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8: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57-01
按照灾害的形成原因分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异常引起的灾害,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洪水、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大,其发生率和对人的伤害程度仅在气象灾害之后。地质灾害是指与地质有关的各种人为或者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塌陷、地裂缝、火山喷发、泥石流、崩塌以及滑坡等。我国不仅国土面积大,地形也较为复杂,约70%以上的国土为山地、丘陵以及高原,加上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泥石流、塌陷以及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连年增长,是世界上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安庆市地处山区,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多年来安庆市国土资源局山口国土资源所致力于地质灾害研究,并开展了多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且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将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期能为广大工作者提供帮助。
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
1.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部分土体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界面向下运动的一种现象。滑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斜坡土体和岩体的岩性较弱,在水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使该斜面上岩土体的平衡受到破坏,进而发生滑坡的现象,滑坡体通常都有一个联通的滑动面和临空面,再加上斜体总下滑力大于总抗滑力,因此导致了滑坡的形成。滑坡多发生在山地、丘陵和河谷单独的地貌内。滑坡的发生不仅受到斜体底层岩性和地形地貌的影响,也受到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其中水的作用和地壳内部运动也是诱发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滑坡中有90%以上与水的作用相关,且随着水进入斜体岩体或土体后,不仅增加了岩土的重量,也对岩体和土体进行了软化,同时对覆盖岩体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进而导致滑坡的发生。因此,高强度或长时间降雨常诱发滑坡,火山喷发、地震等地壳震动也会诱发滑坡。
1.2 崩塌
崩塌是指陆地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向下崩落的地质现象,根据崩塌地质的组成分为岩崩和土崩。崩塌的发生受地形地貌条件、岩性条件以及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影响,崩塌多发生在斜度大的斜坡或者悬崖上,崩塌一般发生在坡度>50°的斜坡上,且坡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崩塌。此外,崩塌的发生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冬季与夏季、白天与黑夜之间的温度差导致岩石发生风化;地表水对岩体或者土体不断地冲刷、溶解等导致岩体或者土体的质地变得松软,或者水分浸入到山体内部,增大了山体内部水的压力,进而形成崩塌;人类不正当的工程建设和强烈的地震也会破坏山体的平衡导致崩塌的发生。根据崩塌落体的体积可以分为特大崩塌、大型崩塌、中型崩塌以及小型崩塌4类。安徽省皖南山区在梅雨季节由于降雨量大、地貌高差大、构造运动频繁等特点,是崩塌高发地带。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质灾害,它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在地形险峻的山区或沟壑内发生携有泥沙、水以及石块的一种山体滑坡。泥石流具有时间短、发生土壤以及破坏力强等特点,对人们的财产危害较大。根据泥石流中固体的含量将其分为稀性泥石流(含有10%~40%的固体物质)和黏性泥石流(含有40%~60%的固体物质)。泥石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发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一是地形地貌条件,泥石流一般发生在丛林密布、地形陡峭、地质复杂、沟纵坡相对高程大以及山谷形成容易发生泥沙和水流汇集的地貌,泥石流的发生一般分为形成区、流通区以及沉积区;二是发生区要有充足的松散物来源,如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的发育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三是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泥石流多发生在强降雨、暴雨、洪水以及冰雪融水等情况下。
1.4 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地层发生变形,导致地表水平面标高降低的现象,地面塌陷多表现为松散土层中发生的突发性断裂陷落。地面塌陷的发生多是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表岩体或者土体向地面下方塌陷,形成塌陷坑的一种现象,其中城市附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是造成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如果在一个区域过度抽取地下水,在取水点周边一定范围内会形成沉降漏斗现象,随后出现压密现象,继而导致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
2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应该认真贯彻并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方针,并严格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级领导应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成立预防地质灾害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和监测预报网络,落实地质灾害群策群防责任制,安排预防地质灾害值班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1]。二是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利用科普画廊、宣传栏、公开栏等社区文化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三是加强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做好预警预报,在汛前,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检查,当天气情况发生变化时,立即将相关信息通知到辖区各有关单位、企业、地灾监测人和受威胁的群众,并做好有关防灾减灾工作[3]。四是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由于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等特点,因此应该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各辖区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值班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值班电话和值班人员表,以便在灾害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知悉灾害情况,确保上报下达、传递到位,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要按照分工要求,立即协调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4]。
3 参考文献
[1] 薛丁炜,刘海涛,李婧,等.地裂缝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13,25(3):93-94.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0042-03
房屋,最初的使命就是为人类遮风挡雨。如果将“风雨”的外延扩大至能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的不可抵御的自然力量时,房屋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侵袭的功能就显而易见了。从自然灾害与人类建筑类型的关系角度深入观察和思考,我们不难找出这一功能的痕迹。
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地带,全境多高山河谷,间有低平的盆地散落其问,境内各民族择地而居,彝、苗、哈尼、拉祜、布朗等族多聚居山区和半山区,傣、白、汉等族则多聚居于平缓的河谷和盆地地区。另外,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流的交替影响,云南全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冬春季节是旱季,多大风天气,夏秋季节是雨季,雨量丰沛。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地震、洪涝、瘟疫、大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地区。为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云南的农村民居建筑因地制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屋顶覆瓦抵御风灾
在屋顶覆瓦,是南方多雨地区的普遍建筑形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雨水及时下流,不至于损害屋顶,同时,覆瓦还可以在房顶上形成一个隔层,起到干燥的作用。在相对干旱少雨的北方,泥制平房顶比较普遍,既能冬暖夏凉,又可以节省一部分建筑费用。而西北地区的房子虽然也采用瓦片覆顶的,但与南方瓦房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人”形屋顶,而是从后往前倾斜。在云南农村的房屋建筑上,有一种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全国大多数地区房屋覆瓦多数铺设板瓦,而在云南农村民居屋顶除铺设板瓦,尚在板瓦之上铺设筒瓦。
前代的云南地方志上,记载了明代政府特别允许云南民居使用筒瓦。史书记载:“各省专用板瓦,滇中兼用筒瓦,以滇多大风,明初特敕许用也。”由此可知,明朝时,云南民居屋顶的筒瓦是专门用来抵御大风而用的。那么明朝采取的措施在民国是否还存在价值?《宜良县志》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在县志中有“各县属亦沿旧制”之说。风灾是由大风肆虐造成的自然灾害,一般很难随时代变迁而发生彻底的改变。查阅史料后笔者发现,民国时期云南风灾依旧十分频仍,给当地百姓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云南天气灾害史料》记载:
1918年,勐海几个寨子大风,共吹倒房子十五间,一问大瓦房被吹走50m。1926年,文山西乡第四段大风,吹倒民居七间。1927年,双柏暴风大起,小米孔山头寺庙、楼阁吹落瓦片,椽木随风飞扬,山场林木尽行倒扑,连根拔起,乡民以为奇异。1928年,晋宁七月夜间大风,吹折县属各地柏树万余株。1930年,建水曲江大风持续半小时,吹断树木,掀掉房瓦。1932年,富源纵横30里,暴风骤作,包谷全被吹到,复屋伤人甚多。1934年,梁河大风倾屋拔树。1947年、1949年建水两次大风,掀掉房瓦。
在笔者统计的灾害记录中,民国期间有关大风成灾的记录有数十次,可见,在民国时期云南乡村确实存在着严重而频繁的风灾威胁。筒瓦相对于板瓦来讲,有明显的弧度,筒瓦在板瓦上使用,不仅可以起到对板瓦的固定作用,避免大风轻易地将板瓦掀落,还可以利用自身弧度将风的来势适当化解,减少风的破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抵御风灾。直到现在,在风灾较为严重的大理,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白族民居,依然清一色地采用板瓦加筒瓦的方式覆盖屋顶。
2.以土为屋顶抵御瘟疫
在云南也并非所有的屋顶都是覆盖瓦片,在云南南部的思普地区(现在的普洱、临沧、西双版纳),多数的屋顶用泥土覆盖,而不用瓦片,其实这也是与当地的天气灾害有密切关系。思普地区地处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气候,终年潮湿闷热,这种情况下,瘟疫是当地居民最大的橙恕J热的环境有利于致病菌的生存,要想抵御瘟疫,除了医学手段之外,还必须使居住环境干燥、凉爽。因此思普地区“人家的居室都是土墙土顶,不用瓦盖,名日‘土掌’,这样才稍能避掉些热气。那里的土真好,捶成的平的屋顶不会漏雨,小孩妇女多半于晚间在上面乘凉”。土掌房用云南特有的粘土做主要的建筑材料,它以石料作墙基,用土坯或粘土筑墙,墙体往往厚实耐久,墙体筑好后再在其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作顶,顶上再抿捶一层粘土,形成了平整而坚硬的平顶,部分土掌房为二屋或三层。民国时期,这样的建筑结构在云南的山区和半山区较为常见,它特殊的结构可以保持室内的干燥,同时还可以形成冬暖夏凉的特殊效果,对于瘟疫的肆虐有着良好的抵御效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建筑留存的越来越少,在红河、玉溪、普洱等地区遗留下来的古村落亟待保护。
3.以木为屋抵御地震
云南另外一常见的灾害为地震。在笔者的统计中,民国38年期间,云南共发生了有记录的地震509县次,实际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比作者记录的更多,因为作者统计中无论此县一年内发生多少次地震,均做一县次计算,而大理、腾冲、东川等地,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可记录的地震。因此防范地震,成为云南民居建筑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和功能。特别是在滇西地区,抗震更是人们建房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物理学告诉我们,柔韧性越高,其对抗震动的能力越强。先民们虽然没有物理学原理作指导,但是经过千百年经验的积累,也明白了木头在建筑中有着明显的抗震作用,因此斗拱连接的建筑方式被发明出来。在云南的建筑中,木头也被广泛应用于对抗频发的地震灾害。尤其是木头作为房屋框架的基础构成部分,形成柱梁交互的结构形式,能够将泥土或砖石构成的墙壁在地震来临时推向房屋之外,起到保护房内人畜及财产的作用。
《鹤庆风物志》记载:“群众住房是土木建筑,建房时用‘穿坊’加固,有较高的抗震能力”。更典型的例子在丽江地区,丽江地区是有名的地震高发区,居民的房屋建筑对抗震的要求更高。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纳西族人民在抗震方面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构造措施。丽江纳西民居维护墙采用下重上轻的结构,即墙体的下半部分用土坯垒砌,而上半部分采用木板结构,一方面使得重心靠下,地震时房屋的基础更加牢固;另一方面,木板较轻,墙体真的坍塌下来,伤害力也是有限的,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整个房屋采取木制的框架,即用柱子托住屋顶,在柱外打墙。后墙和两山墙相互勾连咬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半包围结构附着在木构架的,万一墙体震坏,里侧有立柱、梁等木架结构支撑,房顶不至于塌落。当地居民称为“墙倒屋不塌”、“倒墙倒外面”。另外有的民居的靠土墙里面装一层叫作“顺墙板”的木隔板体系,这样加上屋顶、地面,使室内空间成为一个六面板的大箱子,抗震性能相当好。直到目前滇西北的保山、丽江、大理的广大农村仍然采用这种建筑结构,并在实践中减轻了地震对于老百姓生命及财产造成的损失。
4.以“干阑”式建房抵御洪涝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应属洪涝灾害,在作者的统计中,民国时期云南共发生水灾850县次,其中不乏大的水灾。云南的水灾虽然没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绵延数省的规模,但冲田倒屋的记载比比皆是,此处没有必要做过多的史料摘要,仅绥江县民国十三年的大水就让人心有余悸。史“七月自十六日起至二十日止,每当水飞涨之时,一片。上流房屋、牲畜、器物、树木络绎漂来,船舟皆为人运物迁居,莫敢打捞。人民迁避者携老扶幼,荷囊背筐,号声哭声日夜不绝。附城一带高地,露宿风吹者触目皆是,流离之状,惨不忍睹”。几百次洪灾肆虐,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建造房屋时考虑对抗如此高频率的洪水是必要的。为防止洪灾肆掠,滇东南、滇西南地区普遍采用了具有一定防洪功能的干阑式建筑结构。
2021台风受灾个人补助申请书范文尊敬的市残联领导:
我叫刘兵,居住福鼎市沙埕镇和平海滨南路9号。由于“_”台风的影响和连日来下着暴雨,造成我家住宅多处倒塌,受灾较为严重,为此,特向贵单位申请,请求给予我家一些受灾困难补助,用于后续安置,善后处理及进一步防灾之用。
特此申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九大自然灾害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可是也想知道如何去预防自然灾害。想要去预防,那么就要先知道九大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在这里先给大家说一下,九大自然灾害指的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等。
首先来说一下地震,地震其实预防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现在的电视,手机等传播信息,因为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监测到地震带几十秒之前来领遇到地震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慌张,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躲下来等待救援。
再来说一下滑坡,其实滑坡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这种自然灾害多在山区,我们要尽量避免在下雨天,到斜坡掩体岩土体附近,尤其是下暴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洪水的话大家首先要注意看天气预报,其次天气不好的话尽量不要去河边玩耍。如果已经深陷洪水当中,一定要抱住漂浮的大型物体,比如大树等等。
一般来说,海啸都是由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来的,海啸发生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波浪,然后对沿海的城市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台风登陆的话我们也要注意,少出门尽量在家里避免出去被大风吹走。
龙卷风一般发生在海上,如果深陷龙卷风当中真的只能是自求多福了,雷击的话其实就是说下雨天的时候尽量少在大树下面或者金属物体下面,不要在下雨天打电话,尽量躲在家里面就可以避免雷击。
暴雪这种情况其实一般来说天气预报都可以预报到,就是大家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下本地的天气,尤其是阴雨天、雨雪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天气再出门,这样就会减少自己遇到暴雪暴雨的几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这种自然灾害的预测也越来越全面,这样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我们的损失。
遇到自然灾害时怎么应对一、地震逃生,把握黄金12秒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为关键。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内,寻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柜墙脚旁、桌子下等。
如果当时在室外,则要跑向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高耸危险物、危险场所等。
二、遇上火灾,三步走科学逃生
一旦发生火灾,记住以下三步:
(1)据图推测“5・12”汶川地震发生时映秀、北川两地的灾情程度,并说明判读依据。
(2)运用灾害的关联性原理,简述“5・12”地震对“8・13”泥石流爆发的影响。
解析 (1)灾情程度主要看图中的地表破裂程度和烈度的大小。映秀和北川两地位于地表破碎带附近,且烈度大,地面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大,所以灾情严重。 (2)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具备三个重要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有大量水流。此题主要分析地震对泥石流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即地震后大量的碎屑物质。
答案 (1)两地灾情严重。两地皆位于板块移动造成的地表破裂带附近,烈度在X级以上(烈度大)。
(2)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一种或一次灾害的发生会引发其他灾害的发生。汶川地震使得山体大范围断裂松动,岩石破碎;并触发崩塌、滑坡,造成大量的碎屑物堆积于沟谷和坡麓,为本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点拨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受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根据破坏程度由弱到强可以划分为1~12个烈度。烈度大小与地震等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
例2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A地和B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何地,并回答判断的理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引起海啸的主要原因――地震。根据轮廓可以判断该地为东亚,A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B处位于日本群岛,二者都靠近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处距板块边界较远,且近海为大陆架浅海,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所以A处受海啸的影响较小。
答案 A。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因,由于A地离板块边界比B地远,大的断层带较少,B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都比较高,故A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比B低;或B濒临深海,有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而A地区沿海大陆架宽广,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
点拨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灾害链归纳如下:
干旱――森林火灾、蝗灾
洪涝――滑坡、泥石流、流行疾病
热带气旋――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灾害
地震――水灾、火灾、海啸、滑坡、崩塌、瘟疫蔓延
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坝形成洪水
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
生物灾害――疾病传播、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例3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1)灾害甲位于美国西海岸,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应为地震。灾害乙位于美国东、南部沿海,临大西洋及墨西哥湾,是飓风影响的地区。(2)针对地震和飓风等自然灾害,应加强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进行防灾的教育和培训,修建防御设施等。
答案 (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点拨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
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
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
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据此回答下题。
1.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①震级较低 ②提前预报 ③防震意识强 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寒潮 ⑤泥石流 ⑥海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3.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震源深度14公里)和5.6级(震源深度10公里)的地震,震中位置如图所示,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1)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
(2)据材料分析,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全岛总面积的30%,其余为山地和丘陵。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
(1)甲、乙所在地自然灾害类型有何不同?
(2)分析台湾岛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1. B 2. C
3. (1)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4. (1)①两个地震先后到来会有叠加效应,余震多; ②震源较浅,导致烈度大;③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筑物抗震强度低,倒塌情况严重;④震中位于县城,人口密度较大。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99-2
0 前言
我国地广物博、人口众多,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现象比较严重。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在地球内外动力或者人为地质动力的作用影响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最终危害了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根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分类,地质灾害有30种之多。由雨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建筑工程、砍伐森林等人为因素诱发的为人为地质灾害。目前,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影响环境地质灾害的因素有很多,多数情况下是由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下协同产生的,在成因上具有自然形成和人为诱发的双重属性。所以说,地质灾害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的天灾人祸,一般意义上它既属于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处于人为灾害的范畴之内。近年来,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增长和获取经济效益的需求,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工程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和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引发了频繁的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频发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地质调查中正确评估其危险性,提出有效措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做到经济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 环境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
1.1 自然因素
气候因素是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暴风和大雪等恶劣天气与地质灾害的形成关系密切。目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经常把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放在一起进行名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1】的报导,形象鲜明的说明了天气情况对地质的重要性。例如短时间的强降雨或者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极易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现象,每年七月至九月这段时间为雨水期,易引发洪涝灾害,到时全国各地都会加强防洪工作,堤坝泄洪工作都要接受严峻的考验。98年大洪水使数十万人民群众流离失,甚至失去生命,至今仍是惨痛的历史教训。其次,地质灾害主要是地质的不良作用,受地质地形影响很大。我国地形的总体走势为东低西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台阶,主要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高原地区,平原地区的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降,近年来,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和河南、山西等平原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丘陵和高原地区主要处于台阶交接处,地势陡峭,地壳活动剧烈,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质主要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发育历史等,形成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是岩性和地质构造两个方面。断层和节理破坏了岩层的完整度,使岩层的强度降低,易造成山体滑坡,破碎的岩石层遭遇暴雨时又会形成泥石流。
1.2 人为因素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如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世界第一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以及全程1965公里,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青藏铁路等工程建设规模和范围空前宏大。这些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方便了交通运输,缩小了东西方经济差距。但是,人类在进行工程活动时忽略了环境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目前,地质灾害的频发很大程度上都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中常见的不平衡现象主要有边坡失稳、坡脚变陡,加重水土流失等【2】。首先,人们在公路、铁路等设施修建的过程中采取挖边坡的方法,形成人为的高陡险坡,容易造成滑坡现象;其次为了发展山区,政府加大力度修建山区水库,但是由于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水库和渠道可能会发生遗漏现象,对山区岩层起到了浸润和软化的作用,导致了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此外,在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中,部分企业没有依照国家条例,操作不规范,预留矿柱过少,容易发生坍塌现象,致使山体开裂,继而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很多企业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采石放炮破坏土质环境,对森林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我们在工程建设时必须兼顾环境因素,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
2 主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六种灾害。对于地质灾害问题,应该预防为主,重点治理,最大程度上减少财产损失,保证生命安全。在这里,主要针对以下三种常见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2.1 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地面沉降主要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是一种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目前,我国50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地陷现象,珠三角地区、华北平原等地成为重灾区。它不仅破坏了城市设施,妨碍了城市建设,而且导致土质恶化,局部农田常年积水,渍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潜在危险较大【3】。在防治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方面的经验,着重于水准测量、基岩标和分层标等传统技术方法的利用,始终把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工作作为防治地面沉降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并增加地面水的补给。
2.2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是山区频发的一种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暴雨雪天气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引发山体滑坡并携带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属于山区汛期时的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泥石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对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预防和缓解措施主要有:首先,在泥石流地区可以修建一定的建筑物如丁坝、护坡、挡墙等抵御或者消除泥石流对主建筑物的冲击,侧蚀和埋淤;其次,加强天气、水文预报的精准度和及时性,在泥石流地区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做好泥石流的预防预测工作;此外,泥石流的产生和危害程度与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密切。我们可以提高山区的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建立起天然的保护屏障,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的产生,而且可以降低泥石流的发生频率。
2.3 滑坡的防治措施
滑坡主要指岩体或者是斜坡上的土体受地下水活动、河流冲刷或者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或者分散的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滑坡的发生主要受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河流、江海地区以及地震带、断裂带常常发生滑坡现象。预防和治理滑坡这一地质灾害:首先,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可以选择在滑坡边界修建水沟,滑坡区内在坡面修筑排水沟或者进行人工植被覆盖,减少地下水下渗;其次,滑坡发生时,政府要组织群众迅速撤离危险地带,通知附近地区做好撤离准备,随时关注灾情的变化。此外,还可以修筑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坡体的外形,注重预防滑坡的工程措施的修建。
3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诱发环境地质灾害的因素中,人为因素的比例逐渐增大。我们必须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生态平衡,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二、确保通信线路安全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线路沿线巡监工作,及时抢修
日常维修时,不仅仅是按时地对通信线路进行监测,维护单位更要安排专业人员对通信线路巡视,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按时抢修,并且切实做好记录;大致的抢修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应急抢修,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应急抢修就是利用备用光缆,在被损坏光缆的两头转接并确保应急通信;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区别不是特别大,主要区别体现在所用缆线和保证的通信具体时间。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必须要加强专人监察的力度,坚决防止因气候原因所导致的光缆通信事故。
(二)合理选配光缆
在选择光缆时应该采取的原则就是既要保证通信的大容量需求,又要真正的避免浪费,绝对要杜绝为节约成本而使用伪略电缆;必须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光缆材料,确保在施工和后期运行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导致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对于比较特殊的路段例如山区等,可以依据需要在光缆外部加装保护套,或选用防鼠光缆,防止小动物损坏通信路线。
(三)严格执行施工作业,加强线路保护
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严格重视光缆接头的切割工作,确保在无灰环境下进行切割,尽量避免受到污染;坚决杜绝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接头,必须严格采用专业仪器测试加工出的接头的传输损耗;尽量采取直线走向的方式方法,避免对光缆过分弯曲;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缆线的防水处理,在需要时要在外部缠绕防水胶带,尽量避免雨水腐蚀光缆。
三、完善多种应急预案
陕南,位于川、鄂、豫、陕、甘五省交界地带,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北跨秦岭,南依巴山,汉水自西向东横穿而过,西部有嘉陵江由北而南流入四川,东部有丹江等支流汇入汉水,在江河谷地依次分布着汉中、安康与商洛盆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清代隶属汉中、兴安与商州,并以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性而为学界所注目,特别是乾嘉以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明显逆转,森林植被大量被毁,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经济受到深刻影响。因此,探讨这一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必须充分认识生态环境这一重要因素的变化。学界对此已有相关研究成果问世,但是相关研究多拘于文献的资料性描述,往往把生态环境作为长期不变的因素,作为经济开发的背景条件加以简单罗列,对自然科学的相关成果及方法更是缺乏借鉴和吸收。[1]鉴于此,本文将在系统搜集陕南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科学量化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动植物资源的变迁和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两方面着手,以期深入考察清代陕南的生态环境变迁。
一、动植物资源的变迁
清初,陕南仍分布着相当规模的远古森林,被称为“南山老林”和“巴山老林”,有“陆海”之美誉。乾隆二十五年卓秉恬奏报朝廷说:“由陕西之略阳、凤县迤俪而东经宝鸡、眉县、盩厔、洋县、宁陕、孝义、镇安、山阳、洵阳至湖北之郧西,中间高山深谷,千枝万派,统谓之南山老林;由陕西之宁羌、褒城迤俪而东经四川之南江……陕西之紫阳、安康、平利至湖北之竹山……中间高山深谷,千峦万壑,统谓之巴山老林。”[2]清中叶大规模的流民涌入垦殖。兴安州的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汉阴六县,“从前俱系荒山僻壤,土著无多”,自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后,“因川、楚间有歉收处所,穷民就食前来,旋即栖谷依岩,开垦度日,而河南、江西、安徽等处贫民,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所以“户口骤增,至数十余万”。[3]据萧正洪研究,河谷盆地区的褒城、南郑、沔县、城固、西乡、石泉、汉阴、商州及安康等10县,人口由康熙中的41.6万增加到道光初的211.7万,而同时期其它山地各县(除宁陕、孝义、留坝、定远外)人口由原来的8.1万增加为146.1万,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08.9%和1703.7%,迁移增长率分别为141.3%和1 436.1%。[4]可见,山区的人口增长迅速。至道光初年,外来移民人数可以说已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三省边防备览》载:“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5]具体到各个山区州、县、厅更是如此,所占的比重更大。定远厅,“近来烟户渐多,川人过半,楚人次之,土著甚少。”[6]凤县,“新民甚多,土著稀少,多系川湖无业游民,佃地开垦,杂处五方。”[7]留坝厅,“土著民人甚少,大半川楚、安徽客民。”[8]白河县,“境内四面皆山,外来佃种者,十居六七。”[9]镇安县,“土著不过十之一二,客民十之八九。”[10]平利县,“民多系楚蜀迁居之户。”[11]
更有甚者的是,这些移民的开发、谋生方式又极为原始。“山中开荒之法,大树巅缚长絙,下缒千钧巨石,就根斧锯并施。树既放倒,本干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枝晒干,纵火焚之成灰,故其地肥美,不需加粪,往往种一收百。间有就树干中挖一大孔,置火其中,树油内注,火燃不息,久之烟出树顶,而大树成灰矣。”[12]移民在山区四处迁移,“流民之入山者……扶老携幼,千百为群,到处络绎不绝。不由大路,不下客寓,夜在沿途之祠庙、岩屋或者密林之中住宿,取石支锅,拾柴作饭,遇有乡贯便寄住,写地开垦,伐木支橼,上覆茅草,仅蔽风雨。借杂粮数石作种,数年有收,典当山地,方渐次筑土屋数板,否则仍徙他处”。[13]一处垦种几年,地力下降后,便又迁一地,“山民伐林开荒,阴翳肥沃,一二年内杂粮必倍。至四五年后,土既挖松,山又陡峻,夏秋骤雨冲洗,水痕条条,只寸石骨,又须寻地垦种。”[14]因此,“今年在此,明岁在彼,甚至一岁之中迁移数处”[15]的现象甚为普遍,许多地区植被由于这种盲目无定的开发消失殆尽。上世纪30年代何庆云在考察秦巴山地的森林后说:“南郑秦巴山中各森林,向称最富,只以佃户居住不定,无久远经营心,只知砍伐,不愿培植,故林木茂密之庄。多系自耕农,反之,童山濯濯者,一望而知其为佃农区减。现在南郑森林,荒弃之地,殆过半矣。”[16]
大量的手工业更全是资源消耗性产业。纸厂,“定远、西乡巴山林甚多,厂择有树林、青石、近水处方可开设。有树则有柴,有石方可烧灰,有水方能浸料。如树少水远,即难做纸厂,只可就竹箐开笋厂。”[17]炭厂,“有树木之处皆有之,其木不必大,山民于砍伐老林后,蓄禁六七年,树木长至八九寸围,即可作炭,有白炭、黑炭、粟炭”。[18]木耳厂,“择山内八九年、五六年花粟、青棡、梓树用之,不必过大。每年十月内,将树放倒,纵横山坡上,雨霖日晒。至次年二三月间,将木立起,二三十根攒一架,再经淋晒,四五月内,即结木耳”。[19]香菌厂,“于秋冬砍伐花粟、青棡、梓树、桫椤等木,山树必则大者,小不堪用,将木放倒,不去傍枝,即就山头坡上,任其堆积,雨淋日晒。至次年,树身上点花,三年后,即结菌”。[20]这种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片森林被毁。如紫阳县,乾隆中叶尚未开垦,到了乾隆末年则“尽已开垦,群兽远迹,石骨岐增,向之蔚然森秀者,今已见其濯濯矣”。[21]至嘉道时期,陕南许多地方的森林都已经消失殆尽。汉阴厅,“南北两山老林,皆垦伐殆尽。”[22]商南县,“跬步皆山,久经开垦,并无老林。”[23]凤县,“境内跬步皆山,数十年前,尽是老林,近已开空。”[24]洋县宋军山,“县北百三十里,旧有从林。今废,止存大殿五楹前,有古松二株,偃盖盘郁荫约数亩”。[25]略阳县寒蓬山,“乾隆间,此山林木茂盛,虎豹麋鹿,络绎不绝,惜乎土人喜招客民,开垦取材。以迄于今,非复牛山之美矣。”[26]留坝厅紫关岭,“往时岭旁尚为老林”,嘉庆时期,“开垦人众,见其濯濯矣。”[27]叶世倬《重修连亭记》说到自己目睹紫关岭一带森林变迁的情况,“紫关岭……予自乾隆丙午入蜀,道经此岭时,则槎桠俊茂,阴翳蔽天,此树杂错众木中,前有亭立碣以表之。今嘉庆戊辰,自关中之兴安复经此岭,二十三年间,地无不辟,树无不砍……”[28]紫柏山,道光九年,有人经过时,“览庙后山冈,古柏翳天,无间杂树”,“其树皆千数百年物”,十年之后,“复过此地,见山谷依旧,林木全非”,“古木荡然”。[29]留坝厅至褒城县的北栈道附近,地势险峻,同样未免被毁的厄运,“数十年前,古木丛篁,遮蔽天日,异花奇木,芬馥泉岩。近为川楚棚民开垦,路增崎岖,而风景不复葱苍矣。”[30]“惟柴关一处,尚有古木数千丈。”[31]面对此番情景,时人也只能慷慨万千,有诗石:
“山中有客民,乃与造物争。利之所在何轻生,悬崖峭壁事耘耕。有土即可施犁锄,人力所至天无功。我闻故老言,思之令人羡。在昔山田未开时,处处烟峦皆奇幻。伐木焚林数十年,山川顿使失真面。山灵笑我来何迟,我笑山灵较我痴神力不如人力好,对景徘徊空叹息。”[32]
随着大片的植被被毁,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逐渐打破。与森林资源密切相关的其它生物资源亦受到严重影响,生存环境逐渐萎缩,一些动物群落不断减少、减退,甚至灭绝。比如,老虎,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陕南秦巴山区,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该地区虎患的记载。[33]直至清初,这里仍有虎患的记载。西乡县山深林密,经常有老虎出没,清溪、桑园铺、白沔峡等地均有虎食人。每至薄暮,虎游于市。惊怖街衢,伤及人畜。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县王穆悬赏重金,募虎匠数十人,人山林扑杀,三年之间,即杀虎六十四只,虎患才息。[34]这说明当时陕南仍然维持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但是好景不长,尽管我们没有找到西乡县的直接记载,从其它地区却可略知一二,乾嘉以来,老虎的数量锐减。乾隆《旬阳县志》记载,“近各乡山已尽童,亦鲜虎暴矣。”[35]到光绪时期纂修的《旬阳县志》已经完全没有老虎的记载。[36]紫阳县三台山旧多虎豹,乾隆末年以后,由于山林被开垦殆尽,“群兽远迹”。[37]石泉县,嘉庆时还有“虎豹为害”的记载。[38]至道光时期,不仅虎、豹,其它物种也未免生态失衡而导致灭绝的厄运,“鸥、鹭、鸳鸯、虎、豹、麋、鹿、熊、罴,旧志有之,近开垦既遍,亦不尽有。”[39]凤县,早在开垦初期,“其僻处山林者,垦地种作,暇则猎兽从禽利,其皮、角、毛、羽入市货卖”,而且“时有虎患,樵采者恒苦之”。[40]可是,到了光绪时,獐、狐、麋鹿、豺豹、虎、野羊、野猪、鼠、兔之属,“非山薮深邃,林薄丛郁殊不多。”[41]镇安县,康乾时期,虎患问题是地方政府极为头疼的事情,各级政府都极为重视。乾隆年间镇安县宰聂寿曾记:“乾隆十五年(1750年)秦岭多虎,奉文拔宜君营兵捕杀,卒以无所获。时在省晋遏制台尹公,蒙示以防范之法,即于省城制备短枪火药,捐散四乡,一时打获数虎。”[42]但是,到光绪朝,老虎在这里已是极为罕见。光绪《镇安县乡土志》云:“昔年地广人稀,山深林密,时有虎患。乾嘉以后客民日多,随地垦种,虎难藏身,不过偶一见之。”[43]随着老虎等动物的大量消失,这一地区的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例如野猪,由于自己天敌老虎的锐减,则大量繁殖,成为祸患,“近年以来殊无大异,惟南山一带野豸妨农,民多徙去。”[44]凤县,光绪十一、二等年,“秋雨太多,野猪戕害,贫民远徙。”[45]
可见,整个清代,陕南动植物资源变迁较为明显。随着大规模移民的盲目涌入以及不当开发,大片的森林植被和大量动物群落在这一带也逐渐消失。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地方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的变动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变化的影响也十分明显。[46]清代陕南地区动植物资源的大规模衰退,人为的不当开发固然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之一,但是气候变化也不可忽视。大规模移民入迁的乾嘉时期是明清寒冷期的极冷时期,这势必会影响该地区动植物群落的分布和恢复。[47]由于气候条件更为不利,本来应该加大对动植物资源保护,更不用说反其道而行之。总之,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陕南生态环境变迁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统一体,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动态连锁反应,动植物资源并不是简单的你消我长关系。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的动植物生活环境发生急遽变化,大片的植被大规模消失,随之大量的动物资源也不断减少,甚至消失。
二、生态环境变迁的统计分析——以水灾为中心
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另一集中表现就是水、旱等多种自然灾害频发。本部分冀通过对灾害时空分布的量化统计,增强对陕南有清以来生态环境变迁的认识。诚然,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不可能。美国学者赵冈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利用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来推断生态环境变迁;另一是通过对粮食亩产量升降的考察来分析环境变化。[48]考虑到陕南区域特点以及资料情况,这里采用第一种方法,即通过对自然灾害频率的量化分析来更为深入的考察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
(一)相关资料说明
清代陕南自然灾害记载主要是以各府、州、县、厅方志为主,私人文集、笔记、档案奏折也有相关记载。涉及到的灾害种类包括水灾、旱灾、雹灾、冻灾、风灾、震灾等。关于这些自然灾害资料前人已作了较为系统地整理,包括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49]、陕西气象台编《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50]以及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和水利水电科学院编《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51],从而为利用分析提供了方便。
但是,上述三种资料也存在优劣详略之别,《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较其它两种资料更具有可信度和可操作性。首先,资料来源丰富。据统计现存清代陕南各地府、州、县、厅以及乡土志书总共94部,[52]《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一书收录其统计的达到39部,占到二分之一多,考虑到相当一部分志书并没有灾异部分记载,因而资料的覆盖幅度已相当广泛。此外,还包括各种实录、故宫档案等文献以及调查资料。其次,统计以县一级的行政区划为单位,记载更为具体。因此,该资料的史料来源广泛,灾害记录相对详细具体,可以弥补因多种原因所造成的阙失,纵有不足与遗漏之处,也不致在总体上影响统计的结果。基于此,以下的量化统计分析即选取《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作为基本的史料来源。
(二)自然灾害统计分析——以水灾为中心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旱灾、雹灾、冻灾、风灾、震灾等。其中水灾和旱灾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水灾又是陕南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因此,以下选取水灾作为统计指标,通过对其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深化对清代陕南山地生态环境变迁的认识。[53]
1.空间布局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问题,有关水灾的时空分布状况均予以列表说明。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对相关资料作了如下技术处理:
(1)资料中的灾情记载,明确注明某县,则视为该县发生水灾一次;所谓的“陕西”灾害,除非见到各地所属州县的具体记载,否则不计算在内,例如,“康熙三年,陕西,被水”,我们将不作为一次记载;而“陕南”灾害,则陕南所属州县分别按一次计算在内,例如,“嘉庆十八年,陕南,兴、汉、商各属秋涝(多雨),稻苗半槁,年岁大荒”;另诸如“南山一带,七月间,阴雨过多”、“汉水,七月十四日大水”等这样模糊记载,由于很难确定具体所属各县,我们在统计中将不计算在内。
(2)留坝、定远、佛坪三地是清代才设置的,原隶属其它州县。留坝厅,乾隆三十年,分凤县南、褒城北而设;定远厅,嘉庆七年,分西乡县南而设;佛坪,道光五年,分洋县北、周至县南而设。所以,我们以黑体字表示,在具体统计分析时并没有计算在内。
(3)资料中的灾情记载,明确说明某月某日大雨或者连续大雨几日者则按一次记载;否则则按大雨的具体次数计入,例如,“宁陕、镇安,六(7)月初十并二十一(8月9日)、二十二日(8月10日)等被雨”,则按二次计入。
根据以上原则,陕南各地水灾情况统计列表如下: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陕南水灾空间分布的大致情况。安康、旬阳、白河、镇安、商县、商南、定远、略阳等高海拔山地是水灾的多发区,每年水灾暴发的次数要高于其它平坝地区。问题还远不止于此。据尹国康对汉江上游安康地区地表坡度结构分析,16°~25°占19.85%,26°~35°占27.70%,大于35°则占43.90%。[54]而崩塌滑坡的发生与山地斜坡地形形态和坡度大小密切相关,坡度愈大径流速度愈大,同时土体的稳定性愈差,冲刷量也愈大,坡度在20°~30°最易发生滑坡,坡度大于35°典型滑坡减少而崩塌增多。[55]山体则主要由火成岩和变质岩系组成,以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灰岩分布最广,[56]多极易风化,属于易滑地层。[57]“山中石多而性浮,非独杂在土山者,雨多必至砰裂,即一望悬崖,本自石骨峥嵘,而久雨之后,亦自时时崩坠”,[58]“间有山质为石者似为可靠,不知土内石质是沙土凝结而成,非真石也,与煤矿无异,每岁必增长数分,数年积长一二寸,山既长,砖石之砌其上者,渐次进开,海漫裂缝,雨水浸入,无不坍塌”。[59]“石杂土中,不相连属”,因此,“夏秋之际。霖雨经旬,土石浮泥,力不能以缀石,巨石则由山巅径流而下”。[60]一些志书对此亦有较详细的记述。洵阳县,同治八年秋,“大水山崩”;光绪二十一年,“雨多山崩”;二十三年,“雨多山崩”。[61]定远厅,道光四年大水,“五块石山崩,坏市廛民屋”;十五年雨,“鱼渡坝、母猪硐沟山崩”;咸丰八年大水,“坏民田庐,大池堡、袁家沟山崩”。[62]因此,水灾与山崩、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常常并发,山崩伴随泥石流是这些地区久雨、暴雨成灾时的常见现象。
总之,汉水流域盆地、丘陵和低山区、高山区的环境变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其中高海拔区是清代陕南地区环境变迁最明显的区域。实际上,这些灾害高发区基本上又是清代陕南新开发山区,其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更为复杂恶劣,两者之间的重合显然不是巧合,这说明水灾暴发频次与清代陕南各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密切相关。
2.时间布局
本部分主要包括水灾的四季分布、水灾在清代不同时期中的分布以及水灾在各地各
个时期的暴发频次。在统计中仍以县一级的行政区划为单位。
(1)四季分布
在统计中,根据农历历法,一、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凡没有具体月份或者季节的归入不详。若出现连续几月的记载,每月分别各按一次计,例如,“康熙元年,商县、洛南,二月中旬至九月中,无数日霁,禾稼无成,麦沾泞,十不中一”。统计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明显看出,清代陕南地区的水灾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分别占52.76%和42.82%,其中又多集中在农历五、六、七月之中。洪涨期最早是在夏季四月,最迟在仲秋九月,冬季则为低水位时期,几无洪水发生。这一统计与自然科学工作者根据现代水文仪器对1934—1940年汉中盆地汉江洪涨季节的测量统计分析基本上是吻合的。据统计1934—1940年汉中盆地汉江的洪涨期起于五月,终于十月,以七、八两月次数最多;就季节而言,夏季最多,达到十次,秋季五次,春季一次,最少。[63]因此可以说,根据文献记载的统计分析,其可信度是很强的。
历史时期分布是指水灾在清代不同朝代的分布状况。根据整个清代帝王统治年号分为十一个不同时期,各个时期水灾的分布情况见表3:
根据表3水灾发生最多的时期是嘉庆和光绪年间,均占22.04%。其次是道光时期,达到15.55%,以下依次是康熙、乾隆、同治、顺治、宣统、咸丰和雍正时期。不过,由于这几个时期是根据各个帝王统治时期划分,所包含的时间段不一,分别为18年、61年、13年、60年、25年、30年、11年、13年、34年、3年,其可比性较低。因此计算出各个时期平均每年水灾次数分别为2、1.07、0.39、0.68、4.48、2.63、0.64、3.07、3.29、3.67总平均为1.89次。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整个清代陕南地区水灾的年均暴发趋势,呈波浪状分布,但总体有增多之态势,嘉道和同光时期灾害暴发频繁,较其它时期更为集中,而嘉庆朝最多,平均每年达到4.48次,道光朝平均每年2.63次,同治平均每年3.07次,光绪平均每年3.29次。据研究乾嘉与同光时期皆为清代陕南地区两次移民人迁时期,[64]这一时期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又处于“小冰期”的强冷期。很显然,这一统计再次说明水灾的暴发频次与陕南地区的社会(如移民入迁)和自然(如气候因素)的变迁有很强的相关性。
(3)各县水灾频次分析
上面已经计算出整个陕南地区不同时期水灾的年平均暴发次数,这对于说明清代该区域水灾的历时性与环境变迁趋势是十分有益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言,陕南的小区域特征明显,汉水流域盆地、丘陵和低山区、高山区无论是气候因素,还是地质地貌以及移民开发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考察灾害的历时性时同时又要兼顾其共时性,即区域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不过考虑到资料的记载多以县为单位,同时与前面的统计统一,这里仍以县为单位,统计分析清代各个时期陕南各县平均每十年水灾暴发频次,见表4:
由表4可知,发生灾害频率较高的地区为安康、旬阳、略阳、沔县、白河、紫阳、商县、镇安,这些州县的海拔也相对较高,而城固、洋县等海拔较低的河谷盆地则频次较低。就时段看,各个县在嘉庆和光绪这两个时期变化最为明显,水灾暴发的频次提高较快,是历年平均频次的几倍,相对其它时期更为集中。这既与气候波动一致,又与移民入迁的吻合。
总之,通过对整个清代陕南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可知:
其一,就空间分布而言,陕南生态环境变化的地域性明显,小区域环境变迁有很大的
差异性,与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的特质相一致,高海拔山地是陕南生态环境的严重变迁区域;
其二,就时间分布而言,与乾嘉和同光时期的两次移民入迁一致,这两个时期亦是环境的集中恶化期,爆发的频次明显多于其它时期。这进一步证明陕南生态环境变迁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迁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能仅仅停留于发生变迁这一表面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笼统认为其发生严重恶化,虽有道理,但失之偏颇。事实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变化或大或小、或主或从,不能不加区分地给予简单概括。陕南生态环境变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统一体,受气候、地质、地貌、人口等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表现出更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充分地认识这一点不仅可以全面深刻地理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殊性,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亦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注释:
[1]9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环境变迁已有不少成果问世,具体研究可参阅:谭作刚:《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中国农史》1986年第4期;周云庵:《秦岭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梁四宝:《清代秦巴地区的开发与环境恶化》,《晋阳学刊》1994年第5期;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葛庆华:《试论清初中期川陕交界地区的开发与环境问题》,《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张建民:《明清山区资源开发特点述论——以秦岭一大巴山区为例》,《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田培栋:《明清时期陕西社会经济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0~362页;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张建民:《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变迁论略》,载李根蟠等编:《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期。海外亦有相关成果问+。例如:Ts’ui-jung Liu(刘翠溶), Trade on the Han River and its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epment 1800—1911.Harvard University,Disser- tation,1974;上田信:《中国生态结构与山区经济——以秦岭山区为例》,载沟口雄三编:《长期社会变动》,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4年;爱德华·B·费梅尔:《清代大巴山区山地开发研究》、《清代中国边疆地区的人口与生态》,分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年第2期、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第387~433页;郑哲雄、张建民、李俊甲:《环境、移民与社会经济——清代川、湖、陕交界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民间风俗之一》,《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清]卓秉恬:《川陕楚老林情形亟宜区处》,载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四《艺文下》,第17页。
[3][清]毕沅:《兴安升府疏》,载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四《艺文下》,第3~4页。
[4]萧正洪:《清代陕南的流民与人口地理分布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5][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第21页。
[6][清]卢坤:《秦疆治略·定远厅》,道光年间刻本,第50页。
[7][清]卢坤:《秦疆治略·凤县》,第55页。
[8]道光《留坝厅志》卷四《土地志·风俗》,第5页。
[9][清]卢坤:《秦疆治略·白河县》,第64页。
[10][清]卢坤:《秦疆治略·镇安县》,第43页。
[11][清]卢坤:《秦疆治略·平利县》,第62页。
[12][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第20页。
[13][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第19页。
[14]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二十一《风俗》,嘉庆十九年刻本,第6页。
[15][清]严如熤:《三省风土杂识》,第35页。
[16]何庆云:《陕西实业考察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第45页。
[17][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九《山货》,第6页。
[18][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九《山货》,第5页。
[19][20][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九《山货》,第16页。
[21]道光《紫阳县志》卷一《地理》,引自张建民:《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变迁论略》,载李根蟠等编:《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2][清]卢坤:《秦疆治略·汉阴厅》,第60页。
[23][清]卢坤:《秦疆治略·商南县》,第23页。
[24][清]卢坤:《秦疆治略·风县》,第55页。
[25]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四《山川上》,第23页。
[26][清]淡金籯:《寒蓬山记》,载道光《重修略阳县志》卷四《艺文部·记》,光绪三十年重印本,第55页。
[27]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四《山川上》,第1页。
[28][清]叶世倬:《重修连亭记》,《留坝厅足征徵录》卷一《文徵》,第18页。
[29][清]俞逢辰:《禁伐紫柏树木示》,《留坝厅足征徵录》卷一《文徵》,第34页。
[30][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第3页。
[31][清]严如熤:《三省风土杂识》,第3页。
[32][清]王志沂:《栈道山田》,《留坝厅足征徵录》卷二《诗徵》,第33页。
[33]相关研究可参阅陶喻之:《汉中历代虎患钩沉》,《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李健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期。
[34][清]王穆:《射虎亭记》,载道光《西乡县志》,道光八年刻本,第35~36页。
[35]乾隆《旬阳县志·物产》,乾隆四十八年刻本,引自张建民:《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变迁论略》。
[36]光绪《旬阳县志》卷八《赋役·物产》,光绪二十八年刻本,第22页。
[37]光绪《紫阳县志·山川》,引自张建民:《明清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变迁论略》。
[38]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七《城表·乡村》,第11页。
[39]道光《石泉县志》卷二《田赋志·物产》,第21页。
[40]光绪《凤县志》卷八《风俗志》,光绪十八年刻本,第1页。
[41]光绪《凤县志》卷八《风俗志》,第10~11页。
[42]乾隆《镇安县志》卷七《物产》,乾隆十八年抄本,第10页。
[43]光绪《镇安县乡土志》卷下《物产》,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63页。
[44]光绪《宁羌州乡土志·历史·户口》,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第46~47页。
[45]光绪《风县志》卷一《地理·河》,光绪十八年刻本,第11页。
[4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7页。
[47]关于清代陕南气候变迁与环境演变的具体研究可参阅拙作:《清代陕南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变迁之关系试探》,《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48]具体论述可参阅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20页。
[49]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近五百年早涝分布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年,第325~331页。
[50]陕西气象台编:《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内部资料)》,1976年,第31~124页。
[51]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院编:《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2]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3]关于陕南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耿占军曾把整个陕南作为一个区域进行过粗线条的分析(可参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5~155页)。事实上,陕南地区区域差别明显。因此,我们的统计将具体到县一级单位,希望给予更为细致的量化分析。
[54]尹国康:《汉江流域地貌结构与土地资源》,《地理科学》1993年第2期。
[55]秦大河主编:《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第二卷,丁一汇主编:《中国西部环境变化的预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
[56]相关论述主要参阅沈玉昌:《汉水河谷的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1956年第4期;聂树人编著前揭书,第14页。
[57]陈自生、王成华、孔径名:《中国滑坡灾害及宏观防御战略》,载施雅风等主编:《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灾对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10页。
[58][清]严如熤:《三省风土杂识》,关中丛书本第39页。
[59][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第39页。
[60][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第29页。
[61]光绪《洵阳县志》卷十四《杂记》,光绪二十八年刻本,第15~16页。
[62]光绪《定远厅志》卷二十四《五行志·祥异》,光绪五年刻本,第3页。
[63]王德基、薛贻源:《汉中盆地地理考察报告·地形篇》,重庆,中国地理研究所1943,第54~55页。
[64]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大不相同。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以及我们教师对不同教学方式的采用率如下:
上表显示的众多教学方式中,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是以学生为主体。本文就地理课堂实例中一些教学方式的运用以及产生的效果做一些对比,以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学生阅读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视听并用是以静物图像、电影、录像片、录音、博物馆的展览品、多媒体电脑软件(软件强调声像)的材料用于辅助课本的教学。通过视听结合的接受方式,一个人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师演示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是一种辅教学方法,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教学案例: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这一框内容为例。首先对上一节内容进行复习,检查学生对上节内容掌握情况,然后开始新课。
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山区面积广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7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国各类地形齐全,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
生:东部。
师: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
生:西部。
师:据图2.8我们可以知道,丘陵的海拔高度比山地――?
生:低。
师:根据我们去年“地形图”一节内容的学习,高原和盆地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回答。
师:我们就生活在平原上,请根据你的感受,说一下平原的特征。
生回答。
师展示五种地形类型的模型,形象生动,让学生记忆深刻。
师:请根据图2.8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完成活动中计算不同地形类型对应的圆心角。
生计算,并回答展示。
师:根据计算,可以总结出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找出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并归纳我们所在的平原面积有什么特点。
生:山地面积最大,丘陵面积最小,我们所在的平原面积较小。
师:根据书中正文部分,找出山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生找出并回答。
师解释山区的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以及为何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的水热条件比较好。图片或课件展示何为基础设施。
师: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山地灾害有哪些呢?请读图2.10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找出山区灾害的类型,以及这些灾害是如何发生的,如何防治。
生看书并划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学生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可以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学生实践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或者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学生教别人是让学生对课文中内容提出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其他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对该问题提出讨论评价。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案例: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山区面积广大”这一框内容为例。先请同学开始自主学习,找出本框内容的重点,并对文中你认为难以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号,如果有不懂的,提出问题,请班上其他同学帮忙。
生甲:重点一:我国山区面积广大;重点二: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重点三: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生乙:我补充,我国的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活动题中我国陆地地形类型特点;如何开发利用山区;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建议。
师点评:生乙帮忙补充了课文中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你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周围同学求助。
生丙:什么是农业的多种经营?
生丁:就是多样化地经营农业,比如种水稻,种黄豆,种青菜……
生甲:但是这些都是种啊,是属于……种植方面的,还是一类啊?
生某:还可以养牲畜,就属于畜牧业了,河里还可以养鱼,就是渔业……
……
从上面两节课的结果显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应用在课堂中,可以让学习氛围更好,让学生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农业保险助推产业扶贫的模式
1.1阜平模式
对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来说,发展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是脱贫致富的出路。借助农业保险,阜平县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根据当地农业种植特点,开发适合贫困山区生产发展的枣树、核桃、肉牛、肉羊成本价格保险。这种保险不仅能补偿灾害和事故造成的生产损失,而且能防范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二是实行“联办共保”模式。投保时,农民和农业企业自交保费40%,政府补贴60%。保费收入由人保财险和政府保险专户按5∶5分,保险赔款由人保财险和政府保险专户按5∶5分。三是推出“政融保”扶贫项目。按照“政府政策扶持、保险担保增信、保险金融支农、精准扶贫覆盖”的原则,实现政融保联动,提供农业保险和信贷资金支持农户和农业企业,形成完整的金融扶贫服务链。
1.2“政企银户保”模式
资金不足是河北省隆化县在产业扶贫项目开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隆化县推进“政企银户保”模式,有效缓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等困境,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政”是指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作为贷款的最后一道防线。“企”是指引导农民发展企业、合作社等产业,然后政府进行贴息政策支持。“银”是指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杠杆撬动银行信贷,使农民贷款更容易、银行发放贷款更主动。“户”是指找寻金融支持并且愿意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农民。“保”是通过农业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降低信贷风险,农户也可以将农业保险保单质押给银行取得贷款。“政企银户保”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把农业保险与精准扶贫、普惠扶贫紧密结合起来,为扶贫资金注入活水,成功使5万多人脱贫。
1.3“保险+”模式
甘肃省天水市把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针对不同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不同的保险内容。天水市麦积区在苹果集中种植区采取了“保险+合作社”模式。成立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采摘、储藏、包装并对外销售。合作社组织其成员购买苹果收获保险,以减少自然灾害对苹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开设了花椒、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保险,完善了特色扶贫农业保险产品体系。针对特色产业易出现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开设自然灾害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实现农业保险“两个风险”全覆盖,减少灾害损失,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的保底作用。这种扶贫模式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惠及广大贫困户。
2农业保险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保险特色险种供给不足
我国传统的农业保险种类以保成本、保产量为主。当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减产等经济损失时,传统的农业保险能为农民弥补自然灾害带来的成本损失和产量损失。农业生产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的农业保险险种已不能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必须开发和设计更具特色的农业保险品种[2]。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农业生产容易受到台风及强降水的影响。台风及强降水给农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全损,导致生产中断和部分农户因灾致贫。天气指数保险可以为农民提供此类风险保障,但我国目前仅有少量气象指数保险,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此外,农产品生产者还面临着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种类有待扩充。要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就必须扩大农业保险扶贫险种供给,开发农业保险特色险种。
2.2财政补贴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农业保险带有政策性属性。财政补贴是促进农业保险长期发展、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3]。一是我国现行的农业保险保费缴费模式为“财政补贴+农民缴费”形式。农户保险购买力普遍较低,贫困县财政资金紧张,导致农业保险助推产业扶贫的进程缓慢[4]。二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险种单一,很多地区品种未能覆盖,导致农业保险推广受到阻碍。三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大,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高。如果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保险机构会面临资金压力。
2.3农业保险实施机制不合理
政府在农业保险工作中位居主体地位,保险公司和农村基层组织积极性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在农业保险经营中非常常见,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例如农户只对水涝风险大的地势低洼区作物投保、养殖户把死猪冻冰箱进行两次索赔等,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农户保险知识缺乏,对相关政策理解不清。在监管机制不全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在定损、理赔方面蒙骗被保险人,影响农业保险市场健康运行[5]。
3推进农业保险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3.1创新农业保险产品
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前景广阔。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增收,需要相应的农业保险产品。政府要大力引导保险业发展,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保险机构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多层次、差异化的风险保障需求。例如绍兴市开发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杨梅采摘期降水气象指数保险等产品,增强了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全面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要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提高保险知识普及率,为农业保险服务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增加农业保险种类,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
3.2完善财政补贴和监督机制
一是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推动实施差别化农业保险补贴,提高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补贴比例,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二是要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品种繁多、覆盖范围广的各类产品。保险公司创新试点项目由财政资金购买,农业保险扶贫项目纳入财政补贴范围,扩大保险范围。三是规范农业保险经营机构补贴政策,吸引更多保险机构加入,活跃农业保险市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项目发展。
3.3优化农业保险实施机制
Shallow talk disaster edu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in the high school
Qian Shisong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 nature disaster in the world most severity of nation of a,disaster category many,distribute a region wide,occurrence frequency Gao,result in loss heavy.“5·12” Wen Chuan especially heavy earthquake,give we miserably heavy of teach,this year of jade tree earthquake,southwest drought, now the anti- Hong in summer,all something to think deeply about.After the disaster occurrence,party and nation very value,through State Department approval,since 2009, every year May 12 day for whole country“the disaster prevention reduce a disaster for day”.So, how the deep concern aroused society the public to reduce a disaster work to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with maximum limit ease nature disaster of loss, is a mission which put at our each citizen in front.In each academics of high school teaching,geography teaching and disaster education have close of contact,there isn't commutable function in the disaster education.Make use of geography classroom,strongly open the publicity that the exhibi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reduce the disaster section Pu knowledge and universality,work well a disaster prevention to reduce a disaster with after-calamity from save to with each other save work,is the duty-bound responsibility of each geography teacher.
【Key words】Disaster,Geography education,High school
众所周知,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如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西南旱灾、长江流域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更是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无论是发生的频率、种类,还是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都有增多增大的趋势,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占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严重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为灾害也有年增长的势头,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自然灾害的频率的破坏程度,最为典型的是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愈来愈重,这些都严重羁绊了区域社会及其发展威胁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由此可见,对国民进行灾害教育,让他们懂得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知道怎样预防自然灾害和灾害发生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在中学各学科中,地理学科在进行灾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知识,涵盖了主要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并深入分析了他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灾害教育十分必要的。
1.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灾害教育的主要内容
1.1 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
在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贯注防灾减灾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的损害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脑中。让学生知道有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必然的,灾害发生有许多前兆,我们可能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建立预警预报体系,使灾害发生时的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人为造成的灾害,如果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要结合人与环境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灾减灾。如在讲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时,就要介绍埃及的阿斯旺大坝修建后的利(防洪、航运、旅游、水产养殖)和弊(对下游水位、对水生生物、对河口海岸、对下游土壤、对沿岸及库区局部气候、库区泥沙堆积);介绍长江,就要介绍三峡修建前对各方面论证和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所做的预防措施以及修建后遇到的新情况,介绍对我国澜沧江、怒江上游拟修建水利工程诱发的担心与反映,介绍我国古代的都江堰工程是世界古代遗留下来唯一现在还在产生作用且没有任何环境负作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结合有关内容做介绍,学生就会在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防灾减灾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同时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危害的程度,如在讲地震时就要介绍震级、震源深度与破坏程度的关系,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寒潮、台风时,可以结合我国国情作一专题介绍,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巩固学生的防灾减灾思想,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从而更加喜欢地理这门课。
1.2 教授知识,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
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地理教材,使学生在感受自然无穷威力的同时,了解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发生机制,由此学到防灾减灾常识,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万一遇到灾害发生时,自觉冷静地逃生,使灾害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的副极地的大陆气旋,所以其更干燥寒冷。再如泥石流的发生需要高有强度持续降水和可以顺利流动(一定的坡度和没有什么障碍物)的条件,所在低山丘陵地区若出现大量的连续性降水,就要考虑预防泥石流的发生;在山坡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降低泥石流发生的概率。
地理教学中还要使学生明白,人口增加和人类的经济活动频繁,破坏和诱发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灾害,这些灾害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已到了能与自然灾害相提并论的确严重程度。例如,低山丘陵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和植被的破坏使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等灾害常见;平原地区不加节制抽取地下水、无序开矿使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地下水资源衰减,盐渍化及涝渍现象普遍;高原和山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采伐使水土流失、涵水蓄水能力退化;水源枯竭、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比比皆是。
1.3 教给方法,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
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一些自然灾害往往有明显的前兆,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知道这些前兆,以便日后当灾害发生时让他们及早地预报和预防,减少灾害的损失,如每次寒潮来临前都会闷热,气温异常升高等,再如地震发生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动物表现异常和地下水异常等现象。
在讲山体滑坡的方向时,就可在黑板上绘出相应的示意图,让学生明白根据山地的水流方向,当山洪暴发和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向在讲大气的保温作用时,就可根据这个原理通过增加烟雾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寒潮发生时的损失,在讲森林的防风效应时,可以让学生明白在平原地区种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减缓寒潮前进的速度和减轻受到的灾害,在沿海地区种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预防台风,同样由于森林的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有效地改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分状况,在讲地震波时,结合地震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因纵波传播速度快一些,横波传播得慢但破坏程度大,所以当地震发生时,如有可能在纵波传来后横波没有到达时的几分钟内迅速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就不能掉以轻心,保护警惕能有效地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
1.4 传授措施,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1.4.1 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形成时,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破坏能力,如果我们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是完全能够预防和减少其破坏程度的,例如,水旱灾害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不均匀,自然界的水资源本身是不均匀的,如果我们能人为地干预其过程就完全可能降低水旱灾害的发生,如水灾是大量降水降到地面后排泄不畅造成的,如果我们一方面让地表水的排泄渠道保持畅通,另一方面修建足够的分布合理的蓄水工程,完全可以应对水灾的发生。在人类密集的地方完全没有降水的可能性是很少的,之所以发生旱灾是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水时自然界提供不了足够的水,如果在足够的蓄水工程积丰水时的降水以备缺水时用,加上适当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完全可以避免旱灾发生的,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注意结合有关内容提示学生思考。
1.4.2 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灾害发生的日趋严重性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有密切关系,教育他们懂得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如果他们能从自身做起自觉地做环境保护者和义务宣传员,那么就能很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发生。
1.5 总结灾害发生后的经验教训。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不少的损害程度巨大的自然灾害,每次自然灾害发生后都有深刻的教训,在结合有关知识进行灾害教育时就应该把这些经验教训教给学生。例如,我国1978年唐山地震后人们发现在空旷的平地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所以进行城市建设时要留有足够绿地,在中心人口密集的地方要有足够的广场,而且人们发现由预制板建造的房屋比倒制的房屋容易倒塌,原因是这样的房屋仅靠预制板接口的钩子进行连接,所以倒得快,那么在进行高层建筑时,为了防震就不能用预制结构。
又如,2005年印度洋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灾难中地震发生后,远在太平洋沿岸的美国和中国都很快测出了地震的震级并预测到会引起海啸,而且计算出了海啸到达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时间,可是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地区没有办法进行联系,没有预警机制,人员得不到通知和不能有效撤离,如果全世界或大区域有健全的预警系统与机制,通信又畅通的话,那么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可见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对我们这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来说更有其迫切性和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东省鲁中地区包括淄博市、莱芜市及泰安、潍坊等部分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交通枢纽,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有较大的影响。鲁中地区包括山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均为绵延起伏的山区,地表覆盖土层较薄,每年都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于地质灾害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冲毁损坏桥梁30座,道路157.83Km,塘坝及涵洞225处,并有近14000间房屋倒塌或损坏,造成36.39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530余万元。地质灾害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1地质灾害的特点
山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在山区分布范围广,破坏性强,具有隐蔽性、突发性、链发性等特点。如淄博市东、西部山区出露岩石为石灰岩,由于人为地开采石灰石,以及山区工程开发活动的增多,这三种灾害有逐渐加强之势。人工开采的石渣,以及崩塌、滑坡都会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同时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又会冲刷、侵蚀沟岸坡,造成滑坡、崩塌的发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而一旦发生灾害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地质灾害的原因分析
2.1 地形地貌条件
地区东部及西部均为岩溶微弱发育的侵蚀构造中低山,山域广阔,为陡峭之尖顶山,山势陡峻,峡谷幽险,切割深度可达数百米。山坡凸形,坡角20°-40°,基岩大部地表,覆盖土层较薄,植被发育一般。谷底为坡积、洪积物,主要由砂卵石及砂土组成,山谷出口发育有小型洪积扇,在山坡上,常见崩塌堆积物。山顶与谷底间的高差较大,一般都在200m以上。这种地形地貌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2.2植被条件
淄博及莱芜大部分地表出露岩石主要为中奥陶石灰岩及寒武系石灰岩、页岩层。在中奥陶出露岩地区,由于土层较薄,植被发育较差,而在寒武系出露地区,相对地表土层较厚,因而植被较为发育。植被发育的地区地质灾害明显差,而植被不发育的地区则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育,多年生木本植物发育有利于抵抗地质灾害,而人为堆积形成的梯田,由于松散层较厚,且一般发育季节性植被,根系不发达,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2.3人工梯田诱发地质灾害
在改革开放以前,山区大面积修建梯田,在修建时,多数为人工毁林改造而成,梯田堰主要由乱石堆积垒成,整体性差,而且土质多为松散砂性土,又年年翻耕,表土松动,遇暴雨易充分饱和,抗震强度降低,极容易形成崩塌,而且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2.4人为破坏及住房选址不当造成地质灾害
开山采石在部分山区非常普遍,这一方面会破坏堵塞原有的排水通道,导致雨水乱流;另一方面采石严重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同时采石后大量的石渣、石粉又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前几年,胶王路寨里东段,在暴雨期间,经常发生泥石流冲毁路面、路边排水沟的情况,这与公路两侧开采石灰石有直接关系。
住房选址时位置不当,忽视防洪要求,从而造成重大损失。2011年的灾害,有一农家乐山庄因房屋建在山洪途径地段,导致山庄房屋被冲毁,4人受伤,损失惨重;商城办事处某新村300多户村民家中进水,水深半米以上,原因就是该村现有河道最大泄洪量远小于5年一遇最大洪峰流量,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2.5强降水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外因
降水渗入进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震强度降低,容易形成崩滑;而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具有冲刷、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的作用,使土体达到软塑状态,减少了其内部的摩擦力和粘聚力,导致崩塌、滑坡的产生。另外,降水使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造成抗震强度降低,形成崩塌或滑坡,并导致形成泥石流。在持续强降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3防治措施
3.1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山区应多种植以根系发达的常年生植物为宜,保持水土。实际证明,植被良好的山区,遭受地质灾害的程度明显要差。
3.2修复、建设一些蓄洪工程
水库、塘坝等能起到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分,减缓暴雨径流对坡面的冲刷,增强坡体稳定性,抑制冲沟发展的效果。水库、塘坝大部分都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受当时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又经几十年的运行,再加上维修资金不足,有一些水库、塘坝本身就存在险情隐患,特别是山区村镇建设管理的各种塘坝。因此对山区水库、塘坝进行除险加固,一方面可排除险情,另一方面可防止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
3.3加宽河道、清淤清障,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河段,抓紧进行加固和疏通,清除行洪障碍物,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防止山间洪流在遇障碍物阻挡时,翻越障碍而过,从而对农作物及房屋造成危害。
3.4退耕还林,减少人工梯田
泻洪沟坡上的梯田应逐渐拆除,梯田堰坝应加强维护、整固,尽量种植一些多年生木本植物,同时一定要保留排水沟渠。
3.5山区住房选址要科学
住房要避开行洪方向,以及沟道凹岸或面积较小而低平的凸岸及陡峻的山坡下等危险地段,同时要加固地基及基础,要注意加强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连接,增加其抗冲刷、抗冲击能力。
地质灾害的防治,还要杜绝乱采乱挖等现象,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灾害,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大自然生态原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参考文献
[ l]万艳华.城市防灾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