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09:18: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以实验研究法作为基础提出的学科研究法,现阶段,不少学科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例如心理学科。实验研究作为一种经典的论证方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区域无法有效使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实验法的缺失。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与特征
(一)实验研究的优势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相关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而发现因果关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虽然非实验法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存在一些限制,但是在使用时并不存在局限性,在实际的实验研究法中调查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实验研究法常用到的思维方式是逆向思维,即在开展实验研究时,研究人员始终都存在“假如此事没有发生,那么它的结果会是怎样的”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该思维方式,研究人员可以确定构建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与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相比较,实验法可以人为地对实验变量进行操控,并对其他干扰因素进行控制,效率相对提高许多。因此,实验法具有非实验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构成因果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先后、公变以及不存在干扰量[2]。在这三个要素当中,首先,变量之间的发生是存在时间先后关系的;其次,变量之间的变化应当是相关的,有着共同变化的趋势;最后,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不是由于其他量的变化导致的。实验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需求,因此,此非实验比较,其更加具有研究的优势。
(二)实验研究的特征
实验研究法是在排除其他所有干扰因素之后,通过控制影响变量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关系,提取出研究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变量关系,其特征为:控制性、随机性以及操控性。这三个特征在随机实验研究法当中存在特别明显,该实验法可以将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尽数剔除,从而为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绝佳的实验背景。另外,实验研究法重在人为地对研究变量进行操控和干预,其具体操作方式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对研究变量进行调整,观测不同数值下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二、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基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的强化策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变量相关关系的论证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方法,仅仅依靠了解实验方法的理论和实验变量的状况是无法进行论证的,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下面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对强化策略提出建议。实验研究方法的含义通常指的是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即以理论判断验证为研究目标,在特有的或者是认为创造的实验研究条件下,通过科学仪器设备,对相关研究变量进行控制和干预,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3]。上文我们说过,在进行实验研究是通常采用的是逆向思维方式,即常用的理论验证实验研究方式是理论假设方式。实验法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成为科学研究的景点方式,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通常是以人为的手段对变量进行调控,尽可能地减少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干扰,通过调控变量值取得不同结果的因变量,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实验研究法具有随机性,保证因果关系不是偶然线型,保证了因果变量之间的普遍性。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实验研究法最大的问题是其外部效度问题,指的是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类推到实际的社会情境当中或者是其他母体环境中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将实验所取得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环境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很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失效[4]。对此,我们认为,通过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我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而非其外部效度。具有社会科学实验研究,其外部效度问题是不能避免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全盘否定实验研究的结果,实验研究本身的目的是通过人为地操控验证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从而对一类的事物进行推理论证。因此,在进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时,只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因果关系推论,不应当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布式推论或者是结构式推论。
(二)基于公共管理实验方法学科特征的强化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实验研究去论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论证方法,部分学科甚至已经形成了对自己学科最为有效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科、社会经济学以及政治科学等。在公共管理中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实验研究方法,在汲取这些已有专业实验研究方法学科经验的基础上,需要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者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特征。要形成具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形成具有学科特征的实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科的特色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以“根据问题中心,采用公共管理的思维方法”为研究策略,以公共管理真实情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中心,以公共管理的总体状态以及内在因素联系作为基础,构建公共管理学科实验研究的理论框架[5]。每一个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都是不同的,公共管理学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应当是,以科学合理的态度对现阶段公共管理工作的恰当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公共管理的框架结构,以恰当性作为框架中心目标,其构建方式为:因素—结构—功能,也就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该关系又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在构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特征之后,在进行实验研究调查的过程中也需要依据公共管理的特性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现阶段,部分学科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已经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例如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成熟,与其发展早期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要强化公共管理科学实验研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大量的实践探索,寻找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方法。
三、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机遇
随着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的不断推广,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实地实验和调查实验越来越多,针对各地需求开展不同目的的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推算出其附加价值。实际上,在中国国情下开展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供研究的题目种类也十分多。随着我国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第三方项目评估的兴起,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在公共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预算其价值并进行风险控制。另外,处于发展和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与其他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利于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展开,即我国的体制改革优势为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每天在不同地区都要开展各种政策实验与管理创新,这些实验管理创新都为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中的自然研究与准实验的展开提供了背景条件。例如,我国大量推行的定点管理实验,这些项目为实验研究者运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条件。公共管理实验虽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般难以展开,如2013级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广告系的硕士生们运用“清推”方式开展的“凭借公益广告的力量改变市民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实验研究活动,在排除其他变量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外,通过对不同标语对人们践踏草坪以及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看哪种标语对人们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具有强烈的制止作用。该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并没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但是通过该实验研究可以为城市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二)公共管理实验研究在我国应用的挑战
现阶段,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仍然较少,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公共管理实验仍然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管理实验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例如,《管理世界》在征稿启事中对实验研究结果的发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虽然没有限制实验研究论文结果的发表,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验研究却做出了限制。另外,部分专家学者仍然未曾认可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认为实验法只能在实验室案中应用,并不认为我国的改革和试点均可以采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方法进行论证研究。要想推动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法在我国的应用,首先需要转变研究人员的传统思想,在实验研究中曾发现,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较之文科背景的研究人员,更加容易能够接受实验研究法在公共管理的应用。因此,增加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文理科之间的交流互动,对推广公共管理实验研究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语
公共管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环境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失效的现象而引起争议,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实验研究法本身就是对相关关系进行论证,从而对系列事情进行类推得出相关结果的方法。为了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研究工作者们应当根据汲取现有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以我国社会环境作为实验条件,实验探讨出具有公共管理学科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为实验研究法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李芳 张宏涛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景怀斌.专栏导语:强化公共管理实验研究的几个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5,(3):120-125.
[2]马亮.公共管理实验研究何以可能:一项方法学回顾[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4):13-2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需要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公共政策的传播,民众可以通过媒体获取想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给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①因此,新时期我国政府必须加强媒体的作用,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予以应对。
1.媒体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1.1可以实现主动传播。主动传播指的是管理人员主动将政策和方针等进行传播、推广的传播方式,例如当政府制定了某项公共管理措施之后,为了让民众了解政策的主要内容,管理部门和人员可以与相关的媒体联系,或者在网络平台有关信息,向民众全面解析该项公共管理政策,以便实现政策的有效传播。②2017年长沙政府就2016年的黄渤工作报告进行了披露,并提出未来2017年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思路、方针、政策等,希望广大市民加强对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监督,获得了热烈反响。1.2可以实现客观传播。客观传播指的是媒体在管理者意愿之外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不具有稳定性,属于媒体的自发行为。媒体对公共管理的客观传播有可能出现积极正面的社会反响,也有可能出现消极反面的负面影响,需要根据情况而定。③例如,当公共管理部门颁发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规定时,部分媒体就该政策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解析和阐述,这对于肯定党和政府的领导、宣传政府政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果媒体对此进行了错误的解读,那么就有可能误导民众对政府产生错误的理解。1.3可以进行逆向传播。逆向传播指的是当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并且出现了公共管理事件时,新闻媒体进行报道,产生了逆向传播。逆向传播实际上是不以管理者的意愿为转移的传播形式,因此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可能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积极影响指的是新闻媒体对公共管理事件或者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是能够稳定民众情绪的新闻报道,带给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而消极影响则完全相反,指的是媒体故意夸大、扭曲事实的报道,会引起社会恐慌,加大公共管理的难度。当然,逆向传播中还存在一种媒体态度,即沉默态度,也就是说,在公共事件发生和管理中,媒体对此事不进行任何报道,也不发表任何评论,以给政府的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④例如,2015年天津大爆炸事件,对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时网络媒体对于政府的公共管理呈现两边倒的情况,一部分媒体认为公共管理及时,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也有部分媒体表示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政府的公共管理存在较多不足,应该完善公共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媒体的出现带动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环境下,民众公共管理的话语权和参与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逆向传播的事情会经常发生,政府必须客观看待媒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公共管理中的媒体作用和政府政策
媒体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作用即为信息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加强对危机公关的应对,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就成为关键。2.1危机管理初期的政策。危机公关出现的初期,民众的第一反应是希望通过媒体渠道获得更多有关公共管理的相关信息,如公共事件的发展情况、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等。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出现在中国大陆,引起社会的极大恐慌,⑤民众迫切想知道H7N9禽流感的具体病症和发病来由,目前哪些城市发生感染,怎样对H7N9禽流感进行预防和治疗,国家是否已经研发出疫苗进行对抗,当前各大城市的病情控制情况如何,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如果不借助媒体的力量信息、安定社会的情绪,就会激发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因此政府迅速利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了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内容和信息的,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指明了方向。2.2危机管理中期工作。危机管理开始之后,政府需要做到的是进行有效的公共事件管理和控制,加强各部门的配合,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保持与媒体的联系,及时将管理的进度给民众,让民众了解到最新消息,稳定人们的紧张情绪。2.3危机管理后期工作。公共事件管理后期,政府需要做到的是对此次公共事件的总结,先联系各大媒体,包括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等,报道公关事件的处理结果和成绩,消除人们的紧张情绪和顾虑,然后针对此次公共管理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以掌握更多的传播规律,为以后的公共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公共管理中的媒体应用对策
上世纪80年代,公共管理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英文为PublicAdministration,它是从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一大新概念。简而言之,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即为公共管理。在文化、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社会公共问题。现代公共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优化治理结构,才能使各管理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决策质量和运行效率。
一、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生成
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确立,不是概念演变或理论演绎的结果,而是有效解决公共问题的现实需求迫使人们在不断改革的公共治理实践活动中凝结累积的思想成果。发掘历史脉络,我们发现,“公共”最早更多地指向存在于古希腊政治社会的非个体性。到了中世纪,神权替代了人权,封建君主、教会成了公共领域的核心。直到17、18世纪,公共领域从私人领域部分挣脱,才有了学者们普遍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过分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严重威胁了公共性。随着封建社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私有化,社会逐渐成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融合体,这时可以将“公共”等同于“国家”,也就是说,公共领域(公共性)只局限于公共权力机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在一些西方国家产生,开始坚持政治同行政相分离,研究如何提高行政效率,这奠定了行政管理的基本框架。20世纪上半叶,受决策理论、人际关系学影响,使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在广泛吸收了社会、政治和运筹等方面的理论的甚而上得到极大提高。加之该时期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各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政府管理的创新及出路,这一切都对公共管理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始,在西方,由于财政等问题,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与信任日渐式微,迫使政府发起“再造公共部门”的改革浪潮,公共管理逐渐代替了行政管理,造成公共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随着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渗透,公共性开始控于权力机关、组织特别是政党的手中,这意味着政府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历史上,各国的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包括公共危机问题,事实上也都是由各国政府及其统率的国家机器来处理解决的。
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释义
有学者认为,公共性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另有研究者用了五个“必须”概括了公共性内涵:第一,公共管理活动必须公正;第二,公共权力的运用必须合法;第三,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必须公开;第四,一切公共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是公共利益;第五,“公共管理必须接受公民社会的监督。我认为,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形态的不断完善,可以将实现公共利益这一目标的普遍认可,视为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简单释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之中:(一)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公共性。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在现代社会,它主要的有两大部分:一是政府组织,二是非政府组织(如非盈利部门、第三部门及权威性机构,而不是私人企业、私人机构)。从地位作用上讲,前者是核心主体,所以,学术界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长期集中在对行政管理的研究。在职能分工上,前者多肩负长远的,大的方面的管理职能(如国防、法律与政策的制定等),而比较具体的、细微的管理,多由非政府组织来做(如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些具体事项)。(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人类社会大体可划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大领域,社会事务也相应可大体分为私人事务(私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其目标)和公共事务(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其目标)两类事务。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每个政府都必须将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实现作为公共管理的目标。公共管理的目的决定了它必须肩负是一个复合的责任体系,它包括民主政治性、义务性和制度性三个方面。当代社会,公共管理在加强和维护现有的基本社会秩序、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能力、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更要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三)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活动中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为公共管理的客体,它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和规模性等特点,并分层次呈现,有区域性的,有国家性的,有国际性的,有全球性的,但大体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类公共事务。社会越发展,需要处理的公共事务就越多。这些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社会公共性也最强。(四)公共管理活动必须公开透明。公民只有能够通过有效的参与渠道,实现公共利益的相关决策制定的体验,才意味着“公共性”的存在。这就要求建立高效的信息公开、,与舆情回应相协调的工作机制,使公共管理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信息对等,这点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和碎片化的时代尤为重要。此外,公共管理主体还要将公共政策制定权力、人力资源、公共财政与预算情况都置于公众、立法司法机关、大众媒体的检查和监督之下。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关系分析
从前文第一部分所述的公共性生成过程可以看出,早期人们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认识胶着不清。实际上,现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多为国家所代表,而“社会性”则由整个社会所代表,二者所产生的土壤、时间和意义是不同的,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通常而言,公共性代表一种权力或权威,是以一定条件为基础的群体意志的一致表达。而社会性则代表公开性、参与性和非国有化等意思。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意义所在,所以,可以说,公共性是人类共同体在演进中获得的一种属性。公共性则诞生于国家产生之后,它是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剧、公民理性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渐分离才真正产生的。这就是说,公共性与社会性产生的基础、时间和内涵是不同的。(二)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联系。虽然二者的意义不同,但从理论认知与具体实践来说,社会性是权衡公共性程度的重要圭臬,如果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移得程度越大,其公共性越明显;反之,公共管理如果极度羸弱,而私人领域畸形发展,必将导致社会成熟程度大幅降低。可见,如公众意识与政治文明程度逐渐明晰,参与度不断强化;公共管理活动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人们得以畅所欲言,以此为基础形成公共领域;建立真实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才能使公共管理活动更趋向民主、公平,这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为有益。
作者:余君 单位:重庆市公安局八处
参考文献:
[1]娄成武、田旭.中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3).
[2]景怀斌.公共管理的认知科学研究:范式挑战与核心议题.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3]孙国东.共同政治文化范导下的国家中立性——转型中国文化认同建构的根本法则.浙江社会科学.2016(1).
[4]许峥、赵连荣.公共管理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批判;超越;反思;启示
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针对政府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信任和财政危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旨在对“顾客取向、效率至上以及政府管理民营化”进行推行,这种运动就被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很快,这场运动波及到发展中国家。它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核心是协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公共管理为主导方向。然而,新公共管理并非是灵丹妙药,它的自身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真很多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管理理论的视角,对其所蕴含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管理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1.政府应该是善于治理的政府
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提供服务和税收。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则主张,政府仅仅是对政策的制定而不是执行,即政府应该具体划分管理与操作。政府的作用不是划桨,而应该是掌舵。所有,有效政府应该是善于实行治理的政府,而不是执行和实干的政府,
2.政府的服务导向应该是市场或顾客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立足于顾客的需求,将良好的服务提供给顾客,应该是政府的社会职责。市场不单单存在于公共部门内部,还应该存在于私营部门。在新公共管理中,政府是富有责任的企业家,而不是封闭的官僚机构。客户或者顾客,是其公民,它体现了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回归。
3.政府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授权或者分权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授权或分权机构相比于集权机构,有诸多的优点存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面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办事效率,具有更强的责任感,所以,政府应通过民主或参与的方式,将管理与社会服务的权限向社会的基本单元下放,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4.政府应充分借鉴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手段
新公共管理理完全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的做法,它强调分析成本与效益,对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强调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政府应根据不同的性质和服务内容,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
5.政府应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中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将竞争机制广泛的引入到政府管理中。将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取消,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加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而使政府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二、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1.对立论上的批判
一是对经济学基础的批判。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有观点认为,作为私营部门和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经济学是具有一定成效的,但将其在公共部门应用的构想,则是比较低劣的。二是对人性认识的偏颇。在政治学中运用经济学方法,采用理性的经纪人假设,属于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认为在公共领域中,市场中的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这种假设,将文化因素对人性的限制完全忽视。三是批判了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倾向。新公共管理遭到批判的另一个原因,是新公共管理借鉴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
2.对实践模式的批判
一是对重塑政府运动的批判。法国经济学家试图推广关于企业家的定义,对其行为准则,任何公共组织和公务员都可效仿。这一点,极大的偏离了美国政府及其治理的模式,而这种偏离还会与三权分立体制中,制度、法制的整合与稳定相关,不能有效维持富有活力的政治社群的基本稳定。二是对市场化改革的批判。有观点主张,这种政策的变革,体现了以国家为中心的方法彻底的转变为以市场为中心的方法,并最终对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关系的界限进行了确定。这里暴露出一个不可忽略了的问题,即政府失灵问题,同时,政府也无法控制对市场的失灵。
3.对价值取向的批判
一是导致更大机会的腐败。伦理制度是传统的行政模式的效力之一,而对于贪污腐化行为,可依靠这种制度进行有效约束。当将注意力向结果而不是手段转移时,就会有伦理和责任产生,甚至会问题发生。新公共管理理论将传统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关于限制直线管理权力、永久任期、程序规定、固定薪金、明确分开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界限等做法摒弃,对于仍待检验的价值观进行遵循,而这种变革,依然会有腐败现象产生。二是单一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管理所不同的是,公共行政不单单对经济价值进行追求,它还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公共行政管理对于实现社会正义、人权、民主、自由等民主社会中的基本价值提供着保障。但新公共管理却弱化了公共管理中,关于公平和民主的核心价值。“效能、效率和经济”是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基础,希望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而采用“凭单制”、“用者付费制”这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已经付出了巨大的道德代价。不管是在实际事物中,还是在哲学范畴内,人们对于公平、正义和公众,都是非常的关注,若对此缺乏共同的认识,则不可能会存在着道德的共同体。
三、新公共管理的超越
1.在范式上有所创新
相比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在范式上,新公共管理具有一系列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新公共管理为包括政府管理研究在内的公共部门管理奠定了坚实而又广泛的理论基础。二是新公共管理具有一系列的主题创新,使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事业更加的开阔。三是新公共管理建立起一个综合和全面的知识框架。四是新公共管理提供了一种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
2.新公共管理表现了防止行政权力滥用的趋向
一是其服务定位弱化了特权意识,甚至消失了特权。二是其原有的行政体系中主体中心中心主义,被新公共管理核心思想中的顾客至上所取代。而这种主体的边缘化,使腐败丧失了滋生的土壤。三是因为实行公共服务的公开竞标,会使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加大,并最大化的减少了行使公共权力的机会。新公共管理的趋势,是建立的新的管理体制,以公共利益为中心。同时,新公共管理还使得管理行政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的矛盾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结论:
目前,新公共服务理论已经逐渐将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取代,它对公共管理中政府的责任、公民精神和合法性非常强调,强调政府资源和公民社会的相互融合,并因此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所在。
作者:施建君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孔靓.政务超市: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府改革模式[J].江南论坛.2004(07)
[2]伍复康.新公共管理理论与调整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关系[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00)
[3]王丽莉.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矛盾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4(06)
[4]喻剑利,曲波.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缺陷及其纠正[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3-02收稿日期:2016-08-03
一、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概述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它是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作出公平的有价值的工作而进行的一项社会活动。在政治学中公共管理这门学科从诞生、研究、实践到运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的公共管理仅限于政府和组织,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管理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管理为主,形式也比较单一。随着政治学中公共管理的不断发展,它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公共管理的发展日新月异,最有代表性和实现管理高效化、科学化的成就便是网络参与。总之,公共管理的内涵也就是它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多元化的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机制与形式,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和网络机制,在政府、私人部门和公民的参与下共同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二)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基本内容
1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网民这个特殊群体逐渐壮大。网络参与公共管理已是公众表达意愿的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技术的推动,公众参与度也在不断攀升。公众最为关注的就是社会突发事件以及一些国计民生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公众网络参与其实就是行政决策部门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公众通过网络途径参与到关系自己利益的公共决策制定过程中去,使公众借助现代互联网发表属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或社会问题的评论和建议,最终与决策层达成一致并形成决策的一个过程。
2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阶段
我国公民网络参与从20世纪末的萌芽状态发展至当前繁荣活跃的状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4年至1999年是我国公民网络参与的萌芽期。在这一时期,我国互联网使用人数不是很多,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1994年科研机构和高校BBS站点兴起的这种互动的电子媒介具有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信息公告、在线交通等功能,还支持“多对多”的信息沟通模式。在这种新兴网络平台上,网民能自由地发表言论和观点,也能与其他网友讨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1999年至2002年,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开始i入发展壮大期。20世纪末,我国政府官方网站开始大规模建设平民化的网络论坛,这对我国网络政治空间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2001年新华网相继推出“发展论坛”和“统一论坛”。随后国内一些商业门户网站也相继设立了供网民讨论时事、分享观点的综合性网络论坛。大众网络论坛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往往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大量的网民,并且网络讨论话题的公共性也在不断加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传递基层群众情绪和民意的重要公共场所,网民成为举足轻重的社会群体。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网络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公民网络参与成为民众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而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也凸显我国民主形式的日益丰富。当前我国公民主要利用网络问政平台、积极参与网络“微博问政”、加强与人大代表网络互动等方式来推进公民的网络参政议政。
(三)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特殊意义
(1)在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对政府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公众网络参与可以在政府决策还没有形成前表达公众的需求和观点,从而使政府做出有利于公众的决策。
(2)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无形中保障了公众的参与权与话语权。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共管理过程中来。无论公众发表的意见或建议是否具有建设性,网络依然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决策层对话的平台,而这个平台的存在无形中保障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权和话语权。
二、政治学中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政治学中公众网络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公众参与普遍性不足,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网络的普及程度在逐渐升高,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性差异比较大,尤其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还没有实现网络全覆盖,这就意味着部分地方公众还不具备网络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条件。
2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区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公众的参与度低是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问题的根本原因。其次,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主体能力和参与度还不够强。目前的公众网络参与仅限于简单的网上交流形式,而这种交流只是一种宣传的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对于公众网络参与来说,参与主体越广泛才能使公共管理公众网络的参与越公平。最后,政府决策层网络参与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
三、提高政治学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几点建议1建立健全网络参与管理制度
公众网络参与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政府建立健全保障公众参与权和话语权的相关制度,使公共政策内容和公共政策决策程序也能公开,保证公共政策的决策能体现公众所表达的意思。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力度完善和制定公众网络参与的相关制度、法规和政策,引导公众正确而理性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
2完善回应机制
公众网络参与改变了以往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单一模式,使政府和公众的对话互动成为可能,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了公众的诉求,为政府制定更接近民意的政策提供了机会,从而有利于推动民主化进程。有了公众的网络参与只是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的一个前提条件,并不是最终结果,公共管理中公众网络参与最关键的是政府能否正确回应公众日趋多元的诉求。这就要求政府健全和完善回应机制,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在公众网络参与下形成的舆论要予以积极的回应和引导,从而使公众网络参与顺着理性、规范的道路发展,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3拓宽网络参与渠道,强化信息交流平台
在我国由于区域性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西部欠发达地区还未享受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好处,公众网络参与的渠道很窄。政府应加大西部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落后地区人民也能通过网络参与真正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因此,政府应不断拓宽网络参与渠道,强化交流平台,从而保证公众和政府对话互动的平台畅通,公众有序地参与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是培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人才的质量,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案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国外近几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专业实践的教育与培训的诸多领域,如法律、医学、商学、公共管理、教育,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对公共管理这样的新兴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就成为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案例教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910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如今,在哈佛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到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要学习400-600个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60%的课程运用案例教学,学生两年中学习100-140个案例。哈佛的案例教学极为注重启发、讨论与互动,强调把现实问题带到课堂、把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1]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法”的成功运用和实施,使其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学方法走向的成功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实战型的管理人才方面,它具有独到的功能和效果,受到管理界、教学界的重视、支持和欢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人际技巧提高、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等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那么,什么是案例教学方法呢?
关于案例教学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特定教学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和技巧。”[2]P45与传统教学的单一讲授方式、教师独自选择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控制等方面不同,案例教学方法具备如下特点[3]P47:1.教学以讨论为基础;2.学生知道得多,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们对自己的学识负责;3.知识和思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中间互相交流;4.通常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而且教师经常作为辅助人员或资源提供者处于次要地位;5.总的目标是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评论性的、分析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对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管理队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能够适应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改革实效化的需要。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基本理论并不晦涩难懂,难就难在如何权变的应用理论上,只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明白。所以引入案例教学对我国高校管理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其次,案例教学能够适应公务员考试与公共管理教育职业化的需要。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公务员考试与录用进一步规范化,具有了更强的筛选与鉴别作用。此外,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有较强的进入公共生活的择业诉求。为了适应这两方面的需求,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为契机的教学模式转变必须关注公务员考试及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的培养。[4]再次,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加强学界与政界的联系。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会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更新。透过案例,可以大致了解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现有理论的薄弱和不足之处,从而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同时,通过学界与政界的交流与合作,既可以提高公共管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以提高政府部门人员的理论水平。
二、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存在的误区
首先,教师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观念和方式上的一次深刻变革,他们认为,“案例”就是“例子”,举例说明某个知识要点就是案例教学,而没有真正转换教学思维,也就不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不会使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有的教师则认为“案例分析”是一个专门的课程,可以通过开设一门“行政案例学”课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案例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不一定有效。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无法替代社会实践,学生们通过交流不成熟的意见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其次,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而形成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的影响,学生对案例教学的适应能力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不愿主动学习、不愿参与讨论的惰性。另外,我们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尤其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无形影响,很多学生即便对讨论的问题有想法也羞于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再次,案例收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共管理研究还不深入,我国多数高校的公共管理教学仍然采用老套的“灌输式”教学,以“两教(教师、教材)为主体,“耳提面命”式地向学生讲授单纯的概念和课程逻辑体系,而对案例教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滞后,尤其缺乏适用、规范、本土化、针对性强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案例,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而言,在公共管理的案例教学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所谓“三多三少”,即: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
三、完善案例教学方法的对策
1.建立和不断优化案例资源。开展案例教学首先要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案例资源,建立一个各教学单位可以共享的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有必要成立案例搜集制作组,建立具有相应社会性的案例专门研究机构以形成稳定的案例工作队伍,明确任务,专门负责对外的实际调查,搞好和政府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关系,以期比较容易地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构建全面而准确的专业案例库,为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提供案例源。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一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制作案例。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共管理案例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指导性,又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加贴近实际的素材。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公共管理的研究人员,形成稳定的力量,组成业务网络,建立起各研究单位可以共享的公共管理案例库。比如,美国早在1948年就由纽约卡内友公司资助,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撒拉克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组成了公共行政案例编写委员会,研究成果由各大学分享。
2.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案例。要有效地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其前提是要根据课程内容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在案例选择过程中,为确保案例的典型价值,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案例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目的。要充分考虑到案例与理论教学内容的相关性,选取的案例要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针对这些知识的重点、难点。比如在“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教学中,我国“大部制改革”就十分引人瞩目;其次,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所选案例必须是反映公共管理实践某些或某类情形的代表性事例,最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内涵具有普遍意义,内容真实可靠,可信度高,通过对其分析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比如在“公共危机处理”这一主题下,“911事件”、“抗击非典”、“汶川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出租车司机罢运”、“农民工上访”等问题导向明确且较具代表性的个案就很易备受关注,具有典型意义。再次,教学案例应该具有开放性与挑战性,能够引发不同的观点、思考和争论,能够对分析者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形成一定的挑战,使得这些能力经由不断磨炼而得以加强。
转贴于 3.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配合案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案例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高度的拟真性和鲜明的教学目的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案例教学不仅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与传统教学不同,而且要求与一定的物质安排相适应。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配合案例教学必然是未来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选用声像结合的案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富于动漫色彩的课件,辅之以适当的背景音乐和短片,能够创造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公共行政管理学科知识和公共行政管理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帮助,可大大提升课堂的直观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受启发。现在国外甚至于已有学校尝试租用卫星通道,进行远距离乃至跨洲的案例讨论与学习。这预示着,未来的案例教学将是“无缝式”的,案例教学传统上被划分为学习者先独自对案例作分析,继而以小组和全班的讨论这样一种学习环节的界线将逐渐消失,学习将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4.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案例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教师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案例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教师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谓教师、学生和案例三者积极互动,就是强调教师以案例为主要素材,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博大的情怀影响学生,以情带学,以平等的姿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案例的分析和研讨。教师要做导演、主持人、组织者,而不要做演说员、评论员、仲裁员。其次,完善案例研究,加强案例写作。案例教学法须以高质量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唯此才能真正高效地展现“问题”中所涵的冲突,发掘更多的洞见,更好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奔巴萨特等方法论学者指出,案例研究要注意的程序是:(1)研究主题与目的的确立;(2)分析单位的设计;(3)单一个案或多个案的研究设计;(4)选择对象的研究设计;(5)资料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5]P396再次,借鉴国外做法,积极开展高校与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合作,聘请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具有丰富的政府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老师,传授公共管理中的实践经验。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品牌教授、“大腕级”骨干教师多数有从政的经历,有些人担任过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一些人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经济、公共政策和国际事务等方面的高级顾问或助理,大多是毕业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他们从政经验丰富,社会声望高,学术功底扎实,影响力大,特别是在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国防与外交等方面见多识广,研究成果丰富。
5.注重评估,建立案例教学效果测评系统。
课堂案例研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的完成。因为与传统课题教学相比,案例教学中开放式的讨论虽然更能激发学生的智能和各种技能,但缺乏客观的评价依据,增加了教师评估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难度。因此,跟踪研究教学实践,注重教学评估意见的收集和反馈,建立与案例教学方法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每次课后,教师应及时召集学生针对本次课堂案例教学进行讨论,征求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反映,以便为案例教学的改进奠定良好的基础。譬如:对学生的负责和鼓励程度、课堂上的主要观点和看法的清晰程度、课堂讲授与自由讨论之间的平衡程度、教师的优缺点、案例及阅读材料的质量等情况向每个学生分发征求意见表并及时收集整理反馈,督促有关教师做好改进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5)01-0016-09
一、导 论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自觉地对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三波反思和争论。第一波以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和以德怀特・沃尔多(Dwight Waldo)为代表的规范主义之间的争论为焦点。两者就公共管理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加之学者们对公共行政的学术地位、研究范围、主题等方面认识的分歧,引发了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sup>[1]</sup>和“思想危机”<sup>[2]</sup>。第二波以批判主义和实证主义之间的争论为焦点。1979年罗伯特・丹哈特(Robert Denhardt)针对西蒙的理性实证方法,将批判方法论引入公共组织的研究中,引发了实证方法论和后实证方法论之间的争论<sup>[3]</sup>。第三波以倡导方法论的整合为主要特征。1986年杰・怀特(Jay White)提出后经验论哲学用以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实证、诠释与批判三种取向<sup>[4]</sup>。斯托林斯(R.A.Stallings)则认为成功的研究应该整合经验主义传统的量化研究与现象学传统的质性研究<sup>[5]</sup>。中国台湾学者江明修<sup>[6]</sup>、颜良恭<sup>[7]</sup>等人则使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理论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多元方法论及其整合问题。
上述争论使得公共管理研究似乎走向了繁荣,但在公共管理方法论的争论中,学者们辩论的主线是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规范、诠释和批判)的对立和融合:实证主义者将公共管理现象看做是“自然的”,非实证主义者将公共管理现象看做是“人文的”。事实上,公共管理并非单纯的“自然”存在,亦非单纯的“人文”存在,而是介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人工物”。虽然将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思想从公共管理学诞生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思想亦在西蒙那里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论证,西蒙认为:“人工物具有以下特征:人工物是经由人综合而成的(虽然并不总是、或通常不是周密计划的产物)。人工物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某一方面或许多方面的本质特征。人工物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在讨论人工物,尤其是设计人工物时,人们经常不仅着眼于描述性,也着眼于规范性。”[8](p.103)但是在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的论争史上,人们一直陷于“自然”和“人文”的对立,没有在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基础上,形成清晰而完整的公共管理技术设计研究范式。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旨在解释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缺位”的原因,阐明该范式的方法论基础,说明该范式的基本议题,厘清其基本逻辑。
大部分的公共管理研究(包括学术、咨询和实务问题的解决三种形态)本质是在进行技术设计活动,即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科学原理为基础,通过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和治理工具的设计,实现特定的目标,解决公共管理的实践问题。凡是寻求合理手段实现特定目标的思想、程序、知识和技艺都属于技术的范畴。“设计”则是产生技术知识的核心环节。正如西蒙所言:“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的教授是科学学科的任务:自然事物的存在状态怎样,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关于人工物的知识的教授是工程学院的任务:如何制造具备人们想望性质的人工物,如何设计。工程师并不是唯一的专业设计师。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生产物质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动与为病人开药方或为公司制订新销售计划或为国家制订社会福利政策等这些智力活动并无根本不同。如此解释的设计是所有专业训练的核心,是将专业(Profession)与科学区分开的主要标志。工程学院像建筑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一样,主要关心设计过程。”[8](p.103)
1968年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对库恩的范式作了系统的考察,他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进行了概括,总结了范式的三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在库恩看来,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是科学共同体用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难题的工具。“范式”是一个比“理论”和“理论框架”含义更复杂、广泛和多样的概念,范式除了理论框架的含义外,还包括科学共同体的信仰、解题规则、实验手段、成功的示例等含义<sup>[9]</sup>。
本文所说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意指:将公共管理活动看做“人工物”的构造活动,并据此形成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学术传统和解题(研究)逻辑。换言之,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是哲学和方法论基础(哲学范式)、学术传统和主要议题(社会学范式)、开展研究的基本逻辑(构造范式)三个层面的统一。
[12]Perry,J.L.,Kraemer,K.L..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5~1984[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6,(46-2).
[13]Houston, D. J.,Delevan,S.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 Assessment of Journal Publication[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 (50-6).
[14]Cleary,Robert E..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examined:An Evalu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s of 1998[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5).
[15]孙同文.台湾公共行政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估[J].暨南大学学报,1986,(2-1).
[16]江明修,等.公共行政研究之本质、标准、议题与知识成长:方法论的观点[J].中国行政评论,1996,(5-2).
[17]詹中原.新公共政策:史、哲学、全球化 [M].台北:华泰出版社,2003.
[18]吴颖年.台湾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之分析――以1997至2006年硕士论文为例[D].台北:世新大学,2006.
[19][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 [M].李黎,郭官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0]Cross,N..Science and Design Methodology: a Review[J].Research in Engineering Design,1993,(5).
[21]Simon,Herbert 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M].Cambridge,MA:MIT Press,1969.
[22]张福昌,[日]宫崎清.设计概论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3][加]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MBA [M].杨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4]武夷山.管理学是设计科学[N].学习时报,2007-06-04.
[25]仇向洋.管理设计导论[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6]陈良华,张P.会计学是一门设计型科学――会计理论“人工科学”本质的回归[J].会计研究,2011,(2).
[27]凌峰,刘建一.从设计科学视角探寻管理理论与实践隔阂的解决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6).
[28]Van Aken,Joan E..Manage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the Design Sciences:The Quest for Field-Tested and Grounded Technological Rul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 (41-2).
[29]De Vries,Marc J..Teaching about Tech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for Non-Philosophers[M].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6.
[30]Mitcham,Carl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M].New York:Free Press,1983.
[31]Shangraw,Jr.,R.F.,M.Crow,Michael,Overman,E.Sam..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Design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Special Issue: Minnowbrook II. ChangingEpoch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89,(49-2).
[32]Waldo,D..Perspective on Administration[M].Al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56.
[33][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M].平新乔,莫扶民.上海:三联书店,1989.
[34]Bozeman, Barry.Strategic Public Management and Productivity: A “Firehouse Theory”[J].State Government,1983,(56-1).
[35]Ring,Peter Smith,L.Perry,James.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Implications of Distinctive Contexts and Constraint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2).
[36][美]全钟燮.公共行政学:设计与问题解决 [M].黄曙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37][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 [M].孙柏瑛,张钢,黎洁,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8]Ulrich, Werner.The Metaphysics of Design:A Simon-Churchman“Debate”[J].Interfaces,1980,(10-2).
一、新公共管理
20世纪中后期,西方世界各国深受凯恩斯主义理论影响,政府干预加剧,政府职能大大加强。但是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之前的政府管理体制难以应对:行政职能的扩展,政府也随之膨胀,机构冗余;在政府部门蔓延,行政效率严重受到制约;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难以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日益增加;这些危机严重挑战着西方政府的地位。为应对这些危机,西方国家掀起了一系列的政府改革浪潮,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它主张采用私营机构的管理技术与方法,以职业化管理,分权,小型化为手段,并以效率、效益、经济为结果导向的政府管理模式。在这一政府改革运动中,西方各国政府行政效率确实是有了相应的提高,并且在社会管理方面也有了质的改变,相应的缓解了民众对政府的质疑危机。第一,通过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市场化服务手段引入政府,使得经济活动脱离了政府的直接控制,在竞争机制下,政府活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第二,通过政府机构重组来有效应对僵化无效率的科层制管理。尽管科层制曾在公共管理重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信息知识密集的时代,它严重阻碍了政府的有效管理。因而,建立精简、高效、合理的政府机构是势在必行的策略。第三,精简程序,改进管理方式。通过精简程序、缩小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废除时效过时的条例、合并重复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简化申报程序和审批手段、发展电子政务等做法来改进公共管理方式。同时对于旧的政府管理模式,人事行政模式通过合同雇佣、与技术机构合作有力冲击着公务员终身责任制,更加突出了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然而,对新公共管理的争议从未停止过。首先,新公共管理体现了对市场机制的热崇,私营企业管理方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共部门的公共属性,毕竟政府的运营是无法完全照搬企业的管理模式,效率与结果毕竟不是政府所要追求的目标。其次,政府的公共产品与公共产出是在事实上是很难量化的,总是想要将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与公民需求强制性的以数值表示出,难免会产生些许偏差,反而不利于政府的综合协调管理。最后,新公共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受到质疑。分权能够提高部门的灵活性,但容易造成本位主义,严重阻碍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私有化能够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竞争力,但是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地方极易产生寻租现象,导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结果导向能够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但是如何与公平、公正有效结合还是未知数;放松规制增加了部门的灵活性,但也带来了管理真空地带,而这一地带无论是公共基础还是法律机制可能都不够完善,反而是带来了新的问题;分散化的做法,使得协调工作难以开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小政府”并不是公共行政改革的最佳目标,“好政府”才是公共行政的不懈追求。对新公共管理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作为一种政府管理的新模式,它确实为之前的政府管理困境提出了些颇具建设性的举措,同时也为之后的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研究方向。
二、新公共服务
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反思,以及在新公共管理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质疑的理性思考,提出了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的主要观点。
(一)服务而非掌舵
尽管在过去,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掌控社会发展节奏,指导社会不断发展,也的确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日益复杂的现今,想要仅仅通过管理而不是满足公众需求,并不能够切实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政府如今的角色并不是要强调政府与公民的依附关系,而更多的是在公民参与积极的社会中,充当“裁判”这一角色,来满足公民的需求,并且使公民行为不俞越法律与道德所不允许的行为。这就要求政府的公务人员不仅使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更要了解中介、协商等新技巧。
(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政府应该以满足公众需求,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而非仅仅是从政府自身内部的利益集团出发,通过寻租活动满足自身集团需求。因而要重视公民组织或者公民的需求,政府与公民应该不断协商,政府要尽可能根据公民诉求满足不同的利益需求。同时,公民也要做好监督政府行为的工作,使得政府行为在制度内合理运行。
(三)战略的思考,民主的行动
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将不再是唯一的政策制定主体,而是相关各方都应该要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来,共同制定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是要各个主体共同来执行,政府的适当分权与下放,能够让公民社会有一个质的发展,公民参与积极性提高,并不会打乱政府的工作计划,相反能够为政府的未来规划与行动提供给一个有益的方向。政府充分满足,回应公民需求,竭力为公民服务,又促进公民权益的实现,政府与公民得到了良性发展与互动。
(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尽管在企业中,顾客导向能够有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进而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政府不能够完全像企业一样使顾客导向这一方法完全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很难界定谁是顾客。因为政府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有直接的当事人,还有很多间接当事人;更注重的是公共利益的实现而不是个人或者某些集团的利益实现。其次,在市场经济中,有些顾客可以凭借自身所拥有的而其他顾客并没有的资源,来与政府讨价还价,进而使其利益能够优于其他顾客而实现。
(五)责任并非唯一的
政府工作人员不能仅仅关注效益这些可以量化的东西,更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法律,价值观与公共利益上来。尽管新公共管理提倡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像企业家一样,采用一些企业管理方法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使本就僵硬的管理体制能有所活力,但是这有些将责任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六)重视人而非仅仅重视生产率
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高薪水或者待遇等标准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公共组织中,尤其是在现如今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薪酬不可能是唯一一个影响行政官员积极参与行政事务的动机;同样对于公民来说,他们所要求的人身权益也不单单是资金的保障。新公共管理理论所提倡的注重经济效益的做法,是无法培养出具有责任心和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的公民的。不仅在政府内部,需要行政长官下放行政权力,与基层行政官员协同处理行政事务;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上,政府也要给予公民处理公共事务的机会,不但能有效拉近政府与公民间的关系,也能够把关注的焦点普及到更大范围内的公民间。通过分享权力,政府与公民在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协作与支持,就能够很好的实现公共利益。
(七)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
企业家总是试图将公共资金划归个人所拥有。但是,将注重经济效益的企业家精神引入到政府工作中来,只会使得政府的工作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政府应当明白,服务对象应该是全体公民,政府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在工作,得面向宏观整体利益,有的时候利益出发点并不一定是非要盈利的,可以是一种价值观的提倡,可以是公民的诉求。这是与注重企业利润的企业家所不同的。因而政府在今后的治理过程中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而不应该将自身视为单单为盈利的企业家。通过对新公共服务的描述与分析,公民参与,重视公民权与公共利益是其主要支撑点。新公共服务倡导的是政府最大的作用不是对公民的控制,而是对公民的服务,民主的观念要在公共组织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并且新公共服务理论突破了政府失败与市场竞争的视角,重新来定义政府在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所担任的新角色。尽管新公共服务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出现的,但与新公共管理理一样面临着不少质疑。对于新公共理论所强调的“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它所针对的是新公共管理所采用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认为其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按照经济与效益原则,力求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尽管在节省财政开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公共服务始终不是根本目标。
三、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整合取向
关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不能够明确判定孰优孰劣,哪一个能够在未来的公共行动中更具有潜力,哪一个能够更具生命力。两种理论都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又同时存在着不足,但我们更应该将重点放在二者的融合性上而非是二者相互替代的关系上。新公共管理在对当前公共部门的效率低下,公民信任危机以及应对外部变革的挑战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引入企业管理方法和技术,追求经济效益,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对于之前的僵硬式的管理模式有着良好的改善意义,也确实为之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出现做了铺垫;但在追求对实际问题的改善时,必定要更加强调效率的工具理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对价值的追求。而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来看,新公共服务所倡导的公民权,民主,公共利益对于21世界出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来说有着新的解决途径,协同治理,平等协商,共同处理公共利益的政治事务等管理新方式都是有着无限潜力的。在当下,基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产的愈发发达,公民的个性化诉求也愈发突出,如何使公共部门满足公民日益丰富的个性化需求呢?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为公民服务”的价值指导下,结合公共云服务即借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平台,在网络中掌握各公共部门的拥有的资源与政策执行过程,并以法律与制度的完善为基础,由公民与其他公共机构选出一公共机构作为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机构,能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公民的需求与政府资源的合理输出,以达到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等技术手段,有效了解公民的需求;引入公共管理所倡导的结果引导过程的结果导向手段与根据顾客需要而非自身臆测顾客需求的顾客导向的手段,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公民需求有细致的了解,从而有效针对公民需求来进行服务。如果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技术工具的形式,新公共服务可以看作是价值导向的形式,也就是说一架音色极其悦耳的钢琴,还需要一位技术一流的钢琴家,二者需要完美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如果不是将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二者明确区分开来,而是将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工具效率与新公共服务所强调的民主价值二者综合起来,也许会为公共管理提供一个有益的方向。
作者:栗宁远 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珍妮特•V•丹哈特,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石杰琳.反思与超越: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郑州大学学报,2011(9)
《意见》一出台,引发了舆情的爆炸性传播,新浪微博7月30日当天传播达14万条,第二日虽回落较快,但依然达到一万多条。
与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相比,新闻网站对此事件的关注度也毫不逊色,百度新闻高级搜索数据显示,相关新闻的报道与转载在《意见》的次日达到了3270条,并在8月2日、3日度过一个周末后仍保持高位。
从舆情观点分布来看,本次关注点较为分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讨论户籍改革的意义、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是否能顺利推行户籍改革关键在于政策的细化;还有人则把聚焦点放在了户籍改革与土地、楼市的关系上。
有评论认为,此次《意见》的,既是户籍改革进程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中国青年报》称,“关键是‘平权’二字。践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未必存在技术,但要破除长期形成的认知上的‘二元’,并非易事。它不仅要把握致力于同名、同命、同价的公平底线,更需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户籍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分离户籍及相应的权利与福利,解决户口与公共产品捆绑的属地化供给问题,使户口回归人口登记的本质而不是福利的象征。如果只是换一个户口本而无法解决社会公共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没有太大意义。”
一、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内涵
(一)协作的概念
协作就是多个劳动者为了完成同一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有着各种联系,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活动。政府也屬于组织的一部分,因此政府协作也就是组织间协作的行为。在政治界大量的学者对政府协作给予了不同角度的诠释。从组织间关系的角度俩说,协作就是一个特定议题利益的相关者,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过程中来,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标准,对相关的议题做出讨论或者决定。协议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利益的共同体。而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看,协作就是分布在不同的层次的人积极主动参与到共同问题的研讨过程,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领导者进行组织,面对的也是人民大众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而笔者认为,协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而进行的活动,简单地说协作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关系。
(二)协作是一个过程
协作就是为了解决单独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而组织在一起的一个团体,这个团体通过谈判来统统决定出一项规则,决定出组织结构处理问题的关系。协作是比协调和合作更高一级的一种集体活动。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进行的组织。而协作是一种组织集体行动的结果,他们针对一个公共的议题而进行的资源、信息的共享,为了追求多个组织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并且协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单个组织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协作是多个团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共同资源、共同承担责任的联合行动或者公共工作。按照环境主题的数量,可以把跨行政区地方政府主体的关系分为多边和双边关系。
二、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是研究组织变迁活动的主要理论依据。资源依赖理论跟新制度主义理论是组织研究的两个重要的研究流派。其中资源依赖理论在早期主要是对企业管理组织行为进行研究。它是在组织自己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以后,向外部环境中的所需资源掌握着进行交换,进而形成的一种组织间资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也就是组织为了获取其他组织的资源,而又受到其他组织的控制,向其他组织提供资源而建立起了的一种组织联盟。组织间的互动就是进行资源的争夺、保卫、巩固的合纵联盟的过程。
(二)集体行动理论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逐步发展起来。此理论是主要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中不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也是一种集体的行动问题,它属于结余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因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组成,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人,所以这些人都不可避免的带有经济人的特征。公共选择理论从开始就具有经济人的行为假定,在其活动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也都受到经济人这一特性的限制,都有着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集体利益者是没有的。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影响,他们针对官僚制结构僵化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的弊端,就展开了以政府再造为内容,以分权化、市场化、民营化为工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但是这些新改革运动在各国的政治改革过程中报露出了很多的弊端。比如美国就明显偏袒了民主行政一方。整体性治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新兴改革治理模式,整体性治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发展新方向,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分割性的问题构建出了政府管理的一个新的运作机制,以协调和整合为核心的治理方式为政府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三、结语
总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研究对于解决社会上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指明了新的方向,帮助政府部门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也有利于弥补群众的集体利益。
参考文献:
[1]曾维和.协作性公共管理: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新模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文章编号:(2010)05―0015―04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订工作方案中强调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重大问题在社会公开讨论”的原则。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为教育规划献言献策的热议。而在去年《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开征求意见收集组就已经收到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发表的意见和建议110多万条。我国教育改革第一次这样广泛地问计于民,也体现了政府激励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实际举措。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我国公共管理在教育改革中表现出的新变化。我们也由此需要分析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现状与问题,据此提出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途径,真正实现教育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收益。
一、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透视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和不足之上的,其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对私营管理部门管理方式和手段变革的成功借鉴上的创新。
(一)政府与公众关系的变化
新公共管理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抹杀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效率地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扭曲市场法则,对消费者(顾客)提出的要求不敏感,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忽视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公共物品的生产不是消费者说了算(脱离消费者需求),造成公共物品生产与供给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浪费。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政府成为负责任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公众则成为“顾客”或“客户”。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给公民(顾客)提供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通过征求他们对公共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测量其满意程度等途径,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二)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分析
首先,广泛的公众参与,是搞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和基础。公众参与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活动,促使教育发展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获得提升,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社会成员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参与。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蔚然成风的今天,公众广泛主动参与教育改革、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保证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持久动力。
其次,公众参与是教育发展决策科学性的必然要求。教育不仅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一个儿童的民生问题,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正是由于教育的这种特殊重要性,如何保证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前瞻性,成为一个特定的问题。教育强调社会成员参与教育改革,意味着社会成员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亲身实践者;不应只让社会成员仅仅了解改革的结果,而应让他们参与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只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才能培养起现代公民应有的教育发展和配合改革实践的意识,形成有效的公共管理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切实发挥好教育改革的功能。
再次,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程度的不断提高,是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事务和活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虽然各国公共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存在着一致性的地方,即都倡导“参与、分享”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精神。也就是说,通过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形成一种公众自主、积极参与的精神,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从而享受共同创造的成果。
最后,公众参与是社会成员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寻求利益保障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反映了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在这一系统内,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公众参与的过程既是分享权利的过程,也是履行义务的过程,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是成员个体,还是作为组织的单位,都有义务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为社会建设出一份力量、尽一份责任。从行动目标上看,公众参与是为了促进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通过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可以不断满足成员在物质、文化、精神、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因为,在一个社会中,只有社会成员自己才最了解自身的现实需求,也只有通过协商才能平衡各自的利益关系,维护其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毫无疑问,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将在未来的公共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影响公共管理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问题及其分析
社会成员自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程度,是社会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效度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公众参与教育改革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与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但不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我国教育改革的决策群体过于集中。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一种“理想导向”的特征,即主要从一种宏大理念、宏伟目标出发,而不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往往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配套的政策手段,操作性较差。同时,政策议题主要由政府内部的权力精英提出,政策方案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具有所谓“内输入”的特征,缺乏自下而上的决策过程,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博弈。因此,教育发展改革决策往往在实施过程中与原有的想法背道而驰。例如,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学生带来的入学困难、受教育成本升高,还有“城市价值中心”的教育发展与经费保障机制影响,造成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等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管理体现出层次、广度和深度不够明显的特征。从参与的过程来看,基本上还处于教育决策后实施阶段的参与,属于一种低层次的参与。首先,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受到文化水平、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的局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最新的政策动态,多数人只意识到自身是 教育政策的接受者,没有意识到有权参与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其次,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管理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虽然,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但关于具体的教育改革,由“谁来参与”、“参与什么”和“怎样参与”均没有相关的规范和条例加以明确规定,致使许多公众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此外,一些政府官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也不利于公众参与的正常发展。
出现以上的状况,除了公众自身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一是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大的差异,社会成员受到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缺少沟通的途径。二是政府行政权力过于强大,促使公众对政府机构产生长期依赖心理,导致公众参与的观念非常淡薄。三是教育内部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对社会的反映过慢,使公众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在教育改革中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而在客观上也造成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管理不足的结果。
三、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
首先,对于公众的范畴重新界定。教育发展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密切相关,对于教育发展,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主观的诉求,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改革不但要吸收专家、学者的参与,还要摆脱“内部人”决策的模式,使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校长、学生、家长能表达和参与,而且要有派、企业界、科技界、劳动和就业部门、社区人士、海外仁人志士等的广泛参与。其次,要让公众知道自己有权参与教育改革,这是在合法地履行自己的参与性权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公众基本不参与公共事务,即使在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参与特定公益性活动时,往往也认为自己是在尽义务而不是在履行权利,因此,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公众参与意识,大都不能主动参与公共事务。为了使教育改革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可以倡导公众参与教育发展的文化,增强公众参与意识,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参与教育改革既是自己的义务,更是自己的权利。总体而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侧重于履行权利。因此,公众有权要求政府支持基础教育、有限发展教育,并在设计的改革措施中对这一要求予以体现。
(二)鼓励公众参与教育立法和教育规划
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公众可以通过参与立法来促进那些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和保障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的法律条文出台。教育立法,是对教育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对教育资源进行制度化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各个利益主体都有机会充分参与博弈,才能制定出平衡各方利益的教育法规。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教育规划包括了教育发展的结构、目标,能够将广大受教育家庭的教育要求制度化。
2000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了公众参与立法的部分权利,确立了立法工作由“封闭立法”向“开门立法”转型的方向。立法不再是立法机关内部的事情,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专家、公民在内的广义上的公众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立法活动。从此,鼓励公众参与教育立法和教育规划具有了法律的保障。从全国层面上,公民可以参与教育诸多法规的意见征集、立法建议,可以在媒体公开发表意见,可以向立法机关、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在地方层面上,通过立法论证会、听证会等途径让公众参与地方教育法规政策的制定。
(三)构建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我国民众对政府的政策、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表现出较低的参与性,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不畅。面对涉及自身利益、发展的问题,每位公民存在自己的诉求,但是传统的表达方式、时效性和成本问题突出。
“网络问政”是一种可以倡导的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通过互联网,“网民”进行消费、娱乐、交友、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并通过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和诉求,在中国开启了一个方兴未艾的“网络问政”时代。通过“网络问政”,不但政府可以进行及时的教育政策宣传解读,收集各方面的教育需求、教育评论以及教育发展建议,而且公众的教育需求也得到表达。同时,“网络问政”需要同学者、媒体通力合作,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和有效性。一是专家需要在“网络问政”中做好理论引导、政策解读的工作。对一项政策和规定、规划所存在的理论支撑和学理解释,专家应该最有发言权,同时由于其自身的中立立场,更具有公信力。与此同时,专家需要对政府各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督促政府在问政过程中规范政策的制定法律程序和积极吸纳民意。二是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沟通平台的作用。媒体因其意识形态属性也处于政府的管理体系之中,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既要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又要传播人民的声音(表达人民呼声,代表人民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