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机电一体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自动化技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3 09:18: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机电一体自动化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机电一体自动化技术

篇1

关键词: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一体化设计

0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借助自动化生产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规模的合理扩大,技术先进性突出。生产力的提升对机电制造业提出了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满足多层次机电标准,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切实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机电一体化发展迅速,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意义重大。

1对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涵义的阐述

1.1对机电控制系统涵义的分析

对于机电控制系统,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生产程序的设置,实现对装备的远程控制,达到对生产过程的掌握,其主要特征是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立足机电控制系统自身的性质,自动化是其突出的特点,与通信领域的能力进行结合,达到对整个过程的全面监控,同时,强化对细节的检测,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立足机电工作人员,其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压力,减少人工失误,一旦遇到机械生产环境威胁,能够借助智能机电控制系统对人的操作的替代,有力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立足机电行业自身,在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下,整个行业更具整体性,能够高效地提升生产效率,综合控制能力得以增强。

1.2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阐述

自动化控制技术依赖的是控制装置和控制器,先行进行生产程序的设定,在无需人力协助的情况下,遵守生产规程,与人力控制相比,其优势十分明显,如借助硬盘驱动,能够实现伺服系统的精准定位,即使运行环境比较复杂,也能实现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2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应用途径的分析

2.1对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装备中应用的介绍

对于自动控制而言,其核心和关键性的内容就是装备和控制器,简言之,就是如果需要进行装备运转速度的记录,借助控制器测试就能够实现。很多机电企业都关注新型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例如,PLC技术。将控制器置于机电控制装备中,能够实现整个生产系统的有效合成,在生产监控中,能够有效、快速地发现问题所在,防止出现较大程度的损失,实现了对产品的全面优化。在整个自动化进程中,控制器的作用是实现了对人工的替代,借助精密仪器,避免误操作的产生。

2.2对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微型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的介绍

这一应用主要是借助控制装备实现模型的构建,通过微信计算机,实现对生产程序的有效控制,其优势十分突出,首先,实现了对自动控制和机电规模管理的调整和协调,使得单元性的技术得到有效结合,生产价值巨大,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时间被显著缩短,对产品使用寿命也产生了正面影响,给企业减少了相对一部分投入。立足这些优势,需要研发人员不断进行新机电模型的研发,切实满足生产需要。其次,立足安全,将自动化融入微型计算机,对危险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增强,能够及时发现生产漏洞,有效控制机器的运行状态,降低损失。再次,立足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奠定了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传感检测领域。

3对机电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全面阐述

机电一体化设计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领域,主要体现在机械、电子等领域,只有不断强化机电一体化加工技术,才能实现对整个机电控制系统的完善,加快机电智能化发展进程。机电一体化的集点是网络化、模块化、智能化和微型化,尤其是模块特征更加明显。鉴于制造业的庞大规模,类型复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产生研发的时候,要注重模块化,形成产品标准,注重新型机电产品的研发。微型化的特征主要立足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受时刻限制,较大程度地提升了机电一体化的影响力。

3.1对机电线路中一体化设计的分析

这一领域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电子线路方面。传统的机电控制中,实现了线路与装备的隔离,设备运行中,很难实现对产品的全面、及时的了解,设备使用率不高。在应用机电一体化之后,微型计算机和控制器作用于系统,工作效率提升。在一体化设计中,产品质量被优化,工程流程被简化,因此,机电企业需要重视引进,对传统机电设备进行淘汰,发挥科技的力量,加快模块经济的发展。

3.2对机械装置中一体化设计的介绍

对于机电控制而言,系统性突出,能够实现对机械、控制、生产装备的有效统筹,加快一体化设计,因此机电工程师需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融入一体化设计理念。要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深入进行探讨,引进机电人才,重视实践活动,营造协作氛围,借用科技改变一体化模式,提升综合实力。

3.3一体化设计在机电功能模块中的发展

这一应用主要是指对整个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统筹,将各个部分进行联结,借助控制器实现对各个部分的控制。模块一体化设计要立足整体,突破单一部分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体化的优势。要立足企业实际,选择最佳机电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对于机电一体化而言,其是在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有效实现对企业投资和收益的关系的调整,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化发展速度。因此,对于机电企业,需要重视研发机电一体化产品,加大信息使用,发挥自动化的优势,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变,节约投资,提升人员素质,强化人才建设,形成机电一体化的整体营销战略,树立企业品牌。

参考文献:

[1]王亚.机电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178.

篇2

2)第二代移动式落纱机属半自动形式,由一台电机驱动车轮沿着固装在细纱机上的导轨,一边自动向前行进,一边拔起满纱管,仍然需要手工辅助操作,如预松拔纱盘部件进出工作位置不能实现自动,拔纱盘材质的结构单一、工作方式等对棉纱与锭杆有损伤。虽然第二代移动式落纱机是一款比较成熟的机型,但与国外自动落纱小车或集体式落纱装置相比,尚有很大差距。1986年,经纬纺机厂在国内纺织厂自制的圆盘式落纱小车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移动式自动落纱机[2],2010年又改进设计并申报了发明专利,重点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自动化程度,在落纱机上增加电气控制箱,在细纱机上加装定位开关等,其核心传动部件、拔纱插管部件实现了半自动落纱,是第二代的升级版,成功实现了全部过程的自动化。第二代移动式落纱机与国外移动式自动落纱机相比,结构简单很多,价格低廉;开始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完善了纺织厂广泛使用的落纱小车的功能,在拔纱部件自动化机构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对于大多数使用短型细纱机老企业,在用集体落纱装置空间不允许的情况下,移动式更加适用落纱自动化,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另一种选择形式。但其也有弱点,如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尚需加强,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周期性维修工作量较大等,机电一体化程度比第一代大大提高。

3)第三代追求智能型的移动式自动落纱机是在近几年,其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空前提高,其功能完备性、自动控制性能日臻完善。经纬榆次分公司开发的全自动落纱机新机型,改变了拔纱形式,采用全新型的多头连续自动抓管器沿三维空间曲线轨道、垂直升降导轨,按照数控程序从锭杆上拔下升起、运转至合适位置后,释放满纱锭,落在储纱箱里,解决了双圆盘式机型拔纱盘对棉纱及锭子损伤较大、不适用于纺制高级棉纱、拔纱动作不流畅等问题。采用PLC程序控制、触摸屏设定参数、故障报警和自停等先进技术,动作周而复始,使细纱机落纱工作过程流畅可靠,实现了全自动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设计原理构思新颖,落纱机移动方式继承二代机升级版,即在细纱机两侧沿细纱机上轨道,边行走边落纱插管,落纱动作连续、迅速,锭位控制准确可靠,适用范围更广泛。智能型的移动式自动落纱机成为纺机厂大力推广的移动式落纱机。

2技术成熟的全自动集体落纱机

篇3

对于现阶段的生产、加工工作,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全自动化的水准,多项设备的运转和应用,都是从实际需求来出发的,在各个层面上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完成良性循环,从而为社会的需求提供较多的帮助。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进入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大幅度的进步,发展空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此时,想要在后续的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将优质操作技术有效融入,保证机械设备的功能、体系等得到深度的优化,最终获得预期效果。

一、PLC控制技术分析

在过往的工作当中,光机电一体化自动盘花机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手段来完成的,在很多方面都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工作水准。这种情况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到近代以后,各类机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很多设备的优化都提供了较多的参考。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PLC控制技术占有很高的地位,无论是在技术体系上,还是在技术功能上,都表现出了较大的进步,很多工作的执行都没有出现漏洞及缺失。面对社会上物质需求的大幅度提升,PLC控制技术的应用需要从多个方面予以把控。

(一)功能强大

PLC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功能异常的强大,能够在很多方面达到突出的成绩。一般而言,PLC的操作层次上,指令数量特别的多,能够达到几十条,甚至是上百条的指令。不同的指令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可以开展相应逻辑问题的优化处理,确保在不同类型的数据运算上,能够获得精确的结果。在现阶段所掌握的PLC控制技术当中,普通计算机可以完成的工作,PLC控制技术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应用。除此之外,考虑到机械工作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达到良好的人机互动效果。PLC控制技术本身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健全,其完全可以根据现实工作的需求,将人机界面良好的建立,将信息交换工作合理的完成,减少了过往工作的不足和缺失,从而在最终的工作价值上、工作效益上,达到一个最佳的水准。

(二)系统实现方便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下的各项工作,其必须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方面达到兼得的效果,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而我国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机械层面上的内容,必须要保证系统的简单性、可操作性、可靠性等。PLC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自身的系统在实现过程中,能够取得非常方便的效果,整体工作很少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PLC控制技术的应用,其自身的控制逻辑,表现为程序的建立方法,利用程序更好的代替了硬件接线。如此一来,不仅在工作空间上得到了最大化的节约,同时在操作效果上也有所巩固,告别了以往的问题,整体工作效果非常值得肯定。除此之外,PLC控制技术的系统,其采用的硬件,全部是高度集成化的模块。这些模块均表现为配套的特点,完全实现了系列化、规格化的目标。我们在应用PLC控制技术的时候,硬件系统与方案的搭建,在整体上表现出方便的特点。

(三)可靠性高

就机械操作本身而言,可靠性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特性,在很多方面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下的各行各业,都必须在机械的帮助下,才能又好又快的完成。所以,我们在光机电一体化盘花机的应用上,即便PLC控制技术拥有了很多的特质和功能,依然要对可靠性方面的内容进行深思熟虑,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在硬件设计层次上,PLC控制技术的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均得到了多个方面的优化处理,两种电路能够与内部的CPU进行电隔离处理,整体工作方法具有高度的可行性。经过大量的分析后,发现PLC控制技术的硬件设计工作,未出现严重的不足。自身的信息工作,主要是通过光耦器件来完成的,也可以通过电磁器件进行传递,选择性比较多。在PLC控制技术的内部当中,CPU板的运作,对客观情况做出了深入的考量,自身具备了良好的抗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为PLC程序的运行,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2. 软件实现层次上,PLC控制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一般而言,PLC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体现为扫描加中断的方法来完成。该模式在应用以后,可以保证PLC控制技术有序的来工作,将所有的混乱问题彻底的减少。经过长时间的应用后,PLC控制技术表现出的软件可靠性非常显著,整体上避免了继电控制系统常出现的“冒险竞争”问题,自身的控制结果,能够达到确定的情况,减少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威胁。

二、PLC控制技术的应用

光机电一体化全自动盘花机是比较常用的设备,其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功能的进步和应用效果的提升。将PLC控制技术在设备中进行应用,不能单纯的按照主观想法来完成,还必须对客观上的指标实现进行深入的分析。就现阶段的技术而言,PLC控制技术整体上具备了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未出现任何的不良问题。但对于光机电一体化全自动盘花机来讲,在其中应用PLC控制技术,相当于对技术限定了使用的环境和各项标准,如果出现了违背的情况,或者是在工作过程中表现为强制性的操作,都将对最终的结果构成威胁。

建议在PLC控制技术的应用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通过对传统手工制作绢花的工艺分析,结合 PLC、单片机程序控制技术、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等,实现手工加工过程的再现。(2)从电机马达参数研究方面入手,结合 PLC 控制技术,使送料长度、花瓣旋转的角度等达到最佳。(3)通过研究气动控制技术,结合机械部件实现绢花的自动装订系统。(4)在数字控制、硬件组成、新光电器件选用方面研究,以求达到绢花加工速度、质量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从电气化安全规则、人体学及安全防护、装备自身的安全防范、及采用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上,以求达到与国际标准接轨。(5)机器结构设计。全自动盘花机主要由送料模块、成型模块、装订模块组成,如何设计机器结构,使其体积小、重量轻、易维护、易操作、可靠性高。

总结:

本文对PLC控制技术在光机电一体化全自动盘花机当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下的工作水平了有了很大的提升,多项工作的开展均未表现出任何的问题,创造的工作效益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日后,需加深对PLC控制技术的研究,在各个方面减少不足,优化体系的同时,不断的推动光机电一体化全自动盘花机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占营. 浅谈PLC在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3,11:67.

[2]孔祥新,沈小引,刘敬科. 基于PLC FX2N-48MR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2013,11:33-35.

篇4

1 现阶段电力调度系统存在的危险性

电力调度系统在其整体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组合密切联系,其中某一部分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体出现问题。因此,我国的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着重要的安全隐患问题,如何对某一部分乃至整体,进行有效的安全预警,尽量减少危险的发生,以及在危险发生时灾害降到最低,将是下文要研究的具体方向。

1.1 电力系统自身存在的危险性

电力系统自身就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其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电力调度系统的负担。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并不是单一的系统运行方式,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由于其所需要配合的部门角度,其所面临的风险性相应的也会更大,往往在一个部门发生危险的时候,电力系统对危险的来源仍然很难把控,这就使得其措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期,这就是电力系统自身所存在的重要危险来源。

1.2 电力调度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其自身也需要提高

我国电力调度系统,由于其系统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如此部门众多的相互协调工作,导致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直线降低。这一问题也是当前电力调度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及时性、准确性,是后续文章进行研究的重点问题。

1.3 电力调度系统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原因

由于我国电力调度系统的发展相对较稳定,其相关工作人员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在没有出现风险之前认为其相对安全,这就造成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失职。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提升他们的技能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风险理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方面重要原因。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必将会对相关的风险隐患问题加以重视,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进而我国电力系统会更加稳健的运行。因此,如何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责任范围,是现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数据一体化的应用

2.1 数据一体化――数据显示一体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可以将数据中的相关子系统界面,依据不同的处理分器,完成人机界面的交互运作。而且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可以运用已经建成的数据库,进而达到模型建设与图形的交互统一。同时,在构建EMS模型的过程中,应该对于其相关参数进行有效设置,如果相关模型不需要进行新的数据更换,则直接可以运用自动化技术中的子系统进行调控,而且对于系统中的相关数据也可以进行传承。这种数据显示一体化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数据搜集、整理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工作效率

2.2 数据一体化――维护一体化

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实行统一存储,集中管理的方式,这就使得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整体数据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自动化的程序就大大便利了程序员的操作。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的过程中,相关的使用人员,只是需要将相关的数据从总网中调出来,进而观察是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再对部分进行维护。这种由部分到整体的维护方式,大大节约了维护的时间成本与人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健运行。

2.3 数据一体化――数据录入一体化

如果再对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并不使用一体化技术,就需要对涉及到电力系统的方方面面分别进行录入,而且电力系统错综复杂,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其整体运行出现问题。电力系统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汇总,录入的数据量变小,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简单。

3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系统平台一体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之所以被广为推广,是因为其自身的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而且其性价比也相对较高。

3.1 应用框架跨平台

现阶段所采用的电力调度系统大多是单一平台处理器的模式,与自动化的处理模式相比要落后很多。电力系统采用多平台交互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满足各个系统之间的交互使用,有效数据的共享,安全的监控,推动电力调度系统更加稳健的运行。

3.2 接口一体化

篇5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开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促使遥测、遥信以及遥调和遥控功能等得以有效实现。近些年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网存取数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有着广阔的地域面积,因为电网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那么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将调控一体化技术给应用过来。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构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通常将分布式体系结构应用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也就是客户/服务器系统,本系统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它可以对操作平台进行统一控制,将更加可靠地运行环境提供给程序的开发和运行,提供的平台可以跨系统运行,提供的数据开口也是统一的,系统运行的时间得到了有效缩短,并且可以提供非常全面和多样的功能,促使我国电网管理控制和调度要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系统,如CC-2000系统、SD-6000系统以及PCS 9000系统等,CC-2000系统主要是面向对象的,SD-6000系统将一系列的新技术给应用了过来,如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气象卫星云图等等,本系统作为一个支撑系统平台,有着较大开放性和分布性。PCS9000系统比较的先进,它将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集控站系统的优势给综合了起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着更加广泛的适用面,并且有着较为完善的性能。

3 电力调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于自动化平台中: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于我国目前采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因为就无法有效统一系统平台。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因为是构建于计算机平台上,那么就会有差异存在于调度平台上,对电力调度产生影响。在调度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满足,就需要结合相关要求,将RISC结构给应用过来。但是,采用这个系统,其他方面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比如,我们将CISC的架构给应用过来,以此来促使电力调度系统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诸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二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集中控制功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来讲,要想进行电力调度的调整,就需要促使电网模拟和整个数据库的一致性得以实现,那么就需要电力系统调整过程中具有较高程度的集中控制。电力调度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些功能是互相独立的。通过研究目前的电力调度系统来讲,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数据库和电网模拟无法有效实现一致性,因此,就需要充分重视电力调度系统中的集中控制。

4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一是平台的一体化:在计算机平台上构建了电力调度的平台,因此,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就需要有效选择不同的电力调度,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在电力调度系统平台中存在着数据平台,不同的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结合具体要求,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选择,那么就无法有效实现平台的一体化。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交换信息,我们将中间件耦合的方式给应用了进来,其中OMG和CORBA的中间的对象是应用最多的中间件,这些中间件可以对跨平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信能力较好,并且可以有效扩展信息,促使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性得到有效降低。为了促使电力调度系统平台的要求得以实现,我们对数据接口进行了统一,这样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台一体化就得以有效实现。

二是电力调度图模的一体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网改革在不断的深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并且有着更大的覆盖面积,那么就对电网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控制系统以及网络模型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对电力调度进行更好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将一个常用的图库模型构建于电力调度系统中,可以促使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在电力调度系统中,模型的构建,可以借助于图库模型系统的一体化功能来实现,专业就可以有效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一体化。总之,要想促使电力调度一体化得以实现,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图库模型一体化得以实现。

三是电力调度自动化功能的一体化: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电力调度日趋成熟,那么我们就需要共享数据库、图形以及其他的资源,这样电力调度自动化功能一体化才可以有效实现。并且需要加入一些中间件,比如节点机的安装等等,对电网中的应用模块进行灵活配置,而电力调度系统中应用模块的前提就是中间件,促使功能一体化得以有效实现。

四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接口一体化:因为要较大差异存在于平台中,那么就需要将标准的数据接口给应用过来,促使一体化得以实现,有效共享资源和传送信息。具体来讲,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电力系统要想访问数据或者获取其他的资源服务查询,都是通过接口来进行的,因此,在访问的过程中,需要筛选和记录接口服务,采取相应技术,将偏离报告的出来,然后借助于其他一系列方法,如纠正、实验报告、采购等等,将可靠的报告给提供出来,并且为了促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就需要将归档技术给应用过来,得到更加正确和稳定的系统,以便更好的将读访服务提供给电力系统各个平台。

5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调度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网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也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科技给应用了进来,其中,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完善我国的电网事业,促使电力系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调控一体化技术,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李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篇6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的五大功能。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电网中,采取电网存取数据的越来越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向智能化发展,面对我国幅员辽阔的现状,电网的覆盖面积也相当的大,电网的规模也由此很大,所以,面对如此巨大的电力调度系统,必须采取一个有效的控制方法,才能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二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内容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调度总站、通信设备和厂站端三个部分组成的,厂站端又可以分为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另一方面来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又是最核心、最主要的调度总站系统。它的任务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保障电力能量的质量,进而保证电网经济稳定运行。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框架

现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大多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分布式的体系架构。它的特点:提供系统开发运行一体化的运行环境;提供分布式系统的运行接口,扩大运行系统的范围;按照需求自动分配功能任务;多样化的功能任务;多元性和选择性的系统配置;统一透明的操作系统平台;配置的灵活性,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伸缩性;开发接口统一提供,支持二次开发和跨系统平台,缩短系统的开发进度。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探究

(一)自动化平台存在着差异

我国当前的电力自动化的系统平台存在着差异,我们在进行电力调度的时候,所建立起来的调度平台主要是基于计算机的平台之上。有很多的用户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实现其稳定以及高效,我们采用RISC的结构进行电力的调度,但是有时我们为了整个方便需要运用CISC的架构。我们在进行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问题,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扩容和升级以及更换。

(二)电网模型的多变问题探究

在电网的电力调度系统中,不断增加变电站或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在构建整个自动化的系统中,我们需要对整个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建模和数据处理,这些将会造成整个调度系统的维护性容易出错,所以为了整个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问题以及经济性,我们要对电网模型的多变问题进行探究。电力调度是进行电网监视功能,实现其系统的自动化,就需要对电网的模型进行改造以及补充,我们在开始建立整个模型的时候,首先要完成单元的画图,并且在数据库中进行记录,将单元间进行连接,以及图形设备和数据库的关联。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对于变电站的扩容,在扩容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自动化的系统进行一次性的绘图、建模等,其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进行电网的监控,所以我们在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维护的时候,要解决安全的隐患就要实现监控。

(三)电力调度集中控制功能的高要求

对于电力系统的调整过程在要对集中控制功能提供非常高的要求,我们要在电网系统中实现电力调度的调整要满足整个数据库和电网模拟的一致性,由于当前的电力调度系统的所有功能的实现,都是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之上的,在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系统中,实现数据库和电力调度的一致性是不可能的。由于其电力调度的模型存在着多变性,所以我们在对电力调度的系统的控制功能的要求要不断的提高。

五、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一)平台的一体化

电力调度的平台是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所以,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存在很多的选择,所以,电力调度也存在很多的选择,并且攒在很多的差异,数据平台存在于电力调度系统的平台中,在众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要求我们选择不同的系统,这对于我们平台的一体化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实现平台的一体化,我们通过中间件耦合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交换,采用最多的中间件是OMG和CORBA的中间的对象,这些中间件能够很好的解决跨平台的问题,能够起到良好的通信能力,并且对信息具有很大的可扩展性,对于降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性,我们要采用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来满足电力调度的系统平台的要求,从而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台一体化。

(二)电力调度图模的一体化

随着我国电网的不断改革和进步,电网在我国的规模不断加大,覆盖面积逐渐推广,这就要求我们对电网的电力调度有很好的数据控制系统和网络模型库的系统,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电力调度,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建立一个比较常用的图库模型可以效地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通过图库模型系统的一体化功能实现模型的建立,从而为电力调度的一体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建立图库模型的一体化是电力调动自动化中实现电力调动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下图是图库模型一体化的模式图: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一体化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力调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要实现电力调度的一体化和功能的发展,就必须达到对数据库和图形以及其他资源的共享,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一体化,实现功能一体化需要一些中间件的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安装节点机等,灵活的配置在整个电网中的应用模块,而中间件是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应用模块的前提基础,从而实现功能的一体化。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口一体化

对于各平台的差异,我们要实现一体化可以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以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送,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电力系统都是通过接口进行对数据的访问和资源服务的查询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电力系统各平台提供读访服务,通过访问的过程中,对接口服务进行筛选并记录,通过技术的层面得出偏离报告,并通过纠正和实验报告和采购的方法提供可靠的报告,并且利用保证归档技术确保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五)电网能量管理及调度员培训仿真一体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网商业化运营的深入开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调度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提高电网安全、稳定、优质和经济运行水平,能量管理系统(EMS)和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作为电网调度中心中两套重要的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中,EMS系统主要用于电网监控和调度辅助决策,可以使电网调度由经验型上升至科学的分析型。而DTS则主要用于调度员培训、运行方式研究和反事故演习等。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以往的EMS系统和DTS系统是两个科研课题,分别独立进行研制开发。用户使用时,需要掌握和维护两套系统,人机界面风格不一致,分析计算结果不尽相同,不同数据库之间通过数据接口相联,使用维护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近年来,随着EMS和DTS系统应用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两者应是一体化的,迫切需要研制出电网能量管理及调度员培训仿真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集EMS和DTS应用于一体,不但数据库和图形一体化,而且计算程序一体化,无冗余,实现了真正的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编程,用户只需维护一套系统,所有应用就可以正常进行。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量,我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问题,并就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及资金支持,从而为电力系统输电、发电、配电等环节的优化及改革提供了可能,也为一体化技术在我国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篇7

1 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遥测、遥信、遥调、遥控、遥视的五大功能。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电网中,采取电网存取数据的越来越多,电力调动自动化系统正向智能化发展,面对我国幅员辽阔的现状,电网的覆盖面积也相当的大,电网的规模也由此很大,所以,面对如此巨大的电力调度系统,必须采取一个有效的控制方法,才能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的运行。

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构架

目前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大多采用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即客户/服务器这种系统,这种系统有很多的突出的特点,它能够统一的控制操作平台,为程序的开发和运行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实现跨系统运行的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开口,极大地缩短了系统运行的时间,他的功能更加全面和多样性,能更好的满足我国电网管理控制和调度的要。除此之外,还有CC-2000系统,SD-6000系统,PCS9000系统等,CC-2000系统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SD-6000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超大规模的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气象卫星云图等新技术。该系统特点是:具有开放式和分布式的支撑系统平台。[3]PCS9000系统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一个系统,它汲取了国内集控站系统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优点,具有可靠性高,适用面更加广泛和性能更加完善,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图:

3 电力调度存在的问题

3.1 自动化的平台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目前采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系统平台上达不到统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我们在进行电力调度时,是在计算机的平台上建立起来的调度平台,这就会出现调度的平台不同,从而影响电力的调度,在调度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实现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我们需要根据要求采用RISC的结构进行电力的调度,但是,这个系统不能满足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我们为了满足电力调度系统的方便需要运行CISC的架构,在电力的调度的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的影响,不同的系统满足了我们的不同需要,但是不能全面的满足我们的要求。

3.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集中控制功能的高要求

在电力调度的过程中,我们实现电力调度的调整必须满足电网模拟和系统中整个数据库的一致性,这就对电力系统调整过程中的集中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电力调度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但是对于现在的电力调度系统,实现电力调度系统中的数据库与电网模拟的一致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对电力调度系统中的集中控制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电力调度系统中的电网模拟的多变性

目前为止,在电网的电力调度系统中,随着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和变电站的不断改造,我们需要对构建整个自动化的系统中进行建模型和数据的记录,从而良好的管理,在这些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很容易出现错误,出现错误对电力调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电网模型的建立和多边形对于电力调度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探究和研究电网模拟的多变性,以便更好的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和系统的完整性,更好的对电力调度进行控制和完善等。

4 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4.1 平台的一体化

电力调度的平台是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所以,由于计算机操作系统上存在很多的选择,所以,电力调度也存在很多的选择,并且攒在很多的差异,数据平台存在于电力调度系统的平台中,在众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要求我们选择不同的系统,这对于我们平台的一体化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实现平台的一体化,我们通过中间件耦合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交换,采用最多的中间件是OMG和CORBA的中间的对象,这些中间件能够很好的解决跨平台的问题,能够起到良好的通信能力,并且对信息具有很大的可扩展性,对于降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性,我们要采用一个标准的数据接口来满足电力调度的系统平台的要求,从而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台一体化。

4.2 电力调度图模的一体化

随着我国电网的不断改革和进步,电网在我国的规模不断加大,覆盖面积逐渐推广,这就要求我们对电网的电力调度有很好的数据控制系统和网络模型库的系统,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电力调度,在电力调度系统中,建立一个比较常用的图库模型可以效地提高电力调度系统的工作效率。在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通过图库模型系统的一体化功能实现模型的建立,从而为电力调度的一体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建立图库模型的一体化是电力调动自动化中实现电力调动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下图是图库模型一体化的模式图:

4.3 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一体化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力调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要实现电力调度的一体化和功能的发展,就必须达到对数据库和图形以及其他资源的共享,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一体化,实现功能一体化需要一些中间件的参与,我们可以通过安装节点机等,灵活的配置在整个电网中的应用模块,而中间件是整个电力调度系统中应用模块的前提基础,从而实现功能的一体化。

4.4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口一体化

对于各平台的差异,我们要实现一体化可以采用标准的数据接口,以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送,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电力系统都是通过接口进行对数据的访问和资源服务的查询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电力系统各平台提供读访服务,通过访问的过程中,对接口服务进行筛选并记录,通过技术的层面得出偏离报告,并通过纠正和实验报告和采购的方法提供可靠的报告,并且利用保证归档技术确保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5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我国的电网事业也充分的运用高技术高科技,紧跟时代的步伐,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使得我国的电网事业将更加的完善,解决我国幅员辽阔和电网覆盖面广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35-01

1、引言

电力系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将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一直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当前的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快要告一段落,从实际情况来看,的确有了很大的改进。随着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各个层级的电力系统不断完善,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加强对我国电网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就需要重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完善。当前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强烈,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2、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的实际情况简析

在我国,最早是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出现利用计算机技术而成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但是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还不够成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比较少。除此之外,当时的电网发展还没有达到现在的规模和水平,因而电力调度的工作难度不大,进行调度的相关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依靠经验进行工作。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电网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迅速地提高。在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自动化设备趋于完善的情况之下,电力系统能够保存的数据信息更多,存储空间更大。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数据,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之外,很多更高级的功能正在不断被开发和应用。高级功能的增加让电网的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更有效率,工作质量更高。与此同时,过去基本根据经验进行调度工作的局面也逐步过渡到科学分析和操作的阶段。到了新的世纪,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电力系统之间存在差异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之下,社会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的用电需求,我国已经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支持电力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了能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也需要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改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自动化运作系统。我们可以在当前的市场上看到很多硬件设备,各式各样,虽然能够满足各种系统的需要,但是同时也为各系统平台间的统一工作带来了麻烦。怎样有效减小各平台间的差异,将各个电力系统统一起来,成为了当前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直接制约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3.2 电网模型不稳定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稳中有升,为了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电力系统建设也在不断地进行当中,电网的规模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布点出现在我们的电网当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对电力系统运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和视听,目的在于给电力调度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时新的电网运行信息,是当前电力调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系统。因此,想要进一步满足电网建设的需求,就需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对调度系统中的电网模型进行丰富和补充。但是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范围较大,而监控数据是实时更新的,因而信息量十分大,这就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负荷加大,电网模型容易出现失误,影响到整个电力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信息共享受限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关系,因而面临着如何选择不同产品的接口方式的问题。除此之外,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随时会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分享。但是当前市场上生产的各种相关产品的规格不一,产品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显然不利于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4、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4.1 电力系统的一体化

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硬件设备和操作软件方面没有硬性的规定,因而可以在很多种规格和型号之间进行自由选择,但是这就使得各系统之间存在型号不匹配的问题。为了能够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中间技术,在系统平台与计算机硬件之间,建议一个软件应用,将平台系统与底层的计算机硬件分开,然后为所有规范和型号的应用提供通用的平台和运行环境。这个软件既可以满足系统平台的要求,也可以与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进行磨合,从而将电力系统平台与计算机硬件有效联系起来,促进信息共享。

4.2 电力系统功能的一体化

当前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水平正在从以分析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过渡到智能化阶段,更多的高级功能得到推广和普及。在这些高级功能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不同的功能之间可能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例如参数存在差异等。虽然相对于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来说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却明显加大了日常工作的工作量。因此,怎样将各系统功能进行统一和有效调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5、结语

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已经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在日趋成熟。提高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含量,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优化系统网络结构,以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水平,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社会效益的提升。通过本文对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相信读者能够进一步认识到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32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纸质材料为基础的传统出版业,正受到数字出版技术的强烈冲击。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单一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因此,在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开发数字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已成为必然趋势。

1 数字资源一体化教材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国外数字化教材的快速发展趋势

国外数字化教材的应用和发展进程比国内快速很多。第一,国外熟悉互联网的年轻新生代逐渐步入各类学校,同时,国外数字化教材的整体技术得到了持续改进。第二,国外的版权保护状况较好,民众普遍具备知识产权的理念。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出版商在21世纪纷纷进入数字化教材的发行领域。目前数字化教材主要有以下形式:一种是出版商和阅读器电子公司合作。例如,皮尔森教育集团的Addison Wesley公司已向芝加哥的go Reader公司提供了134种共13500本数学、计算机、经济等学类的大学教材。另一种是在线出版的学习模式。例如,麦格劳・希尔教育公司与Wize Up合作出版的数字化网络教材,学习者可以登录相关的Web网站阅读或下载相关图书。还有一种是在提供数字化教材的同时,配套相关的延伸服务。例如,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不但提供在线自学评估课程,还提供了相关课件。

1.2 国内数字化教材发展现状

国内大部分出版的教材都配有各种形式的数字版教材和教辅,但一般都采用光盘形式。国内也尝试过特定文件类型的数字化教材与阅读器集成的数字化图书,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薄弱,很难将这种形式的数字化教材商业化。国内也在学习国外发展在线学习出版模式。例如,北京一百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上百家教材出版社合作,将英语教材放到“100e网络英语学习平台”,制作出语音课本,让学习者进行付费在线学习。还有以在线学习为基础,延伸多媒体教材与在线教学辅助的模式。例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自2006年起,着手搭建对外汉语教学资源与服务平台、作者客户互动平台、信息交流平台、网上营销平台。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字一体化教材开发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字一体化教材开发的具体环节如下:

2.1 内容、资源一体化设计

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应具备传统教材的全部特点与功能,但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还要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为教学案例、习题试题库、视频操作、动画演示等提供明晰的导航。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在传统教材编写方案的基础上,内容应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学中做、 做中学、学做一体”的要求,表现形式应生动、活泼、新颖。同时,通过新颖的版式设计、教材边白设计,做好资源标注,还可以利用关联技术和手段,帮助学习者将纸质教材的内容与对应的数字资源联系起来。

2.2 相关资源同步建设

数字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不能脱离音频、视频、文本、动画、图片等相关资源的同步建设和持续更新,同时要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资源进行处理与加工。

2.3 科学的资源标注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支撑,应符合教学规律,满足教学需求,因此,数字一体化教材开发应对相关数字资源的名称、类型等进行科学标注,以便归类和检索,还要进行有效的关联。

2.4 关联路径需通畅

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的关联路径一定要畅通,这关系到资源利用的效率与效果。当下主要关注与线上资源、线下资源、二维码资源的关联。

3 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一体化教材的效果

目前,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开发的新形态教材,特别是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材,被全国众多职业院校采用并广受好评。实践证明,通过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的开发,可达到以下效果: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教材可以非常方便地在教学过程中调用相关教学资源,方便学习者对查找和利用网上资源,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2)弥补纸质教材不足,保证教学时效性。纸质教材的内容相对固定,再版周期一般是3-5年,在制度、准则、技术等出现变化时,纸质教材的内容不能实时反映,从而影响教学的开展,严重的还会产生误导。而数字化资源则可以及时更新,以弥补纸质教材的不足。

(3)避免纸质教材太厚,降低印制成本。通过关联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在拓展纸质教材内容的同时,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将部分内容从纸质教材移至在线资源,减少纸质教材印张数,以降低生产成本,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避免纸质教材单一学习方式,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互联网+时代,开发 “纸质教材+数字化资源”的新形态教材已成为必然趋势,丰富的在线课程数字化资源,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还能通过自测、答疑等方式实现互动学习。

4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开发数字资源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已经是形式所趋,我国也正在大力发展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出版,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篇10

1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对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研究和发展,虽然我国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于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现如今我国工程机械的机电一体化程度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和智能控制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社会和国家对机械设备机电一体化的逐渐重视,我国工程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已经到了黄金时期。虽然我国微电脑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相比于国外仍然有所不足,但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不断发展、应用和实践,我国工程机械必然会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和现代化,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2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优势

2.1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能够改变仪表显示方法并利用微电脑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传统显示仪表被数字仪表代替,能够使机械工程的仪表显示更加直观,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利用微电脑代替传统工程机械的部分人工控制功能,能够减少工程机械的人工操作量,使工程机械的操作更加简单。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实现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自动控制,提升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2.2工程机械的调试和养护更加简便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在不拆机检查的前提下,利用机电一体化的自检系统实现对工程机械的检修和调整。利用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工作参数的自我调整功能,还能够实现对工程设备工作模式的设计和切换,从而实现工程机械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自动或半自动的选择工作模式,提升工程机械在不同工程中的使用效果。

2.3提升工程设备的安全性能

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程机械,相比于传统的工程机械,具有自动报警、监控和自动状态修复功能。由于工程机械在工程项目中普遍工作量较重,工程机械内部部件磨损严重,因而工程机械的某些部件由于持续工作时间过长或过度劳损很容易发生问题。应用机电一体化的工程设备,能够随时对工作中容易发生疲劳的部件有效监控,当这些部件过度劳损并可能导致机械故障时自动调整工作状态或及时发出警报,实现对工程设备的保护。

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技术应用

3.1电子监控、自动报警和故障自诊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工程机械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工作装置、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的运行状态出现故障将导致工程机械不能正常使用。如果不能轻易分辨工程机械的故障所发生的部位不但会耽误工程的进展而且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用于维修。机电一体化用于工程机械中实现了其电子监控、自动报警及故障自诊的功能。当工程机械的任何部位发挥不灵活或者产生故障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能做出自动报警,还能准确地指出工程机械故障所发生的部位。机电一体化给工程机械所带来的该功能,还能帮助驾驶员缓解工作紧迫感,提高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3.2机电一体化用于柴油机的自动控制

工程机械由于对机械功率要求较高,因而普遍采用柴油机作为工程机械的动力核心。机电一体化在柴油机控制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柴油机的经济型和动力性,并降低柴油机排放的废气量。传统的柴油机优化,将精力放在了提高柴油机的燃油耗率和降低柴油机污染物等级上。利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柴油机进行控制,能够使柴油机根据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合理调整柴油机的工作状态,实现对柴油机调速器和油门的自动控制,并实现柴油机的自动启停和自动升温控制等,机电一体化对柴油机工作状态的自动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柴油机的经济指标,并在满足工程对工程机械的功率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降低排放指标的目的。

3.3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作业的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工程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趋势,为了提升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为工程建设贡献力量,我们必须提升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减少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上实现工程建设精度的提高。目前,专门研究和生产工程机械的单位,不约而同的将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作为工程设备制造的发展重点,并成功推出了许多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工程机械设备。国内常用的工程机械中大部分已经普及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比如说挖掘机、推土机等都有了电子系统控制的自动变速箱,这种自动变速箱能够对发动机的功率有效控制,提高了燃油的经济型并减少了人工操作。

篇11

所谓机电自动化技术,指的就是把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技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在日趋成熟,在工业领域上这项技术也在逐渐普及。任何技术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都必须经过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推陈出新,最终才能做到完善。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重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生产力,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

1机电自动化技术优点分析

1.1提高生产力和工作质量

目前人们所处的时代属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的都在呈几何式增长,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同样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在进行着快速的发展。比如说,现如今的对于工业产品的检测和识别技术已经不能和过去的技术同日而语,过去的技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检测和识别的效果也比较差,而运用最新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检测和识别的效率,而且检测的效果非常好,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好处就在于,这些机电自动化设备能够同时采集并处理大量的信息,这是人力无法比拟的,而且处理这些信息的速度很快,处理完这些信息之后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可以及时的对产品产生的缺陷做出分析和改进,另外,这些自动化设备都是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工作的,只要程序正确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工作失误,因此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工作质量非常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2安全性极高,可靠性良好

机电自动化技术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机电自动化设备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为机电自动化设备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安装了自我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如果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工作状态不正常,那么自我监测系统就会立即发出提示信号,并且会自动采取相应的设备保护措施。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某些意外的发生,但是即使发生了意外,机电自动化技术也能及时的阻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此得到了体现,这也正是机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优势,其实不仅仅是工业生产上需要机电自动化技术,甚至在以后的日常生活里,机电自动化技术也会得到应用,那时候的技术只会更加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1.3节约大量的资源

运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首先就是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因为机电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设备每一时刻的运行状态都是在监测系统的监视之中的,如果设备处于低工作量的状态时,那么监测系统监测到的信息就会及时的反馈到设备的自动调节系统之中,然后自动调节系统马上就会调节设备的工作功率,及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其次,由于机电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所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小,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人都是需要休息的,但是设备却几乎不需要休息,可以二十四小时的处于工作状态而不会出现任何错误,不但提高了生产力而且节约了大量的资源。

2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机器具有很多人类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机器是不会进行思考的,只能按照人类所编写的程序去运行,而人类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思考会创新。所以,以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要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一直话题不断,世界各国的高科技领域都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和开发。所谓人工智能,指的就是机器也可以像人类那样思考,甚至可能超越人类的智能。如果将这一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融合,那么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工厂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2.2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与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种电子产品几乎都有上网的功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更要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如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网络化,那么可以想象到的是:在将来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够操控整个工厂设备的运行,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3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目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多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而这些进行工业生产的设备大多比较庞大,运输困难而且占据了极大的空间,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必要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微型化的设备可以极大的减少制造设备的成本,而且会为工厂节约更多空间,以前放置一台设备的空间,可以放置多台设备,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总结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项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大放异彩,不但提高了生产力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存在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做出努力,将这项技术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韦伟清.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94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