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0 14:40:0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

篇1

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发展理论扩展了以往发展心理学的认知发展观,强调在研究儿童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研究儿童发展中的非普遍性问题。普遍性领域的发展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而在非普遍性领域,就并非人人都能达到相同的发展,因为这需要个体特殊的条件和持续的外部支持(如教育)。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智力观念,指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生产和创造成果所需的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Il]共有七种或更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语言智能(un,istieIntelli罗nee)、逻辑一数理智能(肠gieal一mathematiealIntelli-罗nee)、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罗nee)、身体一动觉智能(Bodily一kinesthetieInrelli罗nee)、音乐智能(MusiealIntelli罗nee)、内省智能ontrapersonalIn-telligene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音乐智能是一种独特的智能。

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一,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帮助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更多样化地观察、了解儿童的智能结构特征和强项,如对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方案打下基础。”【噪二,多元智能理论以一视同仁的方式看待“七智”,把长期以来相对不受重视的音乐教育提到应有的位置,而不仅仅是以往所认为的那种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第三,多种智力是相对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几乎每一种文化角色或任何尖端产品的产生都需要各种智能和技能的结合。”因此,音乐教育需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各种智力,而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音乐智能的辅助。第四,加德纳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被摆在重要位置。因此,音乐教育中,不能只是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的模式化教学,还应注重审美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艺术的生活”。

以非普遍性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多彩光谱项目研究始于1984年,分别从多元智能的各个领域出发,给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发了一套新的课程和评价方法,并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调整课程和活动设计。在多年的实践中,多彩光谱项目被广泛应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多彩光谱项目中的音乐活动

多彩光谱项目按多元智能理论把智能分为八个领域,根据八个领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学习和评价活动。在音乐领域中,多彩光谱同样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现从目标、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对多彩光谱中的音乐活动作简要阐述。

(一)明确的目标

多彩光谱项目认为,学校音乐活动的目标在于培养三种能力—演奏、音乐感知、作曲,这三种能力是决定成功的“关键能力”。

1.音乐感知:包括培养“对音乐变化的敏锐性”、“对速度和节奏类型的敏锐性”、“分辨音高”、“辨认音乐及音乐家的风格”、“辨认不同的乐器和声音”。

2.音乐演奏、演唱:‘能保持准确的音高”、“能保持准确的速度和节奏”、“演唱和演奏乐器时富有表现力”、“能再认和再现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音乐特性”。

3.音乐创作:“创造出有开端、、结尾的音乐作品”、“创造简单的记谱体系”。l3]

(二)丰富的学习内容

根据以上目标,多彩光谱项目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内容:音乐感知方面,有“音筒配对”、“‘画’音乐”、“探究乐器的音乐”等;演奏音乐方面,有“梳子和纸雷”、“韵律诗”、“五音阶合奏”等;作曲方面,有记谱、节奏型、为电影配乐等。还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带回家的活动”,有“我听到火车开来的声音”、“家庭音乐”等内容。I4J

(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为适应不同儿童的不同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多彩光谱项目探索出多种音乐教学手段:

1.个别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幼儿在音乐方面的个别差异,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其所需的教材、教法、评价,促进其音乐智能的提升。

2.“搭建桥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而多元智力之问虽是相互独立的,但并不彼此孤立。因此,可以建立儿童智能强项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问的联系,以强项带动弱项。这样,我们首先要找出儿童的智能强项;然后,一方面进一步发展其智能强项,另一方面“搭建桥梁”,即“利用儿童在其强项领域的经验,引导他进人其他广泛的学习活动中”。l习例如,可以利用儿童对节奏的敏感性,使其在跟随音乐的运动中锻炼身体。而目_,这不是单方向的,如果一个儿童的强项在其他领域,就可以通过那个领域的成功体验“搭建桥梁”,使其进人音乐领域的学习。

3.“带回家的活动”。它强调儿童与家长共享有关儿童智能强项的信息和培养的方法,提出一起活动的建议。如“家庭音乐”这个活动,让孩子对自己家里和别人家里的各类歌曲进行收集和比较,学习和感受各类音乐,可拓展孩子的知识和兴趣。

另外,在活动方式上,多彩光谱项目既有自由游戏,又有结构性活动;既有儿童为主的小组活动、大组活动,又有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大组活动等。

(四)客观准确的评价活动

1.两个评佑方面—创作性刚量、感知测量根据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多彩光谱项目进行相应的“关键能力鉴别”。创作性测量利用专门设计的活动深人考察,更全面地挖掘儿童音乐创作中所需的各种能力。活动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先获得对儿童的总体印象,再对其表演逐乐句地评价,寻找其音乐智能的个别差异;第二时段,专门针对音乐智能强项的儿童进行,进一步发现其潜能。感知测量通过音乐感知活动进行,旨在评价儿童辨别音乐差异的能力,分为五个部分:“歌曲识别”、“错误识别”、“敲击匹配”、“听音匹配”、“自由敲击”。‘“以上测量都使用观察表及录音,以便评价更客观准确。

2.多彩光谱文件夹

多彩光谱项目为每个儿童创制一个文件夹或档案袋,里面可以装有关于这个儿童的各方面信息。而对于音乐活动,我们可以收集关于这个儿童的录音带、录像带、音乐活动的照片、作品以及教师记录等,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智能强项,有效地对孩子进行评价。

多彩光谱项目在儿童学习及评价方面,都体现出与以往学习、评价不同的特点。正是由于这种独到之处,它给美国教育带来了活力,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不少启示。它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也被广泛应用于世界范围幼儿园的教学与评价。

三、多彩光谱项目对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一)必须更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

每一种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所确定的目标是否适合儿童并最终得以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实施,幼教改革的进行,推动了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中存在一些问题:反复批判“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却导致部分教师忽视儿童知识技能的学习,走向另一极端;一直呼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却往往进行单纯的模仿和训练—“所谓创造,只能停留在说的层面上”。原因很多,但我们必须达成共识,即教育目标应当更加明确具体,学习内容必须适应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使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有的放矢,避免误解;相应的丰富的学习内容才能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多彩光谱项目明确制定了感知、演奏(唱)、创作方面的目标,并依此设计相应的培养感知、演奏(唱)、创作能力的教学内容,努力将目标落到实处。它不仅立足于当前,更立足于每一位孩子的长远发展,进行切实有效的音乐教育。我们有必要为孩子今后学习、欣赏音乐创造必要条件,使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因此,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更新尤为重要。

(二)应丰富音乐教育手段和途径

在教学手段方面,多彩光谱项目也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在“搭建桥梁”、“带回家的活动”以及录音机、录音带的使用等方面。

“搭建桥梁”实际上就是建立儿童智能强项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问的关系,以至各学科之间可以互相促进,用强项带动弱项。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够找出智能强项,但在用强项带动弱项方面做得不够。这也是“学科化”带来的不良后果—“学科之问壁垒森严,缺乏有机联系,把儿童心智结构分割成许多支离破碎的部分,不能融合和迁移,不仅艺术、科学、社会几大领域存在分裂,即使是艺术学科门类之间(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学科结构之问(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也存在难以弥合的鸿沟。”171现在,新大纲强调“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2002年6月18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今日之儿童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也大力呼吁“学科生态”,要使“不同学科之问互生互补、相互融合、平衡和谐”。‘8J而如果要达到“相互渗透”,实现“学科生态”,我们可以“搭建桥梁”:一方面,看到“音乐教育对多元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的结合促进音乐智能的发展”。l9]在课程设计中,同样可以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学科教学相结合,设计发展学生多方面智力的综合课程,以利于学生从智力强项出发,带动弱项发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

“带回家的活动”其实是一种家园联系,但却是多彩光谱项目的特色。家园联系虽是我国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家长的力量却少之又少。多彩光谱项目的这种作法,使家庭、学校共同担负起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和音乐熏陶的责任。音乐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音乐教育带回家,会使学习更丰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从幼儿园带回的歌,跳在幼儿园里学会的舞,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园多开展“带回家的活动”,不仅对促进幼儿园教学、更对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大有裨益。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通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音乐是感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音乐的人自己去体会与感悟。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想像力的发挥。选择多种音乐风格的唱片放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每种音乐的情境,大胆地想像,将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画”音乐这个活动,就是极好的·从欣赏到想像、让孩子去体验的例子。

(三)应探索更佳的评价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评估面单一,以儿童在某一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来衡量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单纯重视表现或音乐活动技能或音乐活动结果。它忽视儿童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评估,也不能体现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水平提高的要求,评估十分片面。多彩光谱项目倡导从多方面评价儿童的学习,也注重音乐创造、感知方面的评价。它的评价理念是“尽量扩展儿童智能概念的范围,提供一个在广阔领域内评价智能的实用技术,改变那种不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文化,总是孤立地与人所从事的实际社会活动相分离地进行评价的方法”,〔’oJ为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一种评价手段如果合适,将大大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设置多彩光谱文件夹,注重对孩子的形成性评价,模糊了课程和评价的界限。评价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评价的结果也更加真实客观。录音带和录音机的使用也提高了评价的效度。例如,在唱歌活动中将儿童唱的歌录下,不仅减轻了评价过程中的负担,还可以为活动之后进行评价提供依据。

评价是为找到智能强项,为个别教育做准备,而非为评价而评价,更不是为了鉴别音乐天才或音乐低能儿。多彩光谱项目的评价做法理清了评价的观念,为因材施教做准备,同样值得借鉴。

(四)要摆正音乐教育在整个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位置

篇2

2、教育活动应该注意问题

儿童音乐教育设计除坚持以上原则外,设计的教育活动还要能够更好地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2.1多种感知渠道感知音乐。教师设计活动中应注意向儿童提供各种感知通道的机会,不仅仅听觉,还要让身体动作帮助儿童感受和理解音乐,身体动作是一种重要媒介。其它通道的运用,也往往可以向儿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和方式。因此,儿童在感知音乐时,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儿童对音乐理解越深,提高感知能力。2.2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具有完整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1)教师在向儿童提供音乐材料时,应注意其表现形象的艺术质量。内容粗糙、格调低下、音响混浊的某些流行音乐,或者教师没有认真准备的随意的示范表演等,都不宜向儿童提供;(2)教师在向儿童提供音乐材料时,应注意其表现形象的完整艺术含义,即使是需要分解或分析音乐作品,也应以不失其艺术表现意义为前提,切忌将支离破碎的音响或毫无艺术表现意义的孤立符号提供给儿童。具体地说,提供给学前儿童的音乐材料,至少也应是一个句子,一个完整的音型或节奏型。在表现这个句子、音型或节奏型时,应把它当做一个有生命、有情感的形象来表现,而不应仅把它当做一堆声音的材料或声音概念的要素来娱乐。通过主体主动性,教育的制定目标才可能得以最好的实现。

篇3

0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修订版黄瑾著/主编25.00元/本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适合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习的一门必修课教材,也可供幼儿园在职教师进修成人高等师范学前专业所选用并可作为幼儿教育管理干部和幼儿园教师的理论参考读物。

03《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幺丹彦 方燕/主编45.00元/本

内容简介:该书是一本在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著作,它提倡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互动。书中指的材料有如下三个突出特点:材料取自身边资源;材料有一定结构,暗含着教育目标与内容;材料能引起幼儿不断地研究和与之相互作用。

04《生成课程》作者:伊丽莎白・琼斯、约翰・尼莫30.00元/本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通过创造性地、生动地展现美国西部一千个儿童日托中心在一年中实施生成课程的完整实录。比较全面地把学前教育生成课程的理念、生成课程的“生成”的来源及操作运用等介绍给读者。这些对国内学前幼儿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践意义。

05《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朱家雄等/主编9.00元/本

本书旨在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06《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金浩等/主编12.00元/本

本书具体研究学前儿童初步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学前儿童学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探讨从教育目标开始进而寻求达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教学方法。

07《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刘占兰 沈心燕/主编11.00元/本

本书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为切入口,对幼儿科学教育领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探讨。全书共分为7章,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幼儿探究科学过程中的具体事例,每个案例均配有点评,可引导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每一活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08《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研究与探索》

《提高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编25.00元/本

本书分为研究报告和试验工作报告两部分,从研究背景、理论框架、实践策略、效果分析以及各具特色的实验园、试点市区的探索与实践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0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施燕/主编11.50元/本

本书为学前儿童教育系列丛书的一种。既提供了有关理论,也介绍了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设计,并提醒应注意到的问题。

10《学前教育学》修订版 李生兰/主编29.00元/本

本套教材以国内几所著名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共同设置的核心专业必修课为基准,作者由国内该领域著名学者担纲。

11《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编著14.00元/本

篇4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的三大音乐教育方式之一,它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各科目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综合的艺术手段,让儿童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另具科研证实,儿童在6岁以前对音高音调的辨别具有超强的能力,6岁前受过听觉智能提升训练的幼儿比没有受过提升训练的幼儿具有优越的音高辨别能力和语音辨别能力,音乐学习入门快,而6个月至3岁为最佳认知年龄,过了这个时期这种认知能力会迅速衰减,应把握住培养孩子这种潜能素质的黄金期。

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城区早教中心,是一所致力于0~6岁婴幼儿潜能开发的学前教育机构。5年来,先后开设了亲子课程、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绝对辨音训练课程、全脑开发半日班及全日班等。采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把奥尔夫音乐教育和绝对辨音训练系统地结合起来,挖掘幼儿的内在潜能,促进和加快幼儿在身体、智能、语言、艺术、情感等方面的发育和发展,在城区早教中心,孩子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和表演者参与期间,深得广大家长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但在幼儿学前教育时期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哪些音乐潜能呢?

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它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虽然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感觉。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幼儿,培养幼儿从运动神经上感知节奏,感受节奏美。

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幼儿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时,选择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配上简单优美的音乐表现节奏,让幼儿听音乐模仿喜爱动物的动作表现节奏;动作在幼儿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幼儿基本掌握了用手、脚等表现节奏后,再引导他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节奏。

良好的节拍感是幼儿学习音乐应具备的基本音乐技能,也是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幼儿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同时,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短句并拍出节奏,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培养幼儿的听觉感

幼儿的听觉在母体内4个月时就已经形成,在婴幼时期,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是每秒16赫兹到3万赫兹;渐渐地,内耳组织的弹性愈来愈差,绒毛细胞也愈来愈不灵敏,人到50岁时就只能听到8千赫兹以下的声音了。美国研究听觉智能生理学的科学家发现,能否准确辨别绝对音高的能力,有所谓的“学习时间”,这一能力在1~6岁期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6岁以后很难训练。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绝对辨音能力,必须在6岁以前训练。

通过对幼儿进行绝对音高的训练,可以提高他们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对将来的音乐表现和外语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受过听觉智能提升训练的幼儿,通过科学的训练之后拥有了优越的音高辨别能力和语音辨别力,学习起来就会非常轻松,音乐入门非常快,学习外语的语音也会标准、纯正;有绝对辨音能力的孩子,即使是差异很小的两个半音,也能分辨出来,在学习语言时自然较能掌握准确的腔调。

准确辨别绝对音高的能力也是学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关键,这一能力不仅对音乐的识谱、演奏有极大的好处,而且也是学习外语、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数据证明具有此能力的人平均智商比普通人高出许多。

三、培养幼儿准确地歌唱

由于幼儿声带发育尚未完善,不容易唱准半音,只有稳定、准确地掌握了五声音调,才能更好地掌握准确歌唱七声音调的能力;同时,五声音阶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幼儿熟悉、积累自己的音乐母语,对学习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发展民族音乐思维都具有深远意义。把五声音阶作为初期音乐教材的基础,首先是为了避免幼儿歌唱能力受限于他们所熟悉的七声音阶,同时则又避免幼儿在演唱半音音阶时的困难;当然,在音乐欣赏中也应广泛接触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儿童音乐作品,以便开阔其艺术视野。

语言、歌谣在培养音乐能力方面和儿童歌曲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幼儿歌唱有一定局限性,而朗读则可以在难度、长度上超出歌唱的局限,可以在节奏感、多声部配合、音乐要素、结构的理解等方面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不断增进幼儿对音乐的感觉、理解、鉴赏,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差,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听、看、辨、动、唱的趣味实践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喜爱音乐。通过不间断地进行多种类型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进而从音乐自身美好的意境中,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情节,并引起美好的遐想,为幼儿从感官欣赏进入到感情欣赏起到铺垫作用。

儿童兴趣广泛而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情绪、意境,避免幼儿“呆坐干听”,要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有事可做”。例如,用鼓、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型参与欣赏;用绘画、图案描绘出对音乐的想像;配合音乐让幼儿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动作、表演等;还可以让幼儿模拟自然界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喇叭声等,使他们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听到的声响与音乐的特定音响联系起来,使他们愿意聆听并模仿,增加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之,幼儿的学前音乐教育不是音乐表演,不宜追求技巧娴熟、表现完美,教师应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身临其境;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或迟或早唱准某个音符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发现,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喜欢音乐、了解音乐,提升音乐素养及综合素质。

篇5

1.音乐能力倾向的含义

能力倾向(aptitude),是指人类在学习某种事物之前,对学习该事物所具有的潜在能力。〔1〕能力倾向通常分为两种:普通能力倾向(general aptitude)和特殊能力倾向(specific aptitude)。普通能力倾向指人类普遍具有的一般能力倾向,包括智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倾向等;特殊能力倾向指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表现出的特殊能力倾向,例如舞蹈能力、美术能力倾向。音乐能力倾向是一种特殊能力倾向,通常指个体学习音乐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有预测个体在音乐领域的学习可能达到何种程度的作用,因此是个体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础。

2.音乐能力倾向的研究历程

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的施通姆普夫(C. Stumpf)和匈牙利的雷维兹(G. Revesz)就开始通过简单却系统的小型音乐测试对儿童的音乐能力倾向进行探究。1919年,被称为美国音乐心理学之父的西肖尔(Seashore)研发出了第一个标准的音乐才能测试工具《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Seashore Measures of Musical Talent)。这个音乐才能测试工具旨在测定个人在音乐、语言、自然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听音能力,适用于任何语言、任何民族和任何文化。〔2〕它的出台标志着音乐能力倾向的研究正式成为一个科学化的研究领域。它先后在1939年和1961年作过两次修订,对于今天的音乐能力倾向研究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其后,《夸尔瓦瑟戴克马音乐测验》(Kwalwasser-dykema Musical Test)《德雷克音乐能力倾向测验》(Drake Musical Aptitude Tests)及《温格音乐智能标准化测试》(Wing Standardized Tests of Musical Intelligence)等测试工具相继推出,掀起了学界对音乐能力倾向研究的热潮。

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音乐能力倾向研究处于停滞阶段。其主要原因是,音乐教育界对音乐能力倾向的理论产生了争议,尤其是以西肖尔为代表的音乐能力倾向先天论同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默塞尔教授为代表的后天论相互对峙,致使人们对于音乐能力倾向的认识无法统一,从而客观上影响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3〕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工具出现了信、效度问题,导致研究结果难以为信,进而导致音乐能力倾向理论无法对音乐教学产生有实际价值的指导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怀着挖掘和发展每个儿童的音乐潜力,让儿童在音乐的陶冶下成为享受音乐之美、拥有音乐教养的文明社会人的理想,戈登基于其多年从事音乐学习过程与个体差异关系研究的经验,重新编制了系列科学化、标准化的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工具,从而把音乐能力倾向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理论的內涵及要点

1.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理论的内涵

戈登认为,音乐能力倾向是学习音乐的潜能,〔4〕这种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遗传与早期经验结合的产物。它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戈登通过研究发现,音乐能力倾向水平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与智商分布情况极为相似。音乐能力倾向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数均约为14%,另外,只有约2%的人音乐能力倾向非常高或非常低。〔5〕戈登认为,与智商相同,个体的音乐能力倾向是可变和发展的,儿童早期的音乐环境质量是决定其音乐能力倾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戈登非常注重早期儿童的音乐教育。

在定义音乐能力倾向时,戈登还特别强调其与音乐成就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音乐成就是习得的音乐。〔6〕诸如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这些更多依靠音乐技巧和相关训练获得的音乐成就是无法用来评定个体的音乐能力倾向的。音乐成就是个体在习得音乐知识与技能后的外在音乐能力表现,音乐能力倾向则是个体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潜在能力。音乐能力倾向是音乐成就获得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一般而言,高的音乐成就意味着高的音乐能力倾向,而高的音乐能力倾向不一定代表高的音乐成就,因为音乐成就的获得还依赖于系统的音乐技能知识学习与相关训练。对此,现代心理学的大量研究也已证明:能力倾向是个体学习的潜能,而成就是个体学习的成果,虽然高成就的人必定具有较高的能力倾向,但能力倾向高的人不一定表现出高成就。〔7〕

2.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理论的基础

1975年,戈登提出听想(audiation)一词。该词是戈登取audition和ideate两词的词义自造的合成词。其中audition是名词,表示听觉的行为或机能;ideate是动词,表示形成观念或进行思考。1999年,新版英文字典加入了关于听想一词的解释。但对于听想一词的含义,戈登曾进行过多次重释。2011年,戈登对听想所作的最新解释是只有经过大脑听想的声音才是音乐,个体在脑中对耳朵听到的熟悉或陌生的声音进行同化和理解时,听想便发生了。〔8〕实质上,听想就是用音乐的语言和思维来聆听、分析和学习音乐。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戈登的听想不是音乐想象或音乐联想。音乐想象预示着可能出现的生动的音乐图景,不需要对音乐本身的同化和理解,而听想却需要。〔9〕也就是说,听想这一过程是在对音乐本身的同化和理解之上结合音乐展开的想象,它是个体对音乐的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忽视音乐本身,天马行空的幻想。

戈登认为,音乐听想是音乐能力倾向发展的基础。如同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过程,个体只有在音乐思维的基础上对聆听到的音乐加以合理内化、平衡、重新建构,才能不断促进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因此,戈登的音乐学习理论重视教学生学会对音乐进行听想。他曾说过,假如你能够听想音乐,你就可以学会创作和即兴创作。〔10〕

3.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理论的维度

长期以来,音乐心理学家对音乐能力倾向的理解一直存在着格式塔完形理论和原子理论两种对立观点。以欧洲学者为代表的格式塔论认为,音乐具有一元性,或者说具有整体性,因此音乐能力倾向应按各部分能力组成的整体来评定,且音乐能力倾向与个体智力水平高度相关。而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原子论者则走向了另一极端,认为音乐能力倾向是多向度、多维度的,它包含多种能力成分,但这些能力与个体智力水平无关。戈登的音乐能力倾向理论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类似。他认为,同多元智能理论一样,个体的音乐能力倾向也是多方面的,每个方面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与总的音乐能力倾向水平具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戈登所认为的音乐能力倾向具备完形论和原子论的双重特征,是多维度能力。他认为音乐能力倾向由音乐创造力、音乐记忆力、音乐智力、音乐表现、音感、节奏感、声感、音高、音色、音质、音准、平衡、调性、力度、速度、旋律、风格、和声、重声、辨别时间等至少二十个维度组成。戈登认为,其中的调性与节奏感是最为重要的两种音乐能力倾向。〔11〕关于音乐能力倾向的测量,戈登认为,应将其看作是由局部构成的整体。

4.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理论的发展

在戈登之前,许多学者,如皮亚杰、布鲁纳、蒙台梭利等都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学前期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对幼儿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以及最终达到的水平极为重要。〔12〕戈登的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戈登发现,儿童的音乐能力倾向是可变的、发展的,以9岁为分界点可分为发展期(0~9岁)和稳定期(9岁以后)。大约9岁之后,儿童的音乐能力倾向水平趋于稳定,很难再像9岁前那样呈持续增长的发展状态,虽然儿童音乐能力倾向测试的分数会逐年增高,但该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百分等级范围相对不变。〔13〕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儿童9岁之后进行的音乐学习是无效的,而是意味着儿童音乐能力倾向稳定后的水平会影响甚至制约其后天音乐成就的获得。也就是说,9岁以前是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如果忽视对儿童的音乐教育会导致其音乐能力倾向的衰退,乃至消失殆尽。〔14〕由此可见,早期音乐教育对个体一生音乐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5.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的测试

戈登主持编制了多套音乐能力倾向测试工具,根据其对音乐能力倾向发展的划分理论可分为发展期音乐能力倾向测试和稳定期音乐能力倾向测试。其中,发展期的测试工具有《初级音乐听想测试》(简称PMMA)、《中级音乐听想测试》(简称IMMA)以及《奥迪》(Audie),稳定期的测试工具有《音乐能力倾向测试》(简称MAP)和《高级音乐听想测试》(简称AMMA)。MAP是戈登最为著名的音乐能力倾向测试工具,自出版以来已在美国等世界上10个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

戈登强调,音乐能力倾向测试工具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儿童目前的音乐能力倾向发展水平,检验家庭或集体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并对音乐能力倾向发展水平滞后的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而不是对儿童音乐能力进行评价与筛选。〔15〕

三、思考与启示

戈登的音乐能力倾向理论为早期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戈登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证实,9岁之前,儿童的音乐能力倾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出生到6岁的这个阶段对个体的音乐能力倾向发展极为重要,这个阶段的音乐能力倾向发展会受环境与教养的交互作用影响。戈登的音乐能力倾向理论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正确看待幼儿的音乐成就,努力促进幼儿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根据一个人的音乐成就水平来推测其音乐能力倾向,例如她钢琴弹得那么好,因为她是一位音乐天才他唱歌走调,因为他音乐天赋不高,这是一种普遍但又失之偏颇的认识。教育者与家长要明确认识音乐能力倾向与音乐成就的关系,不能以幼儿的音乐成就来判断其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水平,更不能指望通过大量的音乐知识学习与技巧的训练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倾向。音乐能力倾向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并且在9岁之前是不断发展的,以技能训练为依托的外在音乐成就无法真正反映幼儿实际的内在音乐感知与学习潜能。因此,以音乐成就来评估儿童音乐能力倾向发展水平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虽说高音乐成就的儿童具备高音乐能力倾向,但不能说低音乐成就儿童的音乐能力倾向就不高,教育者与家长要正确看待儿童的音乐成就。

戈登的音乐能力倾向理论告诉我们,早期音乐教育对保持及促进兒童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期非正式或正式的音乐学习经验对幼儿音乐能力倾向水平的维持至关重要,早期刺激性的音乐环境缺失会导致幼儿音乐能力倾向的衰退,甚至消失殆尽。〔16〕因此,教育者和家长要及早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避免错过音乐能力倾向发展的最佳时期,以努力促进其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

2.注重学前期非正式的音乐教育与指导

非正式或正式的音乐教育及指导对维持儿童与生俱来的音乐能力倾向具有重要作用。戈登的非正式音乐教育是与正式音乐教育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专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相对的概念。与正式音乐教育不同的是,在非正式音乐教育中,教师不注重对幼儿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17〕戈登指出,非正式音乐指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适宜于0~3岁幼儿的非结构化的非正式指导,即家长或教师对幼儿的音乐学习没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具体的计划;另一种是适宜于3~5岁幼儿的结构化的非正式指导,此时,家长或教师应为幼儿的音乐学习制定专门的计划,关注幼儿在音乐学习中的体验,但对于幼儿实际能达到何种音乐成就没有期望和要求。

戈登认为,幼儿早期的音乐教育应以非正式的音乐教育和指导为主,正式的音乐教育和指导则可从幼儿5岁以后开始。这一观点与我国于2012年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艺术领域的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的目标不谋而合。学前期作为幼儿音乐能力倾向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音乐感知和体验,使幼儿能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音乐学习过程,并善于表达和想象,在此基础上产生即兴创作的可能。在学前期,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对幼儿开展非正式的音乐教育指导,即为幼儿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结合体态律动、戏剧表演和音乐游戏等引导幼儿多样化的音乐感知与体验,要更多关注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情绪状态和学习品质发展情况,而不是音乐成就。即使是在学前中后期开始引导幼儿开展正规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也宜将较为抽象的音乐知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加以呈现,切忌盲目灌输,已免导致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厌恶之情。

3.重视聆听的音乐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高质量的浸润式音乐教育环境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与语言一样,是以听为基础的。个体在还未出生时,就可以听见外界的声音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虽无法理解听到的声音,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外界声音的无意识吸收,这种无意识吸收可为其日后有意识的语言和音乐发展做好准备。有研究表明,幼儿在3岁前无意识吸收的语言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其日后语言表达与阅读能力的发展,早期丰富的语言环境对幼儿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影响。戈登认为,与语言学习一样,早期丰富的音乐环境对幼儿的音乐能力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婴幼儿只有及早接触音乐,才能无意识地积累音乐经验。婴儿虽然还无法理解听到的音乐,但这种无意识的经验积累是其日后有意识聆听的基础。人类的语言思维活动依赖语言,同样,人类的音乐思维活动依赖音乐语言,音乐语言的积累是音乐思维活动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戈登认为,只有大脑中有一定量的有关各种旋律、节拍节奏规律、不同调式风格等音乐语汇的积累,个体才能有可能对所听到的音乐进行理解、同化,从而为正确的传达与表现奠定基础。幼儿在音乐环境中聆听及无意识积累的音乐语汇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日后的音乐听想能力,并影响其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因此,一个高质量的浸润式音乐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现实中,除部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许多幼儿园班级中很难见到独立的音乐区角,有些班级甚至没有任何与音乐活动相关的材料。音乐区角是幼儿能够自主感受与欣赏、表达与创造的音乐学习空间,是高质量的浸润式音乐教育环境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音乐区角既要求空间位置选择适宜,又要求环境创设舒适且富有童趣;既要求投放的音乐活动材料具有安全性、丰富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又要求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不断变更材料,从而使幼儿在高质量的音乐区角活动中实现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此外,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还可将音乐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平时注重选择多种风格(如不同时期、文化、节拍、调式)的优秀音乐作品供幼儿欣赏,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如集体和个人聆听、亲子聆听、体态律动、音乐游戏与戏剧表演等)引导幼儿聆听音乐。

此外,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也是高质量音乐教育环境创设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不仅能够实现对音乐作品原声音质的还原、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之美,还能够避免劣质音响效果乃至噪音对幼儿听力的损害。

篇6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79-02

2016年4月18-29日,笔者带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2014级大专实验班3班和4班的学生到天津市河西区第二十六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这是该院2014级大专班学生的第二次教学实习。之所以组织这次实习,首先是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未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中如何组织教学,找出自己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要通过学生的幼儿园实习,检验教师在学前声乐教学上的成果。

一、问卷调查

为了摸清学生们对这次幼儿园实习的亲身感受,笔者于实习结束后的第10天(即2016年5月9日),对包括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在内的所有参加此次到不同幼儿园实习的136名大专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学生们实习时的亲身感受,找出我们在声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使声乐教学改革更有的放失。

(一)请列出您在音乐教学中的最大困惑(2-3个)

图1数据统计表明,实习学生中,感到节奏感差的占19%,音准差和跑调不敢唱的占16%,弹唱技能掌握不够娴熟、儿歌表演能力差的占11%。以上三方面统计数据相加表明,46%的实习学生基本功还很薄弱。

其实,学生们在幼儿园实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脱离实际,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切实研究教学对象。本来学前教育专业应特别着重对3-6岁的学前幼儿进行教学研究,但教师们没有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经验,更没有切切实实地研究过学前儿童的特点,有些教师虽因调研工作的需要,临时到幼儿园体验过对幼儿的音乐教学工作,但这也只是“走马观花”。从如今学前声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上看,基本上是沿着培养专业歌唱演员的模式进行教学,因而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幼儿园实习或毕业后到幼儿园工作会有诸多不适应。若想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下定决心,对学前声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

(二)您认为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图2数据统计说明,即将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儿童歌曲表演唱、律印⒁衾钟蜗贰⒁衾只疃设计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其中深感音乐活动设计能力不足的学生高达29%。这也更真实地反映出学前声乐教学工作与幼儿园教学实际严重脱离的问题。

上述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并不只是培养学生会唱若干首歌曲,而是要让他们在毕业后,成为一个具备较高乐曲欣赏、儿童歌曲表演等能力的幼儿教师。声乐课学习不只是单一教学生唱歌的技能,还包括音乐欣赏技能、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律动的技能、分角色扮演歌曲人物的表演技能、用打击乐器体验音乐的综合技能,只有很好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自如地完成幼教音乐教学工作。鉴于此,作为学前声乐教育的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明确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为培养幼教专业的音乐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您迫切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有哪些?

如图3所示,学生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有组织教学能力(占37%)、设计能力(占18%)、自主发展能力(占10%),合计为65%,其他占19%。图3统计数据表明,我们在声乐课堂上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得不够充分,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教学实践机会。简言之,由于现今声乐教学理念较陈旧,方法较落后,不能满足目前学前幼儿音乐教学所需,因此,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毕业生反馈

5月23日-6月3日,笔者带领另一批实习生再次来到河西区第二十六幼儿园进行实习,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本园特点。借此机会,笔者同从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毕业数年、如今在该幼儿园任教的三位教师进行了交谈。王老师告诉笔者:“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乐理知识,导致钢琴不敢弹,歌曲演唱跑调,节奏节拍搞不懂,音乐课程不敢上,更甭说打击乐教学了,碰都不敢碰。”韩老师和张老师也向笔者谈起,“声乐课没有学明白,不知道怎么发声,自己一唱就跑音,真的挺影响教学的,真想找个好的声乐老师再好好上上课,整明白这些问题。”通过这三位已工作五六年的老毕业生的反馈,说明了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在过去的声乐教学中确实存在较多问题。

除了因教师们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缺失,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工作能力显得不足之外,也与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未能以较高标准要求自己有关。例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唱歌技能时,只注意记歌词而忽视对歌曲旋律与节奏的理解和把握,在学唱中“偷工减料”,对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并不在意,以为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可是,当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马上感到对工作难以胜任,并为此后悔不已。毕业生的反馈也提醒我们,对声乐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把音乐形式要素贯穿于音乐教育活动中

如何将声乐演唱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幼儿音乐教育中,关键是要把握好音乐形式要素。音乐形式要素包括节奏、旋律、力度、速度、曲式、织体、音色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音乐形式要素上的关注点是其样式,而非每一要素的概念,只有多关注形式的样式,才能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感受或音乐趣味的发展特征。

对学前儿童来说,音乐学习首先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学习环境与内容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就不能触动他们的感受系统,学习也就陷入被动。

从音乐本体特性角度来说,再现性的音乐是幼儿的最爱。所以,歌曲比器乐曲更能吸引幼儿,在所有歌曲中,具有故事情节的歌曲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边歌唱边表演和角色扮演是幼儿莫大的享受。河西区第二十六幼儿园张老师的《小小理发师》唱歌课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照片1 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小小理发师》

音乐课刚开始的时候,张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复习歌曲《小小理发师》。在孩子们熟悉了歌曲以后,张老师提问:“这首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啊?”小朋友们积极抢答“理发师和剪头发的叔叔。”张老师又问:“我们一起玩《小小理发师》这个游戏,谁来扮演其中的角色?”小朋友们积极举手,表示愿意参与角色扮演。张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专门准备了梳子、安全剪刀、衣服等道具。照片1是两位小朋友边唱边表演的画面,孩子们表演得多好啊!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龄前儿童在德、体、智、美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的声乐教学工作者,对促进学前教育中“美”的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因为声乐教学就是通过词曲和音色对孩子们进行情感美和道德美教育。然而,在当今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将声乐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得更充分。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第二节B>课程的要素教学任务: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的结构,掌握B>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课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B>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本质

课程即"学科"

课程即"经验"

课程即"目标"

课程即"计划"

B>课程的概念

20世纪20-40年代B>课程的主导概念

20世纪50-70年代B>课程的主导概念

20世纪80年代后B>课程的主导概念

第二节B>课程的要素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的组织

课程内容的组织

教育过程的组织

五,课程评价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的结构

《B>教育活动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

《学前教育课程论》——石筠骏著,北京师大出版社,1999

《B>课程设计》——傅淳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B>课程

第三节B>课程的结构

第四节B>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任务:了解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的结构,掌握B>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B>课程的结构

B>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三节B>课程的结构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它是指以间接的,内隐的形式作用于幼儿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的课程.

显性课程

亦称形式课程,它是指B>为使幼儿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而采用的一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活动.

外部课程和内部课程

外部课程

即是显露于外的可视的课程.

内部课程

是内隐于每个学习者心灵中的课程

B>整体课程的结构

第四节B>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一,B>课程的设计

二,B>课程的实施

(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B>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B>教育活动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

《学前教育课程论》——石筠骏著,北京师大出版社,1999

《B>课程设计》——傅淳主编,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

教学任务:了解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掌握B>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

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

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音乐教育是向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性格的有力手段.

音乐教育可以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求知欲.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力手段.

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成长有重大影响.

世界流行的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简介

奥尔夫体系

奥尔夫是西德作曲家,戏剧家兼音乐教育家,他强调节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其建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他提出"节奏第一"的观点,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他主张把音乐,语言和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训练,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达尔克洛兹体系

达尔克洛兹是瑞士作曲家,儿童教育家.其教学法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身体动作,听觉训练,钢琴上的即兴演奏.

达尔克洛兹体系被称作"体态律动学".

柯达伊体系

柯达伊是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主张儿童的音乐教育应从他们创作自己的音乐开始.

铃木体系

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音乐家,儿童音乐教育家.铃木的教学理论是"母语教学法",即给孩子创设像母语环境那样的音乐环境.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如何理解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述世界流行的四种儿童音乐教育流派

《B>音乐教学法》—汪爱丽主编,《B>各科教学法》,《B>与教育活动设计》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二节B>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学任务:了解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掌握B>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

B>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第二节B>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B>音乐教育的目标

目标的结构及分析

音乐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

B>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分析

歌唱活动

韵律活动

打击乐演奏

音乐欣赏活动

音乐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

示范

运用语言

练习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B>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B>音乐教学法》—汪爱丽主编,《B>各科教学法》,《B>与教育活动设计》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第三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任务:了解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

唱歌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内容提要:第三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唱歌活动

幼儿唱歌水平的发展特点

选择和设计幼儿歌曲

1选择歌曲(1)歌词方面

(2)曲调方面

2教师处理歌曲的设计

伴奏

前奏

唱歌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

1导入新歌

2范唱

3简短讨论

4教唱新歌

5熟练与巩固

6注意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制订教育活动计划,试讲

《B>音乐教学法》—汪爱丽主编,《B>各科教学法》,《B>与教育活动设计》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第三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任务:了解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内容提要:二,韵律活动教学法

律动

内容

自然

社会

选材

动作

音乐

教学方法及一般步骤

1教学方法

丰富生活经验

设法引起兴趣

提供创造机会

逐步提高要求

2一般步骤

介绍名称

教师示范

熟悉音乐

教练动作

熟练与复习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舞蹈教学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任选一律动,设计教学方法与步骤

《B>音乐教学法》—汪爱丽主编,《B>各科教学法》,《B>与教育活动设计》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第三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任务:了解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内容提要:三,音乐欣赏活动

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特点

幼儿音乐欣赏教材的选择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和设计

1音乐感知

2情感经验

3联想想象

4理解认识

5审美活动

第一阶段初听

第二阶段再听

第三阶段复听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制订教育活动计划,试讲

《B>音乐教学法》—汪爱丽主编,《B>各科教学法》,《B>与教育活动设计》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第三节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任务:了解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掌握B>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方法论.

重点及难点:

打击乐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内容提要:四,打击乐活动

幼儿打击乐的配器设计

1选择音乐作品

2了解和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及其运用

3分析音乐作品,进行配器

打击乐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设计

1幼儿欣赏,熟悉音乐

2练习整体的身体动作

3幼儿拿乐器的整体演奏练习

(三)指导幼儿自编乐曲节奏的活动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制订教育活动计划,试讲

《B>音乐教学法》—汪爱丽主编,《B>各科教学法》,《B>教育活动设计》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

当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教学任务:了解当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其基本内涵及其理论依据,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并逐渐学会将这些观念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去.

重点及难点:

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教育观和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教学内容提要:

当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完整语言教育观

基本内涵

强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应当是完整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应当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情境等三个方面.

理论依据

工具性和对象性的统一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日常生活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统一.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整合教育观

基本内涵:(一)目标整合(二)内容整合(三)方式整合

理论依据:(一)三环学说(二)四范畴说

活动教育观

基本内涵(一)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三)注意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理论依据(一)儿童发展有赖于活动

(二)同化和顺应

(三)儿童认知与语言发展.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完整语言教育观,整合教育观,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周兢主编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人教社

课后小结:

教学任务完成,目标达到.

效果较好!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语言的目标制定的基本程序,使具体的活动目标的确定更具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及难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学内容提要:

制定依据:社会要求

学前儿童发展规律

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特点.

目标结构:

层次结构:总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活动目标

分类结构:倾听行为培养

表述行为培养

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

早期阅读行为培养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第一节)

教学任务: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熟练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合理地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重点及难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途径.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途径

渗透的语言教育

1,概念

2,核心问题

3,教师需注意问题

4,组织形式:日常生活中,自由游戏中,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专门的语言教育

(一)日常语言教育活动:听一听

玩一玩

说一说

读一读

(二)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谈话活动

讲述活动

听说游戏

文学活动

早期阅读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施途径有哪些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第二节)

教学任务: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熟练掌握学前儿童语言的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合理地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重点及难点: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概念

步骤

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结构的研究

活动过程的展开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一)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二)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三)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四)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实施(第二节)

教学任务: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熟练掌握学前儿童语言的活动设计,组织和评价的基本技能,并有意识地将这些技能合理地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重点及难点:基本语言的活动的组织原则.

教学内容提要:

一基本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概念

2,步骤

活动目标的制定.

活动内容的选择

活动结构的研究

活动过程的展开

二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一)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二)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三)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四)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评课:语言教育活动

《好玩的球》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B>的谈话活动

教学任务:通过教学,理解幼儿谈话活动的要领和谈话活动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独特功能,了解特征掌握谈话活动目标,内容和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儿童观,教育观.

重点及难点: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谈话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B>的谈话活动

第一节谈话活动概述

一,谈话活动的概念

二,谈话活动的作用

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

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

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

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

5,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谈话活动的特点:

1,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

2,谈话活动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3,谈话活动拥有宽松自由的交谈气氛.

4,谈话活动中教师起间接引导作用.

第二节谈话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一,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

二,帮助幼儿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三,帮助幼儿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息习思考题:1,谈话活动的要领及特点.2,谈话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

第三节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谈话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从事能力,树立正确儿童观,教育观.

重点及难点: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三节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谈话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思路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以实物创设的情境

用语言创设的情境

注意问题——注意创设谈话情境方式

注意创设的情境与谈话话题之间的关系.

2,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应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2)鼓励每们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

(3)在自由交谈的活动过程中,适当增加幼儿"动作"的机会.

3,教师引导幼儿逐步拓展谈话范围.

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是谈话活动目标在谈话活动中的具体化,是幼儿要学习的谈话思路和谈话方式的总和.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谈话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题目自选,备课,试讲)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

B>讲述活动

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B>讲述活动的概念及作用,了解讲述活动的目标和类形,掌握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

重点及难点:

讲述活动的特点及语言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提要:

B>的讲述活动

第一节讲述活动概述

一,概念: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

二,作用:

三,特点:

第二节讲述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第三节讲述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类型

二,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思路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二)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四)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设计讲述活动的教学方案,试讲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

B>的听说游戏活动

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听说游戏的涵义,把握主要特点,明确目标,掌握设计和组织的基本思路和指导要点.

重点及难点:

语言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二,主要特点:

三,教育目标

第二节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设计情景

1用物品创设情景

2用动作创设情景

3用语言创设情景

二交待规则:

1语言简洁明了

2讲清要点和顺序

3语速要慢

三,教师引导游戏:

四,幼儿自主游戏:

实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设计听说活动的教学方案,试讲.(任选内容)

参考书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教育活动设计指导》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一章游戏的理论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游戏概念,特点,了解游戏的相关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游戏的概念,特点

游戏的相关理论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章游戏的理论基础

游戏的概念

福禄贝尔

霍尔

格罗斯

艾里康宁

布鲁纳

克莱伯

游戏的特点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游戏是儿童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游戏伴随着愉快的情绪

游戏是社会性的活动

国外关于游戏特点的理论

1,美国

2,法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举例说明游戏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因学生没有游戏理论基础,进度较慢.需要到B> 见习,丰富感性经验.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一章游戏的理论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游戏的教育作用,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以及游戏的种类.了解游戏的相关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游戏的种类

游戏的教育作用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章游戏的理论基础

四,游戏的理论

早期的传统理论

当前的游戏理论

五,游戏的教育作用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

1,感觉运动阶段(0-3岁)

2,象征游戏阶段(3-6岁)

3,规则游戏阶段(6岁)

七,游戏的种类

(一)创造性游戏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二)有规则游戏

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1,幼儿游戏活动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

2,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3,举例说明游戏的教育作用.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因学生没有游戏理论基础,进度较慢.需要到B>见习,丰富感性经验.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B>见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B>见习,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见习内容

教学内容提要:

一,园长介绍情况

二,任课教师讲解

三,学生见习

四,学生评价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见习略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通过见习,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效果好.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

章节:

第二章角色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角色游戏的概念,特点,指导方法,理解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角色游戏的概念,特点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一,概念

角色游戏是儿童依靠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二,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三,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游戏前

1,精神准备:①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②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并分配角色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场地与玩具

(二)游戏中

帮助幼儿学会扮演角色

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1,角色游戏的概念,特点

2,举例说明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3,举例说明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讲到游戏中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二章角色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及各年龄班的指导,理解角色游戏水平的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教学内容提要:

四,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游戏前

1,精神准备:①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②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并分配角色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场地与玩具

(二)游戏中

1,帮助幼儿学会扮演角色

2,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3,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五,年龄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六,角色游戏水平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举例说明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角色游戏一章内容比较紧张,课时不够,需要加一节课.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复习与测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复习和测验,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复习内容

教学内容提要:

举例说明游戏概念

举例说明游戏有何特点

阐述游戏的相关理论

举例说明游戏的教育作用

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角色游戏的概念

举例说明角色游戏的特点

结合见习谈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10,结合见习谈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11,如何指导各年龄班的角色游戏

12,如何评价角色游戏的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复习,测验略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通过复习,测验情况看,学生基本理论掌握较好,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实践环节.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三章表演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表演游戏的概念,特点,理解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表演游戏的概念

表演游戏的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概念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

二,特点

1,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

——与角色游戏的不同

2,是为幼儿自娱而进行的

——与文艺表演的不同

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自创表演

——与文艺表演的不同

三,教育作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1,表演游戏的概念

2,举例说明表演游戏的特点

3,举例说明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4,举例说明表演游戏与文艺表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举例说明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

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结合实例分析表演游戏与文艺表演以及角色游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利于学生掌握表演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三章表演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理解各年龄班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各年龄班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四,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一)游戏前

1,精神准备:①选择内容健康,适合幼儿表演的文艺作品

②帮助幼儿熟悉文艺作品,充分理解作品内容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表演游戏的物质材料,并吸引幼儿参加准备工作

(二)游戏中

1,放手鼓励幼儿自然生动地表演

2,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3,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五,各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举例说明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

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部分,学生联系实际不够,还要加强实践环节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四章结构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结构游戏的概念,特点,指导方法,理解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结构游戏的概念,特点

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一,概念

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二,特点

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三,教育作用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一)游戏前

精神准备:①丰富并且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

印象

②教给幼儿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场地与玩具

(二)游戏中

1,教会幼儿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和爱护结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1,举例说明结构游戏的概念,特点

2,举例说明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3,举例说明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

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特点部分与角色游戏比较进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四章结构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玩沙游戏的指导方法,理解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玩沙游戏的指导方法

各年龄班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五,各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求

(一)小班

(二)中班

(三)大班

六,玩沙,玩水,玩雪等结构游戏的指导

(一)玩沙游戏的指导

1,游戏前

精神准备:①制定规则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工具及辅助材料

2,游戏中

(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

(2)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3)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3,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举例说明玩沙游戏的指导方法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

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玩沙,玩水,玩雪游戏的指导方法,思路是一致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四章结构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玩水,玩雪游戏的指导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玩水,玩雪游戏的指导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六,玩沙,玩水,玩雪等结构游戏的指导

玩水游戏的指导

1,游戏前

(1)精神准备:制定规则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工具及辅助材料

2,游戏中

(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

(2)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3)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3,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玩雪游戏的指导

1,游戏前

(1)精神准备:制定规则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工具及辅助材料

2,游戏中

(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

(2)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3)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3,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举例说明玩水,玩雪游戏的指导方法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

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玩沙,玩水,玩雪游戏的指导方法,思路是一致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总结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结构游戏材料的操作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结构活动的技能,技巧,为今后的结构游戏指导打下良好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操作活动

教学内容提要:

编织

要求:利用纸,毛线等编出基本造型,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

二,手工制作

1,利用纸板制作满天星

2,利用纸板制作钟表

3,利用吸管制作帆船

4,利用纸杯制作课程表

5,利用纸杯制作天气表

三,摆木棍

要求:利用木棍摆出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蝴蝶,狮子,兔子,鱼等造型

四,搭积木

要求:利用积木搭成宫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操作活动略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结构活动的技能,技巧,但是,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练习.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复习与测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复习与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复习与测验

教学内容提要:

表演游戏的概念

举例说明表演游戏的特点

例说明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

举例说明表演游戏与文艺表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举例说明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举例说明结构游戏的概念,特点

举例说明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玩沙游戏的指导方法

11,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玩水游戏的指导方法

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玩雪游戏的指导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测验内容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游戏理论部分学生掌握较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五章智力游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智力游戏概念,特点,及其指导方法,了解智力游戏的教育作用以及各个年龄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智力游戏的概念,特点

智力游戏的指导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第五章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的概念

智力游戏的特点

有明确的教育任务

有一定的规则

有一定的结果

有固定的玩法

智力游戏的教育作用

智力游戏的指导方法

(一)游戏前

1,精神准备:根据法规和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为各年龄班幼儿选编适合的智力游戏

2,物质准备:为幼儿准备游戏需要的玩具教具

(二)游戏中

1,教会幼儿正确地玩智力游戏

2,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五,各个年龄班幼儿智力游戏的指导

小班

中班

大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智力游戏的概念,特点,指导方法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因智力游戏在B>教学中很重要,学生需要重点掌握,要求学生会自己设计智力游戏,并作为考试内容.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六章B>游戏活动的组织与评价游戏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评价游戏的标准,了解游戏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评价游戏的标准

游戏活动的组织

教学内容提要:

第六章B>游戏活动的组织与评价游戏的标准

游戏活动的组织

充分利用时间组织游戏

组织幼儿从事多种形式的游戏

灵活机动地指导幼儿游戏

二,评价游戏的标准

幼儿按意愿选择玩具做游戏,在游戏中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摆脱被动随从的状态,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发挥了创造性.

幼儿认真地游戏,能克服困难,能遵守游戏的规则,有不依赖他人独立游戏的能力.

会正确使用玩具,爱护玩具,会收取玩具.

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合作与帮助,不妨碍他人.

(五)游戏内容健康,有益于身心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1,如何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

2,评价游戏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评价游戏的标准,结合B>见习介绍,效果好.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第七章玩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掌握玩具的种类,选择玩具的标准,了解玩具的教育作用以及各个年龄班幼儿玩具的选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玩具的种类

选择玩具的标准

教学内容提要:

第六章玩具

一,玩具的教育作用

概念

教育作用

——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二,玩具的种类

成型玩具

主题玩具

表演玩具

结构玩具

智力游戏玩具

体育游戏玩具

音乐游戏玩具

技术玩具

娱乐玩具

未成型玩具

三,选择幼儿玩具的标准

有教育性

符合幼儿心理,为幼儿喜爱

符合卫生与安全的要求

坚固耐用,操作轻便

四,各年龄班玩具的选择

小班

中班

大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玩具的种类及其选择标准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重点介绍未成型玩具的作用,自制玩具部分如果能结合录象讲,效果会更好.可以考虑从B>录制一些好的手工制作,供教学参考.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实践活动——角色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技巧,掌握角色游戏活动的组织领导,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理解游戏的相关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游戏前

1,精神准备:①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②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并分配角色

2,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场地与玩具

游戏中

帮助幼儿学会扮演角色

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地教育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评价学生的活动

结合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评价实践活动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 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少,试讲效果不好,需要加强实践.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实践活动——结构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结构游戏的活动技巧,掌握结构游戏活动的组织领导,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理解游戏的相关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

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一)游戏前

精神准备:①丰富并且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

印象

②教给幼儿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物质准备: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场地与玩具

(二)游戏中

1,教会幼儿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和爱护结构材料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3,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二,评价学生的活动

结合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评价实践活动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小结: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少,试讲效果不好,需要加强实践.另外,学生对结构玩具操作不够熟练,需加强练习.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实践活动——智力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结构游戏的活动技巧,掌握结构游戏活动的组织领导,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理解游戏的相关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内容提要:

智力游戏的指导方法

(一)游戏前

1,精神准备:根据法规和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为各年龄班幼儿选编适合的智力游戏

物质准备:为幼儿准备游戏需要的玩具教具

(二)游戏中

1,教会幼儿正确地玩智力游戏

2,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智力游戏

(三)游戏后

1,愉快地结束游戏,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带领幼儿收拾玩具场地,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评价游戏,教育幼儿

二,评价学生的活动

结合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评价实践活动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小结:

智力游戏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自编游戏.

B>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课教案

章节:

复习与测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任务:

通过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及难点:

复习与测验

教学内容提要:

一,基本概念与知识

智力游戏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举例说明智力游戏的教育作用是什么

智力游戏的指导方法是什么

如何指导各年龄班的幼儿的智力游戏

如何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

评价游戏的标准是什么

玩具的种类包括哪些

玩具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如何选择各年龄班的玩具

二,灵活运用

有规则游戏与创造性游戏有何异同点

比较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概念的异同

比较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特点的异同

比较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教育作用的异同

比较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指导方法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复习题:测验内容

参考书目:1,《B>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刘焱主编

2,《幼儿尝试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邱学华主编

3,《幼儿游戏大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朱延麟张泓张淑芬编著

4,《B>游戏精选》学林出版社吕樟源沈龙法主编

课后小结:

游戏理论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实践能力不够.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体育教法)

章节:

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儿童身体的发展特点

教学任务:

明确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任务,基本掌握儿童的骨骼,肌肉,关节,生理特点及发展作用,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重点及难点:

学前儿童体育工作意义和任务

适宜运动对儿童骨骼肌肉的作用

教学内容提要:

学前体育的工作意义

是人的发展物质基础2,生长发育关键期

3,实现身体健康发展4,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

学前儿童体育的任务

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

体质的相关概念

1,体格2,体能3,人体适应能力

心理状态

学前儿童骨骼,肌肉,关节的特点

骨骼

1,骨骼的特点2,骨骼的运动作用

肌肉

1,肌肉的特点2,肌肉的运动作用

关节

1,关节的特点2,关节的运动作用

运动时应注意的卫生

1,适宜适量2,避免不恰当的臂力练习

3,避免硬地跳跃等

运动时应注意的卫生

1,适宜适量2,避免不恰当的臂力练习

3,避免硬地跳跃等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体育教法)

章节:

B>体育的内容和教材

走,跑,跳,平衡.

教学任务:

了解B>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教材,学习掌握基本动作中走,跑,跳,平衡的有关知识,掌握其动作要领和发展幼儿走,跑,跳和平衡能力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基本教材中走,跑,跳,平衡动作要领

发展幼儿走,跑,跳,平衡能力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动作概念:

基本动作练习意义:

基本活动内容:

B>基本动作教学任务:1,教会基本动作和粗浅知识2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3,培养果敢精神.

走:

1,走的教学任务(大,中,小班)2,走的动作要领.

不同年龄班要求.4,走的几种形式.5,走易犯的错误.

6,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跑:

跑的教学任务.2,不同年龄幼儿跑的基本特点(4个阶段)

3,各年龄内容及要求.4,跑的动作要领.

5,采用多种手段教学.6,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跳跃,平衡:

1,跳的教学任务.2,各年龄跳跃特点.

3,各年龄段教材内容和要求.4,跳跃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5,易犯的错误及纠正.6,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平衡:

1,教学任务.2,平衡分类.3,主要方法,要领.

4,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基本动作概念:

基本动作练习意义:

基本活动内容:

B>基本动作教学任务:1,教会基本动作和粗浅知识.

2,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3,培养果敢精神.

走:

1,走的教学任务(大,中,小班)2,走的动作要领.

不同年龄班要求.4,走的几种形式.5,走易犯的错误.

6,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跑:

跑的教学任务.2,不同年龄幼儿跑的基本特点(4个阶段)

3,各年龄内容及要求.4,跑的动作要领.

5,采用多种手段教学.6,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跳跃,平衡:

1,跳的教学任务.2,各年龄跳跃特点.

3,各年龄段教材内容和要求.4,跳跃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5,易犯的错误及纠正.6,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平衡:

1,教学任务.2,平衡分类.3,主要方法,要领.

4,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1,在跑的教学中使幼儿掌握正确姿势应采取哪些方法

2,画出立定跳远动作的动势图.

课后小结:

投掷

B>投掷练习的特点及价值.

1,特点:

2,价值:

投掷动作的分类及动作要领.

分类:

掷远:属速度型力量动作.

掷准:将投掷物击中指定目标.

动作要领:

投掷练习时易犯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钻,爬

分类:

价值:

基本方法和要求:

钻,爬易犯的错误:

钻,爬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攀登

攀登练习的特点及价值:

攀登动作的分类:

幼儿攀登能力的发展:

教学要点及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在基本动作教材中任选一个大班教材内容写出教学任务,手段及方法.《参考B>体育教育法》

课后小结: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什么是体质从哪些方面衡量幼儿在体质方面的强弱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体育教法)

年月日星期

章节:

B>体育的内容和教材.投,钻,爬与攀登.

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B>体育活动的投掷,钻,爬,攀登等教材的基本动作和相关知识,掌握动作要领和发展幼儿投,钻,爬,攀登能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及难点:

1,基本教材中投掷,钻,爬,攀登的动作要领.

2,指导幼儿发展各能力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B>体育的内容和教材

走,跑,跳,平衡.

教学任务:

了解B>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教材,学习掌握基本动作中走,跑,跳,平衡的有关知识,掌握其动作要领和发展幼儿走,跑,跳和平衡能力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基本教材中走,跑,跳,平衡动作要领

发展幼儿走,跑,跳,平衡能力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动作概念:

基本动作练习意义:

基本活动内容:

B>基本动作教学任务:1,教会基本动作和粗浅知识.

2,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3,培养果敢精神.

走:

1,走的教学任务(大,中,小班)2,走的动作要领.

不同年龄班要求.4,走的几种形式.5,走易犯的错误.

6,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跑:

跑的教学任务.2,不同年龄幼儿跑的基本特点(4个阶段)

3,各年龄内容及要求.4,跑的动作要领.

5,采用多种手段教学.6,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跳跃,平衡:

1,跳的教学任务.2,各年龄跳跃特点.

3,各年龄段教材内容和要求.4,跳跃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5,易犯的错误及纠正.6,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平衡:

1,教学任务.2,平衡分类.3,主要方法,要领.

4,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1,在跑的教学中使幼儿掌握正确姿势应采取哪些方法

2,画出立定跳远动作的动势图.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B>体育的内容和教材.投,钻,爬与攀登.

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B>体育活动的投掷,钻,爬,攀登等教材的基本动作和相关知识,掌握动作要领和发展幼儿投,钻,爬,攀登能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及难点:

1,基本教材中投掷,钻,爬,攀登的动作要领.

2,指导幼儿发展各能力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投掷

B>投掷练习的特点及价值.

1,特点:

2,价值:

投掷动作的分类及动作要领.

分类:

掷远:属速度型力量动作.

掷准:将投掷物击中指定目标.

动作要领:

投掷练习时易犯的错误和纠正的方法

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钻,爬

分类:

价值:

基本方法和要求:

钻,爬易犯的错误:

钻,爬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攀登

攀登练习的特点及价值:

攀登动作的分类:

幼儿攀登能力的发展:

教学要点及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在基本动作教材中任选一个大班教材内容写出教学任务,手段及方法.《参考B>体育教育法》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基本体操:颈,上肢,躯干,下肢动作.如何编徒手操.

教学任务:

基本掌握基本体操中徒手操的基本动作各手势和动作方法.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做操能力.

重点及难点:

基本体操中,颈部,上肢,躯干,下肢动作.

选编徒手操的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

徒手体操分类

徒手体操和轻器械操

意义:

徒手体操和轻器械操的内容及特点:

徒手体操主要的基本动作:

(一)颈部动作:1,屈2,转3,绕环

(二)上肢动作:1,举2,振3,屈身4,绕环

(三)躯干动作:1,屈2,转3,绕环

(四)下肢动作:1,蹲2,踢腿3,弓部4,跳跃动作

幼儿各年龄段做操能力的发展

(一)3~4岁幼儿特点:

心理:2,生理:3,此阶段选操注意事项:

(二)5~6岁幼儿特点:

1,心理:2,生理:3,此阶段选操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画出颈部,上肢,躯干,下肢基本动作的动式图.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选编幼儿徒手操,模仿操,轻器械操方法,B>排队 和队形变化.

教学任务:

掌握徒手操,模仿操和轻器械操的不同特点和选编时应注意的问题.明确B>排队和变换队形的方法及口令.

重点及难点:

掌握徒手,模仿,轻器械操的特点和排队,队形变化的方法及口令.

选编和创编的方法,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提要:

如何选编幼儿操

选编徒手操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2,合理安排操节顺序和负荷

突出特点4,考虑场地气候

选编模仿操

(三)选编轻器械操

原则

创编幼儿徒手,轻器械操时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目的,任务2,讲究科学性3,讲究艺术性

4,体现各类操特点5,要有创新

在基本体操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B>的排队和变换队形:

1,排队和变换队形2,任务

排队和变换队形的动作要领及口令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创编一套B>大班的轻器械操.(要求有图解和说明)操节编的有新意.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创编小动物模仿操教法示范课.

教学任务:

寻求体育与幼儿教学的结合点,根据幼儿模仿性强的特点,以"动物园之行"的故事情节为导线而进行创编小动物模仿操的情景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体育教法.

重点及难点:

掌握创编《小动物模仿操》的原则及学会此套模仿操.

把握此操的设计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课前提示问题:本节课设计特点

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情境教学.

律动组合《跟我来》乘上火车到动物园参观.

到动物园看到了许多小动物,有鸭子,山羊,青蛙,公鸡,喜鹊,蜜蜂,花猫,狗狗等.

创编一套小动物模仿操:

第一节:仿花猫第二节:仿鸭子第三节:仿青蛙

第四节:仿公鸡第五节:仿喜鹊第六节:仿蜜蜂

第七节:仿花狗

逐节教授并配音乐.

六,结合小动物冬天储食物做一个搬运游戏.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创编小动物模仿操一套.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B>游戏1,2,

体育游戏的组织与领导.

教学任务:

使学生了解体育游戏的组织领导,掌握组织游戏过程和创编变化游戏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1,组织好一节游戏课的基本方法.

2,创编游戏的方法及原则.

教学内容提要:

幼儿游戏活动能力发展与特点:

小班孩子的特点及游戏特点

中班孩子的特点及游戏特点

大班孩子的特点及游戏特点

体育游戏的组织领导:

游戏前的准备:

游戏的进行:

游戏的结束:

开展游戏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指导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游戏的组织教学:

创编和变化游戏的方法

游戏的结构:

1,游戏任务2,游戏内容3,游戏的活动方式

4,活动条件5,游戏情节6,游戏规则7,游戏结果

创编游戏原则和方法:

1,原则2,方法

(三)创编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任选一班别游戏教材,写出试教.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教学实践

B>体育游戏试教

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将理论课所学的幼儿游戏内容,运用于教学,使学生在试教中掌握B>游戏和教学特点,更好地为未来服务.

重点及难点:

掌握B>大,中,小班游戏的组织于与教学.

教学内容提要:

内容:《B>体育教材》大,中,小班的体育教材.

分成四大组,每组三轮按大,中,小班教材搭配.

方法:

选好教材,写出

每人教学实践15分钟.

试教一轮,本小组评价教学优点与不足.

教师参与评课.

要求

课前场地器械要准备好.

备课多想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把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

每轮之间要衔接好.

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试教,方法活用.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指出同组同学试教中出现的问题,并说明如何改进.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1,B>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规律

2,运动中的生理,心理负荷

教学任务:

明确B>体育教学的规律,基本掌握生理,心理负荷在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重点及难点:

体育教学中的规律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

教学内容提要:

体育教学中应遵循的规律

动作形成规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改善与提高阶段.

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1,工作阶段

2,相对恢复阶段

3,超量恢复阶段

4,复原阶段

(三)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

上升阶段

相对稳定阶段

下降阶段

运动中的生理,心理负荷

概念

1,生理负荷2,心理负荷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

教学上的基本要求

评价效果指标

影响生理负荷的因素

强度2,密度3,时间4,数量

5,质量6,项目特点

体育课的运动量

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量

调节运动量的方法

生理负荷的检查与评定

分析评定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如何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体育教学法

B>组织形式体育课

教学任务:

使学生基本掌握体育教学及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明确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初步掌握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

重点及难点:

条件练习法及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体育课的三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教学内容提要:

体育教学法

概念

幼儿体育教学法特点

B>常采用的方法

1,语言法2,示范法3,练习法

B>的组织形式

早操

1,意义2,内容3,组织领导4,注意的问题

户外活动

1,意义2,内容3,教师的任务

体育课

1,幼儿体育课的特点2,体育课的游戏性

3,体育课的任务4,体育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

5,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编写一节幼儿体育课(大,中,小)班内容任选.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教材中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试教

教学任务:

可借鉴书中的活动设计,拓展思路,提高个人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

重点及难点:

理解主题教育活动内容

优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提要:

内容

可爱的大皮球

秋天里的小树叶

采蘑菇

雪花飘飘

运彩球

骑上漂亮的自行车

小小运动会

运沙包过小桥

时间:试教 者每人20分钟

方法:分四组,规定内容

要求

1,场地器材安排好2,钻研教材

3,合理组织教学4,课后小节5,收放器械

复习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

作业:指出本组试教者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后小结:

B>课程与教学活动设计

章节:

幼儿体育课教学试教

教学任务:

通过试教使学生基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搭配教材编制教育活动,提高组织教学能力.

重点及难点:

合理设计教育活动内容

组织教学得法

教学内容提要:

内容:B>(大,中,小)班教材内容

教学分组:分四大组,每组进行两轮,教材内容自选

方法

1,选好教材写出2,每个试教者教学时间20分钟

3,每结束一轮,小组评价4,教师引导评课

5,指出共性问题

要求

1,选择搭配教学内容要合理2,运动量合理安排

3,教学方法,手段得当4,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

5,讲解简练,示范动作规范

篇8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1.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听觉与生俱来,音乐听觉感觉是在听觉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是对音乐语言中各种基础要素敏捷能力的反应力、记忆力和整体感知力。音乐的听觉能力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它包括听辨音乐的长、短、强、弱等。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从音响的旋律、音色节奏等方面“接触”音乐语言,感受音响之美。

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开展音乐听觉游戏。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比如游戏、简单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对于中、大班的幼儿,则可以多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进一步培养幼儿辨别音量的大小、音乐的强弱、乐音的高低等音乐听觉能力,以及建立在音乐听觉基础上的感受音乐情绪 、理解音乐的能力。

2.节奏游戏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必须依赖节奏生存,培养节奏感是幼儿音乐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节奏能力的培养应该遵循节奏自身发展阶段特点,体验稳定旋律、发现感知节奏、多声部节奏活动,安排幼儿的节奏游戏要注意把握好内容渐进的层次。可以让幼儿朗读儿歌,边伴奏拍手、拍腿、踏脚、依次传球等动作,或者是用打击乐器做伴奏,游戏中要注意保持节律动作的稳定和连续,即使休止拍时律动也不能停止。

当幼儿能够独立地伴随儿歌表演出稳定的节拍律动之后,便可以引导他们逐渐地“发现”有的一拍中有一个音,有的一拍中有两个或更多的音的规律。对于节拍特征的认识,可以逐渐引导幼儿感知重拍音和节拍的强弱变化。通过对重拍音的识别,帮助幼儿理解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特征,游戏时不必向幼儿讲解节拍概念,也不要强调节拍的单位时值,只要求幼儿能正确感知即可。对于音符节奏的时值关系,我们则可以用“慢走”表示二分音符,用“走”表示四分音符,用“跑”表示八分音符等来形象地帮助幼儿掌握音符节奏。总之,节奏能力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活动形式进行,节奏感是无法从符号学习中获得的,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

3.歌唱游戏

歌唱,是人类发自本性和本能的一种嗓音游戏。歌唱,也是一门声音的艺术,不仅仅要求有动听的歌声,唱得音调准确、节奏正确、吐字清楚,还要求能创造性地运用歌声来表达各种感情。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歌唱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适宜的童声歌曲录音带或CD,在幼儿自由玩耍时反复播放,让他们对歌曲不断进行整体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耳熟能详”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学会这些歌。为幼儿选择歌曲,要符合幼儿演唱音域的要求,例如,小班幼儿的音域一般在八度之内,若是让他们唱音域达九度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就会很费劲。

4.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舞蹈游戏注重动作,且需有想象力,能和表情协调配合,对此,可以让幼儿通过学习和排练一些简单而完整的小型舞蹈,来掌握一些面部和肢体的基本表情语言。

二、幼儿音乐游戏的设计

音乐游戏的选编设计往往是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中心内容,我们应该掌握将一些音乐教育内容进行游戏化处理的方法。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

第一,以纯游戏活动为主导,加入一定的教育内容。纯游戏即幼儿自然自发的游戏,它的特点是有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极强的趣味,流传广泛,经久不衰。

第二,在教育活动中加入角色、情节、虚拟动作等虚构性成分和竞赛性因素。这种手段在教学手段中运用最广,变化也较多,如用小熊爱吃蜂蜜被蜂蜇这一情节,将辨别音乐性质的内容编成“蜜蜂和小熊”游戏。

第三,以游戏性语言、玩具等组织活动。这种手段通常运用较多,在没有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则运用更多,例如,让幼儿反复听一首曲子,看到幼儿正抱着一只小兔子玩,我们便可以抱上一只小熊说:“小白兔,我们来一起听音乐好吗?”听音乐时,让幼儿学着让小动物随音乐律动。

由于幼儿注意力集中和兴趣维持的时间很短,极易转移,我们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要与之适应。在设计音乐活动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还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音乐活动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逐渐推进,以使幼儿更容易接受音乐教育活动。

篇9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教学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幼儿教学中更好的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在接受幼儿音乐教育技能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幼儿园音乐课程设计、编制具体音乐教育方案,并能对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富于创新能力、具有综合音乐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型的幼儿教师。

一、影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因素

(一)分科教学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都采用分科教学,音乐学科又被细化为声乐、钢琴、乐理等多个学科,各学科之间的专业教师沟通较少,导致学科性较强。

(二)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大都是音乐学院的音乐专业的科班出身,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许多教师对幼儿园的工作和性质知之甚少,而且没有过幼儿园实践和工作的经验。在教学中,主要是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很难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

(三)学生入学时音乐“零”基础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音准问题,部分学生有先天性音准缺陷。许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也不热爱,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顺从家长的意愿,因而在音乐学习中会出现学习困难和厌学等现象。

(四)授课时数严重不足

班级人数多,每周2节技能课,一位老师面对众多学生在两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难度巨大。例如,声乐课教学中包括,发声训练、试唱、声乐去演唱和儿歌演唱,在有限的时间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只能做到点到为止的程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老师的要求。在钢琴课上,这一问题就更加明显,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技术的讲解和纠正,练习曲得分析与指导、即兴伴奏,还要一对一的精心指导,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面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

(一)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音乐教师因此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深入调研,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方向,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选择难度适中,能够体现专业特色,可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教学资料的学习内容,多以儿歌弹、演、和儿歌创编等内容为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必要的音乐技能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能力。

(二)重视学科的横向联系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大都采用分科教学,那么音乐教师应有意识的加强各个音乐学科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立体化的完整体系,使单一的学科教学转变成综合课的形式,使音乐理论、弹、唱、打(节奏)、动(律动)等音乐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的交流,并融会贯通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为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教师加强专业学习

到幼儿园实习、见习,与幼儿园的在职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与沟通,或到网络上、书籍、期刊上查找学前教育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了解当前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理念,以便给学生更实用、更具有针对性的的实践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带领观看教学录像、音乐活动教案等,引导学生进行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来巩固所学的理论和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变“导”,学生从“学”到“做”。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完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根据中职生的好动的特点和学前教育专业未来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教学法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体活动,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活动来学习某一个知识,让学生体会将来的幼儿教学中如何设计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老师有时是材料的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同时,设计游戏活动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不要设计的太简单,和学生在玩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可用设疑的方法导入,先由学生猜出哪种乐器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推动学生去探索那段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在训练节奏时,可以训练学生嘴念节奏、手打节拍、脚打强拍或手打弱拍等“玩”法;还可以把节奏编成总谱式的合作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有打节拍的、有打节奏的、有唱谱的、有加打击乐的等,一起合作;也可继续发展为加入打击乐、钢琴等乐器来“玩”。这种利用猜谜、游戏、打击乐、钢琴伴奏等手段以“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手、眼、脑并用,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与审美,发展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2.幼儿音乐活动模拟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还要具备音乐教学能力。由于受实验场地、教学设备、实习、实训基地等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必须要在课堂上得到初步解决。而幼儿音乐活动模拟,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在模拟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真实的问题情境,而学生会像教师正式上课一样,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之前,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观看幼儿音乐教学的录像,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收集大量的幼儿音乐课教案和课件以供学生学习与参考。然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个幼儿音乐活动片段,并进入特定情景进性模拟演示,亲身体验教师角色。最后,学生们共同讨论、评判,指出优点和不足,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总之,学前教育需要优秀的幼儿教师,而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优秀幼儿教师的重任,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率地获得知识,是我们的责任和追求。今天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篇10

一直以来,在青藏高原的东沿、四川盆地的北部、川甘交界的丛山深处,有着一支古老且与众不同的民族。过去的数百年间,这个民族被汉族称为 番或 西番,直到 1951 年被划入藏族而称 白马藏人。本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与其它民族的交往渐频,白马人逐渐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和国外部份文化学者的关注的焦点。

一直以来白马人文化受到着外部的侵袭,白马民歌作为白马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遭受着 濒危的困境。白马人音乐在学前音乐教学的应用,对于白马文化和白马人聚居地的学前教育有着双重影响。在白马人聚居地实行学前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其教育内容成为了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的重要中间环节,同时也对白马人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白马民歌特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白马社区或者说白马人聚居地并没有丰富的乐器更没有外面方面相当于汉语音乐的概念。在白马人文化体系之中,与音乐相关的最高概念是 托格 ( tok) ,才概念大致与汉语 歌曲类似,但涵盖范围与歌曲相比更加狭窄,并且从文献以及前往绵阳平武地区的实地田野调查之中,综合概述为白马人对民歌价值的选择与判断更趋向于 争取生存机会的功利性,在审美和娱乐方面相对较多。

1. 1、民歌分类

在对白马民歌进行分类时,拟采取依照白马人聚居地的原生性分类体系进行划分。采用上述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歌的原生性分类体系往往是与民歌的民俗功能值观密楔合的,故将白马民歌大致可以分为: 酒歌、圆圆舞歌、劳动歌、宗教歌、山歌、叙事歌和尚无法具体归类歌曲这七大类。

酒歌,是白马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白马民歌多诞生于在拥炉聚饮场合所之中,在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下,酒歌数量庞大且丰富繁杂。此类歌曲,按照主要功能可分三个子类: 敬酒歌、盘歌和答谢歌。各子类的功能,虽然都表现出了功力特点,但是在子功能上却不尽相同。

圆圆舞歌,即是白马人跳圆圆舞时所唱的歌。圆圆舞属 踏歌类,源起为农事结束后的谢礼庆贺仪式,兼具求偶功能的社交仪式,基本与宗教巫术无关。舞蹈者以寨为单位,在寨外平坝上男女携手向内,以筹火为圆心构成环形舞队,沿反时针方向转动并顿足踢腿,且舞且歌,无化妆和伴奏。

劳动歌、山歌和宗教歌与其他民族之中民歌诞生的渊源和成长方式大致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白马人聚居地多为高海拔地区,在此区域之中从事的劳动,以农耕为主,畜牧、狩猎为辅,兼营多种副业 ( 林木、养蜂、采集等) 。故,相比于单一的经济形式不同,白马人的劳动更加丰富多样,从而使得劳动歌体系丰富。

山歌的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及男女,且担负着男女情爱交往的社会功能。宗教歌多用于祭祀、丧葬、打猎之中,其中由于生产力低下,白马人的生活之中多打猎,在打猎进入山林之中需唱歌呼唤山神和猎神保佑自己的平安。

叙事歌,其在白马人文化之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主要是由于歌唱在白马人的长篇传奇故事讲述中占有显着位置。例如说,在 《情人歌》,即白马爱情故事之中篇目 《新娘鸟》`中继散文叙说之后的插唱部分,在整个爱情故事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歌曲之外,在白马民歌之中还包含护林防火歌等分类属性不确切的歌曲,将其确定为了不确定具体归类的歌曲。

1. 2、白马民歌音乐特点

白马民歌属于中国音乐体系之中的一部分,但是却存在着自己的音乐特点。这些音乐特点最终使得白马民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歌,成为了中国民族民歌的又一个亮点和特色。首先在白马民歌中,乐音的最显着特征是 带腔性。所谓的带腔性指多数乐音都表现为一种包含有某种音高、力度、音色变化成份的音过程,同时某些音腔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被夸张和规范化。

其次白马民歌的音阶富有多样性。从音数角度分析,白马民歌的音数从二声音阶到七声音阶均有出现。根据对歌曲分析,可以发现在所有歌类之中分布最广的便是微音阶,其次是羽音阶,而分布面最窄的是三声宫音阶。变格形式不多见,仅有的变格形式( Iadomi和 d。mi,01la) ,其分布格局仅限于盘歌之中。然后在白马民歌中存在少量 支声体多声部歌曲,这些歌曲基本上为宫调式的舞歌和劳动歌。由于白马民歌中的多深部民歌在音程关系上多以三度为基础,并没有大二度。最后,从曲体结构入手,白马民歌的曲体结构以短小的曲调吟唱多段歌词。从曲调上分析,主要可以由几个乐节构成,但更多的是由乐句或复乐句构成,此类曲体可称 单曲体。另在酒歌、盘歌、舞歌中,有将数支单曲联缀演唱的情况,此类曲体可称 套曲体。

2、白马民歌在学前音乐歌唱教学的具体方法

白马民歌在学前音乐音乐之中有着包括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等方面。现以歌唱活动为例,初探歌唱教学的具体方法:

2. 1、教学方法入手

首先可以选择白马民歌歌词入手。白马民歌不同于其他民歌歌曲,在本民族语言环境之下诞生的白马民歌,多数歌词丰富,内容多元,且民族语言特性显着。所以这样的民歌更加需要从歌词入手,带领幼儿反复熟悉和体会歌词的内容和意境,然后再来学习旋律和歌曲就能够帮助幼儿较快、较容易地进入白马民歌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词曲结合上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对于个别白马民歌内容简单的歌曲,在一段旋律有几段韵脚整齐、内容相近歌词的影响下,往往只需要让幼儿熟悉第一段歌词,再进一步让幼儿体会歌词旋律和民歌节奏之间的关系,随后再完成第二段、第三段歌词的教学,这样更加能够让幼儿快速、容易地学会歌曲,甚至是达到自学自唱的效果。

其次可以从民歌节奏切入。考虑到白马民歌有些歌曲节奏鲜明、内容紧凑,在词曲结合之后,往往容易朗朗上口。所以采用节奏导入的方法,能够让幼儿熟悉掌握白马民歌的节奏,在此情况之下,节奏导入的方式更加适合教学。在教学中让幼儿首先熟练掌握白马民歌节奏,再按节奏学习歌词,最后加上旋律,进而学会完整地演唱白马民歌。

最后可以采用以旋律为先导的方式。旋律朴素、流畅的白马民歌歌曲,往往词曲结合自然、易于上口,可以采用旋律先行的方法,先教旋律,由旋律再到歌词,顺其自然地学习、掌握歌曲。

2. 2、多样化教唱方法

多样化的教唱方法主要有分句教唱、整体教唱和。其中分句教唱作为典型的传统教唱民歌的方法,此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逐句分解教唱,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幼儿领会民歌的乐句结构,同时帮助幼儿掌握呼吸、换气,也可以协助幼儿注意力集中地观察、倾听和模仿。需要注意的是,分句教唱往往要将整首民歌分解,将会造成歌曲的整体性受影响,思想感情无法顺畅表达。同时学唱时一句句地跟唱,往往较难激发幼儿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通常而言,由完全小节开始,乐句结构划分清楚的较长民歌更加适合分句教唱法。

整体教唱法主要与分句教唱法相区别,既是指由教师带有表情且完整地重复演唱歌曲,幼儿从头至尾、一遍遍地反复跟唱。这样的教唱方法优点在于能够保全白马民歌的意义、情绪、形象的完整性,在学唱过程中较容易引起幼儿相应的情感体验。但是考虑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结构短小、内容紧凑且形象集中,并且音乐表现手法相对单一的白马民歌,可以采用整体教唱法。

最后,能够采用视谱演唱对于白马民歌的幼儿园教唱方法来说无疑是最高级,其优点在于让幼儿完全主动地去学唱歌曲,同时使演唱更加准确、细腻、富于个性。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要求幼儿能够认谱和认字。

故,在幼儿园运用这种方法教唱白马民歌必须需要认真考虑,要采用幼儿愿意接受且形象化的游戏的方式进行,组织歌唱活动之中也最好一次只集中教一首歌,严格杜绝不讲效果、不讲质量的连续教授。一首白马民歌学会之后,需经常复习,巩固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在自己反复不断的演唱中,一遍一遍地深化对白马歌曲情绪情感的体验,培养和巩固幼儿的歌唱兴趣。

此外,教唱活动中教师伴奏应多样灵活。如在初教新歌时,可以让幼儿首先集中注意力模仿教师的演唱,不需伴奏。或不加和声进行单旋律伴奏,旨在提高幼儿音准能力。最后在幼儿能够准确、熟练地演唱基础上,采用钢琴、手风琴等乐器来为幼儿伴奏。

对于幼儿园教唱活动来说,最关键的是如何让更多幼儿获得参与歌唱活动的机会,而不是单纯地教授幼儿歌唱技巧。同时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演唱活动之中,也是鼓励幼儿愉快歌唱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深厚的声乐专业训练基础是其次的,首先是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唯有如此才能够自然、准确、令人愉快、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最后,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之中可以参考上述基本方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要灵活地针对一首白马民歌根据各个教学班中的幼儿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结构、内容等特点。同时综合幼儿在语言、节奏、音准、智力、性格等方面的情况,兼顾考虑自身专长和特点,选择一种或者是综合使用几种教学方法。

诚然,白马民歌在学前音乐教育之中的推广存在困难和障碍,在传统学前音乐教学环境之中,这些阻碍是客观因素。因为在白马音乐的学前教育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 让每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J]. 音乐教育,2000.

[2] 马达. 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构想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 2) 1 -5.

篇11

学前教育学者许卓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应培养儿童的歌唱能力、韵律活动能力、打击乐器演奏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在感受节奏和节拍这一方面,对于3―4岁这一发展阶段的幼儿,根据儿歌教学具有内容浅显、篇幅短小的特点,儿歌教学中所涉及的节奏型也以2/4拍居多,节奏以简单组合为主。例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中间设计的节奏型为2/4,可表示为“titi ta,titi ta,titi titi titi ta,titi titi titi ta,titi titi titi ta。”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手和脚,手拍节奏,脚打节拍,让节奏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虽然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区分节奏和节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这一阶段让他们在无意识中进行感知,这是有必要的。这样能够在幼儿发展的初级阶段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节奏和节拍意识,为以后接触音乐演唱和音乐表演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不仅仅注重让幼儿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良好品格的熏陶。对于这一点,儿歌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儿歌教学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正因为这一点,在日常的儿歌教学活动中可以很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根据3-4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儿歌主要以轻松活泼、简易的内容为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节奏、韵律给他们带来的愉悦。4-5岁幼儿可开始接触伴有乐器演奏的儿歌表演,让幼儿在简单的儿歌表演形式中加入打击乐器的合奏,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助力。5-6岁幼儿的创造力和控制力发展趋于成熟,在儿歌的选择上可以加入更多的创新部分,内容的选择可以多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生活气息浓厚的儿歌,例如《过新年》等。

二、儿歌中音乐元素的分析

⑴儿歌中的节奏。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学龄前幼儿掌握节奏型的规律依次为2/4 、4/4 、3/4、 3/8、 6/8。

奥尔夫认为对幼儿音乐素养的训练最基本的应为节奏训练。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最初就是从朗诵字词、姓名的节奏教学开始的。例如:在身边找几样幼儿认识的实物(从单字或双字节开始):纸、笔、杯子、电话。将这几样物品以一字形无序摆放,让幼儿一边念名称一边拍手,有多少字就拍几下。比如说,排列成杯子、笔、纸、电话,其隐藏节奏型则为XX X X XX。这种巧妙的办法非常适用于刚接触节奏的幼儿,从生活中寻找节奏,能有效的增加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中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的方式可以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⑵儿歌中的创编。儿歌中的创编是指在原有歌词或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自身的思维加工,产生的新的符合原有节奏、节拍的歌词和律动动作的过程。儿歌创编能给幼儿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在创编活动中幼儿的音乐能力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在活动中的点点跳动获得了提升,幼儿对创编活动的喜爱也随着成功的体验获得了升华。

三、儿歌的音乐教育方法

1、提供乐理基础知识,初步了解音乐符号。乐理知识在幼儿阶段已可以有简单的接触,当然,教幼儿与教成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幼儿有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认识实物的无意识性强,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基础的乐理知识传播要幼儿化。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五线谱可以变成大池塘、音符可以变成不同类型的小蝌蚪等。用这类儿童化的形式,能够让幼儿在无意识当中去认识五线谱,积累乐理知识。

2、体味不同的表演方式。儿歌的诵读与儿童歌曲的演绎一样,同样可以分为独、齐、轮、领与齐、对和合。这种念儿歌的多种形式对于幼儿以后的歌唱起了奠基的作用。

独念儿歌是指一个人诵读儿谣,由一个幼儿朗诵,可以适当加入肢体动作。

齐念儿谣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诵读相同节奏的儿谣,这种形式在当今幼儿园中是最为普遍的方式,幼儿掌握起来也非常的简单。

轮念儿歌是指分两个声部按一定时距轮念同一节奏的儿歌。

例: 《风来了》

2/4 风来 啦,雨来 啦,雷公 背着 鼓来 啦!你敲 敲,我敲 敲,敲得 雷公 弯了 腰。

风来 啦,雨来 啦,雷公 背着 鼓来 啦!你敲 敲,我敲 敲,敲得 雷公 弯了 腰。

领与齐是指由一个领读儿歌众人齐念儿歌组成。

例: 《小兔乖乖》

4/4 (狼)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兔子)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3、感受儿歌情感,投入情感诵读儿歌。儿歌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艺术样式,与童话一样,最初都是从民间文化的原野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在一本童话集中有过这样一段话:“带着民间纯朴的天性和丰饶的情感,操着民间天然的语汇和温婉的语调,古老的童话进入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记忆之中。”显然儿歌也是如此,儿歌编纂者在编儿歌时一定也赋予了儿歌特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