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09:10: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学的概论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笔者认为,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途径,探索从理论教学到能力培养的有效转化模式,这一目标归根到底还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要求决定的。为实现这个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改革等)必须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和探讨。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1.确定教学难点重点,实施分类施教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述精神为确定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思路。
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掌握的语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处理教学内容的取舍、轻重、详略问题,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分类施教。一是着重讲授难点重点,教学实践表明,教学重点难点往往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知识环节,比如音位理论、义素理论、层次分析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细致解释充分发挥,直到学生完全听懂为止,不必担心用多课时,也不怕影响教学进度。二是略讲部分作提纲式的指导,充分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人类语言的起源、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内容,学生经过自学是能够充分掌握的。留下一定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2.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探索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当前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大都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学说为基础,存在着强调“知识性”,忽略“能力性”;重形式、静态描写,轻意义、解释等问题。同时,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种语言学观点和思潮的合理之处以及当前语言研究的新成果未能及时引进。应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将现代汉语方言、各语言学观点和思潮以及当代语言研究的新成果适当补充进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语言素质和分析研究能力的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比如,在讲授语法部分时涉及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从语法分析方法的嬗变角度看,变换分析法正是突破层次分析法局限的产物。因此,向学生补充这两种分析法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分析语言的能力。可以从层次分析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入手进行讲述,指出正因其有局限性,才会促使人们寻找到变换分析法这种新的分析方法;对于变换分析法可补充四点内容:(1)“变换”的概念:美国描写语言学后期代表人物海里斯在其1952出版的《话语分析》里用到了transformation,把transformation定义为“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2)变换分析法的基本精神:熙(1986)“变换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两种结构不同的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因此,决不能将变换仅仅看作是两个具体的句子之间的变换。(3)变换遵循的原则及实例分析。(4)变换分析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通过这些补充内容,学生就会明了在不同的分析方法的优劣所在并懂得了语法分析方法嬗变的内部动力。这些知识无疑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语言现象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改革教学模式,推行“六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及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即“教师预先通报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预习并提出自学难点――教师根据自学难点进行课堂系统讲解――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总结――布置练习”。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根据学生预习提出的自学难点同预先通报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比较,教师在上课前即可以确定应该集中精讲的重难点,既实现了讲授的针对性,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非教学难点,教师只作提纲式的简略说明,指出应掌握的内容。这样,课堂讲授时教学内容详略得当,就能始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生讨论并提问――教师解答总结”环节,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知识,能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了师生良性互动,最终达到了培养学生分析运用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效果。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探索能力训练的综合模式
如何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汉语言文学课程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一做就错”既说明实际上还没有“会”,也表明学生的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仍未得到培养与发展。因此,在语言学概论教学中有必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探索能力训练的综合模式。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现实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为支撑,利用数学、概率统计等方法,依据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分析伴有随机因素效应的现象的定量关系和发展变化的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计量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新的一个分支,西方经济学为其发展奠定了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对经济变量之间质的分析是计量经济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前提。数学与概率统计是计量经济分析、理论研究的主要工具,计量经济学在的建立与选择时,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在实际教学中,仅注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求解及检验方法,而忽略模型建立的经济学基础;仅仅强调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检验模型是否正确;同时,也未将经济学基础考虑进来。第二,目前的教学过于强调“重思想、重方法”,把必要的数学过程与技巧只是作为解决计量经济学基本思想的工具,不过分强调,而是着重于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分析。第三,在教学时,并没有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实践。在上机课上,让学生自己操作Eviews软件对课本习题进行操作练习,并写实验报告,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并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经济问题中,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实践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处理经济问题时,感到迷茫,也不知运用相关软件来完成计量经济学的运算,即使能够运用软件,却不知该怎样解释与分析模型的结果。
3计量经济学教学措施
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使学生达到掌握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新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对实现经济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为继续学习高级计量经济理论、方法打下基础。
3.1理论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发展
提升教学效果加强理论教学,同时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协调发展。
3.2以"任务"驱动教学
课程理论知识、使用专用软件、提出研究问题、解决研究问题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四大任务。带动学生的自主创新及动手能力,适时的给学生布置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划分和挑选教学内容
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层次划分进行反复讨论和界定,形成分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财经院校中,绝大多数专业都开设了一门共同的基础理论课,这就是经济学基础课程。尽管因为课程体系建构模式不同,各高职院校可能会选择不同版本的经济学教材,但开设经济学课程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是绝大多数财经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不过,经济学也是一门比较纯粹的理论课程,难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或专业技能。因此,对于以强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讲,经济学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
1、高职教育的定位对于经济学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什么是“高职教育”?它的定位是什么?这类问题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就引起了热烈讨论。“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简称,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交集”。“高职”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在类别上是职业教育,它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的5B教育,即“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端化,应当与中等职业教育区别开来,高职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及实践技术中要有相当的科技文化含量和水平。虽然高职教育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时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获得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的素质,从而能够适应新的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的定位说明,财经类高职院校不能忽视经济学教学,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体现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高职院校的经济学教学又不能只重理论,否则难以适应市场需要。所以,我们要将经济学教学的目标由建立理论基础转向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2、学习和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任何理论都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知识体系,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资源配置、理性选择、经济规律和经济体制的知识体系,也是分析人们的选择行为、解释和理解经济现象、探究经济运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是什么”,分析“为什么”,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怎么做”。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西欧、北美国家就发展起有别于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新职业主义。它包括澳大利亚的关键能力培训、英国的核心能力培训、德国的基础职业能力培训等。新职业主义的策略是:打破狭隘的职业训练的壁垒,向学生传授具有通用性的、可迁移的、工具性的技能,而不是传授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而没有什么技能比思维更重要,这正是我们要培养高职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最主要原因。
3、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涵
经济学的产生源于资源稀缺性与人类需要无限这一基本矛盾,因此,经济学一方面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另一方面研究人们的选择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怎样才算掌握了经济学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具备基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掌握一些重要的、类似于定理的结论。具体内容很多,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通俗一点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点对于人们的决策非常重要。这一点看似简单易懂,却也很容易被忽略。
第二,人们的选择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如果约束条件改变,选择也就会相应改变。记住这一点,可能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有更好理解。
第三,权利是社会行为,它们取决于拥有相应责任的他人的认同,因此,权利总是相对的。即使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也不能在上面种植大麻;拥有猎枪,也不能随意杀人……我们讨论如何解决经济问题时,不仅要关心政府应当制定什么政策,还要关注这些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如果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宠物上街随地大小便,是给予了市民享受清洁环境的权利,但是如果警察不能有效执行这项法令,并且很多养狗人也无视这项法令,那么居民的实际权利就和法律权利发生了分歧。
许多渴望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大众往往被越来越数学化的经济理论所吓倒,但当剥去经济理论的数学外衣之后,人们会发现经济学思维的本质是非常浅显和生活化的。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经济理论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通常给不出现实的结论,重要的是理论知识背后的思维方式,以及一些有助于思维的工具。如《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者在书的开头所言:“本书的首要目的是使你能开始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4、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急需改进
要充分提高高职教育水平、培养财经类学生经济学思维,我们就必须对经济学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重视探究式教学方法。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的一个难点就是教师如何把握情景设置的难度和范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许很多,但能够很好的与教材、与理论知识点结合起来的案例需要仔细推敲,才可能在互动教学中产生效果。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理解掌握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是培养这种思维方式是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
总之,为了满足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需要,经济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更多的人“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参考文献:
1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 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 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 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金融一体化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也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包括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法律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提出了挑战。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概念是以格拉斯为首的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
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从对国内经济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霸权会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失衡加剧。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
货币一体化理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维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而采用新颖、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财经院校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改革就变得非常必要了。因此,本文将探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一些改革措施,提出一些合理创新的建议,希望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这门学科的内容和数学思维融合到自身的专业学科中,从而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
1 教学现状分析
从课程设置上,我校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相对比较重视。总学时数为54学时,相较于其他财经类院校教学时间更为充足,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概率与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从小学到高中均有涉及,所以无论学生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该学科都应该是一门较为熟悉的课程。因而从入门角度来说,难度较小。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该课程的难点问题就凸显出来。例如排列组合章节内容,理科生的学习掌握相对较为容易,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则难度较大,少部分学生甚至没接触过此类概念。因此古典概型的教学时,基本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的知识需要作为预备内容进行铺垫讲解。通过课堂实践发现,经过复习讲解的学生从学习的延续性以及课后掌握程度来看,要比没复习过的学生效果好许多。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教材的选取上,应选用较为简单易懂的教材,或者根据各个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状况编写更为相符的教材。而在此基础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也同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教学,以适应各专业学生们的不同需求。例如信息、统计等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着特殊要求的专业,我校增加开设了周四课程,使学时数达到72学时。从而使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更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而其他专业也依据学生成绩分为A班和B班两个班级。其中A班是由入学或期末考试成绩在全年级中更为优异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在正常与B班一同上课之余可以进行A班课程的拔高教学。这样A班授课内容更多,难度也进行适当加大,对于有意向考研的同学也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一教学改革也在学生中得到了积极的回馈。在本校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
由于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很难听懂这门课程。而听不懂课就会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再加上手机的影响,学生容易受游戏、朋友圈、淘宝网等各方面的诱惑。因此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专注听课,以至于在课程学习中没有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学到数学的思维方法,达不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
(2)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生动化
数学教学一贯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板书、推导、证明等知识讲授为主,而学生听课、记笔记和鲜有的互动为辅。这样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多的讲解只会使课堂气氛呆板,无趣,缺乏生动性。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互联网 +”的时代,“慕课”(MOOC)、“微课”(Micro course)、“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 等新型教育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因而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教师对学校转型后的学生培养与引导意识尚有不足
随着学校的转型,学生培养计划也相应地应该有所转变。这首先要求教师要了解服务一线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将概率统计这门课程与学生的专业以及就业情况密切联系起来。但是,目前数学类公共必修课的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于数学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所知甚少,以至于忽略了概率统计的产生背景以及实际应用方法,从而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2 解决方案
基于我校现状以及本人教学经验,对于以上提出的教学问题给出了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
(1)兴趣是最好的入门方式
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摒弃以前对数学的偏见,树立信心,端正态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起源于赌博,相对于其他数学课程可以说更加贴近生活,而且带有一定娱乐性,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财经类院校的专业优势,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与经济类案例相联系,使数学问题更加实际,便于理解。进而学以致用,让学生了解到这门课程广泛的应用前景,自然就会产生兴趣。
又例如在讲解古典概型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著名的“生日巧合问题”;在讲条件概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介绍著名的“玛丽莲问题”等,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首先,需要努力将网络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在“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的暴增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苦修内功。第二,高校在班型规模、教室配置、上网条件、考试要求等方面也必须改变刻板规定,积极与互联网时代挂钩;第三,教师的素质必须继续提高,为人师者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第四,高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对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等新型教学工作的拓展;第五,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起实时有效的交流平台,可以通过QQ、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而学生有问题时也可以及?r向老师咨询,有新想法、新思维的同学也可以有效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做到实时讨论、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建议以院校为单位开发网络教学平台类软件,在此类软件上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材料,方便学生实时查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提交作业等反馈材料,方便教师获取以及进行评价。
(3)与时俱进加强教师培训
1.2重视具体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整体结构的分析和讨论。轻视整体结构,就不能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给学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然而,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个经济学派之间的“存同求异”。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对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可以实现经济均衡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中才得以产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国家,又有许多经济学家对凯思斯主义正统宏观经济理论提出异议,建立了完全不同于凯思斯理论的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如供给学派的理论、货币学派的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等等,其中一些政策主张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讲清楚各个不同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内容,而不能将西方经济学家不同的分析思路加以比较论证,就不能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发展脉络。
1.3重视经济理论结果的传授,而轻视理论结果的推理和来龙去脉的剖析。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无论哪种方法,都与数学方法紧密相关,所以,理解和使用数学是经济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不过,不能搞“题海战术”,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尤为重要。
1.4重视经济理论的传授,而轻视经济实践的应用分析。对于高等院校财经类各专业,西方经济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核心课,也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以介绍性为主的简单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记一些公式、图形,却不能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目的,甚至造成了一些学生认识上的模糊性,难以科学、准确地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谈不上“学以致用”。
2科学合理的双语课程教学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2.1外文教材往往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和顺序安排内容。这会大大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中更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文教材常常遵循科学研究发展规律,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创新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2.2对一些外文的综述文献的解读可以让学生清晰和深入的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结构。微观经济学由马歇尔开创,由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完善。微观经济学:假定资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自利的,讨论两个微观主体企业和消费者分别在自己的预算约束下进行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问题。如果为学生解读“马歇尔”和“阿罗德布鲁”以及“帕累托”的经典文献,学生自然会对西方经济学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要理解宏观经济学,需要记住两个基本学派的划分。古典学派:假定市场由于理性预期等因素是可以实现出清的,所以政府并不需要干预宏观经济,只要控制货币发行量为理性惊人提供一个合理稳定的政策预期就好。其基本的分析工具是AD-AS曲线。凯恩斯学派:假设市场由于工资粘性的问题无法自动实现出清,至少在短期是这样的。为此,需要解读凯恩斯的经典文献,深入探讨两种学派的区别。
2.3对于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些原始文献的解读可以有效理解理论结果的推理和理论背景。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假设条件”是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假设”是一切推理的基础,“假设”是一种抽象,甚至与现实不一定完全吻合。然而,若仅仅从西方经济学中哪一个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符,来说明为什么否定西方经济学,也就把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是”或“不是”、“对”与“不对”的形式化、简单化思维模式中。因此,需要查阅原始文献,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这些假设条件的深刻的经济学背景,从而,更好地使用这些抽象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实际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2.4对于国外最新经济文献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强大应用前景。通过研读最新经济文献,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西方经济学最新研究动态,特别是现代实验对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从传统研究角度看,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作出理性决策这一基本假设之上。虽然经济学是处理复杂性问题的学科,这一复杂性既来自于复杂的外在环境,更主要来自于人的主观因素,人有主观动机,其本身很复杂,而且对环境又十分敏感。因而,人们很难在实验室中建立可复制的经济环境,但经济学学科本身的发展,特别是在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建立了期望效用理论和博弈论以后,经济学理论逐步建立在较为严密的行为假设基础上,尤其是博弈论明确了规则、信息等基本概念,为深入开展经济学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为西方经济学教学走进实验室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普通本科教育无法达到经济学实验研究的国际水平,还难以做到建立完全可控的实验经济环境,直接以现实的人为对象,进行经济运行的一些实验,研究其实验结果是否与原有的经济理论的预测结果相一致,并分析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对经济结果的影响。但目前可以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对采集到的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或者建立相关的模型加以分析,从而做出预测。通过先做实验和模型分析,可以研究政策的制定,从实验的角度比较哪一个政策好。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也提出了多学科知识融合、综合运用的客观要求,西方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是相互支撑的。
3《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
①要按照科研的规律和顺序安排教学内容,调整传统的教学顺序和模式。
②要解读和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英文的综述文献,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2)园林美与功能脱节。视觉上的美感当然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创造园林的宗旨是通过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加上种植树木花草、筑山、叠石等途径创作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既然是游憩境域,就应该是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休息娱乐,可以在园林中悠闲的看书、散步悠闲的度过闲暇时间,让园林的美与功能兼备,赋予园林更多生命力。
(3)缺乏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意的园林景观只会让人觉得乏而无味,特别是那些“复制品”园林,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园林在有的建筑物当中充当着点睛的作用,给人美的享受。
2构成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它们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园林景观设计也不例外。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把园林中的小片景点、多条路线以及所属区域抽象为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等,使设计更为形象化、简单化。
(1)虽然点元素是最小的设计元素,但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它可以表示圆形、方形和多边形的形状,表示具体的方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表示各个具体景观的形状和体积。其次,点元素不仅可以单独表示一个独立的景观,而且还可以根据点的排列与组合组成别样的景致。点元素可以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园林景观中的孤植、片植、群植、假山等都可以通过点的形式体现在平面构成中,这些点元素的设计可以给人带来一种丰富多彩的感觉。点的实际应用包括放射、旋转、自由排列等多种方式。
(2)线元素的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路线、线性溪流等都可以抽象为平面构成中的线性。线元素的长度、位置、色彩等不同可呈现不同的形态,同时不同的线性元素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而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具体的园林设计当中,我们需要抓住不同线性元素的基本特征,注意线性元素的变化,注重线性元素的方向感,让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具动感和活力。
(3)面元素的应用。面元素在平面构成中属于相对比较封闭的基础元素,但它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却是最为广泛的。面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表现出它潜在的多元化的视觉焦点,比如绿化植被的设计,不同种类的植被的分布,同种植被不同位置的分布就可构成不同层次的面。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只有把点、线、面有机结合,才能让园林景观更加仪态万千。
2.2色彩构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构成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我们一般主要指建筑的色彩构成艺术和植物景观的色彩构成艺术。其中建筑的色彩起着决定全园基调的作用,可以给游览者不同的心情体验。不同地方的园林往往选用不同的色调,比如北京的园林多注重色彩的艳丽,以金黄和大红多见,似乎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而“粉墙黛瓦”则是苏州园林的典型色彩,那白、灰两色的建筑色彩掩映在“桃红柳绿”的大自然景色之中,体现自然之趣,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而植物景观的色彩构成更具自然神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名句早已将植物的色彩之美传颂千年。许多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同种植物在不同季节也可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是我们在运用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千万不可随意搭配,在色调、色相的搭配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人对于不同色彩的心理感受,对不同色彩巧妙安排、合理利用。
目前充斥经济管理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是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这对于我国经济理论界来说是近期时常争议的事。但对于党校学员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的“新”意就是从多视角来探讨房地产泡沫,对其表现、隐患、成因通过分析讨论达成共识。
①对经济学的认识。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十分热门的学科,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根据中央的统一要求和党校自身的运行状况,结合中央各部委机关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经济形势,不断加强和提高党校的管理教学,及时渗入现代培训理念的元素,对党校的全新式研究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不断从理念、技术、方法等层面加强对研究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并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研讨会的召开来对在党校开展研究式学习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关于组织党校学员开展研究式学习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党校对研究式学习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②经济管理教学在党校教育中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党校经济管理教学成为势在必行的举措之一,如何探索和发掘良好的教学方式,促进党校经济管理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的理论,并且能够将正确的管理手段运用到经济管理的进程中去,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之一。③对党校经济管理教学课程设置的认识。由于党校经济管理教学相对来说起步晚,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学资料、硬件设施等方面都还不完善,这很难达到党校正规化教学的要求,并给经济管理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种种困难。另外,学员的教育对象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和层次有很大的不同,据调查显示在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不尽相同,工作层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应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把经济理论与现实工作相结合,设置全新的经济管理教学。教学内容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只有不断根据党校发展现状以及时代的要求提高经济管理教学水平,才能为党的方针以及政策真正地服务于人民提供更多的活力。
经济法是专为财经、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学科平台课,其开设目的是让经管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常用的经济法律规则,以提升经济专业人才的法律素养。经济法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作为一门以非法学专业学生为对象的法学课程,教师如何运用和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此任课教师进行了不断探索,将各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但这些方法并非与经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完全锲合,其适用性和实效性有待检验。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相同的教案套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没有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效果较差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学科,它跟现实生活结合的十分紧密,是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健全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的办法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可以增添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学习经济法的浓厚兴趣,还可以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手段切合实际的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应用知识。而目前,我们的经济法教学工作很难把握住这一特点,很少有经济法的课堂教学能将案例恰当好处的纳入进来,即使应用的案例教学办法,也是浮皮潦草,没有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学生们很难理解,结果对于经济法学科的学习,一般是以背书为主,没有真正的学会实际应用的能力。
2、成绩考查办法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经济法在经管学院都是必修课程,因此都是闭卷考试,都是以最为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为基本的。再加上高校教学工作中是以学生卷面成绩来评估的,一般比例都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学生们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只有认真背书,有些学生甚至能够一字不差的将经济法课程中的考试内容背下来,有些学生图一时省事,采用作弊的办法来应付考试,无论是以上的任何一类学生,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全然不知,他们关心的只是成绩,而非应用。结果导致了学科考试的高成绩,而实际应用中的无知者。
二、对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1.教学内容的改革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介绍。比如对于财会类学生应重点介绍会计法、税法方面的法律,对于电子商务类学生应重点介绍电子合同、网上交易安全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案例教学是指在课堂讲授中, 采用理论、案例、问题夹叙夹议的方式, 即“以案说法”形式,在讲述相关具体法律制度前先以案例为引导, 再以本节课要讲述内容为问题设问,最后以小结方式对核心问题分析总结,前后照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法律知识,体现边教、边练、边学的特色。案例教学第一要注意案例的精心选择,要选择典型的、能解释法律问题的、具有实用性的案例;第二要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把握案件关键点以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则的能力;第三要注意法律理论的讲解和阐释同等重要,只有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论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经济法的基本概念部分,我们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给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而在一些法律的应用上,我们设计了一些经济纠纷。比如说,我们就合同成立是否代表合同有效这个问题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去分析解决,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方式教学
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来说直观、生动,对于教师来讲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可以将每章的板书、典型案例等内容科学地融为一体,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强授课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组织模拟法庭
在经济法学习过程中, 模拟法庭是学生亲身感受审判程序、收集证据、书写法律文书、练习法庭辩论的最好方式,也是加强学生实务技能培训的重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学生印象深刻。在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据理力争,教师不再是单方面地传授知识,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模拟法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复杂的客观现象与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掌握解决法律纠纷的程序要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和驾驭现场及相互配合的能力。
5、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今的世界教育既是开放的,也是充满国际性的。但是,其稳定性和确定性本身却不足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法律还必须服从社会进步所提出的正当要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追求这种正当性。这就需要师资力量的不断健全,不断加强师资的改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们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理解理论知识的真谛,如何恰当好处的应用所学知识于实际问题当中。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关注国际最新成果、教学方式,考虑引入国际最新教学模式,让经济法教学走出传统课堂,使学生们在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中,提升经济法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6、完善考试考核制度
传统考试考核方式重理论、轻技能,重闭卷、轻开卷等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应该推行教、考分离的制度,即任课教师只负责讲授课程,考试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或建立试题库,由计算机随机抽样组题, 最后由教研室教师统一评卷,分析总结, 实施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和杜绝考试考核中出现透题、漏题、感情分等问题,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经济法概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其主要包括法学基础知识、经济主体法,经济主体行为法、经济秩序管理法、宏观经济调控法、经济仲裁与诉讼法六大块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应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做到以案论理、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泛说教。由于案例教学能较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能弥补教科书说理抽象的缺陷,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有利于开发学员的智力,提高学员实践决断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是适合经济法概论教学特点的有效方法。笔者以经济法概论为例,谈谈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和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主要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专业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将实践中采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适合讲解和分析法理的案例,供学习者分析、思考、讨论并作出各自判断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启发学员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经济法概论的教学亦应结合学科特点正确选择和创造性应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以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要求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轨道。因此,要开展辅导教学活动,首先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解决辅导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员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的目标指向问题,也才能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以及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二)设计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准备工作的核心就是设计案例。那么如何设计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案例呢?首先,选用已有的现成案例。包括主教材、辅导书上的案例,其他教科书中的案例,人民法院的典型判例,法制周报、人民法院公报等报纸杂志上登载的案例。第二,自己编写案例。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收集、积累素材,再结合教学目标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编写成文。最后,将选用的案例编制成电子教案。
(三)教师介绍案情
在介绍案情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其案例通过电脑控制的投影仪展示出来。接着,教师用清晰而标准的普通话向学生介绍案例。介绍时,注意运用感情及抑扬顿挫的音调来体现案例中的重点与非重点,并对下一步学员自主学习讨论进行提示和引导。
(四)学员自主学习讨论案例
在这一环节上,师生之间、学员之间自由讨论、相互辩论,在民主、活跃、热烈的合作学习气氛中,探讨、剖析渗透在案例中的问题、根源及隐含的理论。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控制讨论的节奏。如在讨论出现冷场时,要及时提出启发性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不同意见相持不下时,要善于化解僵局,使讨论继续下去;当出现背离正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五)教师总结
通过师生的互动和学习讨论,最后,由学员总结归纳出案例材料所反映的抽象理论,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评和作结语。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概论》教学过程运用的效果
案例教学实践证明,把案例教学应用于经济法概论教学改革中,其教学效果和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一)有利于以案论理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引导学员对每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使学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这样即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变得通俗易懂,又可引导学员概括出案例所隐含的理论,强化了经济法概论学以致用的功能。
(二)有利于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呈双向互动关系,学生唱主角,教师唱配角。教师通过案例教学通盘设计,铺路搭桥,引导学员进行案例讨论,形成师生间、学员间、小组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从而促进学员动脑动口,大胆求异,质疑探索,提出新思想、新观念,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有利于开发智能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培养学员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开发学员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使学员的逻辑思维更具严密性、清晰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学员身临其境,针对某一情况做出具体的决断,并将其应用到有关法制实践中去,锻炼与培养学员准确果断的决策能力、巧妙灵活的协调能力、足智多谋的应变能力及另辟蹊径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艺术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案例教学能够将枯燥、深奥、庞杂的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具有直观、形象、可操作、刺激信号多样及易交互等特点,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性,也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另外,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入案例教学设计中,促进了教学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最佳组合,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
四、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概论》教学过程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有时采用案例教学法未必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还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相关性
教师对所讲述的案例要精心安排,紧扣教材中的知识点。不能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按照实用性、相关性、典型性的原则进行加工整理。
(二)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案例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应该与实地调查法、实习法等相辅相成,教师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另外,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画、图像与案例融为一体,增强辅导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三)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案例教学重在学生参与,在授课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进行讨论。教师是引导者、催化者、倾听者。学生才是主角,通过案例分析让学员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有效地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增强学员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鸿浩.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7).
[2]刘培强.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7(23).
[3]刘维蓉.胡期丽.案例教学法在贵阳中医学院《经济法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和探讨[J].职业教育,2012(10).
[2]郑美兰.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OL].(2013-02-0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3]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J/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