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

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0 14:39: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七年级语文教学分析

篇1

作文教学具有严格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方式以及规范的教学要求,是语文学科中与阅读教学相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作文的教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学科体系的构建;二是中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系统的构建。

所谓作文学科体系主要是指教师教给学生的和写作文有关的语文专业知识、写作技巧以及写作思维等知识;所谓各年级作文教学系统是指初中三个年级不应该各自为战,而是应该整体构建作文教学的体系,各年级应有明确的分工,明确各个年级所应当完成的任务,低年级应当为高年级打好基础,高年级应当及时向低年级反馈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

二、作文学科体系的内容

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作文学科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完整的体系,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可以明确作文学科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字词、成语、短语、句子、名言警句、诗词、名家名篇以及钢笔字等。

2.语文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标点符号、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汉语语法、文体知识等。

3.作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的把握。

初中作文的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4)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5)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6)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8)书写规范、整洁。[1]

准确把握作文写作要求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学习和写作的时候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控,并以此来检验、修改自己的作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朝着符合写作要求的方向去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作文的质量。

4.写作技巧训练

作文的写作技巧主要包括审题的技巧、选材的技巧、拟题的技巧、开头的技巧、布局的技巧、结尾的技巧等等。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驾驭作文的写作,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5.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的培养

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我们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几种思维能力系统的培养:观察能力、回想能力、联想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晨读大声读书的习惯、课上认真习作的习惯、课下记笔记的习惯、平时阅读的习惯、修改作文的习惯等。

三、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初中三年各个学段的分工应当具体明确并且上下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年级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没有把作文教学当成一个整体的任务来完成,这直接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有一部分内容被多个教师重复的教,即“重复劳动”现象;二是,一部分作文写作的知识没有教师去教,即“无人劳动”现象。

造成这两个现象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每个学年都分班以及更换教师;三个年级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各年级教学任务分工不明。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1.初中学校应保持班级和任课教师的稳定性。

很多学校出于各种原因,会在某个时期进行重新分班,这导致学校需要重新安排任课教师,最终的结果是不同的语文教师又要面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虽然各个教师在总体的教学进度上是相同的,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就拿作文教学来说,有些教师讲了作文学科体系的一部分知识点,一些教师没讲;或者一些教师讲了这一部分知识点,另一些教师讲了另一部分知识点。那么就对下个学年的任课教师带来了麻烦,最后只能是重新再讲一遍或者干脆不讲。

任课教师的流动也造成了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造成教师流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为了保证整个教学的连贯性,学校要尽量保证任课教师人员的稳定。在发生教师更替的情况时要确保做好接任教师与离任教师工作的交接,使接任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作文教学体系以及整个教学进度。

2.三个年级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

在作文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情况,因此,各个年级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由三个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专题交流,以此确定各年级的教学分工、确定教学进度、交流教学经验等等。

3.各学年作文教学任务分工要合理清晰。

各学年的教学任务分工是初中作文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应当充分分析语文教学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此作基础,明确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下面针对教学任务的分工提出一点看法和建议:

第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本体工作,各个学段完成各自的任务即可。

第二,七年级上学期进行标点符号和修辞方法的重点讲解和练习,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是作文写作的基础。作文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应当在七年级第一次作文习作时就进行讲解,并在历次习作中进行强调,以使其深入到学生的写作思维当中,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自觉。

第三,七年级下学期进行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系统讲解和练习。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不仅应当进行专题讲解,而且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相应的课文进行巩固,以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熟练运用的程度。

第四,八年级重点进行汉语语法的讲解和练习。

汉语语法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自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类、句型、常见的语法失误、复句、句群。其中标点符号作为语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单独作为一个部分来讲解。

将语法知识分解成以上几个模块,根据各个模块的内容多少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在上学期和下学期进行集中讲解。

篇2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由注重知识,改为知识和方法并重。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要不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1、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学会借助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阅读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诵读,反复的读,即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朗读为重头戏,促进学生感悟意象并体验情感。再如,结合《春》、《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整体感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抓住散文的线索,寻找散文的“散形”和“聚神”点,借助重点语句和精彩语段,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大意,进行整体感知,感受散文的“神”。再如,《中国石拱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说明文教学,重点就要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抓住“桥”的哪些特征,介绍赵州桥时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来介绍中国的石拱桥的。这三大方面是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钥匙,因此,说明文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阅读的几种方式:浏览、略读和精读;默读与朗读;速读等。

2、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识别,体会作用。从整体来说,体会抓住全文的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几次的“背影”语句。从片断来说,文章第六段是重点,要深入理解和体会此段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借助抓几句“文眼”。这一课学完后,接下来的《台阶》和《老王》两课,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来阅读。《台阶》中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句,《老王》中反映几件事的句子。当然,以后的许多文章都会有,如《陋室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适当的机会,就要提醒或检查学生是否已学会了此方法。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单法”为“多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适当新颖”原则,指出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适当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不竭的动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源泉。有源之“水”长流,兴趣就如学习语文之“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的课文,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世界是多彩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次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传统的传授法如果运用得当,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改革教学法,不是全盘否定原有教学方法,而是要吸取传统课的精华,加于继承和发展,同时又运用现代教学法研究成果,多样化。

1、教学方法选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可以运用传统的引导启发法;《济南的冬天》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山中访友》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秋天》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这样,各种教学法的交叉,将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化“死水一潭”为“流水不腐”。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当然,一节课中,有时也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既运用启发法又运用讨论法等,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多媒体教学。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有效改进课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教学中,不妨做些课件。用powerpoine格式将课堂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各个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做成幻灯片。用flash格式将课文重点段的朗读做成音像课件,用于朗读示范。下载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背影》:父亲过铁道片断(rm格式),借以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示范,加深对背影的直观感受,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更加深入感受父亲的关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情绪,参与情感的体验。还可下载MP3歌曲《爸爸妈妈》,作为课堂教学气氛调节或课前课后学生休闲用。

3、软件或网络教学。还可以运用网络电脑或借助软件进行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关、思维训练及能力训练。如:借鉴诸如北京发现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能力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多媒体课堂。充分利用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发的教学软件,也可自行编制简单的教学软件。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文的互动。

4、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课。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在教室内上呢,如《行道树》、《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这样的课,如果把它放在室外来上,不是可以“文”“景”结合吗。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以此进行“人文对话”和“人景交融”。

5、课堂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这样的课型,意在提供平台,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里,进入角色中直接去体验感受。如《核舟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背诵指导,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就“船头”和“船尾”两段的描写进行背诵时,可以邀请学生做人物的模仿状,以此造型,一者指导、检查学生背诵,二者加深学生对课文所描写内容的感受,课堂教学有趣,生动活泼。再如:《石壕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一堂短“剧”演出,让学生将课文搬上“舞台”。成立几组剧组,由学生自行组织组合,还可对各组的演出进行评比,也还可组织进行剧评,以提高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6、学科间互动。如《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在自读课文基础上,按要求作画,将课文描写中最感人的一幕作一副画,并为此画题词。美术课与语文课配合。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课文中“散步”时的一幕是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若能准确地将这一幕定格,并将作画的意图和感受说出,那么,学生对此文内容的理解,思想的感受已基本到位。学生也将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四、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1、个人阅读阶段。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独立查找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独立做阅读标注,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篇3

教材分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应充分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旋律。《冰心诗三首》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都是诗歌体裁的文章,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晶莹剔透的小诗里蕴含着伟大的力量,也滋养了我们的心灵。这三首小诗为我们传达了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成功的花》向我们表达了成功的背后都浸透着血和泪;《嫩绿的芽儿》传达出人生应该有发展、贡献和牺牲的精神;《青年人》告知青年人要把握现在,着眼未来。小诗的语言精练,思想丰富。通过学习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审美情趣。教师在做完初步的教学分析后,结合本诗的内容和意境,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冰心诗三首》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学习感受小诗的语言美感和感情基调,并初步体会诗歌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技巧,能够通过阅读,结合具体的语境,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欣赏文学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预设

《冰心诗三首》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和吟诵这三首小诗,初步感悟诗句含义。诗歌的语言和感情表达都是含蓄的,所以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有感情阅读,把握深层次的诗歌意境。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一些词语或语句,通过重点鉴赏加深理解。教学难点: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诗歌中去,在阅读中体会每一个词、每一句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技巧地朗读。

四、教学方法分析

在《冰心诗三首》阅读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感知法。朗读感知法是让学生初步阅读文章,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感,把握诗歌的情感旋律。《冰心诗三首》是三首清新优美的小诗,可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吟诵,在反复朗诵中直接与作者对话,使学生感受诗意氛围。(2)联想诵读法。联想诵读法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诗歌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通过这一系列联想,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景中,体会诗句内涵。(3)重点朗读法。重点朗读法是通过逐字逐句地斟酌,重点赏析某个词语、某一句话。加强重点诗句的阅读,把握文章重点。如《嫩绿的芽儿》中,可引导学生重点阅读“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三句,体会作者运用这种对比递进方式的意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分别蕴含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的设计。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将教学目标体现出来,并根据教学目标和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要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的情况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了解文章或作者背景,为阅读作铺垫。

在赏读本篇文章前,先让学生回忆冰心以前的一些诗句或文章,了解冰心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点,使学生在脑海中能初步形成对冰心诗集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介绍冰心的人物背景及其生活所在的社会背景,使学生体会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

2.创设情境,进入诗歌意境。

教师带领学生初步阅读诗歌,并根据诗歌内容创设情境。如《成功的花》,看到题目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大自然缤纷的花朵;《嫩绿的芽儿》使学生联想到充满生机的绿草;《青年人》象征着生机和活力。教师在学生初步阅读后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

篇4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191-01

学生从小学阶段迈进初中阶段,由于科目的骤然增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明显差异,给他们造成了诸多的学习上的困惑。因此,如何让学生由小学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学习,就成了初中各科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当然,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一领域,我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下面我就将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简述如下。

一、缓步慢行,逐渐加速

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学生之所以跟不上教师的节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讲课的进度太快。这也不能全怪教师,因为初一语文的教学任务远比小学的重,需要完成六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所以很多教师不得不开快车。从这个角度讲,七年级语文的内容就显得过多了。要求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进度上要放缓速度,缓步慢行,采取逐渐加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出一个逐渐适应初中语文学科学习的时间。

首先,教师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不要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人物而开快车。要先教给学生学习初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的方法,让学生逐渐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其次,在进度上要采取逐渐加速的方法。也就是在讲上册的头一两个单元时,尽量要将细一些,尽量降低难度,尽量多讲一些学习方法。等学生逐渐对这门课程有了足够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后,再加快进度。这样也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再次,还可以采取重点课文详细讲,自读课文指导学的方式来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初中语文。不管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每个单元的阅读课文都分为必读和自读两种,教师可以重点讲必读课文,通过讲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自读课文,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慢后快,逐渐加快进度,这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其实,在小升初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存在着缝隙,比如,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和相关的文言知识成了两边教学的真空地带。学生在升入初中后,课本上仍然没有这些知识,一些教师只是按课本上课,认为课本上没有的就没有必要给学生补这些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教学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孔子说:“因材施教”,学生缺少哪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应该给学生补充哪方面的知识。教师不是课本内容的传话筒,而是教材的利用者和整合者,照本宣科是要不得的。初中语文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的给学生补充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或者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以集中补,也可以分散补。总之,查漏补缺是小升初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授之以渔,点石成金

我们都知道点金术的故事,这个故事中阐述的道理在教育中同样适用。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极力倡导的。很多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读和背,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并不高,而升入初中后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侧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困扰着众多的学生。这时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然后,引导他们去领略初中语文的无限风光;而不是自己摘取一朵花戴在学生头上。学生只要掌握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也就等于学会了学习这门学科“点金术”,教师还用发愁学生学不好这门学科吗?

篇5

一、激发兴趣,夯实基础

初中时期,学生开始正式接触文言文,对我国古典文学名篇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接受古典文学的程度。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薄弱,打好基础,对于以后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初中起始阶段,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采用巧设导语、分组朗读、角色扮演、剧本表演、多媒体辅助等多种方式进行激趣。如在教授郦道元的《三峡》时,有的教师用清代张潮的“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进行导入;上完《曹刿论战》后,有的教师借助多媒体,再现古代战争的场面,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上完《桃花源记》后,同学分角色扮演,以记者采访桃花源中人的形式,通过“记者”和“桃花源中人”的问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教师还应把重点放在加强学生的文言基本功上,帮助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打好基础,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的文言学习。

二、梳理归纳,重视积累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后的总结,帮助学生及时归纳梳理,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串成一条线、一个面,形成条理清晰、科学系统的知识网。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提高文言阅读的语感。在初中整个阶段,都应持之以恒地加强对词语(如实词、虚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文化常识等知识系统的梳理归纳,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这样,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增长了文言知识,渐渐地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未学过的文章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例如实词“属”,有shǔ、zhǔ两读。《三峡》里的“属(zhǔ)引凄异”中的“属”作“连续”解,《核舟记》里的“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中“属”作“类似”解,《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中的“属”作“类”解,《岳阳楼记》中的“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则为通假字,通“嘱”,作“嘱咐、嘱托”解。至于“之”“也”等虚词更需要归纳,以便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地运用。

篇6

语文是带有浓厚感彩的人文学科,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化学生,涵养性情,唤醒心灵。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往往更重视文本主题的探究,精彩语句的分析,写作技巧的把握,以及写作特色的总结,把这些所谓的重点知识提前预设到位,考虑周全,工整认真地写在教案纸上,才能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事实上却忽略了语文课最本质、最重要的任务――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非预设性教学形态打破了语文教学的窠臼,从关注静态的教案走向关注动态的学生,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下面,我就非预设性教学形态的相关问题作以探究。

一、非预设性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面对的是思想独立,个性迥异的教育对象,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协调音符。如何有效地把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现象,凭借灵活的手段使课堂教学信息迅速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在倡导真实、鲜活的课堂活动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

非预设性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之处在于:首先,课堂教学中不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麻木地听,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渠道、全方位的思想碰撞,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由师生共同决定课堂上学什么、怎么学;其次,它强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淡化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形式化,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它更强调学生带动老师,而非由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这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

非预设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起了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使每节课都焕发活力,充满张力。同时也在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提高方面起到了作用。非预设性教学形态要求教师自己要扑下身子,定下性子,潜心研究教材,关注学生,拓宽视野,提升素养,练就在课堂教学中“四两拨千斤”的功力。此外也提倡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有所感悟、理解,甚至质疑。

二、非预设性教学的运用方法

1.对语文教材要有所选择。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只是媒介,课文学了多少有时并不重要,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课文,有所舍弃。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章时,我就选择了其中《伟大的悲剧》一文示范讲解,其余文章分别布置给几位语文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讲解,多余的时间安排大家学习课外相关的文章,而这些课外文章大多也是由学生们搜集、整理的。非预设性教学很大意义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当然也包括学生对课文的选择,师生一致选择的文章,课堂更容易形成共鸣。

2.引进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非预设性课堂在动态化的教学中,延伸拓展必不可少,需要教师不断引进相关资源来充实教学,教师应注重整合教材、挖掘资源。语文学科的外延很宽广,适时适量地选择经典引入教材,既保证了阅读的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如在讲解一些以珍视生命、学会感恩的文章时,顺势引入地震灾害的相关资料、评论文章,触及学生内心,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

3.营造氛围,尊重有效生成。伟大的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的唯一规范是自由。”非预设性教学就非常强调“自由”,包括“自由阅读”、“自由感悟”、“自主生成”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淡化课堂权威的形象,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次,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尽管有的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所提问题不全有价值,也应积极鼓励,帮助他们筛选较好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此外,营造课堂氛围的“场效应”,使学生们以点带面,互相启发,互相倾听,生发新的认识,这一点也很重要。

4.善于捕捉契机,形成教学生长点。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在这样一个历程中,教学的契机无处不在,但又稍纵即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见解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判断、回应、引导,进而发掘其中的教学生长点,不失时机地开拓更广阔的教学空间。⑴ 捕捉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契机。任何课堂都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因为有时错误也是有价值的,若能发现并正确引导,往往能推进教学。⑵尊重学生感悟加以延伸,形成教学生长点。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感悟是丰富而真实的,如果老师能独具慧眼及时抓住学生的一点感悟加以延伸,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非预设并非是任马由缰、随心所欲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教师在处理突发问题时,能够作出灵活反应,给事件以巧妙、完善的处理,从而显示出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敏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多变性。但这并不是指课前毫无准备,课堂随心所欲,我们提倡的非预设性,是主张淡化教师的课堂精确预设,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积极思考探索和讨论交流中经由教师的适当辅助,生成有效的教学内容,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形态。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师只有课前尽可能地“全预设”,才能在课堂上自如地“非预设”,才能避免手足无措的尴尬。

总之,非预设性语文教学形态强调的是教师的“宏观调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前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对语文课堂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语文课堂生成性情景的主动创设上,还体现在对课堂发展方向的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上。

参考书目:

篇7

关键词 教学理念;语文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33-02

最近,笔者有幸作为公安县农村均衡教育迎检专家组成员,到全县各乡镇巡回听课问诊。闸口中学建议笔者听语文骨干教师郭老师的课,执教的是七年级的《伟大的悲剧》。就课来说,他上得很传统,就是按部就班,教室里都有“班班通”,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分成“复习检查、总体感知、问题探究、文句品析、延伸拓展”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计2~3个问题,算起来共有十几个问题。

在藕池中学听了八年级马老师的课,马老师是一位中年女教师,上的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课也是分成几个环节:一是背诵积累,复习检查;二是查阅资料,说说文体;三是概述内容,整体感知;四是理清结构,问题探究;五是品析句段,赏析语言;六是拓展延伸,补写结尾。也是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两位老师都是中年教师,有近30年的教学经历,都属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了,课堂上显得沉稳,不慌不忙。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板块明确。问题全是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多媒体使用很熟练,能充分显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有些教学环节很有创意,马老师在检查学生的生词掌握情况时采取央视《成语大会》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一个说解释,一个猜词。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能上成这个样子,已属难得。

一周时间听了16所农村初中的30多节语文课,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占70%,在与老师座谈时,感受最深的是有效的语文课不多,低效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共性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以郭老师和马老师的课为例来说明。

一、少些“套路”,多一点“个性”

他俩的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只是所教的课文不同而已,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教学思路推进。笔者心想,这两位教师平时上课可能也是按照这个套路进行设计,万变不离其宗,把活的语文按照死的套路进行教学。比如,这两节课的教学思路几乎完全相同,顺序不变,不分重点、不分主次,上课时轻车熟路、按部就班。教学固然需要模式,但要灵活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理,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教师要建立模式,让课堂教学沿着规律进行。但不能模式化,不能使模式僵化,不能僵化不变,要创造性地使用模式,有时要完整贯穿模式,有时只能使用模式中的某一部分,有时要跳出模式,另谋高招。一节课不应该也不可能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这两节课,任课教师都花了不少精力和热情,研究了这一节课实现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这节课认真准备了课件,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环节,甚至详细到连导语该怎么说,后边结论该怎么讲,中间该怎么弄……虽然模式是引领教师规范教学的好做法,但它同时僵化了教师的思维,实际上是引领着教师往匠师的路上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重点,要有侧重,有些环节可以不要。例如,这两节课都有整体感知部分,总要设计一两个问题,这个部分和后面的“问题探究”有些是重复的。但为了显示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还是硬性设计了一些琐碎的问题。

二、少一点“以教为中心”,多一点“以学为中心”

因为问题设计得比较死,都打在屏幕上,学生回答后还要将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总是不敢回答,期待着教师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不是读课文根据思考来回答,而是不停翻找《教材全解》一类的参考书寻找答案,这类现象还是教学理念出了问题。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曾经把课堂教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二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回答;三是师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成果共享。很显然,这两位教师的课还是以教师教为主,虽然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但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在课堂没有体现出自主性,更没有合作学习。虽然有“问题探讨”这个教学环节,但光有问题没有探讨,叫上几个学生支吾了一阵,回答支离破碎,教师就把标准答案打在屏幕上。没有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好像套在无形的框里没有被激活。

一节课的成功,既要看学生参与的广度,又还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广度上看,两位教师的课因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低着头在《教材全解》中寻寻觅觅,或者静静地记录课件上给出的标准答案。

三、少一点“老生常谈”,多一点“语文味”

整节课没有听到读书声,尽管这两篇课文篇幅都很长,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通读,但可以读一段或读一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教师让学生说“斯科特的悲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其中的片断来体会“悲”,这比教师直接把答案概括出来要好。语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沉的感情来表达主题,语文教学应“以声传情”,通过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感情。另外,没有语言的品咂,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修辞的得当、句式的丰富等活动,虽然也有“品味佳句”这个环节,但最终落脚点却在对句意的理解层面。

语文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要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目标,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而是主要靠读,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与作者直接心灵交流。很多专家型教师都把读推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语文课的读,不是一遍又一遍毫无起色地朗读,而应读一遍有读一遍的效果,要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朗读水平的主阵地,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觉悟诵读去感悟、体会语文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

两位教师都有顾虑: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进修或外出学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地处偏僻很无奈;由于人数少,很难开展像样的校本培训;年龄比较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就显得慢等。这也令笔者感受到接受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不是通过听报告、在暑期里接受几天继续教育培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多到农村学校走一走,倾听一线教师的呼声,解决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具体难题,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进修的机会。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94-01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的简称,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以及记忆和理解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统称。其中,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即听力、说话、阅读、写作、翻译的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具有人文性,也具有社会性。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因为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工具。而在国家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语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根据这个课程理念,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

一、中学语文教学情境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理解和消化知识,从而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浓厚的求知欲望,新鲜、奇异的事物总会吸引他们的眼球。教师每天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每天在新奇、不同的环境下学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如果每天采用同一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趣,甚至昏昏欲睡,学习效率大大下降。“没有差学生只有差的老师”,说的就是这种教师。

2、引发想象,激活思维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指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里有一个分类叫创造性想象,即不按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暗示、诱导下活跃思维,形成创造性想象。从而突破陈词滥调,对知识有新的见解,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

3、师生互动,增进情意

教师在课堂上巧用教学情境,如表演、合作、讨论、比赛等教学情境,都会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民主、愉悦、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情谊也会随之增加。

二、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直观情境

直观教学法是相对于抽象的说教法而言的,教师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如挂图法、实物演示法、现场参观法等,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内容,获取知识。如七年级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的《秋天》,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田野、郊外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环境、气氛,然后学生就会对课文中的优美情景深有体会,而且还可以模仿课文,写一首优美的小诗抒发感情。

2、表演情境

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戏剧单元,针对这种课程内容,教师就可以创设表演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快速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如《威尼斯商人》,教师可以让班委自由组织,组成一个小剧团,分角色扮演,其他没有安排到角色的同学就可以布置场景,帮助表演同学分析角色的心理,如安东尼奥在庭上面对夏洛克的固执、凶恶、讥讽和挖苦有什么心理反应;即将要按条约处罚,割肉一磅,他紧张还是胸有成竹,相信鲍西亚,这些都值得演员细细揣摩。通过同学亲身的表演和体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物的心理,对人物形象和作品语言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促进了班级的凝聚力。

3、做好多媒体情境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到:“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互联网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普遍进入各个学校了。在互联网上有各种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通过耳听、眼观引发想象,深入地体验、领会和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对媒体教学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乐中轻松学习语文。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 进行多彩的教学。

4、创设竞赛情境

竞赛,无论是一般的游戏竞赛还是问答抢答竞赛,都包含了问题情境,游戏竞赛中学生要思考采用什么方式、团队如何合作才能取得胜利,而问答抢答竞赛更是,学生要思考问题答案才能抢答。总而言之,竞赛首先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问题,寻求答案。其次,竞赛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竞争中活跃起来,轻松、快乐地接受知识。综上所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中学语文教师应巧用一切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美荣.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中学语文,2010,(12) .

[2] 彭余柱.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zl).

篇9

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述有关课程标准问题时提出:“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关于课程实施的表述部分又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无疑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目前虽然多版本语文实验教材也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也仅仅是对内容目标简单陈述或列举示范,而对操作(活动实施层面)的具体实施指导却存在不足。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具体实施中,一线教育工作者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式

对部分实验区实施语文综合性学量资料的综合分析显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通过一个个专题或项目进行的,而这些专题间彼此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呈现非线性、多样性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梳理国内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关概念、特征、背景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教学现状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状况进行阶段性追踪研究,研究结论表述如下。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从微观上看,每次专题或课题探究的操作均包括内容的选题方式、内容的主题确立、内容的主题设计、实施内容的设计、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性学习方式、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教师指导方式、交流合作方式等主要实施项目或方式;从宏观上看,整个实施过程中的每项探究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模块,而每个模块大致经历如下五个阶段(或四个纬度)的实践活动或操作流程,即本文所谓的“五段四层流程”。

A选题方式(课题确立)――B主题设计(制定方案)――C开发资源(摄取信息)――D小组探究(研究学习)――E成果交流(发展评价)

A(学生自主学习)――BCD(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E(加深探究学习)

A(教师导向指导)――B(导法指导)――CD(心理疏通、方法途径、教育价值等指导)――E(学末交流阶段的指导)

A(师生、个体交流)――B(小组、师生、个体、阶段流)――CD(小组、师生、个体、阶段流)――E(小组、师生、个体、成果流)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段四层流程”

1.选题方式阶段

(1)问题意识是选题设计的第一步,本阶段主要是内容的选题设计(见表1)。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是选题设计的第一步。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提出问题的设计或确立课题的设计,就像是进入“倒置漏斗”时要采取的一种入口方案,入口虽小干系重大,需要认真斟酌一番。实施中应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即发展性原则)和后现代课程观的主体性原则,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程资源、阶段目标等客观因素整体实施选题。

(2)自主学习中教师须提出框架性建议,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兴趣、实际问题和语文课程资源、阶段实施目标等遵循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课程统整理论的开放性原则,给予选题引导、提出框架性建议。其目的不是引向一个结论,而是提供方向、信息、思路、知识、方法、线索等帮助。主要通过师生交流、个体课外交流的方式进行指导交流。

2.主题设计阶段

(1)实施中须结合学生、课程资源条件设计主题。本阶段根据问题或专题、主题来组织(搜集)有关材料,并设计探究的活动方式、方案计划等内容。虽然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中已基本完成了主题设计部分,但只能作为一个例子,实施中须结合学生、课程资源条件设计主题。这也是实施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也须遵循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课程阶段的要求、课程资源情况,采取学生自主、半自主和非自主(教师设计)的师生共同开发方式(尤其义务教育阶段)分层分阶段设计,主要从学科内和跨学科(领域)两个基础角度去设计(见表2)。

(2)操作方法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本阶段的学生以合作小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主要对主题设计的方案制定、计划安排、确立课题提供一些方法或组合模式指导,启发学生提炼主题中有价值、值得开发的论题(子课题),提供相关资料并对学生的选题内容、主题设计等进行审查和改进(非包办代替)。学生的选题方式、主题设计等综合性学习内容设计中的操作方法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扶”主要是方法指导,“放”主要是学习方式、个性化特点等表现)的过程,并注意“扶”“放”的有机结合,采取小组(内外)交流、师生交流、个体(课外)交流、探究学习的阶段流方式进行指导评价、交流分享。

3.开发资源阶段

(1)注重适时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研究学生的需要。本阶段主要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采取什么方式开发课程资源,以适应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并以摄取所需的资料信息为目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2)心理疏通、探究方法、学习途径、开发资源价值等系列指导须相机到位。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的指导主要是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疏通、探究方法、学习途径、开发资源教育价值等指导。采取小组(内外)交流、师生交流、个体(课外)交流等探究学习的阶段流方式进行指导评价、交流分享。

4.小组探究阶段

(1)合作探究阶段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水平提升的关键期。本阶段是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主要阶段,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体部分,对内容(选题、主题、计划等)设计进行实质性的操作,此阶段也是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能力等语文知识综合运用水平提升的关键期,是跨学科跨领域学习、实践学习的重要阶段。

(2)实施者要注重实施有重点有程序的示范性指导。本阶段,学生以合作小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的指导主要是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心理疏通、探究方法、学习途径、开发资源教育价值等有重点有程序的示范性指导(含个体、集体指导)。采取小组(内外)交流、师生交流、个体(课外)交流、探究学习的阶段流方式进行指导评价、交流分享。须遵循建构主义理论的探究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和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主体性原则。

5.成果交流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对成果的呈现进行以评价为主的交流,需要遵循后现代课程、建构主义等理论的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生成性原则,并充分体现过程,即关于实施目标的理念。评价须以学生活动的过程为主要对象,评价要科学实际,也即实施者主要提供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而评价交流的实施目的是学生整体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整合提高,教师的指导也要相机引导。换言之,没有最好的评价方法,只有合适的评价方法,这确实需要实施者根据实施现状多方考虑,创造性实施课程方案。

实施中教师要强化指导,注重评价的活动性。本阶段的学生以加深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主要是进行活动评价,教师要强化指导。包括:指导学生反思、自评、评价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知识能力情况。如此通过自评互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模式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综上所述,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模式的五个阶段(四个纬度)是一个开放性的组合体系,绝非固定实施模式,即可依据实际情况(学生发展、教师素养、教材要求、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灵活操作。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三套(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版、语文出版社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教科书)和实验版高中语文教材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已进行了精心设计,但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来讲,这只是提供了一个范例或示范样本,具体实施还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课程阶段的要求、课程资源情况具体实施综合性学习,须结合学生、课程资源条件进行灵活设计,也须遵循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实验教材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方式、主题设计已进行了部分安排,开发资源也部分涉及到了,在选用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改造整合、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以开展适宜学生实际的“现实版”语文综合性学习。譬如:人教版七年级(下)“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广州地区的学生完全就可以由探寻黄河引申为探寻珠江的活动,调查有关珠江的人文历史、文化传说,为珠江污染防治提出建议,为珠江创设公益广告等。人教版七年级(下)“戏曲大舞台”,也可以以课本的活动方向为蓝本,寻访广州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粤剧,为如何保存这一文化遗产进行思考。

简言之,本文所述实施模式――“五段四层操作流程”只是提供给实施者一个操作层面的范式(或样本),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者完全可以参考并据客观情况进行变通,灵活运用操作流程。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要不惟教材设计、不惟教参(教学参考资料),不惟所谓的一些“真理”,而要实事求是,依据本地区、本学区、本学校、本班级实际情况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并着重学会运用这种综合性学习方式,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6]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2.

[7] 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孙春成.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篇11

一、名著教学中协作学习实现的可能性

初中生各种交往活动中最为频繁的就是同伴交往。可以说,在众多教育资源中,学生本身就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种教育资源,同伴之间的知识背景、人文素养、阅读能力会对他们产生极其重要影响。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带动学生的形式,组织协作探究学习小组,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和激情。

二、名著教学中协作学习的实现方式

我市的近几年中考方向,名著考查的范围共12部,学生一开始听到时都流露出畏惧的眼神,这么多,怎么读得完?于是我们就采取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方法,一起制订阅读计划:每学期读三部,四个学期读完。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倾向等构建若干个4~6人小组共同阅读,这样,阅读负担将大大减少,学生情绪也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将所要阅读的名著分成多个学习主题,如:“走近作者”“美文共赏”“奇趣课堂”“剪贴板”等。各学习小组自行选择主题,由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文本搜集、学习汇报、讨论归纳等学习任务,使学生自主性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一)小组分工

学习讨论的质量取决于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如果组员之间的互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讨论的成效就会越显著。因此我要求组员做到:相互尊重,彼此支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因为每一个小组都要一起阅读一部名著,围绕同一部名著解决一个主题。有良好的伙伴关系,才有充分的情感交流。比如,第三小组,组员分别是小组长杨xx,记录员林xx,报告员李xx,第四人陈xx,他们在组队之前相互并没有多少交流,组队后却是表现突出,在多个选题中都有独特的见解。在合作中也逐渐加深了解,成员关系融洽。

(二)小组合作竞争

1.协同

协同指的是在小组协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分配,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明白在合作中必要的妥协是为了集体。

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注重自我,个性突出,为了同一个目的才聚在一起,彼此之间并不是一来就那么熟悉,甚至还相互看不惯对方,这样在合作学习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摩擦或火花,在探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意见。那么,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配合集体的脚步?怎样根据个人特性来分配任务?直至组员之间怎么交流?甚至在合作中怎样妥协?这都是这些十三四岁学生要面临的新课题。还以第三小组为例。前面讲到这个小组在组队前交流甚少,在组队后表现比较抢眼。小组长杨xx是一个个性桀骜之人,他的学习能力强,有很强的分析归纳能力,阅读面之广和阅读量之多可以说在班上是遥遥领先,因此在组队之初他就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作为小组长,他在选题和归纳意见时,能有过人见解;但他也常常不耐烦听同组成员的看法,或轻易否定同组成员的看法。同组成员一开始很难适应,常向我抱怨难以和他交流。为此,我接连找他谈话,阐明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更指出合作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学会合作,也就是学会与人交往。他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急躁给小组学习带来的阻力和障碍,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学着去耐心听取成员的意见,措词也不那么尖锐了。

2.竞争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感受阅读乐趣,感受竞争气氛,我设置了不同的竞争“称号”,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竞争礼服”,让他们慢慢地适应竞争、敢于竞争,以竞争来促进学习。具体竞争办法举例如下:

在班中设置“阅读进步星”“阅读小能手”“名著小博士”三个不同级别的“称号”。让每个学生都从“零”开始,竞争从“阅读进步星”“阅读小能手”“名著小博士”一步步去夺取。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小组内组员的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可以看到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比如第一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是他们自己组合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针对他们组的实际情况,在评选“阅读进步星”时,很多同学都投给这个小组肯定的一票,可以说,第一小组的第一次“阅读进步星”是大家“送”的,其中鼓励成分居多。但在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第一小组的成员都憋足了劲,个个拿着字典,四个脑袋凑成一圈,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尽管他们提不出什么有新意的问题,也写不出来什么完整的读书笔记,但他们确实是比之前努力了、投入了,所以在第三次竞争“阅读进步星”时,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把手中的票投给他们。

(三)展示交流

1.辩论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光是要会表达、更要善表达,学会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教师重点要对不善表达的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示范指导。于是每星期的那节阅读课就成了辩论课,汇报展示成果课,更成了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平台。比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读完《格列佛游记》,围绕着“奇”与“趣”,学生展开热烈的辩论,当中不乏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读《水浒传》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我心中的真英雄”。读完后的辩论会上,学生都使出十八般武艺,阐述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通过辩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加深了,无论是对人物形象还是作品主题理解,无论是对故事情节还是表现手法把握,都比光做练习来得深刻。

2.评书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或名著中的某一环节进行识记、整理、创造等,开展“评书”,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位同学有所收获,使学生有成就感、优越感,从而更好地完成名著阅读。

总之,无论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去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对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对懵懂的初中生而言,或许他们还不是那么容易就理解许多作品的思想内涵。但我相信:只要有一颗种子,就可以发芽、开花和结果。阅读名著,通过经典文化塑造学生的人格,会让学生在这物质化的社会永不迷失。

参考文献:

[1]张献礼.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