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语文得分小技巧

语文得分小技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语文得分小技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语文得分小技巧

篇1

[作者简介]卢帆,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170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17―03

在当今这个相互依存度日益上升的世界,国际移民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差异的国家之间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纽带。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具有巨大的潜在流动人口资源,承担着国际移民浪潮中移出国与接纳国的重要角色;与源源不断的跨国迁移相伴而生的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侨乡。何为“侨乡”,学术界均认为这是当代中国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刘朝晖,2002;李明欢,2005),用以标识那些曾出现过较大规模出国移民潮的乡村。

一、概念引入与界定

国内外有关侨乡研究的文章几乎都提及移民在异国他乡立足甚至有所建树后,总会在返乡时以有意无意的炫耀性消费向家乡人展示其“成功”,以提高自己在家乡的社会地位。在对温州地区主要侨乡的实地考察以及自身在温州移民主要移居国荷兰的经验的基础上,李明欢(1999)较早之前就从相对失落、炫耀性消费等学理性层面,对温州移民现象与潜在移民群体的心理进行研究,以考察侨乡社会的“文化小传统”如何对移民潮推波助澜。她认为,侨乡潜在移民群体的“相对失落感”与侨乡人习惯性地将身在异域的奋斗者作为比较群体有关,并因为后者的“炫耀性消费”而使“失落感”更强烈。而王春光(2002)则将“炫耀性消费”与“相对失落感”嵌入到移民网络之中进行探讨,并从行动选择层面来解释温州侨乡现象,认为温州侨乡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社会网络对行动路径的影响造成的,而炫耀性消费和相对失落感仅仅是表象。

以上两位学者在研究中对于侨乡“炫耀性消费”的阐述无疑为笔者进一步探讨迁移大潮下当代闽浙侨乡之消费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直接触发了笔者试图以“炫耀性消费”为切入点,研究包括消费结构、习俗和风尚在内的侨乡文化对于消费的多重影响,以及具有闽浙地方特色的侨乡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最终回到对“炫耀性消费”之利弊的理性思考,以期为构建侨乡的和谐理性消费提供某些参考。

在正式进入主题前,有必要对本文的核心概念“炫耀性消费”的理论渊源进行简要介绍。

“炫耀性消费”是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的,意即人们通过带有浪费特征的消费来表明自己的阶级身份并获得荣誉;同时,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在探讨文化与消费的关系时,也将之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本文以侨乡文化来解读消费现象、进而探讨消费文化的尝试也是有章可循的。

二、解读“炫耀性消费”

在消费文化研究中,仅仅把消费作为某一时期各消费链融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够的,消费研究必须同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结合起来,与许多具体的研究相互借鉴。因此,抓住“侨乡”作为一个特殊概念所体现出的特有文化特征,能够为我们更清楚地透视某些侨乡行为提供有力的文化解释。可以说,当我们将侨乡特殊情境下的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时,侨乡文化的边缘性、草根性、跨界性等特征对于探析依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风气、展现侨乡消费文化具有深层意义。

(一)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层面解读

闽浙在地理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处于边缘的社会经济地位,长期以来,政治上的边缘性与经济上的落后性,使得侨乡人在潜意识中有着“去边缘性”,期盼能以某种方式为华夏正统所接纳认可的想法,但凡可能,还想脱颖而出,引领潮流。于是,千百万普通跨国迁移者将冒险跨海行动作为他们特有的一种投资与回报的经济行为。作为侨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的大量侨资侨汇,不仅解决了留守眷属的基本生活消费,而且为家乡的修桥修路建学校等公益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物质财富的迅速膨胀,因为主要劳动力的缺失而形成依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风气也在侨乡中逐渐蔓延,更有甚者,通过带有浪费特征的消费来显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在侨乡,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在其活动的社会范围内形成的,人们追求的也是在这个范围中的地位和声望。那些早年出国的人,一旦回到家乡,就通过一定的消费、开支和其他做法,来显示自己今非昔比的变化,来彰显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出国前在家乡没有什么地位的人,一旦回到故里,就千方百计来提高其社会地位。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因找不到投资渠道,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将多余的钱用来“斗富比阔”。笔者在马尾亭江镇调查时,见到的最多是矗立于村庄主干道两旁的空置小洋房,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小洋房的主人都是归国华侨或仍在国外打工的人,洋房盖得越高越阔气,越能显现这家人的经济实力。可以说,一掷千金的派头,空置的楼房,奢华的墓园,已在侨乡移民有意无意的炫耀性消费中成为他们“去边缘性”、向世人展示自己“成功”、弄潮于主流文化之中的标志。

(二)炫耀性消费的文化层面解读

从经济层面对侨乡炫耀性消费的原发动机进行探讨后,我们不禁要问:具有侨乡特色的炫耀性消费是以怎样的消费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呢?当今社会,消费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的文化行为,而侨乡特色的消费文化则是通过具有侨乡人文景观的特定符号得以体现。下文将围绕侨乡文化的草根性与跨界性之特征,对侨乡炫耀性消费方式与结构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

1.草根性:世俗文化之体现

自古以来,闽浙侨乡的跨海谋生者均以社会底层民众为主,因而在与生俱来的潜移默化中融入其人生信仰与追求的是他们在艰难谋生中形成的粗杂浅显的世俗文化。对神灵之信仰、对祖先之崇拜即是闽浙侨乡之世俗文化的典型例证,围绕这二者所展开的民俗仪式的消费便是这种草根性的极致体现。

移民返乡的一种消费是修坟。坟墓作为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体现追终慎远,事死如事生的孝道精神,另一方面作为死者的归宿之处,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温州文成、瑞安有不少华侨斥资几十万修建墓园,在谈起自己家乡的祖坟时,他们的语气中总是带有几分自豪。在福州的一些农村,不少人大修坟墓,坟前有房子有雕像有神道,还砌上豪华钢砖。笔者对亭江镇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华侨进行访谈时,参观了置于他家后花园的一尊龙头龟身麒麟足的墓前石雕。据他介绍,这尊石雕的创意源自他本人,而后请来匠工雕刻完成,兴修墓园和雕刻神兽石雕的费用自然不菲。

与修豪华坟墓相配套的是:办豪华葬礼,请西洋乐队、传统乐队、流行歌手,请人做道场,然后大

摆“豆腐席”。虽闽浙两地的丧葬礼仪不至有格式化的繁文缛节,但经年积淀,同时也承载了悼念祝福、报恩孝亲、尊祖敬宗、和睦乡邻等文化理念和封建迷信、贪恋奢侈、愚昧虚荣等传统文化意向。笔者在侨乡调查时,就遇到形形的丧葬仪式。有穿梭于村庄干道的长长的“游街”队伍,由几十上百人组成,大都身穿犹如戏子般的服装或是鼓号队的制服,敲锣打鼓吹号撒纸钱;也有在村庄空地上搭建道场做法事,祈祷亡者灵魂不散,使生者与亡者精神永不分离。抱怨葬礼铺张浪费的侨乡人不在少数,但他们也承认身在其中总会不自觉地对比各家用于葬礼的费用,就连摆了多少桌酒席,给参加葬礼的人多少“辛苦费”也会成为乡亲们讨论的话题。笔者就此向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询问时,他摊摊手,表示“近两年,送葬奢华之风厉害,基本上每家都要花费20~30万元,不仅要请客、吃饭、送钱,还要办很多仪式,吹吹打打,铺张浪费。但谁也没有办法,办得不够风光,会被人视为不孝”。可以说,交织在侨乡人精神信仰中的,是直接的物质世界,是世俗的实际利益。当这种精神信仰有财富作为有力后盾时,是否有能力消费与夸富是在社会上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炫耀性的消费因子也延伸到世俗文化的领域。

2.跨界性:对家的建构与认同

在中国,侨乡是在乡村人口的跨境互动中步步形成并走向发展的,因此侨乡文化的跨界性还引入侨乡人在跨界空间营建自己的家庭、维系自己的家族以及对“家”的认同的含义。频繁的跨界互动直接影响着侨乡人本应恒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在本土一方,因男性缺失而导致的非正常家庭结构比比皆是。但传统的“家”的概念并未从他们心中磨灭,当他们赚得第一桶金后,回乡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盖屋起楼,为家中年迈的双亲和软弱的妻儿搭建坚实的家园,以弥补因常年往返两地而带来的遗憾,更是在建构他们对心中的“家”的认同。

但是,原本出于对“家”的建构与认同的消费行为,在侨乡氛围下又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家”的实体重塑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同时还承担着光耀门楣、彰显成功的任务。李明欢(1999)曾问一位在荷兰餐馆打工且全家都在国外的温州人,为何将多年辛苦的积蓄买了两幢楼空置于家中。他是这样说的:“别人都买,我们不买,好像我们没本事。有两座楼在家乡,母亲脸上有光。”在闽浙侨乡中,只要与“侨”沾亲带故的家庭都会大兴土木,甚至倾尽家人在异域辛苦打拼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只为在洋房矗立的侨乡中、那个联系着生命之根的群体中求得一席之地。殊不知,这些风光无比的洋房由于主人常年在国外奋斗,并未能及时发挥“家”的实际效用,处于空置状态的居多。换句话说,侨乡人正是通过以“家”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

(三)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层面解读

在消费文化史的研究中,研究个人消费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往往把消费行为看作是一种共有行为,一种同时为某个群体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文化。实际上,在侨乡社会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离乡背井,投身海外劳动力市场,返乡后为了得到家乡人的认可,采取超越于一般人需求水平之上的消费策略来引起社会的注目、羡慕,甚至嫉妒,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99-01

一、引言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美的乐曲讲究好的“引子”,好的文章讲究精彩的“开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语”。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所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第一时间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引入课堂正轨,向他们展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成功的语文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导入的技巧性。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导入的技巧作去下分析。

二、.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牵动学生的思绪,使其产生疑问激发兴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基本上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趣味性。趣味性是课堂导入的最基本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到学习。

2、针对性。新课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教学,不管是引入环节还是其他环节,都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要揭示教材的主要内容,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不能脱离所要说明的问题,引入要为整堂课所教的内容服务。

3、有效性。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这三个指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课堂的引入必须围绕主题,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主区域,引入需要回归到课堂的教学。

三、课堂导入的技巧分析

1、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它是教师直接点出课题,点明学习目的的方法。它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字字珠玑,篇篇佳妙,不仅文质兼美,且文题高妙,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对作品有着统帅灵魂之功,有着画龙点睛之妙。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秘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开门见山就是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说明新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程序。

2、意境导入。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高度统一而形成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写作阅读都要达到的极致。在教学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时,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 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从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名师在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常常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将学生带入课文的那种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感准备状态。

3、情感导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就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在阅读课的导入中时常是通过营造出一种气氛,或再现一个场面,从而把课文描绘的意境再现出来,把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和追求美的情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顺利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4、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也是常用的一种导入法。“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学习的母亲”,就语文课来说,不少课文之间或者在题材、思想内容,或者在体裁、表现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知识的“网眼”是相通的,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后面复习前面的概念,新旧相连,不断拓宽加深学习内容。有些课程逻辑性强,前面已学的知识是后面所要学的知识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导入新课,首先必须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由于是复习,学生对复习的材料往往兴趣不大,但教师可以变换复习的形式,或通过讲评作业,或通过提问。关键的是,要在复习中自然地引出新课的内容。

5、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而导入新课。孩子们最喜欢猜谜语。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针对课文的课题、内容,采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能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新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尽管它在一节课当中所占据的时间不是很长,可是意义重大。有效地导入新课,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大大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篇3

尽管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过成千上万次提问,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少之又少。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发现,目前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误区:

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笔者就此调查发现,一堂40分钟的课,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如在一个很大的没有扩音设备或扩音设备不好的教室,或是问题本身较复杂、有多个层面,就有必要重复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避免这种无意义的重复。

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而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必须注意两个方面:肯定的态度和听的技巧。作为教师,你可以观察你自己或请别人观察,你是否能集中你的注意力,对学生感兴趣?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听”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而且需要心与心的理解。

4.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走进学校,经常听见学生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点几个(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的教师给了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5.控制问题的答案。你见过这样的课堂没有,就是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而没有学生的观点,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

6.忽视学生的提问。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仅占13.3%。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罪魁祸首。

二、对策与研究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第二,要旁敲侧击,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要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要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要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第三,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个较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篇4

 

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语文运用能力,有些考生会比较害怕作文,今天就和那些作文比较差的、害怕写作文的同学们分享一个高考作文的小技巧:

第1段150字左右:写出中心论点,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绝对不用复句(复句容易走题,影响得分),点出写作的由头,作文题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第2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一,如第一节的内容是几个分论点的简单组合,则“分论点一”适宜放在段尾。这样和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的位置区别开来,使行文有变化。“分论点一”论证不许举例,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

第3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二,采用举例论证,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时也可辅助一个自己举的例子,自己举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没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则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样要求叙写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论证的文字少。否则对文体特征会产生重创,影响得分。

篇5

在中国,北方人爱吃饺子和面条等面食,还会在吃饱后喝点汤,美其名曰“原汤化原食”,其实,解答文本类阅读题,也可以借用这一理念。许多考生常在考试中由于紧张等无法组织出最佳语言作为答案。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细心从原文中寻找恰当的语句即可作为标准答案。以2015年全国卷《朱东润自传》为例:

朱东润自传

一八九六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县一位失业店员的家庭,因此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二十一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二十三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教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做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流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没这事是三百年前的砍伐,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起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根本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转。别转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认识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成为“别转”,有些简单一些,也可成为转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部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转》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实是有儒学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以第(2)题为例,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

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此句可以作为答案。

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请到近处找一找

文本类阅读问题的设计,它所测试的能力是一个难度呈阶梯式递进的过程,回答针对原文原句的设计问题时,只需要从问题语句的近处赏析提取。以《朱东润自传》第(4)题为例,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原文中有这些语句“一个传主只要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他的评价全部交代,别传这类作品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这些多可以原句照搬照用。

三、量体裁衣,根据分数设计得出答案的要点范围

文本类阅读问题的设计,后面会附上分值,这为考生提供了一个解答的好参照。按照高考语文阅卷的标准,阅读题一个知识点为2分,学生可以根据分值准确把握自己需要解答的相应知识点,分条解答,既做到条理清晰,覆盖面全,又不会出现遗漏知识点的失误。

以《朱东润自传》第(3)题为例,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6分)分值为6分,就要找到三个知识点,才能回答完整。答案是: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按照顺序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

篇6

1.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的指导

教师在上完英语课之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英语读写作业,但是学生对将要读写的内容毫无头绪。教师对于英语口语的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导。英语的口语作为初中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英语学习时,应该着重强调口语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一定的适合当代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对学生在练习口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进而提高其英语读写能力,为将其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新型综合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偏差

很多学生在教师布置完读写作业后,觉得教师第二天不会检查,就会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缺乏对英语口语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其可有可无,即使不进行英语读写方面的练习也不会对学习有太大的影响。在英语课程的学习方面,学生不仅要有关于英语学习正确的方法,课上认真听课,还要在课下做好巩固复习,按时完成英语口语的任务,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积极主动地寻求教师的帮助,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语感驱动下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

1.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在英语的口语方面,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采取新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其英语的整体水平。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养成读的习惯,渐渐形成语感,在语感的驱动下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进而利用读的方式促进写,对英语学习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和英语的口语能力,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关于英语的活动,比如说英语句子接龙。它的规则与单词接龙一样,只不过把其中的单词换成了句子。在该游戏中教师把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功接上上一组的句子则得一分,接不上则不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有奖励。该游戏促进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培养对英语口语的语感,在此类游戏中更有利于对学生大脑发散思维的开发,进而帮助学生在语感的驱动下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2.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口语练习方式

学生在课下完成英语口语作业的过程中,往往找不到头绪,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进而就会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该在课上,给学生讲解一定的英语读写的小技巧,帮助学生课下进行相应英语文章的口语练习,形成语感驱动。在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每一个单词的发音是否标准,每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然后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了解文中哪一些是从未读过的单词,哪一部分是需要学习记忆的句型语法等。

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清楚课下的阅读作用,找出适合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方式,拿出一节课教给学生怎样在课下完成文章阅读。比如,首先了解大致内容,然后分析具体文章段落,制定一个大致的框架,帮助学生进行课下的具体阅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英语文章的阅读中,了解作者文章中所用到的语法句型以及未学过的单词,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语感驱动,进而提高口语水平,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训练的习惯。

三、总结

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同时也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培养自身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交流互动,进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课下多加练习形成语感驱动,进而提升英语口语能力,为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位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