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思想政治教育课件

思想政治教育课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思想政治教育课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课件

篇1

中等职业教育突显其独有的“职业性”。它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受教育的学生积极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让学生成为社会重要的人才,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学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希望在毕业之后,靠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走向社会,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接受社会的考验参加工作,甚至走上艰难的创业之路,这种远大的理想、艰苦奋斗的态度、良好的道德、强烈的责任感都是让人值得敬佩的职业精神,由此看来,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地位有多重要,担负着培养社会人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中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职思想政治课必须把提高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其基础目标,意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敦促学生走完自己的职业生涯。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教育是核心

中职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教会学生各种文化知识,还向学生传授了做人的目标、如何做人做事、在学会的同时学习了怎样去学,要遵守职业道德、坚持职业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奋斗目标,端正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态度,帮助这些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都能够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实践育人是本质

学校德育教育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方式督促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和选择,提升自我情感态度,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三、人文关怀是体现

当前,思想政治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育效果不明显、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厌学等现象。这源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落榜生”,生源质量和综合素质偏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行为习惯差,思想多变。中职生正处青春期,我行我素、意气用事,缺乏自制力,抗外界干扰能力差,经常出入网吧、娱乐场所等地,滋生了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无视校纪校规,甚至会违法犯罪。二是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中职生的特殊性致其容易产生失败心理。家长和老师经常性的批评,加之自身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倍感前途渺茫,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遭受打击,自信心不足,孤独自闭,缺乏交流,甚至对自己的家人、周围的朋友、社会的现象、学校的老师都出现叛逆的现象,抵抗情绪很激烈,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更为消息,只能“破罐子破摔”,白白浪费了在校的学习时间。学生主观上的抵触,不论教师如何竭尽全力进行教学,都缺乏效果,教学目的难以完成。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远大的理想,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三是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难以接受新事物。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缺失,态度不端正,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小动作等现象频频发生,厌学情绪十分强烈,拒绝接受新事物。以上诸多因素要求我们教师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在阶段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要求,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结合新的教学内容设计思想政治教学,最终求得完成教学任务。

1.端正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和新的教学内容不相符合,缺乏针对性,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对开展全方位教学很不利,严重阻碍了教学的进步。因此,教学开始阶段,首先教师要端正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以新的思想来迎接每一次改革。通过完善文化知识、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提高个人修养,以全新的面貌面对自己的教学。坚持创新,提高文化素质水平,加强课堂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2.采用多元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高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①自主探究法。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让学生发挥个人的内在潜力,独立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灌输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针对各种发现的问题,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感受各个环节的研究过程,感性认识更加强烈。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付诸到实践活动中去,不但考查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再经教师的正确指导,将其加工改造,得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②因材施教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实现,师生间缺乏沟通交流,学生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因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一是采用兴趣教学法,二是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对案例质疑探索、调查研究、分析反馈、评价交流。师生双向互动,使教学对等。

3.整合教材内容。原有的中职思想政治课国家规划教材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理论知识和说教过多,不符合中职生群体特点,学生学习困难重重。因此,要从职业素质教育和中职生的特点出发,进行选择性教学,删除有深难度的内容,增补实用性的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选用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教材。必修课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四门,新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适合当代中职生使用。选修课有《职业健康与安全》、《心理健康》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多元化的教材体系有利于教材内容的整合,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我在实际教学中所选用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等教材,内容符合学生,效果明显。

总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我们需要创新和探索,最终达到实际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篇2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职业性”。“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职业学习,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向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其就业成才。学生毕业后将直接面向社会,走向社会选择职业;就业、择业、创业就是中职生的最终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生的职业精神,包括对职业的态度、观点、理想、道德、责任等。中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担。

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基础目标应是通过教学促使中职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培养健全的人格。中职思想政治课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教育性

中职思想政治课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2.人文综合性

中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涵盖较多学科知识,共同发挥对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作用,对培养人文素质、弘扬先进文化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实践育人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要通过参与式、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进行自主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从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等现象。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中职生几乎都是没有考上普高的落榜者,综合素质不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差,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缺失,课堂上打瞌睡现象。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学习成绩较差。二是思想松散、行为习惯不良。中职生处在青春转折期,往往意气用事、我行我素,容易受外界诱惑,经常上网吧、玩电子游戏,甚至出入娱乐场所,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中职生整体缺乏理想追求,缺乏自制力,不遵守校纪校规是常有的事,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是自信心不强,心理素质较差。中职生大多是特殊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常受家长、老师批评。自尊心常受打击,心灵容易受创,自信心普遍不足。普遍具有失败心理,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常引发自卑、少言寡语、孤独甚至自闭等心理,由此产生对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抵触情绪,把读书当成“混”日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容易达到教学目的,常感到“黔驴技穷”,更没有成功感。因此,面对学生实际,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学生开展道德、理想、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当然,中职生也有优点,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心理调适能力较强,较多地接触社会,动手实践能力更强。那么,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求达到教学目的呢?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课程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做到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致使教师没有做到公平教育,极大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有的教师不注意加强业务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要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显得更加重要。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课的“灌输”、“说教”的传统教法。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要求对各自提出的不同问题通过亲身体验、研究,获得感性的认识。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对学生而言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以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

二是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深深影响着课堂教学,致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上思想政治课觉得没有意思。学生上课不配合,教师自言自语,像是对牛弹琴,教师倍感无奈。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授的弊端是以教师为主体,师生缺少互动,沟通较少,是一种“填鸭式”方法,导致学生兴趣在课外。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一个普遍现象。针对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兴趣教学法就是一种必然选择。兴趣教学要求教师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需要的满足,是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由质疑、探索、反馈、评价几个环节组成。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思考、分析、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教与学变为合作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学习案例材料,围绕教师的问题或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探究学习等方式得出最佳的结论,教师对结论进行开放评价,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启发引导者和探究者的角色。

当然,教无定法,我只是对以上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它较好的教学方法不胜枚举,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突出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原则,这是造成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针对职业教育和中职生的特点,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这个中心,突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培养社会合格劳动者的目标。通过教学创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创意引进教学内容,把教材同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材处理上,中职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原有的中职思想政治课国家规划教材主要有:《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常识》、《哲学基础》、《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等。教材相对陈旧,不符合学生实际,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多、说教多,即深入有余,浅出不足,不能将理论知识以符合中职生群体特点的方式表述出来,难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造成学生学习困难重重。因此,要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删除一些较深较难的内容,突出教学的方向――职业素质教育。同时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增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选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材。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所选用的教材有:《生涯规划》、《心理健康》、《人际沟通与礼仪》、《就业指导》和校本教材《中职生情商教育》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职教育德育课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选修课除《心理健康》外,其他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申请选用。新教材特点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材的多元化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对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总之,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我们全体同仁的践行,身体力行而后知不足,需要创新,需要探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参考文献:

篇3

1.科学研究稳步发展

“积极创造,扶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已经成为目前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和培养具有思想、有政治、有道德的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带动其他高校建设相关学位授权点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设立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道德主义精神,全面学习核心价值观,为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队伍建设在不断壮大

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是目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趋势,同时,加强和优化学科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其基本要求。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队伍主要由以下两个群体组成:一是由高校组成的群体。目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觉悟高、具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以及公共课也在不断地扩大,可见,开课形式、辅导员以及任课教师是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且能够有效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二是除了高校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组成群体。这类群体主要是由政党体系、企业组织、军队组织等构成。

3.人才培养得到不断地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主要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其面向对象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本科生;二是研究生;三是博士生。通过分出层次,对不同等级的人才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而达到层层递进,进而有效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效地、科学地培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其中,在本科阶段,主要是为学科建设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针对江苏省来说,近几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面向本科生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不断增加,在2009年8月这一时期,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数据统计可知,全身大约有将近12所高校招手了500多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来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研究和探索中,不断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涵义和理解其真正的内涵,进而培养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前线;对于博士阶段来说,主要是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精神和领域,不断提高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思想境界和理论知识水平。

二、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1.着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学科定位和把握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发展学科建设的宗旨,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学科的建设主要是指依据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科学技术,使人们认清世界和改造世界,并通过特定的专业知识对象,培养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科的有效发展。因此,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着力统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以及组织形态,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突破,深层创新学科知识领域和教学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其中,促进学科的知识形态的发展主要是完善学科的的设计和布局,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到完整和协调发展。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主要是将理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的过程,马克思曾经提出过“如何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即生产一般,指的是一个合理的抽象过程。因此,在构建“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就必须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特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梳理成为一般的学科知识体系,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一个跨学科知识、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逻辑思维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和基本方针路线,并以国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相结合为导向,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纽带,进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建设。

2.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国内形势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和腐败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有充分的、有效的、丰富的教育资源。随着我国外交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部分腐败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给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影响不可忽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着既有利于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以及创业意识,又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新形势、新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改革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成为目前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3.开阔学科知识的交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姻”

众所周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往往强调的都是学科的政治性和特殊性,进而忽略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普遍性和学术性,最终导致学科之间断绝来往,狭隘了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野,进而影响了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目前,在学科之间架桥,使交叉的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借鉴,进而创新出行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领域,进而促进学科之间的有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集专业知识、思想道德、理论文化、抽象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既可以向其他学科开放,也可以面向世界。因此,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应该大胆借鉴与其他学科知识有交叉的知识,大胆创新将之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外交的政策相联系的理论资源,进而创设出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理论、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理解、融合和消化。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科的定位于学科的主要范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实践与理论的联系,进而实现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促进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逻辑能力、自主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篇4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工效持久的好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

(一)树立正确人才观。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都有缺点、优点,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二)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有尊严、有潜力的人,决不是会作简单工作的机器,他们的心理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期,他们需要鼓励、理解和支持。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用自己的感情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和人格。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融洽的、和谐的、活跃的,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课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

(一)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休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品质。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

(二)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教育是爱的事业,爱的灵魂。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蔼亲切,要用“请回答”、“请坐”、“好”、“很好”等礼貌用语和激励性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能拉进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许多显性和隐形的心理健康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学习初中政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时,可以利用《宪法》的规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培养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变化快,发展快。这就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跟上这一时代步伐,否则,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和生存。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和训练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总是在变革中前进的,人也是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其次,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努力使自己的要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和心理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使自己的各种行为与社会的共同规范相一致。学会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虽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但其他学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5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这使得人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因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利用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工效持久的好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做到:

(一)树立正确人才观。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创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都有缺点、优点,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二)树立现代学生观。学生是有尊严、有潜力的人,决不是会作简单工作的机器,他们的心理正处于不断发展、逐渐成熟期,他们需要鼓励、理解和支持。我们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不仅要以自己的智慧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用自己的感情和人格塑造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和人格。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融洽的、和谐的、活跃的,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思想政治课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

(一)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休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品质。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

(二)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儿童。”教育是爱的事业,爱的灵魂。课堂上,教师的态度与语气要和蔼亲切,要用“请回答”、“请坐”、“好”、“很好”等礼貌用语和激励性的评价。激励的话语能拉进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三、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许多显性和隐形的心理健康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学习初中政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时,可以利用《宪法》的规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培养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可以通过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的了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被称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其基本特征是变化快,发展快。这就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跟上这一时代步伐,否则,就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和生存。因而,必须大力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和训练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总是在变革中前进的,人也是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其次,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努力使自己的要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自己的思想和心理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使自己的各种行为与社会的共同规范相一致。学会与他人相处,与社会相处。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虽是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但其他学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6

高职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据的,职业教育的个性特点不能直接得到体现。虽然职业教育在理论和政策上毫无例外地坚持“德育为先”,但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不能直接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为此,开展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职业、专业特色,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1.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基础薄弱

由于高职学生的高考分数偏低,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其知识面较为狭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又因为是专科文凭,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目光短浅、心灰意冷、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极为严重,从入校伊始,有的学生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心理极度空虚、胸无大志。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

一是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课本部分内容中学就学过了,且书上说的内容大部分在新闻广播中就了解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专业无关,不是生身立命之本;二是教学方法陈旧,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三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明显的应试特点,似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考试。于是,考试越来越被强化,考试强调死记硬背的内容多于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思维训练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育的功能越来越弱化。四是教师科研素质较低,不能把理论和事实进行较好的结合,过于依赖课本。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措施

1.加强教学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是事实,所以依靠单兵作战效果不好,应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将教学内容分若干教案,同头课教师每人一部分备课,拿出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课件和说课稿,利用教研时间进行交流,做到每个教案都是精品。此外,组织有效的说课,也是加强教研的好方法。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人在课堂心在别处”的低效的上课方式,可以预先把每章的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以及运用本章知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发给学生,以便学生做好预习,思考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简要强调知识点,然后转向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一些问题、观点或案例,在全班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各种思想得以交流,不同观点彼此碰撞,在相互比较中,学生的思想见解得到丰富,探究意识得到强化,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参与性得到增强,教学目标自然也得到顺利实现。

3.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铸造人才的大熔炉。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能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青年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得不很理想。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加深和巩固原来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使理论上的欠缺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从而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学生只有走出去才能了解社会,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学校要立足于长远,教务处、学生处、政治课教师要紧密配合,采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让学生接触社会,如带学生去工厂实习,要求学生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并写社会调查报告等。教务处根据实践成绩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并且将实践学分与平时考试成绩相结合,共同作为政治学科的评分标准。

4.改进教学手段

篇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认知不到位。明确学科定位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基础。在三十年来来,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随着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被纳入理论一级学科之中,其学科定位的理论逻辑应该说虽然已经得到基本厘清。但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学科的关系的争议仍然很大。对学科的认知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当前对学科认识的不到位,必然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学科概念不统一,概念使用混乱,理论抽象。虽然经过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学术用语。但是各高校教材繁杂,学术用语理解、解释都存在很大偏差,这严重影响学科发展。第三,研究方式不科学,需要重审与转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学科研究的日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研究方式的重审与转换。必须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第四,研究队伍专业性不强,存在短板。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教育教学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任务。但是目前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三类人员:专业课老师、公共课老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干部中只有部分出身于本专业。经常出现一些以原有学科思维方式的思维思考,甚至以原有学科概念诠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问题的情况,这就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维习惯和知识系统受到他们原有学科思维习惯和知识系统的影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思维独立性、研究术语科学性、研究方法的适用性。第五,专业方向不明确,学科课程设置混乱。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相当繁杂。学科课程设置,各高校也大相径庭,极为混乱。第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未能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教育现如今互联网早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再带来方便快捷也带来许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理论及思想品牌教育等内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指导。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发挥其对国民特别是在校学生教育的现实作用必须迅速掌握学科网络教学方法,占领网络阵地,发挥教育功能。但是有调查显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获取量少、网络教育效果不明显。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块不容忽视。第七,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性有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特色的一门学科,要加强对它的建设,除了吸取其他学科经验,更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但是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范围、边界有很多学校不能清晰路径。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学科发展思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篇8

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创立的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规律并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研究客观对象时要注意系统的整体性,注意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间有机的联系。

运用系统论研究思想政治课改革,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必须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整体改革,使之整体优化。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教师形象,提高教书育人的可信性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教师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的人,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德国教育学家斯第多惠说得更明白:“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直观的最有权威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所以,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自己没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没有疾恶如仇的正义感,没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便向学生灌输马列主义的理论常识,想叫学生诚学之、笃信之、躬行之,恐怕是异想天开。

2.优化师生关系,增强教与学的和谐性

古人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是影响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只有心相印,情相融,实施教学才会畅通无阻。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要优化师生关系,教师应做到四点:一是真诚待人,爱生如子;二是教学民主,允许争论;三是不耻下问,学有专长;四是心胸宽广,和蔼可亲。

3.优化各科教学,加强教育的协同性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同一班级的各科教师包括班主任,应协同行动,争创整体效应。首先要言行协同,都应管理学生的纪律,关心学生的进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相互维护威信,不能相互拆台。其次是教法协同,各科教学都应主要落实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再次是教学内容协同,其他各科教学中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渗透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

4.优化教学模式,体现教法的新颖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见,哪怕是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不看实际一律套用,搞一贯制也会僵化。上海的一位教师曾提出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里的四个“不同”,取其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他自称为“4BT”教学模式。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教法。只有这样,才能以新颖的最合适的教法,来求得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最好的教学实效。

5.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创设赏心悦目,引人入胜的教学环境、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关注学校环境的美化,认为“一切与人的生活有联系的东西,都应该是美丽的。”除了要注重校园包括教室环境的绿化、美化外,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自觉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的能力。

6.优化“讲”的方法,提高讲课的艺术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是“讲授”,但怎样讲却有学问。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效果会大相径庭。曾把“语言无味,像个瘪三”列为党八股的一大罪状。但时至今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这种“瘪三”还不少。诸如照本宣科,罗罗嗦嗦;平铺直叙,有所无力等;所以,优化“讲”的方法十分重要。讲课的艺术是没有止境的,但是至少应该做到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举例典型亲近;说话精练、通俗、生动、风趣、形象;导入新奇,收尾余味;适当运用动作和姿势。总之,既要把教材讲活,又要将知识落实。

7.优化作业设计,增强练习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是单凭听一次课就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即使当堂听懂了,因为在学生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只是暂时联系,如不加以强化,进行反复系统的练习和复习,也不能巩固和提高。作业设计既要落实基础,又要提高能力,应增强练习的针对性。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要有对应的练习进行当堂检测、反馈、评价。教完一课还要进行一次形成性检测,既查漏补缺,又强化提高。

8.优化课外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64-02

引言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的内在特质的表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一定载体的基础上,通过相对比较隐蔽的形式和方式,使教育者在参与中接受积极影响的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1]。具有“价值灌输的隐蔽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方法选择的自主性、资源接触的直观性上的独特优势”[2]。

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利承载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的过渡。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日臻完善,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建本科院校往往不缺乏良好的硬件环境,但是如何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出优质的人才,值得深思。

一、新建本科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显性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人格,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已成为目前社会的共识”[3]。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过分依赖显性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凸显出一个“整体灌输式”的特征,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且带有一定的外在性。教育过程只注重学生共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方面有明显缺陷。实践证明,过于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找到一些隐蔽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无意识地接受教育,才能使教育的效果持久和巩固。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不足

校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隐藏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内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科教育过程中,其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校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不会理想。新建本科院校不同程度上存在模仿式的办学定位、办学时间短、资金不足、教师队伍素质水平低等问题[4],严重制约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挖掘。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对新媒体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存在明显缺陷,比如,BBS论坛、QQ空间、博客、微博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正面引导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塑造和挖掘校园的人文和自然结合的底蕴,使校园的一切资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沃土”。

(三)学生活动呈娱乐化、通俗化状态

高校校园学生活动应该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冲击下,高校校园学生活动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5]。表面上看,现代高校文化载体资源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社团多,学习参与性强。然而,透过一些活动的本质来看,真正能够无形中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某种主流价值观或行为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校园活动仅仅起到大众化娱乐消遣的作用。因此,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在开展学生活动时,如何有效地将教育的内容隐寓于活动,从而使参与的学生自觉地接受这种活动的积极影响,进而激发他们增强个人综合素质的热情,值得探讨。

二、加强和改善新建本科院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一)顺应时代,树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首先,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不但要关心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更要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尊严和人格关注。正确地把显性的“人文关怀”和隐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用“人文关怀”的效果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6]。其次,主动适应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文化环境,补充和调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增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比如,微博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热捧的网络工具,通过微博可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解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疑问,进而可以积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第三,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保障学生参与的权利,鼓励学生参与激情,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二)开拓进取,积极营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7]

校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对学生施加无形的教育。一是营造特色校园的环境氛围,构筑高雅的物质文化氛围。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对净化育人环境和树立良好道德品质有着重要功能。结合学校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发展定位,科学设计校园环境,使人文氛围与自然环境融合起来,使二者在融合中发挥育人功能。二是充分发挥师德师风的育人作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环境。打造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心,随时为学生做出榜样或表率,及时抓住学生的心。

(三)创新实践,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的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实现二者功能的全面协调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首先,必须承认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只有二者结合,促进功能互补,扬长避短,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注重在实践中把校园的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衔接起来。比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法中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抑或把学生的日常活动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室外课堂,通过校园的人文环境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同时,用心经营“情”字。情感教育能加速大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及思想品德信念的形成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工作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热情,引起学生产生一种共鸣。尤其是工作中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情感,达到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三、小结

有了教育资源不等于教育,有了教育不等于教育效果就好。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新建本科院校要面临新一轮挑战。如何面对挑战,必须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一个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体系完备的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13-16.

[2]王彬彬.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1-2.

[3]滕秋玲,王显金.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J].新余学院学报,2012,17(6):99-100.

[4]姬海苗.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08,57.

篇10

思想政治课作为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德行,在精神思想的成长方向上给予指引,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与课程重要性相反的现实状况,诸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学生不感兴趣等,造成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初中思政治教学谈谈看法,以期推进初中思政治教学的改进与发展。

一、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政治修养,处处为人师表,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首先,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观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实践精神,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课堂焕然一新,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最后,政治教师以德服人的前提和基础是自身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提供道德的标杆,通过高尚的言谈修养影响学生。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克服不足,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尊重信任学生,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特别是要维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离不开创新,教学创新离不开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教学创新的着眼点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旨,加深“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年龄段、性格成长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讲、视、听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形下学习知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的直观形象,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强化教学效果。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培养人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宗旨,以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为方向。“以生为本”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对象――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要转变观念,一切从学生出发,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再随意剥夺学生思考、学习的权利。例如: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初三阶段的两部分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我班每个学生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有的学生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有些学生能很好地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如此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真正体会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实施关系,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学习有关“积极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各种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配上悦耳动听的内容讲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热情。

五、积极开展反思教学

在开展反思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反思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当出现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时,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若不喜欢上政治课则说明学生对此学科缺乏兴趣,老师要在着力培养学生兴趣。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学生,让他们了解到政治这门学科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政治知识对自己以后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转变观念,改进方式方法,善待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少一些说教与灌输,多一些引导与启迪;少一些批评与责怪,多一些表扬与欣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总之,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改观政治课教学的面貌,使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为什么许多学生不愿学?除了对政治课缺乏兴趣,理论知识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内容比较枯燥外,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技巧有关。固守课堂阵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死记硬背,使学生囫囵吞枣,疲于奔命,哪还得上兴趣爱好!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来谈谈政治课堂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也就没有求知欲。笔者认为,与其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喋碟不休的空洞说教,不如让他们出去走一走、瞧一瞧,让他们去实践。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实践才能出真知。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特定要求和重要特点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如何有效地将书本理性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感性知识?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只有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更有说服力。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去印证、发现、学习知识,学生才更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贴近,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意识和创新思想。

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达到和谐的统一。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说教课、德育课,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用良好的思想去指导正确的行为就更是难上加难。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自身得到教育和锻炼,从而增强行为的目的性和正确性,它比简单反复的批评教育会更有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吸烟现象,我带领部分学生参观了煤焦厂的焦油工程。众所周知,香烟是由烟叶和焦油烤制而成,学生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黑黝黝的焦油,闻到了刺鼻的焦油味。我借此马上说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染上肺癌而死的烟民多达数十万人。”话已至此,学生已默默的低头,无话可说。我此时感到了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无情更有情”的良好的教育气氛。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学生也是有感情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发挥攻心优势。

搞好社会实践活动要有的放矢,要选准实践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要达到为教学而实践,实践为教学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还必须要恰当、科学、合理,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笔者结合教学而开展的实践活动。

一、参观访问是一种较好的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讲解环境问题时,我校邀请了邻近厂矿的科技人员介绍厂区及附近的环境污染状况,然后带领学生去厂区参观,特别是参观了洗煤厂的工艺流程及污水处理过程。学生感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性,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在课堂讲解时,学生思维很快就活跃起来了,他们结合实践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不但对知识深信不疑,而且自身也受到了教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再如,我曾利用一次春游的机会,带领学生参观了“金色的攀枝花”展,学生从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一件件实物,从几十年前到几十年后的变迁,都使学生深受感动,他们既感受到了父辈们创业的艰辛,又理解了“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也认识到了在当扬艰苦创业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二、开展社会调查也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活动

我在讲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了解到附近一农村刚举行了一次村委会委员的选举活动,于是我就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询问农民朋友。通过学生的调查,他们认识到了我国选举的平等性、真实性、广泛性;也了解了选举的方式是无记名投票的直接选举;也认识到了选举的程序。课堂上,我刚一开启话闸,学生立即表现出较强的学习热情和极大的兴趣,他们思维的火花一点即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将他们听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全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教材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真实可信。今年是建国五十周年,一开校我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周围的人如父母长辈们了解祖国的变迁和成就。一位学生对我说,她爷爷活了大半辈子,六十多岁才住上了楼房,看上了彩电;另一位学生对我说,他爸爸年轻时生活很艰苦,买东西都要凭票证,如粮票、肉票、布票,而现在商品琅琅满目;也有的学生回家看了他们家发黄的照片,感觉到今非昔比。通过学生的一些调查活动,让他们真正理解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科学论断。