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实践探索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学实践探索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教学实践探索

篇1

“傩”指的是假面跳神,其本身属于我国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宗教祭祀的产物,而在楚文化的影响下,“傩”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舞伴生的民俗活动,江西傩舞这一中国傩文化代表、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也由此出现。在笔者调查中发现,江西傩舞本身有着四千余年发展历史,而其本身的题材丰富、种类多样特点,也使得江西傩舞直至今天仍具备着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这就使得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本身对于傩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播、弘扬都具备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江西傩舞概述

(1)江西傩舞的发展。对于江西傩舞来说,其本身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墟时期,这一源于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演变为原始巫教中的一N仪式、一种节令祭祀仪式,而傩舞也由此成形。对于早期的傩舞来说,其本身具备着固定的目的与内容,跳舞的人们戴着面具、舞蹈动作凶猛激烈、在正月十六表演都是傩舞的主要内容,而之所以在正月十六表演傩舞,主要是为了将危害人类的“疫病”与“恶魔”赶走,而由此我们也能够发现傩舞具备着较强的宗教性与传统性特点[1]。

对于周代的傩舞来说,其本身可以分为“国傩”、“大傩”、“乡人傩”等几类,而这些傩舞都属于祭礼的一种;而当傩舞发展到魏晋时期,傩舞的开始逐渐由祭礼演变为“戏”;而到了明清时期。傩舞完全成为了一种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开始向戏曲方向发展。据笔者调查得知,我国当下的傩舞只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地农村还存有一定流传,而这其中的江西傩舞传承最为悠久,祈求丰收、保护孩子、纳吉等都属于江西傩舞的重要内容[2]。

(2)江西傩舞的特点

1. 动力特征独特。对于江西傩舞来说,动力特征独特是其具备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本身属于祭祀大地山川、先祖神o的宗教活动仪式所致,而受这一原因影响,江西傩舞的舞蹈动作往往开朗奔放,洒脱肆意,并凭借着脚勾手弯、身段圆的独特体态形成了变化诡谲、异象纷呈的动力结构,而受这一结构影响,江西傩舞的情感体现与动律特征都具备着较高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是江西傩舞能够历经四千年光阴流逝仍旧存世的原因所在[3]。

2. 节奏动作变化多端。对于江西傩舞来说,节奏动作变化多端同样属于其具备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本身也与江西傩舞的美学特征紧密相关,附点节奏的处理、倾倒的舞姿形态、动作的逐渐加快都属于这一特点的具体表现。受节奏动作变化多端特点的影响,江西傩舞对于气息的调理与呼吸节奏的处理有着较高的要求[4]。

3. 力度变化强弱分明。在江西傩舞中,舞蹈的力度直接受重心与情绪影响,这就使得江西傩舞的力度变化强弱分明,这一特点同样与江西傩舞的美学特征紧密相关。

4. 气韵递增。对于江西傩舞来说,气韵递增也是其具备的特点之一,而这一特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的舞蹈动作需要利用同一方向的气韵做上下倾倒的运动所致。

5. 音乐与服饰独特。除了上述几方面的表演特征外,音乐与服饰独特同样属于江西傩舞具备的特点之一,以锣鼓为主的伴奏音乐、结构简单且古朴有力的以小调为主旋律的独特音乐,继承古傩红头巾、红裙子、绿袖套、宋傩“绣画色衣”的独特服饰都属于这一音乐与服饰特点的具体表现,这些同样实现了江西傩舞艺术性的增强。

二、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1)充实民间舞教学内容。对于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来说,由于高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国家大纲,这就使得不同高校结合自身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借鉴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规划的情况较为常见,而据笔者调查发展,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属于最常见的高校舞蹈课程设置。对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民族民间舞课程来说,以地区、五大民间舞蹈为主体的教材设置较为常见,但结合这一教材设置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结合北京舞蹈学院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设置虽然浓缩了我国各地的舞蹈类型,但这一教材本身较为适用于培养“宽、泛、广”的舞蹈人才,而如果我们能够将江西傩舞加入高校舞蹈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中,高校舞蹈教学的地方性就将得到较好体现,学生也能够由此结合自身差异性特点获得更为宽泛的选择,由此可见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5]。

(2)实现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作为中国傩文化代表、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江西傩舞已经被评为世界非物质物化遗产,这也表明了江西傩舞将在未来实现较为广阔的发展,但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当下缺乏专业的江西傩舞舞蹈演员、以傩舞为素材的舞蹈创作也较少,这就直接影响了江西傩舞的发展。教育事业本身承担着文明传承的使命,所以将江西傩舞引入高校舞蹈教学就能够推动江西傩舞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学生对于传统美德的认同也将实现较好提升,由此可见江西傩舞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的必要性[6]。

三、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完成本文就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展开的相关研究,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对江西傩舞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策略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为江西傩舞的传承与发展、高校舞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

(1)把握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为了保证江西傩舞能够较好进入高校舞蹈教学,相关教职工作者就必须深入了解江西傩舞,并对江西傩舞进行深入挖掘与提炼,以此实现对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较好把握,这样才能够保证江西傩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得以较好实践。之所以这一实践需要以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把握方面入手,主要是由于江西傩舞具备历史悠久、题材丰富、种类多样特点所致。想要保证江西傩舞能够切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着一定困难,而通过江西傩舞音乐与服饰特点的展示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就能够为学生创造江西傩舞学习的好开端,这自然使得江西傩舞能够在高校舞蹈中的实践得以较高质量展开[7]。

(2)实现强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为了能够保证江西傩舞较好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现强调江西傩舞个性、体现其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高校舞蹈教学来说,组合是其主要授课方式,而想要实现强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我们就可以借鉴北京舞蹈学员民间舞教学的教材整理模式,依次进行基础训练组合、性格个性动作组合、表演性组合,就能够依据动律、动作、组合的形式较好实现江西傩舞的教学。例如,下身动律就可以从蹲、蛙抬腿训练组合入手,并在配合手部练后进入步伐组合编排,随后进入编排具体人物形象的表演性组合,就能够较好完成调个性、体现风格的教学组合建设,这里的人物形象的表演性组合编排可以考虑《魁星组合》、《开山组合》、《纸钱组合》等[8]。

(3)提炼江西傩舞典型动作。出了上述两方面策略外,提炼江西傩舞典型动作也能够较好实现江西傩舞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融入,这一提炼可以细分为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与典型动态动作提炼两部分。在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中,相关教职人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江西傩舞存在的傩仪、搜傩、行傩、跳傩之间存在的不同,完成具体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这里笔者选择了南丰傩舞、萍乡傩舞、万载傩舞作为这一典型特征基本动作的提炼对象。而从这三类江西傩舞的提炼中,我们就能够得出文傩与武傩存在审美特点不同的结论,也能够总结出江西傩舞总体动作特点为拙、艮、拧、倾、跺、甩、推、抖。此外,我们还能够发现江西傩舞存在蛙抬步、蛙跳步、跺跳步、禹步等步伐;而在典型动态动作提炼中,这一特点的分析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傩舞表演人物角色进行,如开山动作古朴豪迈、魁星风趣幽默、纸钱动作潇洒飘逸等,而结合这一动态动作提炼,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江西傩舞教学实践就将得以更好展开。

参考文献:

[1]丁庆.论江西傩舞及其课程资源开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06:60-63.

[2]刘永红.开发江西傩舞课程资源的意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1:99-102.

[3]王孟.江西南丰傩舞创作中的解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廖夏林,王春阳.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以江西南丰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27-229.

[5]黄立华,张云鹏.江西南丰傩舞表演者的运动符号解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3-97.

篇2

既然要开展实践教学,那么,怎样理解普通高校的实践教学?其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它与高职教育的产学结合有何不同?我们的回答是:可以用模块设计或模块定位来实现对学生的分层培养。应该说,我们理解的“实践教育”比各级职业教育实施的产学研合作的含义更加广泛,培养目的也更加综合化和高级化。尽管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有不同的叫法,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前苏联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等,但其内涵是基本相同的,即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顶岗操作结合起来,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我们所说的实践教学,既包括为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和管理方法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验证性实践,也包括为解决生产和管理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全面提高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其目的不仅是要培养生产一线的合格劳动者,而且要培养职业管理者,特别是具有创新观念与运作手段的战略管理者。其实质是不仅仅注重一般劳动力的使用,而且着眼于实现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整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应确定以本科为主,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定位,重视思想品德、提高专业素质、突出外语技能和强化实践能力应是专业建设目标。营销人才应划分为初级技能人才、中级管理人才、高级营销人才三大模块,以实现多层次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一)课堂实践教育

1.课堂陈述(Presentation)。课堂陈述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和教学重点展开。教师在课堂上预先说明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主要问题,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归纳要点,制作PPT文件,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陈述。教师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总结,找出其优点,补充其不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并要营造好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案例分析(CaseStudy)。案例分析是一种根据教学需要,由教师选择和安排,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状况,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的案例教学不同于MBA、EMBA,不宜完全用案例分析替论梳理。要循序渐进,从单项性、教学型的案例逐步过渡到综合性、商业型的案例。因此,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案例,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Team-working。Team-working有多种形式,这里主要是指角色模拟教学。它是针对那些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种模拟教学法。具体运用时,教师应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扮演营销人员进行营销操作。例如,讲授完人员推销的理论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柜台推销”或者模拟“上门推销”活动,让学生扮演“营业员”或“推销员”,利用其所学的推销技巧向“顾客”(由其他学生或教师扮演)推销商品(可以是具体商品,也可以是虚拟的商品)。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从操作过程来看,角色扮演教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即情景设置、情景分析、仿真表演、评委会评议和教师总结评价。

4.Literaturereview。对于准备通过考研、考博走学术研究道路的学生来说,利用Literaturereview可以培养其阅读专业文献、掌握前沿动态和进行自主选题的科研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给出研究课题或利用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或关键词,让学生分组在国内外数据库上进行检索,并将结果整理后在课堂上演示,相当于做一个专题综述或述评。教师可订阅多种营销学国际顶级刊物让学生分组阅读,每组负责一种刊物,把刊物中5年来发表的文章和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列表统计,然后加以综合,形成文献统计总表,由学生代表在课堂上演示、讲解。

5.Work-findings。Work-findings是针对毕业后有直接就业取向的学生开展的企业调查或区域市场调查活动。比如,要求学生了解某类药品每一品种的品名、价格、功能、包装、剂型、日用量、生产厂家以及每一品种在广州OTC市场的销售情况,并说明此类药品中各竞争产品的特点以及竞争实力最强的产品的营销策略。调查整理完毕后,由一名学生代表上台讲述市场调查过程,向同学介绍调查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成功或失败案例,分析产品的销售品种及竞争情况,并总结出作为一名药品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可灵活运用的各种调查手段。

(二)校内实践教育

1.以ERP为主的各种模拟实训。近年来,许多学校投资建立了各种专业实验室,其中,可供市场营销专业使用的实验室有市场营销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国际贸易全景仿真实习中心、ERP与电子商务实验室等。在各种模拟实训中,应以ERP软件为主展开实践教学。ERP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管理课程,它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该课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改造、生产能力规划、物料需求计划、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企业结构设计和管理操作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模拟的企业运作,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组成模拟团队进行企业模拟运作实验。每个模拟企业团队一般由6~8人组成,每个实验班又可分出6~8个模拟团队。各个团队一般设CEO、CFO、市场总监、生产主管、会计主管、出纳和审计主管等职位。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于企业实战。在训练中,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通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生学到了管理知识,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

2.“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开办“管理沙龙”等系列活动,将企业家和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广州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杨小鹏、广东商业集团总经理舒海波、吉之岛中方总经理黄启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京文院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卢泰宏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陈增声教授等都曾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演讲,给学生带来新鲜、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另外,专业教师可亲自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实际应用,如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国际管理挑战赛、市场调研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等。

3.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支持下,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校园周边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内的云山咖啡屋、云山书屋、云山小站和云山网球俱乐部等四个休闲场所已成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除为全校师生服务外,还对社会开放。

(三)校外实践教育

篇3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舞蹈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传授方法,教学的实用性和目的性更为突出。一方面,有力促进了中职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符合国家对舞蹈教学的相关标准,院校加强了专业舞蹈师资力量的培训和引进,能够使青年学生在系统专业的舞蹈学习培训后,具备满足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基本能力。这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舞蹈专业人才,更有力促进了舞蹈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也导致中职舞蹈教学的功利性和简单化。特别是在市场条件下,舞蹈人才必须面对应聘求职的竞争。这使中职舞蹈类专业划分更加细化的同时,也影响了舞蹈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入。在这样大背景下,中职舞蹈教育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约束技能标准,而轻视舞蹈艺术内涵的发掘和演绎。要么过分重视舞蹈基本技术的教授,只有大量对舞蹈动作的示范讲解,却缺乏对舞蹈外在形式之下所构建的深层意境的剖析。致使课堂教学有内容无趣味,有技术没技巧,教学互动贫乏,教学质量一般。要么过分强调教学课程设计形式上的标准化,使学生始终被动地学习舞蹈作品、机械地重复舞蹈动作,却不重视传授舞蹈语言表达上的精髓,学生对舞蹈只有动作的记忆,缺少心灵的触动和交汇[2],更难谈及在舞蹈上追求艺术创新和自由表现。简言之,中职舞蹈教学弱化了艺术教育熏陶对人的全面培养和提高,限制了学生的舞蹈思维发展和创作的生命力。

2.舞蹈意境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舞蹈是有灵魂的艺术。舞蹈通过表演勾勒出的意境,饱含着作者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追求。对学习者而言,舞蹈鉴赏能使学舞者较快了解不同类型舞蹈的专业标准和表演风格,直观感受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所谓舞蹈的意境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对背景的介绍和描绘、解读音乐烘托的基调和氛围,代入作品塑造的独特情境,引导学生逐一解构舞蹈自身呈现出的美学元素组成。帮助舞者充分运用想象力构建以我为主的虚拟情景,让教学在作品营造的艺术空间中展开,使学生领悟舞蹈主体思想,体味舞蹈细腻情感,身心浸入其中去演绎作品主题赋予的灵动和激情。以《云南印象》为例,为展现特有的云南民族文化而包含着大量的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3]。而传统民间舞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艺术凝练的缩影,常常拥有着丰富的人物情感,蕴含着广博的历史渊源和唯美意境。首先,在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认知舞蹈的外在形式美,如从讲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入手,对区域内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服饰进行大量深入的背景研究,教学生体会作品中美的观感;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动作场景美,如播放舞蹈所反映的各族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具体内容,明确讴歌的对象,教学生领悟作品中美的定义;再次,要把舞蹈向实际生活取材凝练的动作返璞归真,从具象化的生活动作向抽象化的肢体语言正向学习,教学生感受舞蹈美的塑造。如果单纯强调学习民间舞的肢体动作技术,是难以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水准的,更何谈舞蹈表演的感染力。所以说,重视传授对意境的欣赏和品鉴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舞蹈精髓的认知力与创造力,可以更好地去用舞蹈表现和创造美的意境。

3.推行舞蹈意境教学的对策措施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无论是幼教专业对学前儿童的审美启发,还是表演专业对艺术功底的积淀历练,都非常适宜推广和开展舞蹈意境体验式教学。一是加强案例式教学,历练学生对舞蹈的分析能力。舞蹈,是内容和形式十分丰富的艺术载体。舞蹈学习和表演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对意境本身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之上。日常教学中,可以多采用源于生活、意境丰富的优秀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典型案例式教学。学生通过观察舞者身体、神态,及舞台场景的声光变化等,形成对舞蹈的直观体验,并结合主体形成舞蹈意境的内在心理认知。然而,由于对舞蹈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的差异,各自形成的心理认知也不尽相同。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可以权威地剖析经典舞蹈作品的创作意境,有效矫正各类错误认知,形成学生对舞蹈意境认知的正确经验。二是提倡自主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知能力。在意境教学实践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要学会欣赏发现舞蹈之美,更重要的是能够分析舞蹈美的构成。首先,要改进课程设计,增加舞蹈鉴赏的学习比例;其次,要加强课堂互动,为学生提供探讨舞蹈意境的良好氛围;再次,要支持学生进行基于意境体验的自主式舞蹈教学,并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既能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为学生进入社会后通过自学提高舞蹈技艺奠定基础。三是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艺术源于生活,舞蹈意境同样来自于生活实践。学生对舞蹈作品意境的体验,只有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才能够达到移情共情的心灵感悟,形成出对舞蹈原汁原味的表现潜力。因此,舞蹈意境的课堂教学,同样要鼓励学生用艺术的眼睛重新观察和审视生活。在两者的比较中,多去思考如何将客观生活用舞蹈语言去内涵式、抽象式地表达。既能增强学生的意境感知能力,又使学生善于根据生活感悟进行舞蹈创作。

篇4

农业机械教学力求通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得相关领域的人才掌握最新的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原理与方法,继而促进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使用。通过农业机械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素养的提升,农业生产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1农业机械教学探索的相关切入角度与措施

1.1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优化的同步探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现阶段,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农业科技都在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教学既面临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快速更新的挑战,又具有教学设备不断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改善的条件。因此在开展农业机械教学探索的过程中,一线教师首先可以从教学方法与教学设备优化的角度开展教学探究工作。结合现阶段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尝试动态教学方法,以视频、图像形式将农业机械结构直观动态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并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来继续课程教学内容[1]。

1.2教学实践优化与实训基地建设探究,优化整体教学环境

农业机械教学讲求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在开展教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积极的探究农业机械教学实践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工作。以实际的农业机械拆解、维修、展示来让学生检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建设实训教学基地,进而以教学课程任务的形式指导学生完成农业机械的探究与维修工作,使得学生能够随时应用其课堂所学的知识,体现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1.3应用性教学与校企合作教学探究,强化人才专业素养

应用性教学是农业机械教学的一大特点,除了课程实践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师在探究农业机械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从学生岗位实践以及校企合作等角度来探究提升农业机械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根据农业机械教学应用性的特点,学生除了掌握必备的课程知识外,还应当能够有效地融入社会岗位,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相关的领域。

2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有效对策

2.1充实教学设备,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农业机械教学对于最新的农业机械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对农业机械的接触直接关系到其后期在社会中技能水平的发挥。因此在开展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及时的更新农业机械设备,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工具,由专业的教师及时的进行课堂应用,指导学生掌握最新的农业机械设备知识以及维护处理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专业应用技能,为其实际的技能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2]。

2.2提升实训课程比重,积极开展主题实践课程

农业机械教学注重技能的应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提升实训课程的比重,以农业机械高效率使用、农业机械维护保养、农业机械维修以及农业机械更新等为课程的主题。使得学生在相关的场景下开展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进而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借助实训课堂来应用和检验已经掌握的基本技能,最终促进自己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2.3促进顶岗实习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走入社会岗位,以社会的需求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农业机械教学所教授的课程知识应用性极强,并且在不断地更新,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安排顶岗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开始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补充学生所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在多方面实践教学工作的共同指导下,农业机械专业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结束语

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及现阶段农业机械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农业机械教学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分析。从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农业机械教学应当积极从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教学探究。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相关教师除了要不断优化教学设备,直观展示农业机械知识外,还应当努力组建实训室教学基地,以主题教学的形式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尝试校企合作,以顶岗实习来检验学生的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5

1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的本质内容就是要从学生当前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能力差异性的角度来分别制定教学目标,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以此来实现良好的分组教学。这样的教育教学发展下,学生更多的是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并在个性化指导方案确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以此来整体性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分层教学的意义: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水平更好地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消除学生自卑和自满心理,增强自信。基础差的学生不会担心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参与课堂活动,也不必担心无能力完成任务而放弃努力,基础好的学生永远有新的挑战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分层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便于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所长,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积极回应学生需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2高职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实践的主要方式

2.1教材内容的分层

教材内容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制定要尽可能的满足不用层次学生的实际培养目标和其对自身的未来规划。针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而言,其使用的教材也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一课程可以使用不同系列的教材,即便是在应用同一套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不同学生设置有不同的起点和不同进度。

2.2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对于提高班的学生而言,教师要以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范围为基础来适当进行教学进度的提升,为了缩短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差距,教师可以将当前的英语知识内容教学与大学四级考试的内容进行契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能够对于当前的课本知识内容进行基础性的掌握,并就英语知识内容深度和广度有效性拓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提高班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水平不同,还需要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够就当前的英语知识内容来充分进行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普遍性的达到素质教育发展下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基本班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就需要将自身的教学重点更多的放置在对学生英语基础性知识内涵的夯实上面。加强学生的各项技能和技巧的提升,增加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储备量,从而在放慢教学进度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加强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以此来从实践应用的角度让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在这样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逐渐从基础班逐渐向着提高班的方向进行过渡,在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达到要求之后,就能够以提高班的形式来进行教育教学。

2.3评价方式的分层

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善传统模式下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师要从课上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实际表现和课下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反馈中对学生实现综合性的评价,并增加作业完成状况、课堂出勤程度以及在课程英语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际表现状况等内容来作为综合性评价的依据。这些评价内容的制定,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并有效改善传统以成绩为主评价方式的误区和缺陷。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到对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不同,只要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表现很好就应给予充分肯定,做出合理评价。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基本要求下的一项创新。虽然课程教育的实践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从整体性的教学效果来看,其已经能够确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能够在分析和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化差异基础上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够获得有效激发,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敏敏.论因材施教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6):229.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60-02

正确规范的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工程制图》作为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课程之一,主要涵盖了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图样表达知识、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与绘制能力。工程制图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工程通用语言,同时结合我院作为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并且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而且可以熟练运用初步这门工程技术语言,在以后的医院或者企业研发的工作中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

在我校的课程设置中,该课程设为医学物理、X线机、CT[1]、MR等专业课程之前,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学习专业课之前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为此,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空间思维变成实际的图像和立体,同时培养学生使用仪器绘图、徒手绘图以及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图的能力。所以我校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2],在工程制图中融入医疗仪器相关制图的内容和特点,贯穿学生的建模意识,加强学生的三维图形表达能力及其够形训练,扩宽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范围。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本文中,我们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第二课堂、考试考核等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够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课程学科的设计要求是教学内容应当新颖翔实,知识结构相对合理,能够体现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方向,课程结构清楚,各知识点相互联系并且联系紧密,能放映体现学科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教材的选择上,工科教材版本和材料选择余地交大,但是专门针对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的兼具典型性与先进性的内容还不是很多。针对该问题,我院周凌宏教授、陈超敏教授在数十年对工程制图教学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五方面的课程主要教学内容:①投影的基础;②构型设计;③表达方法;④制图规范。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基础、概念、原理知识教学为主,同时以兼顾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逐渐引入生物医学其他学科的需求和内容的表达。比如,除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在教学内容上适当补充当前生物医学工程中涉及工程制图学科内容的前沿应用及发展趋向,比如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和工程制图的联系,一则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二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在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需配合大量的图片和图画,如在讲解三视图的投影法概念时,要求在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平面的方法和原理。那么如何让学生直截了当理解的三视图构成、表现的形式,空口的语言表达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又比如在介绍组合体和零件图时,会有大量的空间图形。如果采用板书或者画图的方式,一是无法保证图像的准确性,二是浪费课堂的时间。所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而且必要的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模拟和表达等手段将投影过程中比较复杂、枯燥的内容通过直观、形象、而且富有动感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主动能动性。同时,对于教学中知识和内容,可以让学生将复制,方便他们课后继续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成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交流方式,突破了单纯课堂教学的限制,形成良好的补充和反馈作用。比如学生们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邮件,QQ或者微信的互动交流,实现答疑解惑的目的。

三、实践与理论课程紧密联系

《工程制图》课程作业内容的配置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制图大作业是给出一组医疗仪器零件平面图.要求学生从一组平面图任选一个方案.结合前面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零件完成工程制图大作业[3-4]。对此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将所学知识直接在作业中得到体现[4]。在具体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具体工程制图难题展开,从而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带着实践中的疑惑开展理论学习,从而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欲望,创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生活中实际难题与课堂理论的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源动力。

四、坚持开放第二课堂

考虑到课堂的课时有限,针对学有余力,以及对工程制图感兴趣的学生。我校陈超敏教授在全校范围开设了工程制度CAD选修课[3-5]。该选修课可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而且可以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相关工程制图问题,自身自主性探索的同时,通过选修课老师的帮助和引领,得到完美的解决。比如,在此选修课学习中,我校中西医的医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在其医学论文中通过AutoCAD软件的表达来展示其使用的设备结构和原理,其的医学课题研究提供极大帮助;也有医学生在临床业务中发现当前的手术剪存在可改进和提高的方面,通过工程制图和CAD的学习,帮助他很形象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和发明,并且使他的设计和思想变成实物。通过类似的良性循环,吸引对工程制图刚兴趣以及有需求的学生进一步对工程制图的基础概念和思想进行锻炼,同时深化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结语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涵盖了工程技术、图像处理和医疗仪器的众多方向,具有高度交叉综合的特性[2]。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且在我国的发展时问较短,如何将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我同的医疗研究现状相结合,培养出一批兼具工程技术研发和生物医学基础能力的专用及研究人员,是该学科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工程制图作为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在教学上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从基础知识到理论应用,环环结合,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基准,扩展思路,开发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我校在授课内容、教学方式及实践环节的实践与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⒖嘉南祝

[1]张华,马建华.《CT原理与技术》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05,(6):160-161.

[2]刘平.工程制图课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07):91-92.

[3]孟祥宾.构建科学的高师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9):159-161.

[4]丛文静,马晓霞,赵敏.工程制图自主式学习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197-199.

[5]刘平,刘楠.工程制图CAD考试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06):137-138.

篇7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10-019-05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浓厚的今天,中国金融业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交流日趋紧密。无论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国际贸易、资本流动,还是诸如凯恩斯相机抉择理论、IPO绿鞋机制、创业板做市商制度、呼之欲出的国际板等这些进入国门的同时扬弃西方金融思想和制度的金融创新,都使金融英语成为当今时代广泛需要的一项人力技能,掌握金融英语的专业人士为时代所亟需。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史志康教授认为:“上海如果继续在金融英语人才的培养上没有危机感,步履缓慢的话,那么,被抛离金融中心城市的第一集团就绝不是危言耸听。”目前,高校教育对金融英语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基本形成了共识,金融英语课程已普遍纳入了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的金融学专业更是如此。但是,目前高校制度对金融英语课程在思想上的重视与在实践中真正落实这种重视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更为迫切的矛盾是,金融英语教学环节的效率和质量亟待提高。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不断探索,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改进创新,发现和总结出这门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和症结,然后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这样就能够使这门课程真正走上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轨道之上。

一、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分析

对于经济类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金融英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于英语专业,也不同于其他的经济类专业。在当今金融学专业的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困难,这些难点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金融英语的课程定位不清晰,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有待加强

金融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取决于这门课程最终的培养目标,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怎样的技能,成为适应何种社会需要的人才,以此来决定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个过程即为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定位是课程发展的战略方向,定位准确恰当,课程建设就能事半功倍。比如:如果金融英语课程定位为培养直接服务于必须掌握金融英语技能的岗位专业人才,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一定要突出实务性,教学内容就必须与岗位业务实际紧密结合;如果这门课程定位为培养对金融领域专题问题做深入研究的科研人才,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需要突出金融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金融专业词汇的扩展;如果这门课程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国内金融领域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那么课程内容的设计就需要对金融业基础的词汇、术语、业务、制度和理论的英语表达和交流在听、说、读、写做全面的培养。然而,当今许多高校从上层的制度供给者、中层的管理者,再到下层直接接触学生的课程实践者对金融英语课程定位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混沌的,甚至有不少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还存在这个问题。这种状况是导致金融英语教学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改进高校金融英语课程定位不清的问题是有相当难度的。

(二)教师和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当前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传统单向讲授灌输式教学法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具有更好教学效果的启发问题式、专题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法使用的比重很小,许多任课教师的教学状态给人以敷衍之感。再从学生方面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设计缺乏积极回应,使教师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这种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包括课程定位、教学环境设施、教学方法、教师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素质等。这些原因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浅层次原因,而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金融英语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是导致这门课程教与学的主体主观意愿都不强的根源所在。

从教师方面来看,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的定位认识不清,于是难以形成本课程成熟有效的系统教学模式和授课风格,做不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同时,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也不足,于是自然出现教师授课时不够投入、敷衍塞责的现象。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当普遍,而这又缘于学生对金融英语许多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狭隘地理解金融英语乃至英语学习的意义,认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接触不到英语,因而学习金融英语没有意义,于是这些学生就形成了仅以应付考试拿到学分作为学习这门课程目标的消极学习策略。

(三)学生对金融英语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学生普遍的学习态度和愿望也会感染教师,学生对金融英语的学习缺乏兴趣使得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难以施展, 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受到抑制。导致这种学生对这门课程兴趣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校方的课程定位问题,有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当然还有来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及其自身素养、志向方面的原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兴趣问题是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而围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如研究性教学、发现式教学的改革,是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

二、应对金融英语教学实践中难点的对策

(一)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共同正确定位金融学专业的金融英语课程

目前,高校的管理层已经普遍认识到了金融英语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但落实这种重要性方面颇显不足。诸多经济院校的金融学专业中金融英语课程仍然是选修课,使得这门课程的一类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缺乏校方的政策和制度平台。因此,校方管理层作为这门课程的制度供给方需要切实推进金融英语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逐步确立金融英语课程在金融学专业中的核心必修课程地位,给予这门课程的基层教研工作以良好的政策、制度和经费支持。在这门课程定位的制度变迁中基层教研部门的重视和改革推动是管理层真正重视这门课程并提升这门课程地位的重要推动力量。

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需要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予这门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这门课程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定位为既掌握基础的金融专业术语、理论的金融专业英语表达又熟悉基础金融实务中金融英语的应用。任课教师需结合这种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这门课程的内容,将该课程教学模式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转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模式;将单调灌输讲授词汇、课文原文逐句翻译、课后习题讲解的教学模式改为活泼有趣的小组专题会话练习、小组情景对话、任务布置及测试等丰富多彩的发现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通过这种制度的制定和教学环节教学方式的改革转变金融英语课程混沌的定位现象,使该课程逐渐成为服务于时代的金融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

(二)任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目的

学生对于金融英语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实际上,学生对这门课程在最初就存在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是导致出现诸多不良教学现象的根源所在,而许多任课教师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对金融英语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目的呢?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在金融英语课程开课前首先根据学生的以往英语成绩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大致客观的了解,然后以课堂、课间和课下询问以及课堂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学生究竟是怎样看待这门课程的。之后教师基于学生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在教案设计中留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阐释、和学生讨论“学习金融英语对我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尤其要重视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在实践教学中会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很可能不会用到金融英语,所以学习该课程没什么意义,任课教师需要就此问题及其他问题从如下几个方面与学生讨论和交流:其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在最初阶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最初择业时,个人意志往往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选择,认为自己将来的发展不会接触到金融英语不免武断。其二,金融英语为个人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金融英语对于高端金融人才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其三,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金融英语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知识的各行各业中,诸如QFII进军中国A股、美国QE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等都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事件,而作为一位金融学专业的大学生更需要对这些经济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其四,金融英语的学习素材中有大量的金融学知识信息,它们能够为金融学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提高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最后,每一位同学都已为英语的学习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时间,现在选择了金融学专业作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金融英语是将这些前期在英语学习上的辛勤积累转化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后关键的一步。

(三)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以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在金融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更能得到印证。掌握金融英语这项技能更多需要学习者勤奋认真地去记忆、总结,而较少需要逻辑推理、想象。因此,在繁琐的金融英语记忆背诵中如何变单调枯燥的学习为灵活有趣的学习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者都要面对和认真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金融英语的教学实际,将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之外的多种教学法灵活运用于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是提高这门课程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具体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问题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发现式教学广泛运用于金融英语每一节课的课程设计中,逐步降低乃至取代单向灌输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对于问题启发式教学,在课程进行到利率问题时,结合最近人民银行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来设置这样的问题:中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说明中国的金融环境有什么变化?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对中国经济有何益处?对于情景式教学,将之运用于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rket, foreign exchange章节;对于讨论式教学,将之运用于Eur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等知识点的介绍。

2.充分运用任务式教学法,给学生适度的压力和动力。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金融英语的学习中计划性和方向性并不明确,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差,这种现象在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中更加凸显。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具体方法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为每一堂课设计布置学习任务,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下达。这个任务包括:时事金融英语材料阅读,金融英语视频观看、听力材料学习,习题练习,PPT专题制作等。此外,任务的形式还包括在一个教学周期设置1-2次的随堂Test。任课教师尽量将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量化,并将之以一定权重纳入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中,而且教师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点评,表扬优秀者,肯定进步者,鼓励努力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当今的学生对荣誉和成绩仍然是十分看重的,因此,上述任务式教学法的运用会给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增强学生金融英语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具有强烈的活力、创造力和潜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较强英语学习兴趣的同学去组织管理课外的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演讲等活动,使学生的这种活力、创造力和潜力得到释放,在释放的同时学生学习金融英语的兴趣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实践中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环境是在熟悉的同学之间,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拘束和羞涩感,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敢于用英语交流和用心地倾听,这样的第二课堂对于金融英语课程的教学同样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4. 整合金融英语教材,给学生提供时代感浓郁的自学材料。目前,各种版本的金融英语教材林林总总不下十数种。这些教材的内容和风格有较强的同质性,都按照金融业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以英文原文难句解析词汇课后阅读习题这样的顺序来安排各章节的内容。这些教材的内容照顾到了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点专业英语表达的介绍,但这些教材中的内容几乎都不同程度与时代最新的金融事件存在脱节,如果教学就囿于这些有限的材料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不利于学生成为面向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教材中对银行柜台、外汇交易等实务的介绍十分单薄,要么不做涉及要么通篇如此。因此,金融英语的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大量整理汇总工作,整合金融英语的教材,使每一章节都有相配套的与时事紧密结合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查阅,而且要在课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金融实务的介绍。

结束语

金融英语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难点,这些难点首先在于这门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其定位仍然不够清晰,其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这门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熟悉乃至掌握金融英语技能的专业人士日趋成为时代亟需的一类人才的今天,广大金融英语的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些难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克服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困难,使金融英语的课程建设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赵惠娟. 改进金融英语教学的基本构想[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3).

[2] 巨 铭. 高职高专金融专业英语教材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8).

[3] 舒 娜. 高职金融英语分步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5).

[4] 李丽丽,谢建中,乔媛,任. 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5] 胥丽卿. 高职院校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6] 冯长甫. 关于强化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思考[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7] 王晓佳. 关于强化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9).

[8] 郭 磊.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9] 孙 钰,潘天芹. 论应用能力培养导向的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篇8

高中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课程,数学概念则是表达这种抽象思维的语言,因此准确理解与把握概念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1]要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抓好概念教学是关键,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高中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对学生概念学习造成很大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巧设情境引入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在引入数学概念时,我们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将数学概念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让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的,是富有生命力的。”[2]我们可以尝试用生活实例巧设情境引入概念,具体方法是教师引用与所学概念有明显关系或能够直接体现概念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中的数学元素,从而感知数学概念,在实例中获得感性认识,再水到渠成地引入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容易得多,深刻得多。例如在教学“算法”概念时,我从生活中的实例说起,用手机浏览网页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第一步,准备好手机;第二步,打开手机无线网络开关;第三步,打开手机浏览器,输入要浏览的信息内容;第四步,浏览信息。通过援引生活中用手机浏览页面,创设类似数学算法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按次序进行操作的,再从生活实例过渡到数学实例,最后引入“算法”概念。这样的概念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识记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灵活应用概念。

二、丰富教法,理解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是高中概念教学的关键,要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概念教学方法,丰富教法,我在长期的概念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以下有效的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就是根据概念教学目标,课前安排学生根据概念动手尝试建模,在课堂通过模型进行演示,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一种方法。它是数学概念教学中往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既降低概念教学的难度,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点线面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准备一根绳子,在教学概念时,以桌面为平面,用绳子作为直线,引导学生进行演示,充分理解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在演示基础上,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出点线面位置关系。

2.实例法。实例法就是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借助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这种教学方法由于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可以以我们国家为例,让学生了解“集合”是一个整体;在教学“概率”这一概念时,我们列举生活中买彩票、摸奖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概率”是研究随机性规律的概念。

3.图示法。图示法就是借助图画理解数学概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直接揭示数学的本质属性,化抽象为形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交集、并集”概念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画图理解这两概念与区别;也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软件,生动地展示交并集概念,这样既直观形象,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比较法。比较法就是将数学中某些相关概念进行比照,加强对数学概念理解的一种方法。数学中很多概念总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我们要充分把握这些概念之间联系,加强比较,在比较过程中了解概念间的相似点与存在的不同,“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解题能力。”[3]例如在教学“集合”这一章时,这一章涉及很多概念:集合、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等,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运用比较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分析完每一个概念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集合、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等概念整合起来,进行比较,探究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存在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建立起来的概念才会更准确、更清晰。

三、解决问题,应用概念

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概念的标准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的熟练应用更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4]学生数学概念形成以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原型与内涵,引导学生发现概念学习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既关系到学生数学概念的巩固,又关系到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形成。例如在“集合“这一章,要使学生准确把握“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等概念,明确区别这些概念间的异同,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概念,只有通过反复运用概念,才能在运用中不断巩固概念;在应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通过“错解、反例”辨析等题型进一步巩固概念,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从而灵活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最终提高运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概念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概念教学研究,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概念学习兴趣;不断探索概念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教法使抽象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在运用中巩固数学概念,提高学生应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邢振华.谈数学概念教学[J].新课程(上),2013(08):187.

篇9

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少年儿童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她的动静结合,音形协调,感官刺激,身体反应的等要求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应深入探讨少儿舞蹈课堂教学,充分认识少儿舞蹈教学的作用,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走进艺术的殿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

一、坚持学生兴趣培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旦对某种学科或活动发生兴趣,就能长时间,主动、积极地从事这项活动。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教育是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培养少儿学习的兴趣,首先要端正学习动机。构成学习动机的成份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是高兴的、主动的,积极的,只有愿意去学,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在舞蹈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从被动、盲目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意识,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即端正其学习动机、目的,并使之有持久、稳定的兴趣。

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组织课堂,调动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调节好课堂气氛及训练节奏。众所皆知,舞蹈课中的基训内容单调、枯燥、乏味,可它又是最基础的训练内容,必不可少。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骨骼软,易变形,好动,注意力易转移,大脑皮层发育未完善,容易疲劳……所以,我认为对孩子们的训练不应一味强调动作的准确性,规范性,不可要求过高或长时间的反复地重复着一种动作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唤起孩于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此外,为防止基训单一动作的训练而造成学生厌倦情绪,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穿插游戏活动进行,且利用孩子们熟悉的音乐编排些短小、形象、生动,鲜明,动作性强等特点的组合,或让学生自编、自排小组合,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

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启迪下,应将这种兴趣引向更高层次,既经过一个由兴趣――乐趣――志趣的发展过程。只有完成这一全过程,兴趣才能得到巩固和升华,孩子们才会对舞蹈从感兴的基础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从而更加明确学习且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对矛盾中,教师由于本身的知识水平,肩负的责任,掌握着教育的主动权,而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缺少知识经验,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指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这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首先,教师在业务上必须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自身业务素养。正如加里宁所概括的辨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从而在教学中,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启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例如,教学的基训课上,如何将“静力性脚位站立”这一枯燥单调的动作教授给学生,我们在综合运用了示范、练习、观察,模仿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充分运用语言提示法,启发孩子进行想象:“你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上,像那傲然昂首的迎客松,任凭风吹雨打,也不能将你们吹倒。”老师的反复引导讲解,一丝不苟的准确示范,循循善诱地耐心纠正,使得孩子们兴趣盎然并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基训动作。

其次,在每个孩子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教师通过悉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态度,接受能力、舞蹈基础水平,意志性格等,从而分出档次,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教学。如我们对班上尖子学生进行难度较大。更严格的训练、要求:对基础较薄弱的孩子也不容忽视,要给予多表扬,多鼓励,让他们多接触舞蹈及舞蹈组合,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总之,舞蹈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会使每个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和不断追求的进取心,还能在他们中间形成一股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美育教学,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201-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eform in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LIAO Mei1,2, LIU Xiaobin1, ZHANG Yonghui2,3

(1.Medical College of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31, 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3.Hubei Key Laboratory of Natural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Wuhan 43003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students were not interested in learning it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hich including much boring explanations and repeated recit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Case-Based Teaching, Discuss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in theory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 integrated validation-to open up-to independently desig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thod is applied in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The full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learning materials. Besides,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new assessment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Pharmacy;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Teaching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因而全面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值得教师认真研讨的一个问题。为了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根据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科特点,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外,还综合使用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研讨性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方法等,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性强,同学间交流多、思考多,深受同学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1 案例式教学

所谓案例式教学法通常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在天然药物化学各论的各章节都列举多个常用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实例,通过使用实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的能力。在此仅以本课程《生物碱》和《萜类》两章为例,见表1。

1.2 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应用光谱法鉴定天然化合物结构的能力较低的问题,我们提前发给学生一些天然化合物的光谱图,让学生去查阅文献和标准图谱,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后,将个人的解析过程做成PPT进行汇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查阅文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进行专业交流的水平。例如,近两年教学中,用于讨论式教学的结构解析化合物情况,见表2。

1.3 研究式教学

通过开放性实验及实践创新训练课题,使学生参与到实验的选题、实验方案设计以及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综合验证-全面开放―自主设计―协作创新”多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

在实验课中,降低验证性实验的学时比例至10%,主要用于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同时,扩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每年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学生学会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制备、分离提纯与分析鉴定的方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平台,使他们有更多的实验机会;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行组队、自行选题,进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本环节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通过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计划及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4]。

3 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信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增加师生互动平台

本课程的理论及实验课堂教学均采用多媒体课件,使讲课更生动、更形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被学生接受理解,提高了学习效果。由于本课程讲授内容的重点是天然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仅靠文字描述,学生往往难以想象出具体流程的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在教学课件上选用了许多设备图片,使授课内容形象化。另外,在涉及工艺、实验原理或过程等需要加深理解的地方,我们还应用flash、photoshop 等软件自己制作了一些动画和图片。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结构解析部分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课程讲授通过化合物的测试图谱、波谱数据以及立体结构图形辅助模拟,更加应用性地进行结构解析部分的讲解,部分立体结构讲解部分还利用立体分子模型的直观教学方法,避免平面形式教学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立体结构的想象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5]。

4 改革和探索新型考核体制

在考核方面,为克服学生为考试而考试的弊端,增强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灵活应用,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的方法。增加平时考核成绩在期末成绩中的比重,尤其是平常课堂练习成绩、开放性实验表现情况、社会实践报告及综述报告效果等都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按照学生在这些实践及互动教学中表现出的态度、能力、认真程度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5 教学改革设想

预期在3~5年内实现学生可以在嘉应学院校园网上修读天然药物化学网络课件,实现本课程教学从多媒体辅助教学向E-learning的转变,成为学生自学、复习和远程教学的重要手段[6]。同时本课程还可以建立网站,开设教学博客,设置专门的师生共用的电子邮箱,搭建师生公用平台,答疑、布置作业,介绍学术动态都在网上实现,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习心得等及时与任课老师或其他学生交流,达到互动学习,促进师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本课程的课程网站外,任课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专业期刊库等资源,以及CA、Medline、SFDA、FDA等的专门网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笔者的几点教学体会。天然药物化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如何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值得长期探讨。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叶品良,刘婷婷.方剂学案例式教学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19-20.

[3]高丽君,崔建华,苗苗,等.天然药物化学发现式实验教学的探索与运用[J].药学教育,2007,23(1):31-33.

[4]杨宏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创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201-203.

篇11

儿童色彩素养发展的内在需要 在系统学习色彩理论知识之前,低年级学生对色彩的使用是自发的、直接的、感性的――而非深思熟虑的。换而言之,他们对色彩的选择更倾向于依据自己对色彩的偏好。不过,少数低年级学生对色彩的选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常常能说出并认出原色和间色。此时,是开发他们多样性和创造性地绘画经验尤其是配色经验的黄金期。大号的画笔(如水粉笔)能够扩大学生的手臂活动范围,油画棒、彩色铅笔和水彩笔有助于开发学生对微小细节的表现能力。而长期的单色平涂式设色法过于呆板,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绘画欲望及能力发展的需要。另外,低年级学段也是学习积极性最强、接受能力较好的时期,这时他们像白纸般可塑性强,像海绵般吸收力好。

油画棒材质的优势 在小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中,油画棒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与水彩笔相比,它既拥有更鲜艳的色泽,能涂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又有极强的覆盖力,既可擦,又耐保存,有些还水溶;与彩色铅笔相比,它远远环保耐用得多,色彩厚重又相对省力;与水粉颜料相比,它用起来轻巧便捷。更棒的是,能与水粉颜料巧妙结合使用,即油水分离。

渐变色技法的优越性 渐变色是柔和晕染开来的色彩,从明到暗,或由深转浅,或是从一个色彩过渡到另一个色彩,充满变幻无穷的神秘浪漫气息。渐变色技法较典型地运用于中国传统工笔,将其渲染的工质细腻唯美梦幻。油画棒渐变色技法,即用油画棒通过一定规律的排序涂出渐变色的效果的技法,也使笔者找到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设色技法与小学低年级美术造型・表现课教学的一个契合点。工笔画繁复的三矾九染,显然不适用于尚缺乏耐心的低年级学生,而油画棒只需涂一层即可瞬时出现艳丽明快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色彩对低年级学生绘画的意义 小学生作画的基本过程是先构思再打铅笔稿,然后用勾线笔勾线,最后涂颜色。如果说铅笔稿确定一幅画的骨架,勾线笔筑起血肉之躯,那么色彩则相当于最外面的皮肤,最终决定一幅画的视觉效果。漂亮的色彩可以拯救一张平庸的画,糟糕的设色也能毁掉一张出色的稿子。实际上,这里的油画棒渐变色技法突破了勾线框色的局限,直接用油画棒起稿,线面结合,同时培养了学生大胆自信果断画画的习惯。

油画棒渐变色教学实践与探索

体验色彩摸索技法 第一学期,学生的造型能力还较弱,他们的绘画方式仅限于勾线平涂。这一时期的色彩教学中,笔者没有限制绘画工具,也没用刻意传授色彩技法,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大胆体验各种绘画材料,积累绘画经验,自行探索涂色方法。通过水彩笔、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各种材料的比较运用,让学生们体验其各自的优劣。运用大量照片、绘画作品和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各类事物丰富的色彩,尝试用绘画形式去表现。

变体临摹深入学习 第二学期,学生的造型和审美能力都有了一定进步。前一学期涂色教学中,笔者只在第二课时语言中提到过几次渐变色,一些悟性好的同学自己尝试了很多次,积累了一定收获。这学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一系列范画,进行系统的渐变色教学。首先,通过彩虹引入色相的渐变推移。红、橙、黄、绿、青、蓝、紫,彩虹大大方便了学生对渐变色的理解记忆:红黄蓝正好是三原色,而橙绿紫则是三间色,间色由原色两两混合而成,青则用蓝绿。最初是带着学生画,先引导他们观察分析老师在课前画好的范画,然后讲解画画步骤,再在投影仪或黑板上一步步教学生画。笔者示范第一个步骤,停一下让同学们在下面跟着画。很快,笔者便意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虽是看来很简单的几根线,但学生画的速度相差太大,只能让学生们灵活地调整画面。重点和难点是在彩笔中选出红、橙、黄、绿、青、蓝、紫,并涂完整均匀。依次用红色到紫色从左到右横向平行排线,油画棒绘画排线要齐,还得用力。接下来再通过引导学生变体临摹一些简单的植物、动物及风景来深入学习渐变色技法。以《茂密的花》为例,先让学生看老师完整地示范用油画棒画一件物品的过程,再让他们凭记忆画。首先还是出示范画,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让他们观察发现和指出作品中用到的的色彩,感受这种画法的好处,同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分析范画的难点,启发思维,使他们带着问题看老师示范,再运用教师示范的方式,临摹结合添画,选择多种颜色自由搭配,完成作品。

照片写生灵活运用 第三学期,孩子们升入三年级,教材中已出现了三原色的教学内容。有了一学年的教学铺垫,以《黄色和蓝色的画》为例,笔者把该课拆分为独立的两课,其中黄色的画选定了向日葵作为素材,画一幅以黄色为主的画。笔者精选丰富的照片和绘画作品制作课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从多到少,全方位、多角度,将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向日葵,以及花与花之间的关系,直观呈现给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观察分析引导、趣味的手势比划、精简的示范,使学生对向日葵有了较全面的认知。他们能发现娇嫩的向日葵花芯中心到花瓣外边缘有黄绿、柠檬黄、中黄、橘黄、桔红再回归橘黄、中黄、柠橡黄的微妙色彩推移,并用油画棒渐变磨色技法生动地表现出来。然而,照片是人为处理过的图像,摄影师已经设定了视角、构图和色调,它方便了教学操作过程,却非长久之计。照片写生只是过渡到对景写生的准备阶段,是为后面的实景写生创作服务的。

拓展迁移 迁移,既是面对绘画内容不同题材时在技法上的触类旁通,也是运用不同绘画工具时的举一反三。令人惊喜的是,《对印版画》这一课中,在老师还未提醒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已经能自觉地把油画棒渐变色技法迁移到水粉颜料的运用中。渐变色已深入人心可见一斑。

教学取得初步成效

渐变色提高了学生观察发现能力 通过渐变色的学习,学生们逐渐能观察出不同色彩间的区别与联系,使他们慢慢学会比较观察和深入发现。低年级学生已经能感受到事物色彩上微妙的变化,以绿葡萄为例,学生能发现阴影部位是深绿色,光泽部分的绿色明度高接近白色,甚至能看出明暗交界线的形状接近月牙形。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和示范,学生能够用渐变色塑造葡萄作为球体的体积感。在此色彩还起到了以色塑形的作用。

渐变色美化了学生画面效果 这是油画棒渐变色教学成效最直接的体现。学生画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纯色平涂,而是大胆地尝试多种色彩的渐变色搭配,使造型更有生命,色彩更有张力,画面更加丰富灵动。

渐变色提升了学生画画兴趣和信心 刻板的勾线框色平涂画法使学生作品接近流水线上的加工品,消磨学生的绘画激情,埋没学生的创意和灵气,淹没绘画作品的生机与活力。而油画棒还可用平涂填色法、调和过渡法、重叠混色法、刮色法、单色薄画法、叠色薄法等丰富灵活的技巧,呈现有趣的肌理变化,令学生创作拥有更深广的挖掘空间。而正是由于渐变色美化了学生画面效果,他们获得进步的快乐,画画时内心更有成就感。周围同学、老师、家长的赞美,使他们更加自信,更加热爱画画。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让每一个孩子在美术课堂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受益,是美术教学的宗旨。色彩教学只是整个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方面,而低年级油画棒渐变色教学是其中的一抹亮色。以此为窗,将这种开放的教学观迁移到整个学习阶段,让孩子们在大胆尝试中茁壮成长,在快乐的主动探索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