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1 09:25: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近两年,我国经济已经“做不到”“受不了”像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我们面前,就是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指我国的经济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阶段,这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新常态是一种和以往不同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具有四个主要的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变,总体来说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民工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农民工问题始终存在,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下,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动就业、工资收入、技能提升等方面。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1.农民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出现就业招工“两难”情况
在经济新常发展态趋势下,农民工就业形势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农民工就业总量增长缓慢,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就业和招工“两难”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缺少技术,在经济的转型时期,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2.农民工工资增长变缓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下,我国的经济由原来的飞速发展变为中高速发展,必然会影响农民工的工资增长速度。农民工工资收入由以往的大幅增长向随着劳动生产力提高迈入稳步增长。
3.农民工技能水平低,无法满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重要是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技能提升,文化素质水平低、缺乏技能已经是农民工获得更高发展的关键的制约因素,也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4.子女教育不公平
子女教育不公平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受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教育未纳入当地教育体系,使农民工子女只能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学习。如果要到公办学校读书必须要额外缴纳借读费、赞助费等费用,增加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甚至难以承受 。另外,因为农民工子女很难享受到应有的义务教育,导致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户籍制度影响了农民工子女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
5.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的社保体系还是具有排他性的公共服务体系。由于受到户籍限制、就业流动性较大、就业状态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民工参保率较低,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险。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措施
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重视农民工工作,妥善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对我国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具有重大意义。在新形势下,寻找科学合理的对策,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1.加强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
加强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需要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技能提升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由国家和政府制定出来的,最重要的就是落实。(1)国家和政府。首先,颁布一些法律法规,为计划实施提供法律支持。其次,建立一些培训机构,提供资金支持。(2)企业。企业应该加强对农民工工作前和工作中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3)农民工个人。对于农民工个人,应该认识到技能培训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培训,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
2.大力发展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
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这些行业,同时注意落实减税降费等扶持措施,可以促进农民工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
3.建立健全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重视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切实发挥其作用,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地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目标。
4.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大幅提高,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应该提供政策支持,积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5.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农民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的范围。消除户籍限制,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
6.完善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农民工较为关系的一个问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参保比较难,保障程度比较低。国家应该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
7.其他措施
农民工属于城市的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问题很多。国家还应该从其他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怀,如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改善住房条件、保障劳动权益等。另外,当前,我国新生代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中坚力量,国家应该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加强“新市民意识”,注意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使农民工更好的成为城市的新主人,最终建设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妥善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民工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下,国家更是对农民工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以促进农民工转型,走特色发展之路。本文就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下农民工主要面临的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相信对我国解决农民工问题,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敬芳,卢丹凤.关于农民工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J].青春岁月,2013,(22):466.
[2]李东升,李萍,谢永波等.浅谈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和财政对策[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2):25-26.
[3]宋丽智,胡宏兵.我国农民工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5,(10):43-45.
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世纪,社会福利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准。良好的社会福利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与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密不可分,这是因为社会福利的设置与安排、供给与需求受一定社会阶层、社会结构或经济组织影响而致。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局面,并逐步建立起了多种类型和层次的福利服务体系。尽管如此,但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要,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社会福利服务需求与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失衡现象日渐突出。鉴于此,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一、社会福利的基本内涵
福利属于社会理论中的概念,从词源解释是一种健康、幸福、舒适的良好生活状态,它与人对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和主观感受相互关联。社会福利是从满足人的需求和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角度,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向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提供的无偿或优价服务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社会福利泛指所有保障人们基本生活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服务设施。如文化、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公益设施。狭义社会福利是指对部分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心理缺陷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各种服务措施,体现了一种社会救济和公共援助。社会福利的发展有助于调整国家经济收入的分配格局,起到缓解初次分配领域矛盾和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社会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一)社会福利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福利需求来源于社会成员对福利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同时也是具有相对性的,是随着人的经济收入水平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我国对社会福利的需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体现的特征是各不相同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经济收入较低,社会福利设置主要是以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为主,满足其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如就业、医疗、退休等社会保障体系。
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福利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人们对教育、文化、健身、保健、娱乐等能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需求日趋增加。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收入水平有所差距,从而对社会福利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较低收入的阶层群体,对保障基本生活的需求愿望较高;而工薪阶层群体则对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需求程度较高;但对高收入阶层群体而言,却更注重在社会服务、自我实现、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为了更加了解目前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福利需求,笔者以对本市153位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并根据其经济收入分为三个群体: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其中高收入群体月收入10000元以上有19人,占12.4%;中等收入群体月收入在4000~10000元有79人,占51.7%;低收入群体4000元以下有55人,占35.9%,并且在此次福利需求调查中,将福利调查内容设计为基本生活、社会安全、人际交往、社会服务以及自我提升五个方面,目的是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各种福利需求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不同群体社会福利需求调查数据表
■
调查数据显示:高收入群体对社会服务、人际交往、自我提升等的福利需求较为强烈,这是由于该群体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的缘故,他们对基本生活或失业保险需求相对较低,而对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障福利却具有较高需求;中等收入群体对社会安全、社会服务、自我提升等方面的福利需求较为突出,而对保障基本生活的福利需求表现并不明显;低收入群体则对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福利需求愿望较大,而对人际交往需求较低。见下图:
■
不同群体对不同社会福利需求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目前的社会福利需求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交往、社会服务、自我提升的需求,这说明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本的生活保障需要逐渐降低,而对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需要在逐步提高。
(二)社会福利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1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2779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858.01亿元、9363元,年均分别递增14.87%、14.15%。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部财政收入201.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80.2亿元,年均递增1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4亿元,年均递增19.2%。邯郸以占全省6.4%的土地、13.5%的人口,创造了全省11.8%的生产总值和8.17%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武安市、涉县和邯郸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30强。2008年,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比中,邯郸市跻身百强,名列第98位。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2009年三次产业比为12.1:55.1:32.8,结构逐步趋于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达到66%,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7.2和2.2个百分点。2009年粮食总产452万吨,棉花总产14.8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9.37%、23.3%。工业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建立了门类齐全、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产业基地。持续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09年工业增加值达1110.4亿元,占全市GDP的55.1%,是2005年的1.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2个,比2005年增加了361个,实现增加值808.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440.6亿元。服务业繁荣兴旺,餐饮、商贸、房地产业市场繁荣,文化、旅游、信息产业步伐加快,金融、保险、物流业日趋活跃,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竞争有序的服务体系,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5年增长1.58倍,年均递增12.7%。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2006年-2009年,累计建成5000万元以上市重点项目345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4个,分别比“十五”时期多129个、48个;累计争列省重点项目424个,比“十五”时期多256个,2009年争取中央和省项目建设资金11.15亿元,501个项目得到中央资金支持,邯钢优质板材基地、中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兴装备材料及物流基地、力尔新型建材基地等121个项目列入省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6.9亿元,年均递增31.5%,比“十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13个百分点。2006年至2009年是邯郸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21.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397亿元,增长157.3%,超过了1950年-2005年5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国电龙山发电厂、邯钢热轧薄板、纵横钢铁中宽带轧钢、邯峰电厂一期工程、邯郸热电厂2×125MW机组扩建、利达专用车、中国重汽邯郸路神专用车、邯钢彦亭煤化工、裕泰煤化工、彭楠煤化、圣戈班陶瓷、718所特种电子气体、邯郸机场、青兰高速公路冀鲁界至邯郸段、中华大街北延、鑫港国际商贸中心、稽山新天地等一批工业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拉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市区面积拓展到462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了28平方公里,人口达147.4万,比2005年增加了6.55万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37.77%上升到2008年的43.1%,提高了5.33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998.7万平方米,人均16.3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45%、38%和13平方米,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主城区集中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100%和84.1%。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510公里,536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5351个村实现村村通客车;邯郸机场开通至上海、重庆、广州、大连等9条航线。电力、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在城市实现了全面普及,在农村实现了广泛覆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累计建成沼气池30.4万个,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取得新突破。
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以国企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医疗卫生改革、公用事业改革等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村改革扎实开展,初步建立了土地所有权有偿转让制度。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与100多个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韩国现代、法国圣戈班、德国西门子、美国沃尔玛以及中粮、中棉、中冶、中国恒天等一大批国内外大企业、大品牌、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邯郸。邯郸市荣获全国十大开放型政府杰出奖,是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2009年,邯郸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67794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80.8%,年均递增29.5%;出口55586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74%,年均递增14.8%;实际利用外资3328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18.3%,年均递增21.6%。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1 引言
工业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整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这股潮流也在不断的扩展和分化。进入到21世纪以来,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我们不可否认,工业社会时期以技术为支撑带动了各行各业发展的繁荣景象,当社会的发展以大踏步的形式迈进后工业社会时我们必须面对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合理规划设计工业时期的废弃地;怎样协调该类地块与周边地区的环境关系,以及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何种方式可以发挥景观的最大效用(图1,图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城市传统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公共绿地的版图越来越小,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空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这在加剧矛盾的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城市居民物质文化水平在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却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就国内现状而言,这种现象还在进一步的蔓延扩大。
2 关于后工业社会
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将人类的历史划分成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之后的后工业社会也被称为知识社会,它和工业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诞生于特殊时期的工业社会在尝试商品生产的同时还需要处理机器和生产者的关系,后工业社会在发展的道路上显然没有遇到过多的阻力;(2)工业社会时期,社会生产主体分工明确,生产相对集中,后工业社会面对的则是社会各行业已显成熟,且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现状;(3)工业社会时期只单纯地强调单位时间内提高生产的效率,后工业社会时期则已将“知识”、“创新”、“技术”等作为发展的核心语汇。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后工业社会在继承工业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还要应对工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问题,通过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整合资源之间的有效利用,掺入高效的智能管理体系,这应该是对后工业社会概念最好的诠释。
3 后工业社会与景观再生
从蒸汽机鸣响的那一刻直至20世纪70年代,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机器生产作为一个新名词为大众所熟知,工业厂房如同春笋一样沐浴着晨雨在恣意的生长。当时针指向20世纪80年代时,此时的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生产转向服务性经济。仿佛一夜之间,这一切忽然成为翻过去的一页,后工业社会随之而来。在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一方面,工业社会时期遗留的厂房,工业废弃地等直接加速了景观再生的步伐,另一方面,在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下,突破景观原有的形制束缚,创造出适宜的新环境变得越来越难。
3.1景观设计的理念再生
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传统的制造业开始由城市内部向城市外部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原先的工业用地均被遗留了下来。此类地块和一般用地有所差别,工业用地和废弃地指曾经进行过工业生产的用地,后来废置的地段如工业码头以及矿山公园等。
3.1.1生态性
如何重新规划设计工业用地成为改造中最大的问题,就历史层面而言,该地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民众通过游行运动率先吹响了绿色设计的号角,此后,生态性的设计理念不断被加强直至现在已经作为一个设计的首要条件在行业内执行。和早期的景园设计不同,生态学的指导要求在分析场地特征的基础上加强资源之间的利用,并能使资源之间能有进行循环性的使用,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场地内部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westergas―fabriek公园由尼尔科克伍德以及他的团队设计,该地块占地12hm2,公园以前是被污染的煤气厂,现被改造成一个文化公园,Westerqasfabriek煤气厂建于19世纪,从19世纪6。年代停产以后将近荒废了40年,经过尼尔科克伍德团队设计后景观的生态效果非常好(图3,图4)。
3.1.2艺术性
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大众的审美视角开始趋向多元化,对美学下的景观有了更高层面的认识,这个时期,镌刻着工业社会文明的废弃地、工业厂房映透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期的美学观念逐渐能够接受这种粗糙的、锈迹斑斑的粗犷美,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艺术性的设计理念重新处理了工业废弃地的内部关系,将废气的厂房,旧工业建筑真正地融入到了景观当中。
3.2景观设计的形式再生
通过比较欧美传统的景观特点可以发现在工业社会时期或更早,场地大的空间往往采用大面积的草坪绿地作为景观,尺度较小的则利用对称的花园以及修剪整齐的灌木作为绿化,而后工业社会以来,受极简主义、激进设计、流行艺术等派别的影响,景观形式的丰富程度超乎寻常。在这些派别中,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是景观设计在形式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直接推动者。
后工业社会时期的景观设计突破了传统美学在形制上的束缚,这和以历史主义、装饰主义以及折衷主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这种背景下,景观形式的多样性也是景观发展的必然过程,多种景观设计的形式在带来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迎合了当代大众的审美意味,让更多的社会主体愿意在此类空间内游玩休憩。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取得生态艺术效果的同时,在形式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图5,图6)。
3.3景观文化的内涵再生
工业废弃地作为工业社会时期的遗址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它是地方发展历程的一段缩影,同时也是提供给居民找寻记忆的实际场景,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发展时期,原有的景观构架以及景观的表现形式将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标准,地方文化逐渐成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本文一直强调的内涵问题。
景观同社会中的个体一样,兼具社会性和文化性,伴随着后现代主义以及其他风格流派的影响,文化内涵作为工业遗址的精髓,已经成为凸显时代精神的重要方向,文化内涵的再生不仅仅是以景观的层面表现出来,更是以地方文脉等多层面为元素表达出来。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基金基本保持自我平衡,又要考虑农民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既要照顾多数农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又要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较高水平上起步留有制度空间;既要考虑现实条件广覆盖、保基本,又要着眼长远尽量避免给今后的发展和完善设置障碍;既要满足近期为农村老年人口基本养老保障的需要,又要为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待遇水平创造条件。因此,制度模式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目前可以预见的几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考虑到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许多地方已经率先通过合作经营实现了富裕的实际,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应该为已经加入到合作经济组织和已在农村企业就业的人员留出空间。一是应规定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需要集体和个人同时缴费,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全部由个人缴费,同时对缴费集体和参保人员个人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起到鼓励集体为员工参保缴费、帮助农村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的目的。二是对于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应允许按照高标准缴费,以体现出效率原则,使先行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在年老后能够享受到高一些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等,都在加速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实现,也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改造来实现,其结果都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直至消除城乡差别。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将消除人员流动障碍,逐步实现人员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与现已基本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靠拢,为两种制度间的顺利衔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将消除人员身份限制,但是考虑到城乡收入差别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因此应该以长期居住地来区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农村居民近阶段还是应该坚持保基本的原则,缴费、发放应维持在低一些的水平上运转。
(三)消灭城乡剪刀差发展趋势。解决“剪刀差”的努力一刻没有停止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目前部分地方的农村居民收入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除城乡剪刀差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上,应该充分体现出效率的原则,除个人账户资金外,应该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将使用统筹基金发放养老金的标准与缴费多少挂钩,鼓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在制度模式上不留障碍,以期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消除城乡参保人员在缴费和基本养老待遇水平上的差距。
(四)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模式的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不能再犯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同时,为加快建立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程,建议对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在同一制度模式下能够接纳不同的群体,并为将来接纳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准备。此外,建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消人员身份限制,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以利用现有的制度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中长期探讨
为适应以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建议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基础,同时根据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对个别政策进行微调,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主要框架应该包括:
(一)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为参保人员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点与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相同,但起点较低,符合农村社会现实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对有条件的集体组织和个人,可以择高于该基数的缴费基数,同时应放开最高不该超过基数3倍的限制,鼓励多缴费、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二)缴费比例。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人员参保缴费的办法,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统一定为20%。其中: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由集体经济组织缴纳12%,个人缴纳8%;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20%全部由个人缴纳。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原有的公路交通网络,同样,有利于促进相应的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完善。这里,分析对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相应影响方面包括以下几部分[2]:
一是,沿线地区工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沿线地区能够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城市以及工业中心通过高速公路建设而有效促进,充分发挥便利的交通动脉的作用。使得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通过加强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便利优势,满足调整和升级沿线地区产业经济结构的需求,使得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不断得以优化和调整。
二是,沿线地区农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在储运上的时间能够通过高速公路大大缩短,因为其具有通行能力大和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的特点,这样就能加快信息交流,以及对于各方面的物资转出和调入得以有效保证,能够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同样也为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所以,沿线地区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通过建设高速公路而得以实现。
三是,沿线地区商业能够得以繁荣。商品的有效流通能够通过高速公路建设而实现,相应就使得商品交换时间得以减少,商品运输的费用有所降低,保证了缩短商品的产地与销地间的距离和时间,使得商品贸易环境大大改善,让商品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大大推进,从而促进了地区商业的蓬勃发展。
四是,沿线地区旅游业也相应崛起。区域经济资源能够通过高速公路的贯通而大大提高利用率,使得沿线地区的产业链不断进行拓展,也就相应能够有效开发沿线地区旅游景点,另外,还能保障旅游景点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不断增加。
2.对沿线地区经济总量的影响探讨
由此可见,高速公路建设一方面影响着沿线地区经济结构,另外一方面,其在经济总量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高速公路,能够有效加强区域外环境和当地经济在相关的信息、人才和物资等方面的交流,能够有效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总量的增长。缩短商品交换时间、降低商品运输成本,这些都依靠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要想提高现行区域系统的优势,也应该依靠提高现行的经济系统与外界的交流能力,不断扩大区域内原有部门与行业间的市场空间,同样使得企业扩大产出成为可能。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有效开发和激励区域内原有的经济潜能,使得沿线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得以实现。
巨额投资往往都是伴随着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进行,以某省为例进行说明,公路建设投资从“八五”到“十五”时期分别为58亿元、258亿元、690亿元,而高速公路投资641亿元已经在“十一五”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投资能够到达850亿元的高速公路建设。再利用相关的投资与需求的乘数原理,截止到2012年底,此省的省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约350亿元,这样还能间接拉动需求能够达到1050亿元,使得全胜的经济发展大大加强。
3.对沿线地区社会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探讨
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使得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1 编制背景
自国家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标志着宁夏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既是国家向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开放战略需要,也为宁夏长远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为了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了解中国西部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反映宁夏发展的最新成就,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辑、编绘印刷出版了《宁夏暨毗邻省(区)市(盟)经济社会发展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 ), 填补了宁夏图集编制史上的空缺。
本图集是宁夏目前出版印刷最新的大型综合性地图集,其丰富地图信息,方便用户使用,并通过科学、系统、精美的符号设计与地图整饰效果处理,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的作品。打破区界,客观系统的反映宁夏暨毗邻省(区)9个市(盟)的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自然地理特征、经济条件、经济要素的分布及规模,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了解区情、指导工作的重点参考资料,是国内外各界了解、走进宁夏的地图名片,也是外来客商投资建设的参考信息平台。
2 总体设计
2.1 设计思想
本图集围绕宁夏暨毗邻省(区)9个市(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记录其“十一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势态,用丰富、直观的地图形式和地图语言,通过大量的地图组合、统一的图幅配置规格和图例符号系统、灵活运用地图表示方法,在符号设计、色彩运用、表现手法均有所突破,文字表述要言简意赅,图表图片选用要恰当,版面构图要活泼,形式要新颖美观,成为专业信息数字化成果的一部分,其内涵和外延、功能和形式有新的拓展与突破。
图集采用最新的现势性资料,充分利用幅面,尽可能反映较多的信息量。表示方法以地图为主,附以图表、照片、文字说明等,提高图集的实用性和可观性。
图集采用统一的思想结构和地理基础,运用相关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文字、数字、卫星影像及航测遥感资料。
2.2 设计内容与结构
本图集主要由序图图组、自然资源图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各市、县(区)普通地图、重点工业园区图组、毗邻省(区)市图组、“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七个图组共涉及编绘图件260余图幅组成,运用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地理信息成果、图片、文字说明的表示方法,系统的展现宁夏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人文景观。
序图图组重点反映宁夏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沿革,包括宁夏区位图、行政区划图、历朝历代的古地图以及反映从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变迁政区图、城区图等9幅地图。
自然资源图组起着导言的作用,重点反映宁夏的自然资源、地质灾害等基本面貌,包括卫星影像图、地质、地貌、地势、矿产、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土壤植被、草场、森林、土地荒漠化、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区、震情等专题地图,共21幅地图。
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反映宁夏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人口、经贸、农业、工业、农垦、水利、建筑、旅游、交通信息、商务、金融、保险、人才及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专题地图,共95幅地图。
各市、县(区)普通地图组反映宁夏各市、县(区)的行政区划的最新面貌,主要包括
宁夏各市、县(区)的行政区划图、城区现状图、经济社会发展要情图、五大地市卫星影像图等地图,共76幅地图。
宁夏重点工业园区图组是反映宁夏“十二五”规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及重点工业区的基本信息,包括在“十二五”规划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特色旅游等方面的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总体规划图、宁东化工产业园区布局图、银川(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图、银川(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金凤园区,以及永宁、贺兰、灵武、石嘴山、平罗、太阳山、固原、中卫工业园区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图,共20幅地图。
毗邻省(区)市图组填补了宁夏以往图集的空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市、乌海市、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榆林市、白银市、平凉市、庆阳市9个市(盟)的地形图、城区图、经济社会发展要情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图,共28幅地图。其中经济要情图记录了包括三个产业在内、涉及几十个行业部门的大量数据,通过地图的直观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构成这部图集的一大亮点。
“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反映各行业远期的发展方向。包括区内毗邻省(区)市35项“十二五”规划内容,涉及资源、环保、旅游、水利、林业、农牧业、节能、工业和信息化、循环经济、科教文卫、交通运输、生态移民及区内五个市、毗邻省(区)9个市(盟)的经济社会发展,共11幅地图。
图集内容除地图外,还适当补充图表、照片和文字说明,编排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2.3 比例尺选取
图集比例尺的选择以确保地图信息负载量和制图区域完整。序图图组中除宁夏在中国的位置图选为1:1200万和宁夏政区图选为1:120万外,其他历朝历代的古地图以及反映宁夏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变迁政区图均采用1:250万,自然资源图组的图幅比例尺采用1:120万、1:180万、1:250万、1:390万四种,具体视图幅面情况而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图组比例尺采用1:180万、1:120万两种,各市、县(区)普通地图组视市县及幅面大小采用1:11万―1:72万比例尺,毗邻省(区)市图组视图辖区面积采用1:10万―1:81.5万,重点工业园区图组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图组视辖区面积按成品版面进行所编
2.4 版式设计与配置
(1)图集采用A4开本,成品尺寸为210×297mm,展开页尺寸为297×420mm。
(2)图集版式根据不同比例尺按210×297mm作业。
(3)版式上已规定有效面积范围线,除1:180万底图上、下破图廓外,其它要素应距上下左右距离要基本一致。单幅1:120万底图、双幅1:180万底图或其它主图配置相同的图幅版式一致。
(4)专题地图部分采用以地理底图为主,配以统计图表、相关图片和文字,以使地图与图表、文字、照片优势互补,既增强表现力又使图面活跃、内容丰富。
(5)同比例尺、图面配置相同的图幅应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均统一在标准图框下,便于图幅之间公共要素的使用。
(6)出版形式:图集采用进口四色印刷机,选用黄、品、青、黑四色油墨一次性印刷;印刷油墨采用进口亮光油墨;选用亚光铜版纸,封面采用3mm厚绝缘纸板包PVC材料,索线胶装;
3 图集编制技术方法
3.1 编制过程
本图集根据任务结构从资料数据的收集、总体设计、地图编绘、印刷出版四个环节,资料收集到数据的加工整合、地图符号化编辑、检查审稿、印刷出版等整个过程紧密衔接。资料数据的收集是编制工作的基础,对资料收集和分析后,进入图集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包括总体方案的制定、样图试验、详细设计文件撰写,它是地图编制工作的依据,直接影响图集的图幅与图组编排次序、各类地图的比重、地图内容的取舍、制图综合要求等。为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对设计内容、参数选择、图面配置、图例及符号设计、表示方法、资料分配与取舍,直至制印工艺流程,做实验与比较,根据实验成果进行具体编辑。总体设计确定下来之后,进行地图组底图编绘、专题地图编绘,编绘成图后对其进行成果评审、印刷出版。
3.2 编制方法及工艺
本图集编绘全部采用数字化制图技术和工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桌面出版技术,将地图编辑、清绘和印前贮备融为一体。其主要过程如图。
2.
4 小结
①编制一部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严谨的逻辑顺序、有机联系的内部结构和严密的技术规格的图集,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应作为图集设计的指导思想,统一和协调贯穿于编制工作的始终。
②图集内容要统一协调,在图组之间与图幅之间应按照统一的目的、要求和设计思想进行组织,不同图组中表示要素侧重点可以不同,但同一图组图幅在内容选取、比例尺跨度和符号系统上都应统一协调。
③图集表现手法要趋于灵活,设计的效果要合理,视觉效果要明显。同时图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前后相互关联,在地图各图组的内容表示上也要有机关联和相互补充。
④确保图集质量,要组织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认真学习《设计书》,进行业务培训和质量教育,技术负责人对某些薄弱环节重点辅导,统一技术要求,严格按作业规程生产,采用工程审核制度,由项目总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资料使用、作业方法、成果质量进行审核。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项目从准备、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运行流畅、效率高、避免反复改动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梁建国,徐占华,颜宇.重庆市地图集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勘测,2008(02):77-80.
[2]边志华,史俊明,卢清国.《河南省领导工作用图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 科技信息,2011(14) :35-35.
[摘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和整体开发资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血脉和基础,因此民族地区要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才能最终促进四川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将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经济;特色农牧业
中图分类号:F06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14-04
四川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资源是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血脉和基础,要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整合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这是促进四川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必要条件。
学界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论文已经相当多,中国知网目前就有4600多条记录;关于“社会稳定战略”的研究也有不少,中国知网有60多条记录,而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研究的就比较少。仅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1]《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 》[2]《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3]三篇,本文从加强民族地区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出发,阐述了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
一、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一)加强资源开发与资源整合
资源开发是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而资源整合是现阶段发展的主线。所谓资源整合,是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对资源及其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加大资源勘查与综合开发力度,首先要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加强对国家紧缺、市场潜力大且四川民族地区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钒、钛、富铁矿、铜、铅、锌、饰面石材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使之形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备建设基地。开辟新类型、新矿种的利用途径。加强对矿山深部及勘查。加强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优先推进鼓励开采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发,集约有序推进限制开发规划区的矿产资源开采,禁止开采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矿产资源。其次,要加强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4]加强土地、能源和水资源为重点的资源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再次,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积极开发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壮大可再生资源产业。加强以麻风树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最后,要加强资源配套整合开发,合理利用水利资源、电能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方电力要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相对集中的区域,电能规划建设要与工业集中区发展相配套。水利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同电能资源开相吻合,同时要与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走“以水蓄电、以水促游、以水养农牧”的道路,形成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五大产业的联系和互动。在“三江”流域及其它水利、电能、矿产、旅游、农牧业资源配套较好的地区,形成“水利+电站+矿产+旅游+农牧业”的产业链。
(二)推进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
四川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已经形成传统特色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业,实现传统特色农牧业向现代特色农牧业跨越,率先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围绕优质粮食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有机肥,发展保护性耕作,防止土壤退化。抓住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的大好形势,实施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和省级“332”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川粮优化工程、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围绕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茧生产基地,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基地,观赏花卉和工业原料花卉生产基地,早市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基地,优质荞麦基地,优质黑山羊、半细毛羊等高原畜产品畜牧基地,亚热带水产基地,优质苹果、晚熟芒果、冬春枇杷、优质石榴、酿酒葡萄、甜橙等特色水果生产基地。大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加强对糖业加工、蚕业加工、烟业加工等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建设贸工农技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发展烟草、中药、乳制品、软饮料、酿酒、粮油制品、肉食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业优势产业链和产品链。围绕“四大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以基层、偏远山区为重点,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大力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落实全省农业“三百”工程、农技特派员制度和“农家大院”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重点加强“五良”(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灌)配套和先进适用生产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有条件的地区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有机农业。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建设一批集聚性高、辐射力强的城乡市场,培育壮大一批物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建立健全果蔬、烤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突破农药残留水平检测,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地理标志品牌工程和原产地保护工程,重点培育地方名优品牌,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5]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一二三产业发展体系
四川民族地区要立足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水电产业,为打造最大的水电工业区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大岷江流域、黑水河流域、杂谷脑河流域、白水河流域、孟屯河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开发力度,加快十里铺、毛尔盖、狮子坪、薛城、古城、色尔古、柳坪、桑坪、双河电站等重点水电项目建设。围绕水电项目建设培育地方服务市场。抓住水电项目建设迅猛拉动经济的难得机遇,以项目建设需求为导向,培育地方生产资料市场、劳务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工程市场,加快场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地方经济容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要全面推动流域综合开发,就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培育接续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一是狠抓“以水兴农兴牧”,提高四川民族地区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和草场建设,发展生态农牧业。二是贯彻“以水助工强工”,充分利用低价优质水电,发展高载能工业,振兴县域经济。三是实现“以水育游旺游”,加强库区、湿地景点开发和景观整治,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农牧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6]四是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环保优先,合理开发”为原则,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城镇体系是优化四川民族地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壮大县域经济。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增强特色农业发展能力。围绕构建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轻纺工业原料基地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宜农荒地改造,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搞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培养专业种养大户,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大力推广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通过增产和节约投入促进增收。抓好劳务开发,加快建设农民培训体系,实行“定向培训”、“定单培训”,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有针对性地积极组织好、引导好劳务输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新型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繁荣农村经济。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区的基石,是承接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十二五”期间,四川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目标,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和集中居住区集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四川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内生积累和发展能力。
(三)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制约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不足、技术瓶颈制约、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社会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是四川民族地区主要问题,也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7]因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四川民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通道,着力提升干线公路等级,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大中小微并举的治水方针,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水务一体化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保障体系、统一的水管理体系。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内区外对接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发挥电子政务的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巩固提高四川民族地区的电话、电视和网络普及成果,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设。
三、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措施
(一)加强扶贫开发
以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乡(镇)和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解决温饱和稳定解决温饱,因地制宜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移民扶贫、通村公路、住房解困等扶贫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解决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提高稳定解决温饱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防止“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确保贫困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依靠科技和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资源开发水平和效益,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和完善“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形成 “集中投入、捆绑使用、配套建设、整村推进、成片开发”的扶贫开发新模式。
(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川民族地区部分属中高山峡谷地区,为地质灾害频发区,因大暴雨或局部地区强降水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是其主要自然灾害。重点加强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谷段和成昆线沿线等泥石流、崩塌、滑坡易发地段的地质灾害防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预案,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难性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搞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四川民族地区地处中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是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震防、抗、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加强宏观观测点、微观观测台网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灾害信息的获取时效和地震预测水平。
(三)发展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巩固“两基”成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大力培育民族师资,高度重视教育扶贫。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社区文化服务网络,把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建设成为农村文化阵地。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提高节目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接收质量,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民族与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节目,把四川民族地区建设成藏族文化中心。健全完善卫生事业。大力建设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巩固和提升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地位。
(四)保障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率问题,更重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首先应建立健全当地生产安全机制,加强生产安全建设,切实抓好矿产、煤窑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才能有效地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机制的建设应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机制。实行对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完善伤亡事故赔偿和生产安全事故经济赔偿制度。其次,完善救援体系,建立动态实时监控系统和突发性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以提高社会安全的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8]再次,继续完善民族地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制度,认真落实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最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户、贫困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畸残人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城镇孤寡老人和孤儿、艾滋病导致的孤儿和孤老以及各县市政府规定的其它救助对象在吃饭、穿衣、居住、医疗、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在就业、技能培训、司法援助等方面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罗洪群,王凤,何彬,田乐蒙.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战略问题研究[J].天府新论,2012(1).
[2]马大正.西部大开发与社会稳定战略[J].国家安全通讯,2000-09-25.
[3]张倍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04-01.
[4]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战略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04).
[5]丁一.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市场拓展的营销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23-03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全市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濒临太湖,距离上海只有120多公里,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城市。2013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无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8.5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07.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14.2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52.2:46.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基本相当。近几年,无锡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总产值(营业收入)8073.7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产业增长47.2%;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设计产业增长15.5%;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增长17.1%;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32.0%。无锡紧紧围绕“扩大内需保增长、创新创业促转型、政企合作维稳定”三大突出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总体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无锡市高职专业设置现状
对照教育部2004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对无锡市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统计分析。无锡市现有高职院校11所,2013年总计划招生13572人。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指导性专业目录所有一级19个专业大类的14个,覆盖率为73.68%;531个子目录专业中开设专业数为117个,占总专业数的22.03%,开设专业平均比率为23.48%。其中,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等大类,每个学校都有所侧重的开设了子专业;制造、土建、文化教育等涉及民生的行业开设专业也相对集中;相较而言,生化与药品、医药卫生、公共事业等大类只有个别学校开设。如,针对医药卫生行业仅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眼视光技术专业,当年计划招生41人,实际录取20人,仅占招生计划的48.78%。而农林牧渔、资源开发与测绘、公安和法律等专业11所学校都没有开设相关专业。在2013年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中,制造业仍然位居榜首,达到总招生比例的26.6%,其次是电子信息、艺术设计传媒和财经类,比例都超过了10%。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设计与传媒专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与无锡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很大关系,各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做了很多探索,相继开出的子专业达到了28个,招生比例也从2010年的9.63%上升至15.7%,上升速度明显,从侧面也反映了无锡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招生数量上,环保、气象与安全、医药卫生、生化与药品等所谓的冷门专业只有个别学校开设,人数也都在50人左右。
二、无锡市高职专业设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结合对无锡市19个主要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2013年度无锡市11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统计数据。制造类专业在无锡各大高职院校专业开设比率达到68.75%,招生比例达到26.63%,2013年招生人数达到3614人。制造业作为无锡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尽管招生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了社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从学校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录用高职学生的情况反馈来看,专业设置的有效性不明显,企业真正能用的人才缺口很大。无锡素以鱼米之乡著称,农林牧渔业非常发达,在无锡经济发展中的排名仅次于制造业。而调查发现,与农林牧渔相关的专业,在无锡11所高职院校中,已连续八年未开设任何相关专业,仅有个别中职学校开设了园林技术专业,但专业设置单一,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实用性和因地制宜性也不明显。无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自然优势,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类高级技能人才奇缺,阻碍了无锡现代农业的发展,应适当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如无锡在水产养殖中技术咨询专家奇缺,而无锡的很多乡镇正在新建生态村、观光镇,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增设水产养殖技术、观光农业和畜牧兽医等专业。随着无锡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无锡已借助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实现海陆空的全方位衔接。2013年高职院校交通运输大类计划招生294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等三所学校新开设了航空服务、高速铁路动车乘务等专业,占该类招生比例的32.65%,未来几年包括上述学校在内的高职院校可结合学校特色开设城市轨道等相关专业已满足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的要求。无锡的19个主要行业中,公共事业涵盖的内容很广,未来无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问题将日益突出,目前仅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涉外事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门课程,实际招生76人。事实上,包括很多本科类院校都纷纷开设了该类专业,但因跟风追求市场效益,缺乏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学生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很少,就业竞争力差。要满足公共事业发展的要求,保证无锡城市现代化的全面铺开,必须小口子人手,重点优化相关专业及衍生专业,培养专业基本功扎实,拿来就能用的专业技能人才。近几年,无锡动漫、艺术设计产业发展前景良好,11所高职院校都纷纷瞄准市场开设相关专业,招生人数也由2006年的1300人增加到2013年的2131人,增长了1.64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就业形势严峻,相关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下降。所以在专业设置上,不应批量生产画图的流水工人,而是要培养具有专业特长,能在该领域有所创新、独当一面的高级人才。另外,电子信息类专业尤其值得关注,行业就业环境看似良好,招生人数一直持不减的态势,但实质上人多质不优。尤其是高职类学校的学生,基本功本来就不扎实,再采用全面撒网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能胜任工作的寥寥无几。高职院校一定要以此为警示,结合企业实际设置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不求难而求能活学活用。
总的来说,无锡各大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大多集中在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和财经大类,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数控等专业每个高职院校基本都有开设,专业重复现象比较普遍;无锡的新能源、物联网等产业起步较早,但专业设置单一;科技、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软硬件设施较缺乏。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科学预测,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适中建设,适宜发展。
三、推进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锡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根据无锡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对高职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实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优化专业设置
结合无锡经济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能做到专业设置与社会接轨,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接轨;要坚持进行专业相关调研,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要有意识的培养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缓解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的矛盾。事实上,无锡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对社会职业需求的敏锐性还有待提高,专业设置的重点和特色还要进一步加强。无锡市高新技术的应用理念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机会致使许多新岗位的产生,也使得人才紧缺程度加深。在这样的区域经济背景下,充分考量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的各类人才,成为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当务之急。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正式开通,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在三年前就开设了相关专业,迎合了无锡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学生就业问题也迎刃而解。未来,无锡将继续在轨道交通、新能源开发和环保等产业领域有较大的动作,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结合高职特点,根据人才的需求程度和岗位的稀缺程度培养不同领域的人才。
(二)以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托,建设骨干专业
引 言
番禺为什么在广州郊区中率先被开发、看重,其实我敢说并不是政府看重了,在以前,所谓的规划,即城市总体规划,都是一个传统的模式。在2000年以后启动了国家比较早的战略规划,主要是经济战略发展规划。因为以前的城市规划时,尤其是房源因素考虑的比较多的,世界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意识的改变,这个规划启动以后,人们注意到开发商在水道边缘的行为,所谓的华南板块根本上说是一个滨水地方。番禺区处于珠三角的前沿位置,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同时番禺区内各村、镇的可供应土地较多,地价便宜,各种有利因素造就了众多的专业市场分布其中。目前番禺正形成以家居、汽配、电子、五金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分布在市桥、大石、迎宾路板块内。以迎宾路为龙头,现时板块内最大的招商项目为万博中心,其中家私连锁店吉盛伟邦、斯高电子专业市场已进驻万博中心。而近年来,广州大学城进驻番禺,地铁3,4号线在番禺开通,广州火车南站在番禺建成,广州亚运城也在番禺建成等等,更是加速了番禺各个方面的发展,振奋番禺人民的心。
1 番禺区区位概况
番禺市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是广州深圳经济走廊上的一个重要的县级市。土地肥沃,河网纵横,珠江出海口门番禺占了其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经济发展速度快,是珠江三角洲内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番禺的发展
2.1把握战略机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进入21世纪,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广州“南拓”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地铁、火车站、大学城、亚运村等重点项目落户番禺的机遇,大力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珠宝首饰加工等特色行业,建成了跨国产业园、节能科技园和珠宝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有力提升了番禺现代产业的水平。
2.2重民生民意,各项社会事业和谐推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在番禺政治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惠民66条”和“补充17条”及区“新二十八条”和“富裕和谐33条”,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城乡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关于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项工程的工作方案》、《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惠民利民措施文件,注重民生,尊重民意。大到城市规划、省市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小到居家垃圾处理等事项,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咨询、征询、倾听民众的意见,做到政府决策公开透明,政府决策有民参与,政府决策尊重民意,政府决策深得民心,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2.3科教事业蒸蒸日上
科技推动力促发展。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至2009年底,番禺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3家、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1家。2009年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30.5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2.4%,年均增长28.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20.2%提高到2009年的33.2%。2008年番禺区的锐丰、珠江灯饰、朗晴、立白、博粤、秀珀、东松三雄等多家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相关产品的供应商。广州大学城食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为番禺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资源。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番禺区2009年投入教育经费达16.33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从2008年起,全区12万名公办学校小学和初中学生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全区现有幼儿园325所,在园幼儿6.07万人,普通小学174所,在校学生12.88万人,普通中学64所,在校学生8.76万人。全区10个镇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2006年至2009年各年中考平均分、高考上线人数、高考高分段考生人数及上重点本科率等指标均居广州市12区(市)前列。其中,2009全区报考普通高考人数9730人,普通高校上线人数8156 人,上线率达83.8%;录取总人数8085人,录取率达83.1%。
3 经济发展向生态发展转变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广州市南拓区为例
4.1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
广州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发展特点。由于地处沿海,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机制占主导,政府计划体制处于劣势,因此规划没有建设快的现象严重;沿海城市开放程度高,资金引入与产品外销比重大,较多依赖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受世界经济冲击影响大。本文在广州市整体经济结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广州市城市拓展的主要地区――广州市南拓区设计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
广州市南拓区包括现广州市番禺区和南沙区,是广州市城市拓展的主要地区。199l~1996年,“三来一补”企业外向拉动使本地区经济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后期,广州城市南拓使房地产、旅游等产业兴起,第三产业在本地区产业结构中占了近40%的比例。南拓区的开发目标是在保持该地区社会持续进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20年建成经济增长活跃、环境优美宜人的滨海新城。[9]因此,在开发中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以废物最小化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区和工业园区为模式,以完善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为保障。
4.2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4.3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
广州市重工业向南部转移,南拓区将成为重工业集中区,如何合理布局工业区成为南拓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EIP)是城市体系中各组团的细胞,它使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工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模式。在这种园区中,主要企业相互之间交换“废料”,共用基础设施,而各生态园区之间以林带、草地或农田隔开,形成生态屏障。从总体上来说,生态型工业园区应使人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成果的同时,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5结论
总之,面向生态城市的广州市南拓区经济发展模式应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两方面进行设计,遵循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这四化原则,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产业优先升级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主体、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行动”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切实去了解,调查,走访群众才能了解事实。建设幸福番禺更需如此,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关注番禺近年社会状况 ,展望建设幸福番禺!
参考文献:
[1]番禺区政府信息网panyu.省略/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