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09:28: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能在输变电设备和线路中传输,会产生损耗,简称线损。其线损值与电网输入量的百分比为线损率。线损率反映了电网输送和分配电能的效益,是衡量电网经济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供电部门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地区的的线损率与发达地区比起来还很高,采取措施降低线损、实现电网经济运行十分必要。
1电网线损的组成
归纳起来,电网线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固定损耗、可变损耗、管理损耗。固定损耗即所有变压器、测量仪表、二次回路等励磁回路的铁耗,与电网运行电压和频率有关;可变损耗即线路和变压器等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铜耗,与负荷率、电网电压等因素有关;管理损耗是由于抄表差错,计量仪表误差和偷窃电及管理不善等所引起的损耗。下文根据产生电损的因素提出一些降低电网线损的途径及措施。
2降低线损的途径及措施
2.1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
线路损耗P= R =R (1)
式(1)中:P-电网输送的有功功率,kw
-电网电压,kv
R-电网元件的电阻,
cos-电网的功率因数
因此降低输电线路损耗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降低电阻元件的阻值
根据负荷情况,选择导线截面,改造更换导线型号,降低输电线路中的卡脖子线路,从而减少线路损耗。 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常见的有经济电流密度、允许电压损失、长时允许工作电流三种。对于高压线路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应尽量采用经济电流密度法,以减少损耗。据资料介绍,按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出的导线线路损耗比采用允许电压损失法和长时允许电流法选择出的导线线路损耗低35%。
合理选择线路路径和变电所的位置
线路选择的路径应尽量是直线,应避免大角度的转角,同时还应避免迂回供电。变电站的建设要坚持“密布点,短半径” 的原则,做到合理规划和布局;变电所位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使变电所到各用电负荷的线路总长度最短,以降低电能在线路上传输所产生的损耗。
3)简化电压层次,适当提高运行电压
选用当前最佳等级的配电电压供电。目前电压等级一般为220/110/35/10 /0.4kv,如果简化掉一级变成220/110/10 /0.4kv或220/35/10 /0.4kv ,这样可以减少一级变电设备,减少一级运行管理和检修工作,减少一级线损。从而提高了供电质量,减少了电压损耗。
在运行的电网中,线路和变压器的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有关资料表明,电压提高5%,功率损失减少9.3%,可见升压节电效果非常明显。
提高功率因数
电压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存在如下关系
P=10 (2)
由式(2)知,电网功率因数的平方与线路功率损耗成反比,所以提高功率因数也是降低线路损耗的一个有效措施。在变电站低压侧,安装或增容改造无功补偿装置(电容器),以补偿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减少线路传输的无功功率。要求大电力用户的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电力电容器,利用无功补偿自动投人装置及时、合理地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保证10Kv配网的功率因数符合要求(接近0.9),从而减少10kV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通过合理安排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从而减少高压电网所输送的无功功率,使输电线路的电流减少,从而降低高压电网的网损。
2.2降低变压器的损耗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网中重要的变电设备,其损耗占整个电网总损耗的32%,在配电网中,变压器的损耗已超过60%。因此,应设法降低变压器损耗,进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目前变压器在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车拉小车”现象较为常见变压器的运行没能达到经济运行的要求等等因素,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电网线损的降低。
选用高效低耗节能型变压器
高效低耗变压器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损耗小的材料,从而使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值比一般变压器要低。节能型变压器总损耗降低幅度在25%以上,像SIr系列低能耗变压器与一般高能耗变压器相比,能耗降低幅度达40%以上。可见,选用新型节能型变压器是降低损耗的一个有效途径。
改造高能耗变压器
在配电网,特别是农网中,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如果全部更换为节能型变压器,则需要的资金量太大,实施起来存在很大困难。配电变压器其空载损耗P0、短路损耗Pd、空载电流百分值I%、短路电压百分比Ud%等参数偏大。因此,可以通过改造变压器降低这些参数,来降低变压器的高能耗,从而达到电网降损节能的目的。
3)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安装位置
变压器的空载无功功率损耗占变压器整个无功功率损耗的比重很大,而变压器容量越大,它所取用空载无功功率也越大。因此,要合理选择其容量。按用电负荷,年用电损耗率最小,选择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容量。
合理选定变压器的安装位置。既要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需要,又要使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减小到最小。使配电变压器置于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低压电网的损失。
4)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提高不但可以降低线路的损耗,同时也可降低变压器的损耗。在变压器负载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变压器负载的功率因数提高一方面会因负载率的降低而使变压器的有功损耗降低,另一方面,也可因变压器无功需用的下降而减少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从而达到较大幅度降低线损的目的。
5)采用调容变压器
季节性负荷如农电负荷,负荷变化极不均匀,高峰时的负荷比在低谷负荷时的负荷能高出2倍以上。采用调容变压器后,可使变压器始终保持较高的负载率,从而降低了变压器的损耗。采用调容变压器降耗的潜力很大,据有关资料介绍,调容变压器在空载半容量运行时,有功损耗可减少88.8%。
6)优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
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很多,有一工一备,并列运行,分列运行等几种运行方式。在选择运行方式时,应按经济技术性能最优的原则来选用运行方式。据负荷情况,随时调节主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保证电网电压处于规程规定的波动范围之内,最好略为偏高,避免负荷高峰期电网的电压水平过低而造成电能质量的下降,同时也可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使线路电流下降,从而达到降损目的。另外,可根据负荷的大小,灵活主电网运行方式,避免迂回供电,减少网络损耗。当电网电压偏低时,先投入无功补偿装置,再调节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使电压恢复至合格水平;当电网电压偏高时,先调节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后退出无功补偿装置。当变电站主变压器为2台及以上时,根据变压器运行损耗曲线及时合理投退,用最优的经济运行方式,来达到变压器损耗最低,经济最合理。
3加强线损管理
3.1完善电度计量装置
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和规定装设电能计量表计是确保线损科学和规范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安排和实施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时,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电能表计配置的完善,并根据电网发展情况及时补装、补全被遗漏的表计。
3.2控制好电度表计误差,提高计量精度
造成电度表计量误差的因素很多,如计量装置本身的误差、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回路误差、环境变化造成误差、安装使用不当造成误差等,这些对整个电网的统计线损影响很大。应加强线损管理小指标的监督力度,对母线电量不平衡、站用电完成指标等做好误差分析、控制和校核工作。
3.3统一抄表时间
随着地区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不断增加,如果各变电站的有关电度计量表抄表时间不一致,甚至表计之间抄录间隔时间较长,则必定会造成电量统计时间不对应,而造成很大误差,失去了线损统计和分析的意义。因此解决好抄表时间统一的问题,是做好线损实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整个输变电系统进行线损统计可依靠调度自动化系统和RTU装置,实现电度表计与RTU装置通信,将电度表计读数在同一时刻冻结后在远传至调度中心,或者建立专用的远方抄表系统来保障抄表的同时性,如果硬件条件不具备,可制定和规范抄表制度,并配备足够的人员来统一抄表时间。
3.4加强线损的分级、分区和分站线管理考核
将线损的统计和分析进行分级、分区和分站划分,是深化线损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利于分析线损升降原因、检查降损措施的效果和作用、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结束语
线损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还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只有加大管理力度,挖掘设备能力,才能达到经济运行,从而提高供电部门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天禄 《节能降损技术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1.1污水输送过程中碳排放在污水输送过程中,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的主要途径是排水管道厌氧环境产生CH4,间接排放则包括污水提升所用电耗等。有研究表明[4],污水在压力管道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产生的CH4量越大,管道的管径越大,产生的CH4量越大,压力管道中的CH4浓度接近甚至超过标准状态下CH4的饱和浓度22mg/L,这些溶解于污水中的CH4,通过放气阀、有压流转换为重力流或者进入污水处理厂后,释放到空气中。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5],如污水处理厂进水全部为压力管道输送,则污水输送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是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总和的12%~100%。
1.2污水处理过程中碳排放污水处理是温室气体的主要分散排放源之一。就污染物去除过程而言,主要产生CO2、CH4和N2O,对能量供给过程来说,发电、燃料生产会排放CO2。污水处理的温室气体可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种类型。直接排放是指污水处理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主要是指污水处理消耗的电能、燃料和化学物质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除此以外,还包括尾水排放至自然水体中污染物降解产生的温室气体。
1.2.1直接排放由图1可知,好氧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有机碳被微生物通过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物质矿物化,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成CO2和H2O等,以满足自身生长和繁殖过程对物质和能量的需要。应该指出,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外,还有一部分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即进行内源呼吸,内源呼吸也排放H2O、CO2、NH3等气体。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酸性发酵阶段和碱性发酵阶段,分别由两类微生物群体完成。厌氧发酵具有两个主要特点:(1)有机物一旦转化为气态产物后,污液中构成BOD和COD的化学物质(主要是有机碳)即转变为CH4和CO2,仅积蓄少量的微生物细胞;(2)由于有机物最终的转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H4,它是一种温室气体,应尽量避免排入大气环境,同时它也是一种高热值气体,可采取措施回收利用。如图3、图4所示[7],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气态氮化物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两个反应过程。N2O通常被认为是不完全硝化作用或不完全反硝化作用的产物。
1.2.2间接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消耗的电能、燃料和化学物质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以及尾水排放至自然水体中污染物降解产生的温室气体。具体排放途径如表
1.1.3污泥处理过程中碳排放污泥处理处置的碳排放主要也包括两方面:一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直接排放;二是处理处置设施运行能耗间接造成的碳排放[8]。从全球尺度来看,前者主要来自大气中已存在的CO2,只是通过碳吸收—存贮—释放的循环过程又回到大气环境中,属于中性碳,对于碳减排的影响有限。从碳源上讲,运行能耗的碳排放来自于化石能源,属于典型的碳减排领域。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以脱水—填埋、生物堆肥、厌氧消化、干化焚烧为主。在目前现行的几种主流污泥处理处置方式中,填埋1t湿污泥(含水率60%)会造成500kg的碳排放量,在各种处理处置工艺中其碳排放量最大;厌氧消化技术碳排放量约在28~35kg/t;生物堆肥和热干化—焚烧的碳排放量强度分别在25~30kg和150~180kg左右[9];从处理过程的碳排放角度来看,厌氧消化和好氧生物堆肥的碳排放量较脱水填埋产生的少。
2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的技术途径
2.1合理规划污水收集输送系统污水系统规划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科学选择收集、处理、排水体制和模式,实际规划中应在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和布局、受纳水置、环境容量等因素的基础上,评估不同方案并统筹考虑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资源利用的方向和规模。就污水收集系统而言,其作用是将污染物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而管道淤积将增加CH4的产生,管道渗漏将影响污水管道的污染物输送能力。因此必须提高输送系统的效率,建立日常养护制度,借鉴国外先进养护技术和修复技术,减少管道污染物沉积量和渗漏量是污水收集系统低碳运行的关键。如对于处理家庭、工业、小型社区或服务区产生的污水,采用污水分散收集与处理的方案[10],进行现场收集与就近处理,既有利于污水的再生回用,又可降低污水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的能耗和CH4排放。
2.2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减排途径
2.2.1好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控制从理论上讲,污水中的有机碳素物质均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成CO2的形式排入空气中,因此,好氧处理中温室气体减排实质就是减少或固定污水处理中CO2。CO2的固定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11]。大多数物理法和化学法能量消耗较大,而且物理法固定的CO2最终都需结合生物法将其转化为有机碳;生物法固定CO2主要是依靠植物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植物生长一般受到限制;微生物固定CO2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微藻类和光合细菌)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氢-氧化细菌)对CO2固定与转化[12],但通常具有较高固碳能力的光合细菌和氢-氧化细菌由于需要光照或严格厌氧和供氢,限制了其在反应器或水中的应用。李艳丽等[13]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从海水及其沉积物中选育到在普通好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并通过电子供体和无机碳源结构的优化,显著提高了其对无机碳的同化能力,好氧条件下固碳菌液的最高碳同化效率可达110mgCO2/L•d;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发现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群的群落结构发生很大改变。经过测序、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后发现,在已测序的16个显著条带中,11个是不可培养微生物,即其只能以共生方式存在,混合培养时,固定CO2的效果可能是多种菌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利用非光合微生物菌群控制好氧处理中的CO2减排这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1)通过生物技术分离或长期驯化得到在普通好氧条件下具有固碳能力的非光合微生物菌群,通过电子供体和碳源结构的优化,提高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固碳效率。(2)研究与优化固碳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和配比,提升固碳效率。
2.2.2厌氧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控制厌氧过程其实质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些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所以,在污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厌氧处理中的温室气体减排这可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1)将厌氧反应所产生的CO2引入固碳系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固定CO2。(2)强化乙酸的产生而减少CH4的产生。通过产氢产酸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可将其中的有机成分尽可能转化成乙酸,在达到污染控制目标的同时,为二阶段发酵法生产高附加值的生化产品提供给足够的可溶性碳源。(3)强化H2的产生而减少CH4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在厌氧产氢污泥驯化、不同基质的产氢潜能、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因素和厌氧发酵产氢数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14],但尚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应加大在该方向的研究力度,尽早实现厌氧发醉产氢工业化应用。(4)强化厌氧过程中CH4的产生,发展沼气工程。一般污水厂厌氧消化气中CH4的含量约为60%~65%,燃烧热值约为21~23MJ/m3,是优良的燃料。污水厂可利用沼气烧锅炉,为污泥消化池加热或者为污水厂生活提供炊事、采暖、洗浴的热源;沼气发电机发电[15]和沼气燃料电池发电[16]以其低排放,低污染,节约能源,废物资源再利用等优点而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开发沼气发电成为CH4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2.2.3污水脱氮过程中N2O的控制目前对不同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N2O的释放情况缺乏系统的研究资料,很难优选出一种N2O释放量低的工艺;且污水种类多样、成分复杂,为降低N2O释放量而对污水的水质进行调控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N2O的减排及控制问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运行工况的优化。根据污水处理中N2O产生与释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7],得出控制N2O减量的策略:保证污水处理中硝化系统有较高的DO(>0.5mg/L),反硝化系统尽量避免溶解氧的存在;保证高C/N(>3.5)、较大的SRT(>10d)和适当的pH值(6.8~8);尽量避免系统中NO-2N等物质的积累,减轻某些化学物质(如H2S、甲醛、乙烯、重金属离子等)对硝化及反硝化菌酶系统的毒性作用等。(2)微生物种群的优化与调控。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及关键酶活性影响和决定了N2O的产生[18]。可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出污水生物脱氮体系中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主要种群及关键酶的活性,然后通过投加或固定N2O释放量低的基因工程菌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控制N2O的产生和排放。
2.3污泥处理处置能源化利用途径我国在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方面的技术才刚刚起步,目前仍然采用以土地利用为主,其他利用方式为辅的资源化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利用率也不高,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19]。国外发达国家目前较成型的技术有:污泥发酵产沼气发电、污泥燃烧发电、污泥热解与制油技术,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的污泥制氢技术[20]。
2.3.1污泥发酵产沼气该技术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将污泥厌氧消化,即污泥在厌氧条件下,由兼性菌和专性厌氧菌(甲烷菌)降解有机物,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第二步是燃烧甲烷气使发动机转动,将消化气的能量转变为轴动力,然后用发电机使之转化为电能。厌氧消化产甲烷不仅投资、运行、管理程度不高,而且从COD中所转化的能量(50%~60%)适中。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较为简单,非常容易实现工程化。有实例研究表明[21]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CH4燃烧后产生的能量足够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曝气、污泥脱水及污泥焚烧所需。
2.3.2污泥燃烧发电污泥直接焚烧发电这种方式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80%左右,但污泥焚烧在工程实施时所需的设备较多,污泥焚烧厂的兴建规模也很大。具体地说,首先是要对高含水率(95%~97%)的污泥进行机械脱水处理或以堆肥方式蒸发水分;其次是投资焚烧、发电设备[22]。这种方式能量转化效率虽然高,但所需设备成本很高,所以实际应用的工程实例并不多见。
2.3.3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热分解技术不同于焚烧,它是在氧分压较低状况下,对可燃性固形物进行高温分解生成气体产油分、炭类等,以此达到回收污泥中的潜能。热解制油就是通过热分解技术,将污泥中含碳固形物分解成高分子有机液体(如焦油、芳香烃类)、低分子有机体、有机酸、炭渣等,其热量就以上述形式贮留下来。污泥中的炭有约2/3可以以油的形式回收,炭和油的总回收率占80%以上;而热解制油技术中油的回收率仅有50%。但由于热解法只需提供加热到反应温度的热量,省去了原料干燥所需的加热量,能量剩余较高,大约为20%~30%(一般在污泥含水率80%以下的情况下)[23]。
2.3.4生物制氢污泥制氢技术主要有:污泥生物制氢,污泥高温气化制氢,以及污泥超临界水气化制氢[24]。三种制氢技术相比较,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具有良好的环保优势和应用前景,目前已积累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该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具有极高的生物质气化与能量转化效率、极强的有机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产品的能级品位高等优点。与污泥的可再生性和水的循环利用相结合,可实现能源转化与利用以及大自然的良性循环。在超临界水中进行污泥催化气化,污泥的气化率可达100%,气体产物中氢的体积分数甚至可以超过50%,且反应不生成焦炭、木炭等副产品,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4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途径污水处理厂能耗成本占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成本的40%~80%,外部能源(煤等化石燃料)发电产生CO2排放。换言之,以消耗大量外部能源消除污水中含能物质(COD)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一种污染的转嫁方式。污水处理厂能耗分布见图5。由图5可知,能耗分布主要集中在污水提升、曝气供氧、污泥输送与处理和混凝沉淀等部位,因此污水处理厂的节能工作应从上述部位出发,降低能耗,进一步减少CO2的排放。节能途径主要有:工艺的优选实现系统节能、高效的装置实现设备节能、无害高效的药剂实现原料节能、排放物的资源化实现产出物节能、管理模式创新实现管理节能。
3结论
城镇污水处理中碳排放的主要产生环节有:
(1)污水输送过程中管道厌氧环境产生CH4、污水提升所用能耗等;
(2)污水好氧处理中有机碳氧化分解为CO2,厌氧处理中有机物酸性发酵产生少量CO2、碱性发酵最终转化产物中含有大量CH4,脱氮处理中不完全硝化作用或不完全反硝化作用产生N2O;
(3)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直接排放温室气体、处理处置设施运行能耗等。
针对上述污水处理与碳排放的关系,基于目前的研究情况,污水处理厂实现低碳运行可采取的的技术途径:
(1)在方案选择中注重污水输送、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全过程整体性考虑;
图书馆的根本宗旨就是服务于社会大众,对于县市级图书馆而言,更是集地方文化交流、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普及等功能与一身,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县市级图书馆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的巨大能量也日益爆发出来。
图书馆蕴含大量图书,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新时期地方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及时、可靠而全面的信息资源库。置身于图书馆,既可以找到国内国外各个领域和方向的最新文化成果和科技进步的结晶,同时还能游走于古今各个时期关于某一领域最全面的信息资料,可以说,在图书馆可以收集到各个领域最全面的文献资料和信息。
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汇聚了古今中外科学技术以及人类文明成果相关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依托于及时、全面、可靠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而图书馆就是发展科技以及沿革人类文明所需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的汇集地,在图书馆,可以收集到最全面的信息和资料,而这正是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重要基础。作为经济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充分、高效的加以利用,才能使其在促进科技进步、经济腾飞以及人类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发掘出来。
二、县市级图书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一贯坚持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农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县市级图书馆中收藏有大量的农业科普知识读本、杂志以及最近的农业科技成果文献资料,这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图书馆,了解其所需要的科技知识,并且图书馆还提供图书借阅、复印以及相关知识的解答等优质服务,这更加扩展了农民接触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渠道,使更多的农民可以在图书馆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能。
图书馆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一条有效而可靠的途径,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深入农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摒弃传统的靠天吃饭的落后农业生产思想,认识并接受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和知识的重大力量,将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作为致富的有力工具,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并将其实际运用到生产当中去。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创新型农民涌现出来,但是,科技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巨大魅力还没有在农村全面展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机会接触到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相关知识,在这种现实情况之下,县市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农业科普的推广者作用,通过编制农业科技信息读本以及图书下乡等形式,为农民提供更加宽阔的接触农业科技知识的平台,使农民所掌握的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机会,不断激发农民创新意识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促进农民科技知识储备以及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尽管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在农村仍然存在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甚至文盲现象也大量存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并导致科技兴农实现的难度大大加大,对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也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仅靠在农村推行农民进课堂、接受科技教育的方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县市级图书馆的优势,县市级图书馆中收藏有大量农业科普类读本和资料,是农业知识的汇集地、农民朋友的信息库,是进行农业信息交流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普及的基地和中心,根据当地农民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农民从其中获得所需要的生产知识,使图书馆的农民读者群体不断壮大,在农村营造出读书和学习科技知识的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广大农民科技知识储备以及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度
我国所极力推进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指城市范围,还涉及到广大的农村,并且后者的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农业要发展,少不了及时可靠并且范围全面的信息,农业信息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当今发展势头最强、使用范围最广的技术当属以计算机、网络以及相关软件为典型代表的科技信息技术。县级图书馆在农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建设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市级图书馆可以充分发
掘和利用自身在农村科技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为当地广大农民搭建进行农业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以便为农民及时掌握现代化科技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相关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三、县市级图书馆为企业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
评价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就是当地对信息的利用情况,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赢取市场竞争优势、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势必需要借助信息这一有效工具,依据所掌握的信息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除此之外,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所做出的投资、运作等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决策,也离不开及时、准确且全面的信息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成功与否与其所收集和掌握的信息资料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县市级图书馆对于地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科研文化资料信息库,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市场经济所必须的相关信息,不仅包括大量的文献和网络信息,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信息生产和再加工功能。
县市级图书馆在地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是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新技术以及最近信息的重要提供者。对于企业,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生存和健康发展、赢取竞争优势,唯一的出路就是根据市场需求,致力于对现有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并积极研发符合市场要求的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在这一意义上说,及时、全面的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以及产品生产的新技术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县级图书馆不但拥有十分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还可以提供比较完善的网络信息服务,利用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技术信息以及与生产有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信息,使其可以全面掌握市场的最新动态以及本领域中的竞争形势,并据此做出企业发展以及产品更新等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决策。(2)针对企业开展定期的专项跟踪服务。县市级图书馆不但可以为当期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而其,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专项服务,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并且根据企业经营范围以及规模大小的不同,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积极展开最新科技成果的推介活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政策信息及时的向企业进行反馈;除此之外,可以向企业提供电脑联机信息咨询以及资料检索等服务,对于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需求,对自身所拥有的文献资料进行多层次的开发,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整体方案,定期举办专题信息推介服务,向企业提品革新的相关信息,以便企业在生产及经营过程中有所参考和借鉴。(3)有利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中获得长足发展,就要关注人才建设工作,致力于本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提升。在丰富员工的知识储备、促进员工文化修养的提高,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充分利用当地图书馆丰富资源了。图书馆可以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可以满足企业员工对知识的渴望;并且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组织并举办专项知识讲座,更新企业职工的知识,使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且还可以普及互联网技术,使企业员工掌握更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实现自我提高。
四、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特色服务
县市级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优势,符合当地广大用户的需要,而对于图书馆而言,其存在的意义正是在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其所需求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对于文献资料以及信息资源方面的需求,县市级图书馆对信息资源以及文献资料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对当地主要用户实际需求的具体分析。县市级图书馆在其网站中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地方特色信息资源和文献资料的网页,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例如地方性信息资源资料汇编以及专题研究等,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地方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提供网络合作咨询服务,在自身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聘请专家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解答广大用户的疑问,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解决不同层次用户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还能使自身的信息资源不断的加以更新和扩充,满足时展的新要求。
总之,县市级图书馆可以为当地培养大量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激发当地农民接触现代信息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向企业提供一对
一的具体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势必会带动当地经济的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炯声.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引领作用[j].科技资讯,2005(24).
[2]许雪萍,韩革.浅谈信息经济时代县、区图书馆的发展[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3]钟燕.图书馆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举措[j].咸宁学院学报,2007(0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19-02
目前高等教育进入转型期,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或专业逐步转型为应用型,这些本科高校需要拥有大量的“双师型”教师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各地方本科高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办学模式和办学定位的要求。然而,现今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缓慢,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研究和解决。
一、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国家教育部的最新改革动向是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1]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及大部分独立学院,将逐步转作职业教育,至此,高等教育进入转型期。
1.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量大,实际拥有盗可佟W型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非常相近,要求其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雄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比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所以,这些应用型本科高校迫切需求培养、认证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但目前在本科高校只有少数的教师具有双师的能力素质,与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2.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尚未开展。为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实施,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各省职业教育能力,全国各中、高等职业学校已开展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工作,并取得成绩,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仍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具体认定工作仍没有进行。
3.具备“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教师急需得到认证。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有很多长期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已经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技能,这些教师急需得到认证成为“双师型”教师。另外,本科高校引进的一些“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资格的人才,也急需得到认证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步晚,还没有得到各方面的重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高校去研究解决。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高等教育转型伊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地位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
2.教师来源途径单一,缺少实践培养过程。高校专业教师的来源途径比较单一,大部分专业教师是从大学本科到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担任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师,从高校毕业直接到任教,缺少实践培养过程,实践动手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指导学生实训能力以及现场教学能力都相当缺乏[2],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3.缺少认证机构和认证标准。2010年以来各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别成立了中、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负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而截止目前各省均没有设置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负责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评价、认证工作。由于应用本科院校与职业学校人才目标不同,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因此“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也不尽相同。现有的“双师型”教师认证标准只适用于职业学校,需要相关部门对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3]。
4.对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较少。目前本科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本科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仍未开展,且研究者甚少。国外如美国、德国、丹麦等国家“双师型”教师的研究也只是在职业技术学校中进行,高等学校对这方面也少有研究[4]。
三、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地方本科高校对“双师型”教师需求的特点,对高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以制度政策为保障,促进高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本科高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更新观念,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地位,督促教师培养部门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开展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认证工作,加大投入,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支持和服务。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证等相关政策,保证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协同本科高校要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进、激励等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双师型”教师的认证。
2.以自身培养为手段,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地方本科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条件,以自身培养为主,建立内培、外引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以校内培养为主,和引进为辅,一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二是结合教学生产实习、科研项目等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三是通过兼职、特聘等方式拓宽“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聘请相关工作岗位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解决“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5]。
3.以基地培养为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技能。地方本科高校要以现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建立“双师型”教师实训基地,加大资金设备人员的投入力度,改善现有基地条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实训基地的快速发展,为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提供实践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等。
4.以教师发展为方向,鼓励“双师型”教师培养终身化。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教学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认识“双师型”教师发展的重要性,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构建教师终身化培养体系[6],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发展项目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发展。
5.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健全“双师型”教师质量评价制度。高等学校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要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质量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将评价结果着重用于教师教学效果改进、实践技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促进“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高等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改革目前高校教师聘用途径,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双师型”教师能力的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高等学校要与时俱进,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黄素霞.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莆田学院为例[J].莆田学院学报,2014,(8):95-98.
[2]刘琳.试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意义[J].大观,2014,(4):71-72.
[3]李艳,薛海勤,陈江波.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3):24.
中图分类号: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5804
1引言
国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日益凸显,并从旅游研究中的一种理念概观应用于指导旅游发展实践。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1],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旅游、社区旅游、遗产地旅游、红色旅游、古村落(城镇)旅游等旅游发展形式实践和研究中被积极倡导和应用,然而从社区参与视角研究事件旅游相对较少。
从社区参与主体的视角来看,社区参与问题关键是参与什么和如何实现参与即参与的途径和实现机制。这一课题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聚焦点,围绕这一主题,国内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参与主体可以多重身份角色[2]凭借资源、产品、资本、实体(兰海,2009)等形式直接和间接参与[3]到多模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关于实现机制构建的研究,蒋艳(2003)构筑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操作流程图;丁焕峰(2006)分析了农村贫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及其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框架;王琼英(2006)建立了一个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模型,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动力与保障机制;安艳艳、张文(2007)构建了一个综合主导机制、协同机制与规模机制的社区主导体系;吴雅玲(2007)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运行框架进行探讨;刘旺(2008)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旅游参与的微观机制;宗圆圆( 2008)将农民参与旅游开发设计为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机制;叶春等(2009)编制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其外还有社区教育和培训机制(吴双好和李静2007;郭凌和王志章2009;明跃玲2010)、权利关系下社区赋权机制(保继刚,孙九霞2008;左冰,2009;翁时秀和彭华2010;郭凌、周荣华和耿宝江2012)、利益相关者博弈中利益分配机制(胡静等,2007;韦复生,2007;魏敏等,2008;饶勇等,2008;代则光等, 2009;张世兵等,2009;李志飞, 2008)和综合多项措施的机制建构(刘纬华,2000;佟敏等,2006;刘旺等,2008)研究。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机制的研究,学者们是基于实证的参与现状、存在障碍分析基础上的模式机制构建研究的逻辑。
民族旅游地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主要案例区域,对民族地区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而言存在村寨、社区和乡村旅游研究中的内容和范式上的耦合。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的开展依托于社区和社区居民参与的基础。本文以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中的社区参与为研究案例主要探讨在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社区参与节事旅游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社区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实现机制。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就是指社区组织及居民作为参与的主体和举办者参与节庆活动的策划和筹备、运行和管理及节后旅游影响的应对处理中来,以期实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的良性传承和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彝族阿细祭火节是云南省弥勒县西一红万村阿细人祖辈留传下来的古老传统节日,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初二和初三,初三是最隆重和重要的一天。举办地社区的红万村有农户308户,乡村人口1212人,其中男性654人,女性565人,农业人口1195人,劳动力8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3人。社区组织主要有村民小组委员会、青年协会、老年协会、文艺宣传队和临时性组织祭火队等。本文主要采用实地参与社区田野调查方法,笔者曾于2012年2月22至3月10日参与了节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对社区参与节庆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收益分配进行详细观察和访谈,收集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社区参与民族传统节庆旅游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3.1对社区参与主体再认识
广义的社区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单位组织、中介组织和社区居民群众等;狭义社区参与主体,即社区居民[4],本文研究中的社区参与主体是指作为“共同体”的社区组织和作为群体组成部分的社区居民。在社区旅游中社区居民是旅游地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是一群 “弱势” 的 “主人”[5]并且在旅游发展中承担和扮演多重身份角色[1,2]。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一直被认为是社区参与不足的限制性因素。笔者认为作为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世代的举办传承者,社区居民具有举办节庆旅游活动的能力和自信,并会随着旅游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3.2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
民族传统节庆是一个民族长期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并世代相传而保存下来的,在一定时日由族群成员参与的公开的或规范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民族节庆凝聚并规范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伦理道德规范、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习俗,是民族文化延续、传播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场”和“传承地”。民族传统节庆的“传统性”决定了节庆活动举办的时间周期性和场所固定性、活动的内容仪式规范性。民族传统节庆旅游功能化的嬗变也是在外界作用力影响下的民族节庆传统性的现代化变迁和适应,是每一位族群成员长期不断参与“策划”的结果。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无论是社区组织的领导者还是居民都对“策划”一词表现出强烈的陌生感,也没有文字正式记载的策划书或策划案。
3.3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筹备
节庆活动的筹备是活动如期顺利举行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准备工程。在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举办的筹备中,居民的参与表现为大量的密集劳动力的参与形式(表1)。在彝族阿细祭火节中,居民参与的筹备工作主要有:社区基础设施的修葺和翻新,如道路的修缮、街道的美观等;节庆活动环境景观和氛围的营造,如扎寨门、长街宴广场围场、祭火广场民族特色化;对活动所需物质资料的准备,如对祭祀用品和节庆活动用品的采购储存等;还有社区组织对整个活动环节的人力资源的协调安排和任务分派等。
3.4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运行和管理
节庆旅游活动会对举办地社区及其社区居民产生一定程度的正负面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对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随着时间横向上推移这些影响会逐渐减弱,直到下次节庆旅游活动的开展。社区主体对节后效应的应对主要表现在节后后续工作的完结、对旅游活动环境影响的应对和作为社区集体旅游收益的分配等方面。在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收益不是居民参与的唯一目的,但作为经济获利途径的节庆旅游活动带来的收入分配也会影响居民的情感和对旅游活动的认知,例如2012年祭火节中将村民种小麦的耕地设为停车场的微博转发引起媒体关注报道事件引发的社区青苗费补偿问题。2012年红万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总收入总计141319元,其中约48%通过社区居民劳动报酬、提供物质支持报偿和节庆活动奖励等方式使居民直接获得收益(图1、2、3);总收入的约24%用于活动举办的其他各项成本支出,旅游收入盈余占28%作为社区的公共财产用于社区的公共事业建设和作为下届节庆活动举办的储备金。为此,社区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节庆活动管理机构、配备负责管理人员、加强节庆后期预案规划、妥善处理节庆活动中的过剩资产,降低节庆旅游后现象的影响,实现社区节事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社区参与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的机制构建
社区参与民族节庆旅游是举办地社区主体以多样形式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是一种在政府指导下的社区主导型的事件旅游发展方式,社区参与主体主要通过提供人力(劳动力)、物力(物质资源)和财力(资金)支持等形式实现参与(图4)。在社区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中,拓展参与途径的直接有效措施就是提高参与主体的参与能力,可以通过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路径实现机制(图5)。
自上而下就是作为主管的政府部门以赋权和“让利”于社区组织和居民的形式(图5)。本文对“赋权”意义的理解是指社区主体从主管部门获得节庆旅游活动举办的相关工作裁量权。赋权是一种参与的过程,是将决策的责任和资源控制权授予或转移到那些即将受益的人的手中,增加对影响其生活的资源和决策的权力和支配能力。在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赋权就是赋予社区居民参与节庆活动策划与筹备、运行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更多权力,增强社区主体对社区公共事务处理的能力。“让利”是指作为主管的政府部门对社区的资金物质扶持和相应的税收减免、信用借贷等措施,让社区提高自主盈利的能力。
自下而上的路径就是社区主体在获得“赋权”和“让利”条件支持下在节庆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治理,即社区组织在节庆旅游活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依靠社区居民对节庆旅游活动全过程的自组织和自管理。开发社区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素质,针对社区人力资源现状委托政府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等单位开展社区居民基础文化教育、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专业培训、节事管理能力培训和特色民族文化教育。开发社区物质资源,提高原材料供应能力和旅游销售渠道,鼓励节庆活动材料的社区自供,提高居民生产和销售土特产品及民族工艺品的能力,注重社区居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财力资源,提高社区资金筹集和投资渠道,重点培育具有投资实力的社区居民投资者,鼓励居民参与节庆旅游带动的乡村集市经济。激励居民参与的意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居民参与度较高的原因是源于社区居民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中获得经济效益不是社区居民追求的唯一目的,但旅游活动带来的经济收入可以促进居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5总结和讨论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途径和重要衡量标准,其理念广泛应用于各类形式的旅游发展中。依托社区举办的民族传统节庆旅游发展需要社区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旅游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主体以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等多样形式参与节庆活动的全过程。在民族节庆旅游中可以构建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路径,激励居民参与的意愿,开发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方式培育社区主体参与的能力,拓展社区参与节庆旅游活动的途径。在社区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中需要处理好主体间社区组织与居民的关系,避免在旅游发展中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避免主体间的“二元区隔”和相互对立。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吕君, 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 1018~1024.
[2]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J].农村经济,2006(11): 86~88.
[3]黄华,明庆忠,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途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9(1):25~27.
近年来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要从根本上降低C02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必须实现节能减排,其途径在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包括低碳经济在内的循环经济和节能经济。本文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物流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和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1 低碳经济概念
1.1 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人们日益认识到,要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全人类共同携手,改变高碳经济模式。。。由此,低碳经济模式被提上日程,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2 低碳经济的发展展望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碳排放是其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从企业到国家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低碳经济将催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技术将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低碳经济将创造一个新的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这是一个转型的契机,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向低碳高增长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领跑者。
2 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2.1 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
在高油价背景下,物流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面。因而铁路这种低能耗、低排放的运输方式无疑将大比例的替代航空和公路客货运。建国以来我国铁路里程数发生了巨大进步,从建国初的2.2万公里到2009年的8万公里,铁路里程世界第二。到202O年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成为世界上一铁路运输是最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最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全球趋势。据统计交通运输部门排放的C02约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21.8%。在欧盟27国,公路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部交通方式的72%; 而铁路以1.7%的排放量,完成了10%的运输量。同时,航运也被认为是最具碳效率的一种运输方式。据了解,国际海运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集装箱船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海运业排放量的25%,但却承担了全球52%货值的货物运输。
2.2 通过优化运输体系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据预测,在全球越来越强调低碳环保的形势下,铁路以及航运的低碳优势将得到凸显,各国将不断加大铁路建设,以及推行加船减速政策,以替代公路、航空运输。甚至,现有交通运输体系也有望在低碳经济的刺激下得到改善。。我国将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准确把握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研究提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框架。我国物流目前在运输、管理、配送等方面的成本约占15%一20%, 远远高于国外的7%一8%,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物流迫在眉睫,铁路在运输行业碳减排潜力巨大。
3 以物流设备链的调整和运输方式的变革为契机发展低碳经济
物流运输工具都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燃料,污染也相当高。因此要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就要以改善运输设备作为突破口。据了解,实现我国汽车减排目标的可行途径就有这样5条:利用传统汽车和内燃机减排技术;推广柴油轿车、柴电混合动力;替代能源的使用;汽车的小型化、轻量化、电子化;电动汽车技术。目前,以发展柴油机等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动力系统(包括柴电混合动力系统)正在大力试行。同时,电动汽车产业链也正在悄然兴起,诸多举措无不在显示着运输工具将有重大改革的信号。这样可以减少排放,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并提高作业效率。低碳经济下物流托盘原材料也在得到进一步更新,铁路专用托盘制品已成为铁路装卸运送和存储物资的周转设备。
4 结语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CO2排放的完全脱钩。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实现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 ~45%的目标。从短期看,应该在“十二五”规划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1]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第二章 物流网络配置 大卫·辛奇—利维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前言
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2.低碳经济的基本涵义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LCE)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让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避免剧烈的气候改变,减少恶劣气候令人类造成伤害的机会,以此来实现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效益结合的最佳状态,同时能够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3.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者,于2003年发表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高举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帜,率先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德国实施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法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大力发展以核能为主题的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取得了显著成效,西班牙则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瑞典推动全民参与,加强了对环保型汽车的推广。日本内阁会议于2008年7月通过《构建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于2009年4月,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法案,试图强化低碳经济。美国于2007年7月出台《低碳经济法案》,积极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巴西、印度等也努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4.1 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使得地球不堪重负,两级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有关数据显示,1906~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74摄氏度,1961~2003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1.8mm。哥本哈根会议为全球气温上升2摄氏度目标达成共识。IPCC第四次报告评估的可选择的发展途径是全球排放量要在2020年以前达到最大,2050年排放量水平至少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50%。世界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试图通过新一轮的国际规则、新一代的先进技术,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中国作为发展大国,必须提高低碳意识,积极发展低碳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这也将有利于我国抢占世界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4.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工业化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许多矿产资源的消费速度已经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到目前为止主要的大宗矿石都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39种短缺的矿产资源;同时,由于我国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2013年初以来,中国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我国四分之一国土受影响,北京PM2.5浓度达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对人们的出行、工作、健康都带来了诸多不便;预计未来几十年,我国资源面临严重短缺,许多资源不得不依赖进口,这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4.3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与国家利益存在冲突,碳减排的经济基础和出发点有很大的差异,发展低碳经济对于各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谁能在竞争中取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城市化加大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压力,2006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总排放量达到60.18亿吨。通过创新低碳技术,开发新能源,完善低碳经济市场机制的全方位竞争中,以此来掌握国际经济领域的主导权,获得国际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
4.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主,导致了大量能源资源的浪费,人均LGP水平方面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社会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就必须提高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优化我国工业结构。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5.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1)注重发展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
国家应组织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和消耗。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努力提高能源整体利用率。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大力发展以知识、技术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投入低碳技术的研发,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的完善低碳产业。
(3)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注重低碳管理
将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形成一个具有国际意志的低碳经济总思路。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来扶持低碳经济,引导个体、群体、组织从事低碳经济的生产和运营,鼓励微观经济体对低碳经济的战略投资,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借鉴、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低碳发展理念,引进先进的节能、高效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强国际间关于低碳经济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关于低碳减排的会议,促进在中国发展碳交易。
6.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之中,不仅有利于我国改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国际政治压力,也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利英.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可行性探究[J].新财经.2013.1(上).
(一)公众
本文中的公众有两层含义,一层完全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的,它指消费者,它既指产品的需求者也指生产要素的供给者。第二层含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它是指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的普通民众。
(二)低碳经济
目前对于低碳经济基本理解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背景,目标都是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途径都是通过人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本质都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
二、公众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分析
公众与低碳经济建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众作为消费者是低碳经济产品的直接购买者
公众是消费性产品的购买者。也就是说公众在低碳经济实现途径的四个环节中,作为消费者参与了作为消费的第四个环节。
经济学中的市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品市场,另一类是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公众是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直接购买者。购买产品时,仅管理消费者不能直接干涉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但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来选择产品,先对产品是否属于低碳型进行判断,然后再选择低碳型的产品。
如果作为消费者心中有了一杆低碳的秤,并使用其来秤量产品的碳指标,从而只选择低碳型的产品,则那些高碳型产品则无法在市场中通过交易实现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高碳型的生产企业不得不转向低碳型产品的生产。
因此,公众作为消费者是低碳经济是否能实现可以从产品的消费这一个环节进行直接的干预。
(二)公众作为劳动者是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在经济学中,公众不仅在产品市场是消费者,同时其在生产要素市场也作为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即劳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直接参与到生产中。
企业在生产中主要用到四种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而公众作为劳动者是第一种生产要素劳动的载体。
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很多环节都要用到公众作为劳动者的劳动。从产品的研发到产品设计到产品的生产,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公众,可以说,公众作为劳动者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否是低碳型的与参与到其中的公众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是否是低碳型直接相关。比如,作为研发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其研究出来的产品是否是低碳型进行判断,若不是节能型的环保型的则可以在研发阶段就进行终止,只有在研发阶段被判断为低碳型产品,才可以进入到设计阶段或生产阶段。而设计阶段和生产阶段也会存在设计方案和生产方案的选择,此时又分别存在是否是低碳型方案的选择,这样通过作为劳动者的公众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进行层层判断与选择,一个国家的低碳经济的实现便可指日而等。
(三)公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是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监督者
从社会学的角度,公众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可成为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监督者。
公众是社会中的人,而国民经济则与公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公众的衣、食、住、行随时都会消耗能源,产生CO2,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这使得公众身处低碳经济建设的具体环境中,因此公众可以在生活中成为低碳经济建设的直接监督者。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垃圾可分为可降解型的和不可降解型的。对于不可降解型的我们要采取回收以重新利用,或者回收后加以特殊的处理。如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类电池就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人们需要用电池,企业也是想尽办法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电池用过之后,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丢到垃圾站。而各类电池一方面含有不可降解的部件,另一方面也含有有毒的化学成分,随便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从以上可以看出,公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先监督自己的行为是否是低碳型的再进而监督其他人是否是低碳型的。
(四) 低碳经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公众谋取福祉
低碳经济建设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为公众谋福祉。也就是为了让公众能在一个更好地能够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中生活。这一点从前面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中对于低碳经济的目标、实现途径和本质的诠释中得到很好地体现。
这一点对于低碳经济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人的本性都有一种趋利性,当公众明白一种行为对其本身有好处时,他们便会有更强的动机去实现。
三、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低碳经济的建议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同时低碳经济的建设又必须以为公众谋取福祉为其终极目标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由此为了实现低碳经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一)在公众中普及低碳经济的知识并且根植低碳经济的观念
只有在公众懂得大量的有关低碳经济的知识并且其头脑中有若不实行低碳经济的不仅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会在当期影响到其切身的利益时,人们就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起到其在低碳经济的建设中的作用。
(二)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在当今,有一部分公众是有节能环保意识的,但是他们的这种意识很难转换成行动,因为当他想这么做的时候,整个社会的主流是刚好相反的,个人的力量相对于社会主流是非常弱小,若相应地低碳型社会制度不建设好的话,个人的这种力量很容易被社会主流所淹没。
关键词:低碳经济 定义 内涵
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
(一)低碳经济的定义
《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低碳经济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学者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等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刘细良(2009)强调低碳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续经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金乐琴(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一致,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有密切联系。
尽管学者们对低碳经济定义的表述方法不尽相同,但各个定义所包含的基本思想是相同的。笔者认为低碳经济定义可概括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1.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也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地表将变热,由此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2.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低碳经济的目的是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经济革命。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这场能源经济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由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二是由高碳型黑色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4.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控制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主要途径有四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发展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目前,这四条途径都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瓶颈。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首先必须在技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没有技术创新,低碳经济不过是人类的一个“美好幻想”。
5.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使用的能源全部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高碳能源,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可称为高碳经济。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不断认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反思,人类逐渐认识到要摒弃18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的比较见表1。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辨析
(一)相关概念的涵义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目前没有公认、确切的定义。通过搜集、比较各种定义,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一般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作为操作准则,简称为“3R”原则。减量化原则,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即尽可能多次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即废品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特征。
2.绿色经济。绿色经济目前也没有公认、确切的定义。通过搜集、比较各种定义,笔者认为绿色经济是指那些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从这个定义上引申,绿色经济有两种涵义。
第一种涵义是指经济要环保,即要求经济活动不损害环境或有利于保护环境。例如,钢铁、造纸等行业,用落后的方式生产是高排放的,因而不是绿色经济;而用清洁技术生产,就属于绿色经济。第二种涵义是指从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环境保护可以成为经济利润的一个来源。例如,新能源开发、绿色食品研发等活动,可以带来新的利润。
以上两种涵义分别强调了绿色和经济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点是同时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生态经济。关于生态经济目前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二是生态经济强调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就如生态系统一样是密闭循环的,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以及能量守恒。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来看,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各国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仅是一种趋势。
(二)低碳经济等概念的异同
1.低碳经济等概念的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产生的根源相同。现代工业社会既是一个技术发达、经济腾飞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现代工业发展引发出严重的环境危机,不可再生资源的匮乏和枯竭、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和短缺、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酷事实,迫使人类不得不反思和重新审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关注环境,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都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
理论基础相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并不单纯地属于经济学范畴,而是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交叉边缘性概念,具有综合性特征。外部不经济理论、生态大系统理论、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概念重要的理论基础。
技术手段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现的技术手段包括宏观技术手段和微观技术手段。宏观技术手段是构建生态产业园区。生态产业园区是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多种产业,按照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产业链和产业网,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微观技术手段是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
最终目标相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低碳经济等概念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视角不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要求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主要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关注的是提高生产、流通、消费领域所有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所有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其中包括碳排放量的最小化;绿色经济强调关爱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注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操作性不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可操作性存在很大差别。低碳经济的涵义最为具体―降低碳排放量,最具有操作性;循环经济提出了“3R”原则,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涵义较为宽泛,没有说明如何实现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仅根据涵义不能确定如何实现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
所属的层次不同。根据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各自研究的视角和可操作性,可以将这四个概念进行如下结构性定位:绿色经济最不具体,研究的范围最大,为最高层次的概念,包含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次之,包含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并列并有一定的交叉,为低层次的概念(见图1)。
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完全相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完全相同。低碳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减碳、碳交易市场、碳税、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政策等。循环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等。绿色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绿色GDP、绿色产业、绿色贸易壁垒、绿色金融、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生态经济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经济、农村生态经济等。可以看出低碳经济研究的领域与其他三个概念研究的领域差别较大。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8(3)
2.曹海霞,张复明.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J].生产力研究,2010(3)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4.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坚实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实力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全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中上水平。近年来全省许多地区先试先行发展低碳产业,这为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奠定了基础。如保定将“低碳经济”理念植入城市发展的新思维,该立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的综合应用和节能减排措施,在全国率先以低碳城市为目标制定全市发展规划,以“中国电谷”和“太阳能之城”计划为依托,探索城市发展的低碳模式,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贡献。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阶段。作为当今世界四种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之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同样有助于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的崛起。2009年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2010年重要经济工作之一,这就为河北省经济的低碳化发展确定了方向。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空间广阔
在目前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中,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能耗高的重化工业比例较高,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加上河北省节能技术整体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漏洞较多,导致能耗强度和能源效率明显偏低。2009年,河北省单位GDP能耗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66吨标准煤/万元),居第八位。而今后一个时期内,随着河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能源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因此,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空间比较大。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资源丰富
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这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地理位置优越
河北省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为平台,借势京津辐射优势,引领产业整体升级,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能够与京津两地形成中国最大的绿色发展区域,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
二、河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探寻
借鉴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为优势条件,积极探寻适合河北省发展实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低碳产业发展为龙头
河北省作为重工业大省,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利用低碳技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构建符合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前提。
首先,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发挥河北省的资源优势,努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目前,河北省仍以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这成为河北省发展低碳产业的现实障碍,因而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其次,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以金融保险、文化、教育、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和以IT、生物制药等为代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河北省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二)以低碳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
科技部低碳科技示范专家组,提出了《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在不同类型城市、社区、行业建设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通过集成低碳技术在园区的推广探索可复制的模式。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香河工业区等低碳产业园区已获得显著成效,为全省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成功经验,引领其它地区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河北省在建设低碳产业园区时应注意:其一,要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应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自然资源丰富、服务设备齐全的区域进行开发,整体规划应有利于长远发展;其二,积极引进和培育绿色产业,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培育节能环保的支柱产业,产出低碳产品、创出低碳品牌,辐射和带动全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以低碳消费为市场牵引
实践表明,改变传统生活消费方式,是实现我国城市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河北省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期,建立以低碳消费牵引的市场机制,对于促进全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政府应该通过宣传低碳知识、营造低碳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消费方式转变。其次各类社会组织在各自领域及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应率先改变能源供给结构,研究和利用清洁能源,生产低碳产品。社区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深入开展有关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社会活动,带动社会各阶层转变消费习惯。
(四)以低碳制度供给为支撑
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倡导低碳消费、促进碳交易平台建设都需要制度的创新和充分供给。因此需要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省有关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建立适应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撑。制度的内容应首先对现有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低碳化改造,另一方面应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01
当今社会的主要威胁,挑战,当属全球气候变暖。追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最主要的应当是碳的排放。所以,如何减少碳的排放,如何发展低碳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同时实现低碳产品产业化。发展低碳产业的过程中,低碳技术能够自然而然的被推进,产业化过程也会自然地被推进,所以,为了实现低碳经济,最主要的就是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比拟的关键作用,我们应当把握发展低碳产业的内涵。
首先来说一说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概念,内涵,及实践方面的研究。
(1)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概念。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是英国的首相布莱尔,他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指出: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为了使用较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避免了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学者认为实现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改善能源的结构问题,提高其效率。为了使能源能够更高效的利用,我们必须实现技术的革新。依赖政府的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逐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化,并开展一场重大的能源革命。有些学者认为实现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能源消费方式,它将逐渐改变之前的现代工业文明,使国家的发展方向转变为生态发展和生态文明。有些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为了大大地减少一些高碳能源的利用,比如煤炭和石油。减低了这些高碳能源,我们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低污染的经济。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铭记低碳经济的全球性,综合性以及战略性。它的确立能够改善气候的变化,实现节能减排,通过改变消费的方式来减少能源的排放。其他学者则认为,低碳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生存观的转变,观念的改变才能使能源问题真正得到改善。
(1)低碳经济的实践方面的研究。有许多国外的学者对低碳经济进行了实践研究。他们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的是来自加拿大的生态学家。他主要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此后,来源于物理学的脱钩理论被提出,并且由外国的学者将其延伸到了经济范畴。后来,美国的恶学者发展出来了EKC假说,通过演变模拟,给经济发展,环境的污染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有效的依据。在低碳经济的实践过程中,一些国家表现的较为突出,例如英国,瑞典,德国的一些社区都走在世界前列。他们都在交通方面,垃圾的有效处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产业的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对策,这些对策能够有效地在减少能源耗费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实现低碳,高效。这些措施在我国还没有完整地被实施。但近年来,我国也在低碳社区,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低碳之路正在稳步进行。在我国,实施低碳产业比较好的当属中新天津生态城。它已经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中新天津生态城也将带领我国其他地区,将低碳经济更好的发展,在它的带领下,我国的另外两所城市,上海和保定,也将沿着它的脚步,继续推进低碳经济的实施。
(3)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研究。我们应当逐渐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地创新,同时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技术上,应当主要研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收集,存储,反复利用以及新科技的开发。有学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大力限制高碳的行业继续发展,不允许高碳行业进入市场,同时开展一些有特征的低碳行业。其次,原有的高碳行业主要是化石能源行业,我们应当树立低碳意识,降低对它的依赖程度,树立走生态高效的新观念。同时,大力开展低碳行业,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开展低碳化的城市系统,使群众的生活空间处于低碳化。在城市中,大量种植树木以及其他植物,使其吸收二氧化碳,达到生物固碳的目的。部分学者认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不能过于盲目地调整结构,由于我国的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调整的范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所以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新技术,开发可再生能源或者提高效率上。
再来谈一谈低碳产业,低碳产业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行业本身含碳量较低,不需要施加外力使其低碳化;其次,有些行业含碳量很高但实施了低碳化的转化,这些行业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完成了低碳化的指标,转入低碳领域。低碳产业的特征最基本的当属低碳化,低碳化是入门的基本条件。其次,它有产业化的特征,这种特征是该产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经济,必须更好地发展低碳产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虽然在初期需要政府的帮助,但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要逐渐形成低碳产业的自我循环。同时,要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分工细致,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保证低碳产业能够持续的良好发展,以此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低碳产业的发展,笔者将提出个人的对策:首先,鼓励低碳经济自主研发,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致力于研发新科技,主要以降低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科技为主,同时,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按照我国法律的要求,制定一些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制定相关污染的控制标准;应当建立低碳城市标准体系。政府应当不断设立标准,包括低碳的交通,建筑和其他产品的碳排放的标准,并积极给予补贴;制定清洁生产体系,使各种低碳的技术都符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最后,制定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战略和详细的发展布局,使得低碳产业可以深入操作,可以更好的实行。相信在我国的政府和相关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低碳产业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