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3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篇1

二、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公民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公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大量计划经济痕迹的残留,都在严重限制着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含义,过分强调个人所得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认为自由竞争就等同于争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与民主的感染下,大学生未能够对民主和自由有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首先,就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来说,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教学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手段也较为落后,有的老师一味地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研究中,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其次,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理论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多数老师习惯于理论灌输,然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重理论而轻实践,就会让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而缺乏实践的功效。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一些大学生时常陷入了迷茫状态,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抵制脱离实际的、空泛的说教与形式主义的理论,在生活中则表现出冷漠的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未知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习惯并倾向于通过他们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全貌。很多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奉献精神,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感较为匮乏,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对于社会缺少了解,思想观念中还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感,对于承担社会义务更是缺少意识与决心。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公民教育理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即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与权利对等的义务,权利不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对于权利的行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无限制、无政府、无约束的状态,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在权利的行使中过分追求权利而忽略了其中的义务,这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让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社会公正彰显着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之一,社会正义这一理念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平等的心灵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让师生在公民素质这一方面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用空洞的说教阐释书本,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情感和实际需要缺乏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深入人心,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问题,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在学习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应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视,高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将其思想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具体活动之中,运用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媒体等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时时了解大学生的心声,强化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理论性的教学深入大学生生活之中,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3、提高大学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政老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平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老师,一个具备较高道德水平、高尚人格素养以及扎实基础知识的老师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者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中之重要使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认识,在行为上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学生中间发挥表率作用、模范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93-02

对大学来讲,永恒的主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来培养这样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朱庆葆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应该仅仅是适应一时之需,或者说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的暂时的、局部的矛盾。大学培养的人才更应该立足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应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优秀的人才或最基本的力量。观察当今世界,这个人才和力量就是先要使大学生具有公民意识,成为优秀的现代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精英,更应该注意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大学只是提供一个教育基础,培养的是人才的“毛坯”,大学生还要经历社会的长期磨砺或继续教育后才能真正成才。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现代优秀公民,在此基础上再把部分学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或许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路。

地方普通高校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主体,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英国大教育家纽曼指出,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他所说的好公民当然就是现代人或现代公民。这种现代公民教育是针对每一个人的。因为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精英人才,但每一个人都应该可以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因此,大学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关注少数,更不能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培养所谓的拔尖人才。对当代中国来说,大学正面临着“培养现代公民”这一时代课题。因此,有必要厘清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以及该如何有效培养这些基本素质。

一、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田建国认为“所谓素质,就是知识加能力,再加上能使知识和能力发挥作用的动力品格――做人和做事。大学素质教育是一种潜质教育,是‘化育’,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内化为信念和行为。从某种意义讲,化知为识,化识为智,化智为能,就是大学素质教育”。浙江大学从1995年开始提出“KAQ”知识能力素质教育,即在人才培养中,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个人素质(Quality)三者并重,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包括文理基础知识、专业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开发新知识的各种能力,如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内在素质,如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笔者认为,按照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大学生必须具备如下五个方面基本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陶冶人性,升华思想、拓宽视野、铸造健康的人格。思想道德素质,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生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加强自律,追求道德完善,有效地激发出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才能把高尚的理想化为开拓人生与奋发成才的强大动力。

2.科学素质。科学素质(scientific quality)是指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质是指个人通过科学的和技术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并能够运用科学思维、科学语言、科学方法遵循客观性的法则来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3.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对广义的人文科学所创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认识与运用程度,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气质、修养和行为方式,它包括哲学思想素质、审美素质和行为素质等。就整个人文素质而言,人文知识、方法是基础,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素质关心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做”。人文素质作为匡正人类行为的内在力量,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社会的进步、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思维的形成和事业的成败。

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的主体意识。现代公民要懂得每一个人都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每一个人无论职业不同、财产不同、民族不同、不同,在法律面前都完全平等,能够正确处理权利与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够自觉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从历史的眼光看,这是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人才根基。

4.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做出发明。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广采博取中力求达到博、深、新的统一,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及时更新观念,掌握新兴学科与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新动态,在变革旧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学会新的思维方式。

5.身心素质。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杰出的技能,更要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健康的体魄。身心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基本的保证。大学生既身体健康又心理健康,才能承受并克服困难和挫折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挫折环境,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有效地防止心理失调,才能在环境剧烈变化时胸怀坦荡,宠辱不惊,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镇定自若,游刃有余,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现代公民基本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从学生来看,大学学什么,怎么学;从教师角度看,大学教什么,怎么教,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部在最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1.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说:“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就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

(1)培养学生正确的专业意识。要使术业有专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而专业意识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专业意识,才能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外在的教育才会产生效果。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学生则通过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和勇于质疑,加深理解科学精神和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目前在我们的教育中,接受多批判少,遵循多质疑少,记忆多反思少。对人的评价标准上也是重听话、重分数、重背诵,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3)对学生进行博雅教育。所谓博雅教育,是英文Liberal Education的汉语翻译,也有的译为通识教育。它不仅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朝着具备良好专业知识、智力技巧和思维习惯的方向发展,而且激发学生对广博系统知识的追求,对人类不同知识领域的积极探索。博雅教育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顺利实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够习得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养成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4)发挥教师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广大教师是育人的主体,师德最关质量。每一位教授的渊博学识、学术成就、科学精神,对学生都有吸引力和号召力;每一位学有所成的博士的人生奋斗历程,都是动人的教育故事;每一位学养深厚、虚怀若谷、诲人不倦的教师,对学生都产生高雅的人格魅力。这些身边可亲可近的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真实。

2.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科学实践主要是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以增加科学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提高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自觉地把本科生科研训练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师和研究生的项目研究,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定性。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学会做事。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56-02

党的十以来,“社会治理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两个重要课题。但二者并非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恰恰相反,“社会治理创新”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治理创新”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需要重新定位和考量的重要内容,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必将关系到“社会治理创新”的成效。因为二者的核心都在于“人”的因素,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就“人”,而社会治理的关键在于依靠“人”。所以,高校重视和完善现代公民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治理创新的需要。通过现代公民教育让大学生辩证地协调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同时,高校现代公民教育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更应该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培育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而民主社会建O也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合格的公民及其政治参与,现代民主政治就无从谈起。

因此,将高校现代公民教育与社会治理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使公民教育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生命力。这应当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关于公民教育的相关研究多借鉴国外经验和实践探索,所以此类问题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总结和探索“中国经验”。尤其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以社会治理创新为视域,以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大背景,深化高校现代公民教育研究,更能体现“中国特色”,增强“四个自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等学校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重新思考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公民教育的重要地位,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和输送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使其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一、现代公民教育需要正确认识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概念的关系

现代公民教育不等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高校现代公民教育首先就必须要厘清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一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显学,加上当前国家和高校都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当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剂良药,但是这两者并不能完全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本研究认为,人文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是教育改革的一种价值和方向,其中所包含的大部分内容与现代公民教育是相同的,但又有“遗漏”。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必须补齐“现代公民教育”这门课,既要“重技”,也不能“轻道”,须在专业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寻求一定的平衡,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让更多的教师、大学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秀公民。现代公民教育也应该注意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相互补充和促进。同时,在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国公民,因而需要中国本土文化的参与[1]。原生性的市民社会文化背景是我国与西方大学生公民教育首要的区别。在西方社会中,公民教育实际上是经过长期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普世价值体系的观念的推广[2]。因此,高校开展公民教育,还应该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公民教育”的精华,以此为根,不断丰富和融合现代民主法治等内容。

二、现代公民教育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方式方法

现代公民教育不是说教。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公民素质和公民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实现“无缝隙过渡”,适应社会、适应职场,依法履行自己作为现代公民应该行使的义务和权利。公民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性质和特征[3]。因此,高校在加强公民教育改革的时候,应不断丰富和优化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教育实效。一是要创新课堂形式。实践证明,理论的说教、单向的灌输、结构化的试卷,在公民教育上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公民教育固然要让学生了解现代公民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化为自身价值和行为规范,因此公民教育的课题不能局限在学校和教室,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业,也可以在社区。二是要变革教学方式。在公民教育中,教师可能是在年龄、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公民能力就一定比学生强。因此,公民教育更需要变革教师的思想,让教师放下“权威者”的身份,扮演好组织者、策划者、帮助者的角色,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讨论,教学相长。三是要开发系统科学的专业教材或阅读书籍。公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及进程等进行合理设计,从而在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书籍,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教材或书籍的内容应更多采用案例、故事等形式,尤其是要突出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内容,避免空洞而枯燥。

三、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

期望学校依靠自身去发展民主公民所需要的技能和道德将是不切实际的,人们学会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不仅在学校,而且还在家庭、邻里以及公民社会中的各种其他群体和场所[4]。现代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这恰恰更多的是需要在社会大场域中来锻炼和实现的,这就需要高校现代公民教育将课堂搬进社会,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习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现代公民教育要走出“象牙塔”。在这方面,美国和英国在开展服务学习方面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开展的活动包括学生办社区报纸,做指导手册、资源指南、广播电视节目;学生对社会问题主动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提议开展社区活动等[5]。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同时,在招生、毕业等环节都可以设置相应的分值和权重。高校现代教育“走出去”的不仅仅是学生,也需要学校本身和广大教师“走出去”。只有学校与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外部关系,教师真正了解了真实的外部社会及外部社会发展和需要,才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公民教育还需要“引进来”,引进真实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引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组织的工作者,让他们成为高校的教师,为大学生讲述真实的公民生活经历和经验。

四、现代公民教育需要高校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

完善、系统的现代公民教育离不开顶层设计以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同时需要高校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探索,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以效果为导向进行改革,并加大现代公民教育专项资金、科研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其中,在软件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将现代公民教育作为一个体系,而非仅仅是一门课程;在教育理念上提升到与专业教育、技术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让现代公民教育成为学校领导层、管理层及基层教职工的共识,从而围绕这一共识开设合理的课程,建设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在全校构筑起重视现代公民教育、加强现代公民教育的良性教育生态。在硬件方面,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在教室、教学设备、研究所等方面做到配套完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公民教育不能走传统课堂灌输、空洞理论说教的老路子,必须以教育有效性为导向、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为目标,创新教育场所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基地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等外部组织的联系,建立协同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伙伴关系和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接受现代公民教育提供真实、生动的实践机会和活动案例,保证高校现代公民教育的科学有效。

五、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发挥大学生组织和新媒体的优势

如今,“互联网+”、“数字时代”、“信息时代”、“微时代”等名词,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最鲜明的特点,正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高等教育也正在这样的大潮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是要高校打破传统、打破常规,敢于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机遇在于高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来实现新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具备了良好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高校公民教育也必须变革教育方式,充分利用新媒w等途径,发挥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两微一端”的教育作用,扩大公民教育的影响和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还要发挥组织的平台优势,整合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等力量,扩宽现代公民教育的组织渠道和参与机会,让学校参与更多的社会治理实践,更好地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为进入社会扮演好公民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5,(7):5.

[2] 马乙玉.论比较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34.

篇4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解决做什么样人的问题。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下去。这个问题主要是解决国家、民族意识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问题,是社会责任问题。

3、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知行统一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加强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成才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健康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成才。

二、创新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由学生自己去处理。

2、严格学习考勤和考场纪律,提高学习质量。人要进教室,心要进课堂,内容要进头脑。

3、关心特殊群体,激发学习热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对贫困生、差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新生、毕业生,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分类对待。

篇5

一、目前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分析

2007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8.7%。有大学研究课题针对几所全国重点大学大学生科学素质水平调查测得的比例为25.64%,而美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早于2007年已提高到28%,瑞典人科学素质合格率排在第一位高达35%。由此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还处于落后状态,即使是科学素质最高的大学生,其差距也还是显而易见的。这说明虽然现在高校都开始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方面的培养,但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另外,只注重科学知识的增加而忽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不会带来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特征分析

当代大学生科学素质水平不甚高,大部分大学生科学知识比科学方法掌握得好,但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较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持积极的态度,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还缺乏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活动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多数人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但对于投身于科学研究以及奉献社会,大学生的功利取向较强;对科技的发展有很高的期待,但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迫切兴趣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能动意识。对于大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不和谐的因素。大学生科学素质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一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们为了能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几乎牺牲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缺乏。目前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或科技竞赛等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

3、校园学术氛围欠浓厚,宣传力度不够。在高等院校学生群体中,各种唱歌比赛、演讲比赛和体育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很多,但很少开展有高质量的科技活动。虽然建立了很多社团和协会,但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科学类社团却却没有几个,对帮助大学生开展科研所起的作用不大,没有营造出浓郁的科学素质教育环境与氛围,造成校园学术氛围不浓。同时,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育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学校缺乏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指引和导向。

三、高校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对策研究

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既是一个连续的艰巨的长期的工作,又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其根本目的是用深入浅出的方法使受大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技术,从而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通过某个时期、某个阶段采用某种方式的努力而一劳永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提出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1、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校园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既有物质文化内容,也有精神文化内容,还有思想、行为、意识、制度、教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如何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提高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

教师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成果构成了学校科研氛围的主流,对学生科研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发挥教师在科学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各高校对科学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大,在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措施。要改变这种状况,要从转变观念入手。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科技文化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

篇6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134―03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

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价值取向告诉人们该提倡什么,引导什么。每一个社会都会以其主流价值观引导公民的思想和行为朝向社会所主张的方向努力。艺术类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特殊要求在于艺术专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工作者本身就是精神食粮的创造者,其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人格的生成和艺术品位的趋向。价值观教育会使其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原则;如何处理自身与社会需求、观众需求之间的关系。正如所指出的:伟大的艺术家必须同时具备“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艺术人才成长,引导他们具有崇高的人格和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境界以及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艺术人才在今后的艺术创造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艺术创作活动的各个方面,促使他们多出赋予时代精神、民族气节,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精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总之,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是传播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精神的强有力的媒介,艺术人才的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于两者互相关照和补充,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艺术人才。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既要在关注和研究公民教育中去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自我批判,又要在对公民教育的实践中实现价值观教育自身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丁 克,对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100

篇7

[3] 李岚清.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M].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教育文摘[EB/OL].http://.cn/xxjs/jszj/jywz/201008/t20100827_785692.htm.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http://.cn/c/2005-03-29/14485497218s.shtml.

[6]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EB/OL].http:///nj06_29_8940/20091127/t20091127_425643.shtml.

[7] 王小锡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注 释 ]

①调查还显示,“7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强化法制教育,孩子必须在学校学到法律法规方面的系统知识,接受法律法规教育,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让青少年从小知法,懂得自爱、自律,敢于维权护法,将来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②《高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守“法”,就必须要知“法”、懂“法”;欲知“法”、懂“法”,就必须学“法”。就在校学生而言,欲学“法”,离开教育别无他途。

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教材,154页、156页)

④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执法公正是立法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⑤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标,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

⑥在这一环节,必须针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补充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的案例,剖析其中的具体得失和经验教训,写入教案,为教学做准备。

篇8

素质教育是指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整体素质水平的教育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更适合青少年人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大环境下,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天赋充分发挥,大幅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结合社会实践和磨砺,提高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新一代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是提高整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

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讲,是对人理想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特长继续发挥,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潜能,为社会输送优秀合格的人才。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发展,包括: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1.3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进行素质训练,使之能逐渐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高校体育素质的目标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让大学生将锻炼身体记在心中,实践到生活中。高校教育的立足点必须是使学生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努力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一切深层素质的起点,是一切行为体现的支撑。因此高校体育是我国教育工作必须注重的重要环节。

2、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2.1 使教育促进生活化

体育教育包含健康教育、娱乐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安全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等,因此切不可将体育素质教育独立看,不能将其仅仅作为一项使大学生简单掌握某项技术能力的学习,而应彰显运动本身背后蕴含深刻的道理,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合理竞争精神等通过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适应能力,这些对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2 促进身心成长

纵观我国从古至今以及世界各个国家,无论其贫穷富有、和平混乱,每一个国家都不曾将身体素质的培养遗失,体育永远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其本质就是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不惧艰险的精神,使他们身心健康向前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自信、自尊、团结、创新意识的树立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3 加速人格完善

一个人的人格包括性格、道德以及社会品质。学校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主要体现于对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而对其自身品质,如勇敢、坚定、忠诚、合作和创新的培养普遍较少。在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这些优良的品质,使之全面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都要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在体育竞争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竞争是公平的、纯洁的,体育是挑战自己最好的方式,是展现个人魅力良好的舞台,是他们看到体育深层的胜利和失败、对抗和合作、竞争与分享。

3、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方法

3.1 加深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提出终身体育的思想,她告诉我们应当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体育、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塑造全面的人,充实人生经历,提高身心素质,使人展现出体育本身对社会发展积极地推进作用。对大学生强调体育素质绝对不能仅仅从单纯的体育活动出发,而应将终身体育的思想传播出去,使大学生能真正理解体育所蕴含的的无穷能量,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他们能找到合理的释放压力的方法,提升生活乐趣。

3.2 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是指人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反映和对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不懈坚持。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可以使他们清晰的了解自己需要依照自身的意志认真完成体育活动,把体育活动视为如同个人一日三餐一样伴随一生,自觉的去贯彻终身体育的精神。在高校体育素质教学中,学校管理人员应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对于少部分厌恶运动的学生,可以刻意的组织集体活动,使他们多融入其中,逐步培养体育意识,使之能与终身体育相联系。

3.3 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心理是身体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包括丰富的感知能力、一定的个性条件和优秀的个人品质。教师在平时体育课上应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应理解学生的失败,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影响学生,将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多采用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内心出现抵触情绪,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因材施教,巧妙安排教学内容,让大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建立。

3.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在学校可以实行的范围之内,学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建设多个俱乐部,鼓励学生创办自身热爱运动的社团,延长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多接触体育,多参与体育。学校多给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充分挖掘其自身潜力,逐步养成体育兴趣,从而积极地将自己投入其中,增强体魄。

3.5 课程内容推陈出新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31-02

近年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决策者、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因特殊的国情而呈现中国特色。但截至目前公共教育依然停留在部分省市部分学校部分教育工作者那里,公民教育不仅没有普及,反而碎步不前,时续时断。在经济和教育都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空白。

本文以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宁夏师范学院为样本,进行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约36%。固原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地区,有150余万人口,回族人口67万余人,占到总人口的44%左右。宁夏师范学院生源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回族学生约有23%。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不同之处,在于学校培养的都是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学生们走出校园后将肩负起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伟大使命,人的教育马虎不得,所以学生的现代公民教育尤为重要。

一、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1.问题提出

本文以回族聚居度最高的宁夏固原市为研究对象,以回族大学生占比最高的师范类高校——宁夏师范学院为研究视点,旨在通过在回族聚居地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也为当前国内碎步不前的公民教育另辟新途径。我们自编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以期多维度、多学科综合地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2.研究对象

抽取宁夏师范学院11个院系120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1107份。其中汉族774人,回族330人,其他少数民族3人,来自城市266人,农村841人。

3.研究材料

文献:国内外民族地区现代公民教育

数据:《回族聚居区师范类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4.研究结果

5.问题诞生

调查进入2013届毕业班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固原市四县一区、同心、盐池、大武口、红寺堡、利通区等地为主,通过随堂听课和访谈中小学生方式,调查回族聚居区中小学现代公民教育情况。统计显示宁南回族聚居区广大中小学,均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主要以品德课代替,甚者学生在课堂问老师什么是人民,什么是公民的概念时,近七成的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回答。

二、分析与讨论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也作为十二五期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的主要内容。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大力培养师范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担当未来基础教育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现代性公民角色扮演指导义务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深化落实素质教育,为当前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培养师资队伍意义重大。

1.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武器

少数民族往往更易于强化民族认同、族群认同、地域认同、认同,彰显特殊性,回族亦然,尤其集中在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之中。很多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渗透,侵蚀我们的公民教育阵地。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如果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就会造成国家分裂的潜在危险。如果地域认同高于国家认同,也会影响国家内部的团结和完整,如果族群认同和地域认同超越国家认同,那么任何国家都会分裂成相互竞争的碎片。为了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必须加强国家认同,把公民教育“放在首位”,培育公民意识。国家认同必须高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也必须高于地域认同,国家认同同样必须高于的认同。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尤其要特别指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公民内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超越狭隘的地域认同,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以各种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将其转化为自觉建设法治国家、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公民教育正是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培养合格的公民,因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我国社会现在提出的每一个口号都与公民教育有关,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是针对需要建立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社会领域和突出问题。一个现代公民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作为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在后改革时代树立起责任,消除那些慌乱的表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推动公民教育!①公民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当通过高校公民教育帮助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达到身心发育、学业发展、人格完善,教会学生做学问更要做人,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这是在国家、社会、公民的角色逐渐从混沌走向明晰之后的必然选择。

3.为宁夏回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

2008年奥运会之前,公民教育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许多专家学者也呼吁利用奥运会契机提高公民素养,但此后,这种公民教育的呼声却渐渐弱了下去,2012年5月之后,香港的公民教育又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是名与实不符,宁夏回族地区学生公民教育更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国尚未具备完整的适合民族地区的现代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公民教育的部分要素也只是当作思想政治课程的附属。对许多学校的领导来说,公民教育仍然是个令人心存疑虑的话题,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但还不能真正引入课堂。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培育公民教育的土壤?笔者认为从师范类高校入手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当下中小学都以升学率和高考作为指挥棒,提出多年的素质教育从未真正实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不会马上扭转。但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高校没有升学压力,课堂教学环境适宜,高校教师本身对公民教育认可度高,能形成良好的公民教育团队,民族地区的民族性、地域性更能突显公民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回族聚居区师范类高校开展系统的公民教育可行性更大。这些接受公民教育的未来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必会将公民意识潜移默化到实际教学中,营造充满呵护权利、鼓励协商、充满民主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的良性循环中,培育公民教育的土壤。最终能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的公民,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②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谭莹菲,兰志伟.浅谈全民信教地区的国民教育[J].福建宗教,2007,(6).

[5]李维.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05.

[6]朱军.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少数民族公民教育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9,(3).

[7]龙花.法国公民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李宝斌.学校公民教育的隐性缺位与补位对策探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1,(5).

篇10

[6]志愿者精神[DB/OL].http:///view/4310371.htm.

[7]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转型[J].教育研究,2002,(10).

[8]姚冬琳,黄甫全.公民教育课程化——粤港第一届公民教育研讨会述评[J].学术研究,2001,(4).

[9]胡春娜.当前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四个向度——以苏州市中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篇11

(2)集体主义观念弱化。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很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人际关系僵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因此,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社会人之间都应建立一个健康向上、互帮互爱,彼此尊重的和谐氛围。这对于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之一,就是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环境的和谐。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培养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的公民,造就讲文明,懂礼貌,有知识,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是必不可少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1)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应该从培养其自我教育的途径入手,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加强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和启迪新时代的大学生,例如:参观革命烈士馆,参观故居,请石战辉等模范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观看革命历史故事片等。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心灵贴近、思想有促进。活动结束后,组织同学讨论,谈体会写心得,出黑板报、墙报,写广播稿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知、情、意、行方面触动学生的灵魂,激发出高昂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择业观的形成,从而为树立远大的抱负、志向和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应对职场的挑战,鼓足勇气、加强斗志、增添信心。

(2)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忽略和否定。“跟着感觉走”一度被许多人当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大学生处在各种思想观念冲突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也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于是,有的同学懈怠了,学习不上进,纪律不遵守,思想不提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针对大学生可塑性较大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到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中去,引导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克服自卑情绪,认识自我,欣赏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