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8: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艺术审美的分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每个人对美的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就会存在审美差异,衡量美的标准是相对的,但人们却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审美原则,优秀的艺术设计都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只有熟练掌握美的形式法则,具备很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将来的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创作天赋,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艺术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首先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能够被大众接受,其次才会考虑其使用功能。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不难看出,艺术设计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从事艺术设计首先要考虑审美的需求。美国著名学者马奇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论,它不只是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我国著名的美术学家朱光潜认为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只有首先把艺术认识清楚,然后才能认识一般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性质。这是因为:第一,从美学史角度看,认为历史上绝大多数美学家都特别注重艺术美。第二,从实际和方法论角度看,认为艺术是美的高度集中的表现,从艺术入手研究美,更易于抓住美的本质。艺术设计的前提就是对美的认识和把握。从上面两位艺术家的观点来看,他们都一致认为,美和艺术是高度统一的,没有美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不能对美与丑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设计出的作品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审美与艺术设计是高度统一,密不可分的,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衡量艺术设计作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今高校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主要是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从事艺术设计,就要在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注意观察,发现美的事物,找出美的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生活中任何一个时刻,一个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他创意的迸发点.这就要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注意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例如构图中常见的对立因素大小、多少、高低、繁简、虚实、方圆、粗细、前后、藏露、轻重、明暗、疏密、冷暖等等。这些对立的因素就要通过平时搜集,在构图上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特别要注意对作品构图中的对立因素的分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这样才会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对于审美能力认识匮乏的人来说,想要提高审美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容易,首先是多参观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展,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了解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要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从中发现美的表现手法,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次是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仅让我们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观察校园里的花卉,观察房屋造型,观察来往车辆、人群等。再次是欣赏美术作品,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欣赏引向深入,才能达到真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总之,审美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理性和感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集中地体现在艺术设计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易存国. 《中国审美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
(3)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72-01
消费社会的到来,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改变了人的审美追求和方式。要想在消费社会中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就需要对审美进行重新构建。
一、消费社会的特征
消费社会出现在二战之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法国学者鲍德里亚这样描述消费社会:“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消费和丰富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消费社会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及精神世界,具体表现在:
1、物的极大丰盛。消费社会产生的基础是物的极大丰盛,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了远远超于人实际需要的丰盛物质财富。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物的囤积制造了一个属于物的关系网。大众对物的追求远远超出了真正的生活需要。人被物所控制,成为物役使的对象,成为了消费不止的机器。
2、消费成为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消费社会是物质极为丰盛的社会。处于这种社会条件下的消费品,不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一系列象征着声誉、地位、欲望的符号。“消费不只是对物品的吸收和占有,更重要的是彰显地位与权力。”人们通过所消费的物来评定一个人的身份或地位,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层。
3、商品具有符号价值,将人际关系符号化。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化,更是交换价值向符号价值的转变。消费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不是一种物质实践活动,也不代表一种富裕的社会现象,而是根据所有这些东西所组成的意义实体进行界定。人们通过消费商品展示了名望、身份和地位,物的分类实际上标示了人的地位和人的关系。
二、消费社会下的审美变异
消费社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精神层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异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审美脱离超功利性,打上商业烙印。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是人类观照自身的一种心灵活动,是自由的、无功利的活动。进入消费社会后,审美被纳入到经济活动中,成为消费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成为了可利用的手段和方式。一方面,美学元素成为消费社会中吸引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元素。商品经由艺术设计的包装,被赋予美学元素。另一方面,审美本身成为被消费的内容:“大规模现代审美文化产业群产生,出现了影视业、书报业、流行音乐产业、时装业、旅游业、广告业、娱乐业以及为实现产品的广泛销售动员而崛起的创意产业等。”审美脱离了超功利性目的,充斥着浓厚的商业化运作色彩。
2、审美日常生活化,审美趣味低俗。消费社会将美学引入日常生活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审美空间。美和美化行为成为消费大众身边习以为常的审美摆设,审美文化踪迹随处可见。然而,当代生存并没有因为审美意识的泛化而上升到审美之维。大众在审美意识上陷入盲区,忘却审美文化的精神高度,对美的感觉也逐渐钝化,既无法感觉到美的存在,也感觉不到美的内涵。
3、审美形态多元化,反面形象崛起。在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宣扬美、表现崇高是艺术的黄金法则。然而在消费社会中,美与崇高日益丧失了维护稳定状态的能力,变得摇摇欲坠。经典著作被篡改,经典影视被翻拍,在一系列消费符号的诱导下,消费大众神经日趋麻痹,慢慢相信了艺术不再唯美是尊,甚至开始嘲笑、颠覆美,美和崇高被请下神坛,文化艺术失去美学规范。
三、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审美建构
消费社会将审美归于日常生活化中,面对过度的日常化审美,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辨别力呈钝化状态,个体精神也日渐空虚。生活在消费社会中,如何建构自己的审美世界,做到“诗意地生存”,达到理想的生活境界呢?
1、提高审美趣味,保持清醒审美意识。“趣味”一词最初来源于感官术语,后来发展到美学中,指个人喜好的倾向、选择与个人的审美判断力。趣味是一种审美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有好坏之分,比如高雅和庸俗,高雅就是审美趣味。当消费主义弥漫到整个社会,营造了一种让人神魂颠倒、充满了媚俗和低俗的审美氛围时,审美趣味也逐渐流向于平庸,受欲望、所牵制。提高审美趣味,保持清醒审美意识,首先要从感官上培养对美的正确感受力。这是审美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抵御低俗、粗鄙的事物,抵抗不良消费观念的毒害的根本。其次,认真吸纳有审美趣味作品的精华,丰富知识,愉悦身心,提升自身境界,在收获审美教育的同时自觉远离畸趣。再次,明辨是非,鉴定文化艺术趣味的高低,明白哪些是需要改造的,哪些是需要否定的。最后,要做到正确区别消费和拥有审美趣味,真正培养审美趣味,远离欲望、消费、金钱的迷惑。
2、坚守真、善、美。传统审美观经过代代相传,仍然值得保留、继承、发扬,坚守传统的审美观即是坚守它的内核――真、善、美。经典的文化艺术包含着真善美。滕守尧曾说:“美学就是与真善美相对应的学问生涯的高峰。”这句话形象道出了美与真善美难舍难分的关系,表现真善美等同于阐释审美的内容。在消费社会语境下,消费表现真善美的文化艺术作品应该就是收获了审美教育,真善美在消费中联系了消费大众与审美教育。在消费社会语境下,要坚守传统审美精髓,保持对真善美外的宽容。以真善美为一元中心,扩充审美形态格局,包括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荒诞等范畴,以从容应对时代的要求,使审美不再作茧自缚。
3、回归自我审美的艺术化人生。当代消费社会改变了大众的生存环境之外,也将大众推向对精神世界的迷惘。现代人看外界太多,看内心太少。虽然自我有权开放眼界,但如果缺少了精神的荫蔽和呵护,稍不留神就成了消费社会的精神栽害对象。回归艺术化人生首先要在纷扰环境背景中强调自我,由己做起,由己推人,发自内心地渴盼美所带来的舒心与快乐,静修人生,放下对物质利益无休止的追赶。其次就要回归人性。人性的回归,其实就是精神的回归。陶渊明在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唯有让精神、心灵回归,摒弃浮躁和功利的思想,使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用理性认识和判断世界,摆脱动物本能的束缚,有情感、有思考的生活才能使人抛开外界的束缚,回到人本真的本性之中,从而获得诗意的生存,获得自我审美的艺术化人生。
总之,作为个体的人要在消费社会中、在美的元素的包围中有诗意、有境界地生存,就不能只追求流于表面的形式之美,要自觉提升自身的审美趣味,坚守真、善、美的审美本质,回归自我审美的艺术化人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有这样,才能通过心灵与自然的沟通,使人的情感得以丰富,思维得以开阔,使人性回归到自然、纯真之中,使人真正“诗意地栖居”在这消费社会中。
参考文献:
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只有当学生对美术有了一定兴趣后,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课堂上有很大部分学生都是好玩、好动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可是只要是有兴趣的事境,总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生画漫画一课时,教师可先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再把这个故事以漫画形式描绘出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再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讲的故事用漫画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活动中,我首先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平时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体验。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变化万端、神奇迷离的色彩,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海洋、云朵千变万化的景象,还有各种鸟类的色彩,各种昆虫甲壳和翅膀的色彩。如果仔细观察分析,就能从中得到宝贵的启示并感受色彩给人们的心理联想。在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中,我把几何形体同自然物体联系比较,使理念具体化。学生会感受到很多美的东西,各种植物的花、果、叶及其纤维木质的肌里,各种玉石及古典建筑,各种手工艺品。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可以丰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逐步养成爱观察的习惯,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独有的艺术语汇和规律,视觉艺术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影响听觉艺术产生的心理感受,美术欣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欣赏美术作品,必须首先学会欣赏的方法。
1.要让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分类。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让学生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必须先对美术作品有基本的了解。如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这样的分类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
2.要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比较与评价,把学生的欣赏引向深入。平时学生在美术欣赏作品时,只会用简单而少的词语评价一幅美术作品。但要问及作品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时,学生往往很难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时,可以先帮助学生运用同一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只要你善于发现美,美就无处不在,至于用哪种形式欣赏美,取决于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四、创造美的环境,让学生感受美
美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必要条件。学校应搞好校园文化,开展好课外美术活动,在教室增设“美术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审美实践环境。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提高美术学习兴趣都有积极作用。比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美术角,将学生画得好的美术作品定期在美术角展出,并让学生参与评比。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又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39-01
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是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殊种类出现的,也是历史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艺术创新离不开艺术家
艺术需要创新,艺术创新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不能超越最起码的人类艺术道德的底线。而为艺术抛开一切意识形态的束缚,走向极端化,就违背了艺术创造美而存在的目的,违背艺术创新的规律。
艺术创新是对艺术认识的提高,艺术家要求给人以好奇心,新奇感。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能打动别人的心灵,从心灵出发,让受众者接受它,并能感染到他们。如果艺术家,没有创造的美,同样没有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是不可以重复的,我们说工具是可以重复的,但真正纯粹的艺术品是不可以重复的。所以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的能力,才能在人类艺术大道上越走越宽,推动艺术繁荣发展。
在艺术领域中,创新是永久不变的话题,只有创新才能才能体现其艺术活动的价值,艺术创新尤其是绘画艺术创新的本质等于美的创造千百年来能够世代相传,不断创造价格奇迹的艺术品,首先,都是来自于艺术奇迹的创造者,完美的作品只有凝聚了创造者们的全部生命和智慧,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二、艺术创新与审美的关联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只有创新才能给艺术发展带来鲜活之气。艺术创新与审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创新在艺术家的指引下,为了突出对象的新的特征,表达主体的新的感受,同时也为了满足受众者对于审美的新的需求。
艺术创新所折射出来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慢慢的人们把议论的重心放在了艺术欣赏者的上面,也就是审美主体的人。
在艺术创作中,常常会遇到别人指责和批评,我们应该正确的去面对,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是不一样的。而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审美意志,不要轻易的改变自己的审美意志,即使要改变也要是自己真正体会到不好时的改进。
因为我们认为,最终决定人类对作品创作评价的仍然是大量无数的欣赏者,或者说是这样一个人群决定了对作品价值的判断。造成这样一个误区,就是以为迎合欣赏着,一味的降低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去迎合欣赏者,这样对艺术的发展有着负面作用。特别是今天这样有着一个艺术文化市场的环境里面,就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商品来看待,这时候你就会觉得消费者都是上帝,以这样的状况来看,艺术何以谈创新,只是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买卖罢了。
所以,我们正需要纠正这样的误区,开创艺术欣欣向荣的局面。创新既是艺术家的使命,又是艺术者欣赏审美需要变化。艺术创新离不开审美者的欣赏与批评,只要把握一个相应的度,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丰富有益的艺术文化市场。
三、社会生活中的审美需求
审美情感关系到艺术创作欲望的萌发,艺术创作对象的孕育、传达,它能够使文艺家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活底蕴,能满足人们多种审美需求的文艺作品。没有审美情感就没有艺术;审美情感的消失,意味着文艺创造的消失。
艺术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就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既要促成艺术创新与审美需求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又要这两者的关系协调统一。用艺术这样的精品来提升艺术欣赏的水准,这也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只有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的作品才能成为世界性的作品。反之,违背广大群众审美通感的作品,无论作者感觉如何良好,打着“探索”和“创新”的名号,也只是荒诞怪异的形势和手法玩弄艺术,没有意义的走向社会,最后也会自取灭亡。
艺术是非功利性的,有着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 人们已经逐渐地在追求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求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由初始的耳目愉悦逐渐走向精神愉悦,反映了受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解读能力与审视能力。
综上所述,艺术在其寻求情感表达与交流中,人们对艺术的需要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从中得到精神愉悦,这样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得到欣赏者的支持。对于艺术创新与审美的探究一定要在社会环境中去探寻,考虑到社会道德的容忍程度,考虑到民众的接受程度。不仅要遵循艺术道德,而且要考虑到社会道德。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艺术的深刻根源在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图分类号:J7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36-01
舞蹈作为一种通过人的身体动作传达艺术的形式,在表演当中能够反映出人物的生活、思想及情感,舞蹈不但能够根据身体的动作来进行情感的表述,还能够通过动作和舞者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联系在一起,所以笔者认为对身体审美及舞蹈艺术的关系研究,主要应该研究二者的现实价值。
一、舞蹈艺术中身体审美的特征
(一)身体是舞蹈艺术呈现的载体
身体的形态变化造就了舞蹈艺术,再辅以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就能够将舞蹈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观众。那么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应该要保证身体动作的流畅性、连续性、节奏感及韵律美,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舞蹈这种艺术形象更加完美。
(二)身体是舞蹈艺术传达感情的渠道
舞蹈来源于生活,但舞蹈并不是将生活中人物身体动作进行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进行了创作和整合,通过艺术形式进行展现。舞蹈虽然不如语言表达感情直接,但却比语言有更多的感染力,有的时候甚至超过了语言,可以说身体作为载体为舞蹈艺术进行感情的传达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三)身体的节奏感带来了舞蹈艺术的节奏感
舞蹈表演是节奏感较强的艺术形式,而这种节奏感实际上是通过身体的节奏感来表现的,身体根据音乐而进行动作的变换,从而将舞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呈现出来。例如孔雀舞,舞者在音乐的指引下,利用肢体动作的变换呈现出了更多的韵律美,使得舞蹈更具节奏感。
二、舞蹈与身体审美二者关系分析
(一)舞蹈艺术激发出了人类对身体的审美意识
西方艺术中,人体艺术强调真与美的结合,对形式美的呈现更为关注,而我国更为强调的是善与美的结合,是一种对人伦的鉴赏、对人的气韵的传达、对人的神韵的表现。人的直立行走为身体的审美提供了基础,丰富的体态语言下产生出了对身体的审美评价及审美观,于是人类在面对未知的身体动作及已知的动作的时候,有了对身体审美的意识。一连串的舞蹈动作将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出来,但是这些情感和思想从根本来说还是透过身体动作来展示的。
(二)舞蹈艺术能够有效地塑造身体
舞蹈艺术是由塑造身体开始的,而身体的健美就是通过舞蹈来实现的。例如芭蕾舞要求舞者的头和身体、大小臂等的比例都要符合黄金分割律,只有符合这点舞者在表演的时候才能使视觉形态更加完美和谐。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舞蹈对于人身体发展、健康、塑造方面的作用,例如拉丁舞、普拉蒂舞蹈等的盛行,就是基于人们认识到了舞蹈对人身体的塑造作用。舞蹈的学习过程当中,例如手位训练,要求手臂要呈现出波浪式的舞蹈动作,脚尖要进行华圆训练,腿部主要是进行各种跳跃的动作训练,这些训练的目的是有效调节身体的姿势,这样就能够实现对身体的塑造。
(三)舞蹈艺术和人的身体审美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1.身体衔接着舞蹈和多种关系:例如古代巫术比较盛行,而巫术的表达则是通过身体动作来实现的,所以这时候身体就成为了舞蹈与巫术之间的纽带。同时随着古代巫术的发展,舞蹈艺术也随之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并且成为了当前人类内心情感表达的方式和途径。
2.身体审美和舞蹈艺术都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的舞蹈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并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而实际上在舞蹈艺术形成之前,人们的身体动作相对是较为拘束的,而随着人类需要表达的思想的增加,将思想融入到了身体当中,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的关系利用身体的动作展示了出来,这也就是说不管是舞蹈艺术还是人身体的审美都凝聚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内涵。
3.身体审美为舞蹈艺术的发挥创设了意境:舞蹈是否美和人的身体审美有着直接的关系,身体的审美传达的是一种意境上的美,一方面舞蹈者通过身体动作去表达感情,另一方面舞者通过不同的舞蹈展现出了需要展现的舞蹈意境,在身体所创设出的意境中进行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三、总结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身体的审美是不同的,而以身体为载体的舞蹈艺术也随之变化,身体审美不仅是舞蹈艺术呈现的载体、舞蹈艺术传达感情的渠道,身体的节奏感还为舞蹈艺术带来了节奏感,舞蹈艺术激发出了人类对身体的审美意识的同时还塑造了人类的身体,而身体审美则为舞蹈艺术的发挥创设了意境。另外二者还都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这些关系使得人们在舞蹈创作和舞蹈艺术的展示过程当中,更加重视身体审美的作用。也就是说舞蹈通过身体审美,将韵律及超越性更好地展示了出来,使得身体审美和舞蹈艺术都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66-01
一、美的探讨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
回顾百年美学的发展,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对“美”字的起源和原意没有明确的解说。不过,有“羊大为美” 的说法,是从味的感性愉悦去言说美的。李泽厚认为“从美学看,人类统一系统的意义就在,它强调了自然感官的享受愉快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的交融统一”。在孔、孟、旬这些中国古代大哲人那里,便经常把味、色、声一起来讲人的愉快享受。把他们相联系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去建立和论证感性与理性、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结构,这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
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不停的追问。“黑格尔把美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感性”的最高级,就是艺术,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美的本质问题在当今西方美学中已有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从中国的传统美学角度继续对美的起源以及美的发展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
二、中国美学在发展中对美的研究
中国美学对美的研究还是建立在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搁置美的本质问题,发展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传统美学有没有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我们又能否从中找到美的本质的答案呢?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但不是传统美学的追问方式所能问出来的。总而言之,艺术中“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进行学术史考察,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敏锐的洞察力。在弘扬国学之美的同时,更应该注意现代审美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不断的追求美的本质问题,对美的研究也会有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21世纪对“美”的研究的展望
“美是一种价值”,对与这个问题。在20世纪初,价值概念,如美学中的“美”,伦理学中的“善”等等。“美”作为一个价值术语,已经历了二度衰变:一度衰变是把美的价值看成是审美价值的一种;二度衰变是把审美价值看作是艺术价值的一种。换言之,艺术价值要大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又大于美的价值,把“美”当作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已被认为是过时了得“美学的废墟”。因此不能单纯的用“美”来评价艺术作品的“好”与“坏”。
(一)审美泛化现象的出现
近代社会是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的统治使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受到了来自物质现实社会的干扰,而为了保持自身精神世界的自由与纯净,就必须采取远离日益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方式。于是一切艺术与文化都在寻求一种乌托邦,逐渐地进入了一种虚拟的对话交流方式,艺术中介的多样性便应运而生。可以说齐美尔的“距离说”预言了“审美泛化”现象出现的可能。李泽厚提出的美感结构的四因素说,他认为“审美感受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心理功能的复杂动力综合”。他把这几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看作是审美感受的中介是比较全面的。但这些心理功能主要在主观世界中体现,缺少客观理念的参与,并非人的审美活动强调的审美价值。如果发展到极端也必然会走向“审美泛化”的轨迹。
(二)美的现代扩张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的美学范畴也相应的产生了变化,例如出现了像“美是矛盾的,荒诞的”;“美与丑的对立”;“反美学”等等。
西方现代美学家用思想来推演描画人类的生存状态,当他们在这个毫无意义可言的世界中找寻终极的价值,当他们试图将这个物欲的世界还原为价值的世界时,荒诞美便应运而生了。“荒诞的核心是人无法解释自己和世界,也无法相信现有的解释世界理论,因此,人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以批评家和艺术品策划人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通过他们自以为是的理论和炒作的评判结果,艺术变成为更加荒诞的、难以言传的,但不再是“美”的。
美,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即肥大的羊为“美”。说明美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有直接关系。那么,一开始人类就认识到花草树木的曼妙美好、老虎的雄壮威武、萌宠的善良可爱了吗?从历史考古上来看,事情并不是这样。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并不是那么和谐并存的,人与动物是狩猎和被狩猎的关系,经过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及狩猎技巧和工具的提高,食物慢慢充足,人开始圈养比较温顺、对人伤害性不大的动物,对那些凶猛的虎豹豺狼,也就开始慢慢有了欣赏的心态;对植物来说,经过神农尝百草,人有了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和治疗百病的中草药,不再时时被饥饿和疾病困扰,人才有了对花草树木形态和香气的探讨。所以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就是说,从实践哲学上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使得一些客观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审美性质,而最终成为审美对象。“美学”一词最初来源于日本,是对Bauingarten的Aesthetics一词的翻译,而对Aesthetics更准确的中文翻译应该是“审美学”。近代美学是由德国的哲学、英国的心理学、法国的文艺批评三者构成,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1]1-133。按照美学与其他方面知识的关系来划分,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标准,美学可分为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是美学流派及其研究;三是美学与政治;四是美学与社会生产;五是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按照美学的内容来划分,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哲学美学、理论美学、科学美学(各实用美学)。哲学美学包括美学流派及其研究、美学与政治、美学与社会生产和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理论美学包括审美意识史或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和美学史。科学美学包含有:基础美学和实用美学、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像建筑美学、装饰美学(包括园林、环境、服饰、美容等)、社会美学(涉及社会生活、组织、文化、风习等)、教育美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美学、分析美学。从内容的分类可以看出,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将理论美学和科学美学的大部分内容收纳进专业馆藏,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艺术美术院校图书馆却将哲学美学等其他美学排除在专业馆藏之外,我们的教育不光是技术能力上,更应该体现在思想上,所以本人认为其他美学类图书也应该作为专业馆藏被重点关注。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22-01
一、舞蹈审美的重要性
舞蹈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家和舞蹈作品都不应也不可能独立于它所属的社会而存在。作为舞蹈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舞蹈美学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及相对界定自己的研究范畴。无疑,舞蹈美学是把舞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舞蹈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根源、形态,自然就是舞蹈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物化,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所以,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当然是舞蹈美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舞蹈美学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个已然的存在物,通过这一存在去把握其形式美,把握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握其真善美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生成过程,去把握其审美创造、其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其生成过程中的美的传统等等。舞蹈美感实质上就是舞蹈的审美意识。舞蹈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异,舞蹈美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舞蹈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都需要我们联系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实践,去做深入一步的研究。因此,要重视舞蹈审美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二、舞蹈创作中的审美过程
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它的审美创造过程。舞蹈创作者以审美眼光和心灵,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审美感受,发现并选择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美;进入形象思维的系列加工,从而熔铸出舞蹈艺术美的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审美观的中体现,它浸透着舞蹈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审美感情。如何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塑造出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舞蹈审美形象,是舞蹈家们孜孜以求的。舞蹈形象是舞蹈意象的物化形态,它决非是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或直接再现与翻版,自然形象是经过意象而转化为舞蹈形象的。所以,舞蹈的审美意象,实际上成为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也即是舞蹈形象思维的核心部分。
三、舞蹈创作中审美的标准
(一)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在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的作品。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种审美活动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对话,是在舞蹈与观赏者相互交流的形式中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者在创编过程中具有对作品的前理解意识,只有理解并把握了舞蹈作品的语境、传统、体制等潜隐因素才能真正从观赏者视角切入,创作出符合观众审美意识,震撼人心的舞蹈作品。任何作品都必须得到观赏者的承认,不被观赏者承认的审美实体,也就没有了审美价值。因此从观赏者视角切入,从观赏者的前理解出发,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观众共鸣的舞蹈创作才真正具有其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强烈的音乐与节奏意识
一首好的舞蹈音乐能给舞蹈提供完整结构的基础。舞蹈结构可以以音乐的结构为依据,同时帮助舞蹈塑造和确定形象,丰富舞蹈内容,加强舞蹈感染力。因此,我们在舞蹈创作中如果没有强烈的音乐与节奏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变化规律进行编排,那么就很难达到音乐所想要以渲染的效果。正确的理解和表现音乐,在编舞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完美的舞蹈总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努力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行多端的节奏变换。从而感染人、震撼人。因此,牢牢把握住音乐的内在节奏,将节奏与旋律全方位的开拓,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审美效应。
(三)提炼舞蹈语汇,解放舞蹈手法,提高审美效应
舞蹈的语词、语汇就是舞蹈动作。对舞蹈编导来说要随时随地搜集这种舞蹈素材,并从中较准确地提炼出适合在舞蹈作品里表现的语汇,才能激起观众视觉神经的兴奋,最终达到艺术审美之目的。诚然,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舞台艺术门类之一的舞蹈艺术,也是离不开生活的。一个舞蹈创作者只有熟悉,认识了所要表现的生活,并且有了切身的感受以后,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群众在特定的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特定的心灵状态,并做深入的开掘,提炼出准确,鲜明的舞蹈语汇,并且以不同的选材切入面鲜明地显示出其思想道德、情感、审美的倾向。从而使作品都有着强烈的精神震撼力和独特的审美动情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