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艺术美的审美意义

艺术美的审美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1 09:25: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艺术美的审美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艺术美的审美意义

篇1

2.舞蹈审美以虚拟象征为主一般来说,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会被编制成舞蹈,以一种艺术化的高度概括处理的形式而不是直观记述的形式。所以,在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表演中就会常常采用到虚拟象征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舞蹈的形体和灵魂之间实现了在精神上的高度对话,这也是舞蹈深受人们喜爱的最大原因之一。因此,在不了解舞蹈审美艺术特征,或者初接触舞蹈的人往往会有“看不懂”的感觉,在舞蹈剧中,通常是用情感统率动作和舞姿,用简洁明了、屈指可数的直观纪事来辅助舞情的发展过程。

二、舞蹈艺术审美艺术的本质

1.舞蹈艺术的形象美舞蹈形象是在一定的规范下,创作者匠心独运,充分发挥大脑的创造性联想以及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感触整合、营构出的一种意象整体。它体现着人们生活的情意趋向,充蕴着审美意义,反映了生活的特殊形式,最后表现在人体姿态上。舞蹈形象往往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而是一种集听觉形象和想象的审美意象的多层次却相互融合的综合形象。我们知道,视觉形象具有空间性,能最直接地带给观众富有审美情趣和生动活泼的冲击力。相比而言,听觉形象是时间性的抽象意象。舞蹈的表演往往离不开音乐的伴奏,音乐形象又离不开人们的听觉和情感的直觉体验。音乐的节奏是多变的,旋律多具有义性,情感表达更是具有朦胧性,它与舞蹈的视觉形象结合打开了欣赏者广阔的自由享受空间。最后,想象的审美意象是指欣赏者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的诱导下,透过表演的虚拟性、情节演绎的蕴藉性,想象出实境之外的虚境、有限之外的无限。它们与视、听觉形象一起共同整合成为一个舞蹈艺术形象的有机整体。

2.舞蹈审美艺术的韵律美舞蹈动作的创作灵感也可以是来源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中,那些越接近生活的习惯动作往往越容易受到舞蹈初学者的亲睐。通过将人们对生产生活的热爱融入到以人体的手势、造型、表情来表现的舞姿中,这是艺术的最好表现形式之一。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将身临其境般地受到美的熏陶,得到艺术的洗礼。一方面,舞蹈的韵律美实际是舞蹈的身韵和气息的结合,它是使人们在欣赏舞蹈艺术得到灵魂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舞蹈的气息则是决定舞姿韵律优美的另一重要因素。舞蹈虽然主要是动作的表现,但是决定和引导动作的则是舞蹈想表达的情感,而情感的传递往往离不开舞者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和气息的控制。

3.舞蹈艺术的内涵美内涵美是高层次的审美艺术,它是艺术灵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内在审美特征。最动人的舞蹈作品必将蕴含了创作者深远的思想和情感,创作者将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到舞蹈中,成就了每部舞蹈作品独具个性的魅力。诚然,表现舞蹈作品的内涵美也是舞蹈动作的表现力的高层次要求,舞蹈演员要想将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完美表达,就应该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认真揣摩舞蹈作品并体会每一个动作表达的感情和动作之间的韵律,再结合自身的舞蹈技术和对动作的控制,力求完美演绎舞蹈的艺术意境。舞蹈作品往往因其“源于生活,超脱生活”的艺术特征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并被注入了生活情感,这些都是舞蹈的灵魂,也同时构成了舞蹈艺术的内涵美。

三、舞蹈艺术的审美功能

1.满足审美需求,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舞蹈既是一项艺术更是一项运动,除了能带给人视觉、情感上的享受,也能使人在获得审美需求的同时使肢体得到锻炼。所以这种审美需求是精神和身体的共同体验和享受,还能促进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舞蹈的美感体验过程中,人们本能地透过肢体、眼睛和神经中枢等多个方面来感悟舞蹈带给我们的享受,这种审美的能力是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就有的,这是我们生活的社会审美经验的环境所赐予我们的。在学习和体验舞蹈艺术的过程中,我们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这样的结果是使得学习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随时捕捉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篇2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传播技术手段的日益发达,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诸多的社会因素中,受众无疑是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无论是乏味的“千人一声”还是单调的表现形式,受众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期待落空直接造成了观众(听众)的离场,而观众的离场则意味着民族声乐艺术存在的合法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从立美与审美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探究民族声乐艺术存在的身份确证;另一方面则是找寻立美与审美得以实现的共同的意义空间。

(一)立美之源

赵宋光先生在《论美育的功能》中提出了“立美”与“审美”的观念,为创作与欣赏在美学层面建立起了对立统一的两个基本概念。立美是“建立美的形式”,是主体驾驭客体、创造客体,目的是通过主体审美意识的对象化向人类传送审美意识;审美是“对于美的形式的愉悦感受,或对于丑的形式的抵制应答。”目的是“从精神产品中收取审美意识的传达。

我们可以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这一概念的字面意义出发去追溯其立美之源。首先,“当代”规定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时代背景;从这个意义出发,立美必须立足于该艺术所属于的时代。其次,“民族”规定了其地域社会文化积淀等社会背景;这样,立美又必须扎根于民族历史发展沿革下来的社会文化认同之中。再次,“声乐艺术”规定了其人声演唱的特质,立美必须符合通常意义上对声乐艺术美的要求。综合起来,这些便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立美原则。

《音乐美学通论》一书在论述音乐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时,提到“音乐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在音乐美学理论上的反映,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上。”创作者和接受者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其艺术审美和价值取向。

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寓意义于音乐是由来已久的,音乐自律在我国的音乐史上事实上并未形成大的发展,而无论是儒家传统对乐的礼制规定还是道家传统对形而上的追求,音乐价值的实现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乐记》中关于音乐与人类情感的经典论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精辟地阐述了音乐与人心的关系,乐源于人心,表达人的情感。《乐记》中另一段文字“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又重点论述了乐的功能,无论其论述是否客观真实,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音乐传播的效果是极其受到关注的。人也因此成为音乐中最关键的因素:音乐的缘起和功能实现都必须通过人,也就是说,作品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都必须依靠人来完成。因此,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事实上塑造了作品的精神内涵。而在接受者的审美观与创作者的审美观之间实际上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审美意识往往与审美主体所处的时代、民族的群体意识密切相关。只有两者拥有共同的意义交流空间,审美才可能实现,作品的意蕴才可能得到表达,才可以言及音乐的功能和传播效果。我们上文所言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声乐艺术形式美原则正是审美得以实现的前提。

1、民族性

反观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立美之源。笔者认为“民族性”是三个立美要求中最根本的要求。民族性作为其艺术特征存在是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根本特征。当代民族声乐以汉语语言为基础,融合了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审美习惯,在中华民族本身声乐样式的基础上借鉴各种科学发声方法和风格体系,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声乐样式。如果不能保证其民族性,对民族声乐来说就是失去了灵魂,对其受众来说也缺失了接受者同创作者之间共同的“意义空间”。听众(观众)对声乐艺术的感知,只有进入被认同的层次时这种感知才有意义,这种艺术的存在也才有意义。被认同的条件是该艺术的内容、形式和水平与听众(观众)自身的人文知识结构以及审美原则和习惯相吻合或最终相吻合。因此,当代民族声乐的立美要根植于与受众的群体审美意识形成密切相关的民族文化。

2、时代性

“时代性”是受众审美意识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特点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时代造就的不同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对各种文化样式的塑造和影响都是直接的。文化打上时代的烙印,一方面成为时代特征的体现,另一方面时代特征也会融入到文化本身的风格建设中,融合或摒弃,形成文化样式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风格。民族声乐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在年代,民族声乐艺术同当时任何的艺术样式一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使得其在当时成为凝聚民族情感、团结民族力量的重要宣传武器。受众事实上不仅是作品的欣赏者,同时也是这种宣传所指的对象,即被教化者。这时候的作品如《松花江上》等,其社会价值成为审美价值的重要组成,彰显出浓厚的时代风格,而作品作为时代的文化产物,也更加具有艺术性。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的需求日益满足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迫切的反映出来。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已经不是战争与革命,安定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得文化艺术与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关联逐渐减弱。尤其在21世纪以后,社会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良莠不齐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反映。这时民族声乐艺术展现出的时代色彩便与其他时代绝然不同。甜美的歌声与形象、对生活的赞颂与憧憬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品的娱乐价值开始凸显,受众所期待的审美体验被创作者捕捉并投入创作,感性层面的愉悦感与体验成为审美的目的。这个时代的民族声乐呈现出的特点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时代作用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也成为只有这个时代的受众可以理解并获得认同的体验共识。因此,时代性不仅清晰的刻画了一种艺术样式在某个阶段的发展脉络;也成为与所处时代受众获得互动(也可以说是艺术价值实现)的前提。

3、存在形式

而“声乐艺术”规定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人声演唱的艺术形式。石惟正先生在他的《声乐学基础》一书中总结了声乐的三个特点:一是声乐表演的主体是人,欣赏者也是人类本身,因而相较于器乐演奏就有更加直接的感性体验;二是绝大部分声乐曲都有歌词,因此声乐是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艺术形式,语义与音乐的结合使得声乐的艺术感染力更强;三是声乐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也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普及性、群众性、参与性和社会功能的实现都有着其他音乐门类不可比拟的优势。我国古代也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音乐观念。从声乐艺术的特点出发来看,声乐艺术应当是最具受众基础的音乐形式。它的立美与审美也应当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审美规律。受众之所以选择声乐艺术,也取决于在声乐艺术中“主体的表达、抒解、减压和对客体的刺激、共鸣、激起是同时的”、这种双向的功能“在表演过程中能同时出现并统一在艺术美的表达和享受中。”由此看来,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要求具体到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也体现于人声的优美演唱、语义与音乐的艺术阐释及对人类情感表达的认同感。这些审美要求都成为当代民族声乐的立美之源和价值体现。若离开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准绳,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便很难保证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艺术形式存在的价值;而离开了对声乐艺术标准的要求,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便会流于形式,失去意义承载。因此,民族性、时代性及其存在的艺术形式成为当代民族声乐艺术至关重要的立美准则。

(二)反美之实

上文我们从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形式几个方面讨论了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立美与审美准则,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以上的准则来反观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中存在的审美问题。

从21世纪初开始,民族声乐界“千人一声”的现象为人们所诟病;2006年后“原生态”唱法的出现,又使得学界展开了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缺失及“身份危机”的大讨论;近几年“民美”、“民通”、“跨界”等唱法和艺术形式的出现,又使人们开始思考民族声乐界定和民族声乐发展走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阶段性的问题,但也折射出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所面临的困境与求索。在大量的报道与学术研究中,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本体的反思并不缺乏,而本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的鸿沟也逐渐多的被关注,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并该如何解决却鲜有学者和观众探究。

千人一声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产生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在媒介相对不发达的社会,艺术的形态往往与地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陕北的信天游、江南的鲜花调无不透露着浓郁的地方风情,而我国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也是建立在各种民族文化融合产生的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风格体系上的。媒介的发展使得地域因素不再成为一种局限,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取音乐体验。而传统艺术的生存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地域因素,而经过创作者表演者层层过滤后,不说原汁原味,恐怕连作为特征存在的风格都难以保证。

而媒介带来的更大变化体现在对受众趣味的引导上。在以广播和电视为主要媒介的传播时代,人们对于艺术的选择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也局限于“把关人”对文化艺术作品的选择。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出现不仅仅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歌手,同时也培育了大批民族声乐艺术的受众。从接受层面讲,青歌赛评委的个人行为,事实上在受众的心理层面获得了一种认同。他们相信权威,并愿意“授权”于权威,公众(通过评委)从专业视角去评判歌手们的表演,并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评委制定的标准和按照此标准选出的优秀者。此时的受众是无意识的,但经过这样潜在的互动,事实上也引导了他们的审美趣味。而受众对此作出的积极反应也通过反馈作用于创作者和表演者,由此循环,便巩固了民族声乐艺术既定的审美和立美标准。然而,在各种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当代,任何标准都必须经得起推敲。建立在媒介推广基础上的“唯一标准”,最早也是开始由其受众发出疑问。受众对一种程式化了的声音和表演产生了审美疲劳后,便产生了“千人一声”的质疑。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并未走在受众审美发展的前面,面对这样的质疑,民族声乐艺术陷入了一种相对被动的境地。但它也并非无所作为,在纷繁复杂的艺术文化形式中,民族声乐艺术也在积极探索更具“时代性”的发展道路。对自身体系的深入挖掘(纯民歌演唱的盛行)和通俗文化的融入(跨界)都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本身的自省与求索。受众对此的感知往往只停留在表层,在民族声乐艺术发生质的变化,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时,受众对民族声乐艺术才会真正具有直接的反馈意义,从而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更具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8

篇3

赋予思想情感的的审美意境,作为环境设计师创作时极大突显他设计方案的主要部分。审美意境想要突显的意义是在空间里面形成一定的“灵魂”。在意境加入审美的感觉,能够形成一种所谓的场域效果,再就是反向显现空间中的想象以及感情。环境设计师对于此所谓的场域倾注各种自然界的文化风俗精神时尚等等;从而进行人与“自然”、人与“空间”的无言对话。

环境艺术设计强调自然脱俗,围绕审美意境进行突破创新,不断运用先进的理论、理念,通过不同于形式审美的表达,不断发扬光大环境艺术设计事业。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境就在于它是设计的灵魂,突显文化意义的设计意境创作,全面表现出设计的意义以及当代设计思想的主要特性。

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审美特征

环境设计里面的意境能够作为一个最能表现与表示我国艺术追求的美学观念,在我国古文和古美学艺术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艺术对世界的专有贡献。分析探讨意境的美学特性,了解怎样在环境艺术创作中表达与审视意境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1. 情景交融

环境设计关注的主要是情景间的协调,所以情景交融可以作为意境的一个审美前提。情景交融指的是,审美主体和客体的审美认知以及特性间的联系。对于情景交融的形成来说,有一定的哲学前提,儒家以及道家方面的思想均觉得可以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成分,均追寻并要触及“天人合一”的境界,然而这需要对意境有极深得理解,再就是此也给情景交融提供一个大的前提。“情景交融”作为意境的一个一般特性,其中的情景要进行相互交错融合以及统一和谐。

2.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作为环境设计里面创作和形成意境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但虚实能够表明环境设计里面意境审美的特质以及定律。虚也就是虚境,也就是说环境设计表象外的审美层次,实也就是实境,也就是环境设计创作里面的真实意象,虚与实体现出了我国古时人们的世界以及宇宙的观念,在本质上表现出我国环境设计的审美情感。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虚实结合,对于意境的表达具有特定的意义,遇到这种方式可以体现意境的魅力。虽然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基础,但情与景如果离开了中国美学虚实相生的美学理想,不能在虚实结合中相互转化,展示宇宙无相生的审美理想,不能在虚实结合中相互转化,展示宇宙无限的生命图景,就谈不上什么意境的创造。

3. 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是最真实和自然,再就是最引人喜爱的。清水芙蓉表现出来的自然美,可以作为我国古时追求和崇尚的一种美感艺术。对这种自然之美的发展和传承,众环境设计师都要进行相应的思考。对于自然之美的思想渊源来说,其源于道家倡行的自然之道。当前的环境设计意境正在追寻所谓的自然之美,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就是追寻清新脱俗,一个就是追寻返朴归真,即自然以及平淡美。而我们知道,自然平淡的艺术美并非信手拈来,自然美是去掉雕琢之后的自然,所有具有自然美的作品都是经过推敲、琢磨;最后才成为看似不假雕琢的浑然天成的艺术精品。因此在实际过程中的“自然之美”不宜强求,而应该追求自然之根本。

水景设计中体现的审美意境设计

1. 水的形态特征

形态就是说,形式以及水的形状。水自身并不存在特定的形状,其形状主要是体现在储水的容器上面。水的形状和高度,再就是形态的转变,使得水可以表现出万千的状态,有的体现静美,有的体现飞奔之势。有生命气息的生生气体蕴含着宇宙生命的特质,其已经变为审美特性的典例。

景观设计,水景是溪流,瀑布,池塘,喷泉的主要形式,为了与周围的池塘植物,画廊体架,设计与垂直另外的构成成分。表象艺术体现的含义,其就体现出了“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2. 水声音的特性

水体作相应的运动,进而构成了水流,人听到这种声音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进而可以体会到水声的魅力。具有水功能的一些景观,一般都是让水进行各种流动,模拟自然界的水声,构成特殊的水声感受。这种娓娓水声,带了听觉的感受,造就了一种意境的美感。

3. 水的颜色特征

对于颜色来说,其也能够被叫做水的质感,其往往和水、动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其他景物形成自然的和谐美景。在常温下,水表现成无色无味的液态晶体,其体现了一种纯净自然剔透的美,经常被拿到文学界当成人格和道德的代名词使用。水颜色可以随时间与季节而改变,植物在水中浮动的姿态以及太阳照耀下发亮的流水,这些都让人难以忘怀。

篇4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50-02

书法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通过对书法作品的书写、欣赏、想象、发挥、创作等教学活动,使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接受审美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理想和人格。所以,书法作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充分发挥美术专业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势在必行。

1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美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美术创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美术教师,才能成为一位很好把握教学新理念的优秀教师。书法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这个阶段也恰恰是构建教师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重要阶段。

1)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教学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在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又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由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智力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书法教育的方法就不同,反映在学生的创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这是书法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书法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素质,书法教学应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审美爱好和兴趣。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书法训练,并及时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书法理论,体悟其内涵。通过教师的书法理论教学与实践,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搜集素材,无形中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书法课程练习,从传统灌输向创新意识方向转化,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书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意识到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书写风格并突破自己,这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书法教师的鼓励,同时学生自身还要坚持不懈,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审美意识,增强创造力。只有将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力才会在一定基础上得以显现。

2)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激发。审美想象力是一种自由把握创新形式的能力。在书法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求学生不断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要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要适度地来鼓励他们去尝试不同书法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技巧,以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来总结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独特的思维观念,通过有计划地去实践,把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体现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把想象落实到现实中。

2 书法教学与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展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育任务中占有关键性的地位。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优美柔和、粗犷奔放的线条,气韵贯通的章法布局,等等,都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从总体来看,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个体审美发展的水平。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美活动的质量,决定了个体审美感受、审美创造的丰富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1)培养审美情感。情感是审美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情感广泛渗透在其他审美能力之中,是诱发和支配人从事审美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书法艺术表达的不仅是人的思想,而且是表达人的情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书法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教学要引导学生感知书法作品中的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如欣赏怀素的草书墨迹,人们所感知到的不只是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清劲浑熟、放逸而不狂怪,更是动不失规矩,静不失变化,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进而表现深刻的文化内涵;欣赏倪瓒的书法作品《静寄轩诗文》,笔墨清古瘦劲而自然,结字、笔画多含隶意,格调淡远静穆,殊有魏晋文风别具特色,是其晚年小楷的书法代表作。所以书法作品中的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只有对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并且是一种有序的、自由超越的表现。

2)培养审美兴趣。在书法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仅是直接书写生活,同时还要书写一种感受。如赵之谦的《汜胜之书》,在其端庄浓丽的字形上回荡着一股郁勃之气,清艳而不显富贵,妖娆而存骨体,若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这既是他的书品,也象征着他的人品。这乃是书法家融会了客观物象和主观精神的自己的意境,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书法家成熟的标志。所以,中国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身书法艺术修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会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同时书法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学手势也是培养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因素。

3)找准书法审美的着眼点。在具体的书法教学中要引导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从具体的着眼点进行审美训练。一是书法线条美。书法的线条具有力量感,粗壮则雄强,纤细则柔美;方则刚,圆则柔。书法的线条具有立体感,书法本来是平面的艺术,但是如果把线条写得平则显得薄气,没有厚重之感,没有立体感。书法的线条具有节奏感,线条有疏密、轻重、缓急等,产生一定的节奏感、韵律感。二是书法结构美。字的结构之美离不开5个方面:平正、匀称、参差、连贯、飞动。不同的结构特点体现着不同的艺术之美。三是书法的章法美。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结构问题是古人所谓的“章法”问题,章法美之要领可以归纳为:体式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它们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3种联络方式,如清代的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唐张怀瑾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他讲的是穿插、呼应、断连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四是书法的意境美。在书法中,古人称之为“神”“神采”“神气”“精神”等,讲的都是书法的意境美。

3 小结

总之,在美术教育专业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的鉴赏能力更是必要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因此,书法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唯有将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审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才能使书法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篇5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是衡量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标准,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不断地促进与培养。审美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内容,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层次标准。如何评价和判断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与价值内涵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与理解。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其一是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课程安排。审美课程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通过沟通理解审美能力,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统筹与安排,才能够不断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素质能力。其二是加强工艺美术实践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尽管当今工艺美术多为实践操作式的指导,但是缺少理论指引灵魂的实践操作仅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并不具备更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义。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多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

1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 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

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篇6

艺术设计是独立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现代艺术设计不仅与审美和视觉造型形式有关,更强调设计对象的功能性和创造方式,换言之,现代艺术设计是采用机器生产方式的现代工业社会中,设计家在注重设计对象的视觉造型形式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强调设计对象功能的活动。艺术设计家的劳动既是精神生产劳动,又是物质生产劳动;艺术设计作品既是强调功能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品。

人类的审美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由于各人的实践活动不一样,人们会有不同水平的艺术美的鉴赏力,也有不同水平的科学美的鉴赏力。前者取决于人们的艺术素养,而后者取决于人们的科学素养。马克思曾指出:“从主体方面看来: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有的人并不能感受到艺术美,是因为缺乏“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的人感受不到科学美,是由于缺少“科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我认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标准有以下几个:

标准一:功能美

中国的艺术设计有很长一段时间将审美和功能截然对立而不是看成统一的整体导致中国艺术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的落后。徐恒醇在〈技术美学〉一书中说: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人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产品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功能美。在艺术设计作品的功能美的形成过程中,合目的性体现了作品的实用功能所传达的内在尺度要求,即构成物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等因素所发挥的恰到好处的功利利用;合规律性则体现了功能美形成的典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积淀、选择、抽象、概括、同化、调节和建构。

功能美作为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实体的美,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审美形态,也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审美形态。借助于功能美,艺术设计作品可以再现其材料和结构,突出其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合理性,给人以身心的愉悦。

标准二:形式美

形式美是功能美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比例、节奏等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

物质材料自身的美是最天然的美,玻璃的明亮、透彻,珠宝的瑰丽、奢华,白色的纯洁,红色的热烈,兰色的洁净等。然后它们又按照如下的规律组合起来,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1.整齐:是最简单的形式规律,其特点是一致和重复,体现为统一的秩序。

2.均衡:不同的形、声、色交替重复,形成既有变化又统一的美。

3.比例:是作品的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它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存在于空间的比例和存在于时间的比例。黄金分割以8:5或1.618:1的恰当比例成为美的经典比例。

4.对比:是在作品中对立和统一同时并存。使人产生鲜明、醒目、振奋的感觉。

5.节奏:是指在作品中某种元素有规律地反复,形成有秩序地连续。

6.和谐:是作品的形式美所体现的最高形态。丰富中体现单纯,自由里寓有秩序。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广告设计与运作活动强调功能的意见曾经占据上风,只要效益好就是好广告,广告设计与企业经济密切合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更扩大了这种极端的“经济学中心主义”的影响。在这种将设计与艺术割裂、对立的观点的影响下,许多广告设计缺乏形式美感,格调低下,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近年来的现代设计作品在其设计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在强调功能的基础上,让自由和秩序在“混沌的边缘”互相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秩序美感。

标准三:科学美

马克思曾指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人类的本质。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人类的理性与智慧,直觉与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与审美意识水平都在科学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而科学活动的物化成果,即科学的理论、公式、发明等,成为人的自由创造的积淀,或者说人的本质特点的确证。由于伟大科学成果体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因此成为“科学的艺术品”,成为一种“艺术杰作”。

科学知识的每一次突进都带来一次艺术设计思潮上的波动。40年代以原子、电子为首的技术革命,8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及90年代的生物技术革命等,对于艺术领域中的艺术设计都是一种新鲜血液的更新,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而在艺术设计中所用的现代技术,也是以科学作为背景的。设计其实是一个在进行产品技术构架前的准备阶段,而因人类的这种设计活动使其占有较高的地位,事实上是一个技术劳动的智力过程,不少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便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产物。艺术与设计的结合,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归,将是更高层面的历史升华。

篇7

1陶瓷书法概况

陶瓷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文字出现后,陶瓷和文字便像孪生兄弟一样结合在一起。展望历史,陶瓷与文字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早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上,就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性文字;到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便多带有篆书雕印的文字;唐代书法装饰出现在茶壶、酒坛上,多以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器物造型上,文字的书法特征表现为圆润遒劲、酣畅淋漓、纯真自然,具有古朴、简约美;宋代由于陶瓷发展达到鼎盛,在陶瓷上的书法装饰特征更为明显,陶瓷和书法的融合更和谐完美。在陶瓷造型上,宋代书法装饰陶瓷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韵味美;至元、明、清时代,由于此三朝的陶瓷都要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样书法装饰陶瓷也表现出每个时代的独特艺术装饰形式和独特书法艺术装饰美。纵观陶瓷艺术历史,陶瓷书法装饰仅仅是作为陶瓷装饰的一种形式,其所处的地位仅仅是“配角”。

这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审美标准相联系,在强调工艺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往往是不太看重艺术性的。同时受陶瓷工艺技术水平及其材料属性的限制,在陶瓷艺术装饰中书法装饰比较其实用功能性是附属性的。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当代,陶瓷和书法的结合样式更多,艺术融合水平更高,表现手法也个性化、多样化。同时艺术品位也越来越高,从而也展现了当代陶瓷独特的书法艺术装饰美。在众多的陶瓷书法作品中,笔写、刀刻,釉上、釉下,品种繁多,风采独特。特别是近年来各地陶瓷艺术工作者因地制宜地运用各地不同的材质和具备地方特色的工艺,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书法装饰艺术作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陶瓷书法艺术。如景德镇的陶瓷书法堆字和刻划,淄博的色釉刻瓷等,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利用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陶瓷艺术的材料质地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将陶瓷艺术与书法艺术结合得淋漓尽致,开拓了陶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

2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

陶瓷书法,从形上看具有图画特征,从书法运笔上看又具有音乐起伏的特性,因而书法艺术一定程度是绘画与音乐的锲合。书法是自然形象的高度浓缩,书法的表现式样是线条,但是这些线条是书写者精神意蕴、审美趣味化的凝练,线条的纵收、枯润、粗细、刚柔、浓淡都是书写者个性特征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审美情趣的反映。陶瓷与书法的融合所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是由陶瓷和书法共同的艺术性决定的。书法作品是通过线条的表现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品格和审美情趣的;陶瓷艺术则是通过造型的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以及空间虚实和体量大小变化、体型轮廓的起伏变化来构建陶瓷艺术造型美的。而创作者的艺术审美必须通过造型来体现,陶瓷与书法结合所得到的陶瓷书法艺术就形成了形势美和气势美的和谐统一。

2.1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形式美

中华书法书写的主要是汉字,汉字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也历经了从甲骨文到现代各种印刷装饰字体的演变历程。书法艺术有别于印刷字体与美术字体的根本在于书法艺术讲究艺术内涵,而陶瓷装饰书法艺术除讲究艺术内涵外,更注重精神文化品位。同时在陶瓷载体材料上装饰书法具有易保存性,这是帛、纸书法材质不能比拟的。文字的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书体,这些字体根据需要都可在陶瓷装饰中得到表现。纵观汉字的发展历史以及一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特征,一定历史时期也形成了具有相应历史时期文化与艺术特牲的独特艺术字体。如秦篆、汉隶、唐草等,这些字体在陶瓷书法装饰中都可充分加以运用。在陶瓷艺术史中,明清陶瓷书法艺术品装饰所用的字体多以名人字体为多,如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的字体;而草、隶、篆、行等不同的字体也有出现;元、明时期,景德镇和龙泉的陶瓷书法装饰比较盛行文字纹,特别是明代在瓷绘上也出现过汉字外的阿拉伯文、梵文、藏文。清代康熙朝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陶瓷书法装饰盛行运用短篇古文,其中《兰亭集序》以及《赤壁赋》便出现在陶瓷书法装饰作品中,并且装饰风格采用国画装饰形式,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总之,在陶瓷书法装饰艺术中,汉字艺术的频繁出现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需求的现实体现。

2.2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内涵美

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本质是书法借以陶瓷材料载体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陶瓷载体造型的多样性,陶瓷书法装饰艺术也呈现多样性。陶罐、瓷瓶、瓦当等都是具有明显特性的陶瓷造型形式。结合这些造型运用不同内容的字体进行装饰,可达到“寓意、款识、表意、记事”等目的,并留芳千古。陶瓷款识书法装饰艺术是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们通过陶瓷款识可以鉴定陶瓷产品的年代、质量,甚至是陶瓷产品的产地和生产窑口,因而其具有重要的断代作用。此外也可从陶瓷款识装饰艺术领略到款识书法艺术的魅力。伴随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书法艺术陶瓷款识题款工艺技术的发展。装饰手法的多样化,刻划、模印、书写等形式以及釉上彩、釉上彩的出现,使得陶瓷书法款识的艺术装饰审美品味在提高。陶瓷款识的种类有纪年、具名、吉语、花样、寄托等类型,此外也有画字合一的陶瓷款识。同时结合不同形式的落款边框,陶瓷款识书法装饰艺术得到了深层次的发展。陶瓷款识装饰所用的文字主要以汉字的行、草、隶、篆及各种书体文字为主,从而使得陶瓷款识书法装饰艺术更为丰富。陶瓷书画装饰艺术是真正能够体现陶瓷书法装饰艺术趣味的形式之一。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陶瓷工艺技术趋于完善和成熟,材料的成熟以及各种釉彩和色料的出现为书画创作书写提供了便利性,同时也为陶瓷艺术者展示娴熟技艺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传统陶瓷产品中,其造型多以瓷瓶、陶罐以及餐茶具等形式出现。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陶瓷产品的造型呈现多样化特征,并且已经扩展到陶瓷建材系列的瓷砖、卫浴以及室内摆饰品等。从而陶瓷书法艺术装饰在伴随陶瓷造型式样的变化也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特性,已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以陶瓷题款印记式为主的书法艺术装饰功能,并向着以陶瓷书画艺术综合装饰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自觉自发的发展中也趋于完善,这也是现代信息社会大众审美意识变化及其信息经济现状市场所需求的。在现代信息市场需求的自然推动下,运用各种陶瓷装饰技法将书法和绘画艺术全面系统地融入陶瓷产品装饰,是一种大众需求趋势。同时在需求趋势的推动下,书画艺术这一传统文化元素将在陶瓷艺术装饰中发展得更加宽广和完美。

2.3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形式美

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是指书法字体的外在艺术美感。书法装饰艺术的形式美表现为书法字体的形势美、线条走势美。形势是书法作品字体呈现的姿势,形势美是书法作品给人的外在造型感受;书法艺术美是靠线条来表现的,书法线条走势美指的是书法艺术线条运用的趋向、快慢、轻重、粗细等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的艺术美,书法艺术美依靠线条的气势来体现,而势是依附于书法字体这一“形”的,所以书法艺术美是书法字体“形”和“势”的统一。在书法艺术中,书法艺术的每一根线条通过提按、顿错、缓急变化来呈现创作者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书法艺术中线条的关系犹如木质建筑中的柱子、横梁和椽子,它们不是自我封闭、孤立的线条了,它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整体看,字形的轻重、粗线、浓淡都别有一番风味,给人眼前一亮的享受(见图1)。陶瓷书法在设计和运用时往往多依其造型而定,器形不同,书法装饰就需要变化,不能拘泥于宣纸平面字体的行列规矩一致,不然书法艺术的迭宕多姿、妙趣横生就无从谈起。书法艺术运用于陶瓷艺术中也是陶瓷艺术创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加强陶瓷表现性和抒情性的重要手法。在陶瓷创作中运用书法艺术装饰可以创作出更有审美力度和审美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形成的“气势”,有如如轻流漫淌的小桥流水,有如静谧安祥的林中老树,也有如落于九天的飞流瀑布,这些都是陶瓷书法艺术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

2.4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意境美

陶瓷书法艺术装饰美表现为意境美,意境美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景境贯通。陶瓷艺术家的作品是其在创造过程中从艺术审美形态出发通过艺术精神寻求艺术语言的自然表现,也是其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特征的综合体现。陶瓷艺术创作的本质是通过艺术形式并寻找与自己心灵与情感相一致的艺术语言形态来表达创作者的艺术思想情感,因而书法艺术装饰意境美的实质就是书法对陶瓷艺术装饰的气势、神采、风味的概括与浓缩。“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这是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的语句。从图2书法作品就可以直观看出南齐王僧虔所语的内涵。因而就书法作品而言,“神采”作为意境的内涵是欣赏书法的标准;“神采”也是书法作品个性化特性的表现。

而韵趣则表现了书法的格调,也是作品意境的体现。意境是无形的,只可于书法作品字里行间体会感知得到,这正是书法超越了文字本身成为独立艺术的根本原因。同样,运用书法装饰的陶瓷书法艺术的意境也体现在“神采和韵趣”上,再加上情景交融的山水风景衬托,表现出悠远而深厚的艺术意境美。同时陶瓷书法在陶瓷造型、釉质、色彩的映衬下,更增添了书法“笔墨”的风采,使陶瓷书法表意和章法所承载的“意境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的独特性

在陶瓷上进行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区别于传统书法创作。陶瓷书法创作是在釉上或坯上借用陶瓷色、釉料书写或雕刻;而传统的书法艺术是在宣纸上用笔墨书写,笔墨易于宣纸结合。而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可以结合陶瓷造型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对于茶具造型就可以根据不同茶具的方圆或异形的器形来选择相适应书体和色调,以达到造型上的适应和和谐,获得相对如意的艺术效果(如图3)。篆刻是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手法。篆刻不仅其字体本身美观大方,有时结合器形还可起到增强气势和填补空间的装饰作用。篆刻书法具有形象的韵律,能够给人以动静结合的艺术感受,这也是篆刻书法艺术的特色之一。陶瓷与书法的结合,写、塑、雕、融是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手法的常用形式。

但在具体运用上必须考虑书法线条的变化和手法必须与陶瓷器物造型、色彩、质地等内在韵味和外在形态相契合。此外,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也应当考虑不同产瓷区因材质的差异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质。如“青白”色是景德镇陶瓷材质的效果;“月白”色是淄博瓷陶瓷材质的效果。因而书法在陶瓷创作中的运用就必须对待不同材质加以区别利用。书画结合是陶瓷书法装饰艺术创作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手法。书画结合的创作手法可以增加作品意境,艺术感染力强。书与画在形式是截然不同,然而追求意境的目的是一样的。书与画结合,用文字表达图画,用画面映衬文字,通过相互补充,可增加画面蕴意,能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4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发展及其前景

篇8

美术审美教育是美术学生素质能力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整体专业性要求较高,尤其针对艺术类课程。通过审美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领悟能力,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对生活感悟能力,通过将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美术审美教育中可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能力提升,同时对民族文化传承元素更加认同,了解民俗文化,激发学生思维创新,学习民间艺术技艺提升自身审美价值,在真正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表达美术思想。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

民间工艺美术重点体现在民间工艺,通过民间工艺体现出的美术价值。通常来讲,民间工艺是现阶段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艺术,同时更加是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常见的民间工艺主要有编织,陶瓷,刺绣,皮影,紫砂,漆器,蜡艺,书画,文房四宝等。工艺通常是对物体进行加工,其加工类型具有较多,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并且起到美术审美教育价值的则为艺术品的加工技艺。民间工艺中的“民间”并不是指代工艺产品制作的具体场所,而是指工艺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其具备的内涵。使用民间特殊工艺制作出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具有极为观赏的,丰富的外在艺术元素表现,仍然存在诸多内涵,这也是民间工艺在与普通工艺进行区分时的重要标志[1]。民间工艺特点:(1)民间工艺是民间艺人利用不同工艺技巧,采用不同材料将其应用到作品设计过程中使作品更加具有艺术特点。例如民间工艺制作过程中会针对质地,色彩以及相应的形态特征完成艺术创作,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同样利用修饰,着色将生动的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进而体现出艺术的妙处,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具有生动自然且手法别致等特点。(2)民间艺术通常具有其个性特点,其个性特点重点强调,针对地方特色的展示以及民族特色的展示。以剪纸为例来讲,我国剪纸工艺已经在世界上流传,观察不同地域民间工艺特点,即南方以及北方艺术作品均存在不同的艺术表现,南方剪纸玲珑剔透,北方剪纸天真浑厚,南方蜡染对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格有强烈冲击,这也是民间工艺美术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发展中的个性化特点。

二、民间工艺美术对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术审美教育作为目前美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以及自身创作能力增强起到重要影响,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审美教育进行融合,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存在重要价值。

1.以民间工艺美术提升学生美术审美能力

民间工艺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变化,逐渐形成了以现阶段民间特色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工艺形成人们艺术欣赏以及艺术创作的重要艺术形态。其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多种工艺思想以及工艺技术进而形成了具有多样的艺术形式。大部分民间工艺作品的创作者都来源于基层百姓,这部分基层人员与专业的美术创作工作者存在专业差异化,这种情况下是民间工艺作品的美术表现力,作品审美价值以及作品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情感价值均较为丰富。而且相同民间工艺作品在不同地域条件影响下,导致其艺术特点艺术表现均发生变化。将该特点的民间工艺美术与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进行融合,可使学生在基础审美教育的同时获得“野生”审美教育,使美术审美不再拘泥于条条框框,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有深入了解,认识,掌握,并且对其内在创作思维,创作灵感,工艺技能,地域文化进行全面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民间工艺作品,提升自身对生活的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美术审美水平[2]。

2.基于民间工艺美术提供学生学习驱动力

民间工艺美术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艺术驱动力,这种艺术驱动力体现在美术作品领悟能力以及学生针对美术审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美术审美教育多为以教师为教学主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美术作品鉴赏,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该种教育模式下极大程度对学生自身思维进行限制,使学生无法针对美术审美进行发散思维。而民间工艺美术由于其创作者源于农民,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具有积极向上的,淳朴的,健康的艺术创作思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养成健康的思维形式,同时对待生活可以更加积极阳光向上[3]。例如泥塑,木雕等均可以在学习中使学生更能走进民间工艺作品内部,吸取内在养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民间工艺美术除了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更好地体现了民间工艺的奇巧特点,工艺作品无论从作品的工艺创作思路,工艺制作流程还是工艺元素表达,均更好地体现了民间创作者的创作智慧。将其应用到学生美术审美价值培养中,可激发学生强烈的美术实践欲望,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工艺作品艺术情感更好掌握。

3.融合民间工艺美术思想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

民间工艺美术是民间在历史长河中以及地域变化下形成的民族文化代表产物,体现了民族历史发展中多形态,多艺术,多技巧的工艺发展进程。民族传统文化中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存在宫廷美术,官造美术,同时也存在民间工艺。民间工艺美术与前两者相比更加具有历史久,奇巧多,美学元素颇丰且极具自然特点,这也是宫廷美术,官造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存在的重要差别。华夏文明发展使民族美术审美水平逐渐升高,人们在生活中增加了对美元素的追求,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均极具美,而且更加展现美。美术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结合民间工艺美术,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思想,对民族文化以及思想传承下来的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三、美术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术审美教育进行融合是现阶段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问题,尽管目前大部分美术审美教育中均开展了民间工艺美术,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总结了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点原因:

1.实践中教师缺乏对美术审美教育重视力度

美术审美教育是现阶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水平的关键部分,更是现阶段国家开展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下学生需要达到的基础水平。提升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使学生对美术审美有深层次认知是美术审美教育中基础内容。但是就现阶段部分美术审美教育中教师难以站在人才培养以及素质培养角度开展审美教育,认为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在这部分素质能力中其审美能力占比较低,应该将重点的教育指导工作实施在例如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等学科上。这种思维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思维,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课程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工作中时间相对匮乏,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开展美术审美教育中,往往缺少有专业性的,具备教学指导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师课前利用自身对美术作品掌握基础为学生开展审美教学。课程教学组织中无法满足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同时教学辅具也无法与学生学习进行匹配。尽管教师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但是仍然没有开始真正的美术审美教育,学生艺术创作能力降低,美术审美能力减弱,进而产生美术审美厌烦心理,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造成阻碍。

2.教学中美术审美教育辅具不支持

美术审美教育辅具是教师为学生开展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教育素材以及教学工具。这部分内容的缺乏使美术审美教育只能开展基础内容,无法有效深入讲解。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意识思维以及行为发展能力,而是培养学生这两部分能力,需要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并且利用多方面,多渠道,多内容形式向学生展现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而这种情况下,在开展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教材以及相关辅助教学工具完成,既要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高超的审美思维,还需要教师能够将作品素材中的审美知识进行迁移,传输,使学生全面了解审美教育素材内部的工艺制品以及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审美思维。但是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其教学教材更新慢,内容浅显,缺乏审美价值,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美术审美知识[4]。

3.美术审美教育缺乏民族文化内容挖掘

民族文化内容挖掘是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我国在经历过社会动荡,经历过民族苦难后形成的具有特色精神的文化代表,更是推动艺术文化起源以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审美教学中其核心为提高学生素质能力,而这部分素质能力,内在核心要素是学生的爱国能力,以爱国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阳光乐观,努力进取拼搏的态度面对生活,实现艺术教育价值。但是现阶段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以及美术审美素材均缺乏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导致学生在开展艺术审美过程中只能对艺术潜在价值进行探索,无法真正地学习到艺术背后潜藏的精神价值。而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中需要充分注重作品内在的文化特点,进而将其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中过度美术作品自身外内容,缺少深层次精神挖掘。

四、民间工艺美术融入美术审美教育的科学措施

1.加强学校美术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建立

美术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是民间工艺美术高效融入教学课堂的重要辅助条件。素质能力背景下使社会对各个阶段学生的素质能力均提高了要求,这是我国民族发展以及民族进步的必然内容。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加大美术审·美教育课程内容中民族工艺美术教学成分,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民间工艺美术,了解民间工艺美术内部的文化,技艺,思维,情感。所以将民间工艺美术纳入美术审美教育课程内部,依据学生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增减民间工艺美术鉴赏作品。以岭南美术版美术教材初一上册《校园风采》课程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中内在构图以及风景表达,同时针对民间工艺-沙画艺术为学生们打开新世界艺术大门,该作品内部充分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将该种情景与校园风光结合,在构图上体现各自价值,使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与社会教育美术相结合。除此之外,开设专门的民间工艺美术课程,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知识学习更加具有专业性。在长期的民间工艺美术艺术熏陶下,可以使学生对民间文化逐渐渗透,逐渐掌握。

2.美术审美教育中注重多媒体使用

信息技术的优化以及发展使现阶段素质教育更加便捷,尤其是针对美术审美教育,在美术审美教育中融入工艺美术,这种情况下很难通过课堂上短时间的介绍,让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会极大程度弱化民间工艺美术在实际的审美教育中的实施价值。因此需要积极加强多媒体教学,在开展实际的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民间工艺作品的全景图以及解剖图进行PPT制作,而后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在课堂中针对美术审美知识通过PPT进行基础讲解,针对重点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美术表达形式,美术创作技艺,美术文化内涵等充分展现,但这样需要教师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前,做好相应的备课工作[5]。但其优势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开展美术审美教育课堂中,将过多时间花费在黑板书写以及作品介绍,让教师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民间美术作品美术审美教学中,帮助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民间艺术创作思路,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民间工艺审美方向,对自身美术创作以及美术领悟能力均有所提升。

3.丰富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素材

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素材是现阶段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关键内容,美术审美教学中随着主流群体的审美发生变化审美教学也需要不断变化。而长期应用相同的美术审美教育课本,对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升起到严重制约。(1)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找与之具有高度适配性的教学课本,由于民间工艺美术起源于民间,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多添加民间工艺元素,结合民间美术大师,传统手艺人,文化传承者等思想,使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超高的艺术感,丰富的美感以及醇厚的文化沉淀,这样的民间工艺美术教材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审美能力的见解。(2)由于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极为强烈的地域性色彩,不同地域下的民间美术作品其文化表现均存在一定差异。审美教育过程中需要融入地域文化色彩,使学生在审美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掌握。此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更加需要具有丰富性以及多样性,满足不同阶段的审美教育需求,并且坚持因地制宜,做好地方特色美术审美工作,最为典型的则为南方区域以及北方区域,通过区域文化传承以及弘扬本土文化,可以有效融入南北方地域文化,使其在融入过程中通过激烈碰撞形成更加具有代表性民族工艺作品。(3)定期举办民族工艺美术课程,例如木雕,刺绣,陶瓷,还需要开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例如皮影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民间工艺作品,对民间工艺作品更好地表达,将其学习的美术创作技巧融入自身美术创作过程中,基础以模仿为主,随着民间工艺美术教学深入,逐渐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需求,同时还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美术审美创作能力。

4.美术审美教学方法优化创新

美术审美教学方法优化创新是保证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高的关键。民间工艺美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围绕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应试教育思维,摒弃以语数外,政史地为教学唯一思维,积极加大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挖掘,以课堂课本知识讲解逐渐转变为对民间工艺美术艺术赏析教学,通过艺术赏析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工艺美术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以及创作文化有更深的主动探究性。完成新工艺美术赏析课程后,可以强调对不同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分类欣赏,欣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类的表现技巧,文化内涵深入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对工艺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表达,针对学生对艺术作品鉴赏表达行为鼓励,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去探索,这样更能对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起到提升。

结语

美术审美教育中民间工艺美术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文章中发现利用民间工艺美术可以对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对民族文化自豪感均有显著提升。尽管民间工艺美术审美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但通过教育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定期更新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美术鉴赏以及美术创作能力均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景青林.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J].知识文库,2020(18):35+37.

[2]杨寅.试论民间工艺美术对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30-131.

[3]王向群.民间工艺美术在高校特色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J].大观,2020(02):113-114.

篇9

中国电影艺术属于舶来品,于20世纪初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展起来。像其他艺术种类一样,中国电影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继承了民族传统艺术的内涵和精华,逐渐形成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电影艺术的民族特色,又称电影艺术的民族性,指的是体现在电影作品中的民族生活特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形式所形成的特色,它是一个民族电影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新时期电影,深深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富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方面,注重从我国传统艺术美学中汲取养分,体现了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和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其发展历程又是那么漫长,很难用简短的语言对之作出精确地概括。不过其基本特点已经对中国电影创作尤其是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奠基者和以吴贻弓、张暖忻、谢飞为代表的第四代电影人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1980年《巴山夜雨》和1982年《城南旧事》接踵而出,是新时期电影叙事革命的两声春雷,不仅将吴贻弓推向了中国电影的前沿,更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传统电影的束缚,开始走向现代电影。吴贻弓是一位继往开来的艺术家,深受民族传统艺术熏陶,其电影作品渗透出浓厚的民族艺术传统和风格特征。自196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到1997年,吴贻弓一共执导了15部影片。他的影片数量并不庞大,虽然题材内容堪称多样,但是艺术取向和审美风格比较一致。从题材内容方面来看,1979年的短片《我们的小花猫》是“”后重返上影厂的初试之作,通过描述老教授、孩子康康与小花猫的细腻故事,将人与物的遭遇相结合来表现知识分子的命运;1980年《巴山夜雨》以温情和诗意控诉“”,是新时期反思电影的代表作之一;1982年《城南旧事》以散文化叙事塑造老北京形象,抒发“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是中国散文电影的杰作;1984年《姐姐》在主题构思和空间造型上都极具实验意味,但是由于创作条件的限制以致艺术上并不很成功;1985年《流亡大学》表现颠沛流离的知识分子的战地流亡经历,显得中规中矩;1987年《少爷的磨难》尝试喜剧风格,仅具有类型突破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吴贻弓完成了三部后期作品――1990年《月随人归》、1991年《阙里人家》和1997年《海之魂》,大体上都属于“主旋律电影”,虽然加重了情节和故事,但依然像前期作品一样注重意境和民族传统韵味。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的电影作品重视个人情感表现和道德话语呈现,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美学和现代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审美特色。

第一,借鉴传统美学强调“美善相乐”的审美理念,注重电影艺术的审美韵味与人道精神的统一。《巴山夜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里展现数位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和受伤的心扉。影片如同许多“伤痕反思”文艺作品一样,主要以知识分子的苦难象征民族的苦难。但是,片中没有一个坏人,虽然抨击罪恶却十分温暖,它通过大量中近景、情绪镜头的反复出现以及象征物象的数次特写,酿造了深邃和隽永的艺术格调,从中可以看出“美”与“善”统一的审美思想。《城南旧事》以小英子探看的眼睛串起了三个零散的情节段落,她的目光充满了善意与悲悯――在常人眼中的疯子和小偷身上,她感到了人间的至情至爱。而这种浓厚的人间温情和人道精神与由人、景、光、声、色所组成的优美画面和诗意韵味高妙融合,成就了一部情感浓郁、形式恬淡、风格简约的散文电影。

第二,借鉴传统美学的概念、范畴,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中国传统文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概念、范畴,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如情景交融、意境、意象、虚实相生、含蓄美等。吴贻弓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艺教育,在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传统审美思想,丰富电影艺术手段。吴贻弓电影多借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营造出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王国维指出:“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①“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②由此可以看出,景与情是意境的主要内容,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巴山夜雨》借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意境,以“夜雨”和“却话”作为影像叙事的基调和色彩,没有紧张曲折的情节纠葛与浓墨重彩的复杂性格,只有一条客轮、一间舱房和一群失意落寞的船客。通过大量运用中近景镜头和情绪段落的衔接,优美的三峡风景与人物形象和谐对应,平实恬淡而意境深远。《城南旧事》借用古典诗词分阙方法,将情节系统划分成三段,非常吻合儿童记忆的心理特点,即不连贯与片段式的,一个个人物的遭际,像流星和过客一般,在小英子的生活中出现了又消失,流淌出淡淡的凄凉意蕴。影片用非常物质的东西编织出诗意的世界,儿童眼中所见所感与“骊歌”的旋律相交融,在朴素中执著地表达怀旧与乡愁,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第三,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充分吸收和消化各类传统艺术的创作经验,丰富现代电影的艺术手段。

首先,吴贻弓电影艺术受到古典戏曲的浸润,追求写意与神似的原则。古典戏曲重写意、求神似,吴贻弓对此是仰慕而倾心的,因此,他大胆地用情绪来缀合电影元素,以人物的主观情绪和情感作为电影生成的基本出发点,这如同戏曲艺术“景随人移”的表现手法。吴贻弓电影以情绪来衬托影片的哲理与意蕴,虽有一个个情节在游动,但只是情绪的“审美物象”,形成了“形散神不散”的艺术风貌,因此可称之为“散文电影”。《城南旧事》就是以儿童的情绪,来串联和演绎一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并以此统帅了三段互不关联的“旧事”,秀贞、妞儿、小偷、宋妈也在这样一种情绪和感受中被照亮了,而且一些情节也写意化了,妞儿母女相会到底是真是假,只有留待观众的审美想象。

其次,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借鉴运用。吴贻弓拍摄影片好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③的白描手法,捕捉人物心灵深处的真实冲突,因而在色彩和影调的处理上,对淡雅灵逸的中国写意山水画情有独钟。《城南旧事》以灰色、褐色为主调,灰暗中带有点点亮色,比如风沙弥漫中偶露着红枫、嫩绿等有着生气的色彩,偶尔穿插着些许跳跃流动的辅助色彩,比如孩子身上的衣裳亮色、庙会上民间玩具与装饰品的斑斓色彩,以此寓意着当时的社会黑暗中,仍有不灭的美好心灵,视觉构图宛如一幅冷色调的水彩画。又如《姐姐》里长城上空冉冉升起的太阳,《流亡大学》里最后欢呼跳跃的全景,《阙里人家》中望父台父子的远望,等等,都达到了一种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

其三,重复手法的频繁运用,这是对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继承和借鉴。“重复”又称复沓、重言、重辞、重章,是古典诗词经常运用的抒情手法。重复手法的运用,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节奏感,抒发强烈的感情。吴贻弓在《城南旧事》中对重复手法进行了“极致”的运用,使影片在整体艺术效果上产生了重叠复沓的形式美,具有“复调”的审美韵味。《城南旧事》中艺术的重复包括景的重复、音乐音响的重复、节奏重复、叙述上的重复等,各种细节和场景以及音乐的重复累积逐渐蕴蓄了丰富的情感力量,对于人物塑造和情感抒发产生了重要意义。尤其是音乐的重复,影片中八段音乐有七段都是“骊歌”的旋律,不仅是一种听觉的重复,更是情感和节奏的重复,只不过演奏的乐器稍微变化了一下。由李叔同填词的“骊歌”倾诉着哀哀的离别之情,曾经风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表达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青少年的感伤心绪,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骊歌”的一次次奏响,将原本零散的故事和细节段落进行了“情绪”上的连缀和贯穿,使得影片的结构变得更为圆满了。

与此前的“第三代”和之后的“第五代”不一样,“第四代”导演以抒情作为其艺术突破口,既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审美经验,又从民族传统艺术包括戏曲、绘画和诗歌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精华,借以拓展电影艺术发展道路,导演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情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彰显。第四代电影人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传统抒情手段和艺术表现原则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有学者指出:“把西方现代电影语言和中国古典诗词抒情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第四代’电影人独特的‘抒情电影’语言。”④吴贻弓在《城南旧事》导演总结中,自称这种“抒情电影”为“散文式电影”⑤。散文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种重要影片形态,主要是指第四代导演的一部分具有纪实美学和散文诗情的影片。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电影是散文化形态占主导地位的电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突破了传统戏剧式电影而进入现代电影的范畴,从而与世界电影趋向一致。比如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胡炳榴导演的《乡情》《乡音》与《乡民》三部曲,凌子风导演的《边城》,郭宝昌导演的《雾界》以及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等。这种散文式电影突出情感传递、淡化情节故事、削弱因果联系、追求散点式叙述,尽量按照生活的自然流程和真实的时间关系来结构影片,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从容细致地抒感,另一方面又充分地表达了人道主义精神。民族传统艺术精神在这一批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彰显。

当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神对后代艺术家的深刻影响,决不仅仅表现在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段的层面上,还有许多属于精神内涵层面的范畴。对于艺术而言,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吴贻弓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借鉴和继承,不只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写意传神的美学传统,不只是追求空灵与虚静的意境和韵味,而是在整体上表现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色。

注释: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杂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篇10

首先,剪纸艺术着力表现自然世界的生动多姿。剪纸在产生之初主要就是对这类自然景物的描摹,剪纸创作者在最初的学习时也是先从剪刻自然景物开始的。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傲然挺立的红梅、亭亭玉立的荷花、宽大层叠的莲叶、挺拔高大的松树等花卉草木;优雅美丽的仙鹤、憨态可掬的牛羊、成双结对的鸳鸯、体态轻盈的飞鸟、灵动活泼的鱼儿等动物;饱满多子的石榴、圆润可爱的桃子等瓜果。这些表现自然景物的剪纸作品不仅将客观事物的特色和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寄予着创作者的美好愿望,包含一定的象征意义。

其次,传统剪纸作品对民间生产生活场景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从生产劳动、衣食住行到娱乐活动、节日庆典,甚至宗教祭祀等都是剪纸艺术的题材。既有表现辛勤劳动的春耕秋收图、妇女织布图、泛舟采莲图、植桑养蚕图,又有打秋千、看戏曲、孩童嬉戏等表现日常娱乐活动的作品;既有划龙舟、庆团圆等表现传统节日氛围的作品,也有描绘美好爱情和婚姻的作品,更有表现对生命繁衍和老人长寿的企盼与祝愿的作品。

再次,剪纸艺术的题材来源与文化发展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剪纸作品取材于神话传说、戏曲剧本等,如《八仙过海》《钟馗打鬼》《梁祝化蝶》《花木兰》《白蛇传》等;有的取材于地方戏曲舞蹈,比如民间舞蹈中的竹马舞、狮子舞、花鼓灯舞、斗牛舞、肘歌舞等戏曲舞蹈形式都能在剪纸作品中找到痕迹;有的作品是表达对历史人物和圣贤的敬仰,如华佗、诸葛亮等人物形象;还有的剪纸作品表达忠贞爱情、传统美德等主题,文化意蕴深厚。

总之,人们将平时喜闻乐见的事物都融入剪纸作品中,赞扬美好的事物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出广大劳动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生命的歌颂。

二、多样的表现形式之美首先,线条是剪纸艺术的基本要素,镂空和勾连不仅是其最基本的线条组合方式,也是剪纸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特征。镂空是指线条之间相断裂,在视觉上造成透空和缺失的感受,形成这种镂空效果的技法一般被称为阴刻,这种技法使民间剪纸从粗放向精细转变,扩大了剪纸作品的内容,如陕西周至剪制的八仙,作者用以线造型法和镂空技术,表现了人物形体结构的线条和衣纹的线条,而镂空了画面上所有其余部分,使八位仙人的人物形象极其传神。

与镂空相反,勾连则是指线与线之间的相连,其对应的技法叫阳刻,是对阴刻技法的一种必要补充。如果缺少整体的连接性,一副剪纸作品就会被分裂开来,不仅不方便使用,还会影响整体的美感。对绝大部分剪纸作品来说,镂空和勾连是一对统一体,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以更加生动鲜明的视觉享受,增强剪纸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次,剪纸作品十分讲究图案组成的对称和平衡。对称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或上下一致,或左右相同,是一种或几种图样的连续和反复,给人一种庄重、稳定、整齐的美感。在传统的剪纸作品中,折叠剪纸对对称原则的贯彻最为彻底。在制作之时将样纸层层折叠,剪出各种线条和几何图形,展开来却能造成万花筒似的艺术效果,精致美观,易于学习。一般而言,传统的窗花和礼花剪纸大都属于折叠剪纸。平衡是剪纸作品要遵循的又一重要法则,是指整体的各个部分在总体分布和总量占有方面的和谐均衡。有些剪纸作品为了突出画面的主体部分或某一特征,会对这些部分进行夸大处理,但总体上还是要考虑画面总体的平衡,多在边缘和细节上加入一些纹样元素进行调和,弥补可能出现的视觉失衡感。

再次,剪纸艺术的造型具有随意性、抽象性、适时夸张、生动逼真等特点,这些特点共同展现了作品的造型之美。剪纸是一种大众化、本土化的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家在剪刻的过程中常常随心发挥,不拘泥于与客观事物的形似,而是力求精神情感上的一致。她们甚至不受逻辑和科学的限制,比如让花时不同的花卉同时盛开在一幅作品中;为了传达马儿吃草的动态效果,将马头剪成多头马等,这些都是一种随心写意式的表达。此外,剪纸作品对于所表现的对象也会进行适当的夸大和改造,以突出主题和思想情感,比如狮子狗,用花朵来表现狗毛的长而卷,虽然夸张却勾勒出一只惹人喜爱的狮子狗形象。

最后,剪纸作品还注重整体的韵律和动感。一种或几种图案元素经过有规律的排列,会形成条理清晰、和谐完整的构图,使整个图案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比如剪纸的平面重叠铺陈的手法,就是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相互串连的图形构图的方法。

这种方法避免了大块黑白,而用精细的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扩大了画面的容量,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之美剪纸艺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集色彩、图案和文字元素于一体的视觉符号,融合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技艺,表达了中国民众对生活的感悟、热爱和期盼,凝聚了中国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积淀,是承载民间艺术文化的母体之一,而这同样是剪纸艺术的又一重要审美特征。

首先,剪纸是一种象征意味极强的艺术形式,象征着吉祥、喜庆和欢乐。不论是剪纸的形象所代表的吉祥寓意,还是其作为庆祝节日、祭祀祝祷的等活动的参与部分,都表明剪纸作品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一种吉祥物。比如牡丹象征富贵、象征高洁、竹子象征刚正、松鹤寿桃寓意长寿、莲花游鱼寓意连年有余、鸳鸯戏水寓意婚姻幸福、喜鹊梅花寓意喜事临门、石榴葫芦寓意多子多孙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承载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表达着人们真挚的祝愿。可以说,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其表的吉祥寓意和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一个主要原因。

其次,剪纸艺术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传统、社会民俗、审美心理等的不同。如北方剪纸作品线条刚劲粗放,情感豪放率真;江南地区的剪纸作品则大多线条细小柔和,情感内敛婉约。若再具体到某一个区域甚至省份、村落,我们还会发现剪纸作品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如安徽阜阳地处中原,其剪纸作品大多融南北风格于一体,刚柔兼济,又因阜阳是戏曲之乡,因此取材于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陕西地处内陆,又是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省份,因此这里的剪纸作品风格多庄重淳朴,文化气息浓厚;河北蔚县的点彩剪纸是当地民间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河北武强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和当地刀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品种,可算是一种地方特产。总而言之,这种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丰富了剪纸艺术的形态和内涵。

篇11

[摘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定位在审美教育的范畴内,强调对儿童审美感受的引导。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是使人从自然人变为审美创造的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声律美、韵律美等多种形式的美,同时增强幼儿表现美、创造关的能力。

[

关键词 ]审美教育;审美心理;艺术教育

稿件编号:201501250014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05后幼儿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编号:110901139)

通讯作者:夏晓华,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t]所谓艺术审美感受就是在一般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感受,是比一般感受更为独特、更为复杂、更具主观情感色彩的审美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幼儿园在实施艺术审美教育时应注意以下主要策略。

一、环境融美

人的感受是多通道的,人们常常用身体感觉来对应外在审美对象的结构和自己内在的情感结构,其中最直接的感觉是视觉,对幼儿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幼儿园不仅应对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更要为幼儿创设具有艺术美的环境。

策略一:创设美的“大”环境,丰富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如果没有具体可感的形式,就没有幼儿欣赏活动,也就没有主体美感的产生。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艺术化的校园环境,用美的色彩以及画面布局的协调美来满足幼儿艺术审美的需要。如在门厅、走廊、楼梯、过道、教室外的墙壁上可布置各种风格的艺术品、名画、中国剪纸及幼儿美术作品等美好形象,形成感恩关爱墙、孝爱故事楼、礼仪行为廊等,以此刺激幼儿的视觉,让幼儿每天都在色彩美好和谐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美。

策略二:创设美的“小”环境,激发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在艺术审美教育实施过程中,幼儿园还应重视室内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如可以师幼一起边实施边操作边讨论布置,再经过老师的艺术加工,一幅幅丰富多彩、师幼共同参与的充满艺术美感的主题墙饰便会出现在幼儿眼前。这时幼儿的躯体不再是单纯的物,而是“身心统一体”,因为环境是他们自己参与布置、创设的,更能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认同感,这是幼儿审美感受产生的开端,也是开启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基础。师生共同营造的具有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的美丽环境,不仅能够启迪幼儿的智慧,伸展幼儿的天性,更能丰富他们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

策略三:创设美的“心”环境,增进幼儿的艺术审美情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尊重每位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幼儿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氛围。如每天园门口的“礼仪小明星”标准化的鞠躬、甜美问早及值日老师的温暖问候、美丽微笑,并辅以摸一下头、拉一下手、拥抱一下等躯体接触,都会使幼儿一走进校园就有一种美好舒畅的心情,带来一种怡人的审美体验,促使幼儿艺术审美情感的萌发。

二、日常蕴美

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美,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氛围,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接纳感,有利于幼儿艺术审美情感与健全人格的发展。

策略一:将美渗透在游戏活动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充满艺术氛围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区角游戏环境,让幼儿感知美。如可以让幼儿在娃娃家体验炒菜烧饭的生活创造之美,在“大舞台”上用身体动作、服装道具表现对音乐美、文学美的感知,在美术区用独特美感表现视觉作品,在建构区用灵巧的双手表达建筑美,如此幼儿能够尽情地感受游戏活动中的声律美与造型美。

策略二:将美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陈鹤琴认为“儿童生活应音乐化”,为此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每天餐前、睡前、餐后、离园前后等日常生活中的零星时间,让幼儿通过或听或唱等途径来欣赏语言美妙的中外著名童话故事、旋律优美的名曲童谣、富有韵律的国学经典诗歌等,如此幼儿可以在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经典文学、音乐作品的美,让艺术审美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时段,如此日常时久的耳濡目染必将促进幼儿艺术审美感受力的发展。

策略三:将美渗透在过渡环节中。幼儿园一日生活有许多过渡环节,在这些过渡环节中运用不同的音乐,可以加强对幼儿艺术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如排队集合时用欢快明朗的“铃儿响叮当”,点心午餐用恬静的“竹林深处”,自主学习用空灵的“班得瑞的初雪”,运动后休息用宁静的“摇篮曲”,走蒙氏线用舒缓的“迷雾森林”等音乐。幼儿每天浸润于这些优美的音乐之中,感受音乐的声律美、韵律美,享受着美的生活。活动与音乐情绪情感的同步,可以让孩子们的生活与活动更有秩序、更有活力。

三、教学渗美

除了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力外,幼儿园更要在音乐、美术和文学等专门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美的能力,因为专门的艺术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其具体形象性、情感渗透性都与学前儿童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影以及自由创造的特质相吻合,特别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策略一: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音乐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不分国界的,幼儿园应选择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单器乐曲、儿童音乐童话片段、中外著名音乐作品或片段等开展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就经常让幼儿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斗牛士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等世界名曲,让他们感受到这些伟大音乐作品的力量;让幼儿欣赏《欢乐颂》《星星亮》《春晓》等动听的歌曲,开启幼儿的欢乐体验,提高其演唱歌曲的能力;共同排练《绿色家园》《国王生病了》《幼儿园的一天》等大型音乐情景剧,让幼儿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从审美活动本身来看,审美过程常常伴随着主体强烈的情感活动,在这些风格迥异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感受着音乐的声律美和韵律美,陶冶着自己的性情和品格,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幼儿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审美感知能力。

策略二: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审美熏陶。美术活动作为专门的艺术教育门类,更能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幼儿美术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幼儿借助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过程。这种表达表现即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表达。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方便、美好的绘画操作环境和材料,设计幼儿喜爱的内容,运用游戏或互动等形式,逐渐让幼儿从美术创造活动中得到美好的情感和快乐享受。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烟花”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充分欣赏、感受美丽烟花的动态视频,然后引导幼儿用动作和声音表现烟花的美,最后在黑色纸上用棉签画出“美丽的烟花”。幼儿通常会边画边发出“啾、啾、哧……”等模拟音,这表明他们在充分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总之,教师应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来自于人的创造,应注意为幼儿准备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他们亲自操作、体验,通过做做、玩玩、画画,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美,充分感受美术活动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对称美,由此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策略三:在文学活动中整合艺术审美教育。艺术是相通的,艺术审美也是相通的。对艺术进行整合也就是挖掘出音乐、美术、语言等艺术学科中存在的共同的艺术因素,并用艺术的手法加以巧妙沟通、有机联系,以此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如在文学活动“桃花瓣儿”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欣赏音乐配画的童话故事,把音乐、画面和语言整合在一起,引发幼儿感受、理解、再造想象的心理过程,由此产生一种与实物观察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如有的幼儿会说:“我看到桃花像仙女一样飘下来了”,有的说:“我看到桃花瓣像蝴蝶飞过来了”,还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小鸟的声音”,等等。总之,教师应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地将美育、艺术渗透在幼儿园所有活动中,让幼儿融入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交融的教学过程中,由此不仅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更让他们享受到多通道欣赏文学作品的节律美和韵律美,从而激发幼儿追求文学艺术美的兴趣,在幼儿心中播下文学美的种子。

艺术审美感受是一种多维感受,是个人与众不同的心理体验。通过艺术审美感受,幼儿每天内心都在成长,感觉大自然、生活美极了,幼儿园生活有趣极了。为此,幼儿园应创设充满艺术化的美的环境,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活动,以吸引每个幼儿,让幼儿对生活中的色彩美、造型美、协调美、对称美等多种形式的美表现出由衷的喜爱与欣赏,对音乐、文学、美术作品中的节律美、文字美、意境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愉悦,从而发展其对美的敏感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与合作。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