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09:18: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劳动教育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开设劳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世纪将是全球激烈竞争的世纪,培养和造就能够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新一代,显得刻不容缓。近些年来,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小学生中,因优越的社会和生活等条件,出现了不少娇男娇女,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素质,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因此,增强青少年一代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从加强劳动教育入手,并切实地建立起这种教育的保障机制,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共识,实现劳动教育网络化,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二、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及探索
(一)转变观念,切实重视劳动课的落实改变过去在应试教育中把劳动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课的观点及把劳动课改上语、数等主课的做法,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开设劳动课,并把劳动课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课同一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好劳动课老师,积极抓好劳动课的教改和落实工作。建立劳动课的教师定时集中备课,定时检查,经常听课、观课、评课的教育制度。
(二)用好教材,优化劳动课课堂教学小学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创造物质文明所必备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他们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备的思想政治观和劳动价值观。抓住劳动课主课堂,进行热爱劳动教育。而这种教育不是仅仅靠理论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通过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诸如懂得“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等道理,尊重各行各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珍惜所拥有的物品,尊重劳动果实等等。
1.在简单重复劳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材第二册中《叠被子》、《洗手、洗脸》、《刷牙、漱口》,教材第三册中《洗补袜子》、《不随地乱扔垃圾》等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常遇到的较简单的小事,教材详细地介绍了这些小事的做法及注意事项。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会这些小事的同时,还紧扣教材中的一些词:“应该”、“要”、“常”等对学生进行常做这些事的教育,使其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复杂劳动中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复杂劳动一般比较繁琐和常遇到困难,而这正是培养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好机会。如《种蚕豆》、《萝卜玩具》等课中“学与做”都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但又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老师教这些课时,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去完成,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在完成任务中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意志力。
选拔优秀师资和编写实用、有特色的课程教材
劳技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学的基本素质,更需要教师具备某方面的技能特长。因此,选聘一支高质量的劳技教师队伍是实施劳技教育的关键。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劳技课必须体现鲜明的实用性,如手工制作、养殖、园艺、烹饪、计算机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能感受学习和劳动的乐趣。劳技课程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应体现特色性。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当学生学习结合地方特色的劳技课时,会感到很亲切、有趣,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1.进一步转变观念,着力提高职高生的素质,拓宽学生成才之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改革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择业观的教育,使学生有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做有觉悟有技术能力的劳动者和各类技术、管理、服务人员的志向和意识,不要认为这些工作低人一等,一味追求“白领”工作。
2.要有针对性地减轻职高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证压力,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就业率,要求学生考取多个证书,势必影响开发学生潜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调整方向目标,改革培养方式,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有针对性地减轻职高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和考证压力(特别是考多证和市场饱和情况下的考证),给学生创造一个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的良好外部条件。
二、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质量观。
1.职业教育要把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办出效益、办出特色。对现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更多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使人才适销对路,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2.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打好基础。职业教育中的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首先从目前教学科目及学时安排上看,中职文化基础课的科目要少于普通高中,科目所占用的总学时也少于普通高中近30%,如此距离使中职文化基础课只能"相当于高中水平"而不可能等同于普通高中。再就生源比较,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初中毕业生中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往年大大下降。这就在实际上形成了当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初中文化补习和高中阶段教育并存的局面,这是与普通高中很不一样的。
3.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与普通高中课的不同,还在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目标。中职培养职业人才,而普通高中为学生日后进入学术领域做准备。中职文化基础课由于有这种低起点、短时限、为进入职业领域提供必要准备的特点,就必然在课程标准乃至内容功能上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而正因如此,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也就难以被一再扩招的普通高中教育所替代。
三积极抓好招生和毕业生就业两头。
早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能源、空间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四种途径,其中教育投资投入是形成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农村职业教育更是一项“生产固定资本的投资”,通过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加速劳动效率的提高,借以实现更大程度的价值增值。
农村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为经济的发展进行长期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是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早在198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对6700家农户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户的人均年收入与其受教育程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1989年,文盲户人均年收入442.84元,受过小学教育的为542.96元,受过初中教育的为616.30元,受过高中教育的为639.85元,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为740.90元。同1985年相比,文盲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45.6%,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4.9%,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56.1%,而受过高中教育的为53.9%,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为68.0%。这组数据反映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而且印证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由于质量低下,开发滞后,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经济和发展的瓶颈。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如下。
1.农村劳动力资源数量日益庞大。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其中有近5亿农村劳动力。由于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产业转移,再加上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业转置成本很高,农业劳动力再就业这一难题就摆到政府面前。农业部课题组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05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84313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年龄人口为24301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乡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2%。[1]
2.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的绝对水平较低。我国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在70万个行政村中,大部分干部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半文盲。据统计,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占38%,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0.6%;其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2]农业部调查资料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
3.农村劳动力资源质量的相对水平较低。首先,我国农民的技能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很大,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较,农村从业人员目前的人力资本水平不能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更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人力资源的需求。
(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
1.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由于投入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陈旧,明显落后于实际的生产服务行业。全国职业高中实验室达标率只有53%,校园网普及率只有18%。[3]
2.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全国中等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招生数由1996年的14.9万下降到2001年的5.2万。[4]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机制不灵活,在河北全省100多万中职学校在校生中,学习涉农专业的只有几千人,生源十分匮乏,职校的农业专业教师无课可教,有的调走,有的转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既缺生源又缺专业教师的窘境,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
3.农村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不够密切。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不能及时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教师对生产第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等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掌握,实践教学能力薄弱。此外,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许多地方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许多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招收未接受过必要职业教育的人员。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与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不够,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我国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状况与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更为匮乏。2002年,我国投入农村教育资金仅占GDP的2.5%,按4%计算,差1000多个亿。我国教育总体投入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其中,对农村职教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农业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不仅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且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政府应更多增加投入。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作为一种“绿箱”政策,各国政府都会相应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以间接支持农业。我们应尽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企业多元化投入为辅的职教投入机制。例如,我国实施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阳光工程”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二)构建科学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相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首先,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如在药材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可由不同院校负责课程的设置,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如采取委培的方式,选送农村一些优秀青年到省内外有关大中专院校进行深造。如河北农业大学推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既解决了农村人才的培养问题,同时又消除了就业的负担。最后,聘请知名农业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可以组织基层村组干部、群众到发达农村地区去考察学习,努力培养农民成为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市场意识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三)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尽快解决专业课师资的问题才能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制定并实施农村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解决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其次,提高职教师资的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教师为了方便教学,经常要长途奔波于田间地头、山区水乡,指导实际操作。日本就规定职教教师的工资要高于同等资格的普通教师工资水平的10%,而且对实验、实习还给予补助、津贴等,有利地推动了本国农村职教的发展。同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农业技术人才库。采用政策激励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在农村普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达亿次,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使之掌握非农产业相关技能。
(四)采取灵活多样教育形式
在教育形式上我们应主要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函授、示范、电视广播授课等形式。例如,河北省开展的“送教下乡”,面向农村广大青年农民招生。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都可以参加。招生方式适合农村生产实际,采取自愿报名、学校统一录取、注册入学的方法,纳入当地年度中职招生计划,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学员修业年限为3到5年,培养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生产。使农村职教从单纯为农村培养新生劳动力转变到兼俱培养农村现有劳动力的新轨道上,优化职教资源配置,激发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瓶颈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要缓解这一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依靠科学的、法制化的制度来保障政策、措施的落实,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对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5).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实践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高出20%左右。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身心两健的人
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医学科学的研究证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劳动既可锻炼儿童身体,也可以锻炼儿童头脑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教育思想,培养“康健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体自治的精神”。
3.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
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是一切有成就者必备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劳动磨练才能获得。一般来说,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成功的过程,它有助于历炼意志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练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做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就会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
4.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务劳动能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二、学习经验,走出误区
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72分钟,韩国为42分钟,法国为36分钟,英国为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另据报载,美国和加拿大有17个城市每年举办“铁孩子运动会”参赛者是7至14岁的少儿,比赛内容是连续进行长距离游泳、骑车、越野和长跑。每年均有成千上万的父母带着孩子前往报名参赛,角逐“铁孩子”的桂冠。无独有偶,日本中学普遍设有一门锻炼课程,即在严冬组织学生身着短裤进行户外长跑,旨地培养孩子钢铁般的意志。
这些生活富裕的国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开眼界。相比之下,我们身边的孩子未免被娇宠得过了头。然而,眼下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过于娇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劳,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这实在怨不得他人,从72分钟比12分钟的数字里,就不难得出,责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该是父母警醒的时候了,做父母的应充分认识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素质,从小就应给其创造磨炼的机会。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不是个简单的习惯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个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大问题。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古代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
三、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更新家长观念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开展劳动教育关键是家长要走出认识上的识区,树立家教新理念。家长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解决家长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要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唯一的标准。其次要树立以孩子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孩予独立的生活能力。
2.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
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活动能力,放手让孩子做事,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一是从娃娃抓起,进行劳动启蒙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让三四岁的幼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父母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拿块抹布擦擦桌椅或倒垃圾等。二是孩子稍长大点后,要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树立“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劳动观念。克服依赖父母的惰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料理生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衣服等,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三是通过劳动进行家庭责任教育。要让孩子经常帮父母打扫环境卫生,收拾屋子、清洗厕所,为家人做饭做菜,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磨炼吃苦精神,学会社会生存技能,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是一种责任。
《生活与劳动》课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特定的社会场所,如:邮局、医院、车站等。由于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较窄,因此,对这些场所缺乏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使他们获得正确、鲜明的感性认识。通过参观使学生得到的知识,往往比教师单纯在课堂上讲解效果好得多。
以三年级《帮爷爷寄信》一课为例,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从未寄过信,邮局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参观一下邮局,请邮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下邮局每一个窗口的用处,并让学生亲眼看一看别人寄信的过程,那么这堂课还用得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吗?三年级还有一课是《邮政编码的用处》,上这堂课时,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参观一下邮局工作人员分拣信件的过程,并让工作人员现场介绍一下他们是如何根据邮政编码来分拣信件的,那么,学生对于这个费解的三级六位数的邮政编码也就不费解了。当然,参观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订出参观计划,明确参观目的,进行精心的组织,参观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参观后还须进行总结。
小学《生活与劳动》课本上有许多插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每幅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观察校园花坛、树木、体育设施等,还要组织学生参加访问农村、工厂、商店、宾馆、饭店等,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生产,观察要同说、做结合起来,使学生看得懂,说得清,会操作。
(二)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认为:"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尽量鼓励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创造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较为狭窄,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强。我们要利用小学《生活与劳动》课中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激发学生。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适用"导入新课"的环节,可以产生一种"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更应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外在的情境不断刺激与内在的好奇,需要不断撞击,不断协调,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自觉地参与学习和探究过程。
例如在教学《炒青菜》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了炒青菜的方法,接着就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让学生尝尝自己炒的青菜并谈谈品尝后的感受。结果,学生纷纷汇报:有的说青菜炒得太咸了,有的说太淡了,有的学生将青菜烧焦了,有的还没炒熟……老师并没有批评,而是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失败或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时出示了老师做的炒青菜,让学生观察、品尝。老师又提问:"你们还想再来做一次吗?"学生又跃跃欲试,气氛高涨。紧接着让学生再实践。经过多次操练,学生吸取了一次又一次的经验教训,炒出了油亮、细嫩、可口的青菜。学生在尝试实践中,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直至成功的过程,就是他们自己动手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只有创新的想象,才有创新的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创设富有生机,美的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第三册《有趣的面具》一课时,教师事先准备多种漂亮的面具,直接展示给学生看,也可制作成投影展示。小学生看了多种多样的面具之后,感受到了美,从而激发了他们制作的欲望。教师这时便不失时机地予以引导:"这节课,我们就制作有趣的面具,希望同学们做得更美丽。"这样学生的情趣被调动起来了。这些形态各异的面具不仅唤起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这些面具的启迪,他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别出心裁的面具。他们都给自己的面具取了好听的名字,"猪八戒"、"孙悟空"、"多面人"……他们的创新意识被激发了。所以在《生活与劳动》教学中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新,每节《生活与劳动》课,都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四)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学生乐意创新的基础。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生活与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活与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生活与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五)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方式。
特殊教育学校是学生获得劳动技能的场所,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的学习,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的布局、规划和建设,针對不同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营造文化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师生向往的优美人文的花园、成功愉悦的乐园、阳光智慧的家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卫生的清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分工:有的专门清理教室的垃圾,有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有的负责学校整理宿舍里的内务,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快乐,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氛围。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老师们在快乐中工作,为学生们能顺利步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奠定基础。
二、研究学生,弄懂需求,注重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性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在把握教育普遍性规律的同时,更要注重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性教学,充分采用符合残障学生身心特点的特殊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原有读书活动、教师技能比赛、观摩课、优质课、集体评课等活动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自发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坚持“学习——改变——成长”的学习理念。同时,要把握教育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做到教学目标分层提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教学知识分层实施、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学生评价多元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信心。如在为中度智障学生选择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首先要考虑需要加工的产品工艺的简单化、单一性及康复功能等因素。例如,可以将成品包装“装袋”的加工任务,主要分为“挂板——装袋——撕胶——封口”四道工序,工序清晰,简单易学,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适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增强残疾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劳动技能。特殊教育学校中汇集了各类残疾学生,因此,学校应该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像美工专业师生作品展,串珠手工作品、水果拼盘、手抄报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情操,增强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摒弃了自卑感和孤独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信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
四、加强沟通,用心呵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阶段。从传统的重视学科知识的教育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学转变。学生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不仅可以把学科知识学好,还能够增强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小学正是身心发展的最佳阶段,而劳动动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劳动精神。本文研究的是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素质。
一、劳动与技术课程的优点
(一)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学会动手,学会创新。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学习、生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基本的技能和生活方法,培养学生等各种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并且将思想教育穿插在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基础知识,深化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思想觉悟。所以劳动与技术的课程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重大的帮助。
(二)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以及基础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技术素养以及各种能力,让学生拥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技能。也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劳动与技术的课程内容主要根据日常生活中最主要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编制。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考虑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又实现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课程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劳动与技术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方法就有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贯穿了整个教学。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就是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形成各种能力。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的过程。劳动与技术的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帮助。
(四)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劳动与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又要反映技术的静态结构和发展态势,注重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能力与共通能力发展的统一。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寻找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现实生活有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程资源,并通过一定的加工与改造成为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这也充分说明了劳动与技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课时。这就充分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可以看出劳动与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措施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劳动与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根据课程上等内容来受制实践课程,那么学生就容易缺乏动手的兴趣。在这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并且由于教学设备、器材及相关材料的欠缺,很难开展教材上的实践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教材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学生的实践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如在进行《家庭种植DlY》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尝试种植吊兰。并且把吊兰种植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学生们就会收集吊兰的品种,以及搜集相关资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吊兰种植的工具简单,只要瓦片、细土、剪刀、水壶、花盆等一些小工具就能完成。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然后动手操作。让学生思考除了土培吊兰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栽种?用土培吊兰的方法还可以种植其他哪些植物?学生经过思考与动手创新,知道水培吊兰的方法。并且利用土培的方法栽种了绿萝、文竹、发财树等。
教师通过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发思维,从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精神。不但让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得到实现,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基础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在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基础知识,并且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时培养自身的创造精神。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必要前提。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供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自我,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编船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导入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师播放有关编竹篮的视频,如耄耋的守艺人,编篮七十载的相关视频。视频中的老人采用竹条把竹篮编制好,介绍了竹篮底部、篮身等的编织,介绍了编织手法以及所用到的竹篾总数。观看了教师的视频,学生对编织产生兴趣。并且对老人坚守编竹篮艺术的精神表示敬佩。大家都被老人的精神感染,想要动手学编竹蓝,守护这种编织艺术。教师适时导入课程内容,学习一种编织技术,板书课题:编船篮。然后引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船篮的形状、特点是什么?船篮可以用哪些材料进行编织?然后学生进行船篮的编织教学。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让他们编织出不同形状的船篮。有的学生尝试改变经、纬线长度,船篮形状果然有所变化。而有的学生尝试改变经、纬线的根数,船篮又有了新的变化。有的学生用其他材料对船篮进行装饰,使其更好看,更能派上用场。通过编船篮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开拓了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认真观察可以实践完成得更好,并且能更深入认识事物。发现问题的存在。在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了解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演示认真观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操作技巧。通过认真的观察,学生才能了解作品制作的要求,并且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激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置问题、营造学习氛围,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如在《中国结一吉祥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几个中国结,让他们观察,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猜测哪一个才是吉祥结。然后进行提问:“中国结有什么用处?它是如何编织成功的?”与此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吉祥结,之后引入绳结编织法。让学生借助导学单观察图示,了解编织的过程,并且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进行讨论。接着,教师演示或请学生演示,边编织边讲解,借助投影让学生观察编织过程,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一、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
随着河北省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该省的农业用地逐年减少,农业产业也渐渐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特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使农村逐渐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京津地区务工。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月收入究竟如何?笔者分别于2012年春节前后走访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保定阜平、清苑、涿州,石家庄正定、赞皇,廊坊香河、燕郊,张家口蔚县、张北和沧州黄骅等地进行搜集问卷和抽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7份,有效问卷452份。从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具备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12人,高中学历91人,初中学历293人,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工56人;外出前参加过培训培训的141人,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311人;具备初级职业资格26人,中级职业资格的有68人,高级职业资格31人,高级以上职业资格3人;有364人表示希望参加无偿技能培训,72人对参加无偿培训表示无所谓,有13人表示不愿意参加无偿培训,另有3人弃权;有445人表示学有一技之长能够增加自己的收入,有5人表示学有一技之长无法增加自己的收入,2人弃权;月收入在1000~2500元的有148人,月收入2500~4500元的有268人,月收入在4500元以上的仅有36人。
从以上数据可分析出,河北省外出务工人员中掌握一定技术的人相对较少,不具备充分就业的技能要求,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较重、技术含量偏低而且报酬不多的工种。因此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加强技能培训,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就业能力,是势在必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真真切切地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学一技之长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呼唤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批高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农民。
二、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新时期,河北省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既培养能“走出去”的人才,也培养能“留得住”的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181—02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是带着失落感进入职校的,面对新环境很多学生都不适应。再者面对同辈群体,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升入高中,所有人仿佛一下子被不平等地拉到未知世界的边缘,使中职生盲从或无所适从,加之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因素,使他们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针对笔者所在的中专学校中职生目前劳动素质薄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情况,笔者就中职生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方面谈几点想法。
一 学校目前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中职生放弃中职新生刚入学一两天内,就把学生集在教室按时上课作息,开学一星期内不要上课,专门进行中职新生思想道德和劳动素质教育。首先,是师生相互认识,任课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谈话、交心,从谈话中进行劳动心理调查。如家庭收入、与父母和同学的亲密关系,是否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洗衣、做饭、扫地、上山下田做农活)。在初中时是否参加过班务和学校的活动情况等,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谈话、访查,既可以熟知学生,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师生情感,还可带领学生一起劳动、游戏、体育活动等,在多种有趣、有意义的活动中,让其尽量愉快放松,缓解心理压力。其次,让学生熟悉专业,熟知教师。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自主地选择教师和专业班级,这对控留保生和学生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好处。
二 学校管理者要大力支持,改变教育理念,要开设劳动课,以便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观念
三 学校在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上,还需大力加强劳动素质教育
现在中职教育培养输出的人才是“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而贫困地区的中职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属于文化基础差、思想觉悟差、心理素质差、行为习惯差、经济基础薄弱等诸方面占多数的“问题生”。要想把这些中职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合“三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必须从劳动着手,先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培养情感,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同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艰苦的劳动拼搏创造自己的事业,这就需要中职生本身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劳动素质教育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劳动教育有助于中职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实践证明:通过劳动能培养学生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能锻炼其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中职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其心理品质。同时,劳动能培养学生自力、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第三,劳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变得聪慧。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而要使中职生热爱劳动,改变其不良心理,甚至是鄙视劳动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是关系到全民族劳动素质的一个大问题,这牵涉到国家、社会、学校、个体等对劳动的认识问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试想,一代青年如果不爱劳动,将后患无穷。例如,古巴比伦的消亡与其民族好吃懒做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决不可等闲视之。决不能说说重要,做做次要,过后全忘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圣贤们身体力行,为劳动赋予了神圣无比的意义。《抱朴子·广警》中说:“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宋代罗大维在《鹤林玉露》中说:“民劳思,思则善心生;逸则,则万恶生。”无数圣贤们的经典作为,都有助于后辈们借鉴学习发扬。所以说,多做劳动特别是有益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劳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人格。
第四,家长本身也要改变认识观点,不要出现思想偏差。如给孩子灌输金钱至上的观点或“学业技能专,劳动可不沾”等错误理念。家长的这些思想观念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在劳动实践中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最终通过劳动熟练掌握一技之长,立一席之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这样可增强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认识,使中职生人生价值观得到体现,使学生有责任心、事业心和慈善心。
第五,教育者本身要以身作则,身先垂范,带头示范劳动,从我做起。
四 中等职业教育在方式上需走出误区,学习一些成功或是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劳动美德
五 家庭、社会成员需大力支持中职教育,改变劳动观念,帮助中职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心理品质
第一,从小就要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第二,从小就要放开手让孩子劳动,不要娇宠过度,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养成其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三,家长要宣扬劳动光荣,不要鄙视劳动者。
第四,家长及教育者不要把劳动当做惩罚中职生的手段。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劳动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保证,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劳动教育都是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全面化,同时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深化,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劳动技能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并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健康成长为中国高素质的劳动技术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一、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1.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在生理需要方面的自我服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中、大班的孩子在以上几个方面基本能独立完成。如,自己吃饭,中、大班分别有66%、75%的幼儿能独立完成;自己喝水,中、大班分别有65%、79%的幼儿能独立完成;独立上床睡觉方面,中、大班分别有41%、52%的幼儿能独立完成。而幼儿在生活方面处于低级水平,如收拾餐具方面,中、大班分别有37%、38%的幼儿能独立完成,大多数幼儿都不能独立完成。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提高。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途径
(1)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带动并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件复杂的事情,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对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细节方面教育孩子,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饭等。
(2)教师要学会增强幼儿自信心 。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服务竞赛活动,可以让会做的孩子去教不会做的孩子,孩子教孩子效果会更好,这样也会把不会做的孩子带动起来。幼儿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服务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事情,继而他们的自信心会得到增强。
(3)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家长和老师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影响源,家长和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行为举止,家长要促使幼儿巩固和发展在幼儿园获得的学习经验;同时,老师也要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及时有效地应用。家长要和老师定期沟通,及时进行教育培养方面的计划调整。
二、幼儿参与家庭劳动
1.幼儿参与家庭劳动的现状
(1)幼儿方面。调查结果表明, 29%的幼儿会主动参与家庭劳动。例如,一些幼儿可以自己穿鞋,穿衣服,自己主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60%的幼儿会在家长的协同下参与家庭劳动。例如, 一些幼儿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扫地、擦桌子及收拾餐具等。
(2)家长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家长会对幼儿进行家庭劳动教育,会主动教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传授、亲身示范等手段对幼儿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有73.5%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在他们看来,幼儿参与家庭劳动不仅会给自己添麻烦,还具有危险性,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幼儿参与家庭劳动会弄脏衣服。
2.培养幼儿参与家庭劳动习惯的建议
(1)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劳动教育观念。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家长很少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甚至从不让孩子参与劳动。动手操作是孩子认识世界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孩子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体验愉快与成就感,从而逐步建立自信。
(2)家长要正确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第一,家长要对幼儿的劳动行为进行及时的表扬。幼儿劳动的目的性不强,有时难免会对家务劳动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参与家庭劳动。在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想尽一切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来激发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的积极性。
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幼儿经常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生活,通过模仿成人行为的方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家长应该利用幼儿善于并喜欢模仿的本能,抓住示范的机会,当好幼儿的第一位老师。
家长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