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外文研究论文

外文研究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外文研究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外文研究论文

篇1

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己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2007年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一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扩一大文化市场的准人,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人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总体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人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在必行。

二、国外强势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而中国则属于弱势产业、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态势下,国外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哪些影响和冲击呢?

一首先,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阴文化发展一旦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独有的资源不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其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满足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费。这是开放条件下中国文化资源开放带给世界的积极的一面。然而,文化资源的开放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加剧了文化资源争夺,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过去,人们经常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资源是无限的,但是在今天,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空前膨胀,它在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引向虚拟空间、虚拟人物的时候,也把它的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木国的文化产业利润。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支持下,从技术角度讲,它对一国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几乎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对于该国的文化产业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差的文化生产单位来说,对同一素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消费者旱已经认同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品,由此引发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产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选取的题材就可能不同,对同一题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间,也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为例,欧美文化市场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费呈增长趋势。在对阿拉伯文化的消费土,有两类作品特别受西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一类是有争议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欢迎,有的甚至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另一类是表现阿拉伯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的风俗和日常生活图景的作品。从这一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角度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文化市场的控制力,使得以它们为主体的标准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表现出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单一性机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文化资源,从自己的角度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作品必然会很快传送回文化资源的所属国,进而对所属国的文化产品生产产生负面的诱导,威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由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一性的消费倾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中国的文化市场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然要履行相关规则的要求和承诺,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必然贯通,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权将逐步放宽,进出口手续也会简化,中国文化市场将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集团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文化产品将大规模进人中国,文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虽然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消费者会从中受益,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新兴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活动领域和文化产品交换场所的文化市场也面临着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本土有12亿人口,海外还有7000多万华人,对作为以传播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华语市场。国外文化资本绝不会放过这一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人,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力。“文化经济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级阶段。这首先表现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条件,从而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全面发展;还表现在文化经济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将文化产业当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发展必将实现双赢。

篇2

我们经常在各级政府的报告中读到类似于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努力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然而一个小小的韩国,在经历了1997年金融风暴后,只花了短短几年时间用他们创造的音乐、电影、电视等文化作品不仅席卷了东南亚,还进入了欧美市场,成为了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的一支生力军。他们不需要抽象的口号而悄然登上了世界文化大舞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当代世界范围中的表现

在上个世纪,美、日、英、德是最大的文化商品出口国,占全球文化商品出口总额的5514%,同时它们成为了文化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占文化商品进口额的47%。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成为了文化商品的进出口大国,但遗憾的是中国出口的文化50%以上是游戏设备、文教娱乐和体育器材,这确实与中国近年来作为全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相吻合,却与中国是一个有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这一地位不相宜。

中国的实物商品贸易量在全世界排名在前三位,然而文化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比例约为10:1;2001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的比例约为10:1。1992年以来,我国购进俄罗斯版权为世界第一,而向俄罗斯输出版权几乎为零。1998年我国高达300亿元以上的图书销售中,出口才2000万元。2002年,电子出版物的进口额是出口额的14倍。在表演、电影、音像制品、会展、期刊、报纸展览等产业中,存在明显的贸易逆差。特别是无论哪种级别和内容的文化庆典活动、会展和交易活动,我们都会看到外国文化团体的参与和文化产品的引进,不仅大大挤压了中国文化的话语空间,同时也形成了更大的贸易逆差。

中国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一直停留在小规模、低档次、低效益的水平。当代世界的贸易发展潮流是服务贸易的比重在增加,而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文化贸易的比重又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大增。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在全球范围的交流越来越多,知识和文化产品的服务贸易比重不断增加。如美国2005年以版权和授权费用的出口增长达到近500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运输服务和军售。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成为了我们研究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动力。

二、改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建议

如何改善中国文化贸易,这要进行全方面的系统的审视,因为“文化”这个概念的宽泛性以及文化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人们对于文化产品贸易在认知上要比其他商品和服务贸易困难得多。

(一)加深对文化概念和文化贸易的认知

“文化”有多种解释,大致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文化行为和文化成果。包括人化的自然、人类的物质生产成果、制度文明成果、精神产品和意识形态。狭义文化概念指的是知识和精神产品,也包括制度文明和意识形态的积淀。

在探索文化对于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时,我们希望从广义的文化视野出发,将人类文明进程中所积淀的所有的文明成果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来看待。但是在我们研究文化贸易时,我们又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狭义文化的语境中对文化的内涵进行有限的诠释,将文化看成是人类各种制度和观念的成果。只有这样,方可区别于其他物质领域的商品生产与贸易。

文化贸易属于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服务贸易,它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由于人的精神追求和心理需要比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更高的层次性,因此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能够传播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不仅版权热卖于世界各地,获得了象三星、现代公司一样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向世界传播了韩国人坚持诚信、尊重传统、锐意改革、不畏艰难的励志精神。好莱坞电影风行全球,将美国式的民主和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念向全球推广,它的影响力决不只是支撑了美国的文化产业,而是形成了全球意义的话语权力。因此,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对文化贸易的功能、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还要普遍提升。这不仅仅是作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存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理念和精神资源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世界人民享受中国文化成果,使我国在经济政治等多种领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力。转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在经济增长中,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太合理的状态,第三产业在总量上的比重偏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70%以上,而我国只有34%左右。文化贸易对第三产业的贡献不仅是总量上的增加,更是内部结构的升级和完善。全球服务部门按国际服务贸易分类标准,有八个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其中的四个大类是文化、体育及娱乐服务。文化服务贸易还包括第一大类商品服务中的F类的印刷、出版和第二大类通信服务中D类的视听服务,这是经过日内瓦WTO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审认可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和项目的交流,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贸易的平台是构建在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的。在建构文化交流平台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达国家,教育产业的发展除了为数不多的公共财政支撑的公立学校外,社会力量办学和市场化经营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如美国的迪士尼乐园、NBA篮球运动通过向全世界的渗透为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利用全世界明星荟萃的优势,在联赛空余时间造访中国大陆、香港等进行文化贸易,既获得了很大商业利益,又传播了西班牙足球文化和理念。这些都说明文化是可以作为也是应该作为一种产业进行生产与贸易的。

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就要建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要用市场的观念和手段去打造。这就要改变多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习惯运用的行政思维和行政手段。我们需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规划和管理,如尽快建立一套动态有效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制定有利于促进文化产品生产和贸易的政策法律,包括文化贸易的项目审批、外汇管理、商品结构、税收优惠政策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严格按照被认可的体制和法律框架办事,而不是由某一个文化管理部门简单的个人意志去掌握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权力。同时我们的体制设计和政策制定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企业提供一个有法可依、有政策导向、平等公正的竞争环境。教育、文化、体育、出版、会展在计划经济时代通常被认为是政府公权力管辖最直接最严格的领域,它甚至形成了某种政府对文化资源的垄断,但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我们仍然要象其他产业发展模式一样,放开搞活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当市场的力量产生偏差时,政府应该有办法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法律手段加以调整和规范。如美国为了防止电影市场因为垄断而削弱竞争,政府严格限制国内电影产业的垄断,不允许建立从创意、制片到发行放映的垂直垄断企业。韩国前几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短短几年的市场化运作,文化企业象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形成了十分活跃的文化产业生产和贸易局面。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外国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和文化贸易策略,同时也应该借鉴我国二十多年来外贸体制改革的经验。

(三)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具有从未中断过的文化积淀。众多的文化工作者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基础。但是中国的文化企业数量多,层次低,资本缺乏,规模太小。前些年虽然经历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制的变革,建立了一些大型文化企业,但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不高,不具有品牌优势。

面对国外媒体大规模兼并重组势头,中国文化产业要加快重组步伐,打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所有制之间的界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建立大型跨行业集团,实现企业规模经营和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企业品牌和文化产品品牌,进军国际市场。

篇3

2眼外伤的急救

眼外伤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外伤分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机械性眼外伤包括非穿孔性外伤(主要为眼的钝挫伤)、穿孔性眼外伤、异物伤,这些外伤可引起交感性眼炎。眼外伤患者都具有出血、怕光、眼痛、头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有时甚至无光感。患者情绪多焦虑、烦躁,急需解除痛苦[2]。因此一方面要迅速通知医生明确诊断,一方面要立即分诊做好处理准备。判断患者是属于机械性眼外伤还是非机械性眼外伤,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2.1机械性眼外伤的急救处理机械性眼外伤又分为非穿通伤和眼球穿通伤。

2.1.1对眼球表面(结膜与角膜)异物伤,可用冲洗法去除,或用无菌湿棉签拭去;角膜局部异物者,应滴2%利多卡因溶液于表面后,用消毒异物针头或注射针头从异物的边缘轻轻剔除,针尖应朝向角膜缘,如不能一次次剔净可隔日再剔。

2.1.2如为外伤引起的多发性异物,往往异物细小且多,可分期分批先剔出较表浅的,后剔出深层细小的异物,剔除后涂抗生素眼膏再包扎。

2.1.3对眼眶挫伤、眼睑挫伤、角巩膜挫伤者,首先要注意有无颅脑损伤的全身症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无全身症状者,取患者半卧位,双眼覆盖或用压迫绷带包扎止血,给止血剂。对眼睑挫伤有血肿者,受伤24h内可用冷敷,1~2d改为热敷,并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2.1.4若为眼睑撕裂伤,其伤口平行于眼睑或伤口未睁开,可不必缝合,局部消毒后覆盖患眼,数日后即可愈合。伤口较大或不整齐者,应尽量保存组织,不应轻易剪去,以免发生睑外翻,可用细线仔细对齐缝合。

2.1.5对眼球穿通伤及眼内异物的患者,应积极抢救,及时做好止血、止痛、封闭伤口及抗感染治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局部检查和治疗操作,不宜冲洗眼部和涂眼膏。角膜伤口小、整齐,无虹膜脱出者可不缝合,给抗生素眼药水或结膜注射抗生素,包扎双眼,避免头部震动。角膜穿孔并虹膜脱出应尽早清创缝合[1]。对眼内异物者,若眼前部能直接看到异物者,可由原伤口或角膜缘切口处行手术或磁铁取出,眼后部异物应在精确定位后取出。

3非机械性眼外伤的急救处理

非机械性眼外伤是指因酸、碱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损伤,也称眼化学性烧伤。对眼化学伤者必须立即区分致伤原因,分秒必争,用中和药液进行彻底冲洗对预后至关重要。因为烧伤的轻重与致伤物的性质、浓度、压力、接触时间和面积及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很大关系[2]。

3.1如为热烧伤,立即涂抗生素眼膏及滴抗生素眼药水,覆盖伤眼并配合全身治疗。

3.2对辐射性眼外伤患者,用2%利多卡因溶液滴眼数次,可以解除疼痛和眼睑痉挛,缓解刺激症状,并口服镇静剂,冷敷以减少局部充血。

3.3化学性烧伤后,要分秒必争现场急救用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冲洗液不能少于1000ml。如有固体物质存留结膜囊内,应彻底清除;球结膜作放射切开,碱性物烧伤用维生素C注射液,酸性物用磺胺嘧啶钠溶液,作球结膜注射;用1%阿托品扩瞳,3次/d,以防虹膜粘连,还应清除坏死组织,用抗生素眼膏和眼药水预防感染。

4角膜、球内异物残留取出术的手术护理

4.1术前作好心理护理以及各种术前准备,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协助患者更衣、洗濑、进餐、盖被等,室内挂上窗帘,保持安静避光。饮食方面注意加强营养,宜清淡高维生素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如搬运患者做检查、摄片时应尽量避免头部震动,防止眼再出血、或组织损伤[3]。术前更换好清洁衣服,穿对胸结扣的衣服为宜,以免术后脱衣时碰伤眼睛,若眼内异物为磁性须行磁吸术,要避免患者带手机、手表等物入手术室。

4.2术后要及时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尽可能地避免头部震动,避免用力咳嗽,必要时给予镇咳药。同时注意观察全身及眼部情况,敷料有无松脱、移位、渗血、渗液、术后疼痛等,如患者反映术眼剧痛,伴恶心、呕吐及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是否有眼内压增高或术后感染。同时注意防止患者便秘。特别要防止交感性眼炎的发生[4-6]。护理内容包括:①床边备好吸痰机、开口器、压舌板等急救物品。②全身麻醉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后取交替卧位,卧床休息,减少头部转动。③患者对双眼包扎,会产生烦躁、恐惧不适感,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分散其注意力,如讲故事,说笑话等。避免患者抓脱敷料及碰撞患眼,敷料松脱应及时处理,避免低龄患儿哭闹,必要时使用镇静剂。④开放点眼,动作轻柔、勿按压眼球,嘱患者闭目休息,减少眼球转动,保持患眼清洁,避免强光刺激。⑤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本研究处理得当,护理责任心强,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5宣教

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由于眼器官存在其特殊性,给临床急救带来较大的困难,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要求动作轻柔,护理精心,稍微疏忽则会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因此,在临床急救和护理过程中都非常小心谨慎。应在农村、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开展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更多的居民,家长和学校老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对市场儿童玩具应加强检测和管理,控制射击子弹类,尖锐和边缘锐利的物品,而在农村,亦应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旦眼睛受到外伤,一定要冷静处理,切莫慌张。化学物品溅入眼睛后,应该就地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不及时处理,等到医院再治疗,往往眼睛可能已经受到严重烧伤,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预后也不好。其他受伤者应该立即用干净物品遮盖伤眼并立即就医,千万不要揉眼睛,涂药膏或者试图把异物从眼中取出。对于严重眼外伤,在当地卫生所或医院简单处理后应该立即转上级医院治疗,切莫耽误时间,以免造成终生遗憾[3,6]。

参考文献

[1]王伟,徐海峰,等.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和致病菌临床分析.中华实用眼科学,2002,24(5):490-492.

[2]张荷珍,于洁,庞秀琴,等.眼内炎的临床及病原学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5(4):226-228.

[3]李艳英,薛桂英.眼外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4):351.

篇4

是两次结汇,投放了双倍的人民币现金,最后,外汇又回到了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储备。因此,所有从汇金公司出去的外汇资金,无论是注资给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等,这些资金都不能结汇使用。

再比如,有人提出,是否可以拿外汇储备去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或用于扶贫,或者把这些资金用来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想法很好,但不是很正确。如果贫困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物资、设备、技术的采购来自国内,工资的发放是人民币(如果发外币允许结汇,与发人民币是一回事),那么,运用外汇储备解决这些问题并没有减少外汇储备,不过是外汇储备在国内转了一圈,由被资助者结汇成为人民币使用,外汇最后又回到了中央银行。这样的外汇储备使用,仍然是双倍的基础货币投放。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中央银行直接发钞票进行扶贫,而这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解决上述问题是在境外采购,设备、资源在境内使用,这才是真正使用外汇储备,这确实可以减少储备。

外汇储备确实是国家可以支配和动用的战略资源,但凡是在国内使用的外汇储备,只要使用者要求结汇成为人民币使用,这样的使用都是不可行的。只有纯粹使用外汇的项目,才能动用外汇储备。比如石油战略储备,战略物资的进口储备等。

二、外汇储备可以给商业银行用吗?

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在国外投资和使用,国内不能使用,不是浪费吗?资金就是如此矛盾。企业、银行、个人都预期人民币升值,都不愿意持有外汇,但愿意使用,但银行没有足够的头寸。因此,已经有建议提出:是否可以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借款给商业银行使用,这样,可以解决企业需要外汇贷款而银行缺乏资金的情况,解决商业银行的外汇头寸短缺;也有建议提出中央银行建立外汇再贷款机制,和人民币一样,这样,也可以解决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短缺问题,或者允许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直接拆借外汇储备;还有建议提出,在境内发展外币债券市场,允许外币债券发行人向中央银行发行外币债券。应该说,这些建议是可以操作的,需要政策部门去研究。问题在于,如果这样外汇资产缩水的风险就完全由中央银行承担了。

p;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要使企业和个人具有持有外汇的意愿。文章来自:/论文帮人民币升值预期会降低和减少个人持有外汇的意愿,但如果政策允许个人、企业进行外币投资,情况会好一些。这需要政策部门研究允许个人、企业到境外进行各种投资,包括证券投资等。这样,就会有需求和保留外汇的意愿。当然,国内发展外币债券市场,允许外币债券买卖,也可以增加投资渠道。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在预期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背景下,要实现“藏汇于民”很难。

三、外汇储备是多了还是少了?

1.讨论合适规模的意义不大。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外汇储备主要用途是:支付进口、偿还外债、干预汇率。因此,只要能够满足这三个需求,外汇储备的规模就足够了。进口和外债偿还需要的外汇储备,有国际计算标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创汇能力去准确预测,不需要特别大。最近,夏斌同志提出7000亿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合适的,计算依据是进口按6个月计算,外债按全部外债余额计算,这是明显偏高的计算(中国经济时报2006.4.11)。国际上进口用汇储备一般是按3个月计算,外债是根据短期外债(包括长期外债当年需要偿还的)规模来计算,最多再考虑未来1年的扩大趋势,考虑对外担保。但不需要如此大的口径。干预汇率的外汇投入一般是在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或特殊背景下才需要比较大,一般也不会很大。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非储备国家普遍认识到外汇储备不仅影响国家信誉和信用评级,也是预防货币危机的重要手段,是打击投机力量的最有力武器。因此,国家必须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对投机力量的冲击,保持货币的信誉和国家的信用评级。但到底需要多少储备来应对投机冲击和货币危机呢?这主要看投机力量的资金规模和投机期限。因此,这也是可以计算的。但我国现在没有人民币的离岸外汇交易,这个因素需要的外汇储备不需要很大。

国家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开放的扩大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也需要一定的外汇储备。当然,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规模对维护香港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也很重要。我国目前没有人民币的离岸交易,将来有可能发展。因此,可以有部分储备考虑。

2.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出风险是否也需要外汇储备来应对?这需要具体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现金还是有形、无形资产,最后都要转化为机器、设备、厂房或技术、品牌、股权等。正常情况下的外商投资,是通过投资期限收回投资、得到利润流出的。外商直接投资在非正常情况下的撤资制度是许可的,但这些设备、厂房已经在折旧中了。因此,将来只有净股权和净资产的转让,拍卖等,可以流出,其价值没有那么高。唯一存在的风险是外商直接投资应分配而未分配、已分配而未汇出的利润,这可以作为风险存在。外汇储备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但如果这些已经作为人民币再投资,情况就不同。更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大部分是国内企业从境外的返程投资。真正流出的风险不是那么大。考虑一年的规模即600亿美元就足够了。

3.外汇储备规模需要多大?即使将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了,从需要和使用来说,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有5000亿美元就足够了。

但是,从供给和运用来说,现在讨论外汇储备的合适规模意义不大,因为储备本身已经成为政府可以动用的资源和力量,另外也在于它已经成为一种资产,可以进行投资、经营增加价值的资产,成为一种财富,不是单纯的货币概念。因此,纯粹讨论规模大小已经没有必要了。更多关心其他问题,考虑其所带来的其他金融、经济问题和矛盾更有意义。

4.人均外汇储备指标不可使用。在讨论外汇储备是多少的时候,有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人均规模不大。这样来说是不周全的。我国的人均外汇储备与日本或新加坡等比较确实不高,但不能这样简单比较。如果可以这样比较的话,是否可以拿美国、欧洲、英国等发达国家来比较呢?他们的人均外汇储备比中国还低。是否说明他们需要增加外汇储备呢?不能这样讲。因为从道理上说,不能以外币在国内计价和流通使用。

如果说我国的人均外汇储备不高,让人们理解起来就会觉得政策还在追求增加外汇储备。如果外汇储备个人可以使用,本国人均拥有的外币越多,说明本币的信誉和地位就越低。

因此,不能用人均来说明问题。外汇储备也不是被个人使用的,只有个人使用和占有的资源等才能以人均来比较,比如人均水资源、土地、房屋面积等,凡是不能被个人占有和使用的,都不应该以人均来衡量。

四、外汇储备的风险在哪里?

各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和经营一般都遵循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因此,正常情况下,外汇储备的管理和经营不把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安全性是第一目标,流动性是第二或者说与第一目标并列重要。

从外汇储备的用途来说,当外汇储备有限的时候,干预汇率的储备力量不足以抵御投机资本的力量,用外汇储备去干预汇率几乎都是白白浪费,墨西哥、泰国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但是,当储备充足的时候,为保持汇率稳定的被迫投放就是值得的,投机资本将付出代价。1998年的香港货币保卫战就是很好的经验。因此,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汇率几乎是白扔外汇储备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当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真的很多,它的风险是什么呢?那就是外币的风险。外币在本国没有清算通道,也没有外币市场,因此,账户都要开在国外。

但外币本身因为种种原因贬值的时候,持有的外汇储备将遭遇损失。但这不是主要的,因为正常的汇率波动损失或风险是可以采取风险防范的,最大的经济损失是外币本身发生通货膨胀,币值严重贬值或实行币制改革。

外汇储备最根本的风险是风险,本国的外币储备资产被外国冻结、强制没收。“过多的外汇储备也可能被美国扣为人质”(参考消息,2006.4.6)。论文帮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但特殊情况下会发生,如两国政治关系恶化乃至交战。当然,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会采取对应的措施。

五、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

自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消失以后,以2001年为分界线,我国的外汇储备又进入了危机以前的高增长率状态,2003年以后进入超常增长状态,每年增加2000亿美元以上。如果把对商业银行的注资也计算进去,外汇储备增加的规模更大。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复杂,但比较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肯定,储备高额增长的机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1994-1997年上半年,国内关于外汇储备规模是否过大的争论也反映了储备超常增长机制的存在,只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人们觉悟到当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大,在危机期间,政策部门是期望增加储备。1997-2000年的4年期间,外汇储备增加300亿美元不到,政策部门曾经把2000亿美元作为目标。没有预料到的是危机以后,外汇储备出现了超常增长,

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不是没有规律,而是确实存在着高增长的机制。这个机制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行的诸多涉外经济政策,包括我们的直接投资、外债、境外上市和贸易政策都是鼓励资金流入的,地方政府则是把这些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再加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优惠政策及其导致的高利润回报和利率差距,对各种外资利益的保护和补贴,必然导致境外资金大量流入出现持久顺差。

可以肯定,如果这种机制和制度下的政策还不做大幅度的调整,2006年9-12月之间将突破10000亿美元,2008年将达到12000亿美元。

我们真的需要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真的需要继续目前的各种外资、外债、境外上市和外贸政策吗?各个部门的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是部门政策的必然,已经成为无奈的结果,外汇局自身对此无能为力。需要各个部门真正把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与国内政策协调起来。

六、外汇储备增加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是什么?

应该说,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大大提高了我国涉外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也提高了我国经济和金融的抗风险和抗危机能力,使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但是,也要看到,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与逆差一样,是一国经济对外失衡的表现,带来诸多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造成货币升值压力。近年来,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我国较长时间的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通常会强化市场升值预期,对国际游资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使货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失衡的时间越长,涌入的游资就会越多,对经济稳定的冲击就越大。

2.导致基础货币过量投放,加剧资金过剩。2001年到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6533.5亿美元,基础货币投放增加27089.8亿元,为防止基础货币过量投放导致的通货膨胀,央行每年不得不发行大量票据对冲外汇占款,2004年底,对冲累计金额(央行票据留存余额)达到11707亿元。2001-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增加额占同期人民币过剩资金增加额(存款和贷款差增加额31859.08亿元)的85.03%。

表11993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简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项目

外汇占款占央行总资产%占M0%占M1%占M2%

年份

19931431.800.110.240.090.04

19944503.900.260.620.220.10

19956774.500.330.860.280.11

19969578.700.361.090.340.13

199713467.200.431.320.390.15

199813728.300.441.230.350.13

199914061.400.401.050.310.12

200014814.520.381.010.280.11

200118850.190.441.200.310.12

200222107.390.431.280.310.12

200329841.800.481.510.350.13

200445939.990.582.140.480.18

2005.958904.420.602.640.580.2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文章来自:/论文帮

3.导致利率政策不能发挥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货币供应量过大,在货币政策的操作上应该调高利率。但调高利率,扩大本外币利差,会形成更大的资本流入,结汇后形成更大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发行巨额票据对冲外汇占款,也面临提高票据利息的压力,而这与国债市场和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利率走向往往会形成矛盾。

基础货币投放会有巨大的乘数效应,据计算,我国M2的乘数为4.78,这意味着我国每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2.6-3.2万亿元人民币,基本上是由外汇储备因素所产生的(由于货币乘数没有时间概念,因此,基础货币投放导致的货币供应量增加,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货币供应量的过量扩张,会导致信贷扩张和投资过热,而这反过来要求提高利率,但目前经济发展和物价状况不允许过高提高利率。

可见,储备过量增加会使利率政策不能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受制于国际收支,独立性受到影响。目前,外汇占款占M2的比重已高达20%。

4.容易引发金融资产、产业和不动产泡沫。由于国际收支持续大规模顺差,导致货币供应过快增长,流动性充裕,容易产生信贷扩张。过剩的资金,一有机会,便会涌向有暴利的产业和行业。流入股市,容易引发股市泡沫;进入房地产市场,容易产生房地产泡沫;涌入金融行业,会产生金融泡沫。而金融资产、不动产和产业泡沫的产生,会引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旦泡沫破灭,容易引发化学科学家走访了美国相关的部门,以此比较两国的研究状况和拓宽年轻科学家的视野[6]。

4.4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学科评估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方法,几乎每个学科评估都曾采用过。调查问卷一般是面向大型项目的主持人或相关人员及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发放,通过他们了解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科学研究资助机构的资助程序是否合理,经费是否充足,能否及时地开展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对于社会的贡献如何,今后的学科发展战略目标是什么等问题。ARC在对“大气和海洋地理学”进行评估时,向ARC大型项目负责人发放了一份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普通信息)包括个人和职业信息,如姓名、所在单位、最高学术资格、获得最高学历的时间、开始科研的时间、目前的职位等,也要求列出研究职业中的出版物数目、同时要向他们了解申请不成功的项目并且说明是否从其他什么地方得到资助,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今后是否继续申请ARC的项目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申请到的项目的一些具体信息等内容[4]。

4.5信息收集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工作的有力工具。在学科评估中,通过网络可以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可以汇集除了本学科领域内的专家以外的一些社会人士对该学科的看法以及发展意见,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科的状况。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对“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评估活动中,为了从更广泛的渠道得到的信息,在《校园评论》上广告,类似的信息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澳大利亚天文学会会员,希望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评估[7]NSF在对“重大海洋研究计划”的评估中,也在互联网上发放问卷,了解诸如以下的一些问题: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带来对海洋认识的显著增加吗?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已经为你提供了研究中使用的其他研究设备和设施吗?并且还通过问卷收集各界人士对海洋学重大研究计划的建议措施。

4.6国际比较

对学科的评估不能只是在纵向进行比较,横向的国际比较往往更加重要。学科评估中不仅要了解本学科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要清楚该学科在世界上的整体概况,从中了解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明确本国在该学科今后的发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进而确定一些优先发展领域,保持本学科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如BBSRC在对“结构生物学”的评估中评估小组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的世界上“结构生物学”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线,分别是:基于整体基因的方法(结构基因)、基于系统和加工的方法、个体目标(individualtargets)。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的研究集中在“结构基因”方面,其它的研究方向散见于其他的一些国家[5]。

5启示

我国目前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效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2]。如何有效的利用科技经费,使之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基础科学进行绩效评估,是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以上介绍的国外科研资助机构的学科评估,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5.1学科评估是提高我国科学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研资助机构通过开展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学科发展和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资助方法和模式更加科学有效,也使得有限的科学基金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我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过许多类似项目评估和人员评估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科评估针对的是学科整体的发展及基金管理机制等问题,是在整体上把握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绩效和管理工作概况,具有项目和人员评估等方式无法触及的角度和深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工作可以了解我国科学基金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明确目前的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过程是否科学有效等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科学基金的使用效率。

5.2学科评估是制定我国学科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基础

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国家的目标和需求[13]。在学科评估中可以了解该学科目前的国际趋势和本国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需求,为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基础,从而引导学科的发展为国家目标服务。目前我国开展的科学研究绩效评估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强调微观的、针对研究人员个人的评价,而宏观的评价不足[14]。学科评估本质上是一种宏观评价,并不过多考虑细节,而是分析学科的综合影响力,注重学科的发展战略等问题。因此,在我国开展学科评估可以拓宽我国科研人员的视野,明确国家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学科规划的发展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5.3学科评估可以增加公众对科学和科学基金工作的了解

当今社会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基金工作,开展学科评估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学科评估的工作,向公众展示科学基金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科研资助机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管理机制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目前不尽如人意,除了其他的因素,与我国的科学宣传和科普工作不力有很大关系。公众对于科学及科学研究一知半解,这也使得目前各种伪科学大行其道,损害了科学的正面形象。通过向公众展示学科评估的结果,一方面让公众掌握当今科学发展的最近进展,另一方面,让公众明确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及取得的成果,提升公众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基金工作的支持力度。

5.4学科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相关数据资料信息的积累

篇5

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814.5亿美元,比重达到29.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外贸增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实现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已经开始影响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分析

1.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地域分布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东西部差距很大。2006年排名前十名的省份及出口比重分别为:广东(37.75%)、江苏(25.13%)、上海(15.65%)、天津(5.50%)、北京(4.08%)、浙江(3.63%)、福建(3.16%)、山东(2.27%)、辽宁(1.12%)、四川(0.34%)。几乎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其比重总和达到98.29%,东西部高新技术出口极度失衡。即使在东部沿海省份内部,发展也不尽平衡。前三名的总和达到78.53%,最后四名的比重总和也只有10%,出口比例非常有限。

2.出口品种过于集中

2006年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主要技术及出口比重的依次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79.9%)、电子技术(12.8%)、光电技术(2.5%)、生命科学技术(2.3%)、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1.0%)、航空航天技术(0.9%)、材料技术(0.5%)和生物技术(0.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技术领域,比重达到92.7%,占了绝大多数;但是从国际市场角度分析,这三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却呈现萎缩的趋势。而极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如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出口比重却很低。

3.加工贸易比重过大,产品附加价值低

从贸易方式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以进料、来料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方式的比重很低。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2006年出口额高达2458.2亿美元,占当年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7.3%。加工贸易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充分说明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技术产品仅为其他国家的代加工产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结果。

4.出口的企业主体类型失衡

从出口企业类型分析,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大,并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06年外资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47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88.1%。相比之下,内资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规模很小,出口额仅为335.9亿美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外资企业是以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导,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内资企业的差异较大,其中国有企业进出口的增长均较为缓慢,私营企业增长迅猛。

5.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2006年,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及比重分别为:中国香港(24.62%)、美国(23.48%)、日本(6.66%)、德国(5.79%)、新加坡(3.92%)、韩国(3.24%)、中国台湾(2.53%)、英国(1.99%)、马来西亚(1.78%)、法国(1.46%)等。香港、美国和日本仍旧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比重达到54.75%。虽然一些新兴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开始增长,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但总体比例仍旧偏低。

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探讨

1.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我国的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我国一直对国有企业大力倾斜,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相对充足,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造成企业创新机制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模式,科技人员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对于私营企业而言,它们有自主创新的愿望和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还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实力的不足,在资金、人才方面的欠缺,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2.融资渠道不完善

高科技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全,融资渠道不畅,对于缺乏资金的私营企业,除了自筹资金以来,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种种原因,私营企业获得贷款困难,金额也有限,难以满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刚刚起步,风险投资占企业用于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比重还不到10%,投资风险仍主要由政府承担,其成长还难以满足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3.国际营销能力欠缺

国内企业很少开展国际营销,即使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展过,效果也都很不理想。由于国际营销能力的欠缺,很多科技型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只好为国外企业做代工(OEM-帖牌生产),从短期来看虽然可以维持企业的生产,但是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很不利,一个专为别人做代工的企业很难成为一个国际知名企业,而一个专为别人做代工的国家很难成为一个贸易强国。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及策略

1.培育资本市场,改善融资环境

政府应鼓励建立面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出口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和担保基金,支持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出口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允许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优先安排经营稳定、条件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吸引外资和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多方筹集资金。

2.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措施

完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争取逐步按照法定税率退税,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设立海外市场开拓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家出口信贷保险规模,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制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所得税减免,加速折旧和研发投入等方而的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依法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专利专有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

3.创新国际营销理念

观念决定行为。目前,一些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还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观念的落后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因此,国内企业必须进行观念创新,尽快由产品观念向品牌观念、现代营销观念转变,重视产品研发前的市场研究和预测,根据对市场需求现状与趋势的研究预测,确定产品的功能、特点等。

4.创新国际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的创新是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关键。国内企业在开展国际营销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做好市场细分: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各细分市场之间的需求差别更大,合理的市场细分对于高新技术产品营销的成功也更加重要。进行需求培育: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多是产品推动型的,在产品投向市场时大多缺乏需求,所以对于市场的需求培育,非常重要。重视信息反馈:只有通过市场信息的反馈,才能了解到产品的缺陷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对产品进行改进,为营销的成功提供保证。

5.加强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之间人力资本的合作和协作,进行联合攻关,突破国外核心技术的封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国内企业也可以加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合作或协作,同时加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可已做到短期内迅速提升本企业技术水平,缩短技术研发周期。

参考文献:

[1]王耀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布特点及对策思考[J].求索,2001(4):14~16

[2]都晓岩王丽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8):12~16

篇6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八十年代,外汇储备都很小,此时积极扩大外汇储备规模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因此有关外汇储备规模问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从1990年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0.93亿美元,到1996年突破千亿大关,再到2004年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第一),2006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75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局面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主要原因有:

(一)历史因素。在外汇短缺和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涉外经济发展优先的非对称管理政策模式。外贸“奖出限入”,资本“宽进严出”,外汇“增收节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际收支较大顺差的刚性,成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体制约束。

(二)“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实现了顺差。在经常项目方面,进出口贸易顺差在1994年以后一直保持着顺差,而进出口贸易顺差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外汇的增加起到了正向累积的作用。在资本项目方面,资本项目的流入主要是利用外资的增加。由于我国政府在吸引外资方面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措施,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使得我国一直以来,在吸引外资特别是FDI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以2004年为例,我国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110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三)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是外汇储备规模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汇率浮动的幅度极为有限,虽然在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对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但短期内,汇率变动对大幅度调整外汇规模的作用有限。此外,我国调整汇率水平的其他经济政策较少,决策时滞较长。这使得我国外汇规模可能会继续以高速增长。另外,我国在外汇管理上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和限额管理制度,这就使得本应由企业和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转移到了政府手中。

(四)投机资本的涌入。从2001年起“人民币升值论”兴起后,大量“热钱”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包括FDI在内),入境转化为外汇储备,以期从中获利,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的矛盾,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上升。

二、外汇储备积累的利弊

外汇储备充足,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利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降低经济转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但根据外汇规模管理理论,一国的外汇规模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该保持在合理水平,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等,但无论是从哪种指标来看,我国现有的外汇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合理水平。这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机会成本。外汇储备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若能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加快经济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的比例用于购买收益率较低的美国国债,这实际上是用中国的钱去支持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与人民币国债的增长同时进行的,这就更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二)妨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近年来,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而基础货币的增加就要货币当局采取手段对冲因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比如,可以通过发行票据对冲,但发行票据是有期限并且需要回购的,为了控制货币的增加,央行必须不断发行票据规模,这又会增加央行的利息支出,而如果采用调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进行调控,商业银行利润将受损,影响银行改革进程。

(三)过多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在美元贬值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价值会大大缩水,由于资产金额巨大,进行币种调节的空间也很有限。

(四)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得由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基础货币的增加将通过乘数效应大大增加我国的货币供给,造成通货膨胀压力。

(五)不利于提高总体经济运行效率。一方面我国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巨额资金缺口问题,如社保基金缺口问题、“三农”资金问题等;另一方面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相应的国民储蓄从国民经济运行中沉淀下来,没有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服务,却以较低的利率让渡给国外政府使用。从总体经济上讲,这是一种浪费,因为它不仅牺牲了国民当前的消费,也牺牲了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机会。

三、应对外汇储备激增的对策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并超出了合理水平,导致了我国大量地方经济资源闲置或低效率的使用,从而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庞大的外汇储备在符合我国始终遵循的“安全、流动、增值”原则的前提下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增加收益,抑制风险。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主要看法:

(一)调节国际收支。当前,调节经常项目收支的重点在于调节进出口贸易差额,其主要措施是尽快改变从中央到地方的长期以来实行的大力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政策。其次,资本项目调节,主要是适度扩大资本流出自由度,有秩序的减少资本流出限制,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我国经济要想保持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适当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为此我们要把多余的外汇储备资金,逐步用于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既扩大了内需,又缓解了外汇储备过度问题,一举两得。

篇7

美国证券税收的税种主要有:(1)流转税。印花税、证券交易税;(2)收益税:证券投资收益并入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3)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与普通所得合并征税;(4)遗产和赠与税:总遗产和赠与税制。

1.流转税,包括印花税、证券交易税。近年来,美国政府因为证券税收中的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其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小,同时注重资本的流动性,所以,现已取消此税。

2.收益税。对个人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所得并入普通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公司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将其并入公司所得,征收公司所得税。对个人投资所得和公司投资所得分开征税,则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为此,美国采取扣除已税所得额的办法,从而避免证券收益的重复征税。具体办法是,股东一年取得的第一个200美元股息可以免征所得税。

3.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并入普通利得征税。对长期资本利得和短期资本利得,采取差别税率,最高达28%.资本损失区分个人和公司,采取两种办法。对个人资本损失可允许扣除,并规定短期资本损失先扣除,长期资本损失后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额不得超过3000美元,当年没有扣完的,可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扣除。但是,公司的资本损失不采用扣除的办法,而是用资本利得冲抵,当年未冲减完的,可前转3年,后转5年冲减,如还不能冲减完了,则不得再冲减。

4.遗产和赠与税。实行总遗产和赠与税制,其办法是将证券方面的遗产并入死亡人的总遗产额征税,采用有免征额的累进税率。免征额为60万美元,税率为18%—55%的超额累进税率。具体为:1万美元至250万美元之间的证券财产转移,征收18%的税;250万美元以上的,征收50%的税。对证券遗产和赠与税实行统一的抵免额,其额度为19.28万美元。

(二)日本证券税收

日本证券税收的主要税种有:(1)流转税:包括印花税、证券登记许可税、证券交易税、证券交易所税;(2)收益税:对个人单独设立资本收益税,但可允许个人选择申报,法人资本收益并入普通所得征税,不单独征税;(3)资本利得税:对个人单独设资本利得税,而法人并入普通所得征税,不单设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对法人和个人居民征收;(4)遗产和赠与税:实行分遗产和赠与税制。

1.流转税。(1)证券登记许可税,在发行公司办理许可登记时缴纳此税,并将完税证明贴在登记申请书之上,其税率为应税证券金额的0.1%—0.5%.(2)印花税,在证券发行时,除征收证券登记许可税外,还要征收印花税。按发行证券的票面金额,实行全额累进的定额税率。税率具体为:股票金额500万日元以下的,印花税税额为100日元;股票金额500万日元以上至1000万元的,税额为500日元;股票金额1000万日元以上至5000万元的,税额为1000日元;股票金额5000万日元以上的,税额为5000日元。(3)证券交易税和证券交易所税,证券交易税以有价证券转让方为纳税人,征税范围具体为公债、地方债券、股票、受益证券等,计税依据是成交金额,税率为比例税率,最低为0.01%,最高为0.3%.除证券交易税外,还征收证券交易所税,纳税人是证券交易所,计税依据为手续费金额,税率为12%.

2.投资所得税。采取对个人和法人分别征税的办法。(1)个人投资所得税。对个人证券所得,单独征税,但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愿选择纳税申报方式。具体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源泉扣税的办法。个人取得的股利收入在10万日元以下的,公司在发放股利时代扣20%的税额,支付给股东的是税后的股利金额,所以,投资者在申报个人所得时,此部分已纳税股利所得不再进行申报。第二种方式是选择分项代扣或综合申报的办法。从同一公司取得股息金额一年高于10万日元,而低于50万日元,并持有股票占该公司发行股票总数的5%以下的,此种情况纳税人可选择纳税,一种选择是按股息的35%比例税率,由支付者扣税;另一种选择是综合申报纳税。当选择代扣办法时,其已税所得不再申报纳税;选择综合申报纳税的,如有被代扣的税款,可在综合申报时进行抵免。第三种方式是综合申报纳税的办法。对不符合以上两种办法的,实行综合征税,实行10.5%—70%的累进税率;在综合纳税时,可从总所得中扣除红利收入的10%.对借款买卖股票者,其借款利息费用可扣除。(2)法人投资所得税。对法人所得,并入公司一般所得征税,不单独设立税种征税。对股利所得,在支付时先扣缴20%的税金,在征收法人所得税时,可在公司应纳税额中抵扣。而对股息所得,为了避免重复征税,对来自国内的股息,不并入应税所得(除非股息收入大于股息支出)征税。

3.资本利得税。对个人和法人资本利得分别征税。(1)个人资本利得税。实行20%的比例税率,另外还征收6%的地方税。但对公债、公司债券等特种证券免税。(2)法人资本利得,并入法人总所得中征收法人所得税,其法人所得税的税率为42%.

4.遗产和赠与税。遗产税包括遗产税和赠与税两部分,分别采用分遗产税制和分赠与税制,都是从价征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可允许纳税人采取实物纳税的方式。(1)遗产税。纳税人是继承人或受赠人,免征额为4000万日元,税率为10%—75%的超额累进税率。(2)赠与税。纳税人是赠产的受赠人,免征额根据亲疏程度而确定。

(三)香港证券税收

香港证券税收的主要税种有:(1)流转税:印花税:(2)收益税:利息税,已停征,资本收益并入综合所得征税;(3)资本利得税:资本利得一般不征税;(4)遗产和赠与税:实行遗产税。

1.流转税。主要是印花税。具体形式有:(1)对股票等证券的交易,按成交金额向买卖双方征收印花税,税率为0.25%,纳税人为买卖双方,税款由交易所代扣;当交易成交后,在进行过户登记时,证券的卖方还需缴纳转手印花税,转手印花税实行固定税额,每张股份转让书税额为5港元。(2)不动产转让证书等有价证券征收印花税,按照财产价值高低,实行累进税率,税率最低固定税额为20港元,而最高为2.75%.(3)对不记名股票的发行征收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发行市价,实行3%的比例税率。

2.收益税。对证券的股息、债息等资本收益,征收利息税。自1989年4月1日起停征利息税,将资本收益并入综合所得征税。

3.资本利得税。对资本增值不征税,但如果投资者在短期内频繁炒作而获利,其所得可被税务局裁定为经营性所得,并入其他所得计征薪俸税。

4.遗产和赠与税。遗产税计税依据为遗产总额扣除葬礼费及被继承人的债务之后的纯遗产金额,以遗嘱执行人和转让财产的取得人或管理人为纳税人。实行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18%,免征额为20万港元。虽然不单设赠与税,但是,对于赠与者,符合条件的需征税。即赠与者若死亡,对在死亡前三年之内赠与的财产,应并入遗产总额中,作为遗产征税。

(四)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特点及比较

1.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日本的证券税收体系,独立、系统、完善。税种齐全,征收面广。充分发挥着税收在证券方面的调控作用。相比而言,香港证券税收体系比较简单,税种少;而美国没有独立的证券税收体系。对证券相关收入、所得,采取并入或合并到相关收入、所得征税的办法,难以体现国家对证券税收的政策重视,以及税收对证券市场的调控。

2.日本证券流转税方面也比较健全。同时征收证券印花税、证券登记许可税、证券交易税、证券交易所税,对证券的发行、交易均征税。而美国当前不征收证券交易税或对证券征收的印花税;但是,香港由于对证券交易买卖双方征税,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且对卖方还要征收转手印花税。科学的证券流转税设置,应该是税种全面,有较为完整的体系,税种多而不乱,系统而不是重复征税。

3.日本对法人和个人的证券投资所得、利得,分别情况征税,这是日本证券税收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法人的证券投资所得、利得,并入普通所得、利得征税,不单独征收法人资本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对个人的证券投资所得、利得,不并入普通所得、利得征税,而是单独征税。但证券投资所得,可由个人选择纳税方式进行申报和纳税;美国、香港对资本利得不单独征税。美国对证券资本利得虽然不单独征税,而是与普通所得合并征税,但是,资本净损失可以扣除,只是有扣除限额的制约。香港不单设资本收益税,其所得并入综合所得征税。由于资本所得和勤劳所得性质不同,取得和支付形式有别,所以应分离课税,即实行二元所得税制。

4.证券继承和赠与,美国实行总遗产和赠与税制,日本实行分遗产和赠与税制;香港实行总遗产税制,不设赠与税。相比而言,分遗产和赠与税制更能体现税收的差别对待,公平税负。但是,总遗产和赠与税制简便易行。

由上述比较,综合得出。第一,证券税收涉及证券的相关各环节。证券的流转(交易)、出售证券的收益、持有证券的利得、证券作为遗产和赠与的财产等环节、方面或行为,都可作为征税的“点”。征税范围大,广覆盖面。第二,各国税种差异较大。不仅,证券税收的名称不同,而且,具体征税的范围、税率、环节、办法差别更大。这与一般的流转税、所得税,各国税制相趋同的现象,差异较大。

二。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启示

(一)证券税收充分考虑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方面,证券税收取决于证券市场的建立、完善和发展程度,发达的证券市场,因其建立早、制度健全、功能完善,所以,其证券税收体系建立比较早,而且完善。另一方面,证券税收又反作用于证券市场,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所以,即使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其证券税收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以能有利于证券市场得以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二)券税收体系的建立与税种的开征,因具体情况而定

证券税收体系是一个国家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灵敏、综合性强,被称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税收制度的影响可见不同一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情而宜,是证券税收非常突出的特点。所以,各国证券税收呈现出较多的特殊性。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证券税收差别较大。

(三)证券税收内容方面,主要有证券交易税、印花税、资本所得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各国的证券税收因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证券市场情况不同,而差别较大,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税种主要是证券发行环节征收的证券登记许可税或印花税,证券转让(买卖)环节的证券交易税,证券持有环节的资本利得税,证券出售环节的资本所得税,证券继承环节的遗产税和赠与税。虽然各国的税制具体内容差别较大,但是,这些税种,涵盖了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

(四)证券税收优惠较多

美国为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已废止了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证券交易税。在资本利得方面,虽不单独征税,但是如纳税人发生资本净损失,可允许其在总所得额中扣除。日本对已征税的所得、股息收入,采取抵扣、不并入总所得征税等办法,避免重复征税。在其他方面规定了较多的优惠措施,以此减少纳税人的手续,降低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从而提高税收的效率和促进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

(五)证券税务给予纳税人更大便利

为使纳税人的纳税更方便、快捷,日本税法规定,纳税人可自愿选择个人投资所得税的纳税和申报的方式。证券税收在其他一些方面规定了较多方便纳税人的内容。

(六)证券税收的征收效率比较高

首先,证券税收基本采用源泉征税的办法,征收阻力小;其次,由于集中征收,代扣代缴,所以征收费用低;再次,证券税收的偷税、避税难度较大,实征税款占应征收税款的比例接近100%.

(七)建立立和完善我国证券税收

借鉴美国、日本、香港的证券税收,充分认识我国证券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全面考虑,我国证券税收的建立和完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建立我国证券税收体系,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税收蓝图,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条件的逐步成熟,调整证券市场税收结构,分步开征一些证券相关税种。

2.开征名符其实的证券交易税,停止征收现在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实行单项征税,解决重复征税,只对卖方征收证券交易税。

3.开征证券发行税,对证券发行按照发行证券金额征收比例税,税率可定在5%左右,加强证券一级市场管理,调节证券发行者的收入,为国家集中适当的财力。

4.开征证券业税,对证券交易所、券商的发行、证券业务征税,按照手续费、佣金的金额,征收比例税,税率可定在8%左右。加强证券二级市场管理,调节证券交易所、券商收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5.将现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投资所得单独列出,征收投资利得税,对证券投资者持有证券的利得单独征税。

6.设计投资收益税。但是,买卖证券的所得,对我国居民投资者目前可暂不征税,等到条件成熟时开征,并实行证券投资损失扣除的办法。投资收益税,区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设计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以调节高所得者的收入。

7.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证券作为一项重要的财产,对其继承和赠与,要纳入征税的范围,以适当调节。

总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证券市场的状况、发展,借鉴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成功经验,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证券税收体系,逐步开征和调整我国证券税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长期、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香港证券税收的内容和特点。对证券税收涉及证券的各个环节,证券税制内容的差异,作了简单的评价。提出了对我国证券税收建立和完善的启示。

[关键词]税收;证券税收;税收制度

证券税收体系,是税收体系的一个子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众所周知,证券市场被认为是对国民经济反映最敏感、快速、综合的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政府对市场的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税收体系。所以,证券税收在证券市场体系的建立、发展、完善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武,李汉国,吴东梅。证券市场管理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176.

〔2〕魏兴耘。证券税制设置的国际比较与相关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00,(8)。

篇8

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规定,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人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

倾销的构成要件:(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倾销和损害之间的关系

在产业损害的确定方面,国内工业“损害”条件包括了三种情况:第一,对业已存在的国内工业已经造成实质损害;第二,对业已存在的国内工业将要造成实质损害,即实质损害威胁;第三,对国内某一工业的新建造成实质阻碍。进口国可以采取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征收固定反倾销税和达成出口价格承诺三种反倾销措施。

二、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

面对全球越演越烈的倾销和反倾销战火,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一下倾销所带来的影响。

1.倾销对进口国消费者的影响

由于倾销总能使价格低于没有倾销时的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倾销持续下去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倾销是掠夺性的,那么倾销至少将决定进口国目前的价格水平,并低于无倾销时的水平。倘若这些掠夺性倾销成功的达到了目的,则受倾销国消费者暂时获得的好处,却在长期中会被外国厂商通过倾销最终实现的高价所抵消。

2.倾销对进口国生产者的影响

如果倾销品在受倾销国没有生产,并且是一种消费品,那么只要倾销不会导致垄断及垄断价格,或者不会阻止进口国正在进行新工业,倾销就显然对进口国有利。但是,如果倾销商品与进口国国内产品相竞争,那么国内厂商所受的损害就要用消费者获得的好处来抵消。从进口国的整体角度来看,只有在能够料想到倾销给国内工业带来的损害大于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时,才有反对倾销的理由。如果国内工业竞争不过倾销品,只要能够保证这种倾销将长期持续下去,则将其资本和劳动转移到其它商品的生产中,会更符合国家的利益,尽管转移过程中的代价可能很大。

三、中国的反倾销现状

自1997年中国对进口产品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案,截止2007年6月,中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37起,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截止于2007年6月)。

1.反倾销案件数量近年有所下降。自2002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加速,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等原因,反倾销立案数量连续下降。中国新发起的反倾销案件自2004年以来也大幅下降。

2.我国自2000年开始运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的某些产业遭受反倾销的损害,逐渐加入到反倾销大国行列。直到2004年以后反倾销数量开始有所下降。由于反倾销是把双刃剑,因此我国应加以慎用。

四、应对国外倾销的对策

1.增强反倾销意识

在应对国外企业倾销时对我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观念。国内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高应对能力。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作为申请方的国内企业往往濒临破产时才认为遭到了损害,导致立案最佳时机的错失。或是不能充分提供国外倾销对国内产业损害的证据,给调查造成很大困难。

2.充分考虑反倾销“公共利益”问题的后续影响

反倾销“公共利益”指的是在采取倾销幅度认定、产业损害标准以及反倾销措施时,不能只考虑受到损害的国内产业利益,还要重视并考虑公众利益尤其是消费者与用户(包括中间生产人)的利益。如上所述要综合考虑倾销给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而不能片面地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进行反倾销,我们要对此进行反复的分析与评估,权衡利弊,谨慎行事。

3.通过产业结构分析反倾销有无必要

中国进行反倾销有无必要,要看这个行业有无发展的潜力和比较优势。根据动态收益递增理论,假如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只要有更多的生产经验就可以生产出成本足够低的商品来出口,而目前苦于缺乏经验,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竞争力,这样国家完全可能为了增进社会长期福利,而通过补贴或者反倾销来鼓励该产品的生产或排除外来竞争以保护该行业直到它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而反过来如果一开始这个行业就不具备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就没有发展的潜力,就必须有所调整。当然,在这种调整过程中,为了保证调整的平稳性,例如,不能造成大规模的失业,避免国民经济结构的大幅震荡,采取适当的反倾销措施也是必要的。

事实上,倾销和反倾销的根源,都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从这些年来的倾销和反倾销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倾销国一般具有产业优势,但产品大量过剩,积压严重,倾销往往不得已。而反倾销国则处于产业劣势地位,没有足够的力量直接面对竞争,从而必须诉诸于反倾销法的保护。但这种产业优势和产业劣势,只能是相对的,动态的。如果某个产业已经从优势转化为劣势,成了“夕阳产业”,就必须加快淘汰。以汽车业为例,中国的汽车业过去是保护最多的,汽车关税一度达到300%,其结果就是汽车成为中国最没有竞争力的行业。但是,2006年我们的汽车关税降到25%,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反而因为汽车的开放,激活了国内的市场。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要加强对反倾销的规范,要避免反倾销成为保护主义的手段,今后任何一个成员要实施反倾销将越来越难,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实力不足以抵御发达国家的竞争,如果不拿起反倾销武器,就不能保护自己的产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慎用反倾销武器,特别要防止贸易战的发生。这是我们实施反倾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振东.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与国际贸易摩擦及反倾销应对策略、技巧实务全书.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

[2]杨坚.国际反倾销法律案例与对策.

[3]冉宗荣.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策略.国际贸易问题,2006,(4).

篇9

比利时某基金管理公司最近正在办理1元1股增持中国某基金管理公司49%股权的手续。这家比利时公司已拥有该公司33%的股权。外方预计,他们投资4900万元人民币,5年之后可以从这家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股权投资收益每年6亿元人民币以上。

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余云辉认为,如果中国设立20家类似的基金管理公司(自从2004年底外资在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被放宽至49%后,我国目前合资基金公司已达18家),未来每年境外投资者从中国攫取的财富将达到120亿元人民币。这还仅仅是基金业的状况,银行业、保险业的状况可能更甚于此。

中资银行的股权价格“太便宜了”?

近来,外资争夺中国金融企业股权的消息不绝于耳。

美洲银行出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和淡马锡分别出资31亿美元各购得中国银行10%的股份;高盛集团和安联保险等出资30亿美元购得中国工商银行10%的股份;德意志银行出资1.1亿美元入股华夏银行;美国凯雷投资集团等出资4亿美元收购太平人寿25%的股权并有权增持到49%;施罗德投资管理公司与交通银行合资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8月,境外投资者至少已参股中国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城市商业银行,几乎在每家银行都占有接近20%的股权。

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外资以4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得到建设银行约15%的股权,以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得到中国银行10%的股权。

上海某银行会计学博士骆德明认为,从目前看来,赢得了大量国家注资之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盈利已经开始大幅改善。汇丰银行2001年以每股2.49元人民币的价格入股上海某家银行,获得每年每股0.5元左右的回报,5年就能收回初始投资,并拥有了这家银行8%的股份。

外资入股参股的中国金融企业也确实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交通银行自汇丰入股以及在港上市不到半年,一下子从亏损19亿元多的丑小鸭变成了盈利46亿元的金凤凰。按此估计,投资者不到5年就可收回在交行的全部投资,以后将是纯粹获利,并获得了对中国第五大银行的股权。

据分析,这并非汇丰入股及境外上市发挥了“特异功能”。因为交通银行在汇丰入股之前,已将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并进行了财务重组(剥离的不良资产由国民财力来消化),使上市后有个好的财务表现。

骆德明分析,交通银行自今年6月底在港上市后,股价屡创新高,两个月内已上涨了近30%。这说明发行当初定价过低,按市净率定价时没有考虑交通银行覆盖全国中心城市与国外主要金融中心的合理布局以及品牌、客户等无形资产,导致本该由国内投资者享有的无形财富白白地被外资瓜分了。

投资中国回流本土获取爆炸式增长机会

德邦证券有限公司总裁、经济学博士余云辉说,从国家的角度分析,外国投资者实际是以虚拟的货币符号换取中国金融企业现实的股权甚至控制权,并分走巨额财富。

其中的真实游戏过程是:外资投入国内商业银行美元等外币换得股权,而我国拿这些美元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美元又回到美国,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息回报。

以高盛当年购买平安保险为例,中国以高收益的保险股权为代价换来的美元,又重新投入到美国国债市场,“支援”美国的经济建设,美国仅仅支付了很低的国债利息。而在美元完成一次中国之旅之后回到美国时,带走了中国金融业的股权和高利润。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分别以3500万美元投资平安保险11年,共获得9.7亿美元的回报,但我们取得的3500万美元资本金如买成美国国债,11年只能取得大约2000万美元的收益。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指出,从被入股的银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几十亿美元的价格太便宜了。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国内拥有2.2万个网点,控制着中国银行业近20%的资产。境外投资者入股工行,将赢得分享中国金融业潜在的爆炸式增长的机会。

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指出,银行的价值主要在于网络、品牌和信用度,客户是银行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在中国,由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准入进行管制,银行特许权本身也有很大的价值。而对于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其巨大的网络、品牌和信用度的价值,都远未体现在股权溢价上。

外资入股中国金融业“路线图”

汇丰银行一位高管仰望浦东的交银大厦说道:“交银大厦不久将要更名为汇丰银行大厦。”悄悄地控股平安保险,平稳地笑纳交行的控股权,再择机控股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最后完成在中国设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布局。这就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战略。

上海某银行会计学博士骆德明认为,境外资本入股中国金融企业,除了追逐利润这一资本的本质特性外,其更长远的目标是要控制中国的金融企业和金融产业,最终达到控制中国经济的目的,从而的经济资源及其所创造的财富。有关专家指出,根据外资金融机构常用的策略,可以粗略模拟出他们在中国本土攻城略地的“路线图”。

第一步,小比例参股,进入董事会,了解被投资企业情况,同时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趋势和市场状况。

第二步,通过增资或收购等途径把持股比例提高到离控股国内金融企业仅有一步之遥的某个临界点(或直接控股)。

第三步,通过外资所在国的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借助中国经济的上升周期,迫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使外资机构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中国金融企业股权)升值。

第四步,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出口逐步下降,而国内需求因财富外流却难以提高,最后导致宏观经济环境逐步恶化。

第五步,在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走向恶化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高位。此时,外资机构通过政府组织和其他手段要求中国开放资本账户,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第六步,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一路持有的股权不仅分红丰厚、而且得到股份增值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双重收益,他们通过金融企业上市减持股份,并把投资和利润兑换成为外汇撤离中国。

第七步,当这种撤离行动变成一种一致行动时,人民币不得不大幅度贬值,国内金融危机爆发。

第八步,利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贬值之际,境外机构把外汇回流回来再兑换成人民币,并进一步增持或收购中国金融机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完成对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控制。经过一系列的有序进攻,大部分中资金融企业将变成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分支机构。

如果外资金融机构像血管一样深入到中国各个产业的肌体之中,它们可利用金融资本控治国内产业资本,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董事会里都有境外的金融机构的代表或董事,国内企业的任何国际并购活动都可能通过银行的渠道透露到国际市场或竞争对手一方,中国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竞争对手的监控之下;外资机构还可将其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金融风险通过关联交易和衍生工具转移到其控股的中国金融企业之中。从而,达到国际金融资本在中国开疆拓土的最终目的:转移风险,收获利润,掌控经济命脉。

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无间道”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首席分析师陈功指出,“中国的国有银行渴望在海外上市前,从外资竞争对手那里吸引资金和专业技术,为此,境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抬高要价。”

引外资入股能否提升银行水平?骆德明博士介绍,“从国内一些银行引入外资后的公司治理运行结果看,随着外资的引入,也设立董事会、监事会,但实际运行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运行。再从经营管理来看,汇丰银行入股某银行后,签订了一系列的技术援助协议。但是,所谓的技术援助,只是搞些有关银行业务的入门培训和扫盲教育而已,从未传授核心管理技术即使像成本分摊方法这些并非核心的技术,外方也不肯透露。”

2007年以后,中国银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届时进入中国的银行将更多地以独资银行的形式存在,必然包括当前的这些境外战略投资者自己所设立的各个嫡系分支银行,这些战略投资者银行的嫡系分支将和它们在中国参股银行的旁系分支发生面对面的争夺,包括市场和高端客户群。境外战略投资者将自然会通过各种渠道把参股银行的优质客户群提供给其嫡系分支机构,

篇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步入调整期、发展速度减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却是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增长。稳定的政局、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大量国际资本驻足中国。综观在华的外国投资,虽然新设项目或企业的“绿地式投资”仍然占据外国投资的主体,但并购式投资悄然升温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履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外资并购环境日益宽松,越来越多的外商(包括港澳台商)看好并购投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追踪和把握外资并购的新情况和新动向,探讨外资并购的利弊得失和法律完善,对于正确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外资利用绩效、保障我国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外资并购的发展特点与动向

不同时期外资并购的政策制度不同,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目标和方位也就不同。前几年,外资并购主要是围绕壳资源,旨在通过壳资源将外资置换到上市公司,换取上市地位和连续融资能力;现在,随着外资并购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政策日渐减少,外资直接并购上市公司已成为可能,相应地,外资并购的目标和重心也逐步发生转移,由注重控制壳公司到注重产业发展,由获取融资便利为主要目标转向以抢占市场资源、取得优势地位为主要目标,显示出高起点、大思路、大动作、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性特点和发展趋向。进一步审视和预测,外资并购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与动向:

(一)并购行业的选择性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政策变得更加连贯,外资待遇进一步改善。总的来说,外资在我国的投资前景十分光明。可是投资哪些行业更能绩优一筹呢?这恐怕是令来华投资的外商最费思量的,也是我国企业应当了解、以及时把握有利条件和时机的。对此,笔者研究认为:首先,考虑到国内产业的集中度、全球国际分工以及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未来我国的外资并购将以资源性并购为主,会较多地集中在一些拥有核心资源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如汽车、电器、通讯设备、化工、医药等行业。以汽车业为例,在我国汽车市场持续走高、发达国家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以及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外商投资我国的汽车业无疑可以迅速分享国内汽车业畸高的利润,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傍依国内汽车业巨大的增长潜力。其次,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一落实,笔者认为,外资会主动地进行投资结构调整,从竞争激烈的行业退出,进入一些新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这样,外资并购的热潮会由制造业逐步向服务业扩展。事实上,这一趋势正在显现。在服务贸易领域,外资并购除已染指商业、酒店旅游业外,正在向金融业进军。例如,2001年12月29日,汇丰银行及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分别参股上海银行8%和3%;国际金融公司则在原持有上海银行5%股份的基础上增持2%的股份,并斥资2700万美元购入南京市商业银行15%股权;东亚银行、花旗银行等也正洽商参股或控股国内商业银行。2002年6月4日,中国证监会《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的出台,则表明我国金融业正式向外资打开“门窗”。可以预见,今后几年,质地优良、业绩稳定的国内银行股将会成为外资并购的热门对象。

(二)并购对象的特定性

我国外资并购不同于内资并购,外资并购以“强强联合”为主,内资并购以“强弱联合”为主。意欲在我国市场一展宏图的跨国公司,大多选择我国各行业中实力强劲、业绩优良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作为其并购对象。其中,上市公司因是各行业的“领头羊”,自然就成为外资并购追逐的热门。在实践中,虽然外资并购的方式五花八门,但往往殊途同归,即:以控股国内大中型上市公司、进入我国的证券市场为目标。例如,2001年3月,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法国米其林通过与中国轮胎生产的龙头企业轮胎橡胶组建合资企业,在控股合资企业后再斥资3.2亿美元反向收购轮胎橡胶核心业务和资产,从而实质性地控股轮胎橡胶,间接进入我国证券市场。

(三)并购形式的多样性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资进入资本市场限制较严,加之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的战略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在实践中,外资采取了各种并购形式以控股或参股国内上市公司。常见的形式有:第一,协议购买股权。外资通过协议购买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达到并购目的。如1998年8月,韩国三星康宁株式会社协议受让了深业腾美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赛格三星21.37%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俄罗斯阿康公司协议受让山东红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8%的国有股后,将红日化工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公司。第二,认购上市公司新发B股。典型的例子如1995年9月,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以4000万美元认购江铃汽车新发B股,以持股20%而控股江铃汽车,首开外资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实施并购的先河;2002年3月,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商HolchinB.V.购买华新水泥向其增发的7700万B股,以持股23.45%而成为华新水泥的第二大股东。第三,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权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为了控股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外资常常采取迂回战术,通过控股或参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而间接地控股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10月,阿尔卡特通过控股上海贝尔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上海贝岭。第四,新建独资或合资企业以间接收购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国有企业股权而建立并且控股合资企业,进而间接地收购上市公司。例如前述的米其林与轮胎橡胶组建合资企业、再收购轮胎橡胶一案。对于外资想进入的行业或市场,如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较高的汽车业,以及目前对外资进入限制较严、但入世后逐步开放的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跨国公司往往先和国内企业联合成立新的合资企业,然后伺机进入目标市场。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外资进入我国市场的限制日益放宽,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制度也陆续出台,外资企业上市和直接并购上市公司正逐步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外资并购的形式将更加多姿多彩。除前述形式外,要约收购、债转股、换股收购或融资收购等也正开始并将继续登台外资并购。

二、外资并购暴露出的问题

综观跨国公司近年来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不可否认其对我国经济有积极促进的一面,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外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的引资目的基本达到。但其存在的隐患和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以下对现阶段我国外资并购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加以昭示,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及早预防和应对。

问题一:盲目跟风和追捧。

一些企业视外资并购为香饽饽,盲目跟风和追捧,结果不但没有获得预期效益,而且酿成损失。事实上,外资并购并不必然提升并购企业的效益或上市公司的价值,相反面临很大的风险。在这方面中外已不乏教训。美国《商业周刊》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从1998年春开始掀起的并购热潮很多是盲目的,购买者付出的高昂代价吞噬了全部的潜在收益,整整61%的买主毁损了股东的财富。而前文提到的华新水泥与HolchinB.V.公司并购一案,华新水泥并未因并购而取得实质性收益,因业绩长期保持“微积分概念”,华新水泥甚至连再融资资格也丧失了。可见,面对外资并购热潮,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外资并购的利弊作周密地调查和理性地分析,以知己知彼,有所为有所不为。

问题二:规避外资政策和法律。

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各有其战略目标,彼此间难免有利益冲突。要实现双赢,关键是引导外国投资在东道国的产业政策范围内运行,使外国投资与东道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为此,东道国政府一般都制定有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我国1996年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定期编制和修改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然而,透过我国的外资并购潮可以发现,一些外商并购我国大中型企业,在获得以低成本获得目标企业的成套生产设备和熟练劳动力、利用目标企业的销售渠道占领国内市场的利益的同时,还尝试越过雷池-采取一些间接或变通的方式,隐性地突破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和外资准入限制,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苗头如任其发展,既会破坏我国外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和严肃性,影响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又会导致外商间的不公平竞争,扰乱正常的投资秩序,最终危及外国投资者自身的长远利益。这是我们在引进外资中尤其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和控制的。

问题三:国有资产流失和中方合资人利益受损。

有的外资并购采取这样的手段:由国际金融投资企业先收购我国企业加以重组包装,然后在境外成立控股公司,将其在合营企业中的股份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市转让。著名的案例如1993年7月中策公司收购太原双喜轮胎公司和杭州橡胶厂后,在美国百慕大注册成立“中国轮胎控股公司”,该公司实际上属于“空壳公司”,其资产即是中策公司在太原轮胎公司55%的股份和在杭州橡胶厂51%的股份;其经营记录也来自这两家公司。然而,境外控股公司的股票发行量却是依据外国投资者在合营企业中的股权拥有量来确定的。据美国第一波士顿银行的材料透露,中策公司以“中国轮胎控股公司”的名义发行了610万股普通股。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外国投资者利用合资企业的资产实力和合资中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及信誉,片面地只将外资股权上市,不但获利只归外国投资者所有,而且将控股公司的股票卖出去会导致原合营企业中外方合营者身份的变更,即由控股公司所取代。如果该控股公司又由某一外国公司所控制,则合营企业的控股权同样会转移到该外国公司手中。国际金融投资企业的这种投资和运作资本的方式,使我国国有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大量流失,中方合资者的利益遭受损害。

问题四:造成垄断或垄断之威胁。

如前文所述,跨国公司在选择并购对象时,大多青睐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利用其转换经营机制之机实施并购。其并购效应不仅仅是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和掌握,而是往往溢出为对该企业所涉及的整个行业的事实控制和掌握。有的跨国公司甚至一揽子收购了我国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所有国有企业的控股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的中策公司连续收购了福建等地的41家国有企业和轻工系统的101家企业。由于外资已在某些行业如医药、计算机、胶卷、移动通讯等占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在这些领域积聚实力,蓄势待发,正在造成垄断之威胁。

三、规范和发展我国外资并购的法律对策

引导和规制我国的外资并购,使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是我国今后将长期致力的重大课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于建立健全外资并购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而在市场全球化、生产和投资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外资政策制度日益国际化和趋同化。尤其是WTO《TRIMs协议》的通过,对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政策与立法构成实质性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建立健全我国的外资并购制度时,我们既要考虑自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目标,又要兼顾现有国际法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别要善于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立法和管理经验,大胆采用已表现为国际通例的措施和做法,力求趋利避害。遵循这一思路,笔者针对我国外资并购的上述动向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对办法:

1、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明确界定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

为了使外资有利于东道国的发展,各国外资法都对外资进入的行业范围作了明确规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某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部门均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例如美国法律(反垄断法)禁止外国人或由外国控制的公司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电力、采矿、通讯等方面投资;法国将出版、公路运输、车辆租赁等列为禁止外资进入行业。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任何性质的外资均不能进入,跨国公司以并购我国企业的形式进入也同样不被允许。因此,我国应在不违反国际义务的基础上,把好外资市场准入关;应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及时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定期公布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利用外资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其流向高技术产业和农业、交通业、能源和原材料和第三产业。既要避免跨国公司利用现行法律和监管漏洞绕过我国的行业限制,也要避免外资并购对我国国有企业重组改制造成不利影响。

2、建立健全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强化外资并购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关于外资并购方面的法制很不完善,导致外资并购无法可依和出现问题后控制乏力。近年来跨国公司活跃的并购行为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外经贸部多次组织相关立法和政策研究。2002年11月初,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外资并购的文件,其出台意味着外资并购法治化已拉开序幕。当然仅此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和制订反垄断法,防范外资对我国的地区性垄断和行业性垄断,以维护竞争秩序,保护民族工业。在立法中,基于保护本国企业成长、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可以规定反垄断法的适用例外。这种平衡利益的立法方式已成为各国通例。如德国《反对限制竞争法》规定了对中小企业合并的容忍条款。“合并企业的年销售额总共不足5亿马克,合并不受限制。”“一个独立的和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马克的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接受企业的兼并。”对非横向合并也可考虑采取较横向合并宽容的态度。我国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的同时,可结合国情作适当的修改。比如在对跨国公司是否形成垄断的审查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双重标准,即除了采用西方国家常用的竞争经济标准外,还采用公共利益标准。前者须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者的意义则在于:如果某项企业合并,即使不直接扭曲和限制竞争,但危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也应被禁止。反之,如果一项集中行为即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但有利于国家的总体利益,也应予以批准。

(2)严格外资并购审批制,加强对重大外资并购的监管,对重大跨国并购加以限制。

第一,规范上市公司收购,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机制。特别是贯彻落实信息披露制度,推行定期报告制度和合并报告制度,将外资并购的事先监管与持续性监管相结合,使审查机关及时掌握外资兼并状况和发展规模,以便作出相应的决策,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此外,还应研究制订收购要约制度、强制收购制度和反收购制度,使公开收购处于法律的监管之下。第二,应区分不同行业,对重要行业外国人持有的股权加以限制。我国应加强对重要行业外资并购的统一审查,包括实质性审查和程序性审查。实质性审查主要考察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比例及所处地位,审查外国投资的性质、目的、动机和对本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程序性审查即履行法定的审批手续。对此,可以引进外国有关股权集中度的定期报告制度。例如,美国对外国政府、企业、个人持有的涉及工业技术和国防机密企业的股权,要求其必须声明放弃经营权,只能保留分配利润的权利;还规定外国人在电报企业的合营公司或卫星通讯公司中所占股权不超过20%;在航空和海洋运输业中所占的股份不得超过25%.第三,对跨国公司通过在华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滥用市场优势、影响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的,我国可制订“同一经济实体规则”加以控制。因为跨国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受到其母公司的控制或支持,已经或可能严重影响国内市场竞争秩序的,因此可视其与母公司或总公司为同一经济实体而加以控制。

(3)协调和完善配套制度。

首先应协调现有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完善。应协调《公司法》、《证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的相关规定,使其在实践中相互配合。例如,改革《外商投资企业法》中的“授权资本制”,可考虑采用与《公司法》一致的“实缴资本制”,严格外资的出资时间和出资数额,避免外商“借壳上市”、不出资或少出资而收购国有企业。其次应加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培育产权市场,发展中介机构,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审计制度、国有资产评估制度,以加强外国投资监管、提高引资绩效,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总之,当前我国外资并购所表现出的种种动向,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存在负面影响。我们只有在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成功的立法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针对性地加强有关外资并购政策制度的研究、建构和实施,并辅以其他综合性手段,才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中趋利避害,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国际投资法[M].法律出版社,1997。

[2]余劲松,中国涉外经济法律问题新探[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篇11

二、基于PCK理论框架的外语教师教育发展路径

1.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升学科知识水平和能力

教学信念的含义是指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主体概念的看法,包括教育、教学、学习和学生等。教师的教学信念对于他们的教学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课堂中教师的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其教学理念的体现。PCK就是将教学中所必需的所有知识进行融合的统一,其中也包括了教师自身的一些认识和看法。所以,这些看法和观点都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影响。教师的观念也会影响到PCK的产生。在教学当中,教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疑问会出现在什么地方,进而根据这些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最后能够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使得自身的PCK更加的丰富。教师的信念不论是非系统的还是带有隐性性质的,都会对于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有其影响。为了能够将这种信念改变成为更加系统、显性的信念,外语教师应该对教与学和心理学中的相关原理进行相应的学习,掌握其原理,使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外语PCK知识当中,学科的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师要想能够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自身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曾经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教师的学科基础知识非常扎实,那么他就能够不断地构建出新的教学活动,同时能够发现一些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对于目标内容的学习,可以选择放弃,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知识。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建设,了解英语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锻炼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另外,外语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于语言背景文化的了解,以应对在教学当中学生们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提问,从而也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是外语教学能够高效进行教学的前提。

2.强化学习教育知识,促使教育知识转化成PCK

在进行PCK的构建过程中,教育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缺少了教育知识PCK知识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为了能够有效地将PCK进行构建,就必须要加强对于教育知识的学习。学习教育知识,教师能够获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掌握教学中的策略。一些外在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逐渐发挥了作用,因此也引起了外语界的重视,比如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学的知识等等,通过运用这些知识,能够是外语教学达到更加有效的效果。“从内到外”与“从外到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从外到内主要是对外语教师进行培训,并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知识,教师在这些过程中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通过接受专业的教育,对于教学当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认识,学习到一些教学当中需要具备的策略,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更深层次的研究一些教育问题是有非常积极的帮助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讲,专家所传授的知识往往都是理论性的,公共性的知识,并没有实践性的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实践为主,这样二者之间没有能够很好地联系。从内到外的视角注重从教师的实践为出发点进而促进教师PCK的发展,让教师成为了知识的建构者。所以,对于教师,其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应该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共同构成的。虽然“外在”的知识理论培训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较少,但是它却对教师教学问题的探索有指导作用,外语教师要将外在培训跟内在的实践相结合,接受培训之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反复的实践,互相补充两种模式。外语教师虽然积累的大量的学科知识,拥有丰富的教育知识,但是这并不能够促进教师的PCK体系的丰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要想能够提高课堂中的教学能力,就需要将理论的知识能够跟教学的情境相关联,这样才能够不断促进PCK的形成。PCK知识的形成并不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能够实现的,必须要进行实践,获得一定的经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教师的PCK的获得是带有经验性和实践性的。教师只有带着理论的知识,在教学当中进行反复的实践,不断地思考,最终形成个人认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应该能够具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不断地进行反思,进而能够促使教育知识变成为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够促使PCK的真正形成。

3.外语教师要掌握PCK的形成方式

PCK知识的形成最大的特征就是通过实践,所以,教师要想能够不断地增长PCK知识,就要不断进行教学的实践,增长教学实践的知识。PCK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的结构是在不断扩展的,带有个体的明显特征。与此同时,PCK知识并没有好的传授方法,它需要教师在自己所创建的情境当中去进行积极的摸索,并进行自主的构建。外语教师要想促进PCK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实践的知识,具体的措施是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只有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外语的教学工作当中,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较强的动力,积极的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同时也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这就包括了外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处于哪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等,与此同时还要发现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案。另外,教师也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外语教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能照搬教材内容,要学会合理取舍和拓展。在外语教师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并且进行深刻的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些教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并且能够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教学反思有效的有教师日志等,教师通过日志的方式记录教学中发生的一些情况,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而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对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相互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和学习,一些外语教师由于经验较少,教学能力低,应该及时的学习经验丰富教师的策略,不断地加强学习。对于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而言,相互之间的交流恰恰能够发挥集体的智慧,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对策,帮助教师深化对教学的认知。即便是交流中存在一些分歧,也能够通过教师集体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进行有效地解决,这样集体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PCK。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机构要针对外语教学中的案例建立PCK资源库,把这些内容作为外语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教师通过对特殊案例的教学方式学习,结合自身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推动了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