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8: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主义的艺术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著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著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笪侍猓匦刖杉负涡稳ソ饩觥!?/P>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122-02
1 现阶段的建筑技术水平概述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型建筑技术被应用于施工中,并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发展创新,同时也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然而,新型建筑技术的推广在我国仍不广泛,简单分析有如下几点:①大多数建筑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②一部分单位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低,对新技术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得新技术在施工中得不要充分运用;③一些单位对新技术不够重视,国家缺乏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推广。针对我国现有建筑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国家一定要充分重视新型施工技术的推广,让建筑行业充分认识到新技术的优越性:节约资源,节省工时,提高质量。因此,引进新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1.1 桩基技术 ①沉管灌注桩。在振动、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基础上,研制出新的桩型,如新工艺的沉管桩、沉管扩底桩(静压沉管夯扩灌注桩和锤击振动沉管扩底灌注桩)直径500mm以上的大直径沉管桩等。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在防止由于起吊不当、偏打、打桩应力过高、挤土、超静水压力等原因而产生的施工裂缝方而,研究出了有效地措施。②挖孔桩。近年来已可开挖直径3.4m,扩大头直径达6m的超大直径挖孔桩。在一些复杂地质条件下,亦可施工深60m的超深人工挖孔桩。③大直径钢管桩。在建筑物密集地区的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有效防止挤土桩沉桩时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④桩检测技术。桩的检测包括成孔后检测和成桩后检测。后者主要是动力检测,我国检测的软硬件系统正在赶上或达到国际水平。已编制了“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和“高应变动力试桩规程”等,对桩的检测和验收起了指导作用。
1.2 混凝土工程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占了较大的比例,对建筑工程施工也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现状:①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主要材料之一,施工技术以及质量都是建筑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传统的混凝土技术主要以强度大为目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技术不断革新,混凝土材料不仅要求强度大,更要求持久耐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预拌混凝土,这些材料的制作技术都必须得到进步,比如混凝土添加剂的性能,由原来的单纯减水剂发展到早强、微膨胀、抗渗、缓凝、防冻等,这样就有效提高了混凝土质量。预拌混凝土的出现,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施工成本,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了工程质量。②模板工程。模板在混凝土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技师,以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研究出一些科学、先进的混凝土支模技术,例如:平模板、全钢模板、竖向模板,而且每种模板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全钢模板独特的优势有,成型质量好、刚度高、承载能力较强等。③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检验入场的原材料。原材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相关资料进行验收,杜绝不达标的材料入场。同时,加强人员的技术管理,在混凝土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技术交底,且要在施工前完成。在施工完成后,要做技术总结工作,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产生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2 新技术在节约施工成本方面的作用
要想节约施工成本,就一定要熟悉施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其内容包括:采用技术及设备、设计方案和材料选取等。由此看出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建筑物的顺利竣工,需要考虑以上所有因素。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工程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方法:
2.1 合理调配施工中人力资源 施工开始时,首先是提供施工地点,然后是组织人员合理开工。从这里可以发现,施工地点是固定不变的,而施工人数和材料设备是灵活多变的。因此,合理的调配施工人员和材料设备是管理人员提高施工效率的重点。在一个特定区域进行施工时,要结合建筑物设计的特点,合理施工,合理调配资源,以投入最少的资源来达到最理想的目标,由此来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人员闲置、秩序混乱等问题,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使整个施工过程合理有序。
2.2 建筑物在不同地区施工要求有所差异 不同的地域都有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物。所以,不同地区的建筑施工也会大相径庭。不同类型的建筑要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及建筑材料进行施工。施工技术必须兼顾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充分认识主客观条件,选用最合适的方法,经过科学组织来实现施工。
2.3 施工过程中的多环节作业 施工过程是个多环节作业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单位的共同合作,消耗的资源巨大,资金更是重中之重。施工过程的复杂有以下几点:
①工程施工需要政府支持,国家有关单位要监督和配合,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必要的保障;②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联合作业,环节众多,施工的复杂性是其重要的难题;③建筑企业要合理的制定施工计划,合理的调配人员和设备,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过程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施工过程虽是一个多环节作业过程,但充分的做好这几点,就是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前提条件。
2.4 施工方法的多样性 相同类型的建筑物施工方法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施工技术及设备、设计方案、材料选取、天气情况和地理条件等。所以,由此看出施工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资源整合,合理调配资源,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选择合理的时间开始施工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5 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施工管理也是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的重点。施工管理可以有效的监督施工成本控制中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保证企业的资金合理的运用。同时,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危险发生。因此,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以保证在现场监督过程中可以灵活的解决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建筑企业也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并制定施工安全制度,加大投入,提高安全生产率,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紧急预案,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证人身安全,保证安全施工。
3 施工过程中如何使用新技术
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所以,提高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施工质量是我们一直深入研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给建筑业带来了希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应用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施工过程信息化的体现。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多种多样,例如:施工材料、施工方案、建筑企业、施工人员和设备等。信息化的管理使这些信息为合理施工提供了依据,施工管理者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获得可靠信息,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管理,以此来提高施工技术,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明朗化。
3.2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建筑企业的合理用材是决定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材料的选取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现今,大量新型材料被投入市场,例如广西区内重点推广的10项新技术中的自隔热混凝土砌块、页岩烧结多孔砖、HRB400钢筋等,这些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相对原有建筑材料都有所提高,而且更经济更环保。新型建筑材料给建筑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对新型建筑材料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这也加快了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可谓是互赢互利。
3.3 机器人技术的开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逐步走进各个行业,并于多个行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机器人应用正在不断推广和实践,尤其在钢材喷涂和焊接技术中应用广泛。机器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可靠性高,功能全面,可以完成高难工作等。机器人技术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提高了施工的技术水平,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便利。然而此项技术也有不足之处:机器人数量较少,投入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建筑企业都可以使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问题终将会解决。
3.4 施工期间周边环境的保护 建筑业的产品是庞大的建筑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楼象征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同时,环保意识在人类的脑海里也不断增强。在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保护施工周边的环境,选用先进施工设备,减少噪声污染,运用先进技术合理处理建筑废料,以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和影响。
4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与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近几百年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采用了新型的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完善了施工的质量管理。但是,绝大多数建筑企业对新技术应用的认识还不够,新技术的应用效率还很低,这还需要国家的监督和管理,需要相关部门培训和指导,从而让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为建筑企业乃至整个建筑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永成.浅谈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6).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风靡于西方思想界,并逐步影响到全球的各个领域。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影响、震撼着我国高校教育,也毫无例外地冲击着现代高效的教育思维。因此,深刻地剖析后现代主义,对于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更好地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
后现代是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面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又是一个多元、没有统一标准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后现代主义者们用“后现代性”为工具,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的特征:(1)不确定性;(2)破碎性;(3)反传统性;(4)趣味性;(5)内在性;(6)整合性;(7)中性化;(8)扁平化。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与扬弃。在思维的方法方面,后现代主义强调整合性与扁平化。在思维的性质方面,后现代主义属于非线性思维,非理性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上的选择。
二、后现代主义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提供崭新的视角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
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在不断的前进,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艺术教育的20年历程里,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在构筑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体制的这条路上上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进。进一步深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的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思考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积极解决学校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现代主义为高校教学体制研究重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质量观,我们生活在后现代时代,后现代主义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人才。就课程而言,不再追求课程的统一,内容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加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中的主客体的关系,教学主体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二者在对话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学习实效;就教学评价而言,不在是一次考试成绩决定,而是兼顾更多其他的因素,达到综合素质评定的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过:“大学,必须赶上世界变化的节奏。我们的教育要从体制、机制、教材、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首要一点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理念有一个以谁为主体的问题。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对学校来说,以学生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学校职能的转变,从管理转向服务。我们要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启发学生的自我服务。”这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整在发生主客体互动的变革。
将教学体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利用最大的教育平台,创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双赢的社会效应。
三、运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进行再思考
后现代教育思维具有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趣味性和扁平化的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并进而与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思维都发生的激烈的碰撞。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后现代主义思维能够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教育,根植于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局部性和特殊性的知识以及各种各样欲望上,它还很重视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的学习经验,它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
思维方式的革命将给高校教育带来新生力量,也只有认定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开启一个崭新的教育时代。
后现代主义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颠覆还表现在研究思维的转变。在这方面,它吸收、采纳了分析哲学、当代释义学以及法国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以语言取代了以往的意识,这种思维的转变标志着,研究焦点不再集中于认识主体和意识内容,而转向语言学的讨论,讨论主体群之间的活动及关系。这种思维倾向凸显了以往教育研究中差异性受压抑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直接介入语言——知识之间关系的讨论。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分散性,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 所以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思维的创新给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去,以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艺术设计教育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时机的成熟,新思潮的冲击,传统艺术教育应该突破原来的体制,打破旧观念的束缚,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一种符合时展特征,又有利于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现行教育模式。
从某种意义来看,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其所揭示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方面正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所缺少的。后现代的思维特点为我们的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思考和融入后现代思维的合理内容,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 晓:浅谈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 [J] 《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2]任 虎 马 辉:《关于综合性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几个问题》 [J]《艺术教育》2007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88-01
一、后现代主义的定义
从现代主义中衍生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一书中说到:在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是“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是犯罪;纯而又纯的形态;非此即彼的肯定性与明确性。对产品的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简明性原则的强调。”后现代主义是:“产品的符号学语义,对隐喻的共同理解。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是非此即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是骡子式的杂交,对产品的文脉的强调”。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崛起
20 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社会后工业化的发展,哲学、美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兴起了反主流文化,深受其影响设计领域也投入到这场变革中来,一个新的具有影响力的流派――“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作品更加贴近众多消费者,具有大众化、生活化、娱乐性以及装饰性,设计理念更富生趣和挑战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取材于生活,灵感也来源于生活,将生活加以装饰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又回归于生活。
三、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
(一)生活化,大众化
生活化和大众化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产品的重要特点。波普艺术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派别之一。波普艺术的实质就是探索和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强调了对大众文化的重视。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主张把生活中最流行的物品用最平淡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大众文化的需求作为重要特点作用于设计作品。
(二)娱乐性
极具创意和极具挑战的娱乐性是后现代主义的另一大特征,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师反对严谨、简洁、高雅,与大众生活脱节的现代设计风格,追求新颖的构思、不规则的形式,浓郁艳俗的色彩,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三)装饰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另一特点是强调作品的装饰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常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特别是传统风格的装饰。后现代主义设计师运用变形、分裂、夸张等手法将传统装饰元素进行加工,使其更富表现力和象征性。
(四)隐喻和强调符号学语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认为功能不是绝对的,形式也不只是为表现功能。这一概念打破了功能主义对设计的束缚,并赋予了功能和形式以新的内涵。形式本身也是一种隐喻符号,可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在后现代主义设计里,设计师的作品不只是一件功能性的产品,它还是一种概念,一种符号,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
(五)人性化和感性化
对注重严谨性、理性与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设计而言,它对人的情感的忽视是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这种弊端体现在其以不变的功能应万变的消费需求的理念。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功能问题,还需要考虑到人的感情问题。所以后现代设计应该是既能满足生理功能,同时也能满足心理功能的一种新功能主义设计。
四、后现代主义设计方法
(一)形式上的文化性
在后现代设计的方法中,最典型的设计方法是装饰手法。装饰手法在后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视觉上的丰富程度得以满足,并能给予人心理上的文化上的归属感。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不是单纯的采用复古主义,而是采用折衷的方法将各种历史文化形态融入设计和细节,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
(二)赋予设计作品想象的和情感的内涵
后现代设计作品是对于过分强调功能而缺乏感彩的现代主义设计的颠覆,它具有象征性特征。这类设计作品往往很鲜活生动,它可以用其雕塑般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过程和存在的意义,以及体会人与物的沟通。现代生活中选择一件物品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
(三)后现代设计作品的人文关怀
其实我们可以把后现代设计作品的人文关怀说成是一种精神上的功能主义。它是一种新的功能主义,它将理性的、逻辑的功能发展为既有生理的功能又有心理的功能。他是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功能主义的超越。
(四)轻松的活泼的设计态度
后现代主义设计具有通俗化的特征。大量的后现代设计作品其享乐主义的,与现代主义设计的严肃和冷漠的相比,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诙谐的,调侃的,反叛甚至是颓废的。色彩和造型大多比较夸张。
五、总结
“现代主义的自我批判起源于启蒙运动的批判,但它们不是同一回事。启蒙运动的批判以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从外部展开;现代主义则通过被批判对象本身的过程从内部进行批判。看来,这种新形式的批判首先出现在哲学领域是很自然的,因为哲学的本质就是批判。然而,进入19世纪后期,这种批判方式进入了许多其它领域。每项正式的社会活动都开始要求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进行证明。最终,一些与哲学毫不相干的领域也将康德的自我批判视若珍宝,用它来满足并解释这种要求。”[3]
显然,在格林伯格看来,现代主义的批判态度得益于启蒙时期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西方的理性主义精神。但对于艺术而言,其运作的生效是以内部批判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按照格氏的思路,现代主义绘画要寻求发展就必须悟守自我批判的原则。而且,和其它领域的批判方式不同的是,现代主义绘画的批判最终要回到内部,落实到自身的本质属性上:
“因此,每门艺术都必须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这一点。必须展示和阐明的是:不仅在广义的艺术中,而且在特定的艺术中,都存在着独一无二性的、不可简化(irredueible)的东西。每门艺术都必须通过其固有的方式方法决定这门艺术自身固有的独特作用。这样,无疑使得各门艺术的权限范围变得狭小,但同时,也使得各门艺术权限范围占据的地位更为可靠。”[4皿沿着格林伯格的思路,如果现代主义绘画遵从“自我批判”原则,必然会出现两个结果:返回“平面(flQtness)”与走向“纯粹(purity)”。既然艺术的批判是不断回到自身的本质属性,那么绘画最本质的特质就是它的平面性—“在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批判和限定自身的过程中,强调不可避免的平面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平面性是绘画独一无二的特征。封闭的形状支撑是一种隶属于戏剧艺术的条件和规范,而色彩则是一种隶属于戏剧和雕刻艺术的规范或手段。然而,二维的平面是绘画艺术唯一不与其它艺术共享的条件。因此,平面是现代绘画发展的唯一方向,非它莫属。”「5〕
既然每门艺术都要回到自身的权限范围,要与其它艺术形态相区分,那么“每门艺术都将变得‘纯粹’,并在这种‘纯粹性’中寻找自身物质标准和独立性的保证。‘纯粹’意味着自我定义(self一definition),艺术自我批判的事业就是一种彻底的自我定义。”[6〕如果说只有体现了内在批判精神的艺术才能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话,对于绘画艺术而言,就是绘画之于绘画自身的批判,即唯有完整地体现了“纯粹性”与“平面性”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主义绘画。所以,在格林伯格的理论体系中,“现代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实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这个标准,从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就出现了“分野”,比如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流派就是现代主义的,而超现实主义、“达达”则不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因为前者符合上述两个原则,而后者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和此前的形式主义批评方法比较起来,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绘画的讨论在观念上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走向更新的拉奥孔》(1940)中,格林伯格是从前卫文化—前卫艺术—抽象艺术的逻辑来思考绘画在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的:“前卫文化的任务是在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的过程中履行某种职能,这种职能就是为了在同一社会的表现中寻找新的相应的文化形式,同时不屈从于其意识形态的划分,不屈从于它对艺术进行自我评价的否定。”仁7习按照前卫文化的逻辑推进,抽象艺术将成为前卫艺术的“代言人”。但是,在《现代主义绘画》中,格林伯格批评观念的变化带来了两个不同的结果:1、并不强调现代主义绘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叛功能,它与外部的政治现实没有直接的联系;2、现代主义绘画并不等同于抽象绘画。也就是说,尽管现代主义绘画也强调形式的“自我批判”,但和前卫艺术的自律性不同的是,其批判不以抽象艺术为终结目的,而是将批判本身作为存在的本质。也可以这样理解,抽象绘画可以体现现代主义绘画的本质,但它与现代主义绘画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一点正是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理论的精髓之处。与早期形式主义批评的本质差异是,“自我批判”本身是可以不断更新的,只要这种批判得以延续,新的艺术形式就会产生。这同时也意味着,现代主义绘画将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完整的家族谱系,并能形成自身的艺术传统。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抽象艺术不过是现代主义绘画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产物而已。更重要的是,在这篇文章中,格林伯格不仅将“自我批判”提升到了哲学批判的高度,而且将其看作是推动现代主义绘画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为,从理论上讲,只要现代主义绘画遵从“自我批判”原则,它就会不断地超越过去,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活力。
此时,格林伯格对现代主义绘画所抱有的乐观主义态度已展露无遗。他的理论构想不仅远远超越了此前形式主义—抽象艺术的范畴,而且是在给现代绘画“立法”,试图为其确立一套法规和标准。不过,在这种标准的后面,我们似乎看到了格氏理论上的另一些来源,即除了康德主张的自我批判外,还受到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艺术史观的影响。尽管在文章中,格林伯格并没有直接引述他们的观点,但是,这在他相信现代主义的绘画是以螺旋形的轨迹不断上升,总有一股力量敦促其不断前进的思想中显现出来。换言之,格林伯格所说的“自我批判”并不以直线的方式前进,而是有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即新与旧始终处于一种砒砺与对话的状态。但是,一个新的阶段终会出现,因为有一种黑格尔所说的历史精神在催化着“自我批判”不断地超越自身。这样一来,现代主义绘画就会以自律的状态,不断推陈出新,永远保持着活力。其后,批评家迈克?弗雷德 (MiehaelFried)进一步发展了格氏的“自我批评”原则。[8习
Abstract: using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features of modern buildings to explain the style and character, change a watch and architectural ideas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feature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me of the modern style and pursue also can be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applied in, continuously improve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space feeling, use for reference each other in search for better architectural theme.
Keywords: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feature modern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影响力
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兴起于19世纪末期的欧洲工业革命过后,因为工业革命的革新与兴盛改变了欧洲人对建筑风格的认识,一种以巨大建筑空间,夸张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悠然而生,这种风格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它强调建筑的宽大与恢弘,强调在过程中发展强大。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逐渐风靡世界,走向成熟发展阶段。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特征是利用装饰品的象征性或装饰性,提高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意境美,改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周边环境与发展氛围,提高建筑的意境美感。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强调简单与和谐,注重空间的精致,而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追求的是宽敞、宏大、亮丽的主题,追求的是巨大建筑空间与夸张的建筑风格及理念的建筑主题。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影响力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第一、强调建筑的审美价值,现代主义建筑主要强调功能与本身的实用价值,主要指的是物质功能,在建筑的使用效果中经常进行评定,从实用角度出发,强调功能性对空间的益处,空间的益处决定了形式中的重点。所以现代建筑大都是立方体框架结构的玻璃幕墙建筑,尽管造型、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看来未免单一、单调,即在审美功能上留有缺憾。后现代建筑的兴起主要规避了现代建筑的这一缺点,也是具有针对性的改善了现代建筑的不足,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非常关注审美功能、强调现代化的工艺、强调外观造型、强调空间布局、强调夸张的变形、强调可想而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强调装饰物的奢华。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反对“少则是多”的观念,反对空间的简单布置,主张打破“枯燥乏味”的空间布置,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倡打破和谐、完整、统一的局面,注重对建筑语言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做出表达与抒发,强调建筑外观的美感和设计的空间表达之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认为,要加强建筑的艺术性,必须要加强建筑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表达,不然就不能使建筑的艺术力得到完美的展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中强调的是要加强建筑的艺术性,要让人们面对一座建筑艺术时表现出内心的敬佩与惊讶,能够启发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想象力,从而实现建筑完美的审美功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冲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特征及其影响力
它强调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界限的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通俗文化之间明确分野的消失,总体性的风格混杂。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后现代建筑设计耳朵特征主要是强调形态的隐喻性,隐喻可以表现在建筑的符号文化之中、历史文化之中、装饰主义,尤其是从历史文化中可以得到对建筑设计的灵感,而且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大多数都是采用历史手法进行装饰的。
第二、主张新旧结合的建筑风格,主张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并不是单一的对历史文化进行恢复建设,而是结合历史文化的优势,并结合当前建筑风格主题进行新旧结合的建筑思路,建设出来的新设计,新建筑,在建筑过程中对历史的风格采取抽取、混合、拼接的方法,并将这种折中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上。
第三、加强设计方式的模糊性概念,引起人们的发散思维。现代主义的设计强调的是冷漠、精致、理性与实用,降低了对艺术空间和灵感,以及意境美得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将这些特征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中采用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的因素来达到一种设计中的轻松与宽容。古典的建筑语言和现代的设计符号交叉运用现代建筑材料被赋予古典主义的神韵。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3.1现代建筑要主义空间激情与形式的美感
现代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特色,提高现代建筑中的空间美,合理安排现代化建筑的空间设计,体现空间美感。现代建筑中药强调空间,强调装饰,在空间的组织上注重古典风格的注入,空间组织药严谨有序,有明显的建筑细节风格。不在是简单的几何空间中构建建筑,而是在空间中构建艺术,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更高的境界是追求空间的层次感,而且是非正式的层次感,加深了建筑形态的多维性和空间把握的诡异性。让现代化的建筑中体现出一种视觉冲击力。
3.2加强现代化建筑的色彩符号
现在的重点是设法使得学习更有效。20世纪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控制论、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时传播理论也从个别化传播理论,逐渐发展为大众传播理论、小组传播理论。教育技术就是这些理论、概念和思想的“教育的”部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关于教育技术的观点,是沿着一条不同的轨迹看待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是尚未成型的或尚不完善的,被划为后现代一类(Hlynka&Yeaman,1991)。[1][2]设想教育技术是一种艺术形式,产生的艺术作品叫作“象本”(presentation),里面包含的是各种符号。这些“象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有印刷、录音、电影、录像、计算机软件及超文本等。教育技术人员的作用和电影评论家、艺术评论家或电视评论家的作用一样,介绍新的“象本”,提供评论,为听众揭示“象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样一种历史可以从传统的批判模式开始,吸收各种评论家的思想,带着问题去审视“象本”。
面对着文化的复苏,面对着霸权的覆灭,就会出现多种角度、多重视点,不同的评论家会指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产生无序。但是就像凤凰涅磐一样,正是通过解构才能获得新的结构,我们似乎是重新开始了,但是这一次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的。我们对每一种技术进行审视,一方面认识到它的进步,也认识到它的不足。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每一种教学信号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教师都是相同的,实用者看到的是其使用价值,建构主义者看到的是其意义,而评论家看到的是其意识上的独断。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符号无限的世界里,但其无序状态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寻求的不是最好的一条途径,而是达到不同目标的不同途径。这样一种教育技术的历史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技术在今天还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但是,教育技术“时刻准备着”成为后现代主义,它也必须是。因为有许多其他的声音、其他的思想、其他的模型在酝酿着、在跃跃欲试着。当只有一种观点被人们接受,只有一种模型被用来解释所有的一切时,后现代主义就会消失。但是在教育技术这样一个充满动态特点的领域,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能的。
二、后现代主义: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通往后现代主义这个神秘世界有几种方法。首先,是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Lyotard,1988)。[5]人们不会去做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没有计划,后现代主义不寻求转变。相反,世界能够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内被认识。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科学家写出后现代主义的科学,文学家谈论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后现代主义还出现在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和科学等广泛的领域。教育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机会选择是不是希望介入到后现代主义现象中去,非常简单,后现代主义是存在的状态。问题是,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含义,让我们先回到现代与后现代的对立点上,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终的、最好的方法。
现代性的规定性特点有:(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Hlynka&Yeaman,1991)。[1][2]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1)信仰多元;(2)对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从而产生一个严肃的主张。如果用其他标准审视,“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后现代主义就像双重编码(Jencks,1986),[3]后现代主义还被联系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是用模拟取代现实。
三、两个模型:给予的世界,建构的世界
为了讨论后现代主义,必须区分两个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看待教育技术的观点。首先也是传统的观点,将技术看作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一部分。第二种观点是将技术看作是知识建构的一部分。1.给予的世界在“知识传递”观点中,我们建立了关于传送者、传播信道、信号、接收者等的传播理论。在这种观点下,教育技术的作用是如何更有效地传送教学信号,目的是以尽可能高的保真度将特定信号从发送者传送到接收者。在教育技术领域,这种“发送者-接收者”模型的变体有教学开发、教学设计或教学系统设计,具体的模型多种多样,但其一般模型都是遵从“定义-开发-评价”这样一种结构,基本步骤是首先定义教学事件,然后开发适当的方案,最后检验该方案是否有效。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系列更好地调整这一模型的历史。2.建构的世界另一种观点以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信息的流通,认为信息传播过程所包含的不是特定信息的传输,而是意义的产生。这样一种模型,就包含着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关注的重点从“发送者-信号-信道-接收者”模型,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也就是“作者-文字-读者”,这一转变似乎只是用词上装饰性的改变,说到底,作者就是发送者,信号就在文字中,接收者就是读者。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最终的权威或真理落实在哪儿。在传统上,人们默认为文字的作者就是最终的权威,如果有人知道“真象”,那无疑就是作者。但是很显然,有些情况下作者的意图不可能获得,例如作者已经去世,就无法问及作者某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这样,作者的权威就由文字的权威所取代,“真理”就落实在文字本身,新的任务是对文字的解释,所要做的是将文字的意思解释出来或翻译出来。当代的文学理论又前进了一步,也许权威并不仅仅是作者,或落实于文字,而是阅读文字的读者。说到底,每个读者都是独特的,在阅读中,每个读者都将自己的背景、兴趣、需要和理解带到文字中去。这样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读者认为某一段文字很重要,而相同一段文字,在另一个读者看来,不仅无用,甚至是错误的。如果让你说出最伟大的小说是哪一部,你可能认为是《战争与和平》,你的同事可能认为是《飘》。寻找“最好的小说”是毫无意义的现代主义的陷阱,这和寻求最佳教学媒体是同样难以把握的。或许权威落实在作者、文字和读者三者之间,即用信息的建构主义模型代替了线性传输模型,这样的观点是后现代主义的。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Lather,1991)。[9]实际上,这五个特点是与所谓好的教学设计相对立的,要使教学设计系统容忍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这些特点,显然不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但是如果细想一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了,开放性体现了矛盾的特点,超文本则体现了不连续、随意性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路径、反馈循环以及补救途径实质上就产生了无节制。当代的教学软件允许学生根据前测结果绕过细节部分,则正是流程短的体现。Internet提供信息数据库的访问以及各种通信工具,更是体现了这五个特点。联系到教育,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个,分别是针对:(1)权威和知识的形式;(2)对个体的关注;(3)物质基础;(4)看待历史的观点;(5)团体和传统的位置。
这些都能够扩展到教育技术领域内,下面的讨论就是在后现代主义框架内探讨教育技术的问题。1.权威的形式权威的结构是共同参与的、对话式的、多种形式的(Lather,P.161)。教育技术人员早就认识到单一的权威已经不再适用于媒体产品了。一个复杂的教学设计产品要经过试验、修正、评价等过程,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事实上,当前的教学设计或明或暗地都是采用团队的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程序和产品的开发,这种特征显然是后现代主义的。2.个体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对个体的观点是:……不再成为中心的,是由文化所决定、所构造的对立的、相关的……主体(Lather,P.161)。这里就出现了两难:教学设计者是假设所有学习者具有相同的需要从而针对“平均”的目标受众而设计呢,还是不仅允许个体需要,而且也强调个体的不同?传统的教学开发是假设一个受众的平均量,然后根据这一平均量而提供预先确定的材料。然而当代的建构主义理论已经认识到有必要为每个学习者建立各自的学习安排,像超文本技术就似乎能够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用看起来混乱的模型代替了传统的线性课程表示模型。3.物质基础后现代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在每一课程开发活动中,信息都是一个起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一个步骤就是确定在开发的教学产品中要包含哪些信息。后现代主义看待信息的角度则不同,不再认为信息是最终的,而是认识到虽然信息的符号表现似乎是固定的,而信息本身实际上是流动的、多样的、变化的。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信息,那么教学产品或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教学设计所关注的重点也就从内容转移到了过程。4.团体的位置后现代主义的团体概念始于麦克鲁汉的“地球村”的概念,进而扩展为一个“跨国超空间的、有不同而没有敌对的、生态型的团体”(Lather,P.161)。教育技术不是有正确答案的一系列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关系、需要和技术对策的网络。每个团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关心的问题进行开发,但是在局部的自主团体内部,技术又创造了新的跨国团体,例如,Internet所提供的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所有这些都改变着我们看待团体以及看待技术的方式。
五、后现代主义作为另一种模式:教育鉴赏
后现代主义所产生的一个主要影响是提出了进行研究的另一种模式。传统地,教育技术是被当作科学看待的,这就意味着,那些已经被接受了的实践模式,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技术理论早就认识到了实证主义模式的优缺点,从而产生了从定量到定性模式的转移,而第三种实践模式,是既将教育技术看作是一门艺术,同时又看作是科学。批判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在艺术研究中被广为使用。建立在定量、定性、实证和系统模式上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则很难接受用艺术批判这种形式来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然而,一些研究者逐渐对以艺术批判这种新的思维模式研究教育产生了兴趣(Hlynka&Belland,1991)。[1]1.分析和批判首先,可以从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分析:(1)在技术方面,针对课程方法-结果之间的合理性;(2)在政策方面,针对权力和控制;(3)在科学方面,是否最大可能地提高效果;(4)在美学方面,是否将教与学当成一门艺术;(5)在伦理方面,考察教育艺术的价值。然后是“课程批判”,课程批判家应该和文学批判家一样,“课程评论家的作用是揭示其意义,阐明其答案(Mann,P.77)。”[6]现在课程评估者已经广泛使用教育鉴赏和教育批判这样的术语,鉴赏是欣赏的艺术,而批判是揭示的艺术。利用这样的术语描述课程材料也成为教育技术人员的一个特殊兴趣。每个人都是一个课程材料的批判者,虽然是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批判是对艺术作品的感觉、分析、阐释和描画。教育批判的目的是刻画、解释和评价教育材料、教育环境、课程和教学。2.教育批判的作用一个鉴赏家应该清楚自己的历史,这样才不会总是“重新发明轮子”。一个能够与其历史、与艺术、与文化相交流的鉴赏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家。教育批判的作用主要是:(1)从内容及其形式的关系角度解释技术目标或过程;(2)从部分和整体的角度解释技术目标或过程;(3)提供对主题及设计的洞察力,从而在丰富性和复杂性上把握技术目标或过程;(4)揭示评论家对教育技术过程或产品所具有的亲身体验;(5)揭示对教育技术过程或目标进行判断的基础,以及该目标或过程对人类经验所产生的作用;(6)综合不同途径的研究结果,形成综合的理论(Belland,1991)。[4]
六、后现代主义分析方法:解构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当代舞蹈在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碰撞与融合中也要学会批判的吸收,虽然在创作手法上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进步的、先进的,但如果对其核心思想把握不好,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本文针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简要探讨了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
1 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现代主义思潮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具有很强的进步性和创新性。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于19世纪晚期,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已经遍及全世界。现代主义代表了一个时代,是时代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在于19世纪末西方现代哲学的形成与演化。西方现代哲学不仅对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也影响深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水平迅速提高,开始重建新价值观、新概念,而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在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流派、象征主义流派、表现主义流派等,这些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艺术思潮最大的特点就是反传统。对于现代主义艺术家来说,他们强调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强调主体的作用、自由的表现,当然,现代主义虽然比较重视主观,但他们也不排斥模仿。现代主义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情感喜欢通过暗示的手法来引发人们思考,他们习惯于在艺术创作上对客观现实进行再创造,在艺术描述中无限夸大以“我”为中心,通过变形、夸张来突出自由,通过对客观外部形态的夸张引发人们的思考。
2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舞蹈家创作思想的影响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舞蹈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依莎多拉・邓肯作为现代舞之母,在现代舞创作中融入了自己对现代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使现代舞摆脱了传统舞蹈思想的束缚,变为一门新兴舞蹈艺术,影响着舞蹈艺术的发展。l9世纪末,中世纪以来的思想观念被彻底打破,人们急切地想要解放身体、重塑自由,打破传统观念对人性及人身体的束缚,在工业革命的喧嚣声中,人们心灵深处急切呼唤自由、民主,艺术家们开始回归自然,积极探索回归古代文化、回归田园,而这些都需要革命来完成,用感性的真实和人性的力量去寻找最质朴的“根”。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产生之前,许多西方舞蹈家设计舞蹈动作时只能按照芭蕾的程式,自己的创造力和天性很难得到有效的彰显,而现代舞的出现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彻底改变。比如邓肯倡导的“现代舞”摆脱了芭蕾的束缚,邓肯认为研究人体的运动是学习舞蹈的根本法则,身体的体操动作要与人的心灵相一致,如果肉体和心灵不能够统一,残酷的肌肉训练就会让人产生一种痛苦的感觉。所以,创作现代舞要做到以人为本,身体的动作和心灵要合二为一,邓肯的舞蹈变革使得舞蹈创作重新树立了人文主义的新舞蹈观念,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下,舞蹈艺术不再是没有自我张力的艺术,舞蹈艺术不仅可以彰显人类个性,还可以表达人类思想,舞蹈艺术真正变为有着深刻内容的高尚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供人娱乐或欣赏的艺术。可以说,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创作。
3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
现代舞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化艺术的开放程度,还标志着该国家、民族和地区接纳、吸收与融合世界文化的水平。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将现代舞的发展理念率先引入并身体力行。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舞才逐渐兴盛起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现代主义思潮对于中国现代舞的创作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现代舞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如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广州现代舞团等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关注。中国的现代舞创作也开始使用意识流手法、象征主义手法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创作常用的手法就是意识流,以人的潜意识为表现对象,人所要表现的主观自我、人的内心世界不是通过塑造外物形象象征,而是用“内心独自”“自由联想”“感官印象”等手法描写心灵深处的活动。这种意识流的手法不需要用理性加以整理、综合,完全是自然主义的,这种手法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舞创作。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台湾云门舞集的《红楼梦》。创作者力图用现代主义的解读方式表现中国名著的文化精神,去解读传统文化名著的美学内涵,林怀民用象征的手法喻示人生,抛开了戏剧性的故事叙述,将原著人物所经历的繁华和衰败、曲折的情节凝练成四季交替的概念。他淡化了人物形象,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展现人物本体的情感。小说中衣着华丽的富贵公子贾宝玉,在舞蹈中变成了仅穿绿色短裤的少年,人物形象与衣冠端正、道貌岸然的贾府的老爷们形成鲜明对比。“云门”以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将原著中的精神实质予以集中呈现,反雷同的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融入,对中国现代舞创作影响深远。
当然,在创作手法上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进步的、先进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够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许多东西物极必反,只有运用得当才会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不仅要把握好主观个性的尺度,更要把握好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中编出符合现代审美意念与民族神韵集一体的优秀作品。作为舞蹈作品的核心人物,舞蹈编导的世界观、艺术倾向对于当代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著名舞蹈编导王玫的一系列优秀作品中,如《也许要飞翔》《雷和雨》,能够发现现代主义对她的影响。王玫的代表作《雷和雨》舞蹈的构图非常好,在这个作品中,王玫运用心理变化打破空间和时间,在剧中人物的互相推搡中将作品的意图表达出来。作品中不拘于客观描述,从原著出发但不局限于原著,她借助作品的人物动作表现唤起观众内心的情感,使观众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4 结语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与中国当代舞蹈的碰撞与融合,为中国当代的舞蹈注入了活力,使得舞蹈编导在创作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吸收、接纳现实主义思想的同时,理解现代舞蕴含的深层哲理,以便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郑予顺.浅析现代舞欣赏的角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
[2] 盛宁.对“现代主义”在中国影响的再思考[J].文学评论,2012(01).
[3] 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范围很大,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艺术理念和艺术载体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概念,更不具有定义自身的能力,而是一种思潮。在缺乏有效概念形态描述(这也属于后现代主义的特色)的前提下,后现代主义的目标却是很明确的。它基于历史的、现代的一切文明成果进行批判,并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社会逐渐表现出人类社会基于文明领域的两个极端:理性和混乱。从发展历程上分析,“后现代主义”的说法确立与上世纪70年代,但所包括的精神本质却来源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犬儒主义。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是一种自由、叛逆、快乐、道德的精神综合体,骨子里体现出对人性的推崇,但在形式或含义上并没有一致性的说法。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很大原因是理性主义的面对异化。哲学领域把理性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理性是指能够帮助人们脱离愚昧、物质、恐惧、落后的人文精神,其二是指人类了解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理性主义所表现出来的“工具性”越来越强,并逐渐掩盖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人们在社会上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业法则”才能生存,换而言之,就是牺牲精神自由去换取物质回报;当工业文明出现衰退迹象之后,针对科技、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逐渐兴起,并借助各种形式进行反抗和抵制。如早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完全颠覆实用主义的建筑理念,以一种混乱、奇特、混乱、讽刺的形态出现。后现代主义者试图说明,不具备现代社会所形成的一切艺术观点或技术能力,人类社会依然可以正常的运行。
二、后现代服装设计的特征分析
后现代服装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表现的一个方面,也属于国际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设计在衣着装饰方面的表现。设计者以传统的设计理念为目标,主张以装饰的手法来实现视觉上的冲击,使消费者产生心理满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隐喻和装饰特征
装饰是后现代服装设计的显著特点,也是区分于其他设计的典型因素。设计师未必会对服装主体进行太多的改造,甚至在原有的服装基础上进行装饰设计(这也是反对现代主义的表现之一)。表面上看,装饰的功能满足了视觉冲击的效果,在有限的视野里显得更加丰富。但潜在的心理影响部分,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满足,而不局限于服装的功能。
2.想象和情感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本质是对人性的崇拜,因此在情感方面的表达也很丰富。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或许不使用,但它可以把人们重新拉回生活的本质当中,一切出发点以人的情感为基线。具体到服装设计层面,并不需要人去适应设计,或企图让设计满足人的需求,设计者更多的是在自己的想象空间中挖掘可用的因素,而消费者则利用情感去判断。
3.仪式和强调特征
后现代服装设计中所表现的仪式性,是针对过分理性或僵化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抗、批判。通过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的代表标志,提醒人们真实生活的重要性,宣泄情感的意义,对一些现代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不以为然的事物加以强调。
4.轻松和快乐特征
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表现出强烈的玩乐心态,快乐是高于一切的,自然、诚恳的面对物质享受,而拒绝严肃的生活态度。例如很多非主流服饰的设计中,很好地表现出对严肃生活态度或严谨学术的讽刺和嘲弄。
5.爱心和忠诚特征
后现代主义中表现的忠诚、爱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有爱心是一种功能主义,而忠诚则表现出混乱状态中的目标性。后现代服装设计中所彰显出的挑衅、放浪特点之下,是一种分明的情感,认定某一理念之后不再改变。
6.潮流特征
后现代服装设计与时代潮流结合紧密,一种新的概念、一种新的现象,都可以被借鉴,并打破传统的认知束缚,将这种文化形式推向。如上世纪90年代哥特文化流行以后,服装设计的风格以冷峻、阴暗的特征为主,同时出现很多配合服装设计的饰品。
7.卖点设计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之所以能够出现、发展并繁荣,并非仅仅存在于精神层面的尝试,更重要地是它存在很大的市场。世界的开放导致文化的多元性,新材料、新技术、新问题、新现象等不断被引入服装设计,存在大量的消费群体,持续推动后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
三、后现代服装设计的语言解读
后现代服装设计领域所呈现出来的混乱、纷杂状态,恰好证明了“后现代主义”在服装设计方面的真实表现。其中不乏明星的推波助澜,以及毫无意义的市场营销行为,传统美学的底线一再被挑战,社会公众也对服装设计所谓的“时尚”、“潮流”所不解,甚至有人提出,后现代服装设计只属于表演、属于走秀。这种说法虽然与现实不符,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夸张的外部造型、功能的严重缺失、低级的露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工具的批判作用,单纯地成为一种“任性”。但无论如何,后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已经大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对现实穿着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后现代服装设计进行语言解读,有利于指导我国的服装设计针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
1.混杂性
混杂性也可以称之为“含混性”“混搭性”,等等,后现代主义在服装设计上故意模糊了时间、空间的概念,将历史和现代混合起来,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不去考虑逻辑性、合理性,取材的随意性看起来如同随意的摘选。而对于后现代服装设计师而言,需要在摘取素材片段的时候,考虑不同取样的关联性。一些莫名其妙的图案或者装饰会出现在服装上,这就是公众对后现代服装穿着的最大迷惑。如西装上印上中国传统云雷纹,青花瓷瓶造型的裙装,鸟笼头饰等。大量的元素混搭,随着后现代服饰的逐渐增多,已经见怪不怪了。
2.解构性
狭义地说,解构性即解构主义,是相对于结构主义而言的。这一理论的基础论调是反对整体,提倡符号本身的真实性,注重研究分解后的象征意义。解构主义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表现为艺术家对设计对象的分解,普通人很难理解的一种符号或集合图形,放进整体中很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部分,同时通过随机组合、随意堆砌、解构抽象等方式,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体现。解构性在后现代服装设计中分为四个方面。其一,对服装传统观念的解构。传统观念中,服装的基本作用是用来穿着,并实现保护人体的功能。而后现代服装设计中完全颠覆这一观点,完全当作一种“艺术品”进行展示,例如,以青花瓷瓶造型的裙装,在现实中是完全不可能传出去的,它只属于T台。其二,对服装完整结构的解构。传统服饰如西服、休闲装、帽衫等,通过切割、重组、拼接的方式,完成一个在功能部分都具有的服装整体,但某些部位经过特殊的改造。其三,对图形的解构。就现代社会来说,咨询的丰富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海量的可借鉴图像,设计师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拼接改造后,以印染、缀补或印花的形式展开组合,造成一种混淆的感觉。其四,对材料的解构。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质。后现代服装设计师会引入各种不可理解的材料,加入服装功能中,如铁、塑料、木料等,其目的是为了阐述设计理念或思想,并不考虑服装的舒适性。
3.破坏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破坏性”很符合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而且具有相当强烈的目的性,即破坏现代主义所建立的建设方式、审美标准、艺术风格。作为设计师首先要了解现代主义的特点,虽然现代主义在二十世纪初具有前瞻性,并形成了现代美学的基础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主义中缺乏对自由的肯定也是很明显的缺陷,它有着固定的审美模式主张。后现代主义则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审美主张,表现出即为自由的态度,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只要个体觉得“美”,这一元素就可以存在,并被认为有价值。很明显,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现代主义的“中心思想”,把已经认定的标准摧毁,以一种名不经传的个体行为去挑战权威。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创造出来匪夷所思的造型、结构、穿着方式,甚至完全不具备服装的功能,无论以哪一种审美标准去判断,都与人们理性中认识的审美标准不相符。“破坏性”在后现代服装设计中较为突出的一种是牛仔布料的磨损,如破洞、开线、毛边等处理,甚至采用不同的颜色布料“拼接”,被称之为“乞丐装”;一些衣服从穿着方式上进行改变,如内衣外穿。
4.游戏性
游戏性也可以视为游戏模式,在近代以后,工业文明的发展为服装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元素,而这些元素都可以和游戏中的情节一样,进行拆除、复制和重组,使原本的整体变成一种支离破碎的形态。同时,“游戏性”也用来描述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心理,即设计和玩游戏的心理是一样的,而不管游戏的情趣是高雅还是恶俗,很多让人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元素也被引入服装设计中。就国内而言,最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图案为骷髅,甚至一些看似很柔美的服装表面也存在这一元素,让人匪夷所思。
一、浪漫型艺术的转型
黑格尔宣布艺术在发展到浪漫型以后将走向终结。艺术有没有终结,以及如何终结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这只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终结,终结只是转型的一种话语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复制艺术的迅速增值,艺术已深入人类生活并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艺术并没有终结,却有艺术史家惊呼“艺术史终结了”。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系列的观点虽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美学见解,但它是否符合艺术史的实际却值得怀疑。后现代艺术精神的发展,打破了历史决定论的迷梦。艺术所具有的个体创造性,使艺术充满直觉、灵感、偶然与断裂。艺术的转型不是历史的必然,恰恰是历史断裂的呈现。艺术的最高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在艺术的类型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人的判断力的差异和个人主观兴趣的爱好。艺术史的面貌是由不同的风格组成的,风格来源于时代的精神状况和天才艺术家的独创性。这一独创性以打破旧的束缚,形成新的风格为标志。
继浪漫型艺术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先锋艺术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时代的大潮。20世纪的艺术家们再也不囿于古典艺术概念的束缚,而是采取一种反传统和反常规的艺术观念,同传统的艺术背道而驰。“艺术并没有死亡。结束的只是其作为不断求新的进步过程的历史。”艺术已不纯是诗意的,艺术成了散文形式;艺术不再追求纯美而是呈现丑恶;艺术不仅表现崇高,也表现媚俗;艺术不仅表现现实,更多是表现幻想;艺术的种种悖论在现代艺术中并存。
仔细研究黑格尔以后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现代主义的,第二次是后现代主义的。
先谈第一次转型。浪漫主义精神根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在德国哲人的沉思中则纯化为一种美学原则。有人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尽管法国的卢梭是浪漫主义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哲学却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德国人的哲性思维、宗教神秘感的情绪,天生便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叔本华、尼采、狄尔泰、西美尔,在哲学和社会学中使浪漫主义得到新的表达。浪漫主义美学传统张扬这样的价值:人生应是诗意的而不是散文化的,精神生活应该以本真的情感为出发点,人应以自己的灵性作为判断事物的根据,人的直觉和信仰比起知性来,更接近人的真实。科学技术使人和自然分离,人应该与大自然相统一。浪漫主义企图拯救被工业化和数字化所淹没的人的内在灵性智慧。浪漫主义的这一特点和先锋派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先锋派几乎是浪漫主义美学原则发展的一个必然。英国社会学家伯尼斯·马丁教授对二战以来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流变的过程做了研究,将“战后数十年的文化变革视为浪漫主义原则持续发展的产物”。他着重探讨了1960年代末期的“反文化”风潮,认为它是某种至关重要的浪漫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表现,并在1970年代融入我们的文化机制中。
浪漫主义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主义。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也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朱光潜先生在翻译了黑格尔《美学》中的《浪漫型艺术的解体》后评论说:“黑格尔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主体性原则,这就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分裂,艺术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运用某一种内容和某一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浪漫艺术解体的根本原因”。从诗学的意义上看,现代艺术推崇主体性的绝对自由的观念是浪漫型艺术精神发展的结果。
20世纪的艺术样式中发展最快的,大约要数刚刚诞生的电影和电视,即人们通常说的电影艺术。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广义上对应伊格尔顿的“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电影”指能表达后现代主义社会当前的特点所象征的一种艺术风格的电影类型。而后现代艺术风格在表达上是没有中心的,也可以是没有根据,或者拼接的一类等,它将高雅与世俗的边界变得不清晰,艺术与生活经验的边界,常常是与商业化社会的商业逻辑和现代高科技发展的科技媒介相联系到一起的。
一、如何理解与认知“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流行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西方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度过了巨大的变革与危险四伏的年代,于是反文化、嬉皮士和性解放主义思潮广泛流传,这些折射了年轻人一代思想上的混乱不清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愤慨。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产生于这样的混乱时代背景。理查德・汉密尔顿总结了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相反的现代主义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流行特点,短暂周期,可以消费,成本低廉,大量生产,年轻化,幽默,卖弄技巧和商业化等特点。以反对主流文化的立场固有艺术风格电影的深层次思索。即使电影中的“后现代”定义与“现代”定义的边界不是很容易确定,但与现代主义电影风格截然不同的新潮电影为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批评供应了所研究的目标。以反对主流文化的立场固有艺术风格电影的深层次思索。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风格觉得以戈达尔和玛丽・斯特劳布的许多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法国电影其中已经涵盖了后现代电影的叛逆精神和其他形式的后现代元素,例如拼接,肆意引入文章和图片,重现拍摄现场,加入电视采访以及正面面向观众演讲等创新固有的电影语言的途径。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这些电影被评判为后现代主义风格电影的先驱。1990年以后,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波澜壮阔,对于批判后现代电影理论风起云涌。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来自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法国的吕克・贝松和新巴洛克派雅克・贝内克斯和流行派”代表扬・库南,美国的昆廷・塔伦蒂诺、大卫・林奇和科恩兄弟,英国的丹尼・波勒等。这些艺术家的电影采用混杂的拼贴方式、反常的情节结构、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漫画式的叙事基调、黑色幽默的暴力诗学、讽刺和幽默仿效手法,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电影评述非常推崇的技巧。在全球化谈论日趋明确的背景中,中国电影的艺术风格成为紧要的发展关键。中国电影的特殊艺术风范,构成中国电影的“后现代艺术”的独特风格,在许多方面是有别于西方电影的,特别是内在的精神气质。
二、当代中国电影艺术文化觉醒与多元的探索
在中国的当代电影发展历程中,关于“后现代文化”“后现代主义”等名词,如何解读对电影界来说,不仅要领悟后现代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形态和含义,而且也要具有对历史主义的全面谛视和时代控制。文化研究是与视觉文化、影视文化、大众文化紧密联系的,它弥补了传统艺术理论对新出现的艺术现象的阐释和深层解读。
(一)影视艺术文化是视觉艺术文化的转变
在艺术形式中,影视艺术是最年轻的形式之一,它借助现代科学艺术发展传播成为最普及的一种现代艺术载体。影视艺术是现代高科技工业革命的成果,它的发展脱离不开工业体制运行。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是世界性的艺术形式。因为各个民族与国家的艺术风格不同,从而区分了各自的美学特征和各自的文化性格。如在电影的发展中形成了苏联学派、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日本学派等艺术流派。后现代电影和法国“新浪潮”时代的电影一样,主题很少涉及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这样的主流“大片”题材,而把触角伸向了草民的边缘生存环境和次文化的暗地光芒。然而相对与“新浪潮”的写实文化,后现代电影更是和后现代艺术文化遥相呼应,大量的映象派拍摄,光怪陆离的画面交织,超现实的梦境意识,更是给这一些非主流电影套上了迷乱的外套。不经意的瞬间,荒诞的故事情节,非理性的讲述中解读善恶美丑成了后现代电影独自的标签。
电影后现代艺术形式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它以影像为基本的传达单位或媒介,向人们传达了全新的思维观念、视觉观念、审美方式和艺术消费方式。这种穿越电影艺术的表皮,触摸电影艺术内核的探索与碰撞,必将成为后现代影视艺术理论最鲜明的主张。
电影艺术以最直接而强烈的感官刺激效果立体地呈现于现代人的感性器官,它与我们看到的绘画、报纸、杂志等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足以与传统文化相媲美,它传达了一种“虚假的真实”的影像和感觉效果。
(二)文化的觉醒和多元探索
电影后现代艺术形式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它的本质在于:并非简单地寄情于感官的表象愉悦,而是深深扎根于对时代的敏锐思考,对人文精神进行深刻的解构与解读,并依托各种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空间表现、声、电等进行的演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后现代艺术绝不仅仅是巧妙地组合与再造,最终完成让人眼睛一亮、心灵为之一颤的演绎,而是浸润着时代气息的一个思想的容器,渗透着解读世界、表达世界、解构世界以及改变世界的不同性格力量。
1.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藩篱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影进行衡量的时期,介于80年代创造和21世纪变革的过渡阶段,90年代成为一个捉摸不定的年代。随后艺术的改革也悉数展开,因为改革开放的局势已经稳定,改革已经发展得非常深入,因而9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局势中出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共同投资制片的兴起,国外大片引入国内的冲击,推广操作方式的形式等现象使人们更关心的变化是电影的发行制作方面。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影视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状态,强化主流形态,真实地展现原生态,新时代电影叛逆守旧派出现了人们对电影热忱的下降和现实主义变的朴素化等。在多样化处境中,市场化带来艺术方向的变化使得主旋律影片竭力革新合资电影冲击传统电影思想,搞笑喜剧娱乐电影发展迅速,都市片在电影位置上占主导地位,农村题材电影风貌变更等都是关键的特质。现代电影中汇入了更多的平民化关注焦点,侧重于人们的当前生活状态和内在心绪状态显露,关切大众生命的价值,把广大人民大众的喜好与厌恶当成最崇高的表演对象。娱乐发展为主动的寻求,丑角、诙谐搞笑角色取代了油头粉面男生的主要角色位置等,全方位文化表面上缭乱但却代表着时代的活跃敏捷的特征。
2.文化分析而非道德价值评判
90年代的现实主义潮流呈现出云涌起伏的时断时续的状态,纷乱嘈杂,幽默调侃,原生态展示和冷酷揭示是电影人看待现实的基本态度。《秋菊打官司》《背靠背,脸对脸》《有话好好说》《甲方乙方》《一个都不能少》等出色代表展现了当代现实主义加现代主义的最为复杂的状态和对时代敏锐的思考。
3.超越孤立的艺术文本,走向“文本间性”和社会文化文本
到新世纪,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95年历史,中国人为电子传媒发展的日益壮大歌颂时,为中国千年的转换感到欢天喜地,一向稳重但此时落寞的中国电影明显地感到莫名恐慌与担心。为中国电影开辟新道路的先驱也日益感到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压力。
中国电影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急迫地寻找出路成为理论与创作的当务之急。国内电影情况我们谨慎解读世纪交接的时期会发现让人高兴与让人惶恐的事情并驾齐驱,例如,高科技技术在电影中的比重明显增大,这种情况在以前是没有的,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高投资的电影(千万以上至亿万不等)和宣称大片的巨作诞生了,高品质电影的出现不都全是孤独的例子,令人吃惊的还有一个影片的票房能卖到几千万元(如《手机》《泰》)这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的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就是市场的挑剔性,国产电影集体票房下降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境遇,引发出如何看待电影的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对包括《大鸿米店》复映与电影分级制问题的争议中。论表现时代生活和现代矛盾状况下的心理世界,《手机》是比较深入的。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代生活的某些层面。生活的辛酸、无奈、调侃、矛盾等人情事故,佐以冯氏自嘲和戏谑,成为独特的表现特色。
后现代电影是一门完全可以与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相提并论的艺术形态式样,以影视为核心,还形成了包括摄影、计算机、动画艺术等在高科技基础上崛起的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或新型文化形态――影像艺术和影像文化。在东方的审美里,“气”这个词在英文称之为“energy”是能够被感知的。它全方位的冲击着旧有的艺术观念,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格局和生态,它还超越了艺术领域进而渗透和覆盖了整个世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思维逻辑。
三、结 语
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美学纪念碑。后现代艺术也是如此,它是诞生在一定历史和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后现代艺术与影视艺术互相融合,这是艺术发展朝向的又一个鲜明特征。影视后现代艺术是年轻的,是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在不同疆域的艺术领域内游走,超脱时空与地域,成就真正的经典。同时我们也要以文化批评的角度,将各种艺术文本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用这种有效的文化批评方法进行多角度阐释,以此来促进电影艺术的文化转向的思索。
[参考文献]
[1] 黄会林.影视受众论[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2] 邝世.天下无极陈凯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匈]贝尔・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