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独立思考的问题

独立思考的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3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独立思考的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独立思考的问题

篇1

新闻媒体是公众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新闻媒体报道是公众舆论的主导,舆论监督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来实现,因此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和功能在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我国司法监督、司法公正的重要支持力量。但是伴随着新闻媒体对司法监督力度持续增强,媒体与司法的冲突也变得更为激烈。不少新闻媒体热衷于对一些法院未审理的案件加以报道,在报道时丝毫不顾及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情感。同时新闻媒体的观点不免也有炒做的因素,在细节方面失实也可能对当事人构成诽谤和侵害名誉权。笔者拟对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互动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不可避免会造成媒体侵权行为。新闻媒体侵权以过错为其构成侵权的必要条件,实行的是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的构成应当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的要件。新闻媒体的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名誉权,但是其他人格权,例如: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荣誉权、信用权等人格权也能受到侵害。

在我国的宪法中公民的知情权和自由言论权都是最基本的权利,与此同时公民的公正审判权也是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司法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公民的两种权利都没有得到充分实现,从而导致新闻媒体侵权和司法公正的冲突不断,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公民借助媒体进行自我基本权利的维护与实现,而媒体也通过这个保护的过程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媒体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会刻意的迎合公众、寻找更能够吸引市场眼球的卖点,而很多司法案情的错综复杂、光怪离奇,能够为媒体发展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成为媒体难得的卖点,与此同时司法机关在自身利益的考虑下往往会拒绝媒体介入,因此,它们之间的冲突难免存在并不可避免。

二、新闻媒体对民事诉讼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新闻媒体对法院、法官的影响

司法审判工作要求与社会保持适度的隔离,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公共权力、社会势力、社会情绪对法官的指令、干扰和影响,使法官真正“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进行审判。由于新闻媒体和法官对同一事件的认识不同,法官从职业道德和职责出发依法对事件分析和定性,依法做出判决,而新闻媒体更多的是关注事件中的冲突和悬念,以此作为实现营利的基础,这可以说是因认识基础的不同而导致的冲突不同,这一原因是新闻媒体与司法公正冲突的重要因素。此外,媒体的报道以吸引市场眼球,扩大交易份额,获得更大利润为目的。而司法活动则以法律审判为事物的判断与评价标准,司法活动的结果是公正公平客观的,而传媒审判中的事实并不是以客观真实存在的、确凿合法的证据来证实案件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出现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读者,扩大传播范围,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出现“偏听偏信”和“滥加评论”等现象。新闻媒体的这种色彩性描述,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实现媒体的宣传目的和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司法公正。

(二)新闻媒体对当事人的影响

在我国,当事人为何相信新闻媒体能够主张自己的权利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封建法制残余,人们对新闻媒体的公正期待性很高,希望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获得司法的社会公正性。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新闻媒体具有官方或半官方的性质,必然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受政治环境影响大。这是因为媒体的这种特殊性,它能够依托强大的政治权威,快速的介入一些司法事件并迅速的解决纠纷,尤其是那些久拖不决或处理不公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和快速扩散能力,那些被新闻媒体曝光案件能够快速得到解决,例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央视栏目,从而使大众形成信赖新闻媒体报道的心理。这也可以说是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导致的新闻媒体与司法公正冲突的原因之二。

(三)新闻媒体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影响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司法机关在要求其他诉讼参与人履行义务的同时应保护其享有的权利。但是,在我国现行的法治下对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的保护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例如对证人的独立作证权、保密权和安全保障权的保护还不是很完善。就证人安全保障权而言,如果新闻媒体的报道是一个尚未开始进行的司法程序,或是正在系属之中(即在“未决”程序中)的案件时,新闻媒体已利用报道、分析、评论等方式公之于众,那么证人可能会受到与案件有关的利害关系人的威胁、恐吓,害怕其近亲属遭到报复或是基于家庭关系、子女利益等因素的考虑,做出与案件客观事实相违背的陈述,那么将会陷当事人于不利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构建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合理体制的建议

总之,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虽然存在着冲突,但是这种矛盾是可以协调,能够解决的。因为司法的独立与新闻媒体的监督从原则上是应该一致的,都应该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约束,并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保驾护航。因此,对新闻媒体和司法独立的合理体制构建是现实可行的,其制度构建的核心在于保持两者必要的界限,使两种不同的价值和利益保持一种平衡。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的报道必须服从司法程序的需要

在切实维护司法秩序的前提下,对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工作,司法机关有责任予以积极的配合和支持,为新闻媒体的报道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新闻媒体能够在基于司法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最全面、最自由的内容报道,要求新闻媒体和司法独立均以客观事实为依托,慎重、严谨的客观报道司法审理的进程,以避免司法审理受到外力的干扰,维护司法审理工作的独立性。

(二)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的报道应该遵循客观公正

新闻媒体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必须尊重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等新闻报道原则,以全面及时客观的为社会公众进行信息披露。可以说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具有真实性的特征,这是符合我国法律要求的,也是新闻媒体的权利和责任,新闻媒体要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实事求是地对审判过程进行报道,反映最真实的社会情况,不夸大事实、不歪曲情节,要在立足案件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案件进行客观的评论,对于案件审判中的使用的法律法规有不同的观点时,要谨慎用词,不能轻易的使用肯定或否定意味十足的用语。

(三)人民法院应公正、客观的展示案件审判过程

美国有句著名的法律谚语:“法律的公正不仅要实现,而且要公开的实现”。笔者认为法院在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或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时,可以让公民凭身份证参加旁听或允许新闻媒体进行同步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以从形式上表现司法公正,对社会起到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大众的好奇、悬疑心理,真正了解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避免受新闻媒体炒作的影响。

(四)新闻媒体应对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审判的外部力量进行监督

在现行的司法体制下,特别是在行政诉讼中可能会做出不公正的判决,而新闻媒体的指向作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指向国家机关、政党或是社会组织运用公权力的行为,新闻媒体自身具备涉及面广、反映迅速的特点,最能体现社会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民主性的要求,应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尽量保证司法公正。(作者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白城分校)

参考文献:

[1] 王利民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

篇2

对现阶段我国独立学院大学体育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认识与思考,是我们每一位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大学体育课足球教学为切入点,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独立学院大学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

(一)以快乐体育为主导的方向

以快乐体育为主导的思想是把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作为追求目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其特点是把运动中内在的乐趣,作为目的和内容来学习。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主导方向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学者认为,在足球教学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具有真诚和坦诚的态度,充分重视学习者的价值观和感受并给予其以理解和宽容,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保持对现实世界开放的品质和创造性的完美人格。

二、现阶段我国独立学院足球教学现状

足球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加强学生体质、团队精神、丰富校园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校体育课中足球课的开设有普修与专选两种形式。由于足球运动自身发展特点与历史,以及高校各自的隋况不同,在足球课的开设,投入与场地设施的健全和完善,也各自不同,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与参与程度也不一样。

  但由于足球教学存在着教材的老化、评价方式的单一、在教学手段及方法欠灵活,过多追求动作技术的精确,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特征,造成了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学得很多,学握的很少,常常出现上课就是练技术,而学生的练习常常只是颠球、传球,很少体验到足球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和成功感。部分学生选择足球只是为了更容易通过考试这一个难关而已,学习的被动性太强。

三、提高独立学院足球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为中心。在足球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它的娱乐性教师要根据教学教材、教学任务、学生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而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力争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味,让学生练得有趣,玩得开心,在轻松偷快的心情中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

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兼顾大学生的兴趣,改革足球课堂教学模式。足球课是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已开设足球专项课,允许学生自选上课,但足球课堂教学却没有根据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心理需求来调整教学模式,仍然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足球基本技术的传授,足球运动的真正教育功能远未得到发挥。针对这一问题,除了沿着技战术教学的主线迸行一系列必要的教学活动外,还应改革足球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班教学,或以个人、小组进行运动方式的教学,或进行分组分类分层的教学,并制定相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评分办法,使学生在适当的环境中积极从事足球运动,发展全面素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

篇3

为了适应社会对精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001年教育部高教司明确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而独立学院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也肩负着培养这类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开展双语教学不仅是基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需要,也是促进涉外性强的课程教育的国际化和规范化的重要途径。以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为例,从2010年开始推行双语教学,三年来,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双语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从2010年经济学院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实践以来,暴露出的问题包括:其一,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需求不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于双语教学不能适应:学生有时候没有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孰轻孰重的问题,导致舍本逐末。其二,从教师方面来看,双语教师资源欠缺,对专业知识熟悉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培训,缺乏双语教学的经验:其三,从教材方面来看,教材建设滞后,缺乏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而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中文教材均存在着弊端,目前采用的是国内优秀中文教材和授课教师收集整理自编双语课程讲义相结合的方式。其四,从课程安排来看,出现了有限的课时与放慢的授课进度之间的矛盾。采用双语教学后,这些专业课的计划学时并未增加。实际上以往全中文授课时,师生就已感觉到这些课程的难度和课时的不足,而双语教学要求在课堂上大量使用专业英语,加之针对学生听力理解普遍滞后的状况,教师往往会采用增加黑板板书的方法来弥补,板书还得十分细心,某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还需要重复讲解等,这些都势必影响授课进度,但教学计划又是必须要完成的。

二、独立学院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1.恰当选择双语教学模式

从双语教学在各国实施的具体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浸润式教学模式(Immersion Program)

指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2)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即学生刚人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指学生入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从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的渗透层次。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英语讲重要的定义和关键词,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层次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文表达英文:第三个层次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要达到第二、第三个层次则需要假以时日不断地努力,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达到的。在我国独立学院现阶段实施双语教学,不可能要求从一开始就实行浸润式教学模式。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实行过渡式的教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渐采取浸润式教学模式。在从简单渗透式逐步走向浸润式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进入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双语教学就是要求一句英文翻译一句中文,或者反过来。如果上课时一句一句地对译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节奏。教学的目的是要把知识讲授清楚。根据实际情况,在难点要用中文多一些,而相对浅显的内容可以用英文多一些。在教学中灵活地转换两种语言,是对教师的一个较高的要求:它首先要求教师要对专业内容相当熟悉,而且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而随时调整,要尽量做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由地用两种语言来学习。

误区二,双语教学就是要强调英语语言的表达。不管用哪一种语言授课,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弄懂知识点。语言只是一种表达工具,不能过分强调使用华丽而流畅的英语语言,而忽视了对内容的讲解。需要强调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用正确的语言把课程内容讲清楚,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宁可用简单的英语夹杂着汉语把知识讲清楚,也不要大段大段地去背学生听了也不知所云的英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无论是针对初级的英文加上中文的思考方式,还是高级阶段的全英文思维方式,都是为了用双语的方式方法实现专业教学目的。

2.加强教材建设,充实教学内容

激励和促进双语教材的建设教材建设是双语教学模式定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完全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有利也有弊。选择原版英文教材可保证学生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内容,包括准确使用的专业词汇、地道的专业内容、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但原版教材一般比较昂贵,教材内容与我国国情并不完全相符,有的地方还有冲突之处,全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对普通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难度也太大,难以国外原版教材中找到深浅相当的教材。从长远来看,要真正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还是要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立学院的双语教材。

3.加强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

师资的问题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师资。冈为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目前许多学校都出现了双语师资短缺的问题。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许多专业教师,虽然英语基本功扎实,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缺。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师资培训。比如江西理工大学在2004年和2005年先后选派15名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到英国剑桥进行了两期的双语教学培训,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都成为了该学习双语教学的骨干。这些措施无疑对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双语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双语教学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师培训方面,应该有系统的安排和合理的培训计划。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在培训形式方面,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进修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教师首先在国内接受一定课时的强化培训,达到一定标准后,再利用假期到国外进行几个月的外语实践,以强化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仅靠高校自身培养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双语教学人才的需求矛盾,要想使双语教学制度化,还需从国外大量引进合适的双语教学人才,以充实双语教学的师资。

参考文献:

[1]张建平,俞慧.对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篇4

前言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关键问题是路面施工,因此,要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方法,同时要有科学的管理,严格控制每个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一道关,精心施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若力求沥青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 主要从以下进行控制。

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1、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最佳配合比拌和。

2、清除热仓料超尺寸颗粒, 检查振动筛, 调整冷料仓上料速度。

3、清除混合料中的花白料, 升高集料加热温度或增加拌和时间。

4、清除湿料, 对含水量大于 7% 的细集料禁止使用。

5、消除混合料无色泽, 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在 160- 170℃。

6、拌和设备的规格决定, 为了保证连续、不间断摊铺, 一般应经常保持在摊铺机前有 4- 5车沥青混合料待卸。

7、为了减少换车卸料, 应选用载运量大于 15吨的自卸汽车, 为了防止离析, 向自卸汽车放料时应采用前、后、中的放料模式, 同时自卸汽车应有保温措施。

二、摊铺机的施工控制问题分析

摊铺机是沥青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 其本身性能操作水平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 具体表现为: 摊铺机结构参数选择不当; 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当; 摊铺的快慢速度不均; 摊铺机在操作中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忽快忽慢,这些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

1、摊铺机结构参数选择不当。熨平板组合宽度不对称以及下表面不平直, 机具易走偏, 并在混合料的惯性作用下使熨平板前后的混合料压力不一致, 造成横断面厚度的差异。组合后的熨平板下表面若不成平面, 也将形成摊铺厚度不均匀。熨平板初始工作角不一致将造成摊铺层同一横断面内厚度不一致或出现台阶, 直接影响平整度。熨平板前后拱差值选择不合适, 会使整个摊铺层结构不均匀, 密实度不一致。如前拱过小, 摊铺层中部会出现松散结构, 摊铺层两侧会出现明显刮痕。当摊铺厚度较大, 骨料粒径较大和要求密实度较高时,若螺旋分料器与熨平板前缘距离过小, 满足不了摊铺厚度时,会使摊铺层出现波纹, 使路面平整度下降。

2、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当。如果基准控制不好, 如基准线因张拉力不足或支承间距过大而产生挠度, 则会使面层出现波浪。挂线高程不准, 量线失误或桩位移动都会通过架设在钢丝线上的仪表反映在相应的路段上, 造成路面高低起伏, 影响平整度。

3、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在摊铺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 随意变更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使摊铺速度快慢不匀, 也会导致面层出现粗糙不均匀。此外, 当摊铺机中途停机时, 因混合料温度下降会引起局部不平整, 而且纵向调平系统在每次起动后, 自动水平装置仍需行驶3- 8m 后才能恢复正常, 也易造成摊铺厚度不均匀。

4、摊铺机操作不正确。摊铺机操作者操作不熟练, 在摊铺机前进中, 一旦纠偏过猛就会出现凸楞, 使路面不平整。在正式摊铺前, 熨平板未充分预热, 造成混合料粘结和熨不平。运料车在倒车时撞击摊铺机, 会造成摊铺机扭曲前行 ,使路面出现凸楞; 或是料车停在摊铺机前待卸料和卸料过程中使用制动增加了摊铺机的牵引负荷以及卸料过猛, 使摊铺机的速度发生变化, 使路面形成波动或“搓板”。在摊铺中, 熨平板处于浮动状态, 如果供料系统失常,料位高度不稳定, 就会使进入熨平板下的拌和物密度变小时,支撑熨平板的浮力变小, 摊铺厚度减小; 反之, 熨平板被抬起,摊铺厚度增加, 导致路面出现”波浪”。因卸料而散落在下层的混合料未及时清除影响了履带或轮胎的接地标高, 而殃及摊铺层的横坡及平整度。

三、碾压对平整度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沥青面层铺筑后的碾压对路面的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 需认真选择碾压机具、碾压温度、速度、路线、次序及接缝的碾压等。

1、压路机型号, 如采用低频率、高振幅时, 会产生“跳动”夯击现象破坏路面的平整度

压路面初压吨位过重会产生推挤变形。一般初压用 6-8T 双轮振动压路机, 复压: 16T 以上的轮胎压路机, 终压: 静力双轮压路机。

2、碾压温度、速度的控制。初压温度过高压路机的轮迹明显; 沥青料前后位移大, 不易稳定。初压温度控制在 120- 140℃。复压温度过高会引起胶轮压路机粘结沥青细料、小碎片飞溅, 影响表面级配; 温度过低则不易 碾压密实和平整, 复压 温度一般控 制在 90 -120℃, 终压温度不应低于 70℃。压路机碾压速度不均匀, 急刹车和突然启动, 随意停置和掉头转向, 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会引起路面堆拥。在未冷却的路面上停机会出现凹陷。一般初压速度控制在 1.5- 2km /h, 复压速度控制在 3.5 - 4.5km /h,终压速度控制在 2.5-3.5km / h。

3、碾压的作业顺序。为保证各阶段的碾压作业始终在混合料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碾压作业应按下述规则进行:由下而上 (沿纵坡和横坡 );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驱动轮在前, 从动轮在后;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压路机的碾压作业长度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平衡,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压路机折回去不在同一断面上, 而是呈阶梯型。

4、接缝的碾压。横向接缝的碾压, 应先用双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 碾压时压路机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 伸入新铺混合料宽度不超过 20cm, 接着每碾压 一遍向新铺混 合料层移动20cm, 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碾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纵向接缝的碾压, 压路机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 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 10- 15cm, 然后碾压新铺混合料, 同时跨过已压实路面 10- 15cm将接缝碾压密实。

四、接缝处理欠佳影响问题分析

接缝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 接缝处理不好常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接缝处下凹或凸起, 以及由于接缝压实度不够和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松散, 从而引起路面的不平整。接缝处理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作缝 (横缝 )对于平整度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施工中应注意接缝的处理。采用直接接缝(平接缝 ), 可用切割机划线切割。第二次摊铺时宜将第一次摊铺接头预热, 并与第二次摊铺接头一起碾压, 要求横向碾压 3- 4遍, 以保证碾压效果。接缝应在各结构层位置错开, 一般不小于 50cm。在沥青路面混合料施工中, 要想提高路面平整度, 在注意以上各方面的事项的基础上, 更应该重视机械能力和机械配套水平, 可以说, 沥青路面平整度是施工队伍水平、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篇5

建筑密度是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和建设单位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的间距、尺寸大小、室外活动空间、绿地结构等,同时也会关系到消防条件、采光通风和居住环境的优劣状态,对建设和经济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针对居住区开发建设项目是敏感指标、硬性指标,所以建筑密度指标的核算工作值得高度重视。规划和建设管理部门只有处理好环境、效益、建筑密度等之间的关系,才可能促进城市的合理发展、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1 建筑密度核算的意义

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50280-98)指出,建筑密度主要是指“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漏算、错算等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实践中,对于一些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密度计算需要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建筑密度核算的准确性。由于建筑密度的大小和核算的质量会关系到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城市的主体形象等,规划和管理部门对于土地开发强度的指标审查工作尤为关注,所以高度重视建筑密度的核算问题,也将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永久性顶盖和无维护结构的货棚、加油站等构筑物的建筑密度核算

建筑密度的含义中涉及到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车棚和加油站等方面,该类建筑因为底部面积只计算支撑结构和基底柱的面积跟基地面积的比率,很少影响到建筑密度的大小,所以将其完全作为建筑密度来计算,不符合科学的建筑密度计算。因此,永久性顶盖无维护结构的货棚、车棚和加油站按照水平投影的面积来进行建筑密度的核算,将会失去建筑密度计算的意义,不符合建筑密度规定的开发效益。所以这些永久性顶盖和无维护结构的货棚、加油站等构筑物的建筑面积在计算建筑密度时不与其围合的基地面积等同。

要想合理、有效的将永久性车棚、货棚和加油站等计算在建筑密度内,首先要确定该建筑或者构筑物在整个建筑内所占的有效面积和空间影响度,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中对永久性车棚、货棚、加油站等无维护的构筑物面积做出了规定,均按照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这样既满足了建筑密度的核算要求,又不影响建筑面积的核算,通过对这些建筑和构筑物的建筑密度合理有效的核算,使建筑单位和城市环境建设均取得了成效。

3 地下室、半地下室地块的建筑密度核算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提出居住区绿地率≥30%,其中包括了宅旁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所述绿地等,同时也包含了地下或者半地下室屋顶绿地和满足当地植物绿化覆土要求的绿地等。地下室一般是指房间地平面的高度低于室外地平面房间净高的1/2以上的,而半地下室则是指房间地平面高度低于该房间净高的1/3,但不超过1/2的。所以如果半地下室和地下室的顶板面低于室外地面,且能够满足绿化的覆土要求,此设置目的是为了满足和方便居民的出入等,但其视觉和空间环境的感受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该部分不应计入到建筑密度的核算范围中,仍按照绿地率计算;如果此时半地下室和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地面90cm时,且满足绿化覆土的要求,则为了方便居民出入考虑将其1/2面积计入到建筑密度核算中,因为该结构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空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半地下室、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的尺寸大于90cm时,严重的影响到了人的视觉感受和空间环境,所以将半地下室、地下室和基地面积均应计算在建筑密度中,绿地率中不需要将开发商植入的绿化面积重复计算,仅仅是为了满足商品房的销售。

4 室外楼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地块建筑密度核算

建筑施工中室外楼梯可以分为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和不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两种类型,其中针对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可以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定》3.0.17条规定的进行计算,也就是将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按照建筑物自然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纳入到建筑面积的核算中。 对于不存在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其建筑密度核算需要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范》3.0.24条规定的进行计算,也就是对于没有永久性顶盖的室外楼梯、架空走廊、用于消防和检修的室外楼梯等均不计算在建筑面积中。因为这些无永久性顶盖的建筑和构筑物的通透性较好、没有永久性顶盖、对空间环境影响较小,所以不计算其建筑密度。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建筑密度的计算需要合理的分析其结构形式和状态,其中自动人行道和室内的自动扶梯等已经被纳入到建筑密度核算中,但如果是室外的自动人行道和自动扶梯均需要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中的规定进行计算,因为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没有将建筑面积计算在内,且对建筑空间环境和人的视觉范围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将这部分区域作为场地道路用地的范围,暂不计算在建筑密度范围中。

5 结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的大力建设,改善城市建筑面貌的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众所周知建筑密度是衡量城市居住环境和建设单位经济利益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的间距、尺寸大小、室外活动空间、绿地结构等,同时也关系着消防条件、采光通风和居住环境的优劣状态,对建设和经济成本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建筑密度的核算关系着建筑物空间的大小、尺寸、绿化、采光、通风、环境等方方面面,在建筑密度核算中容易因一些建筑物(构筑物)的面积计算缺失影响到建筑密度计算的准确性,建筑密度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建筑密度的核算工作。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建筑密度的定性和定位需要作出细致的规定,通过合理计算建筑密度、有效把握建筑居住环境、合理搭配建筑物(构筑物)结构来提高规划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保障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俭,梁洁,陈飞.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实践研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的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12(04).

[2]宋迎春,曹亚美.关于规划管理中建筑密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08(03).

篇6

一、前言

水利工程的规模一般都是十分庞大,并且施工条件复杂,施工设备多,施工周期又长。因此,导致水利工程进度拖延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很难对工程进度有一个详细的把握,使得水利工程无法定期交收,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二、提高水利工程进度管理水平的意义

水利工程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施工项目,与工民建工程等项目有一定的共通点,有因其复杂的施工条件与施工环境,长久的施工周期,庞大的工程规模等因素,展现出与其他工程项目不同的复杂性、风险性、多样性、不连续性及实践性等特点,因而对施工进度及其进度管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水利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在这长久的建设周期中,施工过程极易遭受地质、水文、地形、气象等因素的影响,且水利工程的施工季节性较强,一般需要在枯水期进行施工,加之诸如征地移民工作、地方效益分配矛盾等各种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容易致使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被延后。

其次,水利工程施工需要配备较大容量的施工设备,需要高度机械化、现代化的施工技术、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多数水利工程地处深山峡谷,其施工的场地较为狭窄,道路不够宽广,使得水利工程难以快速施工,影响了其施工的进度,施工周期的延长容易引起施工机械设备遭损坏、人力物力投入增加等后果,必将导致工程项目的投资增长,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果。可见水利工程的进度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投资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单位只有不断提高水利工程进度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及工程量得以按进度、按计划、按季节完成,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目标。

三、影响水利工程进度的因素

1.技术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施丁地点一般为偏远山区、农村,或是在江、河、湖、海流域,或是山涧等地形与地质变化差异较大的地区。这些地区人员施工风险系数大、工程技术含量高、多样性与变化性显象较强、实践与操作要求等级高,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突发性的技术问题,耽误工期进度。

2.自然影响因素

由于水利施工地点的特殊性,会造成施工道路拥挤、场地狭窄,影响施工速度。同时还会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如水文、地震、洪水、降水量、温度变化、雨雪天气、季节的更替等,导致施工进度的停滞与落后。

3.施工环节搭配因素

水利施工工程量庞大、工期较长、施工环节较多,如施工准备、围堰清淤、土方挖运、基础放线、钢坝闸工程、河底防渗工程、蓄水池防渗、河底清淤工程、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交错,资源使用重叠,所以每一个环节与冲突的调整、调度,出现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期的进度。

4.资金压力因素

水利施工过程中会使用较大规模的施工设备与大量物料物源、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高端人才以及大量的劳动力,会造成资金支出较大,而资金调度的不到位则会影响施工的每一项工作。

5.施工组织设计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再加上受到上述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设计的调适空间和工期安排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设计人员对施工条件、施工技术难度、施工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工程协调、资金需求与施工所需时间有充分的了解和具备较高的估算水平以及长期的工作经验。同时由于工程量大,技术问题较多,参与人员众多,水平参差,容易造成误差、决策审批拖沓以及工作失误等现象,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进度把控的最切实和最有操作性的环节。

6.工程事故影响因素

由于水利施工的工作人员素质不一,对安全操作的认识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大型的施工工程更容易引起多发事故。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工期的拖延。因此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问题。

四、解决水利工程进度拖延的措施

如不采取措施,仍按计划施工,进度拖延程度会大,最终经济效益和工期目标被损害,因此采取措施进行赶工来弥补拖延的状况,通过后期的计划调整,采取赶工措施,修改施工网络等来解决施工进度的拖延。

1、通常的赶工措施及其弊端

惯用的办法是增加设备及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量,弊端是费用增加;资源的效率降低;资源的供应加剧困难。重新分配资源,如将各部门人员重新进行分配,改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风险,而且让他们加班或者多班,也增加了风险。

业主将部分工程分包或者委托其它单位,或者将自主生产的结构构件改成外购,产生风险和新费用,还需新增协调和控制的工作,使工程的进度在一程度上拖延。改变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逻辑关系,前后顺序改为平行顺序,或者流水施工,虽然看似解决了进度的拖延问题,其实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工程施工逻辑出现新的矛盾,资源又受到新的限制;工作面受到限制,造成施工现场顺序混乱,低效率施工,还是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2.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进度拖延的问题

通过修改施工方案和改善器具的使用功能及辅助措施合理安排工作项目,提高效率。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协调工人级别与技能的使用;加强激励的机制,如阶段奖金、精神表扬和个人负责制。各单位负责人应建立例会制度,并在会议上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定期召开监理会,部署阶段性的工作。在基层中抽调一部分专业人员留驻在工地上,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发现,并拿出意见进行反馈。

将工期进行优化,步骤是计算网络计划中的时间参数一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活动一按规定工期要求确定应压缩的时间一分析各关键活动可能的压缩时间一确定将压缩的关键活动,调整其持续时间一重新计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一当计算工期还是比规定的工期大,就得再次重复上述的步骤,直到满足工期的要求或者工期不能够再压缩为止一当所有关键活动的持续时间均压缩到极限,仍不能满足工期要求,则应对计划的原技术、组织方案进行调整或对规定工期重新审定。

五、在采取措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对水利工程拖延问题选择措施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赶工应符合项目的总目标与总战略;措施一定是要有效的并且是可以实现的;还要注意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对项目的实施和承包商、供应商的影响面较少。在制订后续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这些措施应与项目的其他过程相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采用了许多事先认为有效的措施,但实际效力却很小,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缩短工期的效果。因此,要注意计划的科学性,在计划和执行过程中加强各方之间的配合协调。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以及探讨,我们可以得知水利工程进度受到拖延会给水利工程的完工时间,完工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还造成了水利工程资金,资源以及时间上的浪费。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水利工程拖延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按时竣工验收。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M734;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90-01

一、调度运行必要性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由几十个到几百个发电厂、变电所和千万个电力用户,通过多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互相连接成网进行生产运行。同时,电能生产输送过程迅速,发输用都在同一瞬间完成。全网发电出力和用电负荷必须时时达到平衡。因此,作为一名调度员,调度指挥全网,必须心中有数。目前,各级调度员都基本实现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员通过迅速取得实时、准确、可靠的电网实时信息,进行调频、调压、调流,网络操作和事故处理,以保障用电质量和电网稳定运行。

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是电网日益庞大,运行操作日益复杂,从而当电网发生故障后其影响也愈益广大。另一方面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严格,这就对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人员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旦出现错误操作,轻则引起非正常停电,造成不该有的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和大型设备损坏的恶性事故,由此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安全可靠的电网设备操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非常值得我们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深入地、进一步地进行研究。

电力系统有着生产紧密性、技术密集性的特点,要编写一张正确的操作票要求运行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而且要对现场一、二次设备操作规则、电网的运行状态以及操作前后状态改变带来的问题都要十分清楚。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调度员来说也是一项繁复的智能性劳动。这些工作不仅要求调度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还要具备丰富的运行经验,并且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稍有不慎,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将构成很大的威胁。不仅如此,人工开票仍然受到时间、环境、健康的影响, 日久天长难免要出差错。还有,某些设备的操作很复杂,其操作内容多达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要求运行人员开出正确的操作票并非易事,传统的人工填票方式费时费力,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确定某一操作任务相应的操作序列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为保证操作票的正确性,还需要反复核对。为减轻调度员负担,国内外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了计算机自动生成调度操作票系统。它是调度系统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使专业人员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一调度员的劳动,排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缓解一调度员压力,减少一误操作导致的难以用数字计算的电网效益、社会效益损失。

二、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电力运输设备是保证电力正常调度的基础,对于电力运输设备,就必须要定期保修,同时对于不符合电力调度需要的旧设备、老设备要及时的更换,由于电力的特殊性,往往在检修的时候必须要停电操作,并且在检修的过程中还必须频繁的警醒倒闸操作,通过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来确保供电以及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庞大。

目前电力调度中,采用的形式多为人工操作,也就是通过调度人员自身工作的经验来对操作对电力的合理调控。但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调度失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在电力系统事故的统计中,其中因为人员失误调度以及失误操作等电网操作事故就占40%左右。

电力调度管理中,管理制度的缺乏也是一种典型的问题。在电力调度中运行自动化系统之后,因为在运行和管理经验的缺乏,直接导致相关必要的管制制度没有及时的制定,以致于运行系统的维护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制度作为参考。

在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之后,不仅带来了管理制度缺失这一种典型问题,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充分的重视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以及合理分配。很多情况下,当电力调度系统出现问题之后,往往选择过分的依赖厂家拉解决,使得故障维修的时间拖得过长,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的效率以及整个调度系统的连续、稳定与安全。

三、加强电力系统调度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调度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机构,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要保证电能生产的正常运行、要保证合格的电能质量、要有较好的经济性,要保障自身的安全稳定,就必须对电网实施控制和运行管理。加强和提高电网的调度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调度运行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的生产规定,提升安全风险的预控能力;健全内部安全监督的体系,强化安全内控机制,杜绝调度责任事故;充分发挥电网运行方式的指导作用,统筹安排电网运行;规范年度运行方式编制,提高运行方式工作质量;组织开展滚动分析和专项校核,保证运行方式的适应性;加强滚动计算分析,编制夏季、冬季季度方式;加强地区电网和并网小机组管理,进一步细化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调度人为责任事故;强化运行风险预控,完善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结合重要时段保电工作,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提高应对复杂电网事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继电保护工作“回头看”,全面构建继电保护“四项规程”体系,推进专业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强设备管理,推进保护设备“六统一”,全面规范保护配置、系统设计和软件版本;加强定值管理,严格保护定值计算、校核、批准、执行工作流程。

3.2 加强调度标准化建设,提高协同作业能力

健全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调度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化建设。同步推进公司调度系统基础规程规定、核心业务流程和主要技术规范的制订实施工作。梳理现行电网运行控制标准和各种运行管理规定,完善电网稳定计算、电网负荷预测、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电网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管理和电网电压自动控制管理六项技术规范。

3.3 加强调度专业管理,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3.3.1是强化调度专业管理。建立更加紧密的工作协同机制,形成集团化运作的合力。建立常态化工作督导机制,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共同促进专业发展。结合同业对标工作,建立调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电网调度工作考评办法,促进调度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篇8

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学生对语文学习成果的综合展现。小学语文的阅读是集聚了基本语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的总结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扩展视野、释放心灵、增加知识,更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也与其他科目学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就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有一下几点思考。

一、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起点,逐渐引导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极为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多种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风格来活跃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例如,对不同文体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故事感较强的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果是议论文或散文也何以通过查找一些人物背景或朗读材料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其次,教师在于学生一起欣赏文章的过程中也可以把文章的主旨与学生的希望和梦想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还释放了自己的内心情怀。

最后,也可以通过举行读书感想的交流活动,例如,定期举办读后感大赛或者是读书感受交流班会,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文学交流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尽情的抒发读书心得。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建立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加强基础阅读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阅读的基础至关重要,只有把基础打好才可以逐层的深入和强化阅读能力。加强阅读基础的方式有许多种,例如,多看书、多读书、还可以通过记读书笔记,找资料等方法在书中积累词汇和学习语句运用。教师也要从基础教起,给学生一个逐渐提高阅读能力的的过程和空间,也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这种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三、因地制宜的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上,教师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例如,在教授相对枯燥乏味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投影仪、电脑等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又能通过声像结合的多维立体的展示方法,使学生明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寓意。对于教授文章段落较长或文章内容较复杂的文学作品时,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分段的阅读技巧,通过对文章段落进行逐步的分解、归纳,总结出文章每一大段的文意来得出文章的中心主旨。也可以通过故事中的发展情节层层深入的抛出文章的线索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找的文章的主要线索。学生在寻找线索的过程中自然就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从而也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还可以经常与学生们一起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能够把平时所学的阅读的技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多次的历练可以达到熟练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力,从而使文章越读越精,逐渐提高阅读效率。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学生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问题,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出自己的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证明学生一直都在思考,而教师通过解答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如果学生在理解文章的思想上发生了偏离,教师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改正。此外,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乐趣或是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可以起到一种风向标的作用,带动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练习。通过加大学生课外书籍的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加许多课外知识,更可以逐渐的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领会能力,使学生的头脑时刻保持灵活的状态。

五、加强教育理念的创新,开辟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事事都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事物才会不断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年年都在强调要建立新形式的课堂,这种创新性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在这样一个创新型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感想和言论的权利,并且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会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教师还要多关怀和多鼓励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打起精神继续努力的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下,师生可以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更加放松的学习,并时刻保持着积极愉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自然也就可以使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编排一些非常规的课程,通过打破课堂上的严肃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大胆的举手发言。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讨论赛或是一些文章故事的情景表演,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六、结束语

语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是国家文化传承的象征符。而我国在对语言文化的教育上还有很大的欠缺。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一直是我国文化教育中主要培养的能力之一,我们应着重深化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逐步的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的问题,调整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使小学语文教育体系更加合理化。在这条教育改革的中,我们要不断的前进和探索未来的道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来达成和完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也在不断促进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李俊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1,(3)

[2]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3)

篇9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专利因其复杂的技术性和诉讼程序、维权成本高等因素导致对其保护不足。专利保险是对专利保护体系的有益补充,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实施专利保险制度。我国专利保险经历了理论研究、试点运行和推广应用三个阶段,但目前仍存在着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严重依赖专利保险政策支持、保险人对专利保险新业务领域相对比较陌生等问题。因此,在推行专利保险制度过程中,应设计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的专利保险发展模式,完善“保险公司——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的专利保险运行机制,精细设计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专利保险产品。

关 键 词:专利保险;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专利保险产品

中图分类号:D9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5-0106-08

收稿日期:2015-04-10

作者简介:潘灿君(1969—),男,浙江永康人,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商法;于世忠(1962—),男,吉林长春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知识产权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软科学项目“关于推进专利保险支撑产业创新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C2503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知识产权保险机制的构建——以海外知识产权风险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Y13G030030。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诸多领域的产业革命,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日益体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的能力。[1]因此,专利保护不足必然会给产业技术创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出现“块状经济特点的制造业跟风模仿严重,集群产业恶性竞争屡屡出现”的现象。因此,构建专利保险市场运行机制,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应有之义。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各省市知识产权局正不断扩大专利保险的试点范围,并出台了诸多有关专利保险试点方面的政策。基于此,本文在总结我国专利保险试点经验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实施专利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一、专利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的实践

保险作为现代商事制度,发源于中世纪欧洲,是商人自发筹集资金,以防范海上贸易之巨大风险而提供互助,渐而形成了合作社之相互保险。随着商事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保险从最初的合作互助形式逐步发展为现代商事保险,从事保险产业的商人在提供互助救济公益目的之外,不断拓展自身保险产品的空间,从财产保险到人寿保险,再发展到责任保险、保证保险。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社会的生产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西方人从个人中心出发,在谋求物质财富最大化的内在驱动下,迫切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分散商业活动中越来越多的风险,从而推动西方保险也从最初的互助形式发展到商业性质的保险形式。[2]

知识产权保险是指将知识产权或者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权益作为保险标的,由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费,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一定保险理赔金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险包括专利保险、著作权保险、商标保险,其中又以专利保险发展最为典型,因此本文的讨论以专利保险为其范畴。

(一)域外专利保险的发展

专利保险最早起源于美国,其专利保险的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成熟,积累了实施专利保险的经验。美国专利保险的保险产品主要有:专利侵权责任保险和专利执行保险。专利侵权责任保险是保险人为被保险人因过失或者疏忽侵犯第三人专利权所产生的诉讼费用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保险。专利执行保险是保险人为被保险人维护专利权合法权益产生的费用承担的理赔责任保险。因为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比较强,美国的保险市场也相对成熟,所以,美国保险公司实施专利保险业务的盈利性也较为理想。Reyes,Jason A(1995)认为,保险为成本高昂的专利侵权诉讼与损害赔偿提供了解决方案。[3]

在欧盟,中小企业是其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因专利的非物质性、技术性和诉讼程序复杂等原因,中小企业普遍感到专利维权难度较大,维权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对专利的保护,也给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欧盟组织意识到了专利保险对维护中小企业专利权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探索专利保险的实施模式和具体方式,希望通过构建有效的专利保险机制分散欧盟中小企业专利维权风险,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专利维权困境。自1997年欧盟委员会提出在欧共体内设立专利诉讼保险制度开始,2003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专门委托民间企业咨询机构Consultant Ltd.,European Policy Advise(以下简称CAJ公司)就专利保险试行进行专门调查所作的调查报告认为,应该在欧共体内部实施专利强制保险。在2007年布鲁塞尔会议上CAJ公司再次建议,应在欧共体内实施更广泛的专利保险,并应考虑采取强制保险模式。这种强制性的专利保险方案引发了巨大争议:从学理上看,专利侵权纠纷属于私法领域,政府不应以行政权力强制干涉;就实务而言,因欧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专利制度也有不同之处,因而强行推广存在着障碍。在欧盟成员国中,英国是专利保险实施比较好的国家,根据是否已经授权专利分别设置了专利申请保险和专利实施保险(包括专利执行保险、专利侵权责任保险)。[4]德国的专利保险制度分为专利侵权责任保险和专利财产保险。德国专利侵权责任保险不仅包括诉讼费用和损害赔偿金,还包括法院判定被保险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所产生的抗辩费用、专利无效费用、判令支付的专利使用费用。[5]丹麦对专利保险制度有独特认识。多年来,丹麦政府一直呼吁私营保险公司为丹麦市场提供专利保险。丹麦专利局主动提出在国内市场建立专利诉讼保险体制,向所有感兴趣的保险公司提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公开信息,并对专利保险产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设计提出建议。SAMIAN保险公司在丹麦推出通用专利保险,其承保范围包括:⑴侵权行为地国家的专利法承认的对投保专利的实际或怀疑侵权;⑵对侵权人提起的反诉的抗辩;⑶中小企业对第三方的意外侵权。经过丹麦的积极推广,专利保险从丹麦发展到卢森堡、澳大利亚和英国,并都由SAMIAN保险公司提供,这给欧盟改革专利保险制度提供了一个新选择。[6]

日本专利保险在政府扶持下逐渐建立起了商业保险的运行模式。日本知识产权保险包括专利权授权金保险和专利侵权保险。日本专利权授权金是指当第三人因信用风险(如破产、政治危险、战争等原因)无法及时向作为被保险人的日本企业支付授权金时由保险人赔偿被保险人专利授权金收入的损失,而后由保险人向外国企业追偿。日本专利权授权金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本国企业更放心地向外国企业授权专利使用权,这无疑有利于企业对科研技术的投入。近年来,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安田海上火灾保险公司和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还共同开发出专利侵权保险险种,其保险对象为发明、新型专利、新式样专利及商标权侵权诉讼的费用,被保险人包括专利和商标侵权诉讼中的权利人和侵权人。[7]

(二)我国关于专利保险制度的研究及其实践

保险是商业化社会的互助机制,也是金融业的重要分支。专利保险是通过金融支持社会创新,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方式,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专利保护体系的有益补充。通过专利保险的推广,能够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降低维权成本,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总结我国关于专利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实践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⒈域外专利保险和我国实施专利保险可行性研究阶段。吴玫与朱雪忠(2004)分析了知识产权诉讼费用保险的提出背景、基本原理及其分类、适用与展望。吴玫(2005)、李雪梅(2005)、孙佩绫(2006)、杨德齐(2009)探讨了如何引入知识产权保险机制来分担知识产权权利人的风险,帮助中小型企业通过参与诉讼维护和实施其知识产权。[8]肖小锋(2007)通过对搜集的诉讼费用、案件结案情况等资料的分析,结合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提出了应面向出口企业建立政策性知识产权保险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产权保险制度需要解决企业风险管理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风险评估体系国际接轨、知识产权人才及评估体系四个方面的问题。高留志(2006)在阐释美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及其缺失的基础上认为,根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国际化蓬勃发展的现实,国外企业控告我国企业侵害知识产权的情况将越来越多,为此,应建立知识产权保险制度,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避免美国知识产权保险保费过高和大企业拖延诉讼削弱保险成效不足的现象。姚新超(2007)从我国众多企业面临发达国家专利壁垒挑战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议开办专利侵权责任保险,认为应借鉴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示范合同做出相应规范。刘丁巳(2008)认为,知识产权已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点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但知识产权诉讼却成为了企业的沉重负担,因此我国也应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考虑我国国情,建议知识产权对外诉讼保险应以行业协会为主导,依靠政府的力量加以推动。周美华(2007)认为,知识产权保险在国外已经日趋成熟,其在分析知识产权保险基本原理和国外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提供多种选择的保险产品,扩大理赔范围,开发知识产权权利人为投保人的知识产权执行保险,引导资本实力强大,具有高端风险管理技术的保险公司和较多数量的投保人加入知识产权保险市场。孙捷(2009)在阐释国外知识产权保险发展、现状和分析专利保险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保机构设立模式、投保方式和投保人范围、专利保险险种设计、保险条款设计和保险费率厘定、限陪方式和共保条款的基本模式的观点。蔡华(2010)从分析知识产权风险、风险管理、专利保险对经济的影响入手,借鉴美国和欧盟的专利保险制度,提出应从政府、保险人、投保企业三个层面来推进我国的专利保险。林小爱(2009)对国内外知识产权保险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阐述和比较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险制度,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知识产权保险的必要性及特殊性,主张应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下构建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宋来仕(2010)提出应在中小企业推行专利侵权责任保险。王学士(2011)认为,知识产权本身属性之不确定风险符合保险利益要件,对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运用知识产权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提出应优先构建专利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和保险费用的先予支付制度。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知识产权保险体系问题研究”列入了其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指南中,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应用类项目中的首要项目。[9]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就我国实施知识产权保险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建立知识产权保险体系等进行了理论储备。

⒉在专利保险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专利保险试点阶段。我国专利保险实践起步较晚。佛山市禅城区于2010年初在全国率先推出专利保险,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专利侵权调查费保险”作为首个险种,理赔范围包括差旅费、公证费、律师费等。2010年12月,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与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订了专利侵权保单,这是全国专利侵权保险的第一张保单。2011年3月2日,佛山市新概念磁电设备有限公司与信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订了专利侵权保单,为包括“一种除铁机”(专利号:ZL200410051946.7)在内的7件专利投保,专利的保费共计3400元。2012年4月20日,保险公司实现承诺,向新概念磁电赔付了价值20400元的第一笔保险金。这是全国首例顺利结案的专利保险赔付案件。获批开展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后,禅城区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目前,首批21项专利已完成投保、承保手续。[10]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公司)开展专利保险工作。2011年12月8日,人保财险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签订《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促进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人保财险公司开展制定专利保险方案工作。

⒊总结专利保险试点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实施阶段。2012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江苏省镇江市组织召开专利保险工作研讨会并正式启动专利保险试点。2012年4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选取北京、武汉、镇江等8个城市作为专利保险第一批试点城市,首次实施试点的专利保险产品是“专利执行保险”,待条件成熟后,还将研究推出“专利侵权责任险”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11月30日,确定了第二批专利保险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得到了推广和升级,浙江省嘉兴市成为第二批专利保险试点城市。2014年2月26日,确定河北邯郸、上海奉贤为第三批专利保险试点地区(详见附图1)。在全国三批专利保险试点地区的基础上,各省市纷纷设立了省级专利保险试点区域,如浙江省嘉兴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专利保险试点地区之后,浙江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专利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制定参保专利保费、专利保险信息平台建设补贴和创新专利保险种类奖励等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试点地区要建立专利保险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保险专家咨询制度和中小企业专利保险托管机制。[11]浙江省先后在温州瓯海区、杭州市、湖州德清县、湖州安吉县、湖州南浔区以及金华东阳市等地推广实施专利保险工作。

二、我国实施专利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在各个产业的专利拥有量不断增多。2014年12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的《2014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报告显示,全球专利年申请量2013年继续强劲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在全世界近260万件专利申请中,约有1/3是中国提交的,其次是美国和日本。[12]与之相对应的是专利纠纷不断增多,且纠纷涉及的标的和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比较短,商业保险运行起步也比较晚,导致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实施、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等都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

(一)专利的技术性、授权性、保护范围的抽象性导致保险标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

由于保险公司运营经验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等原因,致使试点运行的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专利作为典型的知识财产,相对于普通有形财产而言,具有技术性、授权性、保护范围的抽象性和专利客体的不确定性,专利侵权、维权都比较困难。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专利保险本来就是比较陌生的业务领域,且对各行业的专利也相对比较陌生,因此,保险公司在推广专利保险时谨小慎微,导致试点的专利保险产品比较单一,或者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使得试点运行的保险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保险公司试点专利保险时主要依赖于政策推动,专利保险市场化运行程度不高

专利保险是政策性业务,专利保险开始试行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专利保险的政策支持调动了企业单位参保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专利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但是过分依赖政府的主导、推动和保费补贴政策,也会影响保险公司自身专利保险商业开发作用的发挥,阻碍了专利保险市场化进程。如2013年江苏省的5个专利保险试点城市均实现了出单承保,共实现签单280件,保险金额1830万元,保费收入53.8万元。其中,镇江承保了131件,保险金额508万元,保费收入19.68万元;南京承保了2件,保险金额9万元,保费收入0.6万元;苏州承保了10件,保险金额68万元,保费收入6.95万元;无锡承保了95件,保险金额40万元,保费收入14.9万元;南通承保了42 件,保险金额24万元,保费收入10.6万元。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南通、镇江等地的政府部门都制定了专利保险试点方案,出台了保费补贴办法。因此,上述保险费中有比较高的费用是政府出资的保费补贴。[13]

(三)专利的非物质性特点导致专利侵权成本低、维权难,专利保险产品出险的可能性比较大

专利是非物质财产,且其财产价值会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出现较大的波动,财产价值相对于普通财产评估比较困难,评估程序复杂,评估费用高,而专利保险评估前置程序又增加了企业的投保成本。故保险公司保费比较高,或者是保险条款设置比较苛刻,导致企业购买保险产品需求受到影响。

(四)保险公司对专利保险的新业务领域相对比较陌生,导致专利保险的推广运营比较困难

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机制、保险公司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高端风险的管理技术是其专利保险市场化、商业化的基础。虽然我国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过美国,但是专利法实施时间较短,专利保护经验不足。例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2014年上半年专利执行保险的承保数量较前一年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企业专利维权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投保的积极性。此外,企业对专利执行保险的赔偿范围也缺乏充分了解,在发生赔案后对专利保险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进而影响了投保的积极性。

专利保险是一项创新工作,由于企业的专利保险意识不强,使之成为推广的桎梏。专利保险作为新型的险种,企业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目前投保企业数量来看,与我国专利大国地位不相匹配,与实际的专利保险有效需求也不相符。

三、推进和完善专利保险制度的对策

(一)专利保险发展模式选择

域外专利保险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即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运作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支持模式和以欧盟委托CAJ咨询公司提出但没有实施的强制专利保险模式。美国专利保险实施是以AIG等保险公司通过自身商业化保险产品的推销而运行的,日本是由经济产业省所属的行政法人——“日本贸易保险公司”开展专利保险,欧盟委托的CAJ咨询公司认为,专利保险涉及面狭窄、专利保险高保费低赔付率、中小企业潜在的专利保险需求多,因此,应实施专利强制保险。

专利保险发展模式选择是专利保险推广实践的顶层设计,要使我国的专利保险得到有效推进,必须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专利保险发展模式。为此,我国诸多学者对专利保险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探讨。林小爱主张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下构建知识产权保险制度,提出应拟设自愿性的专利申请保险和专利侵权责任保险。[14]宋倩(2014)对现有的专利保险强制模式、半强制模式以及欧盟的中小企业专利互助保险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目前专利诉讼情况以及专利保险条款的相关规定,提出在我国应推行强制型或者中小企业互助的专利保险模式。[15]王娜加(2010)认为,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商业性保险缺陷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脆弱,应选择政策性知识产权保险。[16]王会华(2013)认为,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不宜采用纯商业保险模式来运行专利权保险,可采用政府支持方式设立政策性保险,再由政府初期支持的半政策性的保险模式逐步过渡到商业保险模式。[17]陈志国(2013)提出了强制型专利保险、半强制型专利保险和互助型专利保险三种模式,在对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及其不同模式的适应性进行比较后认为,强制型专利保险模式和互助型专利保险模式在我国为较好的模式选择。[18]

笔者认为,我国应采用以自愿保险为基本原则,以特定领域的强制保险为补充的模式。根据我国有支付能力的保险需求不足和有效保险产品短缺的客观情况,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专利保险难以实现“以众人之力分摊风险”的保险机制,采用自愿型专利保险可以借鉴日本的政府支持模式。我国在专利保险试点和推广过程中,应强调以“企业为主、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为辅”的专利保险发展模式。另外,针对我国参与海外参展和海外贸易的企业尤其是专利纠纷高发的领域,可以根据保险产品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我国产业利益的基本国情,对参与海外参展或海外贸易的企业实施专利强制保险,以加强对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二)对专利保险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专利保护范围是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抽象概念来描述的,其必然导致权利边界模糊,专利权维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对此,保险公司也必然心存芥蒂。因此,保险公司对专利风险评估、专利检索分析、专利有效性分析、专利保险核保、专利保险费率评估、保险公司专利保险核保等环节都需中介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试点和推行专利保险是知识产权与金融领域的创新,应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中专业人员的作用,探索保险公司、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模式。

在专利保险试点过程中,我国佛山市禅城区首创并推行了专利保险合作社。该合作社是由保险机构、企事业法人单位、社会团体、专利服务机构组成的专业机构,负责专利保险的咨询、维权指导等工作。北京市中关村也对构建保险公司、中介服务机构、企业之间创新服务合作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遴选出24家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首批试点专利保险,公开征集和遴选专利保险经纪公司、法律服务机构等专业机构,为中关村专利保险试点单位提供专利保险方案设计、投保、索赔等全方位的专业支持,推进第三方服务机制构建,形成了“人保财险——保险经纪人——企业”的专利保险模式,在率先试点的5个城市中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特色。[19]

笔者认为,我国在专利保险推行初期应实施政策性保险,比较研究并不断完善佛山市禅城区专利保险合作社和北京市中关村的“人保财险——保险经纪人——企业”的专利保险模式,整合保险公司、中介服务市场、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各方力量和需求,突破专利维权困难的瓶颈,加强对企业的专利保护和管理,鼓励企业发明创造。在实施“人保财险——保险经纪人——企业”的深度合作模式中,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因权力寻租而导致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现象,以免对专利保险推行带来负面影响。

(三)调研企业对于专利保险的市场需求,对专利保险产品进行精细化设计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专利申请保险、专利执行责任保险、专利侵权责任保险、专利许可保险、专利投资保险等专利保险产品。发达国家的专利保险实践表明,这些险种的拓展对专利产业化和专利保护具有深远意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开发并推广了《专利执行保险》(2012年5月)、《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2013年8月)、《专利人责任保险》(2013年2月)、《海外展会侵犯专利权责任保险》(2014年8月),目前正在研发《知识产权综合保险》、《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但这些保险产品还存在着承保范围过窄、保险门槛过高等问题,且单一性的保险产品无法满足专利保险多样化的需求。如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3条保险责任规定:“在保险期间或保险合同约定的追溯期内,第三方未取得授权而首次实施本保险单列明的专利,被保险人为获取证据在承保区域范围内进行调查,并在保险期间内就其受到侵犯的专利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或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或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该请求被立案或受理的,对于被保险人的前述请求在立案或受理前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调查费、公证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以下简称调查费用),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但该专利执行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仅仅是对调查取证费用的理赔,没有将专利宣告无效程序的相关调查费、差旅费和诉讼费纳入到保险责任之中,显然无法满足专利保险的有效需求,只有对被保险人调查取证费用的理赔金,对于复杂的专利诉讼过程而言可谓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专利保险市场需求,导致了保险人因对无形专利财产的陌生而对保险市场持谨慎态度。因此,应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对我国专利保险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精细化设计不同的专利保险产品,并且可以与其他有形财产保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等险种形成多样化的保险产品组合设计,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进而形成专利保险市场的良性互动。同时,在适当时机完善我国专利保险配套法规政策,为专利保险制度的推广和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评价与立法建议[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

[2]郑军,张海用.中西方商业保险产生、发展和走向的比较分析——基于制度文化视角[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05):91.

[3][8][14]林小爱.知识产权保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7,8,144.

[4]刘诗瑶.专利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4.

[5]胡丽君.试论美德两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3-25.

[6]刘媛.欧洲专利保险制度:发展、困境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3):107-111.

[7]刘华俊,宋嘉.关于设立专利保险制度的思考[J].知识产权,2014,(12):50-54.

[9]关于申报2008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通知[EB/OL].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0529_404738.html,2014-03-07.

[10]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网站[EB/OL].http://www.cstb.gov.cn/2013-1/201311685853.htm,2014-03-07.

[11]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网站[EB/OL].http://www.sipo.gov.cn/dtxx/gn,2014-04-21.

[12]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EB/OL].http://www.sipo.gov.cn/yw,2014-12-30.

[13]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全国专利保险专题培训班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工作报告[R].2014-09-01.

[15]宋倩.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专利保险的发展模式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

[16]王娜加.我国知识产权保险模式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50-53.

[17]王会华.我国专利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7-28.

篇10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接触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背诵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又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为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如果语文教师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将会直接打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文言文、作文、阅读、基本词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荣皆荣、一损皆损。因此,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重轻的地位。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中学教材选取的文言文都是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名篇,是精华中的精华。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好好利用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充分发掘文言文独特的人文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传统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将串讲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讲解,既枯燥无味,又本末倒置,使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处于被动者的位置。又因课程任务紧,学生记诵负担重,所以,大多数初中生讨厌甚至是害怕文言文。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会影响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对我国经典的古典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了。新课改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依然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这个要求很难实现。由于文言文距离今天时间久远,语言尽管简约精练,却深奥难懂、佶屈聱牙。学生既感到陌生,又觉得吃力,极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重难点。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能力。

二、学生文言文诵读能力提高的对策探讨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反复诵读能使我们领会文章的主旨,理解字句的含义。我们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地朗读一句,书生也随之摇头晃脑地诵读一句。在晨读的时候,中学生出于好奇,也竞相模仿这种读书方法,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却不能通其情,意却不能会其理。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真正朗读的意义?什么才是朗读的真正意义?朗读的意义就是通过朗读,对文章进行全面感知,从字、词、句、段、篇、章,从文字、语音、语义到修辞、语用,从表层意思到深层的潜在情趣,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先疏通文意,再揣摩个别词汇的词类活用等。诵读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谈工具性,就是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和生活化,谈人文性,就是强调语文学科的情感体验,这两点要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在朗读上,教师也要着重强调这两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节奏地朗读。文言文是古代文学与语言的一种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表现文言文的文学性,还要以语言的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文学魅力的同时,也掌握古代书面语的规律和特点,所以,文言文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学教学为辅,二者相辅相成。而语言以语音为外壳,不诵读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讲,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是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文言文的领悟和体验的。因此,学生学文言文,不能光靠教师的课堂讲解,还要自己诵读,朗读体会,反复吟咏,最终熟读成诵。如果学生在课下不能做好朗诵和复习,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再透彻,学生听得再明白,也还是容易对这种陌生的语言遗忘,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11

教育部"26号令"第二条明确指出:本办法所称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它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既可快速改善优质普通高教资源的有效供给,又可促进优质高教资源的迅速扩大,对更好更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

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始试办独立学院的时候,浙江省已有了自己的毕业生,而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由于这些独立学院拥有母体在教学、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具有民办机制的灵活性,因此成立以来发展较为迅速,其招生数逐年递增。到2010年底浙江省共有独立学院22所,年招生达4.32万人,在校生16.98万人,分别占全省本科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30.2%和32.5%。独立学院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在实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加就学机会、完善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独立学院正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从2009年生源出现下降以来这几年都在持续下降以后将逐年下降,独立学院将面临生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威胁,独立学院虽然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但独立学院学费昂贵,以浙江独立学院为例,通常学生的总投资为10万,其中学费四年为6.4万,生活费为近3.6万,这是一笔不少的家庭教育投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更不会选择就读独立学院,此外,由于昂贵的学费,学生在选择独立学院时就不会象选择公办高校那样,而是对自己的昂贵学费作出慎重的选择,即在不同的独立学院和专业之间进行选择。

就业压力也将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的生源,独立学院和公办高校相比,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明显不如公办高校,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好坏,实际上是一所学校的知名度、教育程度、学生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招生工作,独立学院在此方面处于弱势。独立学院要在发展中想赢得市场,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学院做大做强,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独立学院面临从省会城市迁往周边县市办学所带来生源质量下降和办学成本上升的问题

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与实施,多数独立学院将迁往周边县继续独立学院办学。教育部"26号令"对已经设立的300多所独立学院提出了一个五年的考察验收期,在此期间,独立学院将面临五种选择:或者以独立学院的形式继续办学,或者"回归"申办普通高校,或者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或者并入其他民办高等院校,或者被终止办学资格。其中,对于那些以民办资本为主体的独立学院,教育部将推动其逐步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

目前浙江省的22所独立学院中,不符合教育部"26号令"要求的,如要继续办学将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的要求须在5年内即2012年底前达到要求。为了能在2012年达到"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没有达到要求的独立学院都纷纷在想办法找出路,在杭州市区的独立学院由于杭州市土地资源非常紧缺,土地面积不够的或校中校的不得不到周边县市寻找出路,与当地政府合作继续举办独立学院,由当地政府出土地并承担一定的建设资金。浙江省的独立学院愿意与政府合作而没有寻找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的好处是,利于管理且产权关系清楚以更好地保证办学的非赢利性和公益性。但是迁往周边县市后势必会影响招生和就业,特别是目前整体生源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更加剧了独立学院的生源危机。招生人数不足无法达到规模效益,而办学只有达到一定的招生规模才会产生效益。迁往周边县市后路途的交通经费开支将大幅增加,也增加了教师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而近几年物价不断上升、引进人才成本、公用经费等办学成本的逐步上升而收费标准受政策性和家长承受能力的限制不能也不可能随之相应增加,使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三)举办者按学费比例收取管理费的做法将阻碍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的事业,但在举办者眼里误认为试办独立学院是毫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常常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以利益最大化、收回投资的短期化为追求目的。由于举办方、投资方的价值取向或利益导向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相悖,独立学院成了各方利益的角逐场,独立学院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继续发展的办学积累非常有限,这直接制约着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目前,不少独立学院靠学费和银行贷款办学,办学中的资金短缺问题突出,独立学院都得向举办者上缴管理费, 在浙江省的独立学院中除浙大办的两所独立学院外,其余的独立学院都得向举办者上缴管理费,大多占20%-40%,有的甚至达到50%,遏制了独立学院的发展。上缴举办者的管理费是雷打不动的,之所以会这样是举办独立学院的利益初衷决定的,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不够完善,由于事实上的双重隶属关系的存在,使得独立学院自主办学权利,以及代表并执行学院最大利益的思想、意志、决策的职责,难以落到实处。加上独立学院经费使用得不到上级部门的监管,上缴比例多少完全由举办者决定。独立学院之所以收费高是因为它是按成本收费的,但是办学成本本身不包含上缴的管理费。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

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实际上管理费是在办学过程中作为办学成本上缴的且直接列入当年的办学成本,这不符合成本核算办法也违背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独立学院管理者虽然很清楚但因为在管理费上缴比例上没有话语权,也只得执行。使独立学院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一些独立学院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高等学校的竞争是教学质量、综合实力的竞争,而教学质量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力的保障程度。无论是硬件设施的建设,还是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财力是办学的基础,没有财力无法吸引住高素质人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保障,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有财力作保障,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独立学院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大力开辟吸纳社会资金和教育资源的多种渠道,加速自身发展,虽然独立学院运用民办机制,政策灵活、机制创新,充满活力,但活力也要有足够的财力作支撑,才能使活力产生应有的效果,谁能把独立学院的财力问题解决好,谁就可能是胜者,就能赢得挑战,独立学院如何克服财力不足,是走向持续、稳定发展道路的关键。

二、开拓筹资渠道,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一)取消按学费比例上缴管理费的做法

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分配。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建议:当年如有办学结余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举办者可以根据双方协议进行分配也可以按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二个百分点比例取得合理汇报,但分配总额不得超过总结余。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应加强监督不能听之任之。对于占用了母体高校教学资源的可以按占用资源的具体项目如教师、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支付合理的使用费并列入办学成本。

(二)争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资金投入努力拓展筹资渠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独立学院应争取政府直接、间接的经费或政策上支持,当地政府应根据独立学院的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政府在政策上,特别是税收政策上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教育事业。

积极开展各类科研、社会服务创收活动;举办各种短训班、成人教育以及实验室对于外服务等各种教学服务活动;争取合作办学;通过多种途径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通过组织基金等形式吸收一定的社会闲散资金,扩大收入渠道。

(三)加大依托母体力度,提高母体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独立学院是利用母体-普通高校多年办学中积淀的无形有形资产(如声誉、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管理人才)等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是母体教学资源的一种外延,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依托母体,使其与所依托的母体-普通高校在教学资源、师资、图书、实验设备等方面共享,不仅使母体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且大大降低了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而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的降低为母体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回报,反过来补充母体办学经费的不足。所以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母体的利用是一项重要的办学资源,是独立学院能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只有母体在资源上的支持,才能使其降低办学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资金紧缺的现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应充分利用母体中相对比较富裕的专业教师,充分发挥母体在实验室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母体实验条件好而自身比较薄弱的实验条件,充分利用母体中的馆藏图书,共享图书资料,对于母体来说应尽量给予支持、扶持,以保证独立学院持续、稳定发展。特别是在独立学院建设发展初期,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投入大且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难以体现,此时的母体应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更大支持。

(四)搞好收费工作,努力提高缴费率:独立学院是按教育成本收取学费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学费收入是学院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收入的90%以上,也是还本付息的直接来源,是保障学院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院发展的前提,学生缴费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院年度预算的执行,继而影响学院的正常教学,因此,必须加强缴费管理,提高缴费率,减少无故拖欠现象。学费收缴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应对学生欠费情况进行思考分析,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欠费率,直至实现零欠费,这需要学院领导、管理者到各部门特别是学生所在的院、系都来重视收费工作,意识到收费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以院、系为主体的学费催缴管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学费催缴工作,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向欠费学生了解欠费原因及思想状况,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督促学生依法履行义务,增强学生主动缴费意识,按时足额缴纳学费。

三、注重管理,提高效益

(一)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提高办学效益

独立学院虽然是非营利机构,不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尤其对于没有财政拨款按办学成本收费而收费标准又受限制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办学效益,争取两个效益双丰收,形成良性发展,如果办学效益不好,连生存都有困难,谈何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有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但要注重其使用效益,提高设备利用率;在专业设置上事先进行可行性和效益研究,减少盲目性,使专业设置尽量与市场需要衔接,以市场为调整专业设置的杠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一些市场前景好而投入少的专业。在实验设备等教学投入上要充分利用母体现有的教学设备资源,对于母体实验条件比较好的实验室,学院最好不要重复建设,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母体比较缺乏而学院又必需的教学设施上。独立学院起步时师资力量主要靠"母体"教师、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很少,这种师资队伍结构具有进步性、效益性,因为他们来自于各种学校、各企事业单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社会资源、市场信息灵,能把不同的经验、信息带入学院,使专业与市场更好地结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

使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更加衔接;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相对专职教师其投入少、负担也较轻。在师资队伍上,尽量利用母体的教师,把资金用在母体十分紧缺的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要正确把握适度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对于靠学费收入来运行的独立学院来说,没有高质量和适度的办学规模就不能达到办学的高效益,据统计,一般高校规模达到8000以上才能产生规模效益,所以,独立学院应把规模有较大发展,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明显提高,作为自己全面把握的目标。

(二)注重实验室投入效益,缓解经费供需矛盾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独立学院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要重视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提高,要富有创新精神、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在实验室建设上要注重特色,要考虑创新与科研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师生的科研活动。在资产管理上要改变那种只注重资产安全,而不讲究资产使用效率问题;资产管理部门要按照专业布局、教学的要求,合理配置实验室仪器设备,深入调查研究,合理制订设备购置计划,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在确保设备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不要过分追求高档次、高品位;在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上要充分了解价格信息,合理制订设备采购计划,避免重复购置;要有成本效益意识、节约意识,应货比三家,尽量采购到价廉物美的设备。设备采购后要提高其利用率,要注意保养、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必需的紧缺的教学设施上。

(三)强化预算管理,切实保证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预算是统驭学院资金收支和教学科研活动的纲领。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重视预算管理,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益、缓解办学经费不足矛盾的重要手段。重视预算管理,其核心是重视教育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益,应提高预算管理在学院管理中的地位,发挥预算的最大效益,强化预算全过程管理,切实保证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使所有的经费都纳入预算管理,各项支出都应在预算所控制的范围之内,对于预算中没有的或超支的原则上不予追加,确需追加预算指标的,需经过学院领导集体讨论和有关程序决定,避免某个领导说了算的做法;应根据预算的执行方案对预算的执行进度进行监督,预算的执行应由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不仅要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而且对各个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道环节都要施以监督,做到层层把关,要连续不断地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测试,将实际同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揭示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及原因,以便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资金的来源始终无法满足所有支出的需要,因此在预算的安排上要有所侧重,要体现学院事业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体现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处理好学院发展与财力、教学质量与财力矛盾、教职工生活福利待遇与财力的矛盾。如:事前预算的安排、事中的预算执行、事后的审计监督来控制不合理支出。

四、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控制财务风险

独立学院应在日常财务管理中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重视对各种风险因素的把握,加强财务监管和内部牵制,尽可能规避或降低财务风险以减少损失。在使用资金时,一方面要考虑资金成本,注意分清轻重缓急,坚持慎重稳妥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投向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大计的项目上来,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坚持专款专用,严禁把贷款资金用于人员经费或消费性支出。独立学院贷款应用于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等能产生办学效益的项目上,为偿还银行贷款提供资金保证,同时,独立学院的基本建设必须量力而行,自觉控制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避免基建时间过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避免造成无效投入而给学院财务造成困难。学校在使用资金时必须建立成本效益观念,既要努力扩大收入,又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独立学院在考虑借款、选择负债项目时,必须坚持慎重稳妥的原则,树立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控制负债规模,进行成本计算和效益论证,把握负债的度和量,设立一整套对外借贷的审定制度。学院要发展,一方面应按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另一方面还要着眼于未来,认真制定学院的发展战略,不能不顾实际、贪大求全,无视本校或本地区的承受能力,盲目上规模、上层次、出特色,对于重大负债项目的确定,应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专家咨询书、领导决策等程序,并通过一定的民主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负债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效益性。

独立学院在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的同时要准确把握教学活动规律,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合理安排贷款资金。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的规模、教学质量、办学效益之间的关系,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确定投资规模、学科建设与发展、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之间资金投资方向与使用结构的前提。根据学院的办学规模和今后的还贷能力进行适度举债,贷款的额度和期限不能超过自身还贷能力,既视未来的学费收入和其他收入而定。学生生源好,收入高,则贷款额可适当增加;反之则应减少贷款,贷款的增加要以扩大招生规模为基础,使偿还贷款有资金保障。

平时要注意研究债务结构和国家的信贷政策,积极与银行等有关部门沟通信息,使举债办学成本降到最低。一般贷款期限长,资金成本高,财务风险小;贷款期限短,资金成本低,财务风险大。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贷款期限、不同的利率、以及建设项目资金需求和学院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筹资组合。将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不同种类贷款进行组合,优化贷款结构,均衡负债,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在资金的运作上要根据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步到位;要充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商业信用来筹集短期资金;利用长、短期贷款之间的利息差等方式有效降低资金运作成本。

要重视到期贷款的偿还工作, 合理调度资金, 按时偿还本金。独立学院举债办学,应有稳定的还贷能力。在学院债务形成以后,财务部门要落实明确的还贷渠道,根据学院的收支状况,指定出详细的还贷计划,保证各项

借款在规定的期限内偿还,提高学院信誉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