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4 09:28: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

篇1

引言

在新时代下,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有利于我国顺利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三农”问题不断显现,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社会都需要集中大量的政策资源,投入到农村中,而基层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理念,以社会市场为导向,通过不同途径吸纳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力量,使其参与到农村改革发展、公共事务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1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必要性

就非政府组织而言,其概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国家文化,其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美国,它被叫做“非赢利组织”“第三部门”;在英国,被叫做“志愿组织”;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也有新的意义。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至关重要,体现在以下不同方面。

1.1可以有效解决当下农村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共服务“均衡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缩小城乡、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其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出现很多喜人景象,比如,文化下乡、村村通公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公共事业产品、服务缺失的问题,很多方面供给不足现象普遍化,比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满足农民的超常需求、特殊化需求,而这些是政府乃至社会市场都无法满足的,有利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健康发展。

1.2有利于减轻是政府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压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对这方面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已有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该地区发展的所有费用,上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拨款也无法解决地方政府的根本问题,加上社会市场筹资资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为该地区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面临着巨大多财政压力。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可以根据地区发展情况,投资建设一些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的知识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市场意识不断强化,可以自行组织相关人员,筹集资金修建相关的设施,共同使用,构建一种极具特色的农村产品供给形式,满足所需的公共产品。

1.3有效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就公共选择理论而言,政府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政府失灵”问题时有发生,无法为农村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就其非长期行为来说,极易出现这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弄虚作假,加上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方面模糊化等问题,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政府失灵”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率。具体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是非政府组织记忆接近被服务的对象,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经营管理方法,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成为政府的好帮手,在和政府共同作用下,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有利的保障。

1.4倡导草根民主,有利于构建社会民主平等网络。就非政府组织而言,极具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有效贯彻党一系列方针政策,维护好新时期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加快基层民主化管理步伐做好铺垫。在治理乡村过程中,作为最广大、最有力的农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自治组织具有的其它功能也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参与农村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协调功能。此外,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能够动态监督政府啊、官员等,进行多样化的评议,有效防止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政府行为更加合法、合理。

2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对策

2.1转变政府施政理念,优化完善非政府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观念,已有的施政理念,为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优化“全能政府”传统模式,确保政府有清晰的行为边界,明确侧重点,把重心放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对应的农村公共管理中,构建全新的公共管理新体制,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客观需求。

2.2优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管理形式

在新时代下,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等的社会资源动员组织能力都比较强,扮演着全新的角色——“准政府组织”。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让相关的组织和政府机构保持独立状态,成为一种重要的中介组织,优化公共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还要积极引导城市非政府组织,优化配置公共管理资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为非政府组织出谋划策,制定可行的发展方案,科学布局,防止盲目发展,要根据地区发展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随时动态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效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3政府要坚持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同步进行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逐渐步入崭新的阶段,农村非政府组织日渐增多,规模日渐扩大。随之,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巧妙地引入社会评估机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监督管理社会化的关键所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比如,以定期、不定期形式有效开展绩效评估报告,定期组织群众类型的评议,促使非政府组织更加健康、高效。在服务方面,要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性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从根源上解决存在的缺陷,有效抵制各类非法行为。

2.4培育急需要的非政府组织

在新形势下,规模小、人才缺乏等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地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培育更多新型的非政府组织,满足农村多元化发展客观要求,促使非政府组织走上均衡发展的长远道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更好地了解非政府组织,筹集更多的民间资本,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还要动员农民,构建不同形式的互动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要统筹兼顾,要有所侧重点,加大这些非政府组织投入力度,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对象,比如,公益性民间组织、科技教育民间组织。

2.5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资金、组织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多角度、多层次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大支持力度,适时注入适量的资金,确保非政府组织运营有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还要采用构建专项资金的形式,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持续发展,要全方位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有效完成本应该政府提供的服务。还要优化完善相关条例,提高个人、企业事业慈善资助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发挥信贷政策等作用,给以非政府组织一定的优惠,为使其拥有足够的发展资金。此外,政府要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全面而系统地培训农村非政府组织骨干力量,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必要的国家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化的技能,能够为非政府组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有效帮扶普通成员,共同进步,提高自身综合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缓解中央、地方政府压力,解决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等,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通过不同途径,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其中,比如,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在农村构建城市相关组织分机构,为农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中介、医疗,促使非政府组织在这些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文化建设、科技事业、卫生事业。以此,改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021-01

一 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美国,后来被引进国内。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都很短。在这里, 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先作一分析。

1.公共事业。是指介于政府组织与企业之间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种福利及福利设施体系。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如 何,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2.公共事业组织。在国外多被称为非赢利机构(简称NPO) , 即不以赢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NGO )的一种。

3.公共事业管理是指社会公共组织为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 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是以管理学为主, 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的综合。

4.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是社会公共事务,范围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全体公民。从公民个人的衣食住行到全社会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再到整个社会综合素质的提高等。

公共事业管理在中国的发展在我国蓬勃发展同时,在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专业定位不太清晰、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课程设置较为混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等诸多问题。

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

1.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 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 年,全国有57 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 年招院校是132 所,2002 年是180所院校,2003 年是220 所,2004 年发展到300 多所院校,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

2.专业定位不太清晰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的现象存在。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

3.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普遍认识不足, 不知道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不明白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究竟有那些分工。

4.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毕竟公共管理事业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所以社会以及高校包括学生自己,对专业定位模糊,以致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出路

1.培养学生和综合素质

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调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让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做到厚基础, 宽口径。做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公共事业管理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传统学科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相结合。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他们能不断学习新知识, 汲取新营养, 适应新要求, 取得新发展。使他们具有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 增强对社会的广泛适应性。

2.确立明确的培养方向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面的广泛性, 导致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目标不明确,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很多模糊认识。开设的课程过于趋同, 常常想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 涵盖尽可能多的领域。使得这些学校无法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基础, 形成一个具体的培养目标, 没有针对性。学生似乎什么都在学, 什么都懂,什么地方都能就业, 但由于在知识结构上缺乏层次性, 管理能力不明确, 实际技能欠缺。因此, 到了实际工作中却又什么都不会, 质量不高, 没有自己的特长, 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不满意, 家长不满意, 社会也不满意。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大学而言, 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目前, 我们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下适当的调整。

3.加强实践促进就业

改善各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必须以实践促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践活动三块教学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避免流于形式;依据相关课程群建设专业实验室;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水平。

4.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1)促进公民社会成熟,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强大的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土壤。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多方投资、融资,推动全社会兴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多元化,如此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断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2)规范指导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办专业,教育部可以展开专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并对现有专业布点进行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针对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与指导,以免造成人才的浪费,顺利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公管专业”在中国是个舶来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这个概念出现和发展的时间相对短暂。对大多数人而言,甚至还很陌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高校内部,常有人把它与行政管理或企业管理等相混淆,认为它是培养新型政府官员或企业管理者的学科,这说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是不足的。笔者认为公管专业是一种介乎于“宏观理论”与“微观操作”之间的服务于“公共领域”的“中观应用型学科”。套用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的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但是现实却是“全才”变成了“废才”、“应用型人才”变成了“理论万金油”。高校为公共领域“量身培养”的管理人才得不到认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公管专业的存在。就H院校公管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少之又少,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得不打破专业界线进入企业或自谋职业。

二对地方高校“公管专业”方向设置与课程安排的思考

纵览当前众多高校公管专业的方向设置,可谓是各式各样。开办公管专业的院校几乎都是依托原有的资源优势来设置专业方向。医药类、体育类院校因其专业特色比较明显,所以专业方向相对稳定、成熟。现在问题较大的是一批地方综合类高校,这类学校既缺少专业积累,又无优势学科,加之没有成熟的办学模式可以借鉴,以至于为了保证稳定的生源和较好的招生势头,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往往以就业为导向,甚至有些高校不顾学科专业设置规范,随意性很大。[3]例如,H学院的公管专业便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和其他专业整合而成,以前并无公共管理方面的积累,现主要开设“文化事业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保障”等几个方向。但由于师资、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似乎对选专业方向并不积极。“文化事业太空洞、公共事务像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四不像”,这种无特色的方向设置往往导致学生“既不博又不精”,且容易出现学生在考研与本科专业目录脱节,对学生的后续性发展形成阻碍。课程设置不规范也是公管专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许多高校公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根据原有的专业与师资,“就地取材”。开设一些有条件开设的课程,而全然不顾课程的规范性。医学类、体育类院校由于专业性原因,专业方向课程、特色课程开设比较多,专业平台课程开设少。与之相反,地方综合类高校的公管专业,往往是特色课程少,大多开设的是基础平台课。常常把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等学科进行“大杂烩”,且多以“基础”“概论”等形式出现。[4]例如,通过对H学院公管专业08、09、10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行政管理类与法律类、经济类的课程几乎占到了50%的学时,四年之中竟然没有一门属于类似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或入门”这样的总括性课程,所以很多学生对公管专业的感觉便是“公管=管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如此安排这就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无法突出其“公共事业”的属性,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培养出的学生很难做到“术有专攻”。

三地方高校“公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和很多同类院校相似,H学院公管专业学生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课时比重不大。如有,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依托课程,进行专业见习。H学院公管专业最主要的实践是针对大三学生,依托《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选择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相关的现象与问题,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式校外调查,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相对而言,这种模式针对性强,涉及面广,可对公管专业中一些核心知识进行有效实践,因而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很多学生将其视为大学期间唯一一走出“围墙”进行专业训练的机会,常常充满期待,参与热情很高。但是,这种实践教学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教学管理重视不够、学时太少、经费不足、团体合作不力的问题,致使专业见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课堂模拟教学。该模式就是依托一定的课程,比如社区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选择比较好的案例,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要求模拟情景并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此种实践教学相对易操作,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不必另行占用其他教学时段与教学资源,且容易掌控整个环节。但是,该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课堂组织与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而公管专业是新办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以青年教师居多,因此对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模拟教学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3.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公管专业认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形式是挂靠团总支,以团学活动的方式进行。比较常见的活动包括:(1)“三下乡”服务。(2)配合有关部门到街道办、市中心、广场进行普法、交通协管、文艺演出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形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其弊端与缺陷也很明显,比如公管专业学生全员参与性不足,活动基本上以团学干部、学生党员为主,普通学生的热情不高;活动内容大多为志愿性的社会服务活动,与专业相关性不强;活动安排大多带有随机性,缺乏长效机制,处于时断时续的接受上级指派的工作状态。以上是公管专业常见的几种实践教学形式。笔者多年参与公管教学与实践的经验表明:传统实践教学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上文提到的要么相关部门不重视、经费不足、要么学生参与性不高、要么教师发挥不够等。通过我们与“理想”用人部门的接触交流,同时结合H学院公管专业学生就业数据后发现:社会之所以对该专业的认可不高,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该专业“名不副实”,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类似教科文卫等单位在人员选用方面更愿意选择与接收更为专业性的“专才”,如教育类、卫生类、体育类等专业毕业生。公管专业在本应就业的领域遭遇到了“市场的冷遇”,出现了一种“全才”竞争不过“专才”的局面。

四地方高校公管专业的出路与选择

公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社会大环境,这是公管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现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公管专业的建设。[5]因此,实现公共事业的社会化变革是促进公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需要“时间”,非“一时之功”。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管专业面临的困难,我们不能指望“大环境”变化之后再去解决问题,“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应主动出击,积极思考,根据地方高校自身的特点,从社会管理的具体情况出发,对公管专业进行改革。

1.明确“社区管理”专业方向。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公管专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宏大,专业设置应用性不强,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留有“空白”。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相似,且职位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其流动性极小,不可能为社会提供很多的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大量社会事务剥离出原来的组织与单位,沉淀至社区,社区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小社会,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出了更为专业性的要求。[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H市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各类工作任务达200多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般意义上对社区管理人员短期培训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公共管理的需要,“培训”不如“培养”。这种背景为公管专业的落脚找了依据,也成为了开办社区管理方向的动力来源。开办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公管专业,为新兴城市社区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已成为高校公管专业建设新的生长点,也是地方高校进行“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的一个重要举措。[7]公共事业管理落脚点在社区,只有社区这才能集中体现公共领域的各种活动。公管专业学生在大学课堂中学到的各种知识都可以在社区找到用武之地。诸如社区治理、公共关系、社会工作、社会调查、非政府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等课程,社区才是真正展示公管“专业性全才”的舞台。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70-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对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明显加大。但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上,对培养应用型技能的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存在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力度,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包括专项技能训练,办公系统软件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一体性的教学,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环节,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必须从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一、更新教学思维方式,确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体系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能力”为中心,侧重操作技能训练。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属于传统型即研究型的类型居多,其教育理念是“崇学为上”,侧重学术研究,无论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均以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校文章为标准,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重心偏重在研究方面;而应用型本科即教学型的教育理念应为“学术并举,崇术为上”,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已达50%以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案,而我国不少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而且缺乏整体性的安排。

2.不能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应把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从追求普遍原理、固定的概念、内在的因果关系等转向实践兴趣,使教学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整个社会,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理论教学充分带入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从事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的人才,尤其是要为基层组织培养实用型人才,进入企业、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工作。因此,在课程的开发上,不能几十年一贯制,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应根据基层组织工作的特点,开发出具有操作技能的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缩短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3.实践教学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而不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应用型人才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能力培养的兴趣点不是首先来自于理论教学,而是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对实践技能的要求。现在许多学校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先确定理论教学,再安排实践教学,这实际上是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这是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的误区,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应有的地位上,所以常常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不是实践中出理论,而是先入为主,用理论框定实践。有的学校虽然对实践教学做了相关的规定,但随意性很大,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习、训练等实践教学偏少,对老师也没有任何约束力,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与考核标准,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老师不是“教书匠”,而是精通实际操作技能的行家里手。一些学校中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多年在学校工作,有的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高校中任教,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一些学校在聘用新教师时,想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阅历,但由于一些政策原因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件约束,还是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无形中弱化了对实际工作经历和社会工作经验的要求。一些学校也从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受制的条件多,操作困难和经费制约,数量少,时间也难以保证,使得兼职教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重组教学模块,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面,可以设计以下6个模块。

1.基础训练模块。公共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主要应包括: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基础类课程模块,以公共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为主的专业类课程模块,以公共政策分析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等为主的技术类课程模块,以应用写作、英语、计算机操作等为主的能力类课程模块等。应结合各自实践教学目标的特点,提出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2.实验教学模块。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按照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实施实践模块教学。加快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实训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目前,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办的时间较短和经费等原因,实验室的建设十分不完备,需要大力加强。

3.实习(实训)模块。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场所进行模拟或实际的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块主要包括校外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以及校内的集中实训环节等。校内的集中实训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学校在正常教学周内安排出两周的时间,确定一些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中性的训练,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任务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和一些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现在对学生写毕业论文的不同意见较多,认为抄袭的现象多,学生对写作论文不重视等。这要求学校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把关。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公文和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这要求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技能。教师要在平时多进行训练,批改,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学生写作,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写作中,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结构,这对学生参加工作后,在处理文字材料和提高行政能力方面都是有益的。

5.第二课堂模块。第二课堂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组织为主开展的在课堂之外的一些活动,如程序模拟赛、时事热点事件辩论赛、即兴演讲赛、公文写作赛、办公软件操作赛等,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锻炼,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

6.社会考证模块。很多学校已开始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本科教育,推行“双证书”模式,使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在一起,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本科的毕业证,又取得了“上岗证”。推行“双证书”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体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考取的社会证书有: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秘书证等。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的证书考取,如会计类、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法律类等。“双证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要涉及课程设置、教材研发、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的等各方面,难度较大,但又是一个方向性的改革措施,因此,应把“双证书”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三、创新考评方式,规范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理论课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试卷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实践课的考核评价应该与理论课的考核评价有明显的区别,要通过现场考核,提交现场报告、课程设计、实践报告等来检查,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搭建评价体系时,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应尽可能多考核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包括对理论的综合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协作和创新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

2.在评价的形式方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成果形式。可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侧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贡献以及创新能力等。

3.在评价的结果方面,学生撰写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考取资格证书的成绩,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4.在评价的主体方面,除了学校和专业教师外,还要侧重听取实践单位的意见,校外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同项目组同学的评价。

5.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方面,主要是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学生的实践成果。健全教师在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具体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成果较多,成绩较为突出的教师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学校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教师实践教学的情况,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问题较多的教师,予以调整工作岗位。

四、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1.改革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制度。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下,多数学校是一种“虚拟的学分制”,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非常小,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和“完全学分制”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承认学生取得学分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当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规范,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主要规范担任实践教学工作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施细则;实践教学评价及奖惩方面的若干规定等。

2.开放校内实验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借助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对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进行有效的利用,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加大开放的力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力争尽快建立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的实验室系统。目前学生实习多是以自己联系为主的分散性实习,稳定性差,实习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脱节,不利于老师的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大。因此应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发挥学校与社会的人脉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等组织,建立较稳定的基地,双赢互惠、共同发展,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颁布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具有工程师资格。因此,我们也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对校内教师,鼓励他们经过实践学习,考取相应的技术证书;要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定期选派教师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可以邀请公共管理部门的人才或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或是已卸任的官员进入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使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优化和加强。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开展。学校应设立发展基金或实践教学基金,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师,增加社会调查经费、增加师生的教育实习经费,支持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展,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或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出发,进行较多的实践教学研究,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邵丽平.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68-70.

[2]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 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4-55.

[3]朱正伟,刘东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1):46-48.

篇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对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明显加大。但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上,对培养应用型技能的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存在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力度,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包括专项技能训练,办公系统软件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一体性的教学,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环节,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必须从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一、更新教学思维方式,确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体系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能力”为中心,侧重操作技能训练。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属于传统型即研究型的类型居多,其教育理念是“崇学为上”,侧重学术研究,无论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均以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校文章为标准,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重心偏重在研究方面;而应用型本科即教学型的教育理念应为“学术并举,崇术为上”,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已达50%以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案,而我国不少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而且缺乏整体性的安排。

2.不能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应把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从追求普遍原理、固定的概念、内在的因果关系等转向实践兴趣,使教学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整个社会,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理论教学充分带入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从事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的人才,尤其是要为基层组织培养实用型人才,进入企业、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工作。因此,在课程的开发上,不能几十年一贯制,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应根据基层组织工作的特点,开发出具有操作技能的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缩短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3.实践教学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而不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应用型人才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能力培养的兴趣点不是首先来自于理论教学,而是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对实践技能的要求。现在许多学校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先确定理论教学,再安排实践教学,这实际上是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这是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的误区,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应有的地位上,所以常常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不是实践中出理论,而是先入为主,用理论框定实践。有的学校虽然对实践教学做了相关的规定,但随意性很大,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习、训练等实践教学偏少,对老师也没有任何约束力,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与考核标准,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老师不是“教书匠”,而是精通实际操作技能的行家里手。一些学校中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多年在学校工作,有的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高校中任教,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一些学校在聘用新教师时,想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阅历,但由于一些政策原因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件约束,还是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无形中弱化了对实际工作经历和社会工作经验的要求。一些学校也从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受制的条件多,操作困难和经费制约,数量少,时间也难以保证,使得兼职教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重组教学模块,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面,可以设计以下6个模块。

1.基础训练模块。公共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主要应包括: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基础类课程模块,以公共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为主的专业类课程模块,以公共政策分析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等为主的技术类课程模块,以应用写作、英语、计算机操作等为主的能力类课程模块等。应结合各自实践教学目标的特点,提出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2.实验教学模块。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按照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实施实践模块教学。加快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实训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目前,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办的时间较短和经费等原因,实验室的建设十分不完备,需要大力加强。

3.实习(实训)模块。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场所进行模拟或实际的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块主要包括校外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以及校内的集中实训环节等。校内的集中实训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学校在正常教学周内安排出两周的时间,确定一些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中性的训练,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任务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和一些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现在对学生写毕业论文的不同意见较多,认为抄袭的现象多,学生对写作论文不重视等。这要求学校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把关。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公文和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这要求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技能。教师要在平时多进行训练,批改,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学生写作,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写作中,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结构,这对学生参加工作后,在处理文字材料和提高行政能力方面都是有益的。

5.第二课堂模块。第二课堂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组织为主开展的在课堂之外的一些活动,如政务活动程序模拟赛、时事热点事件辩论赛、即兴演讲赛、公文写作赛、办公软件操作赛等,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锻炼,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

6.社会考证模块。很多学校已开始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本科教育,推行“双证书”模式,使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在一起,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本科的毕业证,又取得了“上岗证”。推行“双证书”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体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考取的社会证书有: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秘书证等。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的证书考取,如会计类、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法律类等。“双证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要涉及课程设置、教材研发、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的等各方面,难度较大,但又是一个方向性的改革措施,因此,应把“双证书”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三、创新考评方式,规范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理论课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试卷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实践课的考核评价应该与理论课的考核评价有明显的区别,要通过现场考核,提交现场报告、课程设计、实践报告等来检查,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搭建评价体系时,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应尽可能多考核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包括对理论的综合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协作和创新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

2.在评价的形式方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成果形式。可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侧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贡献以及创新能力等。

3.在评价的结果方面,学生撰写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考取资格证书的成绩,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4.在评价的主体方面,除了学校和专业教师外,还要侧重听取实践单位的意见,校外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同项目组同学的评价。

5.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方面,主要是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学生的实践成果。健全教师在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具体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成果较多,成绩较为突出的教师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学校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教师实践教学的情况,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问题较多的教师,予以调整工作岗位。

四、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1.改革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制度。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下,多数学校是一种“虚拟的学分制”,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非常小,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和“完全学分制”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承认学生取得学分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当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规范,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主要规范担任实践教学工作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施细则;实践教学评价及奖惩方面的若干规定等。

2.开放校内实验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借助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对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进行有效的利用,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加大开放的力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力争尽快建立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的实验室系统。目前学生实习多是以自己联系为主的分散性实习,稳定性差,实习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脱节,不利于老师的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大。因此应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发挥学校与社会的人脉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等组织,建立较稳定的基地,双赢互惠、共同发展,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颁布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具有工程师资格。因此,我们也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对校内教师,鼓励他们经过实践学习,考取相应的技术证书;要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定期选派教师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可以邀请公共管理部门的人才或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或是已卸任的官员进入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使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优化和加强。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开展。学校应设立发展基金或实践教学基金,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师,增加社会调查经费、增加师生的教育实习经费,支持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展,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或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出发,进行较多的实践教学研究,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邵丽平.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68-70.

[2]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 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4-55.

篇6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104-01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ゴ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很多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研究,社会资本甚至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关于社会资本理论,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最早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的学者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把它界定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真正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到政治发展研究的是美国知名学者罗伯特•帕特南,他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他把社会资本界定为“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进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①目前学术界认为帕特南社会资本的定义是公认的最著名和最严格的概念。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解为社会组织的某些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通过产生合作的行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二、公共危机合作治理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

ス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行为规则、社会秩序等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需要由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系统做出决策来加以解决的事情”,“公共性”是公共危机的首要特征。②所谓公共性,即危机指向对象是特定区域的所有公民,每个人都是危机侵害的对象。公共性危机往往威胁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因此,能否处理好公共性危机,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复杂的社会环境要求政府转变单一的治理模式,形成一个由政府和社会自治型组织合作治理的体系,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趋势。

(二)合作治理的内涵

ス赜诤献髦卫淼哪诤,我国知名学者张康之教授认为, 合作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治理。"即建立起一个由政府和社会自治型组织合作治理的体系。在这个合作治理体系中,政府以及社会自治型组织之间在自主负责、合作分担责任的基础上共同从事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形成灵活的、多元的公共利益实现途径。③合作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合作治理是建立在治理主体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与信任是互动的, 信任促进合作, 反过来合作又增强了信任; 其二, 合作治理的主体身份必须是平等自由的。其三,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共同利益。

(三)公共危机合作治理

ツ壳傲餍械闹卫砝砺矍康髟诠家公共事业管理上建立一种通过多方参与、协调解决的方式去维护现有社会基本秩序的管理体制。随着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过程的人越来越多,新的政治成分参与政治过程的速度也变的越来越快。这种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根本上不是控制导向的治理,它是政府和民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与互动,是治理主体平等前提下的共治。在未来公共事务日趋复杂化和治理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公共危机所具有的公共性、危害性、易变性、突发性等特征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的单一的治理模式,同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自治力量达成共识,通过形成灵活的、多元的公共利益实现途径,共同构建基于合作、信任、平等和谋求公共利益的公共危机合作治理体系。

三、社会资本与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理念的耦合

ピ诠共危机合作治理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公共危机合作治理与社会资本在理念上存在契合点。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是实行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基础。社会资本主要是社会组织的某些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通过产生合作的行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信任理念。人与人的信任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增强合作意识;个人对政府对组织的信任,可以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套主动参与的意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信任,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加彼此的了解,共同实现公共危机的合作治理。其次是规范。这些增进社会信任的规范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因为它们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合作。⑤第三,参与网络。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强大的社会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促进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

四、建构社会资本,促进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实现

ド缁嶙时镜牡某浞址⒂是公共危机合作治理实现的基础。提高社会资本的存量,有利于提升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水平。

1.社会资本的集聚,是再造公共危机合作治理能力的基础

ッ拦著名管理学家诺曼R奥古斯丁所说的“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含着成功的种子;发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处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处理的典型特征。”⑥公共危机必然会导致很大的损失,但它同样也是机会和转机,如果能成功的应对公共危机,一方面会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另一方面会赢得公众对政府和其他社会自治力量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集聚更多更高层次的社会资本。

2.制定和完善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强化社会资本作用的重要保障

ネ晟乒共危机合作治理的立法,确认公民和社会组织公平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主体地位,明确其参与危机治理的权力和义务,促进危机治理中多元主体依法、高效、有序参与。在公共危机合作治理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更为重要,而法治可以起到维护社会资本的作用。

3.建立畅通的公共危机合作治理的社会网络,是培育合作治理社会资本的前提

ヅ嘤成熟的公民社会,为公民和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有效参与公共危机合作治理提供基本支持,政府和社会自治力量的良性互动也依赖于公民精神的健全、社会交往网络的发达,积极培育民间组织,为公共危机合作治理提供健全的社会组织机制,社会资本的产生和更新与民间组织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发挥社会组织在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灾后恢复过程中的自我救助能力,促进公众参与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有序化拓展。

结束语

ト死嘣诙院推胶头⒄沟奈尴奁谂沃薪入了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公共危机,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展的要求,有效的公共危机合作治理需要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需要发挥基于信任、规范、网络、合作和公共利益的社会资本的作用。

おげ慰嘉南祝

[1]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2.

[2]James 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 ociology , 1988:94.

[3]张康之.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J].行政论坛,2008:6.

篇7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人生转折的一个缓冲带,学校系统站中连接社会的桥梁,学生刚刚脱离了竞争激烈的象牙塔来到自由的天地,思想上发生了急变,特别独立的机会增多,与社会接触越来越频繁,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环境中形成,人生的抱负也开始逐渐变为现实,班级小环境为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如何保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创设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是每一个班级主任都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选举体制的弊端

在以往班级干部选举中,班主任往往遵从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上去演讲,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民主在日常生活应用的体现,是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机会,选举上的学生是大家的民主,未选的也借此知道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通过每年一次的选举,对上届班级领导班子是一个考验,对个人提供了一个极强的心理素质锻炼机会。但是总结这几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发现学生们的情绪普遍不高,甚至有抵触心理,选票趋于分散,往往从最高票计起,有时最高票总数还未过总数的一半,以所谓的相对多数偷换了多数同意原则的概念,以0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三届选举为例,全班共有39个人全部参加,最高票为19票,其次四位为16票、13票、13票、12票,最高票占总票的41.0%,最低票才有30.8%,显然最高票还不到总数的1/2,最低票也还不到1/3,然后匆匆宣布就职。表面上民主选举,却给当选者以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选票中普遍存在弃权现象,有的甚至写了一些侮辱选举的话语,对当选者情绪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结果在随后一年的班级活动极其散漫,学生对班干部的支持度不高,活动参加率低,严重挫伤了班级干部的威信和积极性。

二、选举工作困难的原因

首先,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也渗透到学校象牙塔小小的班级体中。在选举初,尽管同学们参与选举的动机不同,但却反映的班级活动的活跃度。在一个小团体中,个体之间了解信息不充分时,同学们可能仅凭候选人的台上表现来判断投票的方向;一段时间的后,同学对候选人的动机、能力把握的相对清楚,候选人就不能仅仅凭一时的表演,更多的是在选举前与所做的工作,与同学之间相处的关系情况。同学对候选人的偏好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当选。这就是为什么“专家”看好的并不使“民众”支持的原因。

其次,作为班主任在没有从思想意识、班级管理体制上“以正视听”。对于班干部的重要性,没有赋予现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新的角度帮同学们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仅仅是作为传统班级管理的一个惯例。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对于当选者上任后的工作职责肤浅的停留在固有的认识上。

缺乏选举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临时通知各个同学开会选举,没有留足必要的准备时间,会议的突然性也容易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最后,没有建立起一套制度化的、规范的选举体系,采用传统的选举规则,造成班级选举工作的硬伤。

三、选举工作的改革

针对现状,不少班主任绞尽脑汁进行改革,甚至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学生到会。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现在的学生刚丛书堆里脱颖而出,往往不仅仅是从学习方面寻找成就感,而现在大学是开放的大学,灵活的课程时间安排,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实现渠道。单单从动机、从思想认识上说教难以令人信服,还必须建立具体的、可操作化的班级干部职责制度,以及相应的选举体系。

(一)、明确班干部上传下达,对内服务同学,对外树立班级形象的职责。积极发动同学自己建立班级干部管理规定以及监督章程,如在此次管理规定中便有一条:如当选干部在任职期间明显不合格可经班级1/3以上的同学联合提名召开班会,投票表决是否继续任职。如票数超过总票数的3/4,同意罢免,重新选举。此举充分体现了班级自治的原则,由同学自己制定规则,对同学也是一种自律,班级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格式化选举程序。把每次选举通知每一个同学,留有一段同学反应和准备的时间。开学后的前两周为选举热身阶段,选举工作由同学们自发成立的临时选举委员主持,上一届班级干部不得参与。把当选者的者的演讲限定在对当选后大体工作的安排上或班级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由同学对讲演者提出质疑。

(三)、修订选举规则。

对选举不能采取简单的最高票原则,对最高票的取舍也应该有个最低限度。现在我们对选举严格采取过半数的原则,要求候选人以绝对多数的原则通过,当选者必须占投票总数的一定比例(1/2),如果没有达到,则可在得票最多的候选人间再进行一次差额三的选举,直到达到规定的比例。

四改革成效

在选举工作制度化格式化的同时,班级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同学们自己选举出来的班干团体成了同学对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同学们对班级活动也很支持,班级干部也激发了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内及时作好班级工作,不再是学院和老师的传声筒,学生的“提醒者”,对外积极寻找为同学服务的资源,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学生自己还探索在综合测评,优秀学生、优秀三好生评比中的规则,由同学们自主掌握制定,公开化、通明化,如在适合评比优秀学生的同学中采取博而达计数法,即先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稀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被评者的总分,得最高分者胜出。采用此选举方法避免给选举者两难的选择和被选者因一方面的突出而产生的皮格马力翁效应以及各种人为的因素,使选举者在几个被选人之间都有比较选择的余地,减少了单投票后产生的不良效应,使民主由形式上的民主转变为实质上的民主。

篇8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各个同行企业间的核心竞争越加激烈。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发展,必须创新内部管理机制的运营模式和执行手段。不断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内部队伍建设,评价考核机制的严格执行等问题进行详尽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要具备科学化和可行性的施行特点,在降低企业支出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时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对企业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进行方法完善。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领导是完成企业创新发展内容的必备因素,辅助企业在发展过程内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竞争步伐。

一、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管理工作的内部员工队伍不强大

企业内部的工作团队是否极具凝聚力,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政策能否正常运营。有很多企业管理工作的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相对较低,这也是各个企业间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差,直接影响内部工作的决策和执行。管理层的领导职业素养较差,在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公司利益的整体利益出发,应付了事。对手下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困难漠不关心,导致领导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进而使工作队伍向心力不和谐的情况发生。各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差,导致企业运营机制不能协调发展。内部的员工工作能力差,在责任分工的状态下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导致企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企业管理工作的内部员工队伍不强大,职业素养意识跟不上去,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就得不到良性的发挥空间。由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养的缺陷,导致企业的管理共作进展速度受到一定影响。

(二)企业管理机制运营工作不完善

企业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直接倚靠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工作要有科学可行的规章条例做框架,有严谨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开展管理模式。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内部管理工作的机制执行方式和方法单一化问题,管理工作的方式失去多元化方法论的指引,在一定程度上对具体实施过程产生阻碍。目前企业发展中,家族式经营模式诸多。在企业管理观念上有固定的经营手段和方法,不愿摒弃传统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没有融新元素的企业发展状态下,管理工作开始缺乏创新观念的引导。企业管理工作的方式一成不变,进而影响企业工作职员的创新工作精神。不能使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向上活力有很清晰的认知,在管理观念和方法上不被现代社会环境下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所接受,导致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的管理特点。

二、企业管理工作不良现象的应对措施探究

(一)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观念意识

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观念意识,对企业内部动作的进展速度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企业的发展理念必须充分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状态下的内在需求,不断革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企业员工的工作必须拥有同样的出发点,意识到自身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态度和水平的好坏直接制约管理工作的发展。在企业进行每部工作任务时,都要制定任务目标概念。企业管理的领导要重视对手下员工的权责分工,突出管理工作的大局意识。

(二)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

为了避免由于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低下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企业总体收益损失,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极具必要性。首先对员工的工作技能水平进行定期的学习培训,开展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员工思想教育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地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加强职业素养的引导,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企业管理层的领导进行严格的管理业务培训,积极进行方法论的积极指导。领导的综合素养决定手下员工的工作状态,直接牵动着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创新企业管理工作的绩效讲评制度

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可塑空间,决定着一个强大企业队伍团队的建设发展。企业建立管理工作的绩效讲评制度,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当中去。通过员工自己的业务综合能力的表现,为员工提供升职加薪的机会和空间,以便于避免企业人员流动性的大的特点,保障企业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状态。对于各部门工作能力表现特出的人进行表彰奖励,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促进员工不断完善自我工作能力,对公司发展思路不断融入创新元素。除此之外,创新企业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企业的发展,积极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海龙.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影响[J].现代企业管理,2009.5.

[2]孙雯.如何针对企业特点构建科学的管理架构[J].企业经营与管理,2009.8.

篇9

[作者简介]肖称萍(1973-),女,江西万安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副编审,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江西南昌33005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重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JA880026,主持人:董仁忠)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23-0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严峻挑战。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以及来自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冲击,都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急剧扩大,国家已经无力垄断高等职业教育服务,高职院校官僚气息浓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校企合作乏力,高职院校的效率、效益和效能普遍不高。因此,为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要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

一、厘清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的认识问题

政府干预、市场调节和自主办学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种基本力量。然而,一直以来,推动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不仅在理论上争论不休,而且在实践层面也未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成效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问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要么把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视为不能触碰的敏感话题,似乎一提起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违背高等教育公平,要么把市场化改革肤浅地理解为“创收”,把办学校完全等同于办企业。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分析,要探讨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首先就要从理论上认识并厘清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中,意味着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及其改革发展的重新审视,意味着要打破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垄断,意味着要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引入市场机制”与“市场化”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推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是指运用“私有领域”(private sector)或市场(market)的概念、原则和做法来营运公共事业和部门,其目标是使公共服务变得更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高等职业教育是重要的公共服务领域。近十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市场化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探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让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去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而不是政府用行政的“数量配额机制”去配置资源;从市场化行为的角度,有人认为大学市场化行为是指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作为社会机构的大学遵循市场规则在与其他社会机构或个人发生商品交换时所产生的行为;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有人认为大学市场化是指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市场运行的机制和规律,重构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等教学管理系统,调整和修正大学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将大学逐步改造成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和趋势。以上的探讨,尽管研究视角不同、结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遵循市场规则,倡导效率观念、消费者导向理念和竞争意识。

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机制是由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构成的,各个机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市场机制发挥出总体功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职业教育已不再是一项纯粹的消费性活动,而是具有持久汇报效应的投资性活动。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要求借鉴产业化运作的理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借鉴企业经营的理念经营高职院校。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属性的认识,对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就是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借鉴企业经营的理念,倡导效率观念、消费者导向理念和竞争意识,使得高职院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遵循市场规则的逻辑经营高职院校。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激发竞争提高高职院校的效率与质量。从管理主体来看,本文中的“高职院校管理”不仅包括政府对高职院校的管理,也包括高职院校自身的管理。针对种种认识误区,为准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还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厘清与此紧密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

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政府宏观调控要与市场调节、学校自主办学彼此协调。在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过程中,国家(政府)不仅不能推卸责任,而且要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同时,实现职能由控制向监督转变;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强化法制建设,消除市场失灵与市场弊端,强化地方政府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调整国家与高职院校的关系,扩大高职院校在财政与人事、招生录取、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校企合作、科研服务等方面面向市场办学的自,使高职院校能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要。

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要切实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公平。作为准公共产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公益属性,这就要求政府担负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政府干预高等教育市场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所有合格的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均等牵涉到教育结果的分配。”在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中,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远比本科层次高校多得多。基于这种考量,一方面,要遵循市场交换规则,在特定范围内实行优质服务,尊重人们凭借合法报酬自由选择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不能把支付能力高低作为提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主要依据,要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公平创造条件。

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不能以经济利益为终极追求,要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旨归。市场理念的出发点在效益,强调用最经济的消耗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必然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终极追求,则是错误的。要深刻地认识高职院校存在的根本价值,深刻地理解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复杂性,并在育人目标与经济效益之间取得平衡。实际上,引入市场机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并据此培养人才,提供服务。这种“真实需求”包括对技能型职业素质和合格公民素质的要求,而这与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是相吻合的,与高职院校的育人和服务目标是一致的。

二、引入市场机制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市场机制是人类的最大发明。”从世界范围看,实行市场化改革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教育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项产业,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所谓教育的事业性和产业性,不是教育的固有属性,而是对教育活动在某一历史阶段运行特征的规定。与本科院校相比,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更为紧密,更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不管是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顺应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潮流还是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来分析,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中,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改革,都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引入市场机制是高职院校发展应对来自全球化挑战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普遍联系和交往日益加强,资本、商品和人员的跨国流动日益增加,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球化首先出现在经济领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化知识经济中,不仅是产品和服务,而且人、信息、货币等都以很快的速度越过国境,从而使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成为‘更加密切联系的世界’。”“人与资金自由地越过国境,并把各国的经济制度和规范以全球化的标准同质化。”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具备国际视野,面向全球化的市场,规格遵照国际标准,而且要求重构政府与高职院校的关系,推动高职院校按照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管理。同时,作为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国外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会利用其优势,抢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因此,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而要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融入全球化进程,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高等教育领域引入市场规则和产业机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

引入市场机制是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世所罕见,然而,由于准备条件不充分以及相关政策法律不完善等原因,高职院校正面临着各种突出问题。首先,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办学经验严重不足,人们还未能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模仿本科层次院校办学的现象严重。其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成本的教育,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是政府投入和学生学费),再加上目前国家财力有限、学生负担较重,导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实习实训设施落后。据相关调查,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不足被认为是政府在高职院校发展中职能的最大缺失。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办学者的成本意识普遍不强,导致有限的办学资金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政府对高职院校干预过多,未能赋予高职院校充分的办学自;高职院校的市场主体地位未能确立,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意识薄弱;学校人事制度未能充分地发挥激励作用,平均主义严重;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不能及时反映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效率低下和社会适应性差的重要原因。最后,包括行业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高职教育的后劲不足,尤其是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未能形成。这直接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需要,其质量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分析可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竞争和供求规律,是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引入市场机制是高职院校顺应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浪潮的需要。20世纪后期,由于全球化、信息化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西方国家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管理与信任危机,要求政府改革的呼声很高。“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多数先进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一种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在这场改革中,政府管理的运作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公共行政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具有弹性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转变。“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导向的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同时也是体现各国行政改革的统一性的三大内容是绩效化、分权化与公共服务市场化。”实践证明,这场改革有效解决了各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升了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示范效应。顺应世界公共事业改革的潮流与趋势,我国新一轮的行政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影响,理应借鉴其先进理念。然而,一直以来,政府垄断高等职业教育的生产与管理,漠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得高职院校的管理存在绩效低下、不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等诸多弊端。所以,高职院校管理改革应当借鉴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响应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引入市场机制。

综上所述,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积极探索市场机制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力量必将成为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引入市场机制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广大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已普遍感到引入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据调查,高达八成多的教师感到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

三、营造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的制度环境

要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营造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的制度环境。不可否认,引入市场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市场机制具有政府干预所未能有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克服政府失灵的弊端。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不应是盲目的、自发的,要营造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的制度环境,引导市场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调节和学校自主发展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认真研究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实现从直接干预向宏观调控的转变,而且要注重其他相关制度的设计。

推动高职院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为公正衡量办学效益,形成办学特色,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推动高职院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赋予高职院校充分的自,使得高职院校能自主决策、自主实施和自主承担责任。法人是高职院校自的载体,高职院校法人自的性质取决于高职院校法人的性质。然而,迄今还未见有关高职院校法人自及其具体权利的专门规定。《民法通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而且《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并具体规定高等学校的若干权利。《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则进一步落实了高等学校的自。鉴于高职院校办学自未能落实,没有专门规定高职院校自,高职院校法人财产权制度不健全等现状,可以采取如下举措:一是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切实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有关高校办学自的规定。二是研究制定关于高职院校自的专门法律规定。三是坚持法人财产权制度与法人地位相匹配原则,完善高职院校产权制度。

培育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市场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活动首先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市场特征,才能谈得上引入市场机制。要引入市场机制,首先就要培育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市场体系。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和经济市场都是由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共同构成的,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市场不仅与纯粹的经济市场具有本质差别,与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市场也略有差别。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可以划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是指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高职院校内部各市场元素间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学校市场、教师市场和学生市场;外部市场是指高职院校外部各市场元素与高职院校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消费者市场、劳动力市场、行业企业专家市场、资金市场、技术服务市场。培育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市场体系,要以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为依据,主要采用市场调节的手段,通过相关制度设计,在招生就业、教师聘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经费来源等活动中倡导竞争,进而形成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内外市场体系。

制定规范高职院校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有干预的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要用体现市场规则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高职院校的市场行为。这就要求研究、制定规范高职院校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极为薄弱,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因此,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准确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规律及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市场化改革的现状,认真研究实行高职院校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需求,进而制定规范高职院校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可以采取如下具体举措:一是制定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法或职业学校法,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二是选择重点突破的领域,不仅要制定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完善高职院校产权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而且要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深化公办学校的体制改革,鼓励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公办高职院校办学,尤其要明确制定鼓励高职院校股份制、合作制、集团化办学以及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三是明确各高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及其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工农业部门、各级各类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定职责及其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机制。

赋予公、私立高职院校平等竞争的机会。私立高职院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私立高职院校,可以弥补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劣势,增加受教育机会,促进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效率,改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而要大力发展私立高职院校,就必须赋予公、私立高职院校平等竞争的机会,给予私立高职院校与公立高职院校一样的待遇。给予私立学校来自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不仅是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而且在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尽管《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导致私立高职院校在政府资助、招生就业、土地划拨、税收减免、举办权、队伍建设(包括职称评定以及待遇)以及学生权益等诸多方面无法享受与公立学校同等的待遇。这使得私立高职院校无法享有与公立高职院校平等竞争的机会。因此,为更好地将市场机制引入高职院校管理,促进公、私立高职院校平等竞争,亟待认真研究并修订、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公、私立高职院校平等竞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范元伟.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与机会均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胡建华.大学市场化行为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分析[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曾坤生.市场化: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葡)佩德罗·泰克希拉,(荷)本·琼布罗德,(美)大卫·笛尔,(葡)阿尔伯特·亚玛瑞尔.理想还是现实——高等教育中的市场[M].胡咏梅,高玲,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韩)宋丙洛.全球化和知识化时代的经济学[M].金东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袁振国.发展我国教育产业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张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8]董仁忠,刘新学,陈寿根.关于政府与公立高职院校关系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12).

[9](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张成福,王学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78-03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行政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行政管理学也是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是基础课程。这一门学科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这几门专业的发展水平。行政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掌握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我国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这门学科的教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体系上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教学方式与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行政管理学要不断深化对政府管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因此,该课程的研究内容要立足我国的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要全面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因为课程的教学时数在大多数学校的安排是48课时或是64课时。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一介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大胆地引进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立足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对西方行政管理思想进行合理性的评价,加强对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中国行政生态的适应性分析。实践表明,坚持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前提。

2.坚持学科建设的规范性原则。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以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有其特定的范畴和方法体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行政管理学知识生产和发展的逻辑,要注意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规律性,要注意其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其所固有的规律性。

3.理论教学一定要和中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行政管理学“贵在实用”,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和行政管理实践结合得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行政理论去分析当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学科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上面的原则,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学科体系上看,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领导、行政权力、行政信息、行政决策、公共财政、行政伦理、政府公关关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与行政改革等。在这些基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我们还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补充。比如,在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补充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政策、政治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这样,一方面补充了学生在行政管理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让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把握;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理论深度,让他们对政府管理的规律有了更深刻透彻的把握。

2.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主要涉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重点问题也就是行政管理的教学内容或学科中的重点问题。这就要很好地把握每个章节中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时间安排恰当。最好在每次授课时均有个重点,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每一次课的内容。难点问题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中的难点和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于理论体系中的难点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论述和分析,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要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政府职能这一章,不仅是整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理解的难点章节之一,是学习行政组织、行政领导、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的内容基础。这一章节中,重点依次是政府职能基本内容、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其中最难的就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上的难点,其实也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要多花时间,灵活交叉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授课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增加行政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突出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举措,以及现实行政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中,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我们都会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内容。在行政组织这一章节中,目前大部分的教材中没有较好地介绍大部制改革的内容,较好的是在教材中提及了大部制这一个名词(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第四版,最后一章提及了大部制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用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对我国大部制改革作一番分析。这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探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利弊、难点、改革的措施等,真正让学生把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我国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行政领导这一章节中,增加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领导干部选拔的方式,也让他们明白了领导干部选拔的程序、透明性、必要性,等等。另外在这一章节中,也可以适当增加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节中,补充在我国现行的一种政府工作人员的用人制度,即政府雇员制。在政府公共关系这一章节中,补充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内容。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适当地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另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学不是一门静止的学科,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观点涌现。该课程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行政管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改进传统的讲授法,提升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教学法就是讲授法。这也是我们当前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相结合进行。所以讲授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讲授法,并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法。而是一种积极的讲授法。首先,要讲清楚。对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理论要讲解、论证清楚,条理要清晰,分析要全面,逻辑思维要周密。其次,要趣味、生动形象。行政管理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死板的学科,在讲授过程中,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紧密结合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实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再次,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激情,语言要生动形象,做到抑扬顿挫,引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徜徉在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这里,作为教师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增强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最后,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输入给学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这种积极的讲授法,有助于改变过去的那种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的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灵活运用专题式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现实结合较紧密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专题式授课法进行教学。专题式教学,能在某一问题上不断深入探讨下去,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及时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更是提升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老师在讲授某一专题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思考有关现实问题。根据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专题:当前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路径依赖分析;我国当前从事行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等。行政管理学中能运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过多地采用。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现在众多课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适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另外,本科生甚至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来说,行政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太抽象了,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现实、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事实上,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有一个到两个案例,案例不宜多,在于精、新、有代表性。最好是和行政管理理论上相关的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当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他们能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收集行政案例,如果有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就更好。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引领者,尽量调动学生分析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案例分析完了后,要编写行政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分析完了后,再梳理案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采用课堂式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针对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安排讨论课,大概在4次左右为宜。在正式的讨论课之前,首先老师应该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可以是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现象、某个事例或案例。其次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老师应该把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讨论课时,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主题,不偏离讨论主题,注意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讨论的主题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面,对于讨论的主题能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采用的,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交叉运用。比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会运用到课堂式讨论教学法,在专题授课时,会交叉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和课堂式讨论法。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并不是很刻板和僵化的。

总之,我们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所做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确实极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了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必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美萍.论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J].煤炭高等教育,2006(3)

[2]李秉德.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6

篇11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的不断深人推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行政管理学要不断深化对政府管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因此,该课程的研究内容要立足我国的国情,深人研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要全面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因为课程的教学时数在大多数学校的安排是48课时或是64课时。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一介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大胆地引进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立足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对西方行政管理思想进行合理性的评价,加强对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中国行政生态的适应性分析。实践表明,坚持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前提。

2.坚持学科建设的规范性原则。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以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有其特定的范畴和方法体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行政管理学知识生产和发展的逻辑,要注意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规律性,要注意其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其所固有的规律性。

3.理论教学一定要和中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行政管理学“贵在实用”,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和行政管理实践结合得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行政理论去分析当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学科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上面的原则,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学科体系上看,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领导、行政权力、行政信息、行政决策、公共财政、行政伦理、政府公关关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与行政改革等。在这些基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我们管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政策、政治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这样,一方面补充了学生在行政管理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让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把握;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理论深度,让他们对政府管理的规律有了更深刻透彻的把握。

2.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主要涉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重点问题也就是行政管理的教学内容或学科中的重点问题。这就要很好地把握每个章节中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时间安排恰当。最好在每次授课时均有个重点,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每一次课的内容。难点问题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中的难点和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于理论体系中的难点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论述和分析,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要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政府职能这一章,不仅是整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理解的难点章节之一,是学习行政组织、行政领导、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的内容基础。这一章节中,重点依次是政府职能基本内容、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其中最难的就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上的难点,其实也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要多花时间,灵活交叉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授课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增加行政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突出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举措,以及现实行政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中,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我们都会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内容。在行政组织这一章节中,目前大部分的教材中没有较好地介绍大部制改革的内容,较好的是在教材中提及了大部制这一个名词(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第四版,最后一章提及了大部制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用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对我国大部制改革作一番分析。这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探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利弊、难点、改革的措施等,真正让学生把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我国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行政领导这一章节中,增加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领导干部选拔的方式,也让他们明白了领导干部选拔的程序、透明性、必要性,等等。另外在这一章节中,也可以适当增加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节中,补充在我国现行的一种政府工作人员的用人制度,即政府雇员制。在政府公共关系这一章节中,补充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内容。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适当地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另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学不是一门静止的学科,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观点涌现。该课程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行政管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改进传统的讲授法,提升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教学法就是讲授法。这也是我们当前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相结合进行。所以讲授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讲授法,并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法。而是一种积极的讲授法。首先,要讲清楚。对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理论要讲解、论证清楚,条理要清晰,分析要全面,逻辑思维要周密。其次,要趣味、生动形象。行政管理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死板的学科,在讲授过程中,要旁征博引、深人浅出、举一反三,紧密结合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实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再次,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激情,语言要生动形象,做到抑扬顿挫,引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徜徉在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这里,作为教师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增强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最后,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输人给学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这种积极的讲授法,有助于改变过去的那种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的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灵活运用专题式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现实结合较紧密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专题式授课法进行教学。专题式教学,能在某一问题上不断深人探讨下去,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及时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更是提升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老师在讲授某一专题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思考有关现实问题。根据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专题:当前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路径依赖分析;我国当前从事行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等。行政管理学中能运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过多地采用。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现在众多课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适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另外,本科生甚至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来说,行政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太抽象了,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现实、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事实上,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有一个到两个案例,案例不宜多,在于精、新、有代表性。最好是和行政管理理论上相关的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当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他们能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收集行政案例,如果有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就更好。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引领者,尽量调动学生分析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案例分析完了后,要编写行政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分析完了后,再梳理案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采用课堂式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针对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安排讨论课,大概在4次左右为宜。在正式的讨论课之前,首先老师应该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可以是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现象、某个事例或案例。其次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老师应该把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讨论课时,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人讨论主题,不偏离讨论主题,注意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讨论的主题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面,对于讨论的主题能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采用的,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交叉运用。比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会运用到课堂式讨论教学法,在专题授课时,会交叉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和课堂式讨论法。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并不是很刻板和僵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