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0 14:40: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手术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逐年增高,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代替髋关节功能。我院从2010年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自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以来,总结了许多关于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中常见护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有5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为单侧置换,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72岁;44例股骨颈骨折,9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31例使用骨水泥填充髓腔,22例使用生物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

术前1d手术室进行术前讨论,由术前访视护士汇报收集的信息,参加手术人员对患者进行评估,确立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各项措施,术后1~3d巡回护士作术后回访调查。

2 护理

2.1护理问题 焦虑。护理目标: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接受手术。护理措施:通过术前访视,与患者亲切交谈,介绍手术过程及麻醉方式,将手术成功后患者下地行走的真实照片展示给患者,鼓励患者叙述心理感受,帮助解除疑虑,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效果评价:心理压力减轻,能愉快接受手术治疗。

2.2 护理问题 疼痛。护理目标:患者在搬运、麻醉及术后能减轻疼痛。护理措施:在搬运患者时,注意动作轻柔,保护患肢并适当牵引,避免断端移位,加重疼痛;摆放麻醉时,协助患者翻身,牵引患肢,用厚枕支撑患肢,扶住头部及下肢,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术后采用镇痛泵缓释镇痛,减轻疼痛。效果评价:经过相应护理措施实施,患者在搬运、麻醉及术后疼痛程度较低。

2.3 护理问题 有皮肤、血管、神经受损的危险。护理目标:皮肤、血管、神经无损害。护理措施:患者年龄较大,皮肤干燥薄弱,极易受损。搬运时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术中用软垫保护骨突及身体肌肉薄弱部位,两膝间、腋下垫软垫,稳妥固定;电刀负极板贴于健侧臀部,注意贴合良好。效果评价:患者在手术期皮肤血管、神经未出现受损的情况。

2.4 护理问题 有骨水泥中毒及脂肪栓塞的危险。护理目标:使用骨水泥期间血压稳定。护理措施:正确掌握骨水泥调制方法和调制时间;用脉冲吸引套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髓腔,使脂肪单体和血液顺利排出;术前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在填充骨水泥前保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量;备齐各类抢救物品、药品,与麻醉医师一起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及时进行抢救 [2]。

2.5 护理问题 有感染的危险。护理目标:最大限度降低术后感染率。护理措施:所有手术器械均采用高压灭菌,髋关节假体材料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术前进行充分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手术进行时,尽量减少走动,操作动作轻柔。效果评价:无切口感染。

2.6 护理问题 有术肢关节脱位的危险。护理目标:无脱位发生。护理措施:术后搬运患者时,术肢保持外展中立位30°,双膝间放置梯形枕,忌侧卧,忌伤肢外旋、内收动作。效果评价:病人无脱位发生。

2.7 护理问题 有导管脱落的危险。护理目标:无导管脱落发生。护理措施:做好导管标识,用别针妥善固定放置,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引导管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持引流通畅。效果评价:无引流管脱落发生。

3 质量评价与反馈措施

术后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病情、切口情况,53例手术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均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科室质控组月末作出总结,发现护理新问题,并重新制定更完善的护理计划。

4 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我院开展越来越多,根据护理程序的五步骤,手术室护士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评估,确定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优质高效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整个手术护理过程有条不紊顺利进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更好的体现整体护理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篇2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手术室护理医学实验所选取的对象为2011年03月份至2012年03月份期间,在我院手术过程中的患者,共计400例,以这400例患者的原始手术资料以及术后满意度调查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数据。利用资料回顾分析法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法对这40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问题、干预措施以及满意度情况展开分析和研究。在这400例手术患者中,男性患者239例,女性患者161例;患者年龄在29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2.12岁;患者身体体重在46公斤至91公斤之间,平均身体体重为73公斤±6.28公斤。

1.2 病症观察

我们对抽选出的400例手术患者的病症进行分析和观察,其中属于普通外科损失手术患者193例,占48.25%,外科手术患者151例,占37.75%,骨科手术患者32例,占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手术患者24例,占6%。全麻患者103例,占25.75%;局部麻醉患者297例,占74.25。

1.3 手术室护理人员组成

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基本组成为:护士长1人,护理人员6人,护师3人,护士3人。文化层次:.文化2人,大本文化3人,大专文化2人。

1.4 手术室护理干预调查过程

本次手术室护理干预实验活动分为两个分析阶段,自2011年03月份至2011年09月份确定为问题调查阶段,随机抽选200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对此时期手术室存在的护理方面问题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汇总,并对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自2011年09月份至2012年03月份确定为护理干预阶段,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加强护理干预,并随机抽选200例实施手术的患者,对其手术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满意度情况进行重新调查,并将两个阶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5 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问题汇总

通过对问题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汇总、分析,主要问题表现为:(1)手术室护理工作规章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违规操作时有发生。(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出现核对信息错误,出现未作过敏调查,配错药、输错液体等等现象,引发患者出现术中护理不良事件。(3)护理人员短缺,造成工作压力大,使得部分护理人员力不从心,带来一定的手术安全隐患。(4)手术室消毒措施不严格,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5)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不积极,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

1.6 手术室加强护理干预措施

在护理干预阶段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加强护理干预:

1.6.1 建立健全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明确手术室护理人员职责和各个岗位工作要求及标准,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做到责任到人。

1.6.2 做好术前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核对工作,主要检查核对项目有:患者的病症、手术部位、身体体征、过敏原检测统计、患者所属病区、床号、手术方式等等工作。对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按照要求做好起居安排,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解释。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的开展。此外,要注意手术转运工作的安全性,防治以外坠落事件的出现。最后,严格按照手术规程,做好术前消毒工作,防止出现对医源感染。

1.6.3 手术中的护理干预: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手术位置正确放置,并重新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及相关信息,对手术用具进行再次检查。如果手术时间长,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对患者进行压疮处理,进行局部按摩。按照手术的要求,做好患者的液体护理工作,加强对患者实时体征监控,确保患者在术中的平稳。

1.6.4 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做好对手术器具的清点工作,防范出现手术器具无意掉入患者体内现象的发生。对患者手术中切除的标本,按照要求进行保管,并且迅速转移,进行病理分析。做好术后转送护理,防治出现对患者的术后伤害,对术后患者体征情况进行实施监测,做好记录,并按要求进行换药。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手术患者手术情况分析及满意度调查,得出以下结果:问题调查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发生手术护理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1.5%,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52例,占76%;护理干预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手术护理不良事件0例,发生率0%;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80例,占90%。通过上述手术室护理干预医学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强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帮助患者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减轻患者的术中、术后痛苦,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手术护理中加大护理干预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王霞,李爱群,孟慧.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医疗纠纷的防范[J].实用医药杂志,2010,20(12):959.

篇3

对宫外孕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体的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2月~2010年2月收治行宫外孕手术患者74例,年龄19~43岁,平均26.6±3.3;已婚患者55例,未婚患者19例;大专文化程度11例,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30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3例。

方法: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宫外孕手术之前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心理评估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1]进行分析,其中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婚姻状况、就诊的原因和心理的状态以及护理的需求等。

结 果

通过调查分析,其中74例患者中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恐惧、紧张、抑郁、悲观和孤独等,其中焦虑72例(97.3%),恐惧66例(89.2%),紧张64例(86.5%),抑郁69例(93.2%),孤独18例(24.3%),悲观19例(25.7%)。

讨 论

通过此次的调查分析,宫外孕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的有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和悲观以及孤独等,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分析。

心理原因分析:患者出现恐惧和紧张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患者对宫外孕缺乏一定的认识,调查显示,出现这类的心理问题多数表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2];出现抑郁的心理问题的患者主要是由于担心对以后的生育有影响以及整个手术的费用太高等问题所引起的,出现焦虑的情况多数表现为已婚和未婚的患者;而出现焦虑的心理问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而且这种心理问题在整个调查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一般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担心整个手术能否成功和害怕手术,或者是担心术后的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于出现孤独和悲观的心理问题的患者,一般是对这种事情难以见人或者是羞于见家人等原因所致,在未婚的患者中较多见。

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术前的患者进行心理问题的评估,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⑴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的患者文化程度和表现的心理问题均不相同,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患者的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如对于出现害怕手术或者是害怕手术疼痛类型的患者,一般需要对其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的安全性,并对患者说明术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并消除其顾虑和害怕的心理,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整个的手术;对于未婚的患者,一般需要对患者病情做好保密工作,并且对患出现的恐惧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使其能够拥有正确的心态进行手术。

⑵增强健康指导:通过分析,大多数的患者对宫外孕都缺乏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让患者对宫外孕正确的认识。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其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尽量采取情切的说话方式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需要找出患者不愿意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对病情的不了解,从而缺乏正确治疗的意识。因此,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充分的认识病情,从而使其能够接受治疗。

⑶人性化护理[4]:根据调查显示,患者出现宫外孕的情况多数表示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此,在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时,需要加强人性化的护理。对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并在护理的过程中不违反护理的原则下,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并加强对其沟通,并帮助其解决问题。同时和患者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对于患者进行身体的检查时,做好对其遮盖,而且整个的操作过程中动作需要轻柔,并对患者病情进行有耐心的告知,给予较多的人文关怀。对于未婚的患者需要做好其隐私的保护工作,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的家人给予更多的关心,使患者感到温暖。

因此,对于出现宫外孕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心理问题,找出患者的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和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从而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范冬莲,程英芝,戴红芳.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8,25(5):38-39.

篇4

1手术室全期护理的安全问题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中,如手术室护士在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时,缺乏沟通技巧,或者缺乏耐心,可导致护理人员在回答所提问题时,表现出简单、生硬,甚至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均可引起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反感。如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仍处于清醒状态,则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如医生和护理人员之间谈话不注意,或进行嬉笑,或者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语气过度紧张等,均可直接影响患者情绪,使其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担心等负性心理,进而增加其心理负担。

由于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通常会产生紧张情绪,或者在应用镇静剂后,无法对护理人员所提问题,进行正确的回答。因此,如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高强度责任心,其往往较易产生接错患者的情况。应避免护送患者不当。在对患者进行护送的过程中,如护送不当,可引起患者引流管,或者导管鞘脱落。也可导致多种意外情况发生,如穿刺点血肿等。另外,对患者进行搬运期间,如有不慎可导致多种不良现象,如坠床、摔伤和碰伤等。

在手术室安全护理中,手术使用物品[1],未能及时进行准备充分,或者和所需物品不符。如器械性能不佳等,包括钳端夹持不紧,导管不光滑,导丝不光滑,剪刀不锐利,穿刺针不锐利,吸引管到不通畅等。另外,如在进行手术器械准备时,手术室护理人员没有遵循相关制度,即手术器械清点制度,均可能造成在患者体腔,或者深部切口内,出现物品遗留。如纱布,缝针和器械等,进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产生。仪器准备不当,及仪器使用不当。对于手术所需仪器,即电器设备,如未进行定期的维护。或者在进行手术前,没有进行试机,均可造成临时故障发生。而未恰当的使用仪器,则包括透视时间过长,或者透视范围过大,及忽视X线防护等,均为手术室全期护理安全问题。

手术能否成功,患者术后恢复快慢,与患者手术是否正确,均有密切的关系。在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如其摆放不合适,患者的局部,由于长期受压,可导致压疮发生。如约束带过紧,或者患者的肢体过度外展,均可导致血管神经受损,或者出现肢体麻痹现象。如患者俯卧位摆放不恰当,可造成患者关节置换,出现角度错误等现象。

在手术室全期护理中的不安因素中,包括在对患者使用特殊药物前,核对不细致并且药物摆放有误,外用药物及静脉用药,由于标志不清晰,而导致混淆被无用,及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护理人员在进行消毒隔离时,未遵循无菌操作技术,或者手术时人员的手,空气和手术器械,其消毒制度未严格执行,误用没有进行消毒的敷料,及手术器械。对于特殊感染手术间,缺乏明显的标志等,均可造成在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手术标本丢失,即术后标本保存不恰当,或者由于交班不清,而造成标本丢失。手术护理记录不规范,即在进行手术后,对患者抢救过程中,各项手术操作,如止血带压力,及电刀极板位置等,护理人员为对其进行完整记录。

2手术室全期护理的防范措施

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对于手术室全期护理而言,其工作环节较多,且任务紧、操作多。其通常具有紧迫性,并且综合技术性较强,及时间连续性,均较强。因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面对多种安全问题时,只有对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业务培训,才可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更新,进而使其对新设备,及新技术的运用,均可做到及时掌握。以避免产生差错,防止不良事故发生。

应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对医院护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学习,进行讨论。以在护理工作中,使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可尽早被提出,进而对护理工作中,相关的规则制定,进行逐步的完善。并从法律的角度,加以规范化管理,对护理工作安全,从制度上确保其落实,以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严格遵循查对制度[2]。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感,以子手术各个环节中,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如弄错手术部位,接错患者等。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而言,其通常需执行口头医嘱,因此,执行医嘱前后,均应复诵一遍,做好三查七对。

严格遵循器械清点制度。无避免手术物品,如器械、纱布及缝针等[3],遗留于患者创口,或者体腔内,应严格遵守双人四次清点制度,即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后,手术结束后,洗手护理人员,巡回护理人员,均应做好清点,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进行准确的记录,在手术过程中,对于临时增加物品,如敷料及器械等,均应由两人进行清点,及确认后方可加入,并应及时进行记录。并应增强护理人员基础训练,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加活动,如各类继续教育,相关专业培训,各类专业讲座,及进修深造等。以提高其专业技能,增强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手术室是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它的内容已由单纯完成手术配合扩展到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为确保手术病人安全,防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我们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管理模式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手术床4张,护理人员10人,年龄20-45岁,学历:本科4名,大专5名,中专1名。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护士5名。

2 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手术室护士安全培训,树立护理安全意识 严格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每月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对新入科护士制定严格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使新护士很快熟悉手术室工作。同时,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制定的制度与职责,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把“安全第一”作为护理活动的首要目标,通过教育培训,将安全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护士的心中,使全科人员树立安全护理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2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制定周密的术前和术后访视制度,术前一天责任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患者亲切交谈,向患者说明来意,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和麻醉方式,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使患者放松心情坦然面对手术。次日凭手术通知单、病历、患者腕带与病房护士、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病人进入手术间再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及患者四方再次核对上述内容,这样就能彻底避免了手术部位错误。通过术前和术后访视可以发现许多潜在的护理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医生和病房护士沟通,使手术前的准备更加充分,也促进了手术室护士专科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同时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对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也起到重要作用。

2.3建立完善的质控组织,加强风险监察 护士长和质量控制组成员加强术中巡查,掌握护士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与运用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大家注意并纠正。设立护理缺陷自愿报告系统,使护士明白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以此作为预防不良事件的机会。护士长每周征求病房护士、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意见,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反馈给相关的护士,帮助分析意见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督促工作质量的提高。

2.4建立健全手术室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

2.4.1建立健全手术室与病房、急诊科之间的交接流程 内容包括:病人用物交接,病情交接,术前准备情况交接,所有手术病人佩戴手腕带作为识别标志,并建立完善的识别和交接记录。

2.4.2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 为避免手术部位错误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患者身份查对制度: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麻醉前、摆放前、手术开始前等多方面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避免手术部位错误。对术中用药和用血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为避免物品遗漏患者体内,术前、术中、术后严格实行物品清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物品清点单》上。

2.4.3制定严格的《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人员术中应严格实行无菌技术操作,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参观,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每月对手术间物表、空气、手术人员手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灭菌物品设专室存放,专人保管,每天值班护士检查灭菌日期,发现有失效或包布潮湿、破损需要重新灭菌,避免了由于使用了灭菌不合格的物品而造成的感染。

3 效果及体会

3.1增强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

3.2提高了手术室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3.3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篇6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PDCA cyc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the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the provincial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standards, to develop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10 nursing work improvement it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cycle.Results Departments of quality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quality of nursing in the outpatient operating room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proved. Surgery patient identification mark, preoperative missed measure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surgical operation after finishing is not in place, health guidance, after high-risk surgery no visit, postoperative left outpatient medical records, surgical safety verification, emergency materials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sterile place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specimen handover leakage signature les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Department of nursing quality control displa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DCA cycl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operating room, emergency vehicle management, sampl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tha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has provided Hig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can promote the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quality in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Key words:PDCA cycle; Outpatien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quality; Analysis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更新,更注重质量过程的管理和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护理管理的方法[1]。我院门诊手术室以计划生育及外科门诊手术为主,手术量大、时间短、周转快,导致护理工作存在不易改进项,影响护理质量。为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护理部要求科室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进行疏理,拟定改进项目进行PDCA循环,取得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护理部及科室质控小组检查出的问题,对整改2次后仍未符合要求的列入改进计划,疏理出手术患者身份标识不全,术前漏测患者体温,手术间术后整理不到位,健康指导不全,高危手术术后未访视,术后门诊病历遗留,手术安全核查不全,无菌物品的放置不规范,标本交接漏签名,复苏囊放置位置未固定共10项护理改进项。

1.2方法

1.2.1计划(P) 质控小组收集2014年全年实施PDCA前的专科护理、消毒隔离及安全管理质控检查结果难以改进的项目,结合优质护理拟定改进项,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确定改进顺序。2015年实施PDCA后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可量化的控制标准,并确保该标准简单可行,改进措施落实到责任人或岗位,以便于质控小组进行监督实施。

1.2.2实施(D) ①质控小组针对每个改进项逐一从制度、管理、流程及便于操作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具体实施情况,对改进质量把关,同时与护士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保证整个护理工作有效的进行[2]。②护士长作为科室管理者,在护理改进项PDCA循环过程中起着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及时纠正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全科护士对当月改进项具体整改措施学习培训并考核,按照制定计划完成改进内容。③2015年1月~10月每月改进一项。

1.2.3检查(C) ①质控小组每周对照改进措施检查改进项落实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法;②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改进项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尤其是方案初期执行情况,对改进合格项每季度抽查。

1.2.4处理(A) 护士长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对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修订和补充改进措施并在全科传达,使之按要求完成,护士长每月在科务会上汇报改进进展及效果,达标后继续巩固,继而制定下一个改进项,转入下一轮循环;未达标项目下月继续改进,直至合格方进入下个改进项。

1.3评价方法 实施PDCA循环后对护理改进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①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三甲专科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要求对10项改进项每周自查,以符合改进措施为合格,所有数据是抽查60份科室自查结果的统计。②依据四川省护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患者身份识别与沟通管理100分,手术室护理管理100分,安全管理100分,标本管理50分,急救车管理50分,患者满意度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门诊手术室护理问题实施PDCA循环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自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改进项实施PDCA循环前后护理部质控评分,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法律法规意识的加强,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3]。护理服务质量是一多维的评价指标[4],不仅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患者就诊过程中感知与期望。我院门诊手术年均1.6万台,以短、频、快为主,护士忙于完成手术,忽略部分护理细节,整改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是根据科室特点对难以改进的护理问题重点关注,从制度、流程和管理中找出可行的办法,每月重点关注一项护理问题,整改的难度减小,就容易达到目标,以根本解决本项问题,同时是护士养成良好的严谨的执行力,从而减少类似查对、核心制度的执行以及违反各种规范管理的错误。表1显示经过PDCA循环后10项护理改进项部分仍需要持续改进,分析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惯性思维占很大的因素,同时手术患者较多的时间段仍有部分护理问题存在,PDCA是一种对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并应用的循环过程,其在进行干预实施的过程中对整体和细节进行不断总结分析[5],这需要反复、多次的整改,以达到固化状态。表2显示我院门诊手术室在实行PDCA循环后,各项护理数据和实施前比较均有所提高。

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W.E.Deming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方式,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使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加强, 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6-7]。实践证明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地过程管理,是一种质量促进手段,能不断地更加科学地促进质量管理[8]。护理工作改进项结合PDCA循环做到了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工作步骤,质控小组成员从各角度找寻问题的根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改善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失误的效应[9]。在实施PDCA循环中最重要的是监督及坚持执行,使护理工作固化,同时也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能早期发现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并利用专业知识给与患者全面的健康指导,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赖喜玉李爱霞,林瑟芬.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癌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118-119.

[2]刘晓岚.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33):3205-3206.

[3]张丽,李莉,曹志红,等.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4):1250-1251.

[4]邓平,王欣,舒勤,等.肿瘤病人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期望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4):4093-4096.

[5]赵国光,王欣,李永总,等.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4):297-300.

[6]Pace CP.Continual eatheter administration of elemental diat[J].Surg Gyneeol Obster,2009,142,(3):184-185.

篇7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22-02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点,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疗及治疗效果。手术室护理工作由于节奏快、任务重、工作繁琐,存在诸多易导致护理差错的问题。本研究总结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手术室护理差错常见问题

1.1 制度不完善

手术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护理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化手段室管理的发展。新《医疗事故的处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医护人员在手术内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导致的患者出现意外伤,对手术质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1.2 医护人员自身在手术室护理中差错原因的分析

医护人员的责任重大,加上医疗任务较忙,存在着过度劳累、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有时,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医护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压抑,精神疲惫等状况,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护理方面的差错,影响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1.3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的常见问题

(1)患者送错手术间,术前未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导致接错患者送错手术间;(2)术中安置不当、约束带过紧、衬垫不当等都会造成患者出现神经压迫、呼吸及循环系统不良;(3)术中由于未试机,出现仪器设备出现短路,临时故障等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4)使用不当导致缝针弹出;(5)药品的标识不清楚导致护理人员在用药、输血输液中出现误用;(6)手术时,医护人员在多台手术中,责任心不强时,造成标本未及时送检或弄丢弄错等[1]。

1.4 手术室护理技术更新导致的差错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传统的技术被新技术所淘汰,手术中常常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后,使其平时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对医护人员要求更高,因此也造成了医疗器械更新快,护理人员不能适应,造成了手术护理中的出现的差错。

1.5 手术室内环境因素

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常会受到吸引器、麻醉机等仪器出现的噪声、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电凝刀的烟雾等因素干扰,引起护理人员出现疲倦、头晕等症状,造成应变力、记忆力、理解力的低下,导致护理差错。

2 手术室内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

2.1 强化管理

建立标准、完善的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对工作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操作,保证手术室内工作有序正常的进行。(1)制定工作质量的考核内容,并定期进行考核,使医护人员能够自我约束,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专业技能知识,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2)医护人员要加强护理安全培训,并了解其重要性,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处理好与患者权益的相关的问题,提高证据意识。(3)护理人员要与手术医师交流,培养与手术医师的默契度,并监督手术医师使用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在无菌下顺利进行[2]。

2.2 护理人员的调配工作

护理人员要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等基本素质。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为避免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的紧张压力等,可以加派工作人手,采用弹性制的排班。让医护人员能充分休息,防止精神状态不佳所引起的手术失误[3]。

2.3 预防手术出现的差错

(1)护理人员术前要核实手术通知单、患者的病历等,详细核对患者的资料,确认无误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内,交由手术室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核实,方才进行手术。(2)在接送患者进出手术室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现碰伤、擦伤等,在移动或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快平稳,并要人帮助扶助车身。手术中的摆放,根据手术要求及患者的实际情况摆放正确的。并注意患者手术时是否呼吸正常,避免压迫神经,避免约束太紧或太松引起的不适。(3)加强手术前的安全工作的检查,详细记录各种手术中使用的物品及器械,特别是术中增加的物品。检查仪器能否正常运行,检查各个连接口是否擦紧、检查插座是否脱落等,保证在手术中,各项仪器的都能正常运行。(4)注意用血安全,取血与输血时,严格按照输血查对制度。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详细做好输血的记录,包括患者输血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马上进行处理。(5)采集的标本是提供患者诊断疾病的依据,手术台上切下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并附上患者的姓名、年龄等一般资料,防止出现混乱。送检要及时,并有专人负责接收后签字等[4]。

2.4 新技术的学习

护理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才能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的。特别是新开展的手术。对手术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交流、总结。让护理人员对新开展手术过程、手术使用仪器等方面有个很好的学习。更好的配合医师做好医护工作。

2.5 环境因素的改善

室内的环境可以通手术室环境的布置进行调节,可以在墙面采用冷色,摆放的器皿采用流线型,可以在室内隐蔽位置,放置各种仪器。防止因室内环境简单严肃造成患者紧张的情绪与医护人员疲劳的心理。要禁止医护人员进行接打电话,使用无线通讯等;对手术室内的各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理。对于机器轰鸣声较大的仪器除检修外,还要适当添加剂,减小噪声。

综上所述,针对本院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后,可减少手术护理差错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孟明霞.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1,23(28):22-23.

[2]牛铁铮,金善玉,薛丹.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255-256.

篇8

基于剖宫产患者的临床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2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2例剖宫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27.51±1.03岁;84例为初产,68例为经产;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参考组和对照组,各为76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护理人员依据参考组患者特点及心理状况,对其成立相应的循证护理小组。该护理小组在责任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搜集富含权威的资料,为患者制定较为科学的护理流程,进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给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告知其饮食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避免出现精神差、低血糖及产后体质恢复慢等现象。且在患者实施手术分娩后6小时,指引其饮用少于平常一半的水,观察患者饮食后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②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疼痛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价、治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如护理人员指引患者保持正确姿势,有效减少腹部肌肉紧张状况,在其咳嗽时,双手轻压切口,进而可有效减轻振动带来的疼痛。同时在拔除镇痛泵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特征;鼓励患者活动,进而可早排气、排尿,促进子宫收缩,降低腹部切口张力;③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减轻患者出现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手术成功率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伤口感染、伤口液化及肺炎状况[1]。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96%,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8.96%,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参考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疼痛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疼痛状况,参考组患者疼痛难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术逐渐应用在产科临床上,可有效解决难产及产科合并症等问题,挽救产妇及婴儿的生命[2]。但在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时,患者及其家属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手术效果。基于该种现象的出现,在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时,护理人员应给以患者相应的护理,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3],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主要是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护理,如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母乳喂养及饮食营养等,该种护理措施没有充分考虑患者心理状况,进而不能有效减轻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术前、术中及术后出现的不良情绪,不能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影响手术效果[4]。同时,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没有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分析,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不能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等。基于该种现象的出现,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不能很好满足患者的需求。

循证护理措施可很好避免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出现的弊端,该种护理措施为一种依据患者出现的护理问题,精心制定出的护理计划。循证护理在临床上主要是以出现的护理问题为线索,寻找同该问题相关的研究结果及研究文献,将其作为制定护理措施的主要依据,进而为患者制定出有效、可靠及实用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5]。实用循证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在剖宫产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参考组患者,其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96%,疼痛难忍率为15.79%;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8.96%,疼痛难忍率为72.37%。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难忍率,存在显著差异性,P

参考文献

[1]蒋中俊.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循证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1,6(6):520-521.

[2]刘月梅.300例剖宫产术的循证护理及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324-1325.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对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年龄56~82岁,平均69岁。

方法:成立循证小组,掌握循证的有效方法,提出循证问题,针对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查阅并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后做出相应的判断,根据判断来实施相应的治疗。

循证护理实践

⑴心理压力:①心理状态: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手术方式,尽管其具有切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患者对其缺乏了解,担心手术的安全、疗效及费用问题,因此,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俱、紧张等心理状态。②循证:针对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查找有关方面的文献,了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的原因。③护理措施: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因人施护,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发放手术患者术前教育卡片,讲解麻醉时的,手术过程,需要患者配合的方面及注意事项,卡片是系统的规范化教育方式,增加了患者对手术室的了解,消除了陌生感,使他们有一个稳定和放松的心态接受手术。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十要热情接待,在做护理操作之前做一次必要的解释,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俱心理。术前应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④效果:经过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焦虑、恐俱心理明显减轻,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⑵的安置:①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常用的为截石位。②循证:手术摆放的总体要求是:患者安全、舒适、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师操作[2]。③护理措施:手术床单保持整洁干燥无皱褶;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自然放松,两上肢外展<90°;取截石位时,患者腿部弯曲以30°~40°为宜,腿架上放海绵垫,尽量使其呈水平位置,防止皮肤压伤,以利于静脉回流,约束带固定,不宜过紧;在不影响手术操作情况下,定时按摩受压皮肤和调整受压部位。④效果:术中采取上述,手术野暴露较好,医师操作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⑶高频电刀灼伤:①高频电刀使用:高频电刀使用过程中,电刀灼伤部位通常不在手术部位或电极板处。②循证:电极板灼伤的主要原因为电极板与皮肤有效接触面积不够或一次性电极板反复使用,导致接触电阻变大而灼伤,盲目提高电刀使用功率而未检查及排除真正使电刀功率下降的原因,将迫使更大的高频电流找寻阻抗低的通路散溢,使电极板的单位面积电流密度持续升高造成患者灼伤,患者与金属床之间绝缘效果不好,可致除电极以外的低电阻道路形成而发生旁路电灼伤。③护理措施:手术床及金属支架必须用干燥、厚实的绝缘衬垫,保证患者身体悬浮良好;冲洗时,防止患者通过冲洗液直接与地面相连;手术中肢体勿相互触碰,防止自我“短路”而发生灼伤,防止手术患者身体携带和接触金属体。④效果:术中采取上述护理措施,手术经过顺利,无1例高频电刀灼伤发生。

⑷术中患者体温降低:①体温过低:手术期体温<36℃称为体温过低,其发生率60%~80%[3]。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于患者体表面积暴露较大,输入较冷溶液及随着手术进行,大量液体灌洗膀胱,麻醉肌肉松弛后机体产热减少等,均可导致机体体温下降。②循证:机体在环境温度正常时,通过调节皮肤的血流量来改变从机体外表丧失的热量,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用这种方式调节体温,消耗能量较少,但调节能力有限,为了防止体温下降,使肌肉产生寒颤,增加体内产热,因此机体必须消耗更多能量。③护理措施:注意手术患者的保温措施。如将环境温度调至25℃,湿度调至50%~60%;同时使用温控垫;非手术区皮肤以小棉被或手术巾覆盖,使之与周围冷空气隔开,尽量避免弄湿被服,保持手术床的干燥;术中输入液体、灌洗液加热至37℃;主要目的是扩张外周血管,提高了体表温度。④效果: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术中渗血减少,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寒战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后,经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压力减轻,术前的焦虑值比人院前有明显下降,患者的术后随访满意度达到98.2%;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高频电刀灼伤发生;由于提高了患者机体温度,手术过程中渗血减少,缩短了手术时间。

讨论

循证护理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恰当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在医学领域中不断被

推广应用,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掌握各种前列腺电气化术器械、设备的操作和保养,更要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收集前列腺电气化术新进展和常见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弥补传统手术配合的不足,提高手术护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参考文献

篇10

腹腔镜微创手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给患者减轻了创伤,提高了疗效,在围手术期过程中,我们根据患者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制订了一系列护理措施,不但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治疗康复起到了良好作用。

心理特点

妇科患者一旦患病,经诊断并确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表现为惧怕恐惧心理,担心手术引起的疼痛,担心手术治疗会引发副损伤,担心女性器官是否健全、影响生育功能及性能力以及女性特征,担心疾病的性质,也有的患者因经济上的原因产生忧郁反应,以上表现会因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产生明显的差异。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放下包袱,顺利接受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通知单,查找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事的工作,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手术中采取的手术方式及麻醉风险,对患者做初步评估,计划对患者心理护理的内容及手术需要的器械、敷料及特殊需要的物品,做好相对充分的准备。

术前资料准备

根据患者最需了解的情况,采取图片宣教方式,大致介绍手术过程,以及多例手术成功的病例作为宣传教材,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往的子宫肌瘤如果为多发肌瘤,且为黏膜下肌瘤多以切除子宫为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宫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现已多为核除为主要方式,也可采用宫腹腔联合技术操作,保留了女性器的完整。

术前探访

携带准备的资料,根据患者的特点做大致讲解,详细介绍妇科方面的有关知识,让患者通过图片了解手术过程。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仪器设备可能引起的噪音,术中应用电烧、贴电极板的重要性。麻醉过程采用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了解术前准备情况,是否有术前用药,是否签手术同意书。①针对恐惧心理: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护士的情况。告知患者为其实施手术的都有是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医生护士,增强其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②针对惧怕术中的疼痛问题:向患者大致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向患者说明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是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向患者介绍麻醉医师的学历、资历,成功麻醉的案例,多种采用无痛手术的方式,在心理上消除患者惧怕疼痛的问题。③针对女性特征问题:向患者大致介绍妇科疾病的病因、生理解剖、各器官的功能作用、采取的手术方式、愈后等。介绍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优势、宫腔镜手术的特点、宫腹腔镜联合操作技术解决的问题。介绍医生护士的责任心,会在最大限度范围内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的疑虑。

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配合好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工作,保持环境安静,关心患者的需求,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将患者接至手术间后,注意与患者的交流与勾通。配合麻醉医师摆好麻醉,间断地询问患者的感受,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她的关心。每一个操作前,都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解释穿刺套管针的必要性,贴电极板的重要性,相对固定的重要性。注意部位的保护,防止神经受压及副损伤,尤其防止电刀烧伤等,麻醉后,患者部分或全身失去了自我调控能力。应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温度的适宜。室温过高,影响患者散热,同时也影响术者的舒适,室温过低,可造成患者寒战,呼吸抑制等,因而应经常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觉,并使温度保持在22℃~25℃,手术开始后,保持静脉通路畅通,经常检查患者肢体受压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了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解决。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妥善处理病理标本,协助洗手护士做好手术清点工作,保证手术安全,及时给患者盖上被保暖,注意防止敷料、置管等滑脱,同手术医师、麻醉师将患者送至ICU病房,同ICU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总 结

篇11

【关键词】 整体护理;现状;问题;对策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心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1]。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1 手术室整体护理的现状

1.1 术前护理

1.1.1 术前访视 安排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进行,时间一般为10~15min。目的是通过与患者家属的交谈,取得患者信任,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介绍手术室情况,如手术间的布置、先进设备等,了解麻醉方式、手术的摆放等,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1.1.2 术前评估 (1)患者的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2)患者事先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

1.1.3 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2 术中配合 (1)手术当天早会,由访视护士汇报病历,列出护理问题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然后由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加以补充,使计划更趋完善。(2)准备常用物品、药品,严格检查手术间的设备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调节适宜的手术间温、湿度,根据手术类型准备特殊的器械及辅助设备等。(3)热情迎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严格核对患者及术前准备情况,清点随患者带入手术间的物品,再次向患者讲明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4)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通畅。安置手术,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以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和减少体液的丢失。全程陪护患者,同时整理护理记录。(5)器械护士准备手术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力求做到稳、准、快。术中不谈论无关话题、不议论患者病情,以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虑心理。手术结束前,认真清点纱布、缝针、器械,保管手术切除标本等。

1.3 术后随访 (1)术后48~72h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切口疼痛及感染情况。征询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不满意之处,填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2)收集有关手术操作、麻醉、手术、术中护理带来的后续效果的资料,从而对手术期护理做出客观评估。(3)术后随访后,通过手术护士自评、护士长对手术护士工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的评审、患者的评价、麻醉师和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质量的评价以确认整体护理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观念陈旧 开展整体护理,手术室的护士不但需要具备传统的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的能力,还要求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具备在生理上及社会心理健康方面评估患者的能力及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而目前护士的培养以中专为主,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另外,整体护理虽然已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推行和应用,但目前大多数手术室仍以传统的护理观念和模式服务于患者,即医生—护士—仪器—患者的服务模式[2]。 转贴于

2.2 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2)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多停留于口头宣教,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3)教育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式。

2.3 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环境限制了整体护理的开展 (1)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间性强,工作量大,抢救任务多、要求高;(2)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手术室护士既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手术配合;(3)患者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暂,使护士难以按照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4)手术室长期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护士的价值观、短程更新和才能发挥。

2.4 管理缺陷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管理实行分层、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对护士的管理仍然是简单的,即所有护士不论学历、职称、职务都值同样的班,做同样的工作,承担同样的责任。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开展整体护理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长缺乏有关整体护理的管理技巧,缺乏与下属沟通,限制了护士参与计划和决策的权利,导致整体护理在手术室难以实施和开展。

3 对策

3.1 转变护理观念 组织大家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接受模式训练,使大家认识到,手术室护士从术前访视到术中给予患者的关心、支持是其他科室护士所无法代替的。

3.2 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鼓励护士参加各类专科、本科的学习,提高知识层次;加强在职培训,拓宽知识面;强调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即:顾问指导角色、安全卫士角色、体贴的亲人角色、协调管理角色等,使手术护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3]。

3.3 加强健康教育 (1)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3)选择健康教育的恰当时机。

3.4 努力创造宽松的环境,减轻护士压力 如多配备工人,加强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手术室护士从一些非护理技术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医院从上到下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真正形成护理与医疗平等、互助、配合的格局,才能使手术室护士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发挥自主行为,提高护理水平和整体护理的效果[2]。

3.5 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护理管理者加强自身修养。其次,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方法,发挥领导者的非权利因素和特殊魅力(知识、才能、品格的情感),加强管理中的计划职能和沟通联络,成立各种质量管理小组和贵重物资管理小组等,使管理职能下放,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