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艺术审美的认识

艺术审美的认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艺术审美的认识

篇1

一、自我完善――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作为美术学习的引领者,要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首先要学点美学理论知识,如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著《美学散步》,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朱志荣的《中国审美理论》等美学理论著作都是值得美术教师好好去读。

第二、要加强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现代印刷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各式各样艺术品的鉴赏提供了优越条件。成千上万精湛绝伦的各式艺术品,凝结深化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社会、自然美的表达与创造。

第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如果我们不理解作品所涉及的事件,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像《最后的晚餐》、《血衣》这一类作品。因此我们不但要真正解读作品,而且要引导学生到这一层次中,拓展人文视野。

二、平等、关爱――找回失落的尊严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是人文意识得以渗透有效做法。

[案例1]

这是上学期六(4)班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发现坐在最后排的一个男同学低着头在看抽屉里的什么东西。“这组的7号同学,你说说看,这学期的美术课,手工制作类的安排了哪些内容?”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可是他却涨红了脸,呆呆地站着。我正耐心地等待着,坐在前排的一个女生轻轻地对我说:“老师,别叫他回答问题,他学习很差劲的。”旁边一个男同学连忙凑上来,说:“老师,他脑子有问题的。”还没等另外三四个多嘴的同学插上嘴,我连忙制止说:“你们这样说是不对的,他会和你们一样优秀的。”我又说:“这位同学,你看一下目录,说说看,哪几课是手工工艺课?”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地说了出来。……第二节课时,同学们开始作画后,我走到他的座位旁,知道了他叫张建安,说:“你喜欢不喜欢上美术课?”他只顾自己专注地画着,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看了看他的画,提了提音量说:“哟,画得不错啊!”周围有几个同学都用好奇的目光看了过来。接下来几个周的美术课,我发觉他对美术学习还是十分投入的。画得也很认真,他作业也得到了我的多次的展示、表扬。

临近期末的时候,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上完了, 补充了几节“白描花卉”课,让同学欣赏、临摹白描花卉稿。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白描,画的象样的同学不太多。偶然间,我发现:张建设同学白描感觉很好,线条流畅,结构、造型准确。我十分惊奇。平时他还算可以,但没有优秀到让我惊奇的地步。我朝他笑了笑,竖起大拇指,说:“你画的最好。”等到第二次白描课始,我刚走进班级,许多同学就连拉带推把他弄到我面前,递上他的绘画本给我看,“老师,老师,张建安画了很多花,画的真好哩!”我接过他的绘画本和同学一起翻看了起来,想不到这小家伙利用双休日一连画了六幅不同的白描花卉稿,画了还真像那么回事。我问他:“你是从哪里看来了,画了那么多?”“同学那里借的书上画下来了。”我取出红笔一连给他的这六幅画打了5分加七个红。班里的同学都嚷了起来:“哇、哇 ,建安得了七颗星”。我发现了同学们都朝他投去羡慕的目光。

这个学期的一次上课前与几个同学闲聊,有一个同学悄悄告诉我:“徐老师,我们语文老师说张建安同学进步了。”我说:“他本来是个好学生,只是一开始大家没有尊重他。”

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都是有尊严的。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得到最大发展,让他们学会相互尊重,是对人文精神的最佳诠释。

三、体验、参与――像与不像的争论

如果对学生问卷调查,最喜欢上什么课,许多学生会说,喜欢上体育课,或者美术,音乐、科学课之类的课。分析原因,其一:这些课没有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其二:这些课的活动过程更接近于类似“游戏”玩的成分。他们在这些课中得到了快乐的体验。体验常常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从教学角度看,强调体验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案例2]

第十二册第一课是“画画自己的手”,这是一堂线描写生课,按照一般理解,这堂课应着重于写生技能技巧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技能技巧的讲授与训练,会觉得有些枯燥,兴趣不浓。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先来玩一玩与手有关的游戏。男同学玩剪子、石头、布的游戏,女同学玩 “串棕绷”的游戏(也叫翻绳,是一个运用十个手指和手腕,以挑、勾、撑等各种方法将绳圈翻出各种花样的双人游戏),这样的游戏,学生会玩,也喜欢玩。在玩时,我提出一个要求:看看自己的手是怎样的姿态。游戏结束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手,比较一下自己的手与周围同学的手有什么不同?(关节的长短、粗细、手掌的大小、胖、瘦,指尖的形状)自己的手有什么特点?艺术家又是怎样来表现美妙的手的呢?同学们通过对课件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乐手吹笛子时手的造型和罗丹《大教堂》的寓意深刻的双手造型的欣赏,又尝试了手的动态模仿,感受手的艺术魅力。而后,再请同学摆出各自不同的手造型,通过观察仔细画出自己不同姿态的手。学生参与度很高,在体验过程中,学生对真实的手和美术作品中的手进行了观察、比较。作业赏评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写实能力较强,把手画得很真实,同学们一致给予好评。可是也有几幅作业,感觉有点怪,你说他像真的手吧,又有不太像。你说他画的很糟吧,又不是。我把这几张作业挂了出来,让同学们来评论。看看该打几颗星。同学都叽叽喳喳地争吵了起来。我说:“他画的是手吗?”“是”这是毫无疑问的。“在造型上有什么问题?”我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画手,肯定有许多问题。可是我们仔细再看看这些习作,你会发现,他们画的手虽然不太像,但却很趣味,有点像漫画家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来的那种感觉。说不定,这几个同学还有漫画家的天赋呢?”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我又说:“其实画画有时不是追求去画的很像,很逼真。画的不像,但画出趣味,画出心中感觉也是许多画家的追求目标。”

四、赏评、激趣――把美术作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展示出来

在美术新课标的四个学习领域中,和人文精神关系最为密切的应当是“欣赏、评述”。因为在欣赏课上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那些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常常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着人类的高尚情感。

[案例3]

在上到“外国雕塑作品欣赏”这一课前,我让学生到网上或课外书上搜集一份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的资料。上课时带到班中交流。欣赏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作品时,许多同学说“大卫”雕像的背后还有一个爱国的故事。我让一名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正是这个带劲的故事吸引了大家,同学们听得特别入神。假如教师只是从雕塑的选材、造型、大小、特点上介绍“大卫”,而不更全面理解它的生动的文化情景,人文内涵,就会使学生失去许多的学习乐趣。

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时,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

同时,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美术现象加以分析、关注。如:龙游民居苑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建设,新校园环境的美化等。都是学生们可以参与观察、评论的话题。

[案例4]

笔者曾听过一节关于龙游民居苑古建筑门窗欣赏、创意的课。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龙游古民居苑的建设说起,欣赏了许多不同制式的古门窗,体验古门窗与现代门窗的不同美。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体验,创设门窗,使学生感受到了古门窗的美。随着课的深入,学生了解了家乡古建筑的特色与文化背景,懂得珍惜与尊重地方文化,发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于建筑艺术的影响、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保护与创新精神。

篇2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60-01

清代沈宗骞在其《芥学舟画编》中说:“格之高下亦如人品,人品不高,画格自不能高。故凡记载所传,其卓乎昭著者代有数人,盖于几千百人中,始得此数耳。”可见审美人格的修养的重要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个人情感的渲染,人格的具体的表现。人格涵养艺境,艺境映射人格,二者一体二面,在齐白石的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得出齐白石艺术的一生都是在建构理想的人格和艺术意境的独立个体之精神生命。

一、从齐白石作品中审美人格的再现

齐白石的绘画题材很广泛,早年长于人物写真,作品工细逼真;中年变格转向写意,笔简意深,形象动人。60岁后变法,融合中国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大胆创造,形成独特的画风。艺术家独特风格正是在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人格支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不少作品可以看出齐白石在艺术的创作中用个体独立精神,从自我的意象视觉出发,描绘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平常事物,并善于将平凡的事物用艺术形象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他主张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艺术凝聚了自身的生存经验和文化精英的审美理想。他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总是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推陈出新,所以他的画能够直接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一)人物画中的直率和真挚

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晚期的《送学图》主要是从笔墨和意境入手。意境上看来是纯朴直率的、真挚的、生活化的,并不是那种造作、绞转、力道不足。其外,衰年变法之后从最初到后来也是渐渐发展来的,以大象无形的写意手法和须毫毕现的工笔之形,营造出精妙之境的艺术形式符号,向芸芸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思。

(二)花鸟画中的质朴和纯真

他的花鸟虫鱼是他最擅长不过的了,以自然纯朴的笔墨意趣为主,《群虾图》是其代表作,生动地表现出了虾的通透质感。画面中的六只虾,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那浓墨点出的双眼似在活动,虾须、虾足和虾钳错落有致,让人丝毫不感凌乱,用笔柔中有刚,通透淋漓尽致的天趣自然。他其他的花鸟写意以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笔墨技法,将中国画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生活意象,高度精炼地概括再现了花鸟草虫、鱼虾蟹蛙的自然美和内涵美。传神的世间真情再现于笔墨之间,达成了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的创作目标。其绘画格调简约清新,意蕴丰厚,意境清雅,撼人心魄,为现代中国绘画史营造出一个质朴清新、纯真的艺术世界。

(三)山水画中的革新

齐白石画山水不喜欢平庸再现,在他创造的《山居童戏图》深深的体会到,强调师法造化,反对死摹古人。另一方面强调写意抒情,不屑于明清的工细山水,而是用强悍的金石笔法勾画山水,铸就了粗拙、朴茂的笔墨特色。

二、画中独显的童趣

篇3

陶行知在倡行创新教育、生活教育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做人教育,他提出了“人格长城理论”。他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他认为教人做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所有教育永恒不变的宗旨。正如他校歌中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教养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而,美术教育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以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陶行知的做人教育,结合当前的现状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

一、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陶行知曾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如何使学生树立“我是中国人”这个坚定的信念?作为教师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抓住思想教育的契机,激发爱国之志。在美术教学中应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美术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又如,在进行了敦煌石窟艺术的专题欣赏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了丝绸之路上这颗璀璨明珠的独特地理环境和相关人文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莫高窟艺术,同时向学生讲述了藏经洞的发现和大批文物被掳海外的伤心史和王道士变卖敦煌文物的卑劣行为,这一切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愤慨,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大量宝物保护的不力,也使他们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受欺的道理。于是,学生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中华情,报国心。

二、构筑“人格长城”——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传统节日蕴藏着感恩教育的资源。我们结合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母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开展制作尊师卡、心愿卡等活动,写上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学生对老师、对父母、对亲人的关心与感激,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制作时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尊重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父母。感恩不一定采取很隆重的方式和赠送昂贵的礼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也可表达这份情感,礼轻情意重呀!我让学生谈谈平时该怎样尊重老师,父母,通过讨论,学生渐渐明白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和睦相处等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尊重;明白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尊重。

美术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热爱情,回报心。

三、构筑“人格长城”——渗透生命教育

肖川教授说:“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健康、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的过程,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艺术是人类的情感符号,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比语言更能表达人类情感,对于生命这样沉重的主题,艺术教育更能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

如在鉴赏评述《加莱义民》时我给学生讲述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残酷的战斗场面、加莱城危在旦夕、六市民英勇赴义……紧紧抓住“六位市民的此时会想些什么?”“若是其中有你的亲人,那你又作何感想?”等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探究合作领悟了深刻的生命意义:英雄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他面对磨难的意志。又如在欣赏凡高的自画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画家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深入分析凡高为什么沉醉于黄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为什么画人物时线条运用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旋转扭曲,越来越粗野狂暴?在欣赏画的同时我们读懂了凡高苦难而短暂的一生,知道了凡高与提奥的那让人感动的手足之情,更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张扬、痛苦、不朽。一幅幅名画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生命内涵。在马蒂斯的《舞蹈》作品中感受生命的韵律,从《梅杜萨之筏》中体会人求生的本能,在罗丹雕塑作品《加莱义民》中看到生命的升华……

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的“人格长城”中多一份敬畏情,善待心。

四、构筑“人格长城”——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篇4

强调有意义的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复述出PowerPoint制作的一般流程,并能够综合运用“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三种常用方法。根据“制作思想”、“制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三点一线(三点即三个教学思路,一线即一个教学目标),分别采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示范—模仿—创作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使用PowerPoint常用的操作技能:幻灯片母版、图形制作和超链接。可以看出,将知识点镶嵌在一定的问题与情境中进行教授,从思想、方法到技能的逐步渗透对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来说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关注更高层次目标的达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本案例正是体现了以上的内容设置特点,关注学生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为了达成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在内容的学习与编排上采用了布鲁纳的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一步一步搭建知识的脚手架,从而将学生的认知逐步引导至较高的层次,达到应用、分析、综合类认知目标的达成。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师讲得虽然精彩,学生做得虽然认真,但很多课堂依然是学生在“复制”教师的操作,进行着简单的“堆砌”。很多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都限制了操作的细节,实质上只是简单的分步操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而在本案例当中,教师先是给出了相应的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打开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练习,逐步摸索与思考,最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以达到学生的创新。这是一个典型的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是逐渐的由扶到放,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模仿专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始,逐渐将自己的思路与想法融入其中,最后达成创新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结构化思考与形象化表达的能力。这种设计更符合本学科特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有利于彻底地杜绝“技术堆砌”和“信息堆砌”。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本案例设计非常注重高层次认知目标的达成,最终也体现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创作一个作品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通过创作个人作品,实现了“做中学,学中思”的目的。

篇5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 转贴于

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 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篇6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篇7

欣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并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只有在丰富音乐欣赏基础知识和认知的审美能力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深情并茂,这也是体现艺术作品的价值观。

一、音乐欣赏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不仅是对审美客体(音乐)的被动接受,反过来它对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等主观意象都将有着极大的影响。音乐审美是音乐欣赏的深化,是艺术作品美的自然和其它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也是审美功能的基本特征之一。[1]“音乐审美认识是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心理为基础环节的认识活动。”音乐审美认识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也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美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认识的发生。

(二)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关系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的前提,音乐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欣赏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与过程来培养与提高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贯穿音乐欣赏过程的始终;音乐欣赏是实现音乐审美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是对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听觉的感性是音乐欣赏的基本条件,又是音乐欣赏的第一需要,同时理性的认识在音乐欣赏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把握理性与感性的辨证关系,又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在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一)音乐欣赏的要素

音乐欣赏是经由听觉而实现的审美活动,在这种听觉过程中,我们作为一名欣赏者。首先要掌握一些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在欣赏过程中,当音乐响起时,第一反应是这首乐曲的旋律好不好听。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讲它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速度、音色音区、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织体。这是一首完整的乐曲所要具备的。从音乐欣赏的角度来看,它们是音乐欣赏表现手段的基本作用。

(二)在音乐欣赏中审美感知的培养

从音乐欣赏中的感知,可分为感觉和知觉。从音乐欣赏审美能力上讲,欣赏者必须通过听觉去感觉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2]“在感觉阶段中,外界的信息通过感官被主题接受,这时得到的是生动、具体的映像,但也是事物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谓之感性意向。”例如在某组乐器上的一个明亮的和谐的多音结合的音响。也是音乐作品与表演最后的归宿。因此,感觉的过程就是听觉在接受系统让声压通过耳蜗转化为生物电后,提供大脑识别的过程。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运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3]“在知觉阶段中,各种具体的、片段的印象知觉的操作,如判断、分析、推理、区别、比较等,去伪成真得到知觉概念。”

(三)在音乐欣赏中审美体验的培养

从音乐欣赏是一项音乐审美活动来看,它的基本意义是从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音乐欣赏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围绕着音乐审美体验这一中心来进行的。例如欣赏军乐队演奏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会产生振奋精神、整齐步伐的效应;欣赏女生演唱的温柔恬静的《摇篮曲》时,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还会对婴幼儿产生催眠的效应;人们从劳动歌曲的演唱和欣赏中,即可获得审美体验,又可产生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情绪的效应。

(四)在音乐欣赏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从音乐作品欣赏中培养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情感既是音乐审美感情,首先,感情可分为喜、怒、哀、乐、是人内心活动的一种表现,在诸多艺术中,音乐是最直接表现感情的艺术。听音乐本身是一种获得作品中感情信息的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每件艺术作品也都是和观众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对话。”因此,音乐艺术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的手段,它是用“以美诱人,以情动人”的方式,来争取听者的内心共鸣。音乐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它倾向于主要地有时是绝对的把音乐内容看作是人们的感情和灵魂的“内心世界”的表现;它强调了音乐中最宝贵的东西——它的内容阐明了音乐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五)在音乐欣赏中审美心理的培养

音乐审美心理即是一种心理活动,对它的研究首先就得了解普通的心理先行,有了一般的心理学常识,才可能弄清特殊的音乐审美心理。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过程。

认知是主体的感官反映客观事物特点和企图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情感指人对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是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因此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主观性;意向指人模糊地觉知到“需要”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欲念、动机、意图、意志等等,是人的心理感动的准备阶段。

结语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它要求有丰富的音乐欣赏知识才能达到对艺术作品有着深刻的审美意识。审美是心灵的一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我们要遵循它的基本规律,认识和理解音乐审美,丰富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从艺术作品中深入地体会作曲家的艺术情感。认识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音乐审美认识的物化。总之要有丰富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加强自己对音乐审美的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4-01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而其思想性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所以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这一特征,与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截然不同,与自然科学更是判若云泥。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独有特征,因而艺术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心灵,指向人生和生命,对应人的审美心理。对人的人格、气质、情操、思想,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内在的深刻影响。这种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深刻影响。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而产生的如下作用而达到的:一是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形象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审美美感,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等。二是认识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民族风采、地域风情、生活面貌、自然风貌等有所认识。三是教育作用,也就是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四是娱乐作用,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产生审美和美感,从而身心得到愉悦和消遣,放松与休息在艺术的以上作用或功能中,审美作用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于是,谈到艺术,必须上升到美学,上升到审美。审美的方式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也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美。美的本质在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能动性的创造。从美的本质中可以明白,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正如郭沫若所说:“艺术乃发明的事业”。艺术作品是创造的产物。因此,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不仅会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创造激情、创造智慧、创造性思维,焕发人的创造力,并通过这创造力使人生和生命充满活力。

篇10

[作者简介]李亮萍(1981-),女,江西信丰人,信丰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等,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来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呢?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一个是在观摩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另一个是在学生实践“表现美”的过程中进行。两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运用对美术作品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鉴赏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观摩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鉴赏美术作品,即美的构思、美的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与情调,使学生从中体会审美对象的中心思想与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活中的观摩、感知和理解来感悟美。其中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大河,如信丰县境内的油山、金盆山、桃江河、西江河等;绚丽多姿的旖旎风光,如百里脐橙带、花园早春、谷山积翠,桃水拖蓝等,这一切都孕含着大自然的美丽可爱,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去发挥他们在建筑、艺术、哲学、历史、科学、心理等多学科方面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学生渐渐地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美学艺术的熏陶。

2.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篇11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每个人对美的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就会存在审美差异,衡量美的标准是相对的,但人们却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审美原则,优秀的艺术设计都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只有熟练掌握美的形式法则,具备很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将来的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创作天赋,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艺术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首先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能够被大众接受,其次才会考虑其使用功能。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不难看出,艺术设计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从事艺术设计首先要考虑审美的需求。美国著名学者马奇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论,它不只是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我国著名的美术学家朱光潜认为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只有首先把艺术认识清楚,然后才能认识一般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性质。这是因为:第一,从美学史角度看,认为历史上绝大多数美学家都特别注重艺术美。第二,从实际和方法论角度看,认为艺术是美的高度集中的表现,从艺术入手研究美,更易于抓住美的本质。艺术设计的前提就是对美的认识和把握。从上面两位艺术家的观点来看,他们都一致认为,美和艺术是高度统一的,没有美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不能对美与丑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设计出的作品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审美与艺术设计是高度统一,密不可分的,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衡量艺术设计作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今高校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主要是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从事艺术设计,就要在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注意观察,发现美的事物,找出美的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生活中任何一个时刻,一个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他创意的迸发点.这就要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注意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例如构图中常见的对立因素大小、多少、高低、繁简、虚实、方圆、粗细、前后、藏露、轻重、明暗、疏密、冷暖等等。这些对立的因素就要通过平时搜集,在构图上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特别要注意对作品构图中的对立因素的分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这样才会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对于审美能力认识匮乏的人来说,想要提高审美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容易,首先是多参观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展,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了解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要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从中发现美的表现手法,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次是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仅让我们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观察校园里的花卉,观察房屋造型,观察来往车辆、人群等。再次是欣赏美术作品,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欣赏引向深入,才能达到真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总之,审美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理性和感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集中地体现在艺术设计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易存国. 《中国审美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