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

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8 09:32: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法

篇1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篇2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总结和疑问

    1.总结

    对于这次金融风暴的成因,我的观点是:这是政策有漏洞导致的全球性灾难。而对于各国救助措施我的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循序渐进,制定长远的计划,保证人民生活质量,并且尽快让企业恢复生产力,拉动经济的脚步。

    2.疑问

篇3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失业农民工 再就业技能培训

国内就业受到20 0 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企业、工厂遇到了极大困难。一些私人企业和小型企业为了缓解压力,纷纷开始大规模裁员,据国家统计机构的数据,在 2008 年 10 月到 20 09 年 1 月间,有 39%的企业和工厂出现过岗位取消,人员全减,减额总减幅高达-8.1%。在这些失去工作和职业的人员中,外来务工的农民占了很大的比例,农民工的失业数量增大,对他们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农民工大范围的返回乡,加大了当地就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金融危机是导致农民工失业的最大诱导因子

经济环境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许多企业和以进出口为主的小型工厂,特别指出的是一些中型的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中面临极大的困难,根据2009年的浙江省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 年的上半年中浙江省全省的 1200 余家企业工厂歇业待开。这种大范围的企业亏损直接导致大量的务工人员失业,受冲击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农民工。

二、组织失业农民工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是客观必要的

1.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措施。农民工因为失去自身的工作岗位和经济来源而回到自己的家乡,这种大密度的返乡给当地政府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农民工的再就业关系到社会的个个面面,选择合适的措施方法,再通过失业农民工的再就业技能培训使得失业的农民工再一次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种方式是提升全民的素养内涵、积极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和谐的重要途径。

2.再就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养。我国的农民工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各方面综合素质偏低,而农民工占全国人口数的很大比例,对于他们的再就业技能培训来讲,在职业发展当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农民工本身也具有特别极强烈的求知欲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项与农民工相关的研究调查,该研究调查表明:农民工中存在高达 97%的人希望继续学习一些相对应的知识技巧,他们对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知识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望和极大的进取精神,很希望通过再就业技能培训得到一份更好更加稳定的工作。

三、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1.对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的培训宣传不够细致。当前,一些部门和机构对再就业技能培训不太重视,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不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在一些地方,许多农民工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在就业培训,其中一小部分对培训了解的人群往往也认识不够透彻,有的人甚至认为这种培训就是形式主义而没有实际内容,有的则认为是一些盈利公司开设的培训班,他们并不了解这是政府帮助他们就业所做的努力。正因如此这种培训,真正参加并受益的人其实不多。

2.培训的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违背。失业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是为了再就业,如果培训的内容和市场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不符,这将导致农民工即使参加培训仍然不能顺利就业,这就导致农民工丧失了对培训热情和积极性。

3.培训监管力度不够大。培训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导致参与的培训机构众多。现在为止,关于农民工失业再就业培训的领域尚在起步阶段,缺少有效的监查管理机制,致使有些培训机构寻找监管漏洞,以此来欺骗受培训者,更有甚者甚至虚报培训材料,近而骗取当地的财政拨款,影响国家对失业农民工扶助政策的落实。

四、有关技能培训问题的研究

加强农民工对再就业培训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失业返乡的农民工居住在偏远、荒凉、信息闭塞的地方,再加上农民工所受学历普遍较低,很多农民工对这种培训形成不了足够正确的认识。要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重中之重就是要投入更大更多的力度去宣传,还要借助于各种媒体、培训走进村庄、让培训受益者现身讲述等各方面、各种角度进行多纬度的宣传,尽最让每一位失业的农民工深入正确的了解国家的培训政策、国家的培训内容等,从而做到培训工作真正受益于每一位农民工。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艰难环境里,对农民工实行失业再就业培训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农民工再次找到合适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走出失业的阴影,解决政府压力。

参考文献

[1]廖可康.创新教育培训体制 减轻农民工就业压力[J] .新课程学习(中),2011:27

篇4

[中图分类号] 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9-0064-05

一、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2008年3月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跳楼价”收购;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有着 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另一家面临破产清算危局的证券业巨头美林证券公司,则以约500亿美元的“甩卖价”被美国银行收购 (500亿美元相当于美林2007年初价值的一半)。在短短的6个月内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三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华尔街是美国金融业的基础,两大金融巨头同时轰然倒塌,震惊了世界。世界各主要股指应声跳水。然而,坏消息远不止如此,2008年9月16号美国政府提供850亿美元接管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2008年9月25号摩根大通公司以19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华互银行)的部分资产。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华尔街风起云涌,成为继去年次债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的最严重的动荡。“这是一个世纪才会发生一次的危机”,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如此评价[1]。无论从规模、影响程度还是持续时间上,格林斯潘的评价都显得不过分。“华尔街 9・11”不仅戳破了一个硕大的金融泡沫,更将美国金融业的荣光与傲慢一扫殆尽。目前金融危机仍然在全球蔓延,并开始对实体经济进行伤害。

要探讨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还要从其前身――美国次债危机谈起。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过程中,根据借款人不同等级的信用水平,制定不同的贷款条件。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等条件,美国房屋贷款分为三级:①优级(prime loan)、②近似优级(ALT-A)、③次级(sub-prime loan)。优质抵押贷款指借款人的FICO信用积分 达到620以上、DTI比例低于55%、LTV按揭成数比例在85%以下的贷款;低于此标准的抵押贷款则称为次级抵押贷款。

2001年,布什政府为替代网络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刺激经济发展,将房地产业作为主要的支柱产业发展,其中,把主要满足占人口多数比重的低收入阶层(特别是西班牙裔和非洲裔阶层)的住房需求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同时,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从2001年1月5.98%降低到2004年中期1%。30年期固定利率房屋抵押贷款(不含次级贷款)的合约利率也从2000年5月的8.52%下降到2004年3月的5.45%[2]。宽松的政策和较低的利率水平吸引那些无法获得优级贷款的低收入群体或信用等级不高的购房者大量通过次级贷款购买住房,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和信用等级较高的购房者也利用次级贷款融资。首先,房价上涨预期增强了购房者借款买房的动机,房地产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美国房屋价格强劲上升。美国房屋价格从1995年开始逐年提高,上涨速度也逐步加快,自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中期,上涨速度急剧提高,同比增长最高曾超过15%。其次,上述政策直接导致房屋抵押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至2005年,增长格外迅速。2003年达到4000亿美元,到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14000亿美元。2006年起,增长放缓。次级贷款在房屋抵押贷款中的比重从1999年2%左右增加到2004年近12%,至2006年四季度,该比例达到近15%。最后,由于次级贷款发放机构通常无法通过吸收存款来获得资金,为了获得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或避税等因素,这些机构以次级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信用衍生产品(MBS、CDO、CDS等),即次级贷款证券化。2001年以后,美国的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飞速发展[2]。

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至2006年8月提高至5.25%,随后一年内维持不变。与此对应,房屋贷款利率也有所上升,至2007年7月达到 6.7%。利率的上升无疑对借款人的还债能力形成压力。2007年,不能按时偿还按揭的人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到2007年的3月,房价的泡沫也达到了顶点,随后明显下跌。从2007年2月到2008年2月,房价在旧金山下跌了17%。在洛杉矶下跌了l9%,在菲尼克斯下跌了 2l%,在迈阿密下跌了22%在拉斯韦加斯下跌了 23%。结果是,10.3%的房屋拥有者欠的债务比他们房屋的价值还要高[3]。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则爆发了次债危机。

次级贷款危机引起次级贷款发放机构以及相关信用衍生产品(MBS、CDO、CDS等)投资者的损失,这些信息反映在这些机构的股价上,且引发股票市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对股市造成冲击,而且这些机构可能是遍布全球,使得恐慌蔓延到全球市场,加上各国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冲击波及到其他国家的股市。同样,公司债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及各类相关衍生品市场等也与之产生联动。因此,次级贷款本身的风险使得危机]变为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

二、金融危机深层次原因探析

这次次债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还在不断蔓延中。此次金融危机表面上表现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非理性繁荣,造成泡沫经济,最终泡沫破灭而造成的危机,实际上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失灵,导致过多的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崩盘,并进一步导致整个市场的配置无效率。那么造成这次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事实上正是市场配置失灵以及政策制度设置的偏差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

微观经济理论阐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条件下,可以使整个经济达到一般均衡,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虽然,1945年~1973年,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全世界,管制的资本主义都占支配地位。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主流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于危机中的滞涨问题束手无策,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取代了原来国家管制的资本主义形式。新自由主义形式的资本主义的特征有:①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②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 追求低通胀率而非低失业率。③社会福利急剧减少。④大型企业和政府打击、削弱工会力量,劳动市场格 局改变,资方完全控制劳方。⑤自由、残酷的竞争取代了有节制的竞争。⑥商品、服务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相对自由的流动。”[4]不管是管制的资本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都笃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但是,事实上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设条件并不是现实资本主义经济的真实写照,因此,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定理一般来说并不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市场失灵的状况时有发展,此次金融危机就是最典型的一次。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此外市场调节往往带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容易造成经济运行失衡。市场调节也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无法承担社会公共职能,难以解决公平竞争和实现公共的收入分配,事实上这些社会问题对经济系统有反作用。其中,市场调节造成分配不均、不完全信息以及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重要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在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企业和政府打击、削弱工会力量,劳动市场格局改变,资方完全控制劳方,工人和工会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社会缺乏为工人提供援助的相应政策和计划,导致工资不升反降,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据有关研究统计,西方国家GDP增长的绝大部分都进入了少数富有阶层的口袋。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l%和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都达到了192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富有的l‰的人口只有30万.他们的收入与最穷的50%的人口的总收入是相当的.而最穷的50%的人口有1.5亿。从1980年到2005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的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份额翻了番[4]。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收入相对于资本收入不断下降,极大抑制了劳动者的有效消费需求。

其次,西方经济学早已论证随着竞争的程度不断提高,虽然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厂商的利润却不断下降,并趋向于零。而马克思早就提出,资本家活动的动力是获取利润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使得每一单个资本家不得不在两个方面进行搏斗:一是在劳动过程中,为生产剩余价值而同工人进行斗争;二是在流通过程中,为以利润形式实现剩余价值而同其它资本家进行斗争。不管是何种斗争,最终都迫使资本家采取先进生产技术,促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上升,利润率不断下降。此外,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也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和贫困在劳动者一方积累,促使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减少,导致厂商的产品积压,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厂商的利润率。对发达工业经济体所做的研究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末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早期,平均利润率出现了很大的下降。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至末期和20世纪90年代反复出现了突发的复苏。但直至2000年,利润率仍未升回到在“二战”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现在经常被称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维持着资本主义最长的一次繁荣的那个水平。利润率在美国的最高点是在1997年左右达到的,但这个最高点仅仅比1973年~1974年的战后首次大衰退开始之时的利润率水平稍高一点[4]。正是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极大制约了厂商对生产进行投资,进而投资需求不断减少。

马克思很早就曾指出过,只有生产出来的每一件东西都能卖出去,资本主义经济才能正常运转。这只有在人们支出商品的所有收入――工人的工资、资本家的利润――用于购买这些商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5]。但是在当今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下,由于利润率不断下降,资本家没有对利润进行生产性投资;而劳动者的工资却相对于资本不断下降,极大抑制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总和――社会的总的有效需求实际上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社会的总有效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而西方国家的社会总有效需求不断下降,因而经济发展失去了动力源[6]。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早期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是:政府进行干预,鼓励资本家支出他们的储蓄――途径是改变税率和利率,这使得投资对于企业而言更为有利可图;或者是政府借钱自己进行投资;再或者是向消费者发钱,鼓励他们进行消费。这些方法在短期内偶尔起到了作用[4]。但是,这些措施的长期效果具有内在的限度。政府借的钱最终必须要偿还。否则币值会下降,通胀随之而来。如果以向利润征税来偿还支出,这会削弱对投资的激励;如果向消费者征税来偿还,这会降低他们的购买力[7]。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措施没有从社会根本制度方面从社会关系方面去铲除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再次积累爆发,再加上政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滥用,引发了通货膨胀。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滞涨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也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流产的根本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针对劳动者消费不足的问题,他们进一步鼓励消费者采取借贷的方式来消费,让劳动者用未来的收入来为今天的消费买单。而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不适应这种消费模型,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策略――先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拿股票质押;而后是本世纪的前五年,拿房产质押。特别是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通过大量发行美元,向世界其他国家输出美元,来变相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款,为其超额消费买单。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私人部门债务占GDP之比急剧上升,2008年达到创记录的354%,家庭债务与资产之比从2001年起也急剧上升,在过去7年家庭债务与收入之比超过之前的39年的水平[2]。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从1995 年占GDP的1.5%猛然升至2006年的6%。2006年第三季度,赤字按年计算的规模达到8440亿美元的顶峰,美国每个交易日要从海外引入34亿美元的资本,方能补足国内储蓄的巨大差额[8]。针对资本主义世界利润率不断下降趋势,资本家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主要通过两个渠道:①在地域上拓展新的投资领域,也就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通过不平等的国际市场秩序,在全世界范围内猎取利润,通过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利用金融化向全世界转嫁这一利润率危机。这也就是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本质原因。②从产业领域拓展新的投资领域。所以政府不再对宏观经济进行积极调控,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允许自由市场的存在,鼓励竞争,鼓励各种创新。在消费需求不足,需要借贷消费并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加以支撑的状况下,在投资需求不足,大量资本需要寻求新的利润点的状况下,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以及重要资源等资产投资市场无疑成为最佳的解决工具。拥有大量资本的银行机构无疑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利润增长,所以银行具有了制造各种资产市场泡沫的内在动机。所以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低利息的货币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鼓励金融创新,放任市场的自由竞争。

市场体制不够完善,再加上现代金融市场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管理层对此监管缺位,则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说,次级贷款审贷程序和标准较为宽松甚至低下,是造成次级贷款危机的制度性因素之一[9]。另外,由于对次级贷款借款人缺乏统一的界定,无论联邦还是各州至今没有明确针对次级贷款的法律,只在“掠夺式贷款”(predatorylending)的名义下监管,成为次级贷款市场的另一制度缺陷。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一般流动性差,缺乏连续交易的透明市场为此定价,只好在一定假设下依靠理论模型和人为的参数设定来确定其合理价值[10]。事实上,标准普尔等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贷款及其债券的评级出现了严重缺陷,使得其评级结果大大偏离了贷款人的实际信用状况。总体说来,当前金融市场定价主要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收益,但是预期收益的惟一成本就是不确定风险,由于市场体制的缺陷,未能对不确定风险成本进行内化,导致预期收益与风险成本不匹配,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导致市场的失灵。

总而言之,此次金融危机正是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以及一些制度偏差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由市场竞争导致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进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再加上激烈的竞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进一步引起厂商利润率不断下将,制约了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失去动力。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一是鼓励消费者采取借贷的方式来消费,让劳动者用未来的收入来为今天的消费买单,并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策略予以支撑;二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①在地域上拓展新的投资领域,也就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②从产业领域拓展新的投资领域。因此,采取了低利息等政策,通过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来实现。最终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再加上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政府监管缺失,进而导致预期收益与风险成本不匹配,全球风险偏好上升,过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各种金融市场,造成泡沫,并进一步]化成金融危机。具体的发生路线的直观解析见图1。

三、金融危机的启示

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关于利润率下降,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主要途径有三个:①在地域上拓展新的投资领域,也就是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一点本身是没有错误,不过,在全球化过程中,要重新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国际市场秩序和国际金融体系,以避免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利润危机;②从产业角度拓展新的投资领域,这一点本身也是没有错误,但不可能依赖独立于生产性行业之外的投机的市场,而应该更多地在生产性领域或者服务于生产性领域进行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③要切实增加劳动者收入,扩大需求,以增加厂商利润。

2.关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劳动者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方法并不是鼓励借贷消费并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加以支撑。而应该是增加劳动者可支配收入,从社会根本制度层次,从社会关系角度来解决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要以市场分配为主,政府政策为辅,来调整劳动者收入,增加劳动者收入,进而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3.关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失灵的问题。在一些新兴的市场工具创新下,要特别注重新兴行业市场的体系完善,特别要注意风险等成本的内化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时事报告》特约报告员.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J].时事报告,2008,(10):8-20.

[2]曹红辉.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EB/OL].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学科导航网:.2008-12-22.

[3]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32-34.

[4]克里斯・哈曼,嵇飞译.次债危机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J]. 国外理论动态,2008,(7):17-23.

[5]陈征,李建平,郭铁民.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35-141.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83-485.

[7]考斯达斯・拉帕维查斯,嵇飞译.次债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征――考斯达斯・拉帕维查斯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8,(7):10-17.

[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53.

[9]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00七年第三季度 [R/OL]. pbc.省略/huobizhengce/huobizhengce/ huobizhengcezhixingbaogao/huobizhengcezhixingbaogao/.2007-11-08.

[10]赵江波.解析“次贷危机”中的CDO[J].决策&信息,2008,(4):13.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Wang Ying1,Chen Xu2

篇5

一、西方债务金融危机和中国利率市场化加快可能引发新信贷风险

其一西方债务金融危机没有消除,在给中国国内传递金融风险。美国金融危机、欧洲的欧债危机,打碎了西方金融“固若金汤”的神话,给世界各国政府和金融业敲响了一记巨响和久远的警钟。虽然美国金融危机目前已经处于后段恢复期,但欧债危机仍然在延续,欧盟各国为应对欧债危机疲于应付。西方的金融危机,不仅在给中国以教训,同时也在给中国演绎和传递着包括进出口、负债、客户群体、业务操作、管理方式、体制体系、经济金融走向、公众心理预期等各种可能影响金融稳定的风险。

其二公众指责金融机构高额利润呼声鹊起,或可使原有风险不被覆盖。最近一段时间,金融机构高盈利成为众矢之的,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银行业服务收费进行了严格管理和制约。这使得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受到很大挤压,银行业的经营和盈利方向必须做出调整,其原来可以形成的高额利润和高比例风险拨备,将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原来被持续不断高收益覆盖的风险问题,可能有所显现。

其三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益博弈可能引发新的风险。在最近的两次央行利率调整中,不仅存贷利差缩小,还分别给出了贷款利率下浮的新额度,最低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银行与企业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关系,在服务价格上必定有利益的博弈;银行与银行之间是同业也是市场上的对手,在业务发展上也必定有包括价格、条件尺度在内的各种竞争。这种利益博弈和市场竞争,在优质客户资源偏少或相对缺乏情况下,允许扩大利率下浮范围,利益让渡不可避免,价格之战、条件之战也可能发生。这就可能造成银行业的成本增加、利润下滑,甚至风险陡增。

二、贷款风险和损失是银行经营需要首先防范和控制的问题

1.现代银行经营面临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

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国际上通常将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也有延伸到包括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的七大类。法律风险、信息科技风险和合规风险可以包括在操作风险中。按照目前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有些风险可以计量和量化,有些则暂时还缺乏量化的手段,只能通过识别、监测、控制和报告加以管理。

2.风险对银行经营产生会产生不良效应甚至损失

我们可以把风险带来的损失分为三种:即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也可以称为“灾难性损失”)(见图1)。其中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分别表示银行损失的金额与产生该损失的概率大小,曲线代表银行损失的概率密度函数曲线,曲线右端无线接近横坐标轴,表示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无穷大;曲线与横轴之间的面积为1,也即概率之和为1;横坐标上任何一点的垂直线向左与概览密度函数曲线围成的区域的面积,代表损失的金额不超过该点的金额的概率。

3.各种损失都会对银行业的经营带来风险和损害

预期损失——是指在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时期可预见到的平均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是可以提前预见到,能够事前对此损失通过专项拨备进行弥补,因此预期损失对银行来说并非是真正的风险。非预期损失——介于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之间,是银行超过平均损失以上的损失,换而言之,非预期损失就是除预期损失之外的具有波动性的资产价值的潜在损失。非预期损失随容忍度的改变而不同,银行承担的风险正是这种预料外或由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潜在损失,但该类损失是可以计量和管理的。极端损失——指的是极端事件发生时银行所遭受的损失。通常该类损失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损失数额巨大,例如战争和重大灾难袭击等。银行对这一部分损失的产生是无能为力的,对于这类风险通常需要政府救助或通过保险的方式加以应对。上述的几种情况,可以归结为:全部损失=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极端损失。

三、不同类型的贷款损失要争取比较准确的计量和有效的解决

第一,在预测期内,平均的风险损失值基本上是一个常量,它几乎是注定要发生的损失,并非“不确定”的损失。因此,这种损失应被视为银行的一种经常性支出,从而被计入银行的经营成本。目前,银行一般对贷款进行五级或以上的分类,对不良贷款按照一定的比例或进行预期现金流分析,提取专项准备以覆盖这部分银行已经预见到的损失。对于有条件实行“巴塞尔ⅱ”的银行,可以按照“信用风险预期损失=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时的风险暴露”的公式,来计算预期损失并提取专项准备金。对预期损失提取的专项准备通常会反映到贷款定价中去,所以它不构成真正的风险。

第二,非预期损失是真正的风险,它需由银行的资本来消化,这是由非预期损失的波动性所决定的。如何确定银行需要的用来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要求,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这个资本要求就是“监管资本要求”,从银行股东和经营管理层来看,就是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ec)。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资本,在数值上等于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置信区间内银行的非预期损失。当非预期损失发生后,需要通过实际冲减相应资本的方式来弥补。银行可以对非预期损失的发生概率和损失金额进行量化,并据此计算最低资本额加以防御。

第三,准确的理解经济资本,需要将其与会计资本、监管资本和“监管资本要求”加以区分。会计资本又称作“账面资本”,体现在资产表中所有者权益的“实收资本”科目上。监管资本是指银行持有的并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的符合监管当局“资本定义”的资本,可以看做从监管角度认定的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资本供给。“监管资本要求”是指按照根据监管当局给定的方法,根据实际业务状况计量出的银行为抵御非预期损失应持有的资本。从用于抵御非预期损失的目的来看,“监管资本要求”和经济资本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在以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一是“监管资本要求”是从监管者提出的,考虑银行破产带来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而经济资本是从股东和经营者角度出发的,仅关注银行破产的私人成本;二是在计算方法上,“监管资本要求”的算法与银行普遍采用的经济资本计量的一些假定前提和使用的模型并不相同,如在计量信用风险所需资本时,前者假定银行的资产组合是充分分散的,且损失按正态分布,而后者考虑了资产间的相关性,并多采用beta分布,因此,二者在数值上并不相等。实际上,银行经济资本的计量技术能够更为精确的将资本要求和实际风险联系起来。

转贴于

第四,面对极端损失,银行一般无法做出更有效的准备。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极端情景假设进行测试,并采取保险的方式转移风险或等待政府在极端损失发生时进行救助。

第五,对于上面所提到的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极端损失,有其不同的计量和解决方法。具体的计量和解决方法,可以表示如下(见表1)。

四、银行贷款定价必须考虑风险损失发生后的抵补

要防范和弥补贷款风险损失,贷款风险定价非常重要。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是要使贷款利率充分抵补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以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贷款定价主要有三种方法:成本加总法、基准利率法和收益成本综合法。

(一)成本加总法

成本加总法贷款定价涉及信贷业务的经营成本、资金成本、税负成本、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等多种要素。其中,风险成本(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成本(非预期损失)是其中关键的风险变量。

成本加总法的定价公式为:贷款利率=资金成本率+经营成本率+税赋成本率+预期损失率+资本目标利润率+/-竞争性浮动。

资金成本即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或资金部门根据市场条件制定并用以向业务部门买卖资金的内部价格标准,由资金部门统一管理和控制,主要功能是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关成本分配到业务经营部门中。目前,国内银行一般采用了“现金流到期匹配法”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人民币资金转移价格选择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交易利率和长期国债发行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再结合现金流及期限分布特征,制定全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曲线。有些银行采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制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标准的基础。在外币贷款上,绝大多数银行都采用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libor)作为制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标准的基础。

经营成本是指银行向客户发放信贷时所发生的全部运营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贷款固定成本率=一定期限内贷款全部固定成本/该期限内贷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采用全部贷款的平均成本率近似计算。

税赋成本主要是国家税法规定金融企业应缴纳的营业额。贷款税赋成本率是指单位贷款所包含的营业税及附加成本。

预期损失,即风险成本是贷款损失变量的统计平均值。

银行资金来源于负债和自由资本两部分,通常情况下,资本承担的风险要高于负债,所以股东对资本所要求的回报要高于负债回报率。

(二)基准利率法

基准利率法是银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来确定贷款利率。基准利率一般反映了资金的成本或最优客户的贷款利率(如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加点一般会反映银行承担的经营成本、税负成本或预期损失等,但通常未考虑经济资本因素。例如,在美国,信用局(credit bureau)通过数学公式计算个人的信用评分(credit score),并向贷款人和个人出售该信用评分,贷款人利用该评分确定贷款的价格。

篇6

国内外心理危机研究已经证明63%~97%的自杀者都有精神问题。比如抑郁症、酒精和物质滥用、幼年曾被虐待、人格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 ,在大部分自杀中起着重要作用。躯体疾病,特别是那些让人疼痛和致残的疾病,更会增加自杀的危险性。此外,自杀工具容易获得既是自杀的一个危险因素,也是自杀行为是否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许多自杀或患有抑郁症的富豪都出自于单亲或混乱的家庭,或者早年失去了父母的爱,这都会给他们带来一生的阴影。研究发现,6岁以前的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关乎终身的。尤其是在两三岁之前,和自己母亲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和母亲没有建立足够深层的安全感和依恋感,长大后往往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即使有万贯家产,也依然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价值,很容易患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病症。从心理动力学理论来说,种种的不稳定关系容易让孩子将责任都归咎于自己。比如孩子会觉得是因为我不好,所以父母才要离婚;连爸妈都不要我了,我是个没有价值的人等等此类的错误想法。这样的童年很容易给孩子的内心蒙上阴影,这也是许多出自单亲或不稳定家庭的富豪和明星容易自杀的一个深层原因。

七年前跳楼身亡的明星富豪张国荣是个拥有童年不幸心理阴影的典型个例。从小生活在大家族的他,父母一直感情不合,父亲因为做洋服生意长年不回家。而母亲因为与父亲的关系疏离,加上要独自在家料理生意而无暇顾及膝下的10个子女,而年龄最小的张国荣不得不在幼年时就离开父母,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住在一起。

说起童年,生前的张国荣总是充满遗憾和落寞,有些记忆总让他无法释怀。他曾经说:“小时候很寂寞,我是不爱吵闹、没有声音的小朋友,任何人来我家,你在厅,我在房,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婴孩时期已经是这样。懂事之后,觉得家里很混乱,有好多人物,但没有一个关心自己,唯一最疼我的人是家中的一位保姆,3年前也过世了。”

张国荣在13岁时就背井离乡,独自去英国读书。在如此小的年纪离开父母和家乡,张国荣后来竟说当时“一点伤感也没有”。对送行的家人挥了一次手,就头也不回地走上舷梯,离开了从未给过他温暖的家庭。张国荣在生前的自传中写到:“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有分析说,富豪们一向生活奢靡,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他们中的一些人转眼间从天堂掉入地狱。面对金融危机,面对日渐高筑的债台,他们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于是选择自杀这种自我逃避的方式,了却烦恼。也许在他们看来,财富的丧失是对他们自身价值的彻底否定。有专家指出,随着经济危机的继续,会有更多人走上绝路。不仅富翁,普通公民自杀数量也可能大幅增加,主要是失业者越来越多。因此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自杀率处于上升趋势,很多人无法让内心的压抑得到合理的释放。面对可怕的金融危机,人们应该好好想一下,每天忙于于赚钱的生活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困境的出路有很多条,但自杀绝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如何能做到防止自杀行为的出现,也成为大家争相探讨的话题。自杀的人通常内心充满矛盾,既想离开人世又眷恋世间的美好。大多数考虑自杀的人会在生活中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如:经常与人讨论有关自杀的话题;日常生活中一反常态,表现出厌世悲观的情绪,睡眠饮食毫无规律,情绪喜怒无常等等。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高度引起重视,积极建议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科专业人员。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可以做到的。当然也有许多保护因素可以阻止人们产生自杀的想法或行为。这些方法包括:提高自尊心,加强与家人及朋友的联系,有联系紧密的社交圈子,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有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以及持有,能够帮助自己处理困难。

专家简介:

篇7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02-02

金融创新好比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能在金融产业中起到传统避险工具所无法起到的保值作用;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市场参与者遭受到严重损失,危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当前,如何在金融创新的道路上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已成为各国金融机构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本文对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述评,并指出其中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学术动向。

一、研究文献述评

1.金融创新的动。金融创新的动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归纳起来,以往学者主要集中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因素是金融管制政策的放松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自由的环境。第二个因素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而进行各种金融创新活动,来降低风险成本与损失。第三个因素是随着全球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金融需求日以多样化,迫使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来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

在第一个因素中,辛树森对突破金融管制的历史研究进行了总结。他提到,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金融管制结构和内容逐渐显得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金融集团的形成掀起了一股势不可当的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浪潮。金融集团不受传统银行的法律管制,避开许多严格的监管约束业务发展迅速;金融创新也包罗万象。爱德华·肖和罗纳德·李金农都对当时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要想获得理想的经济发展绩效,就必须打破金融抑制。第二个因素中,李玉泉提到理性人厌恶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性人不愿意承受风险。也就是说,平衡风险与回报是金融机构赢得客户、取得利润的关键,为此,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增大企业的价值惠泽个人投资的效益。第三个因素中,许会彬指出,20世纪70年代之前,商业银行是政府的重要监管对象,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机通过金融创新来扩展自己的市场份额,随着股票、债券和基金市场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业务领域的蚕食,迫使商业银行一方面游说政府放松管制,一方面不断进行自卫型金融创新活动。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2.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逻辑关系。套用《北京人在纽约》这本小说里的一段话来描述金融创新再合适不过了:如果你爱他,就让他沾沾金融产品,因为它是天堂的魔法石;如果你恨他,也让他沾沾金融产品,因为它是地狱的敲门砖。而金融产品就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在相关研究中,郑惠文指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为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金融创新本身在规避了某些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在很多时候,金融创新在初期能够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当其成熟以后反而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风险。姚宏提到,创新与风险如影随形,过度的金融创新为迎合投资者的需要越来越脱离传统的金融业务支持,原生金融产品的风险通过这些金融杠杆被放大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原本为了避险而存在的金融创新反而成了风险的策源地。

3.风险防范的相关研究。对于应该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李玉泉指出,应该注重控制金融创新的内部管理体系和外部监管,并且提到巴林银行对其证券交易监控不力,是导致1995年巴林银行巨额亏损直至倒闭的主要原因。同时,政府的依法监管、行业的自我约束管理、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是整个金融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对保护市场的竞争性、高效性和流动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刘莉指出,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任何一点都不能疏忽,秉承“谨慎、全面”的原则进行金融监控是至关重要的。姚宏建议金融市场进行时常的环境扫描。然而,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创新、不断发展的行业,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风险的触点,更需要进行频繁的环境扫描。在中国,由于体制原因,政府政策的出台往往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如果能在成功解读政策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就能及时抓住风险中的机遇,至少可以保全自身。朱巍提到,要加快金融发展方式,建立健全金融立法。王玉琴提到,在金融风险有预症的时候,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自信心就开始了徘徊和迷茫,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应尽快恢复人们的市场自信心,正如总理所说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在中国,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有专家主张趁此机会开拓国际市场,大举收购国际知名金融集团。这样的做法恰恰应了沃尔特·巴杰特在《漫谈爱德化·吉本》的描述: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总有许多愚蠢的人拥有许多愚蠢的钱。每间隔一段时间,这些人的资本——我们称之为国家的盲目资本,出于与当前的不一致的原因,特别巨大而冲动。它在找人吃掉它时,出现了“资金灾”,当它找到某个人时,出现了“投机”,当它被吃掉后,出现了“恐慌”。然而,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并不能阻挡金融国际化的脚步,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是如何运用水,如何建造舟。总之,金融创新宜采取“控制风险先行,稳步拓展业务”的策略,切忌急躁冒进。

二、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研究的各种文献中风险防范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风险防范的出发角度太片面,泛泛而谈。现有的研究大多是站在整个金融市场的角度去分析风险防范的种种解决方法,集中在深化金融体质和政府法律监管这些比较层面的问题上,而没有对各个国家采取具体分析的方法,只是一概而论,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国情、体质和社会历史,它的解决方法也不同,即从更为深入具体的层次来研究风险防范的文献比较少。

2.目前,大多文献集中在金融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反应措施,很少从单个金融机构的角度进行研究。金融机构是一个统称,它涉及众多与金融相关的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典当业、租赁业等,同一金融风险对这些行业的影响是极其不同的。比如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于银行业的冲击是惊心动魄的,几乎命悬一线,AIG、美国国际集团、世界上最大的保险集团公司等在此危机中几乎未做挣扎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次贷危机对证券业的影响却非常有限,危机之后,证券市场的调整是由于宏观政策的打压使然,其实与金融危机并无太大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每个行业所受金融风险的冲击程度是不同的。即从单个金融机构应对金融风险、分析防范措施等更为深入的问题来研究的比较少。

3.缺乏完整的研究体系。现在对于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研究仍然比较分散,缺乏一个能够综合反映金融创新的条件约束、金融市场的内部规范、政府监管的深入程度,法律条文的控制力度等要求对金融创新如何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而这样的一个模型能把金融风险防范的各种研究有机地整合起来,提供一个更为开阔的分析视角。

三、 未来学术动向

1.对金融创新风险的客观性进行分析研究。金融市场的交易既不是实物交易,也不是货款交易,而是以保证金为担保的信用交易,就其属性来说,是一种财务杠杆作用很大的交易方式,金融创新产品的价格稍有小幅度变动,就会引起投资价值的大幅度增减。同时,投机者作为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为了竞相谋取更多的差价收益,利用各种投资技巧选择和制造价差空间,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操纵市场,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由此,金融创新的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其形成因素之复杂、集中程度之高、危险之大是一般现货市场所不及的。从这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研究有重要意义。

2.对金融风险本质的研究。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细数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事件,我们似乎也可以将这句经典名言引申到各国的金融领域。当一国经济平稳运转时,其过程大致相同;然而,一旦金融危机爆发,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经历各有特点。然而殊途同归,从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到经济崩溃,其实导火索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触动金融体制本身的缺陷,同时人们的期望和市场信心受到冲击,可能久久难以恢复。回顾历史,在不同时代的经济繁荣时期,引发金融风险的始作俑者也有所不同,从商品到土地,从贵金属到虚拟货币,这些始作俑者在从古至今的不同时期引领着不同的人群走向同样地疯狂。现存的大量文献对每次不同始作俑者的研究可谓淋漓尽致,然而追寻其在不同历史舞台上的表现,也许我们可以寻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并将其归结为一处,即金融风险的本质。从这个角度出发,世界各国都尚在实践摸索阶段,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辛树森.许会彬.个人金融业务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 姚宏.次贷危机与中国金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 李玉泉,王洪彬.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4] 郑惠文.后金融时代的风险监管理念及金融创新策略[J].金融经济,2010,(3):14-15.

篇8

问题的核心固然在于货币政策的失误,但金融监管未能有效遏制过度政策,因而难辞其咎。监管机构似乎被这场危机打了个措手不及,眼见局势失控却无计可施。现在,关于危机之前金融监管弊端的分析得到广泛认可。最近两年,为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诸多新闻报道、研究论文,乃至国际性的倡议纷纷出现。G20集团也逐渐成为改革政策的主要平台。现在有必要审视为了改善监管环境,已经采取了什么行动,还有什么需要做。以下我有五方面的分析。

金融结构改革半成品

显然,危机发生之前的全球金融架构,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彼时的金融体系还是上一时代遗留的产物,掌握在错误的领导者手上;市场机制也建立在过时的金融市场结构上。当时领导机构由G7集团的财长组成,但这一集团并不能正确反映世界经济的新构架。包括巴塞尔委员会在内的其他许多跨国组织中,大部分控制权都掌握在欧洲成员国手里。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例,在13个成员同中,有10个是欧洲国家,惟一的亚洲成员是日本。

重组国际金融组织是危机带来的正而效应之一。现成的例子就是最初的G7集团转变为G20集团。鉴于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众多国际金融组织都明智地将中国纳入决策层。此外,G20将“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I Slabil-ity Forum)升级为“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lyBoard),这意味着该委员会将作为所有成员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核心协调者。

这些改革还不够。虽然已更名为金融稳定委员会,该机构并未被正式赋予超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其他监管机构的权力,但这样的赋权是必要的,否则全球金融监管的发展进程可能仍然相当缓慢。这个领域的改革任务还只完成了一半。

还有另一些机构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美国监管体系的设计糟糕和效果不佳世人皆知,如监管部门冗余、不同部门间职责交叉、缺乏全面的协调机构等。奥巴马政府、参议院、众议院都充分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遗憾的是,三方在改革计划上分歧严重,目前仍无法达成一致。美国的金融体系亟待改革,不管其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变得多么重要,美国市场依然是问题的核心。

同时,这场危机揭示出欧盟国家也有改革的需要。透过危机,我们看到了这个单一金融市场建设中的根本缺陷。根据欧盟的规定,凡在某个成员国获准经营的银行,有权在欧盟范围内任何其他成员国从事金融交易。冰岛的银行危机显示,若中央银行无力提供后援支持,这种授权就毫无意义。因此,欧洲的监管机构需要更集中的监管控制。为此,欧洲已开始一系列改革,如成立欧盟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由欧洲央行行长担任委员会主席;设立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三个欧洲监督机构。然而,这些新机构授权不足,在另一场金融危机前同样是软弱的。同样,这些改革也只是半成品。

资本不足应对各异

主要问题是银行的自有资本太少,尤其是大型投资银行。遗憾的是,各国出炉的解决方法各异,效果都不甚理想。美联储通过压力测试的方式来确定银行的资本需求量;瑞士的银行则引入杠杆率的规定;在世界其他地区,旧巴塞尔协议和新巴塞尔协议的各种版本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有关于征收“系统性风险费”的传言;另外,宏观审慎的机制正在建设中,以期在市场全面高估时,对资本供应进行逆周期调控。

尽管各种方法都在试,各方仍然没有在如何综合评估银行资本方面达成共识。金融稳定委员会需要尽快统一标准。边缘地带

当前大量金融中介和杠杆行为都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后者在金融市场一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普遍认为,任何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的公司都应该在某种监管之下。但这条公认的原理至今尚未付诸实践。关于美国证监会(SEC)应该对对冲基金拥有多大的监管权,美国国内依然争议不断。其他国家对于对冲基金资本要求的合理程度,也有不同的看法。对此,欧洲提出了一个草案,但目前并未得到所有国家的响应。又一次,我们还处在解决之路的半途。

创新套上笼头?

从另一种角度看,这次危机也可以说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过度发展的金融创新共同作用引发的结果。银行不断创造新型金融产品,尽管初衷是为了分散风险,最后却成了引发风险的新交易形式。过去,监管机构一向认为,凡未明确禁止的事都是被默许的,所以,众多公司并不需要监管许可,就可以投资并交易新型金融产品。

现在有人认为,应该在能够证明其管理相关风险的能力之后,公司才能交易新型金融产品。可以说,如今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落后于项目创新的进程,前者需要迎头赶上。但是,在这些总体思路得到普遍认同的同时,它们并未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办法。

薪酬争议

另一个助燃金融危机的因素在于薪酬激励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公司薪酬发放的方式。有人认为,某些银行的薪酬架构鼓励了高风险行为。换句话说,交易员为自己获得短期利益,同时却使公司陷入巨大潜在风险之中。在这些风险显山露水之前,员工――风险的始作俑者――早已拿到丰厚的报酬。

上文涉及的是金融从业者通过薪酬得到的合法利益。此外,还存在另外的政治利益:金融业者,特别是纽约和伦敦的金融业者,往往收入颇丰。这难道合理吗?特别是,别忘了,很多公司这次依靠纳税人的钱才得以纾困。

篇9

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我国流动性过剩表现

货币需求理论当中,物价水平的高低受流动中的货币数量影响,即货币数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因此传统货币理论的支持者往往将货币论和经济增长分开讨论,而凯恩斯打破了这样的惯例,他认为预期对于经济的运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不能抛开当今现状分析宏观经济,因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行为,这是凯恩斯理论与传统货币理论不同的要点。货币需求理论从对货币的需求动机开始分析,他认为持有货币的动机为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人们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二是预防性动机,指支出与收入存在不确定时,人们选择持有具备高流动性的资产以备不时之需;三是投机性动机,凯恩斯认为货币除了保值功能,也有升值的作用,人们会通过债券等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都和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便越多。而投机性动机与当时的利率有关。

中国流动性过剩表现在几个方面。根据资源稀缺性原理,当资产有限而流动性相对过剩时,必然使充足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资产,造成了资产价格持续上扬。而我国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有限,大量流动性资金因此流入房市,从06年以来,除金融危机期间,其余时间均房价高企。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帮助中国走出困境,但数年高于GDP增速的信贷涨幅也为我国带来了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及资产价格高升的潜在危机。而居民定期存储增幅提升,流动性较高的准货币余额正在逐年提升,反应了我国创造存款的速度正在加快,侧面反应了流动性的过剩。而银行超额准备金长年偏高,反映出金融机构当前充足的流动性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也体现出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

我国流动性过剩需从国际大环境及我国本身特点两个方面来分析。国际大环境方面,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而中国多年的高速增长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投资热钱的产生。而作为引进外资较多的国家,目前国际投资方向在我国已经从商业性投资转变成投机性投资为主,大量投机性资金投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多年来的贸易顺差导致了我国的外汇高企,09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美金贬值,我国资产缩水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一可能,我国被迫增加美元储备,而为了不相对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而不得不投放货币抵消升值的压力,而人民币的投资前景在大环境下被普遍看到,投资热钱大量涌入,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而在国内,我国增长模式失衡导致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一方面经济增长导致居民收入提高,但是消费不足,相对于投资来说还远达不到正常水平,消费不足导致了银行系统内流动性沉淀,而对于流动性资金,银行往往选择国企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放贷,导致了大型企业的重复建设,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的尴尬境地。而在地域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等不断拉大,流动性资金也主要向城市聚集,使得城市流动性过剩;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也导致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部现象,一方面西部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东部发达,盈利速度快,导致了对于东部的放贷过度,从而使得区域上局部流动性过剩。而从消费模式来讲,我国高储蓄低消费的情况长期存在,生活成本的提高,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居民更愿意将钱存入银行或投入金融相关以实现保值增值,而从预防性动机来考虑,居民必然会降低流动性持有,通过投资以实现保值增值。这也导致了流动性大量流入银行及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局面形成。而当今的金融产品不断增加,其具有的高收益性导致了大量居民选择作为投资方式,而并非通过实体投资,这也使得大量流动性进入资本市场,吸引国外热钱的涌入,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三、我国流动性过剩政策解决方法建议

一方面,我国应该控制流动性增长。扩大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扶持面,帮助中小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鼓励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而我国本身对外投资领域及地区也需要进一步扩大,原先所投资领域往往局限在服务业及制造业,扩大对外投资比例,能够帮助转移银行流动性压力,而增加在欧美等国的投资,能够更好的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流动性疏导速度。我国不能再继续被美元进行“绑架”丧失主动权,金融危机让我们意识到了货币信贷的弊端,固定汇率制会使我国因美元承担风险,而流动汇率制会使国际上热钱对我国进行投机性攻击,为此我国应该增加黄金储备量,尽力完成金本位的汇率制度,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化解危机。为了化解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货币宽松政策,而现今流动性过剩情况严峻,需要重新采取适当紧缩的货币政策,回笼资金,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另一方面,我国需要优化区域间资金配置以自身消化一定流动性。调整信贷区域不均现状,将东部过剩流动性引导至西部,帮助西部拓宽资金运作空间,实现结构性调整,完成合理配置。完善社保提升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中小企业站稳脚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四、小结

首先,可以肯定目前我国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且具有流动性结构不均衡的特点,表现在我国流动性在不同产业间的不均衡,及在不同地区间的不均衡,再者在中小企业间存在资金短缺,商业银行却存在流动性过剩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需要一方面控制货币供给,控制流动性过剩的源头,另一方面从需求下手,发展薄弱产业及落后地区,帮助消化流动性资金,从而完成对流动性过剩的控制,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金融经济 实体经济 分离 原因及对策

目前,金融行业中出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当这两种经济分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那么会给我国的金融乃至世界金融带来危害。这些危害主要体现在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以及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仔细研究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分离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进行探析,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于稳定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正常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

(一)金融企业不断扩大兼并行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表现之一是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不断扩大,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金融企业的大量兼并使得企业集中化程度变高,这给企业管理人员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加强约束,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会面临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充满诱惑力的经济利益面前,有些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会完全忘记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而且即便真的出现金融风险,他们也一点不担心,认为政府最后会来解决,最终使得金融企业渐渐地放松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警惕和监督。

(二)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很多交易行为都离不开金融行业,在金融领域中的众多交易都是投机行为,这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投机行为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亚健康状态。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当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比例上出现差异、发生比例不一致的情况时,社会中的众多资金都会流入到金融经济中,这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就受到掩盖,经济发展呈现出低落的面貌,然而金融经济的发展面貌却刚好相反,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局面,实际上这种繁荣局面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价格指数能够体现出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但是在这样的虚假繁荣背景下,价格原有的导向作用不复存在。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有时是必要的,但是分离情况不能太严重,否则就会出现负面影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好处体现在,很大一部分社会资金流入到金融经济中,那么金融经济的发展步伐就会得到加快,金融经济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过于严重时,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阻碍了实体经济的顺利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掌握好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状况,把握好度,根据影响两者分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纵观全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带来的影响等各方面都要超过实体经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受到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金融管制的影响,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下文对此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一)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经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对接中少不了外汇,这就决定了金融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当金融经济遇到金融风险时,势必会影响到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实体经济,继而导致实体经济出现风险。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的革新,金融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越来越便捷,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交易范围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面貌,如今的金融经济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这就是金融经济逐渐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技术因素。另外在制度因素的影响方面,由于我国的金融经济风险制度不够全面,使得金融经济钻了制度的漏洞,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跟风行为和投机行为。因此,在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速度会逐渐加快。

(三)金融管制的影响。除了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和技术及制度因素的影响之外,金融管制的影响也是促使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加快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在金融管理这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加上金融自由化都加快了两种经济的分离速度。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管制都加深了彼此的联系,资本流通速度日益加快,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全球的金融交易量迅速增多,当金融交易情况变得糟糕时,会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综上所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三种因素分别是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管制的影响。面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危害,我国的政府部门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针对以上提到的三种因素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和讨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切实做好对实体经济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解决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措施

从近年来频发的金融危机来看,在世界范围内,金融经济的发展都严重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而这种情况又会导致金融经济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持,继而出现一种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金融机构与金融企业表现出一种自我满足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金融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就深刻的地印证了这一点。实际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经济,更加离不开实体经济,从某种层面而言,金融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金融经济的繁荣也是取决于实体经济的繁荣,实体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为了遏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必须要对金融经济进行正确的定位。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制定好相关的政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备的支持,发挥出金融经济的服务性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055-02

一、金融危机理论中“虚拟经济”的考证分析

金融危机理论在分析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把金融危机分成了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两种。特别是在分析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时,强调了信用、“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影响。

1.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写道:“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种危机的运动中心是货币资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围是银行、交易所和财政。”[1]同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一样,首先,商品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货币和商品的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因为“流通所以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正是因为它把这里存在的换出自己的劳动产品和换进别人的劳动产品这二者之间的直接的同一性,分裂成买和卖这二者之间的对立。”[1]这样以来,商品和货币的转换即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就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包含着危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物物交换时代是不可能有危机的,只有在货币时代或商品经济时代,“如果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彼此的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中潜在地包含的矛盾没有成为现实;因而,如果危机的这两种抽象形式本身并没有实际地表现出来,那就不会有危机。”[2]而当这种矛盾实现时,危机的爆发就有其可能性了。

2.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现实性

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不以经济危机爆发为条件的金融危机。它产生的现实条件来自金融系统内部的紊乱。“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信用、银行金融和在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资本交易日益重要,形成所谓“信用经济”、“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特别是虚拟资本如债券、股票、汇票等的发展有暂时超越和背离生产系统而发展的趋势。这时,货币与虚拟资本商品与信用货币的对立显露出来,其矛盾的积累导致了货币金融危机。因为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和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够同时一起转化为银行货币,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都能够同时一起再转化为资金。”这时,以虚拟资本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中就会出现所谓“金融过剩”,危机一触即发。马克思又说:“劳动的社会性质一旦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表现为一个处在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会不可避免。”[4]在这里,马克思在论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时,都特别强调了信用的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虚拟资本的自我膨胀运动是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机制[5]。

3.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扩散性

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虽然是以国内系统为基础进行的,但并没有限于国内系统。他已经认识到资本的国际流动对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过程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融系统特别脆弱,而资本的国际流动更加速了普遍性危机的产生。马克思指出:“在普遍危机的时刻,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像排炮一样,按照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危机……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4]金融危机就这样在许多国家依次发生了[6]。国际信用的发展推动了一切国家的出口和进口膨胀,加深了各国间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然都需要货币来实现和清算,从而就可能使国际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特别容易发生了。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探析

按照金融危机理论,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但这又是一场并不伴随经济危机而发生的独立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这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简称次贷危机)持续恶化酿成的金融风暴,几乎波及到了楼市、股市、债市、汇市、银行、保险、大宗商品等所有经济领域,其影响范围也几乎扩大到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无论从其可能性,现实性还是其全球性上,都印证了金融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那么,它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1.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危机理论中的信用和虚拟资本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也就是所谓的虚拟经济。美国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其金融系统非常活跃,金融创新更加迅速。其金融衍生产品如按揭抵押债券(MBS)、债务抵押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CDS)等等(也即虚拟资本)的产生,大大延长了货币支付链条,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实现,就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紊乱,引发如马克思所说的:“……同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一起自然发生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7]马克思当时对于信用和虚拟资本发展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论述,恰恰说明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导火索:无论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还是次贷危机都是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2.直接原因或导火索是美国次贷危机或房地产泡沫

由美国房地产经济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甚至全球性的信用危机和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其危机的源头就在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使得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而在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下,房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埋下了危机的隐患,而2005年美国房价的普遍下跌,以及利率的上调,使房贷者无力还款,造成了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3.根本原因在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

尽管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主要是从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周期(繁荣、衰退、停滞、复苏)中来分析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的,但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信用发展和虚拟资本的产生对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影响。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这种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是虚拟经济。美国金融危机也正印证了这一点,其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做了系统论述。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债券、汇票、土地所有证等带利息的有价证券或所有权证。虚拟资本不代表现实的资本,但它通过深入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生活中,推动实体经济运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无差别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而一旦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因此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存在虚拟经济而在于它的过度发展。

三、总结

金融危机理论关于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现实性,而且对于我们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分析现代金融危机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其理论中关于信用制度和虚拟资本的研究,为我们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虚拟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商品交易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完善银行信贷等信用支付系统。并且要在充分利用虚拟经济发展的优势的同时,防止其过度发展所造成的“金融过剩”而引发危机。此外,还应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国际信用体制,以防止金融危机的外部传递性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84.

[3]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