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共经济问题

公共经济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共经济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共经济问题

篇1

公共管理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公共性价值作为首要的原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规划和协调,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公共经济管理的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行使公共经济管理主体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共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存在着矛盾个体的相对制约,公正性偏失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及时矫正,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偏失

1.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以捍卫公共性价值为第一原则,强调运用管理主义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新形势下,新公共管理具有新的特点,虽然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但开始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重视私人、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引进私营部门管理的经验,以及市场竞争机制,降低管理的成本,同时注重提高管理的效率,对管理主体的职能也开始重新分配,对政府的职能边界开始重新界定。公共经济管理是综合性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多学科交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框架和体系。公共经济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共经济的三大关系,公共部门和市场结构与经济体系的关系,公共经济活动各要素间的关系,公共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的关系。2.偏失表现。政府主体的缺陷是公正性偏失的重要表现之一,新公共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注重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但效率或者效益的最大化不是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性,或者说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兼顾效率。在新的理论主张下,政府主体在决策时就会偏重选择效率、效益,而忽视公正性,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并且在政府主体中,存在着自利性的行为,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加剧了不公平的现象,也违背了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会出现失灵的问题,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缺乏成本和利润的约束,容易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政府公共经济管理没有效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引入民营化是为了刺激竞争,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不正当的民营化反而造成公共利益的流失。另外,监督的缺失也加剧了公正性偏失的问题,我国监督体系比较庞大,也比较杂乱,缺乏有机的协调,无法保证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

二、矫正公正性偏失的对策

1.注重多元化公共经济管理主体的培养。在公共经济管理中,要注重多方主体的参与,培养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加强各主体的协作性,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利于矫正公正性偏失的问题。在民营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引导其他的主体能够正确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同时要强化公民的意识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保证公民参与公共经济管理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维护公共性。2.规范政府职能。政府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对政府主体的职责范围进行合理的界定。在公共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主体要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将其作为基本的原则,不逾越公共性来进行管理行为的考核。政府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经济管理也是为了追求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必须认识到服务公众的重要性,使公众满意。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应该重视方向性的引导,完善宏观管理的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3.强化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政府主体内部要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注重职业道德建设,避免出现腐败的问题,不仅要从道德上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还要利用法律进行约束,督促公职人员合理使用自己的公共权力,依法行政。同时要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和公民参与机制,使民众参与到公共经济管理中。社会公众的监督,可以及时纠正执行的错误,或者政策的偏差等,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总之,对于当前出现的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偏失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培养多元化管理主体,规范政府的职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和监督评估,改进公共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琳.公共经济管理公共性的偏失与矫正[J].中外企业家,2014(33):230-230.

篇2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建议

Key words: village;public products;supply;difficulties;suggest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051-02

0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008年GDP总量排名第三,但是在中国内部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剪刀差”的发展模式极大的损害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其中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更是存在着众多问题。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从传统的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主要是指满足生活在农村社会成员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事务的公共需要的社会产品,同时也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性质。农村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享受到工业反哺农村的好处,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农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比较起来,仍有很大差距。然而现行农村的公共产品不足是一大难题,虽然国家在2007年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且刺激内需不足,采取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但是政府以直接方式对购买指定下乡家电进行补贴,相当于一个“公司”而非具有服务性的机构;而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找出一条解决农村的供给产品供给不足的途径。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前文中已经指出了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严重不足,其表现在很多方面,下面就分析我国农村农村公共产品中存在的问题:

1.1 需求与供给失衡农村对公共产品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其供给却存在严重不足,但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还呈现出局部特征,农村乡镇一级村部的办公大楼很气派,而距离此处不远的校舍等却非常简陋破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更多还是表现出整体的供给不足,一个方面是中央的财政负担过重,不能很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很多公共产品下拨的资金被层层截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1.2 公共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由于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存在问题,导致了其配置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度因素。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由于我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方案,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制度都是在逐步完善的,在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信息的不对称可能造成了很多体制上的问题,使得很多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中也同样存在众多问题,在前文中指出政府财政支持负担较重,而农村公共产品的私人投资也存在不足,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筹措成为一大难题,而信息的不对称也加大了资金使用的监督成本,必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层层截留进而被挪用、挥霍,使得原本资金就不足的公共产品资本大量减少。②配置因素。配置因素其最终的归结点还是在于体制上的问题,但是它也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单独列了出来。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匮乏,因此主要的供给来源还是来自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周期长的特点,而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晋升,会尽可能的搞一些形象工程,周期短而且具有代表性,这样就损害了农村的整体利益;同时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公共产品需求,而政府必然只能先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这样也会造成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提高所有人的福利水平的现状。③管理体制因素。整个农产品的供给机制很多都是计划经济时候的体制,用于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由不同部分进行支配,必然会使得资金利用分散,并且没有一个很好的监督机制,同样使得挪用、滥用资金的情况出现;同时中央、省、市、县等等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的责任分配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相关的法律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规定,使得很多时候出现随意供给、或者供给错位等情况的出现。例如,在河南郑州某村一个例子,一个本应由国家出资进行建设的重点水利项目,但是事实上国家把这个责任推给了市一级政府来承担,层层分散责任,必然使得效率低下。同样乡镇政府承担了过多来自上级政府的负担,自身也承受了过多的财政负担,而乡镇政府财政本来就吃紧,也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落不到实处。

2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对策研究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主要探讨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在对策中所遵循的原则,二是制度上的创新。

2.1 原则问题首先来考虑先原则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①总体原则。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政治与社会转型中,很多制度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的去完善和改进。因此我们需要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客观的了解,虽然现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我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产生的路径依赖,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被消除,需要逐渐进行解决。②分制原则。这样也就引出了我们所需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即遵循历史机制、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急躁、急功近利,改进需要一个过程;同时由于我国正在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从1994年开始),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因此,在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的资金来源方面,可以不单单依靠政府的供给,而可以通过市场来多元化吸入资金,以此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有了资金之后,应该使得资金最大化的被利用,首先来解决一些最基本的、基础的项目,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法律方面的条文规定,必须有法制化规定。

2.2 解决路径与制度创新我们上个部分已经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路径上所遵循的原则,下面我们就具体的解决方案提出几点意见:①资金问题。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存在短缺,所以需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来对机制来市场化、多元化吸取公共产品的投入资金;同时虽然政府财政紧张,但是在城乡公共品资金分配上存在严重的不公平,因此政府需要打破原来城乡二元的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资金财政投入要逐步加大,2000年以来的数据显示,农村公共产品资金的投入水平在国家财政总支出有了不少的提高,但是所占的比例却在逐年减少。国家应该逐渐加大比例。②制度问题。前文中也指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下面就简单进行表述:1)建立合理的农村供给产品制度。前文中指出存在农村供给产品供给责任分配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分配责任的制度,这个制度涉及中央、省市、县和乡镇四个等级政府,这个制度应该以中央和省为中心,而县级和乡镇两级主要负责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分配不清情况的出现,需要把农村公共物品进行自治分配,大致可以分为国家级别、省市级别和县乡镇级别的,分别由各自部分进行主要负责,资金共筹。2)效率问题。有了农村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金后,就需要重点关注效率问题,效率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上的执行效率问题;另一方面是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首先来看制度上的效率问题,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传导的机制显得尤为的重要,以往都是“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不利于信息的传导,使得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许多问题,而应该建立一个“自下而上”决策机制,与“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由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中的农民,所以重点也应该关注一下关于农村制度方面的建设,可以从完善村民的自治制度、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等各个方面来进行。另一个方面是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资金要用在能够最大发挥效用的项目上,这些项目应该是关系到农民最切身的利益,是农民最需要的公共品。在项目的审批程序,方向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加大对迫切需要公共产品的地区进行政策倾斜,以及资金数额上的扶持等等。

参考文献:

[1]刘华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实困境与机制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3).

[2]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10).

[3]曾小龙. 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以服务制度创新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08, (8).

[4]李莉.以人为本: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5]施从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创新[J].财经论坛, 2008,(3).

[6]聂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现状及其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05,(5).

[7]姜丕军,王代敬.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5, (12) .

篇3

【关键词】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现状;解决措施

0 引言

所谓的公共危机预警就是指在所在的公共危机管理部门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认真的处理,从而预测出可能发生的危机并且给大家一个提示,以便让人们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危机的影响。政府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从而在危机发生前,能够有效的发现潜在的危机,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危机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1 我国公共危机预警管理制度中的不足

1.1 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虽然我国很早就出台了有关公共危机管理应对方面的法律法规,像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法》、解决社会问题的《法》,面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消防法》和《防洪法》,还有针对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法》,有关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是,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执行上来看都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从立法的层面来看,出现了“立法缺失”的情况。从整体的法律体系来看,我国到现在还没有建立有关紧急情况的法律体系,不能够给其他的法律法规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而且,现在很多法律法规没有对公共危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和分析,不具有共性的指导原则。从法律体系的内部层次来看,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立法体系整体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可实施性不强。我国的国家应急法制主要是有基本的法律和单项法相互组合所形成的,各个法律都具有它各自的功能。国家应急制度只是在基础法和单项法中才能够发挥它实际的作用,可实施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然后,就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管理法律的实际效果还有待提升。在我国,一般从政府到乡村政府,都制订了公共危机事件的紧急预案。还有国家应急总体预案以及各专项应急预案,还有各个部门应急预案到各个企业单位的应急预案,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应急网络系统。可是这些都是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或是条例的形式来实施的,其中的效用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性模糊

我国在对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方面,存在主体性模糊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方面,从指挥的角度来看,到现在,我国还没有一个能够直接组织、调配、领导和指挥为一身的管理公共危机的政府职能部门。其中很多公共危机管理的职能都分散在公安、交警、水电煤气、急救、环保、消防等部门。看似好像这些部门都在管理各自的工作,但是如果出现公共危机,就不容易把这些部门团结从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使得资源和信息在融合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从而延误救助和恢复的最佳时机。而且,我国现在的公共危机管理主要依赖于各级地方政府现有的行政机构,通过中央政府的领导,如果出现公共危机,各级行政机构就会根据危机的类型设立有关的临时机构,根究中央政府的领导,进行全面的救援和帮助。但是如果危机一旦消除,这些临时的机构也会瓦解,没有设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机制,就不能保证我国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从参与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参与力度不够。我国现在的公共危机管理方法还是处于过去的“强政府、弱社会”的情况之中,只有通过国家力量的干预和政府的帮助,而且还缺少横向的基金会、各中志愿者和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的加入。因为没有对民间慈善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安排,就大量的减少了社会的自助能力。民间组织缺少丰富的资源,也使得个人的帮助很难实现。

1.3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运行比较混乱

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具有突发性和延长性。所以需要设立一套相对健全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的提升处理公共危机的效率。可是我国还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协调联动机制,其中的管理程序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部门分化严重。根据我国现在的行政管理制度,政府职能的划分不够明确,很多事情的管理权、责任权都不明显,出现了严重的部门分化和封锁的情况,彼此间的沟通存在问题。而且,因为权力的下达和部门的分化使很多中央政府在协调和调配方面出现问题。还有,就是信息的不流通。现在,我国的信息机构使用的是分级管理制度,像是统计局、信息中心和部门等信息机构都属于各级政府。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信息部门因为受到各级政府的影响,从而造成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也不利于政府进行正确的判断。随着信息的逐层传递,信息容易出现延长时间和延误的情况。

1.4 公共危机管理应急的保障落后

要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保障制度,把社会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设立完善的人员物资储备库,这样才能够在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更好的集中社会力量来面对灾难,从而保证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于灾后重建和修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一个针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资源、设备、卫生和保险等综合的公共危机应急保障制度,所以当遇到公共危机事件,尤其是重大灾害时,就会手足无措。首先是灾害应急所需要的资源准备不充分。我国现在的应急救灾抢险主要是依靠部队和武警人员,还有志愿者和国外的帮助,救援资源主要依靠中央的集中调配,还有各地方的募捐和慈善机构。根据对灾区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地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急组织体系,在灾害发生的时候,人们都是使用的自主救援,十分混乱,危险程度也十分的高。而且,救援中应急专业人员,像是技术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医疗人员等的加入程度不够,应急物资的准备也不能很好的满足救灾的需求。还有就是社会救助体系不完善,像很多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只是依靠政府的财政力量是不行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帮助,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但是现在我国的应急保障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临时的安排和社会的帮助,没有设立专项准备金。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就不能有效的进行社会救助,也不利于公共危机事件后的修复。

2 健全我国公共危机预警管理制度的解决措施

2.1 强化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设立

我国需设立一套紧急的状态法,成为我国危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制度的整体框架,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政府在应对危机管理时的能力;还有就是需要在紧急状态法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权的正确使用,避免侵犯公众权利的情况发生;最后,就是要强化执法力度,设立公共危机管理执法监管制度。公共危机管理执法评价工作需要各个阶层的统一领导和参与,把评价结果及时的公布于众,评价低的,要及时的进行纠正,还要进行相应的惩罚。

2.2 设立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体系,也就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指挥决策机构、信息参谋咨询组织体系、职能组织体系、综合协调部门和辅助部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中央政府要建立常设性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协调和辅助机构。如果出现公共危机,就要及时转化成处理有关紧急事务的具体指挥协调机构,根据具体的灾害情况,合理的分配国家的资源,并及时的进行危机信息的、灾害的预防和灾后重建等工作。而且,在地方,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常设机构,根据中央的指挥和领导,使得公共危机的管理普遍化;当然,还要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参与平台。这样可以有效的聚集社会中的资源和力量,更好的提升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方面的能力。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公民的无效参与,建立一个政府、媒体、非正式团体以及普通公民聚集在一起的互动性平台,从而使得人们充分的参与到公共危机救援的工作中来。

2.3 设立合理的协调联动机制

首先,强化协调联动机制的组织设立。通过把危机事件进行分类,合理的划分当地政府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还要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再者就是要明确协调联动部门的职责把政府中的救援物资进行合理的整合,对于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最后,要建立公共危机信息制度,保证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及时有效的向人们传播公共危机的信息,尽量的减少居民的惊慌,学会正确的引导居民处理灾害问题。

2.4 健全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保障体系

公共危机的处理需要各种资源的供给和保障。所以,在制定相应的应急体系是需要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首先要建立保证资金,政府可以加强多方的投资力度;还有就是要设立物资储备的科学机制,从而保证资源的及时供给,避免在公共危机发生时,资源缺乏的情况产生;最后要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收集更多的资金,提升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以便更好的处理公共危机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峰.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思路与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8.

篇4

关键词:供水企业 经济统计 问题 策略

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的基础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整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当今形势下,经济统计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这成为供水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运行的重要性

1.1统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管理工作把提供有效信息作为目标,涵盖公司生产、财务、消耗等综合数据,为企业领导决策分析和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数字依据。

1.2统计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均衡生产,对生产进行控制,提高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想实现高速、高效生产的目标,就必须重视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协调性、经济性和平衡性等控制问题,同时,也必须依靠及时、准确、安全、可靠地信息。依靠这些信息分析生产情况,研究生产条件、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三方面的综合因素及动态平衡,从而为企业提供进行生产控制的有效依据和建议。

1.3统计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中的指导作用

供水企业要实现高产、低耗、优质、增效的目的,就要重视挖掘内部在节能降耗、生产能力、技术改进、组织管理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潜力,并且在充分发挥统计指导作用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挖掘这些潜力。因为,发现潜力依赖统计调差,认识潜力依赖统计分析,挖掘潜力依赖统计督促。企业可以以挖潜为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广泛搜集同类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各种指标水平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指导企业的挖掘活动,提高挖潜水平。

2.供水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1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形势,统计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在一些方面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统计数字不准确;统计计算方法和口径不明确;基层单位报表不及时,影响汇总时间;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具有份量的分析研究不多。具体来说,供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统计队伍不够稳定

基层单位对经济统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部分统计员经常更新,流动性大,容易导致新任统计员对统计口径缺乏统一,进而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严重影响报表质量。

2.1.2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基层统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只会搞数,但是不懂数,更不会用数,往往不能写出较高水平的分析,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经济统计工作和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

2.2解决方法

2.2.1责任人制

在每个单位选出统计报表责任人,其负责本单位具体的统计报表任务,如日后出现迟报现象,便可与其取得联系。此外,以文件形式将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报表要求、统计工作制度和指标解释下发到各个单位,由负责人统一管理和掌握,以利于在更换统计员后,迅速掌握统计口径,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

2.2.2重视培训

定期采取多种形式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规定时期内对统计人员进行轮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令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报表的编制技巧,了解新知识尤其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技能、现代统计调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令他们在懂数字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新情况。此外,还要经常组织统计人员召开统计工作经验交流会,可以到同类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转贴于

3.充分发挥供水企业统计职能作用的建议

3.1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统计职业道德是从事统计工作人员应该履行的行为准则,它关系到统计人员的思想状况、凝聚力、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关系到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以及统计事业的兴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实事求是,这是统计工作的灵魂,也是真个统计工作职业道德的核心;服务社会,统计信息服务于社会,如果不注意经济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就很容易造成信息垄断,令统计失去原本意义;保守秘密,这是统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统计人员必须遵守的重要一项。

3.2强化统计分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需要利用各种统计数据,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对供水企业全部或局部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统计活动是一个重要阶段,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重要途径。所谓整体功能,是指信息、咨询及监督,其中每一项都不能离开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会体现其价值。统计咨询与监督的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提供建议策略,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统计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等综合加工及分析研究。

3.3加强统计信息管理

信息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的各项具体作用都是在统计信息的基础上派生的,随着现代信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统计信息决策功能,令其尽快适应供水企业自身的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已发展成一门社会科学,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提供统计信息及咨询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目的。供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把统计工作纳入到各部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的协调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1人工诱导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

人工诱导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生长到10~15年生时,上层林木已经郁闭,下层红松及萌生阔叶幼树被压。这种林分,一般可采取上层抚育法(群众称之揭盖采伐),首先对上层大阔叶树本着“留优去劣”的原则进行择伐,伐除胸径20cm以上阔叶树及全部病腐、枯死及非目的树种,保留胸径8~18cm,有培育前途的优良中小径木,伐前还要全面清场,清场时适当保留部分有培育前途的优良阔叶幼树及全部红松幼树,伐后仍为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分。在当前生产作业中对上述类型林分,以解放红松为由,采伐时一次性把上层大阔叶树,不分大小、好坏全部伐掉。而且伐前清场时,只保留红松幼树,把所有阔叶幼树也全部伐光。伐后对采伐剩余物枝丫梢头顺山摆放堆积,林地上形成了疏密不均、高低不齐的红松幼林地。

1.2人工诱导的同龄阔叶红松林

人工诱导的同龄阔叶红松林生长到10年生以上,开始郁闭,一般进行第一次抚育采伐(即透光抚育采伐),首先伐除红松Ⅳ、Ⅴ级木,部分非优良目的阔叶幼树及全部劣质、病腐及非目的树种,保留Ⅰ、Ⅱ、Ⅲ级红松幼树及部分有培育前途的优良阔叶幼树,伐后针阔比调整到6红4阔、5红5阔或7红3阔为宜,仍为同龄阔叶红松林。实际上,在抚育采伐作业中偏重红松,否认阔叶树,因此,在实际作业中,不分好坏把红松幼树全部保留,阔叶幼树全部伐掉,为了补充位置,在没有红松幼树的空地上,才适当保留一些阔叶树,伐后基本上形成了红松纯林。

1.3人工营造的阔叶红松林

人工营造的阔叶红松林多为株混、带混和小块状混交林。由于各混交树种生长速度及树高生长速生期到来时间各异,种间竞争十分激烈,造林后10年左右时间,总有一个优势树种生长迅速而占据上层空间,其他树种被压;又由于主栽树种红松,幼年生长缓慢,往往处于被压状态。因此,在第一次抚育采伐时,为了保留红松,把阔叶树全部伐掉。可是,由于阔叶树萌生力很强,生长迅速,当林分生长到20年生时,后萌芽起来的10年生阔叶幼树高生长又很快超过红松幼树,而红松幼树二次被压,为了保存红松,生产中又将萌起来的阔叶幼树全部伐掉,解放红松。但是,当红松生长到15~20年生时,树高速生期已经到来,生长到30年左右时红松已占据上层空间,再萌生起来的10年左右阔叶幼树完全处于被压状态,加之萌生的阔叶幼树多为阳性树种,不耐阴,很快被红松压死,最后也变成了红松纯林。

综上所述,几十年来,通过各种方法,人工培育起来的阔叶红松林,经过几次抚育采伐后,最后都变成了红松纯林而告终,这就是辽东山区阔叶红松林生产经营中的现实情况。

2存在问题

2.1重视红松,轻视阔叶树

有些生产单位只看重红松树种重要,轻视阔叶树。认为红松是主栽树种,目的树种,种、材优良,经济价值高;阔叶树是伴生树种,可有可无,而且阔叶树萌生力强,砍不败,伐不光,因此,在生产中不按规程规定作业:见红松就留,见阔叶树就砍。这样经过几次反复作业后,把许多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逐渐伐光。

在人工诱导的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上层抚育作业中,由于原保留的大阔叶树处于上层,影响红松生长,因此,必须揭盖采伐,在采伐中又不能按照规程操作,本应择伐而改为皆伐,一次性把上层大阔叶树全部伐光,同时在伐前清场作业中,又不分大小、好坏把所有阔叶幼树也全部伐掉,只保留红松幼树。

在人工诱导的同龄阔叶红松林中,当进行透光抚育时,对红松与阔叶树也不能一视同仁,凡是有影响红松生长的阔叶树或阔叶树与红松处于同等生长位置的,只保留红松,把所有萌生阔叶幼树全部伐光,只有在没有红松幼树生长的空地上,为了补充位置,才保留少数阔叶树。

在人工营造的阔叶红松林中进行幼树抚育或透光抚育采伐过程中,对红松与阔叶树也不同等对待:偏重保护红松,尽量采伐阔叶树。

综上所述,由于偏重红松,轻视阔叶树,经过几次采伐作业后,把原有的阔叶红松林都变成了红松纯林。

2.2不按规程办事,有单纯取材观点

“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择伐改造林冠下更新红松,人工诱导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揭盖采伐时,必须进行择伐作业,本着留优去劣原则,伐除部分大阔叶树,保留部分优良阔叶幼树及全部红松幼树,伐后仍为异龄复层阔叶红松林分。但是,有些生产单位,不按规程操作,只图方便、简单,为了多取材,揭盖时,对上层木不分好坏、大小一律伐除,同时在揭盖采伐前林下清场时,把所有阔叶幼树也全部伐掉,伐后只留下大小不等,高低不齐的红松幼树。这样既破坏了原有林分结构,也破坏了森林环境。

2.3林业经营单一,缺乏综合经营、生态经营观点

森林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把现有森林“越经营越多,越经营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复合经营、立体经营。但是,在当前生产中,只顾木材生产,单纯培育林木,忽视综合经营,不能充分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多种经营。木材资源是森林资源中的一小部分,仅占森林资源总价值中15%左右,而大部分是林副产品资源、生态资源,占85%以上。如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林下种植种植人参、细辛、五味子、食用菌类、山野菜等;养殖林蛙、食草动物,采集山货野果等生产,其收益极高。当前林业经营中恰恰忽视了这方面,浪费极大。更为重要的是,辽东山区的森林是辽宁省城乡的绿色屏障,水源基地。

它担负着沈阳、本溪、抚顺、鞍山、辽阳、盘锦等地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这里有大小水库30多座,辽宁省的四大水库都在这里,同时也是辽、浑、太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这里的森林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经营管理好这里的森林极为重要。

3对策

3.1加强领导、转变观念,严格按照森林经营技术规程办事

加强各级领导及全体林业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辽东林区是保证辽宁省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绿色屏障,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在维护生态平衡、防灾、增产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要充分认识到培育人工阔叶红松林是迅速恢复顶级森林群落和良好森林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大力提倡择伐作业,严禁对天然次生林进行皆伐改造,林冠下更新红松,幼林抚育时适当保留一些有培育前途的阔叶幼树,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是恢复人工阔叶红松林的有效措施。《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是经过多次反复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3.2加强林政管理,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提高林业队伍建设

加强林政管理,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健全林管机制,加强资源管理,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和按“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要求设计和审批,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加强林业护林人员、林业公安人员及技术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护森林资源,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

3.3克服单纯取材,只注重红松,轻视阔叶树思想

森林经营单位培育森林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单纯取材是粗放的、掠夺式的经营,这样会破坏森林,耗竭森林,必须彻底克服。要想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必须应用种间生态位原理,以多树种并存,针阔并重来调整林分结构,建立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多种经济成分并举的生态绿色产业体系,实现森林多效益的充分发挥。用任何一种单一树种培育起来的森林都是暂时的、脆弱的,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因此,必须克服重红松,轻视阔叶树的观点。

3.4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3.4.1建立木材综合利用企业森林采伐后,对原木要进行深加工,根据市场需求加工成各种板方材。

将加工剩余物如板皮子、锯末子等再加工成木炭。同时锯末子还是发展食用菌、木耳、蘑菇的必需原料;森林采伐剩余物如枝丫梢头,应全部下山,作为发展食用菌、木炭、烧柴的好原料,建立木材生产,加工一条龙的林业企业。

篇6

(一)原始误差

1、刀具、夹具的误差。刀具和夹具的制造误差对于工件的加工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在一定范围内的误差是允许存在的,但是刀具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切削产生磨损,因此会对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产生影响,进而降低机械加工的精度;而夹具则对于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刀具和机床之间的位置,刀具和夹具的误差都属于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

2、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受切削力的作用,若工件刚度相对低于刀具、夹具、机床等,就会对机械加工的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加之一旦夹紧力的方向和施力点的选择出现偏颇,就会引起工件变形,导致加工误差的产生,进而降低加工工件的精度。其次,我们知道,外圆车刀的变形较为微小,而若内孔镗直径过小,则刀杆刚度也会较差,刚度不足引起变形就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可以说这都与机械加工的精度密切相关。

3、测量误差。测量精度受测量方法、工件、量具精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对零件进行测量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对于工件精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调整误差。机械加工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繁多的工序,而在每一道加工工序中都会进行适时的调整,因而也就出现了调整误差。在工艺系统中,绝对正确的调整是无法保证的,调整误差对机械加工的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忽略加工的动态因素,甚至可以说调整误差对于机械加工的精度起着决定作用。

5、受热变形产生的误差。根据调查,工艺系统中由于受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甚至可以达到总误差的一半左右,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对于加些加工的重要影响。受各种热源的作用,机床、工件、刀具等温度会随之升高,当传入的热量和它们自身散发的热量在单位时间内达到同等水平时,就会出现“热平衡”。

(二)其他误差

1、导轨误差。机床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以导轨为基准的,因此,导轨误差将会直接影响机床运动,一般来说,导轨误差主要是由其安装质量的好坏和其不均匀的磨损程度造成的,导轨误差的存在也是促使机械加工精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2、传动链误差。传动链误差主要是依靠末端元件的转角误差来衡量的,传动链中装配的误差和各构成部分的制造是导致传动误差的主要原因。

3、主轴回转误差。众所周知,轴承本身就存在误差,轴承之间还存在同轴度的误差,另外,主轴几段轴颈同样存在同轴度的误差,此外还包括主轴挠度等,这都是导致主轴颈项回转误差的原因,而主轴误差会对机械加工工件的精度产生直接影响。

4、定位误差。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我们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加工的定位基准,而基准不重合误差正是由于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的不重合造成的,但基准不重合误差只存在于调整法加工。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矢量和既定位差。

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措施

(一)分析加工误差,降低原始误差。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确保产品质量,需要对导致加工误差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原始误差。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夹具、量具等工具的自身精度以及机床的几何精度和刚度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确保后续过程的实施,其次要减少测量误差,调整误差等原始误差,控制加工热变形,逐步提高精密零件的加工质量。

(二)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研发资金到位。随着人们对于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分析了各种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的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充足的研发资金,针对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措施,降低误差,最终达到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的目的。

(三)运用补偿控制技术,减少加工误差。补偿控制技术对传动精度要求高的机床具有直接有效的作用,运用此种方法可以在加工过程中采集误差数据,不仅装置简单,且装置的安全性较高,但和软件补偿相比,补偿控制技术校正尺的调整较为复杂,这就导致其调试具有一定的难度。

(四)创造条件,进行误差转移。减少加工误差要学会运用逆向思维,例如,在机床精度不达标时,不仅可以从提高机床的精度入手,还可以从工艺或夹具上采取措施,通过条件的创造,转移工艺系统中的受力变形,受热变形和几何误差等,例如在对磨削主轴锥孔进行加工时,就依靠夹具来保证精度,通过工件和机床主轴之间的浮动联接转移掉原始误差,一样能达到降低误差,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目的。

(五)通过自身加工修配,解决精度问题。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有的精度问题十分复杂,如果仅仅从提高零件自身精度入手,往往很难解决问题,此时就可以采用自身加工修配法来解决问题,采取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确保零件加工的精度,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精度问题。

(六)通过误差均化,加工精密基准件。不同的加工零件需要运用不同的解决措施来提高精度,对于平板等精密基准件来说误差均化是加工的最佳方法,在加工时通过对比和检验,发现差异然后再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均化、缩小工件表面误差的目标,在生产中提高加工的精度。

(七)分组调整,均分原始误差。有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上道工序或者基础原料上的误差存在,或者工件材料性能的改变等因素导致原始误差的扩大,此时采取分组进行调整,均分误差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均分原始误差的本质其实就是将原始误差均分到各个加工环节中,实现误差的缩小,减少由于误差所带来的精度、质量的下降。

篇7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由于具有产权清晰等特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组织,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然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产权清晰、多元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绝难搞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不仅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借鉴意义,而且给国有企业以压力,促使其在竞争中不断改革、提高、发展自己。另外,非公有制企业还通过兼并、收购、承包、重组等方式,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推动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改革。

4、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家的成长。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由于从产生之日起就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培育企业家的重要摇篮,正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培育起来的创业精神,更是一笔无形的社会财富。

5、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在于安排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近些年来,非公有制经济部门的就业人口迅速增长,成为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这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减轻了改革带来的社会震荡。

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能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1、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扶持。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土地使用难的问题,各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个人办理土地使用和规划许可及相关手续。非公有制企业可依法平等竞投、竞买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和限制。放宽私人资本进入领域。凡外商投资可以进入的领域和国家不限制的领域,都应允许和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电信、电力、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和石化、冶金、有色等支柱产业领域都应大胆放手让私人资本进入。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参股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保险业。鼓励私人资本出资组建信用担保机构。鼓励私人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国有企业。私人资本可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要引导有实力的优势国有企业主动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引导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拿出优良资产吸引私人资本进行嫁接改造,扭转发展的被动局面。积极引导私人资本的产业投向。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等要求相协调、相促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型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使之成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生力军。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般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在初创时期,大多采取“家族式”和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简单,专业协作水平不高,所有权与生产经营权高度叠合,决策权高度集中于经营者个人手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的发展,这种生产经营管理结构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要解决这些问题,使非公有制经济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产权制度上,要从不成熟的产权制度向成熟的产权制度过渡,实行产权多元化,发展股份制,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使企业成为公众型企业,实现人才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有效结合;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要从低层次、不规范向高素质、规范化转变,摒弃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从粗放型经营转到集约化经营上来,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转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上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分离的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企业管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注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依法经营,民主管理;在企业组织形式上,要从小而散向公司化、集团化、股份合作化方向发展,采用科学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形式,建立高效、合理的企业组织体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机制;在企业发展上,要从短期行为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确立科学的经营发展理念,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把加快科技进步放在关键地位,重视科技投入,注重设备更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使企业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实、做强、做大,使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3、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筹融资渠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各级财政在编制预算中要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育有规模、有市场竞争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高科技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占领技术制高点,培育有一定品牌优势的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支持技术创新和工业园区建设,建立信用担保体系,鼓励专业化发展以及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授信制度,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各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非公有制企业信贷方式创新,推行以仓单、出口退税、应收账款等为抵押的贷款方式,试办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信贷新业务。对符合上市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要纳入拟上市企业培育范围,积极推介上市。允许民间资本以独资或股份制形式成立各种非金融类投资公司。

篇8

1. 景观施工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与施工脱节。

景观设计质量控制和施工现场设计指导与服务是景观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设计方实践经验不足,在设计与实际施工技术的结合上做得不够,或未能很好地熟悉现场情况,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与设计方沟通不够,施工方对图纸理解不足,设计方缺少现场指导与服务,无法实现优秀设计的设计意图。这势必造成设计与施工的脱节,影响到景观效果的实现。

(2)景观施工重视程度不高,随意性大。

建筑工程由于规范限制和监督严格,基本是严格按图施工,但景观工程规范限制较少,结构危险性较低,景观效果与意境的表达,更多与审美主观相关联,而且二维的施工图纸已经很难全面反映设计景观的实景效果。由于景观评价的主观性使得施工单位往往不太重视项目品质的提升,加之我们国家施工单位的整体水平本身不高,造成景观施工的随意性较大,质量控制不到位。

(3)施工过程中衔接协调不到位。

景观施工通常是在建筑、市政道路、管线等收尾时进行,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以便与其他施工项目有效衔接,在这方面,景观施工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此外,景观项目本身涉及的地域范围大、工种多,内部协调与质量、工期、效益控制也很繁杂,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各类因素未能在现场妥善协调,而是施工单位机械的按图施工,最终的景观效果常会偏离设计师和甲方的预期,而不尽如人意。

2. 改进措施

为保证景观工程的效果符合预期,实现塑造优美的景观环境,针对景观施工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施工水准,提升景观环境品质,实现景观空间的设计意图,为城乡景观特色的构建做出贡献。

(1)选择优质的设计单位。

选择具有良好资质、经验以及服务的设计单位是保障实现构建优美景观环境的前提。景观工程往往涉及的地域范围大、专业多、工种杂,如绿化种植、土建建筑、小品设施、水景雕塑、景观照明、给水排水、指示系统、户外家具、灯光音响等。因此设计单位应具有优秀的设计创意能力、丰富的景观设计经验和现场处理能力,以保证具有良好的对景观整体效果的把控能力和对局部及细部设计的控制能力,并能做到对相关专业的整合与控制。

(2)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

选择具有良好资质与丰富经验的优秀的施工单位是构建优美景观环境的重要保证。合格的景观施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读图和理解能力,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严格的管理控制能力,以及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景观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感觉和审美素养。 因此,选择合格的、优秀的景观施工单位,依靠其类似的经验、施工的技术力量、设计力量、管理理念及措施是施工品质的可靠保证。

(3)加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合作与现场服务。

①加强沟通合作,设置施工指导。加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合作,形成稳定的协商机制,有助于保证设计意图的施工实现。在大型项目中,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施工指导,作为设计与施工的纽带,以有效防止设计与施工脱节。借鉴其他行业及国外工程建设经验,设置施工指导能有效解决设计与施工脱节的问题。通常施工指导由设计与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在充分理解、消化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参与景观工程建设整个过程,对设计变更、现场调整和施工效果进行控制,保障景观施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②施工指导现场任务。

A:与施工单位沟通,准确传达设计意图。通常,设计单位与甲方的沟通、联系、汇报比较多,甲方对设计意图、设计效果了解较为全面。而设计单位仅仅通过设计交底与施工单位接触,把设计意图告知,这必然造成施工单位无法全面获得完整的设计信息,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脱节。而施工指导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施工前,把设计思想、设计目标、实际景观效果等信息,准确全面的传达给施工单位,成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桥梁。

B: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指导应根据项目的基地情况、实际要求、项目特点,以及工作经验等,来调整和完善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更客观的立场,保证其切合实际、符合要求、迎合效果,并具有可操作性。

C:各项工种建设效果的控制。在现场对景观工程各项工种的效果控制,远比在图纸上来得直观与可靠,特别是地形的塑造、山石的堆叠、绿化的种植等,更是需要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微调,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如地形在竖向设计图纸的控制下,施工指导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从多角度进行现场把控与微调,使其达到设计预期,构建具有丰富意境与层次的景观空间。绿化种植的控制则更为复杂与重要。在景观空间里绿化的比例通常最大,品种最多,加上植物是有生命的,每一株植物都不会一模一样,并随时间流逝不断生长变化。同时绿化种植还是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参与到几乎所有的空间环境塑造中。因此,施工指导必须参与到植物的选定与质量的把控中,特别是对重要植物的选用,如树形、规格、分枝点、健康状况等,以保证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

D:对整体及细节的效果控制。整体构成印象,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成功的景观工程来说,既需要整体效果的把握,也应该对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推敲。在现场,能对现实维度空间的感知和认识,较之计算机模拟出的三维效果要真实与敏感,从而实现现场调整带来的效果提升。对细节的把控还涉及到对材料样品品种、质感、颜色、大小等的确认,以及施工样板的审核,从而保证景观工程的品质。

(4)提升施工单位素质与管理控制水平。

好的景观的实现,设计好是前提,沟通好是途径,施工好是根本。而好的施工则需要好的施工单位,好的施工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搞好工程项目管理是景观工程建设有品质的保证,也是施工单位效益有保障的途径。

①景观施工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科学编制工程进度计划,二是根据条件变化适时合理调整进度。在项目施工之前,须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包括工程总进度、月进度、周进度,以及每道工序的进度等,而且,编制工程进度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并留有一定余地,以保证遇到突况不至于被动。此外,还一旦遇到情况变化,须立即有能力适时调整进度,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按时完成。

②景观施工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控制是施工单位的管理核心,也是保证景观效果的根本。质量控制要做到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核心是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实现,例如企业通过ISO 质量体系的认证,可以较好的保障质量管理的实施。此外,做到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景观项目的理想实现。提高施工质量,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敬业精神;严格执行自检和抽检制度,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此外,还应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应用到工程中来,以提升景观工程的品质。

③景观施工成本控制。

在景观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期要求,又要讲究成本控制。景观工程施工管理中要有成本意识,加强预算管理,进行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制定施工成本计划,做好经济技术分析,严格施工成本控制,对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机械等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节约环保、节能减排、回收利用等是控制成本重要的手段,也是社会提倡和鼓励的。

④景观施工安全控制。

篇9

1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市政建设的脚步也是越来越大。与其他项目相比,市政的建设项目和其有着很大的不同,市政的建设项目关乎到城市中居民的工作以及日常的生活,这就使得城市四周的环境受到市政建设项目施工的影响,迫使相关的施工企业对于市政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必须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还是所有的建设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施工企业对社会责任感的直观体现方式,也是建设现代社会专业施工企业的有力保障。

2市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市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市政工程的建设囊括了公路建设、排水系统的建设等等方面,因为其不确定性以及长期性等特殊的原因,时常会对绿地以及树木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的还会对城市中的公园,对绿化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挖掘或者是填土,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地下的人工构筑物还有表面的硬化等施工还会使得土壤以及地下水源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若是这种环境污染一直都得不到有效地治理,长期积累之下,将会对生态系统以及各种植物,还有生物等造成极大的污染。

2.2市政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一项市政建设项目,从规划到设计,再到最后的竣工,所需要的时间通常都很长,而在该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一些设备还有工人宿舍等实际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对大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例如,工程中的机械大多都是以柴油作为动力,柴油如果燃烧的不够充分,其产生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就会非常的严重;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和颗粒等都会飘散到大气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对环境造成影响。

2.3市政工程的噪音污染

一个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通常场地都会过于狭窄或者处在露天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线路非常长等,进而使得工程施工时所产生的噪音很难处理。而施工时的各种机械噪音都会产生噪音上的污染,给附近的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4市政工程对水源的污染

市政工程的施工条件通常都比较艰苦,对于废水的排放并没有一些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这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废水很难被处理,通常都会直接排放到市政的雨水管道或者是一些天然的水域。而各种各样的机械所排放的一些报废的机油等也会对施工附近的水源造成污染,而工人宿舍中生活废水的随意排放也会对附近的水源造成持续性的破坏。

3市政工程环境保护的对策

3.1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对策

作者认为想要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保护,就必须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进行相关的培训,对于随意的砍伐树木等务必禁止,对工人以及车辆的活动范围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施工的范围、宿舍的选择和大型机械的设立地点等,在选择上尽量远离树林以及耕地等地点,做到最大化的保护原有的绿化场地。对项目合同当中,一些规定之外的树木以及植被等尽量维护不去破坏,对超范围砍伐必须禁掉。在市政工程竣工的阶段必须对施工的现场进行相应的清理或者是绿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对现有的临时道路进行修建的过程中,对于比较大的挖填类施工尽可能的避免,减少原有地形地貌破坏的次数;有效地利用施工现场或者是已经存在的道路或者是没有植被等地段进行部署,最大化的减少附近环境的污染还有对现场植被的破坏。市政工程施工中,工人的生活地区也就是宿舍等地区,其生活的污水应该排放到附近居民区的污水管网络,如果确实无法接到居民区的污水管网络,就必须对排水进行一定的处理,在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再进行排放。生活的垃圾还有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必须要储存在地表硬化处理且有防雨棚存在的临时垃圾场内,并定时进行清理。

3.2防止大气污染的对策

想要对市政项目施工时对大气污染进行缓解,就必须在临时的运输道路上经常性地泼洒水雾进行湿润,有效地减少道路的浮尘飘散;对容易产生尘埃的运输车辆或者是有石灰或水泥等容易飘起颗粒的材料加以覆盖,有效地减少空气的污染;对一些有毒有害的废料坚决禁止焚烧,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和生活的垃圾必须要定点储存并且定期清理;对于一些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就不要使用了。

3.3噪音污染的对策

市政工程的噪音污染几乎很难杜绝,所以说市政工程的噪音污染只能去缓解。例如,施工现场的一些大型机械设备采取安装消音的设备或者是安装隔音的挡板等等;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对噪音的污染问题与项目附近的居民做好协商。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噪音着实比较大且即使进行消音处理也没有效果的设备,尽量选择在白天工作并且避免清晨作业,对于一些必须在晚上进行施工的设备,应该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或者是城市建设部门进行协商,依靠大型隔音板进行作业。如果在最近边界线处对设备噪音的测量超过了七十五分贝,这时就必须立刻停止施工;与此同时应立刻联系厂家进行设备的维修或者是采取减少噪音的方法,直到噪音达到允许的范围之内才可以继续施工。市政项目的噪音大多都是施工的现场机械以及场外机械还有车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为了有效地降低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机械设备在选择的时候就应该优先考虑噪音较小的设备,尽量采取液压设备或者是摩擦设备来代替老旧的振动设备,并利用消声器或者是安装防震底座等来减少噪音程度。除此之外,还应该经常对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确保机械的良好性能,力求设备的噪音达到环境保护相应的标准。对于市政项目施工材料的运输车来讲,应该尽量地避免鸣笛或者是急刹车的出现,坚决不能使用故障车辆,防止噪音无端增加。

3.4对水源污染的保护对策

市政工程泥浆的排放以及废水的排放必须要按照相关部门所制定的制度进行排放,对环保措施必须要严格地执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相应的手段将对周围人们生活所用的水源的影响降到最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泥浆在经过沉淀的处理之后必须要进行定点的排放,禁止排入市政水沟当中,施工作业所产生的污水必须在沉淀池中,经过三级沉淀,并且在经过净化的处理之后,符合了相关的要求才可以进行排放。施工废水和生活所产生的废水,在排放时必须遵守清污和雨污的分流的原则,对于各种施工的废油、废液等进行储存,在统一处理之后才可以排放。而废弃物当中不可以含有有毒物质,以免在雨水冲刷过后对整个地表或者是地下水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4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生态、大气、水域等等,如何控制并减少施工对于环境的影响,进而保护社会和生态环境,是目前市政工程施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用较低的资源代价以及环境代价来换取高回报以及良性的工程建设速度,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市政工程施工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关晓宇,侯丽丽.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好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2]吴立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5).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155-01

1.沉井下沉常遇问题

1.1沉井下沉困难(沉井被搁置或悬挂,下沉极慢或不下沉)。

1.2沉井下沉过快(沉井下沉速度超过挖土速度,出现异常情况)。

1.3沉井倾斜(沉井垂直度出现歪斜超过允许限度)。

1.4沉井偏移(沉井轴线产生位移现象)。

1.5遇障碍物。

1.6遇硬质土层。

1.7遇倾斜岩石(沉井下沉到设计深度后遇倾斜岩层,造成封底困难)。

1.8遇到流沙(井外土、砂涌入井内现象)。

1.9井内渗水过多。

2.沉井下沉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所遇问题,逐个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2.1下沉困难主要由于井壁与土壁的摩阻力过大;沉井自重不够,下沉系数过小;遇有障碍物。

2.2下沉过快主要由于遇到软弱土层,土的耐压强度小,使下沉速度超过挖土速度;长期抽水或因砂的流动,使井壁与土间摩擦力减小;沉井外部土液化。

2.3沉井倾斜主要由于沉井刃脚下的土软硬不均;没有对称地抽除垫木或没有及时回填夯实,井外四周的回填土夯实不均;没有均匀堤挖土使井内土面高差悬殊;刃脚下掏空过多,沉井突然下沉,易于产生倾斜;刃脚一侧被障碍物搁住,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水开挖时井内涌砂;井外弃土或堆物,井上附加荷重分布不均或对井壁偏压。

2.4沉井偏移主要由于倾斜引起的,当发生倾斜和纠正倾斜式,井身常向倾斜一侧下部产生一个较大压力,因而伴随产生一定位移,位移大小随土质情况及向一侧倾斜次数而定;测量定位差错。

2.5对于遇到障碍物时,主要是沉井下沉局部遇到孤石、大块卵石、地下管道、管线钢筋、树根等,造成沉井搁置、悬挂。

2.6遇到硬质土层时,主要是遇到厚薄不等的黄砂胶结层,质地坚硬,开挖困难。

2.7遇到倾斜岩层时,地质构造不均,沉井刃脚部分落在岩石上,部分落在较软土层上,封底后易造成沉井下沉不均,产生倾斜。

2.8遇到流沙时,井内锅底开挖过深,井外松散土涌入井内;井内表面排水后井外地下水冻水压力巴图把土压入井内;爆理障碍物,井外土受震进入井内。

2.9井内渗水多,主要由于地下水丰富;沉井壁上的进水孔未封堵;水泵投入少。

3.沉井下沉处理对策

3.1沉井下沉困难的处理措施有继续浇筑钢筋砼增加重量,在井顶均匀加铁块或其他荷重;挖除刃脚下的土或井内继续进行第二层碗型破土,用消型药包爆破震动,但刃脚下挖空宜小,药量大于0.1kg,刃脚应用草垫等防护;不排水下沉改为排水下沉,以减少浮力;在井外壁装置射水管冲刷井周围土,减少摩阻力,射水管亦可埋于井壁砼内,此法只适用于砂或砂类土;在井壁与土间灌入触变泥浆或黄土,降低摩阻力,泥浆槽距刃脚高度不宜小于3米;清楚障碍物。

3.2沉井下沉多块的处理,可用木垛在定位垫架处给以支撑,并重新调整挖土,在刃脚下不挖或部分不挖土;将排水法下沉改为不排水法下沉,增加浮力;在沉井外壁间填粗材料,或将井筒外的土夯实,加大摩阻力,如沉井外部的土液化发生虚坑时,可填碎石处理;减少每一节筒身高度,减轻沉井重量。

3.3沉井倾斜的处理措施,加强沉井下沉过程中的观测和资料分析,发现倾斜及时纠正;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抽除垫木,及时用砂或砂砾回填夯实;在刃脚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少挖土或不挖土,待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在刃脚较低的一侧适当回填砂石或石块,延缓下沉速度;不排水下沉,在靠近刃脚低的一侧适当回填砂石,在井外射水或开挖、增加偏心压载以及施加水平外力等措施。

3.4沉井偏移的处理措施,控制沉井不在向偏移方向倾斜;有意使沉井向偏位的相反方向倾斜,当几次倾斜纠正后,即可恢复到正确位置或有意使沉井向偏位的一方倾斜,然后沿倾斜方向下沉,直至刃脚处中心线与设计中线位置相吻合或接近时,再将倾斜纠正;加强测量的检查复核工作。

3.5遇到障碍物是的处理,对于较小孤石,可将四周土掏空后取出,较大孤石或大块石、地下沟道等,可用风动工具或松动爆破方法破碎成小块取出,炮孔距刃脚不小于50厘米,其方向须与刃脚斜面平行,药量不超过200 克,并设钢板保护,不得用爆破,钢管、钢筋、树根等可用氧化烧断后取出;不排水下沉,爆破孤石,除打眼爆破外,亦可用射水管在孤石下面掏空洞,装药破碎吊出。

3.6遇硬质土时的处理措施,排水下沉时,以人力用铁钎打入土中向上撬动、取出,或用铁镐、锄开挖,必要时打炮孔爆破成碎块;不排水下沉时,用重型抓斗、射水管和水中爆破联合作业。先在井内用抓斗挖2 米深锅底坑,由潜水工用射水管在坑底向四角方向距刃脚边2米冲4 个400厘米深的 炮孔,各放200克炸药进行爆破,余留部分用射水管冲掉,再用抓斗抓出。

3.7遇倾斜岩层的处理,应使沉井大部分落在岩层上,其余未到岩层部分,如土层稳定不向内崩塌,可进行封底工作,若井外土易向内塌,则可不排水,由潜水工一面挖土,一面以装有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麻袋堵塞缺口,堵完后再清除浮渣,进行封底。井底岩石的倾斜面应适当作成台阶。

3.8遇到流沙时的处理,采用排水法下沉,水头宜控制在1.5-2.0米;挖土避免在刃脚下掏挖,以防流砂大量涌入,中间挖土也不宜挖成锅底形;穿过流砂层应快速,最好加荷,使沉井刃脚切入土层;采用土井或井点降低地下水位,防止井内流淤,土井宜安置在井外,井点则可设置在井内或井外;采用不排水法下沉沉井,保持井内水位高于井外水位,以避免流砂涌入。

3.9沉井内渗水过多,可以事先对井壁上的透水孔进行临时封堵,待沉井沉入到设计高程,浇筑完底板砼后,再打开透水孔;可以采用大功率水泵抽水拍到沉井外排水沟里。

4.结束语

沉井设计的位置主要是做好地质勘探工作选好位置,一般布置在地质条件优越的地方,尤其是地势较低,地下土质为沙土或沙壤土的地方,最不适宜就是地下含岩石、卵石和砾石的地方,在适宜的地方最好修建蓄水池或水窖减小施工难度,降低工程投资。

篇11

一、突发公共事件及政府预警机制的定义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至今学术界尚存在争议,我国学者给出的定义,可谓见仁见智。有的解释为,突发事件是社会生活中一类事前难以预测,作用范围广泛且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而笔者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从公共行政管理角度研究危机的专用术语,主要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国家政权有较大影响,能引发社会连锁反应和严重后果的突如其来的危险事件。

(二)政府预警机制的定义

现代社会中,预警主要靠政府来完成,即突发公共事件职能部门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以提请相关当事人的注意。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建的预警系统,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预警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专业监控机构和有效的预警综合协调部门

在我国,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各级政府虽然都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起到了一定协同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通常需要依赖其他部门或机构,这种在事前各自为政、彼此封闭的部门模式,使政府难以形成预警综合协调机制,也很难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决策。

(二)预警机制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我国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的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救治,而对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突发事件的预防等方面研究还不够,大多数法律法规制定的补救性大于预警性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基本是单一性的灾害防治法律法规,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紧急状态法,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缺乏法律的长效支持。

(三)预警信息系统尚不完善

计算机技术、网络化设备的运用,给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手段。我国各级政府也逐渐重视社会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级政府在技术上还没有建立起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处理、反馈的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不明确、不规范,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各级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危机信息收集机构,也没有规定明确的报告方式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分割,缺乏互通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

三、完善我国政府预警机制的对策

(一)构建系统有效的预警组织体系

首先,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常设性的设置政府预警综合协调部门,并在此基础上,由党政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公共事件的监测、预防,如公安局、国安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

其次,积极发挥社会其他组织的参与作用,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在预防体系中主要起到缓冲的作用,他们是联结民众和政府管理者的纽带。在应急预警中,正确引导、发挥和利用社会其他组织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对危机信息的准确识别或判断,提高政府预警的反应速度,减小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预警监控,完善预警信息收集机制

首先,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不同地域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但最重要的是选择敏感指标和主要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反映不同地域所面临风险的实际情况。通过这套指标,可以对社会和自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判断社会和自然发展运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