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09:32: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固定资产状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⑴分类及比例:水务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房屋建筑物2、构筑物3、管道和沟槽4、机器设备5、办公设备及电子设备7、运输工具。
从价值构成来看房屋建筑物占18%,,构筑物占26%,管道和沟槽占40%,机器设备占13%,其他设备占3%。
⑵管理重点及难点:水务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管道和沟槽、构筑物及机器设备,而难点则是办公设备及电子设备。
1、管道和沟槽是水务企业的主要资产,关系着城市供水的命脉,基本上是根据城市道路规划由水务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建设,所发生的费用如材料费、分包工程款、道路挖掘赔偿费、工程监理费等先在“在建工程”项目下设二级科目“道路管网工程”核算,待工程项目完工后由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企业据此转成固定资产,后续的维护修理主要由管道维修部负责,在日常管理中对发生的毁损报废的管道更新时,应及时办理资产报废及新增手续,更新城市的道路管网图,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状况
2、管好用好机器设备则是各水厂安全运行的保障,这部分资产一部分是直接购置,另一部分主要是水务企业投入大量技术改造资金,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所发生的设备购置款、安装款及工程款等先在在“在建工程”项目下设二级科目“技术改造项目”核算,在该项目完工后对该固定资产追加原值,各水厂作为实际使用部门应建立台账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而生产管理部则应监督其日常使用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3、由于办公及电子设备移转方便,随着人员在各部门之间流动,而诸如电脑、打印机之类的办公资产没有及时办理移转手续,使得在每年的资产清查中账实不符最为严重,牵扯的时间和精力最多,实为清查的难点。
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进行归口分类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实行由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负实物的直接管理责任,财务部门负核算和监督、检查的管理责任。
各类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分工,本着有利于组织领导、有利于贯彻责任制的原则,结合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各部门应设置固定资产专员岗位,主要职责是根据公司的管理规定做好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
1、房屋及建筑物等不动产取得所有权后,由办公室统一办理产权登记后,登记“房屋、土地登记卡”,变更时亦同。
2、管道和沟槽由管道维修部统一管理。
3、构筑物及机器、机械设备由生产安全部统一管理。
4、交通工具类,如汽车等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5、.办公用电子设备类,如: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三、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做好资产投入的事前控制
1、固定资产购置计划:财务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要作全盘考虑,对各部门提出的固定资产购置预算报告,不能有求必应。单位各部门的固定资产配置应根据各部门的职能需要,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配制标准,综合考虑部门实际需求状况及目前已占用资产状况等众多因素,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考虑资产在本单位各部门互相调剂使用,杜绝为追随潮流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行为,克服“攀高求洋”,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财务部门通过加强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从资金来源上加强有效控制,对当年未列入预算计划的配备,坚决不予购置。
2、机器设备技术改造计划:各水厂根据机器设备使用情况,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按项目提出技术改造需求,由生产管理部严格审批,纳入公司的全面预算后按计划执行。
3、管道和沟槽的投资计划:这部分资金投入是水厂投资的重点,应由工程部门按照城市道路规划提出道路管网建设具体项目,提出投资预算,在执行预算过程中重点加强工程管理监督,对已完工的道路管网工程,及时按审计决算转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财务电算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然而,很多企业集团的固定资产还停留在原有管理水平上,没有同步实现数字化管理。在网络化时代,为了更直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状况,在“账、卡、实”基础上,通过科学编码,实现信息数字化,增加资产图像元素,使“账、卡、实、图”四维对接,将固定资产管理提升到数字化管理的新高度,从而达到质的飞跃,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更直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状况。
二、创新设置资产卡片,实行身份图像认证
账,就是账表记录。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应进行会计记账。在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类、专用设备类、普通机电类、运输设备类、电子设备类、其他设备类等一级大类,编号为01—06,以此类推。各大类下面再分若干个小类,譬如房屋建筑类,按照房屋建筑物的性质、功能、用途,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房屋附属设备等二个明细分类,设为“0101”、“0102”。根据“房屋及建筑物”性质,下面还可细分为“投资性房产”、“办公用房产”、“商住用房产”等。按照资产的不同类别核定资产价值,设定折旧年限,每月按类别分别计提折旧,汇总记账。表1详列了某集团企业固定资产分类目录,系固定资产卡片设计基础。
实,就是实物管理。通常实行标签管理,给每个实物资产贴上记号,以便于识别和检查,与固定资产的卡片信息相对应。实物标签至少应记载如下事项:资产编号、规格型号、启用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管理责任人等。资产管理部应根据标签内容,定期检查和核对实物资产,调配使用资产,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配置资产,发挥资产效用,增加资产使用价值。
卡,就是固定资产的卡片设置。实现固定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关键是卡片设置,把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变成唯一的数学元素,从中查找和辨别资产名称及编码、资产类别、规格型号、资产价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存放地点、使用状况、变动情况、大修记录、附属设备、使用部门、使用人及管理责任人等信息,成为实物资产的“身份证”。为了更好地辨认实物,在卡片右半部分1/3位置,栽入“身份图像”,帖上实物照片,如表2所示。透过固定资产卡片,既能阅读资产信息,还可以看到实物图片,一目了然。通过技术创新,固定资产管理进入图文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水平。
三、实现资产管理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
首先,要得到集团企业领导的重视。可以借助年底资产大清查,成立资产创新管理专项工作小组,由所属企业总经理亲自挂帅任组长,分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任副组长,财务部、资产管理部、办公室和ERP部负责人任组员,抽调骨干人员专项完成固定资产的卡片整理、设置、摄影等工作,指定分管副总经理具体落实。
第二,数据化设计固定资产元素,这是数字化管理的关键。要把所有的资产编码,变为唯一数字元素。其中卡号和编码是识别和查找资产的重要信息点,身份图像是资产的实物照片。
1.卡号。卡号主要用作识别资产归属及使用状况,由企业名称、使用部门、状态码带编号三段8位码组成。第一段2位大写字母,为企业名称代码;第二段2位大写字母,为使用部门代码;第三段前一位为大写字母,为资产状态代码,后面带3位数字,为该类资产顺序号。如BA—SG—Z010,表示集团A企业行政部在用的010号资产。
2.资产编码。编码一般为9位码,由购置年份、资产类别和该类资产顺序号三段组成。第一段为2位数字的年份代码,第二段为4位数字的资产类别号,第三段为3位数字的资产顺序号。如101212003,表示2010年12月购买的第三台电脑及网络设备。
3.图像资料的上传处理。这是一个创新点,也是一个难点。笔者所在企业组织十多人的骨干队伍,对390多项固定资产逐一核对、拍照,由专业人员进行排版、印刷,再装订成册,保证每项资产都有身份图像。财务部、资产管理部和资产使用部门各存一册。
第三,规范固定资产购置手续,必须从源头抓起。如下图所示,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购置,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同意后交由物供部门公开招标采购;10万元以下的,经审批同意后在集团定点单位采购。这样,既有利于配置集团资源,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用,避免重复购置,又有效防止腐败的滋生。
一、煤矿企业基建期固定资产现状
1.1来源广泛
该时期的固定资产,有企业自购、有投资者投入、有从外单位借入等方式;
1.2管理困难
这个时期施工单位较多,大家都在一个工地上进行施工,存放杂乱无章,相互借用情况严重;种类繁多,归类困难。
1.3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资产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因为大多都是新员工,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管理经验,对固定资产的概念都理解不清,该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却作为材料进行管理,该作为材料管理的,却作为固定资产来管理;加上企业刚刚组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2.1固定资产是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基础
固定资产属于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者用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性能或形态的物质资料,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基础,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2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高,所占资金比重较大
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取得,通常要花费较大的代价,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固定资产所占资金在其资金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企业家底的“大头”。由于经济价值大的特点,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也有很大影响,任何在固定资产计价或记录上的错误,都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企业真是的财务状况。
2.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较大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价值是以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或服务成本中去的。由于价值较大,每一会计期间的折旧额较大,因此,折旧计提方法是否合同,折旧额的计算是否正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期的成本费用水平以及固定资产的净值。
固定资产构成企业的有形实体,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它在企业的资产构成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企业通常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监管和成本管理都较薄弱,实物监管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盘点保证账实相符,而在成本管理上只是确认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提折旧,难免会造成资产沉没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增加;再结合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使用分散、使用期限较长等特点,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必要的。
三、对煤矿企业基建期固定资产管理见解和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夯实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合理界定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围 ,从会计基础工作、设备管理规程抓起,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处理会计业务;对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 护、修理、处置、报废直至退出企业全过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化、秩序化与高效率,堵住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维护资产实物的安全完整及账务的及时准确。
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专员
一、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对企业的影响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1.设备使用管理方面
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化,缺乏固定资产保险制度。企业的固定资产多数存放在巷道和工作面,大型采掘设备的安装、修理、拆迁、更新等工作会随着地质条件、工作面变化而变化。对于产量大的生产单位,工作面较多,固定资产存放地点较分散,设备盘点费时费力,所以能真正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的矿厂较少。
2.会计处理方面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分类标准调整不及时。一些综采综掘设备超负荷生产情况普遍,致使折旧计提不足就提前报废,造成较大报废损失,加大了当期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时间短和执行监督不足。另外,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核算、使用保管、维修、调拨、处置、清查等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流程不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空白。
3.管理者职责分工方面
企业非机电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职责不明确或管理缺位,导致资产管理责任覆盖有遗漏;要么是部分职能部门权力重叠,使该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互相推诿;有关设备采购部门权力不明确,或采购、验收实质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实物资产日常具体验收、台账登记、部门调拨等业务部门管理职责不清楚,尤其是年底资产实物清查更是不了了之。
(二)该煤矿现行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首先,固定资产采购、验收、核算、使用保管、维修、调拨、清查等核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流程不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空白或不兑现。其次,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没得到足够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审计机构独立性依法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审计人员未能配齐配强,所以其固定资产审计监督力度无从保证。
(三)管理者对各经济层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没有细化效绩考核约束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工职责不明确或管理缺位,导致资产管理责任覆盖有遗漏,部分职能部门权力重叠,使该部分固定资产的管理互相推诿。有的领导在思想上和工作摆布上,存有重利润、轻资产的倾向,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质量、资产价值、获利能力以及资产的安全完整等,重视不足,因而反映在片面追求利润.对已发生的资产损失或费用,长期挂账不处理,形成虚增利润,虚增资产。
二、改善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思路
(一)完善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完善固定资产现场动态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场管理工作仍很薄弱,特别是财务固定资产核算员缺乏对现场管理意识,与设备管理部门相互沟通也不够,不能及时掌握设备的动态。为杜绝财务与设备管理严重脱离的现象,通过完善财务与设备管理部门的双向沟通互动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促使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状况,做到资产状况清,实现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有机地紧密结合,保证财务核算与监督做到位,保证资产账账相符及账实相符。
2.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制度,财务部门有总账、设备部门有分账、使用部门有明细账,保证账账、账卡、卡物三相符: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和计价,正确、全面、及时地组织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调入、调出、折旧、修理、报废、清查等业务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另外,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划分各项资产管理的管理职责,杜绝企业中出现资产“无人管”的混乱现象。
(二)完善该企业内部审计体系
1.加强会计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大财务控制力度。对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处置、报废直至退出企业全过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化、秩序化与高效率,堵住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账务的及时准确。
2.企业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完善后,还必须完善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加强审计监控力度.对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再增加一层控制。一是加强企业的资产风险管理,将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三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谋取更大的资产管理效益。
(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总经理是受托企业最高责任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营运效果优劣与否,总经理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将固定资产内控管理的完善与实施作为总部对其责任业绩进行考核与奖罚的基本内容;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对归口固定资产管理承担着直接的责任,成为所在企业总经理对其责任业绩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结语
煤炭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增加煤炭产品产量,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奖励煤炭产品的吨煤陈本,节约国家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小处着眼节约成本来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最终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永信.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能源与节,2007,(03).
[2]马彦玲.杨英桂:煤炭企业固定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
1.效益观念淡薄,管理粗放,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问题
资产管理主要集中于资产的后期管理和实物管理,对资产的前期配置、后期绩效评价以及对资产的价值管理等重大问题长期缺乏研究。个别单位领导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存在着 “重取得,轻流动,重占有,轻效益”的陈旧观念,缺乏资产运营意识、管理粗放,即使存在闲置、待报废固定资产,也不愿在油田内部各单位之间进行调剂利用。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资产形成后由单位和部门无偿占有使用,缺少对部门和单位的绩效考评机制。
2.账实不符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往往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和账实不匹配的账实不符问题。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计划指标不愿意被浪费,往往项目未完工就先列资,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投资计划的挪用与串项问题,利用购买甲固定资产的投资指标购买乙或丙固定资产,造成账实不匹配;三是在没有投资计划指标的情况下,利用其他资金渠道购建固定资产,形成有物无账的实物固定资产;四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处置、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有账无物。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固定资产盲目投资问题
油田是一种高投入行业,多数投资项目金额巨大,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额损失。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负责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审批的部门,往往有时为了个别人或个别单位的局部利益,忽视整个油田的发展,随意核拨投资指标,结果造成重复购置或购入大量无效固定资产。盲目投资不仅严重阻碍了油田正常的生产经营发展,浪费了大量采购资金,而且极易形成闲置、低效或无效的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现场管理问题
目前,油田企业普遍存在“重资产核算,轻现场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现场管理力度不够,对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不能准确把握,还只是停留在“现场保管员”的层面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二是因机构编制问题,没有配备必要的现场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油田各基层单位的闲置、待报废固定资产均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受审批权限影响,报批处置的时间过长,极易发生被盗、遗失、遭拆卸、资产状况恶化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闲置、待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效益。
5.资产管理渠道不畅,各部门相互脱节
油田目前资产运营模式主要是:由规划计划部门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批,由各业务部门负责资产的购建,由财务资产部门负责资产的在建核算与转资工作,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调,各行其职,资产管理人员难以做到全方位管理。
6.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任何有利于考核之外的措施都缺乏约束力,资产管理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和有效的资产经营机制。
二、油田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节约油田企业成本。
油田的资产管理能够有效的对资产进行处理,并对资产设备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维护,减少资产设备的流失和折损。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对资产进行有效的效益分析,对资产的折旧和更新换代进行积极探讨,对于资产的处理也能够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些都会给油田企业节约成本。同时通过资产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能够减少资产流失和耗损带来的成本,还能够通过资产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间接的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有效配置。
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对资产的取得、修理、改良、报废和处置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资产完整完善的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公司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3.有利于减少财务风险。完整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确保企业的成本真实性,同时通过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三、加强油田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对固定资产管理从源头抓起,完善资产投资论证体系,建立效益跟踪责任制,保证购建的资产具有较高的回报率
固定资产的投资论证包括效益论证和技术论证。做好购建资产的效益论证至关重要,它是资产投资项目的基础,是购建资产的基石。企业的目的是不断追求效益最大化,对油气资产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做到依据充分、测算科学合理,不能盲目上项目,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最终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包袱。技术论证包括设备寿命、先进性、通用性和多功能性等。石油企业在购建资产时,技术上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在先进的技术,在几年后将会落后,而油气资产的建设期较长,如果油气资产形成以后,其技术被淘汰,这样将得不偿失。
资产投资项目论证至关重要,企业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效益都是通过一个个投资项目来实现的,要确保项目的效益,就必须做好投资的论证工作,项目可行就上,不可行就要坚决放弃。
2.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落实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建立油气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一是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二是要建立油气资产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加强增量管理,做好存量分析。三是要严格资产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资产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及时分析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效果,细化资产管理,并且按其价值与重要程度的大小对资产划分等级,实行重点管理。四是要合理制定油气资产运营政策,对油气资产实行有偿使用,通过收取资产占用费、考核折旧及奖励成本指标等方式,使各单位的油气资产与其经济效益挂钩,并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遏制无效、低效及非经营性资产的膨胀,提高有效资产存量,降低资产使用费用。
(一)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要适应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
高校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要适应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将购置固定资产的货币耗费反映在相关资金来源所对应的支出科目中。
(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要适应长期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特点
现行教育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没有反映价值逐渐减少这一特点。如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夸大了高校资产的价值。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要适应教育事业性活动和经营性活动对会计核算的不同要求
事业性活动是各高校从事的教育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在会计上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活动是指高校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业务,在会计上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此,固定资产应按为事业活动服务还是为经营活动服务将其分开,并且要求在会计核算中能反映为事业活动服务的固定资产与为经营活动服务的固定资产相互转移的经济业务。但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基本没有体现这一要求。
二、高校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核算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一级会计科目,学校固定资产的增减,在借(贷)记固定资产的同时,贷(借)记固定基金。“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反映和监督各高校拥有的国有资产状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高校的资金来源全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各高校也严格按照国家的招生计划培养学生,学校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是基本建设拨款和事业费拨款,这一会计核算模式反映了各高校拥有国有资产的状况。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事业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高校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外,高校学费收入逐年增加,借贷资金、民营资本也相继介入。财政拨款占高校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逐年下降,只能勉强维持正常人员经费的开支,如我校在2003年国家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2%,2004年、2005年依次递减为38%、31%。高校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不再是国家财政拨款,而是学校的学费收入、银行贷款、民营资本等。在高校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经济情况,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应地也应该有所调整。
三、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科目有待调整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购建固定资产,在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科目金额的同时,还要列入当年的“教育事业支出”、“结转自筹基建”等支出类科目。到了年末,购建固定资产的开支全部冲抵当年收入。如果当年学校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入、基建项目较多,从账面上看,当年的结余会因此而减少或用事业基金弥补差额,职工的福利待遇也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另外,学校在进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时,通过“结转自筹基建”科目核算基本建设拨、付款情况。由于基本建设周期大都在一年以上,按制度要求年末该支出科目余额要全部转入事业结余,对于跨年度基建项目来说,这种核算模式无法反映在建工程项目的价值。笔者认为,学校用自筹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购建项目,在资产的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应该参照国有企业的做法,取消“固定基金”、“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增设“在建工程”科目,学校购建固定资产不再一次性列入当年的支出。具体做法如下:学校购买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项目,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基建项目完工决算后,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这种核算方法更为简单,同时也能清楚地反映出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情况,更能准确地反映学校当年正常的收、支、结余情况。
四、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及核算方法
(一)从会计信息准确性角度看,高校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
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反映和监督只限于固定资产增加、减少两个环节,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资产状态、价值情况的核算与监督则是一片空白,没有反映出报表时刻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和实际净值。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与实际净值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高校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应该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物状态、价值情况。
(二)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价值损耗
各高校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实物磨损和价值损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一方面可以解决过去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实物价值和账面价值不统一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校固定资产更新、维护、价值补偿的问题。
(三)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核算方法
一、高校开展资产清查的必要性分析
1.资产清查是实现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效融合的手段。高校隶属于我国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或者公司不同,高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或者地方财政拨款。高校所需资金为一般纳税人所缴纳,因此对资产状况进行彻底清查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资产清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可为财政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另一方面也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促使管理更加透明化与公开化。
2.资产清查是营造节约型校园氛围的必然要求。只有对高校现有固定资产量进行准确了解,高校管理者才能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对于需要购置的设备应及时购买,以确保教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可适当权衡,最大限度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可靠的保障。
3.资产清查是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只有摸清院校内资产实际状况,了解学校资产存量的现状,才能在后期工作的开展中有所针对性,提升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资产清查不单单只是对现阶段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清查,而更重要的是对当前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找出,对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的地方,应通过深入分析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促使高校更好地发展。
二、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开展现状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众多内容中,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所谓固定资产清查,主要是对高校现有的资产从多个层面比如数量、价值等与固定资产账务进行核查。开展固定资产清查目的在于实现固定资产的科学有效管理,当前,很多高校已意识到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在资产管理制度中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工作,由于高校规模较大再加之固定资产数量巨大,高校通常一年或者两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工作。如若清查得过于频繁,一方面会影响正常的教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也会加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清查时间若间隔过长的话,又很难准确了解相对时间内资产的真实情况。在资产清查中,不仅可使管理者及时了解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时修改错误信息,从而增强资产管理的效率,而且在进行资产管理中还能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
三、基于资产清查视角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组建统一的资产管理机构。要从根本上强化资产管理力度,从高校管理者自身来看,管理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中所发挥的影响力。以资产清查为主要出发点,扩大资产管理的宣传范围,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高校还应改变传统的认识偏差,构建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整个院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并针对具体情况做出重要决策。国有资产管理处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主要针对学校的资产问题进行全权管理,也是学校资产所有权的代表,学校的各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要求,按时接受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管理与业务指导,促进资产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2.建立资产清查长效机制,实行资产清查常态化。高等院校应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院校内固定资产状况有一全面的了解,为管理者在做出相关决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为了提高人员的认识,相关主管部门应以文件或者召开相关重要会议的方式,对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真正将资产清查工作深入人心,这样他们在工作中也会以激情饱满的心态投入其中,工作效率也会大大增强。尤其要让教职工从思想上彻底转变传统观念,让他们明晰因个人科研所购买的设备只有使用权,没有占有权,各个院系部门受到外界所捐助的物资等也属于国有资产,都应该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条例进行严格管理,并将其列入资产清查范围中。此外,高校还应不断健全与完善资产清查监管机制,对在资产清查中找出的问题,应根据所属类型进行分类与整理,并进行深入调查,确认问题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上级主管部门要对所上报的报废资产进行及时审批,审批中也应履行相应的程序,对资产清查后续执行工作也应进行落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固定资产监管也应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资产管理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财政部门应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了解高校的资产状况,在确保固定资产安全与完整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实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从源头堵住资产管理的漏洞。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中已做出明确规定,各地区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真正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高校现行的资产管理机制,可采取三级管理体制与责任机制:一是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资产管理处则是高校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二是使用部门专人管理,高校各院系以及各部门应根据院系情况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并由专人全权负责;三是使用人具体保管,各院系院长为本院系固定资产管理的直接负责人,院系办公室主任为所属院系的资产管理责任人。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各院系需将所制定的各项制度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责任追究问题应做出明确说明,对在工作中滥用职权,或者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发生重大失误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惩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以提高其他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在工作中责任意识强烈、管理优秀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资产管理工作应由校领导亲自去抓,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监督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让人人成为监督主体,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更加规范管理行为与使用行为,也更能促进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高校的长久发展做出有力的支撑,使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崭新的发展局面。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取得核算方式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化不断深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方式由实物交付逐渐向财政资金投入由事业单位自行组织实施过渡。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取得方式上逐渐趋于一致。在会计核算方面,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固定资产在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准确全面的反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取得核算通过基本建设会计制度核算,使得事业单位基本建设会计核算游离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之外,基本建设工程引起的实际成本支出,不作为当年单位支出核算,只在项目完工并交付使用时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周期较长,基本建设核算长期游离于事业单位财务决算之外,可能会造成单位账务核算反映不及时,不能准确反映当年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或者不能及时进行工程决算,以致于部分固定资产已完工多年,还没有入账,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严重不符。因此,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数量和增减变化情况,账面总值对实物失去控制形成“账外账”。同时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口径同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口径上存在差异,也造成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财务监督标准混乱,无法真实反映在建工程价值。
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管理系统内有许多部门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进行管理,很多职能重叠,在设置这些部门时过多地强调了分块和分工,忽视了财政系统内部间的内部控制、协调沟通和信息共享。二是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设置不够完善、科目设置不够合理。
二、具体账务处理方法
事业单位可从实际工作需要在会计核算中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在“在建工程”科目下按基建会计的规定设置建筑安装投资、待摊支出、投资用资产等明细科目。在财政补助收入中增设基建投资明细科目。
事业单位自建或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固定资产达到竣工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当收到财政基建拨款,会计处理办法同普通事业单位收到财政拨款。借 “银行存款” ,贷 “财政补助收入—基建拨款”
实际发生在建工程业务时,单位支付给建筑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应按合理估计的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的结算进度款,借“在建工程—XX建筑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按事业支出核算要求借“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或资本性支出”贷“固定基金”。将需要安装的设备运抵现场时,借“在建工程-XX工程设备”贷“银行存款”或“材料-工程物资”,同时按事业支出核算要求借“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或资本性支出”贷“固定基金”。
为建造固定资产发生的待摊支出,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贷“银行存款”,同时按事业支出核算要求借“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或资本性支出”贷“固定基金”。待工程结束计算分摊后转入固定资产。
购入工程物资,在未使用前先作为存货管理,领用时借“在建工程—XX建筑工程” 贷“工程物资”,同时按事业支出核算要求借“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或资本性支出”贷“固定基金”。工程结束若有结余可变价处理,作事业单位其他收入核算,年度终了转入基建拨款专项结余中。
年度终了基本建设收支相抵后尚未使用的基建拨款作为项目经费结余转入净资产“306专项结余”科目中留待下年度使用。年度基建会计报表资金占用根据“在建工程”明细及其他相关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资金来源根据“财政补助收入”和“专项结余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财务年度决算报表中的支出明细表根据“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明细填列,在建工程总帐余额按现行行政事业报表填报口径列入资产负债表基本建设占用资金。
工程项目完工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和评审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按审计决算数及时对在建工程和固定基金帐目余额调整以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发生数,同时将在建工程余额全部转入固定资产。如果决算为调增固定资产,按正常顺序进行账务处理。如是调减反向处理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原支出数已在当年列支,因此应同时冲减事业支出,将其列为其他应收款按审计要求用以后年度收入来弥补或通过其他途径予以冲销。
上述业务处理主要是将基本建设会计中的建安投资、待摊支出、待核销资产等列入在建工程核算,另有其他辅基建科目也可根据其性质相应的并入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在其下面增设明细科目核算,如办公用固定资产、通用交通工具、无形资产、其他应收款等,在填列基建报表时只需对以上明细科目分析计算便可。
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一些工程顶目可能以资本入股的方式筹资实施,在基建会计资金来源中反映为资本金和资本公积,由于此种项目的经济性质,从法律形式上来看是同事业单位本身相分离的,其建设过程仍以在基建会计中核算为妥,待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权属性质再确定固定资产的入帐方式。
1999年我国医院实施《医院会计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不提折旧”。虽然修购基金以净值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但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从而造成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固定资产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医院账面固定资产价值失真,因而存在固定资产核算不完善之处。
1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与现实脱节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价5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就会造成一些低值易耗也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如:图书等。使得一些低价值的资产不到规定年限就已损坏,未提足修购基金,无形中减少了医院净资产的来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
1.2 固定资产按原值计提修购基金,这一规定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导致虚增医院资产和净资产。同时造成资产处于保值或增值状态的假象。
例如:① 医院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产来源的不同;
借:“专用资金-修购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财务明细科目
贷:固定基金
②按月计算提取修购基金的核算
借:医疗支出(药品 支出)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③ 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假设无残值及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金
贷:固定资产-各明细科目
固定资产总额总是按账面价值反映,不计“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已提取的修购基金余额无法真实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当期提取的修购基金列入“专用资金”科目,作为净资产增加处理。其净资产随之减少,从而导致医院资产负债不能如实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由此计算的总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也受到影响偏高。现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要不办理报废手续,就只增不减,造成一种资产总处于保值或增值状态的假象。实际上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设备机械磨损等原因,固定资产都有减值状况,会计处理结果却不反映,必然使医院资产账面价值的虚增,出现帐、实不符的情况,导致财务报表失真。
2 固定资产核算的改进建议
2.1 提高固定资产价值确认标准,严格分类管理
按照其他行业标准结合医院资产的公益性,可将专业设备标准提高至2000元,一般设备1000元,一些价值较低易耗品虽是大批量,但也应按低值易耗品对待,一次性或五五分摊列支,在利润分配表中反映,不按固定资产核算,这样,准确地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区分开来,使得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更为准确。
2.2 取消“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可参照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①在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二级科目”(二级科目可按需设置)
贷:银行存款
②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以清楚反映固定资产净值。计提折旧时:
借:支出科目(医疗支出、管理费用、药品支出等)-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在资产负债表中将“累计折旧”作为备抵账户列示,两者相抵,反映出固定资产净值。
③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医院定期对资产进行分类评估,以在公平交易中资产可收回余额抵于账面价值的余额,计提减值准备,
借:其他支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备抵项目”减少期末固定资产金额,真实反映医院财务状况,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可信的相关会计信息
④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所有资产进行清查,盘亏、损毁、被盗、报废的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填写资产盘点表,上报主管领导,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由固定资产科目转至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将累计折旧也转至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2
在1988年以前,我国高校会计核算一直依赖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无独立的制度法规。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会计制度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第一次是1989年,高校会计制度成为单独的制度体系,对会计核算基础进行了规范,规定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上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第二次是1998年,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高校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由“资金收付记账法”改为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 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收支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的高校会计改革,针对原制度中“会计大帐”的不完整性、失真性等突出问题,拟定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修正了权责发生制;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统一核算;同时设置了预算会计科目,要求核算能提供预算管理需要的预算收支信息;为真实的反映学校资产账面价值,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经过广泛征询意见和反复修改,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一、新旧会计制度科目比较
(一)资产类
1.新制度中将原“现金”科目改为“库存现金”; 将原“材料”科目改为“存货”科目
2.增设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一级科目,保障对高校预算资金的付款控制。
3.取消了“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科目,设置了“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取消的“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两个科目,其实是将这两个科目的内容按照实质进行了重新分类。
4.新制度的会计基础采用的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由此引入了“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
按照新制度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并补提折旧。但由于高校固定资产种类众多,新旧不一,数目庞大,再加上分布于各个学院和行政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因此,对每项固定资产逐笔分析计提折旧面临很大的困难。但由于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年限比较一致,高校可以每个月按类别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外对接受捐赠的文物、陈列品、档案等以名义金额入账,不计提折旧。
5.用“长期投资”一级科目取代了“对校办产业投资”和“其他对外投资”两个一级科目,用于核算高校对外投资。
(二)负债类
1.拆分“应付及暂存款”一级科目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长期应付款”四个一级科目,体现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要求。
2.拆分“借入款项”一级科目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一级科目。
3.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用于核算应支付给职工的各项薪酬,并设置了“地方(部门)津贴补助”、“其他个人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二级科目。
(三)净资产类
1.新制度保留“事业基金”科目,但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占用的金额以及收回附属单位归还的人员工资;不再在该科目下设置“投资基金”明细科目。
2.新制度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通过“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核算高校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
3.新制度保留了“专用基金”科目,但不再核算修购基金等内容,将其通过“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加以核算。
4.新制度保留了“事业结余”科目,但不再核算财政补助基本支出结转和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新制度取消了“结余分配”科目,但通过“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核算。
(四)收入支出类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口径改按财政隶属关系确定:高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通过“财政补助收入”核算;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通过“科研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核算。
新制度将原制度中“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按内容实质进行了重新分类, 通过增加“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 对高校各项支出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核算,同时增加了“其他支出” 科目。新制度取消了“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两个一级科目。
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今年执行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来,通过对比分析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及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来看,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会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会计制度的变化会增加当前高等学校会计工作的难度
在当前的高校中,会计工作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年龄较大的担任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和骨干。 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对会计工作的稳健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当前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会计工作能力提出了挑战。比如,这次调整的会计基础中,就大幅度调整了会计科目,同时由于权责发生制下将调整许多原有的会计科目,必然会增大会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工作任务量。
(二)执行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利于更为准确和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在旧的高校会计制度中,基建会计可以不实行当时的会计制度,进行单独核算,游离于高校财务管理之外。这实际上就形成了高校财务管理“两本账”。 而且,随着近些年来高校规模的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基建会计的账本越来越大。 仅仅依靠学校财务会计的账本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因此,就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项调整来说,新的会计制度就将它纳入了学校的统一的会计工作中来,有利于更为准确和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三)执行新的会计制度有利于加强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
这次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将有利于高校按照通行的会计制度来分析和判断学校的资产状况和实现成本控制与绩效管理。 同时,实行权责发生制,学校可以通过计提折旧等方式真实地反映学校资产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和上级主管部
三、实施新会计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高校执行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当前的会计工作形成一定的冲击,我们应做好相关工作来衔接,从而达到优化高校会计工作的目的,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平稳过渡。
(一)做好资产清查工作
一方面教育财政等主管部门没有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做出明确规定,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寿命等信息没有进行全面的记录,因此,应当认真清查现有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逐步建立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制度,并做好相关地基础工作。
(二)对应收及暂付款进行清理
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校区建设等基建项目挂账规模大,账龄长。在基建帐纳入“大帐”之前,各高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对应收及暂付款项进行清理,尽快将原账并入新账,按新会计制度开展核算。
(三)加强会计职业人员队伍建设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会计工作进入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新时代,也对我们高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尽快深入学习研究新制度改革内容,同时建立与新会计业务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四)配套升级财务软件
新制度出台,为了更好地适应单位财务工作的新变化,科目代码需要重新设置,核算规则也需重新设定,对高校财务软件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做好基建账目的并账工作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要求将基本建设投资业务纳入高校会计账目中,并设置了“在建工程”会计科目来反映基建账目。因此,学校必须将基本建设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来。会计部门应首先核实学校的基建项目和基建账目,然后依据新的会计制度,并入新的会计科目中。
总之,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在会计制度基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调整,这将对中国高等院校的现行会计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推动高校会计制度同国际会计规则的接轨。因此,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将有利于推动高校会计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准确反映高校财务状况,提高会计工作效能。
我局原有的用于档案存放的12套铁皮橱因使用年份较长,已不能适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我局拟将这部分资产作报废处理,原值共计2400元。
特此请示。
XX
XXXX年XX月XX日
报废固定资产请示二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我局20XX年度共清理查实损坏报废单位价值500.00元以上的固定资产48件,帐面价值98797.00元。根据省工商局《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做好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省财资〔20XX〕174号)规定,经20XX年8月1日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现拟报废处理。特此请示
XX
XXXX年XX月XX日
报废固定资产请示三交通厅计财处:
根据财政部[20XX]51号《关于开展全国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冀财行[20XX]24号《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冀农发计发[20XX]263号《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的通知》精神,并于20XX年3月按照《河北省交通厅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冀农计发[20XX]26号)的要求,对我局固定资产账务和实物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查核实。20XX年6月,由省财政厅委派河北中君汇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局进行了专项审计,并签署了经济鉴证证明,共七项865031.02元,每一单位资产均在30万元内。我局于20XX年4月和20XX年1月就资产清查核实情况两次给厅计财处打了报告,并经请示,对单项固定资产损失(盘盈)低于30万元的由中介机构审计后,经局领导审批进行了核销,并对865031.02元固定资产核销作了如下账务处理:即借“净资产类—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家具用具及其他类”。因20XX年前对固定资产类别不清,记账时将购置的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均列入家具用具及其他类,为规范账务,真实反映局固定资产状况和质量,保证账物相符,20XX年对固定资产类别进行了及时调整。现将以上我局固定资产核销情况报厅计财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