过参加合同谈判、合同修改、处理好合同纠纷索赔。

3 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工程质量,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在项目管理中要组建业务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层,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体系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其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前进行技术文件会审、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定有质检资质的人员实施、监测及控制施工质量,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三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定时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促进改进项目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以符合工程的整体效益目标。

4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各种风险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拉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设计变更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注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辨别、风险文档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全过程。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要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早地发现可能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预定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量,以减少项目的损失。在风险状态下,要及时修改施工方案,调整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正常实施,恢复正常的施工状态,减少损失。在阶段性计划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对近期风险的预测,并纳入近期计划中,同时要考虑到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项目结束时,应对整个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作为以后进行同类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篇10

一、内部控制界定

1992年,COSO委员会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该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过程,它受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其目标是为达到经营活动高效率、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相应保证。COSO框架已为各国承认,我国也以此为基础推出由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基本规范》把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整体所实施的,包括管理决策层与全体员工的控制行为,通过该过程企业可以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内部为控制化解风险所而实施的一系列程式化标准化措施,其实施依据在于风险敞口大小。当一个企业的经营面临很大的风险时,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是必要的。企业如果要实现经营目标,就必须对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加以有效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采用VaR、KMV等风险度量方法识别并测量财务风险,并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的风险控制措施,这样可以及时有效地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与经营风险,防止风险扩大化。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分析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发生,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但对于二者的关系,人们认识还不清楚。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职能,主要作用于事中与事后的控制,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控制从属于全面风险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内部控制产生于生产实践之中,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经历五个发展阶段,依次为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框架阶段。从内部控制发展阶段不难看出,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日益重视。内部控制基本目标在于保障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性,进而提高经营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树立百年基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五大基本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风险管理与战略决策密切相关,作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其中,经营、报告和合规这三个目标与内部控制基本目标保持一致,而战略目标是比其他目标更高层次的目标。战略目标来自于一个主体的使命或愿景,因而经营、报告和合规目标必须与其相协调。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包含八个要素:风险对策、目标设定、事件识别、控制活动、过程监督、风险评估、信息沟通、环境控制。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的范围要大,风险管理不仅包括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还包括内部控制以外的风险管理。而内部控制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要以风险管理为根本导向。

三、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内部控制意义分析

1.理论意义

内部控制实质上是风险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的内部控制要以风险管理为中心。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与灵魂,内部控制则是风险管理的必备措施。如果只有内部控制框架,而没有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则内部控制就只是一个空架子,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若只有风险管理的意识,而无内部控制,则风险管理就失去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2.现实意义

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只是重视内部控制,而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更没有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随着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的发生,我国意识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正逐步建立起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政策上的指导。各个企业也积极配合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部门。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越来越规范和有效。

四、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的措施

1.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化,同时竞争压力也日益强化,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还很薄弱,大多数管理者还只是将风险管理局限于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面临的风险不仅是财务方面的风险,还包括安全风险、政治风险、投资风险等。企业应对这些风险,从自身来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强内部控制。长期以来,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未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进行内部控制。首先,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与内控部门,主要负责识别、评估企业所面临各种风险,进而根据风险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其次,企业要强化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的宣传工作,可以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举办各种讲座等。

2.构建科学的管理团队

国内外的许多案例都证明,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对公司的经营成败起决定性作用。人在公司治理的作用不容小觑,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有一个长远科学的战略目标,需要有严谨科学的计划。而在一个公司中,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公司战略的制订、实施等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说管理者对公司治理的成败起到关键性作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团队的支持。

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仅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提供了相应的制度环境保障。公司法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要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公司法人治理机构,但是从目前我国实际来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很不完善。在我国许多公司中,经理人员和董事高度重合、董事长和CEO合一等现象比较严重,这显然不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因此,我国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健全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而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环境保障。从内部控制基本要点出发,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董事会建设,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董事会受托于股东大会,聘请职业经理来负责日常活动的经营管理,董事会对经理进行制约监督。但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经理层人员与董事会成员重合现象严重,这严重削弱了董事会对经理人员制衡监督作用。加强董事会建设还应处理好董事会成员中内部董事与外部独立董事的权责义务与协作关系,确定合适的比例,使二者达到最佳的制衡。

4.健全以全面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本质特征在于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这是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采取内部控制措施前,企业应对经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估出风险的种类、风险的级别,并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构建以全面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兼顾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借助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两者有效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工作压力和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志军.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5) .

[2]严晓今.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浅析[J].现代商业,2008(16) .

篇11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铁道部党组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借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思想,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并通过构建系统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安全风险理论与以往的安全管理模式不同,它更注重源头管理、预防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我们提供了理念上的新视角、方法上的新思路和管理上的新思维。贯彻落实好铁道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前提是要认真领悟安全风险理论宗旨。只有深入剖析安全、风险、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客观识别“风险”、“安全”的本质特征,才能准确把握铁路安全工作的主要矛盾,实现安全理念升华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安全风险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把握安全风险理念内涵

安全风险理论的建立,是基于对安全规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其主导思想是把“风险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总闸门,从而实现管理关口前移。这一理论涉及三个关键词语,即“安全”、“风险”和“风险管理”,评判和认同其本质精髓,是领悟和引入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前提。

1.安全是一种稳定性状态。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安全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安全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只要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且可控,就可以称之为安全;反之则是通常所说的不安全。这一认识对铁路安全工作的启示:一是安全状态时时不在,任何人都要有安全意识,绝不能掉以轻心;二是安全状态是相对的,要时刻保持这种状态的稳定性,防止超过标准、超出掌控。

2.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风险的实质是不确定性,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的概率。任何事物都是客观的,风险将伴随事物始终,其不会随人们好恶而改变。安全风险就是安全状态发生恶化的几率和概率,几率是风险有无的界定标准,概率是评估风险大小的数量指标,概率值的大小意味着风险的大小。这一观点表明:风险处处不在,不可能完全消失;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质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消灭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和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3.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风险。常规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机、环境等有形要素。与传统管理不同的是,安全风险管理把“风险”作为突破点,围绕风险拓展思路,通过风险源排查、风险评判、风险防控等各项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概率,从而确保运输生产持续稳定的安全状态。

二、树立安全风险管理理念

通过抓“风险”实现保安全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思路,发挥安全风险管理功能实效,要强化风险意识,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做到安全隐患发现在源头处、消灭在萌芽中、防控在过程里。

1.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事故的发生都会呈现出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无论是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所引起事故都是有预兆的,而这些预兆又是完全可预测的。安全风险管理正是以预兆可预测的客观现实为前提,通过全面、持续、反复的风险排查、风险辨别和风险鉴定工作,确定出可能发生隐患的风险源,并通过分析、归纳、分类、整理,形成涵盖各个方面、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一手资料。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安全工作更注重基础、更注重源头,通过关口前移,力争将安全隐患发现和消灭在萌发阶段。

2.以过程管理为重点的理念。铁路运输产品是指铁路运输企业运用人力、设备、技术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运输的需求服务。从运输产品生产过程看,除了包括提供客货空间位移的直接生产部门外,还包括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信号等辅助生产部门。这是一个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相互支撑的运行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连锁反映,导致事故的发生;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通过关联影响,传导甚至演化成严重后果。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就是要增强对“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排查运输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风险隐患,分析和确认该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危害程度、分布特点、关联幅度、持续性影响等情况,并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关键因素,遵循追根溯源、标本兼治、分工负责的原则,及时采取风险干预和风险处理措施,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在作业过程中,还要根据铁路运输安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加强风险监控,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的复发隐患和新生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实现安全局面的持续改进;

3.以系统化为主的管理理念。铁路设备联网、生产联动、作业联老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生产的联动机性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就是结合铁路运输行业特点和事故发生规律,做到全员参与到位、隐患排查到位、信息沟通到位、监控处理到位、环节布控到位、应急措施到位,通过制定和采用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系统的管理方法、全面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有效的应急干预措施,确保安全状态持续稳定。

三、找准安全风险主要问题

2011年12月,按照铁道部党组工作部署引入安全风险管理以来,哈尔滨铁路局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从整体情况看,全局各单位积极落实部、局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部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1.思想认识失实。一些干部职工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在安全管理上另搞一套;还有的人认为安全风险管理只是简单提法上的变化,是换汤不换药;更有的人认为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否定传统安全管理。这些问题说明,一些干部职工还不能深刻理解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根植于思想深处,没有真正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没有真正把安全风险理念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针对这些模糊认识,各级组织必须加强思想引导,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2.风险识别失准。从表层上看,各单位围绕影响安全的关键人员、关键工序、关键作业等,通过识别研判确定了安全风险点,但存在安全风险点识别方法不科学,研判不准确的情况:一是隐患排查没有形成全覆盖,存在安全死角;二是隐患根源挖掘不深入,没有涉及问题背后的管理因素。比如,某个单位普遍都把车辆惯性故障当做安全风险点,却没把作业场人身安全问题列为安全风险点,忽略了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从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看,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会找到思想根源,但是有的单位恰恰没有结合企业组织状况和职工思想状况开展工作,更没有把职工的思想问题纳入到安全风险源范畴去考虑,致使安全风险管理失去群众基础。

3.防控措施失效。制度是工作落实和确保实效的基本保障。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单位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配套措施和办法不完善,导致工作推进乏力,存在走过场现象;二是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办法,但并没有同时对传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相应调整,当新旧办法相抵触时,必然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无所适从;三是检查、指导不力,制度执行失严,存在工作标准和作业规范人为放宽、有章不循和违章不究的现象,助长了不良风气,导致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无法真正落实,导致防控功能失效。

4.工作落实失衡。一是风险管理环节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在风险排查分类、风险源识别、风险评估时,经验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充实的信息基础,缺失科学的分析过程,存在风险源遗漏和风险源人为扩大两种情况。二是风险管理和应对办法失衡。有的单位和部门缺乏工作的整体性和融入性,主要表现是工作虎头蛇尾,在风险排查等前期阶段轰轰烈烈,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确苍白无力。三是各部门落实协调失衡。各单位在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独立作战,单位、部门、系统之间缺乏协调力度,尤其最重要的结合部风险源被忽略的几率最大,与安全风险管理的系统性要求不符。

四、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安全风险管理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但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覆盖所有方面、解决所有问题。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无论是来源方面还是指导方面,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都不是只为铁路行业“量身定做”。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要坚持“拿来主义”,而不能照抄照搬。针对铁路企业安全问题的现实情况和规律特点,既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又要坚持实践证明的既有经验和有效做法,打“组合拳”才是解决铁路全部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

1.要突出全员性,建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据统计,2012年以来,哈局共发生各类铁路交通事故106件,而且事故的等级、责任事故的件数明显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在于部分干部对安全工作的失职、失察、失管、失控。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部安全检查组为我们指明了正风气、严管理、带队伍、抓落实的工作思路。而抓落实,核心的问题在于各级干部履职承责。因此,要从明确职责、理顺管理流程入手,按照消除盲点、避免重叠的原则,科学界定党政之间、系统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安全管理的职能、责任、标准,建立涵盖所有干部、覆盖所有岗位,既纵向到底,又横向到边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使各级干部明确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要围绕管理规范化的目标要求,细化、完善各级干部现场检查指导、关键环节卡控、规章制度修改等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始终把干部的安全行为置于闭环管理之中,使各级干部明确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通过建立清晰、明确、具体的安全职责,进一步规范各级干部的安全行为,为维护全局安全秩序提供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