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地理教学笔记

地理教学笔记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0 14:39: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理教学笔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地理教学笔记

篇1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1776年,斯密[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扬格[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d-s模型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d-s模型的空间版本[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新经济地理学的长处恰恰在于它能够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采用d-s垄断竞争框架的新经济地理学讲述的是一个包含2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的故事。这里,农业部门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生产大量的细分产品。作为经济中的需求方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而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递增报酬或规模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多样化消费与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之间的两难冲突。如果经济规模(人口)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和多样化消费可以同时兼得。垄断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在一个市场中每一品种只由一个厂商专业化生产[29]。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宏观层次的外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外部经济[30,31]。

前面说到,在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经济体将被分割为分立的市场。而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运输成本对市场产生的分割效应却是非线性的,运输成本的变化通过影响产业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运输成本或土地租金成本所导致的离心力之间的微妙平衡,导致多样化消费与报酬递增的两难冲突的微妙变化。在运输成本的高端,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将随产品或投入品运输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虽可以享受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却很难取得远方市场的前向联系,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难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就地供应市场的需要促使厂商将生产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市场区域,每个区域只有有限的厂商以报酬递增的方式生产有限的品种,区域专业化和产业积聚无从发生,市场空间格局表现为高度分隔。

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到中间段,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构成的制约大大减弱。一方面,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仍然可以享有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另一方面,集聚的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水平显著上升。在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足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每一家厂商在权衡了集聚和非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的经营成本之后,会发现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高于分散经营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专业化生产和集聚因此发生,高度分隔的市场趋向于一体化。

当运输成本极低时,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的影响极弱,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不再显著。远离积聚地可以使厂商避过对不可流动的要素(如土地)的竞争,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甚至可以超额补偿因远离积聚地而导致的采购成本的窄幅上升。因此,在运输成本极低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又再次变得不可持续,经济活动再次趋向于沿地理空间扩散。

3 内生与外生之分

传统经济地理学模型大多是外生性的模型,无论是杜能(von thunen)[32]、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33] 和廖什(losch)[34],还是柏克曼(beckmann)[35] 和阿朗索(alonso)[36],他们在研究城市和经济集聚时都将其视为事先给定;齐夫(zipf)[37] 在研究城市等级体系时同样假定城市及其等级是外生给定的。米尔斯(mills)[38] 和亨德逊(henderson)[39] 的城市经济模型亦事先假定外部经济的存在,哈里斯(harris)[40] 的市场潜能模型和普莱德(pred)[41] 动态化的经济基础系数模型同样如此。总之,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城市和集聚,也无法说明外部经济由何而来,它只能通过外部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城市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42]。

相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它们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条件的利弊)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间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依倒u形轨迹演化的规律,即使是从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内生出这样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9]。

4 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 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使用的马歇尔“外部经济”包括西托夫斯基(scitovsky)所称的“技术外部经济”与“市场外部经济(亦称金钱外部经济)”[43]。马歇尔对外部经济和集聚之间的联系分3种情形做过解释:①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可以支持更多的当地厂商以更低的成本专门化地生产更多种类的面向特定产业的非贸易投入品;②通过将相同产业的厂商集聚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中心可以实现对面向有专门技能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市场的汇聚(pooling),而劳动市场的汇聚对厂商和工人都有益处;③产业的集聚便于信息的传播,产生技术溢出(technological spillovers)效果[44]。显然,马歇尔论及的情形①和情形②可以归于西托夫斯基所称的“市场外部经济”,情形③即为“技术外部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和关心“市场外部经济”,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都是建立在“市场外部经济”基础上的。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之一的克鲁格曼[44] 认为,技术创新并非是驱动产业集聚的唯一因素,而受“市场外部经济”推进的产业集聚却相当普遍;此外,技术和知识溢出是无形的,难以量化,任何人都可以就技术状况做出任何外生性的假设。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将建模的重点放在“市场外部经济”之上。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新经济地理学否定技术外部性存在,只将外部经济局限于市场外部经济的狭窄范围的结论。

5 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都试图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城市的产生,但二者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背后的驱动因素的解释是不同的。在传统经济地理学那里,驱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是所谓的“外部经济”,但产生“外部经济”的“黑箱”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人们却不得而知。不过,有了容纳“外部经济”的“黑箱”,至少可以将由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产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形式化[6]。

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一个下游产业要对上游产业产生后向联系,在它们之间光有买方—卖方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存在这样的情形:即下游产业产出的增加,通过扩大它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市场,将导致上游产业以更为有效的规模从事生产。类似地,只有在上游生产部门产出的增加允许下游产业更为有效地生产的情况下,下游产业才会享有前向联系[31]。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外部性是有单个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参与的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经济地理学所关注的外部经济主要是在微观层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市场外部性,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30]: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9]。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强度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中等大小的运输成本下,会产生较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较高与较低的运输成本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却都表现得比较弱。

6 内生不对称性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内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运输成本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以两区域模型为例[6]:假定存在2个外界条件(人口规模、技术、自然环境等)完全相同的区域。在较高的运输成本下,后向联系强但前向联系弱,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弱,区域专业化无从发生,产业将在两区域内平均分布;在运输成本的中间段,后向联系并不明显减弱,而前向联系显著增强,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强,区域专业化和积聚由此发生;当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之后,任何区位的后向联系与前向联系都不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反倒变弱,积聚变得不可维持,厂商重新选择分散化的区位决策。

在其他以“技术外部性”为基础而建立的模型中,也会出现内生不对称性。但是,由此类模型生出的不对称性并不像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那样表现出对运输成本的敏感性。

7 历史、预期、路径依赖和锁定

采用报酬不变假设的传统经济地理学预测经济空间是一个线性、和谐、稳定和均衡的系统。但是,现实中的经济却远非如此。新经济地理学向经济系统中加入报酬递增律,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积聚和扩散机理。但是,报酬递增律的引入导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出现多种均衡状态。如在两区域模型中,我们知道,当运输成本降到足够低时,制造业将在2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形成集聚。由于所讨论的2个区域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因此,集聚具体在哪个区域发生,却不是事先能够确定的。这时候,历史偶然因素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亚瑟(arthur)在讨论厂商的区位决策时注意到的,在存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家厂商纯粹出于地理偏好来选择生产区位,则第二家厂商的区位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与第一家厂商为邻而获得的益处亦不能从后者的考虑之中排除。以后的厂商关于生产的区位决策过程亦大抵如此。因此,某个区位碰巧在早期比其它区位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它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厂商。亚瑟的研究表明,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亦遵循路径依赖原理: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一旦经济活动随机选择一个特定的路径,除非发生大的反方向扰动,这一选择可能将被锁定,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先前的路径上运行[45]。换言之,一旦有外部冲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之间造成任何微小差异,这种差异都将因循环累积的正反馈机制而放大。

既然历史偶然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经济活动在2个事先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分布,因此,即使并不发生实际的外部冲击,单是经济成分的个人预期也足以构成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第一驱动力”。换言之,给定累积循环因果效应的存在,众多微观经济分子的共同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短期冲击或预期变化都会有其长期后果。但是,克鲁格曼指出,相对而言,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对于大尺度的“核心—周边”演进问题(如美国“阳光带”的演化)至多有一些助长作用,因为资本和劳动在大尺度的空间范围的流动实在比较缓慢;对于较小尺度的空间经济演化(如单个城市或大一点的区域的兴衰)、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的确可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44]。

8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缺陷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但是,就像所有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一样,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关的评论文章对新经济地理学本身的缺陷从多种视角展开了批判,地理学界对它的抨击则尤为激烈。有些观点表现出独立的学术研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些观点或流于人云亦云,或表达的主观判断多于客观论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2002年4月,顾朝林等[23] 在《地理科学》上曾撰写《“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一文,展望“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可是,到了2002年8月(仅仅过了4个月),同样的作者又在《地理学报》上纵论“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24]。流行的对新经济地理学缺陷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

新经济地理学用高深数学所建立的模型,不过是地理学家多年前就已有意识地抛弃了的分析方法,它所得出的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经验应用更是奇缺[22]。

“新经济地理学”在经验上的洞察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做出比十几年前就出现的经济地理学更详细和全面的工作;同时,支撑“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及认识论基础不足。这表现在:①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②就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而言,“新经济地理学”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③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的方法而言,也存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④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新经济地理学”模糊了许多经济学、地理学概念;⑤就“新经济地理学”本身而言,区域的概念也存在着问题[23]。

上述批判是否全都切中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要脉”,尚有待实践检验。不过,在未见石祖葆[22] 和顾朝林等[24]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根本假设及其方法论做深入解剖的情况下,听到“新经济地理学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和“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的断言,不免让人感到有失严肃和严谨。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此外,对经济地理问题的科学探索并不非得要求在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之间分一个上下高低;而说“新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狭窄,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家之间缺乏交流”[22] 就更是脱不去主观偏颇之嫌了。至于新经济地理学为何不将技术创新和扩散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克鲁格曼其实早有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在成型之初,已经预见到需要就实证检验做大量的研究。一些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如蒲格(puga)[46]、戴维斯(davis)、魏恩斯坦(weinstein)[47]、亨德森(henderson)[48]、汉森(hanson)[49~51] 等其实早就进行过大量的实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实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因此,说新经济地理学“过于偏重数学模型”、“缺乏经验研究的证实”以及“理论与政策实践相关性弱”[22],无异于对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视而不见。

篇2

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

要理解新经济地理学,首先必须弄清楚它的理论渊源。新经济地理学革命其实是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最新发展及其在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传播和扩散。将新经济地理学置于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大背景之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早在1776年,斯密[25] 在其经典的《国富论》中曾经论证,以分工方式从事的生产明显地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20世纪20年代,扬格[26] 通过对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进行天才性的阐发,提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即后人所称的扬格定理),扬格的这句话成为揭示报酬递增内在根本机制的点睛之笔。然而,长期以来,建立在报酬不变技术假定之上的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斯密和扬格基于劳动分工的报酬递增思想却几乎被人遗忘。

1977年,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以严密的数学逻辑将张伯仑垄断竞争模型形式化,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研究报酬递增,激发了经济学界报酬递增理论革命的第一波,其后又引发了贸易和增长理论研究领域的革命,导致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迅速成长。D-S模型以严格的数学逻辑演绎了斯密—扬格定理:导致经济进步的报酬递增源于分工和交换的演进所产生的动态正反馈机制,分工导致效率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进一步分工开辟了空间,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如果说新贸易理论研究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隐含的市场结构与规模的演变,新增长理论揭示的是扬格定理中所阐发的增长逻辑,则新经济地理学是沟通扬格定理中的市场演变与增长逻辑的桥梁。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被视为D-S模型的空间版本[15]。“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传统的贸易理论所强调的趋同力量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家所描述的趋异力量融入到一个共同的分析框架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它使得我们可以将趋同力量与趋异力量与微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经济一体化过程相关的基本倾向,以及区域政策可以怎样地影响这些倾向”[27]。

2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其后果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不完全竞争、报酬递增和多样化需求假设,而后者采用完全竞争、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和同质需求的新古典假设。传统经济地理学认为,在区域之间不存在基本差异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运输成本的变化对厂商区位抉择的影响是线性单调的,这从古典的杜能模型及后来的阿朗索模型可见一斑。然而,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清楚地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集聚现象。20世纪初马歇尔(Marshall)[28] 用“外部经济”这一说法笼统地解释经济集聚。这种外部经济表现为厂商层次的规模报酬不变,而社会性的报酬递增。厂商和产业之间存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与市场规模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式的互动,从而导致经济活动的积聚。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用外部经济和产业联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产业集聚,但是,人们却不清楚这种外部经济源于何方。新经济地理学的长处恰恰在于它能够解释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采用D-S垄断竞争框架的新经济地理学讲述的是一个包含2个部门(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经济的故事。这里,农业部门的特点是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或报酬递减),生产单一、同质的产品;制造业部门的特点为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生产大量的细分产品。作为经济中的需求方的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而消费品的生产具有厂商层次上的递增报酬或规模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多样化消费与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之间的两难冲突。如果经济规模(人口)或可用资源增加,则有更大的市场空间来平衡上述冲突,专业化生产的报酬递增和多样化消费可以同时兼得。垄断竞争的性质决定了在一个市场中每一品种只由一个厂商专业化生产[29]。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宏观层次的外部经济有其确定的来源或微观基础: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产业联系转化为市场范围的外部经济[30,31]。

前面说到,在报酬不变的条件下,运输成本的存在将导致经济活动沿空间均匀散布,经济体将被分割为分立的市场。而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运输成本对市场产生的分割效应却是非线性的,运输成本的变化通过影响产业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运输成本或土地租金成本所导致的离心力之间的微妙平衡,导致多样化消费与报酬递增的两难冲突的微妙变化。在运输成本的高端,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将随产品或投入品运输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虽可以享受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却很难取得远方市场的前向联系,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难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就地供应市场的需要促使厂商将生产活动分布在不同的市场区域,每个区域只有有限的厂商以报酬递增的方式生产有限的品种,区域专业化和产业积聚无从发生,市场空间格局表现为高度分隔。

随着运输成本下降到中间段,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构成的制约大大减弱。一方面,厂商集聚在狭小的地理空间仍然可以享有相当强的后向联系;另一方面,集聚的厂商享有的前向联系水平显著上升。在运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值时,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加在一起形成的向心力(或正反馈效应)足以压倒源于空间距离的运输成本所形成的离心力(或负反馈效应)。每一家厂商在权衡了集聚和非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的经营成本之后,会发现集聚生产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高于分散经营情形下的总成本节约,专业化生产和集聚因此发生,高度分隔的市场趋向于一体化。

当运输成本极低时,运输成本对市场可达性的影响极弱,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不再显著。远离积聚地可以使厂商避过对不可流动的要素(如土地)的竞争,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甚至可以超额补偿因远离积聚地而导致的采购成本的窄幅上升。因此,在运输成本极低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又再次变得不可持续,经济活动再次趋向于沿地理空间扩散。

3 内生与外生之分

传统经济地理学模型大多是外生性的模型,无论是杜能(von Thunen)[32]、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33] 和廖什(Losch)[34],还是柏克曼(Beckmann)[35] 和阿朗索(Alonso)[36],他们在研究城市和经济集聚时都将其视为事先给定;齐夫(Zipf)[37] 在研究城市等级体系时同样假定城市及其等级是外生给定的。米尔斯(Mills)[38] 和亨德逊(Henderson)[39] 的城市经济模型亦事先假定外部经济的存在,哈里斯(Harris)[40] 的市场潜能模型和普莱德(Pred)[41] 动态化的经济基础系数模型同样如此。总之,传统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城市和集聚,也无法说明外部经济由何而来,它只能通过外部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城市和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城市或区域的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42]。

相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内生性的,它们不需要通过外生差异(如山脉、河流、海港等自然条件的利弊)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通过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产业联系及市场外部性之间动态、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内生出经济活动沿地理空间依倒U形轨迹演化的规律,即使是从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地区或城市也可以内生出这样的规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还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区域之间内生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产业向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渐次扩散[9]。

转贴于

4 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市场外部性

传统经济地理学所使用的马歇尔“外部经济”包括西托夫斯基(Scitovsky)所称的“技术外部经济”与“市场外部经济(亦称金钱外部经济)”[43]。马歇尔对外部经济和集聚之间的联系分3种情形做过解释:①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可以支持更多的当地厂商以更低的成本专门化地生产更多种类的面向特定产业的非贸易投入品;②通过将相同产业的厂商集聚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产业中心可以实现对面向有专门技能的产业工人的劳动市场的汇聚(pooling),而劳动市场的汇聚对厂商和工人都有益处;③产业的集聚便于信息的传播,产生技术溢出(technological spillovers)效果[44]。显然,马歇尔论及的情形①和情形②可以归于西托夫斯基所称的“市场外部经济”,情形③即为“技术外部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和关心“市场外部经济”,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都是建立在“市场外部经济”基础上的。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代表人之一的克鲁格曼[44] 认为,技术创新并非是驱动产业集聚的唯一因素,而受“市场外部经济”推进的产业集聚却相当普遍;此外,技术和知识溢出是无形的,难以量化,任何人都可以就技术状况做出任何外生性的假设。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将建模的重点放在“市场外部经济”之上。但并不能据此得出新经济地理学否定技术外部性存在,只将外部经济局限于市场外部经济的狭窄范围的结论。

5 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都试图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城市的产生,但二者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背后的驱动因素的解释是不同的。在传统经济地理学那里,驱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是所谓的“外部经济”,但产生“外部经济”的“黑箱”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人们却不得而知。不过,有了容纳“外部经济”的“黑箱”,至少可以将由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产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形式化[6]。

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一个下游产业要对上游产业产生后向联系,在它们之间光有买方—卖方关系是不够的,还必须存在这样的情形:即下游产业产出的增加,通过扩大它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市场,将导致上游产业以更为有效的规模从事生产。类似地,只有在上游生产部门产出的增加允许下游产业更为有效地生产的情况下,下游产业才会享有前向联系[31]。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假定外部性是有单个厂商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参与的市场交互作用的结果,新经济地理学所关注的外部经济主要是在微观层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市场外部性,单个厂商层次的报酬递增通过市场外部性与产业间联系触发循环累积因果关系[30]: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产品细分,扩大的市场支持更多新的厂商以更低的成本规模专业化生产细分产品,增加的市场外部性对更多的厂商形成吸引,从而激活“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分工深化/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累积循环过程[9]。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强度与运输成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中等大小的运输成本下,会产生较强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在较高与较低的运输成本下,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却都表现得比较弱。

6 内生不对称性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内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对于运输成本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以两区域模型为例[6]:假定存在2个外界条件(人口规模、技术、自然环境等)完全相同的区域。在较高的运输成本下,后向联系强但前向联系弱,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弱,区域专业化无从发生,产业将在两区域内平均分布;在运输成本的中间段,后向联系并不明显减弱,而前向联系显著增强,总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强,区域专业化和积聚由此发生;当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之后,任何区位的后向联系与前向联系都不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反倒变弱,积聚变得不可维持,厂商重新选择分散化的区位决策。

在其他以“技术外部性”为基础而建立的模型中,也会出现内生不对称性。但是,由此类模型生出的不对称性并不像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那样表现出对运输成本的敏感性。

7 历史、预期、路径依赖和锁定

采用报酬不变假设的传统经济地理学预测经济空间是一个线性、和谐、稳定和均衡的系统。但是,现实中的经济却远非如此。新经济地理学向经济系统中加入报酬递增律,可以更好地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积聚和扩散机理。但是,报酬递增律的引入导致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出现多种均衡状态。如在两区域模型中,我们知道,当运输成本降到足够低时,制造业将在2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某个区域形成集聚。由于所讨论的2个区域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完全相同,因此,集聚具体在哪个区域发生,却不是事先能够确定的。这时候,历史偶然因素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亚瑟(Arthur)在讨论厂商的区位决策时注意到的,在存在报酬递增和外部经济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家厂商纯粹出于地理偏好来选择生产区位,则第二家厂商的区位决策不仅仅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与第一家厂商为邻而获得的益处亦不能从后者的考虑之中排除。以后的厂商关于生产的区位决策过程亦大抵如此。因此,某个区位碰巧在早期比其它区位吸引了更多的厂商,它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厂商。亚瑟的研究表明,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亦遵循路径依赖原理:在报酬递增的条件下,一旦经济活动随机选择一个特定的路径,除非发生大的反方向扰动,这一选择可能将被锁定,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先前的路径上运行[45]。换言之,一旦有外部冲击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区域之间造成任何微小差异,这种差异都将因循环累积的正反馈机制而放大。

既然历史偶然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经济活动在2个事先完全相同的区域中的分布,因此,即使并不发生实际的外部冲击,单是经济成分的个人预期也足以构成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第一驱动力”。换言之,给定累积循环因果效应的存在,众多微观经济分子的共同预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任何短期冲击或预期变化都会有其长期后果。但是,克鲁格曼指出,相对而言,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对于大尺度的“核心—周边”演进问题(如美国“阳光带”的演化)至多有一些助长作用,因为资本和劳动在大尺度的空间范围的流动实在比较缓慢;对于较小尺度的空间经济演化(如单个城市或大一点的区域的兴衰)、历史事件和预期变化的确可以对其产生重要影响[44]。

8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缺陷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方法和工具。但是,就像所有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一样,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关的评论文章对新经济地理学本身的缺陷从多种视角展开了批判,地理学界对它的抨击则尤为激烈。有些观点表现出独立的学术研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些观点或流于人云亦云,或表达的主观判断多于客观论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2002年4月,顾朝林等[23] 在《地理科学》上曾撰写《“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经济学”》一文,展望“西方经济学与地理学融合的新趋向”;可是,到了2002年8月(仅仅过了4个月),同样的作者又在《地理学报》上纵论“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24]。流行的对新经济地理学缺陷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

新经济地理学用高深数学所建立的模型,不过是地理学家多年前就已有意识地抛弃了的分析方法,它所得出的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经验应用更是奇缺[22]。

“新经济地理学”在经验上的洞察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做出比十几年前就出现的经济地理学更详细和全面的工作;同时,支撑“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及认识论基础不足。这表现在:①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②就报酬递增与空间集聚而言,“新经济地理学”没有意识到技术对经济过程的重要性;③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集聚的方法而言,也存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④从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新经济地理学”模糊了许多经济学、地理学概念;⑤就“新经济地理学”本身而言,区域的概念也存在着问题[23]。

上述批判是否全都切中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要脉”,尚有待实践检验。不过,在未见石祖葆[22] 和顾朝林等[24] 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渊源、根本假设及其方法论做深入解剖的情况下,听到“新经济地理学结论并无特别的新意”和“就区域集聚而言,经济学家很难做出超过地理学家的研究成就”的断言,不免让人感到有失严肃和严谨。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意并不在于它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它在新的假设下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的深度揭示。揭示集聚经济源于报酬递增以及产业集聚随运输成本非线性变化乃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根本创新之所在,它突破了以往的“集聚经济导致集聚”的循环论证。此外,对经济地理问题的科学探索并不非得要求在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之间分一个上下高低;而说“新经济地理学家的视野狭窄,与传统经济地理学家之间缺乏交流”[22] 就更是脱不去主观偏颇之嫌了。至于新经济地理学为何不将技术创新和扩散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克鲁格曼其实早有解释。“新经济地理学”在成型之初,已经预见到需要就实证检验做大量的研究。一些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如蒲格(Puga)[46]、戴维斯(Davis)、魏恩斯坦(Weinstein)[47]、亨德森(Henderson)[48]、汉森(Hanson)[49~51] 等其实早就进行过大量的实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对实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被联合国、世界银行、WTO以及各国政府广泛用于指导贸易和发展政策与实践。因此,说新经济地理学“过于偏重数学模型”、“缺乏经验研究的证实”以及“理论与政策实践相关性弱”[22],无异于对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视而不见。

篇3

例如,中国与美国是两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中国是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而美国本土东西都面临海洋,故美国的海运优势比中国强。从地形上分析,中国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势可分成三个阶梯,平原面积小、耕地少。而美国地形成纵列分布,西部为高原,东部为较矮的山脉,中部是大平原。其平原面积广阔,并且从五大湖畔一直到新奥尔良都是连贯的大平原,适合集约型农业的生产、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其农业生产的规划布局,要比中国更便于整体规划实施。虽然中国的农业生产布局也大多在平原地区,但中国的平原比美国的狭小,平原与平原之间又是较为相对独立的,所以中国的农业生产不同于美国的大型宽幅的农业机械的使用,而更多的是中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由于两国的自然条件不同,故农业生产也有不同侧重点。我国以精耕细作著称,而美国以粗放农业为主。

二、利用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两地区的共性和异性

例如,广州和北京都同属于季风气候区,但因两者处于不同的纬度位置,因此构成了两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广州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都在15 ℃左右,从气候学上讲,可说没有冬季,植物四季可生长。而夏季气温在25 ℃以上,温度较高。广州全年的气候特征为冬暖夏热,降水丰沛,降水主要集中于5至10月份,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而北京处于中纬度地带,处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冬季气温在-8 ℃左右,降水较少。夏季气温在20 ℃以上,降水较多,夏季特征高温多雨。这样得出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天寒冷干旱,夏天高温多雨。降水方面,北京90%的降水量集中于7、8、9月。从这样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天南北气温相差较大,夏季气温相差不大。降水量越往北,则越集中,但降水大多在夏季。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适合于水稻的种植,所以我国水稻的种植在季风区是较为广泛的。东北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现象。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能够较牢固地掌握季风气候的特征。

三、运用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比较黄河、长江的径流变化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的黄河和长江是亚洲的长河,两者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发源地都是青藏高原;不同的是,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区不相同。黄河主要流经中温带和半湿区,这些地区降水较少,故地表径流少,再加上流经地区主要是农业灌溉地区,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所以流量少。

长江是世界上的大河,其流量居全球之四(前三位为亚马逊河、扎伊尔河、恒河)。流经亚热带和湿润地区,这些地区年降水量丰沛,地表径流大,区域内没有灌溉农业区,故河流水量大并有丰富的水源。

根据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径流量的分析,两地有着明显的地理差异。黄河流域水源不足,是严重缺水的地区;长江流域水量丰富。而黄河流域是中国灌溉农业发达的地区,要想更有效地发展农业,就得有水源灌溉,故把多余的长江之水调到黄河中下游流域,解决这些地区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是必需的。因为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所以我国政府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之水调到黄河流域,现正在建设的有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这些工程的建成,将对我国工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平衡的作用。

四、运用自然环境基本相同的有关国家的比较,更好地熟记有关国家的地理现象

例如,日本和英国都是列岛之国,两国都是发达国家,所处的纬度都是中纬度。两国分别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的海洋上,气候都受到海洋的影响。但两国也有不同的地方。英国处于西风带,直接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阴天多而适合牧草生长,故畜牧业发达。日本虽然也处于西风带,但其西风是来自亚欧大陆,故水汽少,再加上亚欧大陆与太平洋海陆热力的差异,使得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的偏北风和偏南风,成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通过对比,使学生分析大陆东西侧气候的异同点,从而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分析能力。

五、运用各地图形特征,比较各省区的轮廓,掌握有关地区的地理现象

中国共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这三十多个省区中,如何记住它们的图形特征,这就要引导学生利用联想得出比较的方法。把生活中浅显的事物与其轮廓特征联系起来,使学生提高记忆的能力。如黑龙江像向西飞的丹顶鹤,云南似向东展翅的孔雀,重庆像鸽子,江苏像下山的老虎,陕西像钥匙,湖北像战士的帽冠,江西像火炬,广东像大象的头部,安徽似葫芦,海南似鸭梨,山西似平行四边形。通过对图形不同特征的比较和生动形象的文字说明,一改以往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牢固掌握各省区的版图特征。

六、运用海拔高度的不同比较,去分析说明各地气候不同的分布和植被分布的不同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成三个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西侧界限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横断山脉,东侧界限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二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多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形大多是丘陵和平原。东部的浙江和西部的虽然纬度相同,却因海拔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区。比浙江海拔高出4000米,其气温却比浙江低得多,当浙江是高温多雨的炎热夏季时,却是晚上有霜、白昼阳光辐射强的全国夏季最低气温区。喜水喜温的水稻在浙江普遍种植,而喜凉的作物只好在落户。地区同浙江相比,大气含氧量只有浙江的三分之一。藏民在此气候下适应了生活,而东部地区的人们到后,有许多人就有缺氧的高原反应,气急气短,呼吸急促。通过比较,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做好高山作业的防护安全工作,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处不同气候区的风土人情。

七、运用人们居住环境的不同比较,掌握世界人种的分布

地理教学中人口、民族、人种等的分布,是世界地理知识的组成部分。大到全球分布,小到全国乃至局部的人种分布,都可通过比较的方法讲授,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世界的人种按肤色、头发、眼珠的特征基本分成三类。白色人种又叫欧罗巴人种,其特征是肤色白、头发卷曲而带黄色、眼珠蓝色、体毛较多、鼻子高而长、唇薄,此人种在全球分布广泛,各大洲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此人种适合生活于较高温度的北半球,鼻子高而长,可使寒冷空气预热而进行呼吸。黄色人种,又叫蒙古人种,其特征是肤色黄、头发黑而直、眼珠黑、鼻子比白人短、体毛比白人少。此人种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和东南亚,其余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而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此人种,我国汉族就属于此人种。其数量比白人少,居三类人种的第二位。适合居住的地方主要是中低纬度的地区。

篇4

【摘 要】大学教育是中国几十年来取得社会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理工科的数学教育功不可没;同样,美国近年来也在不断强化大学各专业的数学教育。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基于专业特色,在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要专业研究,以保证实用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实践表明,对中美两国的大学低年级数学教育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是提高我国大学理工科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用性;课程教学;高等教育;数学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启动基金(NY214170)。

作者简介:余瀚(1984—),博士,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

王少辉,博士,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在“中国梦”理论的指导下,十分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必要继续坚持以往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实践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方可持续培养出更有利于国家建设的人才。大学低年级的数学基础教育在理工科的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中美两国都很重视且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在美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作者发现大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证主义思想处处存在,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其实用性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美国计算机类的教学为例,其中密码学和数据结构等相对高年级的课程,其相关内容已经在线性代数及微积分课程的教学和作业中不断出现,突显了数学课程的应用性。美国很多科研机构或企业并不一味追求高、精、尖的科技去培养人才,而是更多地去培养实用型的工程科技人员,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观点在美国人的理念里根深蒂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了解美国的大学教学在实用性方面的可取之处,这样可以使我国大学在教学中不仅坚持对学生扎实功底的培养,同时充分融入实用性内容,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精选实用的教学内容

美国大学的教材十分注重延续性和可读性,以本科微积分(Calculus I、II、III)教材[1]为例,和中国一样,一般来说美国大学并不频繁更换此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本。教材的每一个章节都涵盖了大量的相关工程实践训练习题或小型工程设计,如:有体育运动方向如链球比赛场地的设计,有水利工程建设中已知胡佛大坝水库横截面表达式推算其储水量的问题,还有电信电缆架设最小投资优化问题等。中国大学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其理论性较强,因此学生基础较为扎实,实践性内容和例题会在某些章节集中阐述,但仍需加强这部分实用性内容,以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和生产实践。这里简单举例说明,以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材为例[2],在讲“连续”问题的时候,是在先传统意义下用极限定义连续的数学语言定义,然后再去讨论连续的类型、间断点等问题,这个定义理论性较强;美国的微积分教材一般只讲判定标准:函数在某点左极限存在,右极限也存在,并且两者相等,且等于这点本身的函数值。这样的判定条件不仅可以使学生非常牢固地把握概念,而且可较为直观地结合图示说明,但弱化了ε-δ语言的形式化定义。即使是理科学生,也只在后续的分析课(Vector Calculus)上再讨论缜密的定义和分析,所以学生不需要知道太多理论就能利用此类判定条件去处理实际问题,也相对容易感性上理解。

2 提高教学软硬件的使用效率

在教学工具的使用上,美国的大学非常注意使用各类软件,诸如:Matlab、Maple等。这一方面中国大学已经逐渐赶上,并在某些方面超越,不过由于语言上的天然优势,美国大学生相对更容易理解此类软件的各个功能而不必去对照看帮助文档。编写程序方面,中国学生功底深厚且平均强于美国学生,这主要归功于我国扎实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但是在各类工具包的使用上,还需引导加强应用训练。如Matlab中的pdetool等包就是解决实际工程计算的非常好的包,而不必要一定了解方程解的各个理论细节,再去使用这样的包。充分使用现有工具解决问题也是人类之所以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有经验教师引导下的动手能力往往应先于理论解题能力的培养。在课堂笔记方面,很多美国学校使用smartboard可交互式电子黑板,可以播放ppt,同时教师可以用特殊的笔在电子板上写下笔记,这类软硬件的使用也极大方便了教学,教师可以在需要写板书的同时,把板书以文档形式记下来供学生共享,极大缩减了工作量,也可方便进行远程教学,避免只放PPT的尴尬;缺点是,此类设备造价昂贵,并且容易造成学生惰性,过度依赖于课后发笔记,相对于我国使用的传统白/黑板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3 结合专业实际,提高训练效果

在课堂上,两国教师均有采用不定期的十分钟左右的小测验(quiz)考查学生,通过若干次这种类型的测试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持续给学生一定压力,而不是仅通过一次考试评价学生,且让学生更重视掌握重要知识点。在课后作业方面,很多美国学生使用如Ti-84的智能计算器,使得工程和科学计算更加灵活方便,这样的设备在中国目前推行开来可能成本还比较高,但近期已有其它基于移动设备的App开发出来,相当程度上避免了使用此类硬件工具的成本。同时网上流行的Mathematica等工具可以使得我们更加合理地在线使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也不失为相当好的学习手段。此外,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如生物或化学专业)的学生,美国的课程设置相对灵活,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要把多元微积分学完,只需掌握一部分重要思想即可,以后若有需要可继续扩展学习。

4 结语

理工科往往涉及到较强的实践性,大学数学教育也应从低年级开始以实用性为基础,强调其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的实用价值。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专业实际,带着实际问题将述论理论知识,通过实例训练强化知识记忆和应用。几年来,我们在《密码学》[3]教学中也进行了初步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扬长避短、继续探索,争取获得深层次成果。

参考文献

[1][美]Ron Larson,Bruce Edwards.Calculus[M].Seventh Edition.Publisher:Brooks,2009.

篇5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件突出的是同教材、同学生、同教师的相关性和紧密结合,除了软件使用水平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教师讲课的个人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

三、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学习历史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具体学习的方法:理解知识,一是掌握历史事件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区分历史事物的表层现象和内涵本质。如魏源的“师夷制夷”思想,字面表意是学习西方和抵御侵略,隐含的目的是“强国”;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扩大了学习西方的内容,但两派都不懂得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更不懂得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这一制度,这要挖掘的隐性联系。课本小字是对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翔实,可视情况掌握:知识性记述,浓缩成要点;情节性描述,转化为理性认识;观点结论性分析,与大字同等掌握。总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能够做到把握好基础,然后在基本知识夯实的情况下加强重点知识的训练。

篇6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篇7

高中地理必修一阐述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体现的是地理学的自然科学性,因而,在内容的设计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原理性和综合性。这也就决定了必修一的知识难度高、广度大,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然而,本模块却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其他模块的学习的必要知识基础,因此,必修一也就成了整个高中地理的重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以“注入式”教学方式为主,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对晦涩知识由易到难的推演,学生充当的是观众的角色。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感触最深的是“累”,课时不够;而学生的感触是“煎熬”,跟没学一样。思考这一模块学习低效的原因有:①教学的设计没有科学性指导,仅凭经验。②忽略了学生最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逐步积累、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必修一的教学必须突破两个方面的难题:①教学设计必须将学习任务进行分割和转化。②对分割和转化的任务确定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笔者认为,“任务分析技术”为其提供了契机。笔者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地方时”的教学设计为例,运用任务分析技术指导课堂,以期优化地理教学。

一、“任务分析技术”的原理概述

任务分析是一种教学设计技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任务分析示意图:

任务分析示意图的解析:如果“子目标1.2”和“子目标2”的子目标的难度已经在能力范围之内,那么教学起点就从学习“子目标1.1”开始,回忆“子目标1.2”和“子目标2”的子目标的知识,然后学习“子目标1.1”的知识,再学习“子目标2”的知识,最后完成目标。图中“子目标1”分支比较多,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从思维过程安排重点难点,找出重点,清楚什么是目标技能,具体的技能是什么,核心技能是什么,然后考虑用哪种教学方式最合适。当信息不对称,直接教育学生是最有效。有的需要探究学习,有的需要老师先示范,然后学生亲自做的体验性学习。

二、任务分析指导下的地理必修一的教学设计

(一)利用”任务分析技术“对“地方时“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地方时的计算”,要教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就要让学生掌握子目标1(时差)和子目标2(东“+”西“-”)。而要掌握“时差”,必须具备“经度差”的计算。“经度差”的计算是建立在上一课时刚刚结束的经度之上,学生已经掌握;东“+”西“-”的突破最终是建立在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上,学生也已经掌握。因此,通过任务分析可知,本节课是从“经度差”和“东早西迟”开始学习,是课堂探究的重点,而这两个目标是平行的,从哪个学起都行;“经度”和“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是学生的起点能力,是回忆性知识,可以安排在课前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中。因此,经过上述分析,笔者对这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即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归纳小结和强化训练。

(二)“任务分析技术”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流程阐述

1.课前自主学习

1.研读课文P16最后一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概念:各地因______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特点:①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______;②同一______上的地方时呈“东早西晚”;③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______,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______。

2.读下图,完成下列填空

(1)判断LM是______(晨线/昏线)。

(2)A、B、C的经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此刻,A的时间______(早/晚/等于)B,C的时间______(早/晚/等于)D,D的时间______(早/晚/等于)B。

以往的教学设计中,这一部分基本是不存在的或者是形同虚设的存在,因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任务太难,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是无效的。然而,通过课堂的反馈,学生通过完成上述的任务,知道了这节课即将讲述的内容是什么,也通过第2题的设置掌握了它的知识体系建立的基础,同时也对之前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回忆与运用。另外,学生在第2题的(2)(3)的答题上存在着分歧,并且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自信,这给学生在复习回忆的基础上产生了质疑,起到了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尽管所有老师明确课前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做出要求,如何把想法表达出来,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却很少做出准确的、科学的书面表达,任务分析可以为其提供参考的办法。

2.课堂合作探究与展示(重点)

1.已知两地经度,求两地地方时时差

116°E与120°E经度差为______,时差为______。

5°W与35°W经度差为______,时差为______。

2°E与4°W经度差为______,时差为______。

2.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经度地点的地方时

(1)若116°E是11:00,则120°E的时间是______。

(2)读右图,已知B点的地方时为8:00,A、C、D的地方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任务分析,这一环节教学顺序是“经度差”“时差”“时间的计算”,笔者设置了上述的课堂合作探究与展示内容。通过前一环节老师对课前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疑点进行解析,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在完成复习之后,马上全盘步步推演,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更没有所说的自主建构过程。而本节课学生先用了10分钟的合作探究,然后每个小组展示,出现了好几个不同的答案,学生一开始争论得比较激烈,最后通过学生代表讲解思路,同学之间“找茬”,最终发现了自己的思维盲区。

因此,对教学内容做任务分析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做出正确的选择,究竟是学生自己探究还是教师先示范、是该先学后教还是边学边教,都需要有科学的依据,而不是凭经验一刀切。

3.归纳小结

地方时的计算步骤:

这一环节是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高度的概括,把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纳入到自身的知识框架中,这也是学生自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4.强化训练

1.读右图,若A点的地方时是6:00,那么B、C的地方时分别是______、______。

2.《学评》P17第3题、P18第12题。

这一环节是检验任务分析中最终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同时这个目标也是下节课的起点能力,也是检验学生课堂是否完成自我建构的环节。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高中地理;新课改;思考

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浅谈几点思考。

一、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的内容

1.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首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通过切身体会,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①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②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③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而形成的空气环流?④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⑤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⑥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有何意义?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等。

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必修一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生成”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其次,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大纲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1.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例如,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读图思考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从以下二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①《两小儿辩日》中第一个小孩子的问题是: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第二个小孩子的问题是:中午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冷,而中午的时候热。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我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回答上面的问题,请思考讨论。②引申问题:为什么在远日点北半球却是夏至日,而在近日点北半球是冬至日,从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来展开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四、总结

总之,以上是本人的几点思考。希望广大地理老师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篇9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解:本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行为动词是“概括”和“解释”,认知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行为动词的描述,可以确定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属于理解层次。为了达到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选取典型的资料作为概括和解释的对象。同时,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因素和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该条课标必要的知识铺垫。

(一)知识与技能

1.城市化的含义、表现;

2.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内涵,解决问题的措施。

【中图版教材分析】

中图版教材内容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点,从整体上认识城市的发展过程。对本条课标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教材内容分为前后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一是城市化的内涵,二是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搭桥”,选取了“深圳”图片“城市化”这一课题,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进一步,教材接着紧贴课标的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图表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同时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然后,教材以一系列的图片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教材在较好的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上。

【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55-02

对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物流地理是一门以全国物流产业整体结构和发展及各产业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关系为主要描述对象的选修课程,其内容涵盖物流节点布局、农业物流地理、轻工业物流地理、重工业物流地理、运输业物流地理、商业物流地理、港澳台物流地理和国际物流地理八部分内容。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了当前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学习,理论性和全局性要求较高。

根据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该课程的授课对象一般为结束了物流基础知识学习的二年级学生,他们对物流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即将展开物流各职能模块(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相比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明晰、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方式,物流地理课程存在着明显的教学难题亟需破解,具体表现在:物流地理涉及到基础的地理知识,中职生普遍基础相对较差;物流地理涉及产业分工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生缺乏兴趣;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对图讲解”,学生参与度低的

局面。

为破解这一教学困境,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教学实践,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简笔画技法,将美术课程的部分技巧巧妙嫁接到物流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来,有效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教学应用实践效果明显。总结起来,其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熟练掌握物流地理课程标准,找准简笔画技法学习的切入点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其特点是通过活泼而个性化有创意的图文设计,达到简化图形描述的作用。主要表现手法是通过简单的点、线、圆、指示线等组合成整体来展示效果。该技法因简单明了、清晰可视,在需要图示、范例来展现内容的课程效果明显。同时,在规则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物流地理课程对地图的识别和展示是其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重视对地图的实景展示,认为物流地理是一门以常规地图知识学习为基础的课程,强调对出版地图的图上作业。对缺乏必要知识储备和学习动力的中职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几近于枯燥,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要求。

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只要能找准简笔画技法与物流地理课程的结合部,借用简笔画技能,突出物流地理课程要求,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又能突出课程要求,完成物流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对比简笔画教学和地图识图教学,避免相互混淆

具体到课程的实际教学,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简笔画作为一项简单使用、有一定操作规则的作图技巧,与要求严格、制图规范的地图绘制技巧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对物流地理这门课程中,哪些地方是可以发挥简笔画的形象性、创造性,哪些地方要使用规范的识图技巧,要有明确的认识,做到相互对照,区别使用。其次,要注意把握好两部分内容在受众中的具体内容。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对简笔画和地图识图要把握好重心,对使用频率较高、表现力强、容易掌握的小技巧、技法,可提高课时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对于那些相对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掌握的综合性技法,不要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来处理,简单介绍下或忽略不讲。简单地说,把握“实用、够用”的原则,审慎选择简笔画和地图识图技法教学内容。

三、使用行动导向法组织课堂教学,解放学生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创造力

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针对职业工作不断提高的技术复杂度和教材抽象性,通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工作情境中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范式。具体做法有:

(一)课堂组织小组化,搭建团队竞争平台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组内成员间可通过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能加快学习速度,钻研知识,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同时又不致太过枯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按照“同组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授课班级学生划分为相对能力均衡的不同竞争小组,为课程学习中的竞争性任务的实施创造组织条件。

(二)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搜集和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物流地理课程中简笔画技法的运用,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将简笔画主要运用在简笔画物产绘图、物流结点绘图、简笔画绘地图等方面,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以小组或个人任务的方式,发挥个人优势和组内互助的优势,破解学生的畏难情绪,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篇11

(1)教材的处理:本节课为两课时,此节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后部分知识中与人口增长有关的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中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等知识调整到第一课时讲,第二课时为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读训练,这样增强了知识完整性。(2)教学思路的设计。本节教学思路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关注新课标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③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 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②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③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地区分布的差异;④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②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②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③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性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3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原因及有关自然增长率的计算;(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代表国家。

4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的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及地区分布。

5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相结合。

6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相关人口增长资料。

7 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是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出示幻灯片,内容为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图片。师问:2009.6.5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环境日)。教师: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必修一我们主要学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必修二人文地理环境,也就是人类活动与环境,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教师再次出示幻灯片:世界第60亿人口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图片。进而提出问题:世界乃至中国为何这么关注这一刻?(学生回答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太多)。学生通过观看幻灯片,思考并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讲授新课过程的教学环节。如教师在讲授“历史上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还是先用幻灯片出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接着师生共同归纳步骤与方法:先看图名,再看图例,然后看横纵坐标代表的变量及关系,最后看曲线的形状(陡缓)及表达的含义。最后教师让同学们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思考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②这幅“历史上的人口增长示意图”反映了人口增长的哪些特点?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读图思考回答问题及学生读数据图表,自主学习完成问题。教师以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来对学生进行读图技能的培养。因为本部分知识难度不是很大,所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当中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