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产管理的知识

生产管理的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1 09:25: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生产管理的知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生产管理的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98-01

高效的企业运作流程就好像一条先进的生产线,执行技能强的员工就是生产线上熟练的技工,意愿就是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仅有先进的生产线没有熟练的技工没法发挥生产线的最大效能,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熟练程度的技工,如果一边是热情高涨,一边消极怠工,当然是士气高者胜。所以说流程、技能和意愿就构成了影响生产产能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的执行力,各边越长,三角形面积越大,企业的执行力就越强;相反,如果我们把这个三角形的任意一边朝内移动,边长变短,其面积也就变小,其他两边即使很长也产生不了效用,整体执行力也就下降。要产生三角形面积最大化的高效的执行力,就必须保证流程、技能和意愿这“三边”同时得到最长化。

1 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几点认识

(1)以体面线点为结构,从细微入手。缺少了点,线条就连不起来,工作面就展不开,这个机体是不完整的。我们要依照传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吸收现代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布好点,连好线,做到事事有人管,管理的责权利到位、管理的目标一致,实现有效的管理。

(2)制度标准出台不仅要严谨,业务流程简捷,更要可操作性强,责权分配明确和到位,否则出现工作空白地带,一旦出现了问题,就相互推委或推卸责任。或业务流程繁锁,频繁的变更制度等相关规定,造成重复工作和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基层员工不必要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

(3)制度、标准培训要到位,管理层要对制度、标准理解透,在是是而非,模棱两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时候是最容易出错的。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使下属干好工作,就必须培养下属如何干好工作,就是提高个人执行力在整体表现上的“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于不同的人要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能力。

(4)对制度、标准的执行缺乏监管力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是打折扣的,就会出现拖延滞后的现象,就会渐渐降低标准,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建立的制度、标准也就形同虚设,严重影响工作的执行和有效性。所以管理者在布置任务、安排工作后,一定要进行过程的跟踪和督促,提高执行力力度;在监管考核方面,切忌虎头蛇尾,要建立一种科学的、有尺度的监督体系和鉴定标准,对制度、标准执行力的监管做到持续跟进,真正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工作做得才会有成效。

(5)要在责任制落实的有效性上下功夫。说起安全生产管理,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重视,第一责任人明确了、领导小组成立了、责任状签定了,各项工作目标分解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可是组织健全不等于发挥了职能作用,责任落实了不等于发挥了有效作用,关键要在坚持经常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

2 关于人员的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行为素质的几点认识

(1)如何来看待自已的企业,如何来认识自已。当一个人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自我感觉良好时,是最危险的时候。有两种情况容易自我满足:一是知识面狭窄,二是站位低。作为一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要认清,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的时代,不是个体的学习,而是团队的进步;要求的不是个人的素质,而是全员的素质;不是培养出多少个优秀的职员,而是如何锻造出一个顶尖的团队。企业要得到可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关注员工的成长发展,为员工创造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以“人本文化”管理人,锻造优秀团队。

(2)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我们认为都是一个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我们有义务把他们培训成工作中的能手和多面手。培训方式上,我们要注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在注重专业技能突出的同时兼顾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点面结合、专博相顾。借助培训沙龙、技术比武、科技表彰等手段将培训内容赋于丰富多彩的氛围,充分让学员感受学习的作用和乐趣,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

(3)高新技术不等于高保险。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这并不等于为安全生产装上了保险,只能说是“单保险”。人与设备之间永远存在一定的“间隔”,只有人的素质上去了,才能实现“双保险”。

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我体会到:执行力其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威信。所以建设有执行力文化的企业应该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3 关于“人本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自己培育起来的,是全体企业人无形的心理认同和有形的行为准则,它的魅力就在于引领企业不断向和谐和快乐的方向发展。

(1)人本文化――达到思想和谐。文化的主体是“人”,人本文化的核心是集体里每一个人都受到重视,价值得到承认,都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机会;具有人本文化的集体,每个成员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意识行为更多表现为相对统一和自觉的行为。

(2)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健康员工的身心,是创建“人本文化”的基础。只有感情注入的企业才会蕴涵灵感和灵性,彼此间真诚的付出是公司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将员工的心灵充分融入公司温暖的氛围,员工才会为企业提高不竭的动力。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quality good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security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特殊地位和作用,属于国家重点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水利工程中,水利施工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将起着核心作用。水利工程中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着水利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水利工程不同于房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与水相关,有水下环境作业,有陆上高空作业,涉及的工种、专业多,技术复杂;作业面线路长;不可预见性因素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项目一般分标段,施工队伍多,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不同,管理难度大。面对这样的施工环境,如何做到既监督好质量,又能搞好安全工作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多种参考资料,对水利工程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管理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2.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在水利施工的过程,本着对工程负责的态度,始终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第一位,但在现实的施工中,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往往得不到重视,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质量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不足

我国的水利工程常常是公益项目,大多数以国家或省级投资为主,政府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标准和执行力度不严。建设单位看到有利可图,往往把精力放在争取项目上,再加上招标不规范。在经济了利益驱动下,工程被多次转包、分包,造成工程出现无资质施工或无监理队伍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由于层层收取管理费用,导致施工单位采取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办法获取利润。施工单位的管理力量薄弱,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手段落后,质量体系不健全,操作不规范,施工质量目标,施工措施未能落到实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格阻碍了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

2.2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在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至于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职责以及责任划分,在后期的管理中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低。大多是的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往往采用事后的处理方法,没有对安全生产采取一定的预控措施。在今后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将难以面对或解决。同时,在一些企业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施工安全设施及现场安全生产条件上达不到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3技术水平较低

一个工程的指挥者、管理者,参与基础工程建设的普通工人。所有能够够参与到水利工程施工的人员无论其作用大小都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与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水利单位的基层技术人员很少从事施工方面的工作,缺乏深层的实践经验,也很少有机会和时间深造,不能学习和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来自农村地区,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接受相关的施工培训,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以至于难以达到工程的相关要求。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不断的加大施工人员的数量,不注重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给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主导因素,质量管理人员技术力量的薄弱,很难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现场有些质量控制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在现场操作时未能按照施工规程操作,这样很容易出现质量有问题的工程了。

2.4施工设施落后

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工程建设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的设施进行更新,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生产的标准。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安全检测仪器以及检测标准落后,不能有效的对工程周围环境以及工程的不利因素进行检测,从而无法掌握相关的信息,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没有办法采用有效的措施或方法来消除危险。这样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

3.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强化安全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试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涉及面广。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把工程质量安全摆在重要的日程上,认真抓好组织落实,明确责任划分,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工作落实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能够安全顺利的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2加强水利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加强水利职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教育,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水利职工深造学习,提高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业务素质,使其专业水平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另外,也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关要求,在施工中不能按着规范的要求来施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给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因袭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教育,在施工中本着对生命安全、对工程负责的态度。才能够保质保量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

4.结束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就需要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施工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水利职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建设有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143-03

1 概 述

自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以来,美、英、日、德、法等国纷纷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口号,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再生等均是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的;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却因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因素使制造业的业绩纷纷下滑,且出现了工业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外迁的现象,这表明了我国工业制造业方面依然处于劣势,尤其是以代工为本的制造业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情况下,导致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为了更好的重振企业雄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其中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便是一项重要工作,以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改善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的目的。

2 生产线产管理的概念

所谓生产现场管理,即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制度、标准、方法,实现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的有效管理,促使每个环节都能够在有计划、有组组、有流程协作的前提下,达到安全高效、低耗生产的目标等。

在生产现场管理中,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等,通过一个科学、有系统、有组织、有效率的管理方案或者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对这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对于工作整体环境的营建、制度方面的人性化管理等,以此来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水平。

3 生产现场管理问题分析

在工业制造企业中,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可以划分为五大方面,根据我国现在大多数制造业来看,多采取此划分,即人员、设备、原料、规范、环境。

但由于在不同的制造业领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且差异比较大,因此为了更为集中的说明问题,将各个制造业中易于发生的普遍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与综合,然后,归纳为带有普遍性的生产现场管理问题,从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后,可以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便为各制造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综合而言,对应的问题有如下述。

3.1 在人员管理方面

①组织机构庞大、员工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低;

②在设备管理方面,设备运行的安排存在不合理因素,故障频繁、保养差;

③在原料管理方面,浪费严重、保管不善、物料使用比较混乱;

④在规范管理方面,生产周期控制松散,易于失控,成本管理不明确且生产中存在无序现象;

⑤在环境管理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安全隐患多、现场脏乱等。

3.2 从原因方面分析

在不同的制造业领域内,会因管理者的方法不同而暴露不同的问题;

以我国的普遍性为例,可以认识到,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经验比较缺乏;

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在美国首次因“实验与参与”而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大规模推广,然而,我国大多数工业制造企业因其企业性质、或者管理层缺乏对这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的研究,缺失了提高效率的途径,只是单一的停留于“从量到利润”的追求,却不知在生产环节方面的调整与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可以更好的提升生产效率。

认识方面的误区比较明显。

另一个原因,集中体现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战略部署缺少规划性,也就是说,大多数工业制造业有进军世界五百强或者上市等发展雄心,但在实际上,走的却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或者不断的增加数量或者选择多元化经营来提高利润的外延性生产扩张之路,缺乏技术升级、生产转型、先进管理等系列强企举措的内涵,结果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是一条错误之路;

3.3 认识不足

造成生产现场管理措施比较匮乏的原因,在于对产业发展或者产业链的分析能力不足,对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的认知不足,对于员工参与和利益分配认知不足,而是仅仅停留于雇佣关系、按劳分配等基本层面上,未考虑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福利是促进企业得到持续性发展与推进的动力。

因而未能在很大程度上、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企业向着一个良好的运转速度和质量提升。

4 提高工业制造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措施

4.1 设计方案前的分析

首先,根据上面的问题介绍与原因探析可以看出,在工业制造企业中,管理者对于生产现场管理在认识方面存在误区或者反应过慢,因此,应该积极学习一些新型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但要求对自身制造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以现实情况作为基础,避免生搬硬套,并且根据行业的性质来反思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发展;

另一方面,应该通过战略上的部署与计划,按照系统性的思维来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生产现场管理体系,也就是说,要面面俱到的对生产现场管理中的生产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如上面所说的五大方面就是一种划分方式,但还应该注意到,由于行业性质间的差异,应该认识到不同行业中的比较优势,从而找到重点与关键点,分层次的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制定何种管理路径与体系。

其次,对于全球的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与管理水平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也就是说,对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的生产现场管理的概念、内容、方法及其发展有一个评估,然后,针对与自身行业相同的行业进行经验分析与理念辨析;

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并对发展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就是循序渐进式的进行转型与革新,不能全盘推倒重来,因为在我国的企业中,已经发展出了一些管理模式,并且多以经验为主,所以,推倒重来的做法不科学,应该予以摒弃,最好是一方面分析自身的模式,另一方面,对其它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再制定修正方案,进行一系列的缓慢的渐近式的革新,这样更容易被员工接受,也易于得到支持,尤其是在改革的效率不断突出的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工作推进。

第三,以专业化作为基础,因为纵观全球各大企业的发展,虽然诸多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事兼有多种业务,但是对于工业制造业领域而言,其前身均以专业为主,也就是说,只有在专业化的方向与层面上,才能实现有效的生产现场的管理。

一方面,应该注重先进经验的复制和应用,另一方面,应该积极的进行一些实验尝试。

另一个层面就是以专门化的管理方法来提升生产现场管理效率,即禁止以多样化的手段来实现分别性的管理,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在一个大的框架内,实现对各个部分的有效把握,从而实现对各个部分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因为在生产力的提高方面,只有透过对其各个要素的功能的最大发挥与最合理的优化配置才能完成其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

4.2 具体的管理措施

以下就从五大方面,即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规范管理、环境管理方面展开具体的说明。

4.2.1 从人员管理方面看

一方面,企业应该将企业中的所有人作为核心要素,积极以人为本,突显出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说,在生产现场的管理中,要符合人的本性,使人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让原来生产中的被支配的人,变成一个主动参与的人,提高生产人员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效率。

那么,这一点怎样才能办到?

一方面,要从思想上进行统一,也就是说应该对员工设定一个统一的思想,并做到说一不二,树立起权威性,建立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托责任”;

要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突出骨干、提高整体发展,即通过生产中的优秀人员来带动整体人员素质的提升;另外,就是通过激励制度、人文关怀与具体的福利来巩固这些有益的成果。

积极关心员工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措施,能够让企业发展的同时,让员工个人也获得发展,即让员工与企业共发展、共同进步、一起享受企业利润增加所带来的红利。

归纳起来,就是在人员管理方面,通过评估制度、激励机制、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等共同协调下,让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获利。

4.2.2 从设备管理方面来看

应该对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中各种设备的功能、作用、效率进行细致分析,然后,增加设备的养护工作,即在管理中,加强包括制度方面的建设、措施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案工作,如保养、巡查、闲置现象的处理、更换等;

另一方面,要针对故障进行具体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设定,尤其是对于常见故障的及时处理措施要做到有流程、有速度、有效率,确保设备在工作时段内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

对于大的故障应该有一定的预期,并做好备用处理方案,减少可能性的大故障造成的减产等问题;这方面,可以通过责任制度、岗位制度来实现具体的约束;

另外,就是对于设备的细致化管理的问题的解决,这方面,应该根据使用功能、可改进程度、提高效率的其它因素的联合来具体研究与分析。

4.2.3 原辅材料的管理十分重要

在制造业生产中,除了设备,最为重要的就是材料这一基础,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不力所造成的鱼龙混杂现象比较普遍,所以,材料的采购、市场调查、入库、保管、出库、试验、废料管理等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来实施,以此保障其有效、合理的得到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就是对于生产现场材料的管理方面的堆放与利用问题,这方面,最好选择“零堆放”的方法,在材料应用的流程上,尽可能做到计算周密,现料现用,不拖延,以此来提升材料的应用速度;这要求有制度保障,有流程管理与技术性的监督共同发挥效力。

4.2.4 从管理制度方面看

模式要求现代化,也就是说严格按照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与生产管理的流程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减少人为因素的过多掺杂;

一方面,具体的制度要有系统性、构建成为一个管理体系,包括各个机构、管理层级、管理流程;

然后,再制定对应的具有约束能力的各项机制,如责任机制、评估机制、奖惩机制、技术管理机制、竞争机制等,通过表格法的细致性,一一进行技术指标评估,从而让管理有监督、有执行、有技术指标、有数据,做到细致、精确、透明。

这样,才能透过评估机制让所有的机制得到有效的联动,从而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

4.2.5 从环境方面看

要求卫生、干净、清洁,给予生产者一个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保障其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在环境的营建方面应该考虑到地理、气候、工作性质、工种、岗位,实现差异化的针对性安全环境处理方案,使所有的生产都在一个安全、可靠、稳定、适宜于工作的大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作用显现;

另外,应该从人的主体性出发,以食品、产品、情绪、营养、思想、知识、文化、经济、舒适性多种因素作为考虑,全面改善现有环境,以此来不断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满足其需求,使企业有一个好的发展与重要的推动性。

5 结 语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就要坚持与进俱进、因时制宜,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指导原则。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制造业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因为生产现场管理的模式、方法不科学,过于粗放等,未能通过对管理的优化来实现整体生产方面的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在比较了发达国家工业制造业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后,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现状与亟需解决的管理方面的问题,综合应用了诸多方法中对于我国企业有益的部分,因为在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发展中的特色,所以,需要在克服教条与照搬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借鉴与学习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立军,李哲林.装配型制造业生产现场的三维图形仿真建模[J].华南 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2] 陈伟伟.生产现场管理与服装企业裁床产能的提升――以某服装企 业生产实践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2).

[3] 张剑红,张宝明.借力生产现场管理,扎实推进五型班组建设[J].企业 文化(下旬刊),2015(7).

[4] 吴明华.试论抓好工业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

报,2016(16).

[5] 刘长顺.提高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有效途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 究,2015(19).

[6] 马洲引.人性化管理优化生产现场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18).

[7] 刘永丽.机械加工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

(17).

[8] 宗志霞.浅谈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优化策略[J].中国市 场,2016(34).

篇4

中图分类号:F014.1;F09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47-08

一、引言

相比之下,应该说我们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改革开放前,受斯大林观点的影响,传统观点一直把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且过于强调生产关系,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确定为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对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有了创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可以从全国各高校所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与理解看出),可谓掀起了小小的。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有学者以1997年吴易风教授的《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此,我们认为这种划分除反映两次研究的小外并无任何意义,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及其结论再也不可能回归到以前大一统观点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我们所希望的局面。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研究见解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将基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对此进行探讨。

二、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回顾与总结

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对生产纵向与横向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2年版)86。马克思说得很清楚,首先是物质生产,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等非物质的服务性生产。很遗憾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超脱物质生产的束缚。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对服务业的研究重视不够等与此有关,就本文来说,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也与此有关。

1.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回顾

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变迁的考察需要一个坐标。由于人类生产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劳动过程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与生产要素的质量等)与社会条件(主要是劳动过程的组合与组织形式等)下进行的,因此,可将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作为坐标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

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原始生产)有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技术上分别与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相对应,在部落、氏族乃至村社的社会形式下手工生产产品。随着铜、铁工具的使用、普及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这时期生产的社会形式逐渐变成了村社(印度)、庄园(欧洲)或家庭,家庭实际也是村社与庄园的基础。同时,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业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繁荣起来,与此相对应出现了独立的或者依附于农业家庭的手工业,也出现了一些主要由政府经营的大型手工工场,在古罗马甚至还出现了股份制,但家庭手工业一直是主体。

人类社会生产上的重大变化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以后。地理大发现之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诸城市蓬勃发展,此时先进的合伙制、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发达的商业、金融业已经孕育了时代变迁的种子。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市场的急剧扩大引发了商业革命,合伙制、股份制、公司制等社会组织形式在商业、金融业等领域迅速普及,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金融业经营形式让位于现代企业形式。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商品)生产效率、水平提高的支撑,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分料到户制”即“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包买商和中间商主导的“分料到户制”生产,一方面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了困难,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以家庭手工业生产失去独立性为代价。

与此同时,利用合伙制、股份制等制度条件,一些行业,比如矿产、冶金等一开始就走上了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不久 “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转变为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认为是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团队生产效益的需要)。在16—18世纪大约200多年时间中,工场手工业盛极一时。不过,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生产活动在集中的工场和分散的家庭之间还有很强的替代性,如果市场变得狭小,就可能退回家庭,甚至回归自然经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终止了这种具有摇摆性的生产状况。由于机器本身所具有的专用性和不可分性,由于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更由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最终摆脱家庭而由工厂或企业承担,交换成为常态,商品经济最终确立。同时,机器大工业和稳定的工厂制度直接造就了第一代资本家和工人。

但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并没有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止步,无论是生产的社会条件还是技术条件至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开始引导经济发展的潮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经济”作为机器化大生产“技术经济”的替代物已经毋庸置疑。从生产的社会条件来看,就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与预测的那样,很多生产与服务都已经在家庭中来完成,比如学者的研究工作、软件工程师的开发编程工作、一些教师的远程教育工作等。在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前,即使我们能以足够多的理由去否认它会成为未来生产的主要方式,也不能否认其作为混合生产方式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篇5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国家设立了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体现了国家对安生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及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实有效的开展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计划经济体制不同,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成为了自主经营与决策的经济实体,政府不会对企业进行过多的干预,只是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政府没有更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权利,就无法通过行政手段组织企业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是靠企业按照实际生产经营需要自主制定实施。我国现有的企业从所有制形式到经营方式、规模等各不相同,各种类型的企业数量众多,导致政府不能及时的了解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加快了企业的更替和消亡,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按照传统模式制定安生生产监督管理标准和进行安全生产监管效果并不理想。

因农业机械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这也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被雇佣进行机械化生产的农民,大多对所从事职业的安全隐患并不了解,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轻视和劳动技能的不熟练,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员的流动和工作岗位的变更,同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员工的培训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生产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是安全生产必须重视的环节。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是企业正常、连续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是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强化包括: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化,生产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强化,以及与安全生产关系重大的特殊岗位安全知识技能的强化等等。因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工作范围广、数量大,所以要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补充,由政府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和监督。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在促进安全生产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防止出现事故互相推诿,无人履行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企业及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二)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

按照《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要求,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对于无法可依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总结、研究、完善,作为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补充。对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且有良好表现的人员要给予鼓励,对破坏制度、出现安全事故的人员要按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将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调动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对安全工作实行全方位综合监管,出现问题及时查处,避免出现责任不清、职责模糊等问题。

(三)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并用

行政手段可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同时可以规范企业行为,是为了保障国家财产安全、保护职工生命安全的硬性手段。行政手段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方式,但可能加大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不利于调动企业及员工的积极性,这需要政府适当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与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提升安全防范的能力,建立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体系。现有的经济手段有:政府通过税收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大先进安全生产方式的投入,淘汰落后危险的生产方式;政府通过对高新企业的补贴进行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方式的推广。除此之外,政府还可通过经济手段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如对伤亡事故的高额罚款。经济手段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不影响企业的效率,更易于为企业所接受。

三、工作方法

(一)预防为主

规范安全生产用品市场,防止不合格的安全生产用品投入使用。严格审查企业开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不许进入市场。对超出允许范围的企业,必须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管理、从制度到组织结构、从职工到法人一查到底。对于事故多发企业、行业、重大危险源和要害场所进行重点监督,提前发现问题,要求其在限期内整改。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推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强人才的培养,技能熟练的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成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安全生产科技的研究当中,总结、交流、推广安全生产的新经验、新办法,引进、推广国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组织与引导企业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接轨。

四、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繁重,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监督管理。只有企业提高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做到保障员工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保证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篇6

前言

设备是生产企业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因此,加强对于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对于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保证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加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加强对于设备的管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因此,本文对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进行探讨。

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各行各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水平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的标志。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十分的重要。企业的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也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还缺乏现代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落后的管理方法和观念,因此,这些严重的制约着生产企业的发展。

企业管理的信息画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这其中包括了对于企业设备的管理。对于企业的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部分。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一个先进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这个系统为平台,加强对于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

1.生产企业设备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企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就是将人、计算机、设备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加工和利用,运用现代的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优化设备的管理流程。形成一个动态的高效的设备管理的工作平台,从而是生产企业能够高效的配置设备资产,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性,控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生产设备可靠的、正常的运转,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发动机。它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网络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1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部分

设备的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子系统,它促进了设备资产管理的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的提升,确保了企业的设备能够得到最大的优化配置和使用率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的生产能力的进步。

1.2完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控制设备的配件成本,促进对于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全面提升设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节约企业的设备管理的成本,高效透明的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1.3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方法的更新和发展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的促进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以及标准。能够推进企业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可以保证企业的设备管理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发展。

1.4设备管理能够节约维修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

设备的管理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可以节约维修成本,提高维修的速度和效率,节约维修时间,防止企业设备因为维修而单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2.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将设备的运行状态的管理,维修管理和零部件的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设备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而能够和企业信息管理的其他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设备的运行监测管理系统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的检测和管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离线检测无线传输趋势分析系统;在线监测智能诊断系统;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决策系统。这三个系统的协作和一体化管理,通过设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全面的对企业的设备进行检测和安全控制,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企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为针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信息支持。

2.2设备的维修管理系统

对设备进行检测其运行状态,是为了防止其故障的发生,从而保障企业设备的维修。对于设备的维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专业的维修管理体系,从而是的维修管理专业化、集中化。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企业的维修高效、迅速、反应及时,从而防止企业的设备因为故障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节约时间成本。

2.3设备的零部件的管理

在企业的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对于设备的零部件备件进行管理是重要的设备管理工作,科学地、合理地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备置,能够保证在维修设备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提供优质的设备零部件进行更换,这是加强对于设备的维修管理的物质保障。这样可以节约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保证维修的周期,提高维修的质量,保证机器的高效恢复运转,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正常进行。目前的设备的备件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的水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对于企业的设备的零部件的采购和管理。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的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拓展和优化企业的零部件的供应链的管理,大幅度的节约采购成本,节约设备维修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

总结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设备的信息化的演变也是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取得突破的。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必须改善和加强企业的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利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处理企业设备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一)SWO了分析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分析。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企业外部可能面临的机会或威胁主要有: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多变性、动态联盟的灵活运作、企业间激烈竞争转变为有效协作、高速网络通信技术的充分发展、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充足供给等。其次是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分析。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优势或劣势主要包括: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市场信息的灵敏程度、扁平结构的管理方式、网络化下信息传递成本、柔性化、无库存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人员的创造力、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营销网络的布局等各个方面。

(二)“五种力量”分析 第一,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状况分析。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已经转化为“竞争、合作、协同”机制。战略合作关系对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于动态联盟实现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联盟中每个成员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和核心优势的集成能力。因此在敏捷制造下,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只是单个企业实力的竞争,而转变为动态联盟中主导企业(盟主)组织动态联盟能力的竞争,以及动态联盟与动态联盟之间的竞争。第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分析。(1)行业总体角度。敏捷制造下,企业的战略重点已由内部能力的充分发挥转化为外部优势的充分利用。因此对于整个行业,潜在进入者并未给现有企业带来直接威胁,而是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外部资源。(2)动态联盟角度。与企业处于横向竞争关系的潜在进入者,在进入动态联盟时,对企业的威胁依然存在,两者基于同一核心优势而进入动态联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第三,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的利润则取决于其确定顾客的个体需求或机会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服务组合的速度。营销概念也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在拥有一定顾客需求信息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产品服务组合体――方案产品,在虚拟制造技术(VM)的支持下,迅速地加以调整,以迎合顾客的需求,降低来自于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第四,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在纵向合作的动态联盟中,企业与供应商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运用“并行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而且在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的战略使得企业可以动态选择,择优录用供应商,所以敏捷制造下,供应商议价能力对于企业的威胁较小。第五,顾客议价能力的分析。在敏捷竞争中方案产品的价值是通过提高顾客自身利益的程度来确定的,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产品价值和该产品的成本无直接关系,顾客从经济的角度看待产品价值,只要方案产品提供的价值大于自己所支付的价格成本,就不会去计较卖主的运营成本。因此敏捷制造下,顾客议价能力的威胁也相对较小。

(三)价值链分析 第一,进货后勤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与供货商在动态联盟虚拟组织内成为利益共同体,并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共享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保证及时、准确地交货。成功地实现了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订单驱动生产组织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量,从而降低自身的商品物资储存成本。第二,生产运作分析。柔性制造使企业能够实现快速生产新产品及各种各样的变型产品,达到产品成本和生产批量无关。产品的设计过程、生产准备过程甚至加工过程可以跨地区、跨部门同步进行,由传统的串行反馈循环工作方式转变为并行制,不仅可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还可以及早发现并修改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第三,出货后勤分析。敏捷制造下,动态联盟可以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若干配送、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企业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盟主企业对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为顾客提供配送服务。由于各成员企业都具有较强的服务水平,以及组成虚拟企业后业务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客户成本,提高客户总价值。第四,营销业务分析。敏捷制造下,方案营销的营销模式取代了传统生产方式下的产品营销。方案产品一般在两个方面带给顾客更高的价值:一是降低顾客的使用成本、库存成本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成本;二是增强顾客的市场渗透、扩大市场份额以及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第五,客户服务分析。敏捷制造下,客户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已经从被动和间接参与者变成了主动与直接参与者。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组织相关的成员重新组合价值链,其中客户是价值链组成的原动力。第六,采购业务分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运用“并行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以期共同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相对传统生产方式,敏捷制造企业的采购效率更高,且采购成本更低。第七,技术开发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快速成形和快速制模,在信息互联网支持下形成的快速虚拟制造系统,是敏捷制造的主体核心技术。而柔性制造技术、并行工程的运用使敏捷制造在生产成本控制上与其他生产方式有了质的区别。第八,人力资源分析。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建立一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员工创造性的环境,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对话沟通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人力不只是生产成本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力已变成企业的二个重要资源。第九,基础结构分析。企业基础结构是指总体管理、计划、质量管理等活动。敏捷制造下,采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自我管理型组织单元,使组织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迅捷,加快了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提高管理效率。

(四)战略定位分析 敏捷制造下,企业在战略定位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业务战略等三个方面:(1)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分析。敏捷企业在总体竞争战略上一般选择发展型竞争战略,而在集中化、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型竞争战略中,敏捷制造企业又以集中化发展战略为主。(2)企业一般竞争战略分析。敏捷企业在一般竞争战略上,不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以价值创新为基石,以成本领先或标新立异为市场竞争战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3)企业业务战略分析。敏捷制造下,企业业务战略一般选择兼顾“金牛”业务与“明星”业务,辅以“问号”业务的战略。其中,“金牛”业务是企业现金流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对“明星”产品给予较高的投入,以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另外,敏捷企业应充分利用其内、外部有利条件,较快地实现“问号”业务向“明星”业务的转化。

二、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战术环境分析

(一)产品决策分析 敏捷制造下,产品决策分析主要体现

在:(1)产品品种决策分析,敏捷企业充分关注顾客的需求,以高度细分化、个性化的市场为目标市场,这种方式下,企业不再专注于单一品种的生产,而是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2)产品产量决策分析,敏捷企业的生产直接由顾客需求驱动,所以,产品产量决策主要是尽量地满足客户需求;(3)产品质量决策分析,在敏捷制造下,通过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技术(VM)的应用,追求零缺陷和产品的一次成功率。

(二)产品设计分析 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周期、工艺准备、物资供应、生产组织等,在技术上决定着产品的前途和命运”。在产品设计全过程中,特别是产品设计早期,有效利用合作企业的设计、制造资源是虚拟企业产品设计技术的关键。灵活的动态联盟依托于以CAD/CAE/CAM/PDM集成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信息网络,采用仿真、建模、虚拟现实等集成的虚拟制造设计方法,使产品从概念形成、设计到制造全过程,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动态模拟,最终使新产品的开发一次获得成功。

(三)生产方式构成要素分析 敏捷制造下,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信息呈现出以下特征:(1)敏捷型劳动者应具有高度灵活、训练有素、多面手技术操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2)劳动工具的组成包括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网络通讯设施;(3)劳动对象要求多型号、多品种,并且开始强调其服务;(4)信息方面包括企业内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企业外信息集成系统两部分。

(四)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基于动态制造资源的产品工艺流程规划系统主要由产品零件信息处理、工艺知识管理、基于知识的逻辑加工路线设计、工艺分工和系统集成接口五个功能模块组成。

(五)管理因素分析 敏捷制造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强调用分散决策代替集中控制,用对话沟通机制代替递阶控制机制。其基础组织是“多学科群体”,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一种动态、松散的组合,提倡“基于统观全局的管理”,充分做到权力下放,以此调动和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敏捷制造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的信息环境分析

敏捷制造下,企业成本管理处于一个可重构、可扩充、开放性、交互性的信息系统之中,其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一)成本信息管理主体 敏捷制造信息系统中日益智能化的成本信息管理软件使单一企业以及整个动态联盟的成本分析、成本核算、采购支付等成本信息传递工作的主体逐渐由 “人”向“人机共管”转变。

篇8

1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不足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人难以想象的新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实施,人类开始有希望能真正解构生命的奥秘。尽管这种探索也许永远没有尽头。

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分析测序人类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即由A、T、C、G四种碱基构成的DNA序列。这项耗资巨大的国际合作工程(由美、英、日、法、德、中国等国家合作)被某些学者誉为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一项最伟大和最具影响的研究计划”。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就是生命探索的尽头了。恰恰相反,随着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Genomics)和医药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等后基因组学(Postge nomics)和蛋白组学(Proteomics)的兴起,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又迈向一个新的征程。

伴随着如此动人的生命科学探索的又是无限的产业利润和商机。事实上,也正是由于生物技术产业对此计划的积极参与,才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与加速进行。虽然早在70年代生物技术公司就已在美国开始建立并运行,但生物技术产业真正的蓬勃发展还只是在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之后。到今天,在美国共有约1300家生物工程公司,其投资约占世界年总投资130亿美元的75%,已累积投入650亿美元,所有公司的市值已达1100亿美元。并且,这还并不包括近几年由传统的制药业跨国公司转变而来的生物技术公司。

我国的情况却令人担忧。目前,无论是生物技术研究还是生物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还处于“跟随”或“参与”的状态,虽然也不乏有突出的例子。比如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中只占大约1%的比例,而美英则占约85%,其中英国占近三分之一。又如我国虽然也有2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但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也只有两家,并且全国生物工程产品的年销售额总和还不如美国一家中等规模的生物技术公司。据我国专家比较,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都比美国要晚10~15年。

造成这些不足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体制上的,也有经济上的。为此,我国也已开始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国家“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在产业界,也已开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与研究机构的紧密联合、借助于风险投资资金、有限公司转为股份公司并上市运行等,也呈现渴望快速发展的势头,前景是堪为乐观的。

在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此问题再不被重视的话,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界不仅将要面临越来越被动、道路越走越窄的局面,甚至还会反过来影响到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发展。这就是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 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商业秘密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其中最具生物技术特色也最为重要的保护就是专利权的保护。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并对其他形式的保护略加介绍。

2.1 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

依据当今生物技术的发展所揭示的生命物质的层次,将专利法可能涉及的生命物质大致分为五类,分别为:

(1)分子 核酸类分子(如通常讨论的基因即DNA分子)、蛋白质类分子(如各种细胞因子、抗体等)、糖类分子、脂类分子或其修饰物(如聚乙二醇修饰的蛋白质分子或糖蛋白分子、脂蛋白分子等)。此类物质是极为广泛的一类物质,在实际的专利申请中占的比例也最大。

(2)细胞 以单细胞为其基本存在单位的生物或细胞,包括所有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转化细胞、转染细胞等。疫苗、病毒/噬菌体(亦属微生物)、其他类基因载体如质粒等也可归入本类。

(3)器官 离体培养的器官如血管、视网膜等。

(4)胚胎 主要指高等动物包括人的胚胎或其嵌合体(chimera)。

(5)个体 包括植物体、动物体,其中主要是转基因的植物体或动物体。

上述物质基本构成了生命物质的全部内容。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上一些针对上述五个层次的生命物质的操作方法,如合成、复制、序列分析、培养、转化、转染、融合、移植、克隆等。

至此,我们就得到了专利法可能涉及的有关生物技术发明的所有主题(subjectmatter)。

专利主题必须具有可专利性(patentability)。照国际上基本一致的要求,这主要指发明要具有创造性、新颖性与工业实用性。如《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PatentConvention,EPC)在其第二部分(实体专利法)第一章(可专利性)中就明确规定了可专利的发明应具有创造性(inventivestep)、新颖性(novelty)和工业实用性(industrialapplication)。我国专利法也有同样的要求。国际公约也是如此。如《TRIPs协议》第27条1款就做了与EPC几乎一致的规定,既强调了专利主题物质应具有的“三性”,还强调了发明不得因发明地点和技术领域等而受歧视。

可见,生命物质(包括涉及生命物质的方法,下同)要受到专利法的保护,要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也一定要具有可专利性的“三性”要求,即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工业实用性。

尽管已有既定的标准,但生命物质的可专利性判定却又不像对以前任何其他领域-如机械、化工与甚至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判定那么简单,只要适用既定标准来判定就可以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当今世界也就不会为是否授予哈佛转基因鼠和“多莉”克隆羊专利而争论得沸沸扬扬了。经过生物科学界、生物产业界(包括医药、卫生、农业等多个领域)、宗教界、伦理组织、环保组织、知识产权组织和法学界的积极参与和对各方利益的极力平衡,到20世纪末,随着《TRIPs协议》的广泛签署和欧盟于1998年通过《关于生物技术发明的法律保护的欧洲指令》(以下简称《指令》),世界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问题也基本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1)生命物质具有可专利性,当且仅当它们满足可专利性的要求(《TRIPs协议》第27条1款,《指令》第1条1款、3条、4条3款、5条2款)。

(2)动物品种、植物品种和繁殖植物或动物的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不具有可专利性(《TRIPs协议》第27条3款(b)项,《指令》第4条1款)。但如果有关的植物或动物发明不限于特定的植物或动物品种,则不可排除其可专利性(《指令》第4条2款)。

(3)有关微生物的发明或其相关方法具有可专利性,当且仅当它们满足可专利性的要求。

(4)对生命物质的简单发现,如一个基因的DNA序列,不具有可专利性;但若该生命物质是从人体中分离而得或由技术方法生产的,即它们对于公众来说是不易得的或是非显而易见的,则不应该排除其可专利性,即使其结构与自然状态中此生命物质的结构相同(《指令》第5条1、2款)。

(5)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应受到道德伦理与公共秩序的制约。此即所谓的“道德条款”。

为适应和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专利法已在有关生物技术发明的可专利性上做出了相当的让步。主要体现在对“三性”标准要求的宽泛解释上,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的变通性。如对于“创造性”的判断,不再仅以自然界已存在该生命物质为排除理由(上述第(4)项),即即使某种物质存在于自然界(如人体中),但在其自然状态下却不可能为人们所利用,那么关于该生命物质的发明则不应因其已在自然界中存在而被排除其可专利性(如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同样“工业实用性”也已获得较为宽泛的解释。由此可见,专利法的调整已基本使生命物质的可专利性问题得到解决。但不可避免地还保留着许多限制。这些限制基本上是出自于道德伦理方面的考虑。如《TRIPs协议》第27条2款规定成员国在认为有必要保护其“公共秩序或道德”时排除发明的可专利性,并进一步把保护“公共秩序或道德”解释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避免对环境的严重危害”。这在《指令》中有更具体的反映。如《指令》第6条1款与《TRIPs协议》一样排除了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的发明的可专利性,并在其第2款以列举的方式明确排除了以下各项的可专利性:

(a)克隆人的方法;

(b)改变人的种系(germline)的遗传特征的方法;

(c)为工业或商业目的使用人的胚胎;

(d)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类或动物没有任何实质性医疗利益的改变动物遗传特征的方法和由这些方法产生的动物。

简言之,专利法和相关法律中的这些“道德条款”,就排除了某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的道德伦理和尊严的生命物质或方法的可专利性,从而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总结当今世界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专利法,已逐渐敞开了对生命物质进行专利保护的大门。虽然出于道德伦理与公共秩序的考虑排除了一些特殊生命物质和方法的可专利性,但就总体而言,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了,这对生命科学界、生物产业界及整个知识产权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就我国对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而言,由于我国专利法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实践时间都相对较短,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在某些方面的欠缺是明显的。这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的欠缺,也同样体现在具体专利管理实践上的落后。单就立法状况来看,我国专利法基本与EPC一致。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又呈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可以认为这种灵活性是必要的,它既是现实实践的需要,也为我国尽快与国际社会标准接轨积累经验,同时也能保护我国生物科学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各国情况也不统一,但基本上都由《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UPOV)加以约束。我国已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成为UP OV公约的成员国。

2.2 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

生物技术产业界与其他产业界一样,要想有一个良好的运营秩序并能健康发展,就一定要有其他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下面略加介绍。

商标 根据《TRIPs协议》的定义,商标是“任何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或符号组合”。正如众所周知的例子,如CocaCola(可口可乐)、Kodak(柯达)等,其商标本身的价值已达数百亿美元之巨。这当然是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但也应该承认它们本身开始即具有的独创性。在生物技术公司中也有较好的例子,如Genetech、Amgen等。

商标的取得分为注册取得和使用取得两种,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规定。关于商标管理方面的国际公约有《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等,我国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加入。

版权(著作权) 主要是对数据库(database)的保护。DNA序列与蛋白质序列的大量测定、对各种遗传性疾病的分析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地管理与使用这些数据(库),以便既能有效地进行科学与信息的交流,又能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就是研究机构与企业关心或者应该关心的问题。著作权能为此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有关方面的问题还在争论中。

工业品外观设计 在我国这亦属专利的一种。对于生物技术产业而言,这主要可能涉及到产品的包装问题。不可否认,一种新颖与方便使用的包装会有助于一项产品的推广。

商业秘密 包括技术秘密与经营信息。如果一项开发中的生物技术不适合申请专利(或者说用技术秘密的形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或者尚不到申请专利的时机,那么就应该采取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TRIPs协议》(第39条)对此都有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 对于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害者可依据相关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或相关的国际公约提起诉讼以求得补偿。

篇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搅拌技术的完善,间歇式沥青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在快速增多,其搅拌站机械化、集中化以及系统化的生产正好适应了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发展的需要,对于工程行业的建设流程也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1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现场搅拌站生产的构成及其优点

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构成成分一般主要是骨料、沥青、水泥、水等,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得沥青混凝土在某些方面的特性比较突出,施工人员会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或是一些掺合料,例如缓凝剂、粉媒灰、矿粉等,并且施工人员会对材料质量严格控制,保证其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施工标准。而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现场搅拌站是搅拌领先技术的拥有者,其生产的沥青混凝土一般都是面向市场的,由此有其自身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使用自动化的系统来精确计算水、骨料、沥青、水泥以及外加剂之间的比例,同时通过使用搅拌机进行自动搅拌,可使各种原材料的控制标准要比一般的沥青混凝土的搅拌更为严格,其计量较为准确,不似人工搅拌的沥青混凝土带有很大偏误,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通过间歇式搅拌站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凝土质量较好,并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与养护施工中,可使路面整w结构更为稳固。

2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现场搅拌站的生产质量管理问题

2.1 原有技术管理的制约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沥青混凝土之前,除了要控制其质量之外,还必须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并且对其性能也要进行测试,同时对于各种材料的配置比例必须要有精确的计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高标准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更新速度较快,而搅拌站在技术管理方面的制度却严重制约了其对沥青混凝土成产技术的掌握速度,即间歇式搅拌站的技术管理制度滞后于新材料的更新速度。具体表现为:当市场出现一些新型的材料或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原材料时,间歇式搅拌站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沥青混凝土的质量预测方法,以及控制其搅拌质量的方案,对影响沥青混凝土出现质量的一些因素,搅拌站也无法快速找到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常常出现事前预测不利,事后千方百计补救的情形,对于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成本均缺乏有力的控制。

2.2 缺乏高素质人才

由于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机械化生产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目前我国也没有针对这项工作的相关专业,很多的技术人员也是初步接触该项技术,因此对于间歇式机械化生产沥青混凝土的各项程序和工艺的相关知识较为缺乏,以至于检测时大都无法发现质量问题,尤其是在现场生产时,技术人员的反应能力较差,且部分人员在现场搅拌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觉察不出相关问题,同时对于材料的比例配制也无法做出及时的调整,如水的比例,外加剂的比例等,也正因为如此,当前人才的素质也成为我国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现场搅拌站生产高质量沥青混凝土的重要制约因素。

3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现场搅拌站完善生产质量管理的策略

3.1 除尘

生产中需要注意的有:当原材料的泥粉较多时,混合料的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且不洁净的原材料不但会使燃油成本加大,还会因回收粉不能完全吸附干净,而影响了混合料的质量,同时由于粉尘太多,吸尘的风门开得太大,会将部分

3.2 加强质量技术管理

对于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的机械化生产来说,技术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间歇式搅拌站要随时掌握各种原材料的检测技术。对于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来说,其技术主要有:原材料质量检测、材料比配、材料搅拌等。因此在管理中要对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信息搜集,同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方便在选择材料时能够及时的查询相关信息。其次对于原材料的比例,以及一些需要特殊比例的沥青混凝土也应做好记录,并将其计入信息系统。

3.3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在进行现场机械化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但是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关键都在于人才,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影响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要注意培养其搅拌机械化的综合人才,包括沥青混凝土现场制作质量检测人员、材料检测人员、材料比例配制专业化人员、现场管理专业人员等,以此才能使得间歇式现场搅拌站在其生产的各道工序都能进入专业化的状态,并能最大限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其次对于新上岗的技术人员,施工单位应对他们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强化技术能力,增强其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操作中。

3.4 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制度是保证各项生产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生产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例如:水泥必须要保证强度的整体稳定性、加入的外加剂必须要保证其与水泥有很好的相容性、骨料含泥量的比例也必须进行控制,过多或过少都会减小沥青混凝土的粘性、搅拌的各项工艺流程、对产品的检验等。其次还必须将加工的原材料、各种机械设备以及人员结构的设置等进行全面的协调,而这些都需要完善的管理规章来进行保证。

3.5 现场配备监督管理人员

监督管理人员主要对间歇式搅拌站的生产质量起着主要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对于现场的的施工秩序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首先对于间歇式沥青混凝土现场搅拌站的生产管理,必须要有总的监督管理人员,同时配备一定的协助小组,以在重要的生产工序上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同时做好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基本情况、施工强度记录,以便在出现错误时与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凝土达不到标准时,能够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4 总结

总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复杂的工程,需综合各方面因素,并结合工程施工特点,选好设备,同时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与判断,以此才能建成一个经济、科学及高效的现代化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提供优质的沥青混合料。

篇10

中图分类号:TH18 文献标识码:A

首件鉴定是武器装备承制单位实施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首件鉴定,确定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能否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或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为零组(部)件的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但在实际工作中,承制单位在实施首件鉴定时差异较大,在首件鉴定的组织管理、零件选择和实施的各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加以明确。

1 首件鉴定的范围

在对首件鉴定的表述上看,不同国军标之间有较大差异。例如,在GJB1405A-2006中,首件鉴定为“对试生产的第一件(批)零部(组)件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GJB908A-2008的适用范围为试制或批量生产过程的首件鉴定,要求对试制或批量生产中首次制造的零(组)件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试验,已证实规定的过程、设备及人员等要求是否能持续地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GJB9001B-2009要求“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以保证适用时在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国军标各标准间表述的差异性使各承制单位在理解和实施首件鉴定时,在鉴定的时机和鉴定的范围上涵盖不全面。

工程研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经批准的《研制任务书》进行武器装备的设计、试制和试验,“试制”属于工程研制阶段的任务。试制应始于工程研制阶段,终于设计定型阶段;试生产始于设计定型后、终于生产定型前;批产应为生产(工艺)定型的批量生产。因此,首件鉴定分为设计定型前的试件首件鉴定、生产(工艺)定型前的试生产首件鉴定和生产(工艺)定型后的批产首件鉴定。

2 首件鉴定的内涵

设计定型前的试制首件鉴定,是新产品在完成设计与工艺准备之后、正式投产之前通过实施首件鉴定,以验证新产品设计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生产(工艺)定型前的试生产首件鉴定,是确定生产条件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定型后批生产的首件鉴定,是对批生产中产品或生产过程发生重大变更后,生产条件过程能力保持的验证,其目的是过程能力的持续保持。

3 首件鉴定的实施

首件鉴定应针对试制生产零件的首件进行实施,在设计文件重大更改后制造的首件和工艺规程重大更改后制造的首件要重新进行首件鉴定。在初期执行首件鉴定由于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得出鉴定通过的结论。

试生产阶段,由于设计定型工作已完成,设计变更相对较少,应根据生产定型要求,编制全部工艺规程,设计制造全部工艺装备。针对试生产中首次生产的新零(组)件实施首件鉴定,首件鉴定不合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首件鉴定或针对不符项目重新首件鉴定,对其使用的作业文件进行确认,该阶段首件鉴定应获得首件鉴定合格结论,为生产(工艺)定型做好准备,针对首件鉴定问题采取的措施多为工艺调整,该阶段首件鉴定工作应有工艺管理部门牵头组织。

在批量生产阶段,首件鉴定主要是生产能力的保持和重新确认,应针对产品或生产过程发生重大变更之后首次加工零(组)件实施首件鉴定,该阶段的首件鉴定应保证最终获得首件鉴定通过的结论,且该阶段首件鉴定的实施受到生产进度安排和产品质量状况的影响较大,生产部门作为连接工艺部门和质量部门的纽带,该阶段首件鉴定由生产部门管理较妥。

按照GJB9001B-2009过程方法,首件鉴定是产品实现的重要过程之一,包括项目的选择、编制目录、标识、生产过程的检验、产品的检验和首件鉴定结果的审查。因此,首件鉴定要依据实施的具体阶段,有牵头部门,正确选择要鉴定的零(组)件;技术部门要编制目录,经质量部门会签,当首件鉴定项目用于生产定型或合同要求时,应经顾客或其代表会签;对生产过程使用的作业文件、生产检验记录及首件进行标识;对首件鉴定的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做好记录;最后,组织召开首件鉴定会议,对过程能力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结论,对发现的问题制定适当的措施。

4 首件鉴定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结果,忽略过程

承制单位在实施首件鉴定时,过分追求“首件鉴定通过”的合格结论,而忽视了首件鉴定查找问题,确认过程能力的本质。在实施时挑选零件进行首件鉴定,使首件鉴定流于形式,隐藏了大量的问题,也就失去了最佳的改进时机,造成后续量产过程中质量水平不高,问题频发。

2)涵盖产品不全面

部分单位延续了GJB908-1990 的要求,在选择首件时没有对每个零(组)件进行鉴定,导致部分组件首件鉴定时其构成的零件(分组件)未做首件鉴定。这就不符GJB908A-2008中4.3条,造成首件鉴定实施不彻底。

3)管理模式陈旧

部分单位首件鉴定不分阶段,单一由工艺部门进行管理,特别是在试制过程的首件鉴定,其目的是验证新产品设计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工艺部门执行该过程首件鉴定不能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设计部门,使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存在一定的缺陷,此情况在设计、制造分离的单位突出。

4)策划不到位

部分单位在产品实现策划过程中对首件鉴定策划不足,牵头单位将鉴定的职责分派到基层单位,造成基层单位得不到有效指导,错过首件鉴定开展时机,事后补的首件鉴定,起不到应有作用,使基层单位应付审核检查而作首件鉴定的错误认识。

结语

篇11

一、制造企业订单式生产使用项目管理技术的运行模式

(一)订单式生产项目管理内涵。

采取合同项目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按照签订合同,并且在客户所要求的时间内,能够给客户提供能够满足技术高要求的质量合格的产品。在订单式生产过程当中采用项目管理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所具有的管理基础还有企业特有的文化发展情况,创建适合企业应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并且构建比较高效的企业项目管理团队,这是实施项目管理技术最基本的前提。此外,还应该严格执行企业项目管理相关工作程序,尤其是应该做好不同项目管理相关计划,并且采取比较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实施管理。还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计划来执行项目管理,针对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出动态控制以及考核,这些都直接关乎到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当项目已经完成接近收尾的阶段,还应该对项目进行评价,这也是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制造业企业订单项目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设置。

应该根据制造业企业真实发展状况,并且建立起能够充分适应企业发展以及各大项目管理以及和企业市场运行模式相匹配的企业组织结构,这是开展项目管理技术非常重要的基础以及前提。再者,项目管理结构以及组织文化二者共同构成现代企业项目管理发展和运行主体环境。因为项目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是独特的,有相对独立的重点以及起点,并且项目的组织设计其实也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于企业管理和运营。合同项目大部分都是跨部门以及跨学科的,因此需要销售以及生产,还有技术以及仓储、运输以及财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并且还应该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做到积极配合,一起努力才能够高效完成。

二、制造业企业订单式生产采用项目管理技术的工作流程

(一)计划合同项目管理。

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启动合同项目管理以及对整个合同项目时间还有成本进行估算,并且对整个合同项目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进度计划,还有资金做出进度计划。在启动合同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主要内容包含了确定整个合同项目的所有内容以及范围,还应该创建合同项目分解结构以及责任矩阵,针对项目具体需要的人员以及细分工作计划,尤其是应该对整个项目应该按照具体的工作内容做出详细分解,并且以此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小节,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完成。在对合同项目时间还有成本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安排整个项目的时间进度,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控制时间,以及做到节约时间。所有的进度计划都应该按照对所有的任务规定应该完成的时间点以及完成此项任务需要所长时间做出界定。对于小型项目,对于制造业企业采取订单式生产的做法主要可以根据以下做法来实施:关键日期法以及甘特图,还有关键线路法,还有计划评审技术等等。

(二)合同项目的实施和控制。

制造业企业项目经理还有各个职能部门的经营都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完成所需要的总体时间还有资源进度总体计划等等制定出有利于企业自身各方面管理活动的整体实施计划。并且各个部门经理还应该接受企业项目经理进行项目进展进度还有工作情况方面的调查。当项目完成实施之后,还应该对项目最初程序性文件方面的记载。

(三)合同项目的评价和收尾。

针对合同项目进行评价目的在于能够做到吸取教训以及积累经验。并且对于制造业企业订单式生产的所有项目管理都是可以从企业制定的项目整体计划,还有项目执行的时间安排以及项目组织相关工作,还有项目执行人员安排以及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当中的所有指挥以及协调等等所有方面都应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任何遗留问题都应该得到解决。对于项目经理应该组织设计以及制造,还有质量等不同方面的职能经理还有公司内部专家应该对遗留问题做出讨论,并且确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及计划。

三、总结

本文深刻剖析了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分析了流行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制造业的订单式生产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研究成果是对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就是通过建立适合企业实际及项目管理模式要求的组织机构,按照项目管理的程序及操作方法,将以制造作业过程为中心的生产管理过程延伸为以用户和市场要求为中心的订单执行过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全世界的各行各业中正在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项目管理涉及领域甚广,分支众多,同时各个应用行业均具有其特殊性,且不可盲目照抄照搬,应根据本行业的具体特性,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型和运作方式,方能赢得期望的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