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设项目建筑设计

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3 09:18: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设项目建筑设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设项目建筑设计

篇1

关键词: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建筑行业而言,建筑设计是其中一个主要的部分,其对整个建筑的良好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1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管理在建筑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与项目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以建筑设计项目为对象的一种管理方式,并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行业中。不仅是对人员的管理,还涉及到资金方面、质量方面的管理。它的管理形式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成的,其目的是为了使各方的利益达到协调,并达到建筑项目管理的目标。

2建筑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设项目的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这几点:一是管理的对象为建筑设计项目,其中的设计任务主要是由多数的临时任务产生的,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是来达到建设项目的管理目标。二是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存在着系统工程的思想。建设设计项目管理是将设计项目看成一个总体,然后根据整体、分解、综合的体系进行的管理,使得达到项目管理的标准。三是建设设计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主要是围绕设计项目来实施的目标。

3我国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计管理的落后,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缺乏设计管理而引起的。在一些企业或部门中设计工程缺乏统一的管理而难以实现最初的标准,而且设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在一些企业当中,是以设计师进行设计,领导来审批的形式,这就导致一些优质的设计无法发挥其价值,只能存在于图板中。当前建筑设计中,没有实施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与承包制相混淆的现象。另外由于观念的误区而使项目管理过于形式化。没有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都是影响项目管理发挥其价值因素。

4建设设计项目管理的方法

4.1建筑设计人力资源控制

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人员的配置上主要遵循这几个方面:一是人事匹配的原则。由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同岗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上需要考虑到人员的素质以及数量等方面。工程设计项目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对项目的质量有着紧密的关系,要使项目中的人员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对效益方面进行考虑。二是人力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将设计项目职位进行分析,对员工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的配置,并让员工参与到设计项目组织中,这样才能使项目的设计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完成项目设计工作。

4.2工程设计品质管理

设计品质好坏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其中设计质量的好坏的标准主要包括单个方面,一是法规方面,设计是否符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设计管理人员需要参与设计中的每个阶段,将业主的需求转达给转达给设计人员。设计结束后,应根据国家的法规进行审核,使其满足法律法规的需求,满足业主的需求。二是工程造价方面,根据每个项目的投资概算来确定设计中造价控制程度,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控制项目造价的目标,其中可以将技术、经济等相结合,最终达到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三是设计质量方面,由于我国的建筑质量控制还存在着不足,与国外市场的建筑设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建筑设计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上防止建筑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使建筑的质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效率与质量。

4.3工程设计人员管理

在建筑设计管理中最核心的是设计人员的内部管理。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从当前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专业技术不过关的人员,影响了工程设计管理的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升设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由于专业技术而出现问题。项目负责人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人物,其主要是对建设项目设计的质量进行检查。因此,项目负责人的任务较为艰巨。在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调配,并激发建设项目人员的工作热情。另外还需要对其他建设项目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使他们达到良好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

4.4设计进度的管控

对建筑设计的进度管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个项目资源的冲突,对于多个项目设计的任务出现时,难以对每个任务拥有相同的优先级。因此,为了使成本控制和降低的冲突,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在项目管理中,可以根据各设计任务的交付时间和总周期来进行优先级。二是设计变更控制,其与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有着很大的关联。设计变更的可控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并对控制造价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管理部门对变更设计和原设计进行分析与比较是其一项主要任务,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变更。对于有需求变更的设计,应尽早的确定好,这对工程项目的损失程度有着一定的影响,越早决定将减少经济的损失。因此,需要建立关于设计更改的制度,降低发生更改的可能。

4.5建筑设计成本控制

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建设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设设计成本进行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当前的竞争力最大的方面。为了使项目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不断推出新的设计方案,使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造价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位。其中需要由经理统一领导协作,只有领导重视了此项工作,才能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履行,发挥出其重要作用。另外还需要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的协调制度,制定员工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6造价管理指标及评价标准

设计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质量、进度以及费用,因此,对项目建筑的使用与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是根据不同的建筑来决定的。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是项目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是按照工程项目的效果来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功能、造价、设备、材料等,对其进行的综合评定,最后选择最为优异的设计方案。

5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其关系到建筑的质量以及进度。因此,对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建筑设计项目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造成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无法发挥出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波,于亮.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5(01):8-10.

篇2

前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建设项目大量减少,建筑设计企业的生存压力也日益突显。本文《浅谈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就建筑设计企业内部加强设计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并通过观念上的改变,协调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以此给予我们的建筑设计企业一点启示,有利于其更好的开展工作。

1.建筑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均需由建筑设计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由于长期以来,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设计行业需求旺盛,很多问题被掩盖,挂靠现象泛滥,恶性竞争,形成行业乱象。项目建设过程中因为设计文件存在问题导致返工的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但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耽误建设工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只有通过加强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尽可能减少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建筑设计企业的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目前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建筑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设计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只顾着不停的接项目,而接到项目后往往不重视设计项目管理,导致项目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设计文件在无形中埋下了一些隐患,而这些存在于设计文件中的问题如未能及时发现,将给建设单位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建筑设计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在行业内无法立足。

2.2各个专业缺乏沟通,优势难以发挥

一般性项目的建筑设计过程,往往由两个阶段组成: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这里,我们将这两个设计过程统称为设计文件阶段。建筑设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多专业、多工种相互配合协作,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方能完成的工作。仅仅依靠某一个专业,是无法完成的。然而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的优缺点各异,专业之间的矛盾也一直存在。在一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如没有设计管理协调各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获取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是不太现实的。

2.3项目设计管理体系不完善

受历史影响,我国的建筑设计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接受国家计划的设计任务,并严格按照行政区域、行业进行分类设置及管理。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存量建筑的改造业务以及新建建筑的稳步增加。建筑设计企业长期以来观念陈旧,只顾经济效益,是导致了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并不完善的主因。与此同时,设计企业对项目设计管理上经验的缺乏,而国外设计管理方式不能完全照搬,一些设计企业把用于管理企业的办法用在管理项目上,或者说用“企业管理”代替“项目管理”,也使得这一问题更加雪上加霜

3.如何解决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从思想上重视项目设计管理

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同理,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也需要思想上的重视,才能做出成绩。其中项目负责人,作为管理者,起着主导作用,也是问题成败之关键。他不同于其他的部门经理,仅仅有设计方面的才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其他方面的才能。例如: 领导能力、人员开发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付危机及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技术能力等。只有领导有了思想和能力的储备,带头苦干,才能激励设计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真正认识到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否则一切将是空谈。

3.2进行综合规划,建立项目管理体系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而出现的职权不明确,流程不规范,工作人员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必须分别加以解决。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设计项目的综合规划,也是建筑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形成的关键所在。所谓的综合设计规划,是指实际的建筑设计管理中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项目负责人,由其和建设单位进行直接的接洽。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等等形式的交流,充分了解到具体的需求,并整理出相应的设计重点和难点。项目负责人将作为领导,分配好诸如:方案文本、规划报批、初步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配合等阶段的人员工作,做到职责明确,权责统一。其次,对于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建筑设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管理控制。最后,对于工作人员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的建筑设计企业要充分遵守《设计项目管理手册》,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将企业效益和个人收入挂钩,充分调动所有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各司其职,达到效率的最大化。相信只有这些措施都得到落实,我们的项目设计管理体系才算真正建立。

3.3调和矛盾,发挥各专业优势

?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在设计过程中,因为各个专业之间所侧重的方向的不同,所擅长的对象也不同,从而导致了其矛盾的出现。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完全不可调和的,行之有效的协调方式,有时候反而能够成为提高设计效率的源动力之一。然而对于协调各个专业的矛盾,我们必须抓住的关键点――建设单位的实际需求。根据其具体的需要,通过各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协调,不断的发挥各专业特有的优势和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并通过这类方案修改设计文件,使得设计文件保质保量的完成,以此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

4.总结: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才能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于建筑设计管理的论述,希望引起更多的建筑设计企业对于问题的关注,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建筑项目设计管理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对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

篇3

二、建筑设计的四个着力点

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从工程项目评审的视角分析,建筑设计宜把握四个着力点。

(一)国家方针政策和建筑法规

国家制定颁布的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法规、规范和标准是建筑设计的准则。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或专项建设规划,以利于配合协调。例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为推进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11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概念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人居环境,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务院于2006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凡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建筑领域是耗能大户,其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节能降耗、环保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解决好建筑节能减排问题,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

建筑功能定位是确定为实现建设项目总体目标应具备的服务功能。服务群体是指建成后的服务对象,是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者。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的确定涉及社会经济历史与现状、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活动需求等要素,有的还牵连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这是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型建筑为特定群体服务的特定功能定位,含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本功能是指为实现该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为特定服务及服务群体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基本业务功能。特殊功能是指与项目服务内容有直接关联的,为足其特殊业务需求而必须配置的功能。例如,一座综合医院,根据规范,其基本业务功能应有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部、行政管理、院内生活等七项。但某些重点综合医皖,根据主管部门批准,还需设置科研所、医学院、预防保健站等特殊业务功能。据此,从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人流物流交通集散流线顺畅、空间组织明亮宽敞,到各类功能用房和附属设施的科学配置及其使用面积的确定,都应有缜密、细的考虑。在这里,涉及一工艺设计问题。对某些技术专业性强,且有特殊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有必要由相关技术专家负责编制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应作为主导,先行一步。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进行建筑功能性规划设计,以确保建筑功能的适用性,更好为社会和各类人群服务。处理好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还需考虑“前瞻性”,适度“留有发展余地”。关键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阶段要做好项目建设近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分析。特别是某些区域的地标性大型公共建筑。

(三)建筑艺术和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建筑艺术创作也是建筑设计的重头戏,尤是一些大型公共建筑。这是一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反映城市历史变迁、文化底蕴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元素。20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界先辈梁思成教诲我们:“中国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他还指出:“各时代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都一定要向建筑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满足这些新要求,便必须尝试某些新的表现方法,渗入到原来已习惯的方法中,创造出某些新的艺术体形、新的艺术内容,产生新的艺术风格。”因此,继承、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应该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也是人民的殷切期盼。其核心是继承和创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指导下的继承,创新应植根于继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没有继承,何谈创新。纵观全球,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在不同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国各民族自己的鲜明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绚丽多彩的建筑艺术风格。必须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宜从中国建筑独特的特征着手。区别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地域经济文化,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等,中国传统建筑都显示出各地域、各类型建筑各具特色的造型和风格。建筑艺术创作宜“取其精华”,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生活需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重点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建筑造型与风格、室内外建筑装饰以及建材和设备选择等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做出正确判断。

篇4

中图分类号: F54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对项目进行前期策划

(一)项目建议书

业主选择项目的主要依据便是项目建议书,通常情况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会由业主方委托相应的设计单位、咨询公司来负责,经过分析和考察,从而提出对投资机会和项目构想的评估,它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项目建设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建设地点和规模的设想;协作关系,建设条件;资金筹措和投资评估的设想;安排项目进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果的初评。

(二)研究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前期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它会对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分析,它的内容包括:建设标准、主要设备、技术工艺;建设项目依据和背景;建筑面积、占地面积、规划方案、建设地点;协作条件的配合;防洪、防震、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急对策和要求;建设工期和进度;资金的筹措和投资估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三)设计任务书

业主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是建设项目设计的依据,因此编制项目计划任务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的逻辑性、科学性以及建成后使用功能设想等都必须进行加以推敲。在进行任务书的编制之前,尽可能选择专业咨询公司对项目建筑进行必要策划。因为可行性的研究最主要是对项目投资经济损益进行研究,而项目策划则是对项目的空间内容、性质、使用功能、心理环境、规模等各因素进行研究,一般为建筑设计提供依据。任务书编制的内容包括:设计基本条件;周边环境和里面的设计;建设标准;建设依据;提供方案设计的文件要求;建设总体规模等。

二、选择监理单位

(一)确定参与投标监理单位的数量:通常情况下,邀请参标的单位不能太多,要根据监理单位的专业能力、特长、信誉以及项目特点,综合确定三四家监理单位便可。由于监理招标选择的是能为业主提供咨询服务、管理、监督功能的公司,在投标书中每个监理公司都会提出自身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技术的建议书。并且每份标书长短处都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对比来决定比较好的技术建议,所以,如果邀请的监理单位太多,便会导致招标费用和时间的不必要增加。

(二)选择有能力的监理单位: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投入,监理服务的选择不仅需要采取专业性的方法和程序,更多的还取决于从事监理的人员在预测力、想象力、创新、判断、经验、专长上的能力,所以,业主在对监理单位进行选择之时,一定要将重点放在能力竞争上,而不是价格竞争。

(三)对已监项目主要加强考察:经过考察已完成监理工程,听取已完成项目业主的意见,也是监理能力评判的重要依据。

(四)对其与施工招标程序的区别加以注意:监理招标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业主挑选出一个最具实力的监理公司,以便为其提供相应的监理和咨询服务。而施工招标的目的便在于选择实力最强的承包商完成施工任务,同时获取最具竞争性合同价格。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所以,在招标程序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三、开展工地例会

会议的内容包括:监理单位、承包单位、业主单位对各种驻现场人员、组织机构及其分工进行介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由业主单位宣布最终授权的总监理工程师;业主单位对工程开工准备、施工准备状况进行介绍;总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单位要对施工准备状况提出要求和意见;监理规划主要内容会由总监理工程师来介绍;确定施工中各方参加工地例会人员,以及例会议题、地点和周期。

四、控制项目造价

(一)对前期设计加以重视,对造价进行预控

通常情况下,管理者会对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加以忽视,而将造价控制的精力放于施工期的施工图决算和预算上。按照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工程造价受初步设计阶段的影响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五之间,例如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这两者工程造价的差距大概在百分之十左右,又如,在结构设计中关于基础方案、混凝土强度、梁板柱截面的选择及装饰标准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明显的影响。所以,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能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降低。

(二)对项目招投标加以重视,对造价进行基本控制

1、对工程标底进行合理确定:标底的确定会由招标机构完成,但对于标底的精度如何,是否合理,作为建设单位一定要做到了然于胸。对委托方所作标底,作为业主方一定要再次进行审算,并逐项核对,从而使标底可靠性得以提升。

2、对招标图纸的答疑予以注重:项目建设造价回收招标答疑深度的直接影响。答疑文件文字表述必须规范,在答疑之前再进行以此图纸会审,以便将图纸问题在招标开标之前消除掉。

(三)对项目过程管理予以加强,以便使造价控制的目标得以达到

1、将经济签证关的变更把好:在进行项目管理之时,图纸变更需采取签制形式,以便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使项目预控得以加强:应随着建设项目不断的深入而对造价控制目标进行分阶段设置,对每个阶段都采取预控处理。

五、项目竣工结算

项目管理最重要的一环便是项目竣工的结算工作,同时它也是工程造价确定最终的依据,因此,作为业主方一定要将已过项目竣工的结算审核工作做好。

六、结语

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业主方是项目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加强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好的项目,需要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只要也业主方能采取科学决策,以项目作为中心,对前期策划予以重视,选择恰当的监理队伍,动态控制项目投资,领导竣工计算工作,使项目建设的预控工作能能真正得以实现,从而使项目的建设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建设项目工作的自我管理过程,包括对于设计师、工程师、设计图纸、技术等的管理过程,比较复杂。它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方法,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设计项目,但是一般的管理办法依然对之有效。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特点分析

项目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整个项目的全面问题,包括有前期可行性分析、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工程竣工验收、试运营、再生产等环节。建筑项目具有其自身的几个特点:

1、多变性。项目管理没有固定的一个步骤和具体的限定,随着项目建设情况的变化,项目管理人员和管理的办法都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需要的人数也是不断的增多或减少,管理的环节上有的只需要前期,后期又会更换人员,前期的人员就调到别的部门或者其他项目。这决定了项目管理的很重要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模式,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可能要处理多种复杂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

2、唯一性。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独立的工程,其人员组织上都是临时性的,每个项目所需要的人员种类和数量都是不一样的,专业各不相同,而且在项目结束后就会消失掉,下一次的人员也是临时组合。项目管理的要求都是变化的,每一个项目都不一样,在管理的方法上也不同。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具有不重复性,每一个都是不可复制的。

不可预知性。项目管理的工作繁多,人员配置复杂,而且由于项目自身有一些不能确定的因素存在,所以项目管理会出现不可预知的情况。无论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人员、财力和物力等的配置是如何的合理,但是可变的情况是一定存在的,所以需要做好一定的变更准备,加强项目的可调控性。

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

1、严格执行合同要求

设计合同是建筑双方要求达到共识的一个法律保护文件,是一个凭证,对于项目管理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也对双方的行为起到一个强制性作用,使双方各行其是,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在其管理上需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1.1熟悉合同条款。首先设计双方需要明确合同的相关条款,将设计双方单位需要履行的各项工作明确下来,在掌握各自责任的前提下开展合同的相关规定设计,然后按照设计的规定日期展开项目工作,这样才能制定出最符合项目要求的管理计划。

1.2做好计划调整时间准备。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由于外界的影响会使项目的工作计划有一点小的误差,因此项目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动态变化因素的影响,项目管理工作需要了解到业主的条件,掌握各部分的时间节点问题,调整好项目管理问题出现变更会带来一些工期上的人力物力的安排,民用建筑需要做到对于项目管理上的非固定性和变更性。

依据人力资源完成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涉及到多个专业的人士,包括有设计、结构、审核等各个岗位,这其中涉及到人员的技术经验的差异,这对于项目实施的进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时候需要对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实施一定的控制措施,保证各个专业的人员能够合理安排,资源优化利用。

2.1项目人工时定额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将建筑项目的工作分为若干份,每一份工作所需的人员和时间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规范,这样将工作任务明确化,在进行工作安排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执行量的标准。在项目管理的时候合理进行工作人员和时间上的搭配,使工作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程优化。

2.2将项目各阶段内的工作定额,制定出符合设计节奏的进度计划,不同的民用建筑类型如学校、住宅等在设计阶段的时间因为设计人员的经验等会造成设计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其项目审核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在进行项目设计进步计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设计人员的经验等因素,做好计划预留时间,便于对项目做一些变更。

落实设计程序,加强方案论证。

民用建筑的设计程序是包括有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设计程序,上一步操作完成之后才能够展开下一步的工作,这样能够一步步将工程稳固下来,减少工程的返工率,使得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直到完成阶段。在各个阶段需要加强方案论证,保证方案实施正确,并且为方案修缮预留一定的时间。另外,加强施工图阶段的方案论证,主要就施工的工艺进行分析,由总工程师参与,这样才能找出最佳的实施方案。

小结

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项目量较之大型工程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其项目管理上的问题存在着很多的共性,项目管理处理问题的流程和方式是大致一样的。总之,完成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晔.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内容与流程的科学规范化[J]. 建筑设计管理,2011,(02) .

[2] 王伟杰,杨琦.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运用的探讨[J]. 建筑设计管理, 2007,(05) .

篇6

Abstract: the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in the design stage usually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mature management approach, in the project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decision, resource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and cost contro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process of opera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companies how to control the design proces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ternal resources and external resources initiative, is a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desig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有其特殊性。首先设计的成果是由建筑设计院完成的。其次项目开发公司设计人员在策化和设计过程中起沟通、协调、监控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中,项目开发公司如何控制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能动性,是取得项目设计成功的关键。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执行组织的结构是必须的。一般由上层领导、设计规划部门、策划部门、营销部门等部门组成,在设计规划部门的协调组织下通力合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及时、科学地决策,保证设计进程的顺利推进。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大部分项目公司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中采用方案招标来选定方案,也有的采用直接委托某一设计院来直接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房地产公司在取得项目后,一般都会委托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策划,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而房地产公司也会对项目进行内部方案设计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方向,作为招标任务书拟定和评标的依据;有的项目开发公司将方案招标作为项目研究的手段和过程之一,或考察设计院实力的方法,招标方案的成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影响不大。对建设项目整体方向把握还不太准,或希望项目有所创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集众家所长。一旦房地产公司对项目形成强烈的主观意志,一般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以免不必要的反复而浪费成本和时间。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方案设计阶段,项目沟通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准确而及时的沟通使项目设计朝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发展。沟通是多层面和多方式的。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沟通为:内部沟通(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与设计公司沟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尤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要及时甚至提前,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沟通信息的存贮体系和信息查询体系,以便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由团队成员和项目干系人共享。

在方案设计阶段也要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有的项目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实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项目资源的管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在此阶段,项目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优势互补。比如设计公司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但由于操作的各种项目较多,积累了不少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房地产公司设计对市场的了解比较及时,但对先进知识和经验的获得主要通过考察的手段,也有所滞后。有的房地产公司因种种问题而将设计公司沦为绘图公司,实在是资源的一大浪费。方案项目质量管理除了在方案的进程中介入监控,与设计单位共同合作,保证设计成果的内容质量外,成果的表现质量也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包括成果的内容、数量、质量等,一般在委托设计合同中做详细交待。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在执行组织结构、质量控制、资源管理、项目知识积累等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成员配置一般由设计总监、工程项目经理(建筑专业),以及建筑、结构、设备及概算人员组成,形成一个典型的强矩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也相对简单:委托设计,拟定技术措施,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成果审查、成果报建、联合技术交底等。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对上述几个流程组织相应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在这几个环节中,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是关键。工程设计负责人对项目的成功运作起着关键作用。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主持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院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成果控制,保证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设备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部门对成果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提出整改意见,把错漏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篇7

1.研究目的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城市基建项目投资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不断增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一个项目从最初的投资决策到建成并投产都伴随着各种风险,而项目的建筑设计在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期的设计决定了整个项目能否顺利的完成,对建筑的经济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美观性等都有很大影响.建筑设计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影响也很大。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设计原因造成的的质量事故高达40.1%,位于各个事故原因之首。

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在鲁布革工程中成功运用项目管理的冲击,我国开始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但当时只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引进风险管理,一直到80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慢慢开始接触到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书籍,风险也被应用到项目管理之中。尽管工程项目开始应用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但是也主要是在项目的施工阶段应用,一般我们都看到项目在施工阶段的投资是最大的,投资方对施工阶段的管理投入也会比较大,而对项目的设计阶段运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很匮乏,有待于我们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

再者,我国以前的设计单位长期以来都是设计院性质的事业单位,风险意识淡薄,虽然正在向企业单位过渡,但是仍然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许多设计单位并没有与所属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完全脱钩,在项目的设计阶段根本不注重风险管理。但是,随着我国建设项目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外国设计事务所的竞争和设计单位改革的步伐加快,设计单位要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所以,必须要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中重视风险,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准确的分析评价和有效的控制及其重要。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中对风险管理的界定:项目风险管理包括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和控制风险等各个过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降低项目中消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提高项目中积极事件的概率和影响。随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评价的理论,开始不断的被应用到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评价己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风险管理的研究,促进了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控制应对也是大家共识的风险管理基本步骤。

2.项目风险识别

国外的风险识别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列举法;调查的识别法;系统分析方法;风险因素预先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AHP);表格与问卷;影响图法和其他图形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

对风险识别的分类在工程项目领域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而在其他领域也有不用的分类方法。例如,Belev把科技风险分为六类:技术风险、设计风险、资金风险、成本与进度风险支撑体系风险、和外部因素风险;Kosnik和Moriarty认为风险分为两大类: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 Bethay和Soude则把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商业风险和技术风险三类。

国内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分类有:王心发对项目的决策,计划与设计,施工,项目试生产及竣工各个阶段进行风险分类。蔡依平总结主要的几种风险识别方法:事件树分析法、试验数据或结果、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或访谈、工作分解结构法。识别出检查表中风险的基本形式。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为类,即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组织风险和管理风险。李金海等提出了大型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五种:社会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唐坤等结合大型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三类:社会控制,自然力的作用,人的作用。官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与大型公用建筑设计有关的各方风险因素的有效样本,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大型公用建筑设计项目的十个关键风险因素:缺乏对安全、能源、环境、市场等的周全考虑,可行性分析流于形式,设计单位选择,设计方案评选,选址错误,业主的设计目标不明确,业主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不准确、不及时,设计招标文件不规范、不准确,方案的艺术、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等诸多因素的不协调,设计方对业主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够,业主不遵循设计的客观规律。单宝艳等分析了结构中最容易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总结了建筑结构设计风险因素主要有: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结构荷载及作用问题、结构耐久性不当等十方面。张相勇总结了了建筑设计的前十大风险因素:未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现场不明确或情况不了解设计方案评选,业主提供的资料不完善或要求不够明确,设计招投标文件不准确或不规范,选择不当的设计单位,不按正常设计阶段设计,边设计边施工,设计方对业主要求的理解程度不够,单纯的强调建筑外观效果和功能。

3.项目风险分析评价

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己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了风险管理技术。他们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模糊数学法、统计和概率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CIM模型和影响图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Tahetal提出的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价的模糊逻辑技术;Lametal提出的用于大型复杂项目的风险决策的模糊推理决策技术。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并在水利、土木、建筑等各种项目中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的研究有:王学军等从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费用三大指标中抽象出共性的两个随机变量:相对量和绝对量,进而用Bayes推断模型进行相对量与绝对量的概率分布分析,为项目决策分析提供依据。吴立寰则采用了蒙特卡洛模拟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贾俊峰等结合施工安全风险的特点,提出了WBS-RBS与AHP相结合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邢莉莉通过建立一个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子分析的模型,结合案例分析了造成设计单位经济损失的各个主要风险因素,对这些风险进行排序分析,找到最具重要的风险因子。按照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类别、发生时间、分担主体角度,构建了建筑工程设计风险评价的三维结构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网络分析评价方法对建筑设计风险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评价,包括风险引起损失、发生概率、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王春建采用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风险评价。采用专家意见、统计问卷数据和文献综述,建立评判矩阵的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风险的权重;通过的构造模糊评判矩阵,将建筑设计的风险从定性深入到定量分析,得到了建筑设计项目风险的隶属程度。

4.项目风险应对

通过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识别建筑设计项目风险因素,根据具不同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应对策略,把项目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实现风险收益比率的最大化。结合建筑设计项目特点,可把风险应对策略总结为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等对策。

风险规避是指拒绝或放弃某项风险损失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活动的方案。风险规避是各种风险管理对策中最为消极又最简单的一种。其主要优点是将损失出现的概率保持在零的水平,经济安全,简单易行。在建筑项目设计中,通过拒绝从事有责任风险的活动来规避高风险的设计技术,设计项目和设计方案。或者制定方案降低风险的损失。风险转移是指企业有意识地将自己不能承担或不愿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体来承担所采取的措施。风险转移是建筑项目中最常用的一种风险应对措施。设计单位通过保险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意外风险等转移给保险公司。但是风险转移是以有利于履行合同为前提的;风险的承担方应该更能有效的控制和防止风险,这种转移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是增强风险管理的效果。风险减轻是设法把不利的风险事件的概率或后果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临界值。提前采取行动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减少其对项目所造成的影响,比在风险发生后亡羊补牢进行的补救要有效得多。在项目设计时候就考虑到增加冗余的构件可能减少某项原有构件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影响。风险接受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由自身来承担风险事件。企业可以在不妨碍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接受一些难以转移、难以控制、无法避免、收益较大的风险。

5.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地防范工程项目设计风险,为了保证设计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各个建筑工程企业都要加强企业设计风险分析,对于工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与系统分析,加强对设计风险的有效管理,从而对设计风险给予有效地防范,进而将风险尽可能地降为最低。与此同时,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找到企业合理定位,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程设计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PMI.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BOK Guide)-Fifth Ediition[M]・Pennsylvania: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13.

[2] 唐坤,卢玲玲.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建筑经济,2004 (4): 12~15.

篇8

【中图分类号】TU201

前言:目前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相关法规政策及要求规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也必须是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要求来实现,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设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建筑工程项目并不是依赖建造技术,更多依靠的是设计。

一、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建筑艺术以及建筑结构

土木工程理论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任何建筑设计都必须建筑结构作为支撑,不管是如何完美、成功,建筑都必须依赖基本的力学结构。现代建筑工程不仅强调实用性、舒适性、功能性,同时也追求建筑的艺术性,但是建筑设计艺术必须是建立在结构设计基础上的,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条件的限制,不然不管是多么精心的设计,也不能投入实际施工中。

(二)设计人员自身素质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繁琐的工作,在实际设计中会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知识,一般很难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设计,必须由不同领域的人共同协作、共同配合才可以完成整个完整的设计。工程项目设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质量,因此一定要精心挑选不仅具有丰富的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丰富实际设计经验的工程设计人员,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质量。

(三)施工技术配套以及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设计毕竟仅仅是在纸面上的组织规划活动,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必须经过相关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设备才可以转化为现实,假如设计的内容对于材料要求过高的情况下,很难实现正常施工。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施工技术配套问题,确保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设计。其次,业主才是项目建设的发起人,也是这个建筑工程的所有者以及使用者,建筑工程设计实际上也是为业主服务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征询业主的意见,设计出令业主满意的建筑工程。

二、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一)过程识别

立足于整个体系进行分析,过程管理方法主要是主张一定要识别和管理很多有内在联系活动,才可以有效的组织整个体系的运作,因此一定要做好过程识别工作。过程识别方法主要包括金龟法、章鱼图等方法,具体的识别步骤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识别、明确客户导向过程、管理过程以及支持过程等管理模式需要的相关过程。2、深入、全面分析这些过程的顺序以及内在联系,合理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能。3、识别、确定整个有效运行、控制整个过程的基本原则、标准以及方法等。4、保证能够获得一些有用、必须的信息及资源作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密切监视的强有力支持。5、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准确测量以及深入分析,明确这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问题及不足。6、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持续改进这些过程策划结果。

(二)过程接口

整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作用也被称为过程接口,主要指识别过程中输出的具体流向。过程借口的过程中第一步应该将当前全部的输入、输出全部进行彻底清理以及盘点,将一些无效、没有用、不合理以及多余的输入、输出等部分删除,将一些重复或者相似的输出内容进行高效整合。找出对实现目标有所影响的一些关键活动,并且明确活动的要求、相关责任者以及主要责任者,这样可以有效确保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过程绩效

绩效考核是评价、分析目标实现情况的主要手段,主要是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评选出最佳的表现者。绩效考核的结果全部是在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各部分的高效协调、配合,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绩效考核作为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应该将其融入到整个过程中,这就要求将以往的“部门绩效”转变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过程绩效”考核模式。过程绩效一定要制定统一、科学的过程准则,主要是指过程原则、指标、目标及要求等相关内容。在制定过程准则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所有的接口、输出活动,尤其是和顾客接口相关的活动,还有关于关键活动以及增值活动都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衡量准则。如果有可能的话,岗位设置、设备设置以及输入信息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衡量准则。

(四)过程控制

如果过程控制是立足于结果的情况下,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尽可能简化。通常情况下,过程控制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分别是过程原则、方向、要求以及程序等。过程方向主要是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活动情况;如果活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非常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过程原则;如果活动整体上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只需要提出相应的过程要求可以很好的简化复杂的过程即可;如果整个活动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应该制定严格的过程程序。

三、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控制的几点要点

(一)做好事前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前,一定要设计策划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工程管理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充分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的依据文件、工程项目概况、设计原则、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方案等。在这个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充分重视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文件,通过书面形式使甲方确认后将其作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同时应该有效落实相关的施工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自身的技术条件、市政条件以及室外条件等,在落实相关的技术条件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尊重人防部门、消防部门、规划部门、建筑设计部门等多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二)设计方案选择以及审核的控制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工程设计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严格审核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关于选择、审核设计方案方面的重点是结构选型、设计标准、设计参数等各方面,应该仔细审核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美观性、功能性、舒适性、可靠度等是否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各专业的详图设计、系统布置以及节点设计是否安全可靠。设计深度是否符合实际施工能力。计算结果和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是否保持一致,选择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是不是合理。经过审核后,分析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全面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企业也在不断发展,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得到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市场不断开放,我国建筑工程设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强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逐渐变得重要和必要。建筑工程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一定要实现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充分明确每个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要点,不断优化、规范工程设计,确保工程设计质量,使最终的设计成品令业主满意。

篇9

引言

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它是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所建立的完整、高度集成的建筑信息化模型。其包含的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过程中能够动态变化调整,并可以及时准确的调用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和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增加项目利润。

1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1.1协同设计

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学科的交叉与合作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协同设计。而在二维CAD时代,协同设计缺少统一的一技术平台。虽然目前也有部分集成化软件能在不同专业间实现部分数据的交流和传递(比如PKPM系列软件),但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专业间协调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可以采用三维集成设计模型,使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各专业在同一个模型基础上进行工作。建筑设计专业可以直接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结构设计专业则可以提取其中的信息进行结构分析与计算;设备专业可以据此进行暖通负荷分析等。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能够通过中间模型处理器对模型进行建立和修改,并加以注释,从而使设计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和传递,更好地解决不同专业间的相互协作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

1. 2效果图及动画展示

利用BIM系列软件强大的建模、渲染、动画技术,可以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使得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功能性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另外,如果设计意图或者使用功能发生改变,基于已有BIM模型, 可以在短时间内修改完毕,效果图和动画也能及时更新。并且,效果图和动画的制作功能是BIM技术的一个附加功能,其成本较专门的动画设计或者果图的制作,成本会大大降低,从而使得企业在较少的投人下获得更多的回报。

1. 3设计图纸可施工性的加强

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各专业(建筑、结构、暖通、机械、电气、通信、消防等)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并且难以协调和避免。而利用BIM模型,可以对建设项目的各系统进行空间协调,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减少设计错误与漏洞,从而有效消除碰撞与冲突。通常,大多建设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人员之间交流相对较少,并且设计人员普遍缺乏施工经验,设计中往往不考虑实施施工的难易性,这便容易导致施工难度大大增加,使得施工人员难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BIM技术则可以提供强大的可协调流平台,加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交流,让施工人员提前参与到设计阶段,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使得设计图纸的实际可施工性得到加强。

2 .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 1三维碰撞检查

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中,在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设计图纸汇总后,由总图工程师人工发现和解决不协调问题,这将耗费设计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BIM技术在三维碰撞检查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也都有相关软件可以实现。像设计阶段的Navisworks,施工阶段的鲁班虚拟碰撞软件。这些软件都是应用BIM可视化技术,施工设计人员在建造之前就可以对项目的土建、管线、工艺设备等进行管线综合及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和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 2算量技术

BIM中的构件信息是可运算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自动识别模型中的不同构件,并根据模型内嵌的几何和物理信息对各种构件的数量进行统计。使用BIM模型来取代图纸,直接生成所需材料的名称、数量和尺寸等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将始终与设计保持一致。在设计出现变更时,该变更将自动反映到所有相关的材料明细表中,造价工程师使用的所有构件信息也会随之变化。

2. 3虚拟建造

虚拟建造技术是实现概念设计的有效手段,其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可视化方面的强大优势以及可交互式功能,对建筑物的外观、环境功能、施工等方面进行交互的建模与分析。要求虚拟建造的模型能够反映物理原型的特性(包括外观、空间关系以及力学性质)。用户应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比例观察虚拟模型,通过操纵原型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定性的判断。采用BIM技术可以很好的达到上述功能和要求,能够利用BIM建立虚拟建筑模型(图1是某别墅的虚拟建造模型),进行施工方法试验、施工过程模拟及施工方案优化,达到“先试后建”的目的,可以排除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及风险、对比分析不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实现虚拟环境下的施工周期管理。

3.结论

1)国内建筑和施工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好充分准备迎接BIM技术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2)多维管理技术是未来工程管理所必需的辅助工具,项目管理的模式将由三维(3D)、四维(4D)

发展到多维技术,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BIM技术以其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

现整个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但是该技术的研发需要计算机、数值方法、有・限元法、控制理论及数据库管理等多学科的交叉。

5)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人们防灾减灾意识也有很大提高,为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基于BIM技术,开展全过程施工控制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建立全过程施工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胡若文.BIM技术在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初探――以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12:158-159.

[2]周春波.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01:51-54.

篇10

BIM研究已成为当前工程信息化领域方面的研究热点,BIM也被广大学者和专家公认为未来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但BIM应用风险研究相对而言才开始起步。文章分析BIM在建筑业中的主要应用障碍,探讨BIM应用推广的对策。

一、BIM应用风险分析思路

1、选择BIM前的风险考虑

工程建设行业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及行业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给建筑业企业带来应用BIM技术的外界压力。以长远发展为目标,企业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展开BIM项目试点和应用推广。引入BIM新技术势必会对设计思维方式、项目工作方法以及团队协作过程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不断增多。这些风险因素都可能带来建设工程项目决策的失误,应用BIM技术时,更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应用BIM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把握,以最终实现BIM效益的最大化。

2、选择BIM后的风险分析思路

企业类型决定其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关键目标的内涵,因而设计、施工、运营、业主等不同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应用BIM时,所涉及风险也有所不同。

二、工程建设项目BIM应用风险识别

1、技术风险

BIM新技术采纳意向主要受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从技术有用性角度来分析,较传统的CAD,BIM的价值被过度宣传,夸大的价值容易引起CAD使用人员的心理落差感;CAD通过舍弃传统画图板,能够帮助设计工作者提高制图效率和改进工作质量,而BIM则须通过项目各阶段参与方的有效协同合作,才可能实现其对项目信息化的改进作用。因此,工程人员对BIM有用性的认可度不高。其次,BIM技术难度高,感知易用性较差,存在数据准确性、数据安全性、数据交换等风险。当任何项目成员给模型增加信息时,容易出现对模型信息误解和增录信息表达有误的现象,多方共享信息的实时更新一旦出现问题,也将给信息使用方带来返工和重新确认、多方沟通的麻烦。数据安全则是指用BIM进行设计时,在设计成果最终完成和出图之前,模型都保存在电脑上,若系统崩溃或数据损坏,易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各模型信息的录入参与方需要再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重建模型。在成本、进度计划等4D、5DBIM应用中,技术上为不同软件之间提供无缝接口仍存在一些困难,存在数据的准确性和协调性风险。目前市场上的BIM软件种类繁多,且大多均为基础平台软件,专业针对性不强,铁路、公路等建筑之外的专业人员采用BIM工作,项目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甚至会导致项目进度的拖延。

2、业主方BIM能力风险

业主理想的BIM能力包括五个方面:选择具有BIM实力的项目合作方、提出BIM参与要求、校核提交的BIM模型、充分利用BIM模型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研发需求的BIM应用。其中,对BIM模型校对、审核能力是业主现阶段普遍缺乏的。影响BIM应用的最大原因是缺乏BIM人才,这一问题对BIM的应用推广起了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但现设有BIM相关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仍主要依靠业内人员培训、选拔的方式获取人才。而现有人员知识能力结构不足,他们本身承担业务繁重,且BIM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不明确,导致BIM人力资源匮乏。在绝大多数企业的BIM应用中,需要采取聘请BIM咨询顾问的方式。香港即主要依赖BIM第三方,但内地实践中少有此类成功案例,原因在于第三方缺乏持续改进工作及持续保持业主方立场的动力。

3、过程管理风险

1)对BIM的认知及应用目标定位风险

对BIM的认知及目标定位风险是指过度夸大BIM能发挥的作用和实现的价值,低估或高估BIM应用的困难。前期对BIM应用目标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建模、数据库深度,深度增加时相应的资金、人力投入也呈指数倍增长。低估BIM应用风险,过高定位企业或项目的实际需求,没有结合技术水平和公司实际情况,直接深度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应用,极有可能事倍功半,起不到应有的改善作用,甚至对基于传统技术的相关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但若过于高估BIM应用的阻碍,前期BIM应用目标定位过低,后期应用则难以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再拓展。

2)业务流程重组风险

以某公路项目BIM应用为例,采用BIM及GIS、航测激光雷达技术、物联网等一系列相关支撑技术后,项目所有工作均围绕信息模型展开,利用航测激光雷达技术进行快速测绘,构建公路走廊带三维模型。设计人员利用走廊带三维数据进行设计,路线方案比选,参考IFC标准,在公路自动建模工具中制作公路三维模型并绑定设计、概预算、工程清单等信息,在3DMax软件中对三维模型进行进一步渲染,交付给业主和施工方。业主、施工方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利用BIM进行施工组织、协作管理,进一步绑定进度、施工组织设计、成本、费用、安全环保、质量、交竣工资料等信息。运维企业在养护、应急指挥过程中利用3DGis技术辅助展现养护信息、应急调度指挥,并查询、利用各类绑定信息。项目设计前期建模、施工阶段的模型维护和存档等比较占用时间,而传统项目中变更及多专业合作的工作流程都发生了简化或缩短,变更只需在任意图里修改实体数据信息,其他图中同一构件信息均自动更新,多方合作问题上,更是可以直接借助协同平台,同时修改建筑信息模型,或让施工运营等后期参与者提早加入到项目中来。这些变化要求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定义和规范,否则明晰的工作流程体系的确实,极易造成工作中的混乱和返工,唯有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才能保证基于BIM的项目运转顺畅。

4、投资收益风险

BIM的应用在短期内投资额大,人才培养和选聘的显隐性投入成为了重大支出,硬件设施成本远超第一次工程行业改革的CAD相关硬件支出。同时,BIM投资可能需要较长的回收期,一方面,从技术经济学中收益率指标出发,现值P大、投资期n长、收益F期望值较低,因此,BIM应用的投资收益率i可能较低或无明确保障。从价值工程的公式“V=F/C”来考虑,则由于可实现的功能效益F不易量化、难以准确感知,而短期内成本均值C高,长期内成本均值C小。因此,BIM应用的短期价值低于长期价值,容易导致公司管理层缺乏持续投入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结语

未来BIM应用将逐步趋于成熟,数据来源充足可靠时,可进一步研究剖析风险问题的根源及风险大小,利用结构方程(SEM)整合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两方面功能,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影响机理,也可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多目标遗传算法,测算多风险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的项目风险大小。

篇11

关键词:单体建筑;传统建筑;协调性

Abstract: single building project design is more common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evel, but in single building project design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oncept has many striking resemblance, even in some ways since. Are strong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and monomer and the environment of coordination

Keywords: single build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虽多见于工程技术层面,但在单体建筑项目设计的实践中,其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同出一辙。都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的重要性。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具体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环境,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为基础,有效地组织场地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即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项目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项目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一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

城市规划也影响着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体现如下要求:1)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2)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项目场地设计一有更直接的影响,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切实的反映。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在现代建筑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工程实践。但我觉得在指导思想上与中国传统建筑是一致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人们在理想环境追求的指导下,通过工程实践来营建诗意的空间。同样都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的重要性。

1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传统建筑具有相同的自然观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所赖以依存的对象是自然。作为人类营造家园的工程活动必须以大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不能妄想去征服自然。人类作为一个生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受自然哺育的群体,只在乎用自然的方法去寻找并发展与自然系统一致的法则。应该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当然,这种与自然的互动要通过一定的要素才能体现出来。项目场地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作用的前提之下。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而且始终贯穿于华夏文化与传统建筑的观念之中。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宇宙观,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机整体性上,不仅认为认识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是平等的,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种宇宙观念的指导下,“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总原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从天、地、人与自然结合的观念去看待事物并且长期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同时,“道法自然”又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成为我们日常行为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2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传统建筑具有相同的有机整体观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城市各元素之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则是从建筑具体地段环境来协调各方关系,但整体性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在尊重具体地段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协调气候、土地、水、植物、建筑、人及道路、管网等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与具体地段相呼应,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景观特点的有机整体。

在场地规划的实践中,它既包括了整个建筑项目与地段环境的协调,尽可能少破坏自然环境,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或采用合理的方式适当改造地段的环境使之符合人的理想环境要求,同时也包括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工环境、建筑与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贯通和交融,效仿自然界有机理念,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中国的风水学与单体建筑项目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恰恰是风水学术中记载的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研究风水渊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关联了中国古代城市、村镇、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质、生态、小气候、绿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间设计、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话题。

3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传统建筑具体处理手法上的一致性

在具体单体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地形、地貌,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以及水文资料,作出合理的判断,进而形成符合具体地段环境场地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相地理论里也同样讲究望、景、观、卜,“望”是从远处观看地形、地貌;“景”是考察地段与太阳高度角、风向的关系;“观”是去实地考察植被、水文情况;“卜”是指用龟背等器具来进行占卜。古人在进行完这些程序之后才具体来规划用地建造房屋。

在上述“天人合一”的认识论,“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及有机整体论的指导下,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例如建筑的处理、树木的处理、水体的处理、道路的处理以及景观视觉处理都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营建方式极其相似。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原则讲究“虽由人做,宛若天开”,因此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树木、建筑、水体及其道路的营建都极力模仿自然有机形式,恢复人对自然共生本性的回归,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

4 单体建筑的处理-与环境共鸣的人工环境

建筑往往是一个基址上最重要的人工环境,是精神与物质的载体。物质可以通过具体的建造来完成,而精神需要与环境的共鸣设计来达到。西蒙兹认为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并把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住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于是在建筑具体处理上往往通过分析场地,结合地形恰当布置田园和建筑,适应地质构造,尽量减少对现存生态系统的干扰,反映气候条件并且考虑景观的布局,强调最佳的效果,整合各种要素,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是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