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0: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兴产业监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很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资金回笼一般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为了支持其发展而过分放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政策,可能会造成不能及时回收现金流的窘境,最后导致债务危机,企业面临融资风险。
(二)企业运营风险
由于企业融资方式多以股东分摊为主,在分摊资金的同时,股东们也对运营风险的承担进行了分担,一旦公司运营或债务出现问题,股东收益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面临流动性危机,公司可能选择利用股本支付债务,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公司破产。
(三)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对于融资风险来说,资本市场的影响尤为重要。公司负债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往往直接决定于资本市场的波动状况,利率、汇率的变动可以成为负债利息的风向标,如若发生意料外的变化,企业就需要承担额外费用导致利润下降。
二、战略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管理
(一)融资风险管理概念
融资风险管理具体可以定义为通过对公司企业与对应客户的理性分析来制定合理政策用以减少由于公司融资造成的风险的管理措施。
具体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时,由于这个范围内的企业具有关联性强的特点,为了不受到或是减少其他企业损失带来的影响,公司企业更加需要注重融资风险的管理。同时,注重管理风险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加轻松的获得贷款。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具体风险管理步骤
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需要对公司融资风险进行监管,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风险的识别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风险识别是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银行需要对企业的基本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细致了解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并对其风险种类进行归类管理。
常见的风险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生产流程分析法:通过分析整个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既可以采用列举法举出生产环节面临的所有风险,也可以采用表格分析法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进行分析。
保险调查法:就是对可保风险进行投保。
2.风险的量化
在风险识别过后,银行可以借助收集来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计算出风险发生概率,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规定融资风险的警戒值;其次,建立风险发生概率和产生的影响与每一个参考值的关系;最后,预测影响参考值的风险组合。
三、战略新兴产业融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建议
通过对战略新兴企业融资风险的相关研究,我们已经对企业内部及市场风险有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给出有效的政策建议,现将其融资风险管理建议整理如下:
(一)分层管理融资行为。通过对融资主体的整体评估(包括企业与市场背景),可以从宏观角度确定一个最大的信贷额度,然后分层次逐步剔除不需要的部分,项目不同或是融资方向改变都可以改变信贷额度。这种方式可以使资金运用更有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应急反应体系,主动对即将发生的风险损失进行防范,通过预先准备是损失降到最低。对于战略新兴产业来说,风险应急反应体系十分重要,这主要是由于战略新兴产业经常面临融资范围大、融资环节繁琐、信息量越来越多的困境,通过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在风险发生前可以进行预警,使公司对风险防患于未然,在发生风险后也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选取恰当的计划方案,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为了在发生险故事公司企业可以确保能够得倒及时的应对处理,融资主体可以制定后备计划以最大幅度的减少损失。应对风险,新兴产业需要具有如下几点反应能力:敏捷性、适应性和合作性。敏捷性是指企业要对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变化、事件都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这就要求具有业务关系的企业之间加强信息共享,同时也需要加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共享信息。根据市场发展调节产业结构增强企业适应性,在融资模式多样的背景下公司企业可以快速定位风险发生关节点,作出配套的应急方案。合作性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加强合作联系,在确定自身职责基础上,通过合作可以提高整个产业的资金使用于应急反应效率,最终达到收益最大化。
而在应急体系中起头脑作用的应急小组应该确保如下几点:
2013年11月30日下午,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从征求意见到正式,《意见》经过了半年多的酝酿,其核心直指饱受诟病的新股发行“三高”问题。《意见》公布之初,引起广泛关注,基本得到了各方较为普遍的积极评价,投资者也期待其对A股市场能够带来制度红利。
可是事与愿违。时隔一个月后,随着发行公司招股程序的正式启动,投资者发现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等老问题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善。不但如此,而且在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发行过程中还在老股减持、网下申购等环节暴露出新问题。虽然证监会迅速祭出多项针对相关问题的新措施,上交所也在新股上市前夜出台限制新股炒作的新举措,但仍有部分市场人士对监管层的行为产生了疑虑。
去年12月初开始,伴随着新股发行改革制度的落地,由于担心在资金面偏紧环境中,新股发行会导致市场供求状况进一步失衡,A股市场也因此开始出现连续调整。在供求矛盾尚未出现好转之际,新股发行重启中的旧问题依旧和新问题涌现导致市场对制度红利预期产生校准。在资金面紧张环境中股票供给压力仍存的情况下,制度红利校准带来的叠加压力进一步对A股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虽然近期二级市场的实际表现对新股发行中的问题“用脚投票”进行回应,但笔者认为,市场的反应有些过度,我们需要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多一份耐心。
首先,IPO的高市盈率问题在此轮新股发行中其实已经出现改善。虽然此次新股发行初期的几家公司的招股价格的确有些偏高,但是从截至笔者发稿前47家公司的招股情况看,平均28.86倍的市盈率低于2012年新股发行平均30.09倍的市盈率,更明显低于2011年45.98倍的市盈率水平。可见,高市盈率的历史问题在此轮新股发行过程中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新的发行制度改革在解决高定价方面并非如市场诟病的那般无所作为。
其次,市场失灵时的行政调控无可厚非。在此次新股发行开始不久,监管部门针对出现的问题果断出手进行干预,虽然带有明显的行政调控色彩,但是在市场失灵时运用“有形之手”进行干预并无不妥之处。十八届三中全会虽然赋予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要起决定性作用的角色,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否定行政调控的必要性。因此,仅仅因为监管部门紧急实施新的干预措施就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是不成功的,从而对潜在的制度红利持否定态度是不足取的。
第三,近几年A股市场IPO的高市盈率有其客观必然性。从十几年来的情况看,新股首发市盈率由2002年-2004年的20倍以下区间升至2005年-2008年的30倍以下区间,再升至2009年和2010年的50倍以上区间,2011年虽然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6倍的高位。这种现象除从已经被深入分析的交易机制角度外,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新股发行公司的行业分布结构的变化相关。
根据Wind的统计及行业分类,2002年-2004年,IPO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2005年-2008年,IPO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公用事业、能源等行业;2009年-2011年,IPO的行业分布则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材料等行业。由此可以清晰地发现,十多年来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行业分布具有明显的由传统周期性行业和稳定增长的防御性行业向成长性的新兴产业过渡的特征。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在中原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社区的建设却出现了一系列难题,主要表现在资金缺口大、土地整合难和群众积极性不高等方面。面对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国情和河南省情,要想把握好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解决这些难题,笔者认为,必须狠抓产业支撑,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持续发展的关键。
产业支撑,就是通过产业招商、产业落户和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最终实现地方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经济行为。
毋庸置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高效地筹措大量资金,离不开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综合利用土地、规费减免和信贷等政策,吸引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对上级政府拨款有限、缺口巨大的艰难局面,地方政府只有狠抓产业支撑,招商、招大商、招来产业,才能获得丰厚的土地收益,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征地补偿、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土地整合困难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又一重大障碍。让农民住上城里人一样的房子原本是广大农民群众数代人的梦想,可是,据笔者对河南省社旗县部分乡镇的调查了解,对农民原住宅的土地整合却阻力重重。究其原因,补偿偏低是最主要的原因。家庭原本较为富裕的,多数在农村拥有着数层小楼和宽阔的庭院,面对空间相对较小的新型社区住宅和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拆迁补偿款项,心难以为之所动;家庭原本较为贫困的,却又往往拿不出较多的资金用于购买新型社区的房屋,而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拆迁补偿款项却无异于杯水车薪,最终只能望洋兴叹。与此同时,土地整合困难又将严重制约产业落户。解决土地整合难题,离不开合理而又理应偏高的农村住宅补偿。唯有招来产业,利用好社区建设的BT、BOT等模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垫付大量农村拆迁房屋补偿款项,才能顺利整合大量集体建设土地。
许昌长葛古佛寺社区则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该社区原本需筹措资金1.6亿元,为了顺利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古佛寺社区将预备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而自身则获得了补助资金1.035亿元,这样,社区后续的土地整合和住宅建设则得以顺利进行。
而解决群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则同样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大量的社区居民则需要就业。没有产业的落户和发展,就没有农民身份的转换,群众生活就没有重要的保障。不可想象,社区百姓每日扛着扛着锄头“上楼”是多么的尴尬与不便,“腰包”鼓不起来的农民怎么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只有产业落户,农民就业才有基础;只有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才能提高,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真正“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而做好产业支撑则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条条框框向前进。
产业支撑,抓好规划是前提。社区规划与产业规划应交相呼应,同步进行,避免产业与社区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即使暂不具备相应条件,也应预留足够产业发展空间。做好规划,还应深入挖掘当地显著的优势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提现当地的特点,形成大小适宜、聚散适度、彰显特色的建筑风貌。
产业招商,因势招商是方法。根据地方特色,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贸则贸,“一村品、一乡一特色”,培育特色经济,形成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地处大别山余脉,终年水木清秀、风管旖旎。该镇历史悠久,景观众多,自然和人文交相呼应、相映成辉。不仅有柯坦河、相思林、千年银杏树、百年桂花园、五谷树等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有郑家庄园、笼塞子、柯坦老街等人文景观。其中郑家庄园和柯坦老街多数建筑为清代建筑风格,部分建筑保存完好。于是,该镇着手重点打造旅游产业进行产业招商,不仅充分利用柯坦河建设了柯坦河相思林公园、利用虎洞湖开发了虎洞湖生态旅游区、利用滴水崖水库开发了滴水崖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项目,而且还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了柯坦老街,将老街建成仿古一条街和商业步行街。此外,还围绕旅游休闲、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做强、做大了旅游产业。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房地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管理中新生事不断涌现, 管理服务要求不断提高。房管部门应与时俱进,以转变信息化管理观念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服务发展为理念,不断满足时代所赋予的新要求。
一、观念的转变
虽然房地产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意识与金融、电信等行业相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一定差距,然而关于信息化的话题已经不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如何选用的问题了。以前,讲的最多的就是信息化是什么,能带来什么好处。而现在讲的是,信息化建什么,怎么建。房管部门对此都有深刻而准确的认识。并且,在信息化过程中,房管部门从软件的开发、信息化的引入是软件公司单方责任的错误认识,过渡到积极配合软件方共同努力开发出既符合国家管理部门提出的共性化要求,又满足特定的个性要求的产品,合作与共赢的理念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二、技术的进步
随着老百姓、房地产开发企业等服务对象的要求提升,以及为应对不断涌现新生事务,短短几年,房地产行业管理的信息化已经从初级的无纸化办公,发展到“以图管房”,以及现阶段的面向全行业的“数字房产”,为“数字城市”服务。每个发展阶段均是技术进步推动的结果,并且各有其技术特点:
1、无纸化办公:将办公自动化(OA)引入房产管理。无纸化办公不仅简化了业务流程、提升了办事效率、节约了成本,更为后续数据的存储、利用、更新提供了方便,为房地产管理信息化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以图管房:将GIS图形空间技术应用到房地产管理。房屋的特定空间地理位置属性通过GIS融入到房地产管理中后,房地产管理不再只是纯文本的,而是辅以测绘的分层分户图、楼盘表进行业务的图上办理,地图上的定位、查询、空间分析,为业务提供更准确、直观的支持,同时更强大的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
3、数字房产:基于网络技术、GIS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综合应用平台集成房地产管理中的各个子系统,实现房地产大系统的统一管理。各子系统权限的统一管理、数据库的统一规划、新的子系统的快速搭建、子系统中新增业务、查询、统计等功能的快速配置等等,完全基于该平台统一的底层架构,真正实现各业务系统的统一管理、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极大的扩展性、并大大提升了管理的便捷性,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实现“数字城市”提供必要的准备。
三、发展趋势
房地产行业管理也因技术变化而发生变革,尽管我们不能完全预见每一个变化,但是仍有一些趋势越来越明显:
1、房地产管理将进一步推进网上服务能力。用户能够方便的从网上获取数据服务,甚至可以自我服务,比如可以直接通过WebGIS技术和网上银行随时随地进行物业维修基金的查询、缴交。
2、无线网络技术将大力推动房地产管理的信息服务及运用。因无线设备具有不受地域环境的限制、便携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无线设备的快速普及为房地产信息通过无线技术提供给用户创造了条件。
3、房地产管理服务要求全国联网。跨区域房产交易已经不再新鲜,炒房团的足迹业已遍布全国各地,国家住建部大力推动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的统一管理和相互查询,为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数据的使用价值,提升行业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手段。
4、行业关联性增强,房产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房地产信息系统的建设充分集成了房产要素相关的数据,并与城市GIS数据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使房产信息数据为相关管理部门如财政、银行、工商、民政、公安等提供服务变成可能。
四、海宁市房地产管理处信息化探索和实践
海宁市房地产管理处成立于1984年2月,主要承担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房地产行业、物业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一直以来,紧紧跟随行业发展的趋势,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以解决时代赋予房管事业的新要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和实践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行业管理的前列:
1、以海宁市房产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房产GIS)支撑,推进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工作。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繁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原有的软件,因房屋的坐落具有模糊、易变、不精确的特点,难以从根本上杜绝重复发证、遗漏查封等现象的发生。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风险,提升服务质量,于2005年9月建成 “测绘数字化、信息电子化、管理网络化、成果社会化”的智能型综合办公系统。系统通过“房产地理信息系统图”与“房屋分层分户图”、电子扫描文件数据、产权属性数据建立关联,使业务情况能动态地在图形上得到反映,实现“图、数、档”三位一体。通过检查业务约束关系,建立预警功能。系统的建成不仅使房屋登记从事后管理转为事前管理、确保房产办证的准确、高效,而且能为城市规划、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决策,提供最详实的数据支持,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以海宁房管网(透明售房)为核心,做好房地产行业管理工作。
2009年初,海宁市规划建设局(主管局)内部行政职能调整,房地产行业管理的行政职能全部委托给海宁市房地产管理处。海宁房管网(省略)经改版升级,于2010年8月1日正式对外运行。海宁房管网开通不仅是遏制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的积极举措,而且有效提高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水平。其主要特色如下:从业主体管理版块功能通过对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检查实现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动态管理,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工作;预售项目信息管理版块通过读取房产测绘备案数据,建立申请预售许可的楼盘表,从而实现楼盘表基本单元、面积、规划用途与房产测绘、规划的一致性,保障购房人利益,通过自动生成预售许可面积减少预售许可审核的工作量;透明售房、网上备案版块通过商品房销售的网上开盘、预定、签约、打印、备案,来实现管理部门对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动态监管,保障取得预售许可证后十个工作日内, 必须明码标价,公开销售等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并与房产GIS数据实现无缝集成,为房屋登记提供数据,实现数据共享。
3、推进海宁房产业务网上申报系统建设,开创房屋登记新模式。
2008年7月《房屋登记办法》实施后,新增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预购商品房设定抵押权预告登记、更正登记等登记类型,业务剧增、房屋登记人员超负荷工作,主要精力消耗在数据录入上,还容易出现数据偏差,办理办结时间相对较长。为缩短办事, 提升服务质量,开创房屋登记新模式,完成海宁房产业务网上申报系统建设。开发商、银行可在外网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办理开发商初始登记、预告登记、抵押登记的网上申请、预受理等一系列工作。相关业务科室与受理窗口通过系统对开发商、银行及其他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进行接收与审核。
4、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推进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目前按嘉兴市住房保障局统一布署,积极推进个人住房系统建设,通过调整现有的房产GIS、海宁透明售网,建立个人住房信息的导出、维护平台,实现对个人住房信息数据的动态管理。
5、测绘先行,实现数据共享。
测绘管理是房地产管理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对Auto CAD二次开发建设完成测绘成果管理系统,于2005年投入使用,并不断升级完善。系统实现房产分层分户图快速绘制、房屋面积计算、分摊及报表生成,并为其他子系统提供了数据基础数据,通过数据接口进行转换、更新,使其在房产GIS、海宁房管网、海宁网上申报系统、维修基金管理等系统中利用并保持同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升了管理的便捷性。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一个简单的“战术”或者“战役”,而是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长期积极探索、并为之努力奋斗。要从战略层面上全局性地把握新兴产业的发展路线,需要在具体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国情找准切入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摆在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这种矛盾带来的现实压力呼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的突破。
例如,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人均油气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家庭汽车增长速度很快,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内生动力就强于其它国家;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洁净煤的研究利用需要更多的关注;我国很多城市缺水,海水淡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期,正确处理发展与污染治理关系尤为重要,期待在先进的节能环保创业上有重要突破;空天和海洋技术是新世纪竞争的焦点,也是国家发展需要开拓的空间;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处理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就业问题,能显著带动就业机会的新兴产业值得特别重视。
因此,各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过程中,要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兼顾,权衡自身条件和产业发展机遇,切忌仅为追求政绩和短期效益而盲目上马,避免产能过剩。
第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利用本土市场带动核心技术
发展。
我国是一个物质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但是如果把市场容量看作是资源,我国则有着巨大的市场资源优势。市场无法换来先进国家的核心技术,但市场对于培育我国的核心技术却至关重要。市场经济推行至今,我们开放接纳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但是要留给新兴产业领域的本土企业以足够的市场空间。
如果市场资源全被国外企业与产品占领,那么我国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就会缺乏市场考验,失去发展空间,在全球新兴产业中我们仍然只是充当低端加工的角色。很多先进国家的国有大企业掌控了国内大量新兴产业应用的市场,在发挥市场优势和市场龙头方面起到不可替代作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应以此为使命。我国应该继续合理利用巨大的市场容量来驱动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利用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来支持上游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提升,提高我国相关新兴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合理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更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过去的行业管理政策主要是考虑优先“发展什么”,具体政策设计上就围绕哪些产业处于“短线”或者供应紧张,重点考虑或优先发展什么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约束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随着“短线”产业的消失,产业政策思路必须进行调整,优先发展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实施行业准入管理,健全行业准入与退出监管制度,就是政策设计上不仅注重优先“发展什么”,而且更加注重“如何发展”,即不仅注重鼓励支持发展什么产业,而且通过在技术、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更加注重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技术进步。近年来,在对一些高耗能产业实施准入条件时,对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方面都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为这些产业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健全行业准入管理制度更有利于改善政府宏观管理方式
实施行业准入管理,强调的是政府通过制定规范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促进企业的有效竞争。同时,实施行业准入管理,在政策手段上强调打“组合拳”,即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对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以及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活动,助长重复建设的行为,既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又运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和纠正,确保政府调控的有力有效。
(三)健全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能更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行业准入管理,改变了过去仅仅依靠增量调整,不注重存量调整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仅靠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不能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反,容易陷入低效率恶性循环的怪圈。通过制定行业准入条件,建立行业退出补偿制度,能够在引导增量投资、扶持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有效调整存量资产、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存量调整方面,通过准入管理将现有企业与准入条件挂钩,鼓励企业按照行业准入条件进行改造,并通过专家审核的方式,由政府部门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予以公告,引导金融、出口等公共资源向公告企业倾斜。
二、当前在健全行业准入管理制度方面取得的进展
(一)行业准入管理制度体系初步确立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行业准入管理制度逐渐重视,各个监督机构和有关部门在政策、措施上也逐步协调一致。通过设立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各项技术标准要求,形成了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等基本规则约束下,包括土地、信贷、环保、质监、安全生产、工商行政管理等在内的多个职能部门共同监管,采取多种经济手段诸如供水、供电、排污费等差别政策发挥合力的态势,初步建立了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价格、环保、进出口等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制度框架,积极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监管手段和方式更科学有效
随着行业准入制度实施的深入,监管手段和方式更为科学有效。第一,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掌握行业总体情况,对不同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在电石、铁合金、焦化三个行业准入管理的实践中,多数省(区)已经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三个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对本地区的行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划分鼓励、允许、限制、淘汰类的企业名单,实施分类管理。第二,将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第三,加强日常监管,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调控行业的发展状况。通过部门联动,协调环保、质监、工商、安全等有关部门建立定期督查制度,从节能、技术、供电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管和调控。第四,尝试在淘汰落后工作中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关闭小机焦和兰炭企业时,拿出数千万元对关闭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三)推动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通过近年来的行业准入管理,电石、铁合金、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过快,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得以遏制,落后产能逐步退出。
三、当前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保护的思想下,对本地区的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准入监管并不到位,措施不得力。二是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在实施行业准入制度后,对一些因结构调整陷入特别困境的行业和地区进行适当的补偿,能够避免随之而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但目前多数行业和地区还缺乏这种行业退出补偿机制。三是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需要其他经济、法律政策的协调配合,但目前,与行业准入制度相关的信贷、土地、价格、环保、进出口等各项政策还没有完全实现联动和统筹管理,配套政策的协调还有待完善。四是准入监管难以做到实时化。对于行业内的现有企业,还难以用行业准入条件对其进行动态、实时化的监管。相关的监管政策和措施还不具备一招不灵、再出一招的续航能力,使得现有企业规避监管的行为常有发生。
四、健全行业准入管理制度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退出补偿制度
重点研究建立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退出机制和必要的补偿机制,对经济欠发达、结构调整任务比较重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以帮助解决这些地区淘汰落后工艺装备过程中的资产报废、员工安置、地方财政收入下降等问题。可以考虑将近年来对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排污费和差别水价政策增加的收入,以及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而增加的财政收入集中使用,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同时,也可研究争取国内外有关机构等方面的支持,逐步建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基金管理体系。对于这项工作,可以先选择有条件的省(区、市)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基金的试点,研究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使用方法等,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
(二)健全动态的监管机制
要根据行业准入条件,对行业内的现有企业实施动态化管理,保持生产一致性,加强对企业一些外部不经济行为的实时可控。一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二是各个监管部门之间要形成联动机制,相互协调配合。三是对能耗、原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技术指标实施动态化监测。
(三)建立相关政策配套机制
要将信贷、土地、价格、环保、进出口等与产业健康发展相关的政策与行业准入管理制度挂钩,形成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的合力,建成良性互动的监管体系。同时,行业准入还要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相配套,根据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现状,对东、中、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准入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促进产业梯次转移和合理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行业准入管理制度要与我国的就业政策相对应,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情,既要强调竞争性和科学性,又要充分保证就业安全和有效的就业数量。
在现代化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相对较弱,这直接影响了单位日常工作的有效运行,虽然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创新资产管理上的有效管理模式,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发展课题。
一、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规范化的管理
1.进行资产管理的调研工作。为了开拓视野,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行的资产,一定要开展好对资产管理的调研工作。对省重点城市以及临近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它们在资产配置中的有效做法,把握好自身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配置情况,从而为资产标准化配置的制定做好充足的准备;了解其他城市在资产管理中的实际做法,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规范化。与此同时,还要有效借鉴相邻城市的管理经验,进行资产管理创新,不断研究资产管理的研究水平。
2.对资产进行标准化配置。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借鉴其他地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标准化配置,其中包括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公务用车等的使用年限、配置价格、规格品种以及配置数量等要素,提出标准化的建议。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听取社会上的不同声音,不断在实际运行中完善,实现动态化管理。
3.实行有效的清理工作。有组织性地对城市中的所有经过改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股权的保留方面进行有效的梳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这有利于管理措施的有效提出。另外,还需要对行政机关加以组织,进而梳理其对外的投资情况,确定好城市中行政机关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投资额度与投资数量,从而为其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不断拓展中获得发展
1.高效配合,搭建有效的平台。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自用办公楼实行统一化的管理,从资产整合的角度出发,实现资产存量的整合。真正落实政府部门管理与使用相分离的政策,对训练和体育、文化艺术、医院以及学校四个管理中心,给予一定的收益支配、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和资产管理等权限,并且还要给它们充足的融资空间,更好地实现存量盘活,增量的有效使用。
2.扩大范围,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注重并加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闲置资产以及执法单位没收物资的有效管理。始终坚持深入到单位内部,进行有效的核实,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办结、受理单位中处置资产的有关申请。进一步组织行政机关进行编制资产购置预算,了解和掌握资产购置的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完善行政机关在资产上的标准化购置。另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下一年在资产购置上的预算编制工作,为行政机关在资产预算购置方面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的有效经验
(一)创新管理理念,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与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相比,其基础性工作比较薄弱,因此在资产运作上不够规范化。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财政管理这一重要职能时,首先需要注重并加强自身的资产管理,构建并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实现观念上的创新,这样才能逐渐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化,最终保证资产运作的规范化。要建立相应的基础台账、资产登记和变动报告这三项制度;针对其在房地产的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的特点,要实施非自用房进行统一性招租、拍卖等,以更好地盘活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由此可见,这些具体措施的推行都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观念,坚持用开拓创新来实现对实践工作的指导,并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成果。
(二)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资产管理的发展
众所周知,资产是由大量资金转化而来的,因此资产管理可以说是对资金管理的延续。近年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对资产管理进行转轨变型的创新性理念,从而将自身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重点从资金管理的实施上拓展到资产管理上,这样就可以在财政管理范畴的拓展以及财政管理在职能履行上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三)创新管理机制,实现资产管理的突破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使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形成了资产、政策和资金三大主要的管理链条。其中,财政资金与财政政策在财政收支基础上的有效运作,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做好逐渐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然而,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其资产管理较为落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资产使用效益的发挥。所以,资产管理是当前财政部门所关注的重要发展性问题,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成为了财政工作的重点。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符合规范化政策以及资金管理中的发展性要求,尽快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有效突破,不能仅仅依靠常规化的管理模式和手段,需要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中三大管理链条的同步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模式上的发展
针对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发展现状,再结合其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发展趋势,采取以下有效方法,对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获得更加好的成效,有新的突破。
(一)不断健全资产管理办法
依照财政部门相关的资产管理办法,以及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适时进行资产清查,对于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更好地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及发展实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在处置要求、使用以及配置上面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从而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行为的规范化。
(二)健全资产的标准化配置
从大量资产清查信息资料中,可以有效测算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办公设备上占有的数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有效借鉴相关城市管理经验,对不同级别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设备的标准化配置,逐步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缩小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小不必要的资产浪费,这样才能为资产的合理化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效探索资产预算购置
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效结合,是现代化社会中资产管理的最终发展趋势。其中,对资产配置的标准化制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预算购置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并且,资产管理中对三级台账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为资产预算购置的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部门对预算的合理化编制,进一步拓展了资产预算购置的范围,进一步创新了部门预算的编制形式,从而实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
(四)不断健全资产管理的手段
行政事业单位对现代化全新管理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性资产的科学化管理,从而做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运行状态从静态到动态在转变上的把握,最终有效完成动态化的资产管理。最近几年来,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软件对行政事业单位性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建档立案,最终真正实现了动态网络化的资产管理。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性意义,要想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现代化社会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性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的模式创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资产管理办法和标准化配置,有效探索资产预算购置,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淑珍. 把握重点全面提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水平[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 (13)
[2]蔡梅超.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01)
[3]包志毅. 推进行资管理”精细化”提高财政管理水平[J]. 宜都市行政事业资产,2009.(06)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数量激增。抢先在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技术领域获得技术突破并获得足够数量的知识产权,将是各竞争主体和各个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竞争中最突出的表现。就今年上半年专利申请量数据来看,世界主要国家专利申请回暖趋势明显,预计在各种政策刺激下,会出现知识产权数量的下一轮激增。
第二,有明确战略性目标的专利集合大量涌现。在一些技术高度集成的产业领域,单个知识产权所能起到的竞争加强作用趋于弱化,知识产权竞争变为集合一定数量、形成内在逻辑结构的知识产权集合,结构性的知识产权布局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突出特点。
第三,市场主体围绕知识产权的竞争与合作形式更加复杂。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突破,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创新合作将会更加紧密,立足于互利、共享的联合模式将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新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的策略变化导致知识产权纠纷愈加频繁,成为企业争取利益格局的重要手段。同时,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将推动知识产权的高效运用作为新经济战略计划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新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一些专门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司也应运而生。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竞争可能更加激烈复杂。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快速上升,成为新兴产业的主要市场。发达国家既要抢占新兴国家的市场,又要与新兴国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竞争,只能通过控制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抢先布局来制约新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以预见,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知识产权争议和摩擦将伴随这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不断增加。
分析原因,新态势的出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突出特点密不可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要求高,可市场规模小;增长潜力大,但投资风险高;市场国际化,但是全球竞争激烈。基于这些特点,要在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国际社会共同承诺保护知识产权的条件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有效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一方面,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只有依赖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才能化解过高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创新成果实现高水平市场收益必然要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强化的背景下,高水平的创新必须采取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创新模式。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以知识产权为利益纽带,才有可能实现公平的创新成果收益分享。再者,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化竞争必然要求知识产权的前瞻性全球布局。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内容构成高度重叠,企业必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产业分工趋势和自身发展规划要求,将创新成果高水平地知识产权化,做好全球性谋划和布局,以此获得尽可能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
知识产权对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从政府层面来看,应进一步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对于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第一,为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给予创新主体和投资者以丰厚回报的预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资本与技术的结合。这就要求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是创新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纽带桥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知识产权将推动技术创新行为与市场竞争行为有效衔接,并通过市场化的创新资源配置作用,有效推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三,是构建产业优势地位的根本支撑。创新成果的多寡和质量,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的水平和程度,知识产权的结构布局,决定了新兴产业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也决定了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格局。有知识产权话语权,就会相应拥有产业链构建配置的话语权。
第四,为产业发展提供方向。知识产权信息分析能够给出产业整体技术发展方向、产业竞争态势,乃至具体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方向,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第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深度国际化的产业,要在创新环境开放、产业链全球布局以及创新资源全球配置的条件下获得竞争优势,相关企业必须在全球主要市场形成相对知识产权优势,才能占领竞争的制高点,切实维护并保护自身利益,保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第一,专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根据《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设立由知识产权工作承担单位共同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大关键事项进行决策协调;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纳入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的重要议题,在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和保护计划中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专题,加强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银行不良资产已经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威胁着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银行不良资产所形成的隐患引起了银行、政府、经济学家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他们也设计出了很多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方案,包括“债转股”、资本重置、企业破产清偿、不良资产出售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减少不良资产存量的同时,能够生成防止不良资产再次增加的、能自我实施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上述方案的最大缺点在于仅仅着眼于不良资产数量的减少,而监督企业和银行的机制并没有形成,防止不良资产再生缺乏制度保障。这些方案虽然可以暂时降低不良资产的数量或比例,但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生成的动力没有减弱,传递的渠道也没有切断,不良资产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国有企业和银行将其看作“救命的稻草”时,后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这是国内外人所共知的事实。由于我国银行所处环境和背景的特殊,我国不良资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不良贷款比重相对较高。二是产生不良资产的原因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体制的因素,还有政策和法律变化的影响等。三是利益关系特殊。在国外,企业和银行都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银企关系比较清楚,而在我国,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和国有企业的债务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四是不良资产类型特殊。在国外,银行不良债权主要是房地产贷款等资产,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流动性。而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则主要是信用贷款,且是向亏损企业的贷款;此外,这些企业贷款中许多记录不全,资产界定不明,估值困难。
从历史上来看,产生这些不良贷款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宏观层面上,计划体制遗留下的政策性贷款是最重要的因素。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下降,银行的负债由过去的依靠财政转变为主要依靠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取代政府储蓄、企业储蓄成为支持积累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家在1983年实行了拨改贷,国有银行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银行有偿信贷取代财政无偿拨款成为生产和投资资金的主渠道,由于企业经营机制没有转变,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的贷款因投资决策失误和缺乏约束机制等原因,导致贷款效益低下,形成银行的不良债权。微观层面上,主要源于银行和企业自身。企业将银行贷款视作财政资金,作为流动资金长期占用,偿还能力极低,企业还款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不仅如此,一些企业以破产、兼并、收购等为借口,悬空、逃避银行债权,又造成大量银行不良债权。银行内部没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和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使贷款周转缓慢,回收困难,风险加大。
(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不良资产证券化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深层次问题:如创新能力差、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资产增多等。加入wt0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分流一部分国内居民存款;而中国银行业必须同世贸制度框架全面接轨,按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办事。所以银行业必须进行金融创新,虽然银行目前没有将优良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但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资产证券化能够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贷资产由表内移出表外,把长期的贷款资产变现成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使银行流动性风险减少,盈利性提高。
有人认为不良资产不能用于资产证券化。这种观点认为,银行不良资产未来现金流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稳定性、银行不良贷款组合的异质性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的无担保性,决定了不良资产不适宜作为证券化的对象。但这种观点是从孤立、静止的角度来看不良资产的,如果从资产组合和动态的角度来研判不良资产,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不良资产并不等于不可回收资产。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标准,不良资产由次级、可疑与损失类贷款组成。除了损失类贷款收回的可能性比较小之外,次级类与可疑类贷款中尚有部分资金可以收回。并且,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并不是一个不可变量,它是催交拖欠款努力程度的函数,随着不良资产向投资者转移,催交拖欠款努力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也会有所提高。另外,有些不良资产是由于经济衰退和企业临时性经营困难或财务危机造成的,当经济复苏或企业度过暂时的困难之后,企业的还款能力会得到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也会随之提高。
其次,单项不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可能会具有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和异质性,但将不良资产经过汇集、包装、分类、标准化并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良资产组合的结构和现金流的特征与组合前单项资产的特征相比将具有较大差别。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的现金流和风险水平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同时,资产的收益率或风险水平会有所降低。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的关键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单个贷款,其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但一组贷款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其现金流往往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个原理,只要资产池中的资产数目足够大,就能保证资产池有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根据马克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资产的多元化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有效办法,将不同地区不同风险的资产放在一个资产池中,让不同地区的风险对冲,这样非系统风险就被冲减了,从而降低资产证券的整体风险。
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现金流相对稳定的资产,或由其他资产来保证按期向证券持有者分配收益的资产,汇集形成资产池,再通过结构性重组,转换成在金融市场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有价证券的行为,其实质是未来现金流收益权的转让依据被证券化的资产的属性可分为良性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
(二)信用增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
所谓信用增级,是指在进行适当的风险分析后,对一定的证券化资产集合进行风险结构重组,并通过额外的现金流来源对可预见的损失进行弥补,以降低可预见的风险。信用增级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弥补不良贷款初始组合时的信用等级与投资者所要求的信用等级之间的差距,从而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一般而言,其方式可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前者主要有直接追索、高级/从属参与结构、超额担保、现金和其他准备金担保等。后者指第三方(主要是金融机构)为abs提供担保,从而增加abs的信用等级。
在一项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案例中,其信用增级往往须经如下三步:资产池设计、高级/从属参与结构和金融担保。前两者为内部信用增级,后一项为外部信用增级。外部信用增级又称第三方信用担保,由于我国目前外部信用增级机制尚不健全,同时考虑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实际情况,可由国有商业银行或政府成立的专业担保公司提供全额或部分担保。本文着重讨论内部信用增级。
1.资产池的设计
资产池的设计包括挑选适当的资产组成资产池,设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以及采用超额担保等方式进行内部增级等内容。挑选资产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分散风险,以避免资产过分集中导致风险。
发行人将资产包出售给spv的方式主要有转让和债务更新。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将资产真实地由发起人转移到spv,这意味着该资产或权利义务要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消除。当发起人破产清算时,该资产或权益将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样spv就与发起人的破产风险完全分离了。对应地,spv一般也不能因资产或权益的意外变动而对发起人进行追偿,从而发起人也将不承担该资产的各种风险。在不良资产的证券化中,真实出售将较高信用的资产和发起人的信用相分离,为信用增级创造了基础。
超额担保是资产池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为abs的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使其免受资产池中个别资产因市场价格下降或其它原因导致处置失利,无法按预期收回现金的影响。另外,由于处置资产收回现金在支付abs投资人的本息后,剩余部分属于发行人,发行人一般也愿意提供超额担保。
2.高级/从属参与结构
高级/从属参与结构在全世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已经成为增强信用的最重要方法。它是指在一个资产池中同时开展两类或两类以上abs的交易,其中从属或低级债券(“b”)被设计用于在高级债券(“a”)之前承担风险,因此,a通过b被信用增级。
优质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通常不必设计级别很低的次级证券以保证优先证券的信用级别,即使有时也采用一部分级别很低的次级证券,比例也非常低,如还须提高信用级别,可以采用金融担保等形式。不良资产则不同,由于证券偿付主要来源于资产的变现,在预计资产变现的时间及其变现价值时,肯定会持十分保守的态度。这种态度势必造成高级别的证券价值会较大比例地低于资产的可变现价值。从而,次级证券的安排通常不可避免,而且比例较高。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组不良资产账面价值是100万元,这些不良资产全部无法回收,那么它们当然是一文不值,也不可进行证券化。现在假设这些不良资产尚有一半的价值,也就是50万元。倘若持有人直接发行一类abs,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为发起人当然希望能取得50万元。但是,投资者在考虑购买时,对于这些不良资产是否价值50万元,是完全没有把握的。因此,双方很难达成交易。现在作如下调整,发起人不是只发行一类债券,而是发行a,b两类债券,其中a为优先顺位,价值为30万元,b为次顺位证券,价值为20万元。清理资产收回的现金优先支付a的本金和利息。如此安排后a可以获得十分优良的评级。除非当初对这些不良资产价值发生严重的错估,使不良资产的回收不到30万元,否则a总是安全的。另外,b则必须在市场上以较低价格出售给较大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但若证券化的发起人对价格不满意,他可以自己持有这些证券,以免低价出售所造成的严重损失。
在这个阶段,发起人必须规划各类债券的发行额与利息。这可以说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步骤。若发行量太大,造成利息负担过重,使债券的信用评级受到负面影响;若发行量太小,固然可以轻松拿到较好的评级,但是所能募集的资金就减少。从根本上讲,不良资产处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价格问题。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不良资产定价提供了一个市场环境,其中,各方参与者最终会找到一个均衡合理的价格。
三、营造良好信用增级环境的建议
国外已经有利用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的例子,还有一些国家也正尝试着利用这一方法解决不良资产问题。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解决储蓄与贷款协会破产造成的不良资产,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处理不良资产的重组信托公司,其中处理不良资产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利用资产证券化。日本政府也尝试通过引入资产证券化技术来处理由于“泡沫经济”破灭所遗留下来的累累坏账。虽然我国的情况和国外有所不同,但这些先例毕竟可以给我国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创造良好的市场外部条件
资产支持证券的顺利发行,需要一个健康规范的金融市场,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但应该看到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市场规模小、地区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还很严重,市场运行的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公平竞争还需进一步健全,企业和市场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二)循序渐进、防范风险
与优质或正常的可证券化资产相比,不良资产毕竟具有未来现金流较难预测、缺少稳定的本利分期偿付、为解决不良资产的清收而进行的重组可能导致还款条件和还款期限的变化等特点,这就要求在设计证券化的框架时,需针对不良资产的特点,在还款方式的设计,交易结构的设计,信用增级的支持等方面,安排特殊的方案。abs能够顺利发行,将极大地增强amc手中不良资产的流动性,迅速提升资产处置的效率,绕开传统处置的诸多问题,完成资产处置的风险转移,为完成资产管理公司的历史使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永宁.信贷资产证券化应缓刑[j].海南金融,1999(11).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谁能在竞争中胜出,谁能在市场低迷状态下寻找出生机之道,强化内部管理包括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才能快速应变,通过自身调节来提升企业竞争力。
由于企业财务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围绕房地产企业的资金运动为主线,以“销售”和“成本”为对象开展,同时还要最大可能满足集团公司总部的财务管理需求,快速、准确、全面地为决策者提供重要财务信息。如果房地产企业忽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水平将难以从核算型跨越到管理控制型,而核算型财务管理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财务管理工作中销售环节的信息提取和处理明显单一而滞后,停留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的简单核算水平,定期就已收房款与销售部门核对,无法及时提供实时、全面的动态信息,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资金回笼速度;第二,在项目结束时才进行的成本核算,即使在财务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动态的开发过程而言,则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由于没有建立以财务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造成从立项的可行性分析到项目预算以及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的财务信息零散脱节,难以整合为实用的过程控制和决策依据。第三,对于以房地产为主业的集团公司来讲,如果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和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对下属的地产项目进行内部财务管理,建立项目投资、进度、资源、成本、质量等的统一信息分析平台,既无法克服基层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的数据不一致性和不可比性,也难以发挥集团管理整体优势,进而无法保证集团的战略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这些都成了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就以提升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效益为目标展开信息化建设的如下讨论。
一、销售环节的财务管理侧重在资金的回收管理方面
第一步,为克服传统财务处理中信息滞后、零星不完整和可利用性低的不足,迫切需要加强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衔接。在信息整合过程中首先搭建基础信息框架,设置包括可售房屋的标识、预售面积、销售单价和收款时间等关键项目;第二步,以岗位分工,通过设立用户、职位、账号等多种方式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权限及权限范围进行控制;第三步,依靠设置部门间基础数据的关联互动函数,将零星分散的资料互相关联,整合为关键信息传递给管理层,便于其及时查询和决策。它的突出特点主要包括现金流量中的销售收入情况一目了然,便于预测未来销售现金流量,客观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同时共享平台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通过以合约时间设置分类是否逾期,按影响逾期的因素分类为客户和按揭银行等方式来进行具体催收减少坏账,提高货币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在期末,信息平台为财务核算直接提供收入结转依据的销售合同额、成本结转依据的销售面积、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等等,弥补了现有财务软件提供信息的不足,在免除了大量财务统计和核对工作的同时,在销售环节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开发建设环节的财务管理侧重在成本控制和资金安排
为真实反映每个开发阶段的开发投入和未来资金需求,有必要围绕合同管理增加目标成本与合同台账及合同结算、付款环节的联动功能。在合同订立时,通过汇总约定付款时间和金额等信息,就能建立初步的资金计划。在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以计划―目标―修订―结算为顺序,生成全项目动态成本一览表,在表中直观体现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成本情况,以反映最新的工程进展信息。在一览表中对超预算的项目给予报警提示,实现对项目的事中控制。通过提供多种条件进行统计与查询,给公司高级管理层提供查询分析的依据。同时可以就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为管理水平评价提供依据。
目前,社会以迈入信息化时代,数据信息的大爆炸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应获取足量的有效信息,摒弃无价值信息的干扰。对此,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市场调控时,应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供大量的准确信息,实现商业银行在市场发展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多的信息。
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对称发展,即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公众之间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是不对称,包括信息内容的不对称、信息数量的不对称以及信息获取时间的不对称等等[2]。数据信息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与推广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不对称性严重制?s了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中,商业银行与公众至今存在一定的“信贷关系”。当商业银行进行新产品推广时,需借助“信息”进行金融创新产品的宣传,使公众与产品之间建立交互关系,加强公众对产品的认可,用以保证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但是,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公众多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性,而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公众对商业银行以及银行警容产品存在质疑,当这种质疑形成信任危机后,将严重应县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
金融监管作为政府从微观层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与干预的具体体现,侧重于对商业机制、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的完善与优化,通过科学、合理手段解决商业机制与市场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滞后性问题、混乱性问题、盲目性问题等,从而有效减少经济不稳定对经济领域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金融机构与公众的共同效益。因此,在面对上述问题时,金融监管将对商业银行存在的信息问题进行改善,不断完善商业新产品信息,鼓励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对数据信息“可机读”模式的公开,帮助商业银行与公众对信息的准确与充分掌握,通过新产品“申请批准制”向“报告制”的转变,在强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效率的同时,改进信息不对称对公众的影响,保证金融机制运行的稳定性。
2金融体制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