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0: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就业思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影响到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复杂的社会学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原因
1、供需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 据教育部统计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的114万道2008年的559万人, 2010年则达到640万人之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国性的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必然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
2、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对社会分层理论暂时的不适应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大学生就业难,就表面现象在于大学生就业期望期过高,而在高期望期后还隐藏着更深的原因。按照社会分层理论的观点,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社会地位相关的。这是因为,社会本身具有一定的等级结构,个体依据所拥有的资源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一定的位置。而个体的职业选择往往与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及权力等稀有资源相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个能否成功就业,满意就业,既受制于个体的素质,也受制于现实的供求关系。但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必然的一个过程。
3、人才结构比例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有调查表明,我国近年来的人才市场供给需求情况是,有关技术岗位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乃至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后才能顺利就业的情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就业情况统计,2010年本科毕业生中工学专业最为热门,其中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8个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95%。在统计表中列出的68个工学专业中,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在75%~80%之外,其他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80%。分析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信息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均低于80%。这些都是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的结果。
4、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他们往往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有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二、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指望能在短时间内能有校的解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系统的解决。
1、积极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的经济环境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机,增加经济总量;第二方面,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第三方面,大力扶持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努力提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就业;第四方面,政府各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就业优先”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
2、大学生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一定要结合个体的素质和现实的供求关系实现就业。
3、提高自身专业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单位的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
4、转变高校办学模式,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发现,其中家庭较为贫困的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更加令人堪忧,贫困大学生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些,他们的就业压力更为突显。同时,由于贫困大学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的主体部分,因而我国各大高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来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一)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家庭认识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毕业后就能找到高收入的好工作。在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下,贫困大学生也渐渐滋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优越感,于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认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缺乏对自身专业或兴趣行业、职业发展、工作岗位等相关信息的及时了解。许多贫困大学生只知道一味的读死书,而没有针对性、规划性的注重培养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综合素质不足
由于经济上的制约,很多贫困大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个人学费、日常生活开销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因课余时间被大量打工、兼职的事情所占据,造成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自主充电学习,影响着他们知识与技能的扩展、储备。于是,在就业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许多贫困大学生往往因综合素质不足而处在就业竞争的弱势下,屡遭就业失败的挫折。
(三)就业心理素质差
根据心理素质调查显示,许多贫困大学生因受到家庭经济贫困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尤其是在经济条件好、能力强的同学面前他们的自卑感会逐渐增强,长期以往这些贫困大学生就会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因而,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的过程中,很多贫困大学生由于就业心理素质过差而无法适当展现自身优点,加之来自家庭、经济等过高的期望,这些都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若贫困大学生不能及时疏导和自我调节,那么他们对就业容易缺乏信心和勇气,更谈不上表现出什么就业竞争优势。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学校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有机结合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由于贫困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所以高校可以针对性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贫困大学生及时了解市场就业形势及需求,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兴趣来科学、理性进行职业定位,培养贫困大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引导贫困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调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输导等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二是,有机结合经济帮扶和专业技能培训。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丰富贫困大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提高对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高校可以将经济帮扶策略和专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如建立相关的经济资助体系、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开设专业相关的技能培训班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扰,又能培养与锻炼贫困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和企业强强联手,建立订单就业的培养模式,让企业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就读,高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毕业后的受资助贫困大学生再到企业工作,以形成良性循环。
(二)学生方面
要想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关键还在于贫困大学生自身。因此,在学生方面也需要从两点出发来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目标:一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综合素质的水平如何决定了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所以贫困大学生应首先重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等的培养、其他多方面知识的储备等等。同时,贫困大学生应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调整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贫困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来正确认识及评价自我,摆正就业心态,准确进行职业定位,切勿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应树立艰苦奋斗的先就业观念。
二是贫困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就业心理素质。贫困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其需要调整好自我的就业心态,不要过于自卑,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来证明自己的实践能力,从成功中获得信心和勇气,进而肯定自我。同时,当贫困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心理和精神压力时,其可以主动和教师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舒缓压力。或是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来实现心理疏导和压力调节。贫困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积极的就业心态才能战胜就业竞争困难,良好发挥自身的就业竞争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对来说会较弱一些,其的就业问题也更加突显。但是,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高校重视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对于高校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紧密关联。本文就分别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进行思考,进而提出了一些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0日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严重不足问题进一步凸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无疑是一条重要的举措,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各方的迫切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科学内涵
就业能力,是近年来出现并逐渐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是知识、方法和技能等的综合。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简言之,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寻找自己正确位置的力量,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才能完成择业就业的过程。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及其成因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用人单位的雇工标准日益提升,特别是中小企业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工作。同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映,当代大学生在工作中总会出现形形的问题,特别是这表明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技能储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在所属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后,应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它指导实践的能力。当前,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脱节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部分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大学生。这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不少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面过窄,脱离现实,有的缺乏前沿性、发展性,不能涵盖当今行业发展的实际内容。企业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除了考察必备的专业技能以外,还会关注学生的知识面。当前,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知识宽广度远远不够。
(二)实践能力较差,主动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但现实并非如此。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实习,没有参加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一贯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轻整体素质教育,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实践能力不强。当前,大学生在校园里习惯了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一旦步入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铺天盖地而来,顿时措手不及,对新环境的不适感频频出现。
(三)求职能力不强,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求职能力指大学生筛选就业信息、面试应聘的技巧和技能。大学生求职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就业迷茫”,面对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是应聘时不注意礼仪和缺少应变能力、面试怯场和应聘简历制作粗糙等,大学生因为应聘能力不强而错失良机的比比皆是。另外,有的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就业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没有围绕明确的目标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5%有明确的规划设计,62%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33%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规划不够明确。而大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客观环境,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轨迹能否完满。
(四)基础能力欠缺,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许多还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等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表现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自负或自卑。部分学生自恃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本科生,连单位的部门经理也不放在眼里。有些学生则认为自己才刚刚走出校门,资历尚浅,没有工作经验。如果大学生抱着自负或自卑的心态与人交往,结果肯定都是失败,因为平等是人际交往中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影响就业能力形成和提升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不够强。目前,我国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招生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自觉性,难以达到真正的人职匹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表现为同质性或结构性失衡;二是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影响就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长期以来,由于就业指导人员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就业能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以知识介绍为主,能力培养较少,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等关注不够。同时,就业能力培养的形式也比较简单,以开展就业专题讲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就业心理辅导、职业适应性辅导等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较少,甚至是空白。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现提出以下思考:
(一)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学生作为贴着学校“商标”的“产品,”“就业能力”是产品的质量。要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灵活调整各专业招生规模。高校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标准,把培养人才和毕业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调整大学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目标,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如有的高校实行的按大类招生政策,学生入学一年或两年后在选择专业;或探索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规模联动机制,高校的年度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相结合,建立供需预测机制,从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同角度,对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情况进行预测;其次,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应重视用人单位的反馈,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制定方面加强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注重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天津商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方向和提供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目标明确、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从大一刚入学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等就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大学一年级,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前景和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就业目标和实现计划。大学二年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进行应聘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如何与用人单位沟通和交流,如何写好求职信和提高面试技巧等。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实践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三)以实践实训为平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是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的,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搭建更广阔的锻炼平台: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良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举办创业大赛,帮助学生发掘和发挥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抗挫折力。校企合作办学,企业通过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将职业相关技能嵌入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衔接,提升大学毕业生可雇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惠娟.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改革与开放,2010.9.
【编者按】
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最难突破的,是观念上的桎梏。思维变,则不那么难。
2013年6月8日,《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0.1》会暨“转型中国与青年流动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就“青年就业难”及时下热炒的一些现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长安副教授做了发言,鞭辟入里,特摘登如下。
现在我们都说大学生就业很难,我个人觉得大学生就业难,是个阶段性的问题,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它。
一,从全球范围来看,不仅是中国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大考,世界大学生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欧洲一些国家,失业率就相当高,如希腊,青年的失业率,达到了50%。这是一个让人非常震惊的数字。
二,我们通常讲的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讲的是“初次就业率”,一般以离校那天即每年的6月30日为节点。我国的初次就业率每年大概是70%、80%。但我国的二次就业率实际上是很高的。西南财经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对我国的二次就业率做过专门的统计,他统计的结果是二次就业率达到了90%。
三,大学生就业难,究竟是谁比较难?这个也要做细分。我调研和观察结果是,主要是一些非“211”“985”学校的毕业生,特别是民办大学的毕业生。此外,一些与市场对接不是很紧密的毕业生,也比较难。但像经济管理、法律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总体来说不存在很严重的就业问题。
四,读大学真的没有用吗?以这几天的高考为例,举国关注,全民重视,如果真的没用,会出现这种现象吗?不可能。并且,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基本上都是正值,这也说明,接受知识是有用的。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似乎被人为放大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51-0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数占近一半的士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给个人及家庭带来自担,而且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影响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资料,我国高校毕业生2010届有630万,女生比例已达45%以上,女大学毕业生约290万;2010年前未就业的大学生约370万。其中女大学生约240万;今年待就业大学生人数约1000万,女大学生约530万。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就业呈现“双低”现象:低就业率和低就业质量。女大学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大学生的86,3%。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明显低于男生,就业质量主要涉及几方面因素: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保障的完整性,
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客观因素。(1)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近年我国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据测算,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将增加100万人,以近几年我国GDP平均增长10%推算,每年就可吸纳1000万劳动力,全国劳动力新老交替每年还可以提供约1300万个岗位,这样每年就有2300万左右待聘,工作岗位。由于农村存在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也沉淀下为数不小的下岗失业人员,我国劳动力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壮况。(2)某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性献业申的・巨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各环节中,除妨碍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性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性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传统社会十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过多追逐利益都是某些单位时女性产生歧视的原因。虽然我国明确制定了女性具有平等的就业权利的法律条款,但由于相应执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对一些企业歧视女缺乏有效的惩治措施。(3)高校培养目标偏差。高校的培养目标偏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于重视学生校内的学习而忽视学生校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2.主观因素。(1)享受观念。与一些女毕业生交流,问她们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回答:“想找稳定的、待遇高的、不累的工作”、“我们已经读过大学了,还要去吃苦吗?”许多同学按照下面顺序找工作:事业单位、外企、国企,然后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最后实在找不到工作了,选择创业。(2)过于挑别。一些同学不考虑自身的情况,把“高薪”、“高职”、“大城市”、“住房”当做找工作的标准,盲目地追赶“热门”职业。有的同学应聘时提出条件“月薪3000元以下免谈”。有的同学宁愿低薪、专业不对口也要坐办公室,理由是“我读了大学,要当管理者,不去当1人”。(3)独立性差。当代大学毕业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看似大学毕业了,独立工作了,但还没有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一些父母认为资助子女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孩子在他们眼里永远长不大,子女任何“受苦”、“不如意”都是因为当父母的没有尽责。(4)缺乏信心。传统观念令女性信心不足,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男生。有些女生不停地读书,躲在象牙塔里,但她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学问,而是为了躲避就业,有些女生不敢自己去找工作。而是靠家长、亲属,自己唯一做的就是等着去坐办公室拿高薪。有些女生曲线就业,不忙于找工作,而是忙于征婚。这些都源于士性时自己缺乏信心。(5)缺乏准备。有的同学把找工作当成简单的、临时的一件事情,匆忙地写简历、面试,失败了几次,就垂头丧气,失去了再尝试的信心。许多同学都缺乏计划,没能尽早地、认真地、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而忘了“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建议
1.合理定位目标职业。要对选择的职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要结合女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对目标职业进行合理定住。虽然男性在一些身体素质要求较强或风险较高的职业有优势,但女性在很多行业也有自身的优势。(1)语言能力的优势。女性的音质悦耳,音调柔和,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强于男性,并有较好的语感和外语接受能力。因此,从事翻译、编辑、文秘、公关以及教育方面的工作正是女性发挥特长的好选择。(2)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对多雏空间的认识能力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同全方面却普遍优于男性,女性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等方面也表现出色。(3)交际能力的优势。女性具有态度温柔和蔼、感情丰富、品格谦逊且善于体谅剐人处境和困难的优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作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4)管理能力。女性领导者善于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善于鼓励参与,分享资源,强化他人的自我价值,促使他人乐于工作。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知识能力强,个人修养好,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共事,具有较好的坚持长期工作的忍耐力。
女性就业比例较高的领域:护理、教育、管理、财务、文秘、旅游、写作、电子商务、金融、服装、表演、翻译、心理、外交、贸易、食品、医药、纺织、玩具等。一些野外的、大体力的、易受污染的、具有较大风险和高技术的工作一般不适合女性,如:工程设计、采矿、金属制造。以及需要大量现场经验的机械、自动化等职业。
据有关资料。2009届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是:旅游、纺织成品制造、服装及饰品、教育、食品。在传统男性为主的行业中,女性的就业比例相对比较低。如:石油天然气开采、大型建筑工程、金属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煤矿等。
2.提高综合素质及能力。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主要看综合素质和能力。一般不会过于看重知识技能,因为毕业生都要经过再培
训的过程,用人单位很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对“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会特别关注。
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要有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为祖国和民族的振兴而拼搏的激情和抱负,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要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如一自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具有健康的身体。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特别注重几种关键能力的培养。(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大学教育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明确怎么样去学,而不仅仅是学到什么。(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实践则知识就失去了目的和来源。要在实际的实践中,遇到问题,思考问题,在解决矛盾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能力。(3)创新能力。创新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发展兴盛的动力。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栋粱之才。(4)具有“专长”特色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度多学科交叉融合,社会已越来越青睐既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又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的复合专长型人才。(5)抗挫折能力。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成功的保障,学会“知足”、“幸福”、“感恩”,襻怀坦荡。乐于奉献,用正确的心态和行动面对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7日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复杂因素的影响,社会各阶层的就业压力都在不断的膨大,各种困扰不断地袭击人们的大脑中枢;大学生是每年就业大军中的就业主群体,他们的就业压力、就业困扰当然也避免不了。地域差异、政策倾斜、劳动力市场的分布不均等等因素,造成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有着明显的存在差异。西部的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都不能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这使得在当今现实社会中,西部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难以做出更加理智的规避,在如同命运战场的这场就业竞技中,他们面临着太多的困扰冲击。如何在前途面前,在利益之中,在攀比之下,做出理智的、万无一失的取舍,使他们伤透了脑筋,这种形势随着80后、90后、00后的大学生就业浪潮的到来就愈演愈烈。时代在改变,社会需求的不同,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就业是人们生活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如今西部大学生的就业困扰,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他们面临的一系列的严峻考验也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一、西部教育地域性的影响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就业不公平的发生。首先,高等院校西部和东部的分布不均已为大家所熟知。这样的不均现象、教育的不公平现状的出现直接导致就业的不公平;教育讲求的是原则,就业同样有原则,没有公平的教育原则,哪来的公平就业原则?就业作为人们生存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缩影,就业如果没有公平,只有不平等,那这俨然与当今倡导的“中国梦”又相背离了。实现东部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就业平等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和谐发展的根本。因此,困扰西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实际上是教育的不平等问题。其次,东部有着大量的名牌高校,而西部则寥寥无几。学校资源配置的差距无可厚非地造成学生素质、水平上的差距。教育资源包括软件与硬件,软件主要指的是师资力量的配比,硬件主要指的是学校的基础建设设施。在许多东部发达地区,很多高校、特别是名牌高校,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都已经向现代化一流学校迈进,尤其是信息化建设方面更加突出。而在西部、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仅有的那可怜的几所高校却还在为各方面条件基本达标而奔忙于各种努力中,根本谈不上什么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这种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是中国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基本国情。这样的国情短时间内不会有神机妙药来医治,无法有效地解决教育平等,就很难根治西部大学生就业平等的奢望。这种不平等的困扰还将会再继续,直至教育趋于平等的那天。
二、西部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就业往往与经济分不开,据信息显示,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表现在许多方面上,其中有一个就是由于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能力明显下降造成的。西部与东部相比,无论是企业的分布,还是经济上的差异,都是很显而易见的。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区星罗棋布,大量企业提供不同的就业岗位,东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多;而西部则不同,西部自身没有多少实力发展企业、提供就业机会不多,还由于交通、交流、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引资困难,断送了引进外资发展企业、拉动经济提供就业机会的平台,最终致使就业压力的不断膨大,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想在本地就近就业的压力瞬间“伤不起”。
西部地区就算是有那么一些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其前途也令人担忧。相对于东部而言,信息封闭、起步落后、竞争能力薄弱是落后西部地区企业的特点之一,这样的企业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效益也会相对较低,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里,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怎么能甘心这样的“平庸”就业?去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现实又让西部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和挑战,所以去留都成了西部大学生无法回避的困扰。
三、西部大学生的就业观
造成西部大学生就业困扰,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一些因素外,还存在于西部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问题。现在的大学生有些好高骛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准,要求的岗位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造成就业的不稳定比比皆是;经常频繁更换工作岗位,使得自己最终一无所长,这也是给再次就业带来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追逐世俗、盲目的职业崇拜,也让就业市场得不到合理优化,使得有些合理的就业机会变得不那么“合理”,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甚至是只能流产或胎死腹中。
在强大功利的驱使下,一叶障目的就业“怪圈”就这样越滚越大,同时它又成了就业压力的潜在加速器,成了就业困扰的死扣,要想解开这个死扣,必须从教育抓起,从源头抓起。
主要参考文献:
1、为青年就业创业立法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必须依赖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西方国家大力推行青年就业保障计划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制定和完善青年就业法案。从立法的角度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
在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的毕业生中,农学和医学学生的就业形势最严峻。农科四分之一专业的学生存在就业危机(就业率低于30%),仅有10%的学生就业供需平衡,而农学、医学专业的人才又恰恰是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最急需的。因此,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提前晋职(定级)、给予较高额度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及发展机会、工作期满自由流动等,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农村等最需要的地方工作,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45.5%为灵活就业岗位。灵活就业是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对有意建立经济实体、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和高校应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帮助大学生找到启动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如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合作设立了“上海市全国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资金”,总金额达到了1500万元。
二、就业市场方面
我国应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整顿就业市场,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建立起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政府之间、研究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协作,使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作用,不失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好办法。
为实现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国家还必须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武汉市人事局在武汉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学校和专业,围绕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率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起能综合反映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系列指数模型,从而提供了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同时,国家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对以不实之词、虚假信息吸引参展单位和学生的招聘会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查处,对各类毕业生招聘会予以引导、规范,改善招聘会的软硬件环境,提高招聘会质量。毕业生们呼唤针对市场细分的、小型的、建立常设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方便。去年4月,北京市建立了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的常设市场,深受毕业生的欢迎,一批暂未就业的大学生就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
高校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杠杆检测并带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形成高等教育调控机制。在专业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工作,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在统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分析其就业层次和供需比,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在课程建设和调整上,高校要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大量涌现而推陈出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强化办学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成果(201510378113)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7日
一、引言
2013年全国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创下新高,同时又面临着招聘岗位数量下降,因此2013年求职相对于往年可谓是压力重重,颇有难度。而2014年、2015年情况也并未好转,全国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分别达到了727万人、749万人,就业形势依旧不被看好。为了缓解这种现状,国家和各地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其中财税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及见习。(1)毕业年度内或毕业后按规定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大学生可结合其专业特点参与就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培训判定为合格并通过相关考试或检测的培训生可以申请培训补贴,补贴数额依照培训者是否成功就业以及取得相关证书的情况分层次确定;(2)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有意愿参与见习者可关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见习信息并联系人力资源社保部门及当地团组织,取得就业见习机会。见习一般持续3个月到1年,可享受基本生活补助。
(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地区服务。由于我国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发展较为迟缓,高校毕业生往往毕业后不愿意到这些地区发展。因此,国家接连出台财政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建设。(1)参加“三支一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生活补助、各项保险保障、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此外,期满后还可享受基层事业单位直接聘用、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成人本科、研究生入试加分等优惠政策;(2)对从事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及基层公益性岗位的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在参与研究生考试、事业单位招收时可享有优惠政策;(3)结合政府购买工作,在基层购买公共管理服务以及社会服务,在社会管理、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增加就业容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以上基层岗位工作;(4)我国提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主要面向农村等贫困地区招生,其培养阶段的学费、住宿费由国家缴纳,并补助生活费以支持其日常开销。毕业后,学生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
(三)支持高校毕业生向中小企业分流。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优先考虑帮助企业发展和贷款贴息。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按要求吸收一定数量失业毕业生的支持其进行一定额度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50%的财政贴息。同时,对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给出政策支持,到企业所在地办理户籍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经费申请和资格、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事项时,与国企及事业单位人员标准相同,部分地区还对此类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年限、一定数额的就业补助。
(四)推进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可在各环节享有优先,入伍前缴纳的高校学费或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也将由国家返还或代替偿还,家属还可被视作军属。退役后,在考学升学中享受放宽条件和政策加分等优惠,就业者可接收就业服务。
(五)倡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税费减免。在毕业年度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方面的3年期减免。另外,毕业2年以内从事个体经营业还可免收有关费用,优惠期限不超过3年。
2、创业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阻碍就是资金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规定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在利率方面,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后可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或少量上浮,由财政给予贴息。
3、免费创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制定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并且在毕业学年内参加创业培训,依据其培训情况和成果,还可领取培训补贴。另外,目前许多高校内都分划出一部分区域用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入驻基地进行创业也可享受相关财税政策扶持。
三、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扶持政策功效发挥不彻底
1、就业方面。由于城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迟缓,物质水平低、支付工资能力弱、政府扶持政策力度低、补贴少、政策落实不彻底,毕业生丧失对国家政策的信心,基层依旧难以吸引毕业生前往就业。如2010年启动的定向医学生计划,存在在校生生活补助金发放迟缓,部分地区前往基层服务的毕业生的岗位、编制、薪资等就业安置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等现象。此外,通过其他项目前往基层的大学生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因为与环境难以融合、服务期满后在就业、考研、考公方面的优惠等原因离开基层回到东部。因此,人才流失问题仍难以得到解决,政策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2、创业方面。据有关调查,目前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者约占全体毕业生的3%,并且创业3年后有50%以上的人创业失败,结束创业。创业成功率只有3%左右,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成功率也仅提高了2%左右。按规定,创业大学生享受税费优惠有诸多时间限制,比如创业时间必须在在毕业年度即1月初至12月底或是毕业后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享受优惠时长最高也仅持续3年。然而实际上,许多大学生会选择在校创业或者先就业几年再创业,在符合要求时间内创业的大学生在3年之际又往往正值企业困难时期或上升期,需要大量的政策支持,而政策的时限性使得创业大学生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政策难以真正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普遍帮助。
(二)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缺少专项基金支持
1、教育模式与企业脱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缺少对高校组织教师与企业交流方面的财政支持。高校教师大部分没有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甚至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然而大学生却被要求要掌握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以便在就业后能解决全新、复杂的现实问题,这样一来,两者之间便产生了冲突。另外,目前高校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很少,也是各大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专业设置与就业脱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主导权在国家手中,而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变化快。如,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7亿左右,相关专业每年本硕博毕业生总共却仅有8,000余人,网络安全方面人才急缺。而我国在对专业设置方面的调研缺少资金投入,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应社会需求做出调整。
(三)政策宣传力度缺乏。当前无论从社会方面还是高校方面对我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都不存在系统、固定的宣传方式。多数大学生对就业扶持政策的了解来自于网络媒体,并且了解程度低。还存在大量的大学生没有去咨询、了解相关政策的意识。这些都阻碍了就业财税政策给大学生带来助益。
(四)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政策缺乏。基于历史、现实情况等原因,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广泛存在,歧视原因来源于毕业院校等级、年龄、性别等多方面。其中,性别歧视现象相较于其他方面更为严重。不断有报道称女大学生就业处处碰壁,公司招聘时提及结婚、生育等问题。甚至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为了弥补女性的职场先天劣势而纷纷选择在校生子。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强化促进大学生就业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受条件限制,乡镇、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低,生活环境差。我国应加大对基层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基层员工薪酬,加强贫困地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基层人员的生活环境。此外,还应组织调查人员走访已经在基层服务一段时间的高校毕业生,了解基层人员的生活状况,找出他们的难处并解决问题。决不能仅是把毕业生吸引到贫困地区就算完成了工作,而是要加强后期的扶持,让人才愿意留在基层,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人才的流失。
2、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管力度。再有力的财税政策缺失了监管也无法真正发挥效用,反而让许多高校毕业生认为受到了伤害和欺骗。如面对免费医学生的就业安置问题相关部门来回踢皮球,而毕业生却求助无门。因此,应抓紧时间在各地区设立针对就业政策落实的监管部门,保障服务基层的广大有志青年应享有的权益。
3、推后并延长创业税收优惠的时限。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创业者的数量,还要关注企业创立后是否能长久地运转下去,是否能壮大,否则也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另外,还未毕业或一毕业就创业未免过于急躁,在校和应届大学生社会阅历低,工作经验少,盲目鼓励创业可能会导致创业最终的失败。政府应适当推迟并延长对创业大学生税收优惠的时限,鼓励大学生先就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技能后再创业,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二)增加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方面的资金投入
1、设置专项基金用于推动高校教师走近企业,提高教师对企业的认知。高校要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去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体验、学习,丰富教师的实战经验,鼓励教师了解企业和行业真实情况。
2、设置专项基金作为研究费用,用以成立调研队伍,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我国应组建专门的调查部门或队伍,注入调研资金,对当前由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专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调查报告并将报告公布给各高校或公众媒体,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全国各高校的专业类别、各专业招生人数及高中生志愿引导工作进行调整。
(三)加强财税政策宣传力度。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的宣传应主要集中在高校内,各大高校应主动负起责任,建立系统化的宣传体系。线下可结合每年的税收宣传月大力宣传就业财税政策,还可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集中进行相关政策的知识讲座。线上可结合新媒体,利用校内有影响力的微信、微博对学生进行就业财税政策知识的推送。线上线下相结合,争取做到对每个大学生的宣传都能到位。
(四)完善反就业歧视的财税政策。通过财财税策对招聘一定比例女大学生的企业进行补助或税收减免等优惠,降低企业由于女性“四期”(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而承担的成本。除了优惠政策,还可设立惩罚机制,对被举报存在就业歧视现象并经调查确认为事实的企业合理收取费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卫星.深化改革,优化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J].群言,2014.8.
[Abstract] Obtain employment or get a advanced study, both for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college 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a major issue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from a realistic point of view in the advanced-study and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difficult choice to make the reasons were analyzed, and student-workers to help them choose the formation of self-sense to do some research, and in hope to help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Key words] College-Graduate Employment Advanced-Study Choice
1.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考研与就业问题,无论是对社会、高校还是大学生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1]为了解大学生选择就业或考研时困惑的原因,帮助他们做好这一人生的重大抉择,我们就大学生就业、考研的若干问题对XX大学XX学院四个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6份,收回问卷213份,回收率为98.61%;被调查的213名本科生中,男生125人,占58.69%,女生88人,占41.31%。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与整理,得出了科学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从现实角度对考研与就业做出客观分析、比较,对考研与就业该如何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大学生选择考研与直接就业情况分析
2.1选择考研情况分析
考研有诸多有利的方面:考研有益于个人的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发展;有益于高校的发展。考研有益于本科阶段的学风建设,是益于国家、社会的事,是国家提倡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考研,会出现很多弊端和误区,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是考研不是回避就业压力的“绿色通道”,学历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二是考研成本太高,从总体趋势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趋于务实,研究生就业形势亦不乐观。[2]
同时,对复杂多变的考研现状,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在被调查的213名本科生当中,了解自己所学专业考研情况的学生有144人,占到67.61%,而了解当前社会大学生的总体考研情况的大学生更是只有107人,仅仅占50.23%。可见,当前大学生对考研情况掌握不多,即使做出考研的决定,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统筹的规划。
2.2大学生选择直接就业的情况分析
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有利于缓解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有利于及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就业,难免会出现以下弊端和误区:一是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不广不深,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不强;二是学生偏重于资格技能的培训,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本科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其目的就是为了多考几个证,便于就业,而忽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13名本科生中,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有133人,占62.44%;而了解当前社会大学生总体就业情况的只有111人,仅仅占52.11%。可见,当前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和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亦不了解,面对变幻莫测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势必会陷入深深地困惑之中。
3.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原因
当前,很多学生徘徊在考研与就业之间不知如何选择,“考研热”开始降温,就业也重重受阻,该何去何从?我们参考学院多年来对学生工作的探索、总结,并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在选择考研、就业时产生困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目标不明
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生涯规划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首要原因。学生踏入大学以后,便进入了走出学校和迈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未来的道路复杂多变,并不像高中一样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于是在人生目标选择的十字路口,大学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我们调查的213名本科生中,有清晰明确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和目标的只有110人,仅仅占51.64%,而2006级和2007级的学生中有清晰明确的大学生生涯规划和目标的也仅仅只有50人,可见这一问题困扰了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
3.2定位不清
大学生对自身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对自己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又一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成绩没有自信,对考研没有把握。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到了大学之后没有适应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导致成绩的下滑、信心的减弱。正如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对自己学习成绩不自信、对考研没有把握的学生有45人,占接受调查学生的21.13%。
2.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能力没有自信,对就业没有把握。大学是一个强调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地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水平在大学时期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团学组织、社团活动使得大学生逐渐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接受调查的213名学生中,有40人对自己工作能力不自信,对就业没有把握,占18.78%。
3.3举棋不定
较高的知识水平、学历文凭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水平孰轻孰重,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第三方面原因。我们的调查显示,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更有竞争优势的有93人,占43.66%,认为实践能力比文凭更重要的有52人,占24.41%,可见有很多学生在此问题上举棋不定、徘徊不前,进而影响他们在考研与就业问题上做出选择。
3.4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第四方面的原因。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中,选择“家人要求或强烈建议”的有52人,占到24.4%;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原因中,选择“家庭负担重等家庭因素”的有27人,占到12.7%。由此可见,家庭因素在大学生选择就业与考研时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5专业差异
专业之间的差异是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与考研的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另一个原因。调查现实,近几年就业率持续较高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与考研率持续较高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考研与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统一性:前者有81.51%的学生选择就业,后者有90.00%的学生选择考研,仅有5.15%的学生存在考研与就业选择的困惑。而专业前景较不明朗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的学生,在选择时存在较大困惑,占到专业人数的56.13%,影响了他们做最终的决定。
4.解决的方案
我们在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自身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4.1协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
调查显示,希望学校提供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学生有57人,占到26.8%,可见不少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感到迷茫和困惑,因此协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建议自大学伊始即协助学生制定生涯规划,并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协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成长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发展的方向,也决定着今后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评估自己的发展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成长规划的基础。每个大学生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等,对自身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都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2.协助学生确定成长目标。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任何人的发展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因此,大学生制定目标时应根据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专业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来规划自己的成长生涯,个人的成长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专业及未来工作适应性相符合,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一般为一至二年,短期目标又分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一般为五至十年。
3.协助学生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在确定了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学习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专业能力;在工作方面,你计划竞聘担任何种学生干部职务,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并且这些计划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4.评估与反馈。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影响成长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因此,要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对成长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3]
4.2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当前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和考研时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转变观念,针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新变化,在职业生涯设计、求职创业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因此,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指导队伍建设,特别是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个性化教育,对传统的一种教材、一个大纲、一套模式、一个课堂的方式进行调整,加强对学生的个体研究,加强个性化教育、指导和服务,是考研、就业指导改革的重要议题。
4.3信息途径的多样化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途径,使他们及时了解考研、就业的信息。如利用飞信、邮箱等电子网络平台;利用就业信息员、考研信息员等组织结构;利用考研交流会、就业动员会等活动,使广大同学能够快速高效的得到最新的考研和就业信息。
4.4专业的指导教师指导
在学生到了高年级之后,对专业知识的要求逐渐增高,特别希望了解本专业的考研、就业情况。因此我们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师指导,他们一般是本专业的教授、先进工作者等,对本专业的各项基本情况都能够了解、掌握,并能够讲授于人,有着较高的权威性。通过他们的指导,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考研与就业的选择也会理性许多。
4.5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正确认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求职砝码。要想在考研或就业中处于前列,就要尽早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头脑清醒、不断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在激烈的考研或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5.结束语
总之,考研和直接就业到最后不过是殊途同归,关键要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着眼于自身长远的发展,而非一时的冲动。作为高等学校来说,应加强学生考研和就业的引导,使学生了解社会并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对考研与就业做客观比较、分析,适合考研的鼓励其考研,适合就业的鼓励其就业或争取个人创业。对我们学生工作者来说,不要都抱着让学生都成为硕士、博士的过高期望。要研究学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之路。对学生自己来说,更要“认识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喜好,慎重选择。[4]
参考文献:
[1]刘玲玲 毛素平.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选择考研与就业[J]。科技信息,2008(35):125-126.
[2]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604-610.
[3]张京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向调查分析与指导.
伴随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站等新型网络业务的兴起与发展,全球各类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正引领着新一轮的时代变革.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文件,明确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促进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高校大学生作为时展的先行军,对大数据中包含的各种信息接收最快,这些数据当中的部分内容会对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同大数据时代进行紧密相连,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优势,提升就业指导力度,提高就业指导质量.
1大数据时代简介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世界各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研发力度,促使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出现.在此基础上,IT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在有效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bigdata,即大数据.我国相关专家在对大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其定义为:无法应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概念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含量,同时还包含在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并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及数据进行的挖掘,从而导致“大科技”和“大知识”等概念的产生.在对大数据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美国相关研究中心通过总结以往数据的基础上对新一轮流感发生的时间进行了准确的预测.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及便利,在有效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可以促使各项服务得以升级.现阶段,国际上并没有对大数据的概念进行统一的规定,然而对其特征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总结,即其包含速度快、多样化和海量等特点[1].海量数据在使用过程中,要求使用者能够通过有效手段及时将不相关信息进行排除,对价值较高的数据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大数据的真正意义.因此,大数据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进行良好的决策和信息优化.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不足
2.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度加大
软件及互联网平台是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之一,在这些平台当中,为人们提供了较高的言论自由,人们在日常对其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将个人价值发挥出来,导致该时代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这种状况下,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新兴多媒体等设施对各种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查询,学校提供学习资源的能力相对降低[2].然而大学生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在对这些先进设施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而准确的判断,因此其人生观和就业观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对其思想的影响,促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难度加大,就业指导教师及工作内容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
2.2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随着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在高校当中积极开展起来.然而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形式单一的特点[3].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单一的方式无法引起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的重视,同时也毫无吸引力和说服力,导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始终非常低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西方和资本主义思想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我国高校当中,高校大学生走在时展的前列,因此能够很好的接受并适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多种改变,其在应用大数据时代变化的过程中甚至形成了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和多样的个性[4].与此相比,传统、单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已经无法起到任何教育和引导作用.
2.3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现阶段实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通常状况下需要结合专业实际及社会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要想有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教师本人需要拥有一定程度的求职经历及工作经验,同时还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准确的判断等.然而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通常能够拥有相对专业的知识体系,却没有针对性的对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学习和提升[5].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内容对未来发展进行准确的预测,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数据分析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将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际专业就业趋势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并结合数据结果突出日常授课内容重点,在指导学生进行就业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其进行理性的分析,为其初步踏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4高校忽视了数据分析及成果应用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政策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都在增长,导致到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也因此给高校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现阶段高校在积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开始针对各种细节展开研究,如最初的指导计划的制定、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产生的结果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严重缺乏技术性,即没有及时将结果统计和数据分析有效融入到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因此,零散的经验总结和阶段性的结果反馈等对于全面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力度不足[6].同时还将学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及意见等内容进行了隐藏,不利于有针对性的对工作进行改进.
3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改进措施
3.1构建全新就业指导模式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个人价值,因此新时期高校在积极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改进的过程中应构建体现学生个人价值的指导模式,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就业指导.构建全新就业指导模式,就要在工作过程中将中心设置为学生个人,首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等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统计和记录,并结合不同专业的市场人才需求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一来,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包含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够体现针对性,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价值[7].这一过程中,就业指导教师还应当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对待就业的态度,同时还应当积极对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的产物进行掌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拉近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展开工作,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高校当中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同教育部门进行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价值观等受到广泛而正确的影响,同时还应当促使校内媒体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功能,逐渐将正确的、理性的观念向大学生进行传递.现阶段在积极构建全新就业指导模式过程中,应当建立在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基础之上,更多的转变应当产生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内部,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对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内容进行充分掌握,运用自身的经验及思维能力,对网络当中、大学生思想深入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沟通的方式进行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微信群的方式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并以平等的地位同学生进行对话,工作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重视其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的意见,并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8].
3.2加强对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应用
新时期,我国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将核心放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之上,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其逐渐构建起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实践逐渐完成自我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高校相关部门还应当注重对高科技的应用,充分应用互联网对海量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记录和掌握,同时积极掌握劳动市场相关信息,在应用计算机系统对多种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性特点,运用适当的就业指导服务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促使就业指导服务能够体现量身定做的特点,并将就业指导服务内容融入学生移动智能终端内部,例如,对其进行职业倾向的在线测评和引导、对其面试过程进行在线培训和在线分析等[9].在线就业指导和在线面试培训等方式非常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及爱好,在提升学生对就业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促使其掌握更多的就业和面试技能,对于提升求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凭借个人爱好,对不同的就业指导教师及模式进行选择,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就业指导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根据自身需要接受就业指导,对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效相关部门应当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大数据挖掘力度,不断掌握不同学生主体的需求,不断将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促使就业指导服务越来越全面、积极、有效.
3.3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新时期,高校在积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和力度的过程中,应当确立新的目标,即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仅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价值进行倡导的特点,还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构建就业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即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新兴媒体对高校相关教师的就业指导服务进行评价,首先构建统一的就业指导平台,该平台的构建以学生对教师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评价为中心,同时还包含家长模块、单位模块和实时模块等,多个模块构成该评价体系,在该体系当中学生、家长和企业能够对教师的就业指导状况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关建议,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及时的同待就业学生进行沟通,对其就业心理进行辅导,并通过加强同各地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及时的提供相关招聘信息及要求[10].加强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体的充分利用,促使高校领导、家长等多方面对就业指导内容及进展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对于提升就业指导力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的到来势不可挡,同时其还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促使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过程中既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存在更多的挑战.因此,新时期高校在积极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对大数据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转变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理念,应用多样化的方式和内容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正确的影响,促使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及就业观,从而能够将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大学生,促使其能够积极择业、勇敢创业.
作者:汤龙升 陈冉 徐萍 张欣然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蒋黎妮,谭秋萍.网络辅导员体制建设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研究[J].电子制作,2014(19):171-172.
〔2〕陈诗琪.浅析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就业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15(Z1):193-195.
〔3〕肖璐,白光林,王俊.演化变迁视阈下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6):29-33.
〔4〕李超颖,宋清萍,刘宏山,林立宏,董赫.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精细化就业指导模式的迫切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5(24):192-194.
〔5〕周红霞,楼世洲.基于就业信心指数的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04):71-76.
〔6〕杨锐,夏红.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数据信息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0):119-120.
〔7〕毕伟林,钱威.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96-98.
一、失业社会保障
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效。我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失业一词的界定是: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由劳动能力工作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非因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的劳动者,提供限定时期的物质帮助以及再就业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自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分别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中国在读大学生已经占到同龄(18至22岁)人口的14%。2003年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340多万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到2009年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11万。截至2009年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2008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三、大学生失业问题及其分析
大学生失业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即使是在经济持续上升时期,大学生失业也曾经年年成为受人关注的事件。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的城镇青年就业失业状况分析来看,在基本已经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城镇青少年群体中,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失业比例迅速降低,但大学毕业生失业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2008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城镇失业人员占16.8%。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城镇失业人员由2001年的5.9%上升到2004年的8.5%,再在2005年突破到10%,到2007年底突破到15.0%,2008年又提高到16.8%。其中大学专科占12.2%,大学本科占4.4%。从不同的年龄段的城镇失业青年看,20-24岁年龄段的城镇失业青年总体以及男、女失业青年中,有大学文化程度失业者的比例分别是36.2%、36.8%和35.5%,均超过三分之一;在25-29岁年龄段中,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失业者和失业男、女青年的比例分别是28.5%、32.2%和25.6%,均超过四分之一;在30-34岁年龄段,相应比例分别为13.5%、14.7%和12.6%,也均在一成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失业的问题在近年来日趋严重,目前这个趋势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四、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现状
我国开始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仅仅只有几年的时间,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辅就业政策为主。2006年教育部等十四部委《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中明确指出的:“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通知”被视为大学生专项失业救助制度建立的标志,具体情况则由各地灵活处理。
五、国外大学生失业保障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的失业保障体制有所差别,一部分国家主要实行失业保险,还有相当数量的国家采取保险和救助这两种基本模式的不同组合,同时也有国家以失业救助模式为主。
五、建立大学生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大学生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科教兴国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因此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也非常值得重视。在出台政策措施上,政府除了对大学生暂时失业引起的经济困难给予一定的经济保障外,积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显得更为必要。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会给大学生的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的影响。除了会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资热情外,更会促使大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宝贵的缓冲机会。
六、对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建议
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具体模式可以从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本人这三个方面来建立和完善。
政府一方面是要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进行失业救助津贴。但值得一提的是,失业救助津贴不同于一般的失业保险,也不同于最低生活保障。这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无法适应这两种制度安排。失业保险的前提是有职业经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是城镇贫困家庭,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审核。而大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之所以失业,是他们自愿性的,是工作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或是暂时就业不顺利。
就大学生本人来看,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并提高自身素质。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后是国家分配工作,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是首选,而导致了大学生观念上始终认为只有固定工作、正式工作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了。
本文主要从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大学生就业与失业的现状分析,国内及国外的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现状介绍,以及对我国实行大学生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建议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障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思考这些的目的在于应对现目前我国大学生找工作时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建议。对于建设这一群体的失业保障制度,我主要从政府、高校及大学生本人这三个主体分别提出一些建议。但由于自己的学术水平尚浅,只能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阐释和初步的探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