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3 09:18: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念

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教师们按照统一的课程来教学,使用统一的课程来上课,学生按照传统的方式接受老师们“塞”给他们的知识,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事先规定和设计好的,有板有眼,井井有条,甚至每个环节需要几分钟,也要分配得准确无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设计”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与老师配合得尤为“默契”,因此教学任务也得以“圆满”完成。但这种“默契”是毫无生气的“表面现象”,“圆满”是虚假不实的“一团和气”。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就促使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一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中,我们的观念在不断地变化,体现在上课中,过去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教”,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认识新课程,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考虑。

二、政治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政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四、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培养创新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36-1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否恰当、妥当则是衡量教学改革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些不良现状表现为: 第一,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决定课堂教学的一切, 形成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中心,教学讲授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接受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第二,主客体错位。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仍然占着主体地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有效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有所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还是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都需要一些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学生,这对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文化生活》时,针对国务院的2008年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三个民族节日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一方案,适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节日,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与创新。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说明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基本内涵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和落脚点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它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分难易繁简,“知无不言”,每一节课自始至终“勤政爱生”,这样的教学就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从教学对象看,学生通过反复做题、反复练习,甚至是过度练习来获取知识,这种千锤百炼式的学习方式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有效”性,但这种学习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学习,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低效学习,使得本该充满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变成“不公平交易”和“强买强卖”的过程。

三、政治课堂要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措施

传统的学习方式割裂了学习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分甚至仅仅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厌学逃学等不良后果。真正的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并以所学的知识原理为工具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在向老师“拿来”的过程中自己要有所“生成”。

1.教师对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准备一桶水。也就是说,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认真设计出教学过程和教学详案和简案,并设置教学手段,选择教学方法。没有精心的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精心的准备,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没有了实践的场所。

2.恰当有效地运用讨论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探究有关思维活动和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获得全面发展的能力和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讨论法不失为适应新课改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

3.积极实施主题探究活动

通过主题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主题探究活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4.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篇3

当前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中,人们还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困惑,由此带来的新课程教学的不到位,甚至偏离高中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要求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真正走进新课程,主宰新课程,即把新课程新理念变成教学现实,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最要紧的是冷静地面对和思考关乎新课程实施的若干重要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1.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课程改革中继承与改革、发展、创新的关系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在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改革。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思想和做法有哪些需要保留和继承?又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进行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教学要求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改革什么?发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同时,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把学生教育成人培养成才。wWw.133229.cOM本次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课程结构对教学实施的影响是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一个,新课程教学要特别关注课程结构的新变化,即由学科课程架构而成的平面结构变为由学习领域、领域下的科目及科目下的模块来构成一个立体的课程结构,从而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教学实施提出要求。学校应根据新的课程结构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开好新设置的选修课程。学科教学从总体上要兼顾好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使必修内容的教学与选修内容的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为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选修学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一种反映,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

思想政治课的建设过程就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50年代以来曾数次制定、修订德育课程教学大纲,90年代中期就先于其它学科首次制订了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次为了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要求,也是适应在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又重新制订了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是改革和继承的辩证统一过程,既非以改革否定继承,更不能以继承阻止改革。政治老师要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以明确本课程教学需要继承哪些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如何按照新课程新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发展,并为了学生的发展,创新哪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呈现方式,开发和利用哪些教学资源,克服成人化教学的倾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开与不开思想政治课的选修课无所谓,这种想法对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负责任。着眼于学生的需要,政治教师要积极准备、创造条件上好思想政治选修课程,鼓励和提倡更多学生选修更多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高中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坚持用前瞻性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结合教育的现实性、可能性进行适当的超前性的规划,脚踏实地地开展教学。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走进新课程,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如果观念没转变,新课程、新教材都只能是空谈,一旦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便会回到老路上去。而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则认为,早在2001年中,教育部就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近几年该听的课改讲座听了,该接受的上岗培训也参加了,关于高中课改和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性的东西,也能说上几条,以后不需要再继续学习课程新理论领会新理念,只要上好课就行了。事实上,走进了新课程的不少老师的教学是“穿新鞋走老路”;也有不少人艰苦努力,但是,举步维艰,问题多多,困惑多多。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和困惑的产生,固然有新教材本身的因素,但更多的问题恰恰是因为不少老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没有真正理解所致,缺乏从实质上对高中新课程特点和要求的把握所致,把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当成了两张“皮”。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根源首先在于没有真正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新理念,观念更新没到位。传统观念和做法的惯性使部分教师不能自觉坚持按照新课程要求进行教学。事实上,靠听几场讲座和短短几天的集中培训,知道了几条新说法新主张,就以为解决了理念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这一环节,才能把外在的新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素养的一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每日的课堂上,落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新课程才能有新局面。可见,对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并始终如一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规范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中教师一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一边继续学习并坚持研读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有关文件,以学习高中《课程标准》为重点,以明确高中新课程的性质,领会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育教学目标,认同高中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以确定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从而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定准位、起好调,这是进行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这种边学习边反思边实践的方式,才能使新课程的新理念真正融人教学中,发挥其引领教学作用。

对高中思想政治老师来说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学习,一要深刻认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最终教育教学目标。二要在学科系统中和德育系统中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定位。三要认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课程理念,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并以此为指导、规范和衡量高中思想政治每一模块每一单元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

篇4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等,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我们一定要认真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促进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标把握不透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不短的时间,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对于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完全透彻领会,对新课程的要求理解不够到位。

(二)教学理念滞后

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的观念,才可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从根本上取得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教案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式化的教学。

(三)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陈旧

虽然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旧的教学方法,教师严重的依赖于教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还是单一陈旧的,学生也习惯于才老师那里学会现成的知识,不能够自己进行总结,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一)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应该与生活主题结合起来,围绕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把所学的知识点和实际运用结合,使得学生善于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更好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重视课堂导入的方法运用

课程开始的导入有着重要的作用,精彩有趣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一门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对蕴含着一定的经济常识,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导入教学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师生共同进行分析总结,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和掌握知识,也让课程本身增加了趣味性。或者教师也可以先抛出一些带有争议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等活动,发散他们的思维,然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与时事政策的教育进行相互补充,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实践环节,丰富高中政治教学的内容,积极开展社会调查,让他们能够把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使得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有实际意义,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四)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要积极倡导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互相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探索的态度。

(五)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师要建立起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变化有引导作用,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高效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政治学科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设施、自身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的个性,提高创新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成绩的取得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的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记住了知识点,有的学生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对知识进行了掌握理解,还有的学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的不一样获得的知识效果也就不一样。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关心每一个学生。

总之,教学方法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努力进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思想,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促进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富有激情的认真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在改革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建设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仙炜.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07)

篇5

生活既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起点,又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归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简言之,要关注学生内在的需要。“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认识的内在动因,是良好的价值观形成的坚实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开展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入手,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反映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如,笔者在讲授矛盾相关内容时,针对当前高中阶段比较敏感和棘手的早恋问题,通过正反两个案例的呈现,积极引导学生用矛盾的特殊性(人生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主次矛盾等相关知识加以讨论与评析,既使学生对矛盾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直观的把握,也使得学生对早恋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相对于教学实践,任何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滞后性。社会在飞速变化,理论在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应不断地调整、充实。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时代性要求。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充分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我国的社会进步、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结合起来,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以显示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教学内容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客观、全面、辩证。客观、全面、辩证地表达教学基本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可信度和实效性的需要。思想政治课无疑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但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地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为此,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及对知识意义的引导不能片面化,不能顾其一不及其余。对有关价值标准的表述,在确保规范、正确的前提下,可以适当介绍多元价值标准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标准的背景下、在价值标准的现实冲突中,通过比较和鉴别,认清主流,做出正确的选择。

3.塑造教师新角色。

3.1教师角色定位是教学理念的表现,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3.1.1要由思想政治、伦理道德基本理论、知识、原则的权威说教者、布道者和灌输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直面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现实实践的观察者、分析者和参与者,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形成的引导者、培养者和促进者。

3.1.2改变自己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权威中心的角色,走下高高在上、远离学生的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在民主、平等、轻松、互动的教学情景和氛围中,做学生看法、意见、观点的倾听者,疑惑、问难的解答者,与学生一起共同成为体验生活、感观社会、思考人生、问难疑惑的学习者、思考者。

3.1.3不再做教育教学的简单的管理者、监管人,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创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之实验情境的参与者、导演和演员。

3.2塑造教师新角色,要求教师开阔视野。

3.2.1开阔自身的知识视野,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基础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学科本身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领域,如伦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二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性本质要求教师具有的知识贮备,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对策学、教学法、现代信息技术等。

3.2.2开阔自己生活世界的实践性视野。新课改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紧密地结合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关注社会、生活实际,了解社会热点、焦点,把握国内外的时政现实,最大限度地开阔自己的生活实践视野。

3.2.3要掌握其他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机制与实际状况,树立大德育的教育教学观,从而营造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使德育工作实现其实效性、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4.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重视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有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以及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间。

重视目标设计。要把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此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学业成绩的评价。

重视“以问题为引导、体验为中心”的情境设计。这是“从生活逻辑到理论逻辑,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理念的重要表现,也是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

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不是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是用生活的例子验证书本结论。

篇6

中图分类号:G65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34-01

在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课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转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理念,对于完成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实行教学改革创新。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效率低、效果差,只重视考分,学生普遍缺少创新思维能力的状况。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要想迈上新台阶,就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要跳出传统教育的老圈子,转变旧思想,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加快创新教育的步伐。因此,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方向、课程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要践行新课改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的需要,要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注重学生内在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充分重视教学导入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寻求规律、发现创新。因此,考察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过程是评价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

教学要紧扣时代的脉搏,理念要符合教改的新精神。教师要跟随时展,善于钻研,勇于创新,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尽量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新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来应对。

学生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想方没法赋予思想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做到科学的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重要的是要能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创新尝试。

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勇于做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教材中的“相关链接”、“综合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才能让学生积极地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之上开辟属于自己的空间,利用自身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敏锐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善于利用时政热点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教材相联系的特点,处理好相邻学科的关系,使其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尤其是高一年级使用着新教材的思想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除了要转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让学生自信地想和说。教师要善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格”和“瞎想”。在创新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

篇7

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新课程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新课程模块建立在了生活的基础上。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时事简评新课程理念坚持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的统一,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组织讨论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时,有意识地组织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学生自由交流,分组讨论,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整合,形成本小组的鲜明观点。15分钟后,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全班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

合理组织,及时引导,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

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营造氛围要适度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因势利导要及时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要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思维状态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当发现他们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引导,否则课堂教学效益就会降低,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

篇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客观地分析,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新课程理念还未完全树立,教学实践方式有待改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一言堂”、“满堂灌”;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教师的关注点不是学生,而是成绩。这样的教学观念势必使课堂教学中缺少人文关怀,学困生常遇冷落。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必然养成学生学习的依赖性,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应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其中重要的还是教师对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充分,没有真正树立起新课程理念。

2.对学《课程标准》认识不够充分,素质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确立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学的基础。所以,在课改培训时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专门的解读,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但对课程标准置之不理的,也不乏其人。教师不重视课程标准的原因,一是课程标准的编写体系,二是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以往的教学习惯。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例,它是以不同的层级目标来规范教学内容和能力要求的,最高级的是总体目标,其次是分类目标,第三级是模块目标,第四级是单元内容目标和对应的提示与建议。单元内容目标又分解成几个部分,比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就分成三个部分: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提示与建议中规定:“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有生产、地域、时间、文化等”;撰文“街头广告面面观”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的涵义。这些就是正常教学中的两课时的内容。

3.对新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创新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高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尤其提出“学科知识和生活主题相结合”,要求教师“努力把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跟上时代的脚步,把学科知识融进新的社会生活之中。但是教学中有的教师注重传授理论,不能把教材上的理论观点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使思想政治学科较强的时代性难以体现。

二、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进策略思考

面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复杂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寻找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有效策略。对于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应该从以下三方面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

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提高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思想政治课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2.建立多方联动的教师长效培训机制,完善教学配套政策措施

篇9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032-02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定位现状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主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取相应政治能力,培养政治参与感的国家级必修科目,也是教育部明确规定建设的重点学科。该科教师在新课改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认知程度不同,容易在角色认知、教师态度以及师生关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定位缺陷。

(一)教师角色认知失衡

在新课程理念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将高中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学“驾驭者”和“灌输者”角色,难以结合时展及时地进行角色调整,具体体现在:第一,片面驾驭课堂,忽略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挥;第二,缺乏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固守传统教学桎梏;第三,教师角色意识有待加强,个人能力亟待提升。

(二)教师态度表征不明

教师态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审慎利用肢体和行动语言对学生进行关心和指导,才能有效维护教学秩序。态度表征不明具体表现在:其一,教师从业态度。教师工作的冗杂性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其二,教师学科态度。思想政治课程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实际教学应结合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并时刻保持教学兴趣和热情,逐步完善更新课程内容。态度表征不明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往往会在整个教学工作中产生惰性,对课程教学环境知之甚少。

(三)师生关系发展不均衡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学生的参与以及思想政治课后学生的生活辅导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在师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时能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秩序。后者主要是考虑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注重学生感受。事实上,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会因为谈话主体或者流程的变更忽略学生感受,主导谈话内容,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留于形式,很难真正的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这既是师生关系不平等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角色定位迷糊的表达。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定位模糊的原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可以归因于诸多方面,无论是教师内部结构还是外在的教师教育环境都是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必须找准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舆论导向偏颇

教师是社会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教师是必须依附社会群体生活的单独存在,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舆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社会地位难以适应社会要求。社会提供给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难以适应思政课程教师肩负的社会期望,不利于教师角色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接受资源的范围和能力愈来愈高,教师仅仅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述显然难以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需要。第二,课堂效果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获取政治素养。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行动需要充裕的时间和必要的场合,这正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效果潜伏性和滞后性的表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理想和现实生活的嫁接中容易产生角色差距。但社会舆论只关注教师教授的知识对学生的实际作用,负面舆论正是来源于这个契机,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创设可有可无,这种错误观念会形成一股强烈的社会洪流引起教师队伍的恐慌。思想政治课教师会在已经获得的社会角色中徘徊质疑,对未获得的社会角色逐渐失去兴趣,由此导致教师角色紊乱。

(二)教学环境纯度失调

教师只有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顺利适应各种角色,发挥角色作用,保障教学实效。思想政治课内容庞杂使得教学环境在各种文化交流与摩擦中失去应有的纯度。具体表现在:第一,趋利型科研目的。教师这一岗位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稳定,这种稳定虽能够保障基本家庭生活,但也会制约家庭财富的累积。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今天,部分教师通过科研来获得自身所需利益,由此在“教学者”和“研究者”这两种角色的协调时影响到教学效果。第二,升学型学校氛围。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渗透到各行各业,学校也未能幸免。为了保障学校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学校会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对教师教学形成压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念引导上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前者符合升学率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系统的指导书本必修模块相关知识。后者是思政课有别于其他科教学的特殊之处,但在严峻的升学压力和学校综合评定中,难免受到牺牲,这样虽可以保障教学效果,但对教师个人和学生成长有碍,引发教师角色调适的不平衡。

(三)教师个人能力有限

从教师个人能力对帮助自身角色定位的角度看,思想政治课教师会在角色认知、角色体验和角色扮演这三个方面陷入误区。首先,教师角色认知有误。角色认知主要体现为教师面临角色时形成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指导。思政课教师角色认知的错误之处在于由于角色责任的弥散性和模糊性使教师角色缺乏责任感。弥散性就是教师对多种教学任务的完成很难从时间和空间上把握,多种角色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样教师在完成角色责任时容易得不偿失。模糊性是指多种教师角色之间的共通性和细微差别很难形成清晰的认识。但因时间、空间不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角色责任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所以也不存在是非观念。其次,教师角色体验不良。思政课教师因为课程实际需要,常会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但教师本人知识和能力与专业心理辅导师存在差距,而该差距是因为传统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导致的,在其影响下的高中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角色的体验容易产生不良隐患,加剧教师自身角色定位负担。最后,教师角色扮演失当。教师角色的边缘化和不同价值碰撞导致教师在面临多重角色的选择和扮演时因为个人能力偏差导致角色观念淡薄,角色表征不明。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定位

(一)明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基本角色要求

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教学精髓的同时融入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做出的概括总结。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以“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为开端,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全面成长。其二,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师生关系的营造者。新课改要求在师生间的对话合作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其积极思考,尊重不同见解,营造积极稳健的教学氛围。其三,思想政治课教师是自我完善的学习者。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完善即是指教师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逐步成为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自我教育者,以此提高学术水平,为教学服务。其四,思想政治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开发主要是任课教师结合学校和地方特色,对优秀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充分发挥校本资源优势,进一步开发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与学习资源。

(二)学校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学校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活跃的主要环境,需要明确该科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的开展教学;教师要恰当关心学生,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情绪的表达,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要认真理解学生,一是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造成学生某方面不足的原因;二是理解学生内在潜伏的心理状况,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帮助并指导学生表达情绪,选择适合的个体行为。其次,创造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要端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高度信任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再次,构建发展型教学评价体系。选择“多元化”评价主体,确立“促进发展”的评价目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现评价重点的转移。

(三)教师积极提高自身角色能力

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积极落实课程改革要求,树立角色意识,加强角色适应和扮演能力,调整角色间关系,准确定位角色意义。一方面,积极参加培训,提升角色认知水平,加强角色扮演能力,实现角色间转换。教师角色扮演能力的前提是教师对自身诸多角色形成认知,了解各角色行为和适应范围,教师需要正视自己这一职业面临的多重角色以及诸多角色已然存在的客观事实,认识角色困境,对相应的解决路径应进行初步探索,恰当整合多重角色,形成自身角色系统。另一方面,调整角色关系,重视自身心理调适,教师应承担教授学生知识的基本角色,注重自身的心理素养,加强自身心理调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促进稳健的角色关系服务。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是面临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艰难选择,教师需要在自身认知和外在环境保障的前提下积极完成自身角色定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79-01

随着中学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广泛地开展起来。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我认为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教师讲多讲少,而在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如何;不在于学生的笔记有多少,而在于学生真正领悟多少;主要不在于由老师理清知识线索,而在于学生自己能否构建知识体系;不在于学生能对知识结构进行简单归纳整理,而在于能否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1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探究式学习的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社会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哲学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自主建构意义或理解、自主寻求所需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探究,使学生感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应用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2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形式而轻视内容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采用“辩论、讨论”等形式就是进行探究式学习了,于是,课堂追求表面的热闹,虽然气氛很活跃。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少,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及辩证的思维。

2.2 注重表演而轻视借鉴

表现在“平时课”和“公开课”的差异上。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会非常重视探究教学,会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探究方案,并常把探究活动作为课的亮点甚至。但是,在平时课上,老师照样按老路走。两种课堂教学的差距过大,不能不说有些公开课的探究式学习有表演之嫌、“作秀”之感,难怪有些老师在听完公开课后,感叹收获不大,借鉴极少。

2.3 注重自主而轻视指导

政治课探究式学习应是“过程与方法”、“能力与知识”的丰收,但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一讲探究,就让班长、课代表或探究小组长带领大家辩论,自己却退到幕后,不参与、不引导。既不对探究活动开始之前的情境进行创设,也不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适时介入或在探究完后进行整合小结,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放任自由,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探究”得挺高兴,却无真正收获。

3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探究式学习的反思及对策

3.1 以课程理念为指导,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究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适应角色转换。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绝对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其次,教师要具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学生探究的课题涉及课内课外、内容丰富、范围极广。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课题补充许多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发言权,才有资格和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最后,在探究过程中,还要用到一些科学方法和现代化媒体工具,教师还要学习有关探究理论的方法和现代媒体技术。只有以课程理念为指导,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做到勇于探究。

3.2 以合作交流为契机,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程学习方式的探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不可避免会有许多失败的教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加强合作交流,把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与大家一起分享。做到善于探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

(2)精心选择探究内容。

(3)把握指导的“适时介入”。

3.3 以考试评价改革为导向,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敢于探究

从参与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反映的意见看,考试评价制度仍然是束缚他们开展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因素。探究教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势必会影响课堂上知识的传授量,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因此,众多教师不愿进行探究尝试。只有在公开课时为了体现课程理念而进行探究设计。因此,要想教师将探究进行到底,必须在评价体制上作些调整。

在当前背景下。取消选拔考试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要想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积极作用,必然要求改变课程考试评价机制,使我们的教师敢于主动去尝试探究,探究教学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探究式学习,既能有效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又符合今天推行中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社会进步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热切呼唤。其本质是要把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觉认知过程统一起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全融合起来,把老师的导向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思维训练和觉悟培养为主线”的新型政治课课堂教学特色,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对知识的探索、研究。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这一目标。

篇11

为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艺术的应用,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感知。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含量大,也较为枯燥,教学任务又非常繁重。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政治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何把理论性强的政治课讲得生动,具有时效性、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大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举例频率以及做好课前课后的工作等角度谈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探索。

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教学,是教育界一直在深入研究探讨的热门课题。如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思想政治,自然而然地也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从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笔者认为,情境教学、导语设计的优化以及注入乡土气息对于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至关重要。

笔者在长期教学中发现,如果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非但学生会感到非常痛苦,而且教学的效率也不会高。假使教师能够稍有变通,将知识揉进情节之中,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翁,就会起到截然相反的效果。那时,学生不仅会兴致盎然,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从而能够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效果。

中学生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切感。引入乡土教育内容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要,从而增强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比如,对于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三党性教育的重大课题,教师可以挑选家乡籍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从而激起学习兴趣。

二、加强举例频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性强,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举例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举例是一门艺术,举例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最终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在举例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结合时政、引出其他学科内容以及启发学生。

政治课永远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国际风云的变幻,经济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为思想政治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一些高新科技热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例如,结合我国三峡:l程建设的进展情况,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分别从财政、税收、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职能等方而分析。

举例时要注意与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让他们在学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反过来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如讲政治学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结合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只能是空想的原因。这样既符合文综高考的要求,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学这门学科的有用性。

教学过程不是为了举例而举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选择精致而具有启发性的例子,这样才能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明白教师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又是怎样说明相关知识的,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既要备好课.也要布置好课后作业

实践证明,如果要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用性仅仅抓好课堂上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以及课后的作业布置。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备课一般都按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三个环节来进行。备课程标准能让教师了解教材的知识层次、体系和深广度,掌握好这些内容教学的层次和要求,并将不同的教学层次要求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去。备教材主要是找出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教学内容、重点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因此,备课时要选取最新的一些时事政治或学生们关心的热点、爱听的话题、离他们感觉较近的事例。

布置好课后作业也很关键。俗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尝试采用新的作业形式,如通过对本地居民小区进行调查,撰写报告,根据教材的内容开展辩论赛等等,这些活动能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动诸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试行):思想政治学科.2008。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